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概况

2024-10-05

中国留学生概况(精选8篇)

1.中国留学生概况 篇一

中国能源概况

一、能源禀赋

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居世界第3位。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处于早、中期阶段,未来还有资源储量增加的潜力。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二、能源生产

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1)煤炭生产: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四省(自治区)。

(2)石油生产:我国石油产量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我国是世界第5大石油生产国(前4位分别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伊朗)。西部和海上是我国未来石油开发的重点,处于勘探的早期和产量的上升期,是保持我国石油稳产的主要区域。

(3)天然气生产:我国天然气生产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量增长较快。供应格局已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的局面。产量居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卡塔尔和挪威)。

(4)电力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能源生产增速。我国是世界第2大电力生产国。

三、能源消费

(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1)一次能源消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及立足国内满足需求的能源方针,决定了我国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终端能源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明显加快,比重逐步增加。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石油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终端煤炭消费逐渐向工业集中,交通行业是最大的终端石油消费行业,工业用电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型化趋势。

四、国际能源合作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由能源净出口国逐渐变为能源净进口国。能源进口的不断增加促使我国能源供应保障策略从自给自足逐步走向立足国内和利用国外资源并举,国际能源合作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油气领域,我国能源企业不断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主要投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协议或竞标的方式直接获得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权;第二种是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获得海外油气资产;第三种是通过贷款或其他援助方式获得资源国提供长期油气资源供应的承诺。在煤炭领域,我国能源企业主要通过投资开矿的形式获取海外煤炭资源。在电力领域,我国能源企业积极开展跨国输电和电力贸易。此外,我国能源企业还通过工程承包、企业并购、资产运营、技术装备出口、管理咨询等方式进入海外电力市场。

2.中国留学生概况 篇二

“从明末清初开始,随着西方天主教会的传入,开启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门。据中外文献的有关记载,清代皇帝乾隆最早欣赏到的是由传教士带入宫廷的意大利著名喜歌剧《La Cecchina》。”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艺术、歌剧等。1927年,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成立,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美声歌唱家,经出国学习后带回西洋歌剧并在国内演唱。由于中国的戏曲根深蒂固自诞生起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两千余年,且与西洋歌剧的演唱、内容、形式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西洋歌剧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由此,艺术家们开始走上了探索中国歌剧的道路。

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使得西方的音乐理论、和声等开始在中国传播,主要采用外国的音乐曲调来填词,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早期的声乐。20世纪20年代,黎锦辉开始了探索中国歌剧的先驱,创作儿童歌舞剧12部,还有儿童歌舞表演、爱情歌曲和抗日救亡歌舞等,如《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等,歌曲内容多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之意,音乐采用中国各地的曲调曲牌,注重用音乐去刻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并加强了歌剧的戏剧性。

二、中国歌剧的初期探索

“如果说黎锦辉的儿童歌舞剧是中国歌剧的萌芽,那么闫述诗独创的抒情歌剧,则是早期中国歌剧的一枝新株,无论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较前者提高了一步,较为接近歌剧艺术的原本。”

闫述创作了六部歌剧,他的抒情歌剧篇幅较短,风格浪漫典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渴望,歌剧清新活泼,载歌载舞,音乐的形式开始多样化,独唱、齐唱、对唱、合唱等相继出现。九一八事变,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掀起了救亡歌咏运动,有张曙的《王昭君》、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陈歌辛的《西施》,以上三部作品在我国歌剧的早期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1936年后,日军全面侵华,由“鲁艺”文艺工作者分散到各地前线传播歌剧,促进了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展开,秧歌剧、小歌剧等开始萌芽,以抗日战争中农民的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情改编为歌剧,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后来《孟姜女》《秋子》歌剧成功上演,主要采用西方歌剧的创作理念,为我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三、中国歌剧的生成与发展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激励了文艺工作的知识分子们,使他们全面投入到民间学习民间艺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运动一改传统秧歌的故事内容,改变了单一的音乐如《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对秧歌剧的语言也做了改变,使得新秧歌运动逐步的发展起来。

1945年《白毛女》的产生,在我国歌剧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产生突破了以往旧的歌剧的模式开启了我国歌剧自己的民族风格,自此迈开了中国歌剧向前发展的大步。在《白毛女》歌剧的影响下又相继出现了《李二小参军》、《两个胡子》、《为谁打天下》等歌剧。

四、中国歌剧的繁荣与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各地建立演出团体,歌剧的发展步伐加快,歌剧《星星之火》增加了有韵味的朗诵,不再是以前单一的对话。《小二黑结婚》运用戏曲音乐板腔体手法使歌剧音乐戏剧化首次尝试获得成功。《小二黑结婚》、《长征》、等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

1957年2月,应毛主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第一次歌剧座谈会召开,第一种观点是以我国的戏曲为基础,保持其风格,再结合说唱等民间音乐;第二种观点是要按照西洋歌剧的模式;第三种观点是要广泛吸收,不可依照一种模式。从歌剧座谈会的召开到“文革”政治运动不断,但依旧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歌剧作品《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江姐》等。

五、中国歌剧的荒芜与复苏

199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中国歌剧遭到重烈的打击,中国的歌剧停滞不前。1976年,四人帮粉碎,中国歌剧开始复苏,复苏后的歌剧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各有己见,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多元化创作逐渐呈现。

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文艺工作者们对歌剧的不断探索歌剧,歌剧创作数量与日俱增,有对西洋古歌剧的追寻《爱与火的四重奏》、《仰天长啸》等;中国民族歌剧的继续探索《沂蒙山儿女》等;民间乡土歌剧《塔什瓦依》、《木卡姆先驱》等;时代特色的歌剧《伤逝》、《原野》等。

20世纪九十年代,歌剧《张骞》、《苍原》、《党的女儿》等,结合中西方歌剧创作,解决了之前到文革时期的宣叙调、咏叹调运用问题,民族色彩突出,实为中国歌剧的一大创新。

六、当代中国歌剧的发展

21世纪中国的歌剧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在高科技的运用下,中国歌剧开始走向全世界,《西施》、《赵氏孤儿》、《山村女教师》等再现着中国歌剧的创作辉煌。2012年《运河谣》的成功上演,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又一伟大尝试,开辟了中国原创民族歌剧的时代。

摘要: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集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于一体,产生于16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西方歌剧的传入到中国歌剧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了4个多世纪,歌剧在中国的传播是快速的,中国歌剧本土化的发展却是漫长和曲折的。

关键词:歌剧,民族,音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春燕.歌剧艺术的发展与赏析[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2]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概况 篇三

最早的孔庙是孔子故乡的曲阜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经历代扩建形成雄伟壮观的规模,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三路布局,前后九进院落,有殿阁厅堂门坊一百余座,成为孔庙之祖庭。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孔子被尊为“先圣”,四年(公元630年)诏全国各州县学校皆建孔子庙。于是,孔子庙遍及全国各地,并且远涉东南亚等地。

有资料显示,世界各地孔庙多达2000余座,国内约1600余座;目前保存较好的约300余座,分属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孔庙群体。孔庙、文庙建筑,随着它祭祀纪念功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与我国其他的宗庙、祀堂、宗教等祭奠祈拜类古建筑相比较有着不同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它的文化教育内涵。

孔庙、文庙作为中国主要传统文化的载体,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保存众多的文化艺术真品的所在,其延展的思想渗透到了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孔庙的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光大儒家学说,促进各地孔庙之间的文化活动交流,进一步促进孔庙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工作。1995年9月,由山东曲阜、首都北京、浙江衢州、黑龙江哈尔滨、江苏苏州、四川德阳多家孔庙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成立了理事会。注册管理机构为国家民政部,业务主管为国家文物局。选举曲阜孔庙为会长单位,时任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孔祥林同志担任会长。现会长由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子博物院院长孔德平同志担任,曲阜孔庙与北京孔庙同设协会办事机构。现副会长单位有北京孔庙、哈尔滨文庙、南京夫子庙、西安孔庙、天津文庙、蕃禹学宫、德阳文庙、平遥文庙、杭州孔庙,本会名誉会长为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先生、原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先生、原曲阜市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传平先生。聘任全国政协委员孔德懋女士、北京首都博物馆原馆长马希桂先生为顾问。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成立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国家民政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协会“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孔庙及其它儒家纪念建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展会员,单位会员由最初的31个发展到90多个;定期召开年会、举办学术研讨会,协助会员单位举办了各类社会活动;与国内外孔庙广泛开展互访交流、祭祀礼乐研讨等活动;出版协会论文集、定期出版协会刊物;成立了孔庙保护专家委员会,指导各地孔庙开展孔庙维修、复建、陈列等保护项目;开展了全球孔庙同祭孔、纪念孔子诞辰、成人礼、开笔礼、儒学讲座、传统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2010年被民政部评定为3A级行业组织。

近年来,孔庙保护协会工作日益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各地孔庙、文庙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相互之间地交流、协作不断深入。由儒家文化延伸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正不断地、积极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以积极地态度净化人们的思想、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

孔庙做为重要的载体,势必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和功能。协会将坚持协会宗旨,努力工作,推动全国孔庙和儒家纪念建筑的保护利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长:孔德平(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子博物院院长)

秘书长:李超英(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馆长)

①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办公室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鼓楼北街18号 曲阜市文物局 邮编:273100

电话/传真:0537-4429356  4412444  4712177

②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3-15号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邮编:100007

4.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篇四

基于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物流体系的迫切期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己成为铁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点。系统梳理与回顾铁路物流中心形成与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发现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把握其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从而推动铁路货运的科学发展,促进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一)铁路物流中心的含义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在国内外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铁路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运输能力不断释放的情况下产生的,以铁路货运场站等资源为基础,融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全方位、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空间场所,其既可作为铁路自身提供物流服务的场所,同时也可作为公共性物流基地吸引相关物流企业入驻共同开展物流服务的场所。铁路物流中心一般具备适度超前、功能齐全、能力强大、装备先进、辐射广泛等特点,它与传统的铁路货运场站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传统货运场站发展为主的萌芽起步期,二是以集装箱中心站、大型装卸车点等具有物流发展理念的节点为主的探索发展期,三是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方案提出标志着进入系统发展期。

1.萌芽起步期(2003年之前)

自建国以来,随着铁路网的逐渐完善,铁路货运场站也随之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货运场站网络。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公路运输迅速发展,铁路运量出现了下滑态势,铁道部重点进行了零担运输集中化改革,“七五”期间停办了2000多个车站的零担业务,全路大部分区段取消了沿途零担列车;“八五”期间又重点进行了整车集中化运输的理论分析和局部试点工作,整顿了加冰冷藏车办理站和危险货物办理站;在理论研究和部分路局试点的基础上,铁道部从1996年开始在全路推行货运业务集中化,要求停办日均装卸车数在1车以下的565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14公里,1997年停办日均装卸车在3车以下的1042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到“九五”末封闭日均装卸车数小于5车的车站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22公里左右,货运营业站保留2500个左右[ ]。

在货运业务集中化办理、关闭小型货运场站的同时,铁路货场自身也在不断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实现增运增收,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铁路局结合多元经营发展实际开始尝试修建用于企业开展铁路延伸服务的经营基地;九十年代后,铁路多元经营系统为有效缓解铁路货场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大规模建设适应经营需要的自有货场,但普遍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与此同时,铁道部推出多份规范性文件,积极鼓励货运场站拓展服务功能,强调车务段和二等以上货运站要以货场中的相关部门为基础,成立货运营销机构[ ];鼓励发展货场办市场,以形成新的物流集散地,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吸引货源[ ]。

上世纪末,“现代物流”一词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片热潮,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联合铁道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铁路系统逐渐认识到物流对于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以传统货运场站为主、多经物流基地为辅,在公路运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形成了优化既有货运场站布局、拓展货场服务功能的发展特色,但并未形成自上而下、具有全局指导性的统一布局优化方案,拓展服务功能多从提升自身收益的角度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形成。

2.探索发展期(2003年~2010年)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联合铁道部研究提出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于2004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总体规划方案”(计基础[2003]36号),明确了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方案,提出规划建设上海、昆明、哈尔滨、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天津、青岛、北京、沈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宁波、深圳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以及40个左右靠近省会城市、大型港口和主要内陆口岸的集装箱专办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综合物流和多式联运的各项功能,如仓储、拆拼箱、加工、包装、配送、商贸、信息处理等,是以铁路集装箱服务为主导的综合物流基地,是铁路物流中心的重要表现形式。

2003年12月,铁道部正式组建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铁路专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了新的探索,对于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融入现代物流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由三大专业运输公司主导,建设了一批具有典型物流运作特色的行包行邮基地、商品车物流作业基地和专办站。

这一阶段,传统货运场站业务集中化工作继续推进。2003年以来,一些运量较小的货运站已经被逐渐整合,努力实现铁路货运“集中受理、优化装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效率。至2006年,5万吨以下的货运站已减少到925个,平均每100公里营业里程上的小型货运站个数由2001年的2.56个下降为1.26个,小型货运站在路网上的密度减少了大约50%,货车周转时间由2001年的5.08天缩减到4.92天,铁路货运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铁路货运场站的布局调整向着集中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此举适应了现代运输物流的基本需求,符合铁路物流中心的总体发展方向,并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

2006年全路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两整合、一建设”,即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后称为大型装车点),进一步推进货运场站布局优化调整。同年,铁道部发布《关于结合“两整合、一建设”工作大力促进多元经营发展的通知》,开始大力推进以大型装车点为重点的物流节点建设,鼓励开展运贸、代理、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大型装车点是为保障大宗货物运输、缓解货运场站能力不足而兴起建设的。它以稳定的货源条件为基础,要求大宗物资货源量达到日均1列以上、单一品类年运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并配有智能化的装载系统,具有大容量的仓储能力,以及高效率、规模化的作业方法,成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至2010年底,全路已经建成大型装车点近710个,这些装车点的货物发送量约占全路货物发送量的40%以上。

2006年《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加快落实“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规划,这是铁路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中首次出现“物流中心”专业名称,表明铁路系统已正式接受“物流中心”的理念并加以推广。同年,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五方股东共同组成了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承担18个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现已建成运营9个,分别为上海、昆明、重庆、成都、郑州、大连、青岛、武汉、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铁路集装箱运输节点网络。

2006~2008年,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等单位成立项目组,针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发展时机和发展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宏观规划方案、建设发展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等系列研究结论与成果,受到了路内外的广泛关注。2007年,铁道部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启动了西藏那曲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2008年厦门前场特大型货场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理念开始了前期市场分析和可研设计。自此,不同铁路局针对货运场站转型升级、多经物流基地,专业运输公司针对行邮行包基地、集装箱物流中心、商品车作业基地等各种形态的物流中心展开了较为广泛的探索实践。

在这一阶段中,铁路物流中心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三大专业运输公司构建了一批具有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的物流节点,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但受经营体制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所规划建设的不同物流节点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足等现象开始出现,如何规范引导既有节点向着合理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成为摆在铁路系统面前的重要问题。

3.系统发展期(2011~)

2011年,铁道部在前期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铁运[2011]69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在规划的全国性42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98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建设80个左右一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160个左右二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300个左右专业型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对于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途径也给予了明确的说明:“新建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均应按照物流中心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既有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应逐步向物流中心转型,以推进信息化、改善铁路线路、装卸机械、堆场仓库、场内道路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进行改扩建;对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发展空间不大的货场,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进行优化整合。”《规划》既指明了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发展方向,又为各铁路局开展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提供了可遵循的宏观布局依据。2012年以来,各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针对铁路物流中心的设计、建设与运营服务等后续重点工作展开了系统性的实践。

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随着我国铁路系统在铁路建设中引入了现代物流理念,逐步建设了一批有别于传统货运场站的物流节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根据《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全国、区域、地区三级物流中心布局方案,各铁路局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铁路物流节点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做法。

南宁、昆明、兰州等铁路局分别对管内铁路物流中心进行了分级分类规划.铁路物流中心分级分类规划是铁路物流中心规划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铁路物流中心进一步建设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及后续运营的快速推进与实施。

(二)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初步规范

为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转型,适应物流市场的需要,铁道部运输局在上海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出台的铁路货场、专用线货运设备、设施建设相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典型铁路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等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积极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等相关指导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工作。至2013年3月,先后发布了《铁路标准化货场管理办法》、《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政策措施》、《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等文件,对铁路物流中心设计与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规范指导。

其中,《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增值功能以及辅助功能的具体内容,从选址要求、功能设置、功能区划分与平面布置、货运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等方面对铁路物流中心的平面布局规划与设计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基于提高货物门到门运输联运中转和全程物流节点服务效率的理念,在有机吸纳铁道部计划司、建设司、工程鉴定中心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文件详细制定了铁路物流中心内仓库宽度、面积,站台宽度、高度以及道路硬度等重要设计建设参数。这对铁路系统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推进铁路货运场站转型升级正在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目前,新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规范》正在原铁道部建设司的主持下研究修订。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近年来,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货运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也相应提升。铁路货运场站陆续应用了视频采集、条码、RFID、手持终端等物流信息技术设备;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号识别系统、列车预确报系统、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办公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增强了铁路物流在准时性、货物追踪、车辆识别、信息提取和查询等方面的技术保障,为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货运与物流作业组织效率和服务及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铁路口岸站推广应用了口岸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海关、质检部门的信息交换。

2012年9月20日,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在全路范围内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货运需求网上受理,同时为客户提供了业务办理、运力资源公示、信息查询等多样化服务,使铁路运力更加公开、公平地服务于客户。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推进改变了传统铁路货运场站的生产作业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了铁路货物的装卸、运输组织一体化管理,适应了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有力地推动了铁路传统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的转型升级。

(四)营销及全程物流服务理念迅速推广

为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需要,实现从以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承运转变、从按计划组织运输的生产模式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各路局积极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制定并实施货运营销组织方案。截至2013年5月31日,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等13个铁路局已经成立铁路货运营销中心,哈尔滨铁路局与广铁集团分别成立了货运营销部和货运营销处。通过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收货,取消了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承认车等繁杂手续,有力地促进了客户在铁路物流中心中接受到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的服务。

同时,铁路系统大力发展全程物流,整合运输与物流服务资源,快速构建“门到门”运输体系,推动铁路物流中心延伸功能,在现有装卸、仓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上门取货装车、送货到门卸车、短途运输等服务领域,搭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

三、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物流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挖掘物流资源、拓展服务功能,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面对改革的新形势,还面临着服务功能不完备、营销意识较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空间急剧扩张,许多传统铁路货运场站和线路被包围于城市中心,如北京铁路枢纽内的和平里站位于二环路内、广安门站位于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逐渐被居民区、商业区包围,使得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面临急迫的外迁需要。此外,与当前铁路大规模路网建设相比,铁路物流中心建设速度则相对缓慢,尚未形成良好的铁路点线协调能力,甚至影响了百千战略中准时制列车的开行,急需加快落实《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的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铁路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铁路货运场站的服务功能仍具有明显的传统货运服务特色,依然以货运基本功能为主,缺少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多样化的物流增值服务,与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念要求的服务功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当前市场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转变的物流服务要求。

(二)经营范围亟待拓展

目前,铁路货场的经营范围受到限制,不能经营仓储、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服务,与“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铁道部出台的《铁道部关于规范铁路货运营业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八不准”),规定了“不准要求货主通过延伸服务或运输代理办理货物运输”等八项禁令。“八不准”的提出杜绝了当时存在的利用铁路运能谋取私利的行为,一些铁路人员间接或直接通过手中紧缺的计划数强制要求货主进行货运延伸服务的手段被禁止。从规范铁路服务行为、树立铁路良好服务形象的角度出发,“八不准”在当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且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市场需求逐渐向包装、加工、“门到门”全程物流等多种延伸服务拓展。同时,随着我国铁路路网的大规模建设,铁路运能得到逐步提升,铁路运输计划的供需状况也将随着运能的提升发生变化,争取更大的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货源将逐渐成为铁路货运场站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铁路货运场站运营管理的内容也需逐渐向延伸性物流服务发展,而“八不准”的有些内容无疑与此新形势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另外,我国铁路货运、行包、装卸、货代等部门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组织机构多、管理层次多,路局、站段各部门实体之间条块分割,致使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各环节脱节。由此造成运营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流不畅,整体协作性差,加大了货运作业成本,从而影响了铁路货运与物流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和铁路物流服务的拓展与运营。

(三)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虽然已经装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装备,但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技术装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配合不力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现代物流高效搬运和装载工具的托盘没有在铁路物流中心广泛应用和推广,龙门吊、正面吊等大型机械化装卸工具在铁路各物流节点装备的数量也不足,相当数量的货运场站仍以人力装卸为主,不仅装卸效率不高,而且安全保障不足。其次,铁路物流节点内存在很多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先进装备的应用仍然不足[ ]。第三,各种设施设备相互衔接配合不力问题在铁路物流中心中表现明显,例如,由于站台、各类货车车底板高度不尽相同,且缺乏托盘等搬运工具的配合,致使多数叉车作业衔接不畅,影响了效率。

四、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将推动铁路货运全面走向市场,从而实现货运物流一体化发展。在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的形势与要求下,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将朝着建设合理化、功能多样化、装备现代化、办理便利化、服务全程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一)物流中心建设将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为贯彻落实《铁路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铁路物流中心的布局方案,各路局必将加大对既有货运场站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重新审视、调整铁路货场的定位、布局、分工和功能设置,更新货场设计理念,加快建成一批现代化的铁路物流中心。同时,跨局协调机制的建立又将大力推进全国铁路物流中心的联合发展,提高铁路物流中心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铁路物流网络资源集聚,促进铁路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为符合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要求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加快货运组织改革进程,全面提升铁路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各铁路局将会加强铁路物流中心与相关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联运中转设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为主的多式联运,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设施的衔接和配套,促进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从而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整体运行效率。

(二)服务功能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面对客户全程物流服务需求,铁路物流中心将强化运送、装卸、包装、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供应链管理与衔接,并且对物流运输实行功能系统化、组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全过程、综合性、高质量的增值服务,从而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同时,铁路物流中心将积极拓展新的服务范围和经营项目,不断提高铁路货运经营层次和利润水平,将铁路货运从原来的交通运输节点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按照《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知道意见》(铁运[2013]57号)的要求,铁路物流中心在巩固完善货物到发、中转、装卸搬运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必将拓展仓储、堆存、配送、联运、包装、流通加工、金融物流等增值功能,积极探索自营、外包、联盟的发展模式,以确保中心所承担的货物交付任务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尽可能小的成本来完成;除此之外,完善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配套功能,以方便物流中心核心功能的实现,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产生经济与物流活动集聚效应。

(三)技术装备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传统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必将带动铁路传统货运设备的改造升级,陈旧落后、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将加快淘汰。叉车、龙门吊、正面吊、堆垛起重机、旋转式起重机、超偏载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等大型先进机械的投入力度也会不断增强;在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铁路物流中心,有望加速建设和改造一批立筒仓、预冷设施和立体仓库等现代物流设施,从而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电子汽车衡、自动分拣设备、堆垛起重机、叉车、托盘等多种现代物流设备也有望配备齐全;无线射频识别、煤炭专用抑尘设备等低能耗、轻污染的高新技术装备亦将广泛应用。

(四)业务办理将向便利化方向发展

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实施的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做到“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受理、随到随办”,给客户提供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而传统的铁路货运站基本作业包括受理、验收、制票、承运、装车、整理换装、货票交接、卸车、货物交付和搬出等,托运人要按照铁路规定完成其他多项工作,如进货、取货、货物包装、货车或集装箱的施封及特殊货物作业等。在改革的推动下,铁路物流中心的业务受理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从繁琐的现场办理到电子商务下的“我要发货”一键受理,业务受理进一步向便利化方向发展;而铁路物流中心内相关管理系统通过与12306有效连接,可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增加客户满意度;同时,作业内容和服务方式将由客户决定,货物发送前由铁路物流中心负责取货、仓储,途中作业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开展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货物到达后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货物的分拣、配送等作业,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客户要求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物流增值服务。

(五)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将会显著提升

全程物流服务需要铁路运输企业深入客户供应链,结合客户产销节奏设计服务内容。按照货运组织改革的要求,全程物流要重点突破“站到门”“门到站”的运输配送阶段,因此,承担末端配送的铁路物流中心将会改变过去基于运力配置运输资源的经营理念,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全面利用运输、仓储以及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便利、高效、不易被替代的全程物流服务。同时,铁路物流中心的网络化经营优势将会日益明显,积极对接全国性、网络化的大型制造、商贸等企业,承担其他物流企业难以实现的全程物流业务,展开深入联动,灵活采用整合手段进一步提升铁路物流中心网络的广度和服务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程物流服务的网络分析、开发等方案解决能力,灵活应对不同客户对全程物流的需求。

5.中国水环境概况 篇五

我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 700 m3,称为资源型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同时,因为水源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我国还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国家。

为便于衡量水质状况,方便评价水体,我国把水体分为如下几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区域。

据此标准,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局面。根据水利部1997年的统计[1],全国河流中,污染河长(包括Ⅳ类、Ⅴ类河长占总河长27.7%,劣Ⅴ类河长占15%)已占总河长65 405 km的42.7%。完全污染、失去水的使用价值的劣Ⅴ类河流占总河长的15%。而松辽、黄河、海河、淮河的污染河长竟达到65%~80%。如果按Ⅴ类和劣Ⅴ类计,严重污染的河长占本流域评价河长的百分比依次为:辽河流域70.4%、淮河流域69.5%、海河流域67.3%、太湖水系46.7%、黄河流域32.1%。

与1984年相比,十几年来受污染河流的长度翻了一番。10多年过去了,2008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海河、辽河、淮河、巢湖、滇池、太湖污染严重,七大水系中,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其中淮河流域和滇池最为严重。工业较发达城镇河段污染突出,城市河段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50%受到污染,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

全国50多个代表性湖泊中75%以上水域受到污染,而劣Ⅴ类湖泊占调查面积的19.6%,即1/5。全国50个代表性水库中,1/3的水库受到污染。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也很严重,新疆、青海、甘肃、内蒙5个省(区)的地下水资源中,Ⅴ类所占比例达到36.2%。可见如果不解决水污染的问题,长此以往,当代人可利用的水资源就日趋减少,到了下一代,将会无可用之水。

1我国水污染现状

1.1河流

2006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6%、28%和26%。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总体上看,我国流域污染状况是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一般河段强于城市河段,污染从下游地区逐步向上游转移。2008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与2007年持平。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其中,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 000 km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据统计,全国3 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流域内182个城镇中有排污单位1.55万家,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6.1亿m3,城镇生活用水排放量7亿m3。

1.2湖泊和水库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多数湖泊的水体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太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质尚好,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轻污染,特别是1987年以后,污染趋势更为严重,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和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升高。到了90年代中期,以Ⅲ类水质为主,并开始出现了Ⅴ类水质,意味着太湖已被严重污染。巢湖流域目前仍处于富营养状态,11个水质监测点中,7个属Ⅴ类和劣Ⅴ水质。滇池在20世纪70年代水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到了90年代,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超出Ⅴ类标准,特别是氮、磷浓度很高,曾分别达到7.5、9.19 mg/L。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沿湖不少农村的井水也不能饮用,造成30多万农民饮水困难。由于饮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滇池特产银鱼大幅度减产,鱼群种类减少,名贵鱼种基本绝迹。

1.3地下水

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在北京,浅层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物。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使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

1.4海洋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略有上升。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黄海、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渤海水质一般,东海水质差。北部湾海域水质优,黄河口海域水质良,Ⅰ、Ⅱ类海水比例在90%以上;辽东湾和胶州湾海域水质差,Ⅰ、Ⅱ类海水比例低于60%且劣Ⅳ类海水比例低于30%;其他海湾水质极差,劣Ⅳ类海水比例均占了40%以上,其中杭州湾最差,劣Ⅳ类海水比例高达100%。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自1980年以来,共发生赤潮300多次,其中1989年发生的的一次持续达72 d的赤潮,造成经济损失4亿元,仅河北黄骅一地6 666.67 hm2对虾就减产上万吨。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发生在珠江口和香港海面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大赤潮,给海上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数以亿计[1]。

海洋重要鱼、虾、贝、藻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主要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无机氮污染以东海区、黄渤海区部分渔业水域和珠江口渔业水域相对较重,活性磷酸盐污染以东海区、渤海及南海近岸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石油类的污染以东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此外,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

3.2水污染治理办法

6.中国近代战争概况总结论文 篇六

题目:中国近代战争概况总结论文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12级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2班

廣東醫學院

内容摘要:中国近代的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南昌起义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军队-红军。红军时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下,中央红军广大后勤人员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创和发展兵站工作,为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杭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斗争便围绕两种命运的决战进行了一场极为严重、复杂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革命风暴的洗礼之后,到抗日战争时期,已成为一个成熟的、群众性的大党,并且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有能力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关键词:战争,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一、红军时期

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

廣東醫學院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县)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 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由此可知,中国的建军节非常的特别,我们应该要重视,不要让其他国家夺走了我们的“专利”,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廣東醫學院

二、抗日战争时期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中国驻屯军借口一个兵士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个要求,日本军阀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1937年8月13日,冲突爆发。日军在1937年8月派出上海派遣军(三个月后增加到30万人),开始向上海进攻;中国则派出中央军精锐和大批内地省份部队合计70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之战略,此即为淞沪会战。11月20日,中国军队在伤亡25万人之后,被迫撤退,上海自此沦陷。此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南京大屠杀

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由于守将唐生智不久便弃城逃亡,所以南京城于4天后陷落。日军以持续数月的南京大屠杀作为摧残中国民众士气的手段,导致至少三十万无辜的中国军民被日本军队残暴地杀害。

武汉会战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日军达30多万人,中国军队达110万人,战争中日本损失8万

廣東醫學院

人,因病减员8万人,由此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国民革命军阵亡高达40余万。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最大的胜利是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日军第106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阵亡4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10月21日,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占领广州,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部退至粤北地区。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反攻阶段

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这场战争尽管达到了日军的作战的企图。可是,日本人无力去维护“大陆交通线”的畅通,并且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为中国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豫湘桂溃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发动了滇细缅北大反攻。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日本战败与投降

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廣東醫學院

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如承认外蒙古独立),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的作用与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史为鉴,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极为珍贵的历史启迪。

三、解放战争时期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不仅仅是我们的胜利,而且是全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

廣東醫學院

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东北军区地方部队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司令部及第1兵团2个军、第6兵团4个军、第8兵团2个军、第9兵团6个军和援敌第17兵团3个军等。

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上升为300万人,国民党军队则下降为290万人。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拥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近百万的战略预备队,为以后解放平津与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廣東醫學院

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全部主力15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第35军(吴化文部),华东军区地方部队,中原野战军全部主力7个纵队和中原军区地方部队等。

这次战役共计歼敌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的地区。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京、沪一带完全暴露于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华北军区第2兵团3个纵队、第3兵团4个纵队,加上东北军区、华北军区部分地方部队。歼灭国民党军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守敌及塘沽敌一部26万余人,改编北平守敌25万余人。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以压倒性优势对抗国民党军的一次决战,整个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达52万人,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解放战争胜利的作用与影响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

廣東醫學院

战。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计歼敌182万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尽。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既感到无限的光荣,也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日益严重的世界大环境底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7.海外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概况 篇七

关键词:中国绘画,形式风格,外部因素

从国人眼光来看,中国美术(古代美术)的文献资料已蔚为大观,即便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学院建制和中国美术史学科发展业已多年,这一基本事实构筑了中国美术史学的初步框架,至少在中国美术史学的文献搜集、资料分析、画作风格研究、画家生平介绍等几个方面从现代分科的角度进行了详细而富有成效的搜集整理,而且更在日益发展的图像学研究上从形式分析角度吸收了当今海外学者的新进方法,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新月异的中国美术研究不再停留在搜集材料的初步方法上,以往“中国”这一词汇只是地理文化范畴上的对象,即研究的对象必须是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品,包括绘画作品、礼器艺术、建筑雕刻等类别,而现今研究作是差的;在一种文化中一种行为被看作是正常之举,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看作离经叛道。也就是说,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1988年在汉城举办第24届奥运会,世界各国运动员、记者和一些官员都云集于此。韩国人爱吃狗肉,世人皆知,关键问题是,韩国人有一特殊习好,就是在杀狗之前,要用棍棒将狗乱打一通,理由是被打松的狗肉更好吃。这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愤懑,在西方文化中,狗被看作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肉是不能吃的,他们认为,吃狗肉已是不义之举,而杀狗之前又用棍棒乱打一气更是缺乏人道主义。以里根为首的美国政府向韩国政府提出交涉,说吃狗肉尚可,应废除棍打这一“恶习”,可韩国政府认为这是自己的传统,他人无权指手画脚。这触怒了里根政府,于是正告韩国,如果不根除“棍打”,美国将对韩国实行经济制裁。权衡利弊得失,韩国政府才被迫下令,全国严令禁止“打狗”。就这样,一场“狗”风波才平息下去。因为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差一点造成经济制裁,这在国际交往史上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实例。

中国学生与英美人交际时,总是不自觉地用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传统方式、观念对英语和英美文化进行对比、评价,甚至把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等同起来。例如,某外籍教师曾经非常气愤地告诉我,几乎每次她到英语角去都有学生问她“How old are you?”她说她真弄不明白中国人对别人的年龄为什么那么感兴趣。她回答了“I’m young.”之后,居然还有人追问具体岁数,常常弄得不知所措,感到很窘迫。当了解到学生问此问题并不想刻意去打听别人的隐私,只是想打开话题,避免冷场,为了练习口语随便问问而已时,这位外教才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和不解。

交际双方加强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实例证明,交际者对双方文化上的异同了解得越多、认识得越深,跨文化交际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1987年,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她下飞机时身穿黄色服装并不是不经选择的,因为黄色是中国历代帝王的传统颜色。而她选择访问中国的日子更具有预兆性———我国的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九”者则涵括进了本土之外凡有志于中国文化且浸润其中经年有日的海外群体,且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受到了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重视,如果在中国美术史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此现象毫不加以关注的话,无异于抱着本土的研究目光固步自封。本文就拟从中国美术史学中传统绘画的角度谈谈海外近几十年来中国美术研究的一些概况和突出的表现,以期得到一点启示。

绘画在中国传统美术中取得的尊贵地位与传统文人观念的发展密不可分,并且自有画史记载的作者始,就已经纳入了一个延续有脉的承传系统。海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把眼光和精力从对青铜礼器的研究转到了对绘画的极度关注上,从而把中国画这个概念在文化内涵的界定上与西画作为两个独立发展的范畴来加以观照,由此构成了一个中国本土传统,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着稳定性。中国绘画在历史文化中的脉络和中国文人在特殊历史现象中的精神展现就成为一些西方学者所着重处理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他们在具体接触画家作品时,不会仅仅论述风格形式上的特点,在展开与前代作品关系的阐释基础上会引入画家当时文化社会史的面貌,甚至是画家和赞助人之间的关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者高居翰(James Cahill)教授就是这一研究潮流中一位杰出的专家,应该说他的名字对在中国是吉祥的数字,预示着她的访问的成功。这是一个在外交中注意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习惯而表达善意的极好的例子。而实际上,跨文化交际中相当多的情况是:交际双方对彼此的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通过交往才逐渐有所了解的。

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意到行为不当或违反禁忌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研究跨文化交际时要重视对另一文化中行为规范的研究。据西班牙埃菲社2002年3月2日报道,西班牙政府向参加阿富汗国际安全和援助部队中的西班牙士兵下发《禁忌令》,人手一册。内容概括如下:在大街上和农村地区不许同阿富汗妇女握手;不许给阿富汗妇女拍照;阿富汗人祈祷时不许打断他们;在公共场合,男女不许有亲近行为;在阿富汗人家做客时,不要谈论主人的妻子和女儿;不要践踏阿富汗人祈祷用的地毯。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西班牙社会中,有的行为规范在西班牙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是必须的,但在阿富汗却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是被禁止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先熟悉其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掌握他们羞于启齿或不愿提及的领域,才能达到成功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交际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胡超.论跨文化交际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宁波大学学报,1996,(2):30-36.

[4]胡经之,王岳川.中西审美体验论.苏丁编.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1988.

[5]庄恩开.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美国漫画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及功能分析

魏晓茹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摘要:漫画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拟声拟态词的大量使用是漫画语言的主要特色之一。拟声拟态词的使用除了具有增加漫画的立体性和形象性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很多的语用与语篇功能。本文从拟声拟态词的特征及其语篇与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漫画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以探讨其在大众媒体的表现特点及重要作用。

关键词:漫画拟声拟态词特征功能

一、引言

欧美的现代漫画可定义为20世纪初到目前为止的欧美漫画,其中以美国报刊漫画发展最快,影响最大。大约在20世纪初,美国报刊上就出现了“社论漫画”,主要以漫画形式评论美国国策、政治等问题;而与此同时,作为“故事漫画”的表现形式,连环漫画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美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形式。虽然20世纪以来漫画家继续用其犀利的漫画及辛辣生动的漫画语言针砭时弊,但随着个性化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和感觉的体验,漫画所关注及探讨的问题也越来越人性化,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而也为漫画在美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赢得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众所周知,漫画主要由“画”配以说明性的语言构成,而漫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具有有别与其他文体形式不同的特征。

二、美国漫画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

美国的漫画主要以报纸、期刊和杂志为载体,漫画作为各于国内同行研究者来说是相当熟悉的。高居翰研究中国晚期绘画史的三本巨著《隔江山色》、《江岸送别》、《山外山》中文译本已经出版,其中对元代和明代绘画着力甚深,而山水画又成为高氏所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他审慎而又精彩地阐述了那一历史阶段的画家之间无与伦比的关联性和画史上的复杂性,尤其是《气势撼人》一书由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讲稿结集而成,主要讲述17世纪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些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对董其昌在晚明画史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重新给予了定位和介绍,还从新的角度驳斥了以往画史中对一些职业画家的习惯性偏见所造成的盲目判断。可以看出,高居翰除了对中国古代绘画史极为熟稔之外,本身在价值意义系统和“方法论”方面保持着高度的自省态度,从不人云亦云,没有从传统认知的角度和简单的视点去看待历史上的创作者,而是从相关语境尽力挖掘创作者在面对庞大传统遗产时所采取的回应方法和选择上的困境,同时涉及到对他们作品的品评和分析。

高居翰教授在美国研究中国画学史领域应属第三代学者,就像有的论者指出第一代研究中国美术的学者应属于汉学家,言下之意指的是早期欧洲影响下的凡属“中国学”研究范畴的专家行业,包括像语言、文学、历史学方面的研究,那个时候美术学还没有从“汉学”领域中独立出来;第二代学者则是二战后具有影响的对美术史学科独立性有相当自觉的研究者,像罗樾(Max Loehr)等,他不仅懂中文,而且对中国艺术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加上吸收了德国美术史学家沃尔夫林的图像学成果,即对作品形式风格的演变持有自足说的论点,好像不太会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罗樾在此基础上针对青铜器纹样的研究发表了很具影响的论文。高居翰就是罗樾的学生,但是他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对待艺术史的写作,而是在广泛参询画家对于社会历史的反映,把当时创作者和地

种报纸和杂志吸引读者眼球的工具之一,其语言特征必然在很大程度上要适应并满足人们各种的文化及心理需求。漫画是图文并茂、以图为主、语言表达为辅的文学形式,其语言表达手法夸张,语言凝练而生动。作为漫画语言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拟声词拟态词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漫画语言的表达力。拟声词是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声音的词汇;拟态词是用声音来表现事物的状态、现象、变化、动作等动态的情况。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而拟声词拟态词在漫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是漫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漫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给拟声词拟态词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许多漫画特有的拟声词拟态词使得整个画面增添了平面文字所无法赋予的立体性和生动性,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栩栩如生,从而大大增加了漫画的表现力。漫画中的拟声词拟态词具有很强的临场性和随意性,而且这些拟声词拟态词主要是用来渲染气氛,提升漫画表达力的,因此有相当多变异使用的现象,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是字典中没有收录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言学习者对漫画欣赏的难度。由此也使得对拟声词拟态词的研究显得极为必要。总体上看,英语漫画中常用的拟声、拟态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A.对短促性声音和动作的模拟。

在漫画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不仅要通过有限的篇幅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要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使画面锦上添花。漫画中那些短促的声音和动作大都通过拟声、拟态词表达出来。这些表达短促的动作与声音的拟声、拟态词大多为域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结合起来,做出了既宏观又带有很精微特质的画家个人情绪对于画作影响的论说方法。

海外学者凭籍着他们的语言写作优势和很好的研究环境(比如很多国宝级书画藏于海外博物馆)提出了一些国内学者所不易看到的问题,加上他们不忽视对文献资料的细密考证,也研读了很多先辈学者的著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声势的海外中国美术学研究群体。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不可能都有涉及,论述中多有挂一漏万的嫌疑,像很多这方面有特色的专家,比如美国的李铸晋、方闻、包华石,班宗华等,所治领域和观察角度多有不同,像包华石近来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论文来看,他侧重于在相对政治文化环境下,海外中国美术史学领域存在的一些偏见和“盲视”,甚至是权力关系下存在的文化歧见和“误读”,其重点并不在于分析某个画家作品的精妙(就像很多论著那样),而在于受到西方学术大环境影响下新的研究角度的阐发,不着力于通史和断代史的长篇论说,构成了当前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中的新趋势,同时也冲击了固有的“学科”边界概念。

8.近邻国家引进中国图书概况 篇八

先说题材,这三个国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东西非常需要,所不同的是他们喜欢的领域各有侧重。

越南出版社引进比较多的是文学作品,比如美国的《达·芬奇密码》、中国大陆的《诛仙》以及中国台湾的古龙作品,都是很受欢迎的。几个月前,新华社记者采访河内的一家书店时,看到《诛仙》越南文版被摆在显眼的位置上。文学书,尤其是小说在越南读者当中颇受追捧。笔者认为,这与越南现实的经济发展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一般来讲,小说的售价比较便宜,茶余饭后消遣比较好用。越南与中国比邻而居,阅读充满中国文化的中国小说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三国演义》一类的中国古典小说在越南读者中很有人缘,现代作品也同样受到追捧。贾平凹、杨志军、韩寒、安妮宝贝、张悦然、郭敬明等作家已有著作权销售给越南出版商,其中有的作品已经出版,比如韩寒的《一座城池》。由于越南大量引进中国著作权,越南的汉语翻译十分走俏,供不应求。

泰国购买中国的著作权主要也是集中在文学作品。多年以前,泰国就有出版商购买《白蛇传》等中国古典作品,去年又有泰国出版社买走了中国当红作家明晓溪的两套作品。

至于韩国,情况则与越南、泰国完全不同。一是韩国购买中国著作权比越、泰两国要早,另一个是韩国购买中国著作权的重点在“哲学”方面。这里所说的“哲学”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个意思,而是智慧书。与其相关的有以中国先哲思想为基础撰写的为人处世、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特别受欢迎。有一年,几个韩国出版社为了购买一本中国畅销书《渔夫与管理学》竞相抬价,最终花落谁家不得而知。这在韩国著作权购买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在这个问题上,很少听说韩国人相互竞争的。这种书在韩国受欢迎,与韩国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很大关系。至于文学作品,这么多年来,笔者只往韩国销售过一本书的著作权,这与大批韩国小说进入中国完全是两个概念。

伴随中国文化和文学图书的引进,这三个国家对汉语教学图书自然是非常重视的。越南和泰国引进汉语学习用书时间不长,因而可以做的事情还有不少。可是韩国就不同了。据笔者了解,韩国大举引进中国汉语学习用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主要原因是,韩国在这方面的历史比那两个国家都长,经验也比较多,所以就更挑剔。还有就是韩国自主研发的汉语学习教材以及辅助读物越来越多,彼消此长,从中国引进的数量势必减少。

在引进中国著作权的价格上,三个国家中,越南的实力最弱,普通题材的书如果有购买意向,预付款的报价通常是150美元到200美元。知名度一般的文学作品则从150美元到400美元不等。一种作品在中国大陆销售上百万册且作者知名度很高,越南方面的预付款报价会达到800美元。泰国的报价比越南要高一些。一般文学书预付款的报价可以达到900到1000美元,特别畅销的小说,预付款还能高一些。相比之下,韩国的情况要乐观一些。不过,韩国预付款的报价差距比较大,一般在1500美元到4000美元之间。

以上说的仅仅是报价。报价并不意味着最终价格就是它。这里面还有不少其他因素需要考虑。一个是书的新旧,新书的价格肯定会高一些。还有一个就是出版社的实力。所谓的实力不光是出版社的大小,还包括出版社的市场吞吐能力。最后,也是最要紧的,就是谈判技巧。今年一家出版社接到韩国代理商的来信,对其出版的一本有关中国京剧脸谱的书有兴趣,报价1500美元,扬言没有提高的空间。出版社觉得价格低,要笔者作为其代理人跟韩方谈判。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洽谈,双方最终敲定价格为2500美元,不含所得税,不含银行手续费。这就是谈判技巧的作用。还有,对相关信息掌握较多,也会左右价格的高低。如果你对人家情况一无所知,正好成了人家的“冤大头”。

上一篇:2011-2012第二学期纪检部童玲工作总结下一篇:海的发言人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