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水平

2024-08-15

高中历史水平(共9篇)

1.高中历史水平 篇一

法德关系

(1)法国大革命期间,普奥首先组成联军干涉法国革命,后又积极参加反法同盟,多次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2)1814—18在维也纳会议上,普奥等国操纵会议,通过对法不利的决议。

(3)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结果法国战败,对德割地赔款。

(4)一战前,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三大矛盾之一,法、德分别加入互相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一战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终打败德国。

(5)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开采德国萨尔煤矿,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6)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7)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

(8)二战后期,与美英分区占领德国,参加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2.高中历史水平 篇二

从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来看,我校历史得A人数并不多,不仅如此,而且得A率相对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低许多。根据近两年江苏“小高考”的情况,考生单科得A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得4A的总人数也呈下降趋势,主要目的是控制高考的加分,让学业水平测试回到它本来的要求,使血液水平测试符合最初的指导思想,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C,而不要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另一场“高考”。

2012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在必修一、二、三题目分值比例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大,从内容的教材分布比例来看,必修一44%、必修二30%、必修三26%。其中,选择题中必修一共15题,在卷面分值中占30%,必修二一共10题,在卷面分值中占20%,必修三一共5题,在卷面分值中占10%。增加了的必修一考查分值无疑增加了试卷难度。三本书最容易出难题的就是必修一政治史,如第6题内阁、第8题辛亥革命、第12题国民大革命、第38题走向联合的欧洲等,这些均是考生的拦路虎。判断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记忆、严密思维,是最容易体现难度的题型之一,如第32题考查中国通讯传媒的发展史实,如学生缺乏准确的记忆必定会出错。2012年试卷判断题考查必修三的较多,占6%,这与最难的2009年历史小高考题时一样,另外两题判断题是必修一的内容,2012年判断题未见必修二内容,主观题仍然是材料解析题为主,三册书比分各占卷面分值10%。

从试题的立意来看,情景性比较突出,比如材料题及图片题在该试卷中都有大量体现,特别是在这一份试卷中运用了大小15幅图片,这也是2012年小高考历史试卷所呈现的一大亮点,这告诉教师在以后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应该说,虽然2012年小高考试卷有一定的难度,但总体来说试卷还是考查以准确记忆为主的基础能力,尤其是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概念。

学业测试中,日常的学科教学,物理、历史、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各科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可2012年的考试与往年相比较,控A率几乎就是由文科生选的物理和理科生选的历史决定的。这就客观上提高了历史和物理的学科地位和教学要求。故总结本次考试,思考如下,希望对今后的历史考试有所启示。

1.重视双基,强调规范

从2012年试题来看,双基仍然是整卷测试的主旋律。平时教学中就要夯实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对付难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2012年的历史小高考试卷考查更多的还是基础题,如第1题宗法制的最大特点,第3题活字印刷术,第11题生活习俗服饰,第16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25题卢梭思想,第30题美国参与的经济组织等,教学要紧扣《说明》的测试内容和要求,利用好教材梳理相关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做到逐一扫描,没有遗漏,打好基础关。平时还应注重规范性训练,如历史专业用语的使用规范、开放性试题的语言描述规范等。

2.关注过程,强调能力

能力立意是命题的总策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材料选择题和图片选择题题每年都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如第5题王阳明思想,第7题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12题国共合作,第17题大跃进运动,第23题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得分率不高往往就是缘于考生自学能力的局限。

3.依据说明,有针对性训练

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新一年的《考试说明》,尤其要注意区分测试要求中“了解”、“知道”、“理解”和“认识”等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应根据《考试说明》不同的要求分析出该考点的测试题型与方向,并按单元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这点是得A的必要条件。另外,还应有计划地进行适应性测试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加强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4.关注生活,联系实际

3.高中历史水平 篇三

一、分析考情,了解测试动态

从2013年江苏小高考整体上来看,今年试卷的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但是拿A+的难度仍然很大。从考点覆盖面来看,一级子目是考试的主要面,仅有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没有涉及,二级子目的覆盖率则达到84%,新增考点中对宗法制、古代官营手工业和赫鲁晓夫改革进行了考查。换言之,今年小高考所考查的宽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达到了“放C拦A”的目的。

从题型上来看,今年的选择题中的组合类题目出现较少,而大多以文字材料、图片的形式呈现,在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而文字材料题对学生的历史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图表型题近年也是考试采用较多的形式,从今年出现了6道题目可以可见一斑。从考点分布情况来看,其中必修一占26分,必修二占24分,必修三占10分。从分值的分布来看,与考试说明中试卷分值比例必修一占40%相吻合。

二、立足学情,充分备课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乡村普高,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自我控制意识相对不足,这种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积累,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和抽象思维,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前准备历史预习案时,要根据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分层设计材料和问题,“了解、知道”是书本上的基本知识,“理解”是稍微“转弯”就能解决的问题,“认识”以归纳或总结来提升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学生学习由易到难,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与学双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努力达到的目标,是检查、评定教学效果的参照物。新课程理念下明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以人教版必修三《宋明理学》为例,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内涵和外延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技能,最后应学会如何综合归纳、探究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认识到宋明时期儒学走向完善,进一步巩固其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一分为二地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四、选择有效策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由于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时间比较紧,任务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的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或套路,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

比如在讲授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梳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相关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所搜集的知识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汇报成果后,我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状况、原因、表现、影响、认识、启示等。这样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中不仅独立思考解决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为什么发生变动的原因这个难题,并能把前后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而且在讨论中每个人的思维都被激发,每个人都自觉认真听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后反思,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总是会发现一些课前所未预想到的新问题,新方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也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我下次备课的依据,也是促使我自己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实践证明,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操作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终身学习的知识框架。

4.高中历史水平 篇四

昆铁三中高二年级组 张 辉

本次学业水平测试中,我担任全年级八个班,将近四百人的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说实话,心里真没底,很紧张。但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历史学科过关率达到100%。A和B等级的学生达到83.3%。

但是,好成绩的取得,仅靠教师本人是不够的。复习备考,应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依托年级组各位老师的支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考冲刺阶段,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一直鼓励学生,“你们一定能行,相信老师,相信自己”。当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考试时,自然积极努力。

回顾整个备考复习过程,有以下几点和大家交流,妥当与否,敬请指正!

1.充分重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这是由教育部指定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的水平考试。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的基础学习的掌握情况。不管是否与高考挂钩,我们都必须努力抓住这个机会,打好这难得的基础。为此,学校和年级组开展了学业水平测试备考动员大会,鼓舞大家的斗志,坚定师生努力拼搏的信念。

2.合理安排教学与复习的时间和课时。由于高二年级科目较多,历史学科的课时仅安排了每周两节。面对《必修三》一本新书的内容尚未进行,还要复习备考,我便在开学初制定了教学备考计划。用9、10月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新课教学,11、12月份两个月进行复习,从而为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3.充分运用考试说明,引领复习。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我的做法是:

第一,教师本人要仔细阅读和研究,充分领会考试说明的指导性意见。考试说明使师生明白哪些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除了了解必备考点,还可以适当放弃一些考试说明中没有涉及的考点,避免无的放矢。

第二,让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进课本,认真阅读理解教材。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对测试的内容有明确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测试能级要求,对凡是考试说明要求了解的知识点,一定要了解并掌握其基本内容。我和学生一起将考点中提示的复习方向用史实具体化,即整理知识要素,让学生明确备考复习的具体知识点。淡化远离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抓住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以确保复习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第三,重新梳理知识体系。专题史的一个弱点就是乱,特别是通史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脑袋中往往乱成一团。零碎的记忆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只有进行系统的梳理,才能达到时空一致,真正理解历史发展的脉胳。所以,我将会考说明的体系重新组合,按照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古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近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脉络梳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第四,利用考试说明中的习题训练、巩固知识点。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用各种复习手段调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反复记忆。

4.利用好课堂的检查督促环节,及时发现学生的复习漏洞。由于每周总课时量较多(最后两周达到24节课),面对的学生面又太宽,因此,每堂课的课前听写和提问,成为我了解学生复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同学们一些压力,对于不认真复习的同学,给予针对性的辅导督促,例如:到办公室一对一的背书、请班主任亲自出马做思想工作、发动家长在家监督复习等。总之,随时关注他,盯着他,让学生不学都不好意思。

5.抓好习题训练,进行巩固和查缺补漏。习题训练过程中,不可只做题而忽视总结、归纳,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掌握答题技巧,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线索和答题思路。此外,进行分类训练和针对性训练,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夯实。试卷不能只用成卷,还应该自己出题,或组合经典例题和各地的好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6.利用模拟考试,进行实战演习,鼓励士气。模拟考试对于了解考查学生复习情况极为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为了强化复习,我们年级以考代练,每天下午都有模拟考试。每个学科基本每周都进行一次摸底。虽然阅卷很辛苦,但为了及时摸清学生的情况,我们全年级师生都咬牙挺过来了。而且,对试卷要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及时解决,提升学生答题技巧,同时,不断鼓励、督促学生。针对问题严重的答卷,我找到本人,进行说明和指导,让其重视自己存在的问题。

7.选择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和周年问题作为专题进行复习。如: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的功与过;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中国的近代化;科技革命和科技成就等等。

8.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复习时,我利用幻灯片,将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的典型卷面(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放映给同学们观看,吸取他人长处,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做题时,我要求学生注意答题格式,即条理化,段落化、层次化,可将答题要点用①②③来分类分段归纳,切忌一段式答题。答题内容准确到位、言简意赅,语言通顺,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答题。切忌冗长繁琐,词不达意,使用口语。还应该注意错别字问题。

5.高中学业水平必背知识点历史 篇五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目的与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内容:a.土地分配方法: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b.提高妇女地位:如可分得土地、参加考试、参军任职等。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落后性:把封建自然经济作为理想化的追求目标,排斥商品经济,与工业化、近代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空想性:平分土地无法实施,绝对平分产品更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施的原因:

从客观上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上说,平均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评价: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资政新篇》: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加上缺少必要的条件,所以没有真正实行.

历史地位:①它坚持斗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②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③它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成为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目的:为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地点:19日本东京。领导人:总理孙中山。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是核心内容);平均地权——民生);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 时间:1910月10日。 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的成立

成立:19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辛亥革命的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过程: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背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共一大:时间:197月23日;地点:上海;制定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广州;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1926年7月,开始北伐,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也被打败,取得了巨大成功。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和红军长征。

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结束。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过程:

A、日本政策: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用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等残酷手段肆意残害中国人民,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通过建立汪精卫等伪政权,进行殖民统治。

B、国共关系: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①正面战场:抗战初、中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十几次大的会战,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持久战”。

②敌后战场:中共坚持敌后抗战,1937年9月取得了八路军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平型关大捷。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C、历史地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6.高中历史水平 篇六

21.答案(1)辛亥革命;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开国大典;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局面,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还突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2.答案:(1)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特点: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经济计划,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影响: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僵化实行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3)五十年代早期: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主张;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答出两点即可)七十年代后期: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3.答案:(1)毕升,北宋;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加快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打破了欧洲封建贵族、僧侣对文化的垄断,使得平民、资产阶级也能掌握知识,增强了他们推翻封建制度的力量。(2)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量能量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他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领域的成果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启蒙思想兴起与传播;近代科学不断取得进展;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

(3)来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科学理论。

影响:1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天演论》,对戊戌变法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起了打击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章节重点、难点 共7条知识

近代英国代议制的特点

(1)从确立方式看,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如1688年的“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等。

(2)从代议制的内容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制内阁逐步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内阁权力日益增强。

(3)从发展过程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变革,民众的斗争与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如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

近代英国代议制的作用

(1)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

(2)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美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1)从历史上看

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直接继承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阻力较小。

(2)从经济上看

美国建立前,资本主义经济较为发达,其经济发展水平与英法处于同一水平,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实力雄厚。

(3)从思想上看

启蒙思想在北美大陆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传播,推动了美国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就是直接借鉴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4)从外部环境上看

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受欧洲封建势力影响较小,其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较少受到外部干扰,这与法国形成了鲜明对照。

(5)从个人因素上看

美国民主人士的不断努力也是美国确立民主共和制的重要因素,如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等人。

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德意志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点及原因

1.不同点(1)传统

①英国传承了中世纪的议会制度传统,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

②德国传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王权得到了强化。(2)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关系

①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掌握实权; ②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英国的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3)立法机关

德意志帝国议会无权监督政府和宰相; 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监督政府。

2.原因(1)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后的政权主要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他们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比较

7.高中历史水平 篇七

一、编写学习提纲, 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 因此, 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起始阶段, 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 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 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 在学习《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 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 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 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 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 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 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 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 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 由线成面, 由面成体, 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 学生在编写提纲时, 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 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 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 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 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 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 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 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 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 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 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 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 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 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 只需死记硬背即可, 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 所以, 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 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组织学生讨论,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应注意做好几点:一要科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先感知后概括, 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 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 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二要把握好度, 难易适中。太容易会流于平淡, 学生不屑于回答, 更无助于启发思维, 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 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 循序渐进。三要激发思维兴趣。如果教师通过设疑, 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 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 讲《美国内战》前, 教师首先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 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 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 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 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 很不容易掌握, 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 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 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 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 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 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 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 教科书上有插图, 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 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 我常采用以下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效果良好:分散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 当时看一遍, 一周后再复习一遍, 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 记得就会比较牢固。趣味记忆法。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 要求学生记住当时的派别:大资产阶级、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 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 热都拿。”

8.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留下历史 篇八

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得以保障

奥运工程档案工作是实现奥运工程建设科学组织、强化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世界奥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极为重视奥运工程档案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在各类专题会上提出具体要求,并将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纳入《奥运会前重点工作倒排工期折子工程》,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提出任务,加强监督。国家档案局对奥运工程档案工作予以了高度关注,以行政执法检查的手段,加强对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自奥运工程开工以来,北京奥组委信息中心、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档案局等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通过制发文件、执法检查、开展培训、表彰先进等各种方式,认真监督指导奥运工程参建各方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市档案局还选派业务骨干到奥运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直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有力监督管理下,奥运工程参建各方领导的档案意识明显提高,普遍加强了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并与各级主管部门构建了逐级监督、层层落实的管理体系。目前,各奥运工程相关单位已配备200余名档案管理人员,累计投入经费千万余元,设置2000余平方米档案管理用房及相关设施,逐步完善了档案工作条件,确保了档案工作正常开展。

主管部门联动,各项档案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规范档案工作及时到位。2003年,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首批奥运场馆开工建设伊始,北京市档案局与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就及时制发了《关于加强奥运场馆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奥运工程档案工作。之后不久,北京奥组委信息中心、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联合印发《北京奥运工程档案管理指南》,对奥运工程档案工作提出规范化要求。近两年,面对奥运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有关管理机关又补充印发了《关于做好奥运工程档案安全保管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奥运工程声像档案管理整编办法》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大对奥运工程档案工作宏观管理力度。同时,还示范指导奥运工程相关单位建立健全了档案工作各项制度,并将档案工作纳入工程建设合同制管理,使奥运工程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开展。

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深入。几年来,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与北京市档案局等单位连续组织召开17次不同类型的档案工作专题会,并经常深入奥运工程施工一线,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场等奥运工程项目业主单位也开展了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的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依法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

目前,绝大多数参建单位都明确了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了档案收集、保管、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设置了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人员,配备了库房和档案装具,使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做到了有序收集、科学整理、安全保管。

以人为本,档案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针对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不同培训群体的不同需要,2005年,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档案局等单位举办了不同形式的档案管理专题培训班,还组织召开了14次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与观摩活动,适时推广档案工作先进经验。通过培训与交流,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初步掌握了档案工作理论知识,具备了实际工作技能,形成了一支适应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的干部队伍。

跟踪检查,全程服务奥运工程建设

奥运工程建设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哪里。北京市奥运工程主管部门与市档案行政管理单位不断深化档案工作业主单位负责制与工程档案管理合同制,自每个奥运工程开工建设起,按照工程建设计划,全过程跟踪指导档案工作。几年来,相继在奥运工程施工现场组织召开80余次各类档案工作现场会,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与此同时,督促各奥运工程业主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对其所辖项目参建单位档案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广大奥运工程业主单位积极配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5年,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项目相关单位以迎接国家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活动为契机,在施工现场配置了符合要求的档案管理设施与设备,广泛开展了档案工作自查与互查活动,同步规范整理各类档案,档案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真抓实干,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

档案工作是奥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奥运文化遗产的完整程度。几年来,北京奥运主管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奥运工程各有关单位从3个方面完善档案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完善档案基础管理设施,加强档案安全保管工作;二是将档案编制责任详尽列入工程合同制管理与建设程序,确保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三是从文件形成“源头”控制档案归档质量。按此要求,各奥运工程参建单位普遍加强了档案基础管理工作。比如: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会议中心等奥运场馆业主单位积极探索实时归档移交管理模式,实现了工程档案的集中管理,并及时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档案登记备案手续。一些市政设施业主单位正继续向北京市城建档案馆移交竣工档案。

截至2005年末,各奥运工程档案部门已收集到15.6万余件各类档案材料,并且保管措施得当。

不断创新,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实现共享,为社会各界监督奥运工程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是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北京市“2008”工程信息管理平台业已运行,并纳入北京市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此为依托,完成了本机关3698条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工作。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总承包项目部、国家体育总局奥体中心工程项目部等一批奥运工程参建单位也购置了档案专用软件或开发档案管理系统,对工程档案实施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利用服务,档案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奥运工程建设中心任务,奥运工程参建单位档案部门积极开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奥运工程各项目档案利用率逐年提高。据统计,2005年,各相关单位档案部门查档利用1.14万余人次,1.71万余件次。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幅65%以上。国家游泳中心参建单位规范整理的9020件工程档案,为该项目创建“长城杯”精品工程提供了翔实依据。2005年,奥运场馆相关单位接受有关部门检查时,4000余件各类档案发挥了重要凭证作用。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各项奥运工程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奥运工程档案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为全面推进奥运工程档案工作,使其成为北京市工程建设档案工作的典范。2006年新年伊始,北京奥组委信息中心、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档案局、市建委、市规委适时联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今后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

1、树立学习观念,提高档案工作法制意识

要以举办展览、普法宣传和专题培训等形式,继续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不同层次奥运工程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进一步优化奥运工程档案工作环境。

2、强化责任意识,确立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并抓好档案工作,牢固树立“档案安全第一”的观念,完善档案安全保管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相关目标管理与经济考核体系,认真落实档案工作各项制度,确保奥运工程建设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安全。

3、适应形势需要,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要针对奥运工程项目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多元化以及管理体制创新等新变化,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深入开展业务交流与考察活动,增强档案人员工作能力,开拓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4、夯实基础工作,确保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深化档案收集、管理等环节的工作,既要广泛收集传统档案材料,还要注意收集新型载体档案材料,按照奥运工程建设计划,同步完成规范整理与归档移交工作。要将反映奥运工程建设“四新技术”及“三大理念”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形成完整的奥运工程科研档案。要建立健全奥运工程监督工作档案,保留完整的“阳光办奥运”、“廉洁办奥运”的历史记录,全方位、多角度地保留完整的奥运工程建设的历史记忆。

5、创新管理手段,为奥运工程及相关工作服务

抓住电子政务发展的机遇,以奥运工程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将档案工作纳入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抓紧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归档、保管与利用制度,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与有效管理。要不断拓展档案工作服务功能,围绕奥运工程建设以及编纂奥运会志等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

9.高中历史水平 篇九

历史

试题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制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A.丞相制度

B.察举制度

C.刺史制度

D.内阁制度

2.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

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

3.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左宗棠的部队

B.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

C.邓世昌的舰队

D.唐景崧的部队

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B.二万五千里长征

C.取得抗战胜利

D.千里跃进大别山

5.下图历史事件集中反映的时期是

A.甲午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7.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

C.它们都属于建国初期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D.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8.‚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9.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是指

A.万民法

B.自然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10.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11.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这段材料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12.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13.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

A.农业

B.手工业

C

D.海外贸易

14.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梁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商业 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三大改造运动

16.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 ③政府的大力支持 ④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 ⑤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7.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18.以下四幅图片的作物原产美洲,15、16世纪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美洲的独立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

19.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20.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 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1.‚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22.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20周年,自成立以来三国贸易翻了3倍,2008年达到9490亿美元。这说明

A.美、加、墨三国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B.美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国

C.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快了三国贸易的发展

D.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23.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汉武帝创设太学

C.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D.明朝八股取士

2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 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对雨果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C.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了保护作用

D.雨果指出中国落后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25.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与这场运动相符合的一组是

A.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

B.蔡廷锴、李大钊、胡适

C.胡适、康有为、蔡廷锴

D.蔡元培、康有为、陈独秀

26.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春天是指新中国的建立

B.强调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百花齐放能促进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7.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在他70岁的时候,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妥协,他的死既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了自身的思想和人格尊严。他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芝诺

D.西塞罗

28.2010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建交60周年,瑞士驻华使馆和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在北京特别举办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展览。爱因斯坦于1899年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居住至1914年。爱因斯坦留居瑞士期间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A.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提出狭义相对论

C.提出太阳中心说

D.提出量子理论

29.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人物是 A.牛顿 B.哈维 CD.达尔文 30.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C.电影的发展历程

D.电视的发展历程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12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雷莱爵士曾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马克思曾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的侵略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 ——摘自萨拉等主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摘自《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四 英国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扼要概括海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价值?(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海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4分)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近代中英在发展海军方面的差异。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那些认识?(6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1640—1688)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马克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环顾当时的世界,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 将傲视全球。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摘自齐世荣等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摘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全新的政体‛指什么政体?其与‚君主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傲视全球‛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4分)

(3)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工业大国在哪些方面领先于英国?(6分)

33.(14分)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在20世纪上半期孙中山是怎样顺应‚潮流‛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重要贡献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哪些重大问题?从三位伟人身上你学 到了哪些优良品质?(6)。

【考试时间:1月16日上午8:30—10:00,共90分钟】

云南省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A 21 A 2 A 12 D 22 C 3 D 13 A 23 B 4 B 14 D 24 D 5 C 15 C 25 A 6 B 16 A 26 C 7 A 17 C 27 B 8 B 18 D 28 B 9 A 19 B 29 D 10 D 20 A 30 C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12分)略

32.(14分)略

33.(14分)

(1)1)提出三民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顺应了走资本主义的要求;2)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

(2)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1)社会主义的本质;2)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检验发展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优良品质:1)与时俱进,积极进取;2)顺应潮流,不断超越;3)克难奋进,无私奉献

上一篇:《战城南》全诗及赏析下一篇:七一宣誓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