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中秋节的习俗

2024-08-30

少数民族中秋节的习俗(精选10篇)

1.少数民族中秋节的习俗 篇一

说起中秋,我们最熟悉的习俗可能就是吃月饼了,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征着团圆和睦。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对于月饼也不是那么热衷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罢了。

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是在唐代《洛中记闻》中,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月饼寓意团圆,则是明朝开始的。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大致就是: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月饼在古代是祭月的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2.少数民族中秋节的习俗 篇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由56个民族组成, 每一个民族都是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我国的少数民族, 第一是人数多, 加起来有一亿人口;第二是居住地域广,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加起来占国土面积的64%, 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第三是混居程度高, 一个民族常常散布于许多地方, 一个地方尝尝生活着若干民族。各民族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生活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都存在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并形成了其各自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消费心理。

新疆地区作为祖国的边疆地区, 共有47个民族成份, 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各民族中, 维吾尔族897.67万人, 占总人口的47.5%;汉族780.25万人, 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 占7.04%;回族87.63万人, 占4.46%;由此可见维族和哈族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主体民族。维族和哈族不仅有着各自的语言和文字、并且有着各具特色的饮食、居住、节日、婚丧及礼仪和文化艺术等, 这些方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民族习俗。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大众传播活动就必须结合少数民族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但是由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习俗的差异, 加上传播活动的受众群体不单单是少数民族, 还有广大的汉族同胞, 因此无法做到全部依据少数民族的习俗进行传播, 所以说新疆地区的大众传播活动一定要即照顾到汉族的主体性, 又结合少数民族的习俗来进行。

在民族大融合的环境中, 融合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即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向汉族靠拢, 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文化中也渗透了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在新疆地区, 汉族和少数民族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范围基本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在工作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交点。若是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只顾及一方的习俗而忽略另一方, 那必然会造成对另一方传播的缺失, 从而导致传播效果的减弱。因此, 对各民族传播习俗的应用不仅仅能够加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纽带, 促进民族感情的增长, 还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通过新疆地区大众传播活动的范围来看, 对民族习俗的应用应该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 新闻活动中。2) 广告活动中。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活动要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民族团结。新闻活动的传播者为汉族, 受众却是包含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所以说传播方式必须要结合少数民族的习俗。有些习俗性的传播方式可以直接被新闻媒体加以采用。例如服饰和色彩使用习俗。比如说电视台在对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进行的采访中, 记者可以穿戴少数民族的服饰。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 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 女记者穿着这种哈萨克姑娘特有的服饰会给哈萨克族以亲切感, 自然就在心理上易于接受, 传播效果势必要好的多。

电台节目由于更突出语言, 所以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应注意结合当地的语言习俗。针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受众的电台节目一般采取以汉语播出, 少数民族参与的方式进行。例如2010年在古尔邦节期间, 新疆伊犁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905天天说事》制作播出了一期特别节目——《快乐的节日》。节目以电话连线、直播间访谈的形式为穆斯林群众营造了喜庆的节目氛围。这是一档以汉语主播的节目, 但是由于伊犁是哈萨克自治州, 主要住民是哈萨克族, 因此新闻传播活动在宣传党的政策、指导人民生活的同时也需要也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因为是一档轻松快乐的节目, 所以主持人在使用语言时适当使用了口语化的语言, 也就是内地人常说的新疆话。比如新疆人喜欢把“你在干什么”说成“你干撒的呢”, 把“我没理他”说成“我没尔视他”。诸如此类的新疆方言更有助于加强维吾尔族群众对节目的亲切感, 切实感受到这是为他们而办的节目。因此这一期特别节目很好的将汉族和少数民族统和在了一起, 对各族同胞来说都是一次美的听觉盛宴。对语言习俗的应用使得这档节目更加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比起单纯的用标准汉语主持节目来说, 此次节目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新疆地区有许多的特产, 新疆地区的商品营销包括对内和对外。对内指对新疆本地人进行营销, 对外指对新疆以外的地区进行营销。对内和对外营销都需要注意语言习俗的应用。这样对内营销时, 受众有利于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就会倾向于购买此类产品。这体现了语言习俗之为特定人群所喜闻乐见的特性则又使其对于特定的社会成员具有了强大的亲和力、吸引力。而对外营销时会增加新疆特色, 让外地人能够更多的了解新疆。同时广告传播中也必须注意与特定的作为广告对象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传播习俗相契合。例如一个哈密瓜的广告:“什么亚克西, 什么亚克西, 我们的哈密瓜亚克西!” (亚克西是“好”的意思) 。新疆伊犁一家薰衣草店的广告:“阿尔曼薰衣草, 丫头子喜欢, 巴郎子也喜欢!” (巴郎子在哈语中是小伙子的意思) 。这两种产品广告的受众即包括汉族又包括少数民族, 应用了语言习俗的这两则广告语不仅赢得了汉族的认同和喜欢, 也赢得了少数民族的认同和喜欢。

最后, 民族习俗具有变异性。由于长期与汉族群众的杂居, 各少数民族的习俗也在渐渐发生改变, 汉族同胞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饮食、文化等的同化作用不可小视。因此不仅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播习俗, 一定时代的民族也有一定时代的传播习俗, 对新疆地区同样如此。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中, 无论是新闻活动还是广告活动, 传播者一定也要注意到细节的改变, 力求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新疆地区作为我国的边塞, 世代居住着13个民族, 因此在新疆地区的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注意与少数民族传播习俗的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现状的分析, 以新疆地区为例, 说明研究少数民族传播习俗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播习俗,语言习俗,新闻传播

参考文献

[1]杨立川.传播习俗学论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篇三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4.中秋节的习俗介绍 篇四

吃月饼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品味家的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间就有“以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吃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风俗。

“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美丽、聪明、善良、勤劳。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天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香喷喷、甜滋滋,两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

5.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篇五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另外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个月中间的一天。

6.中秋节各地的习俗习惯 篇六

中秋节各地的习俗习惯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过中秋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食物

7.少数民族中秋节的习俗 篇七

1 马边彝族自治县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据2009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幅员面积2383km2,辖20个乡镇,总人口20.3万人,其中彝族占42%,农业人口占90%,贫困人口占32%,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据初步统计,马边县2009年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6万余人,还有近2万人人均纯收入仅高于贫困线,贫困发生率高达24%。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并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彝族是古羌戎的后裔,有着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所以研究此地区彝族传统文化习俗对其贫困问题的影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可行性。

2 数据来源和样本描述性统计

2.1 数据来源

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入户调查获得,调查样本采用随机抽样。在马边县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不同,选取4个乡,每个乡选取8个村,每个村选取20户,共计160户居民。发出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53份,有效率为95.6%。

2.2 样本一般性描述(见表1)

调查对象多数年富力强,年龄在26~45岁之间的比例达87.8%,从他们那里获取的相关信息,会有较好的真实性。但被调查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没有上过学及上学年限在3年以下的比例高达41.2%,可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有70.6%的调查对象,家中主要经济来源靠在家务农,而对于家中主要开支,有41.8%的人主要花费在生活用品方面,2009年人均年收入低于1196元的家庭比例高达81%。

3 彝族传统文化习俗现状及其对贫困的影响

通过对马边彝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调查,发现民族文化习俗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其贫困问题。彝族居民在丧葬习俗、结婚习俗、宗教信仰、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传统文化习俗,通过收支差距来表现其与贫困问题之间的关系,而其他影响贫困的民族文化因素还包括教育情况、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

3.1 彝族居民传统文化习俗支出影响贫困

统计发现,彝族居民的收入很低,调查样本户2009年的人均年收入约为997元,低于我国目前扶贫标准1196元。而支出的费用却比较高,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更多的是与其民族文化习俗有关的支出。主要包括丧葬支出、宗教信仰仪式支出、结婚支出、人情支出等。

3.1.1 丧葬支出。

彝族的丧葬习俗主要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其产生的原因是人们试图依赖祖先的灵魂,保佑自身生命的需要。丧葬礼仪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对死者尸体的处置,即指从死者断气到火化这一过程的各种仪式;二是对死者灵魂的关照,包括对死者亡灵举行的“安灵”和“送灵”仪式。另外,人们还持有这样一种思想:给死者亡灵祭献得越多,得到的恩赐就越大。为安慰祖魂及自己,彝族的丧葬规模越来越大,形式也愈发隆重,而厚葬给当地社会及居民自身造成了以下影响:兄弟不睦,姊妹成仇;大量宰食耕牛,严重破坏农耕生产;丧事中鸣枪走火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脱贫又返贫的现象极为严重。

据调查,马边每户彝族家庭用于丧葬的平均费用约为47850元,而最高竟达16万元,与他们微薄的收入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将平时饲养的猪牛羊和多年的积蓄全部用于厚葬,有的甚至负债也要将丧葬仪式办得隆重,以体现自己的孝心,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大量宰杀猪牛羊,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农耕生产,极大地影响了彝族家庭的农业收入。这种畸形的丧葬观念,阻碍着马边的经济发展,使其贫困问题很难得到改善,甚至出现返贫现象。

3.1.2 结婚支出。

彝族居民普遍重视婚姻,有谚语:“父欠子债,给儿择偶婚配;子欠父债,为双亲送灵”之说。彝族的婚姻,大体上包括定婚和结婚两个过程,并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严格实行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表优先”的古老传统。虽然解放后移风易俗,但婚姻形式上大体还沿袭着上述传统。

调查中有52.9%的调查对象的婚姻类型属于父母操办的传统婚姻,35.3%属于自由婚姻,而在对待子女的婚姻态度中,有34%的调查对象选择传统婚姻。男性的结婚年龄一般为20岁,女性一般为19岁。可见,彝族居民的结婚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但在金钱上的花费,却日益增长。据调查,马边每户彝族家庭用于婚姻定金上的花费平均为21121元,而用于结婚的花费平均为27693元,最高为91000多元。

综上所述,彝族居民虽然在婚姻观念上有所转变,但在结婚仪式上的耗费却日益增加。绝大部分彝族居民结婚会给予女方聘礼钱,大大加重了婚姻上的支出,而还有一部分彝族居民仍保持着传统的婚姻观念,这也导致了一定比例的婚姻不和睦,影响其正常的家庭生活与工作状态。

3.1.3 信仰仪式支出。

彝族的毕摩信仰属于原始宗教信仰,是彝族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社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以毕摩为中心的宗教模式,用神权思想来解释自然的宗教信仰体系和崇祖信天、人神合一、万物有灵等宗教信仰理念及毕摩文化。

由于彝族居民文化生活和科技知识较贫乏,一部分人精神空虚,以祈求神灵保佑摆脱贫困、消灾除病、发财致富等。据调查,马边每户彝族家庭每年平均至少要请毕摩2~3次,每次花费大约500元,而较大仪式需花费上千元。据统计每户彝族家庭每年用于请毕摩做法的平均花费为1967元,最高竟达7200元。可见,毕摩信仰不仅在精神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而且在经济上其变得更加贫困。

3.1.4 人情支出。

彝族自古就有热情好客的民族习性,并养成了以酒当茶、杀牲待客、来客必敬的重人际的民族文化心态。据调查,马边每户彝族家庭平均每年用于招待客人的花费约为5748元,最高的达到了2.5万多元。而用于回馈别人人情的花费约为5633元,最高的达到了4.4万多元。可见,彝族居民用于人情方面的支出,与其微薄的收入相比,大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

3.2 彝族传统文化习俗通过思想观念影响贫困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滞后,教育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彝族居民中自给自足的生产观念、落后的消费观念和传统的文化心态还相当浓厚,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3.2.1生产观念。

具体表现为“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羊为御寒、养鸡为换盐巴钱”,视农为本、轻商贱役的生产观。在对马边彝族居民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观念,仅有8.2%的农作物和20.4%的牲口用于销售。自然经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多数情况下农作物生产、养殖等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只有在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其拿到市场交换。可见生产观念的落后,商品经济的不发达,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3.2.2 消费观念。

具体表现为“喝在酒上、穿在银上、用在神上、厚死薄生”的非理性消费观。彝族人对烟酒特别“痴迷”,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会吸烟喝酒,并出现了餐餐必饮,浪费有余的现象。这不仅使家庭消费失调、入不敷出,还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就饮者而言,无疑对其身心健康有较大的伤害。因饮酒过量造成酒醉打闹,家庭不和,妨碍工作等后患,对他人和社会也有着较大的危害。

3.2.3 家支观念。

家支是凉山彝族以父系血缘为纽带,采取父子连名的谱系方式,形成的内部严禁结婚的家族联合体形式。彝族谚语所言:“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可见,家支在彝族居民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家支是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感情归依的中心、生活组织的核心。家支观念能整合资源,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以信任为基础,而家支成员间高度的信任使得资金借贷、商品交易比较便利。一些能力较强的人在家支的支持下走上了致富之路,并带动整个家支致富,形成一富富一家支的特殊发展状况。

但正因家支成员间的高度信任,也因此降低了家支之间的信任程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资源争夺与利益分配所导致的矛盾,也诱发出以家支为单位的群体冲突态势。这种从观念到制度的一体化,使得各家支之间容易因婚姻矛盾、土地争端、经济纠纷等问题发生群体械斗。这种家支间的纠纷,大大影响了彝族居民自身的正常生活及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3.2.4 其他观念。

第一,因循保守、安于现状的人生观念。在对马边彝族居民的调查中发现,49.7%的人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而对于改变贫困现状,大多都寄托于政府救济。

第二,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据调查,彝族居民家庭一般都有2~3个子女。传统的生育观促成了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是医疗设施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因“病”而贫现象突出;二是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这些传统观念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至今仍极大地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劳动致富的经济性,限制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3.3 彝族传统文化习俗通过教育影响贫困

调查发现,马边彝族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3.9年,低于乐山市7.9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调查显示,有28%的人没上过学,70%仅有初中以下学历。在有意愿外出打工的调查对象中,有51.3%的人因文化水平低而最终放弃了外出打工。可见,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彝族居民收入,导致其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除与当地的经济条件有关,还与居民自身的教育观念有关。在对彝族居民对待教育的态度的调查中,有18%的人认为读书无用;在对家中是否有失学儿童的调查中,有16.3%的儿童失学,而失学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彝族居民对待教育的态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经济困难是制约其能否受到教育的主要原因,而受教育程度的多少又影响其自身收入。

3.4 彝族传统文化习俗通过语言文字影响贫困

调查发现,大部分彝族居民汉语水平偏低,汉字识别能力弱,难以正常交流。语言的不通或不流利是限制彝汉两族间交流的重要原因。此外,彝族居民外出打工与否汉语流利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对马边彝族居民的调查中,有43.8%的居民表示愿意外出打工,但不敢。而不敢的原因中,有27.5%是因汉语不流利。可见,汉语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彝族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其贫困的重要因素。

4 结论

综上所述,彝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对贫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丧葬习俗、结婚习俗、宗教信仰仪式、人际关系导致的收支差距大;教育观念落后,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的不敢外出打工,影响收入;传统的生产观念、消费观念、家支观念等导致的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而影响贫困。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时候,应同时考虑其传统文化习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防止返贫困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世书,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创造,2003,(7):46-47.

[2]肖雪,凉山彝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39-41.

[3]马史火,凉山彝族祖先崇拜与厚葬习俗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3):131-134.

[4]郭娅,浅论毕摩信仰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39-42.

[5]罗章、赵声馗,家支在当前凉山彝族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9,(3)73-78.

[6]彭红碧,中国农村贫困现状及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99-401,405.

8.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 篇八

摘要: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在此生活着以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为代表的诸多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具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风情文化,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习俗,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由此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翻译在对外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国外游客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并提出了规范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建议

一、引言

在贵州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习俗。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习俗不仅为中国游客所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这些少数民族习俗作为中华习俗的一部分,是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汉英对外宣传翻译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少数民族习俗译法并不统一,多种译名共存、多种译句版本的现象时有出现。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并提出了规范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建议。

二、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各种少数民族习俗多姿多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然而在对外宣传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过程中,其汉英翻译却并不完全统一,不同的译者风格就有不同的翻译结果,有时往往令外国游客困惑,这给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宣传与中华文化走出去造成了一定影响。以下笔者将主要从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和贵州少数民族礼节两方面来展开分析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

(一)民族节日

贵州少数民族种类众多,自然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就多。这些民族节日作为少数民族习俗的一部分,正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与这些民族节日相关的翻译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国游客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第一印象,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汉英翻译对对外宣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些民族节日较好翻译并且各种口头书面旅游资料上的与之对应的翻译基本上能统一,比如:

赛龙舟:Dragonboat Race

斗牛节:Bullfight Festival

但有些民族节日则不是特别好处理,要么翻译版本不一,要么就算翻译版本是统一的,但是却令人很费解。比如:

“吃新节”是贵州少数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为了庆祝丰年并祈求丰年而举办的农事节日,在这一节庆中会有很多少数民族风情活动,如西江千户苗寨的游方、仡佬族祭祀、侗族斗牛等活动。但如此重要的节日,“吃新节”的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结果却并不统一,笔者至少搜集到5个版本,“New Grain Eating Festival” “Green Grain Festival” “New Thing Eat Festival” “Tasting Ripening Grain” “Green Grain Eating Festival”,这五个版本都有使用,而从翻译规范的角度讲,笔者认为“Green Grain Festival”较为恰当。

还比如:“赛芦笙”一般译为“Lusheng Competition”,“芦笙”直接译为汉语拼音,很难让外国游客看了就明白是什么节日。还有像贵州少数民族重大节日“苗年”、“侗年”、“三月三”、“六月六”等,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和,主要翻译还是直译为主,译为“Miaonian Festival” “Dongnian Festival” “Sanyue San” “Liuyue Liu”,虽然保留了贵州少数民族特定文化内涵,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贵州少数民族一般使用农历,所以最好在译名后加注释义,方能不引起误解。

(二)民族礼节

贵州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有着各种各样的民族仪式,而这不仅是贵州少数民族习俗的必备元素,也是外国游客少数民族风情游的看点和体验,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这些民族礼节的汉英翻译对外国游客正确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至关重要。

在贵州少数民族礼节上,无酒不成礼,酒是贵州少数民族人民交流的媒介之一,因此也就产生了很多有关“酒”的礼节,如“拦路酒”、“牛角酒”、“拦寨酒”等等。关于苗家最隆重的酒礼“牛角酒”,也存在译文版本不统一的情况,有译者译为“Drinking an Ox-Horn Wine”,有译者译为“Horn Wine”,还有译为“Horn Wine (The grandest courtesy of the Miao people to serve guests with horn wine. The guest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village or house till they drink the wine in the horn”。

还比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重大节日时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民歌。在其未有统一译名前,“侗族大歌”曾被翻译为“Big Song”,远不如之后其统一译名“The Dongs Grand Chorus”更能清楚而准确的表达出其内涵意义。

三、结语

本文从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和贵州少数民族礼节两方面来展开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的现状,发现部分译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特别是同一原文的译文版本不一。为了更好的对外宣传多姿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笔者建议,政府、科研学者及翻译工作者应该大力协作起来,统一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汉英对外宣传翻译标准,制定相应规范,筹建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平行语料库,尽快规范和健全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汉英对外宣传翻译,这无疑将极大的促进贵州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对外宣传。

参考文献:

[1]Baker,M. (2004).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傅敬民.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J].上海翻译,2013(4):11-15.

[3]樂萍.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0.

[4]李竹青.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传说[M].北京:北京旅游出版社,1985.

[5]李跃平.更新理念 高扬其声——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39-240.

[6]乌永志.文化遗产类旅游景点名称汉英翻译规范研究[J].外语教学,2012,33(2):93-97.

[7]郑懋,安梅.目的论视角下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4(4):207-210.

9.古人过中秋节的习俗 篇九

1、歌舞马拉松

没电视节目就活人演,反正弘历童鞋手下人多,而且他似乎钱也多,重要的也是钱多。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看戏的排场,有人在偷偷的想,这一场活动下来要喝多少瓶82年的拉菲啊。想想反正有的是钱,无所谓。

2、吟诗作赋

“朕写的不错吧”只要到中秋必须写诗,弘历同学一辈子写了100多首中秋诗,写完了还必须要求众人传阅集中点赞,皇上写的棒棒的。弘历童鞋的诗作大致写的内容就是月亮很美,月亮很棒,每天生活都棒棒的。比如这句“塞景清如此,秋思动者谁”“但是中秋月,那无即景诗”。全然无需解释。

3、必须去打猎

中秋节第二天弘历童鞋准时在群众们的欢呼声中打猎去。该童鞋经常开着爱车(就是骑马),去狩猎家养动物。大家都特别开心,你想想,一个爱看戏的半宅男,竟然还有段子手的潜质,运动上似乎天赋还不错,毕竟没人敢让他丢面子。想一想,累觉不爱,人生似乎总是不公平的。那弘历童鞋过节到底吃什么呢,反正似乎光点心就30种吧。至于吃饭的具体开销吗,这里送你一个乾隆年夜饭的食材状况做案例好了。年夜饭食材:猪肉65斤,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7只,猪肘3个,猪肚2个,小肚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关东鹅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鸡6只,鱼20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5斤4两、白糖6两,等等。

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什么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从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其实,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翻看一些河南、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时代,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10.中秋节习俗的相关介绍 篇十

南方大部分地方都会在中秋节会玩花灯,一个个不同材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灯在月光下显得光彩夺目。有的花灯做工精细,有的花灯简单粗糙,但是每个花灯都寄托着一份诚挚的祝福,那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常常会看见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在街边玩耍,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同样是中秋节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临近中秋节,满街的花灯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怀恋,记忆中的花灯闪耀和欢声笑语催促着人们回家的步伐。

北方的中秋节习俗就更加丰富多样了。山西大同把月饼成为团圆饼,会在中秋夜守夜;陕西西乡的男子会在中秋夜泛舟登崖,女子则安排家宴,所有人都要吃西瓜;山西洛川的家长会带领学生为师长送礼。虽然各地的习俗都不太一样,但是对于中秋节的重视是相同的。人们都能在这些习俗中找到自己故乡的影子,借着这些习俗怀恋故乡的点点滴滴。

1.中秋节习俗的介绍――兔儿爷

2.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的介绍

3.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的介绍

4.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的介绍文章

5.关于中秋节的习俗的介绍

6.最新有关中秋节习俗的介绍

7.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的详细介绍

8.有关中秋节习俗的作文

9.中秋节的风俗的来历

上一篇:300字小学作文美景下一篇:2022幼儿园教师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