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教案

2024-08-15

云海教案(共10篇)

1.云海教案 篇一

《云海》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意图,把握本文主旨,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揣摩优美句子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

3、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悟人生抒发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2、难点:感悟人生抒发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1、导语:

2、作者简介:

唐敏,原籍山东,1954年生于上海,1959年随父母迁居福州。曾当过知青,后相继在福建图书馆、作协福建分会、厦门市文联工作。1979年以来发表了若干散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太姥山妖氛》、散文《女孩子的花》等产生过一定影响,已出版《青春缘》等散文集,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奖。1990年因小说《太姥山妖氛》入狱。近年来著作不断,《走向和平》等作品一再轰动文坛。唐敏与一些作家一起进行着散文创作的新探索:让散文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独特感知和人的自然性灵。著有《远山远水》、《心中的大自然》、《诚》、《青春梦》等。

3、读准字音:

怄( )气 婆娑( ) 懊( )悔 汩汩( ) 霓( )裳( )

纤纤( )憧( )憬( ) 粗犷( ) 苍穹( )

4、词语解释:

霓裳羽衣:

纤纤:

婆娑:

汩汩:

粗犷:

5、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 )云――赏云――( )云――宁静难得

课堂探究:

1、年少时的我为什么喜欢云?而到了成年之后为什么找不到当年赏云嬉云的那种激情了?

2、怎样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少,报纸送到高高的.山上,读起来也有隔世之感”?

3 、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 ,如“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怎样理解“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

5、认真朗读结尾一段,结合全文分析一下我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小结: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早年在山区工作时,与同伴们( )的快乐情景,着重描述了( )的景观,以及人们在云海中如入仙境的超然感受。表达了作者对( )和( )的热爱。

课堂拓展:

1、文中的云仿佛是作者的朋友,似乎在和人们捉迷藏。请结合你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以“云是・・・・・・”的形式写出两个句子。

云是 , 。

云是 , 。

2、结合课文中写云海的语句,仿写你在雾中的一个片断。

2.《云海日出》说课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云海日出》。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与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个步骤来说一说这篇课文。

一、说教材分析

《云海日出》是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课文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云海日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语言优美凝练,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这也是我今天说课的重点,这一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情趣导入,图片感知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 趣。”我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优势,通过生动而精美的画面,使学生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同时通过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部分图片的解说,这样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的学习欲望。

(二)整体感知

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软肋。教师应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点拨要点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远海日出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朗读课文,同时出示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认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来写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云海和日出的不同景象,从而理清文章层次。

(三)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往往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只有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读得透。所以,我在这一环节中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小组合作探究文中描写云海日出美的语句以及自己的感悟。

第二、交流、品读、感悟景物的特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后明白了:作者描绘远海日出的语句实在是太美了,观察和描写很有顺序,同时动态和静态描写相结合,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等都是文章的写作亮点。因此突破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了一些重点句子。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交流感悟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感受到作者对云海日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美,积累了语言。

(四)积累好词佳句,练写片断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让学生积累了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写一处景物。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有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五、最后,我来说一说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教学中,我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感悟到了语言美。读贯穿了全文的始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直观地将事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为学生很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真实些、朴实些、扎实些,我切实感到自己教学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还留下了些遗憾,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云海作文400字 篇三

暑假时的神农架林区公路还很美,沿着路往景区走,整台车子被量而自然的景观包围着,停下车来,往山的下面看云海,一片雪白,在灰濛濛得天色中,我沉迷在云海中,忘了时间。云海中,云紧凑在一块儿,见不到山下的人们、山下的汽车和旅馆,只看到单一而纯洁的云海,隐约的移动着,它们像是一体的,没有分开、没有留缝隙、紧密的排列。

往远方望去,弥漫的雾气中,海天一色,轻轻的望着连着天的海,远方一条不明的线,让天和海看起来既像隔开、又是连接的,虽然知道不真实,但还是幻想起那些童话故事,忘了自然老师说过为什么天和海是蓝色的、为什么海天一色,沉迷在美景之中,静静的望着,想像美好的世界,这儿就是世外桃源。

4.黄山云海作文 篇四

“看到了吗?你们一定看到了漫无边际的云,犹如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惊涛拍岸……”

“来,我们再上去一点,坐到石头上去,别怕,快往下看吧!白云就在你们脚下,白云你们可以跟白云说悄悄话了!”

“好了,想不想再上去一点,让你蹲在一块凸起的,没有支撑的石头上,俯下身子,看看那令你尖叫的高度,云海完全遮住了你的眼睛,漫天卷地,云雾中还带着一缕清香,那是黄山景区青草的气味,香中,还带着点儿凉气,当然,现在我们在很高的地方了。俗话说得好,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景区不看岳。”

“黄山景区的云海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云海的形成是有他的规律和原因的。黄山景区峰高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分也多。雨后常会看见缕缕轻雾升起。黄山景区全年250天(大约)都能云雾缭绕。黄山云海,云底高度低于2500米,是和地面雾形成的,那里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间,有97%的云海由层积云形成,只有30%由层云或雾形成,6月到9月,有淡云和浓积云形成的云海,大约占这个时期的6%。”

5.黄山云海作文 篇五

暑假,我请求妈妈带我去黄山看云海,妈妈竟然同意了,我真是太开心了。看着我高兴的样子,妈妈犹豫再三,才告诉我一个残酷的事实——黄山的云海并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的,一年中,只有五十多天可以看到。不过,妈妈还是决定带我去黄山碰碰运气。

第二天凌晨一点,妈妈带我来到了黄山脚下。哇,黄山可真高啊!我和妈妈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才爬到了山顶,这时,山顶还是一片漆黑。又过了两个小时,天空有了一点光亮,周围出现了雾气,慢慢的,雾气越来越浓,接着形成了一朵朵云,这些云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海。

我仔细地观察了眼前的云海,发现不同地方的云样子也不一样。最远处的云显得很平静,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碰到山的云会慢慢地爬上去,然后再倾泻而下。还有一些云撞到石头后,像波浪一样翻滚起来。再近些,只见云海翻涌,非常壮观。

黄山的石头也很好看,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小鸟,还有的像小鱼……各种形状应有尽有,非常好看。

中午,黄山的云海慢慢消散了,妈妈又带我去看了更多的黄山美景。

6.黄山云海作文 篇六

先不必说那高大的迎客松,也不必说那形状各异的石头,更不必说那如鹅毛般的大雪了,光是那仙境般的云海就让人难以忘怀。

爬上黄山大约一小时后,一条桥便映入眼帘。走在桥上,云海便会跑入你的视线。可这的云海却十分有趣。你瞧,这会儿一条“云龙”从茫茫云海中钻了出来,一个劲儿地往游客这冲。一会儿左右摆尾巴,一会儿摇头晃脑,那架势可威风了。可就在这时,一头“云麒麟”从底下冲了上来,一口咬住“云龙”的尾巴,拉住它不放。“云龙”痛喊一声,疯了一般扭过头,死死咬住“云麒麟”身上的一块地方。双方都不甘示弱,“云龙”忍不住了,一仰头就撕下“一块肉”,然后趁“云麒麟”嚎叫时挣脱了。“云龙”争夺了地盘,“云麒麟”无可奈何,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游客们都在这云雾缭绕中流连忘返。

7.黄山云海作文 篇七

在大雨过后,雾从那下面的小丛林慢慢地升起来,浅浅的雾在群山环绕的山中十分显眼,像薄薄的小河在流淌,渐渐地布满全山。浓雾把那些奇风异景遮得无影无踪,简直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隐隐约约的,像人间仙境一般。

云雾忽聚忽散,眼前的美景变化多端。山上的一只小猴子正在休息,一阵阵雾吹来,好像跳进了乳白色的牛奶中;大树似乎在白色的瀑布中吸吮着水珠。大风一吹,雾气四处乱飞,渐渐地,露出了山的一角,一棵棵大树傲立在山顶。过了一会儿,被雾气遮住的太阳探出了头,一照,雾渐渐地散了,一个个景点又出现了。抬头一看,朵朵白云像一对对白色的蝴蝶,环绕在雾中,随风飞舞着,美丽极了!

8.黄山云海散文 篇八

当我再起行程,我就是一朵行走的云。当我来到黄山,我就和黄山云海交汇在一起了。

黎明,晨雾伴我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路,悄悄走进黄山。云雾迷茫,分不清哪是山,哪是路,只有车灯闪烁着诡秘的光。从云谷寺徒步登山,便步步登在云梯上。那飘忽不定、来去无踪的白色迷团,是云?是雾?大概雾在高处是为云,云在低处则为雾吧?它清淡淡,凉丝丝,浸润我的额头,抚弄我的眉发,弄湿我的心。山道锁雾,天上飘云,从云缝中竟然看到一轮殘月。哦!是了,“攀山千条路,同仰一月高”嘛!

然而更多的还是低头看路。脚下就是名闻遐尔的黄山石。这里有六万多个石阶供人们丈量黄山,千百年来它们默默地铺筑在陡峭的山崖上,让人们踩着它们的肩膀,一步一台阶地登上黄山巅峰。

阳光拨开迷雾,人们又看到黄山石的另一副面容。只见远近高低,危崖突兀,奇峰林立,座座石峰挻直脊梁,昂首向天,象一个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那环绕山峰的潆潆云雾又给它刚强的性格增添了丝丝柔情。

黄山七十二峰峰峰出奇,黄山石更奇。那横看似仙桃侧看似风帆的飞来石,那匐伏在地跃跃欲起的鳌鱼石,还有“仙人指路”、“观音送子”、“天狗望月”、“金鸡叫天门”、“玉免守灵芝”、“孔雀戏莲花”……,灵巧怪异的黄山石峰在云朵的`衬托下显得何等富有情趣。站在始信峰回望东海(黄山景区分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天海五个景点)千峰竞秀,万壑峥嵘,云诡波谲,气象万千。近处的白云平铺着,象微波不兴的海面,荡漾着又细又缓的波纹。遥望远山,大部份山峰都没在云底下,只有不多的山峰露出暗绿的顶,象出没在海上的小岛。起风了,云在天上疾驰,如万马奔腾。在峰峦间冲突,象駭浪拍岸。看云巻云舒,是什么灵气在左右着我?它从胸中涌出,连同那口中的呼气、头上的蒸气,绞织相随,隐然成湿润冲动,欲振臂欢呼,呵成诗行,付与黄山云神。

黄山有奇松。苍劲挺拔的黄山松,破石而生,抱石而立,千姿百态,气度不凡。巨松高数丈,枝干虬劲。微松不盈尺,秀雅别致。孔雀松、竖琴松、黑虎松,或侧身于峭壁,或盖冠于岩首,如苍龙探海,猛虎卧岗。还有那望客松、迎客松、送客松,伸屈有度,俯仰自如,礼迎宾朋,其情殷殷。松涛起伏,引来白云驻足,云飞松起舞,松倚云更翠。

黄山有秀水。看!山麓石隙下的朱砂丹泉淙淙不涸,真是“热可点茗”、“香闻百里”。桃花溪涧流纵横,翡翠池水清晶莹,百丈泉泉高百丈,人字瀑瀑如人字。还有那九龙瀑飞瀑流泉,洒珠溅玉,常年喷涌不绝,真乃“奔溅无虚日,泉飞第一奇”。水与云雾有着不解之缘,黄山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终年有云雾缭绕缠绵,所谓“泉瀑皆成雾,山水必有云”。在这云水之间洗身练魄,怡情怡性,所有的臆念都被雾化、融化、净化为纯净水了。

游程已过半,我这才发现,我每到一处都如同置身于云海之中,都有云雾缠绕着我,可谓到了“云的渊薮,雾的家乡”。那云雾就象一位热心的导游,为我开道,伴我同行,不断向我解说着什么。哦!原来黄山这石、这峰、这松、这水,都是与云雾密不可分的,云雾和我也是密不可分的。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情溢于水,而这黄山云海之于我来说,真可谓情深谊长难分难舍了。十上黄山的刘海栗说:“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我才来一次就这样动情,我真想和这黄山的峰松云水相伴在一起,度过一个漫长的季节。

终于爬上1860米的光明顶。和峨嵋山的金顶、泰山的玉皇顶相比,黄山的光明顶更显得威严、大气。此时长空碧透,没有一丝云彩。午后正阳照耀着气象台白色圆形的穹顶,就象太空紫光辉映的琼楼玉宇。我张开双臂,欲拥抱太空。我狭小的胸腔已容纳不下的万丈豪情,如山野雨后升腾的氤氲,化作纯洁的白云,在天空中漂浮。

过轩辕台,传中华始祖黄帝曾到此炼丹祭祀,得道成仙,乘龙飞去。那散落的龙须,亦成了岩缝中生长的龙须草,黄山也因此得名。遥望轩辕峰、黄帝炼丹峰,果有紫气东绕,祥云升腾。登百步云梯,越莲花峰,俯瞰西海。只见沟深壑险,林木葱茏。抬眼望西天,红日西下,彩霞滿天,万道霞光给朵朵彩云镶上金边,座座山峰也流光溢彩、披金戴银。我的心醉了,此时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形容黄山云海的瑰丽与神奇。

乘索道下山,流云从我眼前飞过,我如梦如幻,恍然凝固在那一个时刻,羽化、升天,然后腾云驾雾,飞疾而下。

哦!黄山的辉煌也许无须过多的咏叹,黄山云海赋于我们的,难道仅仅是观赏之余的惊羡么?

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

9.云海古风诗句 篇九

他们的历法是根据月亮的盈亏来计算的,“新月是人事和朝谨的计时,斋月的开斋和封斋也是看新月。为了迎接新月,专用白银制作祭祀法器。作为牧民,他们的原始图腾是一对公羊角,两解弯成弧形,构成的正是一对新月的形状。”故中东和法国诗歌中,多有歌新月而不是圆月之作。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一个传统的母题。在对月亮的天体性质有科学认识的时代,月亮和太阳一样很容易触发诗人的想象和意象。太阳,最初,在诗人们心目中,比较自由,不但有赞美的,而且也有咒骂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在那农业社会,太阳对于农作物,是太重要性了,这就决定了歌颂性的意象在太阳上凝聚起来了。扶桑、若木的神话典故,驾苍龙,驰赤羽的意象,最后竟成了至尊所独享,日为君象的性质就固定下来,而诗人与太阳的关系,除了葵藿倾心(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的忠贞以外,竟没有任何想象余地。赞美太阳,就得贬低自己。自己跪下来,君王才显得伟大。但是,月亮却不同,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比较平民化,比较人性化,和人的悲欢、亲情和爱情,骨肉之间的悲欢离合紧密相连。赞美月亮不但不意味着一定要贬低自己,恰恰相反,往往是展示自我,美化自我。月亮早在《诗经》就是佼好的意象:“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以月光临照天宇吸净显示感情的纯净。经过了千百年的审美积淀,在曹操的《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是以月的无边透明,美化忧愁的无限的。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写明月透明与雪色之白融为一体。让朔风劲吹其间,长驱直入,从质上,为这个纯净的宇宙定性为“哀”,从量上,显示整个宇宙的悲凉。到唐代月亮意象的符号意味在思乡的亲情上趋于稳定。这个意象具备了公共性。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它表现了乡愁在潜意识中敏感到不触而发。但是李白在月亮的这个意象上的贡献并不限于此,而在于突破了这个意象公共的单一性,展开了想象的多样性。在李白现存诗作中,不算篇中间出的月亮意象,光是以月为题的就达二十余首,从月亮意象衍生出来的群落,其丰富和深邃,大大超过唐宋以来的一切诗人。李白赋于月亮以自己的生命,使月亮焕发出多元的生机,改变了它作为观赏对象的潜在成规,月亮和李白不可羁勒的情感一样运动起来,静态的联想机制被突破了,随着李白的情感变幻万千。当他童稚未开,月亮就是“白玉盘”“瑶台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当友人远谪边地,月光就化为他的友情对之形影不离地追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可以带上他孤高的气质(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也可以成为豪情的载体在功成名后时供他赏玩(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嵋月)。金樽对月意味着及时享受生命的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对月可比可赋,无月亦可起兴(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抱琴弄月,可借无弦之琴进入陶渊明的境界。 “明月出天山,沧茫云海间”中的月带着沧凉而悲壮的色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断,总是玉关情”,思妇闺房的幽怨弥漫在万里长空之中,幽怨就变得浩大。月对于李白来说,月不但可以“待”(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而且可以“邀”,视之为自己孤独中的朋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但可以咏歌之,“弄”(弹奏)之,甚至可以“揽”(“欲上青天揽明月”),使之交织着“逸”兴和“壮”思。在他以前,甚至在他以后,没有一个诗人,有这样的才力营造这样统一而又丰富的意象。虽然皎然也曾模仿过,写出“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杂寓兴》),只是借月光的物理性质,而不见其丰富情志。千年以后,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艺术上亦粗放,不能望其项背。这里选择的月不是被“弄”“邀”“揽”而是可以“问”的。但是这种问并不仅仅限于屈原式的对神话经典的质疑 (白免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而且最深邃的是是对生命苦短的传统母题的反思和突破。

八种经典月亮之二——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那远距离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月亮的意象和亲游子思乡和闺怨的结合为一体,似乎已经成了想像的定势。但是,李白在这首古诗(古风)中,却对月亮的固定母题进行了一次突围。突围的关键,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问”字。

为什么会“问”起来呢?

在这首诗题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个小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个贾淳是什么样的人士,目前还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问月.这里有两点值得分析,一是,他与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是,看来,这位贾淳先生,对于当时的诗中,关于月亮的流行写法有看法。一般写写月亮的题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闺中月、关山月,最老实的就是一个字:月,或者:咏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胆的了。在全唐诗中,光是“望月”为题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这位贾淳先生对这样的单调的姿态有点厌倦了,所以才敢于“令”李白来一首“问月”。李白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命令,可能也是受这个“问”的姿态所冲击,激发出灵感来。要知道,向一个无生命的天体,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发出诗意的问话,是需要才情和气魄的。在唐诗中,同样是传统母题的“雪”,也有对雪,喜雪、望雪、咏雪,玩雪,但是,就是没有问雪。在贾淳那里,“问”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但是,到了李白这里,则不是一般的问问,而是“把酒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是李白式的姿态,停杯,是把酒停下来,而不是把杯子放下来,如果是把酒杯放下来,就和题目上的“把酒问月”自相矛盾了。这种姿态和中国文学史上屈原那样的问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氾。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屈原更多的是,对天体现象的追问: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阳月亮星星是怎么陈列的,太阳从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会重新放光。凭着什么德行?这是人类幼稚时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问中混淆着神话和现实。屈原的姿态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时代文明已经进化到不难将现实和神话加以区别

的程度。故李白要把酒而问,拿着酒杯子问,姿态是很诗意的,很潇洒的。酒,是令人兴奋的,也是令人迷糊的。酒是兴奋神经的,又是麻醉神经的。酒在诗中的功能就是让神经从实用规范中解脱出来,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释放。故在诗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诗中,”把酒”是一种进入想象境界,尽情浪漫的姿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这里提出了一个矛盾,人攀明月不可得,说是的是,十分遥远,而月亮与人相随,说的是十分贴近。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似乎是很严肃的。但是,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现实的,因而是诗意的“无理而妙”。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月行却与人相随,关键词是“相随“,也是不是现实的。月亮对人无所谓相随不相随。相随不相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特点是什么呢?月亮对人既遥远,又亲近到紧密地追随。这种矛盾的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天真的、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没有在逻辑上联贯地发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跃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换了入声韵脚,同时也是换了想象的角度。上句的关键词是“皎”,是比洁白更多一层纯净的意味。有了这一点,诗人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又以“丹阙”来反衬。纯净的月光照在官殿之上。这里的丹,原意是红色,皎洁的月亮照在红色的宫殿之上。丹阙,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宫”: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当日之地,引申为帝王的。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丹阙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则写月之云雾。不是说云雾迷蒙,因为云雾是黑白的,而这里却说是绿烟。绿的联想是从什么地方生发的呢?我想应该是从飞镜来,今天,我们用的镜子是玻璃的,没有绿的感觉,而当时,镜子是青铜的。青铜的锈是绿色的,叫做铜绿。有了绿烟,不是不明亮了吗?但是,这里的铜绿,是被“灭尽”了的,一旦被月光照耀,就是发光了。但是不说发光,而说“清辉”焕发。清与绿有一点联想的自然,还有一点透明的意味,辉,也不像光那样耀眼,有一点轻淡的光华。全联从“飞镜”到“绿烟”到“清辉”构成统一互补的联想肌理。这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接下去再静态,就可能单调,所以李白让月亮动起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个动态的特点是,第一,幅度是很大的,一是从空间上来说,从海上来,到云间没。从时间说,从宵到晓。第二,从活生生的“来”到神秘的“没”?到这里,语气是既可以是疑问,又可以说是感叹。这是本诗许多句子的特点。因为诗人虽然是问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达自我对现成现象的质疑和惊讶。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问起来了:

白免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好像是对神话的发问,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诗人的感兴。这在他的《朗月行》中也曾经发出过“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捣药,老是捣个没玩,和谁一起享用呢?这好像不过是问着玩玩而已。其实,深意隐约可感。句子中的那个“孤”字。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邻?孤独感,而这正是诗人反复强调的意脉,而这也是他与屈原不同的地方。接下去,跳跃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种孤独感,从哪里来的呢?这是这首诗的主题的关键。值得细细分析。

第一,生命在自发的感觉中,并不是太暂短的,而是相当漫长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样了。 “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就是说,古月和今月,是一个月亮。今人中却没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是之暂短的主题就显现出来了。第二,“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来月亮只有一个,今古之间,月亮的变化可以略而不计,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问题。但是,李白作为诗人,却把“古时月”和“今月”作了区分。这是一个想象的对比,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好像真有古月和今月之分似的。有了古今月亮的区别,古人和今人的

区别就很明显了,由于古人已经逝去了,他们感觉中的月亮,已经不可能重现了。把古月今月对立起来,不过是为了强调古人和今人的不同(暗示生命的大限)。第三,虽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看月亮的时候,其命运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今人虽是不同的人,然而在像流水一样过去这一点上是一样的。[1]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暂短这一点上,古人今人毫无例外的。这似乎有点悲观,有点宿命。但全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当开怀的。原因在于,李白对生命苦短,看得很达观。最后用这样的话,来作结:

惟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对酒当歌,其中的当,是门当户对的当,对也就是当,并不是应当的当。这是用了曹操诗歌中的典故。但曹操是直接抒发人生几何的苦闷,!而李白则是,用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月光,一个是金樽。本来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如果那样,就没有意味了。只让月光照在酒樽里,也就是把其它空间的月光全部省略。让月光所代表的永恒和金樽所代表的对暂短生命的欢乐,二者统一为一个意象。暂短的生命由于有了月光,就变得精致了。永恒不永恒的问题被诗人置之脑后,诗人就显得更加潇洒了。

这几句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属于千古绝唱一类。除了因为表现出当时士人对生命的觉醒之外,还因为其思绪非常特殊。在自然现象的漫长与生命的暂短,在人世多变与自然相对稳定不变的对比中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刻。在艺术上,之所以能够这种把生命暂短的悲歌转化为欢歌,原因还在于,其月亮的意象的奇特和心灵对话的自由。

李白没有辜负老朋友贾淳命意的期望,这首诗成为神品。对后世许多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引转金波)《木兰花慢》(可怜今夜月)。王夫之在《唐诗评选》卷一中说到这首诗“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体制。” [2] 此话,在今天的读者来看,可能有点隔膜。关键词是“歌行”,说的是,这首诗是歌行体,是李白时代的“古诗”。这种古诗与律诗、绝句不同,不讲究平仄对仗,句法比较自由,句间连贯性比较强,古人、今人,古月,今月,作相互联绵地生发,明明是抒情诗,却似乎在推理,用的不是律诗的对仗,而是流水句式,情绪显得尤为自由、自如。

八种经典月亮之三——李白《月下独酌》

孙绍振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一首以月光和酒为意象的主体。但从根本上与《把酒问月》是不相同的。把酒问月的

姿态已经是够浪漫的了。这一首,仍然有把酒,举着酒杯的姿态,但是,不同在于,没有把月亮当成被问的对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可以说是与月共舞以反抗孤独五重奏。

在内涵上,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从标题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独酌,关键词是

一个“独“字。也就是孤独。前面一首《把酒问月》,还有一个朋友在边上窜缀他问月,而这里的诗意,就从没有朋友的感觉中激发出来一开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很孤独,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亲人,话说得很直白。属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独的

主题,在唐诗中,以独坐、独游,独往、独酌、独泛、独饮、独宿、独愁为题者甚多,孤独比之群居,更受诗人青睐。李白有许多孤独为题的诗,似乎对独酌之美更有体悟。光

是以独酌为题的主诗他就写了七首。这一首是从《月下独酌》四首中选出的。

其实其它几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说:“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却生死、荣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酒才是超越圣贤、神仙的自由的象征: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就显示出来孤独之饮,关键在于可以忘却痛苦,;孤独是寂寞的,然而又是高傲的,不为世俗所拘束的,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当然,所有上述的诗歌,都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之悟。但是,这种豁达,是一种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极端化,不留余地为特点。而我们面前的这一首,则是想象意象群落的描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是独酌,没有亲人。本诗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独,举杯邀月,把月亮当成朋友这是第一层次。对影成三人,这是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本来在中国诗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独的表现,李密在《陈情表》中创造了这种经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却把它变成了形影相邀,造成成了排除反抗孤独的意境.更精彩的是,李白把形影相吊的意象群落,变成形影共舞,把它与自己的生命的特殊体悟结合起来.李白所强调的是,毕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这里抒发出来的感情,不是一般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脱自由,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孤独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悲凉。这一点到了下面情绪就酝酿着转折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毕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点,月既不解饮,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随身则更是

徒然的,对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这不是把想象境界彻底解构了吗?不然: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虽然是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独的痛苦之中。还是赶紧行乐,

享受生命欢乐。只要我进入欢乐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乱”,就有了生命的动态。但是,这种动态并不是生活的真实,多多少少是有点醉时的幻觉的。那是不是值得多虑呢?不!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暂时的欢乐,也是应该尽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没有感觉了,分散了,也不是悲观的理由。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天上,在银河之上,会有相逢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的无奈,

但是,更多的是对孤独的反抗。

10.云海的作文 篇十

向山顶望去,一条银白色的公路盘山而上。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几棵嫩绿的小草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车子继续向上开,绕了一弯又一弯,大约开了十几分钟吧,前面渐渐模糊不清了,雾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以至于能见度不足三米。好不容易到了一处休息地,走下车,才发现原来远处的景象是那么的美――浓如云的雾缠绕在每一座山间,飘浮着,像一条条白色的绸缎,又像穿着白色衣裙的仙女嬉戏于群山之中,美极了。

但是时间紧迫,我们又急匆匆地向山顶驶去。

来到山顶,一眼望去,这一切变得多么清晰,无遮无拦。此时,我才发现那层层白云正在我们的脚下,它们迷蒙一片,使整个山区形成茫茫的云海,只留下最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的一个个岛屿,美不胜收。

上一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下一篇:信用卡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