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

2024-10-21

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精选8篇)

1.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 篇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此来破解中国发展中的难题,顺利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观念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和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的实质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关键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目标是实现中国社会全面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文化是高等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在特定条件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体育观念、体育体制、运动形式等方面内容。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治理国家,发展各项事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就体育事业而言,绿色发展对于更新我国体育文化基本观念,调整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目标,规范我国体育文化体制,丰富我国体育文化运动形式等都有重大意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没有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观念守旧、制度僵化、形式呆板甚至陷入停顿。这些高校在体育文化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挑战,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创新原有的体育文化体系,在改革中进一步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用新的思路、新的制度以及新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更合乎高校内外部环境的现代体育文化活动。

2形成绿色价值取向端正高校体育文化指导思想

坚持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体育事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保护改善体育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及有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中更加自觉地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生态体育等新形式,让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多种功能得以实现。坚持绿色发展,需要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中西结合,注重体育文化建设的内生与长远社会价值。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将为人类发展史开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旨和内涵。遵循绿色发展观,我国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不仅要注重塑造个体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等外在表现,更需要重视体育活动中个体心理体验或团队精神分享等内涵的丰富;不仅要注重人通过体育活动去征服和改造自然,更需要注重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做为教育组织的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应将追求超越的体育运动价值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体育文化精神相契合,将“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团结、友谊、公平竞争”等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综合考量。

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建设体育制度文化

绿色发展观做为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需要来自科技、资本、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科学健全的体育文化体系,制度支撑尤为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保障体育文化活动的规范性,才能满足绿色与发展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要求。体育制度文化的全面建设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

3.1领导体制

制度文化中,领导体制影响着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体育文化活动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领导体制是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体育文化领导体制是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领导制度。各高校体育文化领导制度的设计受高校整体实力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制约,差异性和个性客观存在。但是与其它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设计一样,必须把绿色发展观做为设计的基本因素和重要考量依据。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体育文化领导体制,一般需要高校的党政主要领导负责才能保证制度文化的系统建设和顺利实施。在领导核心坚强领导下各高校还应合理设计领导层次和领导跨度。领导层次与领导跨度的选择设计可以参照各高校现有工会和学生管理系统的管理层次和幅度来进行,然后根据具体的体育文化活动对此进行科学调整,让决策、咨询、执行、监督与信息反馈等五大功能在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既系统又能相对独立的正常运行。各高校的体育文化领导体制的建立是各项体育文化活动遵循明确的管理层次、等级序列、指挥链条和沟通渠道等顺利展开的前提,而规范化、常态化的实施落实仍然需要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支持。

3.2组织结构

高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体育制度文化必须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来开展体育文化相关活动,并且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高校体育文化组织结构是指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方式。它包括两种基本关系:一是纵向的关系,即隶属的领导关系;二是横向的关系,即平行的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高校体育文化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这两种关系,建立职权明晰高效率运转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需要在利用原有的体育教学,工会事务,学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在每个领导层次都设立专门负责的体育文化职能部门或者将拟定的具体决策、计划与方案等管理任务落实到个人。职能部门或者承担任务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重视绿色发展观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常态化的日常工作中正确、科学、合理地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要在组织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绿色发展理念,以其做为工作的主导,让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能够顺应时势。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效运转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机制,让体育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3.3管理制度

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是指为实现管理目标所采取的组织,控制,协调,反馈等活动所依据的规范形式的总和,是管理规范的制度化成果。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文化管理必须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制度建设方面有科学合理和充满实效的安排。具体来说需要在充分考虑校园环境、学校发展目标及师生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等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体育竞赛制度,体育测评制度,体育优秀奖励制度,校园体育活动规范等综合条例。这些条例必须反映绿色发展与生态体育的内涵,综合考虑学生利益、学校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效、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体育文化。

4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水平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许多高校近年以来在政府支持下纷纷建成了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设施,也加强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力度,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目前很多高校师生对体育场馆的设计风格和便捷性满意度一般,校园体育宣传设施与宣传方法仍然较为传统不能与时俱进,体育教材版本陈旧形式落后不能很好的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需要等。

4.1注重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和谐性

弘扬绿色发展价值观,结合各高校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注重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和谐性,加强体育场馆建设的生态性可以让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得更好。高校在具体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应遵循绿色思维方式,更新体育文化的目标内容与形式,在体育文化传播和宣传上引入新的理念与内容,不仅发挥体育活动的强身健体功能,还要发挥直接或间接的育人功能。例如在体育教学方面,教学理念上强调生物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教学设施方面现代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教学内容上群体活动与竞技活动相结合,让教学功能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这样就能让各项体育物质文化活动在绿色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其教育性、竞争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等多种功能的同时得以综合发展。

4.2丰富体育物质文化载体

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载体。体育文化建设的领导部门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遵循绿色发展观引入生态体育等先进理念,百花齐放,博采众长,为丰富体育文化提供思想土壤;其次采取社团化组织、项目化组织等创新举措,这些新的活动主体会增强体育物质文化活动的教育性和社会性,也会成为体育物质文化载体的创新主体;最后在体育文化活动的传播上注重网络化和专业性,网络化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尤其可以让个人移动终端成为新的体育物质文化载体,这会让校园体育活动与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活结合得更密切。专业性传播方面可以利用学生会或各种体育社团组织一些体育知识讲座、体育艺术展览、体育文化交流,创新出更多的体育物质文化载体,营造出多姿多采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结合绿色发展内涵,既要利用好传统的诸如体育馆、运动场等设施,还需要开发出新型的多样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更要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等各种现代化工具来丰富体育物质文化载体,以便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水平,为各高校的师生员工提供更好的体育文化体验。

总之,在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观念上应该更新旧的体育价值观,以人为本大力倡导生态体育观念,在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同时和谐发展;健全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认真领导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的同时促进体育文化管理的科学性;在绿色思维与绿色生活方式指引下,与时俱进开展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让校园环境更美好,让师生员工更健康,让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更有社会长远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4(1):14-20.

[2]路佳,郝丽娜.体育强国视角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J].运动,2016,12:34-35.

[3]何斌,罗湘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5(6):522-525.

[4]龚建林.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J].体育学刊,,15(7):20-23.

2.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 篇二

一、大学制度文化的内涵分析

大学制度文化是基于制度而形成的文化形态, 是在大学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组织建构等制度建设过程中体现的一种大学群体价值取向、习惯性思维方式、一致性行为规范、统一习俗观念。

大学管理者之所以关注与重视制度文化建设, 是因为大学制度文化承接着大学精神与大学物质文化建设, 是建设和谐大学文化的中间与关键环节。一方面, 大学精神是纯粹的意识形态, 具有稳定的传统与信仰。大学物质文化蕴含在现实行为与环境中, 它的表现内涵与形式不易被管理者所把握。而大学制度文化基于清楚明朗的制度中, 体现了极强的可操作性, 既关怀现实, 又塑造理想。另一方面, 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的文化, 是大学整体的文化;物质文化又“表现为个体的利益”[1], 大学制度文化是协调、整合全体与个体文化利益的中间地带。可以说, 大学制度文化不仅能保证大学精神的核心地位与长远发展, 而且能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提供稳固的体制支持与制度保障。

二、大学制度文化面临的问题

1.“管理污染”与大学制度文化的缺失。

大学缺失制度文化很大程度上缘于“管理污染”。笔者认为:在管理过程中, 大学制度建设经常被“管理污染”现象腐蚀, 使制度文化缺少了稳定、和谐的生长基础。“管理污染”多由校长、处级干部、基层管理人员的错误行为引起, 经过“源头污染”、“中流扩散”、“支流污染”三个阶段, 破坏了有效管理行为, 浪费了有限资源, 损耗了工作效率。例如, 大学领导的决策产生了方向性错误, 致使大学投入产出比过大, 或者使大学发展速度、学科结构、规模效益等与学校实际不协调, 形成了管理者最不愿看到的“源头污染”。另外, 大学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措施, 该行为确实会使“大学GDP”增长, 但是投入产出比却可能过大, 导致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智力资源。可见, “管理污染”现象确实破坏了制度建设, 导致难以最终形成稳定、有秩的大学制度文化。

2. 行政化倾向严重与大学制度文化的缺失。

大学制度文化的缺失缘于大学行政化倾向严重。现代大学是西方的泊来品, 学术力量谋求“学术独立”、“大学自由”是大学历来的传统, 然而目前一些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 打击和压抑了学术力量的正常需求,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 尤其反映出这一点。其一,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关联性差。部门之间“小团体”意识较强, 严重排外, 导致了整体组织能力较差, 不利于制度文化建设的关联与沟通。其二,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目的不统一。制度文化建设最终为了谁?为学生、为教师、为管理者、为领导?思路混乱, 导致制度文化建设不协调。其三, 为官是上。学术人才争做行政领导, 仿佛谋了一官半职, 便是对人才、对知识的最大尊重。制度文化向行政利益倾斜, 因此蒙上了行政化的色彩。可见, 大学行政化倾向严重造成了大学制度文化的缺失。

3. 被动管理行为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不细致。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不细致缘于被动的管理行为。履行大学管理职能不仅是管理决策者的事情, 还是管理执行者、基层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文化的“刚性”约束权力膨胀, 规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利, 激发管理者之间的团结合作、和谐进取。事实上, 有些管理决策者与管理执行者对基层了解过少、考虑深度不够, 造成制度建设周期过长、投入过多而产出较少的问题。部分管理者抱有消极的工作态度, 认为“管理是领导的事, 我只需把任务无偏差地执行下去, 就万事大吉了”。他们的管理时效感不强, 态度也不积极, 导致政策延误了实施的最佳时间。在管理过程中, 鉴于不同级别管理者组织权威、工作职能、管理范畴、工作态度等的不同, 造成基层的制度建设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基于这种环境下的文化建设措施必然会变得粗糙、不细致, 难以形成系统强大、层次感清晰、操作性简便、影响力广泛的大学制度文化。

三、绿色管理理念的内涵与作用分析

为了解决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 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大学管理、教学工作经验, 提出了“绿色管理理念”并把它作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一种新视角。“绿色管理理念”以管理控制论为理念基础, 强调“无污染”管理本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促使管理者以“主动意识”完成制度建设。它能够对大学领导决策制度、基层信息反馈制度、人事制度、教学制度、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实践思路, 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迈出探索性的一步。以下从绿色管理理念的本质要求、服务宗旨、运作原理、工作态度四个方面对该制度文化内涵进行阐释。

1. 绿色管理理念的本质要求——管理无污染。

笔者一直认为, “大学经不起战略性的失误与管理污染的破坏”。在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 大量“管理污染”使大学不仅要面临发展问题, 而且要应对严峻的生存挑战。“管理无污染”是指管理行为符合规律, 管理结果行之有效, 管理具有修复、创新功能, 能够体现出管理生命力与发展活力。针对“管理污染”现象, 绿色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在制度建设中, 具备克服及修复“管理失误”的思维能力与行为倾向, 杜绝“源头污染”、减少“污染扩散”、补救“支流污染”, 能够迅速提升管理能力, 促使大学制度更加和谐、有序。

2. 绿色管理理念的服务宗旨——以人为本。

大学是教师、学生、管理者乃至全体的大学, 大学承载着大家的兴衰荣辱, 事实上, 管理者应为教师服务, 教师应为学生贡献。所以, 管理手段不是以上压下的行政命令, 大学制度建设也不是铸造层次森严的等级体系, 大学制度文化更不是束缚、压抑大学人的精神控制。绿色管理理念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 能够有效地抑制大学行政倾向严重的发展势头。作为一种民主、层次化的制度文化理念, 绿色管理理念具体分为“以教师、基层管理者为本”、“以学生为本”两个层次, 大学管理者服务学生, 使之立事;教育者服务学生, 使之成功。教师与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行为是“以学生为本”实现的手段, “以学生为本”是绿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最终的归属地。在自觉的制度文化指引下,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爱教即爱己, 爱校即爱己”的利我助他精神, 把“为人”的制度空间发挥最大, 把“爱人”的制度能力发挥至最大。

3. 绿色管理理念的工作态度——主动意识。

针对制度文化建设不细致的问题, 绿色管理理念提出了“以主动意识”为工作态度, 尽快完善大学制度建设的提议, 这也是大学制度文化成熟的标志。大学制度体系不是一条沿着管理决策者、执行者、操作者、被管理者单向进行的线性组织, 而是一条网状的、有回路的控制系统。按照管理的日常工作习惯, 大学决策者、执行者、操作者与教师、学生的接触时间、空间由少到多, 制度建设的服务实施重心实际是由领导层向基层下移的。实践证明, 绿色管理理念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教师、基层管理人员 (科长、科员、办公室秘书、教学秘书、团委书记、辅导员等) 在工作中焕发较强主动性与自觉性的。管理不是领导一个人的职责, 也不是几个人的事情, 管理是全体师生的责任。所以, 如何衡定管理者工作是否积极、制度文化实施是否有效, 可以通过管理者“主动意识”的自觉性测评出来。

4. 绿色管理理念的运行原理——管理控制论。

绿色管理理念借鉴了管理控制论的框架和运行机制。“管理控制, 是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认为管理控制是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构成的信息反馈回路, 它的目标是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2]在该运行机制的引导下, 绿色管理理念在阐述绩效的同时, 还要求时刻纠正偏离标准的盲动行为, 减少错误管理引发的污染范围, 使管理达到效果最优化与机构运行的可持续化。有人认为, 大学制度建设的“服务”理念与绿色管理理念的“控制”观点彼此矛盾。然而从管理效果来看, “控制”是保障“以人为本”宗旨更好更快执行的强有力手段, 制度建设与“控制”不能分家, “以人为本”也不能脱离“控制”营造的井然秩序。

四、建设绿色管理理念的策略选择

1. 实施科学决策的绿色管理领导意识。

首先大学领导者要具备绿色管理的文化自觉意识与修养。大学领导者对绿色管理理念的领悟与理解将决定该理念形成的可行性。领导者不仅要克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杜绝感性决策的冲动, 而且要认识到文化对大学、社会、国家、民族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理工类高校中, 领导者要认识到学校不仅要培养知识、技能皆超群的人才, 而且要塑造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的人性。其次, 大学决策制度是领导者接触最广泛的制度形式, 领导者应从决策方式、渠道、方法等角度运用绿色管理理念, 减少决策污染、尽量杜绝管理投入产出比过大的污染行为。“校长接待日”以及“参与基层座谈”等方式可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另外, 设置“信息收集站”、通过“教师代表大会提案”、加强高教研究实力等方式收集校内外案例, 拓宽信息反馈渠道。第三, 领导者应把制度文化建设当作大学“十一五”期间重要工作来抓, 以讲座、培训等方式开展全校绿色管理理念学习热潮, 以制度文化建设深化大学制度建设, 推动大学可持续发展。

2. 深化“以人为本”绿色管理服务意识。

绿色管理理念不是某个人的思想, 而是大学全体师生的发展思路与智慧结晶。管理者执行“以人为本”的绿色管理服务理念, 应先为他人、先为整体考虑。大学只有可持续发展了, 个人才有生存与创新的机会。为了达成“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要具体落实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基层管理人员为本”的两个层次上。

其一, 绿色管理理念要落实到“以教师、基层管理人员为本”。一方面, 绿色管理理念要落实到“以教师为本”。管理者应顺应教学、科研创新与发展规律, 做好教学制度、科研制度、人事制度等的完善与创新。修订工作职责, 设置大学章程, 根据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完善大学校训, 大学宗旨的解释与修改工作。另一方面, 绿色管理理念“以基层管理人员为本”, 从人事制度着手, 满足基层管理人员生活需要、进步需要、成长需要。

其二, “以人为本”最终要落实到“以学生为本”的绿色管理理念上。要适应国家、区域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做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另外, 克服两种管理误区, 即克服就事论事单一化的“问题式管理”、克服管理者监控学生的“主客体缺失管理”, 反对、摒弃对学生实施强控制手段。在绿色管理理念的指引下, 教师、基层管理人员应为学生创造自由的空间与氛围, 对人才培养相关制度大胆创新, 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水平、文化内涵素质、实践创新实力、自主独立能力等, 使学生更加自然、自由、自信地成长。

3. 倡导“主动意识”的绿色管理理念。

管理者在大学制度建设中应做到思想合格、意识过关, 形成具有主动意识的工作习惯与思维倾向。

其一, 绿色管理理念真正能运作起来, 最终仰仗的还是大学教师、基层管理者。“只把课讲好的教师不是全面发展的好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既是讲授者、管理者, 也是学生发展的设计者。只有具备管理意识的教师, 在确立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发展设计、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编写课程教材等方面, 才会深入理解绿色管理理念, 才会焕发主动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深入改进教学的意识。大学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行为要做到操作性强、正面效果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另外, 建立管理者主动谏言的机制、渠道、方法、奖励制度, 形成积极、热烈舆论氛围, 避免让基层管理者形成错觉, 认为“决策、管理工作只是领导的事”。在绿色管理理念的“主动意识”实施重心下移的过程中, 教师、基层管理者应通过理论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尽快提高执行绿色管理理念的能力。

其二, 管理执行者 (大学的中层干部) 作为决策与操作者之间的中介, 既要把决策者意见下达, 又要把操作者意见上传, 做到对上“理解无偏差”, 对下“科学分析, 防止污染回传”。在主动的绿色管理理念指导下, 对于上级, 执行者在领会中要融入更开放、活跃的个人思路;对于下级, 管理执行者在领导工作的同时要认真倾听、广泛地吸取, 在工作职责范围内把“主动意识”不断向下传递, 让管理操作者享受到绿色管理理念的乐趣与管理的主人翁精神。

面对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绿色管理理念必须形成控制管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以及实施绿色管理的细节操作等。通过决策、执行、评估、反馈、纠偏的步骤, 紧抓“确定控制标准、执行成效、纠正偏差”三个环节, 把看似复杂的大学管理系统梳理清晰, 形成有序、有效的绿色管理模式。目前, 对绿色管理理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认为, 应该给绿色管理理念充分的时间和耐心, 使之走出一条崭新的高等教育文化创新之路, 在新时期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07) .

[2]杜栋.管理控制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丁祖荣, 张琪.绿色管理的本质内涵与高校科研处长的职责和管理境界[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05) .

[4]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Obert Simons.Control in an Age of empowerment[M].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03-04) .

[6]赵观石.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问题与发展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 2007 (03) .

[7]范跃进.论制度文化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

[8]罗丽华.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 2007 (04) .

3.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 篇三

绿色,有有形的,是目之所及的绿色。我校拥有丰富的绿化资源,时刻吸引着学生探究的目光,校内外又有许多植物专家和植物爱好者关心着我校的成长。绿色,也有无形的,是心之所感的绿色,包括氛围、机制。我们按照做强一个点,凸显一条线,拉动一个面的文化建设思路,在开展“有形之绿——植物探究”活动过程中,进行着“无形之绿——校园文化”的实践。我们依托“植物探究”特色平台,精心开辟“校本型探究性体验教育”活动途径,由“实践”提升到“探究”,逐步培育“生态德育”的亮点,并提炼出“绿色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重点放在营造绿色自然的校园环境,构建绿色和谐的校园文化,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绿色家园”,把教师培养成“绿色园丁”,把学生培养成“绿色精灵”,从而促进学校、班级、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夯实两个根基:课题研究和特色建设交融互补

第一,以省级立项课题为根基,全力打造学校绿色文化教育。

第二,以“植物探究”特色建设为抓手,深化学校绿色文化教育之内涵。

“课题研究”与“特色建设”两个根基交融渗透,相辅相成,为绿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搭建了较高的平台。

三、构筑三大支柱: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同生共建

第一,营造绿色教育的空间,把学校建设成“绿色家园”。

绿色的校园环境是一种自然环境,也是育人的氛围,具有潜移默化、传播精神文明的作用。为此学校在“环境也是教育者”的理念指导下,以“天和”的平等精神,精心营造绿色环境文化,促进教师、学生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把学校建设成和谐的绿色家园。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育人的校园人文环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说话,从而打造出一个绿色灵动的生态教育空间。

第二,构建和谐的教师队伍,把教师培养成“绿色园丁”。

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培训,倡导绿色教学理念,打造“绿色课堂”。并专门建立“青研中心”,实施“青蓝工程”,关注和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每月举办一次周末茶座的教育沙龙活动,每月一期校刊《成长快车道》,每学期结集编写教师论文,以多种方式进行经验交流和教育共享。

全力打造绿色课堂。绿色课堂是以“人”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有二个要素:一是学生的“自主生长”,二是教师的“引导激发”。它与传统的“知识课堂”“技能课堂”有很大的区别,只有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课堂的重构——由“指向于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课堂”向“生命发展为宗旨的绿色课堂”转变。

“绿色课堂”是在扬弃“知识课堂”、“技能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一代课堂教育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和谐全面发展。美国学者里德利等人在《自主课堂》一书中也提倡创建积极的绿色的课堂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和解放人的个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绿色课堂”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提出了“绿色课堂”的理念,让学生“在生长的过程中学”:“学在自主生长中”:肯定了最首要的是“生命自主生长”,这是自然的,学是服从于生长的,是服务于生长的;“教师在过程中激发”:绿色课堂是在尊重学生自主生长的在基础上的,是一个“重过程、重激发”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的作用也重要,是引导激发学生成长,让学生的生命发展由自发走向自觉,达到更高层次的生长目标。“学是为了更好的生长”:课堂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只有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才能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绽放出生命的色彩,享受生命的快乐。

着力开展校本型探究性实践活动。“植物探究”学生特色活动是我校长年坚持开展的校本型探究性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志趣,在“生态德育”中让学生实践探究育孕“灵性”。

编制教材,开展活动。 “植物探究”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走近校园植物”、“学校的香樟树”、“叶趣”、“大义草莓”、“农家蔬菜”五个单元;下册也分成“虞山植物大搜索”、“虞山绿茶”、“家居植物研究”、“花粉趣探”四个单元。根据这地教材各班再次备课教研开展实践活动,如:五年级各班围绕“叶趣”专题分阶段开展植物探究活动,第一阶段通过采叶、赏叶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感性美”,第二阶段通过写叶、制作叶画,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的“艺术美”,第三阶段深入探究植物叶子的作用与奥秘,感悟植物的“理性美”,第四阶段通过与语文(古诗文、美文的赏读)等学科的整合,领悟植物的“人文美”,由表及里,点面结合,拓展延伸。在“植物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引导学生采用实地考察、实验探索、网络搜寻、写作绘画、摄影展览、竞赛游戏、音乐律动、伙伴合作等鲜活的方法和手段,从训练观察、发展语言、启迪思维、激发想象、自主创造、审美教育等方面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

各科渗透,拓展活动。“植物探究”除了通过校本活动和班队活动具体实施之外,还注重在其它学科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辅导员老师编制校本性的《植物探究与学科整合序列》,寻求在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科学、信息、综合实践等学科中探究植物的结合点,以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对活动课程的辅助作用,深化学生对植物世界的科学探究。

雏鹰争章,引领活动。学校大队部为各中队确立了不同的“队树队花”作为探究重点,并在中队园地中精心开辟“植物探究”特色展版,要求各中队定期展示研究成果,以争创“绿色中队”。大队部还要求少先队员人人争创特色奖——“绿色章”。

每学期,学校都要利用每周“红领巾”广播与“七色光”电视台及时宣传报道“植物探究”最新动态,并通过“植物探究”专题网站和展示大厅,全方位展示学生在校本特色活动中取得的个性化成果。2008年我校获得了“常熟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的称号。班主任的活动案例、德育论文,学生的植物小论文、手抄报绘画、摄影等作品,也纷纷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开出了鲜亮之花,结出了特色之果。

4.统计系统文化理念(写写帮推荐) 篇四

1、核心理念:诚信永远,服务无限

2、目标理念:满足社会需求,争创一流业绩

3、精神理念: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4、服务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

5、质量理念:科学、(来源:

秘114">好范文 http:///)准确、及时是统计数据的生命

6、创新理念:今天突破昨天,明天突破今天

7、人才理念: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闪光

8、学习理念:事业的需求,人生的情趣

9、作风理念:求真务实,科学严谨

10、效率理念:今日事今日毕

11、团队理念:相互支撑,相互关爱

12、科技理念:信息先锋,科技尖兵

13、法治理念: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14、廉政理念:廉洁勤政,克己奉公

15、节约理念: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

5.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 篇五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领导班子,对赵部长在百忙之中能亲临**,参加我处的“******”演讲会暨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发布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书记代表处党委,发布了《“******”企业文化理念系统》,这在我处企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公司二级单位中以文化体系的方式推进文化建设也是第一家。我处《文化理念系统》的成功发布,得到了公司宣传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凝聚了全处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心血,传承了**处发展历程中积淀的优良传统,成果来之不易,影响必将深远。建立完整的文化体系,是提升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是增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凝聚职工队伍的精神纽带,对促进我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这次会议,把企业精神演讲会和文化体系发布会合二为一,形式非常新颖,效果也非常突出,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是职工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要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的原则。10位选手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通过讲述身边的人和事,具体形象的诠释了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此,让我们对他们精彩的演讲和辛勤的付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感谢!

借此机会,对如何贯彻落实好我处的企业文化体系,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对于文化,大家都非常熟悉。对一个人来说,文化是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态度,是伴随一生,支配和改变命运的一种力量。对于社会来说,文化凝聚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样式,经济发展的背后是科技,科技发展的背后是文化,所以我们说“文化才是更重要的软实力”。对企业来说,文化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精神、制度建设、社会信誉等精神层面的表述和构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没有文化支撑的企业注定不会长久发展。

企业文化重在建设。我们企业点多线长,职工相对分散,靠什么凝聚大家?要靠文化的认同,靠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保证。我们石油石化行业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有着丰厚的文化财富。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三老四严、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等等,构成了石油石化文化的主要基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提炼、整合、调整和重塑企业核心理念,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共同价值观,丰富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还要遵循文化建设规律,创新文化载体,完善表述方式,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使文化建设更具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企业文化功在管理。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文化来支撑,当前,集团公司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公司也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正处在更加注重管理创新、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客观上也对我们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加强文化管理,用先进思想文化理念带队伍、抓管理、促发展,可以突破传统的管理,走到管理工作的最前沿,使管理的境界更高、管理的执行更自觉、管理的工作更有效,使企业更有凝聚力,制度更有约束力,队伍更有创造力。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规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在改进中不断提升,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处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文化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公司建立了**企业文化体系,发布实施了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职工礼仪文化、荣誉文化等一系列子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为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借鉴。去年,我处成立了企业文化策划小组,按照“继承传统,注重创新;遵循共性,突出个性;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的原则,着手进行主题为“******”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工作,并编制了《**企业文化推进时间表》,统筹部署了20项具体工作。

2011年11月,我处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了文化体系建设工程。全体职工本着对企业的热爱和关注,积极参与进来,共撰写企业理念达789条。策划小组在全面汇总、整理、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企业文化体系初稿,按照“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原则,再次广泛征求干部职工对初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后上报公司宣传部进行审核、把关,最后经处党委审定、通过最终稿,编印了《****企业文化理念系统手册》。此外,为了积极营造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我处组织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如春节文艺晚会、消夏文化和刚刚举办的演讲赛等,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文化建设工程的有效推进。

三、坚持融入与融合,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天,我们发布了《企业文化理念系统》,这仅仅是迈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任务是要下大力气、下真功夫抓好文化体系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以文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要融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进行全员培训文化体系为契机,加大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用企业使命和愿景鼓舞人,用企业精神凝聚人,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和企业愿景高度融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把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引导员工不断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营造鼓励职工干事业、支持职工干成事业的文化氛围,让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要融入生产管理。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文化。在《理念系统》的专项理念中,目的就是要把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管理之中,把文化理念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体现到具体的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促进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深度融合,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文化与管理一体,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使企业文化成为全面提升企业软实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基因。各站队、各科室要对照文化理念,从思想上、行为上进行细致的纠偏,全体员工从决策、管理和操作三个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讨论。要做到在我们的决策中、工作中、言行中都要遵循企业理念,要能看到它的痕迹、体现它的内容,真正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一切工作。三要融入职工内心。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而全员参与的关键就在于将企业理念“内化于心”,让员工亲身体验到文化就在自己身边,认识到文化与自己息息相关,才能自觉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除了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文化理念外,还要对员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员工需求,做好人心的养育—--要做到耕心、攻心、聚心、塑心,使员工善用其心、自净其心、增加友爱、发自内心,共建和谐。要开展EAP员工心理帮助计划,针对安全生产压力和工作负荷造成的员工身心疲惫、亚健康等状况,加强对员工关爱,实现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四要融入环境氛围。企业文化本身是无形的,文化理念是抽象的,要想使其落地生根,必须为其找到合适的“器物”作为载体,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让抽象的文化理念具体化、形象化、实物化,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文化氛围,进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将通过在各基层站队设置企业文化标示牌、灯箱,建立企业文化走廊,设立文化园等形式,建立目视系统,烘托气氛,提升人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员工。

四、坚持分工与协作,齐抓共管贯彻好《文化理念系统》

贯彻落实好《****企业文化理念系统》是一项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有效、深入开展。

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要让全体员工认同和践行《文化理念系统》,首先是领导要认同并带头践行。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如何,措施是否得力,方法是否得当,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各单位党政领导是推进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要体现文化规范,让员工能够从领导的言行和工作中感受到我处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是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贯彻落实文化体系工作绝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处共同的任务和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建设。具体负责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搞好协调,积极调动其他有关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逐步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体系,形成党政统一部署、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三是全员参与,养成习惯。企业文化是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文化,企业文化因为有了全员参与才有生命力。在贯彻落实《文化理念系统》的过程中,要引导全体员工围绕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协调有序的参与活动,使每位员工在参与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教育引导员工通过对核心理念、专项理念和行为规范坚持不懈的学习、理解,反复的掌握和运用,切实把这些理念变成习惯,才会真正融化到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上。

同志们,我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已经发布,并从今天开始正式实施,希望大家要以此为契机,把这项工作当作增强政治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舞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企业文化深入发展,为我处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开创我处更加美好的明天!

6.绿色理念 美丽中国 篇六

美丽中国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主要是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作一个解读。

我们讲美丽中国,要靠新经济、新产业来充实它的底气。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这一次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新丝路。所以我们就必须把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加以理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确保绿色安全。

也就是说,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家知道,基本国策就是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文明发展三位一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就是我们要理解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的精神要点。

所以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个要点讲两个个方面的观点。一是要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意义。二是了解“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意义

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是对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普遍问题的清醒认识。

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两位数,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倍。但是,实现总体小康以后,过去那种以拼资源要素为主要特征的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更是以“时空压缩”的方式集中呈现出来。新常态背景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作为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是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正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所遭遇的这些突出问题的深刻认识,特别是为了全面回应人民的诉求和期盼,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我们今后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方向。

二、中国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首先,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思想保障。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具体体现在: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正逐渐形成,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实用技术,环保产业得到大力支持。

科学发展观的持续推行,将会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传统以煤炭、石油为能源的“黑色”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渐步入“绿色发展”的轨道。

2、其次,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是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技术作为支撑,人们通常把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统称为绿色技术,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等。

我国现在掌握的部分绿色发展技术基本上与世界同步。如,绿色能源最重要的风电、核电、智能电网,以及低碳技术、高速铁路等,我们都具备与世界一流国家竞争的优势(当然在关键技术领域仍有较大差距)。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行动中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努力提升中国的绿色竞争力。

3、再次,健全的信息网络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信息网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改善城市环境、各行业实现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网络的健全,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环境检测体系和应急系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使得环境管理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保障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地开展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等。

环境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建立起了科学的环境检测系统、环境污染源及环境保护系统,通过信息化把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系统和社会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社会发展。

7.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 篇七

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多种城市问题,这是涉及更多人口压力,并且在更广大的规模上的城镇化,由此导致的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就是目前极为严重的城市问题之一。绿色交通至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虽然国内外各学者的研究中常将绿色交通与低碳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但都未曾出现一个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与分析。Chris Bradshaw于1992年首次提出绿色交通运输层级(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1]。他认为针对绿色运输层级来看,可依照: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货车、小汽车的顺序来选择出行工具。运输工具的能源使用则应当依照:人力、地心引力、太阳能及风力、氢氧、电力、碳氢化合物、核能的顺序来使用。归纳和理解对绿色交通的研究总结出:绿色交通方式是相对于以小汽车为代表的传统高耗能交通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以步行空间、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及政策导向等四个方面为主导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学术成果,总结迈向可持续的绿色交通规划模式。

1. 绿色交通系统的主导方式

1.1 以步行空间规划为主导

步行作为绿色交通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出行方式。随着城市对可持续和人性化交通不断发展的需求,合理的步行空间和步行系统的设计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某些城市中,由于其步行交通规划的不合理,行人的步行空间受到自行车甚至机动车的严重影响。自19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中私家汽车交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城市居民过度依赖小汽车,诸多城市交通问题由此而生。因此,部分城市通过发展步行交通,从而复兴城市区域。

1966年,德国慕尼黑市议会采纳廷森教授的规划设想,开辟慕尼黑中心步行区。1967年,组织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建筑师温克勒(Winkler)和梅歇德罗(Meschederu)的方案中选,并参与步行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经过优化改造,现在的慕尼黑市中心步行街已成为了完善保留历史建筑并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步行区典范。慕尼黑中心步行街的规划将历史城区的城门连接起来,对该区域步行化,从而限制从历史中心至玛利亚广场区域的机动车交通,为步行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步行交通系统。同时,市政府将城市轨道交通与步行区中心的广场相连,并结合历史老城区的环城道路网络形成相对封闭的各区域,从而限制机动车交通的蔓延。

1.2 以自行车交通系统为主导

自行车交通是一种低碳低能耗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随着小汽车的不断发展,自行车交通渐渐被取代。然而,欧洲很多国家在意识到对城市的生态可持续需求后,重新回归了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哥本哈根作为自行车高利用率的生态城市,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是城市道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部分自行车道网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就已经形成[2]。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发展至今已达到26条线,长390公里。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网络的不断推进,使自行车逐渐成为汽车、公交甚至火车的替代品[3]。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之一,杭州近年来一直不断发展绿色交通方式。杭州的城市绿色交通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其公共交通与自行交通合理衔接。2008年,杭州开始发展“公交自行车交通系统”,即公交系统与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目前,杭州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已有2411个,日最高租用量高达42.21万人次。同时,杭州提出了解决乘客公交出行“最后1km”问题的方案以满足公共交通与公共自行车交通之间的过渡衔接,并为市民及游客提供60分钟内公共自行车的免费使用。

1.3 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

公共交通作为绿色,绿色交通理念的提出对公共交通系规划方面的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作用,TOD理论便是以公共交通体系为主导探讨城市发展的模式。TOD理论不仅是交通工程或者狭义的交通规划理论,而且是一个逐步完整的城市发展模式范畴。该理论涵盖了多个层面,不仅注重功能结构、土地使用和交通、住房、就业以及社区发展的整合,也同等重视从空间设计模式语言到街道、公共空间、场所的城市设计范畴[4]。同时,国内研究在对于城市可持续交通方面,根据我国的目前基本交通情况,对国内城市的规划、交通、能源、环境、以及政策规范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还有学者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研究了步行空间与公共交通枢纽衔接、自行车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并将轨道交通作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1.4 以政策导向为主导

1992年,住建部发起了“园林城市”评选活动,并制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2010年,住建部再次修订完善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此处仅摘取其中人居环境部分标准要求。(表1)

其中林荫路推广率是指城市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占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的百分比。林荫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是指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的总人次占城市出行总人次的百分比。此外,对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等方面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5]。

随着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活动的推进,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向着一条更加注重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之路迈进。对于当今城市中的各种交通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和新的更合理的规划。例如北京市“三山五园”绿道系统规划,杭州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和深圳华侨城的综合交通网络系统等。

2 新型绿色交通规划的方法探索

2.1 社区的道路交通

新型的绿色交通应当注重交通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政策上也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在更多维度上审视绿色交通系统的实施方式,这是从邻里社区内的交通方式到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的广阔范围。针对不同尺度下的城市交通问题,应当提出相应具体的绿色交通解决方式。

在社区或邻里尺度下,城市需要的是安全无干扰的、同时便捷可达的交通道路系统。而传统的网格街道模式就出现了限制和障碍,网格型街道是便于小汽车通行的交通模式,而对于周边临街的住宅小区内的居住使用者来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样已有的网格道路,应该在尽量保留保留方格形式街区的同时,对街道进行改善,或者是整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街区进行重新规划工作。新的社区内的交通规划独自形成一个封闭的步行区域,或者是对街道进行某些时段的临时性封闭,使其成为步行街[6]。同时,我们应当仔细考虑道路规划相关的影响因素,将绿色交通系统的规划结合城市道路雨洪管理和污水排放等方面。

2.2 中心城市的步行体验

中心城市是整个地区政治、商业和文化活动的核心。其中心区域需要尽量避免穿越式的街道或横切式的高速公路,并且需要结构紧凑、换乘快速交通便利易达的公共交通和整体规划的机动车禁行的步行区域。传统的城市中心区域现在面对的是由大量新增的小汽车造成的交通拥堵、噪音污染、排放污染、行人车辆混杂等城市问题。新规划的中心城区设置外环交通集散环路与放射状的林荫大道,使汽车的越境交通在外部集散环路解决,车辆会被引导到中心商务区的外围的停车场或物流的集散点,从而避免中心商务区内进入过多车辆;随着宽阔的过境路被公交车道和小型交通回路所取代,整个市区将会变成步行的市区。而快速交通和公交系统的中心应该集中于城区最为中心的地带,并合理规划步行空间与公共交通换乘站之间合理衔接。例如,高架或降低车辆通行道路,建筑之间相互连接的开放空间或通行走廊,以及下沉的步行区或步行道等。通过对市中心区域的新开发和规划,大部分的内城区将趋向于步行区域。

3. 结语

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是生态城市模式,而城市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也必将向着生态的可持续的绿色交通方向发展。从100多年以前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理想的生态城市,工业化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仍然遗留至今,城市的交通问题仍然是我们所关注的并急需解决的重要城市问题。我们试图探讨在新的时代如何能更高效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各种环境与交通的问题,从而探寻满足城市居民宜居便捷的使用要求的同时有利于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绿色交通体系。

通过研究国内外绿色交通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更合理的可持续的交通模式。不论是在规划布局城市用地,规划安排交通网络,或是政策提倡导向的过程中,时刻需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将绿色的对环境友好的方式作为首选。大力发展以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以及步行交通为主的绿色交通方式,并为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合理的政府引导与限制,以实现在未来生态城市中建立真正的可持续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Bradshaw C.The 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A Guide for Personal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J].Greenprint,Ottawa,1992.

[2].李华东,王晓京.城市空间与交通——哥本哈根的策略与实践[J].建筑学报,2011(1):5-12.

[3].冯建喜,马汀·戴斯特,扬·普瑞尔维茨.荷兰自行车交通的历史演进及规划设计[J].国际城市规划,2013,(3):29-35.

[4].任春洋.美国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的理论发展脉络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0,(4):92-99.

[5].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J].中国园林,2000,3:4-5.

8.播种绿色理念 篇八

植树是既要动员公众参与,更要考虑其对生态影响的科学性及有效性的一项活动。十几年来,自然之友组织了数十次植树活动,数千人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之友既收获了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本文尝试梳理自然之友植树活动的历史,让大家看到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在发动会员参与植树的过程中,有过哪些感动,有过哪些反思。

前期的零星尝试

1994年,自然之友成立之后不久所做的第一件生态养护的事是招募志愿者,在居民小区中推广“垂直绿化”——种植爬墙虎。

1996年,在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举行的放鸟活动中,与会员一起植树。同年,组织会员到京郊蟒山公园进行“领养树”活动,此后这个活动又举行过多次。

反思:

种植爬山虎活动虽然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现在回顾起来,这样的活动设计其实很契合“适地适树”的理念,也便于居民参与改善身边的环境。

奔赴恩格贝

1996年8月,70多位会员到内蒙恩格贝沙漠义务植树,一共种下2700多棵树苗,成活率为一半左右。这是自然之友组织的第一次真正的植树活动。

1997年7月,这一年大家种了1600多株杨树,外加谢定淑老人自费购置的百余株针叶树。

1999年7月,21人由吴会琴、林小坚、林易带队,第三次赴内蒙恩格贝沙漠植树。

2000年8月,一行32人第四次赴恩格贝植树。

故事:

1. 1996年8月1日,大家冒雨出发往恩格贝。这次参加植树的最小的植树团团员只有七岁,还有一位专程从太原赶到包头来与大队会合的68岁的军队离休干部谢定淑大姐。她带着两个孙子、一把铁锹,举着“找自然之友”的牌子在包头火车站外等候,场面着实令人感动。

2. 第一次去恩格贝植树时,参加人员里有不少孩子。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基地里,屋檐下有好多处燕窝。大家常常驻足观看母燕给那些“黄口小儿”喂食的有趣情景。一个当地的孩子,第二天竟把一个燕窝捅破,把跌落的小燕捡去玩儿。这下子激怒了这些自然之子。小家伙们纷纷严厉指责这个小肇事者,并把小燕子抢救回来,放回破碎的窝里。那捣蛋的孩子和他妈妈一声不吭地听着孩子们的声讨,看着他们的救鸟行动。出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沙漠植树的队伍后面,多了个“尾巴”──那孩子和他妈妈!这位母亲怯生生地来对梁从诫说:“能不能也让我们孩子入你们的‘自然之友’?让他也有机会听听你们讲的道理。在这儿没人给我们讲这些。”所有人都被感动了。自然之友的行动显然已经在这孩子和他妈妈的心里留下了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这也许比种树更有意义。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绿色的种子,一直是与自然之友种树相伴的重要内容。

3. 1999年赴恩格贝植树时,大家发现植树基地方圆十几里都是绿油油的,大片的花圃、葡萄园、菜园、沙地绿草,成排的白杨、油松,以及引水渠中叮咚的流水……与想象中的满眼黄沙和日渐葱茏截然不同!原来,这都是开自日本的远山正瑛老人和千百名中外治沙志愿者十年奋斗的结晶。他们把原本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绿树成荫、良田美池的绿洲。

反思:

近几年,一些科学研究人员开始质疑在荒漠地区植树的投入产出比及其对生态恢复的有效性。例如,有研究者指出,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并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树木,种下的树木即便成活,也只会长成小老头树,更糟糕的,它们会成为“抽水机”,耗费当地宝贵的地下水。

当年在恩格贝沙漠种下的林木,现在长成什么样了?对当地生态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更科学地去植树,我们需要重回恩格贝,对植树的效果作一次评估。

榆林植树

1998年4月,50多位成员,以及北京八中的70多位师生自费到陕北榆林镇川堡龙头村义务植树。

2001年8月,赴榆林市镇川镇黑龙潭山地树林园植树。

2001年,16人赴陕北榆林龙头村进行义务植树活动。

故事:

1998年,用绿化陕北的实际行动度过劳动节是大家的愿望。当天种植的是一批侧柏和马尾松。最累的重活是到另一侧山坡搬运挖出的树苗,连根的土坨坨共有百十斤重,要扛着它爬山走坡并非易事。身体单薄的林易,带着两桶沉重的饮用水上山,供大家饮用。他超体力地投入,并在各种场合热情主动地为大家服务,终于积劳成疾成了病号。由于已经不是最佳的植树季节,在种植了一批山地柏后,大家就以养护为主,修整鱼鳞坑,以便积蓄雨水。

反思:

2009年2月, 会员王江红受自然之友的委托,重回榆林黑龙潭,看看自然之友当年种下的树苗现在都长成什么样了。他告诉我们:那地方种下的树已成规模,而且植被有一定层次,已经分不出哪些是自然之友种的。另外,树的养护很好,种一棵活一棵,没看到有枯死的。

这样的消息让我们感到欣慰。因为植树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当地的生态条件、树种、种植方式,以及养护手段。在公众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时,绝不是仅凭热情就可以做好事的。

绿化京城

1999年4月,组织了“种一棵树,造一片绿,绿化首都,美化家园”的活动。

2000年4月,300余人参加了京郊昌平长城下的植树活动。同月,曾到昌平天鹅农场植树。

2001年3月,以春季植树活动来庆祝自然之友成立八周年纪念日。

2004年4月初,正值自然之友成立十周年,近200名会员和关心、支持绿色环保事业的各界朋友参与了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送给自然之友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

2007年3至5月,组织公众和企业在门头沟区龙门口村开展以“全球变暖,人人买单”为主题的植树活动,共有200余人参与了此次植树活动,50余人签署“减排”承诺书。2008年接续开展了这项活动。

故事:

1. 1999年,会员英玉春和赵丽,把到延庆山区植树的活动作为他们新婚的庆典。这对新婚夫妻共同种下了四棵小柏树,在树下栽了小木牌,上面写上“夫妻树”。他们觉得爱情之树也需要常常浇水,精心培育,让她成长得更枝繁叶茂。

2. 无论是到怀柔县最北端的喇叭沟门种树,还是到延庆县东北方的白河堡种树,总能找到一群首钢工人的身影。王宏生和他的伙伴们是自然之友积极而主动的参与者。1999年秋天,他们帮助联系租了大轿车,约上50多个会员一道浩浩荡荡去白河堡种树。那时的王宏生已经下岗在家,还是用不多的收入支付了路费、住宿与树苗的费用。而在一年前,1998年他们就曾到喇叭沟门种树。这样的工人群体才是保护自然自觉的生力军吧!

反思:

一年一度的春天,总有不少会员会打电话到办公室询问:自然之友会组织到哪里植树?这真是一个问题:去远处——内蒙、陕北,时间长、费用高,许多会员难以安排,组织工作也特别繁杂。而想要在城里就近找片空地种树则很困难——必须得到一个绿化机构同意,分配给适合植树的地段,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为植树者提供工具、树苗和必要的种后管护,这样植树的热情才有可能变成实际行动。

自然之友更多的是希望能组织会员在京城植树,为此自然之友付出了诸多努力。曾经与昌平县绿化委员会联系,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八达岭高速路边为自然之友的会员指定了一片山坡植树。

从2006年开始,自然之友尝试在门头沟等地与社区合作种树。通过社区合作方式,当地农民依靠养护树木获得一定经济利益,一方面解决了生计问题,不用再大量砍树;另一方面村民也会积极主动地保护树木。

此外,植树有可能成为企业以及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渠道。

自然之友的植树活动曾先后得到过北京太平洋拍卖公司、壳牌(中国)集团、摩托罗拉公司、埃森哲公司、诺基亚、松下、碧欧泉等多家公司的支持和参与。从2006年起,这些企业委托自然之友种植了近万棵树。

上一篇:西餐厅实习的心得体会下一篇:用梦想点燃校园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