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社课堂教学更精彩(精选3篇)
1.让品社课堂教学更精彩 篇一
小学阶段开始出现的平面图形教学属于概念教学, 对于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它是比较抽象且不易掌握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图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教学时,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而且要把握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 及时追问,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结合《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 就追问的时机问题, 谈谈我的想法。
一、在有效生成处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 就算教师把教案备得再详细, 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得再清楚, 课堂上还会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事情。正如一位学者所说:“课堂中有许多生成性的资源, 我们应把握住有效的生成,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理解概念。”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三角形, 并要求尽量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就能体验到:要做出一个三角形, 需要三个小棒或三条线段等。这时候教师提问:你觉得三角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有一名学生回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一句话说出了教师的心声, 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资源, 可惜这位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从学生回答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名学生确实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二是这名学生恰好用对了“围”这个字。要想把三角形的概念理解透彻, 就必须理解“围”这个字。所以, 当学生说出这句话时, 我们可以追问他:“老师觉得你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说得特别好, 你知道是哪个字吗?”如果说出来之后, 可以继续追问:“你为什么想到用‘围’, 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通过教师连续追问, 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围”, 从而理解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个概念。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中, 当出现有效的生成时, 教师要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及时的追问会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透彻, 更为清晰。
二、在教学重、难点处追问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看重点是否突出, 难点能否突破。要想在这两个环节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及时的追问很有必要。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的另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只要看最短的两条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边。在教学中, 当学生对三角形边的特性有了一定了解时, 教师让学生判断:10厘米、5厘米、4厘米这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都说不能围成三角形, 因为5+4<10。本来学生的回答已经让教师满意了, 但教师还必须继续追问:“10+5>4,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为什么不能呢?”学生经过片刻的思考, 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三条线段中有两条短线段的和小于第三条线段, 所以不能。教师又问:“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 才能围成三角形呢?”通过再次追问, 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任意”的意思了。接下来, 教师又让学生判断:6厘米、5厘米、4厘米这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都说能, 因为5+4>6, 所以能围成三角形。这时候教师又追问:“考虑到这组情况, 还要考虑其他的吗?”学生都说不需要考虑了。再次追问学生:“为什么不需要再考虑?”回答是最短的两条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了, 那么一个长边与一个短边的和肯定大于第三边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 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任意”, 也很好地掌握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最好方法。由于教师在教学重、难点处不断地追问, 让本节课的重点更加突出, 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掌握也更加透彻了。
三、在思维拓展处追问
《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因材施教。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收获, 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得到思维的训练, 其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因此, 当学生开启思维之门的时候, 教师及时的追问, 会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维, 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性, 通过探究, 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一特性。然后, 教师出示一组判断题:5厘米、5厘米、5厘米;10厘米、10厘米、10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这样的三条线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师问:“这些线段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又追问:“从这些线段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教师的一问再问, 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三条相同长度的线段肯定能围成三角形。接着教师又出示一组判断题:5厘米、5厘米、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这样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回答后, 教师追问:“根据刚才的经验, 再观察这两组线段, 你又能发现什么?”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 学生得出结论:三条线段中有两条线段相等, 就能围成三角形;如果三条线段的长度是连续的自然数, 也能围成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已经学会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性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但教师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停在这里, 而是通过追问:“从这些线段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时候教师又问:“是不是三条线段中有两条相等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根据学生的思考, 教师及时出示:3厘米、3厘米、6厘米三条线段。学生便很快发现这时候这三条线段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教师通过一步步的追问, 把学生的思维提升到另一境界。学生在思考过程中, 不仅把这一知识运用得得心应手,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 让学生不仅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接着教师又出示一组题, 通过追问, 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 让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更为全面, 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完善, 更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搭建了一个平台。
2.贴近生活,让品社课“活”起来 篇二
一、善于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保持儿童最好学习状态的要害,它能够激起被感染者的潜能,点燃儿童思维的火花。而导入的形式对营造教学氛围举足轻重,一下子就紧紧地吸引住孩子,那么接下来的课上起来就顺畅了。
如,教学《逛商场》这课时,我这样进行引入:“大家知道,我们身边有林林总总的商场,这些商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后问学生:“天很冷,如果我想买一件外套,可以在哪里买,如何购买?”顿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抢答。我抓住机会,总结:“看来,购买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今天我们一起去购物!我们现在开始!”马上板书课题,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这样,我用现有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营造一种适合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以生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学生的道德成长,不是一个依托知识灌输和传递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经过自己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的,无论教师的讲课多么出色,不能立即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和社会发展。唯有学生自发、积极地介入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对知识才能真正贯通,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磨炼和提升,情感才会被感动和调动起来,态度和价值观可以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活动,如面试、调查和辩论、表演、分析、调查等,让学生自己体验,在活动中成长,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这课时,笔者首先抛出“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同学们一下子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于是,我干脆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在这个基础上召开小小辩论会。全班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各有自己的意见,一些孩子还借用一些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他们的意见,课堂气氛很热烈。很多孩子倾听了别人的论点后,也感受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最后,全班达成了共识:“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农民工的确给城市生活带来少许不便,但和他们为城市所作的贡献比起来是微乎其微的,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民工。”所以,咱们在关心和尊敬他们的同时,不妨给他们一些合理的建议,让农民工可以尽快完全融入城市生活。通过一个小辩论,不需要老师解释,学生要客观和公平地了解农民工,从心中理解、关心农民工,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也能得以培养。
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品社老师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致,引导孩子们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触发他们探索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这课时,孩子们在感受了有许多人为我们的生活辛勤服务后,我创设了一个场景:没有这些劳动者,我们的生活将如何?大家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警察,我好像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一些学生说:“没有一个清洁工,我们将生活在垃圾堆里。”还有学生说:“没有食堂的工作人员,我们每天不能吃这么好的午饭。孩子们通过这个情境假设,深刻意识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劳动者是多么至关重要。另外,我又挑选离儿童生活最接近的学校作为切入点,通过播放送水工满头大汗为我们送水、保安叔叔尽心尽职冒雨在校门口值班的视频,身临其境地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些劳动者的辛苦,在情感上也上升了一個层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地感受到各行各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四、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性是品社课程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应该按照生命的逻辑来探索孩子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成长,在成长中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孩子的生活体验,确定教学内容和儿童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接触他们的现实生活,在复习过程中深化道德认知。在完成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些实例,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学会使用。
此外,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体验,让它真正成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及时联系课堂上学到的道理,用学到的知识和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品社教学已经不能仅仅用灌输说教方法,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实现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造就优秀的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3.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三
关键词:教育,数学,精彩,问题,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 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教学观念, 摒弃原来陈旧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中,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单纯的“数学问题”, 使“心脏”失去了活力, 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又一个枯燥的答案。要想转变这种“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 需要从问题情境入手, 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的氛围, 搭建一个认知的平台,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课时, 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
电工师傅要从电杆离地面3米处向地面拉一条长5米的电线, 求地面电线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聪明的电工师傅一下子就确定出了点A, 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
问题一出示, 立刻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
二、拓展教材内容,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 我以教材为依托, 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的同时, 将教材中的内容适当进行拓展, 不但优化了教学, 而且激发了学生相应的情感和积极的求知态度, 使他们体验到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中培养创新意识。
三、搞活课堂气氛, 提高参与热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变原来的领导者、指导者为组织者、参与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要求学生经历、体验、合作、交流, 学生的参与热情, 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如果教师营造的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活跃的氛围, 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 参与热情高涨, 反之则参与热情低落。为了搞活课堂气氛, 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 适当地采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愉快。
2. 尽量多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成功。
3. 尽量多地让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四、丰富作业形式, 打开思维空间
传统的数学作业无非是写与算, 正是这种单一而枯燥的方式, 束缚着孩子们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囚禁于冗长的定义与繁琐的计算中, 而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 因此作业功能、内容和形式也应随着教材体系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讲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我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份观察记录———你身边的哪些事物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或制作一件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小制作, 并简单写出制作方法。
讲完《勾股定理》, 我留的作业是:除了勾股定理, 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哪些伟大成就?你有何感想?
【让品社课堂教学更精彩】推荐阅读:
灵动的课堂更精彩07-09
让课堂对话更精彩10-20
数学课堂“活”得更精彩09-02
Scratch,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09-27
利用农远资源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精彩07-14
把握教学细节,成就精彩课堂08-02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10-26
追求更有效的课堂07-29
精彩课堂活动总结09-21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