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认识

2024-10-11

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认识(共9篇)

1.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认识 篇一

新闻采编工作需要创新

来自新闻论坛

当今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众对新闻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媒体间除了对新闻源展开争夺外,更应该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创新能动性,充分运用各种编辑手段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新闻节目,从而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出无限的魅力。编辑工作的创新,在当前新闻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充分发挥新闻采编人员的主导作用

新闻采编工作虽然已形成一定的规律,但这种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者的灵魂,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灵魂。

首先,新闻采编工作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称职的编辑人员,要根据每天掌握的动态消息,以敏锐、超前的思维与判断,科学准确地确定当日新闻节目的报道主题和整体结构,并依此进行新闻的选择与取舍、稿件的删改与提炼、内容的编排与包装、串联词的撰写,使整期节目编排的意图更明确、更有层次、也更完整。只有做到编排思想的明确和强化,才能使得观众从多而不杂、快而不乱,多方位、多角度,超大信息的报道中把握到一个潜在的思想和流动的脉搏。

其次,编辑要策划选题并进行采访报道。作为策划者编辑主要策划好三类报道:一是配合政府工作的主题宣传。这类新闻在宣传好政府工作的同时,又能吸引大众目光,是对编辑策划功底下的一大考验;二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突发性事件很难掌握,但可以通过好的策划及时、全面地反映事件;三是适合专栏的重大题材报道。编辑必须有选择性地策划一些有广度深度的重大报道来体现专栏的创办方针、舆论导向。

二.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提高策划意识

当今,以“知识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潮涌而来的信息将每个人卷裹其中,个人接受信息的途径日益扩展,拥有信息的数量急剧增加,获得信息的速度不断提升,这都对作为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新闻编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时代更应发挥信息时代新闻编辑的策划思维。信息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拥有海量信息。新闻编辑要实现引导、帮助受众理解新闻的意图,在对新闻的选择、加工过程中必须运用立体思维,打破单一角度的局限,将新闻事实放在时空交错的大背景下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环节的报道,让人们从多方面认识新闻事件的价值和内涵。社会已从记者时代走到如今的编辑时代、策划时代。编辑的综合处理能力和策划能力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编辑可以通过对原稿的挖掘,发现记者未发现之重要信息,并且通过总体策划和不同的组合方式,综合运用消息、特写、评论、图片、资料等手段,多层次、多侧面、纵深全面地展示新闻事件,拓宽新闻的广度,开发新闻的深度,以深度新闻塑造独家新闻。一个好的策划,往往能使司空见惯的事情丰富起来,增加观赏性。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是创新的前提

一条好的新闻,一档好的新闻专栏离不开编辑记者制订方案、采访策划、筹集稿源、组织报道等一系列辛苦的工作,新闻编辑的意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专栏定位,职责决定了其必须具备很高的素养。优秀的编辑根据报道意图,对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妥善配置,实现节目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是极富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编辑在政治、思想、业务等方面具有高的素质。如果自身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文字功底,则根本无法鉴别新闻文字稿质量的高低,更谈不上通过润色为新闻锦上添花。所以,编辑要根据专栏定位,报道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编辑,制作出能体现专栏意图,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是决定新闻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新闻编辑,要充分认识传媒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要通过努力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强化策划意识,提高策划水平。新闻采编工作的思维创新是新闻报道创新的前提,只有新闻编辑的思维创新,才有新闻媒体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在新形势下,更加需要加强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使得新闻编辑不断出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搞好典型报道,打造精品,更好地吸引观众眼球,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2.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认识 篇二

一、强化基层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

所谓的电台新闻采编工作就是指就社会中的某一现象或事件出现后予以确认, 并对于该事件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采集与科学分析, 之后加工并编辑成新闻节目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说, 电视新闻节目是否具有纪实性、丰富性与真实性同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这些标准也成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重心。因此, 为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在第一时间获取更多有用的新闻信息, 新闻采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新闻采编工作一方面有助于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及时性, 同时对于新闻质量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二、当前基层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不足

(1) 就新闻采编内容而言, 相对单一。由于县级以下的社会民众多是广大农民群众, 在相关信息的获取方式上相对单一, 此时基层广播电视台成为当地民众获取重要社会信息的主要途径, 然而, 笔者发现, 当前基层广播电台在新闻内容上大都是国家时政方针, 或是当地政府部门的日常会议等, 对于贴近民生的事件涉及很少, 对于民众关注的三农问题信息也较缺乏, 不能够引起民众的关注兴趣。

(2) 就新闻采编工作方式而言, 相对滞后。笔者发现, 当前我国基层广播电视节目由于在人才以及资金短缺方面的不足导致新闻采编不够及时且信息相对滞后, 没有深刻的社会内涵, 这同采编工作方式的单一化相关的, 基层广播电台采编形式依旧沿用传统的采访模式, 采访流程与语言套路没有多大改观, 从而难以满足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 整个新闻事件没有意义, 对于观众也没有吸引力。

(3) 就新闻采编人员素养而言, 有待提升。相对于城市的广播电视台而言, 基层广播电台在各个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 缺乏发展优势, 并且在人才引进机制以及激励体制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 难以招揽采编人才, 并且由于新闻采编工作是电台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且对于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要求较高。因此, 唯有高素养的采编人员方能够胜任, 然而笔者发现, 基层广播电视台中的大部分采编人员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职业素养方面都是相对欠缺的, 从而难以创作出新颖优质作品。

三、关于强化基层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对策

新闻采编工作在基层广播电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整个新闻节目质量与收视率的提升而言必不可少, 鉴于当前我国基层广播电视台在新闻采编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从而为基层电台新闻采编工作环节的有效改善提供理论借鉴。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

(1) 丰富新闻采编的内容, 贴近民生。我国大部分的基层广播电台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节目类别上多以新闻为主, 在娱乐艺术类节目上明显缺乏优势, 从而导致收视率效果不够理想。因此, 基层广播电台应当切实提升节采编水平, 丰富采编题材与内容。基层广播电视台作为政府部门同社会民众沟通的重要渠道, 因而既要对新的国家政策以及当地政府的新规章、重要会议等工作动态予以报道, 同时还要对同社会民生相关联的典型事件予以涉及, 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 突出民众的基本诉求, 帮助当地政府充分了解民情与民意, 既要做好党与政府部门喉舌的作用, 同时还要充分做到为广大人民服务, 为地区经济革新与社会发展以及服务三农工作做好宣传舆论工作, 从而满足政府及民众在信息方面的诉求, 实现节目收视率的提升。

(2) 实现新闻采编工作形式的多元化。由于当前我国的基层广播电视台在新闻采编的工作形式上存在着单一化的不足, 因此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实现采编工作形式的多渠道发展, 这就要求电视台的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注重对于各种新闻素材的收集, 通过不同层面, 多种角度实现新闻素材的丰富化, 对于传统滞后的采编形式要予以摒弃, 并实现采编形式的变革与更新。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对于当前先进的视频制作与网络技术进行认真学习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还应当对于当地基层的各种优势条件予以充分利用, 从而能够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类节目。此外, 新闻采编工作者还要充分做好准备性工作, 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故事, 从而能够揭露事实真相, 对于新闻内容进行科学全面分析, 从而切实提升新闻报道的内涵与深度。

(3) 注重对于新闻采编团队综合素养的提升。由于基层广播电视台各项条件都不够完善, 在人资待遇上也没有优势, 因此难以真正吸引到优秀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 并且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的新闻采编工作者也面临着流失的现状, 不利于基层电视台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 基层广播电台应当改革行政管理与用人机制, 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与激励政策, 适度放宽采编人员的工作条件与范围, 实现人才引进渠道的拓展, 保证采编人才的引入, 电台为此要加大相关的工作资金投入, 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优秀员工予以物质上的奖励, 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同时, 采编工作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还要不断学习, 加大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从而能够为采编人员理论知识与业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对于采编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也要予以关注, 引领采编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正确职业道德理念的引导下高效开展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喆.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 2013 (12) .

[2]刘宇.加强县级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业家, 2013 (09) .

3.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认识 篇三

问题的提出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和历史重托,具有那些优秀的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新闻行业乃至新闻团队的形象,也关系到能否凝心聚力共创佳绩。毋庸讳言,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建设一支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的新闻工作者队伍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探索新闻工作者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的课题,也正逢其时,很有必要。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应包括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素养。长期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把党和人民深情的寄托转化为无穷的巨大动力,在一次次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一次次突发事件现场采访血与火的洗礼中,凝练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提升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他们用忠于人民,恪尽职守,服务大局,善于创新的职业品质,实践着新闻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忠于人民,恪尽职守,服务大局,善于创新,就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创立的核心价值观,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就是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两个根本的支点。

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多年来,党对新闻事业高度重视,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厚望,倍加关怀。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用”理念地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历史重任,确立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品质、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形成了新闻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之源。为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方向明;路子正,才能植根于党和人民宏伟的事业中。

核心价值观的体系

核心价值观体系应包括社会价值观、人格价值观、人才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四个主要方面。用真诚奉献创造社会价值,用诚实守信创造人格价值,用优良素养创造人才价值,用卓越的业绩创造人生价值。

——社会价值观。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这是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应有之义。唯其如此,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因此,在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必须大力倡导默默耕耘,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良好的口碑。

——人格价值观。人格价值观即道德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职业品质及人格魅力。诚实守信是市场不变的法则,也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人格品质。虚假新闻既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也经不起人心的检验。即便一时获得了眼前的既得利益,可一旦东窗事发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名利俱损,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人才价值观。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新闻事业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财富,是新闻事业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爱才、聚才、用才,新闻事业便会无往而不胜。建立健全人才的选拔机制和考评机制,使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并不断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佳绩。

——人生价值观。通常而言,人生价值是指人生的业绩或成就。就其新闻工作者的人生价值而言,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新闻工作者作品获奖的等级和数量。多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作品无数次获得各级政府奖,同时也有无数名新闻工作者走上领奖台,受到各级政府和新闻主管单位的表彰。获奖作品的多与少,奖励级别的高与低,是新闻工作者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志。换言之,也是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的旗帜,催人奋进的动力,规范人行的座佑铭。它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结晶。

4.新闻采编部工作规划 篇四

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和壮大新闻采编部,适应整个学校大环境形势下的发展趋势,特拟定下列规划和发展计划,旨在培养部门人员高素质、高效率、高远见的工作作风,达到“高效务实,稳定发展”的效果。部门基础建设

一、提高部门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

包括专业知识、服务意识、工作能力等,在平时工作中每个人严格要求自己,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规范工作,完善自我。只有如此才能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使自己游刃有余,有条不紊。(具体情况参见人才培养)

二、明确职责、强化责任,互相配合、加强联系

由于部门涉及到的工作比较复杂、琐碎,因此必须要求在工作的时候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细致到每一点的负责人,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项安排的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使部门工作具有连贯性、整体性,不至于花费时间后毫无成效,不仅如此,也要求在各自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配合其他副部长干事做好整个部门的工作,互相沟通,加强交流,招干、培训、采访、总结,缺一不可。

三、完善各项制度

一个部门的工作要开展,制度须先行。只有建立完善、规范、可行的制度基础才能保证工作在开展和执行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部门在平时的工作中,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问题也会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把握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1、例会制度(积极执行例会制度表,不多拓展)

2、人才培养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干事招聘 招聘在“精”:干事招聘要慎重,选择优秀的干事可以为部门减少人员流散损失、带来高质高效的工作成果。干事招聘过程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使大一新生切实了解部门,实实在在知道部门的基本情况;(2)重点考虑干事的态度,能力经验其次,尽量招到踏实稳定性的人才;

(3)在可能的情况下,招聘具有较专业摄影技术,软件编辑能力的学生,是部门工作尽快得步入正轨;(4)尽量满足各副部长的需求,招聘与副部长默契程度较高的干事,提高干事和副部长激情。业务培训

培训是关系到工作效率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能够更加优质地保证工作的完成。不同的培训也应该设定不同的培训计划。(1)部门基础培训:熟悉部门工作,了解部门人员,讲述工作要求,工作要及时、注重细节,同时要培养员工的积极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工作培训:注重技能和实用性,培训日常工作的基本写作格式,采访形式和基本礼仪等重要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干事熟练掌握和运用。(3)中心培训:注重交流沟通,在掌握培训内容的同时,加强中心各部门人员的交流和了解,尽可能全面全方位的熟悉部门和中心。

(4)其他大型培训:加强对外交流,汲取精华,完善不足,同时,为部门和中心赢得地位和尊重。

3、考勤考核制度 部门的工作需要人性化的管理,也需要用考核和条例来约束,这个就能够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和部门团结一致的向心力。

(1)完善考勤制度,制定较为明晰的考核条例,量化考核。例会迟到旷到,活动迟到旷到等一系列问题的量化考核。

(3)稿件质量的考核。各级稿件均参与考核,以优良中差的各分数级来评价。

4、奖惩制度

奖惩是部门发展不可缺少的原动力,一方面改善和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促进部门人员的工作激情,更好地为部门服务。

(1)奖励政策:在可能的条件下,对表现优异和有突出贡献的干事和副部长实行必要的物质奖励,集体积分奖励和综测奖励。

(2)惩罚政策:在不影响工作,不侮辱部门人员等具有恶意性质的惩罚的条件下,根据集体意见,对表现性质恶劣,工作有所懈怠和毫无工作成果的部门人员采取惩罚措施,具体措施视情况而定。

(3)及时收集奖罚情况、考勤情况,做到准确无误,公平公正。

四、加强内部交流,增强集体荣誉感

部门内必须每周召开一次部门会议,一方面总结本周工作情况、展望下周工作前景、督促部门人员做好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工作的交流、沟通,使整个人部门工作和生活更加流畅,更加完美。同时,有效的内部集体活动也是内部感情加深的润滑剂。

(1)开展各种活动,如拔河比赛、象棋比赛、举行趣味活动等,由部门副部长带头,发挥干事的特长,增强干事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增强部门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使大家更好更积极的工作。

(2)让干事积极参与部门各项制度的建设中来,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干事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得了解部门,增强对部门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3)关心干事和副部长生活学习,做工作中的战友,生活中的朋友。对外交流联系

一、积极加强中心交流

1、积极参加中心活动,构建良好的人际交流圈

2、了解中心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度,发展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了解各部门发展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共同合作,为部门集体活动贡献每一份力量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交流环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完善内部,巩固中心的同时,也应把眼光放在全校性的新闻传媒上,做到成竹在胸,有备无患。

1、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有意义的新闻传媒交流活动,构建良好的人际交流圈。

2、了解学校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度,发展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他们构建良好的置信度,必要时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3、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每年或者每学期邀请学校各新闻传媒部门开展一次交流会,促进相互了解,共同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联系机制。

5.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认识 篇五

实验电视台工作:

一、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今年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本人积极参与到部门“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参与制定本部分活动实施方案,并承担学校活动宣传组的工作。

二、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做好工作,本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广播电视相关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广播电视各方面存在那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20XX年3月开始攻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电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20XX年6月取得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获得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三、积极主动,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承担的各项工作。

九个月中,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在自己平凡而

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具体如下:

(1)积极协助台长做好各项栏目改版工作,实现了向整个下沙高教园区新闻的宣传报道和信息的传播。策划、实施与华数交通频道合办的《下沙资讯》栏目于6月13日开播,并担任了该栏目制片人。同时,也开始担任与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合作的《活力新城下沙》栏目制片人。

(2)协助台长,做好内部管理、业务学习工作。

(3)积极做好有线电视维护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为联网学校进行维护28次,解决问题18个。为本校学生公寓解决有线电视问题38个,维修有线电视16台,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利益。

(4)强化对学生记者团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节目的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办节目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做好“未来之星”广播电台日常管理工作。

(6)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本人参与组织、策划“浙传第一声”活动、“青春视角体验传承”20XX首届浙江省大学生影视作品高校巡回展、“我是大导演”学生导演大赛评选活动、“我爱看电影”影评人大赛评选活动。

(7)其他工作。做好实验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大学生创新基金费用报销审核工作;做好电视台联网学校联系工作;做好电视台日常节目播出工作;做好电视台日常维修、采购申报工作。

6.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 篇六

福建广电集团电视综合频道

强 北 林

2007.11.6

新闻价值的规范定义: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学术界曾有不同主张。素质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功能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笔者以为:无论那种主张,都不应否认“非常”或者“反常”才是新闻价值所在。

正确认识社会上的“非常现象”与“反常现象”,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

在新闻工作者的视野中,哪些社会现象应该被视作是正常现象?笔者以为:普遍存在着的、常见的社会现象,均属于正常现象,不具备新闻价值。例如:在反映时代主流的积极因素中,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绝大多数积极因素,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再如:多数群众还不觉悟、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其保守的言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

首先从概念上谈谈个人的两点思考。

一、非常,是正常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

事物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非常现象总代表着正常现象的未 来发展,它的存在价值、典型意义,都需要人们努力提高认识。

例如:一批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其中有少数人又重新犯罪被收监,这一事实就属于正常现象。正像病人旧病复发一样,司空见惯,没有新闻价值。假如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不仅重新做人,还见义勇为,制止他人犯罪,那就是一种非常现象,它以生动、鲜活的事实向全社会证明,悔过自新的人群中,也能涌现出时代的先锋战士,极具新闻价值。

又如:新时代,全社会同情、帮助弱势群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其中捐钱、捐物者不计其数,一般说来,这些事实均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社会风气正,弱者得到四面八方的救助,是常见的事,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而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事实,或者变帮助“输血”为帮助“造血”的事实等,就属于一种非常现象。前者知难而进,非常难得;后者变治表为治本,非常好,都极具新闻价值。

再如:国家政策法令保护的野生动物被收养、被放归大自然等行为,本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正常的很。可人们的财产遭野生动物侵害后,仍然自觉执行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政策法令的行为,就非常值得宣扬。“央视”新闻频道《社区新闻》栏目2006年3月初有这样一则报道:一只猫头鹰侵入了鸽子饲养房,还安了家,数十天后才被人发现。见30多只鸽子成了猫头鹰的美餐,邻里们心疼地劝鸽子主人也吃了猫头鹰。养殖户主没有听从邻里们同情的建议而计较个人经济损失。他主动放飞了猫头鹰,把个人损 失全当缴了养殖鸽子的学费,使鸽房不再接待“不速之客”。故事主人爱护国家野生动物的举止,非常值得称赞,具有明显的社会新闻价值。

二、反常,是多数人习以为常的对立面。

1、与时代主流相对立的少量消极因素,属于“反常现象”,凸显被披露、批评的新闻价值。比如:为了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法制秩序,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地方的少数单位和人群,非但有法不依,还采取种种方式拖延贯彻执行,甚至抵触。这些落后典型、反常现象,就极具被披露、批评的新闻价值。

“央视”《朝闻天下》读报小栏目2006年7月20日上午7点,介绍了一条来自山西某城市的社会新闻——“违章不罚款令司机吃惊”。消息指出:交警纠风初见成效,虽是正常现象,可对轻度违规后被罚款了之早就习以为常的司机而言,突遇劝说教育就放行的事实,的确感到反常。司机们感觉反常的心态值得思考,它说明:“执法经济”的社会现象,在人们心中已打下了不光彩的烙印。从社会文明进步的总趋势出发,从举一反三的舆论导向出发,该消息具有鲜明的新闻价值。

“央视”新闻频道《社区新闻》栏目2006年3月初还有一则类似报道:公共汽车上,一位朴实的农民工为抱小孩的妇女让了座。可这位妇女却对怀里的小孩说:“他是外地小傻瓜”。笔者以为:此事虽小,却极具新闻价值。第一,社会风气好转后,人们乘坐公共汽车为老弱病残让座,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细细想来,在恶语伤人的妇女面前,农民工的举止已被衬托成高尚的道德行为。

第二,做好事还被恶语所伤,实为反常。由于农民工被妇女称之为“小傻瓜”,旁人对道德行为的注意力,从暗自赞赏礼让者,立即转向了非但不道谢还恶语伤人的妇女身上。她成了整个事件的焦点人物。围绕这位妇女的道德素质,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这一事件。善美总是伴随丑恶而存在,只不过有时丑恶来的太突然、太出乎人们的预料。及时揭露反常社会现象,引导人们以小见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正是这一《社区新闻》的价值所在。

2、社会客观存在中的反常现象,并非只是些与时代主流相对立的消极因素,还包含着一些暂不被多数人理解、有争议、值得探讨研究的潜在的积极因素。此类积极因素往往“反常”在,它暂处于被少数人支持的地位,短期内还不能被多数人正确认识,极具正确引导的新闻价值。它的常见形态就是 —— 新闻事实的因果关系中,好的动机,却暂不能收到如意效果。

例如:国家提倡节能环保产品,尤其批准诸多企业生产或进口电动自行车,此举深得广大消费者拥护。可由于各地政府在交通管理上的种种困难、矛盾,用户手中的一大批电动自行车还暂不能申办牌照,社会反响较大。2005年,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些商家与消费者,甚至因此而状告基层政府。这种反常现象,揭示 了一个“好事该如何下大气力办好”的社会问题,因此极具讨论、研究、正确引导的新闻价值。暂不能全部解决的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不了,关键在于怎样给人以正确认识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信念。

又如:“超市”在做好事,却没有多少好评。对于此种“反常现象”,需要新闻媒体分析客观原由、引导受众正确认识。

“央视”新闻频道《社区新闻》栏目2006年3月初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一家大超市,允许收银员在无零钱可找的情况下,不收顾客一元以下的零钱。他们的口号是:“有零找零,无零让零”,并以此为风格。不过,这种以人为本,周到服务的企业现象,没被同行们理解,成为争议的问题,反常的很。

对此持“正常现象”观点,觉得无新闻价值的人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竞争形式多种多样,“有零找零,无零让零”不外乎一种让利销售的方式,不新鲜。对此持“反常现象”观点的人则认为:“有零找零,无零让零”的做法,表面上为消费者着想,却暴露出企业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度不严,极有可能使收银员队伍孳生经济问题。笔者以为,新闻媒体关注的价值点应在于 —— 好事只有在相应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办的更好。为消费者着想、为民办实事,是宗旨。可离开了规范管理中的科学运作程序,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其次,笔者以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新闻工作者只有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展开积极正确的分析对比,才有可能作出新闻价值 的评判。对此,我们必须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非常现象对比正常现象,量少、质高,新闻价值明显。这类事实本身具有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也倍受群众关注和重视。例如:为数不多,能够反映时代进步趋势,更代表社会未来主流的典型积极因素,它们本质上虽与绝大多数社会积极因素同类,却是“领军”角色。在分辨新闻价值的方式方法中,这些典型从同类事物中被区分开来,归属为“非常现象”,凸显具有宣传导向的新闻价值。

第二:一般情况下,与时代主流相对立的消极因素,无可辩驳的被人们视为“反常现象”,凸显被揭露、被批评,并告诫社会,启示防范的新闻价值。

1996年间,福建电视台播出的由笔者为主采制的专题报道《船该沉,人不该亡》,正是一部对反常现象进行述评的电视作品。它围绕渔民海上生产作业的事故隐患,尤其是人员伤亡事故,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发展农村经济”的大主题。作品揭露了船沉人亡恶性事件中,无动于衷的农村相关管理部门及其一些干部群众的错误言行,指出:福建省连江县部分干部群众,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观念与当地近海连年出现的废旧生产船舶沉没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混为一谈,是一种典型的反常现象,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极不负责任的是非、原则问题。

政治路线确定后,人是第一因素。农村相关管理部门及其一些干部群众把一切服从于经济发展,做为人员伤亡事故的客观原 因,每每敷衍了事的做法,必须予以揭露,坚决制止。作品特别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这种反常现象的社会背景,坚持正面分析问题,寻找从根本上减少、杜绝海上渔业生产恶性事故的科学方法,特别强调 ——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首当其冲,从源头上严把购置船舶设备等生产工具的质量关。

第三:新闻价值判断所指的反常现象并不都属于被揭露、被批评的范畴。正如前面所述,对社会进步有着积极意义的个别新事物刚刚脱颖而出,还暂不被多数人所接受时,不可避免的受排斥、有争议,成为被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一种反常。对于这类表象反常,趋向正常的新闻事件,任何简单、轻率的宣传报道,都无法揭示其内涵的新闻价值,还可能引起误解,加剧社会矛盾。笔者认为:对这类有争议的新闻事件,新闻工作者在作出“反常现象”判断的同时,尤其应该遵循时代主流发展的规律,通过正面、深度的分析报道,揭示其新闻价值所在,引导人们客观、正确的认识目前的问题。

第四:同类事物的异常表现,它也具有新闻价值。笔者以为:“正常”与“反常”相对而存在,两者关系的内涵中,除了正确与错误的对立外,还包括社会自然现象中的相同、异同这两个方面,其新闻价值就存在于异同中。

例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新闻事实的审美标准也逐步提高,传统概念上的美,被填充了时代意义的内涵。

比方说:无论过去、现在,社会都提倡“讲真话”的优良品 行,对此许多人习惯成自然,这是相同的一面;异同的是 —— 当今信息时代,讲不讲真话已不仅仅是个一般道德意义上的诚实与不诚实的问题,它更成为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平等交流的一种手段。

今天人们有个共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社会,公民除了法律赋予讲真话的各项义务外,在道德范畴内讲真话,有前提,看场合,论对象,不再是一概而论,因为经济贸易往来中,并不都是真言换真言。“信息均等”已成为社会人际交流中的一条重要道德原则。“信息均等原则”与传统意义上的“凡事讲真话原则”并不矛盾,它们毕竟都是人们经济活动中互信、互盈、互利的先决条件。但“信息均等原则”有个最最重要的前提,这就是“以真言换真言”,对比传统意义上的“凡事讲真话原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现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飞跃,正是异同所在,类似的社会现象,普遍具有新闻价值。

第五:为引导舆论,“第一需要”也是价值。

新闻媒体将曾经报道过的内容择机再行重播,虽已不具备时效性,但仍然具备服从政治需要的时机导向性新闻价值。

2006年3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知荣明耻]小栏目重播了这么一条消息:“2005年9月23日,东北某地,行进中的列车经过栾平站附近时,一乘客不慎将社会捐助孩子治病的两万元巨款,落失车外。当地铁路干警全体出动寻找,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让巨款失而复得。”此时社会的政治背景是:全国政协 十届四次全会刚闭幕,举国上下开始宣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知荣明耻”的八点要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以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铁路干警将人民群众利益置于第一位,竭尽全力排忧解难的事迹,尤其值得此时反复宣扬。

第六:新闻价值的判断,涉及道德范畴与法规范畴,既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又是个不断实践中的问题。

新闻价值的判断,以社会道德伦理、社会意识形态的准则为依据,又随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变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例如:中共中央作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后,《公务员法》等近百部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各级政府、各级执法机关、各团体组织的一言一行,越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全国各族百姓更加坚定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社会风气大为好转。这种可喜变化,使新闻媒体判断党群、干群关系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三贴近”这一社会现象的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新闻价 值的变化。歪风邪气盛行时期,“三贴近”现象属于并不多见的非常现象,有大树特树之新闻价值。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风气有了根本好转,“三贴近”已成为普遍、正常的社会现象。对此,人们原先的新闻价值判断,随之变化。原先的“非常”,转变为“正常”了。然而,新的正常现象还会脱颖而出新的非常现象,它使得媒体判断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更高、更严格了。

综上所述,司空见惯的事,也是人们并不需要怎样努力发现,就能接触到的现象,它并不稀罕,很正常。反之,少有的、少见的,要么出类拔萃,非常值得人们认识、仿效;要么一反常态,尤其值得人们辨认、识别,加以警惕,汲取教训,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司空见惯的事,正常;出类拔萃的事,非常;与时代主流对立的典型消极因素和暂不被多数人理解又受排斥的好事,反常。

7.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探讨 篇七

一、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 对新闻广度的影响。网络开放性的特点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 我们在平时可以在闲散的时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新闻阅读, 了解我们生活的周围发生了什么, 所以网络的开放性可以影响人们对待问题的想法, 单一的时空新闻对于事件来说已经不能够满足, 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关注”的方式来理解一件小的事件, 传统的新闻门槛比较高, 很多的新闻都是“阳春白雪”, 但是网络媒体能够让我们普通人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很多普通的问题都被挖掘出来, 这让新闻的广度得到了极大的扩充。[1]

(2) 对新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在报纸、杂志和广播以后, 网络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可以迅速地在传播领域占有一方自己的领地, 我们通过网络媒体突破媒介在时空上的限制性, 这样可以降低新闻的成本,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图文影声的结合,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因为网络信息的多样化,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传媒的重要途径之一, 很多的传统新闻人已经开始在网络中寻找有张力和拓展力的新闻事件。

(3) 对新闻的影响有影响。因为现在网络开始了全民性, 我们在进行新闻网络媒体传播的时候, 新闻网络的影响在小范围内可拓展到整个互联网, 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自己的观点阐述, 也就是形成了网络的全民化, 新闻的影响不再是小范围的影响, 通过互联网扩散到全民, 网民在进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 大众都可以进行参与, 传统的媒体大众只是听众, 就是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其实效性也不是很强, 现在互联网的传播和扩散的方式, 让我们能够最有效地、最快速地看到民族对某些问题的反应, 一些看着比较简单的新闻事件可以进行深度的挖掘, 新闻的影响深度也在不断的增强。[2]

二、网络传播和新闻采编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很多产业链也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现在新闻行业也要受到网络时代的冲击, 我们要积极地应对这些问题, 对网络媒体进行有效的应用。通过网络和新闻的有机结合, 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新闻的滞后性和单调性, 优化传统新闻的范畴, 还有就是能够在一定的层面上对传统的新闻进行变革, 这样就能够克服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缺陷, 避免一些问题。

网络有其自由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在面对大众媒体的时候网络给他们提供一些比较低的平台, 有的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开发这样可以通过新闻热点来进行曝光, 很多哗众取宠的低级有害形象也在网络上进行快速的蔓延,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网络媒体的隐秘性和开放性, 这样会滋生一些不良动机的人。例如, 一些“五毛党”网络暴民, 他们运用网络媒体来煽动一些事端。我们可以在平时工作中结合网络衍生的网络新闻行业, 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网络媒体的行为进行规范, 大部分的问题要找到妥当的解决和处理办法, 还有就是网络的传播是缺乏传统新闻的严谨性以及真实性的, 新闻是社会舆论的导向, 因为网络媒体的针对性比较差,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我们要把其优点和缺点进行结合, 这样能够让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为大众呈现出更加和谐的新闻传播形式。[3]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要借助网络传播中的多元化思维的碰撞,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现代人的思维方法, 我们要面对各类新闻、信息以及热点, 人们在这个时候不会盲目地听信, 要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 要更多的开展习惯分析, 在比较中可以有所收获。

现在我们要继续保持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要达到网民和新闻共赢的和谐局面, 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相互配合, 政府要尽快加大立法的进度, 我们一定要加强监管职能, 企业在这个时候也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我们要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向上等理念深入到企业的文化中来, 所以每一个公民要加强认识, 提高自身的觉悟, 做一个有意识和有功德的公民。这样可以在大家的努力下, 创造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从我国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博弈中可以看出来, 网络传播在全球的舞台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网络传播对新闻有着很大的冲击, 我们要全面地认识问题, 在规划中发展, 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三、结语

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 网络传播在整个全球发展的大舞台上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面对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冲击的时候, 要了解新闻媒体所要担负的责任, 还有就是要对问题进行整体的认识, 在整个的规划和发展中, 了解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探索中前行。让两者相互配合, 这样可以让新闻传播领域更上一层楼。

摘要:现在互联网网民人数在不断的增加, 网络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是我们能够接受的, 传统的新闻采编对于现在高速发展的网络而言已经不能够适应, 在新形势的要求下, 我们要适应新闻采编的要求, 加强网络新闻编辑能力, 因为网络媒体是我们现代人的重要信息媒体, 很多新闻中的内容和网络新闻相互联系, 所以在编辑的时候要拓展其深度,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新闻编辑, 有效地把网络媒体的优势扩大。

关键词:网络传播,新闻采编,影响

参考文献

[1]马丹娜.试论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J].才智, 2014 (32) :3-5.

[2]晏飞.浅谈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J].新闻传播, 2013 (01) :10-11.

8.浅谈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 篇八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新闻;采编写;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新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现状

(一)新媒体新闻从业人员数量及专业背景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近300万,传统媒体的所有的记者编辑仅75万,从规模上和数量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已超过传统媒体。从专业素质层面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已从具有计算机背景的技术编辑发展到拥有新闻、文、史、哲、经、情报、出版等多专业背景的文字内容编辑,呈现出学科背景多元化,不同专业与行业相互渗透的现象。

(二)新媒体新闻节目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我们也要同时看到目前我国新媒体的新闻采编写仍存在众多不足。这就包括:首先,新闻内容单薄,原创作品极度缺乏。由于我国的新媒体不具有正式的新闻采访权,使新闻编辑在采集内容时不得不重度依赖传统媒体。即使是一些门户网站,其所刊载的新闻信息仍是从报刊杂志或者电视上截取下来。这就造成同一新闻事件重复报道,观点杂乱,使阅读者往往陷入不知所云的状态。而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学者就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它会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其次,在新闻持续报道跟踪方面极其落后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新闻最初发布时往往能占得先机,但随着新闻事件的不断深入,仍然需要传统媒体的报道评论,使其成为社会热点。第三,缺少极具深度和厚度的评论和解读。本文认为,无论在何种媒体的语境下,新闻的本源仍然是客观性和真实性。人们选择运用何种媒体来关注新闻仍然取决于该媒体在报道解读此事件的态度和视角是否端正客观。因而报道新闻事实固然重要,媒体所持的观点也同样受人关注。在这样的前提下,新媒体的这一大劣势也就不能不被相关从业人员所重视。

二、新媒体新闻采编写发展方向

(一)新媒体的新闻精神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杨斌曾为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只有具备三种精神的媒体才能被称之为新媒体。这三种精神分别是技术精神,市场精神以及媒体精神(即新闻精神)。而这三者之中,新闻精神却是新媒体的灵魂。这里的新闻精神指的是:媒体在需担负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对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和谐舆论环境和媒介生态的要求。诚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长,媒介已经成为一种可以赚取丰厚利润的产业经济。然而,这种转型却不影响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它仍然被要求具有公信力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而客观的事实报道无疑是媒体公信力的最好体现,使得公众更愿意以此作为了解社会的渠道。另一方面,作为“经济价值=用户数量”的新媒体,只有通过不断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在市场上发挥其经济价值。○5那么新媒体的新闻采编写如何在获得这种媒体精神呢?

(二)传统媒体“把关人”制度借鉴

我们先来分析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写过程中如何实现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由于多年的积累,报刊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其新闻从业人员已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判断也往往能做到一语中的。使得他们一出场,就能立刻获得受众的信任。其次,在信息引导上,传统媒体由于具备了一套成熟的编辑过滤机制,在信息把关上要比新媒体更严格。第三,传统媒体拥有较强专业素养的采编人员,保障了其信息质量的高度。

(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写的发展方向

鉴于传统媒体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发:第一,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于网络等新媒体来说,一方面是接触到的信息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由于不具有采访权,无法到达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新媒体新闻的把关人,编辑人员就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把关好社会热点的輿论导向,在众多信息中过滤到无关或有害信息,选择有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使新媒体的公信力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起来。第二,坚持新闻报道的迅速。时效性强是新媒体所具有,而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大法宝。而对于视时间为生命的新闻来说,许多新闻事件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迅速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给大众,无形中也增加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第三,做好新闻内容的集大成者,以达到“内容为王”。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他形容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方式上由原来的“推”演变成“拉”,也就是说传统媒体是将新闻节目简化并打包成一本畅销书抛给不同的受众,而新媒体则更像是新闻超级市场,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所有资讯都罗列出来供观众自由选择。这一区别也为新媒体的新闻编辑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搜索到相关信息,并将其重新整合推向市场。这一过程既保障内容的丰富性、观点的专业性、解读的深度化又不失整体的和谐性。第四,语言处理上更需平民化。随着互联网、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所面对的受众占据着社会的各个阶层,而新媒体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又要求编辑人员在语言处理上,需要更通俗化和平民化,具体来说为深刻主题浅显表达;刚性主题柔性表达;抽象主题具象表达。第五,专业知识的充足。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不首先仍要掌握传统媒体所要求的采编写能力,例如敏锐的新闻嗅觉,敏捷的策划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知识结构,不仅能够完成写稿编辑新闻事实,还要学会如何对新闻进行更深入的评论和解读。此外,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数字电视,都具备了图文并茂,声影皆有的功能,以及通过点击传播新闻内容的方式。因而作为新闻编辑,还需要掌握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对现有的图像、图片和视频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并实现新闻传播,久而久之在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总之,无论媒体的形式和体制如何发生变化,对于新闻来说,高品质的新闻内容仍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了一个精品似的灵魂,媒体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才能在市场上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钟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融合[N].学术交流,2012,(05)

[2]黄芳.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初探[N]东京文学,2013,(08)

9.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认识 篇九

我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它是关于广播和电视方面的东西,而并没有进一步的了解,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我的地理老师,在我填写志愿的时候,他告诉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我们省内还算是新颖的专业,目前除了安庆师范学院以外,只有安徽大学等几所学校开设了这个专业。再有就是自己对这个专业的好奇,希望通过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到目前为止,在安庆师范学院已经学习了一年半,对本专业多多少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有让我觉得值得做得事情,可是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虽然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学习,付出努力和汗水,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近几年来发展的比较好的专业,他并不等同于新闻学专业,而是以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为基础,对他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以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需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有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方向,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需要了解的东西不能只限于我们本专业,而应该扩大到其他方方面面的领域,对其他科目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大一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和训练写作技能,如新闻学基础、传播学导论、新闻学写作、中外新闻史等。到了大二,就开始了一些技能的培养了,例如:新增加了新闻学摄影、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等科目。目前,我们即将步入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对于实践的要求也相对的提高了一点,需要我们自己真正的动起手来,出去采访拍摄。当然对于理论知识也不能忽略,在这个学期我们还必须掌握一些理论基础知识,如广播电视技术基础,了解一些声电的基本知识、录音和录像的基本知识。

所以我们在学习本专业的时候,既要注意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更要明白实践的重要性,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大二的时候,会有一些关于我们专业的比赛,如新闻摄影比赛和DV大赛,不管是学校的还是省内的或是国家的,积极参加的话,可以培养我们的专业技能,为以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打下基础。在大三的时候我们还会面临就业和考研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些在理论知识方面学的比较透彻的同学来说,考研的几率可能大一点,而对于在实践方面所花功夫较多的同学来说,可以较多的考虑早日参加工作。

上一篇:大银行简介下一篇:一年级下学期 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