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农村医疗改革调研

2024-08-08

家乡农村医疗改革调研(7篇)

1.家乡农村医疗改革调研 篇一

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家乡新农村建设及科技下乡调研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09级

班级:3班

姓名:曲啸天

日期:2011年1月

抓好村庄整治 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举措。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本文结合百家观点和我市实际,提出初浅认识,以求抛砖引玉,群策群力,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是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在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内涵的完整表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生活、就业方式的提升,使其能同等享受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30年前我们党就提出过,人们也期盼过,实践过。那时“新农村”的概念,就如一位老共产党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论:连下三天200毫米大雨,地里不积一滴水,红砖红瓦的房子一排排。朴实无华的言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30年后,当我们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应当赋予它什么新的内容呢?其内涵是明确的,即今天要建设的“新农村”是“二十一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二十一世纪的农村”,不同于二十世纪的农村。无论从区域经济、区域社会、还是区域生态的角度上讲,在二十一世纪,农村都是城市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城市的牺牲品和附属品,更确切的讲,二十一世纪的城市是包括农村在内的区域城市。因此,我们规划建设农村就是规划建设城市本身,建设“区域城市”就是以比较经济和健康的方式实现城镇化。但是,“新农村”不等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并非城乡一样化,“新农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是“种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是农民自己的家园,不能简单地把“城市”概念有形、无形的东西,通过行政手段嫁接到农村,强加给农民。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要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大主意”让农民自己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下有序推进,绝不能急躁冒进、盲目蛮干。

“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不是简单的“盖洋楼”或追求规划上的原汁原味。它的特质在于形式和内容、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核心在于它总有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的公共服务设施。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现实的农村与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不相协调,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严重溃乏。因此,我们追求和建设的不仅是一个建筑形式有地方文化特色,更是在企求建设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适于生产、生活的新农村、新社区。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其目标是: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绿色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公共交通导向、社区建设等等,把工业化式的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社会和文化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核心在“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战略任务,涉及到农村、农民、农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城市和工业的反哺,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既要统筹各方资金大力改善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更需要政府各部门政策扶持。

(一)必须抓好环境整治

在目前农村随处可以看到“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现象。垃圾随意堆放,蚊虫、苍蝇满天飞;沟渠堵塞污水四溢;房前屋后,柴草乱放;人畜共处,入厕不分;以路为场(晒场),沿街为市,秩序混乱;柴草为能源,炊烟更袅袅;公共设施

破烂,无人维护修缮;杂草丛生,绿化、美化无人问津。总之,绝大多数乡村,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资金投入,农民居住、生活环境相当差,怎一个脏乱差了得。因此,新村建设必须先从最易收到实效的以治理脏乱差为主的环境整治入手。

一是三清,即清沟排水、清垃圾、清路障。以村、组为单位,农民投工,集体出资清运,定点堆放,作无害化处理;农民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清理,大力开展清洁卫生运动。

二是五改,即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改垃圾堆放。“五改”资金实行政府出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予以解决。水的问题,有条件的改用自来水,条件稍差的至少要用井水;厕的问题,必须人畜分离,有条件的男女分厕;圈、灶改造应一并进行,大力推广普及沼气,既能解决粪便处理,又能用上清洁能源,从长远来讲又能节省农民能源开支,降低生活成本;垃圾问题,以定点修建垃圾池为主,专人清运。

三是四通,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四通是现代人享受文明的必备条件,相对发达地区通达情况较好,落后地区、山地区通达任务较重。作为我市的广大农村来讲主要应解决路(水泥路)入园到户和提高信息普及率的问题。

四是四化,即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四化”属于环境整治较高阶段。与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路边、沟边闲地、荒地发展经济林木;以政策作引导鼓励承包荒山、荒坡、荒滩大搞绿化工作,提高绿化率;以规划作引导,抓好路边、沟边、交通要道口、人口聚集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努力做到沟端路直树成行,房前屋后无荒地,重点抓好中心村、聚居点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逐步推行。

(二)必须提高农民素质,树立新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培育“新人”。要通过教育、培训、感化多种手段,运用各种形式和载体,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塑文明之“魂”。从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到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睦邻友好、和谐相处、互学互进、共同富裕的和谐境界,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精神素质,树起社会主义的文明新风,培育“新人”。

1、抓好阵地建设。规范完善村两委办公室和党、团员活动室,建好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文化大院,办好文化宣传栏。

2、抓载体建设。抓好业余文化演出队、红白喜事服务队建设,唱响主旋律,移风易俗树新风;办好各类节庆、节典,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3、抓培训。以提高技能、转变观念为核心,抓好各类培训教育,促进农民的二次就业。

4、抓典型,树榜样。开展各类群众性的典型评选活动,如遵纪守法户、文明新风户、文明星、孝敬星、致富星„„等等,以典型、榜样的力量来促进新风的树造和普及。

(三)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重建良好社区关系

农民在现今社会形态下是最大的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组织保护和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由于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大量劳动力外流,人口社会结构严重失衡;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原子化越演越烈,作为共同体的村、组观念在很多地方、很多人心里已经不复存在;农户之间协作资源破坏殆尽,互助精神丧失,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基层组织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其管理力削弱,公共设施大量毁损,公共事务无人参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自打扫门前雪。事实上现在的农民近乎散沙,无组织,更无纪律。因此,从村、组角度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按照生产、生活、组织、活动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从大量应该自己解决的事务入手,当家作主,群策群力,齐动手、建新村,根本实现村民自治,从而实现社区良好关系的重建。

(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而且必须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全面提升其福利为现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此目标,必须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农业,必须疏通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弱势的农业变成面向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强势产业。产业之强势,方能使从事产业的人收入增加,地位也随之强势。打造现代化的农业,必须立足自有资源,做“特色”文章。打造产业链,使农业进一步增效,农民进一步增收。同时,必须深入研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切实抓好村庄整治的试点、示范工作

1、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村庄整治不能急躁冒进,一哄而起,盲目铺开,必须在试点、试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2、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有序推进

村庄的整治必须以科学的规划先行,既有布点的规划,也有整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必须合理确定整治项目和规模,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要求,规范运作,有序推进。

一是试点村的中心村、聚居点的规划;二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三是风貌整治的规划;四是产业发展的规划;五是环境整治的规划;六是实施步骤、程序、方案的规划;七是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的规划。

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散、聚结合,鼓励集中,引导集中,节约发展的原则;二是突出特色的原则,不搞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能照搬、照套“城市模块”;三是生态环保原则,处理好规划与田园风光的关系,既继承传统又体现现代风格,尽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充分尊重农村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的原则,要让农民感到生产、生活方便;五是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原则,由花钱小却易见成效的环境卫生整治着手;六是有形与无形结合的原则,既要抓有形的环境整治建设,又要抓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教育培训;七是抓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原则,这是抓新村建设的根和本,是动力和持久力的源泉。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市民志愿者,积极参与村庄整治活动。建立志愿者协会,设立整治基金,募集社会资金,积极探索“社会化”整治之路。

市财政应设列专项资金,专款用于试点整治。要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工商资本参与村庄整治,建立和增加为村庄整治服务的金融产品。

2.家乡农村医疗改革调研 篇二

一、创新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与财政投入管理机制

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在农村产权改革中, 注重科学依法行政, 在地方法规体系建设方面, 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规体系, 在提高行政效能方面, 大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与民间共同努力, 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的机制。

(一) 法规体系的建设

在国家《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物权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体系的支撑下, 在四川省出台《关于土地整理相关办法》 (实施意见) 等地方法规的指导下, 成都市在农村产权改革方面先后制定了一套暂行办法、实施意见、实施细则、暂行规定、规则等, 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若干意见》、《成都市政府性财政增量资金银行存放考评挂钩暂行办法》, 成都市级相关部门也分别制订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办法以及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二) 财政投入与管理机制建设

1. 制定配套措施, 规范财政投入与管理

在制订以上相关法规过程中, 对涉及财政投入与管理的政策方面, 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的配套措施, 如耕保基金的来源与使用具体规定;完善了加大对“三农”投入的相关政策;制定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2. 政府与民间共同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机制

(1) 政府建立平台公司的杠杆机制。成都市政府先后建立了各种平台公司, 如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市小城镇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市现代农业物流业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市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和成都市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等。其中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功能有:投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引导和集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 成都市还制订了配套财政资金投入与使用的有关规定。

(2) 政府建立有针对性的特别机制。为了加快灾后重建进程, 成都市制定了受灾地区灾后农村土地、房屋产权抵押担保贷款政策, 形成了“担保+银行”机制与“土地使用权+社会资金”的联建机制 (限定区域) 。

(3) 政府完善统筹使用财政资金的机制。在农地整理或土地综合整治中, 成都市政府为统筹使用财政资金, 形成并完善了“各炒一盘菜, 同办一桌席”的部门间资金投入与使用的协调机制。

(4) 政府建立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机制。为了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以推动农村土地产权改革, 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形成了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农业科技、农地综合整治等的政策机制。

(三) 政府与民间共同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成都市政府成立了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 各区 (市) 县搭建了产权流转有形市场, 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地流转方式:挂钩指标、拆院并院的流转方式;一些村组成立了土地资源合作组织“土地银行”流转方式;政府以“土地整理”或“农地综合整治”的优惠政策与资金投入吸引民营、外资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农地流转方式;村、组、农民专合组织内土地入股或成立村土地资源入股公司再与其他公司合作经营的形式;政府试点“双放弃、一保障”的农地托管经营及处置方式;民间广泛采用的个人间的农地流转方式等。

二、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主要进程及未来趋势

(一) 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主要进程

1. 确权与颁证

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确权与颁证工作于2008年启动, 至2009年末, 全市共有257个乡镇、2661个村 (社区) 启动了农村产权确权工作, 涉及农户190.04万户, 已完成确权颁证37.2万户。在确权与颁证过程中, 还开展了回头看工作,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

2. 成立投资公司撬动社会资金

成都市政府于2007年12月成立了成都市农发投公司, 该公司是在原成都中际 (集团) 实业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市属国有独资投资公司。成都市农发投公司利用到位财政资金27.85亿元, 累计已推进实施项目398个, 市农发投公司累计直接投入89亿元 (不含下辖担保公司投入) , 撬动社会资金投入94.4亿元, 放大财政资金6.6倍, 充分发挥了杠杆效应, 增强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同时, 成都市农发投公司下辖的两个担保公司利用6亿元注册资本, 累计为285个农业项目的银行贷款提供了担保, 累计担保贷款金额38.8亿元, 担保余额为22.6亿元, 撬动社会资金投入25.4亿元。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在0.8~1.5%之间, 较担保行业平均费率低50%左右。目前这些项目运行正常, 尚无坏账。

3. 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促进产权流转

2008年10月13日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 各区 (市) 县根据自身实际, 在制定相应流转办法的基础上, 积极搭建产权流转有形市场。截至2009年未, 产权实现流转6.63万宗, 流转金额33.62亿元。特别是通过交易所公开竟价, 成都市兴城投资公司拍得蒲江县大兴镇等地的“综合整治”项目。

(二) 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规划目标

1. 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背景

成都市2003年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2004年以来, 成都市已实施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135个, 投入资金88.3亿元, 整理土地面积125万亩, 新增耕地19万亩, 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和聚居点351个, 改善了47.7万农民的居住条件。2005年, 成都市成为国土部批准的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城市。2006年4月, 国土资源部批复成都市第一批挂钩试点项目10个, 挂钩周转指标7324亩。

从2009年起, 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总结全国农村土地整治实践工作经验, 尤其是总结了天津市滨海新区与成都市这方面成功案例的基础上, 已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被正式写入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2. 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启动及规划目标

2009年11月8日, 在金堂县三溪镇举行了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启动仪式, 这是继2005年四川省政府在金堂县启动“金土地工程”以来的又一举措。成都市提出要用5~6年时间全部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平均每年整理耕地50万亩, 整理农村居民点5~6万亩, 新增耕地面积 (占补平衡指标) 4~5万亩, 节约农村建设用地3~4万亩, 每年改善6~8万户农民的居住条件。

未来, 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 农地土地综合整治将成为主流形式。

三、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一) 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取得的成绩

1. 由一体向统筹, 完成华丽流畅的跃升

成都市委市政府理论联系实际, 锐意进取, 率先在全国开展“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实践, 为获得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荣誉与重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的基础, 形成了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改革与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在前期提出“三个集中”的思路与建立的配套机制、办法, 直接为农村产权改革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 制度的延续性, 保证了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为农村产权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推动的动力机制。

2. 抓时代机遇, 迎地震灾害挑战, 奠定城乡统筹的坚实经济基础

成都市委市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与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的机遇, 对成都市科学定位, 制订和用好招商引资政策, 提高了城市的品质和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用好用足了灾后重建的政策与资金, 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三最”目标逐步实现, 为农村产权改革提供了“城市带动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实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及经济基础。

3. 制度大创新, 形成制度生财与向民生倾斜的新机制

成都市政府通过制度创新, 巧解了“钱从哪里来, 钱应怎样用”的难题, 形成了制度生财与向民生倾斜的新机制:财政投入不断增长的机制;投资向农地综合整治、小城镇建设倾斜机制;资金运作向市场化调控机制转移 (农投、小城镇投资公司、国有独资的农地综合整治公司的运作机制) ;挂钩指标、拆院并院的占补平衡的资金扩充机制;土地收益向农民、农民社会保障及耕地保护倾斜机制。

4. 改革通民心, 工作讲科学, 改革促发展

在农村产权改革中, 成都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农村产权改革的“还权赋能”。在“还权”方面, 在确权颁证的制度设计与实践中, 始终贯彻落实“全口径”的产权要确权到户;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中, 既充分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又有效保护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形成村民与村委会正常关系的“议事表决”和“监事监督”机制, 维护与调动了农民的主人公积极性, 都江堰市在确权颁证中成为了样板。在“赋能”方面, 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市场的自主性, 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对大家的事不包办、不决断, 如温江永林镇某村在政府配套财政资金使用上, 围绕是修路还是修渠, 把问题交给村民讨论决定, 经过3个月的讨论, 终于签订了协议, 达到了多赢效果。同时, 成都市政府设计了科学、有序、高效的工作流程:确权颁证由试点走向全面铺开, 奠定农村产权流转的产权基础。此后, 成都市政府又适时启动了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建设, 各地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及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 制订配套政策措施, 有效促进了农村产权大流转, 真正发挥了产权改革的作用。顺势而为, 成都市又启动与展开了农地综合整治, 将农村产权改革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动能。审时度势, 联系实际, 成都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全域成都”的理念和建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中长远奋斗目标。其经验有推广价值。

5. 巧指导, 重激励, 调动农村民间产权改革方式大创新

在还权赋能的原则下, 成都市各级政府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 指导激励农民资产变资本的各种各样的创新, 促进了农村产权大流转。政府为推动农村产权改革, 提出了“第一圈层的农民自愿、政府引导型;第二圈层的政府搭台、农民参与型;第三圈层的抓住重点、适时突破型”的模式。如第一圈层的五朵金花, 农户采取以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 村与公司合作搞花卉种植业和农家乐, 形成了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二圈层的温江县推行农村“两股一改”工程, 即“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 转变农民身份为主体的村民委员会改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工作;三圈层的邛崃羊安镇汤营村探索农户以土地入股、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整理的耕地增量入股、兴农投资公司以风险投资资金 (100万元) 入股, 共同组建农业有限公司搞现代农业。浦江县在复兴乡进行了“土地整理”并形成经验, 成功引入新西兰某公司外资, 搞猕猴桃基地, 从事高端农业, 同时, 解决农民入新居和就业的问题。同样, 在三圈层的大邑某村 (组) 农民自主建立“土地银行”, 即土地资源合作社, 提高了农地流转效率, 有利于农地流转增值, 有利于吸引规模农业投资。

6. 不断完善市场机制, 释放制度创新最大能量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发挥前期改革成果的能量, 积极扩大外资、民资等资金投入。2010年8月, 成都市出台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 是国内农地综合整治方面最重要的制度创新, 对减少政府财政负担, 推动农地综合整治更快、更多、更好的展开,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 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1. 农民资产变资本遭遇法规瓶颈

受国家现行相关法律的约束, 成都市制定的地方法规存在缺陷, 不利于农村产权高效流转, 农民资产变资本的通道遭遇法规瓶颈。如按《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中定义的“经营管理者”与农地所有人的关系缺乏进一步规定, 农村产权主体可以有六种, 容易导致“当官的”获取社员权益;《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条、六十四条不大符合新形势, 应适当修订;《物权法》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相关规定有冲突, 不利于农村产权用于抵押。

2. 制度与政策体系设计不利于农民身份转化

成都市各级政府对农村产权改革与城市化的关系认识不明晰, 相应的制度与政策体系设计偏保守, 体现在对农民的“双放弃, 一保障”的制度选择较谨慎;缺乏一个农民社会身份转化的规划和配套的制度与政策设计。因此, 可能要增加未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的社会成本。在农民社会身份转化的制度设计方面, 重庆的作法可参考。

3. 政府在农地综合整治中缺乏退出制度设计

政府在农地综合整治中, 形成了“政府主导, 市场化运作”的机制, 缺乏一个政府逐渐退出的制度设计。这使得地方政府由服务变成了参与, 政府工作的战线延长, 加大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也增加了政府和整个社会涉农投入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今年国家对地方平台公司银行债务的清理与整顿, 使得一些平台公司进退两难。而根据个人对农地综合整治将在全国大范围展开的形势判断, 认为地方平台公司未来不可能象过去几年那样, 撬动庞大的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农地综合整治及小城镇建设。因此, 政府要制订一个“不主导”的制度安排。此外, 有些县以下地方政府在农地综合整治中组织运作不够规范, 如成立某地农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组织该地的农地综合整治。

四、建议

(1) 成都市政府、市人大应在总结推广成都市县以下地方政府和民间创造的农村产权流转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 向全国人大提出对有关法律的一些条款进行修订的建议, 以促进全国的农村产权流转。

(2) 成都市政府应在总结已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对农民社会身份转变及其相关鼓励政策、农地托管中心、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农地综合整治等制订一个统筹的规划及实施方案, 全面释放农村产权改革的能量, 推动成都市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向“一体”转化。

(3) 成都市政府对涉农的平台公司应制订一套退出的制度安排, 即形成一个“主导式启动, 平台公司推动, 平台股权转化, 回归市场”的完整的“政府主导, 市场化运作”格局。

(4) 成都市政府在农地综合整治方面应进行高端制度设计, 对各地基层政府在未来农地综合整治中的政策和方案予以统一与规范。

摘要:成都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农村产权改革是其重要内容。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明晰产权上坚持“还权赋能”, 制订了一系列的法规和实施意见;在促进产权流转上, 与民间共同进行了制度、机制的创新, 形成了有效的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在解决“钱从哪里来, 钱应怎样用”方面, 成都市政府在财政资金投入与管理方面, 形成了统筹使用资金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对于在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调查报告也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对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深入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3.家乡农村医疗改革调研 篇三

一、改革试验进展情况

2011年11月,平罗县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批复了关于平罗县以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试验方案。按照国家对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平罗县结合实际,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为基础,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抓手,在农村土地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试点进展顺利、社会稳定。

(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

全县13个乡镇、142个村、1078个村民小组、6.1万户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共实测登记土地面积96.7万亩。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99%,农村集体荒地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95%,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96%,农村房屋确权登记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基本确立

平罗县以推动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荒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村房屋确权登记工作实施细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荒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评估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办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筹措管理办法》、《收储农民承包地、宅基地和房屋参考价格暂行办法》、《农村集体荒地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发展家庭农场指导意见》等23个配套办法和细则,从确权登记、评估补偿、交易流转、抵押融资、退出收储、重新分配等各个环节制定了符合实际、较为合理的制度和政策。

(三)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建立

平罗县组建了县级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服务中心,设立农村产权流转信息发布、登记备案、价格评估、抵押贷款、农业保险、纠纷仲裁、社会保障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在13个乡镇依托民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窗口,62个村成立农村土地信用社,落实办公设备,实行专人负责,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

二、农村改革试验取得的成果

(一)摸清了农村土地的“家底”

这次改革试验,彻底摸清了村(组)土地承包关系和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相关数据,并将地块、面积、空间位置、地级类别、权属等清查落实到农户或其他承包方,逐户摸清了农户家庭承包土地状况,对承包人、承包经营权共有人、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土地变动等各方面情况和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核对和确认,确权登记面积较二轮承包面积溢出55万亩,溢出率高达137.5%。

(二)解决了较为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

平罗县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将土地所有权以村为单位确权给村集体经济组织,而没有以队(组)为单位进行确权,保证了集体土地归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全体成员所有,解决了各队(组)集体荒地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为解决历史遗留的饲料地、自留地、造林占地以及地力等级折算造成的二轮承包地实际面积与合同面积不符等问题,确权时在二轮承包地的基础上,按照增加20%的比例,将集体荒地按照二轮承包地确权给农户。对土地权属模糊、四至不清、面积不实、地级不符和流转不规范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纠纷,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置”的原则,妥善予以解决,先后查找和解决了236件历史遗留问题和纠纷,其中,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地反映和化解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123件,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化解67件,通过仲裁和诉讼方式解决6件,确保了确权登记工作顺利开展,消除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探索建立了五项制度、四项机制、三项基金

1.五项管理制度。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转包 、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序流转土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了向流转受让方颁发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制度,赋予流转受让方的权益。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30余万亩,颁发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62份。

二是农村集体荒地经营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荒地使用权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或其他法人可以采取投标、竞拍、公开协商等形式承包经营,承包费收取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进行议定,承包费等收入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主要用于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全体村民社会保障补贴,逐步提高农民在集体土地资产收益中的分配比重。这项工作不仅规范了农村荒地管理,摸清了集体荒地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参与了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截至目前,全县签订集体荒地承包合同4.2万份,收入承包费262万元,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三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在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外,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取得并已经确权为经营性的集体建设用地,可采取出让、转让、出租、转租、抵押等多种方式有偿使用和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其中提取20%作为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配套资金。

四是农民宅基地管理制度。按照“一户一宅”原则,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通过转让、退回等方式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间进行流转。鼓励农户通过买卖、赠予、作价入股、抵押、租赁等形式,推动农民房屋产权依法流转和增值变现,逐步实现城乡房屋同证、同权。

五是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抵押贷款,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之相适应,成立了平罗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评估委员会(随后将转化为评估中心),负责统筹、指导、协调、监督全县农村资产评估工作。目前,已办理“三权”抵押贷款308笔,发放贷款1991.5万元。

nlc202309012309

2.四项经营机制。

一是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机制。对本人申请且符合退出条件的农户,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查批准予以补偿,由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收储经营或流转经营。农户自愿退出荒地承包经营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给予适当的开垦费补偿,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给其他人承包经营。

二是重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机制。采取以村为单位,把确权给村集体土地的20%作为预留地,对退出土地的农民因生活不能得到保障等原因重新申请承包土地经营的,经批准按照协议退回补偿款后,可按原面积再次承包经营。

三是农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对自愿退出宅基地和房屋的农户,其宅基地和房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进行复垦。目前,全县已退出宅基地689户,1322亩。

四是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担保机制。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基金,对没有还贷能力或还贷延期的,可从风险基金中先期垫付,及时规避金融部门信贷风险,建立金融部门服务农村保障激励长效机制。

3.三项基金。

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储基金。由县级财政出资300万元,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储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主要用于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周转金。

二是农民退出宅基地收储基金。由县级财政出资200万元,设立农民退出宅基地收储基金,主要用于收储农民退出宅基地和房屋补偿周转金。

三是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由县级财政出资300万元,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担保基金,主要用于为没有还贷能力或还贷延期的农户进行先期垫付还贷。

(四)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平罗县探索建立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企业经营、家庭农场为主要模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166个,规模流转经营土地14.09万亩,其中家庭农场107个5.58万亩、企业经营29个4.64万亩、土地股份合作社22个2.1万亩、专业大户7个0.09万亩、土地托管1个0.1万亩。

平罗县改革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益,加速了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了统筹城乡进程,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土地收入“双增”,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双赢”,农民市民化和土地规模经营“双促进”。

三、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目前,平罗县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三个:

(一)个别具体环节和细节问题还不完善

一是在土地确权中,没有按照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原则进行小调整,农户承包土地零碎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二是农村土地和房屋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三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投资较大,但资金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四是前期土地丈量登记确权工作不细致、不准确,引发了许多矛盾和纠纷,也造成了重复劳动。

(二)制度规定部分内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平罗县制定的有关土地改革的制度、办法中有些条款涉及行政权力对公民权利义务的限定及设定处罚。根据立法的有关规定,上述问题只能由法律、法规或政府规章来设定。抵押、拍卖等调整民事行为关系的规定,属国家专属立法权。基金的设立应当经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

(三)缺乏经费保障

农村改革是一项敏感性、政策性强的工作,特别是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更是工作量大、程序冗繁、耗时较多,改革成本较大。经过计算,每确权登记一亩土地大约需要花费30元,平罗县实测确权登记土地96万亩,需要资金2880万元,再加上工作经费和各种制度设计补偿资金,资金需求量大约在3500万元左右。预计,宁夏全区土地确权登记面积在1700—1800万亩,资金需求量大约在5—6亿元。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而言,地方财政难以承担,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解决。

四、涉及农村土地管理相关法律问题的比较分析

我国目前涉及农村土地管理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主要有《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

(一)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该法进一步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为“农民集体”,农民集体又分为村农民集体、村内农民集体、乡(镇)农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有经营管理的使用权。

《物权法》第60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可以看到,《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有着很大不同,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成了可以行使所有权的主体。

这里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相关规定不一致,应该以谁为准?二是如何在实践中确定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什么是村农民集体、村内农民集体、乡(镇)农民集体,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晰。三是农民土地权益方面还存有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权利不平等的现象,如国有土地可以抵押贷款,但农民集体土地却不能。这些问题难以界定,易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错位与虚位,会使得个别地区产生“虚权”问题,致使农民无法充分行使土地产权,农民在土地上的利益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nlc202309012309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土地管理法》第14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第15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第32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42条规定,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第44条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适用本章规定。第49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50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到,除了“四荒”地外,我国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都必须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而且承包用途必须是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象必须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但其他方式未明确有抵押。如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必须是从事农业合作生产。可见,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受限的,流转对象、方式、用途都有规定。

(三)农村建设用地方面的法律问题

《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我国的农村建设土地规定用于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该法第59条规定,农村建设用地还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办理审批手续。第60条规定,农村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物权法》第183条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法律允许乡镇、村企业的厂房所占用的土地可以抵押,一旦抵押权实现,就会出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可见,为了避免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建设,现行法律对农村建设用地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用途管控制度。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入股、联营,也可以出让、转让、出租,但禁止用于非农业建设,只有因破产、兼并企业,连同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建设用地才被允许因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生变化而改变土地用途,这是法律红线。

(四)宅基地方面的法律问题

《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根据《物权法》第152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在该土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权利。《物权法》第153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物权法》第184条规定,宅基地不得抵押。

宅基地是用于村民建设住宅的农村建设用地,但是因为是用于村民住宅,其主要作用就是保障村民在农村有所居,使用权主体只能是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不包括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更非城镇居民,而且只能用于建造村民的个人住宅,因此在流转方面,宅基地比其他农村建设用地更为局限,而且对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又申请宅基地的,明确不予批准,宅基地除了自用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合法或顺畅的流转形式。

五、平罗县农村改革试验对全区农村改革的启示

(一)农村土地改革必须稳步推进

土地制度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制度,土地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回顾历史,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与正确的土地法规及政策密不可分。从建国前夕的土地法大纲,到改革开放初期确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到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再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村土地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作为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在今日的中国越发突出。当前的农村土地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农业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实质是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调整。因此,在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既要改革,又要和谐稳定。

nlc202309012309

(二)农村土地改革必须因地制宜

平罗县人少地多,地缘地籍结构复杂,具有较大试验空间,对全区而言具有示范性。平罗县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同农民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荒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一揽子进行,将切实改变当前农村经营活动中产权不清、无法估价、无权交易、无质抵押贷款的局面,为下一步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合股经营、流转交易、质押融资”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农村金融创新奠定坚实的产权基础。平罗县提出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和流转、交易、收储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农民市民化,有利于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平罗县的改革试验方案,还设计了引导农户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份制农场、新型家庭农(牧)场、村队联合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队企业化)等多种经营模式,为解决农村面临的“谁来种田、谁来养畜”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经验的取得,是平罗县根据自己的实际,集中民智民力,不断探索实践得来的。但是,我区各市县的情况与平罗县又不尽相同,因此全区的农村土地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三)农村土地改革必须与农村的社会保障、户籍、住房、就业、城镇化进程等政策配套联动,同步推进

土地流转的农民、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大多进入了城市,有一些农民成了市民,他们希望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但是,目前农村改革内容单一。严格意义上讲,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后续工作,是有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本身不具有改革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拿单项工作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推进,与农民群众期盼改革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因此,我区农村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

六、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完善规则、出台配套政策

目前平罗县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改革的五项制度、四种机制和三项基金有待审查、修改,与之相配套的规定、规则、办法等还需要细化完善,进一步强化改革试验中的纠错机制。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大胆实践,扩大改革的范围和深度

对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革的,现实中确实不合理、不公平需要改革加以纠正的,能够通过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可以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试验。对试验探索要设定条件:一是坚持农民自愿;二是坚持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农民、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三是坚持建设用地指标不能突破,耕地占补平衡或有增加。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行,对于试验中的经验和教训,应及时评估、总结、纠正。

(三)对平罗县改革试验区进行跟踪分析,认真总结

在试验区加大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力度。借鉴平罗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和完善全区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政策办法。提前谋划全区农村改革的政策和办法,适时把改革向全区推开。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改革的法律制度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适时作出相关决定或决议,为我区农村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汤星颐

4.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篇四

神州巨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摘要】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中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 变化 城乡 区域 调研 【正文】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中国主动的与世界接轨。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中国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进行调研。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各自家乡三十年间的变化进行调研,回校后,经过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整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作用。

在4865份有效问卷中,问卷填写者的男女比例为2684:1181,年龄由最小18岁到最高81岁,年龄跨度为63岁,调查地区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县)、农村的比重大约为1:2:2.5:5,基本上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区的变化。

一、东部发展

东部基本概况:中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东部地区不仅自己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同时对西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我们将分别就东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巨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改革开放伊始,城市便率先行动起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城市在经过三十年的变化后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城市的交通、住房、娱乐设施等方面的变化比较明显。特别是在交通方面:改革开放之前,泥路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有的甚至坑坑洼洼,很难行走,这样的道路很难形成便利的交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因此为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修路成了城市发展经济越过的第一道障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公路改造速度不断加快,路面质量也不断提高,主要岛屿公路进行拓宽取直,降低坡度,提高道路质量,实现路面黑色化。为让人们出门都能便利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以快速的抵达目的地。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湘赣复线横卧东西;高架桥悬卧各市,地铁直通各地,沿海城市水上交通更是日新月异。

以河北迁安为例:迁安市区面积达到21.4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前仅有几条破旧的公路,但截止到2008年2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12.6公里,新建乡村油路38.8公里,通油路村达到486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1%,形成了连接城区、建制镇、旅游区和村的四级快速路网;不到一年时间,投资2.35亿元的9公里钢城路和1800米长的钢城大桥竣工通车,建成了滦河第一长桥,也是河北省公路第一桥;建成河北省县级第一条一级公路。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44公里, 形成了“四纵四横”、“四环相绕”的城市道路网络。全市用电总量达到22亿千瓦时,日供水能力1.3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吨,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形成了100%的集中供热率、100%的自来水普及率等多元能源网络。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完善,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而今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对于城市人口来说,收入并不像农村那样单一,其中包含着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等。改革开放前,城市发展比较落后,即使身兼数职的居民也很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昂贵的消费。每个月仅50¬¬¬¬—100元的收入让居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只能勉强的维持生活。但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各大城市加快对外开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工业,使全市工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切实落实企业经济责任制,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1987年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工效挂钩、税利包干等承包责任制,并不断加以完善;1994年起,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基本完成乡镇企业转制的基础上,对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实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转制工作,大胆采取股份合作、联合、兼并、出售、破产等形式,注重盘活存量,重组优势,整体搞活。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工业开始起步,政府通过放手发展、放开经营、加大扶持、扩大规模等方式,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工业异军突起。加上工人的不懈努力,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这个新生产业得以蓬勃发展,以浙江省舟山市的岱山县为例:1999年,全县的1182家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占全县工业企业的56.6%;实现工业产值7.42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56.6%。成为岱山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和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人们的收入成倍的增长,已经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就业率也呈好转趋势。比如:2007年福建省武平县新增就业2260人,143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各大城市都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即使同属东部也会有所差异。比如: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就会比较注重海上事业的发展。渔业,盐业以及一些轻工业是其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仍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为例,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那里的渔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县渔农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比1978年增长3.8倍,年均递增7.8%。综合利用渔业资源,渔船作业向钢质化、大型化迈进。渔业是岱山的基础产业和传统优势。1978年全县机帆船总数为934艘、44055吨位,基本实现了渔业生产机械化。1984年,改革渔业经济体制,从原来的“三定两奖”、“定额包干”等生产责任制转变为单对船核算。1993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渔业股份合作制,对渔业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民的积极性,增加渔业投入,调整作业结构,船只向大型化、钢质化、多功能化发展。1999年全县有钢质渔船861艘、112250吨位、264422马力,分别占全县渔船总数的30.5%、56.1%和54.4%;全县渔业总产量达到35.7万吨,5年间年均递增11.1%。渔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渔民的收入大为增长,2006年,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已达到了8432元。

在对东部城市的调查问卷统计中,83.33%的受访者对改革开放中的一些政策的实施情况表示“满意”或“一般”,仅有16.67%的受访者认为“无所谓”或“不满意”。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相较30年前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品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甘美琼汁,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3、住房条件的变化

在我们的调查中,东部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30年来变化持“变化很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的占78.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城市的住房条件也大有改善的。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居住房屋最常见的是破旧的平房,而家中也没有什么电器。脏衣服只能依赖手洗,做饭前需捡柴、烧火,就更难以奢望电视机等先进的娱乐设施了。可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住房装修相当豪华。有的装修一套住房要花上好几万元甚至更多。不仅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室外的娱乐设施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每个居民区都建起了公园供大家休息、娱乐。另外,城市的邮电通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码头、电厂等其他一些基础设施方面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正是这方方面面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如此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4、医疗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医疗水平也相对低下。因一些小病就不治而亡的情况随处可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各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城市都开始行动起来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医疗设备,发展中国自己的医疗单位,领会西方医学与中方医学双方面的知识,达到中西结合。并且建立起健全的医疗制度,促进市民的医疗保障。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卫生事业也取得明显成效。可是,近年来我国又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有的医院看病,排队甚至要排上几个月。再者对一些并不怎么富裕的家庭来说,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生了一场大病就基本上要搭进全家几乎所有的财产,以至于有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去医院就医。目前国家已经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控制医院的医疗费用,并从一些小的方面帮人们省钱。例如:医院的挂号费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而且在开药方面不再是整盒整盒的卖,而是根据病人需要来开药方。在社会福利方面,国家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城市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险,而且国家还规定了最低收入保障,保证让每个人都有基本生活保障。

5、教育方面的变化

发展迅速的城市自然不会轻视教育了。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当时,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工作者也比较少。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多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所以很少考虑过上学、读书。调查中有人这样描述“在我父辈一代,一家五六口人,最高学历不过是初中。有的一家人都没上过学。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让人人都有机会上学,都可以接受初级教育,以至中等”。改革开放之后,人们逐渐了解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白知识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还可以带来财富。所以他们下决心让自己的儿女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在岱山县,教育事业已取得长足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县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弘扬尊师重教风气,采取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学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等多项措施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99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16612人,初级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巩固率99.98%;初中在校学生8645人,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97.92%,巩固率99.07%;初中升高中段比率达70.12%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人们的收入高了,居住条件好了,交通方便了,自然也就追求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通过调查,人们以前的休闲方式大多为听广播,聊天,看报,可如今看电视,上网,听mp3,休闲方式越来越多,人们不再只想温饱问题,而更多的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思想解放了,人们开始烫头开始打扮,80年代喇叭裤成为时尚,女青年开始穿红裙子红羽绒服,后来又出现了健美裤,牛仔裤等等;90年代人们开始与世界同步,追求名牌;而21世纪,人们关注个性,认为服装是一种魅力个性的体现,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丰富。

农村的变化和发展

相对于城市变化,东部农村变化就显得慢一些,不过,同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村,东部农村的发展还是很快的。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农村的人民生活在贫瘠土地的怀抱之中,特别是山里面,那里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繁衍生息,且封闭贫困。自从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百姓也渐渐觉醒了。他们不甘一辈子都困在这贫穷的大山里。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于是借着这股改革开放的风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路不止,默默奉献。于是,公路网如叶脉从城里向乡村延伸,一条条公路抛向崇山峻岭,一座座桥梁飞架于大河两岸,乡与乡,山城与乡村抹去了天然的分隔,携手连成一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多是机耕道,路面狭窄,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雨天泥泞,路难行。有的路段甚至在雨水的几次冲击下就坍塌了。而且农村人想出一趟远门依然不是那么的方便。为了去一个地方,人们常常要花上不少时间,有的时候还要车、船等不断的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心。不过2003年以来,中央加大“三农”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人民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拼搏,迎难而上,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战全面打响!除了农村交通的变化,村里的其他设施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农村里没有人会想到娱乐设施和公共设施,因为这些设施在农村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努力劳动下,在政府的支持下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注意到要加强农村卫生、娱乐、住房等设施的建设。2003年国家加大对农村的建设以后,各村村长、支书就带领着大家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新一次的农村整改活动,尽快让农村完善起来,让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有的乡村认为在改革开放30年中家乡变化最大的就是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即使是在农村也可以到处看见公园,里面的保健设施一应俱全;过去垃圾到处飞的情况也不会再出现,道路两边也设有垃圾筒,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村子里的厕所也在村长的要求下统一进行了整修,让村子里一下子干净多了;村里还建起了设施齐备的文化中心,让村民在闲余之时有了读书、看报、娱乐的好去处;家门口的银行,也为人们的资金来往提供了方便。

2、农村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到农村教育的深化,从农村政策的改良到农村休闲方式的更新,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大多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来养活自己。这样单一的劳动方式很难让农村富裕起来。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实现多元化发展。

以福建某地为例,在农业品种的引进方面,以前人们主要种植的是山药,油菜籽,小麦等作物,目的是养家糊口,储备粮食。随着改革开放,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胡萝卜、药材等经济作物,来获取更大的收入,发展本地经济,建立胡萝卜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只有打开市场,才能引进更好品种,才能卖出农产品,才能提高生活水平,达到并超越小康。

此外农业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河北某地农业结构3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单纯的一年一熟的玉米和小麦轮番种植,现在作物的种类已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先前的麦地已经建起了一座座草莓或蔬菜大棚,曾遭人弃置的荒地已经变成今天的蘑菇基地,当初不景气的小店已经养起了奶牛为附近居民提供鲜奶,而原来被堆在路边的秸秆现在已被放入沼气池发酵成了燃气。这些举措不仅使人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与此同时,农村也发展了其他的经济,希望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一些类似小作坊的手工业增多,随着改革的浪潮,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以唐奉镇为例,它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丝网产业。目前,入驻唐奉镇丝网小区的丝网企业已近20家。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农村在民营企业发展浪潮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3、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人们大多居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屋里,有的甚至是两户人家共用一间房屋,村里的厕所也是乱七八糟、臭气熏天。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快。这时人们就想到了自家房屋的改建,之后各村便进行了大范围的住房改建。所以近些年来,农村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套房逐渐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大家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在居住面积还是居住质量环境都改善了,过去是一大家子,祖孙三代,兄弟好几房都挤在一个房子里,即使房子很大也是很拥挤。而现在基本上是小家制,一家三口住一个房子,有的甚至造房子三层四层,即使是五层的也不少,这样子居住面积便和空间伸展了,而房子的装潢也十分豪华,里面的设施,如洗手间、浴室、厨房等都齐全,居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医疗保险方面

农村医疗方面的改善,农业税改的益处也同样是令人欣慰的。农业医疗保险: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鲜有人去买医疗保险,农村人病了大多是自己去山里找些草药自己煎着吃,医疗状况堪忧。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变,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使百姓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基本上实现人人都有医疗保险,每人仅需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一年的保险。国家的强大依赖于人民的强大,有了医疗保险,农民就有了一大保障,真正在强大起来。

农业税收方面,自从实行“三农”政策以后,国家减免了一切农业税,农民收有所得,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农业税还尚未减免的时候,有时税收,政府人员强制执行政策。甚至拉马,只要能抵偿农业税的,什么都拉,目的是让农民用钱来赎,有时候会出现打斗现象,农民自行组织多次的上告现象,现在农业税的减免,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稳定了社会,增进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对于国家富强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5、教育方面的变化

作为觉悟比较早的东部人来说,是绝对不会置教育于不理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各村就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东部人对外来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他们明白正是知识让美国、英国等地区迅猛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对知识都有着渴求。在生活得到改善时就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的。不过幸好有国家的政策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对于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家庭,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直在帮助他们,保证让他们都能上的起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农村人民的教育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虽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架鼓、舞狮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而以前由于贫穷,很少有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近年来,人们的业余时间多了,原本许多濒临失传的珍贵民间艺术也重放异彩。村中扭秧歌,唱戏,书法社等民俗活动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人们在闲暇时或是拿起扇子跳两下,或是撩起嗓子唱两句。舞步与歌声真正体现了人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好。数字电视、电脑使人们在休闲的时候也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动态,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从以上东部地区的城市以及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对东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的飞速发展,东部紧随其后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势头。

二、中部发展

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当位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属于集体的耕地承包到户,打破公有制的限制搞起生产责任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中国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社会福利、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从人民生活水平到生活方式、从休闲方式到思想观念,在各个地点、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让世人称赞不已。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各个城市一样,三十年前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极不完善的。城中道路路况差,下雨后有积水,没有路灯;交通干线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道路规划不科学;城市电网连接混乱,输电能力差,断电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小城甚至还没有通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没有,污水大多直接排放等。

而今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大部分城区的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两旁配有人行道。有的城市还有较好的街边绿化。现在各个城市的交通干线都经过了科学的规划,道路流通能力大大增强。绝大部分城市都早已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输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电网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部分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楼群。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还表现在城市供热供暖设施日益完善等方面。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据了解,近7年间,大同市区的配套城市道路灯光工程投资达6000多万元,共安装1.5万盏灯。下面是对近七年来大同市大型道路建设工程的简单统计。

时间 投资/元 项目

2001年 9000万 新建北路、迎宾东西路、宾西街道 2002年 1.1亿 “三大五小”道路拓宽工程 2003年 4亿 “1111”道路拓宽工程

2004年 2.6亿 同泉路、新胜东西街、迎宾大道续建工程 2005年 1.4亿 同泉路等8条主干道拓宽工程 2006年 1.8亿 迎宾大道、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2007年 3.6亿 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新胜东西街延伸段续建工程

2、城市居民就业与收入方面

改革开放前,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城市居民大多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的收入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低下和社会经济的整体落后,工人们虽然端着“铁饭碗”,但是“铁饭碗”里的“馍馍”并不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不稳定,生活相对比较困难。1978年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在30-50元左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细化,城市居民的组成早已变得多样化了,有工人、教师、个体户、商人、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等。但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情况并不相同。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自主经商的商业人员收入较高。这些人员的月收入大多在5000元以上。工薪阶层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以河南平顶山市为例。该市在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99年工薪阶层平均工资水平为1000—1500元。而直至2007年,已经提升至2500元。

当然,在工资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居民的就业途径就业方式比起30年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就业通常就意味着进入某个工厂或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然后一直干下去。现在城市居民就业时更多的人进入了服务性行业。改革开放带动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为广大的待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资源,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缓解了社会压力。由于服务业有污染小、回报快等特点,它已成为了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据调查,江西省宜春市30年前财政总收入只有1.04亿元,,2007年宜春市的财政总收入达到50.32亿元,增长了48.38倍;1980年宜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30.04元,2007年为1.1万元,增长了20.75倍;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绝大多数民房面积小、装修差,配套设施极不完善。那时人们住的是十分拥挤的筒子楼。九十年代宽敞明亮有独立卫生间的三室一厅是人们追求的标准,到了21世纪人们对住房条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房屋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要求房屋附近要有较好的环境、购物条件,以及要便于子女上学等。

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该市6年来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德政工程,好房子、新房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513条老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全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9.8平方米增加到了2005年的27.2平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末,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家庭达到89%,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的家庭达到91.25%,拥有两套住房以上的家庭有17%。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达到94.25%。

4、医疗社会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大小城市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医疗机构不多,从医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因此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的大小医院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极大的促进了中部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调查显示太原市到07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305个,实有医疗床位231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186人,其中,职业医师11924人,职业助理医师1026人,注册护士1163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人。

5、教育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很大部分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很多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已居各项投入的首位。同时各地政府也更加重视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

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的教育事业以不断改革为动力向前快速发展,截至到200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3所、幼儿园24个,教职工17853人,在校学生312105人,在园幼儿17908人。

6、思想方面

思想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因此任何方面的改变都不如思想的改变来的深刻和影响持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早已不是以前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民众了。人们的思想一步一步的变得活跃和开放、变得更易接受新事物。

三十年后,人们观念早已完全变样了。从衣着到化妆品再到发型发生的变化的确令人难以想象。现在,再鲜亮的颜色也有人敢穿,再大胆的式样也有人敢试。“个性”和“品位”成了考虑着装时的首选。服装从70年代的的确良,到80年代的喇叭裤,再90年代的健美裤,一直到现在的各类休闲装。

三十年前“爱情”是只能在心里想,羞于说出口的。三十年后“爱情”变成了“日常用品”。70年代说到爱情很多年轻人都会脸红。80年代的爱情是用语言和文字“写”出来的,90年代的爱情是靠嘴说出来的,而现在爱情更有唱出来的。当年的一首《致橡树》唤醒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平等和独立意识。现在,包办婚姻几乎绝迹,自由恋爱成为男女爱情的主要方式。

1978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了一项基本国策。人们关于养儿育女的思想也开始慢慢变化。三十年从曾经的多生、到少生优生,再到现在的一些“丁克”家族,从“一定要生儿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样”,人们在生育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村的变化和发展

农村——自古即是贫困之源,历史的遗留问题加上现实的具体问题造就了农村在改革之初举步维艰的局面。经过三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表现在乡村道路公路极少、路况极差、水利基础设施未得到较好保护,破坏严重,大部分地区不通电、通电的地区也常停电等。

现在中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部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村村通”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使中部地区的道路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交通工具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现在的农村居民出行也已十分方便,在公路上可以和城市里一样搭到公交车了。

以河南省平顶山市某农村为例:“马车、自行车、摩托车都曾经是那个时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现在城乡间的公交车上,车厢内干净整洁,乘客们对公交车都有掩饰不住的赞意。近年来全市累积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4.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共计1170公里。

2、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各个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调研,1978年以前农民人均月收入大都低于10元。80年代家庭年收入在120元以下和120-360元之间的均占45%。而现在的中部地区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农村家庭年收入在6000-12000元之间的占63%。很多乡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900元,人均月收入大都在500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增多价格升高,猪羊牛鸡等副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在农副产品上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收入自然多了。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会外出务工,大多数农村人从事建筑或服务等行业,还有的做小生意。

当然有的地区还利用了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某些历史文化遗址来开发旅游业,增建一些文化设施,吸引游客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这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当地人的创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

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为例:1978年以来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各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

年份/年 1978 1982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收入/元 106 156 494 767 1455 3285 5162 5682 6379

据了解,1978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106元,2007年人均收入6379元,是78年时的近60倍。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贫困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群众住的仍是旧社会时二三十年代建的房屋,就是以茅草稻草为屋顶以竹篾土胚为墙的房子。现在的中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修起了小洋楼,过起了住别墅般的生活。

调查显示,山西省昔阳县三十年前人们住得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屋和低矮的土窑洞。遇到下雨天,外面是倾盆大雨,石屋里面就是淅沥小雨,锅碗瓢盆摆了一地接着落下的雨水。窑洞里早已漫进大量雨水,苦不堪言。而现在,小楼平地而起,配套着一个个清新干净的小院,错落有致的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宽敞明亮的屋子,喜气洋洋的笑脸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调查问卷显示,有62、5%的人觉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自己的居住条件变化较大,居住质量及环境都大幅改善。

4、农村的医疗和保险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农村保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贫困地区一样,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生少甚至没有,医生医术、素质低。农村基本没有医院。在当时的农村保险事业更是一片空白。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大多数医院设备落后,医务人员少。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乡里的医生顾虑重重,都敢医治,只有申请将患者转到市医院去。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很多时候只能靠水路运输或是直接步行,这很容易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近几年,公路的全面建设兴起,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于是医院也引进了很多新的设备,乡镇居民的医疗条件有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医疗社保制度在农村的实施,使乡民们在生病时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可以放心的到医院就医了。

5、教育观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农村地区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儿童的失学率是相当高的,个别地区甚至高达90%。女孩子的失学率比男孩子更高。这不仅仅是由于社会总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来,居民们逐渐认识到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即使是十分贫困的家庭,家长们也会咬牙让孩子上学,“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重视教育的成年人较少,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许多孩子未读完小学,父母们就迫不及待的把他们留在家里帮忙干活。那时经常这样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大多数时间都在生产队里抓紧做工分。于是,家务活、部分农活就落在孩子,特别是长子长女的肩上。农村的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机会都很少。

随着时代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和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原来外出打工的人,由于学历低、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只能从事十分辛苦但报酬又低的体力劳动。他们返乡后教育后人,要珍惜上学的机会。于是,村里人也渐渐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改之后九年义务教育免交学费,更是极大地提高了父母让其子女读书的积极性。现在的农村就是十分困难的家庭,家长也会尽全力让孩子上学。教育事业在乡村中蓬勃发展,呈现了勃勃生机,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祖国经济腾飞的三十年,也是中部地区发生巨变的三十年。三十年来和祖国的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的大街小巷、村舍田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西部地区的发展 建国以来至70年代前期,在国家建设三线地区等战略的影响下,西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城镇。而70年代中后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转变,经济重点开始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而在世纪之交,西部大开放的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以极快的步伐追赶东部地区的发展脚步。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能力差,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极不完善。城镇普遍存在工业区、居住区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而城镇里的交通及城镇之间的公路联通状况均较差。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城镇居民的出行有很大不便。在一些地区,由于电网及供水线路的不完善,居民在用水用电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本身比较缺少,再加上没有足够设施有效的水利工程,导致居民用水困难。

西部地区城镇存在的这些情况在改革开放至今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经过三十年的积极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交通方面,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形复杂地区的交通在三十年里有了质的飞跃。大多数城镇内部的规划越来越趋向合理化,环城路、网状路等使城镇内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而城际间相互连接的铁路、省道、国道甚至是高速公路也越来越多,大大便捷了西部居民的出行。在一些省会城市或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还建起了机场,方便当地居民及国内外的游客的出行与来访。

在居民水电使用方面,西部地区的许多城镇进行了电网改造,大大提高了电力运输的能力,为缺电少电地区的居民用电提供了保障。而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又给西部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了便利。

另外,在城镇的市容建设等方面,西部地区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这次调研中,西部地区城镇的受调查居民普遍反映这些年来家乡的环境有较大改善,表现在城镇绿化面积扩大,街道路灯、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城镇卫生情况改善等方面。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城建工程为例:呼和浩特市在2003年修建了其市近几年来城市建设中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建工程——二环路。其规划设计按照城市主干道建设的标准进行。道路设计采用机动车双向八车道,中间用绿化带隔开,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界限分明。呼和浩特市的二环路建成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区道路的压力,使道路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二环路的修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二环路联通了各开发区和旗县,对货物转运起了极大的便利作用。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物流通畅,利于企业发展。与此同时,公交系统在二环路通车后增设了环城公交线路,这也给二环路附近的居民出行带来了方便。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受地区环境及经济政策的制约,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城镇中第二产业不发达。据统计,1978年西部城镇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仅在30元左右。相比于第二产业,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些基本的服务行业由于受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政策,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政策放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不少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

以地处西南的云南省腾冲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市的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2%提高到2000年的19%。初步形成了制药、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矿业、旅游产品、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西部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居住地周边的环境改善两方面。

首先,在住房条件方面,三十年前,即使是处在西部的城镇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差,楼房很少,基本都是居住在平房中,而且居住面积小。同时,居民居住的平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甚至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且封闭性差。

其次,在居住环境方面,以前对卫生、绿化等方面的重视度较差,居民居住的周边环境并不是很舒适。同时,由于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也不完备,给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一定麻烦。尤其是在西北地区,三十年前基本没有集中供暖,冬天城镇居民只能自己靠生炉火取暖,这样既污染环境又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而居民用水也很少有自来水,基本都是在院落中间打井取水,有些干旱地区甚至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然而,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上述情况已有所改观。西部好多城镇大都建设了楼房供居民居住,这些楼房以钢架结构居多,住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居民居住的舒适度。由于将城市卫生、绿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上了足够的重视,西部城镇的环境有了很大进步,日益变得整洁干净。同时,在城镇居民集中的地方建立了许多居民小区,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维护小区的环境等,也使居民居住环境极大改善。现在西部城镇地区的用水用电问题早已解决,供暖也有了很好的保障。

以对巴彦卓尔市的调查为例:改革开放以前,巴彦卓尔市的居民住房均是一些破旧的砖瓦房,人多空间小,经常是五、六口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房子内。城镇的街道两旁大都是比较低矮且卫生条件较差的店铺。而如今,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民居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面积大,居住条件好;而街道两边更是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场等。

4、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喀什地区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整个地区全面落实“两基”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整顿与管理,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和核定中小学机构编制及补充教师工作,推行教师平聘制度,改善教学条件。经过努力,喀什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86.7%。

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观念比较保守落后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也逐渐对外开放起来,进步的思想逐渐进入并被当地居民所接受,居民逐渐认识到改革与开放的必要性,并尝到了实惠。

这点在问卷调查中即有明显的体现。在居民对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所持观点这项调查中,近乎100%的被调查者认为改革开放是一项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国策,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对居民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变化最大的方面的调查中,80%以上的被调查的城镇居民认为是家庭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达到小康水平。另有60%—70%的城镇被调查者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多样化,购物更加方便以及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周围人的道德素质提升,社会和谐发展。

除了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接受与支持,西部地区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还表现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方面。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居民接受新鲜事物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居民逐渐对饮食、着装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喜欢追求时尚。

农村的变化和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西部地区城镇日新月异的同时,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本次调研中体现的甚至比城镇更为明显。

1、基础设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并不完善,西部的乡村地区就更差了。乡村内部以及与外界沟通的道路主要是土路,遇到阴雨天气出行十分不便。乡村的农田水利设施的不完备,阻碍了农民的生产,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严重。

如今,西部地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突破。经过多年的改造,乡村的道路状况有了极大改观,许多地方铺设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道路的畅通,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西部地区的乡村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地区,许多水利工程尤其是调水工程的建成极大提高了西北地区农业的生产力,改变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现象。在西部地区城镇的中,几乎100%的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交通环境有所改善,同时水利等方面的建设也有较明显的效果,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问题均得到较好解决。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三十年前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而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民来说,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景的好坏。但即使收成好的年份,由于技术等条件的落后,农民的收入仍然很低。

一组针对甘肃省天水乡村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年代初,该地区 60%以上的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30元,15%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50元,1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100元,只有4%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元以上,甚至还有6%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元以下。

而目前,该地区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只有16%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1000元,8%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甚至有6%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已达到5000元以上。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受经济条件制约,二三十年前,贫困的西部地区乡村的住房条件非常差,大多村民居住的房屋为土坯房甚至茅草房,居住舒适度及安全系数极低。而村中的卫生条件也不好,“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低矮、危险的土坯房、茅草房被宽敞、明亮的平房取代了,甚至部分村民已经建起了小别墅,村民住房的面积明显扩大。而农村的卫生状况也有很大改观,以前随意堆放的垃圾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乡村小路。

云南腾冲的调研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腾冲乡村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上30年间,每户都换了一套新房。在当地,每户人家都盖一架木架结构的正房,每栋耗资2万元左右,装修大抵也需要2万元左右。而在腾冲地区的广大农村,已有60%的农户住房条件达到这样的水平。

4、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

以前,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类似,由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建立,以及医疗设施较差等原因,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而如今,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已经在农村普遍建立起来,村民每年只需缴纳10元的保险费就可以享受医疗补贴。这项政策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看病问题,有病不去治疗的现象几乎不再存在。农业补助方面,由于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国家给农民直接补发粮食补助款,减轻了西部地区农民的负担。

5、教育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教育发展也很快。以前,由于观念落后,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即使有少数人希望求学,也因为教育资源的限制而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而现在,农村的教育观念已经转变,加上国家对乡村教育的大力支持,这种情况大大得到改善。

以甘肃天水某村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改观。现在的统计结果显示,该农村25岁以下的村民,80%为初中以上学历,其中50%是大学本科或大专学历;25—40岁的村民,有60%是初中以上文凭。从这些数字当中可以看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农民深刻意识到知识对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符合了时代的需求,促进了当地农村与时代接轨,促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6、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

近三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发展到现在,所调查的农村家庭大多都看上了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5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甚至有10%左右的村民家中已经开始使用电脑。在被调查的村镇中也出现了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7、文娱生活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整日劳作在田间,为生计奔忙,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而今,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也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能力,文化娱乐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建立了不少专供村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给村民的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重庆周边农村的调查问卷显示:该地区虽然80%的被调查者的休闲方式是电视媒体,有7%的被调查者选择外出活动,而且还可以清楚的发现网络媒体已经逐渐深入到了当地农村。最近几年,甚至已经有部分村民放弃传统的方式而选择外出旅游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

【结语】

5.家乡农村医疗条件现状调查报告 篇五

1、您所在的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广情况:在所调查的325人中,有248人选择“已经推广”,占总数的76.31%;有46人选择“没有完全推广”,占总数的14.15%;而选择“没有推广”的有11人,占总数的3.38%;选择“不清楚”的有18人,占总数的5.54%;此外,还有2人未作选择,占总数的0.61%。

2、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的合作医疗相比:

4、您或家人生病时的就诊地点:

选择在“村卫生所”看病,占总数的52%;选择“市里的大医院”,占总数的29.53%;选择“在家用偏方治疗”,占总数的2.15%;选择“其他”,占总数的4%。兼选“村卫生所”和“市里的大医院”,占总数的5.23%;兼选“村卫生所”和“在家用偏方治疗”,占总数的2.77%;兼选“市里的大医院”和“在家用偏方治疗”,占总数的0.31%;兼选“村卫生所”和“其他”,占总数的0.62%;兼选“市里的大医院”和“其他”,占总数的0.31%;兼选“村卫生所”、“市里的大医院”和“在家用偏方治疗”,占总数的1.85%。

7、您所在的村里有几家医务所?有专门的口腔诊所吗?

8、村卫生所有几位医生?什么职称?学历?年龄?男、女?

9、村卫生所每年会接待多少病人?是否有儿科、妇科、外科、内科和B超等设备 当问及“村卫生所每年会接待多少病人时”,有39人回答在1千人以内,占总数的12%;有26人回答在1千—3千人之间,占总数的8%;有18人回答在4千—5千人之间,占总数的5.54%;有142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的43.69%;有10人说明不详,占总数的3.08%。此外,有90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27.69%。当问到“是否有儿科、妇科、外科、内科和B超等设备”时,偶216人回答“全没有”,占总数的66.46%;有17人回答有儿科,占总数的5.23%;有6人回答有妇科,占总数的1.85%;有18人回答有外科,占总数的5.54%;有10人回答有内科,占总数的3.08%;有3人回答有B超,占总数的0.92%;有19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的5.85%;有23人说明不详,占总数的7.08%。此外,还有43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13.23%。

10、村子里是否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来对农民进行心理咨询?有7人回答“有”,占总数的2.15%;有303人回答“没有”,占总数的93.23%;有3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的0.92%;有1人说明不详,占总数的0.31%。此外,还有11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3.39%。

11、村里是否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来应对村民的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 有34人回答“有”,占总数的10.46%;有262人回答“没有”,占总数的80.62%;有17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的5.23%。此外,还有12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3.69%。

12、村里是否每年都为村民进行健康检查或健康咨询?有91人回答“有”,占总数的28%;有212人回答“没有”,占总数的65.23%;有8人回答“有妇女健康检查”,占总数的2.46%;有4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的1.23%。此外,还有10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3.08%。

13、您对村医务所的服务和收费满意吗? 有84人回答“满意”,占总数的25.85%;有4人回答“比较满意”,占总数的1.23%;有121人回答“一般”,占总数的37.23%;有93人回答“不满意”,占总数的28.61%;有9人回答“不去医务所”,占总数的2.77%。此外,还有14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4.31%。

16、看病后是在地点医院报销还是去其他地方报销?在哪里报销? 有111人回答“去地点医院报销”,占总数的34.15%;有20人回答“其他地方”,占总数的6.15%;有59人回答“没报过销”,占总数的18.15%;有2人回答“没地方报销”,占总数的0.62%;有10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的3.08%。此外,还有123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37.85%。

17、地点医院离村子多远?有143人回答在10公里以内,占总数的44%;有81人回答在10—50公里之间,占总数的24.92%;有5人回答在50—100公里之间,占总数的10.54%;有5人回答在100公里以上,占总数的1.54%;有4人回答“无”,占总数的1.23%;有11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3.39%;有47人说明不详,占总数的14.46%。此外,还有29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8.92%。

18、您一家看病一年是多少钱?占年收入的多少?有116人回答在500元以内,占总数的35.69%;有25人回答在500—1千元之间,占总数的7.69%;有61人回答在1千—3千元之间,占总数的18.77%;有21人回答在3千—5千元之间,占总数的6.46%;有2人回答在5千—1万元之间,占总数的0.62%;有13人回答“不一定,有多有少”,占总数的4%;有50人回答“不清楚”,占总数的15.38%;有7人说明不详,占总数的2.15%。此外,还有27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8.31%,有数据损失1例,占总数的0.31%。当问到“占年收入的多少”时,有114人回答在10%以内,占总数的35.08%;有36人回答在10%—20%之间,占总数的11.08%;有26人回答在20%—50%之间,占总数的8%;有7人回答在50%以上,占总数的2.15%;有17人说明不详,占总数的5.23%。此外,有数据损失1例,占总数的0.31%,有63人未作回答,占总数的19.38%。

调查证明,新农合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服务需求基本适应,在减轻农村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和返贫状况,保障农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农村的医疗卫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设施严重不足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农村的医疗机构少,没有专门的医疗分科。村里只有一家医务所所占比重最大,有超过一半的农村没有儿科、妇科、内科、外科和B超等设备。农村存在医疗隐患,没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没有健康咨询和健康检查制度,这些都需要大力改善。此外,在村子里,高达67%的农村没有专门的口腔诊所。通过调查者反映,我们还了解到,很多农村的诊所几乎没有必要的医疗设备,部分村的诊所只有老三样,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计,一个温度计。就靠这几样给村民们看病。而且,一部分卫生所房屋破旧,一般都是个人开的诊所,因此卫生情况很不乐观。由此可以看到,医疗卫生改革步伐缓慢,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2、医疗卫生人员匮乏 由于农村的经济状况差,因此,很多专业的医疗卫生人员都集中在城镇,而村里的医生大都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多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为农民看病,这也在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医疗水平的低下。很多农村都是三两个乡村医生服务全村好几千农民。这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更为可悲的是,多少年来,一直都很少有新的医生到农村来,如此以来,老的医生不下去,是因为没有新的血液,形成了一个青黄不接的局面。

3、农村医疗费用较高,农民满意度差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超过28%的农民对村医务所的服务和收费明确表示不满意。很多村民都反映,村医务所的药品费用高,他们表示有些时候不愿意去村医务所买药,宁可去城镇的大药房去买。这也反映出了城乡药品不同价的现状。也因此,当问及到“ 您认为怎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医疗问题?”时,有接近60%的人选择“降低农村药品价格,使城乡药品同价”。

4、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心不足,仍存有疑虑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得到大力推广,并且很受农民欢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农合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农民认为,家人的医疗问题主要还的靠自己,靠儿女,光靠国家的补贴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很多农民看不到既得利益,其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的农民对政府也缺少自信,有的还认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了看病的自由,没有选择权,致使一小部分农民还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建立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结合调查,就抓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现就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祖国的。面对新的形势,要过内外形势,把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摆上各级政府及部门重要的工作议程上来,根据农村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在今后的时期内,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与扶持,要尽快解决农村医务所设备,设施不足的情况,做好硬件的工作。

2、建立人才流入机制,抓好从业人员培训 若要吸引医疗人才到农村年来,改变农村的物质条件是关键。在加快新农村年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卫生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机制,制定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此外,还要对农村医务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技能和水平,以提高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 对于农村医务所的服务和收费问题,需要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部门针对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设立的收费项目的检查力度,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对合理收费项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坚决取消。由于农村的医务所多是个人经营,其本身也承担着一定的负担,比如: 物价部门每年的年检,每年向药监、卫生等部门以及质量技术监督局交纳的各种规费等。对此,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努力减轻农村卫生所的费用负担。

4、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6.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调研文章 篇六

根据《xx县信息产业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本人利用几天的时间里,通过与驻点村干部群众座谈,查阅统计资料,挨家挨户的实地考察等各种途径,了解了驻点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与及当前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和最关注的改革,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驻点村基本情况

xx县

白花镇莆田村辖14个村小组,有农户440户共1350人,农村劳动力800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同时,该村利用国家龙头企业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进驻的契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出租田地近13平方公里,盘活了村的闲置土地和资产,兴办年销售 3.8 亿多元的大型综合性农业企业集团。

二、农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到访的10多户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70%的安装了电话,75%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通过本人沟通联系,年初甘泉村小组与县信心产业局合作建立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已经正式对村民开放,“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山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莆田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而公共汽车的再次开通更是方便了村民的出入,全村屯公路10余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同时,在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扶持下,莆田村辖下的百岭村小组兴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统一规划的公寓等等,莆田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三、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村企关系复杂,导致企业目前对村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由于受资金投入不足瓶颈制约,直接导致村建设工作进度慢和停顿,甘泉村小组办公楼建设,民心工程之一的莆田村水利工程改造建设和土地治理目前都由于资金严重缺乏而无法开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莆田村14个村小组基本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二是多年来形成的沉重乡村债务压在头上,全村有10个村负有高低不等的外债,乡村债务不能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到制约。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积不多,大多地块都要靠天落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

(三)资源枯竭,村财收入贫乏

属村集体所有的林地很少(多数已被长期出租),基本上没有能砍伐的林木和种植的耕地,村财十分贫乏,除出租地收入外,村财几乎没有收入。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

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

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五)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莆田村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六)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暂时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组党员、干部严重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目前莆田村的党员只有60人,平均年龄达到57岁,下来只有从组织上加强村班子建设,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真正做到支部所在、民心所向。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导致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四、农村发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紧抓政策机遇

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解决“三农”难题,始终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这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好中央政策,寻求各方支持和援助,从财政支出、企业扶助、农业生产补贴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帮助和实惠。

(二)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支持

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从而带动村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三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村主导产业培育、示范项目和整治项目的补助。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五)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发展年轻党员工作,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真正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农村的情况会更好。

7.家乡农村医疗改革调研 篇七

关键词:新农合,利益主体,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 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2003年, 我国启动新农合试点;2008年基本实现制度全国覆盖;2011年, 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 参合率超过96%, 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 超过85%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群众总结“参合农民得实惠, 医疗机构得发展, 党委政府得民心”。

本文依托河南省南阳市某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对新农合制度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归纳新农合制度的实务过程, 基于利益主体视角审视新农合制度存在问题。

一、河南省某市新农合制度的实务流程及分析

(一) 河南省新农合政策实施概况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也是最早开展新农合制度试点的省份之一。2003年, 河南省在首批25个县 (市) 开展新农合试点;2006年, 试点范围扩大到67个县 (市、区) ;2007年, 新农合制度建设由试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全省开展新农合的县 (市、区) 总数达到143个;2008年, 河南省15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 (市、区) 全部建立新农合制度, 提前实现了全面覆盖。截至2012年, 河南全省共有7965.11万人参加新农合, 参合率达到97.65%。自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 河南省省共筹集新农合资金720.47亿元, 新农合基金的筹资水平从2003至2005年的年人均30元 (个人农合缴费10元, 财政补助20元) , 跃增到了2012年的年人均290元 (个人农合缴费50元, 财政补助240元) 。

(二) 新农合政策的实务流程

基于对河南省南阳市某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调研可知, 新农合工作需要政策与财政、医疗资源和农民参与三个方面的协调配合, 才能有效完成。

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资金筹集与管理、监督两项。年初, 县农合办向各定点医疗机构拨付本年度新农合预算的90%, 剩下的10%作为保证金。年底, 县农合办向各定点医疗机构清帐, 若定点医疗机构年新农合总费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则县农合办拨付剩下10%的新农合费用预算, 并在本年度新农合费用的基础上对下一年新农合预算给予10%的上浮;若定点医疗机构年新农合总费用超出预算, 则依据超支程度部分或全部罚没保证金, 并减少下一年新农合费用预算的上浮比例甚至是减少下一年的新农合费用预算。

医疗机构需要首先一对一地与县农合办签订协议, 才能成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村级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标准卫生室, 乡级的是乡卫生院 (小型综合医院) , 县级有公疗、人民医院、卫校和中医院等, 还有市、省、国家级的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协议规定, 医疗机构向参合农民提供所需的医疗资源与服务, 县农合办按照本年度新农合费用预算和按病种付费规定相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新农合费用。

参合农民每年需要依据所在省份的规定, 缴纳一定数额的新农合基金自筹费用,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根据缴纳情况提供新农合基金的政府补贴。需要就医时, 参合农民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到村、乡、县三级中的任一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均可享受相应的费用报销。如果需要到市、省、国家级的医疗机构就诊, 必须由县农合办核实情况后开具转诊证明, 这样才能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费用报销, 报销将在诊疗完成后凭相关证明在新农合直补窗口以现金方式领取。另外, 参合农民有权监督政府或定点医疗机构的职能行为。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参合农民的诊疗费用;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因新农合政策而得到释放, 农民就诊也需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费用;定点医疗机构获得了资金, 有利于其更进一步发展, 宏观上看也有利于我国医疗资源的丰富和发展。整个新农合政策在政府的主导和参合农民、定点医疗机构的配合下, 成功实现了三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辅助和成就, 呈现出稳定互惠的三角形结构。

二、利益主体视角下新农合政策运行问题分析

(一) 政府主体

在新农合政策的运行中, 政府具有财政和监管两项职能。在财政方面, 新农合基金由参合农民、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三方共同筹集, 保障了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充足;而在监管方面, 仅凭政府监管难以面面俱到, 新农合基金受损时有发生。仅以河南省某市为例, 该市下辖SY镇某定点医疗机构伪造农民签名, 全额支取参合农民应报销医疗费用;WZ镇乡镇卫生院联合参合农民共同伪造诊疗记录, 骗取新农合基金;除此以外, 更有县市政府农合办工作人员“监守自盗”, 例如, TK县县政府农合办、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农民联合骗取新农合基金。

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有二, 一是新农合政策实施涉及的利益主体多、程序复杂, 客观上为政府监管制造困难;二是对缺乏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可以考虑将新农合基金的运行和管理从政府部门中脱离出来, 让新农合基金独立运行。也可以考虑简化新农合政策实施的相关程序、步骤, 从而减低监督的难度、提高监督的效度。还可以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定点医疗机构“工作步骤公开”等, 以便于群众监督。

(二) 医疗机构主体

首先, 随着农村医疗需求的逐渐释放, 医疗资源日益紧张。虽然过去十年里, 河南省新农合单次住院费用 (以市级三级医院为例) 的报销“门槛”从400元上涨到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疗需求的过度释放, 但是有限的医疗资源依然要捉襟见肘地面对巨大的医疗需求。其次, 各级医院“旱涝不均”现象相当明显。近年来县外转诊率明显提高, 这样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不利于县级 (含) 以下医疗机构的发展, 导致大医院医疗资源紧缺, 小医院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发展。再次, 由于有新农合费用预算的限制, 医疗机构为避免超出预算而自己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就会在资金不足等时候以各种理由拒绝收治新农合病人。

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说到底是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程度不高导致的, 因而, 根本的解决方法绝不是限制医疗需求, 而是国家给政策给支持, 促进各层次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全面丰富和发展。而引导各级医院间合理分配医疗需求、防止医院因为农合用超出预算等原因拒绝接受新农合病人等等, 这些都需要政府随着新农合政策实践经验的积累, 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来保障。

(三) 农民主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发展, 一波又一波进城务工浪潮席卷全国。农民人虽然去了城市, 身份关系却依然滞留在“田地”里, 这导致农民工就诊不便、报销难的问题频频出现。另外, 参合农民想要完整享受新农合政策的优惠, 就必须得忍受繁杂的手续与流程。例如, 农民就诊需携带农合证、身份证、户口本, 县外转诊的还需要开具和携带转诊证明, 报销还需要依据严格《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治疗目录》, 农民只能在诊疗结束后凭相关手续报销而无法在就诊同时到补偿, 等。

针对农民流动性增强和新农合报销手续复杂两项问题, 可以参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卡通”的办法, 为参合农民发放“农合卡”, 便利农民的就医和报销, 这样同时也大大减轻定点医疗机构和政府农合办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孟宏斌.利益主体视角下的西部新农合制度运行困境分析[J].中国人口, 2011 (8) .

[2]余祖新.新农合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 2008 (2) .

上一篇: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下一篇:驻点工作日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