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2024-11-14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共10篇)

1.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篇一

小故事大启示

-----读《学生第一》有感

王飞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的《学生第一》,真是获益匪浅。

读李校长的书,让我惊叹不已。书中除了有饱含教育智慧的文字外,还有一幅幅温馨和谐、风清日丽、鸟语花香的教育图画,让读者耳目一新。生活在临沂二小这一片沃土上,每一位学生都像路边的野花一样自由地成长,任其发展,教师随时都可以嗅到一种清新的花香,漫步其中,作为教育者肯定感到无比荣幸、无比自豪,也绝对能领悟到每一个生命成长的快乐与艰辛。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的每个故事中都体现出为学生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如书中提到的学生出版社,学校让学生自己负责征集、编辑、出版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甚至连经营出版物的环节也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于是,一件本来局限于语文学科的事情,变成了既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同时又能开发学生经营能力和组织能力的综合工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版但他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体现了学校所说的学生第一。注重学生个性,教育者为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展示自己的宽广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是学生,这是我感受最深的。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老师要因人而异,给他们搭建不同的展示舞台,如名师大讲堂、名生讲堂模拟国际新组织、世界文化艺术节、学校奥林匹克运动会等等在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帮助下让学生拓宽领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真真正正成为学

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沃土,真正的实现“学生第一”。

学校还从各个方面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工作让学生更有主人公意识。如让学生设计开学典礼、设立学校纪念日、参与班级命名评选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和活动等,这让平凡学校生活有了亮色、有了意义、有了值得让学生长久记忆的教育事件。建立学科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们把课堂设在社会上来弥补一般课程无法实现的课程目标。学生们利用空闲时间或节假日自主锻炼也是该校的特色。

该学校也注重文化建设,因此他们有月度人物的评选。每当新一期月度人物的海报出现的时候,大家口儿相传,主流文化因此得到尊重和弘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便渐渐化为大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尊则,学校文化的塑造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我们也可以从书中收到启发: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让我们树立起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塑造自身高尚素质,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2.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篇二

高教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从根本上说明高职大学语文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 大学语文教什么、如何教却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 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应该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 通过对名著名篇的阅读与欣赏, 分析和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等, 从思想高度和审美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经过历史沉淀, 被世代传颂, 它们是不朽的, 是通俗易懂的, 是令人百读不厌且最富有教育意义的。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知名度, 且包含永恒的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 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 是被广泛流传的。那么, 高职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通过对我院学生的调查, 我们发现对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 60%以上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的了解, 可真正读过原著的学生很少, 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 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 学生们则普遍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 对古典诗词诵读缺乏热情。大多数学生只对小说、校园情感故事类作品及魔幻小说感兴趣, 其他体裁涉及不多。由此可见, 高职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其主要原因可能有, 一是迫于升学压力, 学生没时间或家长不让读, 而且这些阅读仅仅是茶余饭后式的阅读。二是急功近利阅读习惯的影响。不少同学还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 依然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 缺乏按照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系统进行知识配置的意识。三是兴趣不大。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思想浅薄化。四是读不懂。既因为文字有障碍, 又因为其离现实生活太遥远, 主题难以准确把握。五是学校整体读书氛围的影响。

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学生的阅读状况, 以达到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一、帮助学生认清课外阅读的意义,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 (社会伦理准则) 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张岂之教授认为:“在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中, ……教育主要是为了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做高尚的人, 正派的人, 对民族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 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 比不阅读还坏。”书海无涯, 然而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尽早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清课外阅读的意义, 同时学会选择书籍。

要引导大学生广泛涉猎, 但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和爱好来确定大致阅读目标, 有选择性地选择书目, 科学地规定阅读时间、内容、顺序和方法, 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顺序, 配合学科本身的内容体系和知识体系, 循序渐进进行课外阅读, 并通过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 提高综合素质。现在一些高校坚持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培养目标, 为学生开具“阅读书目”, 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南,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二、改变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 提高其阅读品位。

不少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 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 甚至出现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 高雅文化已经被挤兑到边缘, 这样的倾向将会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完善。针对这样的不良阅读倾向,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推荐好作品, 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 还可以顺应年轻人的追星心理和名人效应, 聘请国内和地方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艺术家、学者到学校做公益讲座、学术报告、读书指导等,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学会欣赏高雅的文学名著, 教他们懂得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改变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 提高其阅读品位, 可以进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品位, 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三、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 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 提高阅读效率, 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 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 控制好阅读的速度, 有层次、有针对性、有个人特色地进行阅读。如有理论特长的学生可以阅读内容精深独到的专著, 以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及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的完整性等知识;智力较高的学生可阅读多种参考书, 以加快学习进程, 或接触其他学科领域, 谋求文理相通或理工相结合, 调节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合理利用网络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 它既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又可能造成阅读兴趣的泛化。高校应以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宗旨, 正确引导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获取技能, 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知识, 引导大学生掌握高效地获取信息技能和最新的文献信息获取手段, 并利用网络来培养其阅读能力, 指导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 通过网络阅读书籍、购买书籍、查询资料等。

高校要积极发挥校园网的功能,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目录, 为大学生读者提供集成化的阅读信息检索服务, 同时提供便捷及时的网络阅读导航, 在校园网上实现书目导读, 把那些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学生, 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读书方向给予引导, 避免大学生盲目浏览, 节约其时间, 提高其阅读效果。

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书的海洋, 知识的殿堂, 同时也是提升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为了让学生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收获最大, 学校应该不断丰富图书馆的书目种类, 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 严格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 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涵养性情, 陶冶情操, 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 形成成熟的性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学校要引起广泛的关注, 改正错误, 克服缺点, 把课外阅读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义, 更好地指导大学生们读好书, 好读书, 努力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栋梁之才。

摘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然而时下, 学生人文素质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为了转变这种不良趋势, 作者建议通过名著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高职学生,名著教育,提高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论教育[A].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杨长生, 李毅.透视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 (2) .

3.读教育名著有感 篇三

关键词:书籍 历史 现代 融合

一、书籍的演化史

自人类第一本图书著作《管子》诞生至今,人生有图书的历史就被追溯到春秋初期,至今已有大约3000年。图书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论语·宪问》对管子的功绩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由此可见,书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管子·戒》说:“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书本产生的第一要务是将所知道的事情,陈述成牍,其中更多的是记录圣贤的言论,以便彰显其思想的宏大和警戒后人。其后,便有了孔子的《左氏春秋》,及弟子们整理成著的《论语》。由此,后人可由书牍中感悟圣贤的教诲,体悟前人的阅历。

那时候,书籍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狭窄,文字生涩,显现了智慧的高深,却缺乏了这一经验累积品的平易近人。书籍发展到现代,历经数度改革,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此期间,书籍,这一人类的精神食粮进行了细致的分门别类,迈入了专业化的进程中。

二、专业化书籍的应用和发展

术业有专攻。人类科学发展至今,要求一切工作,一切事物的发展遵循精细化分工的要求。由此,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更加细腻的职业化的倾向。上层的高科技研发人员,中层次的管理协调人员,基础层次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分工的细化,就必然要求图书也达到同步的水平。由此,科学专刊著作,管理体系方法,社会科学等等都有了自己的相应内容。对此,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多读可医愚”。只是读书也须如药,对症才好。比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书平平常常的”。读书,正像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三、教育书籍的专业性

从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现代教育著作越来越专业化,在注重学校的社会化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健康。而这一切的著作,一切的教育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职业化的教育施加者——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面临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侧重点的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专业的提升。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身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无止境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承接的东西太多了。单单中国,就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如尘埃的名师大儒给出后人无穷的启示和教导。这些包含了社会性、知识性和文艺性的思想结晶转化成了不断变迁的教材,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代又一代新生命体的心中,使“学生”一词,不再只是知识的“受体”,还让他们变成了强大的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身上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身为这所有前人经验的传播者的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能够“斗转星移”的知识的转化、发酵、传播者,教师首先要发展的必然是身为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素养,即教育教学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此付诸于实践。于我个人而言,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先后涉猎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颗灵魂献孩子》、杜威的《儿童与课程》、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等教育教学名著,对专业知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和研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美国著名作家、活动家、教师帕克·帕尔默说:“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启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人类知识在经年累月的积累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被进行着重新的融合和发展,以至于在经验本身又衍生出许多的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内心思想和理论方向直接决定孩子的思想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将持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代进行有效地融合、再创造,进行有效的权衡,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起到基石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书籍起到记录、融合、生发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过程中,书又是媒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书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对于后来者而言,我们听“百家之言”,生本我思想。最后,引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过去的十年里,各种教育名著给我启示,催我上进,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将乘教育东风,以书籍为基石,成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图书馆说基础.

[2]陶行知教育名篇.

4.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四

---舲舫中学

刘宁香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亟待通过学习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形成了各界人士大力呼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时期社会背景。很多地区还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更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推动创新型社会发展”的执政纲领。身处教育一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时刻和学生生活在一起,要为学生释疑、解惑,更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素养与能力。

我们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大学毕业之后,然后通过招聘进入到学校教书育人。这样的我们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缺乏对人生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未婚教师,不懂的跟一群孩子如何融洽的相处。因此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汲取前辈的经验是值得每一位青年教师静下心、耐住性、下工夫认真学习研究。

为了提升自身的工作素养,更为了从学习中开拓思路、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最近有幸拜读了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他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译者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书中众多理论让我受益匪浅。在拜读完该书后,我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很多方方面面都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思考与认识,大有醍醐灌顶之感。基于此,这里我对在拜读著作后思想境界的提升,有着以下几点不很成型的见解,愿与各位分享,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第一个感受:热爱学生

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迷茫过,也为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泄气过,还为离开农村中学单调乏味的工作生活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烦心的事总是接踵而至。教室里每天都会上演各种各样的剧情,有人打架,有人旷课,有人睡觉,有人抄袭作业,有人骂人……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 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不可救药的学生。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学生身上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在该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学生的行为,懂得学生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第二感受:发现并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米哈伊尔在平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

这一事例不禁促发我深思:既然是在学校的“两分生”,还能很快成为一个技术很高的电视机修理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类的学生。如我班的周志梅同学,在学习上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很是懊恼,但是一次的大扫除,却让我感受发生了改变,我觉得她不是那么讨厌,她打扫卫生相当认真,而且还会主动帮助其他的同学,我每次看见她有一种亲切感,不是她有何变化。而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他的优点,她是我班最会扫地的学生,学习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还有我班的周海松,他成绩很差,写字也写不出几个,就知写自己的名字。现在读六年级了,连数学里简单的乘除计算都不会。每次考试都是打几分。学英语,别人读过四五遍的单词,让他学着读就是读不出来。但是,他很爱运动,小小的个子,跑步非常快,在运动会上总是能够一展他的风采。还有谭理龙,成绩也是很不理想,我听学生说,他会自己会搞小发明,我很是大吃一惊。如果用分数衡量他,他肯定要被淘汰,我们可能埋没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发明家。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三感受:笃学习,充分占领理论阵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我想:这也就是许许多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不断学习是完善我们教育工作者素养与能力的重要基石,而且学习的过程要做到与时俱进,这点是相当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永远向前,还会超越我们,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在学习中要时刻关注生活的时事要闻、认真领会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精神,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一线教师充分占领了理论学习的阵地,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可以说,我们要用学习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验证学习成果,以学促工、以工验学,工学结合。

第四感受:重实践,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实践出真知,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重视对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在用理论指导行动的基础上不断用实践去验证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工作中的得失加以总结,让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同时,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敢于实践,还要勤于实践,想到做到,努力成长为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能让学生耳濡目染,教师言传身教把学生培育学生成为优秀的一代。

以上几点是我在拜读过苏霍 姆林斯基老师的著作之后,结合我个人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分享,不足的地方,还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5.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五

石寺中心小学郭亚娜

在这个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之所以选择《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是因为我也想学着做个智慧的教师。在我看来,智慧的教师肯定是那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教学起来又轻轻松松的老师们。而我缺少的正是这些。我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

书中是这样诠释智慧型教师的:他们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是他们信奉的职业操守;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欢乐地与学生交往,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高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 研究者,是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在他们看来,教学就 是艺术,教学就是创造;他们“贵在自塑、自律,执着地追求一种真正的教育生 活”。这样的教师以自己崇高的理想、乐观的态度、丰富的阅历、进取的精神去 影响学生、启迪学生、熏染学生、唤醒学生,教育因此便有了灵性和生气。

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 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诠释与实践案例,觉得很有启发。

1、专心学习,成为“学者”。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心创造,成为智者。

智慧来自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造人格,善于

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3、培养兴趣,立足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除了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叶圣陶先生说:“果真要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

6.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六

此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埃?德?阿米琪斯,他是模仿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四年级的学生写的日记,所以这本书的另一个题目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从十月开学到七月学年考试,他写的日记有时是班里发生的事,有时是亲眼看到的事,又有时是精神讲话,还有时是父母的讲话或信。可都没离开过“爱”这个字,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祖国、爱意大利的每一个人。

这本书的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读者,我和母亲都酸鼻子,流热泪了。我想,这本书的故事故事应该传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书里的每个人都那么的善良,那么无私,时刻都为他人着想,而不为自己着想。

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一个贫苦的爱国少年》,俗话说得好,少年强则国强。我觉得也是,一个人再怎么,也不能为了利益而丢了自己的尊严,丢了国家的尊严。这的少年家里很穷,但他的精神却无比的富有。

那个少年是意大利人,因为少年家里的贫穷,船上的人都施舍给他钱,他很高兴。

晚上他偷偷的看着他们。那些外国人说“说起来,意大利的旅馆真令人头痛!”“饭菜太坏老板滑头,仆役对待客人总是爱理不理!”“而且还好敲竹杠!”“火车又脏又慢!”“街上的乞丐有那么多!”“扒手的本领也很高,强盗杀人不眨眼,听说这都是世界第一呢!”……

“叮铃铃”钱都落了下来,打在了他们身上。少年火冒三丈,爱国的热血沸腾了起来,“你们这种人的臭钱,我才不稀罕要呢!”

爱国的少年真是令人敬佩,年纪小小,就如此爱国。我要是也如此,就好了,我感到深深的不如。

7.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篇七

一、针对审美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在课外文学名著阅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课外阅读一般是采取个别的、分散的形式:从阅读内容的选择,到审美活动的开展,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要充分发挥名著阅读的美育功能,首先必须把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上来。

(一)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进行引导

学生由于年龄差异,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心理。如初中生处于少年期,心理状态的主要特点是主客观的分化和现实与幻想的对立,这种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强烈,反映在审美需要上,便是对名人、偶像的盲目崇拜。针对初中生这一心理,笔者尽量向他们提供名人传记等文学作品,特别是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人公的作品。如《草房子》、《少年的荣誉》、《少年与海》、《窗边的小豆豆》、《奥当女孩》、《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乔布斯传》等。学生从这些他们喜爱的作品中获得的审美愉悦,将转化为新的动机,促使他们自觉地阅读这类作品。

(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引导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参与审美活动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如果美的内容和形式与之适合,学生则表现为兴致勃勃。因此,笔者很注意了解学生的个性、气质、爱好,推荐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书籍。如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我推荐他们看《卡耐基的成功之道》、《人性的弱点》、《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几米的《听几米唱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等;而性格外向的学生,笔者则向他们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简爱》、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周国平的《妞妞》等。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视野,平衡了学生性格上的不足。学生从文学名著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大胆、更自信、更阳光!

(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审美经验进行引导

审美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不会对自己既不熟悉、又无法理解的对象产生兴趣,反过来,如果对审美对象太熟悉,也会减少审美的快乐。最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是熟悉感和陌生感同时存在的作品。唯其陌生,才能使学生探奇寻胜的愿望不断被激发,唯其熟悉,才能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意义,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笔者常常巧妙地利用这种矛盾心理,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韩寒的作品、林清玄的作品,以及语文书中出现的那些名家,如席慕蓉、琦君、余秋雨、丰子恺等,在课堂上细品了他们的美文后,适时抛出这些作家其他的作品,往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进行美学教育,提高欣赏水平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对充分发挥名著的美育功能有很大的作用。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当然离不开大量的审美实践,但这种具体的审美活动并不能自发地产生能力,它需要升华、提炼,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学知识的教育,把审美的钥匙交给他们,是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根据阅读需要,确定知识内容

对学生进行美学知识的教育,要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能接受多少就讲多少。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是小说,阅读小说的注意力又集中在人物和情节上。笔者就利用文学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小说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美学知识,并着重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真和美的关系,情节的新颖独特与合情合理的辩证统一。学生懂得了这些基本知识,有了评价作品的尺度,阅读小说就会懂得如何评价作品的优劣。

(二)指导文学欣赏,提供阅读示范

对学生进行美学知识教育,总是将美学知识渗透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又能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鉴赏作品。如不少学生看过《红楼梦》的电视,但对其艺术价值无法理解,笔者就举办《红楼梦人物谈》的讲座;不少女同学喜欢看校园文学、青春文学,笔者就举办《怎样看青春文学中的感情描写》的讲座。此外,还应注意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仅教了美学知识,而且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审美经验。

(三)开展文学讨论,促进知识运用

学生懂得了一定的美学知识,又阅读了一定的文学作品之后,就有了把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结合的可能和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讨论,可以促进美学知识的运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三、组织写作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到文学作品中各种美的熏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创造美、歌颂美的热切愿望;反过来,各种文学写作活动又必然会使学生阅读欣赏中的审美认识得到深化,转化为美的创造能力,并进一步促进阅读活动的健康发展。因此,认真组织课外写作活动,是充分发挥文学阅读的美育功能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激发写作动机

学生的文学写作活动往往源于兴趣,但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仅凭兴趣做动力是不够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利用写作成果的反馈作用。即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写作成果,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的习作给予评价与鼓励,以激励学生重新组织写作过程。组织学生办文学刊物,发表学生习作;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参加各种文学竞赛活动;不定期出墙报或在班上评讲、传阅学生的优秀习作,在班上或两个班互相进行作文漂流,并进行点评集赞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二)热情关心指导

学生的课外写作活动,毕竟还是幼稚的,只有在教师的及时指导下,学生的创造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同时,学生的审美倾向、观点,也充分表露在自己的习作中,有待教师指点与引导。因此,对学生课外写作活动要热情关怀、及时指导。尤其是评语,一定要及时、真诚,有教师自己的个性特色。记得去年刚接一个初三实验班,班上有一个叫曦的男孩,成绩在年级数一数二,但语文相对较弱,尤其是作文。在一次周记练笔中,他写了《我不再沉浸回忆》一文,文章洋洋洒洒上千字,将自己分班后的心路历程一一展现,很是触动我心。文章从语言、结构等方面来说,不能算是佳作,但所表现的感情却真实感人。笔者当即写下评语:“转身已成蹉跎,回首便是千年!曦,人生路上过客匆匆,每一个在我们生命中出现的人,我们都应感恩铭记,感谢他们陪我们走过,感恩他们曾是我们过往岁月的“重要他人”。很认同并欣赏你的“活在当下,展望未来”之言,有美好的过去,有憧憬的未来,有瞬息万变的现在,这就是我们精彩丰富的人生啊!以虔诚之心,携感恩上路,望遇见精彩的自己,收获一路芬芳!与你共勉!”我真诚感性的评语让曦在拿到周记时一脸惊喜,之后的练笔他更是主动认真,语文成绩也稳步提升。

(三)课内课外结合

课外写作活动,参加的人数毕竟有限,课内作文才是学生写作的主要方式,因此,把课外阅读引进作文教学,使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美的创造能力。这种结合首先表现在内容的引进。课外阅读提供了间接知识和经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课内作文准备了美的素材。其次是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中学生写得最多的是记叙文,记叙文虽然不是文学创作,但在发现美、表现美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记叙文写作时,完全可以以文学作品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社会生活,如何挖掘平凡生活中的美,如何抓住特点创造新颖独特的美,这样,自然能调动学生文学阅读中的审美经验,使课外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如在教完魏巍的《我的老师》后,笔者马上引导同学们学习魏巍的抓人物性格特征、合理选用材料的写法,动笔写自己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由于有课堂上的写法指导,学生们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分外流畅。

四、纯洁道德情感,陶冶美的心灵

学生在课外文学阅读中接触到的各种艺术形象,都同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必然制约和影响到他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的审美态度、认识和情感。因此,应该把道德教育和阅读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纯洁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美的心灵。

(一)用美的事物唤醒学生美的觉悟

文学作品中美的事物,实质上是善的形象化的表现,作品所描写的任何一种高尚的、正直的、无私的行为,都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和道德的启示。因此,笔者很注意运用优秀文学作品中美和道德完美统一的典范,去唤醒学生善的觉悟,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例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主人公简爱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深深影响了初中阶段的女生。

(二)用美的形象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中学生模仿性很强,他们在文学阅读中,往往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审美评价,来选择自己的模仿对象。由于中学生审美认识还不够深刻、审美评价还不够准确,因此这种模仿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因此,应该通过指导阅读,向学生提供生动突出的美的形象,为他们梳理人生奋斗的榜样。如前面所提到的林丹、乔布斯等人写的自传,还有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胡辛的《张爱玲传奇——旧上海的最后一个贵族》等,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极大地给予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动力。

(三)用美的情感陶冶学生心灵

好的文学作品,能唤起一个人美的情感,而这种美的情感的积淀,又会上升为一种审美理想,支配人们在阅读中判断美丑、判断爱憎,鼓励人们去维护和创造美的事物。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这种感染性,来唤起学生美的情感。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笔者组织爱国诗文朗诵会,和学生一道登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吉鸿昌的《就义诗》、闻一多的《发现》等;为了坚定学生信念,组织《英雄常在,精神长存》的演讲比赛和歌颂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专题故事会。仁人志士的优秀事迹、壮烈情怀,一次又一次地拨动着学生的情弦,叩击着他们的心扉,对陶冶学生心灵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8.《爱的教育》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八

《爱的教育》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它素质的基础。这部书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人深受感动。每一章节都洋溢着爱的旋律,都把“爱”表现得完整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到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书中洋溢着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鞭鞑。

《爱的教育》内容新颖别致,情节跌宕起伏,它所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那些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父母对儿女的片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的神圣的爱无不流溢与纸上,爱子之情,同学之谊,师生之情,爱国之感,无不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9.教育教学名著读后感 篇九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

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

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10.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篇十

关键词:兴趣导读;学习清单;读书分享会;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5-2

开展以异国文化为“经典载体”的主题性阅读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理念、促进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培养具有国际理念的小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科与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契合点。

一、兴趣导读:滋养灵性的阅读张力,开拓国际视野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小学生100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教师篇篇导、本本导、部部导,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导读”一词中的“导”就是导方向、导途径、导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同类作品。如一本书的导读,教师可以从作者开始介绍,重点读了书本的序,引导学生从序中了解书本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本书的地位和写作特色等,并告诉学生,读书可以先从序言读起的方法。但如果学生对于书本的内容都已经了解,教师仅仅从故事内容出发进行导读,有炒冷饭的嫌疑,学生也不太感兴趣。每本书,每个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虽然不会完全相同,但总有几个点是大家都感兴趣的。在导读中,教师从这几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地方引发讨论,学生参与面广,也会有话,并且有不同的话说。

而在《安徒生童话》这一阅读活动中,我首先从安徒生出生时那不一般的哭声着手,通过给予那哭声充满神秘感的解读——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激发学生对安徒生这个童话大师的好奇心;紧接着从封面,即台湾作家张晓风对安徒生童话的评价——《5岁到55岁的亲密话题》中开启导读的活动,这样的一段精彩绝伦的评价、这样的一段诗情画意的评价,打开了学生童话阅读的心扉,也给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活动铺垫了一个较高的阅读期待;最后从阅读目录、想象画面的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想象是否和故事的内容属实,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阅读、让自己的阅读力如天罗地网般张开!这样的一个导读设计,用好了书本封面的评价和书本内的目录,引导学生从作者、评价、目录推测书本的主要内容,且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的猜测、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导读活动滋养了灵性而强大的阅读张力。我们从认识这位丹麦童话大师开始,带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把《安徒生童话》作为一个被阅读、被借鉴、被解读的异文化文本,引导学生用世界的眼光去捕捉信息,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得更多,看得更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可见,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开放视野的国际人才,这一番精心设计的导读,让书本与内涵价值也更具有前瞻性。

二、学习清单:挖掘内在的阅读动力,理解多元世界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清单,即与阅读相伴的学习清单,它就是驱动学生阅读的潜在动力。对于学习清单的设计,不过于简单,简单的学习阅读题,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也激不起他们更高涨的阅读兴趣,当然也维持不了持久的阅读动力;然而过难的学习阅读题,则会成为学生阅读前进的阻碍,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动力。因此,对于阅读学习单的设计的难易程度应掌控好,既能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往下读,也能激发学生更大的求知欲,从而使得一张张伴随着阅读产生的学习清单像一股汩汩不断的源泉,给予学生阅读的动力,带领学生找到阅读的清澈的源头那方。

在我们班《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活动中,我设计了三张学习清单。通过第一张“我会读”“我读懂了”的阅读题的设计,和全班同学一起闯过了安徒生童话的第一关,学生能在粗读的基础上说出十个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而在第二张阅读题的闯关中,学生能在“了解、分类、整合”的活动中,小组合作品读这本童书,能有创造性地按一定的主题给43个故事分类,并通过分类阅读不同的故事能说出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去探索与追求异国的多元文化。比如《海的女儿》大家都很熟悉,“给人以死亡还是给人以生命,两者之间,小人鱼选择了给人以生命。小人鱼用自己的毁灭让人性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获得了最后的精神的圆满。”这对这个时代的现代人包括孩子,无疑有着很大的精神上的触动。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思索:小人鱼为了争取到人间来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而终不可得,那么我们现今生活在人世间的人,应当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利用自己的生命造福于人类?在这样的一次阅读活动中,学生不禁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力,也在小组合作中加深了阅读的多元理解力。最后一张阅读题的设计——“我会写”,通过学生精读一个童话故事,了解安徒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寻找身边材料,编写一个童话,体现我们所追求的一种优秀的品质。学生在编写童话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在合乎情理的想象中,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有灵性的童话故事,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使学生在练笔中提高文学素养,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上与异国文化相融合。通过三张学习清单的设计,三次梯度性的阅读,学生在阅读中给予了无尽的文学滋养、童话滋养,让阅读、让童话成为了我们班学生特有的一种生活,从读到写,水到渠成。有了阅读的氛围萦绕,有了阅读的时间保障,有了阅读的质量提升,有了阅读的多元角度,学生潜在的阅读动力如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流向远方,直至浩瀚的书海。

nlc202309011331

三、读书分享会:爆发深度的阅读潜力,交融中西文化

对于读书分享会来说,目标定位就是分享和交流。读书分享会我个人认为应该落实在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反馈上,即学生是否读以致用,以此有效地推动学生深入地阅读。分享会的主体是阅读者,也就是学生,分享会的时空要能够绝对保证学生充分分享阅读的收获,享受阅读经典的幸福。当然,在分享会上,老师也应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不管是哪一种的阅读交流会,阅读方法的指导肯定是必要的,也是无法回避的。分享会上作为“旁观者”的老师应充分地彰显自身浓郁的书卷气质,用大气无痕的指导来拉近学生与书本中人、事、情的距离。诚如有位老师在读书交流会中这样说道:读着书中的这些事,品着书中的这些人,我们就能逐渐感悟到书中的情感。我想教师如此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悟一定有效地渗入了学生的内心,以此爆发学生的深度的阅读潜力。

在我们班《永远的珍藏——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会中,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用最能吸引学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带领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读出支撑的段落,谈出自我的感受,我想这儿的引导也是非常合理有效,也是有层次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一一爆发了自己的阅读潜力,在人物对话中,充满了故事情节中的欢喜悲伤,在深有同感的章节,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驻足流连,娓娓而谈。情到深处自然流,我们班的一位小女生特意深情款款地朗诵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以此来告慰在天堂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更让人震撼的是,班上的小小创作家把这个精彩的童话写成了剧本,搬上了舞台表演,听着那动人心弦的独白、看着那入情入境的演绎,我知道学生的阅读有深度了,学生的阅读“小宇宙”爆发了,虽然他们的发言、他们的表演,有的获得满堂喝彩,有的则引起了争论,但这都是他们在多次的阅读碰撞中渐进成熟的阅读体会,是打动心灵的感悟。分享会后我又把写得好的发言稿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同学们对这种同龄人的爆发潜力的阅读经验交流很感兴趣,读得津津有味,因为这些经验是他们身边“看得见”的最直接的借鉴,铸就了学生的思想深度。这样的分享会,读的是外国文学,学的是外国文化,演的是外国手法,而陶醉于其中的是一群中国孩子,何其交融,何其圆融。

前苏联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当我们聆听了孩子们的心声,感叹童年阅读的苍白之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了:身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我们真正关心过孩子的文化广度吗?国际理解教育为小学语文教育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视野下,开展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活动,不仅促进了师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化理解,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这一活动,与语文基础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就让我们的主题性阅读活动在《安徒生童话》这样的阅读中延续下去,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在阅读起步阶段充满乐趣,享受愉悦,与经典相逢在最美好的童年时代,让异国文学守望住儿童心灵的故园。相信在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与不懈的努力中,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继续吸纳异国文化,开启世界文学宝库的大门,着力培养国际小公民。

上一篇:幸福就在身边叙事作文下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中的规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