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2024-09-27

Scratch,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11篇)

1.Scratch,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篇一

信息技术让政治课堂更精彩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能力目标指出: 要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达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目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更生动有趣,信息技术在我们政治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课标在建议中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我们的政治课堂更有效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利用多媒体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让政治课更生动有趣。

形象导入,激发兴趣。七年级思想品德《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主要讲述生命的美好,让学生珍爱生命,让生命更精彩,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单靠说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就利用多媒体设置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对精彩生命的好奇与向往,导入新课水到渠成。政治课堂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时时有亮点,处处有乐趣。如在教学《青春自画像——青春故事——不为追星》这一课的时候,以前全靠老师一张嘴的讲述,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可有了多媒体后,教师做好教学课件,动漫短片一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知识点穿插其中,学习深入其心。政治课有了班班通的电子互动白板还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如在学习《感受祖国心跳》一单元时,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上台借助白板边展示边介绍祖国地理位置与地域特色,在动手中掌握了知识,记忆深刻。

二、重现生动场景背景,上政治课充满感情。

思想品德课虽不比语文课那么充满感情,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有感情的人,任何学习只要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触动了他们的心弦,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思想品德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教学情境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许多生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内容生发情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学时代》这一单元《享受学习》这一框,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在讲到学习中的苦与乐这一问题时,先让同学们观看贫困地区学生读书的照片和汶川地震中学生的照片。通过欣赏照片资料,把自己的周围环境与照片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进行对照,体会到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多么的优越,意识到拥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也是一种幸运和快乐,进而分析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排除政治课堂理解难点。

政治课堂中也有难点,对于难点问题就要把枯燥的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才会降低难度,易于理解。如九年级的“财产继承方式、原则、顺序”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为了化解这个难点,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把这个知识点做成动态flash,再配上声音介绍,让学生子先看先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接下来再来读课本,所讲知识点就更好理解了。

四、巧用网络资源,迁移训练,让政治课空间更广阔,让课程学习更有效果。

在学习“科技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一个板块中,可以提前让学生分小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有关资料,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科技知识以及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扩展了学生学习空间,拓宽了学生视野。不仅让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还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搜集运用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训练他们展示交流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政治课堂,我们的政治教学有声有色,而不再是枯燥的说教;我们的教学能穿越古今中外,也延伸到课堂之外 ;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信息用技术才能赶上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生活。

2.Scratch,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篇二

最近, 在新课标指导下, 我基于网络环境教授了《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以及学习资源的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多媒体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本课时, 我先出示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的塑像图, 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然后向学生简介阿炳:阿炳是一位伟大的民间音乐家, 他的代表作是举世闻名的《二泉映月》;接下来, 请同学们静静地欣赏一下《二泉映月》, 让我们感受一下这位历尽坎坷、饱经风霜的民间音乐家的内心世界 (播放《二泉映月》乐曲) 。

学生欣赏完毕, 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 听完这首曲子, 你们有何感受呢? (学生结合刚才听到的乐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想一想, 为什么这首曲子会深受广大人民的喜欢, 并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呢?

由于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 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阿炳, 并欣赏了阿炳的不朽之作《二泉映月》, 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想进一步了解阿炳的欲望, 达到了奠定课堂感情基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利用信息技术, 感悟文本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文、图、音并茂的特点, 将书面文字变成音像, 直观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给学习者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 这正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优势所在。《二泉映月》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相当丰富, 为了让学生了解“二泉映月”是什么, 解决“感知内涵、感悟情怀”这一难点, 我决定将网络资源与文本、想象等进行有效整合, 使文本信息与网络信息巧妙契合, 知识信息与情感信息恰当融合。这样, 学生的感悟和思考会更多, 受到的情感熏陶会更浓, 获得的思想启迪会更深。

课始, 我引领学生走进阿炳的故乡, 欣赏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 (多媒体出示:无锡的惠山, 树木葱茏, 藤萝摇曳;中秋之夜, 水面月光如银, 静影沉璧, 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耳边) , 结合文本的描述,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感受到“二泉映月”是一处美景。惠山如此之美, 二泉如此之美, 这也为后面阿炳强烈的热爱家乡之情做了渲染和铺垫。

当播放乐曲《二泉映月》时, 音效完成了信息的听觉传递, 师生在跌宕起伏的旋律声中静思默想, 与文本对话, 感悟到“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名曲, 还是阿炳那丰富的情怀。

●●适当收集资料, 突破教学难点

有目的地根据需要查找资料, 采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纲要》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去学会查找资料、收集资料、采集所需的信息。

在品读课文时, 为了启发学生想象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画面, 可以通过补充阅读背景资料, 让学生走近阿炳, 感受“二泉映月”所表达的阿炳一生坎坷的经历。

最后, 学生尝试搜集世人对阿炳的评说, 理解小泽征尔说要跪下来听《二泉映月》的大致含义, 感悟“二泉映月”是一种精神。

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平台, 引领学生读懂悟透语言文字中的内蕴, 让他们明白“二泉映月”不光是一处美景、一首曲子, 它还诉说着阿炳的一段经历、一番情怀, 表达着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的一种精神。

●●有效整合, 引领正确的价值

语文教学重在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 厚实学生的精神底气。达成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忽视了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那么语文教学将会失去其固有的“本体价值”。这必然会导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肤浅化、浮躁化, 甚至是功利化、粗劣化。

然而, 如何引领好学生, 体现正确的价值观, 把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 起到的效果往往比较好。

《二泉映月》之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 并且“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 甚至连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也感慨“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就是因为音乐中包含的那种鼓舞人积极、乐观、向上的价值因素。因此, 我在教学第三小节时, 并没有过多地让学生想象阿炳怎样“整天戴着墨镜, 操着胡琴, 卖艺度日”, 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 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会音乐给阿炳带来的信心与力量。并且在课尾还引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 多听一听《二泉映月》, 多想想阿炳身上那种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遇到烦闷、寂寞时, 多听一听《二泉映月》, 多想想“二泉映月”的美景给人带来的舒畅与快乐;当精神不振、不想努力时, 多听一听《二泉映月》, 以便重新振作, 顽强拼搏……

3.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33

数学一直以来被贴上了枯燥、乏味、抽象的标签,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但喜欢数学的人却被数学的严密性、科学性、探索性深深吸引。如何使学生爱上数学,如何轻松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一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而且能让数学更贴近生活,更浅显易懂,更富有现代气息,同时更能彰显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情境更生动

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以挂图的方式创设情境,而静止的画面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而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可以同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呈现出一个场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时,我在课件中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茫茫大海上,一艘巡逻舰正在航行。配音:一伙海盗抢劫了一艘渔轮,逃到了一个无名小岛上。国际刑警正在追捕这伙海盗,在雷达的搜索下终于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画面切换成雷达图,配音:同学们,如果你是这艘舰船上的指挥官,你能判断出小岛所在的位置吗?你又该下达怎样的命令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着抢着发言。在一番争论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应以巡逻舰为观察点,明确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小岛的位置。最后,我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该学生手一挥,掷地有声地说:“经雷达显示,小岛在我们舰艇的北偏东35°方向40千米处。我命令:舰艇全速前进!”这堂课上,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参与率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在这堂课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二、交流互动更丰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仅用语言的描述难于清楚地表达,有时需要画图,有时需要实际操作,有时需要列式,等等。很多时候,学生的观点不能一一展示,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剖析。而信息技术就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些。例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有这样一道习题:①在集合圈内有12个桃,请用涂色部分表示分数1/4;(学生展示了多种方法)②自由选择图形及数量,用涂色部分表示分数1/4。做到第二小题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资料库,学生创作出了若干个用小正方形表示的1/4,用若干个三角形表示的1/4及用若干个相同的小动物表示的1/4。后来,更有学生大胆地提出可以用100个或1000个或更多的苹果看做一个整体,把他们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总数的1/4。信息技术的使用,帮助学生冲破了数的禁锢,打开了思路,真正领悟到了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易突破

有些数学知识非常抽象,用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其局限性,难以突破难点,学生也会觉得数学枯燥、深奥、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使用了信息技术后,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通过动画观看沿着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分成若干份,然后通过拼接转化成长方体的整个过程。学生会发现圆柱体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圆柱体越接近一个长方体。通过这么直观的视觉冲击,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圆柱体与长方体各部分的关系,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学容量足够大

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师在例题的出示、板书主要思考过程等方面,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因此导致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够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会出现拖堂的现象。在统计图表的教学中尤为突出。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认识图表,分析图表,比较图表,绘制图表。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节约教师示范绘画、出示内容的时间,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方便快捷地掌握知识,抓住数学的核心概念,进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笔算及混合运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在教学新课后,可以进行当堂检测。教师将检测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在电脑上答题,然后电脑会很快回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提高拓展题,加强他们的思维训练;对于答题错误的学生,由电脑再出类似的题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学习,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素材,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是教学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势必给数学课堂带来从形式、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变革,也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4.信息技术让语文课更精彩 篇四

[关键词] 激发情趣 创设情景

[摘 要]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问题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信息技术开阔了语文教师的知识空间。教师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知识的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想象,突破训练思维,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语感,激发美感。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内容摘要: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问题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信息技术开阔了语文教师的知识空间。教师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知识的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想象,突破训练思维,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语感,激发美感。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拓宽教学空间、激发情趣、创设情景、培养语感、提高效率 正文: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我谈谈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一点体会。一.信息技术开阔了语文教师的知识空间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有很多知识教师并不是完全掌握。教师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比如《恐龙的灭绝》一课,我们仅仅听说过恐龙,但是它们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我们也无从知晓。教师在备课时通过信息网就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恐龙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在网上查到恐龙的图片资料,并通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它是哪一类恐龙,有什么特点。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

1.运用信息技术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了信息技术教学后,可创设情景、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事物,同时也可使课文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字词变得容易理解。比如《将相和》一课,其中一词“负荆请罪”让学生去说,学生很难理解。当看过画面之后,他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轻而易举的就说出来了。

又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因为我们不了解外国风情,所以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来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在教学中可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美丽。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丰富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黄继光》一课,教师放映一段电影录象,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教师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情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录象后,老师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黄继光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黄继光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训练思维

《葡萄沟》一课,作者围绕葡萄沟主要写了葡萄的颜色、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二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段,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是什么颜色的,先用彩笔画一画。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4、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提高朗读能力

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常常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教学。为了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体会感情,在朗读时,自己充分利用多媒体画面,指导学生朗读。再如我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我先让学生仔细体会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地读一读,最后听听画面中的配音,将自己的语气和配音进行比较之后,教师再指导、鼓励学生个别读、跟读、小组赛读等,多读几遍之后,学生进入了情境,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来了。课文内容不同,运用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同。在写景、写情的文章中,配上一段美妙的音乐,来烘托、渲染气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放一段适合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桂林山水的壮观景象,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加上范读时慢时快、时轻时重的节奏,让学生从音乐中欣赏朗读,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之中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范读后,鼓励学生—谁读得好就给谁配音。学生听了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培养语感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普罗米修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能深刻的展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可见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6.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激发美感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象、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因为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欢快、或沉闷,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触动学生理智、改善认知行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教材,如《趵突泉》、《鸟的天堂》、《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录音、录象、投影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三、信息技术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 1.运用网络资源可主动获取知识

在识字教学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如在《识字》一课的识字教学中,在计算机上为这课的11个生字建立了资料库,每个生字都设置按钮,有字音、笔顺、字义、词语、趣味识字等内容。学生只要按住按钮,就可以自学到相关的知识。比如,当学生按“茫”字趣味识字的按钮时,画面上就出现了“茫茫的草原”、“茫茫的雪地”、“茫茫的云海”等画面,学生借助画面就可以理解到“茫”就是广大而无边际的意思。

2.借助网络资源可以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

如《望庐山瀑布》一课中,学完正文后,由学生从网上自选一首写景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为学生学习古诗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5.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更灵动 篇五

【摘要】:多媒体教育,正出现在音乐教学课堂,现代化教学设备给我们敞开了无限广阔的学习空间,信息技术进入音乐课堂,助音乐教学,使乏味的音乐理论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直观化,实现了音响与画面的动态结合,充分发挥音乐形象的感染作用,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的不足,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关键词】:兴趣

理解和鉴赏

优化

有效性

多媒体教育,正出现在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视频、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教以来,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尝试着将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精心组织生动而富有活力的音乐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引起好奇。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可尽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直

观的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例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蒙古人民生活的美好画卷: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宛如白云一般、一顶顶蒙古包洒落在草原上、“那达慕大会”上蒙古人民载歌载舞、进行摔跤、射箭、****比赛等场景。极具异乡情调的生活环境、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场景是那样新颖,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产生进一步了解蒙古人民及其生活的兴趣。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必然乐此不疲。再比如:我在上三年级的《只怕不抵抗》这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几首抗日歌曲视频,然后结合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我把难点节奏设计成闯关入敌营的游戏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使学生能很快地掌握难点节奏,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愿意学,实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有机整合,使学生们能够用心的上好每一堂课。

二.在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在音乐学科中,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音乐教学中,除了要使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又要使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要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美,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单单一味地给他们听音乐是很难做到的。纯粹听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不明显。而如果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加上动态的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学生便会更感兴趣,同时也对音乐能有更主观的理解。如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一课,如何让学生从众多的音乐片段中分辨出乌龟与兔子的音乐形象是教学的重难点。我制作了乌龟和兔子跑步的动画,分别配上大管、单簧管的乐曲。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单簧管音域宽、高音优美动人,善于演奏快速的曲调,好像小兔子活泼轻巧、蹦蹦跳跳的样子,情绪是欢快的;大管音色低沉、浑厚,音乐速度慢,适于表现乌龟的沉稳笨重。学生们对大管、单簧管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两种音乐形象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随着音乐童话故事的发展,准确地判断并做出乌龟及兔子跑步等不同动作。只有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来,才能更好的发掘学生们的艺术潜质。

三.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例如在欣赏教学中,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如:教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利用电脑动画,将月色朦胧安静的的夜晚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了安逸的情境;又如在对学生声音的训练中,通过现场录音对比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自己的声音的直观了解,把抽象的现象形成具体的东西,学生也就学得有趣,学得扎实了。集音、形、色、像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乐理教学,不仅课时容量大,而且生动形象,比起传统的乐理教学省时增效。

四.在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环境和手段上怎么让学生来爱上你的课呢?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自身首先要对教材有全面而充分的了解、掌握,然后可以创设音乐情境,启迪学生欣赏美。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较好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帮助、促进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我让学生带着“我国各个地方是怎样欢度新年的?各国人民在过新年时有些什么不同的习俗呢?庆祝新年的歌曲还有哪些?”等问题,上网自主查找资料。学生们学习气氛高涨,积极探寻^解答。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了解了不同地方、民族的文化。这种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式”学习能力。

通过实践我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牵手”,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的迷人,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形态美和情感美。

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更灵动

阜新市清河门区实验小学

6.让物理课堂更精彩 篇六

——“四步疑”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广东省化州市那务中学

黄广明

多年来,我国高中物理教育一直遵循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分析,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材施教;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缺少主体性心理环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凭经验教学,不便于及时了解学情,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课内生成、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高中《物理新课程》把课程定位为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科学)、理解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笔者采用的高中物理“四步疑”教学法,即“自学归纳质疑——精讲综合释疑——讨论深入排疑——练习迁移解疑”,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努力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四步疑”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及心理压力,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已在部分学校中推广,反映很好。

1、自学归纳质疑。

疑,即疑问、疑惑,亦曰疑义、疑难。获知始于生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指导学生感知、认知、获知的原则出发,笔者设计并运用了“四步疑”教学法。上课之前,就布置学生预习要讲的内容,在老师指导下看书,并要求学生精读教材,查找相关教辅资料、网上资料。学生之间可以合作交流,也可以带着问题进实验室做一些简单实验,领会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学会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体会教材的深刻内涵。如教材到底讲了哪几个物理问题,如何理解?科学家是如何来研究它的?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品格?学习这些物理知识怎么解释自然(科学)现象,有什么实际意义?

要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物理学知识,感受到物理学的美,做自学笔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归纳能力。自学并不是一般的浏览教材,而是阅读----钻研----思考----合作----实践的过程,指导学生自学,让他们抓住教材的脉络和要点,大胆质疑。善于质疑者必善于学习。然后通过课前的5分钟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请1~2个学生概括教材所讲内容,并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这些题并非普通的陈述教材内容的题目,而是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这些题来检测自学的效果,使学生的自学情况在这儿得到展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巩固自学的成果。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解读方法和学习策略,学生通过阅读——钻研——归纳——检查——反馈——理解的过程完成自学归纳质疑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渐渐养成由“不读书”到“读书”,由“不会读书”到“会读书”,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逐步适应物理学习的要求,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学习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课前5分钟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设计如下:

首先请一位同学说说通过自学这节课懂得了什么 ?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再请3位同学分别回答如下3个问题:

①水平方向上踢出去的足球为何最后静止 ?

②为何火车刹车慢,汽车刹车快? ③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后,老师要快速做出判断,学生通过自学哪些还不够明白,哪些还需要拓展加深?要提高预设能力及课内生成能力,为精讲综合释疑做好铺垫。

2.精讲综合释疑。

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产生了疑问,要通过老师的综合讲解得到解决。精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基础上把重点与难点讲透;如果不把重点与难点讲透,就会使自学落空。如果讲得面面俱到,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就会成为满堂灌,使自学流于形式。教师必须通过精讲来启发学生灵活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课内生成能力。老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把解决疑难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抽取出来,提炼出带有共性的内容,注意物理过程的分析,注意介绍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按照自己思考的路子抽取需要的知识,用以填补思路中的“空白”,连接思路中的“断点”。

教师讲得精,学生听得也就认真,如果讲得过多,学生的大脑反而不易集中,不易抓住要点。精讲可以改变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也可以克服他们阅读不思考,自学不质疑的毛病。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惜话如金,从不多讲,而是通过综合精讲来提高效率。精讲综合释疑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

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精讲综合释疑的内容设计如下 :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①F =0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状态称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 描述的是 F=0的状态,并不表示物体不受外力,而是合外力为零。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来描述。

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② 惯性可以理解为物体保持原有速度的本领强弱。

③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有惯性。

④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在讲授时,要特别注意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加强教 学,实现自学与精讲的和谐融合。

3.讨论深入排疑。

物理知识不仅是物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括物理思维的过程。常听到学生反映,物理知识学易、理解难,学生常常是望题生畏,唉声叹气。从多年的高考物理成绩看,物理的平均成绩总是比较低的,它既反映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也反映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理解不透彻;分析讨论钻研不深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佳;重理论、轻实验和实践所致。为了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有必要给他们一个讨论问题的机会。为此在精讲释疑后设置了10分钟时间的讨论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行讨论,将课堂知识引向深入。

要注意科学设计讨论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2~3个讨论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 趣味性。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趣味,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意识与欲望。② 科学性。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严谨、准确、科学。③ 引领性。问题的设计要引领学生去思考、探讨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勇气与学习信心。④ 深刻性。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思想与内涵,有深入讨论的价值,能够加深对物理规律的准确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⑤ 应用性。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要激发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习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表达意识,为此老师要讲究策略与智慧,注意巧妙设计,使讨论的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如,① 合作研讨。可将班级同学每 4个人一组,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每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研讨,每个人都必须积极参与,积极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形成小组的共同意见。② 友好比赛。开展小组之间的友好比赛,形成小组之间的比赛心理,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进行2~3分钟的小组交流,老师进行激励性的点评。③ 互为人师。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见解,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思维空间,进入思维的深层状态,激励学生善于做“老师”,相互为师,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有利于师生伙伴关系的建立。④ 适时点拨。教师要抓住关键时期进行点拨,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难点进行点拨,要将讨论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讨论的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经过老师点拨后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尽量交给他们去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促使学生在自学中潜心思考,提高使用工具书与参考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教师精讲过程中独立分析,提高为取得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和问题答案的自觉性。

讨论的过程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的学生看上去好像已经懂得,“有货倒不出”,其实往往是思维在某处受阻,一经点拨,就能畅达其意,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和口头表达,获得信息反馈。因此,通过讨论和质疑,善于提出表面矛盾,让学生深思,让学生亲自体验“跳起来摘桃子吃”的心情,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从而激发出深入求知的兴趣。为了使讨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并获得理想的结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特别要鼓励那些敢于发言和勇于争论的学生,使讨论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还要留心观察,把握动向,针对出现的问题,抓住时机,予以适当的点拨。

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讨论深入排疑的10分钟讨论题设计如下:

①为何车开动时,乘客向后倾倒,突然停止时,乘客向前倾倒?

(车开动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前进,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的缘故;车突然停止,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的缘故)

② 地球从西向东转,为何跳起来的人落回原地?

(地球从西向东转,人也跟地球一起从西向东运动,当人跳起后,由于惯性人保持从西向东的运动速度,故人仍落回原地)

要强调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强调小组内部的合作。

4.练习迁移解疑。

教育心理学认为,一种学习可以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习惯上叫“迁移”。迁移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正迁移的进行应是教师的职责。练习的过程就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解题练习,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抽象出来的概念和规律进行反思,使前后知识相互衔接,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迁移。

解题就是练习,就是解疑的过程。物理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每节课布置3个左右的典型练习题让学生限时练习,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及步骤,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指导解题练习中,要选择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的例题和习题,充分发挥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功能,发展动态思维,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对学生的解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评,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难度适当的习题,才能消除死套题型的定式影响,逐步培养寻求变异、不依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的正确迁移。

小结,是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也是对新知识研究性的探索。因此,还有必要加强题后小结和编题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排除疑难,清楚知识的脉络联系,找出问题的关键,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的内容时,练习迁移解疑的10分钟的练习题设计如下:

a.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厢原处,这是因为:()① 人起跳后,车厢内空气给他向前的力,带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② 人起跳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③ 人起跳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④ 人起跳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b.在平稳行驶的轮船的天花板上,用软质电线挂一个电灯,船中的人不看窗外,当轮船匀速行驶时,人看到电灯();当轮船突然减速时,人看到电灯();当轮船突然加速时,人看到电灯()。

c.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但为何要向前滑动? 最后留两分钟左右的时间点评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落实教学的效果。

7.Scratch,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篇七

第一种, 我们称为实例法, 即让实例来帮助我们解决比较难理解的概念。

比如, 在讲授算法在程序设计的重要性时, 我们会反复强调算法是一个程序的“灵魂”, 一个好的算法会创造一个好的程序。虽然我们反复强调, 但学生听了多遍仍然不明其理。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解释。我在上课时谈到这个概念时, 就会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关于“烧水沏茶”的故事。小明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没有开水。开水壶要洗, 茶壶、茶杯要洗, 火已生了, 茶叶也有了, 怎么办?通常方法有三。办法一:先洗好开水壶, 然后装上凉水, 放在火上, 在等待水开的时候, 洗茶杯, 拿茶叶, 等水开了, 沏茶喝。办法二: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然后洗开水壶, 洗壶杯, 拿茶叶, 灌水烧水, 最后坐等水开了沏茶喝。办法三:先洗开水壶, 然后装上凉水, 放在火上坐待水开, 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 洗壶杯, 沏茶喝。这个例子一举出来, 学生们马上会判断出第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因为后两种办法都“误了工”。在这里, 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申概念:既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称之为算法, 同样, 解决同一个问题, 我们会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虽然每种方法或许都能解决提出的问题, 但并不是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最合适或是最巧妙的。上面的三种方法都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但只有第一种方法是最省工省时的。所以, 我们说算法是一个程序的“灵魂”。在这样的讲解下, 学生频频点头, 表示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二种, 我们称为游戏法, 即借助一些具体的小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回味, 在游戏中成长。

例如, 在讲解算法的特征时, 我们会介绍算法的五大特征:有穷性、确切性、输入、输出和可行性。虽然算法的五大特征文字不多, 但真正想让学生完全理解五大特征却很不容易。为此, 在讲授这五大特征之前, 我先让学生去玩“野人过河”的游戏。野人过河问题属于人工智能学科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有三个牧师 (也有的翻译为传教士) 和三个野人过河, 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 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 如果野人的人数大于牧师的人数, 那么牧师就会有危险。要求学生找出一种安全的渡河方法。刚开始看到有游戏玩, 学生们首先的表现是兴奋, 但时间不长, 就有些学生发现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牧师被野人吃了N多次, 这时就表现出泄气, 更有甚者把装人的小船在两个岸边来回的移动。对此, 我看在眼里, 喜在心头, 这正是我需要的例子, 我利用教学监控软件把这段视频录制并保存了下来。当然, 也有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 解决了问题, 当然, 这也成了我解释算法五大特征的素材, 我同样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把视频进行了录制并保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以后, 班级中出现了两种人, 一种是有成就感的人, 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另一种是郁闷的人, 始终没有解决问题。这时, 我开始讲解关于算法的特征。首先解决的是关于确切性。我播放了把装人的小船在两个岸边来回的移动的视频, 大家看了哄堂大笑。借此机会, 我向学生解释说这不符合算法的确切性, 因为反复移动小船并没有做有意义的行动, 来来回回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是在浪费时间。所以算法的第一个特征是确切性, 即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接着, 我又播放了完成任务的学生的视频, 在视频中学生利用准确的步骤完成了所有的操作, 达到了目的。这时, 我解释说这是算法的第二、三个特征:有穷性与输出。即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 即有穷性;最终达到目的了, 反映了对事情的最终结果, 这个在计算机中称为输出。这样的讲解, 一方面让学生加深了对算法的五大特征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游戏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活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一些纯理论的概念借助于游戏加深了理解。

第三种, 我们称为实战法, 即学生先跟老师一步步的做, 做完之后再讲, 即先练习后讲。

例如在VB教学过程中, 经常要介绍对象的属性, 即用VB的属性窗口去设置常用对象的属性。这样的内容, 如果直接用讲授法来上的话, 效果往往会很差。因为这部分内容一开始先是大量的概念, 然后才是实际操作, 而学生很多情况下能坚持听一段时间, 但时间长了以后, 前面的内容会遗忘不说, 后面的内容也没有心情去认真听讲。在这种情况下, 我首先要求学生跟我一起操作, 我做一步, 他们做一步。比方说先添加三个对象, 分别是标签、命令按钮和文本框, 然后尝试更改三个对象的标题。通过比较, 学生会发现标签与命令按钮中存在着caption属性, 而文本框中是没有的。要改变文本框中所显示的文字内容, 就要设置文本框的text属性。对于学生已经认识的英文单词, 只要他们懂得中文意思就不再重复讲解。同时, 学生也通过实践知道, 要更改标签或命令按钮上显示的文字时可以更改对象的caption属性, 而要更改文本框所显示内容时, 要设置它的text属性。

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不同的知识需要有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 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助于他们理解知识的教学模式。这样, 不仅能使教学更生动形象, 有滋有味, 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达到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摘要: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实例法、游戏法和实战法三种尝试, 改变信息技术教学中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8.运用信息技术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篇八

[关键词]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1

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还能促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变化,使教育能够真正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历史更感兴趣,让历史课堂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成了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探讨。

一、有效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重要的源泉之一。”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可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和已经过去的经历,不能直接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既遥远又陌生。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好的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历史课堂就是教师的“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课堂导入无非就是教师的讲授。这种“一言堂”的方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以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能把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集于一体,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视野,以生动、直观的特色和强大的多功能,将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的形象美、音韵美、意境美。例如,学习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时,笔者播放了歌曲《回家》:“回家,回家,我需要你;回家,回家,马上来我的身边……”同时展示了摘自新华网有关春运的一组照片,然后提出问题:“家”的情结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这种情结源于古代的什么制度?你怎么看待?通过以上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新课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更深入地学习新课知识。学习《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一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郑和下西洋的一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郑和下西洋需要面向世界的胸怀,当今是全球化时代,我们同样需要面向世界的广阔胸怀,但是大家知道在明清时期我们国家实行闭关锁国,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那什么时候中国人开始觉醒,面向世界向西方学习?”通过图片展示和提问激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好奇心。

二、美化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黑板和挂图,学生在这样的静态形象为主的学习环境中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单调。计算机辅助的信息技术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同步的特点,能美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计算机辅助的信息技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描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变静态的学习环境为动态的学习环境,变枯燥、抽象的知识为生动、具体、直观的内容,快捷、明了、高效地给学生提供知识信息,使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笔者在进行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教学时,循环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同时在屏幕上展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青铜器、瓷器、纺织业等方面的历史图片和古代人民制作工艺品的场景。通过信息技术将历史教材中平面的教学内容变为立体的教学内容,纯文字的描述变为声音、图片、动画等一体的展示,使学生牢牢掌握了本课知识,并感叹于古代手工业作品的精美,感叹于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在讲授东汉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时,如果光是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制作原理,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到这一点。类似的,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作原理也可以被制作成动画,通过形象、具体的展示,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所教内容,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事实。又如学习《罗斯福新政》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再现美国第32届总统竞选的场景并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屏幕上出现罗斯福和胡佛的照片,同时展示出当时竞选的实际票数,学生的兴趣大为提高。在讲解罗斯福新政内容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场景,展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就业危机、社会危机的历史史料和图片,从而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历史事实研究的兴趣,并将学生分成罗斯福新政智囊团的各个小组, 让学生针对各类危机出谋划策。在学生讲述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罗斯福针对各类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的史料和图片,学生通过对比对这部分知识就能很好掌握。另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中外学者对于罗斯福新政的最新评价,使学生开阔眼界、激活思路,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事实。

三、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提升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新课程的改革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多媒体计算机具备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这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这一显著特点使计算机技术不仅成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而且也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比如现在教学中流行的微课、MOOC等。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方法和立场,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和发展地认识、评价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并且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分析现实问题,预测未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学不能照搬书本,而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让他们拓宽历史知识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比如讲授抗日战争时,历史教材中对国民党正面作战的评价不是很高,素材提供得也不多,但反观历史,正是由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努力作战,才有可能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主动性,通过计算机最大限度地查找包括文字、图片内容等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当年参加抗日的老兵或档案馆人员进行咨询。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与抗日老兵或档案馆人员的直接交流。这样的课堂将别有一番感觉,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也会更深入细致,从而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育是百年大计,而教师是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已成为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想在信息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熟练掌握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技能。所以,作为当今时代的历史教师,一定要紧跟形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让历史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在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进取,为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科学素养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西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指南[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陈钧.教师获取信息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九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阳泉十六中学 桂芳

摘 要: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重要的训练。中学生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情感的激发熏陶;掌握语言的规律;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也靠读。进行朗读教学,主要从朗读的方法上进行合理的指导,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精彩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只有调动一切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呢?我认为,朗读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上。于漪老师也曾谈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可见,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必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并受到思想道德及美的教育。一篇课文的教学效果,与朗读的质量关系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质量的朗读就意味着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原苏联著名政治家、文艺评论家卢纳察尔斯基说:“许多隐秘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一切心理上的奥秘都在那种文学作品诵读的高度修养中弄明白了。”许多中外的文学家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朗读实际上是他们文学创作实践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唐代的白居易不是曾经多次将自己的诗诵读给老妇、老叟听么?这其中固然有追求通俗易懂的因素,但通过诵读来增强艺术效果却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中国古代文人学习时不是特别注重吟诵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譂,”是人人知道的名言,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俄国诗人普希金则是反复诵读自己所有新作品。他边诵读,边核对内容与形式的准确性。既然如此,语文教师作为一个再现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艺术家,就不能不把朗读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学生不知道应该按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更不知道怎样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次听课,偶尔听到一两次老师让学生起来读文章,结果那位学生将句子读的支离破碎,随意加减字词,掌握不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音也过小,更谈不上感情。象这样,连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正常进行,又何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以上情况,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朗读教学。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对朗读重视的程度及自身朗读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课本有如剧本,那么教师就是演员。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课文内在质量固然是决定因素,但是,朗读作为艺术的再创造不仅可以使课文本身的内涵表现得更为丰富和完美,而且可以弥补课文本身的某些缺陷,从而增强课堂效果。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象优秀朗诵家那样做到声情并茂,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使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决定的因素在于教师本人是否 2

真正把朗读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要想感动学生,教师自己先受到感动。这里,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进入角色是首要一步。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通常先查阅有关资料,再认真阅读几遍课文。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进入角色,通过朗读检查自己是否把握住了分寸。这样,在课堂上,我就能很快进入课文的规定情景,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范读时,我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我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在讲授《最后一课》、《听潮》、《安塞腰鼓》等课时,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学生们呼出常常一口气时,我就明白,我的范读已经受到了预期效果。

二、方法多样,提升能力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方法多样化,归纳有以下几种: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如果让学生学有榜样,除了模仿教师外,可以让学生欣赏名家的朗读录音,还可以让学生平时多听广播或欣赏电影、电视中精彩片段的对白,进行朗读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尽快提高。比如,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3

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又如,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像《海燕》、《安塞腰鼓》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可让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 4

同的感情„„有效的朗读指导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天上的街市》,我就是郭沫若;朗读《饮酒》,我就是陶渊明„„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四、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小石潭》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写解说词,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小石潭。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这种说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总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朗读意境,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 5

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朗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由于习惯的影响,有些教师常怕耽搁时间而越俎代庖,这势必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参考文献:

10.音乐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十

一、音乐设计必须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音乐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相联系。音乐的曲调必须与文章主题、情调乃至风格保持相对一致,能够与文章融为一体;反之,如果不顾教学内容而生硬运用音乐,只会画蛇添足,显得做作。

其次,音乐播放不宜过长。播放时间、长短应根据教学需要来定。比如用音

乐作为新课导入,时间最好控制在三分钟以内,配乐朗读可以根据文章长短来定。总之,教师要合理地适时、适量、适度地播放音乐,不能“一去到终”,否则就有喧宾夺主之嫌,让人觉得上的不是语文课而是音乐欣赏课。

再次,音乐不是随心所欲地点缀,必须是有用而为,不能简单体现为教学媒体的使用。一个好的音乐设计具有生成性,即通过音乐,可以生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发学生联想、想象,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音乐设计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播放音乐,可以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位老师在导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播放《好汉歌》作为背景音乐,来展现梁山好汉的万丈豪情。并借用歌词导入:“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一句体现水浒英雄好汉侠义的精神,今天我们来看花和尚鲁智深如何“出手”相助他人的?这样的音乐设计,不仅调动学生思维,还引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兴趣。同样,一位老师在导入《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播放一曲《欢乐颂》,平静、明快、欢乐的节奏调节了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

其次,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以配乐朗诵,师生共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拉近了与文本距离。一位老师在范读余光中的《乡愁》时,配上理查德的《思乡曲》,在忧伤惆怅的钢琴声中,同学们很快进入诗歌的意境。再如,一位老师在教《蒹葭》时,以《水边的阿狄贝娜》作背景音乐,配上设置好的画面,这样悠扬恬静的音乐和清新自然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气氛,缩短了学生感知古文情景时的时空距离。

再次,课堂小结时,播放音乐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拿上文的例子来说,在《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的总结阶段,老师播放《命运交响曲》。学生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贝多芬坎坷的经历,再来聆听贝多芬心理的音乐,就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表现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此外,课堂上学生自由写作时,恰当地播放轻音乐,可以调节学生紧张心理,在音乐声中轻快愉快地完成练习。这也体现了“愉快教学”的教育理念。

三、利用音乐尝试古典诗词的新教法:读与唱相结合

文学和音乐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古典诗词的辉煌成就,无论是《诗经》,还是唐诗宋词,他们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有许多诗词被我们现代人重新谱曲,且广为流传,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徐小风的《无题》、安雯《月满西楼》等。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大胆地尝试把诗歌唱出来,可以是老师唱,也可以学生唱。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并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语文课,喜欢语文老师时,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

总之,语文课堂合理引入音乐,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可以使一堂好课锦上添花,尤其在创设教学情境上,使学生轻松走进文本;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要教师使用音乐得法,就会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王小利

11.信息技术让新课程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十一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58-02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渗入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方式注入新的血液,促进教学技术快速发展。在课堂中如何高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应先从认真备好课做起,一定要设计好教学过程,针对授课的内容,将问题的提出、分析、讲解等内容,预先做成PowerPoint课件,使用时必须把握时机,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突破教学中重难点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引发思维,强化学习动力,提高实验的可视性,提高教学效率。

1 利用多媒体,巧妙引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也是这样的。在引入新课环节教师若能紧紧把学生吸引住,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在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很多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应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讲课时单凭语言的描述,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就能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

如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时,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先通过动画展示一只小鸟在高低不同的两棵间飞行,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再根据画面出示这样一道题: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5米,两棵树相距4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要飞多少米的路程?再通过动画将题中三角形显示出来。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以数学素材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时,学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熟悉的生活当中。

这样,利用多媒体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能使学生在脑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既建立了数学空间模式,又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这样便会让学生张开理想的翅膀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翱翔。通过动画巧妙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同时也展示了数学所蕴涵着的美。

2 运用多媒体,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教师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很好地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所谓彻底,就是能够从最简单的概念推出最复杂的结论。所以当学生觉得某个知识很难理解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学生有没有真正弄清楚这个知识点背后那些最简单的概念。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学生很难把三角函数彻底搞清楚,且很容易记混,更谈不上活学活用。三角函数最简单的概念就是sin、cos、tg、ctg这四个概念,这是三角函数的四个基本元素。可很多学生学了很长时间,只认识了这四个符号,却没能真正理解它们的内涵。如在RT△ABC中,∠C=90°,对应斜边c,∠A和∠B分别对应直角边a和b,若用多媒体课件将三角形几组边的比例关系和对应函数,采用动画交替闪烁显示出来,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于建立数学空间图形,作为难点的三角函数的四个基本元素的内涵也就容易突破了。

3 运用多媒体,提高创新能力

在当今时代,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创新是学生应具备的新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学生对创新充满兴趣。在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七巧板由七块板组成的,但可拼出2000种以上的图案,本节课借助课件、互联网,可以大大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因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地进行拼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先用课件展示七巧板演变过程,再播放几组拼图画面,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拼图,并通过展示台展示学生新作品,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再通过设计好的Flash动画,让学生拖动鼠标展示自己即兴创作的新作品,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利用网搜索些有难度的图案作为课后拓展,学生很可能找到些有一定难度的图案。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图形概念,视觉辨析能力、视觉记忆能力、认知的技巧得到提升,眼手的协调性、观察力得到锻炼,创造性、想象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位置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才干,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4 运用多媒体,提高了课堂效益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课件声光电图的有机统一,延长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若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如对一些经典题型利用课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减少板书时间,既可增大课堂容量,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既省时、省力、高效,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增强训练密度。

动画又比图形输出了更多的信息,利用文字的闪动、图形的变幻、过程的展示,化静为动,不仅增大了课堂容量,课堂时间好像是被计算机拉长了。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会省出许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多媒体对学生多重感官刺激的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课堂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

5 运用多媒体,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很多,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挖掘。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可播放一些介绍数学史料的视频,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如讲到“圆周率”时,可播放 “割圆术”视频,使学生了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上做出了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他提出的“约率”和“密率”比外国数学家早1100多年,等等。

通过这些视频资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激励学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数学的光辉成就,继往开来,为我国数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巅峰对决同义词及造句下一篇:危险的游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