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

2024-07-05

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共7篇)

1.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 篇一

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不少。

杨华峰[2]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整体,故把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子目标。

章波[3]以“3R”原则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再循环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5个方面来协调控制循环经济建设状况和发展水平。

于丽英[4]以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人居环境体系和社会消费体系四大体系为设计基础,用经济发展指数(包括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率)、绿色发展指数(包括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人文发展指数(包括人居环境和社会)来表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李王峰[5]主张循环经济水平由资源要素、经济要素、生态环境要素和社会要素四个要素来表征。

刘洪等[6]认为应从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四个方面来评价。

刘云忠[7]从物质流的角度分析,提出了物质投入、物质排放、物质循环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五个方面的评价结构。

樊元[8]等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成五个等级,即资源效率、污染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从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来看,尽管各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不同,但所含指标大类差异并不是很明显,且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区别不大。

区域可持续发展注重区域中人口、资源、经济、生态等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与发展趋势。

为了更准确的反映区域循环经济的特征,需要建立可以区分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内容分析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设可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主要体现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上,主要集中在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软件建设主要是法律法规政策支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一)硬件建设

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生态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

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减少,都是企业层面建设的重点。

而能源的梯级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开发使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方向。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要运用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理论,以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为重点,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协同生产,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以绿色消费为目标。

它包括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的物质循环,以及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

(二)软件建设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由过去的“公共物品”角色向“生产要素”和“资本”角色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在使用、交易、定价和监管方面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

“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现象的客观存在要求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有效发挥政府的管制作用和引导作用。

无论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还是引导绿色消费、发展环保产业,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环境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在这方面,政府应与企业合作,给企业以支持,对于重要关键技术领域,政府应提供资金及技术援助,或与企业联合攻关,实现技术突破。

三、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目标由若干个子目标构成。

理论上讲,它们应该构成“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完备性指标体系,应该不仅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而且没有重复和交叉。

而达到这些要求在选择具体指标时有很大难度。

第一,很多指标目前还无法量化或者数据的可获得性差,如绿色GDP比GDP更能真实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循环型社会的经济发展内涵更接近,但是由于绿色GDP的核算指标,很多是无法量化的,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2]。

第二,做到全面也很困难。

指标体系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定量化表示,而循环经济发展这个概念的边界界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此,分指标的选择是在考虑循环经济发展内容全面性的情况下兼顾数据来源的难易程度和可靠程度,尽可能使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重视经济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突出循环经济特征指标、兼顾软件建设指标的方针,选择一系列的具有代表性的分层指标。

由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内容,从生产到流通、消费、垃圾处理等环节均应该得到体现,因此,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相关活动的开展等内容也要有相关的分指标来反映。

从评价指标的类型看,既要有反映系统特征的量化指标,又要有反映其过程的动态指标;既要有增长指标,又要有效率指标。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

鉴于上述困难和设计,本文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重点性和一般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在上述对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把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分为经济发展指标、循环经济特征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和组织与保障指标四大部分,用39个指标来表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具体设计见表1:1.经济发展指标。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人口及就业压力,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第一要务依然是发展经济。

本文把经济方面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经济发展现状的指标,另一类是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

2.循环经济特征指标。

循环经济是全面分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同时也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9]。

循环经济的整个经济过程可分为入口端、中间端和出口端三个部分。

从入口看,应尽量高效率地使用天然资源;从中间端看,应促进循环资源的循环使用;从出口看,将成为环境负荷的废弃物的最终填埋量降到最小。

因此,循环经济特征指标可以分为三大类。

入口以“资源生产率”为主要指标;循环以“循环利用率”为主要指标;出口以“最终填埋量”为主要指标。

3.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循环经济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的好坏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直接相关,故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也不可少。

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有环境保护、环境绩效、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四个方面。

4.组织与保障指标。

循环型区域的建设难度要比循环型城市要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更为重要。

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立法全面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实施,是国际通行的做法[10]256-259,264-265。

优惠的经济政策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的政策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循环经济意识的建立则是所有循环经济工作开展的前提。

因此,本文将这方面的指标也纳入了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根据循环经济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可持续发展这个终极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与主要任务初步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更好的反映循环经济的特征,下一步拟建立适合的评价模型,以改进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何莉 工作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2.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 篇二

《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指出,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本法所称循环经济,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这表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目的以及循环经济的定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资源紧缺、环境保护越发受到关注,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求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进行兼顾, 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 以求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过程,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就指出, “本法所称减量化,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本法所称再利用,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 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本法所称资源化,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环境法的着重点在于对污染和废弃物的末端治理, 而资源相关法律的着重点在于开发开采过程中的资源节约, 而循环经济法的理念是将两者联系, 以期达到一种低消耗, 低排放, 高产量的目的。有学者总结,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 延长和拓宽深生产链条, 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 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 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1]

2 区域循环经济的界定

实现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就必须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经济水平等等各种客观因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如果对循环经济理念的理解僵化, 对循环经济的实施程式化, 不能和区域特征联系起来考虑, 循环经济并不能得到高效实现。

“区域”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学界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时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人认为要“从企业、工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来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循环经济, 包括企业个体、企业群落以及国民经济”[2];还有人总结认为, “区域循环经济包含三方面:依靠企业群体实现, 企业群体之间依靠产业链来联系, 遵循‘3R’原则。”[3]分析这两种对区域循环经济的界定可见, 前者对区域进行纵向划分, 逐步微观化, 将循环经济放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展开, 论证每个层面的循环经济都是不可忽视的彼此联系的一个整体。后者, 从横向上由企业群体这一中间层次依靠何种方式按何种原则联系的角度对区域循环经济做出界定。这两者只是对一个概念理解的不同视角。

对于“区域”, 广义的来讲, 一个企业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层次, 一个工业园区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层次, 按照行政区划的各个各级地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层次。本文要研究的区域不是以企业个体、企业群落为内容的微观“区域”, 而是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的各区域, 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各地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特点, 从而实现将企业内部、企业群落清洁生产实现循环和整个社会循环联系起来。

3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因素的分析

循环经济的发展之所以要重视区域因素纳入其中, 因为不同区域在资源现状, 经济结构等等条件并不相同, 循环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和这些因素有着关联。

循环经济在不同的空间上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 主要体现在, 比如说:[4]

(一) 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循环经济作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 必然要依托在某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之上, 而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存在差异;

(二) 产业结构以及分布状况差异。循环经济作为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其实现需要企业个体及企业群落作为基础, 集聚的企业群落间的循环效率必然会高于分散的各企业个体;

(三) 科技发展水平差异。不同技术水平下, 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适合某一区域发展的而技术水平并不一定能在另一区域得到实现;

(四) 消费理念的差异。循环经济的实现以绿色消费作为重要体现, 当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的程度, 人们才会才会建立绿色消费的理念。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同的, 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集聚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消费理念也有不一样, 因此, 循环经济发展须注重区域因素, 要选择符合本地区循环经济运行模式。面对这些差异, 我国不能一概而论地对各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采用同一种模式, 在循环经济的运行实现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条件等区域性的特征, 选择适合本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因素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需在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律的统筹规定下, 同时注重区域层次上的因地制宜, 协调发展。

4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通过立法制定可行的法律法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 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循环经济促进法》也已经通过并将实施。

目前, 有学者总结出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战略转型模式[5]:其一, 就是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转型模式”;其二是以辽宁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转型模式”;其三是西部地区典型的“跨越式转型模式”。可见, 我国各区域根据当地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特点采取了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 尽管如此, 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无论是广度和深度上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通过并即将实施, 其中, 第十二条有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第二十九条有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布局,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可见,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中对区域因素的重视, 要实现因地制宜的区域循环, 各地方需根据自身条件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指导下, 实现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

5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即将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并且其中体现了对区域因素的重视。前文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区域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以下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做出一些探讨:

5.1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统筹

即将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填补了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欠缺, 前文也提到, 其中第十二条和二十九条涉及到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须在国家的协调和统筹之下。循环经济基本法确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原则以及基本制度等, 各地方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是在国家统筹下因地制宜。各级地方政府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指导下, 应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做出规划。

5.2 地方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

为了发展各自区域的循环经济, 地方性法律文件并不少见, 比如说《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性法规[6], 比如《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本省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的规划和规定。前面也提到了有学者总结出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战略转型模式, 在我国各地方区域因素存在差异的前提下, 各地方要结合本身的特点设计规划适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3 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及完善

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对相关配套制度的进行制定及完善。这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就有所体现, 比如, 其中第四十二条关于设立发展循环经济有关专项资金就规定,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再比如《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四条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 就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6 结语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中区域差异因素的重要性, 包括自然资源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因素差异, 进而分析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由此可以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做出了一定的探讨。总而言之, 循环经济的发展须重视区域因素, 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各地区根据区域的自身发展状况, 在国家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统筹下, 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规划本区域内企业个体、企业群落间的循环经济以实现本区域内的循环经济, 进而与其他区域之间互动协调, 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冯之浚主编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 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第28页

[2]凌岚、王少平、陆雍森:《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 2005年6月第31卷总第129期, 第42页

[3]丘兆逸:《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成本——收益矛盾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6年第6期, 第92页

[4]慈福义、陈烈:《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思考》[J].地理科学, 2006年06月第26卷第3期, 第273页

[5]任勇、陈燕平等:《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年第15卷第5期, 137页

3.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 篇三

关键词:区域发展差异;非均衡性;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66-01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指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区域发展非均衡性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区域发展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因此,只有明确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与发展循环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构建出适合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对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的有利促进作用

(一)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从90年代以来,由于倒流效应强于扩展效应而导致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差异呈现累积性因果关系。区域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其危害显而易见。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距。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实施使得企业在研发环节就会重视产品对环境的友好程度,有了研发产业的支撑以及国家对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财政和税收上的大力支持,这一类企业不仅能够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就业率,增加欠发达地区的GDP,还能促使资本和人力资源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共享为前提,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能够合理流动,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各个地区能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建立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

(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有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外部性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外部性。外部性通常分为外部经济性(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负外部性)。区域之间由于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也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有限资源的制约,区域之间就会出现帕累托不最优、无效率和不公平等问题,在不同区域之间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和推进区域公平,从而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更趋于频繁,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可以减少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内化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区域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尤其是可以阻止负外部性以乘数效应进行扩散。一个成功的循环经济模式应该使得该区域所产生的效应为正,这样即使存在区域关联效应和乘数关系,所有区域的总效应也肯定为正。

二、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一)利用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实施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东部区域虽然总体经济实力最为雄厚,但是在资源型产业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推广以企业为主的小循环模式,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绿色消费战略,并建立有效的城市垃圾回收体系。

中部区域属于中等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因此中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结合当前技术转移、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的契机把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扩大到同区域内产业体系中不同组织间的资源和物质共享,并按照产业共生原理,建立同区域内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工业流程和环节的纵向和横向共生网络,形成两个或更多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及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残留管理。西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生态环境的恢复。西北地区根据矿产资源较丰富的特点,按照“3R”原则,对山、水、林、路等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和废弃物转化环节,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粮、草、果、种植业,从而形成生态系统合理循环体系。西南地区多为高原山区,交通受阻,但资源矿藏丰富。在农业方面应该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达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业方面应该结合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高效的产业链,通过产业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二)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消除区域发展中的“负外部”效应。在现阶段,某些区域可能理论研究比实践更有价值。有的区域因为实施了循环经济消除或降低了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其效应呈现正的状态;而有的区域(不一定是欠发达地区)现阶段不具备实施循环经济的条件,有可能就会产生负外部性效应。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改革税收体制对承担负外部性边际成本的区域进行补偿;以及对资源价格进行重新定价来抑制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过度资源需求。其次,在构建区域差异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中需要强化政策导向和市场力量,营造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通过市场竞争,发展清洁型产业,限制或取消那些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谁治理谁收费制度,把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成本内化为企业成本。完善法规标准,把“问责制”和利益挂钩,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成果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促使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主体充分利用资源,消除负外部性,为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李立华.区域乘数效应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安排[J].经济评论.2007,6.

4.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 篇四

循环经济理念及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从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实践、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及绍兴市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来论述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 者:严关龙 Yan Guanlong 作者单位:绍兴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年,卷(期):26(1)分类号:F061.3关键词:循环经济 经济模式 “3R”原则

5.循环经济发展的论文 篇五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1】矿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与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过去那种高强度开采、高资源能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被反省,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等都是有限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或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绿色消费,应该被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可,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当前,学界大多认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有2个:一是生态学,二是经济学。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既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涉及广泛的大文化现象,即广义的生态文化现象,既是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环式、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其结果是极大地破坏和浪费了自然资源,一方面导致资源快速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大量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是以可持续循环发展理论为基础,由传统的“开环式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反馈式、闭环式循环过程,是一种最大化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互相和谐,在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与传统经济理念相比,循环经济的特征在于“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也有学者以“4个可”或“4R原则”概括,即“可回用(Reuse)、可循环(Recycle)、可回收(Re-covery)、可再生(Renewable)”,我国循环经济理论还坚持了减量化优先的原则。

2我国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过程当中,资源约束趋紧,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宗、战略性矿产资源铁、锰、铬、钒、铜、铅、锌、铝、钾、镉等严重短缺,对外依存度很高。

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从的2.22亿t增长到13.1亿t,进口铁矿石产量从20的0.6997亿t增长到的8.19亿t。

我国自产铁矿石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0%左右,铜精矿对外依存度高达80%,铅锌矿已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我国锰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大部分含铁、磷高,优质锰矿约占总储量6%,20我国锰矿进口量1349万t,比上年增长20%。

钒、铬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及社会的发展,对钒、铬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2012年我国钒产量(折合V2O5)约为6.8万t,约占世界产量的52%。

目前我国铬盐产能已达35万t/a,约占全世界的1/4,但我国铬矿资源极为紧缺,90%的铬资源依赖进口。

我国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煤炭等战略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17%、28%、67%。

金属矿产资源禀赋复杂,埋藏深、品位低,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赋存环境恶劣、复杂难处理,许多大型露天矿山逐渐进入极深部开采阶段,开采深度高达1000m。

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消耗和枯竭,我国已开始向地下深部获取资源。

深部资源开采条件复杂,选矿难度大,导致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国家低10~15个百分点。

铁矿采选综合回收率不足60%,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率不足35%,大量境界外矿、残留矿、驻留矿尚未被充分利用[2]。

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矿业开发产生的大量尾矿、废石及渣、尘、泥、灰等固体废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目前仅金属矿山堆存的尾矿就高达100余亿t,并以每年10亿t以上的排放量剧增。

大量固体废物排放与堆存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矿业固体废物污染生活用水的事件已屡见不鲜。

大量矿业固体废物的排放也造成大量有价金属与非金属资源的流失,成为矿山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大部分建成于20世纪50—60年代、部分70—80年代的国有矿山多数面临着资源危机[3]。

据不完全统计,有3/5的矿山因资源枯竭而接近尾声或已闭坑,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保障能力。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已有69个资源枯竭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我国矿业及其加工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少循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是,大量开发、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导致土地、空气、地下水等严重污染的事件频发。

我国资源产出率只及日本的1/7~1/5,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0%,但能源消耗量却占全球的20%左右,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1.6%,但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

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日本的4.5倍、美国的2.9倍,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以上。

我国矿业城市万元GDP碳排放强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至少20%[4]。

因此,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通过节约资源和提高生态效率,推行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矿山,推进矿业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是解决资源紧缺、能源紧张、污染加剧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我国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进展

坚持工业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日益成为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自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初,开始重视循环经济工作。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正式施行;201月23日,国务院还颁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工业领域的各项任务。

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源产出率有所提高,初步扭转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的势头。

“十一五”时期,我国矿业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进展,由表2可见能源的产出率提高了24个百分点,水资源产出率提高了59个百分点,工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主要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产量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比率提高了7.4个百分点。

在黑色、有色、黄金、煤炭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并涌现了一批典型。

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在推进矿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5]。

该公司对下辖小官庄铁矿表外矿进行回收,每年多回收原矿9万t,可选出TFe品位64%的铁精矿2.28万t,不仅提高了铁矿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对下辖的张家洼铁矿残留矿体进行开采,每年增加铁矿石原矿产量15万t,采用细筛分级—强磁选—浮选—再磨—强磁选—重选工艺,以强磁选代替原来的重选作业,将尾矿品位由14.5%降低至11.79%,回收率由76%提高到80%以上,同时铁精矿品位也由63%提高到65%以上。

原工艺选铁尾矿中丢弃了大量的铜、钴资源,为回收这部分铜、钴精矿,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

改造后,按选矿厂年处理原矿230万t计算,铜精矿品位可提高至20%、回收率达到13.5%,钴精矿品位0.38%、回收率53.54%,每年可增加品位20%的铜精矿800t,钴精矿5.07万t。

此外,还对矿山废水、浓缩池回水、尾矿库回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了用水量,仅此1项,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是我国特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高开采、低产出、高排放—环保末端治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5个阶段。

“十五”期间,该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3大挑战:一是资源严重短缺,到,已有4座矿山因资源枯竭关闭停产;二是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以及国内先进矿山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三是环境问题,该企业是铜陵市大型企业,但污染贡献值也位于第一。

在挑战面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将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步入“主业内循环”、“改造提升现有系统与建设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相结合”的发展轨道。

为了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公司利用下辖的冬瓜山铜矿矿石中蕴含有丰富的硫、铁等资源,新建了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园区功能配置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延伸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使上游生产的副产品或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材料,利用产业间的代谢和共伴生关系,达到资源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的目的。

园区综合回收利用伴生硫铁资源,相当于开发一座年产硫铁矿石150万t的大型矿山,利用余热每年发电约2.4亿kW;SiO2转化率提高到99.8%以上,每年可减排SiO21260t;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96.67%。

循环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处河南省中部的灵宝市,有着丰富的金、铜、铅、硫、铁等矿产资源,盛产黄金。

但由于长期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和高度依赖,灵宝市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产业单一、环境污染、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为了摆脱陷入的困境,当地政府和企业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鼓励企业继续加强黄金资源勘查的力度,增加矿产资源的储量,同时深化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技术研究,对尾矿及贫矿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加强技术攻关,对伴生金属的冶炼和副产品加强开发和利用的力度,

使该市由单一的黄金采选业发展成为黄金采选—深加工—多金属回收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链条,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从而逐步扭转因黄金资源枯竭,黄金企业经营困难的不利局面。

年,灵宝市又通过综合开发利用,拉长壮大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以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为平台,形成了四大矿业循环经济产业链[6]:黄金产业链、铅业产业链、硫铁化工产业链、铜产业链,形成了金、铜、铅、硫铁等矿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4我国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方式的转型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克服积重难返的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困难,挑战巨大,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这对于矿业而言,更具有针对性。

我国矿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保障措施在于:

(1)紧紧围绕“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为重点,把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作为中心任务,高效开发、循环利用矿产资源,推动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立足我国国情及矿产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的特点,把握资源勘查、采矿、选矿、烧结、冶炼产业链条工艺中的资源走向和能源利用。

6.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 篇六

反思传统工业经济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 人们发现生态环境事实上已经不只是单纯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的必需要素, 也是社会意义上的经济要素。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这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 即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它已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1]

而循环经济正是一种生态型经济模式, 是一种倡导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 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所有的物质、能量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 使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适应生态循环的需要, 使物质、能量、信息在时间、空间、数量上得到最佳运用, 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自然之影响降低到最小, 从而做到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控制在自然环境的生产力之内, 把废弃到环境中的废物量压缩在自然环境的消纳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即在资源不退化甚至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现代学者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主要提出了四种可实现的发展模式[2], 他们包括杜邦模式 (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园区模式、德国DSD模式 (回收再利用体系) 以及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就我国的当前国情而言, 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地要发展类似德国、日本的循环经济模式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难以操作的。然而, 工业园区模式, 可以通过贸易方式利用企业间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 且工业园区多呈局部小区域形式先行示范发展, 适合我国当前国情。

2 生态工业园区

2.1 什么是生态工业园区

EIP (Eco-Industrial Park) 的建立和发展是建立在工业园区基础上的。工业园区 (Industrial Park, IP)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 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园区建设方式。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中心技术报告中对工业园区的定义, 认为工业园区是一种包含工业性质企业的限定地理区域, 这些企业可以是类似的或各异的、最新型的或相对不尖端的, 但其基本要素是:该工业区由一个有管辖权的单一主管当局管理。[3]

20世纪90年代初, 一些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中出现了“生态工业园区”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EIP) 的概念, 他是工业生态系统的具体体现, 也是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实践之一。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 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国外在1995年由Cote RP, Hall J以及1997年Pierre Desrochers等学者最早对此提出定义。国内王虹女士在《生态工业园区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一书中将其总结为:EIP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 是依靠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式, 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他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验园区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2 为什么要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2.2.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

由于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总体压力并没有下降, 生态消耗的总量将继续增加, 一些资源的供应缺口会进一步加大。在可预见的未来里, 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仍然会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如若放任传统产业“三高”的生产方式, 不仅无法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也无法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2.2.2 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

鉴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 循环经济短时间内难以大范围推行, 部分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逐步改善。因此, 发展生态产业园区, 建设数十个适宜人居、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资源循环、生产集约的“绿色园区”样本, 不仅适合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 也有利于通过建设样本, 增进城市居民对于循环经济的了解, 使其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3 苏州工业园区的部分实践

3.1 合理规划促进产业升级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国家为主导, 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设计以及园区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部署。

在苏州工业园区 (本章节以下简称“园区”) , 规划的灵活性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或者依靠规划本身, 或者依靠规划管理。

园区的规划图纸上总会出现一些没有标明用途的灰白色地块, 这就是园区的“白地”。

所谓“白地”, 是新加坡设计公司提出的最新概念,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设计理念。规划要随着经济发展做相应调整, 由于规划者们对这一地块还没有清晰认识, 做什么用都不舍得, 或者不确定。便将这些地块称之为“白地”, 为未来可能是商业中心, 或者是学生生活、学习中心的建设留下空间。

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的建设中, 职能部门都会遇到一个莫大的困境, 原本规划成为住宅区、工业区的地块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配套的商业区, 然而可用的土地十分有限, 如果不实行拆迁政策, 商业区的建设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然而各地政府都深知:不论是从经济角度、社会角度还是政治角度, 拆迁的代价极为浩大。园区规划建设预留的“白地”和“弹性绿地”的设计理念, 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样的困境。

3.2 良好生态环境着力带动多产业发展

张敦富教授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明确指出, 投资环境作为吸引企业入驻、鼓励人才流入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基础要素包含四个部分, 分别是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状况、土地状况以及生态环境因素。

仔细端倪, 不难发现, 生态产业园区的建立必然已经将区位条件、土地状况考虑再三, 可谓与生俱来。而基础设施较为宏观, 包括了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等, 门类众多。至此, 生态环境成为了高端人才是否参与产业园区建设、成长, 企业是否考虑投资建设的重要因素。一个污染严重、垃圾遍地的产业园区是不能吸引任何人的;平淡而无特色的水泥森林式产业园区注定难以发展壮大。

园区在这个方面表现卓越, 在此仅以环金鸡湖旅游风景区为例。

园区以金鸡湖为核心, 建设大量中高端住宅, 提供舒适、整洁的城市生活环境。建设了一批以金鸡湖景区为代表的免费开放式公园和景观带, 为市民乃至外地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闲、观景去处。从环境地学角度而言, 区域小气候因有湖泊的存在而更适宜人居, 有效改善了城市热岛效应。从多维生态社区规划价值观角度 (1) 分析, 管理有序、免费舒适的公园景观的存在, 构成了生态性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优秀的高端人才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入驻, 实现了效率性价值;城市区域环境的总体整洁, 完备良好的开放式景观保证了生态社区的公平性价值;而旖旎秀丽的环境使得生态社区具有了宜居性价值。

可以想见, 生态工业园区具备如此的多维生态价值观, 为生态社区理想居住生活模式提供了可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和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一对贯穿始终的矛盾。

3.3 完备的教育体系保障持续发展

教育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3.3.1 基础教育提供的对象不仅仅是孩子

基础教育的现实服务对象必然是未成年的青少年, 而其实质是为学生的父母所提供的由于孩子优质教育而带来的满足与放心。换言之, 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也为接受教育的孩子的父母服务, 使其能够将孩子放心的托付给学校、老师, 减少操心其成长的精力花费, 安心于事业, 为完满和谐的家庭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3.2 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城市的认同感

园区本身优美宜人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优越的就业前景, 为优秀毕业生留苏的意愿增添了砝码。

3.3.3 继续教育使得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

继续教育中, 不论是职业性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还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 都可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综合园区的发展实践,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应以国家为主导, 以市场为导向, 以群众需要为依托。通过多维利益共同体的参与, 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同时, 鉴于世界上大量发达国家有大量建成或在建的同类型园区, 通过对它们发展过程的研究, 可以探求其发展准则与经验, 从而加以借鉴, 减少我国在探索建设同类型园区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回到我国当前国内东西发展不平衡, 地区社会经济差异大的现实大背景下, 一味简单拉平东西部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准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有条件的局部城市区域, 由中央政府牵头, 地方政府引导, 企业与群众密切参与地建设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示范, 进而发展数量颇多的类似区域经济, 再将区域经济的交互有机联结, 达到整个大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模式。而这样的发展模式, 以我国国情, 应以国家为主导, 以市场为导向, 以群众需要为依托, 以国际先进案例为目标的发展准则。

4 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就全国范围而言, 包括但不限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诸多城市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地方领导和居民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或实践存在如下一个或多个普遍问题:

4.1 长期以来, 建立的政府单中心发展地方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

长期以来, 我国参与发展地方循环经济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主体是政府, 政府单中心的参与环境保护其首要弊端就是疲于奔命, 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往往是在一阵运动过后, 污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再次出现。

同时, 一些评价体系指标过多, 内在逻辑结构不清晰或存在重复, 部分指标难以进行量化处理。就绿色招商[4]建立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即“绿色门槛”) 科学度欠佳或少部分地区存在行政指令干扰。

这一方面, 中央政府无法获得准确、详实的情报, 从而增加了政策制定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 部分有效的、有益于人民的决策, 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实施, 甚至通过国家强制力片面的执行。同时, “政绩联合体”的存在无法深刻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 在此不做深究。

4.2 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日常损耗不能够及时维护, 地方政府缺乏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的长久性方案

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循环经济中资源循环的认识不够深入, 片面重视生产资料的循环, 忽视基础设施循环利用的代价, 对基建投入缺乏长远计划, 没有有效而严谨的调研工作, 加之我国部分职能机关缺乏长效性管理、监督机制, 使得建设循环经济的初衷面目全非, 资源浪费严重, 循环利用率低下。

4.3 当前我国衡量地方发展指标单一, 产业转型阵痛带来的中短期政绩影响使得产业转型难以为继

一般而言, 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标居于首要地位, 这在我国历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5]:博取上级领导的信任, 某些地方政府官员总是尽可能的使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要触犯上级部门的利益和中央的利益。我们不能将这种现象一概而论的定调为消极的。值得探讨的是, 这样的行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比如强调稳定的执政理念一方面可以确保全国经济的协调、社会发展的有序;另一方面使得地方官员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如此, 不仅不利于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 也会使得地方企业因政策限制而无法抓住市场机遇。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方面深入调研、探究。

(1) 根据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研究机构, 从事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6]常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7]、灰色聚类法[8]、模糊数学法, 在此不加赘述, 同时, 各地方政府应当重新审视自我角色的定位。可以通过良好的制度规划和合理的行政审批手段, 加以调控。将部分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中小型产业园区建成有特色性的行业聚集的产业园区, 降低地方之间的产业重叠。

(2) 明晰政府职能部门与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利的边界。由于存在“政府失灵”, 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往往只能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行使。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国家 (政府) 调节环境冲突的作用可以适当的由市场机制来替代[9]。

(3) 加强宏观调控, 加强监管, 通过市场关系协调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通过政府的政策感召、信息引导、组织协调和检察监督等方式, 把资金、资源和人才等引向产出效益较高、发展前景较好、对区域经济贡献较大的地域或部门。

不难发现, 我国当前在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诸多病症。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性治理错误的将一个既有问题界定为一个纯粹的行政管理问题。因为权力寻租和信息不对称, 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 循环经济空有口号而难以实质发展。政府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出于各自利益进行“合作”, 全然弃人民之权利和利益于脑后, 出现博弈论中“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概括上述三点对策, 公众参与, 也即第三方介入, 参与循环经济建设是当前首选。鉴于我国政治体制、经济政策惯性以及城市居民的总体素质, 无差异大范围推行公众参与不是短期内的上策。是否可以探索出一条以区域为代表的区域循环经济体发展之路, 也即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之路呢?期许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一致, 建设特区, 让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后, 通过相应的宣传和成果展示, 向全体国民展示如此循环经济建设的有利之处, 从而使我国能够逐步建设起优良的循环经济体系, 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达成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使城市居民、全体国民获得真正的收益。

5 结论

众所周知, 环境保护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其中,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3R理论”的本土化实践, 以此来取代传统经济模式的粗放式发展, 切实做到节能减排、减轻环境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人均资源拥有量偏低、人口众多的我国显得刻不容缓。而发展循环经济如果单单片面的追求产业转型, 忽视对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改善, 这样的循环经济是跛足的、外强中干的、难以为继的。

综上所述, 妄图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的单方面力量, 忽视市场和群众的参与度, 建立完备的区域循环经济, 是无知的。但是缺乏政府的必要引导, 没有科学理论支撑更无法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因此, 探索一条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为核心的开放模式, 建设一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是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

发展循环经济, 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首先要认识到人是社会的组成, 是经济的主体。改善旧有的、落后的、不实用的城市管理手段的经济评价体系, 加大建设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提高城市居民对资源循环、低碳生活的认识。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参与循环经济, 切身实践低碳出行、绿色生活。在这个基础上, 通过产业转型、资源优化配置、绿色招商来保障循环经济的更高层面的持续发展也就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10]和现实条件了。

摘要:鉴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惯性以及城市居民的总体素质, 无差异的大范围推行公众参与不是短期内的上策。本文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的前提、内涵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典例, 结合国内外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前沿认知和成功案例, 重点探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域不平衡,区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 2004 (1) .

[2]周国强, 张青.环境保护欲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8:209-210.

[3]王虹.生态工业园区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11:85-86.

[4]张炳等.工业园区绿色招商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 2004, 12:41-44.

[5]张郭富.区域经济学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 (1) :85-87.

[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第一卷][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2 (1) :225-228.

[7]肖建华, 赵运林, 傅晓华.走向多中心合作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12.

[8]黄海凤, 张宏华, 蔡文祥等.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生态工业园区评价[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3 (4) :379-382, 402.

[9]王玉庆.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8:27-29.

7.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架构 篇七

一、突出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中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江苏的实际,目前应当大力开展产业结构的生态化重组,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峰值并尽快越过拐点,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区域性污染问题,克服资源瓶颈,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重点领域包括石油化工、纺织、造纸、冶金、建材、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环保产业等。同时,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的扩张,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二、加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江苏发展循环经济同样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技术。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造纸、建材、轻工、环保等行业内,大力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产品深加工技术、新材料技术、资源再利用技术等。二是推出科技示范工程。培育和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示范工程,向全省各地宣传推介。三是重视发挥人才作用。积极培养和引进循环经济建设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江苏发展循环经济也必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现有的环保立法主要思路是污染―治理的单向模式,对于废物的回收利用认识含糊,执行上居于从属次要地位。因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省情,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的相关法规。在经济政策上,重点推行三类经济政策:一是税收优惠。对利用再生资源加工生产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特别退税、投资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二是政府优先购买政策。鼓励并督促各级政府优先采购各类有再生资源成分的产品。三是利用外资政策,鼓励外资投资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展有关项目的合资合作。在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上,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建立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二是开展绿色GDP指标体系核算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是培养全社会循环利用再生资源的自觉性。如推行“无偿交废,有偿除废”,促使市民自觉地将可循环利用的物资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培养全社会成员的循环经济发展意识。

三、发展循环型工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型服务业

循环经济的产业系统是由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三大产业所构成的。

应将发展循环型工业纳入新型工业化的范畴。一是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推行清洁生产为载体,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要抓好资源节约及其综合利用。建立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节能、节材、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扶持有益于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非竞争性产业建设,提升工业系统的生态功能。三是要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加快产业转型。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制定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强科研与生产的联合与协作,开拓环保技术市场,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江苏应结合自身资源和环境的特点,探索适合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式,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优质化。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努力打造一批有机绿色食品著名品牌;推行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畜禽养殖要建立符合ISO14000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采取先进工艺处理粪便污水,逐步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推进生态渔业建设。认真实施江河禁渔、海洋伏休、湖泊禁渔制度。增加渔业增殖放流,加快人工鱼礁群建设,加大海洋牧场的建设力度。科学布局养殖生产,推广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

循环型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服务业,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发展生态旅游业。江苏有条件也应当充分发挥各地别具特色的生态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二是开展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提高服务业环境管理水平。要建立符合第三产业发展的清洁生产体系和绿色认证体系,在生产、流通企业选用各类符合国家标准的可降解的环保型替代产品,坚持销售绿色食品,推行包装绿色化。三是培育“绿色市场”。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卫生管理。建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柜,鼓励开设“绿色商店”、“绿色超市”等绿色市场。四是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生态物流产业、网上电子银行等,提升第三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构筑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整个社会的四大资源循环圈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生态系统内,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江苏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必须致力于形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整个社会的四大资源循环圈。构筑企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圈”,即企业按照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不仅要减少产品和服务中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而且要让生产过程中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变成另一个环节的原料。例如,江苏沙钢集团以电能、燃油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利用除尘灰作为烧结原料,利用高炉煤气余热进行发电,将高炉水渣、钢渣销售到相关企业作为生产原料,仅此4项每年就增加效益近9000万元。构筑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圈”,即按照生态效率和工业代谢的理念,将上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变为下一家企业的原料。例如,张家港市华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张家港市啤酒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原来作为废物排放的“啤酒酵母泥”全部回收利用,运用生物工程成功开发了专供运动员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加能量的高科技产品“果糖二磷酸钠”。构筑产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圈”,即按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如工业园区)通过不同产业的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实现资源循环。如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贵糖股份公司为核心,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和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及相互衔接,实现园区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构筑整个社会的资源循环圈,即要针对江苏实际,在以下方面重点推进:以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为原则,构建推进资源循环圈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重点建成社会生活与消费领域的绿色供应系统与保障体系,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网络以及废旧物资回收与再生利用网络系统,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处理系统,节水节能的社会系统等;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观念,促使群众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上一篇:游方岩优秀作文300字下一篇:学校年教务处实践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