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艺术教育

2024-10-16

审美艺术教育(共8篇)

1.审美艺术教育 篇一

中国审美文化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

问题:进行《中国审美文化史》的梳理有什么作用?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文化也是一种资源。

1、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至少具备体力、脑力、审美能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三种与生产相关的主体能力。

三种功能能力的逻辑展开便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性呈现。

(1)前工业时代

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无疑是人的体力,因而人的体能收到了高度的重视。

(2)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机械文明的使用不是依据原始的肉体力量,而是依靠科学发明与技术的创造。人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性主张。

(3)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

人们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具有精神的价值和成分,因而劳动者除体力、智力之外的审美能力也具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艺术作为生产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地位。创意产业——英国——文化的、艺术的、娱乐的眼球经济——广告

2、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的三种形式:

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 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 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之文化形式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艺术的多重价值:

艺术价值不在于认识内容的多少;

艺术价值不在于伦理成分的强弱;

艺术的根本价值——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以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

初级关怀与终极关怀:

初级关怀: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

终极关怀: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求,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宽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锅碗瓢盆进行曲》重新闯入了艺术的殿堂,柴米油盐酱醋茶重新唤醒了人们的兴趣。于是才有了《渴望》、《空镜子》和《浪漫的事儿》。

在中国大陆从政治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变的宏观背景下,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艺术面向“初级关怀”历史性转折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

《俄狄浦斯王》绝望挣扎——《浮士德》顽强探索

《哈姆雷特》沉痛反思——《等待戈多》麻木期待

《离骚》上下求索——《归去来兮》古今游荡

《牡丹亭》生死之恋——《红楼梦》色空之谜

2.审美艺术教育 篇二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 人就开始在自然美的环境下努力追求自身的美, 并不断从实践中扩展美的范畴。中国古代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已经开始对美进行探讨。殷商之后, 社会所倡导的是中和为美, 所谓“八音克谐”, “神人以和”, 是见于记载最早的“和为美”的珍贵资料。到了春秋末期, 美的内容从中和转为“以善为美”。这种对美的认识从形式美转为了内容的美。以善为美的内容, 与孔子和儒学思想至密。孔子将人的行为美与思想美统一起来, 强调“先王之道斯为美”、“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等。对于审美的评价, 孔子则主张“中庸原则”。如孔子评《关雎》时所说的“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种以善为美, 提倡中庸的思想影响了春秋末期及其后两干余年的历史。需要提到的是清代古文家姚鼐的观点, 姚鼐根据古代阴阳刚柔对立的观点提出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概念, 其对近代乃至现代的美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方, 最早对美探讨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艺术家。柏拉图就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式,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美的一般形式规定为秩序, 均称与明确。18世纪英国美学家荷迦兹提出蛇形线条是最美的线条的观点, 认为在优美的形体上, 蛇形线最多, 直线最少, 并认为直线只是长度不同而缺乏装饰性。从以上中外人士对美的认识上看, 美包涵了民族、文化、习惯等众多的社会因素。但从总体上看, 都力求使之和谐。因此, 人类的审美观, 始终是围绕着和谐发挥的。

二、审美教育的任务和作用

审美教育一词, 源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该书中, 席勒全面提出了审美教育的学说, 他把审美教育的概念提高到人性和谐发展的高度, 并把审美教育与社会团结, 和谐与政治自由联系起来, 赋予审美教育以深刻的社会内涵。我国审美教育思想源于孔子的仁学观。孔子将人的行为美与思想美统一起来, 是美育思想的萌芽。近代审美教育理论在中国的确立, 得力于王国维和蔡元培。他们在美学和教育学的双重研究中, 发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把美育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上, 确立了我国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审美教育随着历史的发展, 也有其一定的时代性。总体上讲, 审美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 陶冶其性情和心灵, 塑造美的人格。现代审美教育, 结合了时代发展的特色, 着重培养个体进步的审美观。以求达到个体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因此, 审美教育的任务可以确定为: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

对美的追求是人先天的本性, 美的事物能引起人的冲动, 使人的大脑活跃。审美教育的过程, 是引导教育者从理性思维走向感性思维。这一过程, 锻炼了受教育者的悟性及洞察力, 使人的灵魂得到了洗礼和净化, 开启了受教育者思维大门, 使其享受最大的精神愉悦, 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因此, 审美教育的具体作用表现在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促进健美上。

三、审美教育的实施

教育家蔡元培曾对审美教育的实施作出过论述, 他将教育分为三个范围:一是家庭教育, 二是学校教育, 三是社会教育。这三个范围也是审美教育的三个实施途径。

1.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 主要对象为婴幼儿。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于儿童审美观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所谓家庭教育, 主要是家庭成员对儿童的心理智力的影响, 施教以儿童的复韵母为主, 其他成员次之。父母在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由于父母与儿童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又由于儿童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的一定依赖性, 所以开展一定的范围的教育很方便。婴幼儿情绪异变, 基本上没有自律能力。因此, 家庭教育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 也是不定时的。启蒙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初级的审美教育, 通过让儿童做游戏, 看图画, 或者让儿童看色彩鲜艳, 情节生动的动画片, 可以有效引起儿童的兴趣, 从而使其产生美感, 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

2.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学校教育根据年龄的不同, 一般分为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四类。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衔接, 是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 其教育内容一定要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这个时期的儿童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 且其具有一定认知能力, 性格上活泼好动。因此, 这个时期的教育适宜开展一些清新活泼的教育方式。如;唱歌, 舞蹈, 游戏, 图画等。这些都对儿童的初级审美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初级阶段, 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模糊的感知到整体把握的阶段。除了进行有规律的文化教育外, 应该对儿童进行适当的绘画教育。还可以通过小制作, 培养儿童的整体美感。通过音乐教育, 培养儿童的抽象能力和音乐美感。中学教育, 包括高中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少年期, 对事物的认知热情以及自身的道德水平与日俱增。这个时期, 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意志感情, 要开展一些有意识的活动, 增加学生的审美兴趣。课堂上要通过文学老师开展美育, 文学作品里有相当部分内容具有形象性特点。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透过形象逐渐深入理解艺术典型的社会意义。高中阶段这个时期的美育课, 也是主要通过文学来实施的。大学教育由于受继续教育模式的制约, 现阶段与高中教育区别不大, 但是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 且其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加。因此这个时期适宜进行美学理论的教育。

3. 社会教育。

人们常说:“社会是个大课堂,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 社会教育更多的是道德教育、人际关系教育、行为教育。道德教育从大的方面讲, 由国家两个文明教育组成。小的方面讲, 有个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另外, 由于社会的根本关系和限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方面, 而行为教育又与道德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联系密切。思想是行为的前提, 行为中往往透露出个体道德观。因此, 应该将行为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另一方面来讲, 社会教育在人生教育中占有时间的比例最大, 意义也较深远, 做好这一门功课, 对于人生的成败至关重要。

总之, 审美教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 它对教育个体人格、塑造自身、修养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影响着个体世界观的倾向, 是个体走向成功的必要准备。

摘要:审美和审美教育, 古今中外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较高的社会现实中,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国家, 审美和审美教育更是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因此, 加强审美和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任务,作用,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孟雄.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 2010, (23) .

[2]王简, 刘超.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6) .

3.论体育审美教育中审美趣味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体育审美教育;体育审美趣味

On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in Sports Aesthetic Education

LEI Guo-liang

(Library of Wuha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s, Wuhan 430079, Hubei)

【Abstract】 As a perceptu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aims 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ceptual ability so as to build an aesthetic mind. In the meantim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lso the educ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aiming at forming and improving aesthetic taste on the basis of direct perception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is both the starting point of it and the basic content and principle of it.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taste, aesthetics

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审美教育本质上是“感性”的教育,它关涉到对人的各种感性能力(感知力、想象力等等)的培养,同时也关涉到对人的“性情”的重塑。作为“感性”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通过单纯的知识、技术和规则的灌输来实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即感性意义上的审美教育,一个首要的目标和关键的环节并不是审美知识或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基于个体感官感觉的审美趣味的培养。在体育中有许多审美教育的因素在培养人才方面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1审美趣味的内涵和特征

1.1“趣味”一词的本义

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来看,美的意识和观念,最初是与人的五官感觉尤其是所谓“低级感觉”密切相关的。味觉和味觉所带来的生理性或身体性的快感就是其中之一 。“趣味”是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尤其是17、18世纪西方美学)的基本范畴。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含义。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趣味”这个词组的关键点是“味”(“趣”与“趋”相通,代表“倾向”)。从西方的情况来看,“趣味”一词的语义最初也是指对滋味的感觉。古希腊语中的“趣味”与中国古代语文中的“趣味”或“味”的含义基本相同。在古希腊文中,代表味觉的“趣味”,只是一个和人的感觉器官相联系的词,它的全部含义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有滋味之物的直接感受。

1.2“趣味”一词的美学化

在古希腊时期,“趣味”只是一个被看作与身体欲望密切相关的词,因而与审美活动不存在任何关系。但从17世纪开始,“趣味”逐渐转变为一个与审美判断相联系的术语,它被理解为对事物价值的感性判断(也叫趣味判断)。法国历史学家和美学家杜博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反思性批判》(1719年)中指出了味觉感受与审美欣赏活动之间的相似之处,尽管在对食品的感受和对艺术品的感受中没有纯理性的分析,但其中又包含着超出单纯感觉或与心灵相通的内容,也即包含着对食物和艺术品价值属性的选择与判断。因此,“趣味”在此并不完全是生理性的或简单的感觉。

同样,在中国古代,“趣味”或“味”这个词虽然最初指的是食物的味道,但当这个词用来指称某些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如文艺作品时,它的含义也就发生了变化。唐代以后,文艺评论领域中谈到“趣味”的人很多,如苏东坡、严羽、李开先、袁宏道、徐渭、叶昼等人,都喜欢用“趣”、“味”和与之相关的“天趣”、“真趣”、“滋味”、“意味”、“韵味”等概念来言说文艺作品。它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具有精神的意义。

1.3审美趣味的内涵和特征

审美趣味是用以表示个人审美倾向的概念。所谓审美趣味,简单地说,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价值属性的主观偏爱与倾向(其中也包括对其形式和意义的直观感受)。

因此,审美趣味的一个首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主观性或个体差异性。审美趣味在个体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这种差异在日常审美活动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

与此同时,审美趣味也具有群体性和共通性(在18世纪的西方美学中,这称为“共通感”或“共同感觉”)。同一个时代的人,由于生活背景、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等等的类似,在审美趣味上也可能表现出一致的倾向。所谓“审美标准”或“审美尺度”,所谓“经典的”艺术样式,它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这种审美趣味上的一致与共通。此外,审美趣味还有高低之分。通常所谓“品味”一词,它所表示的就是高低不同的审美趣味。相对地讲,审美趣味的高低之分,与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有关,即越接近此类理想和标准的趣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抽象地讲,审美趣味的高低之分,与审美活动的超功利性有关,即越接近身体性或生理性感觉的审美趣味越低,而越远离身体性或生理性感觉即越具有文化和精神意义的审美趣味就越高。

1.4 良好的审美趣味的特征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人的感性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即将人的自然的、带有动物性或生理性特点的感觉和本能转变为自由的、审美的心灵。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认为,审美教育实质上就是超越于功利目的的趣味的培养。认为趣味是人生的原动力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且认为,审美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既是情感教育也是趣味教育。

审美趣味有高低之分,审美教育不但要培养审美趣味,而且要培养高级的、“良好的”审美趣味。“良好的”审美趣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即:

第一,趣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审美趣味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并不是它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优点。在审美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培养一种审美趣味。试图将所有的兴趣统一到一种兴趣上来,这不可能也没有意义。审美是感性的、个体的活动,而不是理性的活动或群体的“事业”。

第二,趣味的超然性和精神性。所谓“良好的”、高级的趣味,即是一种精神性的、基于精神愉悦并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趣味,只有超越了直接的、生理性的味觉才谈得上是审美的感觉和趣味。

第三,趣味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为“时尚”所遮蔽和替代。〔1〕时尚是一种群体性的、模仿的趋向。它虽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趣味,但缺乏个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甚至也缺乏审美的真诚,因此谈不上是一种“良好的”、高级的趣味。作为趣味教育来看的审美教育,它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人。

2 审美趣味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中的价值

体育与美育有着内在的关联,同属文化的范畴。不仅如此,体育本身也是美的一个重要源泉,且具有美育的职能。体育教育中的美学教育是通过体育创美、审美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审美趣味作为一种心理趋向,它总是以某种审美价值标准引导着人们去进行审美欣赏等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遵循的节奏、比例、均衡、韵律等法则都同美有着直接的关系,美育中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人体美、心灵美、艺术美等内容都与体育交织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互通的途径予以加强和实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则是通过体育创美、审美实践,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来为培养人服务。因此,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和其他审美教育一样,必须是形象的、生动的,必须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讲解和逻辑推理。当代大学生审美具有敏锐性、强烈性、丰富性、易变性、憧憬性。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表现各异,有的想了解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有的是喜欢体育课程的活动方式,有的则纯粹是为了过级达标。但无论如何,这些兴趣表现对于学生来讲都是积极向上的。另外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是广泛的,但归根到底是想通过体育活动,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获得心理满足。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又能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积极热情、认真学习、克服困难,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审美情趣。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体育中,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美感能力,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美学理论对体育领域中的审美现象、艺术现象和竞技技术美具有阐释能力。可以指导其按照美的规律推动竞技运动向高技术、高技巧、高艺术迈进,达到诗意的境界。

3 体育教育中的审美趣味的培养

3.1潜在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是培养审美趣味的首要前提

审美趣味的培养,首先必须从审美趣味本身的特性和受教育者个体既成的审美倾向和能力出发。由于年龄、性别、民族、生活经历及受教育程度等等的不同,人们在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上也会存在“自然的”差别。对于一般的受教育者,更应该考虑其自然形成的审美趣味和可能的接受能力。

体育方面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不是人们天生具有的,它只有以体育知识为基础,经过必要的学习和训练方可获得。而学习和训练就是体育美学内化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内化的结果。那么,体育美学知识如何进行内化呢?体育美学知识内化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教学活动;二是自我实践。就体育教育阶段而言,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大学生审美情趣特点及心理活动,要注意了解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程度,结合具体体育教学项目将美学理论及时注入到授课当中去。体育教师要系统地介绍美学知识,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但是一定要把握介绍体育美学知识的度,而不要在介绍体育美学理论知识和进行相关训练的过程中采取多多益善的态度。因为理论的占有量并不与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成正比。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更要引导其形成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意识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许多体育工作者所尝试的“创造性学习”就是一个好方法。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它还留给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目的。体育教学不单纯是为了完成体育知识和锻炼的转移,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美学知识的内化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应以立人为中心,以高水平地运用美学知识和发挥创造性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识记和理解并重、知识和技能并重、知识灌输和情感陶冶并重、求知与做人并重、学习与创新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

3.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是培养审美趣味的根本途径

审美教育最忌讳的是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刻板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实施审美教育和审美趣味培养的时候,要尽量注意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所谓“丰富”,不是绝对数量的增加,而是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审美对象的全面展现。所谓“多样”,在此指的是运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和通过多种可能的途径。其中,审美实践活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很多时候,一次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要比一百次口头说教起到的效果更好。作为教育者,应把课堂教学与审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受教育者在审美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和领悟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体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元素,运动技术、战术意识、身体素质等都能给人带来美感。通过组织观赛、观看影视等形式让学生从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与表演中欣赏美、理解美,不同的体育项目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审美教育,使美育贯串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体育运动中的力量之壮美,表现出常人难以达到的强度,以突破一切阻碍的粗粝状态,引起学生的惊讶、赞叹与崇敬;柔韧之美,具有婀娜多姿、窈窕柔软的韵味,给人一种柔和、弛缓和轻松的美。运动技术美表现在准确性、协调性、连贯性、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之中。战术美反映运动中的知识、技术、心理、智力因素的综合指标,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观众能从战术的成功中获得精神享受和美的熏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思想方法贯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3浓厚的审美环境和审美氛围是培养审美趣味的必要辅助

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审美趣味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个对艺术缺乏兴趣的人,如果让其经常接触音乐或绘画,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他就可能对音乐或绘画产生兴趣。柏拉图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叹:“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2〕个人审美趣味的培养和完善,必须是在与外界进行审美信息交流和享受审美对象的过程中实现。如果能为受教育者营造好的审美环境和氛围,提供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对象,让其在平时生活中就受到美的影响,则其审美趣味也同样可以得到不断的升华与净化。此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教育者也是组成这美好环境和氛围的一部分。体育教育者的仪态、语言、修养等对受教育者也都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育者不仅要在审美教育中运用好知识和技能,也要通过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气质来影响、感染受教育者,应坚决摈弃“粗人”形象,举止言谈要高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趣味。

总之将审美趣味教育渗透到体育中,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美感能力,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更在于它能从理论层面上丰富体育的内涵,美学理论对体育领域中的审美现象、艺术现象和竞技技术美具有阐释能力。可以指导其按照美的规律推动竞技运动向高技术、高技巧、高艺术迈进,达到诗意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恩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王建疆.审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浅谈审美教育 篇四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教越没味,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倒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我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湖南师大杨安崙教授在《美学纲要》一书里,是这样解释”审美教育”的:“美育,是在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操,深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审美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智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入美育因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但能通过审美价值唤起人的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情感和激情,而且能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丰富的情感反应,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美丑观念和善恶观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趣味,影响着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美育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语文与审美教育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200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实际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许多语文教师也许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其中的许多精神实质,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尤其是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就没有到位,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缺失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教学文本,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具备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为应付考试,初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中考,高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高考。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经典美文,被肢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以及空洞、苍白的道德标鉴。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被白白地流失、浪费。

例如,教柳宗元的诗《江雪》,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苍茫寥廓、纯洁寂静、远离尘俗的独特意境,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这一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这样的意境无疑是一种极致的美。教师带领学生去揣摩这一意境,也就是一次绝佳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即通过意境的揣摩感悟到柳宗元那清高而孤傲的内心情感,而作为审美者的学生自己无疑也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情韵的美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应该把它作为美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赏析,带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清幽、静美的月下荷塘,去欣赏那月下荷花的别样的美,去体会荷塘之上月色与荷花相互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进而体察朱自清先生那含蓄蕴藉的内心情感。我想,如果用这样一种带着审美意识、审美眼光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荷塘月色》,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受到一次美的熏陶,甚至心灵的净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将教学过程肢解为结构层次的分析、段意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也浅化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主旨的归纳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本来优美的散文就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美,更不能深入品味其中美的内蕴,也就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误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甚至包括老师自己都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对美的文章,甚至美的事物感觉迟钝,从而造成审美的缺失。

(二)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凡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好文章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语言贫乏,让人读之乏味。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首先前面分析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深入领会文章的美,也就不大可能写得出美的文章来。其次,写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起、承、转、合”“总—分—总”“凤头、豹尾、猪肚”等等,但是却很少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漂亮,但内容却贫乏、枯燥、空洞,有些还很牵强、做作,这样缺少实际内容,尤其缺少美的内蕴的文章,怎么能打动人呢?而相反,那种真正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质朴、没什么技巧,也能打动人,也是好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蕴,有美的特质,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形式,不要技巧了,而是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而形式与技巧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美意识去发掘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了。

5.简论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五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 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 究还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 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审美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 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 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 背景。另外,美育还要求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 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 ,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而这一切就能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审美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对右脑的开发上。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认为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 为“创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1〕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 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率的综合概括,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 、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2〕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 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我国上前的教育,从小学 到大学,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是偏重于左脑的开发,忽视右脑的作用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热衷于填 鸭式、灌注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这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创造 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审美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 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的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 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教育,对 于人的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 富于想象力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开拓和创造的人。”〔3〕学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6.艺术作品与审美(共) 篇六

巴洛克艺术的特征是什么?代表雕塑家和画家。荷兰画派产生的原因?并列举代表画家。洛可可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1贝尼尼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吉安罗伦佐·贝尼尼《祭坛华盖》罗马圣彼得教堂1624-1633年、《极乐忘我的圣特雷萨》 特点:巴罗克风格强调紧张、亢奋、激扬的情绪,它一改文艺复兴的平和匀称,而显得动感十足甚至骚乱不安。综合手段的运用。充满繁缛装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

2荷兰画派——市民艺术的崛起

肖像画:哈尔斯Frans Hala(1581-1666):荷兰画派的奠基人。伦勃朗 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荷兰伟大的画家,也是艺术史上伟大的画家。风俗画:维米尔 风景画:霍贝玛 静物画:考尔夫

3洛可可艺术有意回避在巴罗克中得到充分强调的宏大、庄重乃至压抑的体量感,同时也淡化了利用强透视的画面制造深度空间的错觉式手法。洛可可风格则以一种女性的柔媚而令人陶醉。

思考题

19世纪印象主义艺术发展的两个推动力及产生的作用。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及其影响。

后印象主义画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达盖尔照相法

立体主义 1.摄影术:便携式的照相机和快拍的出现帮助人们发现了偶然的奖项和意外的角度富有的魅力;另一方面摄影术接手了绘画的记录功能。艺术家不得不去探索摄影术无法仿效的领域。日本彩色版画:日本版画主题选取广受大众欢迎,采取非正统的观点加以创作,且颜色与形式都极鲜明活泼。成为19世纪欧洲艺术家抛弃传统的催化剂,将他们从古典艺术大师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并寻求新的艺术理念与观察方式。

印象主义艺术特点:

印象派注重在绘画中对自然光与色彩的探索、研究和表现。

印象派画家倡导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的感受(瞬间的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通过画面的不完整感,追求画面的鲜活与真实感。影响: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主要是指塞尚、凡·高、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内心化和个性化是最大的创作特色。影响: 由于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形式相继呈现。现代艺术正是萌芽于这种对现存艺术的不满和执着的探索中。

凡·高的探索导向主要是在德国引起反响的表现主义; 高更的探索则导向各种形式的原始主义;

塞尚的探索最后导向起源于法国的立体主义。

达盖尔:法国风景画家,早年创办“西洋镜”而闻名。达盖尔摄影术(daguerreotype process)1839年获得专利,被认为是摄影诞生的标志。(使用镀银的铜板,故也称为银版照相法。)

立体主义;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流派,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开创。它放弃从一个角度对物体进行描绘的方法,而把物体从几个角度重叠在一起,呈现立体或几何体。形成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

思考:

为什么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成为欧洲艺术的基石? 古希腊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古罗马艺术的表现手法与古希腊艺术相比有什么区别? 古代希腊的艺术:伟大的觉醒

“古风时期”古风早期雕塑、绘画中仍保留着原始的“几何形风格”

古风时期稍后的阶段,雕刻家开始赋予雕像面部一种生气,在雕像嘴角总可以看见一丝恬静的“微笑”;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对传统的尊崇,将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进行独特的结合。希腊艺术的伟大革命:自然形状和“短缩法”的发明 出现了深度空间与立体造型的表象 “古典时期”盛期的古典文化以雅典为中心。雅典卫城代表了古希腊建筑和雕塑的最高成就。这一时期的雕像作品,追求理想人体的完美比例。摆脱束缚,保持清楚的布局,表现出单纯和谐之美.类型化的形象与具体的形象之间取得了新的巧妙的平衡。

正是这种严格的循规蹈矩和愈变化与规矩之中二者所达到的平衡,使得希腊艺术在后来各个世纪里博得了巨大的赞美。

在建筑中强调单纯与清晰的结构 在绘画中着重视觉表象

在雕刻中专注于表现理想化男性裸体 古代罗马的艺术:天下的征服者

希腊化文化的特征

希腊一体化与地方多元性相结合;

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与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相并存;

希腊化艺术表现了这一时期的“激情与壮丽”,突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与现实的冲突; 希腊化文化中包含有东方文化因素

古典艺术中心灵与肉体充分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的形象分裂了:一方面是威严雄强的超人,另一方面体现世俗情趣的普通人。

形象的特别庞大,形象的超人威力,情绪的夸张,暴风雨一般的动态。

古罗马:力图以所创作的肖像传达具体人独特的相貌与气质,即逼真又不平凡。古希腊:肖像的刻画不是具体人物,而是如哲学家、演说家这样一些人物类型,从没有追求因人而异的酷似肖像。

思考题:

如何理解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

与古希腊栩栩如生、让人愉悦的艺术相比中世纪的艺术是一种冰冷的倒退吗? 拜占庭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贡布里希称“罗马式”教堂表现出一种战斗的基督教的姿态,而“哥特式”教堂则表现出胜利的基督教的荣耀,请问你如何理解?

“中世纪”一词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首先使用的,崇拜古典和文艺复兴文化的学者们,常把这段时期成为“黑暗的一千年”,他们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被销毁损坏之后,一直到文艺复兴使得古典传统再度复兴的一千多年,文明史间断了,处于两个文明时代之间的愚昧、野蛮的“黑暗时代”。

美术史上指公元4世纪——13世纪,西方文明史上指5——13世纪)。

事实上这段时期是西欧近代国家诞生的时期,也是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形成的时期。

埃及人在画他们知道确实存在的东西; 希腊人在画他们看见的东西;

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他感觉到的东西。

拜占庭绘画艺术

以小块彩色玻璃片制作的大型墙面镶嵌画是早期基督教艺术一个独树一帜的创造。

镶嵌画的特色:装饰的、平面样式化,不表现实体及空间感,色彩的明度与饱和度都很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充满了象征主义

“拜占庭艺术”不仅仅是对东罗马帝国艺术的称谓,同时也指一种样式,即君士坦丁堡的宫廷艺术样式。

“拜占庭艺术,在早期基督教艺术的背景下产生,一方面继承了希腊文明的遗产,另一方面又受到古代东方文化传统的强烈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特色。

拜占庭的艺术一方面严格遵循传统形象模式;另一方面创造性的复兴了东方古老艺术的庄严与宏伟。富有装饰性和具有神圣的宗教寓意。

哥特式 轻盈剔透,优雅曼妙,欲动欲飞,垂直方向的线条统领着所有的细节,整个建筑呈现强烈的上升之势。

哥特式雕塑家是用一种新的精神对待他的工作。那些雕塑 不仅仅是象征神圣并且庄严地提示道德的真理,而且每一

个人物都是一个真正独立的形象,富有独特的灵魂。

罗马式 坚实厚重,沉静矜持,宽阔平稳,但不免有沉闷笨重之感,强调水平方向的稳定感和砌体本身的体积感

思考题

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艺术的特色?

文艺复兴初期绘画在对现实世界真实的征服过程中意大利和以尼德兰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你如何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如何理解拉斐尔的绘画作品标志着意大利美术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界?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是继希腊、罗马后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世俗的 “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他们提倡“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提倡“人权”来反对中世纪的“神权”,用“人道”来反对替封建制度辩护的“神道”。

透视学和解剖学为文艺复兴美术造型的两大支柱。

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晚期。初期以佛罗伦萨为中心,自乔托始到波提切利止;盛期主要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艺术成就为标志;晚期则以提香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著称。

15世纪初:征服真实之意大利

美第奇家族

建筑家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成就:设计并完成佛罗伦萨大教堂 发明了“透视法” 马萨乔 代表作:圣玛丽亚诺韦拉教堂壁画《三位一体》。雕塑家 多纳泰罗 他对雕刻艺术的整个态度表现出完全新颖的思想,他用对自然的生动观察取代前辈的优雅的精致。

他成功地调和了新成就和旧传统(哥特式传统)的艺术思想。代表作品 :《圣乔治》、《大卫》 15世纪初:征服真实之尼德兰 尼 德 兰 艺 术

凡·艾克兄弟代表作品《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菲尼夫妇像》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被认为是油画的发明者。(从中世纪的蛋胶颜料到油画颜料的转变)

征服真实的方法 布鲁莱斯基那一派的佛罗伦萨艺术名家已经发展成功一种方法:从直线透视的框架入手,运用他们的解剖知识和短缩法去构成人体,把自然表现在画面中几乎具有科学的精确性。

凡·艾克则是耐心地在细节上再增添细节,直到整个画面变得像镜子般地反映可见世界为止,让人感到真实。

15世纪后期:传统与创新

画家 波提切利 代表作品《维纳斯的诞生》、《春》。他的作品体现了美丽与和谐,人物特具妩媚和神秘的面貌,被成为“波提切利的妩媚”。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16世纪特点:

1、规模宏大

2、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统一

3、对自然环境描写的重视

4、人才济济

5、艺术理论的发展

6、各地方流派的发展

文艺复兴三杰

莱奥纳多·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理性的、科学的、含蓄的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艺术特点:大气磅礴、魁伟强壮、洋溢着雄伟的悲剧意境和气氛。罗马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拉斐尔·桑齐奥 圣母像系列 艺术风格:优雅的、和谐的、高度完美的艺术,把文艺复兴的艺术成果经典化。

文 艺 复 兴——威尼斯画派 代表:提 香

名词解释: 拜占庭艺术:

巴洛克艺术:“巴罗克”,指的是17世纪起源于罗马,具有丰富宗教情感、动感多里、充满繁缛装饰的艺术,它流行于意大利,而从意大利又传遍全欧。

洛可可艺术:洛可可,18世纪在法国兴起,流行于欧洲的建筑、绘画等艺术风格。立体主义: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流派,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开创。它放弃从一个角度对物体进行描绘的方法,而把物体从几个角度重叠在一起,呈现立体或几何体。形成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

达盖尔照相法:又被称为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然后以水银蒸汽进行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

正面律:就是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7.审美艺术教育 篇七

高中美术欣赏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 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 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 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 突出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 美术欣赏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的全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1.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 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 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在具象绘画中, 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 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乍一看, 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 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若隐若现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 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 从中产生了愉快的普遍可传达性。中国画《泼墨仙人图》乍一看, 墨色淋漓, 或深或浅, 现实形象的支持极度的弱化, 但却使人感到清疏简括, 寥寥数笔, 神情俱现。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 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当年, 鲁迅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过:“艺术之所以是艺术, 就因为它是艺术!”这句话道出了艺术的语言特性, 艺术终究不是日常语言现实的哲理, 艺术语言的特征决定了它所独具的与日常生活相差异的性质。虽然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 但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使我们的感知和审美评价有的放矢。

2. 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 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 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 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 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 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之前, 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3. 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 《维纳斯》曾经征服过不少人, 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又使多少人有昂扬向上之感。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 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巧解高考完型填空题

●马迎君

“完形填空”题是英语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完形填空题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的知识能力, 又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涉及面广, 难度较大。因此, 做这项题型时, 不能争于求成, 而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满信心, 沉着冷静

2.精读第一句

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 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 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 或是含有主题词的句子, 考生可以根据它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下面答题奠定基础。

3.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粗选答案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没有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的情况下就急忙边阅读边依空选择。这是一种不良的答题习惯。同学们在做题之前必须先集中精力将短文精读一遍, 掌握其大意, 同时要记住短文里的人物、时间或地点, 尤其要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含义。这样, 答题时才能心中有数。

4. 从上下文寻找信息词

完形填空所选的文章都具有逻辑关系、意义相符, 而词语的重复出现、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是重要的连句成篇的词汇纽带, 因此, 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语的复现、前后同义词、反义词相互照应等现象。

5. 形意结合, 前后参照

完形填空所要求填的答案在意义上必须和短文内容相符, 形式上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同学们在选择答案时, 应先从意义上判断其是否与短文内容相吻合, 然后再从形式上

4.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 是审美评价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 但这种感受和感化, 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 往往把握不了什么是应该歌颂的, 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 总是引入生活这个大资源库, 集中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 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 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 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二、艺术的审美评价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 这些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 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所以在审美教育中,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 (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固定搭配等) 判断所选答案是否恰当, 前后参照, 连贯考虑, 提高选择的准确率。

6. 先易后难, 迂回解题

做完形填空时, 对于一时没有把握的题目, 在做完较容易的题目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那些难题, 同时把已确定好了的答案代入短文, 帮助理解。这样, 也许难题就不难了。

7. 把握文章组织结构

做题时, 要把准文章作者发展脉络, 文章的起承转合, 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领悟暗示, 选对答案。

8. 了解生活常识, 确定相关知识

9. 全文贯通, 复查核定

做完题目后, 要仔细复查核定。全方位, 多角度地检查所选答案。

要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技巧外, 考生一要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语法等扎实的基本技能, 对于重要的语法项目, 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 要加以总结概括, 以便做题时运用灵活, 概念清楚。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 加强阅读, 提高速度, 培养语感, 在实践中感悟词语的辨析、搭配, 学会对文章进行逻辑判断及推理, 既要看懂表层意思, 更要理解深层次的含义。三要由简到难、由短到长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材料要精选, 解题要限时, 体裁要多样, 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四要注意分析错题, 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只要在冲刺阶段注意到这些方面, 应该说解答完形填空的水平就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冀州市职教中心)

反映, 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 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 所以教师在讲解作品前,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分。在教学中, 可用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 “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 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 避免在欣赏上的“伪敏感”, 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8.审美艺术教育 篇八

关键词:审美范畴 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范畴,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感受形式,具有一定的范式性。人类的审美范畴在漫长的演变经历中,形成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这六种基本的审美价值形态。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通过六种审美范畴的欣赏、把握,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开阔审美趣味,增强审美能力。”

一、优美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优美是人类古典时代就认识到的一种审美价值形态,也是人的一生中接触最多的美的显现形式。如微风燕斜,花鸟缠绵,雪月空明,弦泉幽咽,都会给人沉静、和谐的审美享受。这种单纯、静穆、和谐的美,就是优美。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的美是恬静、和谐之美。作者回到了向往已久的山川田园,自由成了他审美的天国。诗人笔下的风光是一幅具有田园牧歌气息的画面,诗人笔下的生活有一种悠然闲适的美。在这种安详宁静、物我合一的优美意境中,诗人处浊流不与世争,守拙归园田的人生态度才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以诗中优美感的体验为切入点,学生就很难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再如,《雨巷》将情感的真挚,意象的朦胧、语言的声韵和谐融为一体,形成了优美的艺术境界。

优美感以情感上的平静、愉悦和心理感受上的宁静、和谐为基本特点,使人获得全身心的松弛与舒畅。高中语文的优美教育内容最广泛,《再别康桥》、《荷塘月色》、《囚绿记》、《兰亭集序》、《锦瑟》、《声声慢》、《归去来兮辞》等都属于优美教育的范畴。优美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的和谐统一,对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抚慰心灵的浮躁大有裨益。

二、崇高(壮美)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与优美追求主客体和谐统一的静态美相对立,崇高“是一种客体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常以粗犷博大的感性特质,雄伟的魄力,强劲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使人产生一种心潮澎湃、惊心动魄的快感,继而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和激越。

高中生经过一定阶段的身心发展和理性丰富之后,不仅仅满足于优美所带来的感性直观愉悦。崇高价值的审美教育满足了学生审美心理上的需求,以冲突、神秘、粗砺、宏大等特征来激励他们的精神,振奋他们的心灵,从而意识到人的伟大和生命的力量。可见,在高中阶段进行崇高教育是有必要的。

从课程内容看,严格意义上从属于西方美学的“崇高”是不存在的;但与之相对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壮美”却多有体现。如《沁园春·长沙》、《短歌行》、《我有一个梦想》、《老人与海》、《蜀道难》、《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逍遥游》等选文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壮美教育的资源,值得语文教师挖掘。

三、悲剧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悲剧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阶段和冠冕”,也是语文教学关注较多的一类审美价值形态。高中教材选篇对悲剧有明显偏向,如课文《哈姆莱特》、《雷雨》、《窦娥冤》、《孔雀东南飞》、《祝福》、《荆轲刺秦王》,如名著导读《堂吉诃德》、《高老头》、《红楼梦》、《家》等。高中语文的悲剧教育内容是丰富全面的,范围涵盖西方悲剧和中国传统悲剧,类型包括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现行语文教学对悲剧的教育是重视的,但在内容开发和利用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忽略中国传统悲剧和西方悲剧的不同。中国传统悲剧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窦娥冤》、《孔雀东南飞》等,常把斗争的艰巨和大团圆结局结合起来;如《红楼梦》的悲剧性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悲剧,又不同于西方悲剧。在悲剧教育中,除过《雷雨》一课,中西方的悲剧教学应有所区别。

二是忽略了悲剧范畴的重合形态。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悲剧典型,往往都是“圆型人物”,聚合着多种审美范畴,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悲剧里重合着丑、滑稽,如《堂吉诃德》充满荒诞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感。因此,悲剧教育在内容开发上,要多种审美范畴并举,展示“圆型人物”深刻多元的艺术魅力。

同其他五种审美范畴相比较,悲剧的审美教育价值最为重要。从悲剧审美看,它不像优美,只是感性的愉悦,而是体现着深邃的理性意蕴。这种理性意蕴能够引导个体去思索人的本质、人的生存状态及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把握真理,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激发人们反观自身;可以通过人们对善与恶的价值评判,升华伦理道德意识。优秀的悲剧人物,一定是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坚韧的反抗意志与崇高的超越激情。他们看到了自身生存发展的诸多必然局限,知道受挫与死亡的必然性;但仍不断地在矛盾中抗争,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不屈的斗争意志,不惜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悲剧的这种意蕴以及悲剧人物命运的领会,对个体心灵有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是“借引起怜悯和悲剧来时这种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宗白华认为:悲剧“使我们从平凡安逸的生活形式中重新识察到生活内部的深沉冲突,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的奋斗,是为了超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毁灭了生命以殉这种超生命的价值,觉得是痛快,觉得是超脱解放”。对于成长期的高中生而言,悲剧可以唤醒他们自觉的人生意识,教他们认识到人在旅途的各种矛盾,调节情绪上的盲目乐观与消极悲观。同时,悲剧教育可以培养他们不懈斗争的勇气和精神,使灵魂更加坚强,心灵更富有韧性。

四、喜剧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喜剧在近些年的中国文化生产和传播中占主导地位,喜剧类型的影视剧、娱乐节目等受到中学生的喜爱。审美价值形态的喜剧,如滑稽、讽刺、幽默,通常是“以本质与现象、内容与现式、现实与理想、目的与手段等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唤起欣赏者笑的审美反应。”亚理士多德把这种笑定义为“对旁人无伤的可笑”,认为喜剧是在模仿比一般人低级的人物。鲁迅讲“喜剧将那无价值撕破给人看。”

例如,必修⑤选了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奴性十足的教条主义者,他的外形、打扮、房间是“套子”式的,他的语言是充满程式化的、教条主义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他的为人处事是机械死板的,甚至在未婚妻面前都不够通融。教条主义的死板、僵硬让别里科夫的性格极为不协调,也让他的种种行动与表现拙劣于审美欣赏者。所以,学生读别里科夫的时候会觉得滑稽、会无伤大雅地笑。在这种笑声中,反观自身,获取一种优越感,增强对待生活的信心。这,就是喜剧带来的审美心理体验。

总之,喜剧教育是关乎学生自信的教育,一方面在欣赏喜剧的过程中,使人的精神、心情得到精神的放松和平衡;另一方面,在欣赏那些比一般人低级的人物时,学生自我肯定的优越感会得到空前满足。此外,喜剧还可以培养学生清醒机敏的审美顿悟能力和乐观旷达的幽默态度。

五、丑、荒诞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丑和荒诞是近代以来颇受关注的两种审美范畴,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表现最多的两种审美价值形态。现代社会生活的空虚、个体存在的无意义,出现了反和谐的丑、非理性的荒诞。雨果认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德国学者凯塞尔认为,荒诞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就是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

如《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作为一个推销员不可能按照理性的、逻辑的状态去生活,无法作为人的存在去生存,只能变成一只“大甲虫”。这种现实生活中非理性的存在方式,表现在文学中就是荒诞。格里高尔所处的荒诞的世界就是一个冷漠的、不可捉摸的、异化了的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丑、荒诞常常与悲剧有关,又借助喜剧的表现手段,复合了多种审美范畴。如《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无望地等待“戈多”,等待着解救人生苦难的希望,明知希望是不会到来的,还要苦苦地等下去。这是一个悲惨绝望的故事,也是一个可以“领悟到人与希望乃至人与自身的严重分离”的荒诞的故事;但却由喜剧形式表现出来,充满粗俗的玩笑、小丑的动作等等。可见,《等待戈多》混合了荒诞、丑、喜剧、悲剧四种审美范畴,给人们突出的审美震撼。

高中生个体已趋于成熟,理性意识也逐步完善,初步接受丑和荒诞是必要的。丑和荒诞也正是通过丑陋、荒诞、骚乱、惶恐等带来多重审美感受,从而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审美超越。不仅如此,丑和荒诞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自审意识也是大有益处的。但普高课标语文必修教材在选文上没有涉及到典型的丑、荒诞,尤其是荒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丑和荒诞作为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形态之一,应该在必修教材中有所展示。必修课程删去了传统篇目《变形记》、《等待戈多》,导致选文上出现文学流派的缺失与空白,也使得高中语文课程在审美范畴上具有不完整性,这些都有碍于语文审美教育的展开。

简言之,高中语文课程在审美范畴上存在优美、崇高(壮美)、悲剧、喜剧这四种审美价值形态,但丑和荒诞在必修教材中没有得到体现。不同的审美范畴,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从审美范畴角度探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有助于准确、全面理解语文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说课稿《沉与浮》含反思下一篇:基层民主评议讲话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