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2024-08-06

年度环境监测报告(共8篇)

1.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一

按照《XX县20xx年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评分办法》文件要求,我局对照考核办法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局对开展20xx年度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市、县关于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加强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深入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确保我县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实现我县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生态XX·XXXX”建设步伐。

二、严格自查,务求实效

一是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为把20xx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屹任组长,副局长李一多、副局长曾小娟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由刘威同志兼职环保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我局环保工作的日常工作。二是我局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干部带头自觉执行和宣传环境保护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协助)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工作,建立机构,完善制度,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并按要求完善和及时提供环保督察相关资料,积极配合做好中央、省、市、县环保督察工作和督察组反馈问题后续整改工作。

三、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我局结合《XX县20xx年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评分办法》文件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自查,进一步实现我局环境保护工作长效化、制度化。

2.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3年度西安市7家三甲医院所收集的非重复临床病原菌菌株共19995株。

1.2 标准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 C C 2 5 9 2 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绿脓杆菌ATCC27853,产酶大肠埃希菌ATCC35218,用于每周药敏纸片的质量控制。

1.3 仪器培养基和药敏纸片:

细菌鉴定分析仪,包括ATB、VITEKII compact(法国Bio-Merieux公司)、Microscan(SIMENS公司)和Phonenin-100(美国BD公司)等系统。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肉汤均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和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药敏纸片购于英国Oxoid公司和温州康泰生物公司。

1.4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按照CLSI 2012年版文件M100-S21规定的标准进行[2]。

1.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确定检测:

按CLSI标准进行[3]。

1.6 数据分析:

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t或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菌群分布:

2013年度西安市7家三甲医院共收集临床分离细菌19995株,革兰阴性菌12654株占63.29%,革兰阳性球菌5472株占27.37%,真菌821株占分离率的4.11%,革兰阳性杆菌及厌氧菌205株占1.03%。分离率排前15位病原菌的构成比为:大肠埃希菌4386株(21.94%),鲍曼不动杆菌2141株(10.71%),铜绿假单胞菌1 9 5 9株(9.8%),肺炎克雷伯菌1 8 6 2株(9.3 1%),金黄色葡萄球菌1791株(8.96%),屎场球菌923株(4.62%),表皮葡萄球菌673株(3.37%),粪肠球菌638株(3.19%),阴沟肠杆菌515株(2.58%),白色假丝酵母菌490株(2.4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90株(1.95%),肺炎链球菌363株(1.82%),奇异变形杆菌255390株(1.28%),溶血葡萄球菌241株(1.21%),热带假丝酵母菌174株(0.87%)。

2.2 标本来源:

病原菌主要标本来源为痰、尿液、分泌物、血液、抽出物、胆汁。

2.3 西安地区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2.3.1 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结果: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发生率为53.49%,其中各医院MRSA分离率有所不同,范围在44.12%~84.79%。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情况见表1。

2.3.2 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分别为68.1%和46.8%。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2.3.3 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总体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部分药物的耐药率都达到70%以上。常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见表3。

3 讨论

3.1 各类标本送检状况分析:

2013年临床分离细菌的主要标本来源仍然为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各部位分泌物。临床工作人员对血培养送检的规范性和送检意识的积极程度仍需要提高,这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对临床工作人员进行宣讲与沟通,使血培养及其他标本的送检能够更加规范。

3.2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分析:

葡萄球菌中MRSA的分离率为53.49%,低于2012年的统计数据,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说明临床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控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产生和扩散[4]。在肠球菌中屎肠球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糖肽类耐药率较去年有也有所下降,临床应继续控制对糖肽类药物的使用,以免造成更多耐药菌株的出现。

3.3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分析: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酶的产生率分别为68.1%和46.8%,与2012年相比都有所上升,近年来由于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增加,大家对产ESBL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关注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应值得注意。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数量有上升趋势,高于国内近几年的报道[5,6,7],对碳氢酶烯类药物的使用应制定严格的干预政策和针对感染个体的优化治疗策略。

3.4 革兰阴性非发酵菌耐药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欧美和中国的多项病原菌流行病学监测资料中,铜绿假单胞菌高居榜首[8]。从我们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低于鲍曼不动杆菌,但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临床对该药的使用率高,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会不断的升高。因此临床应严格的限制其使用强度和不合理的应用,以利于控制病原菌耐药性的增长及多耐药菌株的发生和流行。从表4中可以看出,鲍曼不动杆菌只有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处于50%以下,对其余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几乎都已经接近或超过80%,尤其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已经将近100%。因此,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除了应该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各类药物耐药趋势的变化,以达到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

3.5其他病原菌:

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都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但由于米诺环素只有口服药所以临床对于嗜麦芽感染较少使用,这就更增强了临床药物使用的局限性,必要时候可通过检测MIC来增加抗嗜麦芽药物的种类。米诺环素和复方新诺明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也保持着很好的抗菌活性。

4 小结

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来看,临床分离病原菌数量较前两年有所上升,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MRSA、产ESBLs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广泛耐药非发酵菌越来越严峻,耐药监测工作任重道远。应对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MRSA、VRE、碳氢酶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重点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应与临床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把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做到实处,才能有效地利用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逐步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摘要:目的 总结西安市2013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医药管理部门和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病原菌耐药监测数据。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度共分离出病原菌株19995株,革兰阴性菌12654株占63.29%,革兰阳性球菌5472株占27.37%,真菌821株占分离率的4.11%,革兰阳性杆菌及厌氧菌205株占1.03%;临床分离占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为53.4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75%和0.33%,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44%和1.9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分别为68.1%和46.8%。结论 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耐药率与去年相比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耐药监测工作仍要继续进行下去,尤其对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MRSA、VRE、碳氢酶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要进行重点监测,且应与临床加强沟通,使得检验结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2013年度,西安市,细菌,抗菌药物,耐药监测

参考文献

[1]谢良依,蔡瑞云.2008-2010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934-2937.

[2]肖永红,沈萍.Mohnarin2011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4946-4952.

[3]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R].2012,CLSI,M100-S21.

[4]Sun W,Chen H.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wancomycin-intermediate Staphylococcus Isolate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9,53(9):3624-3649.

[5]杨青,俞云松.2009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21-425.

[6]徐修礼,杨佩红.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西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7):517-523.

[7]王辉,赵春江.2010年CMSS对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报告[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10):897-904.

3.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三

【关键词】7-12岁儿童;大骨节病;监测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46-01

为掌握赤峰市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现状、病区防治措施进度和病情消长变化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和消除大骨节病评估积累基础资料,实现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开展了本次大骨节病防治项目,现已全部完成,总结如下:

1 监测对象与方法

1.1.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我們按照《内蒙古自治2012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大骨节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赤峰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抽调有多年X线拍片经验的X线专业人员亲临X线拍片现场指导拍片工作。由有从事地方病防治工作多年专业技术人员开展7~12儿童临床检查工作和拍X线右手片。

1.1.2调查对象的选择:赤峰市的松山区和克什克腾旗两个旗县区开展大骨节病病情调查,开展儿童病情现况和防治措施基本状况调查。

对调查村全部7-12岁儿童(检诊率必须达到95%以上)开展调查。调查村适龄儿童少于50人时,在调查村附近增加1个病区村,并检查该村的全部7-12岁儿童,如仍不足50人,则继续增加病区村。

1.2 监测内容。

1.2.1 临床患病率 7~12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患病情况。

1.2.2 X线阳性率 7~12儿童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情况。

1.2.3 基本资料(包括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收集。

1.3 监测方法

1.3.1 .临床及X线检查均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207-2010)进行诊断,X线片由专业X线医师和搞多年地方病防治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阅读,阳性X线片由市级专家复核并作出最终诊断。

1.3.2 基本资料由县、乡、村相关干部提供。

2 监测结果

7~12岁儿童临床及X线患病情况:

临床检查30个村,监测村7-12岁儿童1562人,实际检查1500人,检出临床I度病人1例,未检出I以上病 人,临床检出率为0.07%,X线拍片1500人,X线检查1例骨端阳性病例,阳性率为0.07%.

讨论

松山区、克什克腾旗的大骨节病通过40多年的防治,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亚硒酸钠预防和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自发的换粮,改由过去的食物单一,粮食自种自吃到现在改购买非病区的大米、面粉,有些村甚至还开发了水田,自种水稻,饮食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秋收时节降雨量也比过去少了许多,秋天晾晒粮食对提高粮食质量减少霉菌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综上所述,赤峰市松山区和克什克腾旗的大骨节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已达到消除标准。但是还是有新发病例的出现,说明大骨节病致病因子还存在,以后还应当加强大骨节病监及时发现及早治疗病例,为弄清病因,提供科学防治策略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4.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四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药品安全的正确认识()

  

药品。A.药品是绝对安全的。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物都是安全的,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C.药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治疗人群治疗获益大于风险时,这个药品就视为安全有效的 D.有不良反应的药品是不能接受的,都应该撤市。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下面那个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    A.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适都叫不良反应。

B.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C.过量用药后出现的损害。D.使用不合格药品出现的损害。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发布年度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    A.全面反映上一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情况。B.促进临床合理用药。C.保护公众用药安全。D.以上均正确。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下面哪个数字是不准确的()

    A.2015年我国每百万报告400份。

B.2015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总数超过100万份。

C.截止2015年底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共有注册用户28万余个。D.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县级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我国的药品监管措施有哪些()

    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物警戒快讯。B.修改产品说明书、限制使用。C.暂停或撤销批准证明文件。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个例报告的主要来源是哪个()

    A.药品生产企业。B.药品经营企业。C.医疗机构。D.个人。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化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类()

    A.抗感染药。B.心血管用药。C.麻醉用药。D.呼吸系统用药。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哪种剂型的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    A.口服制剂。B.软膏剂。C.注射剂。D.颗粒剂。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从年龄分布看,哪个年龄段不良反应报告最多()

   A.14岁以下儿童。B.65岁以上老年人。C.15-44岁。 D.45-64岁。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下面哪句话不准确()

  A.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的排名代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高低。

B.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收集的数据存在局限性,如漏报、填写不规范、缺乏详细信息、无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  C.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均为收集情况的真实反映,有些问题并不代表最终的评价结果。D.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的排名并不代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高低。

5.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五

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从“XX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门户网站(www.************)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与 XX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联系(电话:65236134,电子邮箱:**********@****************)。

一、概述 2013 年,我厅始终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本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一)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工作。一是制订了《2013 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对我厅 2013 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二是研究制订和完善我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三是印发《关于做好 2013 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征地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范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四是下发《关于 2012 年度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情况的通报》,对上年度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测评和工作总结。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一是继续在我厅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信息查询窗口配套专用电脑、配备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二是升级完善我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增加主动公开信息保密审查和 20 个工作日到期提醒及督办流程功能,实现政府文件从制作到政府信息公开的流程化处理,确保政府信息发布畅通及时;三是新建环境质量 GIS 综合发布系统,应用网上电子地图方式,快捷直观地为社会公众提供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和周报月报数据,展现我省优良的环境质量,充分发挥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办事服务等方面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三)依法按时公开我省国土环境资源各类政府信息。一是按时公开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按时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国土环境资源规划、统计信息;二是公开我厅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和办理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三是按时公开涉及我省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政府信息,包括征地拆迁有关信

息,环境监督管理审批信息,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环保核查等信息;四是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公众通过我厅网站提出的依申请公开申请均由我厅行政审批办公室统一收件并及时进行了办理;五是加强政民互动等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拓宽我厅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监督、社会评议渠道,将信息公开纳入政风行风测评范围,开设网上监督信箱,公众咨询服务及时到位;六是做好行政审批窗口等信息查询点及其它载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向省图书馆和档案馆报送我厅形成的政府文件,通过举办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等宣传活动,发放相关专题宣传信息资料;七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学习培训,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题会议,更好地促进和提高了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厅积极通过门户网站和其它载体主动公开我省国土环境资源有关政府信息,截至2013 年底,我厅通过门户网站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15796 条,2013 年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2732 条,向社会各界提供宣传服务类信息 338 条,市(县)局自行发布工作动态 317 条,另外通过其它载体公开政府信息 611 条。

(一)主动公开范围 1、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13 年发布了《XX 省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印发 XX 省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XX 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013-2015 年实施方案》等 13 个政府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

2、规划计划类信息及相关政策。公开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印发<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等 3 个政策文件,规范我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保障和促进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印发《关于开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贯彻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做好有关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工作。

3、工作动态信息。向社会发布了《陵水、昌江荣获全国保发展保红线工程 2012年行动成效显著单位》、《我省加快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三亚保亭签署协议跨区域联手治理赤田水库生活污水》等工作动态信息,2013 年度发布工作动态信息723 条。

4、行政审批信息。公开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以政府网站为载体,提供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在线受理、状态查询、结果反馈、表格下载、办事指南、监督投诉等多项服务。2013 年度发布行政审批事项结果信息 1133 条。

5、费用征收管理信息,包括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全面公开我厅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涵盖企业排污、矿产资源补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耕地开垦、土地规划等领域。2013 年发布《2012 年 XX 省第四季度排污费公告报表》和《XX 省2013 年 2 季度排污费情况公告》等有关信息 4 条。

(二)主动公开途径 我厅政府信息公开主要以门户网站为主,并形成网站、公报、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省政府政务中心和各种宣传印刷品等多层次、多方位的主动公开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和利用国土环境资源各类信息的需求。

1、政府网站。我厅始终围绕国土环境资源管理工作职责,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通过“XX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门户网站方式对外提供信息公开服务。网站设置有政务公开、在线办事、互动平台、综合信息、市县动态等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工作动态、新闻信息、法律法规、国土资源管理、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申报、行政审批事项状态查询、地质资料目录查询、城镇基准地价查询、在线咨询等信息公开及在线服务。2013 年度,发布各类主动公开信息 2732 条,发布行政审批结果信息 1133条;收到公众有效咨询信息 98 条,截止到 12 月 31 日已回复信息 63 条,回复率 64%。

2、公报。发布环境质量公报、地质环境公报等 12 份,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新华书店等免费向公众发放。

3、公共查阅点。2013 年档案馆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 284 人次,公众通过图书馆查询信息 27 人次,通过我厅在省政府政务中心设立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查阅点查询 67 人次,新闻宣传联系示范点查询信息 271 人次,较好地为公众查阅和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便利。

4、政府热线。我厅设立有 12336、12369 两个热线电话,是我厅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中,12336 咨询热线电话全年接听公众来电 131 件,12369 咨询热线电话全年接听公众来电 48 件。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 年度,我厅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7 件,通过网上依申请公开专栏申请 5件,信函申请 12 件,申请内容涉及环境类 2 件,矿产资源类 1 件,行政执法类 1 件,其他信息申请 11 件,均已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分别给申请人做了书面答复。

四、复议、诉讼情况 2013 年度,我厅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 2 件,其中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1 件、其它纠错 1 件。

6.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六

按照《x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行政执法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xxx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保障情况

局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室(站、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办公室牵头抓总,各科室(站、队)抓细抓实具体工作,并选派了x名年轻干部专职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非法学专业x人,其中x人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类)。

(二)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有序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组织学xxx省委、x市委关于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改革方向和改革任务,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及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决策部署。xxxx年x月,根据《x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原x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与x市x生态环境局实行“局队合一”,更名为x市x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工作重点突出,对各类恶意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对缺乏环保和法律法规知识的企业,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指导企业完善相关环保手续和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实现依法严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手抓”“两手硬”。xxxx年,开展“双随机”抽查xxx家次、夜间及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和信访投诉办理等其他执法检查xxxx余家次。对xx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下达处罚决定xx起,罚款xxx余万元;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环境污染事故。

3.统筹抓好新冠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涉疫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生活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等重点区域检查,严格落实好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组建环境监测党员突击队,对石河堰和团结堰饮用水源地源水开展了xx次生物毒性和总余氯监测,对定点医院开展了xx次总余氯监测,对污水厂开展xx次总余氯监测,对隔离点开展了xx次总余氯监测,上报监测信息和各类报表xxx条;环保铁军战“疫”队深入社区支援疫情排查、值守工作,服务居家医学留观对象xx名,累计值守xxxx余个小时。创造性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对保障疫情防控类建设项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现项目审批时限最多缩减xx%。全面实行电子件送审报批、“专家函审+视频会议”模式,实现环评审批xxx%网上办,环评事项办理全程“零接触”。

(三)规范性文件梳理、制定情况

按照全市规范性文件清查工作部署,对xxxx年xx月xx日前牵头制定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xx件规范性文件中的《关于建设生态x的实施意见》等x件建议清理;xxxx年我局未牵头制定规范性文件。

(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情况

推行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和法制审查制度。严格落实《x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重大事项决策作出前,严格实施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并完整记录每个环节情况,专档专卷管理。今年,由我局牵头《x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严格落实相关程序,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施行。

(五)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制发了《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措施》《创新提能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以“十五条”有力措施为抓手,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范围,打造包容普惠的营商环境。二是对标提升服务水平。派专人赴x市局、锦江区、青羊区等交流学习,对标对表x荔湾区、x光明新区等国内行政审批先进城市,取长补短,将非承诺制项目报告表审批时限由x个工作日压缩为x个工作日,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精简为政务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当场办理。三是服务重大项目环评。xxxx年x月,水井坊x产业基地项目环评顺利取得省厅批复,为白酒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为保障璞泰来重大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多次邀请市局领导和省级专家现场实地考察,为项目落地提供帮助,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成功争取到璞泰来项目总量在x市范围内予以调剂,切实保障了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六)政务公开落实情况

xxxx年累计公开环评公示信息xxx条、环境质量信息xx条、行政处罚信息xx条、环境工作动态xxx条,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了xxx%。

(七)矛盾纠纷化解情况

建立健全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制定了信访投诉举报案例分析研判工作方案,成立了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委员会。xxxx年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件共计xxx件。按照“有件必接、有接必处、有处必回”的原则,办结回复率达xxx%,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好评。未收到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行政调解申请。

二、存在问题、困难及对策措施

我局现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职人员x名,法制审查力量单薄,在职教育培训较少。下步,我局将为现有法制工作人员的法律专业在职教育提供必要保障,选优配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量,加强现有法制审核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三、xxxx年工作打算

7.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七

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资源的投入, 同时也伴随着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禀赋不足, 生态脆弱, 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部分地区环境容量已严重超载。长期以来, 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模式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合理利用资源和减轻环境污染两个核心问题的有效途径, 既有利于缓解资源匮乏和短缺问题, 又有利于减少废物排放。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把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和长远战略方针, 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部署,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全面客观反映2011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特编写本年度报告。

一、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情况

2011年, 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扶持下,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不断增强, 利用规模日益扩大, 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 综合利用规模稳步提高

2011年, 我国煤炭、铜、铁、磷等重点矿种的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0.5%~1%, 全国约1/3的共伴生矿产资源实现综合开发。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固体废物年利用量达15亿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近60%, 年利用量近20亿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1%, 年利用量5亿吨。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1.65亿吨, 回收总值达5763.9亿元, 部分城市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率提高到70%, 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利用量分别占当年产量的13%、50%、23%和42%。

(二) 综合利用效益日益显现

2011年, 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物减少堆存占地10多万亩。全国煤矸石、煤泥发电装机容量达2 800万千瓦, 相当于减少原煤开采4200万吨。从钢渣中提取出约450万吨渣钢, 相当于减少铁矿石开采近1 740万吨。秸秆养畜相当于节约粮食5 000万吨, 作为燃料使用相当于节约原煤约8 400万吨。通过农林废物综合利用节约木材超过9 000万立方米。全国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10万余家、各类回收网点30万个, 从业人员1 800多万人。

(三) 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2011年, 组织实施"废物资源化技术与示范"国家科技计划重点专项, 统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 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部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钒钛资源、铜铅锌镍锍矿伴生资源实现综合开发,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逐步实现产业化, 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中试成功, 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以煤矸石、煤泥为主要燃料的大型煤矸石发电机组陆续投入运行, 全煤矸石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一) 共伴生矿产

2011年, 我国黑色金属矿共伴生的30多种有用组分中, 有20多种得到综合利用;有色金属矿的45种共伴生组分中, 有33种得到综合利用;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70%得到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的金属量占到全国金属总产量的15%。全国35%的黄金、90%的银、100%的铂族元素、75%的硫铁矿和50%以上的钒、碲、镓、铟、锗等稀有金属来自于综合利用。贫镍硫化矿、贫锡多金属矿、复杂低品位铜铅锌和钨钼铋多金属矿高效经济选别技术, 低品位黑白钨混合精矿直接水冶、钼铋精矿直接提取铋和钼等一批重大新工艺、新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全铁品位低于10%的超贫磁铁矿得到开发利用。铜、铀等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地下溶浸和就地浸出实现工业化,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技术在矿山得到推广。

全国煤层气 (煤矿瓦斯) 抽采量114亿立方米, 利用量达48亿立方米。其中, 井下瓦斯抽采量91亿立方米, 利用量达30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23亿立方米, 利用量18亿立方米。全国累计施工煤层气井8 000余口, 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煤矿瓦斯用户200余万户, 瓦斯发电装机容量130万千瓦, 煤层气燃料汽车9 000余辆。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 首批确定6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11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确定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安排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专项资金共计16亿元。科技部支持建立了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调查与评价工作, 初步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为今后评价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主要指标。

(二) 尾矿

2011年, 我国尾矿产生量达15.81亿吨, 同比增长13.5%, 其中铁尾矿8.06亿吨, 铜尾矿3.07亿吨, 黄金尾矿2.01亿吨, 其他有色及稀贵金属尾矿1.34亿吨, 非金属矿尾矿1.33亿吨。

2011年, 尾矿综合利用量为2.69亿吨, 同比增长23.1%, 综合利用率为17%, 比上一年度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从尾矿中回收有价组分约占尾矿利用总量的3%, 资源回收量达800万吨, 生产建筑材料约占尾矿利用总量的43%, 充填矿山采空区约占尾矿利用总量的53%。尾矿综合利用年产值达到468亿元。

三、产业废物综合利用

(一) 粉煤灰

亿吨

2011年, 我国粉煤灰产生量达5.4亿吨, 综合利用量达3.67亿吨, 综合利用率达到68%, 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中用于水泥生产约1.5亿吨, 占利用总量的41%;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7100万吨, 占利用总量的19%;用于生产粉煤灰砖9600万吨, 占利用总量的26%, 用于筑路、农业和提取矿物等高附加值利用各占5%、5%和4%。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修订《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发布《关于加强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颁布《蒸压粉煤灰多孔砖》 (GB26541-2011) 和《建材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化学分析方法》 (GB/T 27974-2011) 标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提取微珠、冶炼硅铝合金等技术工艺取得较大突破, 综合利用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利用转变为集约型高附加值利用。

(二) 煤矸石

2011年, 我国煤矸石产生量约6.59亿吨, 综合利用量4.1亿吨, 综合利用率62%。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 800万千瓦, 年利用煤矸石1.4亿吨, 综合利用发电企业达400多家, 年发电量1 600亿千瓦时;生产建材利用煤矸石量5 000多万吨;充填采空区、塌陷区、筑基修路、土地复垦等利用煤矸石2.15亿吨。

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高参数、高效率、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矸石发电机组, 最大单机容量33万千瓦;煤矸石深加工技术取得突破, 年产30万吨煤系高岭土项目投产, "矸石充填置换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 工业副产石膏

2011年, 我国工业副产石膏产生量达1.69亿吨, 其中磷石膏6 800万吨, 脱硫石膏6 770万吨, 其它工业副产石膏3 285万吨。工业副产石膏年综合利用量7 789万吨, 已与天然石膏持平, 综合利用率达到46.2%, 其中磷石膏、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23%和69%。水泥生产利用工业副产石膏6 000万吨作为水泥缓凝剂, 墙体材料生产利用工业副产石膏550万吨, 年产纸面石膏板2.9亿平方米、石膏砌块850万平方米。

亿吨

有关部门发布了《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制定了《烟气脱硫石膏》、《α型高强石膏》和《磷石膏土壤调理剂》等相关标准, 研发成功了蒸压半干法生产高强石膏、循环流化床煅烧工业副产石膏以及利用磷石膏制粒状硫酸铵产品、制成高强度、耐水承重的全息磷石膏砖等技术工艺, 单条年产5 000万平方米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全部实现国产化。利用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技术成熟并已逐步推广应用。

(四) 冶炼渣

1. 钢铁冶金渣

2011年, 全国钢铁冶金渣产生量约4亿吨, 其中高炉渣2.38亿吨、钢渣9 360万吨、含铁尘泥5580万吨、铁合金渣1 160万吨, 综合利用量约3.87亿吨, 综合利用率达到96.7%, 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掺合料以及钢渣砖、透水砖、免烧砖、砌块、路缘石等各种建材制品的生产。

国家将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鼓励类。制订了《混凝土多孔砖和路面砖用钢渣》、《道路用钢渣》、《钢渣道路水泥》等一系列标准。开发了矿渣、钢渣复合微粉、钢铁渣生产水泥、熔融高炉渣直接生产矿棉技术工艺。

2. 有色冶炼渣

2011年, 有色冶炼渣产生量7639万吨, 其中赤泥、铜渣、锌渣、铅渣产生量分别为4 260万吨、1356万吨、400万吨和289万吨, 综合利用量达到3700万吨, 综合利用率约48%, 其中铜渣、铅渣基本得到综合利用, 赤泥综合利用率较低, 仅为5.2%。

国家发布《铜渣精矿》等相关标准, 有关企业自主开发了含砷废渣处理技术-砷滤饼加压浸出工艺及成套处理装备, 可综合回收铜、砷、铼等有价金属。采用全湿法清洁生产工艺,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富集的含砷、含镉等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基本实现回收利用。

(五) 化工废渣

2011年, 我国电石渣产生量达1 757万吨, 综合利用率达100%, 主要用于生产水泥、碳化砖、粉煤灰砖、室内装饰材料等建材产品, 近年来扩展到用于工业脱硫及生产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钙等化工产品。纯碱白泥利用量近100万吨, 主要用于工程土、锅炉脱硫剂、农用肥料、制净水剂等领域。

国家出台《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年产200万吨电石渣生产纯碱碳酸钠生产线投入运营。

(六) 建筑垃圾

2011年, 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8亿吨, 其中拆除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约6亿吨, 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约2.26亿吨。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1 000万吨。

国家颁布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 有关部门起草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启动了国家标准《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术语》及行业标准《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混合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砌块和砖用再生骨料》等4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建筑垃圾移动式处理装备实现国产化。深圳、广州、青岛、昆明、邯郸等地起草出台地方条例, 规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

(七) 废旧路面材料

2011年, 我国国省道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年产生沥青路面旧料达1.6亿吨, 水泥路面旧料达3000万吨, 综合利用率约30%。

交通运输部加大了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 通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专项技术推广等方式, 在全国公路建设中大力推进沥青、水泥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成果, 编制发布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指南》、《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指南》等行业标准规范, 推进规模化应用, 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加快沥青路面再生设备、水泥路面再生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八) 废水

2011年, 我国再生水产量12.9亿吨, 再生水利用量9.6亿吨, 其中工业用水6亿吨、市政用水1.3亿吨、景观用水2.3亿吨。全国新增海水淡化能力16万立方米/日, 新增矿井水利用量4亿立方米, 矿井水利用能力达到40亿立方米/年, 矿井水利用率达到61.5%。

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提出到2015年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15%的目标, 明确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有关部门起草和发布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工业节水“十二五”规划》, 制定了《湿法炼锌企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规范》等标准。

四、农林废物综合利用

(一) 秸秆

2011年, 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8.63亿吨, 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吨, 其中稻草2.11亿吨, 麦秆1.54亿吨, 玉米秆2.73亿吨, 棉秆2 600万吨, 油料作物秸秆3 700万吨, 豆类秸秆2800万吨, 薯类秸秆2 3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5亿吨, 综合利用率约为71%, 其中, 作为饲料使用约2.18亿吨, 占31.9%;作为肥料使用1.07亿吨, 占15.6%;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0.18亿吨, 占2.6%;作为燃料使用1.22亿吨, 占17.8%;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0.18亿吨, 占2.6%。我国秸秆还田面积总计5.24亿亩。全国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装机容量达340万千瓦, 年利用农林剩余物2 700多万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发布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 出台保护性耕作、秸秆养畜、秸秆腐熟还田等激励政策, 将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将部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列入国家863、973等科技支撑计划, 实施了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固化试点工程, 开展了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秸秆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等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二) 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

2011年, 我国林业三剩物及次小薪材产生量约2亿吨, 其中采伐剩余物约占15%、造材剩余物约占5%、木材加工剩余物约占50%, 综合利用量达到1.9亿吨, 其中造纸、生产人造板、养殖食用菌和生物质能源化年利用量分别达到5 000万吨、1.1亿吨、1 000万吨和2 000万吨。

财税部门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 继续对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综合利用给予税收优惠。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行动要点》, 将推进林业剩余物能源化利用, 开发林业生物质能高效转化技术作为重要途径和措施。农林生物质工程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木竹加工剩余物定向解聚和分子重构技术列入863课题。

(三) 畜禽粪便

2011年, 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30亿吨。目前主要有“粪便污水贮存+农田利用技术模式”、“厌氧沼气发酵+生态处理技术模式”、“干湿分离+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模式”等3种利用模式, 全国沼气年产量达150亿立方米, 生产有机沼肥4亿吨, 年可处理利用畜禽粪便10亿多吨。

国家有关部门起草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制定了《畜禽粪便中铅、镉、铬、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相关标准, 将养殖废弃物处理纳入国家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资金支持范围。

(四) 海洋与水产品加工废物

利用海洋与水产品加工废物生产甲壳素、海鲜调味品、饲料等技术工艺日趋成熟, 利用贝壳等废物生产高档陶瓷制品、工艺品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五、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一) 废钢铁

2011年, 我国废钢铁利用量达9 100万吨, 同比增长5%, 其中包括钢铁企业产生废钢铁3 500多万吨, 社会回收废钢铁5 000多万吨, 进口废钢铁677万吨。废钢铁利用量占当年粗钢产量的13%, 年可节省1.55亿吨精矿粉, 相当于减少原生矿石开采3.9亿吨。

国家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制定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快速发展, 年加工能力超过20万吨的企业已有40多家, 形成3 000多万吨的加工能力。

(二) 废有色金属

2011年, 我国国内主要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量达465万吨, 同比增长12.3%。其中废铜100万吨、废铝220万吨、废铅135万吨、废锌10万吨。我国再生铜、铅、铝占铜、铅、铝当年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50%、23%和42%。进口主要废有色金属实物量738万吨, 同比增长2.4%。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相当于减少原生矿开采5.3亿吨。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典型废旧金属综合利用及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废旧稀土及贵金属产品再生产利用技术及示范分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 国内自主研发的总重量达260万吨的NGL铜冶炼炉成功下线, 再生铅领域的节能环保短窑和废铅蓄电池破碎分选国产化设备得到推广和应用。

(三) 废纸

2011年, 我国废纸综合利用量约7 015万吨, 综合利用率达71.2%。其中国内废纸回收量4 347万吨, 进口各类废纸2 668.4万吨。我国国内废纸回收率由2001年的27.2%提高到2011年的44.57%, 回收量从1 002万吨提高到4 347万吨, 利用量由1 638万吨提高到7 015万吨。

有关部门发布了《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名录》 (第一批) , 促进了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项目发展。我国大部分纸及纸板品种中均可使用以废纸为原料的纸浆, 并用于大型纸机, 生产部分高档产品。废纸利用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四) 废塑料

2011年, 我国废塑料产生量约2 800万吨, 再生利用量为2 100多万吨, 同比增长9.37%, 占塑料消费总量的24%, 其中国内废塑料再生利用量约1350万吨, 进口量约830万吨, 年可节约原料2 000多万吨, 节约原油超过4 000万吨。

废塑料再生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得到持续开发应用, 基本形成了大中型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企业为主体、废塑料专业交易市场为基础的综合利用格局。在沿海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废塑料来源稳定、经济效益好、技术装备先进的再生利用企业, 实现废塑料的规模化、集中化处理, 环保设施较为完善, 避免二次污染。

(五) 废旧纺织品

2011年, 我国废旧纺织品产生量达2 600万吨, 其中化学纤维占70%左右。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量230万吨, 相当于节约原油300万吨。

成功研发了"废旧服装-再生切片-纤维高值化再生利用"生产工艺, 建成国内第一条年利用3000吨废旧服装再生切片生产线。科技部将涤纶与涤棉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成立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六) 废旧木材

2011年, 我国各类废旧木材产生量达6 000万吨, 折合材积8 500万立方米, 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 主要用于木质人造板、木塑复合材料、制浆造纸和生产乙醇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编制印发了《木材节约代用工作实用手册》, 制定《废弃木质材料回收利用管理规范》、《木材保护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

(七) 废旧轮胎

2011年, 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约1 000万吨, 无害化利用率约60%, 其中翻新轮胎约1 600万条, 再生橡胶产量约300万吨, 胶粉产量约30万吨, 其中用于生产改性沥青12万吨, 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并列的橡胶资源渠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废轮胎超细粉碎和再生利用技术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预硫化技术和“BP线控废全钢子午胎胶粉成套装备”等共性关键技术设备, “特巨型工程轮胎无模翻新成套技术、工艺和设备”、“常压连续法再生橡胶清洁生产技术”。交通运输部制定了《路用废胎硫化橡胶粉》、《公路工程废胎胶粉橡胶沥青》等行业标准, 研制了大功率、高效的橡胶沥青加工设备, 累计实施废旧轮胎胶粉沥青公路修筑示范工程近1万公里。

(八)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2011年, 我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五种电器生产量达7.4亿台, 社会保有量超过18亿台 (其中居民社会保有量占90%) 。理论报废量接近7 000万台, 重量约200万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累计回收废旧家电6 000多万台, 其中, 废旧电视机5 100万台, 废旧电冰箱220万台, 废旧洗衣机470万台, 废旧房间空调器22万台, 废旧微型计算机260万台, 回收率为88%;拆解处理废旧家电约为5 600多万台, 其中, 废旧电视机4730万台、废旧电冰箱220万台、废旧洗衣机430万台、废旧房间空调器27万台、废旧微型计算机210万台, 处理率为91.1%。截至2011年底, 我国规范化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近100家。

国家颁布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 (第一批) 》、《制订和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的若干规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管理规定》等相关配套政策。

(九) 生活垃圾

2011年,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无害化处理量为1.58亿吨, 其中设市城市1.31亿吨、县城0.27亿吨) , 其中采用焚烧、堆肥等资源化处理方式超过0.3亿吨。2011年,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51.3万吨/日, 其中焚烧处理能力超过10万吨/日, 生活垃圾发电容量达250万千瓦, 年利用垃圾量3 000多万吨。

国务院批转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中央财政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3.16亿元, 支持了33个城市 (区)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

六、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制度建设

2011年,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要求, 积极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从加强规划指导、促进产业转型、推进重点领域、引导技术进步、完善扶持政策、推广典型模式等方面不断加强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制度建设。

(一) 规划指导, 强化宏观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研究提出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分别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和《煤层气 (煤矿瓦斯) 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 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领域的规划指导。

(二) 转型升级, 促进结构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作为鼓励类重点内容, 并在多个领域和相关行业中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给予鼓励。《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均提出将综合利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三) 重点推动, 带动全面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相继发布了《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等专项文件。在重点领域选择资源化利用潜力大、环境影响广泛、堆存量大的品类, 推动大规模、多途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 带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全面提升。

(四) 技术驱动, 增强支撑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发布了257项先进适用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科技部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 编制发布《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工业余热余压利用、工业和城市节水、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技术领域纳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2011年度) 》作为发展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第一批) 》。国土资源部发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

(五) 政策导向, 完善配套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了180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形成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4 000多万吨/年。商务部、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支持52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建设41 309个回收网点、226个分捡中心和37个集散市场, 同时支持了91个区域性大型回收基地建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对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 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作为支持重点,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六) 试点示范, 推广典型模式

8.年度环境监测报告 篇八

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博弈和相互妥协,最终能不能获得共赢,有赖于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在此选取了2011年度国内十大环境新闻事件,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一年来的环境事件。

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

6月4日、17日,中海油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项目渤海蓬莱19-3油田作业区B平台和C平台先后发生漏油事故。但直到两个月后的7月5日,国家海洋局才召开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初步调查结果。经国家海洋局调查,这是一起由作业方康菲石油公司擅自变更开发设计方案而导致的责任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其表示,漏油事故应该由作业者康菲中国承担所有责任,最高可对其罚款20万元。

20万元也被舆论广泛质疑“处罚”太轻。河北乐亭、山东烟台等地渔民养殖海产品因污染而大量死亡,将康菲石油公司诉诸法庭,但相关民事赔偿遥遥无期。

点评:一场绵延了半年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处理结果的污染事故。相比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BP公司,中海油及康菲公司显得无比的幸运和傲慢。可是,谁来为环渤海污染买单?谁为受害的渔民们维权?环境赔偿法应该如何健全?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与各地及部分中央企业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备受瞩目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正式出炉。

21日上午,大会闭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作了会议总结。周生贤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和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点评:《规划》让人看到了希望,让百姓呼吸上清新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食品,理应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的环保工作应顺应百姓期待,不再为发展经济让路。

云南铬渣污染事件

今年8月,云南曲靖陆良化工厂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非法丢放达10年之久,导致附近水源致命六价铬含量超标2000倍,严重污染珠江上游水域及当地生态环境。附近多地惊现"癌症村"。

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发生后,随着民众担忧“珠江源头受污染牵连到下游”被媒体曝光,连串的调查处理进展才相继露出水面。曲靖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为:共有5000余吨铬渣非法倾倒,造成77头牲畜死亡,一处100立方米左右的积水潭积水遭到铬渣污染,但受污染水经过拦截并技术处理后达到安全排放标准,并不存在直排南盘江的情况。但是这些解答依然难以消除民众的质疑和隐忧。

点评:为何铬渣一堆十年而不清走?一边是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一边是层出不穷的污染丑闻,也许只有真正将环境治理提至与经济发展同等位置,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缓解,民众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血铅事件频发

今年,全国发生了多起血铅事件。安徽省怀宁、浙江省台州、上海浦东、湖州市德清、广东紫金……这是一份在不断扩充的发生“血铅超标”事件的地区名单,上至世界最大铅蓄电池厂商,下至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各地中小电池企业均牵涉其中。这是继去年多起血铅事故之后,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担忧。铅蓄电池行业的整治也成为今年我国环保行动的首要任务,全国共排查铅蓄电池企业1930家中,逾八成已经停产。

点评:血铅事件牵动人心,将整个铅酸蓄电池行业存在的种种发展之困暴露无遗,更暴露出部分铅酸蓄电池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之缺失。如此粗放型增长的行业,应该如何发展和监管?

苹果公司供应商环境污染调查报告出台

8月31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文、自然之友、环友科技、南京绿石等5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了苹果公司供应商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苹果的另一面2》,报告称苹果公司的污染排放正随产量扩张而蔓延,严重威胁了当地环境和公众健康。加上环保组织于1月20日发布的一期报告《苹果的另一面》,两次调查发现共有27家苹果供应商先后出现环境问题。就在报告公布前夕,苹果公司首度表示愿与环保NGO电话沟通。专家认为,这是积极信号,品牌商应对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负责。

点评:民间环保组织成了污染警报的先锋,让我们看到了高科技电子产品的背后,隐藏着产业链中的一系列污染。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成了“世界工厂”,也成了污染的转移地,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究竟是“苹果”有毒,还是中国有病?

上市企业频现环保问题

今年以来,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被曝出环境污染事件,涉及光伏、蓄电池、化工、医药、农业、石油、矿业等诸多行业。

由于上市公司在人们心目中是规范运作的企业代表,因此,出现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后,媒体和网友对这些企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监督,特别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兴起之后,上市公司的污染问题更容易被曝光,更快被传播开来。而部分涉污上市公司面对舆情所采取的压制、推诿的应对方式以及解决污染问题的拖延态度,也激起舆论的更大愤慨。

点评:血铅事件牵动人心,将整个铅酸蓄电池行业存在的种种发展之困暴露无遗,更暴露出部分铅酸蓄电池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之缺失。如此粗放型增长的行业,应该如何发展和监管?

极端气候依旧频繁

毫无疑问,2011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1月~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大旱到大涝急转,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秋季,华西地区秋雨为36年来之最,多条江河发生罕见秋汛;5月~10月,局地强降水致多个城市现“海景”,与此同时,西南地区的夏秋两季降水却异常偏少,干旱严重,“水贵如油”;10月~11月,中东部雾霾天气多发,气象预警不断,交通连连受阻。

天灾?人祸?或是两者兼有之,每次自然灾害的事件之后,都引发了人们的无穷疑问和讨论。

点评: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越发频繁,人类的未来将面临更多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将越来越高。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遍及全球每一个家庭,能否促使世界各国增加对全球气候问题谈判的诚心呢?

拯救黑熊,反对活熊取胆

2月,福建归真堂谋求创业板上市,这是一家以熊胆为原料的药业公司,在被一条微博的披露后,活熊取胆的残忍性激起了网民的愤怒,引发了它创办以来最大的民间反对潮,从而上市受阻。

国内十名法学家集体呼吁:中国应当尽快着手制定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这部法律应当以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的基本利益为主旨,禁止所有对动物的不当伤害和残酷行为。它应当参照国际社会通行的标准,同时也要适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点评:动物保护法体现人类对生命的关注,这是和谐而文明的社会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国公众传统上对动物福利问题缺少关怀的态度,或许在这次事件中得到转变。

江西企业排污疑致癌症村,环保局称责任在唐宋

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乐平市政府在去年10月上报省政府的“请示”报告中称,由于受到乐安河污染影响,部分沿岸村镇的井水仅为地下水Ⅳ类水质标准,不能直接饮用。相关群众肝脏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血检不合格面广。

但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称: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采矿区产生,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点评:唐宋皇帝地下有知,一定会大呼:冤枉啊!死了千百年还被后人栽赃。把污染责任推给“历史”的人,难道想让“历史”出面解决问题吗?希望个别地方的环保局不要成为环境污染保护局。

我国首次制订PM2.5标准

今年11月以来,北京、南京等地连续多天出现了灰霾天气,北京儿童医院一号难求,各大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专家表示,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灰霾的来源正是工业污染、交通尾气。

而几条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上公布的一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让PM2.5闯进了公众视野。并引起了从网络到报纸、电视对PM2.5的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让人们对空气质量监测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推动了环境保护部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版中纳入PM2.5,从而实现了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

上一篇:计调的工作内容下一篇:二泉映月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