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精选8篇)
1.旅游扶贫 篇一
旅游扶贫的科学发展
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这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对于“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农村的投入和开发越来越大,对旅游扶贫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方式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旅游扶贫的投入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旅游扶贫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旅游扶贫
1、旅游扶贫的含义
旅游扶贫是指依靠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2、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对象
扶贫的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所以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贫困人口利益的保障和发展机会的创造,是扶贫的主导目标。
所以旅游扶贫的条件首先得是被扶贫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只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才称得上是扶贫。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何为贫困?世界银行在1990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贫困下的定义是: 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即每人每天低于一美元的生活费用为贫困。其次被扶贫地区必须有有价值的旅游资源用于投资开发。只有有资源才值得投资,才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增加被扶贫地区的经济收入,达到扶贫的目的。
3、旅游扶贫的作用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扶贫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要求,这决定了它在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上的作用巨大,促成贫困地区的四个转化。一是旅游可以把贫困地区现存的无效资料转化为有效的资源。二是可以把贫困地区有效的资源转换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可以把贫困地区的旅游产品转化为市场的有效需求。四是可以把有效的市场需求转换为贫困[2][1]
地区社会各方面的经营效益。
[3] 同时旅游扶贫还具有以下的作用。
(1)向全社会展示旅游业强大的综合功能,扩大旅游业的社会影响力,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和科学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2)增加被扶贫地区的居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
(3)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旅游扶贫,使得原本具有观赏价值,值得开发的资源得以合理利用,转化为当地居民新的经济收入。
(4)旅游扶贫还可以促进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许多相关经济部门,如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饭店、零售、土特产品采集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乡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就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功能。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829 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名人员,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旅游开发可以为当地带来“ 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4](5)旅游扶贫在就业方面还具有很大的优势。世界旅游理事会1993 年就提出:“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雇佣了世界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成为世界上创造新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人口多,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巨大的吸引作用。[5]
二、国内旅游扶贫发展情况
1986 年,我国首次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标志着旅游业同农业、工业等行业“平起平坐”,这无疑给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生机。许多地区把旅游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特别是一些经济亟待振兴的落后、贫困地区更是如此。湖南的武陵山区、四川的九寨沟和黄龙寺地区、贵州西部的龙宫和织金洞及东南部民族地区、广西的融水、龙胜等县、甘肃定西的渭县及老根据地江西省井冈山、山东蒙阴县等,都把旅游业作为扶贫开发的手段,使这些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可见旅游业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为有效的行业之一。
2000 年 8 月,国家旅游局在宁夏西海固地区试办了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之后在 2002 年 1 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设想和具体意见,在政府层面上拉开了旅游扶贫工作的序幕。2001 年 9 月,山西省旅游局将吕梁山区临县古镇碛口确定为首个旅游扶贫试验区。2003 年 1 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启动旅游扶贫工程,省政府计划从 2003 年起,连续 5 年每年安排
旅游扶贫资金 3000 万元,专项用于全省贫困山区和次发达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性项目建设的支出,并由广东省旅游局会同相关部门确定了河源市东源县东江画廊旅游区等 14 个首批旅游扶贫重点项目,使得旅游扶贫工作在省级政府层面上真正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并进入操作实施阶段。同时,各省也纷纷建立旅游扶贫试验区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家旅游局在 2004 年 10 月发布的数字显示,25 年来,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有 6000 万至 8000 万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 1/4 到 1/3。扶贫旅游开发作为一种最富活力的扶贫模式,具有其它扶贫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①关联性强。由于旅游业本身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扶贫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克服单一扶贫模式的不足,通过发展旅游的方式将多种扶贫模式有效的整合,达到扶贫效果的综合化和最大化。②带动性强。扶贫旅游开发的实践表明,扶贫旅游开发模式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为老、少、边、穷地区往往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带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产业结构单一脆弱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受益面广。由于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收大量的居民参与生产,尤其在提高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④可持续性强。同时发展旅游带来的信息流、人才流和商品流也促进了当地居民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研究扶贫旅游开发对解决“三农”问题及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践中,旅游扶贫还可以将多种扶贫方式进行优化整合。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1971)认为:“贫穷经济缓慢增长的经济基础一般不在于传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明显低效率;迅速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便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而我国传统的扶贫战略较为注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短边要素”的输入,即注重物质扶贫,如开展小额信贷扶贫方式、“公司+基地+农户”方式、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实施针对贫困地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以工代赈项目等。这些措施在实际运行中虽然产生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它较少关注贫困地区社会、文化、卫生事业等发展和贫困人口政治权利等的满足,从而导致我国在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同时,贫困地区的社会、卫生发展依然落后,贫困人口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难以满足,贫困人口素质和贫困人口的综合发展能力依然很低。所有这些都要求扶贫的方式应更加重视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等无形要素和服务扶贫,重视向贫困人口提供基本保健、教育和就业机会,强调培养贫困人口的创业、创新精神以及企业家才能等价值观念和要素,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技能和综合能力。
三、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被扶贫地区居民的观念保守
虽然国家在很多年前就开展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务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知识的专项活动,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人口的观念却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对于旅游的概念仍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在很多农村地区,人们仍然认为旅游是不务正业的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对于当地的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只是当作是普通的东西而已。
2、急于求成的心态
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基础的相对落后,以及急于摆脱贫困的心态,使一些地区出现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现象,甚至把景点一圈就对外收费,盲目地、过度地、简单粗放地开发旅游资源,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地破坏,并使得旅游成为一锤子买卖,旅游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很难形成良好的口碑,红火一时后就销声匿迹,难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有的居民对于旅游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短时间内没有良好的经济收入,便往往失去了对于通过旅游来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的耐心,转而转行做其他的事。有的则是因为在旅游淡季出现了游客减少的现象就认为旅游无法开展下去。
3、旅游资源开发选择的对象不对
很多地区的政府为了把当地旅游做得独具特色的活动,往往别具用心的开发一些当地的陋习当作是本地的一大特色。比如农村的很多封建迷信活动。这些本来是一些传统留下来的陋习却被捡起来当作宝贝一样开发,使得大量的扶贫资金浪费,但是扶贫效益却没有出来,农村原来贫困落后的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改变。与此同时,原本极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开发。
4、缺乏创新,模仿性高。
在贫困地区,人才缺乏,使得当地在发展旅游扶贫的过程中缺乏创造具有价值意义的产品,不会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而经常对于其他地方的具有创意的景点进行模仿,甚至照搬过来作为本地的特色。不经过周密的考虑,而是跟着感觉走,见别人搞什么吸引人,自己也搞什么,一味的模仿,抄袭他人的路子;或者心血来潮,胡乱开发,缺乏规划。你开发溶洞,我也开发溶洞;你搞人造景点,我也搞人造景点。这样就使得旅游产品的价值不高,游客来过一次之后就会很失望,回游率也会大大下减。
5、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
被扶贫地区很多地方都保存着比较原始古朴的自然风貌,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而一旦要开发当地的资源,难免就要对当地自然风貌造成破坏,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由于陌生
游客的增多,当地的人流量增大,和外界的接触变多,受外界的影响很大,使得原来的传统文化可能随着旅游的发展逐渐消失。
6、人才缺失
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除了以上几点以外,人才缺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被扶贫地区都是农村,农民从小就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对于如何经营自家的生意没有太多的办法,不懂得市场运作规律,不了解旅游市场发生的种种变化,这就使得当地居民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会很盲目。对于资金的投入分不清主次,分不清轻重,就使得资金的浪费。而如果有专业的懂得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人才在当地进行指导,效果却会完全不一样。只有资金投资有方,这样才会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四、旅游扶贫的对策分析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在旅游扶贫过程中,政府自始自终都扮演这重要的角色,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给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对旅游开发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营造旅游环境,有意识地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
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贫困地区的旅游一定要进行系统调查,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选择良好的发展模式,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道路,要形成“利在千秋”的规划开发,因此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找准位置,进行科学调查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规划,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政府不仅要帮助被扶贫地区做好景区的开发规划,而且还要帮助被扶贫地区做好旅游营销,尤其应在区域形象设计、宣传上下功夫,对某一特定区域应确定统一鲜明的营销形象,利用政府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把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旅游产品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内展示出来,最大限度的吸引前来旅游的游客。
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旅游扶贫是由条件的,并且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在做出旅游扶贫决策之前,应该首先评价贫困地区是否具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开发价值,是否具备开发条件,能吸引多少游客,在旅游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
3、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引导和培训
贫困地区的农民总体来说文化素质不高,长期根植于心中的小农意识严重,缺乏大局观,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严重,一旦让这些思想主导当地旅游,就会形成畸形发展,造成资源浪
[7]
[6]
费和生态破坏。因此政府应该主动对当地的居民进行引导,让当地居民按照政府规划的进行投资开发。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也很重要。景区周边群众对旅游脱贫致富缺乏认识,商品意识淡薄,不懂得什么是旅游工作,政府部门要积极灌输新的观念,使群众更新观念。同时政府不可能一直对当地居民指导,需要群众自己进行发挥,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旅游发展过程中来,分享发展的经验,分享旅游带来的利益,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当地群众的知识水平还不足以经营整个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发展的时候,政府应该增加一些政策,鼓励具有旅游方面知识的人到当地去就业,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当地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注意当地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
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所以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和经营旅游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对当地生态的保护。一方面当地群众要形成保护生态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让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章可循。
对于原始古朴的具有名族特色的农村地区,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被大众文化同化。对于这非可再生的资源,政府应加强引导,鼓励当地群众在吸收外界大众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当地群众也应该形成传承当地文化的思想意思,不能因为金钱的诱惑,利益的驱使和外界的诱惑丢失了老祖宗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东西。
5、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
开发的旅游产品要有特色,所谓的特色就是唯我独有的东西。有人把它归纳成十二字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首先,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应和周边地区的旅游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做到“和而不同”,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满足游客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和精神需要。其次,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依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而言的,并不是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
6、强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也将其确定为基本国策。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纳入旅游扶贫战略中是旅游扶贫可持续性的要求。由于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尽管旅游开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但旅游业的不适当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地的吸引力会逐渐减弱,旅游业也将会逐渐[8]
衰落,靠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人又会重新回到贫困的状态。所以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强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使旅游扶贫具有可持续性,避免贫困人口脱贫后又返贫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柏槐.四川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 2007,6(6):86-89.[2]郭清霞.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地理 2003,7(4):558-560.[3]魏小安.试论旅游扶贫[J] 当代经济 2009,1:98-99.[4]魏梓秋.甘肃省宕昌县藏族社区旅游扶贫开发初探[J] 视点 2006(5):56-57.[5]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6]赵丽丽.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研究[J] 特区经济 2009,12:136-137.[7]何智能.试论循环经济与旅游业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34-36.
[8]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 经济地理 2003,3:241-244.
2.旅游扶贫 篇二
好山、好水、好生态是上犹县的宝贵财富。近年来, 上犹县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 抢抓“赣州市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平台建设的有利契机, 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 着力打好“政府主导、资金投入、模式创新”三张牌,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15 年全年接待游客135.13 万人次, 同比增长36.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6 亿元, 同比增长40.01%;带动426户1789人贫困户脱贫, 占全年脱贫总人口的10.8%。
近日, 本刊记者走进上犹县, 探析当地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探索推动贫困户与政策投入、资金投入、模式创新三个方面精准挂钩的旅游扶贫方法。
以政府主导为主线, 把好旅游扶贫“方向盘”
上犹县委、县政府自觉担负起扶贫攻坚政治责任, 坚持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 着力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一是全方位落实帮扶责任。成立了县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落实了县领导包乡 (镇) 、县直单位包村、干部联系到户的帮扶工作机制, 实现了双向全覆盖。编制了旅游扶贫“十大重点项目”, 实行周调度、月评比、年考核的推进机制。二是多区域布局旅游扶贫点。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扶贫产业各要素的资源配置的作用, 科学谋划、重点推进“四区两带”建设, 即南河湖、陡水湖、五指峰、双溪草山四大景区及犹梅乡村旅游带和小火车特色旅游带, 打造了柏水寨、园村、新建、沙塅、月仔、五股垅、龙门等一批旅游扶贫示范点。三是宽领域强化政策保障。对新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的, 县财政给予20万元的奖励;对新评为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和二星级以上农家旅馆的, 分别给予20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奖励;对贫困农户开办农家乐, 给予一次性奖补0.8万元;对贫困农户子女考取导游资格证并从事旅游工作的给予0.8万元的奖励。同时, 通过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加大对贫困群众的信贷支持, 解决其在创办农家乐、农家旅馆时遇到的资金难题。
以资金投入为抓手, 唱好旅游扶贫“主题曲”
有了政策保障, 上犹县着力拓宽旅游扶贫投入渠道,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 重点推动旅游扶贫工作。一是争取上级的。主动做好对上衔接、沟通、汇报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建设债券、旅游发展基金等各类资金支持旅游扶贫项目建设, 为旅游扶贫拓展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近年来, 上犹县整合用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类资金达到1.4亿元。二是用好财政的。面对涉农项目资金涉及部门多、分散使用、效益不佳的现状, 该县以求是的精神、改革的勇气、认真的态度, 全面整合, 集中使用, 充分发挥贫困村整治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2015 年, 县级财政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及贫困农户创业各类奖补资金680 万元。三是撬动社会的。上犹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 不断加大旅游招商的力度。印象客家、旅游文化城、油画产业创意园、中稍 (南河湖) 天沐温泉度假小镇、赣南森林小火车、赏石文化城、国家级钓鱼运动基地等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大旅游项目落户上犹县, 投资总额达到80 多亿元。近年来, 上犹先后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江西省旅游发展十佳县”;陡水湖成功创评国家4A旅游景区, 并获评“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社溪镇沙塅村获评全国最美丽乡村;2015 年, 梅水乡新建村列入国家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试点村, 陡水月仔村等9 个贫困村列入江西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涌现了陈永丰、陈有良等“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以模式创新为重点, 激活旅游扶贫“源动力”
坚持立足资源、打造特色、精准发力的原则, 依托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发展乡村旅游和配套服务, 全面推进产业基地、贫困乡村景区化, 打造生态旅游的“五张名片” (即:一条鱼、一幅画、一杯茶、一块石、一列森林小火车) , 探索形成了四种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一是“景区带动”模式。旅游景区主动吸纳当地的贫困农户参与景区的环境维护、接待和安保服务以及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工作, 从而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柏水寨休闲创意农业景园雇佣贫困农户600 多人务工 (其中常年务工的贫困农户58 人) , 人年均增收5000 多元。今年景区提升改造后, 又将提供一大批新的旅游工作岗位, 并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经营副食、农家乐、民宿、土特产销售等, 促进贫困群众创业脱贫致富;社溪沙塅桂花园吸纳、带动当地及周边剩余劳动力1300 多人 (其中贫困农户218人) 务工, 人年均增加务工收入7000多元;穗丰园聘用当地20 多位贫困户为公司员工, 实现了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二是“观光农业”模式。大力发展“两茶一苗” (茶叶、油茶及桂花苗木) , 建设家庭农场、种植示范园等, 鼓励和引导贫困农户尝试“拖养”、发展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活动。梅水乡洋田村利用处于犹梅一级公路旁的区位优势,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引导有技术、有实力和有市场眼光的农民, 有序流转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和带动农民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葡萄种植和采摘等特色农业产业。通过近几年发展, 该村已流转耕地600 多亩, 逐步形成了以水果蔬菜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观光带。目前, 拥有6 户较大型的家庭农场, 仅葡萄产业一项就带动当地贫困群众42户186 人走上了致富道路。
三是“合作开发”模式。鼓励各乡村成立专业合作社, 引导贫困农户以山林、果园、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的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社溪镇沙塅村以发展桂花苗木为重点, 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引领, 带动3 个龙头企业、5 个家庭农场主、15 户大户, 48 户农户共同参与种植桂花苗木及其他产业。该村已由“十二五”省级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桂花新村。贫困户通过参与桂花种植或参与企业务工等方式, 也实现了“三个转变”, 即贫困农户转变为桂花苗木产业工人、合作社成员、乡村旅游的参与者。近年来, 已有120 多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四是“连片发展”模式。集中连片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农庄、农家旅馆、果蔬采摘等, 形成产业规模效应。梅水乡园村依托特色茶园, 推出农家旅馆“茶香”品牌, 筛选了27 户农家作为茶香客栈, 指导农户按照农家旅馆标准进行完善, 并作为市、县干部教育实践基地的接待点, 目前已接待市、县各类学员350 余人次。今年3月, 又推出了“茶香游”精品项目, 吸引1 万多游客来此采茶、制茶、赏茶、品茶, 既促进了该县茶叶产业的发展, 又提升了当地的旅游消费, 提高了乡村人气, 增加了群众收入;陡水湖坝面建设了鱼宴一条街, 每年实现餐饮收入1800 余万元, 带动就业100 多人;梅水乡新建村探索“企业+ 基地+ 农户+ 产业+ 旅游”的模式, 把贫困村变为乡村旅游点, 带动了26 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仅田心花海一处, 在去年的国庆期间就吸引了近5 万游客前来赏花。
3.栾川旅游扶贫模式观察 篇三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特殊的扶贫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通过十几年的旅游开发,从过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重渡沟现象”在栾川遍地开花,各种各样的特色乡村旅游开展地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服务快速脱贫致富,大步奔向小康生活。栾川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帮助山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的模式,也被业界称为“栾川模式”。
“重渡沟现象”带来的巨变
“重渡沟村是栾川县最早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的,重渡沟村在旅游开发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失学儿童多,光棍汉多,赊欠贷款多,聚众赌博多,酗酒滋事多,信教的多’等现象十分突出,久治不愈。”当地一位官员提起重渡沟的过往如是说。二十年前,栾川人对重渡沟满是鄙夷与不屑;而今提到重渡沟,栾川人交口称赞,神情充满骄傲与艳羡。这更加深了我们对重渡沟的好奇与向往。
重渡沟村离栾川县城大约需要四十分钟的车程,从高速下来,车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盘旋,很少能看到人家。从交通上,就可以看出当地人的不易,听向导讲,受阻于交通,很多老辈儿人一生都没有走出过栾川。迫于生计的老辈儿人为了去洛阳,扎个竹排顺河漂流而下,到洛阳后,将竹排解开当作竹竿卖掉换些零用钱,然后徒步返回,这一来一回大约需要二十天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
到达重渡沟景区,竹林掩映,流水潺潺,一排排农家宾馆依山而建。在这里我们切实能感受到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后的自信与自豪,切实能感受到当地农村与村民,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1999年重渡沟村开始了乡村旅游开发,依托重渡沟景区这一平台,家家户户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村民的经济条件、精神面貌大为改善,原来的“六多”变成了“六有”,即家家有宾馆,家家有经理,家家有汽车,家家有名片,家家有雇工,家家有10万以上存款,被誉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由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重渡沟的成功,对周边乃至栾川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成了栾川县的共识。目前,栾川县拥有5A景区2家,4A景区5家,A级景区在全国同类县城首屈一指,全县15个乡镇中,13个乡镇拥有景区。旅游景区开发及旅游产业发展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周边的拨云岭村、仓房村、石门村等都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据悉,栾川县75个贫困村中已有28个被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特色村,3.4万贫困人口中已有1.3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旅游扶贫“扶”什么?
“旅游扶贫首先要做的是‘观念扶贫’。”栾川县扶贫办主任张啸林斩钉截铁地说。
“只有老百姓的思想观念转变了,脱贫致富愿望坚定,旅游脱贫的工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重渡沟的成功,让周边贫困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现在旅游扶贫的工作确实比以前好做了。”说到这里张啸林如释重负。
目前,栾川县正在积极推进具备旅游扶贫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贫困地区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只有道路修通了,旅客才能走进来;只有旅游服务意识跟上来了,游客才会满意,才能留得住人。
“旅游扶贫,不是简单的经济投入,旅游扶贫具有很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建武这样说。
“重渡沟的旅游搞起来后,周边的一些村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大家羞于做买卖,现在周边的一些村民开始在重渡沟景区周边卖一些土鸡蛋、野山果、小手工工艺品等。周边的一户李姓村民,家里的老母有病在身,常年卧床不起,家里穷得叮当响,通过在重渡沟景区卖小零食,一年净赚十万左右,口袋鼓起来了,家里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旅游扶贫做好一个点,就会带动一个面,带动一个产业链。一个景点,就有可能带动吃、住、行、购等众多的产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胡建武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了许许多多这样生动鲜活的事例。
通过这几年观察与思考,胡建武总结说:“把栾川旅游的大环境做好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成果。”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栾川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旅游发家致富的人越来越多。
“贫困山村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只要信念坚定,信心十足,一定能盼来发家致富的那一天。”胡建武坚定地说。
“栾川模式”怎么复制?
“栾川模式”这么成功,能复制吗?
面对这一问题,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孙小峰的回答铿锵有力,“能!”
作为“栾川模式”的创始人之一,孙小峰曾主持开发过重渡沟景区。
“重渡沟就是在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最开始,搞旅游,必须得修路,当时我们向相关部门申请到了3万元的经费,结果3天就用完了。没有钱,怎么办?路还是要修。当时重渡沟村民义务出工,想尽各种办法,排除各种困难,一条4公里长的道路终于修通了,这是重渡沟旅游发展的第一步……”
回想起重渡沟旅游开发的峥嵘岁月,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孙小峰说。
“栾川旅游就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栾川能成功,其他地方一定也能成功!”
“栾川模式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栾川人具有想干事、敢干事、不怕苦、认准方向走到底的精神。任何地方想搞旅游开发,只要具备栾川这种精神,就一定能成功!”孙小峰
4.嵩县旅游扶贫四大模式 篇四
嵩县旅游扶贫四大模式
扶贫模式之一:景区带动+帮扶结对扶贫模式
白云山、天池山、陆浑湖、云岩寺四大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助推区域旅游扶贫,采取社会帮扶结对。
扶贫模式之二:“产业大户+农民”的能人带富扶贫模式
嵩县各乡镇目前存在不少产业大户,核桃种植大户、葡萄种植大户、中草药种植大户、牛羊养殖大
户、乡村旅游接待大户、蔬菜种植大户等,政府可进一步扶持和引导,鼓励产业大户带动片区农民致富。
n
扶贫模式之三:“专业合作社+农户”
扶贫模式
嵩县适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的行业门类包括:中草药种植合作社、乡村旅游接待合作社、现代农业生
产合作社、特色旅游纪念品生产合作社、生态农产统销专业合作社等。
n
扶贫模式之四:龙头企业+农用户扶贫模式
嵩县目前已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招商引资多个优质企业,尤其是中草药企业规模较大、优势突出,华东制药、洛阳顺势药业、民生药业等大企业,嵩县政府可应进一步引导、扶持,发展“企业+农户”
开发经营组织形式,实现企业扶贫。
四川大学教授
5.乡镇旅游扶贫工作汇报 篇五
合力促攻坚
——AA镇旅游扶贫工作侧记
AA镇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拥有广家河自然探险、龙井峡瀑布群、别山湖等众多优美自然景观,是XX省最佳旅游乡镇。同时,现有贫困户876户,265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6.58%,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AA镇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基础好、见效快、带动性强的特点,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的发展路子,促进产业、旅游、扶贫、就业充分融合,取得了初步成效。全镇一半以上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仅2016年就有57户189人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今年也将有75户274人通过旅游摆脱贫困。
一是夯实基础、搭建平台。
近年来,我镇积极抢抓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设和茶谷建设机遇,不断加大投入,全力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有序推进茶谷小站、停车场、公厕、观景平台等平台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目前,宋家河村茶栈、龙井山居、康家大院乡村客栈、羊跳峡观景平台、堆谷山驴友之家、胡家河钓友之家等10余处节点已经建成,四通八达的路网,保障有力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二是精心筛选、量身定制。我们每年都筛选出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户,为他们量身定做帮扶计划,引导这部分贫困户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发展农家乐、驴友之家、体验农场、茶谷小院等项目,经营农家菜、农家屋、农家菜园、农家养殖、农家生活等“五农经济”,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培训“五个统一”,引导他们稳步向脱贫致富迈进,让贫困户们从“被动等扶贫”到“主动要脱贫”,真正从思想上转变,从行动上得实惠,镇财政对每户补助不少于1万元。2018年26户贫困户兴办农家乐,年人均可增收1万元。
三是精准就业、长效增收。
为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我镇通过“就业安置、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主要措施,因需施策、分类施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努力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人人就业”。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等,建设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灵活居家就业,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目前,已建立诚安保洁有限公司、山头佬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钓鱼台度假农庄等8家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195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灵活居家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四是因户施策、产品全销。
针对镇内乡村旅游发展大户,每年需要大量农副产品和食品现状,我们牵线搭桥,建立“大户+贫困户+基地”模式,有针对性因户发展养殖、种植等产业,产品由农家乐大户以不低于市场价全销。目前,AA镇贫困户依托旅游上下游产业,已发展霍寿黑猪养殖439头,土鸡养殖12200只,高山蔬菜培育60亩,霍山黄芽茶园低产改造1280亩等,全镇126户贫困户与40户农家乐大户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户均可年增收5000元以上。五是配备专柜、路边开店。
我们改变传统的土特产品消费模式,采用移动货柜形式,通过发放给贫困户,推动广大游客用自驾车的后备箱,把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装满回城,实现贫困户增收、游客得益的双赢工程。截至目前,已免费出租30组60个惠民柜,2017年经济收益达30万元,纯收入超过10万元,192户贫困户参与后备箱工程,户均可增收2000元。六是线上建点、景区安置。
我们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景区开发、茶谷建设、乡村旅游上、美丽乡村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安置点建在旅游干道沿线和景区周边,围绕乡村旅游进行配套建设,为搬迁安置户后续发展和长效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截至6月初,全镇共建设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其中4个位于旅游干道沿线,涉及搬迁贫困户32户114人,并为每一户制定了后续发展措施,主要包括开设农家乐、民宿小院、土特产品销售、导游等产业,确保实现稳定脱贫。6.天河龙湾“旅游+扶贫”带动脱贫 篇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康店镇赵沟村天河龙湾项目致力于使农村拥有的青山绿水变成财富,让农民熟悉的乡土文化变成乡村旅游资源,把农村传统农业办成休闲、旅游农业,打造“旅游+扶贫”新模式,以黄河、窑洞旅游为纽带,高水平规划建设休闲旅游,彰显以黄河、窑洞、油菜花开为特色的“水、岭、花”个性魅力,趋同求异,打出了“旅游脱贫”、“产业脱贫”的好牌。
一、基本情况
天河龙湾项目是充分利用黄河滩区,靠山临水的自然资源优势,所建的一个旅游项目。种植700多亩油菜用于观赏;硬化道路,铺设电缆、排水涵管、水管、种植树木,打井,建水池;进行优良品种经济树种和绿化树的育苗以及栽培。建设300间窑洞宾馆,提供观光、餐饮、住宿、娱乐设施;进行旅游、休闲、度假、养老为一体的河岸休闲旅游温泉度假村。天河龙湾坚持真脱贫、脱真贫的工作原则,结合我镇旅游资源优势,狠抓乡村旅游与农村扶贫完美结合,摸索出一条开发乡村游的脱贫之路。截止目前,天河龙湾共安排贫困户人员6名,平均月收入达到1500元,年收入1.8万元。
二、主要做法
1、旅游就业促脱贫。天河龙湾是一个现代化旅游的项目,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的。赵沟村是该景区的坐地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景区的建设,全体村民包括贫困户的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除了土地流转的费用,100多名村民还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用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
2、订单农业促增收。结合景区700亩油菜花海种植需求,天河龙湾开展“订单农业”促农民增收,以“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双向连动,互促共赢”为原则,采取订单种植、约定收购的方式,带动贫困户积极参与油菜种植,一方面景区需求,一方面贫困户实现增收,实现景区效益和贫困户增收的双赢,有力推动了全镇扶贫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贫困群众收入的稳定增加。
7.贵州省旅游扶贫发展浅析 篇七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扶贫,旅游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 采取多种方式消除贫困[1],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其中旅游扶贫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旅游扶贫能大大激活山区的造血功能, 许多山区由于调整了传统的产业结构, 使旅游观光、特色农业等蓬勃发展起来[2]。实践证明, 发展乡村旅游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快速、增收最多的途径[3]。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 农民可通过劳务投入、旅游服务和直接就业增加收入, 如遵义板桥镇娄山关村发展乡村旅游给当地部分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4]。因此在贵州大力发展扶贫旅游, 对旅游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旅游业与旅游扶贫
1.1 旅游业概念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 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6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5]。旅游产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 而是由多种产业组成, 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
1.2 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就是把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 以扶贫带旅游, 以旅游促扶贫, 最终达到旅游、扶贫双丰收的目的[2]。国际社会一直在挖掘和探索旅游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潜力[2], 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了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 2003年提出了“旅游: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动力”成为世界旅游日的活动主题[2]。旅游扶贫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 重点是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旅游扶贫, 2002年国家旅游局提出“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意见[2], 目的是通过以扶贫带旅游, 以旅游促扶贫, 全方位实现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最终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使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群众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旅游扶贫的宗旨是:保护一方山水, 传承一方文化, 促进一方发展, 致富一方百姓,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2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2.1 贵州省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省被誉为天然“大公园”, 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 贵州现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5A级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旅游区3个、黄果树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等21个国家森林公园、织金洞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六枝梭戛等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青龙洞等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侗族大歌等31项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1.8万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4], 以及4个科普园地——贵州植物园、贵阳药用植物园、贵州省博物馆和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此外, 在贵州境内已发现的洞穴达3000个以上, 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喀斯特溶洞超过800个[6]。同时,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 地势西高东低, 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在15°C左右。由于纬度较低, 平均海拔1200m左右, 紫外线辐射少, 很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 夏无酷夏, 在最热的7月份, 平均温度为18—26°C[4], 而省会贵阳市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避暑之都”[7]。 贵州省避暑气候在温度、湿度、风速、紫外线、空气和海拔等6个方面与国内外避暑气候的比较优势明显, 是最适宜旅游的目的地之一。
2.2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8], 目前全球局部地区局势动荡, 但中国保持着安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见,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旅游业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随着我国加强对东、中、西部交通互联互通的建设, 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我国扩大内需方针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迅速推进, 将产生巨大的旅游消费需求,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发展好旅游业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加大了全球资金的流动, 有利于贵州在旅游开发中引用外资[9]。2011年12月贵州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 明确了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通过创新旅游扶贫机制, 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民旅游协会等乡村旅游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整合各分散的乡村旅游点, 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 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同时, 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作用, 采取进行招商引资、引进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旅游扶贫。这些措施将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正面临着更好更多的机遇[12]。
3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 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根据资料显示, 近几年贵州省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具体情况见表1[10]。2010年, 贵州省共接待游客1.291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1061.23亿元。
3.2 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系统模型理论, 旅游业收入每增加3万美元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也指出, 旅游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 相关行业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10]。2001—2009年贵州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统计见表2。
3.3 实施富民兴黔战略的重要途径
目前, 贵州作为国家的重大扶贫和“三农问题”突出区, 山区农民生活极端贫困[12]。“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首届研讨会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旅游富民, 利用和保护乡村自然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2011年12月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提出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扶贫资金, 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8]。5年内, 贵州将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将投入5亿元, 形成10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20个地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100个各具特色的县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12]。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宣传贵州的旅游资源, 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 同时还可解决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素质, 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当地建筑、餐饮、住宿、农业产品和手工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提高农村整体素质, 从而有效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现真正的富民兴黔。
4 贵州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主要表现在:①对旅游扶贫认识不够。虽然国家早就提出了“旅游扶贫”, 已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旅游扶贫战略实施的政策, 但贫困地区的人民思想较保守, 大多数人仍依赖于财政扶贫、民政救济扶贫和物资捐助扶贫等方式, 对旅游扶贫这种“造血”式扶贫认识不足。因此, 老百姓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不仅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也阻碍了旅游扶贫的实现。②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脱离。贵州省现有的旅游开发项目大多数都只是单纯地开发景观资源, 旅游社区建设考虑较少。由于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购物场所缺乏, 使旅游业与其相关产业脱离, 没有发挥关联带动作用, 违背了旅游扶贫的初衷。③基础设施不健全、景区形象差。贵州经济发展缓慢, 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匮乏, “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旅游设施不健全, 有的景区电视信号弱和通讯条件差。相对闭塞的环境使村民们的卫生观念落后, 特别是饮水和厕所等卫生条件差, 很多地区还存在着“人畜共饮、人畜同居”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了景区接待能力低和形象差, 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④旅游专业人才短缺。旅游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这决定了旅游扶贫过程的主体是贫困人口。由于贵州旅游扶贫开发尚处于较低层次, 所以旅游专业人才较少, 大多数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 甚至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发生与游客冲突的情况, 因此一些旅游开发者拒绝雇佣贫困人口参与管理与服务, 这是与旅游扶贫宗旨相背离的。⑤宣传不够。旅游是一种服务性商品, 需要借助媒体宣传将其推向市场[12], 否则美景也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
5 贵州省发展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路
5.1 优化结构, 提升旅游产品素质
打造旅游产品知名品牌, 建设多元产品体系, 是贵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基础[12]。按照“建立大产业、构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的思路, 改善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素质, 加快推进贵州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旅游、历史文化、会展商务、体育健身、民俗风情、宗教旅游八大类系列旅游产品建设, 科学指导乡村旅游, 建设10大旅游休闲度假区。针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 第一要把精品做强做优;第二要发挥地热资源优势, 开发温泉休闲旅游产品;第三要发展乡村旅游。搞好“大农业”与“大旅游”的结合, 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 使之与旅游业共同发展, 以旅助农, 以旅扶贫。
5.2 注重质量, 提升旅游商品吸引力
旅游商品是消费弹性很大的旅游要素, 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旅游增收、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40%—60%[11]。贵州省旅游商品开发薄弱、规模小、特色不突出、品种单一、档次不高, 在旅游收入中比重偏低。“十二五”期间, 必须引导旅游企业大力开发更多特色旅游商品, 促进地方系列、民族系列、文化系列、实用系列等旅游商品开发, 建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和交易市场, 形成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 争取更多的旅游商品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知名品牌。
5.3 开发与保护统一, 促进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扶贫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程, 因此作为旅游扶贫地区来说, 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地居民达到脱贫致富目标的根本保障[1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当地居民长期受益, 从根本摆脱贫困的局面。因此,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统一, 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相统一, 针对市场需求趋势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 不断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4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水平会进一步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增加旅游企业的经济收入。经过“十一五”的发展, 贵州省旅游接待设施突现了质的飞跃, 景区景点接待条件日趋完善, 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目前全省已建成涉外星级饭店86家、旅行社133家、旅游定点生产经营企业122家, 见表3[14]。但是, 较好的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在各地区都集中在城市, 贫困地区旅游的接待水平较低, 基本处于家庭接待模式, 无法吸引有消费能力的旅游人群, 所以必须加大投入, 规范管理。
5.5 因地制宜, 保持特色
西方旅游者喜欢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 以及体验化、感受化、休闲式的旅游活动, 尤其是对更偏僻、更真实的民族村寨很感兴趣[7]。旅游扶贫地区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旅游扶贫开发首先必须立足当地旅游资源, 突出地方特色, 尤其是要避免脱离当地的实际条件大搞人造景点建设, 争取以较低的投入实现较高的效益。同时, 对扶贫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要尽量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 避免因开发造成对自然和文化污染, 避免把城市现代化氛围大量移置到原生态的的旅游景区内。
5.6 做好宣传, 提高贵州旅游知名度
贵州省独具特色的多元原生态民族文化、喀斯特风光和原生自然环境完全满足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条件, 让贵州的旅游形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必须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和会展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介绍, 塑造旅游品牌, 让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贵州、向往贵州、来到贵州、探索贵州。
5.7 发展旅游教育, 加强旅游培训
8.四川旅游扶贫效应动态分析 篇八
关键词:旅游扶贫;协整;VAR模型
1.文献综述
国际在旅游扶贫效应方面的研究中,多是从旅游与經济发展角度进行研究,他们觉得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贫困缓解,也有一些研究直接将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相联系。国内在旅游定性研究反面,多数学者认为旅游扶贫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积极的效应如杨国亮 [1];也有学者认为旅游扶贫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也有学者在旅游扶贫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如赵小芸[2]。目前关于四川旅游扶贫效应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是研究旅游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所以本文直接研究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的联系,希望能对四川旅游扶贫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2.变量、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及四川扶贫开发办。参照Croes和Vanegas(2008)对尼加拉瓜贫困缓解的实证分析,本文也采用贫困人口来衡量贫困,用旅游收入来表示四川的旅游发展。此外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便消除异方差达到更好的效果。将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记为Y,旅游收入占GDP的百分比记为X,由此来探究四川旅游扶贫的动态效应。
2.1协整检验
建立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模型首先要通过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了ADF检验来判断获取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X,Y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源于此使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了Johansen检验来判断两者的关系。Johansen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X,Y通过了Johansen协整关系为1的检验,说明X,Y之间是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的。
2.2Granger因果检验
要说明两者之间具体的因果关系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四川的旅游收入与贫困人口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由于两者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所以可以建立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
2.3建立VAR模型
根据AR Roots检验结果均在单位圆中,说明两者建立的模型稳定。根据无约束VAR模型的残差分析和AIC,SC准则确定其最优滞后期为1, VAR模型建立结果如下:
VAR模型输出结果显示R2Y达到0.599,接近0.6;R2X达到0.872018,所以认为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两个方程拟合优度不错,能够较好的揭示出四川旅游发展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动态关系。
从建立的VAR模型中可以看出贫困率和旅游贡献率均是其自身重要的解释变量。从得出的矩阵式中可以看出贫困率前一期对本期的影响系数达到0.51341,旅游贡献率前一期对本期贫困率的影响系数为- 0.539727。这说明四川贫困率受自身影响大,在滞后一期时旅游发展对于贫困缓解有较强的作用。贫困率前两期对本期的影响系数还有0.285375,这说明四川贫困率有持续性的特征。但旅游贡献率前两对本期贫困率的影响却变为正的,这也正好对应了前面确定的最有滞后期是一期。旅游贡献率前一期对本期的影响系数达到1.075236,贫困率前一期对本期旅游贡献率的影响系数为- 0.253514。这说明四川旅游发展受自身影响较大,在滞后一期贫困减缓对于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贫困率前一期对本期旅游贡献率的影响系数为- 0.253514,而旅游贡献率前一期对本期贫困率的影响系数为- 0.539727,这说明旅游发展对于贫困缓解的作用要大于贫困减缓对于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旅游贡献率后两期对于本期的贡献率为- 0.123166,由此说明四川旅游业发展不够合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3结论及建议
四川的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四川旅游发展对于贫困减缓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旅游对于贫困减缓的贡献要远大于贫困减缓对于旅游发展的作用。
在今后的旅游扶贫发展道路中还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保护旅游资源,使旅游扶贫走向可持续的道路。2.推广旅游价值链扶贫模式。在旅游扶贫中延伸旅游产业链,使之与种养业、加工业等紧密衔接。通过价值链扶贫方式,贫困人口的收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旅游从业者的工资,供应给当地酒店和饭店的食物和原材料,制作和售卖旅游纪念品,社区共同筹资成立的特色旅游餐馆、民宿等,通过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及民俗歌舞等的展示和导游取得收入。3.激励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参与旅游扶贫项目,同时政府大力扶持贫困人口成为中小微企业经营主体。此外政府可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为参与旅游扶贫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信贷支持,为参与旅游扶贫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使私营企业成为旅游扶贫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杨国亮.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与旅游扶贫[J].学术论坛,2000,83-85.
[2]赵小芸.旅游投资在西部旅游扶贫中的效用分析[J].旅游学刊,2004,16-20.
【旅游扶贫】推荐阅读:
精准扶贫扶贫工作10-20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扶贫事迹材料09-10
县扶贫办十一五期间扶贫工作总结10-21
健康扶贫汇报07-08
扶贫走访简报08-07
扶贫民情日记08-10
扶贫笔记范文08-21
扶贫周总结09-12
精准扶贫简报09-22
扶贫班会总结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