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工作要点(精选8篇)
1.学前教育工作要点 篇一
2014年彭州市学前教育工作要点
彭州市教育局成职幼教科
2014年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质量、多形式”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启动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公益性幼儿园管理,着力构建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2014年全市学前教育的工作目标:新增公办幼儿园2所(新机关幼儿园、濛阳镇北街幼儿园),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通济、丽春、三邑、葛仙山中心幼儿园),改建公办幼儿园2所(原机幼、团结小学),新增公益性幼儿园10所以上,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至少达85%,3-5岁幼儿入园率达99%。
一、扩大总量,调整结构
1.启动实施成都市“新一轮学前教育提升工程(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进一步扩大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
2.加强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和装备标准化配置。按期完成2014建设任务;实施新建公办幼儿园装备标准化配置,建设一所,达标一所。
根据招生入园的时间节点,适时公布公益性幼儿园名单、招生办法等信息。
三、科学保教,提高质量
10.深入学习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继续开展《指南》培训,到2016年,全面完成幼儿园教师《指南》全员培训。提升保教人员科学保教的水平,纠正“小学化”教育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11.落实好《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工作手册》。重点指导幼儿园抓实一日常规,科学合理安排一日活动,规范保教行为。
12.强化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加强幼儿园游戏活动、游戏管理课题研究和园本课程开发,召开幼儿园游戏活动现场观摩会,预防和纠正“小学化”教育倾向,促进科学保教。
13.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推进幼儿教师“三证合一”培训(大专及以上学历证、普通话合格证、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专科以上学历达85%(含在读),幼儿园园长、教师全部持证上岗,基本实现专业化。二是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开展“最美幼儿园教师”评选,展示模范,营造氛围,传递正能量。探索幼儿教师师德积分制经验。三是开展园长“风采”大赛。
2.学前教育工作要点 篇二
一、深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分类指导东中西部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 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 办好必要的教学点, 推进解决超大班额问题。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定期通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推动项目省份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开展学区制管理工作调研, 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对各地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情况开展过程性调研。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指导, 搭建工作推进平台, 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图书馆、条件装备标准制定与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二、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
印发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推动各地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组织升学、规范办理手续、实行阳光招生、加强宣传引导, 不断提升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管理水平。印发进一步做好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指导和帮助大城市明确总体要求、细化阶段目标、规范招生行为、加强监督查处, 全力做好中心城区、热点学校、主要时段、关键环节工作, 加快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坚持实事求是, 区分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况, 指导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三、深化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
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印发减负工作规定, 推动各地制定出台实施方案, 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部署各地减负自查;开展减负工作督查巡视, 及时查处和通报不规范办学行为;开展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 抽查每个地市的一些学校予以施测, 并将开展减负工作的情况加权考虑, 得出合理结果, 适时公布。加大宣传力度, 创新宣传手段, 积极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科学理念,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出一批轻负优质先进案例, 加以培育和推广。
四、深化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推动学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开展管办评分离工作调研。探索发挥家委会作用的有效机制。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督促各地制定实施细则, 抓好系统培训, 部署系统运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实验区工作。指导各地按照备案的专项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制定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标准, 细化工作指导, 落实岗位职责。将人防、物防、技防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研制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创新方式方法, 举办好第19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一步指导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开展以消防、安全防范、校车管理等为重点的安全检查。召开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 总结交流和积极推广校车试点运营地区经验。推动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工作的意见》, 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形式。
五、深化基础教育德育工作改革
3.学前教育工作要点 篇三
一、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全面部署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召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经验交流现场会。启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用”示范区建设。
2.努力推进教师编制待遇向农村倾斜。印发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探索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农村学校编制。全力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工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3.创新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推动地方通过在学免费、上岗退费等方式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为就业导向的教师培养新机制。整合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和改革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增加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招聘补充数量。推动地方出台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定向培养和补充高素质农村幼儿园教师,推进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工作。
4.抓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加大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专兼职体育、美育教师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比例。着力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的整体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
二、深化教师工作综合改革,
着力破解教师队伍治理体制机制障碍
5.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意见》,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制度。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命题改革。
6.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启动中职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研制中职教师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将教授、副教授评审权下放到具备条件的高校。研制推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意见。
7.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加强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领域44项试点的指导工作。推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45类示范项目,探索顶层推动与基层首创相结合的全新路径,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启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专项研究。
三、变革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8.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类推进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新机制。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规范和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研制“国培计划”改革方案。启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校长培训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中小学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建立教师校长常态化研修制度。扩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研制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政策。
9.健全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研制《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健全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涵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加强教师企业实践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教师培训,支持职业院校自主选聘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完善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制度,继续实施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和出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改革,创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10.创新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大力推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重点提高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制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各高校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推广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产学研践习制度,探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新机制。
11.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能力。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重视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四、创新教师工作管理模式,
推进教师队伍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加速推进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基本建成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师管理效率和水平。继续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建设推广优质教师教育MOOC课程。启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形成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大幅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13.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出台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颁布中小学教师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价标准。研制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标准。启动研制高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五、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14.深入推进中小学师德建设。推动落实《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15.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针对高校教师师德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见。
16.做好优秀教师表彰宣传工作。做好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项目表彰年的评选奖励工作,探索建立国家级教师荣誉制度。统筹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表彰工作。打造师德宣传新模式新机制,组织创作反映新时期教师新形象的文艺作品,深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优秀教师的宣传。组织好第30个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
4.2013教育工作要点 篇四
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安全稳定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教育内涵发展,继续强化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争先意识、拼搏意识,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各项管理,趁势而上,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围绕科教兴乡战略,走管理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之路,使***的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
(一)德育工作管理目标
学校要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主题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抓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把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高宗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校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学校要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深入开展中小学德育活动,同时做好德育过程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按德育工作评估考核的规划接受评估考核。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按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期初有教学计划,期末有教学总结。
规范教学各环节:
1、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内涵及要求,认真备课。备课做到备教材与备学生相结合,备教授与备学习相结合,备德育渗透和法制教育渗透相结合。备课应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集体交流,达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备有用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抄写教案。
2、上课。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40分钟和45分钟,不上无准备的课,要实现课堂的省时、高效、减负、提质。教师必须带教案上课,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关注学习困难的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收获,使所有学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都有变化。课后要认真开展反思,总结得失,以指导下次课更有效地开展。每周不少于1篇文本形式的反思存案备查。
3、作业布臵与批改。作业的布臵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巩固知识与提升学习技能相结合,形式多样,因学生而异有针对性,力求精炼,注重实效,切忌多而滥和机械重复。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批改作业的语言文字要规范、端正、清楚、正确,让学生认得出、看得懂,多使用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评语。
4、辅导。辅导要坚持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以学生转变提高为目的,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辅导不需过程资料,但要结果明显。
5、考核。要通过各种方法科学地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考核,找出教育教学的成败之处,扬长避短,对存在的问题,要明确整改的措施,切实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负责。
(三)加强教研管理
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好听评课、集体备课,开展好教学研讨活动,每两个周至少有一次主题研讨,具体研讨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交流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学校内教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开展好校际交流活动,与相应的学校积极联系,定期开展校际教育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交流展示等方式,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招生工作
一要加大义务教育和高中及中职教育宣传力度,做到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跑,中小学巩固率93%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以上,中职阶段按要求完成送生任务。
二要加大学生控辍保学力度,采取依法控辍、管理控辍、质量控辍、扶贫控辍、情感控辍等措施,开展走千家进万户动员劝返活动,尽全力让流失在校外的学生返校就读,确保辍学率控制在标准内并逐年下降。
三要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按规范管理学生异动,收集整理好纸质印证材料。学籍系统中数据要求真实、全面、完整。
(五)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加强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宣传,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县、乡的规定,全乡所有学校必须按照贵州模式统一由学校食堂供餐,原则上两菜一汤。学校食堂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持证供餐,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办理有效的健康证,持证上岗。
一是保证食品安全。学校食堂要规范采购、保管、加工、烹饪、留样、分餐、就餐、餐具炊具清洗消毒等环节,环境要求卫生整洁,食堂管理员要加强监督管理,做好管理记录,做好各类表册登记,确保食品安全。
二是保证资金安全。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必须实报实销,账目清楚明了,账物、账账相符,体现公益性、服务性和零利润,成本核算清楚准确,国家补足标准真正全部用在学生上。
三是保证食品营养。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合理搭配食谱,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营养。不断改善学校食堂供餐条件,不断提高供餐质量。
营养改善计划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在学校膳食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运行,所有工作要及时公示,确保在阳光下操作,公示内容和公示图片等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表册要规范详细地登记并收集整理好备查。
(六)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管理要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各学校必须和教师、家长(监护人)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教育常态化,并有记录。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增强师生应急处臵能力。学校警务室要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做好相关登记,确保安全保卫到位。学校要筑牢安全防线,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七)经费管理
学校经费要严格执行预算,坚持标准,按财经管理要求,合法合规使用经费,不得在预算外增加开支,杜绝一切乱收费行为。学校办学要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为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服务。学校经费收支要定期公示,接受各级各部门和群众的监督,每次公示要有公示资料和图片资料存档。
(八)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尽心尽力。严禁违反教师“十个不”承诺。全乡各校要围绕履行***承诺、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等方面,全面开展教师队伍行风整顿活动,通过自查自纠、互相互纠,落实整改,巩固提高,回头看四个阶段的工作,将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的师德师风问题找出来,解决掉,行成我乡教师队伍风清气正、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实现师德师风问题零投诉,确保师德师风满意度调查在100%目标。
(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学校和教师都要拟定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并结合教师队伍素质情况,拟定教师培养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使各级各类培训都为教师的提升服务。学校要立足于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通过以研代培、专题学习与讨论等形式,创新学习模式,追求学习效益,做好过程记录,将校本培训由原来的学校工作负担转化为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力的动力,全力打造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十)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加强“六化四园”(即绿化、美化、文化、硬化、净化、信息化;学园、花园、乐园、家园)建设,要积极立足于学校历史文化,立足于当地民族风情,立足于学校发展史,梳理学校绿化、文化建设的思路,按照“一校一策”的工作思路,实现“一校一景”、“一校一特”的要求,构思规划学校的绿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方向、文化特色,着力实施创建工作,积极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十一)特殊儿童管理
关注特殊群体,营造平等健康成长的学校环境。一要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做好“留守儿童”的帮助教育,开展关爱行动,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切实采取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困难。完小以上学校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增添课余活动阵地。二要做好孤残儿童、特困儿童、流浪儿童的帮助教育,加强对流浪、失学、辍学未成年人的清理摸排和救助保护,积极预防未成年人流浪、失学、辍学,为弱势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救助保护服务。三要做好边缘未成年人帮扶工作,重点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吸毒和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个人心理辅导及相关个案工作、小组活动,开展边缘未成年人帮扶。
(十二)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固定资产采购申报与使用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确须报废的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十三)图书室、实验室、远教室管理
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各室管理,充分发挥图书、仪器的作用,严禁资源闲臵与浪费。要在巩固“普实”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价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十四)师生出勤管理
学校要建立师生出勤管理制度,规范师生出勤管理,如实记录师生出勤情况。严禁教师缺旷,原则上非特殊情况不得请事假,学校要按批假权限审批教职工病事假,无学校批准并签字的假条的病事假一律按缺旷对待。学生的出勤由班主任审核记录,并在校务日志上体现(要填写学生姓名)。学校要严格管理缺旷的学生,有学生缺旷要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并对缺旷学生作好教育。
(十五)教育工程
做好教育工程前期工作,确保顺利完成2013年教育工程指标。
总之,***教育管理中心一定会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干字当头、敢想敢干、多思会干、真抓实干”的要求,坚持以优先发展为前提,以育人为核心,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要任务,以开放改革创新为动力,大胆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性创造性开展工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实干的作风,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毫不动摇地加快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5.国防教育工作要点 篇五
一、指导思想
2013年国防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全民国防教育“十二五”规划》,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国防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县学校体卫艺和国防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面向教育系统干部、学校及群众,组织开展“同心共筑国防、建设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激发干部群众热爱军队、尊重军人的政治热情。
(二)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不对的军史馆、荣誉室等场所,开展生动形象的国防教育。以“国家安全与国防义务”为主题,组织开展第13个国防教育日活动。
(三)抓好学习培训,提高国防教育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结合我县实际,将国防教育纳入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四)对各学校的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完善考核细则。
(五)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和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六)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
(七)加强艺术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使各中小学校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内容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艺术特长和一项体育技能,达到“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目标。
(八)加强校医室、卫生保健室建设,稳定校医队伍,开展校医培训,对校医进行学校卫生工作基本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校医的实际工作能力。
(九)建立和完善全县学校卫生、食堂、食杂店管理人员档案,加强学校食堂、小卖部的管理,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十)规范学生军训工作,提升学校国防教育水平。各
高中阶段学校要切实提高入学新生军训参训率,进一步扩大参训面。通过军训使学生掌握国防知识,增强爱国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并把军训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6.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 篇六
塔教字[2011]第2号
------★-------
关于印发塔河县
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现将《塔河县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本单位工作计划于3月1日前报塔河教育局办公室。
附:塔河县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塔河县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强化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打造高品质、高水平教师队伍,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1、深入开展国家、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活动。
——为全县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干部统一配备《规划纲要读本》,将其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必修内容,作为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
——认真组织中小学校长利用 “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题培训。
——周密部署,系统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方 案,采取学习培训、座谈研讨、专家解读、论坛、校本培训、考学等多种形式,使每一名教职工全面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全教会精神、规划纲要的丰富内容和思想精髓,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地的部署上来。
2、认真实施《大兴安岭地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
以《实施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订全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召开全县教育工作大会,贯彻国家和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县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
3、深入开展学习型战线建设。
——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多项任务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完善领导领学、制度督学、政策奖学、活动促学的学习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学习型组织建设引向深入。
——继续抓好政风、行风建设,实施党务、政务、校务公开,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推进依法办学、依法行政、民主治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万人评教”、行风监督员巡视、学校开放日等制度,严格 考籍、学籍管理,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实行“阳光考试”,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环境。
二、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加速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4、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人格与魅力”为主题,继续开展师德主题教育。用教师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教师的人格魅力,以人格魅力的火焰点燃学生智慧的心灵,引领学生前行的步伐。通过开展论坛、演讲、报告、征文、读书、“魅力教师”评选等系列活动,发现魅力,展示魅力、传播魅力,打造一支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个性鲜明、形象气质俱佳的教师队伍。
5、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充分认识“国培计划”的重要性,落实好“国培计划”,选拔优秀的中小学校副校长和中层干部赴上海挂职培训,组织中小学校长及后备力量培训班,培养提高后备人才力量;以强化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保证教师每五年接受一轮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创新模式,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结合起来,满足教师多样化培训需求,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加强过程监测和培训绩效评估,形成有效推进和保障机制,推进和确保计划达成预期目标。
6、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将绩效工资更多倾向于一线教师、课时量大的教师、教学教管成效好的教师,形成创先争优的好局面;提高班主任津贴,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开展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和实行校长职级制的探索。
三、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7、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以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三级课程,完善课程设置方案,开全各门课程,配齐各科教师,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监控。
——注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好《生命教育》、《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技术》等地方课程和冰雪、管乐、版画、写字、大兴安岭动植物等区域特色校本课。
——规范办学行为。中小学禁止办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严格控制班额。严禁在职教师从事各种形式的有偿补课。
——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控制作业量和学生在校时间。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短假期、寒暑假期,布置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8、建立多元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2011年秋季入学起,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推行学业考试等级评价;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评价的育人功能。
——抓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使其成为管理课程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高考备考策略的总结与研究,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有发展潜力的合格高中毕业生;鼓励采用纸笔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辩论、情景测验、成果展示、小论文等多种考试、考查方式,逐步形成适应于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好实施重点高中招生指标配额到校基础工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9、创新教科研方式。
——构建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学重点,做到复习和预习、课内和课外、书本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达到会自学的目标。
——依托学科骨干教师和历届“金烛杯”获奖选手,组建各学科教研团队,对学科教学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抓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研究,针对全县统一配备的综合实践设备专业,开展技术类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和教材的研究。
——开展“大兴安岭教育生态圈”课题研究;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努力提高教科研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高水平和常态化,促进县域教研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进修学校教育学会的学术引领作用,规范科研课题管理,做好“十二五”课题选题、立项和审批工作,提升“十二五”课题的立项率,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10、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落实国家有关学前教育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塔河县未来三年学前教育规划。做好在镇内新建1所幼教中心和改扩建塔河县第一幼儿园的向上争取工作。
——提升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加强管理,规范办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确保全县学前三年教育普及 率达到76%以上,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3%以上。按照就近入学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和中小学富余教师,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11、打造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安排兼职人员,深入鄂伦春族人集聚地区,深入挖掘民间故事素材,有针对性地开展故事的整理、编辑工作。
——学习国际音标,编写鄂汉互译词典、编好鄂伦春民族语言校本教材、并刻录音像资料。
——收集整理鄂伦春民间体育素材,尤其整理好射击、射箭、骑马、划船、颈力、搬棍等体育活动素材,编撰鄂伦春民间体育校本教材。
——研究鄂伦春族服饰的特点、制作过程、生活用处。——研究桦皮手工艺的发展历史,手工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手工艺制作流程,手工艺制作特点,编撰《桦皮手工艺》校本教材。
——发展鄂校民乐队和舞蹈队;保存民族特色,创建独树一帜的鄂伦春民族校园文化。
12、持续发展职业教育。
——抓好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建设好职业技术学校现有的三个骨干专业:广告与平面设计、电气焊、供用电技术;加强与拓展校外培训基地,推进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推进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加强产教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与 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强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一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按照省、地要求制定所开专业各专业课学科的能力体系标准。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二是切实做好招生工作。要严控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率,确保“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流失率力争不超过10%。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组织开展学校专业技能大赛及各种教学活动,推动我县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开展好各类培训工作。加大我县“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全员培训,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档案;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群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经纪人培训,充分发挥县职业技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推广、成人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作用。
四、提高教育质量,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13、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继续深化“立德树人”工程,加强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即:目标体系上坚持 传统文化、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融合一体;确立发展个性、培养社会公德和树立国家观念为一体的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倡导教学、活动和辅导整体的一贯做法;在形式上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目标一致);深入开展“五型校园”创建活动,50%的中小学校达到“五型校园”标准。
——结合建党90周年,开展以“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中华魂”读书活动。要做好两个结合,一是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读书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爱校园、爱父母、爱老师,开展感恩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二是与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动;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诵读、诗歌创作、书画证文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育局在“七一”时举办“颂歌献给党”主题演讲比赛,国庆节期间举办主题征文评选活动。
——活跃学生社团活动。中学都要成立学生会,组建学生社团(学会、协会、俱乐部),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坚持法制副校长到校办公制度,学校要主动与法制副校长共同学校教育现状及形势,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活动,及时矫正学生不良行为,要保证法制副校长每月到校一次办公,要认真总结法制副校长在校办公的经验做法,通 过教育网进行交流,促进工作的开展。
14、着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中小学校要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设置专兼职教师,充分利用省教育厅、地、县教育局为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培养一批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各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育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纳入工作计划,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和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积极利用家长学校等途径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效益,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稳步推进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专职心理辅导教研员,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使心理健康保障教育规范、健康、有效发展。
15、深化学校精细化管理。
——开展“三评三赛四展示”活动。“三评”即评校园文化建设、评三级课程开设(有效课堂)、评精细化管理;“三赛”即全县第五届“金烛杯”课堂教学大赛、第三届班主任风采展示大赛、第四届信息技术大赛;“四展示”即德育活动成果展示、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及系列赛事活动展示、全县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活动成果展示和全县中小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抓好学校、幼儿园安全。认真细致地做好预防意外伤害、应对自然灾害、卫生防疫等安全常识教育,使师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应急避险技能;坚决落实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一把手”总责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以技防为重点,提高防范质量和水平;加强计算机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络安全。
16、加强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
——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100%达到省级标准。
——开展“教育资源管理应用年”活动,切实提高教育资源应用率。采取有效措施盘活一切有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益。本着一年会用,二年用活,三年用精的发展方式,切实抓好学科教师应用培训工作。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的良好局面,让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全体学生。
——在完成“光纤到校”和“班班通”工程的基础上,推进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班班通,堂堂用”,做好常规课堂网络直播,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设塔河县的优质课堂实录资源库。
——打开所有的功能室,并精心设计使用菜单。充分发 挥好图书报刊、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功能效益。
——组建教育资源管理应用机构,建立教育资源使用评估体系,推进教育资源使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为广大师生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17、强力推进体育、艺术教育。
——巩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成果,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让每一个孩子都做到会健体。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力和健康水平。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举办好学校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
——切实抓好学生常见病、流行病防治和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对艺体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考评,提高体卫艺师资水平。
五、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18、巩固提高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果。
按照“压缩规模、提高档次、集中办学、提高质量”的调整方针,对规模小、生源少的学校采用以强带弱、捆绑式、委托管理的发展模式,继续推进县域小学布局调整。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及时完成第四中学、塔南小学、盘古小学三所学校省级标准化合格校布置的作业,推进第三小学、第五小学两所学校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建设工作。指导一中创建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筹备好全省区域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现场会。
19、扶持困难群体。
7.学前教育工作要点 篇七
一是我省中职基础能力显著改善, 几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项目资金23亿元以上, 支持了16个骨干龙头中等职业学校和16个市县职教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扩建了50%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建成了3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2个全省共享的实训基地。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和培训社会人员的能力大大提升。目前, 在校生人数从2005年的6.8万人增加到17万人, 增长了150%, 中职在校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保持大体相当;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年均培训量30多万人次。三是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素质显著提高。中职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82%, “双师型”教师比例增长到35%。四是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基本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体系。五是形成了具有海南特色的“村官班”“巾帼励志班”“志坚班”等教育形式,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三段式”教育模式。
二、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和2011年着力抓好的主要工作
总体思路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 》, 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立足于我省及各地区产业发展谋划和布局中等职业教育, 坚持稳定规模, 夯实基础, 调整结构, 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推动我省中职教育科学发展。
2011年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 积极探索招生模式改革, 巩固招生规模。今年中职招生人数不能低于6万人。
2. 发展内涵, 提高质量
(1)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推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和建设职业教育德育实训基地。
(2) 优化专业设置, 加强专业建设。研究制定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 建设品牌和优势专业, 对重复设置和同质化的专业进行整合调整。新专业设置必须围绕我省重点产业, 加强贴近地区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教育部下达我省的重点试验课题, 研究和制定面向现有中职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机制;探索和逐步解决中职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健全教师补充机制, 拓宽教师补充渠道, 形成专、兼职教师协调发展的格局;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分层培训、分类指导,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培训实效。举办校长论坛, 加强校长的交流、学习、提升;评选一批职教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评选示范课;组织骨干教师讲师团到有关中职学校上示范课。
(4) 以技能大赛为抓手, 推动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继续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以大赛促进实训设备的升级, 推动教学改革。
3.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重点支持一批改革力度大、服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社会认可度高的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扶持和支持海南“紧缺人才专业”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中确定的项目学校建设工作力度;力争2011年有4所学校得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的支持。
4. 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今年的六、七月份召开一次农村职教现场会, 积极推动市县职业教育发展。整合资源, 推动全省16个职教中心切实发挥一校多功能作用;扶持几所面向农村、特色鲜明、集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5. 以体制改革为重点, 推进改革创新
(1) 以校企合作为主线,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团化办学。
(2) 完善机制, 办好“巾帼励志班”“志坚班”“村官班”, 提高质量, 扩大覆盖面, 形成海南职教品牌。
8.学前教育工作要点 篇八
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全面部署深化课程改革。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深化课程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启动落实课程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推动各地适应统筹改革的需要,健全和完善课程教材工作领导机构。
2.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研究提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细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启动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当中。坚持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打好学生共同基础,满足个性发展需要。
4.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组织开展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省域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推动各地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与指导。
二、推进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5.推进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启动有关改革试点工作,会同有关司局,促进建立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导各地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改革实验区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评价改革实施指南,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7.部署推进中考改革工作。研究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改变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三、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材管理,
提高教材质量水平
8.做好中小学教材编写、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现行三科教材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新教材编写、审定工作,确保2014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开始使用三科新教材。组织开展小学书法教材评审工作,保证2014年秋季学期起始年级学生使用国家审定的小学书法教材。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准备工作。
9.严格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管理。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明确教材选用机构、选用程序,选用工作监督和对违规行为处理等,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修订《中小学教材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审定、修订、使用工作的规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监管。
四、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强保障,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10.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地按照扩资源与建机制的原则,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指导各地做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召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对实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全面部署。
11.继续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加大对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根据新阶段新任务,引导各地建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12.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做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和应用,引导地方充分利用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动态监管。建立幼儿园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实现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质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13.深化幼儿园保育教育改革。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跟踪调研各地做法和经验。办好第三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五、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14.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部署。
15.指导各地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各省(区、市)结合本地特殊教育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各省(区、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第一年实施情况进行抽查。
16.实施特殊教育两大重点项目。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加大对承担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试点建设工作。
17.推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修订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究制定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编写方案。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六、制定政策措施、扶持薄弱地区,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8.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系统设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政策措施,整体部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19.研究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水平。
20.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指导和支持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指导。总结推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经验。
七、加强资源建设、促进交流应用,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
21.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应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更多适用、实用、好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搭建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挖掘典型案例,促进经验交流。制定出台《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落到实处,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2.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加快多版本数字教育资源的征集和开发,为教学点配送更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保证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组织教学点开展教学管理方法经验交流,促进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工作要点】推荐阅读:
2023年度重庆市学前教育工作要点07-11
学前教育年终工作总结08-21
秋季学期?新生“入学前教育”工作总结08-28
幼儿园学前教育实习工作总结09-11
春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9-28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要点08-07
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10-08
教育工委2021年度工作要点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