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状元

2024-09-14

北京高考状元(共8篇)

1.北京高考状元 篇一

7月4日,清华大学,一位男孩在母亲陪同下等待香港大学的面试。本报记者浦峰摄

今年北京市2位高考文理科头名———北京二中的何旋和北京八中的杨蕙心已经确认被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正式录取,她们将在香港科大商学院攻读环球商业管理课程。昨天,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有关负责人正式确认此事,并称何旋和杨蕙心已表示同意去港科大就读。此前,何旋和杨蕙心已被北大录取。

港科大约50个全额学费奖学金发给内地生

据了解,内地共有151名学生正式确认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其中北京、广东和四川的5位状元被港科大录取,北京的何旋和杨蕙心都将进入港科大的商学院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陈家强教授介绍,今年香港科大商学院共招收了42人,其中工商管理学院39人,科技及管理学双学位课程3人。据了解,今年内地学生对港科大商学院格外热衷,6300多名报考香港科大的内地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第一志愿填报了商学院。

据悉,香港科技大学将发放约50个全额学费(6万-9万)金额的奖学金给予优秀的内地学生,个别学院也会依据情况再向学生额外发放奖学金。

学生可获的奖学金总额有多个级别,低等的为每年5000美元,最高可为每年的全额学费另加上55000美元生活津贴。

据介绍,香港科技大学所发放给学生的奖学金大部分来自捐赠款项。

“生源方面走出去是一个重要内容”

陈家强教授说,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招收学生是为了使生源更加多样化,这与香港科大的学校定位是相符的。他说,事实上,香港科技大学不仅在内地招生,而且在欧洲、东南亚也一样招收学生。

“从学校的发展策略来说,‘生源方面走出去’是一个重要内容。”陈家强说,比如mba课程目前的生源招收就很成功,50%的学生是从内地和国外招生。

北京两状元将攻读港科大商学院

此次香港科大录取5名状元中,有2名来自北京,2名来自广东,1名来自四川。据了解,此次北京的2位状元同时被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环球商业管理专业录取。

陈家强教授介绍,环球商业管理专业招收学生时非常严格,招生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多元化。在这个专业就读的学生包括香港学校里很出色的学生,还有在海外念完中学回来的学生。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一些其他专业选修的课程可能是这个专业的必修课。

■考生档案

何旋

性别:女

年龄:18岁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专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高考成绩:672分(北京高考文科最高分)

录取结果: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

个性特点:爱笑,笑声极具穿透力

杨蕙心

性别:女

年龄:18岁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报考专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高考成绩:711分(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

录取结果: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

个性特点:做事专注

2.北京高考状元 篇二

教育部门早就三令五申, 明确要求不得炒作高考“状元”, 不得对高分考生大肆渲染。然而, 禁令年年发布, 炒作却从没有停止, 甚至衍生出各种变着花样的奇怪玩法。那么, 到底是谁在炒作高考“状元”?

在现行的人才选拔体系中, 那些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高分考生, 无疑是幸运的。但把18岁以前的“阶段性胜利”放在变幻莫测的漫漫人生长河中, 这些“成就”或许真的不值得太过渲染。当我们给高分考生贴上“成功者”的标签时, 实际上在无形中给低分考生传递了“失败者”的身份隐喻。而媒体看似关注高考“状元”, 实际上却在过度消费高分考生。母校、名校、媒体和商家在这里“各取所需”, 共同构筑了一条极度暧昧的利益链条, 高考“状元”一跃成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商业制造”。

高考“状元”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时代备受追捧的符号话语, 根本上要追溯到我们文化深处的科举情结。而大肆炒作高考“状元”, 其实是在推行一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观。

今天, 高考“状元”已经变成了一种强大的赋值力量, 而且作为一种生产话语作用于整个高中教育生态。一所高中最大的“政绩”, 莫过于培养出了高考“状元”。在学校那里, 目前流行一种顽固的观念:培养100名大学生, 似乎也抵不过一个高考“状元”所带来的荣誉和面子。当教育活动被驱赶着服务于高考“状元”的生产欲望,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观念误导。

盲目地崇拜高考“状元”, 势必会加剧整个教育生态的失衡与不公平问题。从教育资源的分配看来, 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会将大量公共资源划拨到“状元”学校, 这会进一步加剧学校之间的马太效应;从学校资源的分配而言, 许多高中开设精英班级, 集聚名师, 配备最优资源, 这对其他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当高考“状元”被制造出来, 大学也开始跟着躁动了, 这势必影响考生的择业观念。名牌大学纷纷亮出奇招, 抢夺高考“状元”, 以此增加大学的宣传筹码。教育生态从此被搅乱。

为什么高考“状元”炒作屡禁不止?从源头上讲, 来自于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自我炒作。正因为相对片面的政绩评价体系,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总是暧昧地对外抛售“状元”信息。因此, 要从根本上避免炒作高考“状元”, 除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还要重新审视高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逐渐淡化甚至隐去高考“状元”, 而代之以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更为多元的评价指标。

3.高考状元:不以高考状元论英才 篇三

人物:王盼

分数:680

学校:开封高中

榜样经验1:凡事总要争第一

从小就爱争强好胜是王盼的性格,因为凡事总要争第一,从小学开始,她就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虽然有时候努力过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但我并不会就此消沉,我会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更残酷的挑战,这是我的原则。”谈起成长过程中的坎坷,王盼毫不避讳。

榜样经验2:涉猎广泛助我成功

面对着繁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王盼选择的是从容对待。每天王盼都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并坚决按照计划的一点一滴来执行,绝不遗漏任何一个中间环节,因为学习拥有计划性,王盼从未对“接下来要做什么”产生过烦恼,相反,因为计划合理,效率高,王盼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调整心情。除了看足球比赛,王盼的另一大爱好便是讀报纸,《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是她的必读之物,这也让王盼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福建文科状元

人物:杨帆

分数:668

学校:漳州一中

榜样经验1:多参加有益的活动

杨帆不仅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学生活动的“活跃分子”。从小学到高中,杨帆当了12年班长,小学六年级她开始练习街舞,初中时她组织动漫社的同学们一起策划了学校艺术节活动,高中时,学校许多文娱活动也是由她发起并组织的。在各种国家级和省级的作文和英语竞赛中,杨帆常常脱颖而出,如今她已经取得了二十多项骄人的成绩。杨帆说,常看美剧,是她提高英语水平的“秘密武器”。

榜样经验2: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主张自主学习,要对自我有清楚的认识,要有长短期的计划,要领悟学习方法,要多归纳总结。”杨帆简要地概括学习法宝。她常问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会,还有哪些需要复习,接下来还要做什么。通过不停地反思,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分配学习任务。制定计划表是杨帆的一大秘诀。她说:“我的计划表分为长期和短期,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细化到每一天,看着自己的任务一项项地完成、划掉,心里就会很有满足感。”此外,善于总结也是杨帆读书的一个窍门。杨帆说,她经常会有很多小册子记录每个科目总结的学习经验,题目举一反三的启发,错题的分析,还有一些答题通用的语句和模式,每次考试前拿起来复习一下,考场上便能得心应手。

湖南理科状元

人物:杨倩

分数:717

学校: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榜样经验:要知道自己最想有什么

“复读的人心里总是有块阴影,带着些悲伤和绝望的影子。”原来,早在一年前,杨倩已经参加过一次高考,考了610分,并且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因为没达到自己的目标,在父母的建议及自己的深思熟虑下,她最终选择了复读。复读这一年,12次月考中,杨倩就拿了8次年级第一。“我的目标就是清华,我喜欢清华。这才是我想要的。”一直以来,她都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激励自己。

河南理科状元

人物:谢远航

分数:720

学校:固始慈济高中

榜样经验1:阅读不仅快乐,也给人肩迪

作为一名理科生,谢远航的语文成绩却考了123分的高分。谈起高考的应试经验,谢远航说,文科类的东西,最重要的在于记忆和理解。没有涉猎群书、感悟经典的阅读体验,很难领会语言文学的精妙之处。多读文学作品,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是一个整体,知识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喜欢思考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

榜样经验2:坦然面对成绩

当年考高中时,谢远航的成绩是614分,全县第30名,进入高中后,每次大考都在全校前10名,最终夺得全省理科第一名,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谢远航说:“有人说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如果我这样说,其实是很违心的,因为我一直充满自信,放松自己的心态从容面对高考。分数只能是一次表现的显示,如智力、自主性和兴趣。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死读书,比如我从不熬夜,常常陪同父母散步,与父母一起交流,喜欢打球,周末还去学习二胡……”

吉林理科状元

人物:王伟宇

分数:701

学校:松原实验高中

榜样经验:勤于思考,注重延伸和扩展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验,王伟宇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主要是勤思考,多练习,对所学知识点能够做到延伸和扩展,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尤其对特殊题型要做好记录,以便加深印象。课余时间,王伟宇喜欢体育,尤其喜欢足球运动,他说高中期间劳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顾学习的学生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昔日高考状元今何在

若干年前,他们都曾因“状元”而辉煌过。然而,若干午后的今天,经过名校的洗礼,他们是否依然可以承载当年状元的桂冠?当年的辉煌带给他们的是动力还是压力?当年的辉煌又是否给他们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优势?

劳春燕,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劳春燕在小学五年级时,因为看了报纸上一篇写高考状元的文章,也曾志当存高远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将来我也要当状元”的豪言,而且不巧的是豪言被大人看到了,当时劳春燕很难为情,因为觉得这话有点儿说大了。后来劳春燕一路学习成绩优异,打破了传说中女孩越往上读成绩越差的预言。在考高中的时候,劳春燕考了绍兴地区的状元,在高中文理不分班前,劳春燕一直是年级前三名,到了文科班,更是没有悬念地第一。

并不是所有学习好的人都是书呆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劳誊燕就担任班长。劳春燕活动能力突出,用她母亲的话说,“所有的奖项她都囊括了,奖学金也每年都有”。高中时劳春燕还兼任校学生会主席。1990年,劳春燕高中毕业,但她放弃了保送生资格,参加全国高考,以当年全市文科第一、总分全省第4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谈到为何能取得优异成绩,劳春燕说:“父母从小给我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从不强迫我学什么,而主要培养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我从小喜欢看书,对读书感到快乐。”

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期间,劳舂燕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被师生誉为“复旦才女”。1994年,劳春燕修满了总学分,并且各科成绩优秀,因成绩优异提前一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1月又在复旦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到央视前任上海文广传媒集团首席记者,东方卫视王牌新闻栏目《东方夜新闻》制片人、主持人,获得过包括2004年度中国最佳新闻主播奖在内的多种奖项。

柴璐全国专业成绩最高分

柴璐17岁参加北广面试时,第一次知道自己先天斜颈,她做出了冒险选择:为坚持梦想“埋单”——用外科手术纠正斜颈,用一年米重新准备高考。18岁,她以全国专业最高分考入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担任CCTV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频道主播。

芮成钢合肥市高考状元

芮成钢,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是1995年的合肥市文科高考状元,就读外交学院国际经济专业,是最年轻的耶鲁访问学者。

秦方重庆市高考状元

秦方在18岁时以重庆高考文科综合成绩第。一名考入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秦方先后在央视《文化报道》《整点新闻》《午夜播报》《国际时讯》等节目担任主播。

正如央视女主播劳春燕所说:所有的荣耀都是过去的碎片,自我的满足比所谓的第一重要: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状元的头衔不一定是负担——至少对我不是,而且我相信状元也完全可以成为商界精英,但优秀却可能是一个陷阱。爱面子、怕犯错、太在乎、循规蹈矩,几乎是所有优秀生的通病,在考试无往不利的同时,他们却需要在日后的岁月里放下自己的优秀,学会舍弃。

4.北京高考状元 篇四

获状元称号表意外平时就是跟着老师走

查出分数的一瞬间,刘智昕很诧异,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语文136 ,数学145,英语147,理综293”。面对记者采访,刘智昕坦言,“从未想过会得状元,看到这个成绩,先是惊讶,再是惊喜,然后是感谢。我们班都是暖男暖女,也会鼓励我。”

说到学习经验,刘智昕表示,“从期末和一模开始,每一科都有一个错题本,把自己的错题和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进行单独记录,考前时候只需要复习这个错题本就可以了。可能是考前的一些准备发挥了作用。考前对于自己的弱科语文进行了大补,生活作息按照高考来,始终保持做题手感并坚持总结错题和答题方法”。

谈平时的学习方法,刘智昕认为人大附中的老师非常好,自己是“跟着老师的走,一步一个脚印”。高一高二会上课外班,高三就不上课外班了。

这次能够考这么多分数,每个科目都比较平均,刘智昕说其实她最好的科目是英语,最弱的是语文,但在后期语文成绩也补上去了,主要是跟着老师学习,劳逸结合。

刻苦学习的她曾在高二期末时在微博表示学习很累,“连续五天,每天五个小时的睡眠,有些累,脱发有些严重。要期末啦,微博微信朋友圈暂时再见啦,我们期末考后重逢!加油加油加油!”。可爱的是,在高考后几天,刘智昕也曾转发过一条许愿微博并祈福高考,“看到这条微博一分钟之内转发考试成绩比预期高50分!”。

爱作词的文艺“理科”女

据悉,刘智昕以551分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人大附中。初三学业繁忙之余,刘智昕还为班歌作词编曲。

刘智昕平常喜欢写写词,弹钢琴,现在正在学习《星空》,是个阳光爱笑的妹子,经常和朋友在一起,

备考资料

高中时期的刘智昕依旧热爱文体活动,曾参加人大附中第11届歌舞嘉年华复赛。

当了高中三年的班长,不仅自己出色,还带领全班的同学一起交流,成立学习小组,不仅自己学习,还让其他人一起学习,每个同学的生日都记得,老师给她的评价是:温暖的班长。生活中,喜欢写词,弹钢琴的她也热爱美剧,是谢尔顿的死忠粉,也是小太阳钟汉良的小粉丝,还喜欢玩儿三国杀等小游戏。

被问及爱好兴趣对高考的帮助,刘智昕很开心,“高一高二和语文老师互相写词,思辨能力和文采都有提升。”

刘智昕作词如下:

苏幕遮・敬知己

年如梭,岁荏苒。知己难寻,只恨相逢晚。恣意之时难复返,对酒当歌,明月依窗幔。 故人离,情泛滥。独对轩窗,醇酒空觉淡。待到枝头花烂漫,具备佳酌,静候君归岸。

报考学校还未定 将会综合兴趣与家长考虑

对于接下来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目前还没有确定,需要和家长进一步沟通。此前,曾参加了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北大的过了,清华的没有过。据悉,今天早上清华招办打来电话,希望她报考清华。

谈及清华北大的选择,刘智昕表示从小就把清华北大当做学习目标,这次会综合自己兴趣与家长考虑谨慎选择。刘智昕参加了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通过了北大的自招和博雅计划,和清华的引进计划。被问到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刘智昕想和爸爸妈妈去毕业旅行,并回父母老家。据悉,刘智昕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东北人,父母当年是同班同学。

5.北京高考状元 篇五

今年,北京高考报名总数为61222人。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在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北京高考试题巩固前三年北京市高考命题改革成果,把“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作为核心要义,命题注重学用结合,并加强开放性试题设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同时,试题不偏不怪,不回避社会热点和教学重点,对各层次的考生提供了较好展示空间。从评卷结果来看,考生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北京试卷满分为750分。他表示,今年高分考生仍然不少,像650以上的文史类考生有533人,理工类考生有2098人;600分以上的文史类考生有2924人,理工类有8474人。

周展平以715分成为理工类考生中的头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周展平初中便在人大附中就读,中考时成绩位列海淀区第一。进入高中后,周展平继续“学霸”本色,就读于实验班的他拿下了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北京高中力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别看他学习起来很“霸气”,但这个戴着眼镜的男生性格安静、少言寡语。

“妈妈打电话,才知道自己是状元,激动是有一点儿。”说起此次成为北京市理科头名,他称,带着一颗平常心上考场,考试中自己算正常发挥,但班上所有同学综合能力都很强。

谈到学习经验,他认为,个人积累很重要,思路一定要灵活,不要局限于每一个题,要独立思考。“重要的是,做完题后思考,自己会总结。”

他表示,自己喜欢读书,阅读领域广,尤其对京剧史发展有爱好。“希望利用假期丰富自己,有机会也会去旅游。”

会报考哪所学校?周展平表示,目前没有留学打算,参加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专业正在咨询,会选择理科类专业。至于今后会选择什么职业,他说,“无论选择什么,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业。”

俞笑是北京四中考生,以总分700分摘得北京文史类状元。俞笑初中毕业于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在初中时曾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她称,对此次高考成绩比较惊喜,“早晨接到北大招生组的电话得知自己成为了今年的文科状元。有想过考坏的情况,文综考完后比较没有底气。”

母亲称,俞笑成绩一直很好,很有主见,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但在学校并不经常拿第一,这次属于正常发挥,再说考试不代表唯一”。

谈及报考选择,俞笑母亲表示,可能会考虑法律、新闻等文科类专业。

6.北京高考状元 篇六

1987年2月9日, 黎力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焦源村。黎力在家排行老三, 由于家庭贫困, 哥哥姐姐很早就辍学了。黎力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 一直很用功, 从小学到初中, 他得的奖状贴满了屋子的整面墙。

为了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 黎力的父亲黎光照与人合伙做生意, 谁知生意失败, 欠下了数十万元外债。黎力不知如何劝慰父母, 只能更加努力读书。

2003年6月, 16岁的黎力参加高考, 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消息传来, 整个村子沸腾了, 黎光照黝黑的面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他看来, 儿子考上北京的好大学, 就意味着飞出了山窝窝, 以后一定会有好前途。

充满希望的求学之旅开始了。黎力背着行囊, 揣着父亲为他筹措的学费, 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然而到了北京之后, 和同学之间的巨大反差使黎力一下子改变了原有的想法。报到那天, 当他来到交费处, 从怀里拿出一大沓零钱时, 他感觉到周围的目光“刷”的一下子聚集到了他的身上。那目光里, 有同情, 有轻视, 是黎力从未感受过的。报过名后, 黎力身上只剩下200元钱。

为了省钱, 黎力每天都躲在没人的地方只吃馒头咸菜, 然而兜里的钱还是很快见了底。无奈, 黎力只得给父亲打电话。他可以想象得到, 挂断电话后, 父亲一定又是四处借钱。

2003年10月21日, 同学聚会, AA制。吃过饭后, 每人要出30元钱。黎力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 只有26元。一位同学大方地说:“黎力那份我出。”黎力脸色一沉:“不用, 剩下的我下次给你。”之后, 黎力很少参加同学聚会, 久而久之, 同学们都觉得他不太合群, 也就不再邀请他了。

唯一让黎力高兴的事, 便是考得好成绩。可大学更注重综合素质, 即使考了高分, 老师顶多提一提, 再也没有了昔日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所有的苦闷, 他只能独自撑着, 他写了一篇小小说《郎西的孤独》:“郎西是个大山里的孩子,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在他心里, 一直藏着一个心愿, 就是把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父母接到城里来转一转, 看一看高楼大厦……为此, 郎西拼命学习, 一分钱当两分钱花, 同学笑话他小气, 没人理解他。感到孤独的时候, 郎西便躺在草地上看天, 看城里的天是不是和大山里的天一样蓝……”黎力觉得“郎西”就是现实中的自己。

自力更生, 频频打工而耽误学业

大一下学期, 黎力找了一份家教。他给父亲打电话:“爸, 您以后不用给我寄钱了, 我能养活自己了。”

可好景不长, 奶奶瘫痪了, 为了给奶奶治病, 减轻家里的负担, 黎力把自己做家教挣来的200元钱寄回了家。从那以后, 黎力不仅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 还总尽可能贴补家用。

他不仅做了两份家教, 还去餐馆洗盘子, 上街发传单, 同时打好几份工。由于没时间上课, 大二结束后, 他好几门功课没过关。

大三开学后, 黎力辞去了3份工作, 他想该用心完成学业了。一天, 姐姐告诉他, 父亲准备下煤矿挖煤。为了阻止父亲挖煤, 黎力不得已又找了两份兼职, 他对父亲撒谎说:“学校给我在校内安排了工作, 以后你别去挖煤了, 不然我没法安心学习。”

黎力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 一开始只是不上大课, 后来连专业课也不上了。老乡刘向劝他:“你这样下去不行, 别到最后毕不了业。”正如后来黎力在庭审时说的那样:“我也想完成学业, 然后找份好工作, 可现实允许吗?我再怎么省, 饭总要吃, 就算我能坚持, 父母能撑得下去吗?要是他们出了什么事, 我就算有出息了, 又能怎样?”

有一次, 黎力感冒咳嗽, 为了省钱, 他不愿去医院打针吃药, 不知听谁说喝盐水能止咳, 他就每天狂喝盐水。病好后, 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对自己如此苛刻的黎力, 对那些比自己更困难的人, 却大方得很。一次, 他在天桥底下遇到了一对乞讨的爷孙俩。小女孩可怜地说:“我饿了, 能给点钱吃饭吗?”黎力把身上仅有的30元钱都给了她, 由于没钱坐公交, 硬是跑回了学校。同学们说他傻, 他是这样说的:“我知道饿肚子的痛苦, 能帮就帮点吧!”

大三大四, 黎力仍然有多门功课不及格, 学校允许他延期一年毕业, 但他必须搬出学校。从学校出来, 黎力花300元钱租了间地下室, 交完房租, 他一分钱也没有了。接下来的半个月, 他靠同学接济, 每天只吃一顿饭, 实在饿极了就大口大口地喝水。父亲打电话问他找工作的事, 他只得谎称自己在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找到了工作, 待遇丰厚。

为了维持谎言, 黎力不得不努力挣钱, 可没有大学文凭, 他只能做兼职。一个月下来, 只能勉强养活自己, 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寄回家。一年后, 他仍有好几门功课没及格, 不得不再次延期毕业。

不堪重负, 高才生失足走上犯罪歧途

2009年6月, 黎力因没修够学分, 只拿到了一纸肄业证书。连个正式的大学文凭都没有, 靠什么找一份好工作?靠什么回报父母?又拿什么改变全家的命运?黎力哭了。

2009年7月8日, 在外奔波了一天的黎力疲惫地回到出租屋, 房间里又闷又热, 他拧开水龙头准备洗个脸, 谁知停水了。绝望一瞬间袭向了黎力, 他想到了死。可是父母怎么办?死之前得给父母留下一笔钱, 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他想到了抢劫。

黎力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中这样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我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现在的我一直在流泪, 我很爱你们, 可是我却没有勇气再留在这个世界上, 对我而言活着是痛苦, 死亡是解脱。这几年我过得很累很累, 累到再也撑不下去, 请原谅我用这种方式离开你们!”

2009年7月12日中午12时许, 黎力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恐吓纸条、塑料袋和一把水果刀, 走进北京科技大学校内的中国银行营业网点。之所以选择这家银行, 是因为他熟悉周边环境, 认为作案后可以迅速离开。

正值中午, 银行营业厅内人不多。黎力走到柜台前, 将事先写有“我包里有1个复合雷管, 足以把这里夷为平地。给我10万元!不要按动报警按钮, 否则……”的恐吓纸条递给柜台内的女营业员。过了十几秒钟, 黎力紧张得脸色都变了, 他敲了几下柜台, 催促道:“快点!”见营业员还没动静, 黎力急了, 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刀, 一把抱住正在旁边办理业务的一名女大学生, 将刀架在了对方的脖子上。

女生的男友和另一个男顾客见状, 从身后一把抱住了黎力, 夺下了匕首。为了挽回局面, 黎力拿出一个深棕色的塑料瓶, 声称里面装有浓硫酸, 所有人惊呆了, 没人再敢上前。

由于怕伤着顾客, 银行工作人员只得同意黎力的条件, 将10万元人民币放进了他的包里。浑身颤抖的黎力接过包, 放开被挟持的人质, 气喘吁吁地跑了。黎力将钱藏在了学校小竹林的草丛里, 从中抽出了1100元, 先给自己的手机充了30元话费, 又给自己买了条裤子, 理了发, 共花了242元。事后他说, 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让自己“走”得体面点, 给手机充话费, 是为了再听听父母的声音。

黎力刚理完头发, 就被随后赶到的警察抓个正着。除了他花掉的200多元, 其余的钱均被追回。

得知儿子抢劫银行的消息, 黎光照一夜间白了头发, 他不敢相信儿子会干出这样的傻事。他赶到北京, 看到儿子留在出租屋里的遗书时, 这才明白这几年儿子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位纯朴的老人跪倒在地上, 痛哭失声。

2009年11月17日, 黎力因涉嫌绑架罪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2010年1月5日, 检察机关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4月9日, 法院第一次开庭。庭审当天, 黎力的代理律师刘淮扬向法院递交了6封求情信, 分别是黎力的父老乡亲以及他曾就读的中学的全体师生写的。见到这些, 黎力当庭痛哭。

2010年8月4日, 海淀区人民法院再次审理此案, 法院认为, 黎力以炸毁银行和持刀对顾客实施暴力相威胁, 劫取银行经营资金, 数额巨大,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最后, 法院纠正了检察院指控的绑架罪, 而是以抢劫罪判处黎力有期徒刑10年, 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并处罚金2万元。

黎力的事经媒体报道后, 社会反响强烈。北京科技大学论坛上, 一位家境贫寒的学妹说:“我能体会黎力的痛苦, 4年的时间, 对我们这些‘穷二代’来说, 是度日如年, 因为我们在学校多待一天, 父母就要多累一天。拿着他们的血汗钱, 我们心中承受的压力, 谁又能理解?”

7.重奖“高考状元”又何妨 篇七

重奖高考状元算不上什么新闻,恩平市也并非“首创”,但每逢高考结束,舆论对这种奖励总是习惯性口诛笔伐,全无半点认可,其论调无非是:这是宣扬“应试教育”,容易误导学生竞相追逐成绩,徒增学习压力;高分者未必高能,低分者也未必低能。有人甚至举出昔日高考状元如今“泯然众人矣”的例子,来佐证重奖高考状元的不明智。

但恰如一枚硬币有两面,地方企业豪奖“高考状元”,其实也有可取之处,不该全盘否定。

考高分、上名校当然是学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是老师和学校期盼的,也是地方政府所乐见的。笔者的女儿马上进入高三,我也渴望她能在2016年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能考上一所名校。在特定阶段,一个高中生能否考出高分、考上名校,其实是评价一个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虽然,标准不是惟一的。

不管褒也罢贬也罢,至少高校录取目前还是“以分数论英雄”,在录取时,考生差一分也可能与心仪的高校擦肩而过。高考,就是这么现实而又残酷。当下,学生和家长、教师和学校、政府和社会,还有高校(北大、清华争相“掐尖”),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几乎都对“高分”和“名校”备加推崇,我们又何必掩耳盗铃,屡屡对高考状元讳莫如深、对豪奖大惊小怪甚至口诛笔伐呢?

高考中,有学生考出高分、上名校,地方企业予以豪奖,这没有什么不可以。一者,可以改善这些考生的生活条件;二者可以激励更多高中生积极进取,在以后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这吻合大众和社会基本诉求,有啥不好?

再看看恩平豪奖“高考状元”的初衷,想必也会感动很多学生和家长。因为当地教育发展存在劣势,多年来,恩平的学生不少流失到开平、江门,一份数据显示:2014年,该市小学流失153人,初中流失429人,主要以恩城一小、黄冈实验中学最多。发展地方教育,提高教育水平,能将更多学生送进名校,公众当然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在这方面有所为。一些家长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到外地求学,本身就是对当地教育界无声的“抗议”。所以,豪奖“高考状元”,引导地方企业和华侨投资教育,其彰显出来的正能量是满满的,对此,人们不应冷嘲热讽。

评价一种社会现象,要立足于现实和时代,要看到其正能量的一面,要用心说真话。当然,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而非全部。条条大道通罗马,作为高考低分者或落榜者,日后同样也会有所作为。最近,马云在给高考失意者的信中写道:“别放弃,我们的运气在别处。”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上,只要你成功,鲜花与掌声迟早会送给你,马云就是典型一例。

8.北京高考状元 篇八

作者:孙婧妍(北京市2013高考语文单科状元,148分)

A 开篇

我高考语文考了148分的消息传开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所有学弟学妹、亲戚朋友的问话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

听了这样的问题,我很诧异,因为在我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似乎在我们的教育中,任何学科只要和考试扯上关系,那么它往往就会走向应试;而对于这个学科的佼佼者,人们普遍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他有天赋或者他有素养,而是他一定做了异常多的题目、接受了异常多的训练。拿语文来说,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宏大、它内在的韵律与美感。大家在注意什么呢?分数——或者说,能拿到分数的方法。

对这种观念,我感到难过且可惜,因为我热爱语言、热爱文学,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注意到中文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而不是戴着功利眼镜去审视它。“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语基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我可以多做出一道题”,这样功利的想法扼杀了多少发现语文之美的机会,也因而使世界失去了多少潜在的国学、语言、文学大师,我不愿、不敢去想。

当然,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分数与素养是有关系的,但是这种关系是一种单方向的关系。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好,他只是掌握了特定某种类型的试卷需要的东西,而那类试卷之外,或许他是空白的;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他有着足够的积累,那些积累足够他挥洒任意一张试卷了。

也就是说,如果要选择一个作为教育目标的话,那么,我认为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比培养高分数的学生更重要。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教学目标,素养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可靠得多。

说了很多话,还没有说到我理解中的素养。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其实一个学生有没有语文素养是很难看出来的。试卷有着固定的标准答案,一个凭死记硬背做出题的学生和凭自己发挥做出题的学生,在答案中是看不出来的,结果只是大家都拿了满分而已。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我会觉得他是有语文素养呢?

这就要回到开篇的两个问题:读书和写作。我认为一个有素养的学生,应该是会读书、会写作的学生。

B 关于读书

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这就是阅读的雏形。而随着人渐渐长大,他认字的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而开始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始读书。

所有学生都是读书的,而语文素养的区分,在于读什么、怎么读、能不能坚持。

一个有素养的学生能够区分出一本书的时效。一本言情小说、一本参考书、一本名著,都是人类智力与体力的凝结,去读他们也都可以称为读书。一个有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区分出三者的区别:言情小说或许能够给人一时的愉悦,看过以后却什么都不会留在记忆里;参考书对升学固然有用,然而高考后也会迅速地被忘诸脑后;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则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通过阅读名著得来的思考与精神洗礼,很可能将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能够清楚地分辨这些书籍的时效,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做出选择。

在选择了正确的书后,阅读方法就成为了素养的又一标志。再好的书如果只是利用挤公交的时间哗啦啦翻过去,那么从这本书中汲取的养分必然将会微少得近乎无。至少就我的阅读体验来看,一本好书至少值得阅读两到三遍: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了解书的内容与结构,第二遍精读以摘抄、把握整本书的布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铺垫与伏笔,如果还能再读一遍,我就会抽时间写一些类似专题研究的心得,比如对整本书思想的一个探讨,或者对书中某种表达的质疑。我认为,只有当你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质疑书本时,它于你才算得上有意义。

除了阅读方法外,读书应当是一件精细而持续的事情。与填鸭般在假日里一天读十本书相比,培养细水长流的读书习惯无疑更为重要。读书的目的不在快、不在多,而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在于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修养一颗宁静而富有感知力的心灵。我从在小学学会选择正确的书开始,阅读的动作在十年里从来没有一天间断过,我读名著、读国学经典、读诗歌、读历史、读哲学文学的理论、读时事。如果没有纸质书就用电脑、手机,每天短则二十分钟,长则十余个小时。在高考前的那个学期,为了保持语文学科的感觉,每天我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来读书,教室后面的窗台堆满了我带到学校的各类书籍,有时候抽出一本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尼采压在泉镜花上,紫式部淹没在赫胥黎、刘勰和纪伯伦里。

阅读实在是一个太有益的习惯,即使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如果能因此潜下心去读书,也是大大的好事情。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语感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叫一个有语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许并不能清楚地告诉你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与写法,也没法给你讲出来阅读题的答案为什么该是这个,因为他做题目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与大量题目的积累,他没有那种足以归纳成经验的东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语感。为什么说读书能够培养语感呢?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经典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之中的字词语句都是最为准确、最为质量上乘的。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他再回过头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学英文我们讲究读原著,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C 关于写作

说完阅读,接下来必然是写作。阅读与写作简直是玻璃的两面,无论你看着哪一面,都意味着你也正在凝视另一面。我喜欢写作也擅长写作,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这个版块我都很有得写。

对于高中写作,也就是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我的建议只有六个字:多读、多仿、多写。

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来看,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文化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

我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引用多。高三下学期语文老师的女儿为我们班的期中作文写点评,她数了我54分的作文里引例的数量,有接近二十个,有直接引用也有化用。这些引例都是平时我从阅读中积累下的东西,也就是说在一千一百字的篇幅中我每写五六十个字就会用到我的阅读成果。

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作文里同样是大量引用,有的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的人则是“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在阅读中看来、研究并思考过的,有的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

比方说,同样引用尼采,有的人写“尼采,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教会我一种高贵的精神”;而有的人直接引用他的作品《苏鲁支语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道:“‘太阳!若无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光辉为何?’,由是开始了苏鲁支的堕落,亦开始了尼采在这世间无止境的追求。他像苏鲁支一样为世界奉献着他的热爱与智慧,也像苏鲁支一样不断经受着世俗的冷笑与中伤。尼采,这个‘疯子’、这个智者,从来没有放弃,也没有停止过他的追寻。”

孰优孰劣,不言而喻。阅读对于写作而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模仿的条件。

我最早开始写东西,正是始于阅读中的模仿,不管是何种作家,只要我觉得好,我就会按他的风格仿写。小学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在我的作文中学习一些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者的风格,后来读的书更多也更杂,我能记起来自己模仿过的作家有鲁迅、夏目漱石、郭敬明、村上春树、钱钟书、杜拉斯、三毛„„还有一些恐怕是忘记了。我还自己写古典诗词,甚至模仿司马迁为自己写了一篇文言文小传,可惜没能保留下来。

在模仿这些的个性鲜明的作家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我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呢?这得归功于我的癖好,那就是写了点什么就想给人看。以前看过我写的东西,大家看完后会说“这次是模仿XX的吧”,后来,他们的评价逐渐转向了文字本身,直到某天我惊觉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我说过我是在模仿某某作家。最后,一本文集里如果有我的作品,大家会说“一看就是孙婧妍写的”;我的作文混在一堆作文中装订起来,老师会知道那是我(这个也有可能是字太乱才认出来的);我在网上发些文章,评论里会有很多说我写的东西有风格。

到这时我就知道,这是我写作的第二个阶段了,我在从模仿走向创作。

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根本不叫事。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写东西,给网站啊、给学生办的杂志啊、给校刊啊,我很少拒绝,因为反正写什么我都喜欢。

春蕾杯一等奖?高考满分作文?登报登刊?都是这么一点点练出来的。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作文而言,要学会自我分析。我不会写那种标准的议论文,但高考作文写议论文会比较稳妥,怎么办?我分析自己写东西的习惯,我不擅长说理,结构不够简明,但我的文笔好,同时有着丰富的阅读积累。最后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文言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文体里没有这两个分类,我是自己创造了这两个词。这两类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可以用我的语文功底去掩盖我理性思维的不足。

作文是很灵活的东西,当判卷人看到你能用文言文不出错地写一千多字、或者你的语言像诗歌和散文一样漂亮时,他对议论本身的标准就会有所放松。作文考的归根结底是文学水平而不是议论水平,换言之只要你能体现出你的水平高,实在不必太拘泥于文体与所谓的标准。高考前我拿着自己高三下学期的作文看,二十多篇教师打过分的作文中我拿到50分以上的至少有二十篇,其中有一篇满分,还有不少55分、58分。这就是我说的一切最好的证明。D 关于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从小学起读中文、当作家的理想就没变过。现在我拿着读经管的高考分数到清华读中文,是为这里曾有我崇拜的作家与国学大师,是为我的理想。而我这么多年能坚持着这样的理想没有放弃,我要感谢我在十一学校就读的六年中教过我的四位语文老师。遇到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成为喜欢语文的学生的幸运,而从头到尾都由这些老师教导,我只能说,我没法再奢望更大的福气。

这些老师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重视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仅仅是分数。

小学毕竟已经太遥远,要说我在语文上的启蒙老师,当属我初中时教我的王丽老师。我是怎么养成练笔的习惯的呢?就是始于王老师“每天随便写三百字”的作业。那时的我有着一切那个年龄自诩热爱文学的小屁孩的缺点:目中无人、尖锐刻薄、孤芳自赏,喜欢无病呻吟地感伤。前几天我收拾屋子时找出了那时的随笔本,我看着里面一个个的“忧伤”、一句句的“我突然觉得我和同龄的孩子好遥远”,我都想掐死我自己。但王老师没有,她不但没有掐死我,还每次都认认真真地给我经常超出规定长度好几倍的随笔划线、写评语,她也会反对我的观点,有时还和我辩论。她是真的把我当成一个试图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学生,在我的随笔本上与我交流。

王老师说,我是有写作天赋的学生。她能够透过我那些乱七八糟的悲秋伤春,看到我在写作上的可能性,她对我的这种了解与信任让我最为感激。同样,王老师也看出了我在语文课上的心不在焉,于是她允许我离开教室,去到阅览室去读《史记》、读各种我能找到的名著。王老师是第一个让我明白什么叫语文素养的老师,我作为她的学生经常不交作业、不听课,有时还考不好,但她对我的信心是从始至终的。

在四年制高一时,教我的老师换成了姚源源老师。那时我正处在一个彷徨的时期,刚开学我的成绩不像初中时那么拔尖了,因为我的数学和物理太过一塌糊涂。我怀疑自己,甚至开始不信任自己一贯擅长的语文和英语学科,我在每天写给自己的随笔中写了大量语气强烈的自我批评与质疑。

那时留做作业的作文里,可能有逃避现实的潜意识因素吧,我写了很多虚构的小说和相当意识流的抽象文章,我能感受到最开始姚老师并不是很能理解我的作文。但她没有否定我的写法、勒令我去写所谓正常的作文,姚老师是从自己身上‘下手’的。她把我写的东西读了一遍又一遍,有时还会拿着我的作文本来问我。她愿意倾下身来听她的学生的想法,她愿意去弄明白我是想表达什么、我的手法是什么,她有着绝对的耐心与兴趣。

慢慢地我和姚老师之间有了一种默契,不用我解释她也能一眼看清我的写法,她在我的作文本上画了无数的笑脸、让我把几乎每篇作文的电子版发到她的邮箱。她拿我的作文给全班同学讲解,把她当时不能理解我的地方讲给此时同样不理解的同学听,然后大家才会觉得,孙婧妍真的写了一篇好东西。姚老师也允许我走出课堂,去看我喜欢的书籍。是姚老师帮我保持住了我对语文这个学科和自己写作能力的信心,那也是当时那个环境下令我没有被压垮、慢慢恢复到以前的优秀的原因。她让我相信我依然有着足以令我自己走向优秀的才华。

升入高中,雷其坤老师开始教我语文。雷老师是一位很厉害的老师,他出版的作文书和他为学生撰写的册子是我们高中三年的作文教材。雷老师从一开始便非常看好我的语文能力,在他的课上我的成绩一直优秀,我的许多作文都被当成范文在班里读。我一直以来都不能说是个让老师省心的学生,表现之一就是我总是不听讲,尤其是语文课,这可能也是我的语文老师们唯一“教坏”我的地方。语文课上很多次我都是自己拿张纸写随笔,或者从教室后面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看。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明目张胆地看书,雷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只能说对不起老师、我连问题都不知道。这时雷老师看到我在看书,他就很宽容地一笑,让我坐下了。他没有在这件事上批评我一句、找我谈过一次话,在之后的课上我发现他就很默许我自己找事情干了,只要我做的事和语文有关,他绝对不会干涉我。

一般来讲,我是特别不喜欢找老师问问题的,因为我觉得那都是自己的事情。但雷老师是一位我很愿意和他聊天的老师,我会主动拿着我的作文去问他,让他帮我看看还有哪里可以改进,这在我身上是从来没有过的。雷老师本身就很会写作也很会讲作文,他有那个底蕴,也有着敏锐到足以在很短时间里看出我的问题的目光。雷老师教会了我怎样改作文,他让我明白不管我自认为自己多么有天赋,优秀没有一蹴而就。

雷老师让我对作文的修改,无形中为高二开始教我的南红英老师的出场做了铺垫,因为这位看上去极其和蔼、训起人来却异常不留情面的南老师,对我作文的批判简直如狂风骤雨。她对我作文的评语包括“乱七八糟”、“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只有年轻老师才能一气读完你这段,否则一定喘不过气”——然而她却是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

南老师告诉我我的文章堆砌太多了,我看了很多书,这帮了我却也害了我,导致我什么事情都想引进作文。我是个没有任何脾气的人,但只有在语文这一科上,我倔得简直无法理喻。我那时总是试图和南老师理论,给她讲我的语言、我文章的内在逻辑有多漂亮。南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她说你能把我讲明白,上考场你能一个个去给判卷老师讲明白吗?

是南老师让我明白了考场作文和我平时写的随笔不同,明白了为什么平时我的作文总是“叫好不叫分”——虽然很多人说写得很厉害,但是总拿不到令人满意的分数。我在南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摧毁自己原有的写作方式。推翻一个模式再重新建立是痛苦的,而这样痛苦的过程我持续了一个多学期。直到后来,我写的作文无论在学校里判卷还是拿去区里判卷都是无可争议的高分,我记得那天南老师在课上说,现在孙婧妍写东西是出来了。那时她语气中的欣慰,我深深感动。其实我又怎么不知道,她这样帮我纠正我的写作方式,劳心劳力的不只是我一个,我的每一篇作文她都要看,看了还要想,想了还要改,改了,还要和我谈。

同时,南老师也是一个因为课堂风格被我们学生评价为“天马行空”的老师。对于我这个中学六年没认真听过几节课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想要吸引我的注意力是很难的,而南老师的太多课都能做到这一点。她毫不吝惜本可以让我们做题、读教材的课堂时间,常常几节课几节课地连续让我们面红耳赤地互相争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给我们讲一些很能提高素养但和考试没什么关系的内容。我印象中她上课常常是这样:原本在讲课本或五三,突然被其中的某个词或者某个作家所触发,开始天马行空地发挥,最后往往令我们在譬如“道家与儒家”、“社会的异化”等等内容中听得如痴如醉。

南老师鼓励我们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她带我的两年里我写的论文或者专题包括加缪与未知结构、中国文人的山水隐喻、论男性作家笔下男本位思想的集体无意识、从嵇康透视一个时代„„等等等等。我相信这些内容中的任何一项,都绝对不会在高考中出现,也不会成为我的加分项目。然而我对语文的兴趣,还有我钻研问题的习惯,都得益于在我高二高三这两年的这些研究。南老师是一个渊博并且有着相当见地的老师——在她开始带我们班的时,很多人都觉得照这么学两年高考很堪忧,因为她讲的东西和正常的应试语文教育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我们在这两年间一直名列前茅的语文平均分和我们班的高考结果证明,无论是作为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南老师都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教师。

六年来,语文一直是我最强的科目,对它我有绝对的兴趣和绝对的优势。我相信,这首先是这几位老师在过去的六年中坚持了对我的培养方向的功劳。如果不是他们的教导,如果没有他们的信任,我可能只会是一个“平均分学生”,语文永远不会成为我的热爱、我的专长。

我觉得这四位老师对我的培养,或许很能给其他老师以启示。作为一个学生我当然没有批评任何老师的权利,然而却无疑有着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建议的立场:在我的所见所闻中,现在令学生变成刷题机器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语文是这样一个东西,你抱着应试的目的去学习它,你的分数不一定会有多好;然而如果你忘掉分数去享受这个学科、享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积累了这个学科的素养,那么最后,高分必然会自己找上你。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和分数相比,素养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没有理由说一个掌握了高级技能的学生回过身去做相对而言低级的卷子时,他的分数会不好。

如果我的分数能够让足够多的老师看到我在上文提到的那四位老师的教育模式,并且开始试着运用这种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素养的教学方法,那么我敢说,这将是这个分数所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E 关于具体题目

在具体的试卷题目上,我反而是没有太多好说的了。因为一方面我认为方法是很个人的东西,我把我所有的做题习惯告诉另外一个人,他去照着做也不会变成第二个孙婧妍,也许他会发挥的比原本还不好;而另一方面是我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有了套路就会僵化,如果今天我在这里说多了我认为怎样怎样答题好,那么反而会限制住一些更好思路的出现。所以我不打算多说。

我只是想谈谈我们该透过试卷上的文字看到什么,我拿试卷中分值最大拿分也最难的阅读部分举例。

首先要明确的是,文章这种东西,不管是何种题材、何种长短、何种文体,归根结底完全就是四个字:含道映物。在这里我把“道”理解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也就是他的写作目的;而“物”是他的文章本身,包括他的一切语言组织形式和他在文章中运用的物象。含道映物,也就是说作者是带着他的目的去写这篇文章的,文章里的一切都要为这个目的去服务,都是这个目的的映像。明确了这一点,等于直接抓住了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无论是手法或作用分析、划线句赏析还是含义理解,都属于对于“物”的发问,而我们要做的事则非常简单,就是找到作者的“道”。

随便编一个例子: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中,开头那段环境描写简单却很经典,现在我们来看这个环境描写它的作用。

遇到这种题我一般不会去想五三教的那些东西,如果我们一看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就去在记忆中找辅导书上列出的一二三四五,能拿到平均分,但一定会丢落要点;而平均分是没法令你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

这时我们带着“含道映物”这几个字去看鲁迅的“道”。他写环境也好、华老栓等人物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歌颂为革命牺牲的夏瑜,他是在支持革命、批判当时的反动派,同时用他的笔去揭露封建环境下人们的愚昧无知与贪婪残忍。当你明确了他的写作目的后,那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就很清楚了——暗示时代大背景、揭露反动派嘴脸、突出群众的愚昧与麻木、为后文做铺垫、蕴含对革命的希望。

所有的阅读题都是这样的思路,而语文试卷上的绝大多数题目,它们的解答思路和这种阅读题并无两样。只要明白了出题人想考察的是什么,根据他的目的,很容易便可做出解答。

答题,可以有经验,但不应该有固定的模板。如果你对于不同的试卷都用相同的模式去解答,战战兢兢地计算着自己能得到的分数,那么你就太被动了,“标准答案”几个字完全框住了你。我觉得我们作为学生应该跳过从答案分析题目的被动阶段,转而从题目本身出发来寻找答案。只要仔细去寻找,就一定可以从题目的蛛丝马迹中找到出题人想要的东西,给他那个东西,你就是高分。

一切试卷都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而不是对标准答案的要求。所以,解答试卷时应该尽可能地体现能力,通过答案去和出题人、判卷人交流,让他们知道你明白他们的“道”,也就是说他们要考察的是什么。对于一份这样的卷子,你要相信,没有一位判卷老师会不给你好分数。

F 结尾

写到最后,我忽然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是如何懵懂地对中文之美有了最初的感受。

必须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我的明智的、感性的、性格中很有些浪漫主义因素的父母。他们对我在语文上的启蒙教育不是看我在几岁时能认得几个字、标出几个拼音、读出几个词语,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我这些,我因此感激他们。

我的父母,他们是最早让我明白中文的内核是什么的人。我的父母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读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正如《海的女儿》的内核是爱与牺牲,《夸父逐日》的内核是执着,《秘密花园》的内核是自然与成长,中文的内核,是它所包含的精神,是它所蕴藏的感动。

儿时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已经太过模糊,在幼儿园和小学学习的拼音规则、笔画顺序等等等等,我几乎全都不记得了。然而,我仍然有着绝不会褪色的记忆——我永远会记得我和母亲一起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重新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永远会记得父亲为我完成了小学所有抄写词语的作业、让我在他抄写时去读我想读的书,永远会记得我第一次为书中的悲惨泪流满面、第一次为书中的欢乐欣喜若狂„„我绝不会忘了这些。

语言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什么?为了在考试中拿好看的分数?为了考各种各样的语言能力认定证书?为了自豪地告诉别人这个字我认得?

如果对于上面的问题一个人的答案是“是”,那么,他已经忘记了语言这种东西产生的初衷。

语言,是为了表达,是为了表达精神,是为了为这个世界表达爱、表达美、表达动力、表达希望。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有很多成功的作家,他们出道时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绝不比现在的中学生要高,让他们去做我们的考卷,他们不会有比大部分普通高考生更能看的分数。但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语言大师、文学巨匠?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语言的内核,他们知道该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也知道应当用语言表达些什么。

只要能运用语言去传递你想要送给这个世界的东西,那么,你在这门语言上的学习就是成功的。

诚然,我有个很不错的语文分数,然而这确实是有很大运气成分在里面的。我的语基很薄弱,高中时我是班里有名的白字先生。如果换一套题,我可能会连着错前三道选择,就像我在之前的考试中有过的那样。

但是,我从未因为我在任何一次考试中的分数而怀疑自己在语文这门学科、在中文这门语言上的能力,我最自豪的绝不是我是2013年北京市的语文状元,而是我能够如我所愿地运用文字——

我常写错别字,我搞不清字音,我乱用成语,我写作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简直毫无章法。然而,我说的话,大家认为有道理;我写的东西,能够感动读者;我通过文字传达出的思想,可以影响一批又一批人。

这才是学习语文真正带给我的、令我感激的礼物。

这才是我为什么热爱语文。【附】(孙婧妍同学的考场作文)

手机论

手机者,信息时代之标志物也。其形也善,其用也泛。一机在手,分居可闻亲友声,闭门可知天下事,闲以自娱,忙以减负,实乃古今之便利物也。纵昔时科技大家,中如墨翟、西如爱迪生,闻之亦必瞠目大惊,拍手而称善也。

手机之用虽广,然众亦未皆称其善也。清明时节,余家有宴,亲友归,众宾至,围坐大桌,酒洌而肴甘,实盛事也。然席间不闻寒暄笑语,但见少小者人手一机,低头垂目,唯按键之声不绝于耳;而长者亦不免持机离席,于走廊低声私语,盖有生意联络也。席毕,余未见宴之欢也。祖母黯然谓余:“人情之薄如此,手机之过矣!”

由是观之,凡今所谓高科技者,有其一利必有其一弊。譬如枪支弹药,可持之保家卫国、伸张正义,亦可持之杀人越货、逞己私欲。而余以为,物之利弊,大抵在于驭物之人。驭者善,则用物于善处,故物善;驭者恶,则用物于恶处,故物恶。手机乃一通讯小器,善用则便利多多,恶用则乱心扰扰。呜呼,余尚庆手机之弊小矣,仅止于淡泊人情、疏远人心尔。倘若恶用电脑、枪械乃至舰艇、核弹者,轻则害人性命,重则毁其家国。科技之用,敢不慎乎?

由是余有言:欲扬科技之利而抑其害,则驭科技之人,其责重矣!

或曰:抑科技之害而扬其利,何以也?

其一,须以长远目光观之。世之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其新品之数也多、之用也善,丰富且改善吾辈生活于一瞬,为之欣欣然者,不计其数。然其深层、长远之后果——如人之交游、思之嬗变乃至后续之影响——观之者鲜矣。譬如昔者塑料袋现世,众皆喜其廉而便也,故人人用、日日用,待万千白色聚乙烯物或飘于空中或埋于地底,方悔环境污染之甚,晚矣。故欲使科技得其善用,则驭科技之人须有远虑,从持续之影响而非一时之利益深思之、熟虑之,方不致为其所劫。

其二,须以高尚德行用之。纵有长远之计,然一心逞己利而无视他人者,亦无以扬科技之善矣。北京,国之都也,其苦雾霾之害久矣。以京人之智,无有弗知雾霾多起于汽车尾气也,然耽悦于出行之便利,贪恋于己时之可贵,鲜有弃私车而乘公交甚或单车步行者也。此即以德之不高驭科技而致善少恶多者也。故曰,欲使科技之利大于弊,多益而少害,则驭科技之人须有高德,以大局观之而非以一己之私用之,方可得科技之善。

由此观之,手机者,有善亦有恶,或曰无所谓善恶,以远虑观之,以高德驭之,不以其废正务、远人情,亦不以其谋恶事、乱法纪,则必可得其利益而损其弊害。而天下之新科技利器,莫有普遍如手机者,故吾辈若以远虑观之、以高德用之,则科技百利而无一害之日,可待也。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下一篇:中学播音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