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2024-08-29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共9篇)

1.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一

教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而幼儿教师应该怎样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呢?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幼儿教育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环节大都是没有管理者和同行在场,因而其工作有较大的独立性。正因为这样,从心理上来说排斥管理,甚至敌视管理。在现行的幼儿园管理体制中,管理者扮演着检查员的角色。但教师却容易将管理和监督等同起来,由此产生了对立。

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二

1.1 关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概况

自198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的决议以来,心理卫生问题已经成了各国研究的热点。从国内已发表的成果看,我国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研究者均是从其成因着手,得出相关的措施,但是各研究成果多为理论性补救措施,对于落实实施考虑欠佳。国外对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多,美国教育协会将教师倦怠作为1979年的中心议题[1]。与中国不同的是,国外研究主要着眼于微观、量化研究,这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剖析更为深刻。

1.2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表现

1.2.1 生理—心理症状

心理上的问题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目前研究普遍认为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主要变现为躯体化(指心理冲突通过躯体反应表现出来)[2]:较多的高校教师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心动过速、头痛等各种身体不适,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冷漠、耐挫折能力差等。笔者认为,如果对这些身体不适的教师做SAS、SDS或SCL—90等一系列心理测评量表,将会得出一些异于常人的分数,也就是说生理上的不适,一部分是由躯体本身引起,更多的则是由心理上的不健康导致。

1.2.2 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是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3],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教师人际敏感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其问题主要表现为敏感、固执、多疑、缺乏良好的人际支持群体[3]。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在高等院校,职称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高低的标准,是教师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但因其名额有十分严格的限制,导致高校教师在与同事相处中,缺乏真诚、友善,同事关系相当紧张;另外,高校教师的交流群体主要是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80、90后的高校学生并不非常尊重老师,而老师也对学生的素质有了更多质疑,导致师生关系日渐淡漠。

1.2.3 职业倦怠问题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6年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居第三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职业倦怠是一种精神困惑,是指职业带来的一种以情绪困扰为主,理性思考与现实差距过大,从而未能实现职业成就感的一种情绪困扰现象,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症状在心理或行为方面主要表现:心理上的疲惫感和人格上的偏失。笔者认为,高校学生教育不比中学教育那么单一,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行为规范的养成等一系列问题的教育,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有的老师不能很好的调适就出现了对其工作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独创性。

1.2.4 自杀问题

高校教师自杀案例较多,影响深的有:中山大学欧阳洁,北京师范大学文力和中国人民大学余虹[4]。在这血淋淋的教训后,我们才开始了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认真剖析。我们总认为高校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优秀价值观的倡导者、优秀典范的代表,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危机和内心的困惑与挣扎。如今,高校教师职称聘任制使教师的终身任用制和专业职业技术职称的终身制都被打破,随着科研、教学压力的增大,有的人可能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

2 不同性别、学科的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2.1 不同性别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研究显示:高校女教师和男教师相比具有较高的忧虑性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女教师比男教师在因子C(稳定性)、Q3(自律)、Y1、Y4(成长能力)得分低,差异显著,在O(忧虑性)得分高,差异显著[5]。笔者认为有的高校在职称评聘、干部任免中歧视女性,而且随着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女教师的工作量增大,另外,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都是导致研究结果出现的原因。

2.2 不同学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杨映萍对师范院校、工学院校核医学院校的教师进行了SCL—90的测评发现师范院校教师在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工学院校教师在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和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医学院校教师则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和偏执各因子方面显著低于全国常模[6]。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医学院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以前都接受了多年的医学专业教育,对生理、心理影响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认知基础,在教育工作中能够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有较强的心理减负和自我调节意识;而师范院校和工学院校教师更为关注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对生理症状并不敏感,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另外,笔者推想,假如对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进行测评,其得分应比医学院校教师更低于全国常模,而其躯体症状也应与医学院校老师相当甚至更为健康。

笔者认为不同年龄、职称、学历、教龄等都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只有从微观入手,切实找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较好较快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楚英兰,侯元峰.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0-112.

[2][4]王广新、王艳芝.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08,(12).

[3]王琦.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4):115-116.

[5]赵艳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8):62-65.

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三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 心理健康 对策思考

高校女教师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获得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承认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而高校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明显的职业特征,使得高校女教师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使高校女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已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一线城市的生存状态下,高校女教师容易出现一些普遍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综合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的状况,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相比于男教师,高校女教师具有较高的忧虑性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的研究表明,高校女教师比男教师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易受环境支配;常产生矛盾,比较难照顾到大体;且忧虑抑郁烦恼自扰,具有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低于男教师。

第二,相比于大學学历以下的女性,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高学历女性,人际关系的敏感、对职业生涯的焦虑、追求完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的敏感、偏执等心理倾向值偏高。

第三,高校中青年女教师的比例很大,相比较中老年女教师,中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成因分析

1、现代社会的压力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高校女教师受过多年的教育,事业心较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高校女教师又要承担与其他女性同样的家庭角色,同样受来自社会传统等各方面的影响。当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时,大多数高校女教师表示如果自己因工作而减少了对家庭的照顾甚至牺牲家庭,会感到内疚并自责。同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女教师表现出当其抱负得不到顺利实现时就感到前途渺茫,安于现状、不愿或不敢改变现实,因而心理负荷比较沉重,影响了心理健康。

2、受到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我国知识女性一般在30岁左右生育,个阶段正是为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多数女性为了生育和家庭,而不得不暂时停止事业的进程,从而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已婚已育的高校女教师,其大部分时间被工作、家务占用,使她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矛盾导致了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增大。

3、受到心理成熟度的制约。由于年轻女教师长期求学,一直在校园里生活,涉世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的认识较为单纯,挫折耐受力差,容易受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困扰,更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

4、高校女教师提升自身学历和职称过程中形成的压力。高校女教师在完成当前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并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这就给本来就承受着高负荷的女教师又增添了更大的压力。同时,在高校,职称代表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代表着社会对教师的认可水平,代表着教师可以获得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因此,高职称就成为高校教师关心、渴望和追求的重要目标,也必然导致教师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

5、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给高校女教师带来困扰。高校女教师的知识丰富,有较强的自信心,但社交范围以校园师生为主.涉及面相对较窄,因此,对自己的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信念,重视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对他人的认同度较低,造成人际交往上的困扰。

三、对解决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试和缓解,势必会阻碍自身乃至高校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解决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1、社会应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社会因素的困扰和制约也必须承认,适合女性发展的公正的社会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因而职业女性在工作中的成就往往被贬低。社会应为高校女教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职业保障,使高校女教师在一个被爱、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中工作,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2、高等学校及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及学校主管部门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给女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安定的环境,重视女教师的生理和社会特点,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注意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各方面做到公平且切实可行,从而激发女教师的成就动机。

3、高校女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1)高校女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高校女教师要想在教师职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稳定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充分认识到女性自身的优势,从他人那里获得肯定、理解的愉悦,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及时调整人格发展的方向。

(2)高校女教师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高校女教师要确立合理的工作目标,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加强横向纵向联系,积极主动地扩大人际交往,学会与更多的人交流思想和情感,增进相互之问的沟通与理解,使烦恼和苦闷及时得到排解。

(3)高校女教师及时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在遇到无法自我排解的心理问题,高校女教师要及时向受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寻找心理学帮助和指导,以便使心理问题尽早得到消除。

(4)要学会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态。高校女教师要善待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消极现象、挫折情境和环境压力,既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为取悦他人而过分自责或违心行事。保持好心态,能够把负信息变成正信息,把不利变为有利,把坏事变成好事。

(5)女教师要学会劳逸结合,锻炼身体。保持锻炼和体力协调的适宜活动,是预防消除亚健康,创造健康的另一要素。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使我们能够释放不良情绪,舒缓身心,增强见识,拓宽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高校女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理素质,要通过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做一个工作踏实、知识渊博、心理健康的工作者,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常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7(3).

[2]赵艳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4.

[3]李宝峰.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4.

4.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四

摘要:本文结合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实践,总结心育教师培训的问题,结合教育心理学及管理心理学理论,探索心理教师培训的专业化道路,提出具有心理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师培训新思路:项目设计――分层分类精细化;培训形式――实践体验式;培训内容――引领需求和迎合需求相结合;培训管理――自主管理为核心等。文章对增强心理学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专业性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践体验式;自主管理;区域培训共同体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7S―0056―03

为切实满足吉林省中小学校的迫切现实需求,配备一支专业化的心育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2012)以及《教育部心理咨询室建立》政策文件的指导,我们一直努力致力于探索以“研培结合”为主导的实效化、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中小学心育教师培训模式。可以说,中小学心育是学生学业与人生成功的关键基础,学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内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意义价值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化课学科,因此中小学心育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施也应该具有其独特的专业化特点。

一、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兼职心育教师占了75%以上;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育教师占了80%以上;43%的教师认为兼课、兼职的负担过重;36%的教师认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58%的教师急于提高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50%的教师认为缺少心育实践工作技能;50%的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知道一点或不了解。另外,心育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岗位稳定性差,心育教师地位低被轻视现象也很严重。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心育教师队伍总体呈现兼职、非专业化的特点,心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调查显示,我省只有大约20%的学校能全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课时安排;大约40%的学校有心理咨询室,但是设施配置不全或者闲置。数据表明,我省心育工作开展实施情况不够理想。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莫雷教授指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更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专家、专业人员研究、推进并组织、宣传、发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政府部门结合专家队伍,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第三个阶段,最终形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据此为参照,目前吉林省各地区心育现状发展极不平衡,少数地区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大多数地区仍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三阶段整体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大约45%的心育教师没参加过培训或仅参加过一两次培训。70%的心育教师希望有机会业务进修或赴名校参观访问,40%的心育教师认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心育教师培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宏观化和理论化、培训规模零散化等缺点。同时在培训的规模和系统性方面地区差异性也很大。因此,研究、开展具有心育学科专业特色的、系统化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心育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1.培训理念――研培结合

由于部分不发达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知识亟待更新,国家加大教师集中培训力度,但问题是大批教师连续集中外出学习,导致学校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由原来的广受欢迎转变成了甜蜜的负担,培训的吸引力下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大打折扣。

虽然大力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面授培训是绝不可取代的。为了让面授培训有内涵、有魅力,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我们需要将外显的间断式培训和内隐的连续性培训相结合。外显的间断式培训即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开展面授培训;内隐的连续性培训即在面授培训的间隔期间陆续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和送培到市、县、校等相关教研活动进行培训的衔接和拓展。通过将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培养教师科研思维,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和技能,让教师培训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

2.项目设计――集中、自选相结合;分层分类精细化

(1)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组织教师集中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中培训的主要任务有三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提升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

由于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现在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学科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心育教师现状存在非专业多,兼职多的特点,并且心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均很大,整体宏观的培训往往无的放矢。因此,建立分层分类的集中培训体系很有必要。

集中培训的弊端是时间短、受训内容密集,各种知识过于集中的“狂轰滥炸”,受训教师没有时间消化培训内容。由于受训时间跨度长且结构松散,很容易导致受训教师遗忘先前所学的内容,所学知识前后难以衔接。

(2)自选式培训。自选式培训主要是根据培训内容体系和业内培训专家的专长划分不同的培训模块,受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受训的内容。相对于常见的集中培训,自选式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而自选式培训主要是把培训的内容分成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实践与个案督导三大模块,每一个模块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受训的教师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受训的内容,构建完善、系统的学科认知结构。

3.培训形式――实践体验式

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了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即学习的金字塔理论。该理论提出:在塔尖即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保留20%。第四种“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实践体验式”培训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使培训教师通过与受训教师之间进行人际互动,与受训教师进行内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从而促使受训人员获得心育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方法。在该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发疑问、促使成员参与到活动中积极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与情境相关的专门知识作为指导。受训教师通过对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体会并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化的理念和技能。

另外,心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心育学科自身特点即以“活动、游戏、体验、感悟”为主线,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内力的觉醒。培训让心育教师亲身通过实践体验,以切身感受,感悟、挖掘心育学科的内涵和本质,理解心育学科的“活动、体验、感悟、转变”这一课程内涵特色对学生的学业、人生成功发展的重大影响。

4.培训内容――引领需求和迎合需求相结合我们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在培训之前通过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了解学员的专业发展需求,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设计培训课程。做为专业的教师培训者,不仅要让培训有的放矢,还应该考虑到培训的前瞻性,增加能引领一线教师需求的前沿化专业培训内容。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教师的需求是具有主观性、非科学化的,在满足教师主观需求的同时,作为专业的教研培训者,还需科学地从学科教师现状分析教师的真正专业需求,为实际问题寻找真正的内涵归因。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秉着引领需求和迎合需求的原则才是最佳培训内容构思。

心育学科教师培训同样不能顾此失彼,在前期培训调查中,我们发现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们往往对一些新近流行的心理咨询辅导技术比较感兴趣,因此而对于最基本的心育教师专业基本功缺乏稳扎稳打的精神。遇到问题困惑时,教师会归因为自己缺乏最新的心理咨询辅导技巧,而事实是心育学科的深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完全可以有效解决中小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可以保障心育活动的高效开展。教师们真正缺乏的是在心育实践中对传统的“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人本主义疗法”等的深入研究和拓展运用。中小学心育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教师心育基本功薄弱,因此在心育教师培训中,在满足教师的主观需求的同时,应不断夯实最重要、最基本的的学科教学基础知识。

5.培训管理――自主管理为核心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控制系统理论提出:增强个体在群体中的自我控制度会提升个体自尊水平和主动性,激发个体活力,进一步带动群体产生团队动力。教师培训管理中应很好地体现这一理论思想。将“学员自主管理”做为培训管理的核心理念,让每一位学员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培训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参培教师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被动的、被管理的培训对象,还是培训主体参与者,是教师培训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有能力的、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培训应形成学员自主管理模式,通过以班主任为主导,以班委会为核心,全员参与管理、责任分工明确、优秀学员表彰制度等,调动全体学员的参培积极性。

6.训后跟踪指导――构建区域培训共同体

心育学科起步较晚,区域性效果差别显著,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将集中培训、送培到县、送课下乡、名校参观、名师指导、教研讨论相结合,同时通过跨区域教研或者本区域集中教研,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开展教研培训活动。将培训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使培训形式多元化、系统化,培训内容更加精细化,构建一个交叉立体式的区域培训网络共同体。这种方式将培训成果延伸拓展,大大提升了培训后效,搭建了具有研培结合特色的新型培训之路。

吉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仍然还有很多问题,如培训模式的构建,培训策略、培训课程的设置等,我们将结合培训实践研究使未来吉林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更具有实效性,使培训成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监控的利于心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育师工程。

5.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五

教研函[2011]58号

各省辖市基础教研室,各扩权县教研室、省直管县教育局教研室: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务之急。根据省教研室教研函[ 2011]28号文件要求,对于各市申报上来的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进行首期培训,具体培训内容详见附件。各市教研员要按照培训的时间和要求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参会人员

各市、区、县心理健康教研员、主管德育工作的有关领导,各市选拔的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各心理健康实验学校专兼职教师、心理学会会员,班主任等。培训结束发结业证书。

二、会议主要内容1、20种焦点短程心理辅导技术和演练;

2、心理健康课堂艺术及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4、心理体检在学生心理保健中的应用

三、时间、地点

1、报到时间:2011年7月15日全天报到,16---19开会;

2、报到地点:开封市汴京饭店(东大街109号)。

3、会议期间食宿自理,会务组统一安排。

四、报名方式

凡参加培训班的教师请在6月30日前统一上报各市县心理健康教研员。

联系人:史彩娥电话:0371--62005209***

五、乘车路线

开封:开封火车站(汽车总站)乘3路公交车到汴京饭店站下车即到。

郑州:乘坐郑州开封城际公交到金明广场站下车,乘坐11路公共汽车到宋都御街站下车,向东500米即到。

本通知下载网址:

附件: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日程安排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1年6月9日

附件:

6.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六

报名的通知

面向社会201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10年7月8日-10日在丽水市教育局进行。按省考试院考务系统要求,本次报名将采用现场拍照进行确认,首次报名(含重新报名)的考生必须本人前往报名,补考生携原准考证本人报名(或委托他人携原准考证代报)。现具体通知如下:

1、报名地点:丽水市万丰东路92号市教育局二楼(外地考生可在中东路小转盘附近下车询问)

2、报名时间:2010年7月8日-10日(周六照常进行)

上午 8:30-11:30 下午 2:30-5:00

3、报名对象:欲参加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教师资格及中职实习指导师的各类认定人员(幼教由各县组织报名培训,但2010年上半年报名的补考生仍然在丽水市教育局报名)。

4、报名所需材料及条件: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凭学校学籍证明)。报考小学、初中教师资格需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报考高中(中职)教师资格需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5、相关费用:培训费、代管费、考务费等400元。

6、培训地点:丽水市教育局六楼或二楼大教室。

7、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特别说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和丽水学院2011年毕业生可以在6月2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4日(丽水学院)各校报名点进行报名,详情请关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和丽水学院网站公告。

本次考试时间为2010年10月24日,请各位考生在考前一周左右到丽水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二楼(大洋路与中东路十字路口西北角)领取考试通知单和准考证。

丽水市教育局师范师训处

7.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七

在概念上, 思想、心理和意识具有相通性, 因为心理是思想的基础, 同时又渗透在思想中。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觉悟问题, 而且更多地面对着要解决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 教师往往侧重于教育内容, 忽视了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 教师像念经, 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大学的课堂不应该再像中小学的课堂那样, 单纯靠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一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 经常是“左耳入右耳出”, 难以达到将它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和动力倾向。那么, 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 通过改良教学方法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值得我们深思。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人生态度和行为表现的个性心理特征。人格是由多种因素经过长期潜移默化而形成的, 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心理构成物。魅力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一个人的魅力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如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素质, 外在的仪表、服饰、行为动作, 在相互交往中的地位等。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 它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为人处事态度等。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 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如果一位教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接纳, 实际上他 (她) 就具备了—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具体来说,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示范、激励和熏陶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 魅力是舟, 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 进一步开阔视野, 拓宽学习领域, 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 相邻学科也要“广博”, 向“博、大、精、深”迈进, 教师把讲课进行得如行云流水, 内容旁征博引, 每一堂课都是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相反, 教师一味地朗读幻灯片, 把本身就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晦涩难懂, 学生的表现自然是不为所动。

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是高尚品德, 正如北师大的校训所言“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 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 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 他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 需要站得直、走得正。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 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高校教师虽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但也属于工薪阶层, 另外由于国家政策导向, 使大学的功能变成了重科研、轻教学, 所以很多教师越来越轻视没油水的教学任务, 转而研究课题和搞第二职业, 充实了自己的皮囊, 却亏空了学生的脑袋。

二“标签效应”和学生的需要层次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学生不感兴趣, 公共课不是专业课, 这个课程能及格就行, 学好学坏都没什么用, 首先在态度上, 学生就已经忽略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 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 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 故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认为, 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 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 无论是“好”是“坏”, 它对这件事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件事“贴标签”的结果, 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引申到此处, “思政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被学生贴了一个不重要的标签, 而后学生就会在行为上应付了事。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应跳出高校“思政课”地位低的思维定势, 联合学校, 做好“思政课”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提高重视程度。

如果套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专业课是以后谋生的工具, 就业的技能, 就像生理需求一般, 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 专业课学艺不精就意味着今后要挨饿受冻, 关乎生命, 开不得玩笑;而公共课是安全需求, 只要过关就行, 毕竟这五门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形势与政策) 的学分还与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挂钩, 能确保自己安全毕业就可以了。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很多学生觉得政治离自己很远,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是政治载体, 只是承载的内容和份量不同。政治状况如何, 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姿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举例政策的出台, 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也许关乎到学生自身, 也许关系到他们的亲戚朋友。将现实生活与课本的知识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政治品格和政治敏锐性。学生看似与政治无关, 其实是紧密相关的。政治生态决定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风气, 如果对政治的态度是麻木与漠视, 学生就真的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三期望定律在“思政课”上的运用

期望定律一般被广泛应用在管理过程中。比如, 管理者相信下属, 并给对方一定的期许, 对方往往就会按照上司期许的目标奋进。同样, 老师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 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 使学生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 往往就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不同的学生, 其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都是不一样的。老师如果高高在上, 居高临下, 以严格的要求, 苛刻的标准看待一般的学生, 看到的永远只能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 是做不到对学生真诚以待的。如果老师真能蹲下身子看一看, 那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就会变得高大。有了这种感觉, 老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就会发自内心, 对他们的期待就会非常真诚, 学生自然就能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真诚。

学生都是有个性的, 其发展的能力、方向都不完全相同, 对于同样的问题, 或是同样的结果, 放在不同的学生身上, 其价值是不一样的。就是在同一个学生身上, 老师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 就会发现学生原来还可能是那么出色。

面对九零后的大学生, 很多教师会觉得他们太过张扬,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代沟, 无法沟通。基于此, 教师在讲台上自说自话, 学生在后排扎堆各忙各的, 井水不泛河水, 课堂上鲜有交流。为了打破这一局面, 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让学生在这些舞台上大显身手, 比如针对某一时事谈出自己的看法, 并对学生施加积极的自我暗示, 使其克服紧张的情绪, 将自身能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有了交流和沟通,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才能更深一层, 对学生多一点欣赏与喝彩, 少一点轻视与指责, 在一言一行中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 学生是真挚的, 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来回报教师的鼓励和信任。形成了课堂互动, 教学效果就比单纯的灌输好得多。

总之,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 对整个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开展发挥着主导的功能, 而学生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 通过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验参与其中, 两者密切配合, 相互作用, 共同决定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心理学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新时期的到来, 使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 将心理学同“思政课”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 更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林元, 张玉梅.从心理学视角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9) :20-22.

[2]李雪华.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结合[J].安徽文学, 2009 (2) :275.

[3]霍宏.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17 (4) :28-29.

8.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八

【关键词】藏区教师心理问题;缓解措施;途径

一、引言

教育行业的迅速发展,给部分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很多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教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应对很强的社会竞争压力。渐渐地,很多教师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倘若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够被很好地解决,将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探讨缓解藏区教师心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的重要性。

二、藏区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职业特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肩负着道德和技能的双重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好比黑夜里在海面上行驶的船只,而教师则是为学生指引行驶方向的“指引灯”,如果教师稍微指引错了一点方向,那么这艘船很有可能就失去了它的方向感,驶向错误的深渊。由此可见,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大压力的职业。同时,教师还扮演着中间角色,既要满足家长的要求,又要满足考虑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得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及创造性,以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求,长时间下去,教师便会感觉受不了这样的教学压力,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二)家长以及学校对教师的期望过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很多人都认为学生的好与坏是由教师教学质量决定的,因此,会对老师抱有很高的期望,而学生一旦出现成绩差的时候,家长便会觉得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问题。另外,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深入,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全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教改实验。这些都相当于是在无形之中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进而导致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

(三)人际关系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疲于应付,因此导致教师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工作上,无论与学生、家长、朋友还是同事之间,都缺少一定的交流以及沟通,导致人际关系变得比较紧张,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更是变得比较冷漠,久而久之,教师的社会交际能力会产生很严重的问题。

三、缓解藏区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提升自身教学素质

若想改变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自己也不断地进行学习,并且制定一定的行动规划,每天学习一点儿,提升一点儿,且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创新一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同时,因为有具体的行动目标以及行动计划,所以教师的压力很减轻很多,进而很好地缓解教师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缓解教学压力。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家长以及学生进行沟通,同时,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同事进行沟通,这样一来,虽然工作很累,但是会感觉有人支持自己,理解自己,同时也会感觉办公室的工作氛围比较融洽,进而很好地缓解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

(三)培养正确的压力观

工作会有压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针对于工作存在的压力,我们不应该紧张、焦虑,相反,而是应该想办法形成正确的压力观,告诉自己,谁都不是完美的,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因此,在工作中会出现失误、错误,或者是有做不到的地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当遇到高难度的工作,可以找朋友或者是同事一起帮忙解决,同时,遇到有问题的学生也可以找家长还有学生进行沟通,进而做到尽最大努力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可以了。形成这样的一种正确的压力观,教师便可以减轻工作压力,进而减缓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心理问题。

(四)采用适合的减压方法进行减压

建立正确的压力观只能缓解精神上的压力,更多身体上的压力是需要一些具体的减压方法的。例如,可以去爬山、跑步、打球等等,通过运动减缓压力,也可以看电影、听音乐、唱歌或者是读文学作品等等,通过这些娱乐方式减缓压力;另外,对于女教师来说,可以去学习舞蹈,或者是学习化妆等等,利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还可以提升自信,进而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来迎接接下来的教育工作,全面改善教育心理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目前,藏区教师的确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且诱发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希望在与之对应的教学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切实缓解教师的心理问题,实现教育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爱民,姚学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3:2078-2080.

9.关于教师心理健康 篇九

心理健康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盼盼中学王兴丽 讲座主要内容:

一、幸福感的多元化认知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多种因素

(一)、从职业观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二)、从自身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三)、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三、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心理学方法。

1、合理情绪理论

2、积极心理学观点借鉴

3、心理减压方法例举 讲座过程: 大家好:

很高兴、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愿意把我的感悟和心得与大家沟通、交流和共享。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的话题是:心理健康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这个话题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太多太多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的概念是:心理健康是指:“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从这个层面来看,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幸福感?同样有很多很多的回答。

一、幸福感的多元化认知

幸福,什么是幸福?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被人们议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去年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把提高该地区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纳入政府工作纲要。对于什么是幸福,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回答。

在今年的春晚中,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台。也多次出现和幸福相关的节目。这说明什么呢?当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我们该思考自己的内心。我们过得到底好不好。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

开学时,我问学生,假期你们过得幸福吗?结果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不幸福。为什么?因为假期太短了,作业太多了。对他们来说,有一个较长的假期就是一种幸福。我问一些家长,什么是幸福?他们说,孩子学习好,考个好大学就是一种幸福。

从这两个层面理解,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于幸福的理解是有所差异的。一直以来,人类的幸福主要体现在物质的富裕与成就感的获得上。人生在世,吃得好,穿的好就是幸福的,我在某一领域获得了成功就是幸福的。现在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条件差,吃不好,穿的不好,现在条件好了,却年龄大了。不能吃了,也不能随便穿了,觉得很不幸福。关于幸福,实际上并不局限于物质的富裕和成就感的获得上。生活中,人们对幸福有太多太多的解释,是非常主观化的一个概念。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就发现了好几例。例如:电影《求求你,表扬我》,范伟扮演的杨红旗做好事了,到报社要求王志文扮演的记者古国歌能够登报表扬自己。因为表扬了自己就会有人幸福。记者就问杨红旗,幸福是什么?杨红旗说:“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从这个层面看,幸福是一种比较。会与人比较的人就幸福,不会与人比较的人过的不幸福。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又比如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让我们明白幸福的要义在于分享,在于成全,在于知足,在于责任,在于一个人为社会所能提供的奉献。

我觉得这部作品对于幸福的诠释是比较到位的,比较现实的。在故事中,以老实憨厚的傅吉祥的人生为模本,刻画了一个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拼搏历程。作品的故事并不复杂:热心诚恳、乐观执著的老大傅吉祥,本来在东北过着简单朴实的平凡生活。然而,几个自以为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弟弟妹妹却认为老大过得不幸福,他们要帮老大到北京去寻找他们认为的“幸福”。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老大傅吉祥丢下他喜爱的足疗事业,离开他喜爱的徒弟,开始了在大都市北京城的幸福探求。然而,在目睹了房地产大亨的二弟、官迷心窍的三弟、沦为房奴的老四,以及成为“股疯子”的小五的生活实况后,他感到的是一种茫然,一种远离幸福的无奈。于是,在对幸福的解释及追求幸福的方式上,傅吉祥开始了与弟弟妹妹的矛盾和碰撞。他用坚忍和善良,唤起了同胞兄弟姐妹的良知,他最终让他们明白:有车子、房子、票子未必就是幸福,嫁给一个富翁也未必是幸福,不被人小看也未必就是幸福。傅吉祥的人生哲学是“舍得”比“得到”更重要,因为舍得是福,知足是福。正是他的这种纯粹的幸福观,不仅感染了他的兄弟姐妹,也同样感染了千百万观众。

这部作品,看似平淡的叙述,看似有条不紊地在展示一个小人物的心灵史,但却举重若轻,它拷问的是当今整个社会的良知,追问的是今天这个社会的人生价值。这个社会机会很多,遇到机会,好好把握机会;这个社会,诱惑也很多,遇到诱惑,我们只能好好把握自己。然而,当一些人把欲望当作幸福追求的时候,他们可能得到了财富、官位、美色,等等,但他们唯一没有得到的就是幸福。《老大的幸福》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折射的却是整个社会,透视的是这个时代的心灵。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多一些老大傅吉祥这样的心态,就会少一些波折,多几分和谐。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把“他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作为一种社会公德,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处处充满幸福阳光的氛围。幸福还可以说是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当然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一种非常快乐的感觉。

如范伟去年演的电影《饭局也疯狂》中也有描写。在电影中范伟演一个成功学、风水学和国学的所谓“三栖”大师。每一次,他在做演讲时总会说“幸福是什么呢?幸福与贫富无关,和内心相连”。非常滑稽可笑,但是是这句话却是有一定的道理。

又如冯巩演的电影《没事偷着乐》的片尾。张大民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公园去玩,孩子说自己好幸福,因为自己玩的很快乐。电影的最后,张大民说的那句话意味深长,很有哲理。他对自己的儿子说:只要你好好活着,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幸福。电影最后的画面也很温暖,一家人,回家的背影。这种场景很幸福。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可能我们更多的人把幸福等同于物质上的富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收入的增长是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越高,幸福程度就越高。但是当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准,如小康生活,不愁吃穿这样的问题时。那么收入的增长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收入的增长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提升。所以,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作为教师,不知道我们是怎样认识幸福的。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我总是觉得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要幸福。我以前总习惯于和他人比较,和我的同学比较,和我的同事比较,我发现比来比去,我总是不如别人,搞得心情很不好。所以,现在我喜欢和自己比较,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我觉得我过的还可以,起码我今天不再过我上大学以前那样艰辛的生活,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过的还算是幸福了。虽然每天生活中都会有一些烦心事,家里、单位还有很多的责任要担当,但只要努力去做都是会有好结果的。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多种因素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性的快乐体验。无疑,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对于从事这项职业的人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正日益在流失。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很多,我们立足于教师个体内部,尝试性的探究及分析影响幸福感的原因,寻求提高教师幸福感的策略及方法是有必要的。

(一)、从职业观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何要当老师?也就是说我们做老师的初衷是什么?当老师是不是我们在学生时代时就一直存有的心中的一个梦想。可能大部分都不是这样,我反正不是这样,我是阴差阳错走到了这条道路上的。很多人从事教师这份工作,注重的因素可能是,教师嘛,工作稳定,工资稳定,退休以后有保障。我看很多家长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劝说自己的孩子当老师,最大的出发点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从谋生的层面来考虑这份工作的选择,这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1.“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根源

请细读以下三段文字,看看你是比较认同A小姐、B小姐还是C小姐。

A小姐做这份工作主要是希望多赚些钱,如果她有钱就绝对不会做某前这份工作。A小姐的这份工作是生活必需的,像呼吸或睡眠一样重要。她常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好早一点下班,也非常期待周末和假期。假如A小姐的生命可以从新来过,她可能不会再做这样的工作。她不鼓励朋友或孩子进入这个领域,自己非常期待早日退休。

B小姐喜欢她的工作,但是并不想在五年后仍在做这份工作,她希望能够转到更好、薪水更高的工作上去。她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打算,有的时候,她觉得现在的工作好像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她知道必须做得足够好才有可能升职。B小姐非常期待升职,对她来说,升职等于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是她比同事优秀的表现。

C小姐的工作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她很高兴自己能干这一行,因为这份工作对她的自我认同很重要,在做自我介绍时她总是先说自己的职业。她常把工作带回家做,度假时也会带着。他的朋友大部分是从事同业工作的同事,她也加入了许多跟工作有关的组织跟社团。C小姐很喜欢她的工作,因为她认为这份工作会使世界更美好。她会鼓励朋友和孩子进入这个行业。假如她被迫停止工作,她会很难过,她不期待着退休。我们怎么看待A小姐、B小姐、C小姐三者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从A小姐、B小姐、C小姐三者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来定位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的关系。

从学术意义上来说,工作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工作、职业及事业。

A小姐的行为体现的是工作的最低层次——工作。因为她仅仅是为了薪水而工作。并不期待从中得到其他的东西,工作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为了谋生养家糊口。若这份工作没有薪水,或我很不满意工作带给我的回报,那我就肯定不干了。工作仅仅就是工作,不带有其他更多的意义。而自己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完成具体任务的工具。

B小姐的行为体现的是工作的中间层次——职业。她对工作有更深入的投入,她不仅通过金钱来显示自己的成就,也通过升迁来彰显自己的成功。每一次的升迁都带给他更多的特权和更大的权力,当然薪水也有所增加。B小姐这类人可能会从律师事务所的小律师升级为合伙人,从助理教授变成副教授,从经理升到副总裁,当升迁停止时,她开始去别的地方寻找满意和意义。

C小姐的行为体现是工作的最高层次或叫最高境界——事业。因为C小姐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这是一种事业导向。她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值得自己无私奉献。工作本身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跟薪水和升迁关系不大。即使当薪水和升迁机会不多,工作依然充满热情。传统上,事业被认为是非常有地位的工作,如大法官、科学家、艺术家等等。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工作都可以成为事业,而任何事业也都可以变为工作。一位医生可以把行医看成是工作,行医仅仅是为了赚钱,只对赚钱有兴趣。一个把行医看成是事业的人一定比一个把行医看成是赚钱的工作的人技术水平肯定更高超,在做手术时更让人放心。而一位清洁工可以把他的工作看成是使世界更干净、更卫生的事业。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二道贩子,一个教书匠。毫无疑问,在这A、B、C三位小姐中,C小姐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其次是B,最后是A小姐。

一个人若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实现其核心自我,即实现自我价值。核心自我的实现是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有效实现必定要以职业为载体。也就是说,核心自我的实现要以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为前提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如A小姐那样,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将“谋生手段”作为自己的职业观,意味着我们无视或忽略该职业是否是自己所认同和擅长的、是否是自己的兴趣倾向、是否是自己的能力可及并有较大发展前景、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仅是为了谋生。

在此教师职业观下,教师选择这一职业仅是作为谋生的工具,而对于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等因素的必要考虑则是残缺的。由此,核心自我实现可能性的意义、技能和乐趣三个来源便处于缺失状态。具体来说,“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的弊端在于:

首先,强化了“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的蜡烛观,把教师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解释为单向的知识输出。

既然“毁灭自己”可以作为支付成本“照亮别人”,何不把这种交换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然而,“假如把牺牲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由此,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也失去了源泉。其次,导致了教师“教书匠”形象的凝固化。

由于“匠人”常常依赖一定程度的熟练技能获取生活资料,其劳动过程可表示为固定的操作程序,只要按部就班就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因此,“教书匠”也故而被理解为依靠教书这门技艺以获取报酬作为生活资料的教师。既然教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可以换取报酬,“教书匠”常便会受制于经验主义,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保守落后,教学过程的单一重复,缺乏新意,从而钝化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引发职业倦怠,幸福感的获得进程便被阻断。2.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源于将职业观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将工作视为自己毕生奉献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由上述分析可知,“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有必要指出,教师之所以把“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也根源于教师没能真正明确职业的真正内涵以及教师职业的特性。职业作为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形式,其内在规定性是由社会劳动分工本身所确定的,既负有社会劳动分工所赋予的职业责任,又是个体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和个人谋生的基本方式。无视和否定职业的经济功能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然而只认为职业具有经济功能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教师职业,它的自身特性已经决定了“谋生手段”绝不是其职业意义的全部。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今天看来,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如此。教师还需要保证“传道、授业、解惑”要有具体效果。教师作为一种培养人的职业活动,指向人的心理世界,是人类社会具有极强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复杂工作之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的心理和灵魂,职业实践方式以主体间交往为主,交往双方都具有能动性、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的职业实践是永远处于生成性和暂时性情境中的。

教师职业以“回归性”、“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为特性。

“回归性”是指“教育工作的责任,没有任何归属,不管怎么高喊‘学生不好、社会不好、家庭不好’之类的批判,这种批判会像飞镖那样回归,责任还是归自己来负”; 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不确定性”是指教师的见解与理论不是适用于所有场合,从一种场合来看是圆满的实践,在另一种场合看却是全盘否定的;

如:课堂上,我们教育学生尊重父母,但是回到家里,孩子遇到父母的放纵溺爱。课堂上,我们教育学生学习雷锋,多做好人好事,但是回到生活中,却遭遇现实中嘲讽欺骗。“无边界性”是指教师的工作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扩张的性质,使教师的职域与责任无限制地扩大。

如:教师在学校里是老师,走出校门还是老师。无论你是否这样定位自己,但是这个社会这样定位我们。所以老师很累。老师很容易被道德、被一些过于严厉的规则所绑架。

因此,教师职业情境中充满着复杂性、混沌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职业规范较为模糊、难以明晰。这种既可被看成科学又可被视为艺术的职业行为方式决定了教师职业实践的个体性和多元性,也使教师职业实践必然融通于教师的生活之中,成为其生活方式。(如学生学习英语,英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随刻都能利用英语。)此外,教师职业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教师的报酬形式实际上不仅通过物质回报一种途径,师生间在课业传授和道德人生上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融通,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作出贡献等,都是教师职业生命意义的确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之后,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感受到的职业乐趣和人生欢愉,这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享受到的幸福。教师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精神性质,才能真正发现包围自己的人生诗意。

有必要澄清,事实上,精神享受与物质回报同样是一种财富象征,二者都为人所需,因此只是财富类型不同,而无价值高低之分。那种认为精神享受高于物质回报的判断其实是一种误解,那种认为物质贫困理应放弃精神享受的态度更是对财富观的一种误读。生活财富的获得不仅包括谋生手段的物质回报,还包括职业幸福的精神享受,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可称其为有意义的美好生活。因此,作为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教师职业,其意义和价值的呈现和幸福感的获得更应体现和贯穿于习以为常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之中,否则教师将很难真正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弥散体验。当然,不可否认,生存与生计是教师职业的首要基本功能。而内含于“生活方式”之中的“谋生手段”其实只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片段,绝非全部。

除此之外,教师还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与职业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活泼而丰富的联系,他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只有当心灵忠实地拥护精神生活的事业,反对一种异己的或至少不令人满意的世俗的造作时,人的禀赋才能变成不只是一种被动的态度或单纯的劳动准备状态,而是成为一种完整的行动,实际上,成为无论何种行动的真正灵魂。”

作为“生活方式”的教师职业,将不再是为了获取物质的拥有、职位的提升以及他人的尊敬等外在奖励,而已升华为教师尊重和追逐内心的真正召唤、动机和兴趣,宣泄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激情而做的事业。事实上,教师职业幸福感得以持续获得的秘密正在于教师自觉激发出对于重复职业生活中人和事的不断创造,以此吸引和诱惑自己的生命平静之域。职业倦怠的克服和幸福感的重新激活也是依靠这种职业生活方式的持续“经营性”创新。

(二)、从自身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成7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又将这7个层次的需要归结为三大类型:一是“低级需要”,即生理需要,也就是物质需要;二是“中级需要”,即社会需要,包括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3个层次;三是“高级需要”,也就是精神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个层次。

根据人的需要层次,幸福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曾经备受单位领导推崇的留住人才的三原则也说明了这一点。即: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教师的幸福在这三个层面都有体现。

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人,其次,是职业人,再次,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的幸福也满足作为一般人的幸福和作为一种职业的幸福,而不只把其限定在教育活动中的幸福。教师的幸福要建立在一般社会人和职业幸福的基础上,而不能使教师的幸福脱离“现实的基础”而神圣化。根据教师幸福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教师幸福的要素或结构大致包括如下方面:

1.教师需要的满足影响幸福感的形成

教师的幸福感首先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幸福既不是纯粹的精神体验,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感官的满足,其本质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一定的物质保证,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前提。人自从出生,首要的就是生存,为了能够生存,就不得不为起码的物质生活而奋斗。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某地区曾发生教师全体罢课事件,为什么罢课?工资太低,物价太高,满足不了生存的需要。有媒体就批评教师,没有无私奉献精神,误人子弟。好像老师可以不求任何回报,只求无私奉献。我觉得这对老师是不公正的。教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很容易被道德所绑架。所以,当我们走出校门时,适当有一个角色转换压力可能会小一些。有些教师转换不过来,到了社会上仍以教师自居,教育这个教育那个。尤其回到家里,仍以教师自居,教育老公,教育子女,所以教师的子女很容易得强迫症。为什么,压力大。因此,幸福不是超越世俗的愉快和满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教师的幸福也要有基本的甚至较充分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如果连最起码的衣食住行都不能满足教师需要,就谈不上教师能够认真教学了,就更谈不上教师能体验到幸福感了。

所以,应当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有可能使教师获得幸福的感受,相信教育是一种幸福的职业。

幸福固然需要物质条件,但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在肯定物质生活条件是幸福的基础时,也要充分看到精神生活在幸福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有理智、有觉悟。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即使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也不可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感更在于它的精神幸福,这表现在社会对教师价值的认可。教育是崇高的职业,每个教师都应当追求人生的价值和精神上的幸福,这就需要在奉献中得以展现和获得,而决非金钱所能衡量的。

2、教师身心的健康状况影响幸福感的形成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创造人生,享受生活的物质基础。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不仅如此,精神的幸福也应该建立在健康身体的基础上。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惜牺牲身体健康,那只能是一种悲剧性幸福。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就是健全的人格。心理学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依赖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外向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有关,与负性情感无关,因而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水平;神经质则与消极情感相关,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此外,自尊心、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等都影响主观幸福感。那些自尊心强,自控能力高、自我内部协调性较好的人,普遍地感到更加幸福。

对于教师来说,从事教育事业的兴趣,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爱,都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独特人格特质。

3.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幸福感的形成

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在他人的世界中,生活在共同交往的社会中,社会性是人的重要身份表征。社会幸福是实现精神幸福的重要手段。

一个人只有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满足尊重、归属、理解和爱的需要,才能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际间的隔膜与孤独,不仅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亦不利于心灵的陶冶和精神的圆满。心理学把人际的和谐作为幸福感的社会支持因素,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积极的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教师的人际和谐不仅是处理好教师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关系,包括教育过程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要得到社会的尊重,提高其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经济待遇不等于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并不是挽留优秀教师的好办法。为什么有很多优秀的教师“跳槽”离开教师岗位?仅仅是为了金钱和物质待遇吗?恐怕不全是。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一个以精神为业的人,他可以不计较收入,为学生、为事业而操劳,心甘情愿,但他最不能容忍社会和他人的不尊重。

所以,使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成为最吸引优秀人才的职业,一定要尊重教师,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4.教师的创造性影响幸福感的形成

幸福的教师是富有创造的教师。如李镇西、于永正、窦桂梅、任小艾等等。

人的目的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是人自身本质力量外在化、对象化、客观化的过程。

创造在本质上说在于改变世界,开拓某种可能的生活,所以,有意义的生活都是由创造而来的,也只有创造性行动,才能构成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生活的复制品。创造的生活反映着人的意志和自由,不仅这种新的生活使人生活得更幸福,而且创造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和享受,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的过程。没有创造的生活,尽管可以利用他人的创造成果,但始终是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重复别人的老路,咀嚼别人的生活,难以体现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是难有创造性的。一轮又一轮,是重复性比较高的工作。

事实上,教师的劳动完全是创造性劳动,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在不断成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发展着学生新的精神生命,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其幸福根源于其创造性。“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而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会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才能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

5.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影响幸福感的形成。幸福的教师把教师的职业当作事业追求。教师的事业追求,就是要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以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体的追求,持续地提升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过程。这样的教师生命不熄,超越不止,有着不懈的人生追求。人正是在追求中,通过超越和发展,体验着、收获了幸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体验到满足感,因为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这种发展不仅包括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还有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广大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地位和身份,就需要逐步提升学历水平、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获得专业发展。陶行知也这样说到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将与日俱增。

(三)、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1、应试教育、升学率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么多年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开展教育工作,实际上,我们都很明白,我们推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教师的力量十分微弱,面对中考、高考,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为什么?因为上级领导要求你这么做,学校需要这么做,学生家长也要求我们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才是对学生负责。学生要考高中、考大学,这样才能有出路。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高考才是硬道理。怎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教师们可谓是绞尽脑汁。教师间要比较,学生间要竞争,学校里要考评;过重的升学压力使得教师的神经系统每学期都绷得紧紧的,生怕学生的成绩掉下来。再加上评职称、写论文、做教育科研等等等工作上的一些压力,这对教师的幸福感是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常常说要给学生减负,其实老师更需要减负。举例。

新浪教育频道曾做过教师压力状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2、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配合,弱化了教师学校教育的成效 在教育工作中,且不管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有多少消极的影响。单是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配合,就会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今天,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90后、00后,这些孩子在家庭里所能享受的物质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是物质条件很优越是不是就代表在精神层面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很丰富呢?这就不一定了。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配合学校来进行对孩子的教育。可是依然有一部分家长缺少对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而且盲目袒护着孩子。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这极大困扰着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影响了班级整体教学效果。这些情况极大影响了教师的幸福生活。举例:学生拿手机。学校不让学生拿手机,按理说这很好管理。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不就行了,但事实上,学校很难得到家长的真正配合。

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些时候,你给一些家长连道理都讲不通。物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例子。学生考试作弊,家长怎么说,我孩子不会做,他会做不就不作弊了。现在的一些家长,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是因为我孩子聪明,学习比较努力,学习不好不是因为我孩子笨,而是因为你们当老师的教的不好。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育学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是教师的事。

3、教学对象的变化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但是时代变了,学生也变了。今天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处理学生的问题得有高超的艺术,得懂得学生的心理。教师处理学生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家长的质疑,甚至是上告、辱骂等等。或者是学生的自杀威胁等等。

所以,现在很多老师碰见比较难管的学生,一般先考虑的是能不能管,而不是该不该管。老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举例小学生。我们学校学生逃跑乌鲁木齐例子。

有教师就说,教师这个工作今天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不无道理。一个从教多年的特级教师说,今天的学生真是无规无惧,无法无天。

年内期末学业考试,我监考,一个学生冒名顶替,我问他身份证上的照片为什么和考编上的照片不一致,结果人家理都不理,直接对我说,你等着,出考场门的时候,用手狠狠把教室门砸了一拳。

一直以来,中国的媒体有一种刻板印象,在校园里学生才是弱势群体。在报道校园伤害事件时,矛头大多指向教师。教师怎么怎么伤害学生了,教师怎么怎么误人子弟了。没错,在校园伤害事件中,的确有不少教师恶意伤害了学生,但其实,今天教师被学生所伤害的例子也有很多很多。这种伤害和家长素质过于低下有密切的关联。

4、学校不科学、不合理的考评细则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若能做出公正、公平、公开的合理性的评价,势必会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相反则压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踏实、勤奋、认真的人没有被评优选好,倒是华而不实、溜须拍马的人占据优势,这能不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吗?或者评优选好每次都是那么几个人,其他人从来不会被关注。久而久之,他对于获取荣誉的欲望都没有了。他会有工作的动力吗。所以,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一定要清晰明确,让教师明白到底怎样去做才是正确的选择。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有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而有些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对于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因素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在工作上做到问心无愧。

三、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心理学方法 心理学领域常常将幸福的研究称之为“主观幸福感”,强调幸福感具有主观性,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判断什么是幸福,外在的标准只能是起到辅助或参考作用,更有甚者,某人眼里的玫瑰可能是他人眼里的毒草。

不过,主观幸福感也还是有一些共同特点的,例如,处于幸福状态的人总是表情愉悦,生活满意度较高。幸福感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让人心花怒放,觉得活着真好,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下面,在心理学上有几种理论也许对我们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一)、合理情绪理论(又称ABC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所以,我们要以理性的态度认识问题,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事实上,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人,有些条件那么好,他怎么就不幸福呢?其实,不是他的生活不幸福,而是他和自己周围的人比较,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幸福,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导致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观点借鉴

积极心理学是这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增进心理健康也有5个简单的日常行为。这些行为若能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将大大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那么这5种幸福的方法是什么呢?

1、经常与其他人联系

经常联系你周围的人——你的家庭、朋友、同事和还有邻居。把这些人当做你生活的基础,并且花时间维护发展和他们的联系。这些联系将支持并丰富你的日常生活。

2、坚持运动

让你的身体动一动,什么方式都行——去散散步或者跑一圈,去骑自行车,跳舞,打球,等等。运动可以让你自我感觉更好,还能给你带来生命的活力。那怎样运动呢?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适合你的机动性情况和身体情况的运动,而且要是一项你真正喜欢的运动。

3、留心你周围的环境

保持对你周围的世界以及自身感觉的好奇和探索。留心周围不经意的美丽,观察那些不同寻常的事物,捕捉那令人惊艳的一瞥。留心季节的更替。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无论你是走路去上班,吃饭,或者和朋友聊天。对自己体验的反思将会帮助你自己认识到什么事情才是真正对你重要的。

4、学无止境(保持不断的学习):(职称评定的改革)将自己的工作当做毕生的一份事业来做。活到老学到老。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或找回你过往的某一种兴趣,用内心的渴望来挑战你自己,你将享受到实现自我的乐趣——学会弹奏一种乐器,或者烹调你最喜欢吃的美食。参加一门你感兴趣的课程,或者在工作中担任一种不同职责。学习新事物是个很有趣的过程,同时能提高你的自信心。

5、付出(为你的邻里和社区做贡献):(抑郁症患者治疗方法,帮助人以体现自我的价值)

给朋友甚至陌生人帮一个忙。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微笑待人。把你的时间投入到社区工作和志愿者工作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自省。剖析你的内心,看到你自己的幸福。投入到更广泛的社区工作是非常有价值,它可以帮助你和周围的人建立联系。现在是提升我们心理幸福感的时候了

我们已经花费了大量的努力和无数的金钱致力于提高身体健康以及长寿水平。现在也许到了我们开始提升我们的心智资产和幸福感的时候了,要知道现在可是有超过16%的人口伴有精神障碍。虽然在过去的5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家庭收入,长寿水平始终在增加,但是诸如抑郁,焦虑,自杀,药物滥用等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无论是相比于以往的任何时候。没有人希望在抑郁和焦虑中度过已经变得更长久的寿命。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更加幸福、更加充实、更加丰富的人生。

(三)、心理减压方法例举

1、心存善良、自我接纳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莫言

这种大师的处事哲学和人生境界,我们不妨也学一学。十分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2、童话减压

有报道称,某女白领空闲时喜欢读童话,被同事称为不老的“彼得·潘”。她觉得那些有趣的文字和情节能让自己忘记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很“幼齿”的行为,但事实上,童话有它的奇妙之处。一个阶段以来,当我拿着电视遥控器,觉得哪个台的电视都一样,都不怎么好看时,总是习惯性的把频道放在少儿频道上。看看“熊出没”有时觉得也蛮有意思的。

有专家指出,从弗洛伊德开始,童话在心理治疗中就派上用场了。不论孩子还是成人,在童话世界里都可以宣泄自己的不安、恐惧,将无意识的担忧、内疚和愿望以某种形式安全地释放出来,重新认识容易在喧嚣生活中被忽略的纯真。在这个意义上,童话阅读就是心理自助。

时至今日,记忆中那些童话人物的信念依然会感染着我们,赋予我们面对未来的勇气。所以,不时回到童话世界里,暂时避开真实生活的窘迫,便可以从单纯的、理想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3、发发脾气减减压

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日前刊登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适当发泄愤怒情绪可使寿命延长两年。

据介绍,此项针对6000人的研究发现,擅于发泄愤怒的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比更为“温和”的英国人平均寿命长将近两年。科学家认为,宣泄愤怒等消极情绪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反,自我克制和压抑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压抑人群”患冠心病、癌症的几率更高,另外他们在隐藏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时,为避免危险,总是寻求自我克制的态度,导致心率和脉搏加快,出现压力和焦虑等其他症状。

说得通俗点儿,这就是减压和积压的利弊。想起早年一首流行歌《男人哭吧不是罪》。哭泣、吵闹都可以看作宣泄压力的有效手段,需要注意的只是度的问题。

上一篇:传动技术论文下一篇:2017上半年我国燃气爆炸事故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