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2024-11-19

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共10篇)

1.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篇一

幼儿园礼仪教育目标

总目标

传承中华礼仪,帮助幼儿建立健全人格,培养幼儿尊重、真诚、谦让、友善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领域目标

健康领域: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动作姿势正确,仪表仪态大方、舒适。语言领域:与人交谈合乎情理,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社会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科学领域: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年龄段目标 问候礼仪

小班目标:引导幼儿在初步见面时,主动使用“您好”或“客人好”向客人打招呼。不胆怯,声音、表情自然。中班目标:幼儿能主动问好,语速适中。初次见面时与客人打招呼,并学习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表情自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大班目标:幼儿能在初次见面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并学习做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表情自然大方,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洗手礼仪

小班目标: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挽袖、湿手、打肥皂、冲洗、甩手、甩水、擦干手)。知道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手拿脏物后要洗手,并愿意在成人的提醒下做到。不在衣服上擦手,节约用水。中班目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学习排队等候洗手。大班目标:能主动地排队洗手。电话礼仪

小班目标:明白电话铃声响起后要接电话。

中班礼仪:知道在电话响起三声后要用双手接起电话,并打招呼。

大班目标:会用“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一下”接电话。声音适中,自然大方。插话礼仪

小班目标:知道别人讲话时,不打断别人讲话,不插话。

中、大班目标:需要打断别人讲话时,知道等别人讲完一句话以后,再说“对不起,打扰一下”,然后在别人允许的情况下说出你要说的事情。手势礼仪

中、大班目标:学习并能正确使用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意思。(“请”“鼓掌”“胜利”“指示方向”“举手”及介绍别人时的手势。)低处拾物礼仪

中、大班目标:学会在拾取物品时,要走进物品后单腿下蹲、上体前倾,拾取物品。递接物品礼仪

小班目标:知道递接物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双手递接。

中、大班目标:正确的递接物品,知道尖锐物品的正确递接方法。借物礼仪

中、大班目标:知道借物时应征询对方同意后才能使用别人的物品。在借物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借来的物品要爱惜,避免弄坏。取放物品礼仪

小班目标:了解取放物品的礼仪,轻拿轻放,培养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中、大班目标: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正确使用取放物品礼仪。还物礼仪

中大班目标:知道用完别人的物品后及时归还。主动使用还物时的礼貌用语:“谢谢”“别客气”。作客礼仪 小班目标:知道做客时叩门或按门铃,擦净脚上泥土;了解到达时应先跟主人打招呼,对别人的问话要有响应,不胆怯;知道尽量不打扰大人的交谈。做客结束时,知道要随成人一起离开,不缠恋主人家的人或物,并知道与主人道别。

中、大班目标:能正确使用作客礼仪。(懂得把脱下的衣服放在指定地方;主人招呼时要要起身道谢,双手迎接;不乱动主人家的东西。)做客结束时,知道要随成人一起离开,不缠恋主人家的人或物,并要与主人道别,学说道别语言:“请回”“请留步”“不用送”并知道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谢谢您的招待”。待客礼仪

?小班目标:知道有客人来时,能与客人打招呼。

中班目标:懂得有客人来时要服装整洁;准备招待物品;能与客人打招呼,面带微笑;对客人的问话要有响应,不打扰大人的交谈。

大班目标:在客人来时,能协助大人整理房间。能与来客的孩子友好交往,不与人争抢。送客礼仪

小班目标:送客时知道要与客人说再见。

中班目标:送客时学习起身相送,与客人说再见,把客人送到楼下或家门口。会使用道别语言。大班目标:送客时要起身相送,准确使用道别语言,态度热情大方。

2.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篇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从我国原有的幼儿园常识教育发展而来的, 在改革常识教育的过程中, 人们为确立有别于常识教育目标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做出了各种努力, 如, 改变常识教育培养目标的侧重点, 试图把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为主的目标变为以发展兴趣、态度和能力为主的目标;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点来理解常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强调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无疑, 这些尝试和努力对推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如何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确立一个明确的、系统的培养目标, 仍是一个值得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对幼儿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二是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尚处在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发展阶段。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究竟应在幼儿身心上造就出怎样的科学素质, 则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当代幼儿的科学素质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 对客观事物有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一般来说, 幼儿天生是好奇的, 对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多是自发的、外在的, 而且是短暂的, 容易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作为科学素质中的兴趣则应该是自觉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 只有这种兴趣才能促进幼儿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感知和主动的探索, 进而发展为主动探索的精神。

2. 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并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来理解和对待各种事物。

在科学教育中促进幼儿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仅应该是科学的、正确的, 而且应该是经过幼儿尝试探索、积极思考得来而又被幼儿理解的, 这些知识还应根据幼儿年龄、兴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结构。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幼儿内在的心理品质, 构成幼儿的科学素质。

3. 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幼儿能理解和掌握的科学方法还远不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只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如, 针对具体的对象应如何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尝试等等。

4. 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是人们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概括性的认识。当然, 因受年龄特点的制约, 要求幼儿全面掌握现代科学观念是不切实际的。但一些和具体的科学事实密切联系的、浅显易懂的科学观念应该是儿童能理解和掌握的。如,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观念;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念等等。

二、关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各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中, 如何科学有效地落实科学教育目标, 其指导方法、策略的把握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情境、问题、操作”的指导策略, 进行了思考。

1. 情境。

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而过渡的, 也就是说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来主动构建初级科学概念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为此, 我们要着眼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情境, 吸引幼儿乐于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探索学习。

2. 问题。

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科学活动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以问题的层层设置的方式得到体现的。环境的创设、材料的科学性和丰富性只是给科学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前提条件, 而幼儿的探索性思维还要依靠教师简明而富有启发性的具体问题来引路。

3. 操作。

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真知的最佳途径, 也是幼儿科学认知的根本方法。教师在组织幼儿操作探索活动中, 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 注重幼儿的操作过程, 要站在幼儿的认知高度和速度上和幼儿同步探究问题, 不可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3.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篇三

[关键词]:开展 亲子 教育 实现 目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现代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亲子家园教育就是较好地把科学保教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幼儿作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为数不少的社会群体,其喜、怒、哀、乐,其所思所想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因此,积极发展和培育孩子学前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幼儿入园的前半学期(即小班)学前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教幼儿守规范培养成。是介于幼儿入园和进入小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而现在的幼儿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过去的幼儿教育是以保育为主,即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的单一教育形式。而现代幼儿教育却是把保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的科学保教形式;其重点是保教兼之,即既要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还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进行品德规范培养和启蒙教育。

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反馈。作为幼儿老师要做到和每名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一是在幼儿报名入园前要求幼儿家长认真填写联系卡,联系卡中最关键栏就是要求家长认真填写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二是在入园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品德规范操行培养等情况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反馈。

同时,老师自身先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不说粗话,对孩子们用礼貌用语,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将教育深入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2、亲子家园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全新的现代教养理念,改变孩子与家庭中人的交往方式,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指导家长营造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允许孩子提问、争辩,通过与孩子的双向交往,培养孩子想与人交往的愿望,让孩子养成多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有了家庭的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只有家园互动,建立双向的沟通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发展付诸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园在每个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三面向幼儿家长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游戏教育活动。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老师和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玩中学的活动。通过带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亲子教育活动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能使家长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训练。可以说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既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堂,也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必修课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长对亲子教育中的认识等具体情况,尝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要求开展亲子活动,包括肢体游戏、语言游戏、认知游戏、美工游戏、家务劳动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让彼此的互动更为亲近,并促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下面,我们就以半日开园的二个实例来说明,开展亲子活动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教案:

⑴拾彩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2个小宝宝参加,海洋球散落在场地中央,二个家长各拿一个筐子站在一边,小宝宝将自己对应颜色的球投到家长的筐子中,当家长发现宝宝拾错了要拿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筐子海洋球多就获胜。

⑵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拿一把钉耙(塑料制品),互相交替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向前走。可以是宝宝把小猪赶给家长,家长再把小猪赶给宝宝;也可以家长、宝宝并列一起赶小猪向前走,将小猪赶入拱门中,整个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⑶背娃娃、端乒乓球、运球

要求:4岁以上幼儿比赛项目(三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一:背娃娃。家长从起点背起娃娃跑到10米处,进行端乒乓球游戏。

游戏二:端乒乓球。孩子和家长各用一个乒乓球拍运球到10米处进行下一个游戏。

游戏三:运球。两人各拿着一个羽毛球拍共同夹起一个海洋球,绕过障碍物跑到终点放到筐子里,整组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⑷抬花轿(三人集体)孩子抱皮球

游戏准备:皮球3个

游戏玩法:父母上手交错相搭成“花轿”,抬起孩子走来回,孩子抱球后三口一起返回。

规则:孩子脚不能落地。

目的及效果:

⑴在亲子游戏中要使孩子准确掌握执行“口令”的基本要领,学会听口哨(指令、命令)。

⑵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游戏中体会到怎样在“加油”和“快……快”口号声中团结一至、协调前进。

⑶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会动手动脑,四肢驱体运动协调发展。

⑷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家庭温暖”,准确使用文明用语和集体荣誉感。

上述亲子游戏是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更重要是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教育形式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请求、学会等待、学会合作、学会谦让等,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孩子的交往方式,更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過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总之,亲子活动是架构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亲子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也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和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亲子活动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达到了家园共育一致的理想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纲要》

[2]《现代亲子教育》

4.幼儿园音乐各年龄段教育目标 篇四

一、歌唱活动 歌唱教学活动总目标

能记住歌曲名称;正确地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并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表现;喜欢唱歌;积极地体验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以及追求用歌唱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快乐;掌握一些最基本、最初步的歌唱技能,能够正确地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小班阶段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基本做到吐字清楚、唱准曲调和节奏(音域在c—g之间)。

2、能跟着歌曲的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3、在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独立地、基本完整地唱熟悉的歌曲。

4、能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5、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能够为熟悉、短小、工整而多重复的简单歌曲增编新的歌词。

6、喜欢自己歌唱,也喜欢与同伴一起歌唱,并能注意使自己的歌声与集体相一致。中班阶段目标

1、喜欢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

2、会听间奏,音域一般在c—b之间。

3、学习接唱、对唱等形式,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演唱。

4、喜欢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歌词并尝试将创编的歌词填入歌曲。

5、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大胆的有表情地唱歌(合唱和独唱),喜欢模仿创编歌曲和动作。

6、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唱准休止符。大班阶段目标

1、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

2、音域一般在c—高音d。

3、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学习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4、学习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

5、尝试演唱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并用动作和表情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戏曲特点。

6、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的意境,用语言、歌声、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韵律活动及音乐游戏 韵律教学活动目标

能够感知、理解韵律动作与音乐的关系,尝试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表现;能符合音乐的情绪要求以及音乐表现手段和表情作用来做动作;喜欢参加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积极体验参与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的快乐;主动地追求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能够较自如地运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能够掌握运用较简单的道具;能够在合作性的韵律活动中运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配合。

小班阶段目标

1、能结合歌词模仿简单动作(小动物动作,日常模仿动作)。

2、听音乐动作(听音乐节奏、速度、强弱做拍手、跺脚、转手腕等)。

3、听简单的音乐故事(根据乐曲中的角色、节奏、速度摆动身体或手臂等;学习用简单动作表示歌的意思)。

4、初步尝试和体验用动作、表情和姿态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和乐趣。

中班阶段目标

1、听音乐根据歌曲内容做模仿动作、简单的律动。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或图形做各种动作。

3、学习简单的指挥动作。

4、能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5、能根据不同的音乐速度、节奏等进行自由表演动作。

6、学习基本的步伐:小跑步、娃娃步、碎步、垫步、踏点步、起踵步等。大班阶段目标

1、听音乐模仿动作律动,愿意创编一些优美的动作。

2、听音乐乐曲结构动作,并学习指挥动作。

3、自编歌表演:运用幼儿自己在生活中吸取的素材,创造一些极其简单的形式。

4、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把对音乐地反应表现出来。(给主题歌曲音乐配动作)。

5、能把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思考的事情用身体动作大胆地、有节奏地随意表现出来。

6、学习基本步伐:弹簧步、靠步、跑跳步、交替步、十字步、三步踏跳、踢踏步、登山步、踵趾小跑步等。

三、音乐欣赏活动

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总目标

发展感受音乐的能力;发展运用类比思维提高幼儿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探究参与意识;充分享受参与音乐过程的快乐;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发展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方面的优秀素质。

小班阶段目标

1、乐意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享受音乐欣赏活动的快乐

2、感受音乐,大胆想象各种音乐形象。

3、享受倾听音乐,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快乐。

4、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扮演角色的乐趣。

中班阶段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以及自身的动作,语言、歌唱的参与一起体验音乐的内容。

2、在游戏中,通过倾听、想象、匹配、动作等,初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通过倾听教师演唱,理解歌曲词意以及所表达的情绪。

4、感受音乐的性质和结构,并愿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5、通过倾听故事、初步熟悉乐曲的结构,并将音乐与故事相匹配,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6、在倾听和欣赏的过程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7、能根据教师的体态、及眼神提示,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动作,并在教师启发下,知道动作可以帮助记忆歌词。

8、学习通过在图形谱的帮助下,认识乐曲的结构和性质。

大班阶段目标

1、认识音乐、速度、力度变化可使乐曲的形象、情绪发生变化。

2、学会用动作、诗歌朗诵、绘画等多种方式来表现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在透过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来感知音乐的活动中,能够逐渐感觉出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相同情感时段的共同性。

3、培养幼儿对欣赏民乐的兴趣和对民乐的喜爱

4、学会大胆地猜测、想象以及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

5、通过讨论、想象、模仿、练习等方式,感受乐曲的旋律。

6、通过观察图片、猜想游戏情节、根据游戏的情节创编动作等方式,感受乐曲的旋律。

7、学习分辨乐曲的结构,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8、学习创编动作反应乐曲的结构。

四、打击乐活动与指导 打击乐教学活动总目标

让幼儿享受奏乐活动的快乐;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展现的能力;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班阶段目标

1、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积极参加打击乐活动。

2、组织幼儿初步学习跟随乐曲录音进行打击乐演奏。

3、要求幼儿在集体演奏时学会控制乐器,不随便发出声音。

4、要求幼儿学习倾听,能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

5、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学习用慢、快两种速度敲击乐器。

6、引导幼儿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7、鼓励幼儿按意愿迅速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进行演奏。

8、养成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的习惯,知道教师双手向前抬举不动,即是拿起乐器的信号;教师双手放下,即是轻轻将乐器放在腿上的信号。

9、让幼儿练习看指挥进行演奏,并能控制乐器的音量。

10、认识木鱼,初步掌握木鱼敲击的方法。

11、引导幼儿探索用铃鼓敲和摇的方法。中班阶段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铃鼓快、慢、中速的演奏方法。

2、要求幼儿较专注地倾听教师的语言指令演奏乐器,乐器不演奏时按要求放好,不发出声音。

3、指导幼儿能根据某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控制地演奏乐器。

4、幼儿能根据身体动作的特征选配相应的乐器演奏,并能在身体总谱的暗示下,初步记住配器方案。

5、引导幼儿学习看教师的手势指示演奏,享受用整齐的声音一起演奏的快乐。

6、要求幼儿认识双响筒,学习双响筒的敲法。

7、让幼儿体验轮流演奏的快乐。

8、指导幼儿用打击乐器协调地合作演奏。

9、学习利用图形谱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性质。并尝试为乐曲设计打击乐简单的配器方案。

10、指导幼儿探索铃鼓和碰铃的演奏方法和表现力。

11、学习控制自己敲击动作的幅度,力求让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

12、要求幼儿能用不同力度的歌声表现歌曲中的形象,并学习用合适的力度边唱边演奏。

13、引导幼儿探索大鼓的敲击方法,掌握大鼓敲击的力度和敲法。

14、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用相应的语音念出节奏谱,并根据语音谱拍出节奏谱。

15、要求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简单的指挥动作,体验指挥的快乐。

大班阶段目标

1、教幼儿学习看指挥调节自己敲击乐器的速度。

2、要求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并根据身体动作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乐器演奏。

3、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的强弱、疏密特点,选择相应的乐器表现。

4、要求幼儿学习制定自己的指挥方案,并按照指挥方案进行指挥。

5、引导幼儿能够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拍出节奏型,创编身体动作总谱,并将领唱和齐唱的形式迁移到配器形式中。

6、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节奏型为乐器设计出配器方案,并能按即兴的指挥手势进行打击乐演奏。

7、让幼儿有意识地体会打击乐器的演奏效果,注意乐器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体验集体合作性活动的愉快。

8、要求幼儿练习按即兴指挥手势进行演奏,并能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对音乐性质特点的体验和表现。

9、要求幼儿用不同的象声词表现舞蹈动作的节奏型,并根据不同的象声词探索打击乐的配器方案。

10、能将舞蹈动作转化为节奏动作,并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

11、认识钹,探索钹的止音方法,并在演奏钹时,注意控制手臂的动作幅度,不与同伴碰撞。

12、探索如何用三角铁和铃鼓演奏出连续的长音。

13、尝试将身体动作和嗓音模仿声音转换成不同乐器的配合演奏。

14、能根据老师的动作暗示,进行轮奏、分奏、齐奏。

15、学习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中重音的方法。

5.幼儿园安全教育目标大班 篇五

一、大班

1、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2、学会看逃生图上的重要标志:如:安全出口等。

3、知道在火灾发生时不慌乱,应按熟悉的安全撤离路径有秩离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保护意识。

4、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独自去玩耍。

5、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了解雷电的危害性,防止雷电的基本伤害。

6、让幼儿知道铅笔伤人的危害性,学会正确使用铅笔,知道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铅笔不能用来作武器,会挫伤人。橡皮、水彩颜料、油画棒也是有毒的,不能吃,不能往身上图。

7、运动时注意安全,不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8、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遇到危险时知道拨打匪警电话

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懂得生命的宝贵。

9、学会与陌生人相处,不把姓名、家庭住址告诉陌生人,不接收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6.幼儿园小班教育目标与内容 篇六

目标:

1.逐步学会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说话。

2.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愿望。

3.愿意学说普通话,愿意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体验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的乐趣。4.愿意学习欣赏幼儿文学作品,并能初步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5.愿意观察图片,能简单地描述人或物。

6.喜欢听成人讲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尝试自己阅读图书。

教育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注意听别人说话,理解谈话的基本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2.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初步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3.引导幼儿学说普通话,帮助幼儿纠正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容易混淆的音,关注个体差异。

4.在各种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的词汇并为幼儿创设运用的机会。5.通过各种观察活动,鼓励幼儿尝试讲述简单的事物。

6.帮助幼儿接触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7.鼓励幼儿转述简单的句子,大胆朗诵简短的儿歌,在教师的帮助下愿意复述简短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

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有安全感。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愿意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3.在成人鼓励下,愿意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

4.初步了解并遵守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简单的安全规则。

5.愿意并喜欢参加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基本完成动作要求,动作自然。

教育内容与要求:

1.为幼儿创设温馨的集体生活环境帮助幼儿获得安全感,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2.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愿意吃各种食物。

3.引导幼儿知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鼓励幼儿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体检或治疗。4.组织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玩中小型运动器械,引导幼儿愉快的参加体育活动。5.引导幼儿能根据肩带的口令或音乐较合拍地做模仿操或徒手操。

6.引导幼儿学会上体正直继续听口令的一个跟一个走,听信号走成圆圈。7.引导幼儿自然协调地跑,不与他人碰撞。

8.鼓励幼儿勇敢地从一定高度跳下,在较矮的攀登设备上攀爬。9.引导幼儿在活动后知道合作收拾、整理小型体育器械。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育目标

目标:

1.对生活中各种声音感兴趣,愿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初步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美。

2.在音乐活动中产生比较愉快的情绪体验,并愿意表达。3.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4.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随音乐做简单的韵律活动,学会几种打击乐器的简单演奏方法。

教育内容与要求:

1.引发幼儿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兴趣。

2.鼓励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引导幼儿辨别明显不同的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4.引导幼儿在唱歌时学习听前奏,并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做出正确的反应。5.知道幼儿学习在一定音域范围内的、歌词内容有趣并浅显易懂的歌曲。6.鼓励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7.帮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8.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提醒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现则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9.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强弱、高低、音色和力度的变化。

10.引导幼儿感受并能用乐器表现强弱明显不同的音乐,帮助幼儿初步看懂指挥并随简单的音乐节奏完成演奏。

小六班环境创设

主题墙“快乐的家”

根据小班2~3月份提供的主题“我爱我家”。我班创设主题墙“快乐的家”。增进幼儿对家庭的热爱之情,充分感受爱家庭、爱长辈的情感,能够根据照片分辨家庭成员的特征、称谓。知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会用简单的话语向妈妈祝福,老师将祝福写在卡片上,放在妈妈的照片下面。

笑眯眯的太阳图片,绿色的树叶边,彩虹和各种动物笑眯眯的样子,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的美工房子,家庭照片和幼儿对妈妈的祝福贺卡。

多彩糖果屋

糖果是幼儿异常喜爱的物品之一,而生活中的糖果是通过制作,包装,在商店、超市等地销售,最后和家人、小朋友分享来进行流通的。所以我班创设了角色游戏区域多彩糖果屋。

为了给幼儿创设逼真又富有童趣的糖果屋坏境,我们制作了30~40厘米的大型立体棒棒糖和糖果贴在墙上,并收集幼儿平时吃的糖果皮,点缀在大型糖果上。我们摆放三个柜子,和一个小桌。一个柜子是“制作厂”,里面投放少许老师制作的糖果成品,再放置用报纸和泡沫等制作的糖果芯,皱纹纸和彩纸才城的糖果皮,共有而用卷、拧等方法制作糖果。剩下两个柜子是“柜台”,里面摆放制作好的各种糖果,每种糖果分类摆放并标有价目表(用1~5个点表示),共有而惊醒整理和买卖。(幼儿用相应的点卡换的标有相应点数的糖果。)最后的一个小圆桌和四个小凳子扑上餐布和各种碟子共有而分享和“食用”。

美工区

小班幼儿的美术发展,主要是通过感受环境、生活中的美,让幼儿能够得到美得熏陶和培养,发展幼儿愿意自己创作的兴趣。在美工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对物品的撕、贴、粘,对橡皮泥的搓、揉、捏发展幼儿的动手和创作能力。

7.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篇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课程目标

一、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形成的背景

中国早在西汉时便开始对幼儿进行最早的教育——胎教, 但是将幼儿教育这一事项具体化, 使其成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却是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9月) 的湖北武昌诞生。直至它的诞生, 才正式开启了我国幼儿公共教育的历史先河, 并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幼儿教育的开始。课程目标也就此形成, 直至2001年6月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基本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课程目标。

日本虽在江户时期 (公元1850~1860年间) 由中国引入胎教, 但是在明治时期由于受到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幼儿教育的影响, 于1876年便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877年时, 日本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便以杜威的经验主义为指导思想, 制定出了一整套规章制度, 推崇儿童中心主义的课程, 给全国各地幼儿园以决定性的影响。日本1999年颁布《幼儿园保育大纲》且最终定制了适合本国幼儿特点的课程目标。

美国的保育工作最早始于1838年, 为了解放妇女而在波士顿开设了第一家托儿所。由于美国早期受到欧洲儿童教育先驱者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皮亚杰等人的影响, 因此不断在探索中变换着自己的课程目标以适应幼儿发展, 但是美国至今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目标, 由州立级教育机构进行课程目标的定制。直到2001年布什政府颁布《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后, 才对幼儿的课程目标进行了立法。

这便可以清楚的看出, 三个国家都在进行各自适合本国的幼儿教育中不断的改进、完善着自己的课程目标, 以便使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幼儿教育。

二、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不同

1、从三个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形式上看

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均在主张培养“完整的儿童”, 强调采用主题、单元或领域等各种形式整合学科, 从而使知识之间, 认知、情感、体验之间, 学科和儿童生活形成有机的联系,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方面, 虽然世界各发达国家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各不相同, 但大多强调课程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设立了众多的发展领域。

中国在2001年6月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对课程目标进行规定, 力求将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都成为我国课程目标的形式, 提倡使用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并且力求使游戏成为幼儿主要的课程形式。

美国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 既注重学术目标也注重社会性目标, 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身体发展确定为幼儿教育的目标基础。美国课程认为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各个方面。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离的。

2、从三个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容及结构上看

中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将幼儿园的课程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五大领域, 各领域有明确的目标。基本达到了1996年3月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规定:“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每个领域内又分别存在这不同的分类, 如我国幼儿科学领域的课程目标为:丰富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粗浅知识, 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 开发幼儿的智力, 形成对人与事物的正确态度等;社会领域的课程目标为乐意与人交往, 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 有同情心等。每个领域有同时有相同的方面, 如科学领域中“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艺术领域中“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都是希望幼儿可以从课程中发现到身边的美。

作为东方文化的共同产物, 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上, 我们和日本大同小异。日本虽然与中国一样将幼儿园课程目标分成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大领域。但是这五大领域并不相同, 日本并没有将科学列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中, 而是在其中添加了人际关系及环境。不但如此, 日本的五个领域中的内容较中国少很多, 这便容易使教师照本宣科, 将《纲要》中的行为运用简单的角色体验呈现到幼儿面前, 使这种临时性的角色体验是浅显、短暂的, 孩子们的角色意识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 效果自然很难持久。而日本在人际关系这一目标中指提出三点, 使教师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余地运用更适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美国与东方国家不同, 将其幼儿园课程分成知觉与动作发展、认知发展、社会与情绪发展和语言发展。与中国、日本不同的是美国将课程看成是各类的分科形式, 美国是将幼儿需要发展的几个笼统的发面编入其课程目标内, 但是每个发展目标中的内容依旧很详细但与中国相比更笼统化、专业化。在我国, 科学被认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美国对科学内涵的理解十分丰富,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探索过程, 科学知识, 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

三、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相同之处

从三个国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上分析, 三个国家都有着相似目的。中国、日本、美国均将幼儿园课程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建构幼儿园课程目标时不但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结构、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还会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在每个年龄阶段, 对幼儿需要发展的领域和知识内容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即使幼儿可以在心理发展结构、课程内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这样一个三维立体模型中进行学习和发展。

总而言之, 无论中国、美国、日本以何种方式采取哪种课程目标模式, 都会以本国幼儿的智力水平能力、应用能力、国民水平的方面为基础, 为该国幼儿设计出一套相对于本国而言更适合、更恰当、更直观、更明确的课程目标。当然这也要在各国交流和多年实践中方能达到。

参考文献

[1]李欣欣:《日本人怎样教育孩子》, 近代国家——明治的教育, 2001年。

8.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 篇八

《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形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要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可比喻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根本,过程与方法是手段,知识与技能是目标。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中,情感目标往往最容易被老师忽视,又或者在目标的设定上出现空泛、针对性差的现象。音乐教育是以艺术为载体,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它的特点是寓教于自由活泼、生动愉快之中,给幼儿直接感知、情绪体验,使之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教学的特质决定音乐教学无论是唱歌、节奏、舞蹈,在目标的设定上都应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首位。那么,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如何设定恰当的情感目标,并通过什么策略来达成情感目标呢?

一、情感目标的设定方法

1.结合音乐内容而定

在情感目标的设定上,我们要避免只是停留在“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等空泛的层面上。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首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情感表达,我们可根据音乐内容而设定适宜的情感目标,如小班音乐活动《小树叶》是一首能够表达母子亲情的歌曲,旋律轻快、歌词富有感染力。根据其歌曲内容我们可设定情感目标为: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进一步感受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深厚情感。

2.结合活动环节而定

情感目标的设定可根据每节音乐活动的某个环节设计而定,如小班音乐活动《兔子和蜗牛》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感知快和慢的音乐变化后,老师设计了用自制锤子和画笔在纸上表达音乐的环节,根据这个环节设计,我们可设定情感目标为:体验美术与音乐结合的乐趣。

二、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节调动幼儿的情感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指向的事物比较单纯,音乐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适当的情境渲染、游戏情节的融合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感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如小班音乐《森林舞会》以“森林动物开舞会“这样一个游戏情景贯穿整个活动,从观看动物造型课件---给自己的手化妆去参加舞会----在森林舞台中表演,让幼儿在每一个游戏化的情景中,不知不觉的感受了音乐的快和慢,并调到起幼儿爱动物的情感,且乐于在游戏中去表现音乐。又如在音乐欣赏《穿靴子的猫》中,教师根据音乐串编了“想穿大鞋子的猫”的故事,让幼儿模仿猫去偷偷拿主人的靴子穿,再结合音乐的特点,表现了可爱又滑稽的猫的形象。小朋友们都乐在其中,同时调动起幼儿积极的情绪。

在情景设计中,我们还可以根据音乐内容,赋予幼儿一定的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增强幼儿情感的投入。如在音乐欣赏《小狗圆舞曲》中,教师在活动室创设音乐氛围:让幼儿扮演小狗的角色,一边找骨头吃一边欣赏《小狗圆舞曲》,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来体会小狗找骨头的焦急和滑稽的动作,找到骨头后又狼吞虎咽吃骨头的情景。由于有了动物角色的带入,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生活经验的铺垫搭建情感阶梯

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稍弱,是否具有已有知识经验是一个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带歌词、剧情的纯音乐类的欣赏活动,更需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需要。因为,音乐的想象和感受与幼儿的个人生活经验,体验密切相关,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离不开生活实践和认知能力,丰富幼儿有关知识经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力和联想的基础。如在欣赏乐曲《鞋匠之舞》前,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修鞋子的录像或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经验,了解鞋匠的工作及修鞋的工具和程序,而后进行欣赏教学,幼儿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華,想象力也充分发挥,为接下来的音乐动作创编打下基础。

(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情感

《纲要》指出“教师的角色既是支持者、引领者,还是合作者”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尚不敢大胆地表现自我,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领会,老师可适当借助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使之产生情感体验。如 小班音乐活动《大嘴巴》中,教师运用到了夸张的肢体动作、形象的语言将幼儿带入了游戏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欣赏和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的情绪是影响幼儿情感的主要因素,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情感单纯而丰富。因而,在音乐活动中老师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情感。教师要努力用自己的情感去带动、感染幼儿培养幼儿丰富细腻的情感,使之能与音乐产生共鸣,进而积极去欣赏、感受和表现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如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旋律优美,意境美,教师与幼儿一起听着音乐模仿鱼儿在水中游的情景,教师表现出很享受在水中游的感觉,直接感染到孩子的参与的热情。

(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活幼儿的情感

1.多媒体的运用

在音乐活动《森林舞会》中,教师利用各种动物手绘图片,制作了一段课件,并把舞会音乐作为背景加入到课件中,同时刺激幼儿的听觉和视觉。幼儿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变化,动态的课件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音乐,很多孩子一边看一边跟着音乐扭动,有的还尝试用手表现各种动物。在接下来的动物造型创编时,很多孩子能够迁移之前“手影”游戏的经验和在课件里看到的动物做出造型,并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增强了幼儿审美的体验。

2.道具的运用

音乐活动中巧妙地运用道具,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如音乐活动《大嘴巴》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选择了大嘴巴动物手偶,当教师带着可爱的“大嘴青蛙”出场时,幼儿对大嘴青蛙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由于动物道具的吸引,使幼儿自然地融入到动物的角色中,大胆地模仿动物的大嘴吃东西的情景,孩子们有的用手指模仿大嘴,有的用手掌,还有的用手臂,孩子们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模仿动物形态,这是他们对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和表现,充分体现幼儿对音乐的愉快体验。

9.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 篇九

1.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有对美的敏感性。

2.积极投入艺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

3.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节奏、旋律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根据上述艺术教育的目标,我们分别制定了大班音乐教育目标与美术教育目标。

(一)大班音乐教育目标

1.根据不同的合作歌唱的要求,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学习使用不同咬字、吐字及气息断连方法表现歌曲的不同意境;在集体歌Ⅱ昌活动中建立默契感,体验配合默契的快乐。

2.能比较准确地按照音乐的节奏,做各种稍复杂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进一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丰富自己的动作表达语汇;能使用已经掌握的空间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独立动作表现和人际动作交流与配合;能为不同的舞蹈表演选择不同的道具和服装。

3.学习使用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为求得新颖的音色而探索熟悉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学习制造简单的打击乐器,并按照音乐的性质提出配乐的建议;学习即兴指挥,并按照他人即兴指挥的手势迅速、准确、积极热情地作出演奏反应。

4.进一步学习使用其他各种非音乐的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音乐舞蹈作品的独特风格和情趣,逐步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

(二)大班美术教育目标

1.美术欣赏教育目标。

(1)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美术作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具有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2)学习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色调及其情感表现性,构图的对称、均衡、节奏与和谐美。了解作品的简单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并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想像和情感。

(3)欣赏并学习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

2.绘画教育目标。

(1)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快乐。

(2)学习完整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像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

(3)注意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3.手工教育目标。

(1)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的意愿。

(2)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3)用多种技法将纸折成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4)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拼贴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

(5)学习用伸、拉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主要特征和某些细节。

10.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的内容 篇十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年龄目标(欣赏教育、绘画教育、手工教育)

小班美术教育目标

一欣赏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乐意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欣赏的习惯,体验美术欣赏的快乐。2 引导幼儿欣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物品和作品,逐步产生欣赏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欣赏教师的范例、作品以及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展示美术作品,用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墙面等的装饰,体验成功的快乐。二 绘画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乐意参加绘画活动,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引导幼儿认识和初步学会使用蜡笔、油画棒、水彩笔、纸棉签、印章、颜料等绘画工具材料,逐渐养成良好的绘画姿势和习惯。培养幼儿美术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在游戏中学习点、线、圆形、方形和简单物体的画法几涂色方法,并用这些方法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物体的轮廓特征。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黑、褐、白等颜色,初步学会选用多种颜色绘画。引导幼儿区分主体色和背景色,培养幼儿对使用色彩的兴趣。引导幼儿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画出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得大一些。三 手工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乐意参加手工活动,愿意尝试准备好的手工工具材料,体验到手工活动的乐趣。2 引导幼儿学习用糨糊、胶水等粘贴沙子、芝麻、麦片、橘子皮等材料以及老师准备好的简单物体图形。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撕纸、折纸、对边折对角折,染纸的最简单技能。引导幼儿体验泥的可塑性,学习用搓长、团圆、压扁、分泥的技能,塑造最简单的物品。5 引导幼儿学习在原形物体上进行简单粘贴,制作出最简单的玩具以及物品。

中班美术教育目标

一 欣赏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欣赏和理解与他们生活经验有关的成人美术作品、同伴美术作品、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自然环境、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关注力。引导幼儿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引导幼儿初步欣赏并感受欣赏对象独特的造型,色彩的变化与统一,构图的对称与均衡。4 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初步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二 绘画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在小班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多种工具和材料绘画的方法,体验绘画的乐趣。(水粉画、蜡笔水彩脱色画、拓印画、对印画、泡泡画等)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熟悉的事物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12种颜色,并会辨别颜色的深浅,学习用物体的固有色绘画,并能选择多种颜色作画。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能,用绘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写生画、故事画、主题添画等)

三 手工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参加各种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2 引导幼儿在小班粘贴的基础上,用更丰富更复杂的材料如纸屑木屑泡沫屑等,粘贴出简单的物象。引导幼儿在小班折纸的基础上,学习用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等技能,折出简单玩具和物象。引导幼儿在小班泥工的基础上,学习黏合捏以及平面泥贴的技能,塑出常见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并能在泥工板玻璃杯子玻璃瓶子上做简单的泥贴画。5 引导幼儿在小班撕纸和染纸的基础上,撕出简单物体的轮廓和形象。用渍染和点染结合的技能,将表现简单生活用品的纸形折叠后进行染纸。6 引导幼儿在小班制作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制作造型简单制作方便的玩具和物品。

大班幼儿美术教育目标

一 欣赏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各种感性趣的美术作品工艺美术品,欣赏感受生活和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和形象,培养幼儿发现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的能力。2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所欣赏作品的简单的知识的背景,初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以及作品是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作品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和情感表现性,以及构图的对称、均衡、有韵律等所体现的和谐美。4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欣赏活动,逐步学会用感官、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多通道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联想和想象。5 引导幼儿分析评价作品,用自己的作品进行环境布置和游戏活动,体验分享和成功的快乐。二 绘画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吹画、喷刷画、纸版画等)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体验绘画创造的快乐。引导幼儿较完整地表现熟悉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3 引导幼儿大胆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绘画,学习用对比色类似色进行绘画,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幼儿初步表现画面物体的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及主题与背景的关系。5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绘画活动(如写生画、故事画、音乐画、图形想象画、自由想象画等),将绘画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三 手工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较熟练地选择和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进行手工操作活动,表达自己的手工意愿。引导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常见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手工操作活动。3 引导幼儿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泥工技能,进行立体塑捏及平面泥贴活动,启发幼儿逐渐探索泥工的技巧,创造性地表现各种物体的形象,并获得塑捏成功的快乐。引导幼儿运用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四角想中心折等技巧,折出简单玩具和物品,并将折纸活动与绘画、粘贴、环境布置结合起来。5 引导幼儿在中班撕纸和染纸的基础上,撕出自己喜欢的物体的轮廓和形象(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用渍染和点染结合的技能,将喜欢的生活用品纸形正确折叠后进行染纸。6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单独或折叠剪出各种窗花、拉花以及自己喜欢的形象或想象中的形象等/ 7 引导幼儿综合运用各种美术技能技巧,对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改造,制作出各种简单玩具和物品。

上一篇:未来书包三年级作文下一篇:4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