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及考点梳理(共8篇)
1.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篇一
第六单元考点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扳牛角(bān)
拳头(quán)
捶背(chuí)
衣襟(jīn)
胳膊(bo)
恐怖(bù)
掐住(qiā)
翅膀(bǎng)
露面(lòu)
角色(jué)
殷切(yīn)
妩媚(wǔ
mèi)
羡慕(xiàn)
撇嘴(piě)
窝囊(nāng)
哄笑(hōng)
笨拙(zhuō)
瞌睡(kē
shuì)
砸锅(zá
guō)
陀螺(tuó
luó)
嵌上(qiàn)
旋转(xuán
zhuǎn)绰号(chuò)
角锥(jiǎo
zhuī)
恍惚(huǎng
hū)嘲笑(cháo)
帅气(shuài)
溃败(kuì)
踱步(duó)
芥末(jiè)
芹菜(qín)
青蒜(suàn)
辣椒(jiāo)
莲藕(ǒu)
红薯(shǔ)
芋头(yù)
二、易写错的字
抚摸
甚至
跪下
拳头
捶背
顽皮
脖子
脱鞋
大概
昏乱
握住
摔倒
凭借
掐住
窝囊
笨拙
逃跑
挖坑
砸锅
瞌睡
旋转
自豪
溃败
预料
帅气
彻底
辉煌
三、多音字
lù(露珠)
jué(角色)
dū(都市)
hōng(哄传)
露
角
都
哄
hǒng(哄骗)
lòu(露脸)
jiǎo(直角)
dōu(都有)
hòng(起哄)
sì(似乎)
xuán(盘旋)
dīng(铁钉)
piāo(漂流)
似
旋
钉
漂
piǎo(漂白)
shì(似的)
xuàn(旋风)
dìng(钉扣子)
piào(漂亮)
四、形近字
摸—模
概—慨
掐—馅
俩—辆
练—炼
锅—娲
豪—毫
五、近义词
相信—信任
马上—立刻
顽皮—淘气
大概—大约
恐怖—恐惧
欺负—欺侮
羡慕—艳羡
殷切—恳切
满意—惬意
笨拙—愚笨
妩媚—妖娆
嘲笑—讥笑
仍然—依然
恍惚—隐约
好像—似乎
六、反义词
相信—怀疑
欺负—爱护
顽皮—乖巧
大概—肯定
笨拙—机灵
嘲笑—赞美
溃败—凯旋
垂头丧气—得意洋洋
七、重点词语
无缘无故
垂头丧气
哄堂大笑
通情达理
露露脸
黑道道
接连不断
踱来踱去
重整旗鼓
毫无怨言
顾名思义
不甘人后
四处寻找
得心应手
废物利用
一显身手
不伦不类
不可预料
摇头晃脑
不败之地
兴致勃勃
不动声色
士气大减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
八、词语搭配
【形容词】
(顽皮)的孩子
(结实)的汉子
(通情达理)的老师
(笨拙)的表演
(恍惚)的状态
(帅气)的陀螺
(辉煌)的时刻
(胜利)的滋味
(幸运)的甜头
【副词】
(远远)地站
(神气)地走
(啪嗒啪嗒)地跑
(轻轻)地提
(平白)地欺负
(高兴)地跳
九、关联词
1.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2.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3.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
4.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5.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十、常考句型
【比喻句】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
【比喻句】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拟人句】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
十一、课文重点梳理
1.《牛和鹅》记叙了“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作家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3.《陀螺》这篇文章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自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并从中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体会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陀螺的喜爱之情。
十二、三字词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
十三、日积月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胳膊(bó
bo)
掐住(qiā
qià)
角色(jué
jiǎo)
笨拙(zhuō
zhuó)
芋头(yú
yù)
撇嘴(piē
piě)
溃败(kuì
guì)
捶背(chuí
cuí)
(1)小杨刚一露(lù
lòu)头,就暴露(lù
lòu)了目标。
(2)老林家境殷(yān
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
yīn)红的实木家具令
人赞叹不已。
2.读拼音,写词语。
shèn
zhì
bó
zi
shuāi
dǎo
táo
pǎo
liàn
xí
()
()
()
()
()
wán
pí
xuán
zhuàn
shuài
qì
róng
yù
zì
háo
()
()
()
()
()
3.选字组词。
捶
垂
()背
下()
()直
()胸
练
炼
冶()
演()
()习
磨()
概
慨
感()
大()
慷()
()况
豪
毫
自()
()米
富()
狼()
4.按要求写近反义词。
(1)
近义词
相信—()
顽皮—()
大概—()
羡慕—()
嘲笑—()
恐怖—()
仍然—()
好像—()
(2)
反义词
相信—()
欺负—()
顽皮—()
大概—()
笨拙—()
溃败—()
垂头丧气—()
5.词语搭配。
()的孩子
()的汉子
()的老师
()的时刻
()的滋味
()的甜头
6.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因为……所以……
要是……就……
虽然……但……
(1)
()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2)
()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
(3)
()在路上碰到鹅,()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
金奎叔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
《牛和鹅》中牛怕人是因为牛眼看人觉得人比牛,鹅不怕人是
因为鹅眼看人觉得人比鹅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者是_________。
(3)《陀螺》是儿童文学作家________写的。从课文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o
qiā
jué
zhuō
yù
piě
kuì
chuí
(1)lòu
lù
(2)yīn
yān
2.甚至
脖子
摔倒
逃跑
练习
顽皮
旋转
帅气
荣誉
自豪
3.捶
垂
垂
捶
炼
练
练
炼
慨
概
慨
概
豪
毫
豪
毫
4.示例:(1)信任
淘气
大约
艳羡
讥笑
恐惧
依然
似乎
示例:(2)怀疑
爱护
乖巧
肯定
灵活
凯旋
得意洋洋
5.示例:顽皮
结实
通情达理
辉煌
胜利
幸运
6.(1)虽然
但
(2)因为
所以
(3)要是
就
7.(1)鹅被金奎叔轻轻地提了起来。
(2)老雄鹅跑了过来。
(3)示例:春风一吹,花儿们就争先恐后地绽开了笑脸。
(4)示例:漓江的水是那么清,那么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
8.(1)大
小
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叶至善
(3)高洪波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篇二
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1. 思想上重视不够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口语表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平时不需要花功夫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没有强烈的内驱力。此外, 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不受重视的原因。由于在初中语文考试中, 涉及口语表达能力的考点不多, 落实不足, 内容单薄, 因而不少教师采取临时抱佛脚, 利用考前一段时间进行强化训练的做法, 口语交际能力的常态化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课程设置未能落实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技能, 包含着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想熟练地掌握它, 必须进行系统的训练。在英语学科中,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 往往会开设口语课程 (包括听力与表达) 。但是在语文学科中, 却没有专门的口语课程, 更遑论听与说的课务安排, 系统进行口语训练活动的空间相对狭窄。
3. 缺乏激励性评价机制
目前, 语文学科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之所以困难重重,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导向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初中阶段, 就英语学科而言, 通常通过听力和口语考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评价, 且评价的方法愈来愈科学。但是, 在语文考试中, 却只有笔试, 评价的形式很单一, 并不能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口语水平和能力。在这种评价机制下,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自然会受到冷落。
心理学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语言能力是衡量他们心智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既然口语交际能力如此重要, 那么, 应该怎样培养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 创设口语交际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课堂应该是师生、生生进行互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而不是教师用来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 选择多变有趣的交际形式, 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开口说话, 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语文学科没有开设专门的口语课程, 但是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譬如作文课,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操作中如果把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就能达到一箭双雕之效。诸如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述写作素材、写作心得、写作思路, 并组织学生互评互议;让学生相互修改作文, 交流修改意见。这样做, 既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同样可以把阅读训练同口语训练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交流阅读体验的过程中体味到文章的美感。总之, 只要教师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强烈的意识, 教学中就能做到见缝插针, 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3. 有效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活动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充分依托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当一次主持人”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内容开展一次主持人选拔赛之类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鼓励等方式, 帮助他们树立起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常言道:“生活处处皆语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 要注重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口语实践的机会。如课外开展一些辩论赛, 让学生在辩论赛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等。
3.口语交际评价目标结构梳理 篇三
【关键词】口语交际;评价;目标结构
美国蒙大拿州听说课程标准(Mon-tana standards for speaking and Listening)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教育的责任就是确保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为他们成为家庭成员、工作人员和公民等角色做好准备。美国国家交际协会把“说”定义为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传递、交换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人类独特的行为或过程。而“听”是接受、建构意义形式并对口语或非言语信息做出反应的过程。这段表述不仅交待了口语交际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把口语交际学习与现实生话之间的联系充分揭示出来,即学习口语交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
我们国家在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这一概念,但没有明确的口语交际评价体系。所以与之相对应的评价系统的研究也突显出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的真实口语交际水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如下目标: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3.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5.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6.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
在语言文字应用部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如下目标: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参加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
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对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察学生对具备良好口语交际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是否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结合中外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提出这样的口语交际表现性评价体系,将口语交际分为两大方面: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一个人或多个人不利用言语形式或只利用副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信息被另一个人或多个人接收的交际行为)。
言语交际下设两个目标:交际目标和修养目标。
交际目标包括三个能力要求: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倾听能力指能吸纳对方有用信息,原谅对方过激言辞,欣赏对方独特见解,质疑对方有误信息,能听出对方弦外之音等。表达能力指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口齿清楚与否和普通话标准与否),不会出现冷场和尴尬,可以控制场面气氛,语言表达幽默智慧,有感染力,逻辑性强,有说服力等。应对能力指思维敏捷,随时根据对方的情况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作出合格的应答,听出弦外之音后能立即应对,善于利用各种语境因素传递信息等。
修养目标包括聆听和表达两个方面的素质要求。听的过程中不能漫不经心、左顾右盼、心浮气躁、随便插嘴,要懂得尊重对方。表达时不能用语粗俗、油腔滑调、夸饰、虚假,也不必紧张拘谨羞涩或胆怯,要有主见,谈吐文雅,落落大方。
非言语交际下设四个目标:时空利用、身体行为、声音行为和外表形态。
时空利用分时间的利用方式和空间的利用方式。时间的利用方式包括时间的选择和利用是否合理,比如说采访活动,选择什么时间采访,采访时间控制在多长,才能让采访对象更容易接受,这是采访者必须考虑的。空间的利用方式包括空间选择和距离是否合理,比如说采访活动,选择在什么地点采访,和采访对象保持怎样的距离较为合适,这也是采访者必须考虑的。
身体行为分静态和动态。静态包括凝视等静止目光,动态包括从头到脚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如点头、微笑、皱眉、眼神等。
声音行为分声音要素、功能型发声和静默。声音要素包括音调、音量、音速等,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恰当调整。功能型发声包括咳嗽、抽鼻子、清嗓子、口头语(如这个、那个),哭、笑、哼等,视具体情境分清是否该有。静默是既不作声,也没有其他表示什么意义的非言语动作。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中国、日本,沉默的内涵十分丰富,有“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而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美国,冷场往往意味着交际失败,所以美国人遇到短时间的冷场,就要“没话找话说”。而中国人的沉默,美国人又会认为是“胆怯”、“不诚恳”等。
外表形态主要指衣着打扮注意场合,整洁大方得体,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等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评价时这几个方面是无法分割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个人必备的口语交际素养。
参考文献:
[1]董蓓菲.以新视角关注口语交际评价[J].中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5).
[2]欧阳林,郭家海.发展性评价量表在口语交际(采访)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08(3).
4.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篇四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重点问题:
(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草虫的村落》
1、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2、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 ★《詹天佑》
1、重点问题: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2、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母亲》
1、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亲。
2、重点问题(1)“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 ★《穷人》
2、重点问题: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
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2、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唯一的听众》
1、重点问题: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答:a老人并没有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2、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个地球》
1、写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喻)、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
例如:(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数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答: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2、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少年闰土》
1、重点问题
(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
答: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或为见多识广)
(2)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2、人物评价: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重点问题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含义
答: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2、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6、人物评价: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六)第六单元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七)第七单元重点课文:《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 ★《老人与海鸥》
1、写作方法:描写人物方法主要有四种: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外貌描写-衣着);(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外貌描写-神态);(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语言描写);(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动作描写)
2、文章情节: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最后一头战象》
1、重点问题:文章依次继续了嘎羧那几件事情?
答:记叙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情节。
(八)第八单元重点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 ★《伯牙绝弦》
1、重点问题:背默课文、翻译诗句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译: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于是就弹奏音乐来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翻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月光曲》
1、重点问题
(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答:弹第一曲因为贝多芬被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动;弹第二曲因为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6、人物评价:从本课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有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善良、同情穷人)的人。
第一组
读读写写: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读读记记:
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恶作剧、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
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第二组
读读写写:
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
读读记记:
勘测 调节 沉闷 分享 抚养 春节 热烈 刚劲 领略 复苏 先驱 迷恋 装点 惊叹 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
日积月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 金)第三组
读读写写: 舒适 搁板 勉强 抱怨 倾听 掀起 魁梧 撕破 倒霉 严肃 忧虑 神圣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湿淋淋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自作自受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
读读记记:
残疾 瘦削 宽厚 张皇 竭力 泰然 强制 茫然 劝阻 焦黄 着迷 耐心 修理 如愿 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 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
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 子》 民无信不立。《论 语》
精不诚,不能动人。《庄 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 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第四组
读读写写:
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
读读记记:
葬礼 主持 语调 悲剧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从天而降 生命垂危 风雨同舟
日积月累: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第五组
读读写写:
厨房 刺猬 畜生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明晃晃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
读读记记:
殷勤 失业 窘相 厚实 苗头 面孔 轻视 陡然 艰苦 软绵绵 牛毛细雨 结结巴巴 大病新愈
日积月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 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 乡》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第六组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第七组
读读写写:
塑料 饼干 节奏 乐谱 吉祥 企盼 急速 日寇 华贵 英武 气概 伤感 苍茫 石碑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读读记记:
储备 干脆 失踪 闲逛 镌刻 缘故 黯淡 消瘦 知觉 空落落 光秃秃 冷清清 直勾勾 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日积月累: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第八组 读读写写:
谱写 幽静 蜡烛 失明 纯属 陌生 清幽 琴键 陶醉 苏醒 飞奔 记录 莱因河 霎时间 微波粼粼
读读记记:
探访 交涉 风采 赴约 淡雅 捉摸 衬托 幻觉 深远 降生 模仿 身段 造就 抗议 风度 炼就 毅力 有朝一日 大洋彼岸 不解之缘 暗无天日 眼冒金星一反常态 为所欲为 暑去寒来 不在话下 窃窃私语 无言以对
日积月累: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古色古香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脍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不同凡响 别具一格
下册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课后第3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
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课后第2题:
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6、《北京的春节》
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答: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②“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答: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课后第3题: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12、《为人民服务》
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课后第3题: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答: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冻死在街头。课后第3题:
①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②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答: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
15、《凡卡》
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他的信。这篇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写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而成的。在表达式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的在法国科学院做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课题中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课后第2题:
①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答:“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②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答:这个句子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后第2题:答: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补充事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上山手被草叶割伤,发明了锯。课后第3题:
①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答:“?”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答:“见微知著”的意思是: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这句话重申文章开头提出的观点,与开头互相照应。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第三单元
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第四单元
1、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2、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3、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4、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6、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7、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第五单元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背诵默写的重点课文 第1课《文言文两则》。第2课《匆匆》。第12课《为人民服务》。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本14首古诗词:近义词 辩斗(辩论)挪移(挪动)凝然(凝视)觉察(发觉)依赖(依靠)优雅(雅致)镇静(镇定)
舒展(伸展)责怪(责备)歉疚(愧疚)萦绕(缠绕)机敏(灵敏)扶衬(帮衬)姿态(姿势)
窈窕(苗条)充足(充裕)娴熟(熟练)间断(中断)压抑(抑制)柔顺(温顺)丰富(丰盛)
朴实(朴素)敦厚(忠厚)排挤(排斥)侵蚀(剥蚀)崇尚(推崇)惊恐(恐怖)扼杀(抹杀)
豁达(开朗)深邃(深奥)含糊(模糊)残暴(残忍)粗暴(粗野)会意(领会)宏伟(雄伟)
憧憬(向往)注视(凝视)璀璨(灿烂)激烈(猛烈)兴旺(兴盛)哀思(哀悼)彻底(完全)
寄托(寄予)咨询(询问)陈设(摆设)审阅(批阅)简朴(简单)劳苦(劳累)精致(精巧)
慈爱(慈祥)奇异(奇特)捉弄(戏弄)欺负(欺侮)慈悲(慈善)打搅(打扰)抽噎(抽泣)
畏惧(恐惧)改善(改进)救援(救助)抵御(抵抗)野蛮(粗野)寂寞(孤单)荒唐(荒诞)
吹嘘(吹捧)祈祷(祷告)庄重(稳重)侵蚀(腐蚀)荣誉(名誉)隐退(消退)震撼(震动)
辛勤(辛劳)协作(合作)鼓舞(鼓励)真理(真谛)研究(探究)判断(判定)公平(公正)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勃勃生机(生机盎然)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万象更新(焕然一新)万不得已(迫不得已)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拥而入(蜂拥而至)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暖烘烘(暖洋洋)
反义词
空虚(充实)徘徊(果断)聪明(愚蠢)特别(普通)枯萎(旺盛)笔直(弯曲)柔软(僵硬)
喧哗(安静)薄弱(坚固)渺小(巨大)团结(分裂)娴熟(生疏)充足(缺乏)热闹(冷清)
压抑(张扬)朴实(华丽)柔顺(暴躁)排挤(拉拢)勤俭(奢侈)乐观(悲观)浪漫(现实)豁达(狭隘)残暴(仁慈)幼稚(成熟)粗暴(温和)暂时(长久)暴露(隐蔽)茂密(稀疏)
黑暗(光明)挺进(后退)兴旺(衰退)团结(分裂)坚持(放弃)浏览(精读)简朴(豪华)
普通(特殊)精致(粗糙)穷苦(富裕)幸福(痛苦)慈悲(残忍)昏暗(明亮)摩平(揉皱)
忧郁(开朗)野蛮(文明)凄凉(繁荣)寂寞(热闹)淘气(乖巧)绝望(希望)嘲弄(恭维)
庄重(轻浮)溶解(凝结)刚毅(懦弱)纯净(混浊)精细(粗糙)崭新(破旧)诞生(逝世)
5.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篇五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晏殊的《采桑子》一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 ①解:有“懂”“会”的意思。②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小题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明、高楼雁鸣 【小题2】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小题3】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运用拟人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任一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①
②【小题3】
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词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B.“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形象于大胡子”。
C.以故事情节的叙述为中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小说。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一诗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C中应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小说。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题1】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2分)【小题2】“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小令 婉约
【小题2】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小题3】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令知识的认知能力。根据小令的知识来解答此题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根据诗歌的内容的理解来分析“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即可。【小题3】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1)诗歌的内容,(2)诗歌的写作背景,(3)作者的生平经历。
4.古典名著《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下面故事片段,完成问题。“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他再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本故事片段出自故事《 》,它有力地表现了鲁达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 的性格。
【答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分);粗中有细。(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对中国的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4分)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小题1】“未觉池塘春草梦”这句诗是什么意思?(2分)【小题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池塘生春草还未从美梦醒来
【小题1】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意思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5分)次萧冰崖梅花韵 宋·赵希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注释】①这首诗是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小题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①【小题2】三四两句欲扬先抑,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高洁,孤远(也可答“孤傲、洁身自好”等)(2分,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小题1】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表达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答“赞美梅花的情感”也可)。(3分。意思符合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特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抓住关键词即可。比如“净无瑕”等关键词。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句中重点词语的能力。鉴赏诗句中重点词语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对具体的诗句进行详细的描写。
7.填空。
鲁迅,原名,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家、家。《 》是一本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答案】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革命、思想、文学,朝花夕拾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和作家作品的考查。学生了解常见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这里要求对鲁迅加以积累识记。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8.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的沙堤。
【小题1】诗人绕湖而行,对沿途景物展开了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有早莺、新燕、、,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特征。(2分)【小题2】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答案】
【小题1】乱花 浅草 【小题2】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找到描写环境的语句,摘录描写环境的词语。【小题2】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花朵刚刚开放的景象,考点:文言文阅读,对文章的理解。
点评:做好此题,要求学生要认真读文章,深刻理解文章意思,了解文章重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9.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答案】√×(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2中《半截蜡烛》应是剧本。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名著导读
(1)这是一位把“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一生信念的作家,沈从文先生评价其文字真如镶嵌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犹如一池春水,风过后,漾起锦似的涟漪。这位作家是________,“母爱、童心、大自然”的主题在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了很好体现。(2)“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 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上面语段出自________(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________》。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________交换巫 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人,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________。
【答案】(1)冰心 《繁星 春水》(2)丹麦 《海的女儿》 声音(舌头)泡沫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此卷名著考查比较简单,要求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名著知识。11.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
A.他们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捣乱的。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B.“今天去医院呢?还是明天去医院呢?我实在是犹豫。”这句话标点使用无误。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都与音乐相关,其中“雅”属于祭祀时候使用的歌谣。D.“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北京。”这句话中“一次”充当状语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解析】
试题分析:A应是“并列复句”;B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中应是“颂”属于祭祀时候使用的歌谣。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诗人,学者,小说家《背影》中父亲和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西蒙诺夫《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用排除法,A《朝花夕拾》是散文集;B浙江绍兴人;D红军烈士错;C正确,故选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阅读《水浒传》描写宋江的片断,结合全书,分析梁山好汉失败的原因。
①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②当时宋江便教杀牛宰马,大设筵宴,一面分投赏军,一面大吹大擂,会集大小头领,都来与高太尉相见。各施礼毕,宋江持盏擎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等侍立相待。宋江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 【答案】示例A:宋江善于结交朋友,好汉们唯宋江马首是瞻,他又一心招安,结果一帮英雄好汉就被他带着归顺了朝廷,最终好汉们多不得善终。示例B:宋江对于朋友像及时雨一样,英雄好汉们多尊敬宋江。他骨子里有着正统的观念,总想着归顺朝廷,为此对高俅这个奸臣敬如上宾。这些都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能结合片断并关照全书思考而得出结论即可给满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分析宋江的根本思想即“骨子里有着正统的观念,总想着归顺朝廷,为此对高俅这个奸臣敬如上宾。”以及众好汉对宋江地条件的忠诚,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解答。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晓 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小题1】诗歌描写的景色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 【小题2】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小题1】秋季清朗的天空、飘落的木叶。
【小题2】诗人只能与麋鹿为友;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根据第五、六句的意思:大地像要冻裂了一般,江面上连一只帆船都不见,清朗的天空下不断有秋叶飘落,可知诗歌描写的是秋季。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根据尾联的意思:本是应当与亲朋友人相伴的,却只能守在柴门院内整日只与麋鹿作伴,可知此句指出诗人只能与麋鹿为友,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与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的思想情感。
点睛:要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15.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⑴ 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闻笛》)⑵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⑶ 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⑷ __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⑸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7)诗中通过写菊花,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渴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答案】(1)不知何处吹芦管(2)思君不见下渝州(3)枯藤老树昏鸦(4)东临碣石(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⑺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要透彻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不能添字,漏字。本题中的“渝州”“藤”“碣”等字容易写错。
6.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篇六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它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C.《山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世称“聊斋先生”,柳泉居士。
D.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蒲松龄的是清代小说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只顾课外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以游山的行踪为序,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故乡》以作者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时代的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表达了作者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感情。
C.《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D.《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B《故乡》是一篇小说,不能说是“作者”,因为小说中的“我”一定不是作者本人的。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只顾课外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A.《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由果到因、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B.茅盾的《白杨礼赞》运用象征的手法,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借物抒情,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C.散文诗《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文章抒发了对席卷一切腐朽势力的革命风暴的热情讴歌。
D.北宋韩愈的《马说》、郭沫若的《石榴》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作者思想。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B 项的说法不全面。
4.名著阅读。(6分)
【小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_________(主人公)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___________的精神。(2分)
【小题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压制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有人说:鲁迅是民族的灵魂。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请你结合有关的作品和情节说说读过《朝花夕拾》后你思想受到的启发或影响。(2分)
【答案】
【小题1】保尔,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等(答对2个即可)【小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小题1】例:《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描写了长妈妈的善良、朴实,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充满尊敬和感激。对我的启发:要尊重劳动妇女,宽容同情弱势群体。(篇名和情节1分,启发或影响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5.名著阅读。(4分)
“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这两句话与某古典名著里的故事情节有关,这部名著是《 》它称赞的是,所报答的“主”指,“义释”的是。
【答案】《三国演义》 关羽 刘备 曹操(每空1分,共4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小题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名),作者是。(2分)【小题2】请结合鲁达的行为谈谈对这部作品主题的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水浒传》 施耐庵
【小题1】鲁达打抱不平,拳打镇关西,(1分)体现了《水浒传》所颂扬的“替天行道”的思想主题(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略
7.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按空间变换的顺序叙事,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得心理,真实生动再现私塾教育的若干层面。
B.《月迹》一文线索清晰。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全文重点部分是议月亮,立意深刻,富有童趣,想像丰富。
C.《三颗枸杞豆》一文写自然环境,生动细致,极富感染力;全文采用倒叙手法,以回忆的方式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与教育。D.《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标题的含义是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在设计中融入了华夏建筑的精华,向世界展示的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全文重点部分是寻月亮。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问题。(4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小题1】以标题和内容看,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2分)【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绪?(2分)
【答案】
【小题1】中秋望月 【小题1】.寂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9.古诗阅读(7分)
送柴侍卿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王昌龄(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小题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小题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4分)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送》诗在劝慰友人中表达出诗人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B中“觉得有些薄情寡义”说法不正确,这里表明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一种朋友间豪迈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送》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是一种豪迈之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的是一种离别的怅惘。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小题1】本诗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
【小题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身 世 浮 沉 雨 打 萍。
【小题3】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文天祥
【小题2】山 河 破 碎/风 飘 絮,身 世 浮 沉/雨 打 萍。(有错该题不得分)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小题3】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答“为国尽忠、视死如归的精神”也给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平时多积累,回答此题并不难,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本题考查了诗句的朗读节奏。七言诗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按意义可划分““四三”。此题属要求按意义划分。
考点: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思想感情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背景:此诗是南宋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志精心安排,扮作普通商人,悄悄连夜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但在黄泥冈还是被吴用等人用混有蒙汗药的酒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B.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来历不凡的石猴,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率先发现了在瀑布的后面别有洞天,于是大家推举他作为领袖,并尊之为“千岁大王”。
C.孙悟空第三次去借芭蕉扇与牛魔王打斗时,在哪吒和灵吉菩萨的帮助下,使牛魔王现出真身,最终牛魔王自己主动交出芭蕉扇。
D.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潜逃到了代州雁门县,恰巧遇上救助的金家父女,现与当地财主赵员外联姻。因官府行文通缉,鲁达只好暂避赵员外庄园,最后出家到五台山。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情节,比较判断。C中悟空三次来借扇,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固选C。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答案】 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C.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诗歌鉴赏。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小题1】诗歌借助 “黄昏”之月、“无灯”小店、半死枫树等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全诗,体会“应有”二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全诗营造了朦胧、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小题2】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孤寂和怅惘、愁苦,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此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应有”二字,十分武断,看似无理,实则表达了诗人在孤寂愁苦中力求开拓的一种心情。同时,又告诉了读者:大江日夜奔流,过去的一切早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填空。
① 苦将侬,_____________。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② 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 强派作娥眉 蒹葭苍苍 人比黄花瘦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娥”“蒹葭”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1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游山西村 江上 陆游 王安石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江北秋阴一半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晚云含雨却低徊。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青山缭绕疑无路,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忽见千帆隐映来。
【小题1】诗人在山西村中看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加以描述。
【小题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主人应声开门后,“我”这位不速之客会怎样解释自己的不请自来呢?请用第一人称表述。
【小题3】《江上》中“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其妙处作简要分析。
【答案】 【小题1】答案略。(农家设酒杀鸡招待客人的热闹场面;村人吹箫打鼓,热热闹闹迎接春社祭祀的场面。选择一处,展开想象和联像加以描写,翻译句子不给分)
【小题2】答案略。能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语句连贯,符合语境即可。【小题3】既写出了山水萦绕,千帆竞渡的自然风光,又借山光水色的变化寄寓了人生感悟:不甘屈从阴暗,不怕青山阻隔,便能得到千帆竞渡的开阔心境,就能战胜眼前的迷茫与困难。【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对诗句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描绘诗句的内容。注意描写不等于翻译诗句。围绕“农家设酒杀鸡招待客人的热闹场面;村人吹箫打鼓,热热闹闹迎接春社祭祀的场面”,任意选择一处,展开想象和联像加以描写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表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语句连贯,符合语境即可。
7.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 篇七
但是,在当今的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和落实,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好。有的教师把它当做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对于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许多教师更是直接忽略,或者只是提一提,说一说,不组织收集资料,开展活动。现针对这些情况来说说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自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可见,自信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人不断迸出智慧的火花,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但是,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与失败,自信心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挫伤。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发现学生失落时,一定要找学生谈心,多给学生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做什么事情都会更加积极主动。
二、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少一些责骂,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惩罚,多一些奖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对它有了兴趣,那就成功了一半。口语交际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想办法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我有几个办法可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努力为学生创设好情境;三是对学生所说的话给予及时的﹑合理的评价,多给学生鼓励。
三、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1, 开设口语交际课,有的放矢加强专项训练。
现行语文教科书中,口语交际已形成独立的系统,与写作、阅读同时登上了大雅之堂。口语交际教学有别于读写教学,是一种独立的有着特定教学目的的课型。教师要安排口语交际课作为训练的主阵地。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学中创设与交际训练相关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激发学生交流欲望。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努力扩大交际的“面”与“量”。为此,我们可在课堂上分小组来完成特定的会话活动。如把全班学生按优、中、差比例合理搭配分组,并有意识地在各组中安排观点相左的学生。活动前,对各组的训练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接着让各组同学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完成会话任务,包括使用所有语言的和非言语的方式。后让各组依次选位同学上台轮流发言。台上的同学说完后,等着回答别人的提问(提问要与所讨论的主题和内容有关)。若是登台者讲过后无人提问,下一组对应的同学必须提个问题;若是提问偏、难,登台者无法对答,登台者可趁机反问或另请本组他人代答。这样,各组都考虑到来自本组及他组不同方面的观点,在交流思想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当然,口语课形式多样,可适时变换,需强调的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为使“双向互动”落到实处,教学的组织者要淡化教师主体意识,直接参与,努力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课中要加强调控,发现学生交际中的疑难和困惑,要根据交际内容适当提示、补充,启发学生自我解决。对学生在语言表达、听说习惯、交际态度上出现的偏差,也应及时发现,并现场予以提醒、点拨和纠正,促进互动活动深入开展。
2. 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训练中的几个主要内容如复述、讲述、交谈、讨论、演讲、辩论、采访等都可以同课堂的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比如复述、讲述的主要内容就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来选取,讨论、辩论也可就课文中某一个问题展开。另外,关于口语表达技巧的教学,我们也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材选入了几篇展示说话艺术和辩证思维较强的文言文,如《两小儿辩日》、《孙权劝学》、《公输》、《唐雎不辱使命》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说话艺术,并进行课堂模拟,这比空洞的说教所达到的效果要强得多。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的是师生平等互动的多边对话关系,更利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有充分展示个性的时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处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同时也多让学生提出议题,师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对课文的诵读、讲解、分析,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最好的说话示范。朗读、诵读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内容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吐字清晰、表述简明、抑扬顿挫;发现学生口语表达的毛病,随时纠正。这些示范,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写作课上穿插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与写作,都是表达和交流,是紧密相连的两项基本能力,二者形式不同,但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现行的教材都把写作与口语交际安排在同一部分也正说明二者很难截然分开。“以听引写”、“以说引写”,听听、说说、写写,很自然地将写作与口语交际联成一体。写作前,教师要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在进行听力练习。写作课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确立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或进行口头作文,这些环节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极好机会。而口语交际活动之后通常要求结合共同探讨的问题在相互交流启发的基础上自拟题目作文,也是对学生作文的一大促进:既能避免作文无话可写的通病,又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在写作课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习作讲评,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或有毛病的习作念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优劣,发现别人文章的优缺点,由学生口头发表意见,进行评议、修改。这既可提高学生听话的评价鉴赏力,又可提高其发表议论的能力。
此外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写新闻和通讯时进行采访训练。将作文训练置于言语交际的活动之中,从而更有效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8.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交际 情境教学
1.前言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是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倾听、应变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和谐流畅地进行口语交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初中学生的学习更加生活化,进而实现了学习服务生活的目的。
2.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2.1从教材内容出发,选择主题进行口语交际情境教学
在进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深刻的理解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出合适的主题进行口语交际情境学。以学习《生命,生命》一文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全文之后,组织学生就“生命是什么”的话题进行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看法加以建议。通过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的互动交流,不仅提高了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课堂的教学水平,也加深了语文教师对学生内心的了解,有利于语文教师及时更正学生偏激的思想观念[1]。
2.2利用多媒体手段,创建生动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境
当今社会是科技时代,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比如,语文教师通过幻灯片的文字、声音、影像等来调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而形象的情境中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主旨思想。以学习《孔乙己》一文为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在课堂上再现鲁镇酒店里的情境:酒店里有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里面是已经烧开的热水,有几个顾客正在喝酒等情景。语文教师则安排学生来扮演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掌柜以及喝酒的顾客。然后根据课文主旨上演一场孔乙己在酒店和别人进行对话的情景剧。通过形象具体的多媒体情境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3结合实际,创设与生活相近的口语交际训练场景
口语交际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合理利用实际生活中出现过的情境创设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情境,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由于初中生正值成长发育的青春期,该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因此,初中生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具有很强的表现欲。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该阶段的心理特点,开展语文课堂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以学习《散步》一文为例,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一家三代人在一起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温馨场景,然后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情景剧的现场演示。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进行口语交际,真实的表达出了内心的情感。最后评出最感人的尊老爱幼和珍惜亲情的情景剧并进行表扬。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将实际生活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经历的共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还能促进口语交际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2]。
3.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和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学习理念,此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也要注意不断完善和改进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苏利桐.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01(63):29.
[2]任晓亚.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3,01(12):70.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及考点梳理】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知识梳理 中考复习(九年级)08-22
初中语文考点总结06-24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10-30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08-14
小学语文论文口语交际08-19
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07-30
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09-11
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导学案07-2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10-30
五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