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2024-09-01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精选8篇)

1.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篇一

选修《电影美学》相关电影赏析

《骗中骗》:迷恋的,不仅仅是完美的骗局

电影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质感,比如今天的影迷,更留恋光影中的磅礴气势、逼真声效和视觉轰炸。

似乎电影在其早年所形成的一种更温和、更圆润的质感早已一去不返了。在那个时代,光是柔和并充满了表情的、音是温柔地抚摸人心的、表演是含蓄而灵动的。那是电影的黄金时代,一大批真正的表演者和艺术家在银幕前展示着自己的天才,那时的电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如今,它不过是某种光影特效的代名词而已。

拍摄于1973年的好莱坞影片《骗中骗》,是乔治•罗伊•希尔最著名的两部作品中的一部。这部获得第4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的影片正符合了电影黄金时代的应有特质,它的迷人之处超越了故事、形式而上升到一种对趣味的流连。

那时的电影不故弄玄虚,不会像现在的电影那样无谓地设置观影障碍,好像生怕观者产生疏离感,《骗中骗》采取了小节式的结构,了解剧情只需记得以下几个节点即可:赌徒、圈套、下饵、设套、赌马、出击、上钩,整个故事便如行云流水,任意自然。

骗子的故事总能提起人们的兴趣,然而银幕上的骗子虽多,但能够像《骗中骗》这样完美、豪华、温情的骗局却寥寥无几,有的虽有几分形似,却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想想看,也许是一种骗亦有道的情怀。

强尼•虎克原本是一个烂赌无品的骗子,为了给搭档路德报仇,同时也是给自己解套,找到亨利•康夫,这又是一个失意落魄的人物。两个人先是设下一个豪华的骗局,所谓豪华不是指场面,而是所招募的人手之多、情节之繁复让人瞠目。当黑社会的头目德利•隆根一步步陷入他们设计好的陷阱时,另一条线索也逐步展开,这即是所谓的“骗中骗”,它存在的目的一是保持悬念让观者紧张,一是让整个骗局能完美地收场。这种双重格局的电影以此片为集大成,观影的幸福感也由此碧波荡漾。

罗伯特•雷德福一直是被低估的,作为导演,他可以拍出优秀电影被奖项和观者所认可,但事实上作为演员的他同样出色,对虎克这个角色的把握就说明了这一点,有一点油滑,又有一点稚嫩;有一点怒其不争,又有一点令人钦佩,这种内心的转变自然生动,一座奥斯卡影帝的提名当之无愧。

电影的配乐,让我们的完美感受,在精巧、灵动的钢琴配乐下,一股令人舒畅的韵律跃动而出,让人陶醉难忘。

乔治•罗伊•希尔的《骗中骗》,对于喜剧电影的里程碑式的突破和创新,这个据说只拍商业电影的导演,在最商业的类型片喜剧上拍出了无法复制的艺术感。

《骗中骗》剧情简介

《骗》是好莱坞经典影片。本片以趣味手法,故事发生在1936年的约里略特,呈现出1936年芝加哥黑社会的生活。保罗.纽曼与罗伯特.雷德福合作,出演本片主人公。胡克的骗术老师卢瑟被黑社会头目朗根杀害,胡克发誓要报仇。他找到卢瑟的朋友、骗术大师亨利.冈多夫。亨利.冈多夫扮成阔佬、用偷来的朗尼根的钱与朗尼根下赌注,并赢了朗尼根。朗尼根不服输,想在赛夫马赌博中报一箭之仇,但他所来到的赛马场却是胡克与冈多夫布置的骗局。冈多夫在给了朗尼根一些小甜头后,郎尼根下了50万美元的赌注,结果输得精光。正在此时,胡克和冈多夫的警察朋友闯了进来,假装开枪打死了胡克和冈多夫,郎尼根吓得落荒而逃。胡克和冈多夫终于骗到了这50万美元。

《骗中骗》影片意义

除了伊朗社会的特定矛盾,影片探索了人类众多共有的道德和法律困局――真诚与谎言、人情与法律、父母与儿女、婚姻与自由、移民与留守等等。影片试图用让人应接不暇的情节说明,人们面对的矛盾不是简单层面的谁对谁错,而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混合体,每个人都无法保证绝对正义。

《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评价

情节像侦探片一样巧妙展开,每个人物都面临挣扎和抉择,画面和叙事十分紧凑,总之你在两小时内根本没时间走神,情绪完全被剧情吸引。

一句话评论

写实镜头下的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

电影通过鲜明的人物表演来讲述复杂的社会问题,虽然问题看似只存在于某一个家庭中,却影射了社会群体的普遍问题。这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电影。

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影片充满了娴熟的掌控力、张力和内涵,这部影片发人深省,每个剧情转折都让人紧张得屏住唿吸。

Q:我也发现影片的剧情有很多留白,比如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什么该给观众看,什么该隐藏,你如何选择?

观众都是有智慧的,他们有能力去发掘、体会的东西,我不会直白地表现。那种完全不留白的电影,能传达的东西反而是有限的,导演不应该一字一句地告诉观众。

阿斯哈将一条条情感线与复杂的社会背景编织在一起,驾驭能力从情感因果递进的纵向关系就可见一斑。影片最初的情感矛盾是伦理,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一个“孝”字,引出这个矛盾的是对社会环境的质疑;伦理问题引起了家庭纠纷,从而让亲情和爱情遇到了考验;这间接导致了意外的发生,于是又引出了社会贫富阶级的意识矛盾和道德的拷问。如此复杂的纵向线,阿斯哈还能再让其平行交叉发展,且脉络清晰、深浅得当,简直就是优秀的编织艺术家化身。

阿斯哈将每一个角色的性格都设置的丰富而立体,将人性、道德、信仰、情感交织的痛苦一层层剥开呈现在镜头前,不急不躁,甚至在表现最激烈的争吵时也抻得住。还有一些富含哲理的台词,也会让观众暂时跳出故事,用这种短暂的抽离调整影片节奏。

《别离》里的电影语言也很讲究,但它们都是为电影本身服务,影像的作用就是叙述,没有隐喻,不追求风格化。电影本身力量强大到已经不需要形式来画蛇添足,这,才是真正的电影。

商业电影

1.重视重视娱乐不重视现实

2.只被电影商人当作牟利的工具制片人和投资者,以低成本、短周期的方式来摄制迎合大众口味的模式化的影片,从而获取“利市三倍”的商业经营效益.早期好莱坞生产的大量类型电影均属此范畴.3.植入广告。观众也需要透过商业管道才能看到电影.但是并不会觉得这些广告突兀,4.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艺术电影

1.艺术电影的倡导者们大多认同电影的艺术性,力图通过电影活动展示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以及表达电影创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展现了艺术电影全新的形式概念和内容蕴涵,并以知识文化阶层观众作为对象。

2.它的市场战略是达致许多国家的相对较少的文化精英观众,而不是针对地区性市场。

3.具有历史和地理上的差异性,4.以本文状态为其标志,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区别

什么叫艺术片,是不是可以简单的将其定义为“绝大多数人看不懂的电影”,应该说看不懂的肯定的是艺术片,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能让大众看懂的艺术片。

可以从导演的目的来判断一部电影到底是不是艺术片:如果导演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票房,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到的想表达的一些东西,那这部电影就可以算作是艺术片,当一个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到观众的感受.绝大部分的艺术片都不具备这要素,所以票房很惨。但也有些艺术片碰巧很有戏剧性又兼具视觉效果,那就会成为一部卖座的艺术电影。还有这么一群高素质观众,他们花钱进电影院想获得的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这也正是艺术电影所能给的,随着人们影视素养的不断提高,对电影内容要求的不断提高,我相信商业电影会“越拍越艺术”,简单的声画刺激已不能满足大众对电影的需要,观众还要内心的感动。

判断一件东西是否具有艺术价值的标准之一,是看它是否具有感染力。如果一部电影就是奔着票房去,他的目的就是钱,但是他又碰巧做的很有感染力,那也是一种艺术成就。

如果把电影和文学做个比较,商业电影就像是畅销书,文艺片就像是偏学术性的书,水平高的人读起来不亦乐乎,没欣赏能力的人自然看都懒得看一眼。

艺术电影的艺术可以表现在多方面,故事本身的文艺性,叙事手法上的艺术,画面的艺术。商业电影大多没有一个很比较文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注重的是戏剧性,而艺术的东西大多没有戏剧性,平平淡淡的。电影叙事就是一个故事该如何去用镜头的组接去讲述的方式,你可以用长镜头一拍到底,也可以分镜头跳切。文艺片多青睐长镜头,好莱坞钟情于蒙太奇,蒙太奇可以很好的说清楚故事,并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主要还是可以保持紧凑的节奏。蒙太奇在很好的讲故事的时候不能让观众参与到对故事的思考中,这也就等于放弃了电影的最大优势,长镜头可进入到主角内心,不需要多少对白的叙述,给一个画面,长长地镜头真实的反应着故事的一切。每个观众都可以参与到思考讨论中来。

艺术电影有责任感,她关注人生重大问题,商业电影就是寻求刺激,艺术电影关注心灵,作用心灵,看艺术电影如同精神上享受.商业电影只作用视觉。

艺术电影讲究克制,能一个镜头表达千万别用两个镜头,镜头调度,人物调度及运动得有原因和含义,而商业电影恰恰相反,他讲究泛滥奢华,能用多镜头千万别用单一镜头。

商业电影人物是平面的或者说是扁平的,是类型化的人物,要跨越那类型对导演来说是个挑战.艺术电影的人物却带有两面性.商业电影讲究速食,属于快餐文化,而艺术电影给人反思,让人思考我们生活的意义.艺术电影充满悲悯情怀

艺术电影以追求艺术的创新和表现力为主,编导不以商业上的成功为创作的出发点,主要考虑的是实现自己对电影的思考和探索;而商业电影则以商业考虑为主,以追求最大票房价值,因而在影片中充满了吸引观众眼球的情节。

商业电影追求的是利益,电影只是一种娱乐手段和赚钱工具,有一整套的商业运转模式,服从于市场需求,而艺术电影是指以电影为载体追求艺术效果或是艺术表达,体现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性思想,人文理念的塑造,一般这类作品多为独立制片人或导演的自由创作,不太考虑票房。

艺术电影

所谓艺术电影即,最为广义的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艺术电影是电影的拓荒者:跨越规范,冒犯常识。毋庸讳言,其探险与拓荒多有落败,甚至迷失,但正是他们在不断地拓展电影世界的疆土。而当艺术电影的实践一经成功,主流商业电影便立刻将其经验吸纳。

艺术电影含义

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种电影类型。艺术电影的倡导者们大多认同电影的艺术性,力图通过电影活动展示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以及表达电影创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所谓的商业电影活动真正区别开来。从叙事策略上看,艺术电影大多极力突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反对程式化的情节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刻画,并力图运用独创性的电影语言。艺术电影在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做了重大贡献。

我们从绘画的角度欣赏电影中的构图,从音乐的角度欣赏电影中的配乐,从文学和戏剧的角度分析电影中情节

商业电影

商业电影专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电影诞生之初,由于它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因而只被电影商人当作牟利的工具.此后,电影的艺术地位渐渐确立,但电影生产的企业化制度也日趋成熟,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制片人和投资者,以低成本、短周期的方式来摄制迎合大众口味的模式化的影片,从而获商业经营效益.早期好莱坞生产的大量类型电影均属此范畴.商业电影,一般指为营利而制作的影片。私人的电影工业大都以营利为主,因此生产的影片大都属于商业影片。在西方则以美国好莱坞为商业影片的大本营,重娱乐而不重现实。电影需要大量的观众,且观众也需要透过商业渠道才能看到电影。

好莱坞从来就是商业电影的风向标,以商业为母体,用票房成绩来衡量电影质量。

2.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篇二

电影艺术档案电影资料馆台湾

1898年, 波兰摄影师波斯洛·马塔朱斯基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后的两年, 便宣称电影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历史资料, 明确提出应视电影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并成立电影资料馆来保存电影, 此后, 电影艺术档案被逐渐确定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半个世纪以来, 保存电影艺术档案已为各国所共识。自上世纪30年代起各国即相继成立国家电影资料馆, 专责电影艺术档案的搜集、整理和保存。1980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会议又通过“关于保护与保存活动影像”的提案, 认定电影具有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及历史价值, 已形成一国文化传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区电影文化资源丰富, 但自台湾电影诞生以来, 由于缺少专门机构负责搜集、整理、保存电影艺术档案, 不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拷贝皆已毁损或遗失, 即或上世纪50年代, 乃至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拷贝皆因电影公司倒闭而流失。这种情况严重导致有关台湾电影史的研究困难。鉴于电影艺术档案流失以及电影资料乏人搜集整理, 1979年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附设一电影图书馆。1989年, 更名为电影资料馆。

台湾电影资料馆位于台北县树林市忠信街9号3楼及4楼的新加坡工业园区, 楼面总面积约842平方米。藏品馆内置独立的制冷系统和气体式干燥及除酸器, 以确保储藏库的恒温控制, 整个藏品馆可常年保持恒温、干燥、无酸环境。资料馆还配有影片清洗室、影片检查室、录音室、翻拍室等影片整理工作室, 设备配置有超音波影片清洁机 (英国LIPSNER SMITH公司生产的CF 7200型) 、16及35mm倒片机、STEENBECK 35mm剪辑机、双画面35mm看片机、有声数据转拷MD与TAPE、计算机等设备。完备科学的馆藏布局与设施为台湾电影资料馆电影艺术档案的收藏和电影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依据保存状况, 台湾电影资料馆馆藏资源保存的影片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画质清晰、状况良好者;第二类是影片有轻微酸化、轻微刮伤等轻微受损, 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三类是影片已旧、脏、锈或偏色, 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四类则是影片有油斑、油渍、严重刮伤、重霉等, 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五类则是影片已严重酸化、卷曲、硬化、变形, 无法转拷者。经过30多年的积淀和历任馆长的努力, 目前台湾电影资料馆馆藏资源丰富, 其中包括华语影片14109部、外语影片2896部、电影光盘10928片、电影录像带计16136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台湾电影资料馆配置了有效、准确和崭新的电影数据检索系统。系统收录数据主要包括:“影片部分”收录1951—2002年间台湾出品影片资料;“文献部分”收录1949—2003年间台湾电影相关文献出版资料;“史料部分”收录1949—2006年间台湾电影相关新闻大事纪要;“新闻与纪录片数据库”收录1945—2000年间台湾新闻影片、纪录片片目数据, 相关文献与访谈纪录等;“电影论述广场”收录台湾电影产业观察、影评文章;“影视产业智库”收录台湾电影影展相关统计、台湾电影、电视节目研究统计图表, 台湾电影映演模式统计数据、欧盟影视政策研究等。为了向馆外读者提供资料馆的资源和服务, 台湾电影数据库网站还提供互联网远程服务。

台湾电影资料馆还十分重视推动电影艺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迄今, 台湾电影资料馆已在美国哈佛大学电影资料馆、加拿大国家电影资料馆、芬兰电影数据馆、巴西国家电影资料馆、墨西哥国家电影资料馆等22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30余次珍藏影片特展, 并在法国电影资料馆、东京国际影展等场馆举办了“侯孝贤回顾展”、“宋存寿导演回顾展”、“20世纪90年代台湾纪录片回顾展”等活动, 大大促进了台湾电影的国际声名和影响。

台湾电影资料馆在电影艺术档案管理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严格遵循国际电影资料馆联会的办馆理念:即维护及保存电影文化遗产, 台湾电影资料馆的职责范围包括:搜集、整理及保存电影资料;电影史料、电影理论的整理与研究;举办电影欣赏活动及电影教育;促进电影文化交流。二、科学和谐的内部管理机制是资料馆运转协调的保障:台湾电影资料馆的组织架构由行政组、资料组、展览组和出版组构成, 四组各有分工, 密切合作。三、电影艺术普及是电影美学熏陶的重要途径:台湾电影资料馆定期举办不同专题的展览。以2009年12月份周末电影主题展为例, 节目安排有“台语电影影片巡回展———戏梦五十”、“南方影展”、“台湾国际动画影展”等专场主题电影周。四、学术研究是电影资料馆电影艺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台湾电影资料馆积极创办学术期刊如《电影欣赏》和《电影年鉴》, 出版学术著作, 整理电影史料, 积极倡导电影学术研究的风气。

参考文献

[1]郑淑玉.国际电影资料馆联会与电影艺术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 2011 (1) .

[2]台湾电影数位典藏中心馆藏沿革[EB/OL].http://www.ctfa.org.tw/aboutus/index.php.

[3]陈昭珍.国内外影音数据数字典藏现况与趋势暨我国影音信息平台建置相关规范研究[R].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图书信息学研究所, 2010.

3.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篇三

2008年,电影频道在戛纳电影节上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电影之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的风采。现在,已有5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之夜”品牌早已为世界电影人所认知。2010年,电影频道再上一层楼,在国际第一大都市纽约举办了首届“纽约中国电影节”,又一轮中国电影热潮从纽约开始延至全球。

几年来,章子怡、郭富城、张柏芝、黎明、吴彥祖、韩庚等明星都现身影院,带着自己的电影作品与美国观众进行现场交流,共同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成功举办四届的纽约中国电影节,当仁不让地成为中美两国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名流齐聚开幕式

和往届一样,此次开幕式依旧群星璀璨。有赵薇、甄子丹、吴秀波、杨千嬅等华语影坛著名影星,还有青年导演杨子、优质偶像锦荣等新生代电影力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选做本届开幕影片。本届电影节联合主席——电影频道副主任贾琪和奥斯卡前主席西德·甘尼斯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为了参与此次盛会,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先生甚至推掉重要公务专程赶来。孙国祥在致辞中表示:“中美两国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同时,中国电影在美国也越来越受欢迎,纽约中国电影节提供了一个供两国电影人交流合作的平台。”

热闹非凡的展映

电影节期间,共有7部中国电影在纽约的AMC影院和纽约电影学院进行展映,参展影片更倾向于青年观众群体,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在今年国内电影市场上斩获票房佳绩、掀起社会话题的都市爱情片,也有《叶问》《特殊身份》等动作大片,还有《春娇与志明》《新扎师妹》等香港电影,以及《对不起,我爱你》等青年新秀导演的作品,无不彰显出青年影人的独特个性。放映期间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而影片的导演、主创也都亮相映后见面会,与美国观众进行互动,气氛相当热烈。纽约当地媒体纷纷前来争相报道这一盛况。

在纽约中国电影节上展映的影片,打动了许多在纽约生活的年轻观众,引发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一位在纽约念书的中国留学观众高兴地表示,“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则勾起了曾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的强烈共鸣,“它抓住了中国大学校园的特征,我观看这部影片时几乎忘了自己在纽约,仿佛回到了北京”。纽约观众对展映影片的浓厚兴趣,说明美国观众不光关注中国的过去,更想了解中国的现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情感是共通的。

前奥斯卡主席西德·甘尼斯由衷地表达了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喜爱之情。他说,“这样的题材在全世界都能找到共鸣。他们的困难,他们的关系,成长的烦恼,学习的过程,渴望成功和来自家长的压力,都是生活中必定会发生的,不同的文化并不会带来很明显的差异。作为一个电影人,我觉得我对中国年轻人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

星光闪耀闭幕式

11月7日,第四届纽约中国电影节在纽约市区著名的Capitale会所落下帷幕,现场颁出各大奖项,赵薇、吴秀波、甄子丹、杨千嬅四人获得了“亚洲杰出贡献艺人奖”。此奖项由纽约市文化局及林肯艺术中心国际艺术交流会设立及颁发,彰显出纽约市政府对电影节的鼎力支持。电影频道副主任贾琪、前奥斯卡主席西德·甘尼斯、好莱坞著名导演彼得·威尔也现身闭幕式为当晚获奖明星颁奖。

今年的纽约中国电影节不但星光闪耀,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政界、商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参加,影响力逐年提升。纽约中国电影节的成功举办,让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优秀电影、电影人通过这一平台走向美国。随着中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和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日趋深入,纽约中国电影节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4.推荐书籍电影电视网站资料 篇四

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9-1 “Oral Workshop”教材简介:本套教材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吴祯福教授历时6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教材选取了丰富的口语素材,是国内最权威、最系统的口语教材之一。一直作为各高校英语专业的首选口语教材,至今已累计销售数百万册。

课程采用“话题”教学法,选取当前最热门的话题,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口语的难点,重点培养英语思维的表达,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

“Oral workshop:3”MP3简介:本光盘包含了与《英语高级口语》教材相配套的12盒磁带的全部内容。录音者皆是英语国家的学者和专家,配音清晰、流畅、优美,语音、语调标准纯正,并全部采用CD音质的音源生成MP3。内容分28课,包括对各种问题的辩论,诸如青年人的思想情绪、广告的优劣、寻找对象的方式、妇女的地位、住房改革、工作的意义、独生子女的教育、城乡差别、时装美容等等。齐全文多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现代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者英语思维的能力和用英语表达的技巧。

另有英语初级、中级口语MP3,用户可全面系统学习。

本MP3特别适合:

1、大学高年级学生;

2、大学英语专业学生。

 生活英语情景口语100主题(附MP3光盘一张)作者:(美)罗克特,王恩波 著 出 版 社: 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 海量语汇再现原生态的交流情景。200篇对话、100套主题词汇和句型库、18套多功能练习,让你置身于原生态的英美生活情景,掌握各种场景下的沟通方式。

深入的对话让你口语升级。本书超越“生存口语”的层次,深入到英美社会生活的细微之处,与一般的口语书比较,有更广泛的交流话题、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更浓厚的交谈趣味,能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水平。

生动的语言让你表达得体。本书语言秉承生动、简洁、有效的原则,便于模仿记忆,并且迅速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对话中大量汇集英美耳熟能详的固定表达法,让谈话者表达得体、谈吐幽默。

灵活的方式让你自主学习。无论用于课堂教学还是自学,本书都具有相当大的伸展度和灵活性。全部对话都配有MP3。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目的和喜好,有选择地进行口语、听力、语音、听写、口笔译、词汇等各种练习。本书越过了“生存口语”的层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细微之处。与同类型的书相比,拥有更广泛的话题、更生动的表达、更浓厚趣味。作者Carol Rueckert是资深的英语教学专家,又深入英美社会生活多年。她用100个场景、200篇对话细致展现了当下英美的风土人情,以及英语国家普通百姓的沟通方式。本书将帮助你突破口语瓶颈,实现多话题、深层次的英语交流。

Carol Rueckert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约瑟夫镇,曾旅居中国7年,在几家大型英语培训机构担任英语口语教师和教学主管,并从事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写作。Carol现居英国,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攻读英语教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同时创建了英语教学网站

主题:针对英文基础较好的学习人士和教师的网站

功能:阅读,游戏。语法讲解,讨论等

特色:深入讲解了时态用法,每周有新课程推出,旧课程可以在存档中找到 对象:esl教师和学英语人士

 the english zone

http://members.home.net/englishzone/index.html

主题:非商业性英文学习网站

功能:语法讲解,练习,小成语讲解,英文笑话,阅读和写作 对象:学英语人士

 esl flow http://

主题:内容组织得很好的英文网站

功能:语法讲解,口语,英语对话,阅读和课程安排 特色:用流程图的方式讲解英语语法概念 对象:esl教师和学英语人士

 esl house http://

主题:为中国朋友所熟知的朗曼英语教学方法 功能:测试,专题文章,链接,小窍门 对象:esl教师和学英语人士

 parlo-language, culture, life http:///index.asp

主题:学语言的网站

功能:对语言结构,国际文化作出探讨 特色:教你怎样学语言,而不仅是英语 对象:esl教师和学英语人士

 peak english http://

主题:在线的远程英语学习网站 功能:词汇,阅读,听力(用realaudio),语法课程,特色:所教英语是用于美国的 对象:学英语人士

 schmooze university http://schmooze.hunter.cuny.edu:8888/

5.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篇五

——将“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设计

电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形式,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路程,电影丛林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仅有无数影片纪录并反映出的人类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善于思考的卓绝智慧;电影的发展也在物质层面上展示着科学技术随着时光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步伐,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电影是反映人类对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断追寻、探索的特殊媒介和载体。由于电影是通过光影和声音对时间进行纪录,所以有人诗意地把电影称作是“雕刻时光”的艺术,而电影博物馆是将电影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在一定的空间内展示,因此可以说电影博物馆应该是把“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它要向观众展示它各个层面的内容,让观众通过参观电影博物馆认识、了解电影,掀开电影不为多数人所见的神秘面纱,将银幕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不同侧面都展示给观众,让电影文化通过博物馆展示在人们的认知中从专业变成知识,进而变成人们的常识,这样,人们对电影——人类智慧结晶的一块瑰宝,就会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热爱、更多的支持甚至更多的参与。

博物馆既是一个大的舞台,可以让丰富多彩的内容舞蹈起来;又是一个具有相对限定性的空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毫发毕现。因此,博物馆的展示应该具有全面性、权威性,但要通过概括性的整体构思和精微巧妙的局部设计来有选择性地将代表性的内容展示出来。也就是说,整个展馆的设计在思路清晰、定位明确、个性突出、设计巧妙的前提下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此,根据博物馆的设计特性和电影的本体特征,我们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整体设计构思及定位是:

 合理地划分空间。只有将一个大的空间化划分成小的空间,才能在设计上体现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丰富性、个性化,这一方面有利于设计细节的展开和多元设计理念的呈现,另一方面空间的丰富层次也可以从视觉和心理上给观众造成空间的延展和悬念感。

 体现清晰的思路。划分空间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思路不清楚,又会造 成空间破碎的凌乱感,因此,既要把空间打碎,又必须将空间有机整合。清晰的思路既是设计水平的宏观展现,又是方便观众参观的“以人为本”的人文设计理念的体现。观众可以从各厅主题一览中清晰明确地了解到电影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展馆的大致内容。

 和谐与多元并重的设计风格。多元化特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多元中体现协调更是现代文化品质的至高追求。多元化是社会开放、信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而在多元中保持和谐,则是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表现。因此,在多元中保持和谐也是我们在设计风格上的追求。在整体上,我们力求造型、色彩、空间、光线等设计元素现代化。但是,又根据各个展厅的主题不同,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化理念,在当下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力图追求的境界。为了增强展览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提高观众的审美满足感,我们根据内容的不同,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展示。另外,除了被动的接受展示内容,我们在有些环节的设计中还特意为观众安排了充满游戏感的互动装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主动性,从而引起观众兴奋感,最后达到很好的参观效果。合理的人流路线设计,也是我们在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因素。我们在各展厅的空间分布及展馆之间的衔接上都充分的考虑到了观众的行进路线,尽量让观众不走冤枉路,也不会错过应该看到的精彩内容。

第一厅

电影的发明和诞生

该厅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将人类对光影的认识过程和电影的发明诞生结合起来,它既是人类对光影技术运用的科学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设计时,着重突出了该厅的历史感,充分运用了具有典型性的历史符号为设计元素,但又不是简单的模拟和复古,而是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展览手段巧妙地融入其中,在设计语汇明确的基础上,体现出整体设计的前卫感。

序:光与影

(1.tga.jpg)观众进入展厅,也就进入了“光与影”的序言:在观众正对 面,有一个镶嵌在“巨块岩石”中的投影幕,上面投放着投影机的各种画面,此时,观众的影子也在光线的作用下,投射到投影幕上,和投影机投射的画面重叠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真实和虚拟相交互的神奇效果,让观众一进入展厅,就身临其境地进入到一个奇妙的光影世界,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博物馆中互动项目带来额的乐趣。

(2.tga.jpg)进入远古洞穴中,粗砾、不规则的岩石墙体给人一种远古的时代感,洞穴中有模仿柏拉图《理想国》中描绘的洞穴奴隶造型,他们影子被投射在石壁上,给人以真实的远古环境感。但是,我们在墙面上做了出其不意的处理:在前面上镶嵌有等离子电视屏幕,每一个屏幕下方都有一束“光线开关”,当观众走到屏幕前,“光线”会自动将屏幕打开,反之,屏幕会自动关闭。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观众在远古的环境中感受光影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功能和作用。

(7——8.tga.jpg)在展示中国古人对光影的认识时,我们采用了中国古代宫廷的建筑元素为背景,用木地板和红色栏杆的蜿蜒曲折设计出一段独特的“宫廷九曲桥”的意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示《墨经》和《老子》的著作、中国汉代宫廷观影情景、张正宇所绘“汉武帝观影图”、中国“灯影戏”传播国家示意图、唐朝宫廷“拉大片”想象图、各种手影图示例等与光影有关的中国古代典故,再配上中国古典器乐曲,给人一种古香古色、回味悠长的意韵感。

(4.jpg)在展示古代人类创造各种“活动图画”的部分,我们用古埃及神庙的建筑元素为主要设计语汇。在具有古埃及风格的墙面上将各种古代壁画复制图分布展示,在墙面的前方有四根仿神庙石柱的方立柱,在每一个立柱上,都有一个等离子电视,可以播放跟这一部分内容有关的资料和影像。用古埃及神庙为背景,不仅跟展示内容中古埃及陶器及墓穴壁画的复制图相吻合,具有强烈的神秘感,而且,也表现了全世界范围的古人都有早期的活动图画。

(5.jpg)活动照像术和电影的问世这一部分,因为与人类的工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关系密切,所以应该充分应体现机械工业和电力时代的氛围特征。我们用具有极强工业代表性的符号——齿轮,作为装饰吊在天花上,六个大型的齿轮不仅起到装饰作用,也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在每个齿轮下面都有一个展区。在展区中,用玻璃作为主要的元素,玻璃的运用本身就很现代,再加上玻璃对于光影 3 产生的作用,会让人更加关注光影的物理变化,从而突出这一部分展示的主题。

(6.jpg)活动照像术和电影的问世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置:装置的中心有一个可以转动带有缝隙的金属圈,中心光源将旋转胶片上的内容透过窄缝投到外围的墙上,产生了简单的电影效果,此时,走在其中的观众通过自身的走动,可以看到墙上的活动画面和自己影子的叠加,身临其境地体会电影的原理和乐趣。

(8.jpg)这个早期的电影院是用木板围成的电影院:银幕镶嵌在木板中间,观众的坐凳是用木板钉制,绷以布面的简单条凳,放映机等设备都放在观众席中充分展示早期电影院的简易、简陋。

第二厅:早期的中国电影

由于早期中国电影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初叶,当代人对于那个时期以及那个时期电影的印象都相当的模糊,正如退色的记忆般没有鲜明的色彩印象,所以,这个展厅的基调以灰、蓝为主。灰色,很适合营造怀旧的气氛;蓝色,深远,深奥,让人充满幻想,又给人以希望。

在空间利用上,充分利用墙面背景与场内实景的融合,增加了景深,拓展了空间,更好地还原了早期电影在中国的生存、演化和发展的环境与历程。

整个场景没有过多的装饰,用灯光来提亮场景、增加气氛,充分将展示主体烘托在观众面前。

(图1、2)在该厅中搭建的早期电影放映场所,是参照清末民初的北京茶园的风格特点设计的,真实的复原了那个时期人们观赏电影的环境。在茶园内部均按当时的格局和装饰布置,里面设有放映设备和银幕,可以为观众放映当时的资料片,同时观众可以坐在里面观赏和休息,充分体验那时人们看电影的气氛和环境。

在茶园的外墙上,巧妙地设计了展扳,展示“前言”和“电影传入中国”的文字说明,使整个展览融入到强烈的时代气氛中去。

茶园外面的路面,铺设成旧街区质感的路面,路面和墙体的连接处,由一幅旧街区的照片作为过渡和衔接,使老街的空间的延展,同时更加强调了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

4(图3)“中国电影的诞生和萌芽期”展区,是由蓝色展墙围成的空间,展墙上展示的是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展区的中间区域是中国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山》拍摄现场的实景复原:丰泰照相馆门面在侧面后景,临时支着一块很大的白布,为露天拍摄现场,扮上戏装的谭老板和所工作人员均用蜡像复原。建议此处的摄影机和摄影师为真实的,这样可以设计观众的参与项目,以增加观众的兴趣,也使展览更加生动。

(图4、5)“中国电影的混乱发展时期”同样是由蓝色展墙隔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区域中央是放映设备,观众可以在此观赏关于这个时期电影的资料和影像,但和“中国电影的诞生和萌芽期”展区不同的是,展板和天花上都用了蓝色的日光灯管交错分割,将展示划分成不规则的区域,凸显出这个电影发展时期纷乱和复杂感。

(图6、7)《孤儿救祖记》和《火烧红莲寺》的拍摄现场实景,都依照影片和资料所提供的元素真实复制,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当时拍摄电影的技术条件和工作状态。在实景的背景墙上都用合适景相吻合的巨幅照片作为环境烘托,突出实景的真实感和空间感。建议在布展时,设计一些观众可参与或互动的项目,增加展览的趣味性。

(图8)其它图表灯箱和文字说明都在蓝、灰色调的展板上展示,以保持整个展览的协调感。

第三厅: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

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随着其历史背景的风云变幻而复杂多变,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在混乱和战争中摸索前进,因此该展厅以黑、灰为主色,形势简洁稳重,不以背景的过于醒目,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以LED时间墙为主线展开对发展时期中国电影的陈述,展览以文字、图片、拍摄现场和现代触摸屏、沙盘相结合,形势丰富,富有现代感。

(图——效果1.jpg)进入第三展厅,在简洁的平面展扳上方是LED,上面滚动显示这个时期的电影发展线索,这样充满现代感,又能清晰的引导观众的展览路线。

(图——效果2.3.4jpg)这个展区内老式的吊灯和展板上的旧剧照相互映衬,充满了怀旧感,展区内还有电影拍摄的实景复制,还原当时电影拍摄的情景,这 5 样整个的空间氛围把观众的感觉带回到了三、四十年代。在展扳的下边有一排片孔,一方面谙合电影胶片的形象感,另一方面体现一种展览和空间的连续性。地面的现状分块,给观众以拼贴和剪辑感,与整个展览主题呼应。在展扳前面,设有触摸屏,可供观众查询与该展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还有设计独特的沙盘展示。整个展厅有序、现代、丰富。

(图——效果5.jpg)再展板上方,还设计有环形的等离子屏幕,用以放映影像资料。

第四厅: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新中国的电影在中国革命胜利、成立人民的新中国后,和新中国的所有事业一样,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所以。该厅的设计以红色为主,展板设计仍以形式简洁为主要风格。

(图——效果8.9jpg)该展区的展板以红色为主色调,仍然用清晰的时间指向为展览线索。顶部的环状等离子方向和每个展览的小区域相呼应。每块展板的放置都与墙面成一定夹角,面向观众放置,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也可以在观众行进的过程中,让展板以最大面积面向观众。展板的下边有一排片孔,一方面谙合电影胶片的形象感,另一方面体现一种展览和空间的连续性。展板前面,设有触摸屏,可供观众查询与该展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展厅中的红色条状板倾斜放置,上面有时间的指示,这也是拍摄电影所用的卡塔板的象征,这时的整个空间富于变化,充满动感。

(图——效果11jpg)这是《董存瑞》、《黄继光》等电影的实景复原。(图——效果12。13jpg)这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林家铺子》的实景复原,现代的展示手法和旧式风格场景的结合,使得展示空间充满一种时空的交错感和趣味感。

(图——效果14jpg)早期中国电影院的景观复原。在电影院的门口放置了以辆旧时的人力车,增加时代感和环境感。

(图——效果16,17,18jpg)两根树干拉起的银幕,是露天电影院的实景。露天电影院是人们观赏电影最简易的场所,因此在银幕下面堆放了几块石头,增强现实感。这个银幕上可以真实地播放老电影,观众也可以在这里驻足观赏,感 6 受、怀念看露天电影的感觉。

第五厅: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电影

改革开放时期,各种思潮、各门艺术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多元,电影发展也在活跃中走向风格多元。所以整个第五厅,在融入改革开放时期的电影元素,在风格上统一,设计上采用了不同材质、不同颜色来区分各个区域,新颖、鲜明,形式活泼又富有意义。实物展示柜是半球形结构,沙盘放置在地板上的玻璃罩中,打上不同颜色的光。

(1、jpg)前言: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立方体造型,旋转四十五度倾斜放置,上面写有前言。这个造型新颖醒目,容易吸引人群,可以起到引导人群的作用,从视觉上和功能上都很巧妙。

(2、jpg)第一部分:新时期的中国电影事业

这个展区,主色调是蓝色,给人以清新感和冷静感。展示多为图片,都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但在展板前装有条状分布的白色有机板,使整个空间层次更丰富,也制造一种朦胧感。

(3、jpg)第二部分:新时期的开始和艺术探索的时代

在用色上采用银灰色,而在局部用红色透明有机片做点缀,调亮整个部分。充分全是新时期开始和艺术探索时代的含义。模拟影片场景,让观众更清晰、准确的了解展示要传达的信息。同时配有播放器材、实物展示,能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展览的解读性与说明性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4、jpg)第三部分:三代艺术家和新中国电影的第二次创作高潮 这一部分用红色来诠释是非常贴切的,红色有一种视觉的惊觉感和扩张力,正好可以表现这个时期电影发展中蕴含的巨大张力。局部粉红色透明有机片的使用,依然起到了丰富层次感的作用。结合图片展示,会给观众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5、jpg)第四部分:艺术转型和革命历史题材的重大突破

这个时期是社会的多样性时代,也是电影的多样性时代。用金属材质来表现这个时代的转变,具有一种对可能性的表现力。局部的蓝色透明有机片,不破坏它的质感,并且其到调节作用。

(6、jpg)第五部分:新时期的电影发行放映事业

黄色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正好象征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欣欣向荣和强健的生命力。绿色有机片的清新更加衬托出整体氛围的明亮和朝气。

(7、jpg)第六部分:新时期中国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这部分展览的主体造型使金属支架和玻璃结构起来的一个椭圆形大结构,这个椭圆形结构造型像一艘巨轮,象征着不断前进的中国电影事业。图片及视频设备都挂在玻璃展墙上,视觉感通透明亮。

(7、jpg)第七部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教育事业

这个部分的展品多为图片,用正面墙来展示图片,可以给观众最直观,最集中的视觉冲击,从而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第六厅:跨世纪的中国电影

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大大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中国电影业进一步与国际电影产业的运行方式接轨。为了表达跨世纪的现代感和多元化,在展厅中大量的运用以玻璃、金属材料为主的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的多义性和超时空感可以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

由于展厅的结构因素,必须在入口右侧厅设置能够吸引观众视线的展示形式,才能够吸引人流,改变人群正常走向,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展厅的入口处,我们以金属材料做成一个景点——生长状态的金属植物雕塑,植物顶端放置等离子屏幕,雕塑上部是一块椭圆形的磨砂玻璃,强烈的光线从玻璃顶部穿过,打在雕塑上,整个雕塑的形体美生动、奇异、震撼,隐喻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生长。

电影频道某一栏目录制布景运用曲线面来制作,以简洁大方为出发点,使其造型和风格与整个展厅风格协调,充满现代感。

在展厅的出口附近,我们制作另一景点——蝴蝶,它将再次吸引观众的兴趣和视线。“蝴蝶”分上下两部分:底部以纱或纸缠绕在金属支架上,做成蛹状,8 然后在外面缠绕胶片,给人以“胶片蛹”的感觉,从蛹中探出玻璃条,将蝴蝶高高擎起。这个经过艰苦努力破蛹而出的美丽蝴蝶,正是中国电影历程的象征。

第七厅:港澳台电影

本厅展示的内容分三个部分,但是展厅的空间有限,所以设计上力求简洁的整体效果。用蓝色光来表现整体氛围,但入口处的橙色形象墙可强化与内部蓝色空间的对比,增添展区的神秘感。为了区分不同区域,在展扳的色彩和形式上表现出变化。

(3,jpg)考虑到本厅的出口和入口是同一个通道,所以本厅入口的设计简单明了,留出较大的空间作为人流通道,确保观众参观的流畅和安全。本厅入口的左侧展墙上,是港澳台电影的总体介绍,右侧从香港电影开始。

(1,jpg)香港电影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在右侧的展墙上,展墙前放置的是几架老式摄影机。再往里,以黑色架构隔离开的是香港电影的实景复原区。

(10,jpg)设在整个展厅中央的大圆立柱周围,是带有触摸屏的互动区,观众可以在此获得相关信息。

(6,jpg)这是台湾电影展区,展墙上镶嵌有等离子屏幕,旁边绿色的景观中是玻璃材质,光从里面打出来,增加通透感。右侧的空间是台湾电影的拍摄实景复原区。

第八厅:科教、美术、新闻纪录、译制片

该厅的设计构思,力求简单但不平淡,突出展示内容。在细节处理上追求精益求精,把握住每一个细小的部分,使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为整体服务,保证整体效果的统一。

在天花的处理上,为不使格栅天花过于平淡,又为了烘托整体气氛,在顶部吊装了大量交叉纵横的白色荧光灯管,使其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在局部处理上,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大幅喷绘的表现形式,手法气势宏大,造型简洁,表现力强,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大幅喷绘配合炫目的灯光,使观众身临其境,完全融入环境。

展板多以灰色为主,与展示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起到很好的烘托、映衬作 9 用。

儿童电影乐园

这个展厅应主要为广大儿童少年服务,能吸引他们怀着好奇心,带着疑问走进展区,在欢快的气氛中了解电影,开拓视野,寻求答案,获得教益,增长才智。同时也希望帮助成年人(家长、教师)能回忆美好童年的经历,并有助于长辈们做为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基地。因此,这个展区要充分发挥设计中的童趣,色彩上的鲜艳明丽和展览布置的清晰明确。

(图1)在儿童电影乐园的入口处,有一个用胶片造型的有机片组成的水花,表达儿童的欢快、活泼、踊跃。在水花底部是一个环形的接待台,这个接待台用圆形,感觉软软的,象新鲜的面包,让小孩子感到轻松、愉快。

(图2)刚进去的四个区域,分别介绍儿童电影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内容,每个区域的又让小朋友感到随意、亲切。这四个区域入口的上方,用胶片完成花瓣的形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又象征祖国的花朵欣欣向荣,地上的九宫格象征儿童游戏中的九宫格。

(图4)在“幼儿生活情趣多”和“走向自然爱生物”景区,用色彩鲜艳的积木、红色和绿色的皮球造型以及象征森林大自然的绿色有机片,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形象地营造出一个充满生趣的儿童世界。

(图——景区3.jpg)“风华正茂好年华”,用喷绘和实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图——景区5,7.jpg)“农村天地多广阔”的大幅喷绘和“光辉榜样树楷模”的雕塑设在一个区域,相映成辉。

(图——景区4.jpg)“人情、亲情、爱国情”用喷绘和实景的结合营造环境的真实感。

6.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篇六

左翼电影:指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拍摄的一批反帝反封建电影。早在1931年9月,左翼剧联就提出了电影要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知识分子的出路,1933年,由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约三十几部电影,都遵循了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表现了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春蚕》,沈西苓的《女性的呐喊》,孙瑜的《大路》,吴永刚的《神女》等等。

国防电影: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等。

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喜剧电影(如吕班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未完成的喜剧》)、散文电影(如水华的《林家铺子》、谢铁骊的《早春二月》等)也有所发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新时期电影:指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中国电影,经过十年劫难,中国电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最初两年多的时间里,最多表现的是揭露“四人帮”丑恶罪行的揭露,在艺术上却难以摆脱原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模式,一直到1979年,影坛上出现了冲破“三突出”原则和陈旧创作观念束缚、带有艺术创作个性的影片,如李俊的《归心似箭》、《小花》、《瞧这一家子》、《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这些影片在题材上大胆拓展,艺术手法大胆创新,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结构、电影语言上都有了明显的深化和发展,构成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创作的浪潮。而在80年代初,更加出现了老中青三代导演各放异彩的壮观局面,第三代导演作品有谢晋的《天云山传奇》、水华的《伤逝》、汤晓丹《南昌起义》、成荫的《西安事变》等,第四代导演作品有张暖忻的《沙鸥》、吴永刚的《巴山夜雨》、吴贻弓的《城南旧事》等,第五代导演作品有张军钊的《一个与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田壮壮的《猎场扎撒》、吴子牛的《喋血黑谷》、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张艺谋的《红高粱》等。

文革电影: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电影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十七年电影取得的成就被全盘否定,整个电影事业几乎停滞不前,很多电影工作者遭到了迫害,甚至致死。对电影来说,文革意味着只剩下三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文革电影最重要的特点是创作的“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美学方面,采用“敌远我近,敌小我大,敌暗我明,敌俯我仰”,色调对敌用冷,对我用暖,造成了极其虚假、公式化的套路,抹杀了电影作为艺术的个性美,用宏观的视角来掩盖艺术细节的不足,使影片空而无物,创作公式化,没有创新和原创性。出现了样板戏电影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样板戏是一次成功地对京剧进行改造得的实践,它主要选取现代题材,在很多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比如场次转化节奏明显加快,唱腔中加入了流行的短段,加入了西洋乐器和交响乐伴奏等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京剧的作用,但是由于总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创作原则的单调,所以它的艺术成就不高。探索电影: 反思电影: 娱乐片大潮:

主旋律电影:一种有着类型电影倾向的主要表达国家主流意识、体现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秩序的电影类型,在90年代主要是主流电影,体现了转型期国家对于电影工业的扶植和对于体现意识形态国家意志的软性要求,是一种功能性较强而娱乐性稍弱的电影类型。目前有中心转化的趋势,教化兴趋向缓和,开始走向注重故事情节包装和商业化的叙事策略。主要类型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决战》、《周恩来》、《重庆谈判》)、伦理道德片(《离开雷锋的日子》、《被告山杠爷》)、献礼片(《国歌》、《共和国之旗》)、商业化主旋律电影(《黄河绝恋》、《红河谷》)。

“影戏观”:19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在艺术上逐步形成了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影戏”反映了当时电影创作的特点和电影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早期电影和戏剧的直接关系和深厚渊源。中国的第一代导演如郑正秋、张石川的影片创作,很多都是取材于以往成功的文明戏,演员也有很多就是戏剧演员出身,所以,文明戏作为初期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来源,很大程度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早期的“影戏”理论不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和复制功能,而强调教化功能,注重对情节和剧作水平的研究,认为“电影剧本是电影的灵魂”,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把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影片叙事成功的标准,常常在善恶冲突和撞击中展开故事情节,大多以正义的胜利告终。到30年代,电影创作在注重市民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剧作叙事经验方面,仍然继承、发展影戏电影的艺术传统,重视情节和戏剧冲突,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即在创作中更多地表现鲜明的进步倾向和时代精神。

40年代,进步电影的主流在对待电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上都继承和发展“影戏”电影传统,进步的电影艺术家都把电影作为表达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对世界的认识的工具,揭露和抨击丑恶的社会现实,“教会人们仇恨”,基于这种功能,叙事成为直接表现作品内涵的基本表意手段,是影片结构的核心,从政治社会的功能出发,以叙事尤其是戏剧性叙事为核心,是电影视听构成服从和服务于叙事,成为“影戏”传统的基本原则。所以各种大同小异的戏剧式叙事方式、结构和技巧被普遍采用,占据了统治地位。1941年,陈鲤庭在《电影轨范》中,正式提出了“影戏”这一理论,是“影戏”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

两次电影大争论:指文革之后的关于电影戏剧性问题和文学性问题的论争。1979年,白景晟首先发表《丢掉戏剧拐杖》,向自20年代就开始确立的传统的戏剧电影观念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在电影成长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之后,就不应该永远依靠戏剧这条“拐杖”走路,继后,张暖忻和李陀联合发表《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认为应该尽快革新中国的电影语言,钟惦裴也发表文章要求“电影和戏剧离婚”,而另外一些人如邵牧君、张骏祥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影戏剧性问题的争论。

稍后,随着对电影本体论的探索,针对那一时期创作时间过于追求新形式、新技巧的偏向,张骏祥提出了“文学价值说”,认为不应该忽视电影的文学价值,即作品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文学的表现手段等,与此相对,郑雪莱发表了《电影文学与电影特性问题》,对“文学价值说”提出了质疑,认为不可以脱离电影美学特性和特殊表现手段来谈电影的本质,从而又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影文学性问题的争论。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获国际奖影片《渔光曲》(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第一次提出系统提出影戏观侯濯,建国后第一部获奖影片吴贻弓《城南旧事》(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第五代: 第六代: 中国电影史 第一次: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1905年《定军山》

产生于北京,真正兴盛在上海 第一部故事片

第一部国际上获奖影片 第一部彩色电影 第一部有声电影 重要电影节获奖影片 等(填空)重要导演:

第一代:明星公司

创作 郑正秋,张士川

文华公司

长城公司

第二代:30年代末40年代初

达到成熟

第三代:跨新中国成立前后,现代的导演与之相比

艺术热情不够 艺术成就不高

第四代:第一批专业导演 受到西方电影思想的影响相对比较大 不自觉地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伤痕电影、反思电影

第五代: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影戏观的影响(重点)

第六代:第一批习惯用影像讲故事而不是用语言来讲故事(重点)

六代电影人的主要作品、代表人物,重点是第五代和第六代

重要的创作现象:

主旋律电影——是唯一一种形成的电影类型倾向

第六代电影——缺乏现实关怀精神,虽然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集中体现了影戏观不再统治之后,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失去了电影“叙事”艺术形式(陆川《寻枪》、孟京辉《像鸡毛一样飞》等)谢晋现象: 葛优现象: 贺岁片现象: 导演拍武侠片现象: 冯小刚现象: 英雄现象: 左翼电影: 样板戏电影 重要的思潮:

影戏观及其变化、社会改良主义作品(社会电影——《乌鸦与麻雀》)、软性电影论、两次电影大争论、巴赞纪实美学、国防电影

演员:

阮玲玉、胡蝶、赵丹、石挥、葛优等 影戏观及其变化 另外:

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吴宇森、唐季礼、王家卫、许鞍华 台湾新电影:侯孝贤、杨德昌、李行《静观默查写台湾》(文章)

《电影的锣鼓》:钟惦斐1956年发表,主要就当时的电影事业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间接精深、文笔洒脱。

蔡楚生:最初的电影经常带有浓厚的感伤主义情调,受到左联的善意批评,1933年《都会的早晨》是他的成名作,标志着着创作思想的重大转变,1934年《渔光曲》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轰动影坛,创造了当时中国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47年与郑君里合作编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抗战期间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时代的时代风貌,通过素芬的形象,表现了广大中国人民在抗日期间的艰苦奋斗精神,而张忠良则是由热血青年蜕变腐化分子的典型,影片以不同性格的人物,曲折变化的情节,抒情质朴的风格,反映出当时广大人民尤其是生活在沦陷区的群众的心绪与愿望,把揭露的矛头对准统治当局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为誉为“中国电影发展旅程上的一支指路标”。从30年代到60年代,他的电影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倾诉了人民的心声,他吸取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结构特点,影片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同时善于运用对比、呼应的艺术手法,把贫与富、美与丑、善与恶这些截然不同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组接成有鲜明对照意义的镜头,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以及细腻的细节刻画,使他的电影创作显出独特的个性。

谢晋:1948年起开始从事导演工作,《女篮5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以缜密的导演构思、娴熟的镜头技巧,描写30年代海南地区一个苦大仇深的女奴吴琼花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战斗历程,获得首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导演奖。《天云山传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通过三个女性的目光来表现罗群,内涵深厚,艺术感染力强,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高山下的花环》描写以梁三喜、赵蒙生为代表的当代军人,表现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谢晋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他注重运用多种电影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剖析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真实动人。他重视五四以来中国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对国外电影语言和技巧的新发展也很关心。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有意探索影片的民族风格。

【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电影剧作】

是创作者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和评价,运用电影思维方式及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所进行的涉及创作主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艺术构思及其实现形式。早期电影拍摄中,剧作构思存在于导演想象中,逐渐产生了比较简单的雏形状态——粗略的拍摄纲要等。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声音出现,对话成为剧作元素,电影艺术更加成熟,其标志之一就是电影剧本的出现。电影剧本不但包括作者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融入其中的还有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趣味。电影剧本所包含的剧作构思是由编剧和导演共同实现的,编剧阶段由编剧或编剧与导演一起完成剧本创作,拍摄阶段则以导演为核心按分镜头剧本(或工作台本)体现于影片摄制中。最终以完成台本记录之。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的一种具体形式。是运用电影思维、以文学的方式提供的未来影片的形象蓝图,是整部影片的文学基础,是导演再创作的重要依据。电影文学剧本一般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阅读性,虽然能够被拍摄的是少数,但最终用途是供拍摄的。因此必须着眼银幕表现的综合性质,形成自身基于电影艺术本性的美学特性,即剧本描述的内容可以通过电影视听艺术手段展现于银幕;运用蒙太奇思维,着眼电影各种表现元素的艺术组接;体现电影的时空变换特性。电影文学剧本有着样式和风格的多样性以及结构形式的丰富性,剧本有喜剧、悲剧、正剧等等样式和小说电影、诗电影、哲理电影、传统戏剧电影等不同风格之分,不同的剧作内容则要求采用适宜的结构形式。

【电影编剧】

泛指电影剧本的创作者。电影编剧依据生活的积累,运用丰富的电影形象思维,用文字形式描绘未来影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剧作结构和电影的表现形式等,提供影片摄制的剧作基础。电影编剧必须具有银幕意识和银幕感觉,所创作和描绘的应当是可供转化为银幕声画造型的形象总体的基础。电影编剧在我国有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

【电影编辑】

专门负责为电影生产而组织、审阅、扶植和完善电影文学剧本和联系剧本作者的编辑人员。我国电影制片厂的文学部门,设有专职电影剧本编辑。电影编辑要熟悉电影剧作的表现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电影文化水平,积累较丰富的文艺知识,团结编剧人员,并对剧作的质量负责。

【电影改编】

运用电影思维,按照电影艺术表现的特点,将其他文艺形式的作品改编为电影剧作的艺术再创作。举凡戏剧、散文、小说、诗歌、故事、民间传说、神话等等都可以成为改编的对象。电影改编在相当程度上起到扩大电影题材如普及文艺名作、开拓自身艺术表现领域的作用。电影改编要求忠实原作的精髓,特别是对待各种中外名作;同时,应具有赋予原作以新的艺术生命的艺术创造性。这种忠实性与创造性的结合在艺术实践中产生了并将不断产生各种具体改编方式。常见的,如“节选式”改编、“移植式”改编、“浓缩式”改编、“取材式”改编等。

【故事梗概】

电影编剧为便于把握全剧写作而编写的、能够反映拟写剧本内容大致轮廓的故事概要。它以中心事件的内在连贯性为基础,勾勒事件过程和主要人物关系,扼要表述主要矛盾冲突,而对人物性格、环境状况与景物特征方面均不作详细描述。文字量通常在千字以上至数千字左右,为宣传发行需要编写的、概括介绍影片时代背景、主人公际遇、主要情节和戏剧冲突等内容的影片介绍。见诸报刊文字量通常为数百字至千字左右。

【电影说明书】

介绍影片内容的一种传统形式。通常包括:影片的摄制厂家、出品年代、风格样式、主要创作人员介绍、故事梗概等。一般为各地或各厂家自行印制,篇幅大小不一,印刷质量不一,设计水平不一,供电影院出售给观众或在一定场合散发。

【脚本】

属于电影剧作的一种形式。脚本原意特指尚待修订的书稿底本。因戏曲排演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删所使用的台本,后台本也称为脚本。早期电影拍摄使用的剧本内容简单,主要对叙事线索和人物行为、情感表现起提示作用。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随意变动增删内容,所以也称做脚本。脚本现在仍是一些导演习惯使用的剧本方式,仍以实用为主而不强调文学的修饰与文学性,且在具体形式上不拘一格。但要求有较完整的艺术构思为基础,有时也对电影艺术诸元素提出要求。

【电影剧情】

从剧作角度说,指作者对生活观察、概括、提炼和加工后所形成的塑造人物和体现主题的故事情节框架。在具体剧作中,它总是依据事件的因果关系,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虽然也含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几个剧情组成部分,但不展开描述人物性格发展,只是叙述故事进程。电影剧情也指影片中情节性内容的总体构成,但与电影的情节性要求不同。电影剧情在影片中必须依托故事而具体化,所谓剧情即影片的故事性。

【电影小说】

7.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篇七

中国功夫电影一度扬名世界, 现实中的中国武术一度遭遇过神话和捧杀, 而这两者的结合, 荧幕上的中国武术哪些是真实的, 哪些又经过了艺术夸张?中国上百个武术流派, 哪些是电影人们所热衷的?中国功夫电影的未来在那里?本文基于以上问题进而对中国武术发展进行思考及探讨。

2 功夫电影中各门派介绍

2.1 洪拳

洪拳, 流行于1940年—2004年。广东文化是香港电影的基石, 功夫片领域里, 作为广东南派拳法代表的洪拳, 自然一度被推崇到泰山北斗的地位。1949年, 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正式拉开了香港武打片序幕, 关德兴师傅是洪拳出身, 出演洪拳大师黄飞鸿自然得心应手。之后把洪拳继续发扬光大的是另一位大师, 黄飞鸿第四代弟子刘家良, 他在70年代拍的一系列电影, 如《少林五祖》、《洪熙官》中都展示了洪拳的魅力。但随着时代的前进, 过于朴实的洪拳逐渐使观众感到厌倦, 徐克90年代拍摄《黄飞鸿》, 终与刘家良的刘家班武术指导决裂。1994年甄子丹所饰演《铁马骝》中的黄麒英, 对洪拳又进行重新演绎但也把本为撩阴腿的“无影脚”, 改成花哨凌厉的实战腿法。洪拳最后一次为观众熟知, 是2004年周星驰拍所摄设电影的《功夫》中, 洪拳大师赵志凌所饰演的“洪家铁线拳”, 让洪拳这一香港电影中的古老拳种, 再风光了一回。至此, 洪拳的发展皆告一段落。

2.2 咏春拳

咏春拳, 流行时代:1971年—至今。李小龙博采众长, 自成一派, 创立截拳道, 但内行人都知道, 李小龙向叶问学习的咏春拳, 深刻影响了他的功夫理念, 在李小龙的功夫电影中, 咏春拳的寸劲、中线理论、连消带打等都得到展示。在李小龙所拍摄的电影《龙争虎斗》中, 就有对咏春拳六点半棍的实战演示。传说咏春拳为女人所创, 但更有可能咏春拳为文人所创, 是一种智慧的拳法, 随着李小龙的走红, 咏春拳和叶问一起扬名世界, 这才有了后来的小罗伯特想·唐尼在《福尔摩斯》中大打咏春拳的盛况。李小龙逝世后最出色的咏春拳电影当属洪金宝1981年拍摄的《败家仔》, 其中林正英与洪金宝表演了不同重量级的咏春拳。90年代, 袁和平拍摄了由杨紫琼主演的《咏春》, 不过在这部影片中除了夹住甄子丹的咸猪手的二字钳羊马这一招式外, 其余的基本上和咏春拳关系不大。李仁港所拍摄的电影《少年阿虎》中狄龙也出来教授了两手咏春拳, 而在这之后, 咏春拳在影片制作中便销声匿迹, 一直到电影《叶问》的横空出世, 又使咏春拳重回电影大荧幕上, 造就了中国各地咏春拳馆人满为患的热闹景象。但甄子丹所表演的咏春拳, 其实是李小龙将咏春传到西方后经过改良的现代咏春, 而《一代宗师》中梁朝伟版的咏春, 才是传统的中国式古典咏春拳, 咏春拳以此为契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2.3 截拳道

截拳道, 流行时代:1970年—21世纪初。众所周知, 截拳道的一代宗师李小龙创立的武术, 其理念是打破形式的束缚, 即“以无法为有法”, 截击对方进攻进而反击对方, 更加注重实战。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在他四部半的电影中把截拳道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使人们对截拳道有了深刻的认识。李小龙最杰出的追随者当数甄子丹了。其自由无羁的技击格斗再现了截拳道实战的魅力所在, 这在电影《杀破狼》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外, 还有另一种截拳道表现形式, 李连杰与袁和平合作拍摄的《精武英雄》, 不模仿李小龙的外形, 而是突出去形式化、以简破繁的本义, 使中国功夫片未来的发展, 更多的关注截拳道。在影片《飓风营救》中, 其就地取材, 简练直接的风格, 其实也充满了强烈的截拳道色彩。李小龙把中国武术带向了世界, 是世界人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功夫。

2.4 太极拳

太极拳, 流行时代:1980年—2012年。太极拳可谓是中国国技拳法, 对电影来说, 内家拳远比外家拳难于表现。1984年甄子丹主演的《笑太极》是一部出色的太极拳作品, 不过真正展现出太极拳的魅力, 是1993年袁和平与李连杰合作的《太极张三丰》。这部电影将太极拳拍得通俗易懂, 又美轮美奂, 洪金宝在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饰演张三丰, 在影片结尾有一段太极拳功夫的表演, 口中所念的就是后世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近年来, 冯德伦导演的两集《太极》, 结合现代特技和蒸汽朋克, 可惜并不成功, 并没有完美的诠释太极拳的精髓和真谛。太极拳作为中国功夫电影史上一个比较难以演绎的拳种, 其潜力及价值仍然很大。

2.6 现代混合格斗 (MMA)

MMA, 流行时代:2005年至今。MMA即混合格斗, 即从世界武术中吸收长处, 形成最有效的搏击武术, 这和李小龙的理念是一致的, 所以可以理解为混合格斗是截拳道的擂台表现形式。2007年, MMA最高赛事UFC组织总裁达纳·怀特评价李小龙为MMA之父, 称他的的电影作品《龙争虎斗》为世界上最早表现MMA比赛的电影。2005年甄子丹的《杀破狼》可以说是第一部成熟的MMA电影, 到电影《导火线》则发扬光大, 那种血腥的打斗场面, 极度变态暴力的格斗方式都将MMA赛事的格斗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近年来, 出现了不少MMA电影, 国外有《勇士》, 国内今年连续有《激战》和《特殊身份》, 前者是擂台格斗, 后者是街头格斗。混合格斗代表了世界动作电影的主要发展方向, MMA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 不仅仅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新领域, 同时也是让中国武术在新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新的机遇。

2.6 其它拳种流派介绍

其他电影小拳种, 流行时代:与中国电影发展史同龄。

八卦掌, 1983年大陆电影《武林志》中有所表现, 在《叶问2》中作为喜剧拳种出场, 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拍出了优雅的特点。

猴拳, 刘家良擅长拍摄硬猴拳, 1979年所拍摄的电影《疯猴》就是一部经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 香港著名演员黄秋生, 其身份之一便是香港大圣披挂门的掌门人, 所谓大圣, 就是猴拳, 大圣披挂门是猴拳和披挂拳相结合的一个新派拳种。

通臂拳 (通背拳) , 最著名的表演者就是赵文卓, 在1993年拍摄的电影《方世玉》中, 赵文卓作为反派人物以手击墙, 霸气外露, 拍碎了不少砖头的场面令观众影响深刻。而后, 在电影《特殊身份》中和甄子丹拍砖对打, 再次把对方拍的昏头土脸。通臂拳 (通背拳) 更多的展现的是一种霸气实用的技击格斗技巧。

醉拳, 由成龙在两部功夫电影《醉拳》中发扬光大, 那种似醉非醉, 跌宕起伏, 暗含杀机, 迷离朦胧的拳法, 令观众看的如痴如醉, 神往不已。此外, 甄子丹在电影《苏乞儿》中的醉拳, 电影《少林寺》中李连杰、于承惠等人的醉棍、醉剑等, 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武术表演。当然这些都是经过艺术夸张的, 并不是真正的醉拳, 虽然和现实中有所差别, 但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弘扬仍有巨大的帮助。

八极拳, 近年来因吴连枝而名声大噪的。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由张震表演, 拍出了凌厉刚猛之势, 随着电影、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 八极拳作为中国武术门派中的一个古老拳种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3 中国功夫电影发展探究

近年来, 中国功夫电影发展进程已不如黄金时代那么耀眼, 如李连杰、成龙主演的一些武打片, 水准已远不如一些欧美电影中的动作场面, 其中原因, 并非后继乏人, 真正落后的是拍摄的思想、套招、夸张的武打设计已经和现代观众的理念格格不入;剧情方面, 只剩下打洋人逞一时之快, 中国武术也好, 武术电影也好, 都必须要走出传统格局。李小龙以截拳道为基础, 但去芜存菁, 融合拳击、击剑等技术, 最终自成一派, 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世间一切真理。这种态度是当代电影人所应有的一种创作理念, 如若想继续功夫电影的辉煌时代, 就必须要紧紧抓住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去创作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 乐于接受的功夫电影, 再辅助以高科技手段, 达到一种传统文化与中国武术以及功夫电影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 四位一体全新的功夫电影, 那么, 功夫电影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4 观功夫电影历程评中国武术发展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中国文化的精髓, 正是一颗包罗世间万象的雄伟胸襟和非凡的气度, 映射到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所缺失的正是这种胸怀。一种固步自封的态度, 门派传承的保守观念, 时刻都在约束着中国武术的发展, 我们身边有许多优势的资源都可以利用, 进而能促成武术的飞跃与发展, 可是我们却因为传统的旧观念、旧思想而羁绊住自己的脚步, 中国武术的发展不敢睁眼看世界, 只喜欢在自己的小圈子内意淫, 做着天下第一出我门派的美梦, 这与满清时期的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又有什么分别呢?在已经编撰整理的280种传统拳种中, 流失的拳种就约有四分之三, 现在能够展现人们面前的, 恰恰就是那些为数不多的, 敢于打破自身格局能够很好流传下来的拳种, 像太极拳、长拳、八卦掌、咏春拳、南拳等等, 而已经失传的拳种, 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成为武术人心中纯在的美好幻想和永远伤痛。今天, 我们看到了部分武术拳种借助电影的平台正在朝气蓬勃的发展, 那种武术传播与发展盛景更蕴含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极中庸思想, 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大有裨益。

5 结论与建议

8.中国儿童电影唱响柏林电影节 篇八

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于1982 年提出,经过20 多年的发展,该地区经济实力强劲、发展潜力雄厚,为形成相关的产业基地与集群打下了基础。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动漫产业聚集地,如上海、杭州、常州、苏州、无锡、南京等地都是我国重要的动画城市,长三角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领先位置是动漫产业发达的基础。不论是动画创作、后期制作, 还是动画人才的培养以及动画授权、动画衍生品行业等方面,长三角都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上具备比较明显的优势。

2004 年,国内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在上海诞生。随后的几年里,长三角地带崛起了11 个动漫产业基地。目前,沪杭两地的“数字娱乐及动漫产业园区”已有7 个。苏州的动漫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500 人,动漫产业年产值超过1 亿元。常州服装、玩具、旅游、文化用品等与动画相关的产业较为发达。为体现这样的产业优势,动漫基地主要建设了产业集聚区、主题休闲旅游集聚区、动画衍生产品研发集聚区、动画产品产权交易集聚区等。在无锡滨湖新城发展战略中,以动漫为主的创意产业被列为唯一可供选址的主导产业。杭州则汇聚了20 余家大型影视动画片企业,“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的制作能力可达2 万分钟以上,相当于2005 年国产动画片产能的1/2。目前浙江能进行自主开发动漫产品的企业有中南卡通、盛世龙吟、时空数码等。在上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炫动卡通卫视传媒娱乐有限公司、静安区“动漫硅谷”、数字娱乐中心等组成了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长三角的动画播出平台除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外,还包括五家省级卫视及少数地级市的少儿频道。其中2010 年7 月1 日江苏少儿频道正式更名为“优漫卡通卫视”并上星播出,成为全国第一家上星播出的省级少儿频道。作为优漫卡通卫视的前身——江苏少儿频道开播5 年多以来,有效覆盖受众约1700 万人,频道连续4年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优秀少儿频道”一等奖。频道中《好朋友》、《动画天地》、《我爱饭米粒》等主打节目收视表现优异,拥有广泛的收视群体。

区域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地动漫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市场规模,发达地区经过多年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聚集,使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提高。

长三角的动画生产量已经具备规模优势,2009 年动画片生产数量将近9 万分钟,占据全国动画片生产数量的50%左右,且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动画公司,这是长三角动漫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2010年长三角动画片生产数量在全国所有区域中排名第一位,是全国动画片生产的最发达地区。从长三角不同的省份分析,江苏省排在第一位,2010生产的动画片为88 部,长度为52309 分钟,其中全国推荐优秀动画片16部。浙江省生产动画片为60 部,共计45075分钟,其中全国推荐优秀动画片10部,名列第二。

1、杭州高新区动漫产业园

2004 年12 月,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漫产业园正式挂牌成为国家首批动漫产业基地,这是全国首批9 家动漫产业基地之一。第二期的重点是建设“中国卡通城”,于2008 年全部完工。经过一、二期的建设,杭州高新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致力于重点建设成为七大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企业孵化中心,生产制作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和动画娱乐中心。

杭州高新区动漫产业园在动画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一期建筑面积5 万平方米,其中企业的研发制作空间近3 万平方米,其余为教学培训、产品展示、交流合作等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有中南卡通、盛大边锋等40 余家动漫游戏及相关企业加盟基地,吸引了动漫游戏及各类人才2000 余人,其中动画导演、编剧、游戏主程序等中高端文化创意和技术研发人才180 余人。杭州高新区2009 年新入驻17 家动漫游戏企业,目前有中南卡通、网易、宏梦卡通、渡口网络、中国创网、太子龙文、漫奇妙和盛大边锋等近83 家动漫和网络相关创意类的企业。

杭州高新区2006 年完成原创动画片11000 多分钟,2008 年完成原创动画片24 部,16886 分钟,2009 年杭州高新区的动漫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完成了包括《天眼神牛》、《虹猫蓝兔光明剑》、《郑和下西洋》等34 部原创动画片共27274 分钟,实现营收入4.4 亿元人民币,同时也集聚了各类创意研发人才近4000 人。2010年生产动画片42部,共计35008分钟,名列2010年中国原创动画片生产十大城市之首。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杭州市高新区形成了创意策划、研发制作、衍生产品开发、市场运营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独特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

2、常州创意产业园

2008 年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全面整合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园、环球恐龙城等相关产业园区。经过两年的优化管理体制和创新发展模式,创意产业园迅速发展壮大。目前经认定的软件企业150多家,约占全市的81.97%,经认定的软件产品396种,约占全市的76.3%,聚集规模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园区拥有二维无纸动漫技术服务平台、中韩游戏人才培训平台、创意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了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环球恐龙城”,并推出《炮炮兵》、《小卓玛》、《恐龙宝贝》等一批有影响的动漫品牌。安利动画、宏图动画、久通动漫等5 家企业荣膺“2009~2010 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在2009 全国首批认定的百家动漫企业中,江苏有15 家企业上榜,且全部被常州包揽。渔夫动漫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以制作原创动画片和漫画书为主。2010 年公司原创动画电影《西域传奇》已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上映。104 集动画电视连续剧《白狐的故事》2010 年底也已在央视黄金档播映。

3、苏州国际科技园

苏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的发展要追溯到上世纪90 年代。自90 年代初开始,台资就进入苏州创建动漫企业,主要为国内外加工动画原片,年产量在400 集左右,产值近亿元。2003 年,宏广、宏扬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的《哪吒》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国际上风靡一时的动画大片《狮子王》、《泰山》、《希茜公主》等相当一部分是在苏州加工的。苏州国际科技园于2000 年4 月开始建设,从2006 年3 月起,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东南方向,开工建设了科技园第五期工程——创意产业园。该项目占地约47 公顷,由行政管理区、研发办公区和企业自建区三大功能区域组成。主要培育文化、科技方面创造性强、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在苏州市和工业园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数码娱乐业在国际科技园异军突起,已成为整个科技园产业布局中新的亮点。2005 年6 月,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际科技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基地共聚集了20 多家以神游科技、蜗牛电子等为代表的游戏研发骨干企业和以泰山动画为代表的动画设计骨干企业。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1 亿元的动漫产业基金,专门扶持动漫游戏等数码娱乐业的发展。2007 年,苏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产值约2.7 亿元,2008 年产值达到4 亿元,基地已备案公示动画片17 部,共5454 分钟,另有2 部动画片已申请备案尚未公示;获得发行许可证的4 部动画电视、1 部动画电影,共计1644 分钟;实际完成原创分钟数(包括未获得发行许可)2423 分钟。2009年生产原创动画13部,共计9801分钟。2010年生产原创动画20部,共计11190分钟。

4、无锡太湖数码动画基地

2005 年6 月1 日,国家广电总局在杭州为第二批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授牌,无锡“太湖数码动画影视创业园”跻身全国十五家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之一。到2009 年底,园区的文化动漫类企业已达到了32 家,其中动画企业19 家,文化创意企业13家。2009 年该园区的动漫企业已成功开拍了《秦汉英杰》、《阿福》、《哈皮父子》系列、《大明皇朝》、《卡通奥数快乐学》等动画片。继新区的动漫博物馆开馆之后,华来坞电影产业园区于2010年9月由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成立,以发展成为集数字化拍摄、制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字现代电影产业园,园区聘请了前奥斯卡委员会主席Sidney Ganis先生担任发展委员会主席。园区改造工作已于2011年10月落成。华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动漫产业聚集地,如上海、杭州、常州、苏州、无锡、南京等地都是我国重要的动画城市,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领先位置是动漫产业发达的基础。

上一篇:soho开店五大必读攻略下一篇:四讲四有党员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