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英语课程纲要

2024-09-03

趣味英语课程纲要(精选8篇)

1.趣味英语课程纲要 篇一

《趣味科学》课程实施纲要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类别:实践活动类

2.适合年级:六年级

3.总课时:18课时

4.开发者:徐洁琼

二、课程性质

《趣味科学》课程是以科技小制作为主体,结合课本所学并适当拓展,用以揭示生活中常见魔术背后的科学知识,其材料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孩子们可以在课堂外就地取材进行研究,让孩子明确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爱科学的一门扩展性课程。

本课程内容以问题或情境引出内容,运用多学科来解决问题,体现了STEM理念。同时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趣味科学》这一课程的实施目的就是打开孩子们探究身边科学的大门,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明白科学无处不在。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科技制作的探究热情和制作热情,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产品。

2.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探究及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悟科技的进步,科学的伟大。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三角形结构比较稳定,且承重能力强。

2.知道杠杆平衡原理。

3.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4.了解常见动力种类并知道反冲力及热力和弹力。

5.知道电动机内部结构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6.知道叶子拓染及叶脉书签的制作原理。

科学探究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得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来记录探究过程并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及结论,并与同学弹力交流。

3.通过运用多学科,多方式来解决科技制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科技制作和科学现象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及能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并能在反思实践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人类可以不断改进产品以适应自己的需求,而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物理中的结构学、力学和植物学,从这几个领域中选择了11个小课题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乒乓球叠叠高、制作小杆秤、制作“不倒”蛋、纸船承重、气球动力赛车、热力旋转灯、水火箭的制作、创意投石机、简易电动机、叶子敲拓染、叶脉书签等内容。面向六年级开设,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应用主题,让学生逐步探索科技小制作的秘密,理解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初步培养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专题

内容

形式

课时

结构

1.乒乓球叠叠高

实践探究

2.制作小杆秤

实践探究

3.制作“不倒”蛋

实践探究

1.纸船承重

实践探究

2.气球动力赛车

实践探究

3.热力旋转灯

实践探究

4.水火箭的制作

实践探究

5.创意投石机

实践探究

6.简易电动机

实践探究

植物

1.叶子敲拓染

实践探究

2.叶脉书签

实践探究

五、课程开发原则

《趣味科学》是一门实践活动类课程,因此在教材编写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课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关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实践、体验和创造等,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开放性原则。

教师应开放活动范围及活动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表现为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自主实践;教师的活动方式表现为创设情境、参与合作、指导帮助。

(三)灵活性原则。

课程设置在注重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理论研究组合的同时,更要突出客观实际需要。且教师应从考虑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更好的教学。

(四)趣味性原则。

课程编写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高段小学生认知特点及趣味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内容,并以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具有适当的挑战性及创造性。

(五)生成性原则。

校本课程必须在开发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修订,并在实践中将其逐步充实完善。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科技小制作为主要内容,要有计划地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及制作的过程,及时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指导帮助,共同完善科技小制作,过程中应激发并保持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是一种互动式、参与性、过程性及成果性的评价,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不可估量作用,具体可用基础性评价、养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1.基础性评价

本课程学习评价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实际,评价学生对科学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制,分为“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四个等级。

2.养成性评价

评价写生在尊重科学事实、乐于探究、善于观察与发现等方面的表现,是长期性的积累评价。

3.表现性评价

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法。学生间相互评价成果作品是表现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2.趣味英语课程纲要 篇二

关键词:以史叙事,以史为鉴,以史为线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过“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 才之帅也”,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1)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承担着完成大学生道德导向建构的使命。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是分散在四个学期讲授的不同课程, 而且每门课程都有着鲜明的教学目标, 但四门课同属于一个课程体系, 是以不同的知识信息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彼此间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一体化的有机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的不同课程之间在教学上的呼应有助于在教学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作为前置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思修”课) 与作为后继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以下简称“纲要”课) 之间的有机联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思修”课培养学生宝贵的爱国主义情怀, 而“纲要”课则“以史叙事”让学生深刻理解理性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涵;二是“思修”课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而“纲要”课则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将人生观的树立与对国家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担当统一起来。在两门课程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会形成1+1大于2的教学效果, 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以史叙事”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统一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大一是大学生对大学学习最富有热情的阶段, “思修”课是大学生入学后接受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修”课的教学重点, 激发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是大一新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史叙事”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

1.“以史叙事”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更加鲜活。

历史中流淌着的是一个民族的DNA,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定庵续集》中说过“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 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 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历史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历程, 彰显着一个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 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见证的既是中华民族欲火涅槃般的苦难历程, 同时, 也见证了一代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为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奋斗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涌现了曾国藩、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不胜枚举的近现代历史风云人物, 他们在完成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思修”课的教学中, 以这些历史人物为案例来讲解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传统的理解更加鲜活生动, 也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动力。“以史叙事”来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价值在于它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教学内容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而是让大学生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客观阐释中感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力量。

“纲要”课作为“思修”课的后继课, 在完成本门课程让大学生做到有关近现代中国的“两个‘了解’”、“三个‘懂得’”这一教学目标的同时, 还要承接和深化“思修”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不过, 与“思修”课中以近现代历史风云人物为案例讲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时侧重于将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永恒的民族情感不同的是, “纲要”课侧重的是近现代以来一代代中华儿女中的仁人志士发起的爱国方式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历史意义、成败的原因分析, 从而引导出爱国主义方式的时代价值。

2.“以史叙事”强调爱国主义方式与时代精神的同质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 (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社会情感, 但是, 爱国主义方式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创造历史, 但他们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 (4)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方式和行动往往是不同的。” (5) 正如魏源所言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两大历史任务,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中华儿女的爱国运动和爱国方式的价值几何有着鲜明的时代性, 符合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需求的爱国主义方式是与民族的需要一致的, 是科学的、进步的, 否则, 空有爱国之情, 往往会造成“拳拳爱国心”办了“误国”之事, 比如, 矢志不渝地怀有复兴民族之志的康有为, 虽然倡导维新, 但在维新失败后仍固守“忠君”思想, 在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中参与上演了“张勋复辟”的历史闹剧。爱国主义方式的价值是与民族的时代需求密切相关的,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民族生存的伟大需求, 而在现代中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处于民族复兴这一历史阶段, 爱国主义方式的价值标准有了新的内涵。

在“思修”课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中谈的就是在当前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爱国主义的内容, 并强调“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指出在当前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 “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新的核心,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毛泽东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 同样, 明天的中国也是今天的中国的发展, 高校是学校育人的最后一站, 即将步入社会参与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任务的大学生, 既是明天的中国的“剧中人”也是“剧作者”。“如果个人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同时又是观察者, 那么, 他对社会的认识就不是孤立地囿于自己的生活视角来理解社会, 而要把一个观察者的视角纳入到社会活动中。” (6) 康有为固执地坚持以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 而没有看到在社会生活中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这使他成为“张勋复辟”这幕历史闹剧中的丑角,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 也是历史的悲剧。教师在肯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的同时, 也应该强调大学生务必认识到在当代爱国主义方式与时代精神统一于改革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应当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更应当注重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以引导” (7) , 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理性的、科学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方式中得以抒发。

二、“以史为鉴”使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历史责任的统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6号文)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文) 精神,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 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 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 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8) “思修”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确立人生理想信念的重要课堂, 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统一起来, 是该课堂需要完成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责任, “思修”课可以采用“参照近现代历史人物, 选择不同人生价值”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人生道路和社会责任的思考。“思修”课可以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正反两方面历史人物在个人理想信念与民族责任之间的选择, 比如, 让学生对照孙中山和袁世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以及他们的人生道路选择与民族命运的关系, 孙中山“爱国之心极烈, 为人又好学深思, 满脑理想, 欲施之于中国” (9) , 将个人的理想与救亡民族的社会历史使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为完成民族大业, 他一再碰壁终不悔, 一再遭遇挫折终不馁, 矢志不渝, 死而后已, 最终成为举世华人公认的一代伟大领袖;而袁世凯则奉行“个人权力至上”的信条, 不顾国家命运, 即便在被迫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在国务会议上将之“奇耻大辱”的话语言犹在耳之际, 便把他的发愤之言忘得一干二净, 未作任何富国强兵之举, 却去赶制龙袍, 忙着做起了皇帝,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称袁氏此举为“知耻而无耻”。孙中山先生选择的人生之路既是实现他个人理想的道路也是完成民族历史使命的道路, 使中山先生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化;而袁世凯选择的人生之路虽然是实现他个人皇权理想的道路, 但却与民族发展需求相悖, 是倒行逆施之举, 最终使之身死名裂, 遗臭后世。孙中山的人生道路与民族需求相一致, 成就了中山先生的万古英名, 而袁世凯选择的人生道路与民族需求相悖, 造成了他的遗臭万年。通过这种对比, 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人生价值与民族社会责任的一致性的必要性, 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当前社会背景之下, 大学生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 才能实现个人人生之路与民族复兴之路的统一。

三、“以史为线”在教学实践中建立“思修”与“纲要”之间的课程互动

“思修”与“纲要”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构成部分, 两门课程分散在大学第一、第三学期, 但“以史为线”可以在两门课之间建立有机的课程互动。“纲要”中大量有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案例, 而且因为“纲要”课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包括近代和现代两个部分, 在这两个历史阶段, 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恒久性与爱国方式的时代性统一于时代精神, 这成为“思修”课宝贵的教学资源。“思修”课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而“纲要”课在完成本门课让大学生做到“两个选择”、“三个懂得”的同时, 还要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教育目标,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10) 。“以史为线”还有助于让大学生“参照近现代历史人物, 选择有价值的人生道路”。因此, “思修”课与“纲要”课之间需要建立必要的课程互动, 以课程组为依托, 探索“以史为线”定期联席教研、交互听课、定期联席集体备课等教研教学模式, 从而使两门课程相互连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最后融合统一的局面, 以避免“思修”、“纲要”课程组的教研陷入自我封闭的局面, 使课程之间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上建构有机联系。

注释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07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学习出版社, 2012

4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7)

5 曹宪荣.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关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思考.理论导报, 2011 (3)

6 王晓升:个人活动抑或社会结构?--马克思历史观中的观察者视角与参与者视角.学习与探索, 2011 (4)

7 陈勇, 梅红, 王欢.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回顾。基本经验和探索创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9)

8 http://www.moe.eol.cn/edoas/website18/19/info26219.htm

9 唐德刚:袁氏当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落实纲要精神 深化课程改革 篇三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印发,宣告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完成了本次修订,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本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其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更加重视德育”“更加关注能力”“更加体现时代特色”“更加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四个方面。而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其实,在关注改变了些什么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哪些是没有改变的,也就是,哪些是坚持的,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因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为了宣传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理念,让新的理念更好地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本刊从本期起开设“课程标准研究”栏目。本栏目力图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反映课程标准修订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为广大读者了解和使用课程标准(2011年版)服务。欢迎踊跃来稿,稿件请发至E-mail:mathemu@163.com。

新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我国掀起了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在新的课程理念引领下,经过十多年实践,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在课程改革实践进程中,教育部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完善,并经过严格审议,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决定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件大事。2011年版新标准的正式出台,无疑会给中国基础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带来深刻影响。为了深入宣传新标准,并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了解新标准的精神实质,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教学论专家李铁安博士。李铁安博士长期关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学术观点,新近又主编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丛书》,对新标准的精神实质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与解读。

记者: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实验稿所主张的新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基础教育面貌有了很大改观。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又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请您谈谈:新标准经历了怎样的形成过程?

李铁安: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在十年改革实践过程中,也确实听到一些对课程标准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实验稿本身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恰恰反映了过去十多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经历的是一场伟大、深刻而生动的教育实践。这十多年,也是中国教育经历的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区间。

实践是检验改革价值追求与方向的客观标准。实验稿与课程改革实践相互推进、相互校验,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实验情况调研和修订工作的通知》;2007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并正式启动了对实验稿的修订工作。为做好修订工作,教育部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两次组织面向全国的大规模调查。此外,各学科修订小组还组织和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调研工作。这表明:新标准是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精心修订及严格审议下形成的。

记者:听了您的论述,我对新标准的形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李铁安:新标准有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与实验稿相比,应该说,理论基础更为坚实,架构更为系统,课程目标更为厚重,内容选择更为科学,实施建议更为适切。

更重要的是,新标准蕴含着对教育的更深刻的价值追求。新标准以实验稿为文本基础,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根本要求,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标指向,以充分发扬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切实解决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为实践依据,以理性借鉴国际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为重要参照。

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彰显了课程的文化观。课程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生,这是文化观下课程的基本立场。课程是学生怀着对知识、智慧、生命乃至精神上的需求去热情体验的一个动态旅程。只有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知识才称得上是课程,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没有给予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生命润泽的课程,就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深刻的课程。

文化观下的课程至少从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反映以下基本特征:价值性、主体性、社会性、过程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应该说文化观下的课程是基于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程实践活动,都能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与他人合作交流,逐步经历、认识和体验课程知识的结果与形成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和精神品质的不断发展。

记者:与实验稿相比,作为新标准的亮点,有些学科的新标准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如数学新标准中提出了“四基”目标。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您有什么看法?

李铁安:每一个学科的新标准无论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数学新标准由实验稿中的“双基”变为“四基”,实际是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新的重要调整,对目标体系中的内容作了重要补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重构,明确提出了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为内涵的“四基”目标。课程目标体系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就数学思想来说,它是指人类(主要是数学家)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包括数学家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性认识和反映,以及数学家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的思想创造因素。数学思想是数学真善美的统一,是活生生的数学灵魂。通过数学思想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透过数学知识和真理“冰冷的美丽”,体会数学再创造的过程,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的学习还可以启发、引导和促进学生整体认知结构(智力和情意)的形成与良性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欣赏、享受数学的文化韵味和文化品格。数学思想在学生心灵中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求真、向善、创美的过程。

就数学活动经验来说,它是指人们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积累起来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显然,学生通过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能够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最重要的是积累“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经验,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总之,是“从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的经验。数学活动经验也是学生主体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新标准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作为课程目标内容,这既是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的“课程内容也包括数学形成的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新增加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初步的科学态度”等课程目标实现的基本载体,而从根本上说,又是实现数学教育核心价值、体现数学课程性质的必然需要。总之,新增加的这些内容绝不仅仅表现为量上的增加,而是有其鲜明的内涵导向——突出了数学课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性与生成性的目标要求。新标准的课程目标强化了数学内容的丰富性、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综合性,使得新标准的课程目标更为充实和厚重。

记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加入了新的成分,如在附录中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等。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其他学科课程标准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吗?

李铁安:语文新标准在附录中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这个变化主要是强化对学生进行汉字教育的考虑。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还有比较明显的欠缺,事实上,不少高学历的成人也普遍地存在严重的书写问题。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包括中小学生与成人);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中小学的各个学段识字和写字的数量与内容究竟如何规定和选择,这是汉字教育中一个非常有讲究的问题。以往,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从来都是对字的数量进行规定,但对具体选择哪些字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在选字的问题上也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外,长期以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用力。比如,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十遍甚至二十遍以上。事实上,不同的字学习难度不尽相同,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

新标准推出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借鉴我国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集中了300个“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的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识字、写字教学先在这些字上下功夫,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共列出了3500个常用字,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这一学习要求具体化。引导学生先学习表一呈现的2500个字,更有利于学生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

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也是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所以,写字学习,不能简单地被当作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而掌握字形与书写技能的过程。在汉字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辨识正误、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摒弃浮躁情绪,静心求实,认真练习,努力提高书写质量。

其他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也都有一些标志性的变化。如生物学新标准以突显重要概念为标志,在内容标准的10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47个生物学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以命题的方式具体描述,并增加了关于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建议。化学新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和案例重新论证和修改,科学探究具体要求由三个方面扩展到四个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活动”内容,要求至少完成8个化学实验。这个变化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新标准附录中列出了20个学生必做的物理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记者:课程标准的修订必然会带来教材的修订,并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方式的改变。广大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

李铁安:毫不过分地说,过去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个创生过程。课程改革之前,中国教育教学的优秀传统以及问题弊端与改革所提出的新理念在新的实践中交汇激荡。这其中,广大一线教师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孜孜以求,大胆探索,积累出许多鲜活宝贵的经验,也离析出许多更加生动切实的问题。如果说,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浪潮,那么,广大一线教师才是真正的弄潮儿,他们才是创生教育文化的主力军。

新的课程标准确实在理论基础上更为坚实,在理念架构上更为系统,在课程目标上更为厚重,在内容选择上更为科学,在实施建议上更为适切。因此,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首先需要认真学习新标准。

审视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历程,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是:作为课程标准的实践者,广大一线教师能否准确而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的文本内容,是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基础,而能否透过课程标准的文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则几乎决定性地影响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所以,作为一线教师,要在新标准精神实质的导引下,不断理清和明晰新标准的实践价值取向,积极探索新标准的实践路径,从而扎实有效地践行新标准。

遥想十多年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船启航时,实验稿已然成为课程改革前行的航行图。而实验稿提出的新理念或许给一些一线教师带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茫茫然”和“敢问路在何方”的“戚戚然”,个中缘由千丝万缕,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如今,新标准已经颁布,尽管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这很可能是又一轮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但假使能以新标准的精神实质导引课程实践,或许会渐渐体验到新标准确有一番“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清新与温馨。因为热情而理性的实践总会激动人心!

4.高中英语选修7课程纲要 篇四

课程名称:高中英语选修7 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授课时间:36-40 课时 授课教师:

课程目标

1.通过本册学习,进一步强化、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尤其是加强阅读策略的培养、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期帮助学生达到课标的相关要求,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与此同时注重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2.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不可能会很好地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最根本的。因此,提倡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学会学习才是新课标着力点所在。

3.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词汇量的基础,何谈阅读能力的提高?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词汇量过低不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由于可利用单词太少而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而扩大学生词汇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量有继续加大的趋势,而且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时,问题设项的表述信息也在增加,而且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表述,而且有符号、图像、图表等;提问深入,事实理解从单句信息理解向段落综合信息理解发展。因此,不掌握3000~4000词汇很难应付高考。

4.阅读不仅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外语学习手段。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绝大多数学生与外语的接触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因此,阅读在各项语言技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高中英语教学重点的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实现新课标规定的阅读训练目标,教师应结合教科书中的主题补充不同体裁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适量加大课外阅读。

课程内容和教材安排:(共5个单元)

Unit 1

Living Well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残疾和残疾人的生活为话题,介绍了一些残疾人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社会的关爱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挑战的故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残疾学生树立生活的信心,激励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又能教育健康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使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Unit 2

Robots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机器人和科幻小说为话题,介绍了20世纪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说家Isaac Asimov写于1951的Satisfaction Guaranteed 和作者的生平。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幻小说最大的特征在于:它赋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来得以实现的极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学幻想”在多年以后,的确在科学上成为了现实。Unit 3

Under the sea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大自然中的海底世界为话题, 以谈论海底世界的动植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发

现和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通过阅读奇闻故事,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一篇与海底动植物相处的感受的日记,把学生带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Unit 4

Sharing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Sharing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很多地方依然很落后,从而懂得同情,学会分享。结合针对短文话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国际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力所能及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做出自己的贡献。Unit 5

Travelling abroad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Travelling abroad and studying abroad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了解在国外旅行或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学会怎样去解决问题和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能用所学的有关travelling abroad的词汇描述在国外居住生活的情况;在国外旅游时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恰当的旅游线路,能推测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不会发生。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生独学

(二)学习方式:课前—课中—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

(三)课时安排:

1st period

Word study(I)

2nd period

Word practice 3rd period

Intensive reading

4th period

Extensive Reading 5th period

Language points

6th period

Grammar

(四)课外拓展练习: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本着发展性、拓宽性和趣味性原则,教师可选择与现行教材内容相关的教辅材料,时事性较强的英语报纸和杂志,如《21世纪报》等。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独立进行,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与任务型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做到课前有任务,课后有检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活动。

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

1)学习状态评价,占总成绩的20%。2)作业质量评价,占总成绩的20%。3)学段测试,占总成绩的60%。

2、学分授予:

5.趣味英语课程纲要 篇五

科目名称:小学英语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42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三年级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2、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3、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简单的故事。

4、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5、学习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6、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小学英语PEP三年级上册 》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

包括:

(一)教材概况

三年级上册是小学阶段的第一册课本。本册教材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整套教材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

思中学习。突出兴趣激发。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歌曲、游戏、任务、绘画。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文化交流,重视灵活

扩展,充分考虑学校老师学生个体的差异。C部分可选择学习。

除了以上特点之外,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在编排顺序上与四、五、六

年级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那就是教材将Let’s talk安排在Let’s

learn之前,这一编排特点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由感性到理

性的特点,同时也符合语言学习初始阶段从语篇到词汇的学习过程。

(二)、学习目标

1、能听说、认读56个单词以及36句会话,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3、能听懂、会唱18首歌曲。

4、能完成8个自我评价活动。

5、能听懂8个幽默小故事。

(三)、课堂教学

(1)教师上课应当语言、举止文明,精神饱满,满腔热忱地对待

教学工作,公正、公平对待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评价”和“反馈”作用;要根据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并将问题情境转化为

活动情境,师生在良好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要有重点、有条理,一环扣一环地上好每堂课。

(3)明确英语课是语言实践课,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

系,切忌满堂灌,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讲解

要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练的形式必须多样化,有实效。学生的语言

实践活动(口笔头)时间至少要占三分之二。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训

练主项,充实的内容,紧凑的环节、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促使他们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在这过程中体验成功

感、树立自信心。

(四)、课后活动

(1)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可分口头、书面两

种。作业量以中等学生用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完成为宜。作业须全批全

改。错的地方要求学生订正。批改要及时和规范。批改时应统一使用

激励机制,可用星号、小红花、A B C不同等级。提倡面批并做好批

改记录和讲评工作。

(2)要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其

形式可为演讲会,唱歌、对话表演,书法展览等。要鼓励和帮助学生

成立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刊以及网络等进

行自主学习,办好墙报,进行听说训练,每班都要搞好“英语角”活动。

(3)每堂课后,或上完一课书后,教师在回顾上课情况,记下教

学中的得失,经验或改进措施,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要坚持互相听

课。

(五)、教学进度:

1、内容安排:

单元题目课时

Unit1Hello!6课时

Unit2Colours6课时

Unit3Look at me!6课时

Recycle13课时

Unit4we love animals6课时

Unit5let’s eat!6课时

Unit6happy birthday!6课时

Recycle23课时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活动课为主的教

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

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

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二)学习方式:

<<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

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

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

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

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外拓展练习:

(1)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可分口头、书面

两种。作业量以中等学生用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完成为宜。书面作业须

全批全改。错的地方要求学生订正。批改要及时和规范。批改时应统一使用激励机制,可用星号、小红花、A B C不同等级。提倡面批并

做好批改记录和讲评工作。

(2)要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各

年级至少每学期一次。其形式可为演讲会,唱歌、对话表演,讲故事、书法展览等。

四、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项构成。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由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两项构成。教师还应采用表

扬、鼓励性的语言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1)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构成要素是预习情况、课堂学习状态、学习笔记。学习态度评定等第: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

努力。

(2)作业情况。作业的构成要素是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

否错题纠错。作业的评定等第有a、优秀;b、良好;c、合格。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形式:卷面测试。评定等第有优秀、良好、合格和

6.儿童版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篇六

主讲教师: 李佳忆 课程名称: 版上秀 教学材料: 校本教材 课程类型: 吹塑纸版画 授课对象: 三年级——四年级 授课时间: 每周三下午 课程开发背景:

版画是一门绘画与手工结合的艺术。它不仅包含其它绘画对学生的培养因素,而且更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儿童版画教育活动已在我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儿童的喜爱。相信这朵稚嫩的花朵定能散发出清馨的芳香。

儿童版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纸版画和吹塑版画,在技法上又分为单色版画和套色版画。它不但能充实儿童的生活,并且对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启迪思维,提高动手动脑能力都有好处,是其它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儿童版画教学,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活动。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还能够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对其分辨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高深与庸俗大有裨益,从而凝聚成一种精神涵养。另外,用吹塑纸刻出一幅版画,能印刷多幅作品,用它可以参加展览、装饰教室、做墙报插图,还可以作为节日礼物赠送亲友、师长、同学。

我在多年的儿童版画教学活动辅导中,深深体会到此项活动的益处非浅。一名版画小社团的同学在和我校校长交流时说:“我很喜爱版画创作,又动手、又动脑,很有乐趣,每当印出作品时,意外的画面效果都使我感到惊喜。它还可以丰富我的想象,对我写作文很有帮助,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学习,并且感到课外生活很充实。”

近年来,学校以“七彩1+X”为办学特色,开展了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各项校本课程的研究。学校为加强特色教学,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切入点,成立了一系列的小社团。

同时,版画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版画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课程目标:

一、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儿童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感知自然事物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能力。

二、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性,坚持性,养成耐心细致有序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感。学习合作与交往,促进人格完善。

三、通过儿童版画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系统的儿童版画教学整体框架。对版画教学目标,技能技巧,教学方法,指导方法等进行研究总结,形成较为全面的版画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理论。

四、收集并巧妙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索出合理的、新颖的创作技巧,来丰富画面的肌理效果。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有个性的作品。

五、激发学生对吹塑纸版画创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生活的情感。实施建议:

一、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儿童版画教学

制作版画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比如木版画、纸版画、实物版画、对印版画等,我校主要采用吹塑纸版画教学,这种形式版画简单易操作,学生能快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版画教学应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先导。根据学生在版画制作中的自然表现,我在选择版画教学时,瞄准学生兴趣的焦点,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激发和诱导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7.趣味英语课程纲要 篇七

一、模块学程纲要:学期教学计划的反动

在传统教学的机制下,每学期开始,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会要求教师,教师也会“惯性”地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其内容不外乎哪一周执行哪一章节(语文学科表现为课文)教学,其存在的价值仅仅是统一备课组内教师的教学进度。至于真正需要关注的“教学”,譬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要求的落实、教学评估的措施等,却都无从体现。

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采用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建的高中新课程,特别是模块的设置,在我国课程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就语文来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思路”提出: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其中必修课程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模块是构成学科的基本单位,同一学科中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基于模块整体考虑教学,而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是课文的单篇教学(或单元教学)。理由很简单,每个模块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模块之间有逻辑联系。结构不良或无结构的单篇教学,将影响模块功能的实现。

以浙江省采用的苏教版来说,模块之下设立专题,专题之下设立板块,每个板块由有关选文及其他相关学习材料构成。板块的出现,突破了“一篇一课”的程式,形成了一个个小模块。

此外,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一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既然以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那么以“学期”为单位制订计划,也将无助于模块教学的实施。

既然学期教学计划与新课程实施格格不入,那么用什么呈现方式替代它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崔允誋教授建议,用“课程纲要”,即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的各种元素。他认为,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的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1)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2)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3)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框架;(4)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和管理。

这一建议,是有着扎实的课程论基础的。美国学者古德莱德(J.I.Goodlad)在《Curriculum inquiry》(课程探究)一书中提出五种不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崔允誋教授用下表显示其层级关系:

从我国现行的课程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属于“理想的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各科目的《课程标准》和各地开发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材属于“正式的课程”,教师制订的“模块学程纲要”和“课时计划”(即教案)属于“领悟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即课堂教学)属于“运作的课程”,而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就属于“经验的课程”。

把“模块学程纲要”放在课程运作的8个系统审视,我们就会发现它正处于“正式的课程”和“教师理解的课程”的关节点上。说是“关节点”,就在于教师的新课程教学是否“新”,尽管在下层的“课时计划”“课堂教学”等方面也能反映新课程的“新”与否。另一方面,在新课程下,如果一个教师不研究“正式的课程”(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对自己教学的规定性影响,不能从宏观层面上体现“正式的课程”对具体教学的影响,那么他(她)的教学尽管采用了新课程的“教材”,但可以说是“穿新鞋走老路”。

而“模块学程纲要”,恰恰是“正式的课程”与“教师理解的课程”的桥梁。一位教师,他(她)的新课程“特质”,包括教师的行为表现、思维方式、教育理念和价值倾向等,明显而且首先体现在“模块学程纲要”上。反过来说,如果一位教师能撰写“模块学程纲要”,必将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分享“模块学程纲要”,那么将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框架;如果向学校教学职能部门提交“模块学程纲要”,那么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和管理(当然,这需要有新课程识见的职能部门)。

如今,进入新课程的教师有不少漠视《课程标准》的存在,不研读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更无从谈起。施良方先生在《课程理论》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得到实施[1]。”因此,我们急切地期待,请从撰写模块学程纲要开始吧。

二、模块学程纲要:基本框架

崔允誋教授在提出以“模块学程纲要”替代“学期教学计划”的同时,建立了模块学程纲要的基本撰写框架。该框架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项目、课程元素、所需条件。其中“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主要是就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来说的,以便于学校的审议和管理。现就“一般项目”和“课程元素”的撰写作出说明。

(一)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主要说明学程纲要的普通信息,因其课程性质分两种。如果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教师的课程实施主要是基于各科的《课程标准》和选用的教材,那么一般项目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必修或选修)、教学材料、教学时数、授课教师、授课对象等。

如果是校本课程,则需要说明课程开发的信息,一般项目则可包括学校名称、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改编、创编)、开发教师、教学时数、授课教师、授课对象等。

(二)课程元素

课程的元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这一框架,源于美国泰勒(R.W Tyler) 199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是现代课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2]。我们撰写“模块学程纲要”也需要借助泰勒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支架。

1.“课程目标”的撰写。要注意三个问题———表述方式、达成主体、目标密度。

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种: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通俗的说法,就是各科《课程标准》所说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的课程纲要也应参照《课程标准》的写法,全面具体地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目标就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因此目标的陈述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不采用“使学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等陈述方式。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要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如用于“知识”目标的如“了解”“理解”“应用”等,用于“技能”目标的如模仿、独立操作、迁移等,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为体验性动词,如“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等,详细可见各《课程标准》的专家解读。

目标要全面而具体,还涉及目标密度。鉴于目标通常是分条列举的,施良方先生的《课程理论》介绍了伊劳特(M.R.Eraut)的定量方法[1],即其密度指数可以被界定为:

在伊劳特看来,课程目标以1/5为适中。如此计算,一个36课时的课程目标一般以7条为宜。当然,这仅是个参考。崔允誋教授则认为,目标数以4~6条为宜。

以我们的经验,语文模块目标撰写较之其他学科困难,主要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缺乏逻辑体系、过程和方法具有个性多元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具有丰富性,《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放弃从“三维”角度而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向度陈述,原因也在于此。以我们的撰写经验看,需要寻找《语文课程标准》与选用教材的联接点,进行多次的归纳和演绎,然后用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

2.“课程内容”的撰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 直接指向“应该教什么”的问题。但课程内容指什么, 自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 却大体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1) 课程内容即教材; (2)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3)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从简单可行的操作需要出发, 选修课可以没有教材, 只安排学习活动即可;而必修课程, 特别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往往是有教材的。作为一线教师, 撰写课程内容的底线是弄清楚选用教材的内在逻辑关系, 以教材为课程内容;高一些的要求则是要根据教师、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崔教授提出如下五种调整策略:

增: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

删: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

换: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

合: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

立:打破原来学科内容或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

限于使用经验和水平,我们撰写的苏教版必修模块课程内容,主要还是基于教材的。

3.“课程实施”的撰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课程的实施就是教学。作为一个模块的课程实施策略,主要就本模块实施的主要方面来分析制订,解决“怎么教/学”的问题,各科目(或模块)可以量体裁衣,但一般包括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实施手段、课时安排等。就语文学科来说,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是需要考虑的,从文本表达的精练出发,课时安排宜放在“课程内容”部分,用括号注明。

“课程实施”部分,语文学科最难撰写的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同于某一堂课的具体教学方式(如组织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等),模块总体的教学方式更多是一种适合于教师、学生、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自20世纪以来,语文教学曾有“渐明法”(陈天民,1916)、“三段六步法”(黎锦熙,1924)、“红领巾教学法”(50年代)、“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模式(段力佩,70年代末)、“三主四式导读法”(钱梦龙,80年代)、课堂教学六步法(魏书生,80年代)等等,但在新课程体系下,语文教学模式状若式微。如何在模块教学中采用相对稳定的教学方式,是对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考验。

教学方式表述的困难,也决定了学习方式表述的困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要的一个前提是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决定学生学的方式。

语文模块“课程实施”撰写是较为困难的,但我们没有必要采取悲观主义的态度。事实上,正是通过撰写,我们才能系统思考诸如模块实施中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追求富有教师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而这正是制订“模块学程纲要”的教学论价值之所在。

4.“课程评价”的撰写。《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倡导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指出:“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这是语文模块评价的指导思想,具体到某一模块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表述框架。按照崔教授的意见,“课程评价”部分应包括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案评价等。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评价主体上可以是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教学评价,则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主要还是自我反思和同行评价。方案评价,主要适用于对“模块学程纲要”的评价,也即在“模块学程纲要”的实施中评价和调整、实施后的反馈和评估。具体评价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学校模块学分认定的总体方案,以确保学分的认定和录入。限于语文学科评价技术和评价成本等的制约,如何科学可行地评价学习、教学和方案,还需要语文教学同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需要说明的是,撰写“模块学程纲要”不是简单的文本行为,教师需要在模块教学开始时解读“纲要”,让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框架,准备相应的学习行为,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一起达成模块学习目标。

三、一个案例: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

课程名称: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4版

教学时数:36课时

授课教师: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授课对象:2007级高一(×)班

课程目标

1.通过四个专题10个板块的学习,体验青春的激情,尝试规划未来的人生;探讨读书和思考的意义,寻求获得教养的途径;回望家乡的山和水,重温亘古不变的乡土情怀;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感受大自然的无限永恒。

2.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能从内容形象、形式技巧、语言修辞等方面品味文本。学习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3.逐步掌握和运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通过自主阅读、钻研文本,与文本、作者、编者、老师和同学对话,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风格,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阅读、表达、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展理性思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走进语文,走进生活,提高语文素养。

4.关注和积累生活,尝试诗歌写作,用议论文或随笔的形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故乡情怀的散文,学习写景状物表达自然之美或对自然的感悟。

5.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中养成独立阅读、个性鉴赏、创意表达、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

课程内容

高中语文学法指导和《语文必修一》模块介绍(2课时)

★专题一:向青春举杯 (活动体验, 2周)

第一板块:吟诵青春 (3课时)

第二板块:体悟人生 (2课时)

第三板块:设计未来 (1课时)

积累与应用:专题诗歌和课外诗歌朗诵(1课时)

写作:书信写作、散文诗或小诗创作和分享 (1课时)

★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 (问题探讨, 2周)

第一板块:求学之道 (4课时)

第二板块:经典的力量 (2课时)

积累与应用:背诵《劝学》(节选)与《师说》,整理在汉语的一词多义和说理方法(1课时)

写作:“读书与教养”(故事、苦乐、给自己取“字”等,1课时)

★专题三:月是故乡明 (文本研习, 2周)

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 (3课时)

第二板块:乡关何处(2课时)

积累与应用:“说不尽的家乡”(名言名句、片段抒情、风物介绍等,1课时)

写作:“故乡”散文写作、交流 (班报、博客等) (2课时)

★专题四:像山一样思考 (文本研习, 2周)

第一板块:谛听天籁 (2课时)

第二板块:感悟自然 (3课时)

第三板块:湖山沉思 (2课时)

积累与应用:“自然情思”(背诵《赤壁赋》、名人的自然感悟)、古汉语的虚词整理(1课时)

写作:“自然”的写景状物小品创作、交流(1课时)

模块总复习,测试训练(2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

1.课程资源

(1)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包括4个人文专题3类呈现方式(文本研习2,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各1), 21篇课文(含4篇选教或自读课文),14个“积累与应用”题,4次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活动。

(2)语文读本和作业本:浙江省教研室编写的《语文读本一》,以文体分类包括散文5篇、小说6篇、新闻6篇、《红楼梦》5篇;校编《同步练习》,学生可根据需要选做。

2.教学方式

(1)重视语文的课程价值,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2)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广泛多元的语文实践(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中学语文、用语文,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

(3)帮助学生建立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有效地学习。

(4)探索教科书和语文读本的处理办法,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3.学习方式

(1)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形成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的活动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积极参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语文学习活动,提高语文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探寻适合自己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和途径。

(4)重视教科书但不以教科书为唯一,应合理安排语文课外阅读和表达活动,倡导广泛阅读和多元实践。

课程评价

1.评价指标

(1)过程定性评价:1)课堂学习状态(倾听、表达、合作);2)预习情况;3)课后书面作业情况;4)诵读情况;5)课外实践活动(阅读、写作、听说)情况;6)专题测试情况。六项均分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分别赋以5、4、3、1,合计满分30分。各项目评价可分别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结果定量测试:以高一年级统一测试成绩为准,满分100分折合70分计入。

2.评价结果的处理

(1)模块最终成绩=过程定性评价(满分30分)+模块结业定量成绩×70%。

(2)模块最终成绩在60分以上且过程定性评价为15分以上者,可获得2个学分。模块最终成绩在60分以下或过程定性评价在15分以下(不含15分)的均为不合格,不能获得相应学分,须按学校规定补修或补考。

面对新课程,不同的教师会采取不同的做法。1977年,美国课程专家富兰(M.Fullan)、庞弗雷特(A.Pomfret)和利思伍德(K.A.Leithwood)等人,根据北美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概括三种课程实施的取向:1)得过且过取向;2)改编或适应取向;3)忠实或精确取向。

在高中新课程稳步推进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希望同行采取“忠实或精确取向”或“改编或适应取向”(后者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素质),而不要选择“得过且过取向”,诚如施良方先生所说的:“这是最不足取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对学生最为不利,是违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准则的。”

最后,让我们引用施良方先生1996年出版的《课程理论》中对“得过且过取向”的分析作为结束语。

这是一种最为保守的做法。它是建立在对课程计划的重要性和人们共同为实现预期目标而努力作出悲观主义的估计之基础上的。这种取向实际上是把课程实施当作一种讨价还价的过程。确切地说,这种取向的人的行动,更多的是避开问题,而不是朝向目标。所以,他们在任何时候,在作出微小的步骤之前,就想着评估结果。他们做出丁点努力,就想着要有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8.趣味英语课程纲要 篇八

关键词学期课程纲要 规划 编写

生物教师经常在一学期教学快要结束时,突然发现书本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多没有完成,而每周的课时又很有限,于是,临近学期结束就压缩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度,减少实验教学,以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如期参加考试。但这样,往往教师手忙脚乱,学生难以消化接受,教与学的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是在学期开始时,没有认真规划和编写学期课程纲要,没有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更没有通过评价任务的设计来引领教学。所以规划和编写好学期课程纲要既是生物教师对本学科在某一学段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也是生物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思考课程的重要标志。

一、为什么要编制学期课程纲要

1.编制学期课程纲要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如何把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具体实施中去?首先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学校的学科课程规划,然后根据学校的学科课程规划制定学期课程纲要,作为生物学科每学期教学的指南,最后再具体落实到课时计划(教案)中。所以规划和制定好学期课程纲要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一学期开学前首先要做好的计划性工作。如果没有编制学期课程纲要,教师每一学期的教学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更不清楚这学期究竟要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与技能,要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即使知道也是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直觉,而不是基于课程标准。而如果教师经常这样,往往很难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言而喻。

2.编制学期课程纲要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的要求与困惑

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高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高考生物试卷中的内容不再是仅仅考核碎片化的知识点,而是要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整体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要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规划和编写课程纲要可以让教师在开学初就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从而形成对生物学科的整体把握,而且在开学初与学生分享本学科课程纲要,也有利于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认知。

二、学期课程纲要与教学进度表的区别

首先,教学进度表只见教师、不见学生。教学进度表主要回答这学期教师将要做什么,而课程纲要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这个学期将要“学会什么”,紧接着回答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组织什么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以及如何检测学生学习的进程及结果。可见,课程纲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符合课程因学生而生的理念。其次,教学进度表只见进度,不见教学。它呈现的仅是教师在什么时候完成教材上的内容,只是教学进度安排,没有教与学的活动设计,课程纲要不仅要呈现课时安排,更要呈现为达成本学期目标设计的关键教与学的活动及方式是什么。再次,教学进度表只见课文,不见课程。在教学进度表中,教师仅把教材目录进行分配,而课程纲要要全面而一致地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所以课程纲要既是一种计划,也是一份教学地图,让教师理清本课程在学科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呈现了本学期学生应知与能会的目标,以及各知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本学期课程。

三、撰写学期课程纲要

一份专业的学期课程纲要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大要素,更重要的是要体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

课程目标的确定:目标即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基于三个方面:文本(课标、教材、考试说明、试卷等)、学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等)以及教师的专业判断。课程目标的叙写一定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把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体现具体、清晰、可测、可评的原则。例如: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模型,能用语言、图标等描述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并概述其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认同健康的生活习惯。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生学习内容的安排一定要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要从“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合、增、换等,而不必完全依据教材体系安排教与学的内容。教学的第一课时要安排时间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也让学生对本学期本学科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有整体的印象和把握。

课程实施的安排:所选择的教与学的方法与课程目标要匹配,学习的方式要多元化,要重点列出课程实施所需要利用的课程资源,以便教师能够提早准备和落实。本学期课程中安排的重要活动或实验等也要列出,并作具体安排,做到统筹规划。整个课程实施的叙写以资源、活动、事件来陈述,体现学科化、学期化。

课程评价的设计:课程评价即评价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所以评价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与目标相匹配。评价为实现目标而服务。评价可以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单元测试等,结果性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小论文、成果展示等,分占一定的比例。对于不合格学生要有明确的补考安排等。

四、审议课程纲要

一份完整的课程纲要一般应包含五个部分。第一,应提供该课程学习所必需的背景信息,即该课程本学段在该学科中的知识地位及与其他模块课程的关系。要呈现学生在学习本学期课程前已有的相关知识与认知特点,让教师在实施课程前对该课程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整体的认知和把握。第二,应呈现课程目标。目标要源于课标与学情研究,清晰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表现;一般4~6条,每条1~3句话,以三维叙写。第三,应呈现课程内容。第一课时要与学生分享本学期课程纲要,让学生知晓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及课标要求,让学生清楚学期结束模块内容如何评价;教材的处理要依据目标、学情、条件,课时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目标达成。第四,应呈现课程实施。本学期将要采取的教与学的措施、利用的课程资源等。关键教与学的方法与目标要匹配,学习的方式要多样,要体现学科化、学期化。第五,应呈现课程评价。学生学期结束时成绩的结构和来源,评分的规则及要求要让学生第一课时就很清楚,包括相关补修补考的政策。

评议学期课程纲要关键是落实以上五个要素的一致性,每个要素都要紧扣目标,让关键目标的落实线索清晰,师生的教与学目标明确。

总之,课程纲要既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总方案,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既是一份课程合同,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工具。当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也就决定了我们编制学期课程纲要的意义,让学期课程纲要指导与引领我们的学科教学,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基于标准,基于学情,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周文胜,周文叶主编.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学研究,2009(1).

上一篇:曲阜作文400字下一篇:四年级班主任年终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