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知识1(通用8篇)
1.林业基础知识1 篇一
林业系统竞争上岗考试林业基础知识复习题
1、造林立地条件困难的类型有哪几类
大体上有干旱、工矿废弃地、石灰岩山地、干瘠石质山地、盐碱地、退化沙化土地等。
5、什么是农田防护林
是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带状或网状配臵在农田四周,以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有利条件,保护作物高产稳产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6、封山育林的类型有那些?
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灌草型、竹林型5个封育类型。
7、封山育林有哪几种方式? 全封、半封、轮封3种。
8、北方地区对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封育年限是多少年? 4~7年。
9、封山育林中应用的封 措施有哪几种? 警示、人工巡护、设臵围栏、界桩。
11、怎样合理使用农药?
(1)对症下药。(2)适时施药。(3)交互用药。(4)混合用药。(5)安全用药。
12、生物防治包括哪些内容?
微生物防治。(2)寄生性天敌防治。(3)捕食性天敌防治。
13、昆虫有哪些主要习性 ?(1)趋性(主要有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绿性、趋声性、趋磁性等。)(2)食性(主要包括植食性、腐食性、杂食性等。)
(3)群居性(昆虫的群居性包括暂时群居和永久性群居两种情况)。(4)自卫习性(假死和拟态都属自卫习性。)
14、应施检疫的林木种苗繁殖材料包括哪些?
包括野生、栽培种子、果实、苗木(含试管苗)、插条、接穗、砧木、叶片、芽体、块根、块茎、鳞茎、球茎、花粉、细胞培养材料等。
15、何谓林业“三害”?
森林火灾、林木有害生物和乱砍滥伐被称为林业“三害”。
16、常用农药可分为几大类?
(1)杀虫剂(2)杀螨剂(3)杀菌剂(4)除草剂(5)植物生长调节剂(6)杀线虫剂
(7)杀鼠剂
17、林木病害的症状有哪几类?
斑点、腐烂、腐朽、溃疡、粉霉、丛枝、黄化、花叶、流脂或流胶。
18、开展产地检疫调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应该开展产地检疫调查的单位有种苗繁育基地、种子园、母树林、贮木场及加工场(点)、集贸市场等。
19、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防止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侵害,防止本国危险性有害生物外传,防止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扩散,保障植物性商品正常流通。
20、《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对违反条例规定者,有哪些处罚规定? 《条例》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规定可处以50-2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使用带有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的。(2)发生林木有害生物不除治或除治不力,造成林木有害生物蔓延成灾的。(3)隐瞒或者虚报林木有害生物情况,造成林木有害生物蔓延成灾的。
21、五大林种是什么?
答: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
22、森林覆盖率是怎样计算的?
答:森林覆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 之和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23、什么是郁闭度?
答: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24、什么是疏林地?
答: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0.1—0.19之间的林地。
26、优势树种是什么?
答: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成为优势树种。
27、什么是起测径阶?
答:在林分调查中,起测径阶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
28、森林的作用
答:(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2)森林是陆地生态平衡的调节中枢。
31、“近自然森林经营”把森林演替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森林建群阶段,竞争生长阶段,质量选则阶段,近自然森林阶段,天然恒续林阶段五个。
34、荒山造林常用的三种针阔混交比是多少? 答:7:3,6:4和5:5。
35、造林用苗时经常提到的“两证一签”是什么? 答:苗木合格证,产地检疫证,苗木标签。37: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什么树? 答:枫树。
38、人工造林重点强调抓好哪五人核心环节? 答:设计、施工、苗木、水份、管理五个环节。
39:苗木不失水,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前题,需要注意五个环节是什么? 答:起苗、运输、假植、浇水、栽植五个环节。40:人工造林苗木的选用上一般遵循什么原则? 答:采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
41、爆破造林怎样选择地块?
答:浅山地带。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风景游览区,难以采用常规人工整地方法进行整地造林且有水源保证的地段。
42、混交林的优点?
答:A、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B、能有效的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C、能提高木材产量质量D、能提高防护林的防护效能。E、能增强防御灾害的能力。
43、工程造林自查内容有哪几项?
答:面积检查、造林质量成活率检查、抚育管理及管护情况检查。
44、混交方式有哪些?
答:块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植生组混交
45、荒山造林多采用什么整地方式? 答、鱼鳞坑。
46、水源保护林的作用?
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47、低质低效林属于什么工程造林范畴? 答:人工造林工程。
48、什么是“适地适树”原则?
答:是造林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说:在造林中使树种特性(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以利于成活、成林,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高产、高效益。
49、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几种重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传入我国?都是哪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9种重要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传入我国。
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日本松干蚧。湿地松粉蚧。双钩异翅长蠹。松针褐斑病。松疱锈病。杨树花叶病。50、《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对违反条例规定者,有哪些处罚规定? 《条例》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规定可处50-2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
(2)发生森林病虫害不除治或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3)隐瞒或者虚报森林病虫害情况,造成森林病虫害成灾的。
51、美国白蛾调查中哪些地方是重点?
一是重点调查害虫喜欢栖息的场所。如居民点、公路、铁路、池塘、厕所旁及果园、公园的树上。二是重点调查喜食树种。喜食树种为桑、糖槭、杏、核桃、榆、梧桐、柳等。
52、美国白蛾化蛹和越冬场所在哪?
第一代幼虫化蛹主要集中在寄主树干老皮下及树冠下的表土内。在居民点,也有部分幼虫钻到建筑物和篱笆缝隙中化蛹。第二代幼虫化蛹场所比第一代更为分散。在空地段多集中在树干老皮下,少量在树冠下的表土及枯枝落叶层内。在居民区相当多的老熟幼虫爬到建筑物缝隙中越冬,在墙脚处尤为集中。
53、为什么防治美国白蛾一般应在3—4龄幼虫前进行?
因为3-4龄前幼虫集中在网幕内取食,易于发现和消灭(包括人工剪除虫卵)。另外,幼虫抗药力差,防治效果好。而5龄后幼虫分散危害,抗药性增强,造成的损失也大。因此,防治美国白蛾一般应在3-4龄幼虫前进行。5龄后幼虫分散危害,增加了防治难度。
54、如何划定疫区、保护区?在划定范围上有哪些规定?是否有检疫对象分布的地方都应化为疫区?
局部地区发生植物检疫对象的,应划为疫区,采取封锁、消灭措施,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出。发生地区已比较普遍的,应将未发生地区划为保护区,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入。疫区应根据植物检疫对象的传播情况、当地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需要来划定其范围应严格控制。不是有检疫对象分布的地区都划为疫区,通常把有检疫对象发生但没有划定疫区的地区叫做疫情发生区。
55、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包括哪些内容? 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包括: 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乔木、灌木、竹类、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木材、竹材、药材、果品、盆景和其他林产品。
56、应施检疫的种苗等繁殖材料包括哪些?
繁殖材料包括野生、栽培种子、果实、苗木(含试管苗)插条、接穗、砧木、叶片、芽体、块茎、鳞茎、球茎、花粉、细胞培养材料等。
57、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有什么优缺点?
化防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
化防缺点: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生防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生防缺点:杀虫效果较慢,在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完全达到迅速压低虫口密度的目的
58、我市常见林木有害生物种类有哪些?。。。。。
59、生态林管护人员的基本条件? 答:具有本地常住农业户口、年龄原则在男劳力18-65周岁,女劳力18-55周岁、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具备参加抚育和防火等方面的管护技能和体能条件。
60、生态林管护人员职责?
答:
1、开展林木抚育;
2、监测病虫害;
3、搞好森林防火;
4、保护森林资源。
61、什么是立地条件?
答: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综合称为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简称为立地、或森林植物条件),它主要包括地形、土壤、水文、植被和人为活动等五大环境因子。
62、什么叫做适地适树?
答: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是说,所选择的造林树种应提供与立地生产力相适应的蓄积和经济产量。
63、简述防风固沙林的作用。
答:1)、通过林木的枝叶减低风速,枯枝落叶覆盖地表,庞大的根系固持土壤,使沙地不起沙、扬沙。2)、通过林木的大量枯落物,增加沙地的有机质、腐殖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胶结抗蚀力。3)、为沙区提供部分木材、薪炭、饲料、肥料及其他林产品。
64、混交林的特点有哪些?
答:1)、充分利用营养空间;2)、有利于改善立地条件;3)、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4)、增强防护效益;5)、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稳定性强)。6)、造林、营林技术复杂。
65、简述权属的内容。
答、权属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臵权。所有权表明了土地和树木的归属性,即由谁合法的拥有土地、树木。使用权是指在不改变财产性质的前提下,对土地树木等财产依照用途进行利用的权利。
收益权是指对土地和树木或其他财产实施经营活动后,最终获得主要产品和其他经济收益的可能性。
处臵权指对土地和树木进行转让、出卖、继承、抵贷等改变财产经济用途的处理权。
66、封山育林的措施?
答:封山育林的基本方法有:1)、全封(又称死封)是指进行一次性封死,在封育期数年不准进入封 区内采樵、抚育采伐和放牧。2)、半封(又称活封)指在封育期内,在不影响森林恢复的前提下,在生长季封山,在树木休眠期开山。开山期间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割灌、修枝、抚育采伐以及其他林副产品的活动。3)、轮封、是将整个封育山区划分出不同的地段,进行轮封轮放。必须按要求进行生产活动。
67、什么是森林?
答: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68、什么叫封山育林?
答、封山育林是利用树木的天然下种能力、伐根萌蘖能力、地下茎萌蘖能力,通过人为的封 培育,使疏林、灌丛、残林迹地以及荒山荒地得以休养生息,迅速繁衍为森林植被的方法。
69、什么叫造林密度?
答、造林密度或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
单位。70、简述穴植法植苗造林技术。
答:在已整过地的造林地上开穴植苗,此法是造林中最常见的方法,其技术要求如下: 1)、植苗深度:一般要求比苗木原土印深2--3厘米。2)、不窝根:栽苗时应使苗木根系舒展开,不能卷曲根系。3)、栽植技术:穴的大小根据苗木根系及立地条件而定。栽苗时,苗木放入穴中心,扶正,舒展根系,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即先用湿润的土壤埋苗根至三分之一处时,把苗木往上轻提一下,目的是舒展根系不窝根,然后踩实,在埋至穴满,踩紧,最后埋一层松土以防蒸发。
71、林权包括几项权利?
(答: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72、林权证的作用?
(答:林权证是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林地流转的重要法律依据。)
73、森林采伐方式有几种?
(答:主伐、更新采伐、抚育采伐、低产林改造)74、林地包括那几类?
(答: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75、我市现有古树名木多少棵,其中一级多少棵?二级多少棵?。。。。。。。
76、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 性质的采伐?(答:抚育和更新)77、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 的树木除外?(答: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78、哪3个林种及其林地可以依法转包、转让、互换、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答: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79、森林资源,包括什么?
(答: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80、哪3个林种的经营者,依法享有经营权、收益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答: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81.问:什么叫森林防火?
答: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82.问:什么叫森林火灾?
答: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起火都称森林火灾。
83.问: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答: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84.问:我国公民对森林防火的义务是什么?
答:在《森林防火条例》第五条款明确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85.问:森林火灾分为哪几种? 答:森林火灾分为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2.林业基础知识1 篇二
1.1 切实加强领导
根据政府提出的相关要求, 林业部认为一定要把林业站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做好。并在各省市成立了专门部门, 监督、管理林业站工作, 通过梯级监督管理的方式, 确保了相关措施落到实处, 为林业站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1.2 要明确任务, 狠抓落实
面对林业改革工作的发展需求, 政府联合相关部门明确林业站的建设重点、目标等, 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设方针。通过“一步建齐、逐步完善”;“巩固、完善、提高”;“健全、规范、提高”的21字方针进行了3个阶段的建设, 为林业站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3 合理解决林业站的工作人员编制问题
相关部门在国务院的支持下, 通过了《农村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 (试行) 》与《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补充工作的通知》相关法规, 对现有人员的编制以及经费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协调及处理。
1.4 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改善现有的林业站办公及生活条件
从1988年政府支持林业部进行林业站建设后, 每年都会固定拨款进行支持。不仅如此, 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集资, 为坚强林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截止到现在, 全国林业站的办公及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5 必须坚持做好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
首先相关地方政府及部门应该对内部的林业站人员进行积极的培训, 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与考核办法, 采取学历教育与岗位教育的方式, 提高实际的教育效果, 强化人员水平。其次, 应该提高对后续招聘林业职工的标准, 将选拔员工的对象定为大中专毕业生, 从而提高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 使其整体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强化林业站的职能作用, 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1 强化林业站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为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做好保障
在林业站的建设中, 应该完善新疆地区的退耕还林、防护林等的建设。组织新疆地区当地农民进行营林建造工作, 建设天然保护林。并组织当地政府配合林业站的工作, 将林业行政处罚权下放给当地林业部门, 为解决林政案件纠纷提供新途径, 从而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建设的基础保障。
2.2 强化林业站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 林业站可以承担起“操盘手”的角色, 在进行林业改革工作的开展中, 将林业站作为相关的政策宣传员、技术指导员、勘查测绘员、纠纷调解员、数据录入员、质量检查员、林农服务员, 使林业站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托。
2.3 强化林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通过林业站为转接点, 积极培训新疆地方林农, 开展科技示范户扶持工作, 大力扶持新疆当地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 建立村屯绿化工程, 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4 强化现有服务体系的建设, 强调以人为本的基础策略
在进行林业站的建设中, 新疆地区应该大力开展林业服务中心的建设, 在适当地点建立综合服务中心, 整合现有的林业信息、社会服务、行政审批等对外服务的一系列职能。然后通过林权管理权限下放服务中心的方式将服务延伸到基层的部门。同时还应该积极公开展示林业站的工作状况, 及时公开相关的重大事件, 保证老百姓的知情权, 指导未来林业的发展方向, 从而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建设现代林业资源。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 扶持当地人民积极进行林业建设, 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保障。
2.5 不断创新方法, 有效保护林业资源
在进行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中, 必须结合新疆当地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 结合林业公益保护工作, 建立林员、林农共同管护的双重体制。其次还应该在林业资源颞部建立新的管理机制、方法、手段。在相关区域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 实施全天监控等, 为避免重大火灾以及林业案件提供管理基础。
2.6 不断的强化基层, 完善林业站的考核管理工作
在林业站建设中应该强化考核评价管理, 定期考核内部所有人员, 评定审核相关林业站的工作业绩, 进行合理的赏罚, 提高林业站建设工作开展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提高林业站的管理服务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 做好林业站的建设以及加强工作将有助于为我国发展现代林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提高我国对林业的开发、利用、建设能力, 确保在面对突发林业灾难时的强力控制能力, 提升我国林业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贤宇, 郑珠仙, 曾丽萍.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1)
3.林业基础知识1 篇三
【关键词】 苗圃 培育 管理 发展
1.林木种苗生产的现状分析
1.1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监督力度不够,种苗市场混乱一是林木种苗市场监管不力。种苗市场比较混乱,质量监管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市场上苗木品种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品种现象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林农利益。二是林木品种宣传推广管理不严。部分商家利用新闻媒体大肆炒作,导致苗木的盲目引进,误导林农,不仅影响了造林质量,也浪费了人力财力,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三是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营销盲点多。目前,全国苗木生产还没制定出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给苗木定购、合同签订、质量验收增加了难度。四是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机构不明确,职责不明,监管依据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1.2苗木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 一是林木种苗生产基础设施、生产条件较差。近年来,由于种苗产业发展较快,很多集体或个人育苗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导致苗木弱小,不能出圃,即使出圃造林,也影响造林质量。二是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苗木,影响了苗木的培育质量。三是经营管理一直沿袭施肥、除草等传统的培育方法,导致商品苗木档次低,优质苗出圃率低。四是苗木起运环节处理不当,影响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
1.3苗木病虫害发生严重 病虫害能导致苗木不能出圃,甚至引起树苗成片死亡,给种苗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品种引进过程中,从外地传播病虫害,或者品种本身不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应能力差,成为易感品种;二是苗圃地长期培育单一树种,轮作不够,没有做到“养用结合”,致使病虫害日趋严重;三是片面追求育苗数量,普遍采用高密度育苗,苗木弱小,容易感病;四是为了培育大苗,增加施肥次数,加大施肥量,尤其是在苗木生长后期施用氮肥,造成苗木旺长,严重影响翌年春季的造林成活率。
1.4在品种改良上,热衷于引进外来树种(品种),忽视本土树种的培育 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品种),而忽视了对本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实际上,本地品种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抗性强,容易成活,拥有最可靠的优势。
2.林木种苗生产规划和管理措施
2.1科技兴种,加大种苗科技含量 遵循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是种苗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近年来,种苗生产加大了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推广了地膜覆盖育苗等技术,同时还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逐步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为林业生态建设搞好技术服务工作。
2.2依法治种,打造良好的种苗市场秩序 认真贯彻落实《种子法》,初步营造了依法开展种苗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种苗生产“一签两证”制度,严把种苗质量关,严禁购买不合格苗木,从根本上保证林业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二是实行种苗供应招投标制,禁止使用“人情苗”、“关系苗”,将合格苗、优质苗用在工程上,保证造林的质量。三是实行种苗价格听证制,坚决制止垄断种苗市场、哄抬种苗价格的行为。通过听取各方意见,确定合理的苗木价格,有效维护用苗单位的利益,保障苗木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2.3夯实基础,全力实施种苗工程项目 按照《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和“慎用钱、质为优”的要求,严格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认真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监理制,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安全运行和工程建设质量。
2.4深化国有苗圃改革,增强发展后劲 国有苗圃是林木种苗行业的骨干,对促进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对国有苗圃进行内部整合,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实行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分组管理的体制,促进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内部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抓好种苗生产供应的同时,拓宽苗圃服务领域,重点在种苗市场营销、营林绿化施工上做工作,给苗圃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后劲。
4.林业基础知识 篇四
一、森林生态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
(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
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
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
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
林相:有两种含义:①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②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 0.9 0.8……0.1。
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
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
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
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
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出材量与出材率: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原木、小规格材和薪材的数量。不包括枝桠、树皮、伐根等。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它是反映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出材率高,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反之,说明利用差。
总生长量: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
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二、造林绿化
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四旁绿化:指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起伏较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地:地势相对高起,表面起伏很大的地区。
低山:海拔绝对高度500~10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的山地。中山:海拔绝对高度1000~20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的山地。高山:海拔绝对高度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的山地。
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效磷少。
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中铁铝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
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石灰性强的土壤在剖面中下部常形成石灰结核,石灰磬层等石灰集聚层。
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石砾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石漠化土地: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土地。①植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②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③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④非梯土化旱地。造林质量管理“八率”:指造林面积核实率、造林质量合格率、良种使用率、作业设计率、幼林抚育率、林木管护率、检查验收率、资料建档率。目前要求造林质量管理“八率”均为100%。
①面积核实率=(∑调查小班的核实面积/∑调查小班的上报面积)×100% ②造林质量合格率=(∑调查合格小班面积/∑调查小班上报面积)×100% ③良种使用率=(∑调查造林使用良种的小班面积/∑调查造林小班面积)×100% ④作业设计率=(∑调查有作业设计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 ⑤幼林抚育率=(∑调查抚育合格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 ⑥林木管护率=(∑调查有管护措施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 ⑦检查验收率=(∑调查检查验收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 ⑧资料建档率=(∑调查建档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
母树和母树林:供采种的树叫做母树。很多母树生长在一起就叫做母树林。优良母树:指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林木个体。
优质种源:生长旺盛,干直、枝小和冠形紧凑、无病虫害的优势木,其比例占75%以上的母树林称为优质种源。林木种子园:是用有性法或无性法繁殖人工精选的个体或综合育种法培育的新品种的植株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良种繁育场。采穗圃:对于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用被选优树的种条(插穗)建立的采穗圃,作为往后常年采穗造林之用,它相当于种子园,只不过种条代替了种子。
三、保护管理
主伐:在成熟林中以取得木材收获为主要目的的采伐。
抚育采伐:根据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在不同龄期,伐除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发挥其有益的效能。更新采伐:在森林的有益效能开始减退时所进行的一种采伐,这种采伐以不降低森林有益效能为前提,以保护防护效能和特种作用持续稳定的发挥。皆伐:整个林分一次伐除,通过人工植树或天然下种(自临近林分或伐倒的树木)达到更新目的。择伐:把林分中部分适合和应该采伐的林木进行采伐的方式,主要用于复层异龄林。
渐伐:把成熟林分的林木在一个龄级期内分两次或数次伐除。疏伐:在林木向高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所进行的抚育方式。伐去过密的树木中品质较差的植株而保留较好的植株,以使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并促进生长。生长伐:在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一直到主伐前一个龄级的阶段内所进行的抚育方式。目的是使林木得到更多营养空间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卫生伐:为除去森林中不健康的植株而进行的抚育方式。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即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复查间距期为5年。其目的是通过查清全国或省、自治区的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变化情况,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和各省区及大林区的各种林业计划、规划和预测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这类调查以省、市、区或大林区为单位进行。
二类森林资源清查:亦称森林经理调查。此类调查是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州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在林业生产单位内进行。复查间距为10年。其目的是为林业基层单位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检查经营活动效果,编制或修订森林经营方案及有关规划提供依据。这类调查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要落实到小班,其准确度优于一类调查。
三类调查:即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森林抽样调查:对一定范围内的森林,应用数理统计学原理抽出部分样地进行调查,根据样地调查结果推算该范围内全部森林的数量和质量的方法。森林区划:为了便于森林调查和开展营林活动,按一定经营规模将林区划分成不同森林经营管理单位的工作。
林班:一种永久性的林地区划,为便于经营管理,把林地划分为许多林班。因经营集约度的高低不同,林班的平均面积不一,由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其界线或用人工伐开,或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自然地形线而形成。用号码或地名命名。
小班:是指在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时将森林按不同的权属、土地类别、起源、森林类别、林种、优势树种组、龄组、郁闭度等级、立地类型、经济林产期(经营集约度等级)和林业工程类别等划成不同的小区,每个小区称为小班。小班是森林区划的最小单位。
小班调查:在小班范围内进行的测树因子、土壤植被、地形地势等调查项目。标准地:用代表选样或随机、机械选样选取一定面积的林地作为调查样本,称为标准地。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由于“森林病虫害”不能包括可对林业造成危害的杂草、软体动物、脊柱动物和其他植物,近年来改称为“林业有害生物”)。
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是指原产于国(境)外,传入我国后已经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我国境内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禁止传播的有害生物。
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局部地区或国内其他地区局部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禁止在本辖区内传播的有害生物。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是指依法必须经过检疫才允许调运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也包括根据疫情应实施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的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土壤等。
产地检疫:是指国内调运、邮寄或出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原产地进行的检疫调查、除害处理并得出检疫结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出的措施。调运检疫:是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调出原产地之前、运输途中及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之后,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森检法规,由法定的专门机构,对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措施。根据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的方向,可将调运检疫分为调出检疫和调入检疫两部分。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是指那些为害严重、防治困难、能够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由国家林业局发布。本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由省林业厅发布。
疫区:是指根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依照森林植物检疫(简称“森检”)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划定,并且采取相应检疫措施的地区。疫区的划定,由省林业厅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野生保护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我国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大类: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为两级,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②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前称三级保护野生动物)。③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④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中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野生保护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野生保护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又分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即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前称三级保护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含省、县级自然保护区)。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要求在15万亩以上、省级自然保护区在10万亩以上、县级自然保护区在3万亩以上。自然保护小区:是指对有典型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环境、珍稀动物繁殖栖息地、珍稀植物生长繁衍地规划面积在2000公顷以内,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森林防火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一是各级组织机构落实,特别是市、县、乡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机构健全稳定,人员高效精干。二是责任到人,各级地方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长是本地区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都要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签订责任状,并经常深入责任区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四是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地方财政算。五是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有关领导及时深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森林火险 天气等级 危险程度 燃烧程度 蔓延程度 一
没有危险 不燃烧 不蔓延 二
低度危险 难燃烧 难蔓延 三
中度危险 能燃烧 能蔓延 四
高度危险 易燃烧 易蔓延 五
极度危险 极易燃烧 极易蔓延
森林灭火原则:
①实行“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②实行保护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③统筹兼顾,牺牲局部,保存全局的原则。④要积极扑救,不要消极防守的原则。⑤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原则。⑥捕捉有利战机的原则。⑦讲究经济效益的原则。
森林火灾分类:
5.发展立体林业 带领群众致富1 篇五
-----灵璧县禅堂乡大吴村农民创业带头人陈德启先进事迹
陈德启,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大吴村村主任。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落后面貌,他坚持艰苦奋斗,创业为民,克服重重困难,按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城市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致富”的创业思路,努力发展高效林业,兴办灵璧县德海林业专业合作社,改善群众生活,带领当地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
大吴村地处县城北部15里,有人口5800多人,有耕地面积9700多亩,人多地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靠外出务工。村的发展停滞不前,让人痛心疾首。看着千名父老乡亲愁苦的面容,面对生他养他却毫无生机的故土,他决定依靠科技走出一条带领农民致富的道路,担当起了村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领头人的重任,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全村村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建立百亩基地,发展高效产业
“只有当不好的村干部,没有带不好的老村民。”这句话被奉为名言。他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需要的是既能做好基层党政工作,又能带领农民致富的好干部、能干部。
在他的血液中,融汇着硬汉子的铮铮豪情;在他的心中,蕴含着对村民乡亲的细腻情怀。两者互相交融,形成了他大胆心细的性格特征。他根据村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机遇,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城市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致富”的创业思路。
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多方论证后,他决定在本村开发林业苗木基地,实行连片开发。没有资金,他带头投入;没有设备,他向亲友求借。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守在基地上。村民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解囊并投身于苗木基地的战斗中。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3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完成了230亩苗木基地建设任务,共投入资金160万元。据估算,苗木基地建成后,年收入达180多万元。
古道热肠 传授花卉苗木种植技术
陈德启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但他并没有忘记那些致富无门的乡亲。刚开始,他想的是要解决家乡邻近八、九个村民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主动聘请他们前来基地劳动,按每天50元计算,仅此一项,每天支出2000元,近两年来,每年为当地群众发放了50多万元的劳务工资,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稳定当地的社会治安做出了贡献。很快,他发现要彻底解决当地群众渴盼致富的根本问题,就必须真正引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向当地群众无偿传授技术,低价
提供种苗,尤其是将那些市场行情销路好,效益高的种苗优先提供给农户。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百姓发展苗木花卉热潮迅速掀起。当年周边100多户群众都走上了生态林业发展致富的小康路,有的以苗木、中药材为主,有的以种植苗木、花卉为主等等。如今是产、销两旺,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被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农户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邻村农民看到他种植花卉苗木经济效益好,就纷纷来拜师学艺。陈德启对那些有志发展花卉苗木的农民朋友,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在陈德启的指导帮助下,通过种植花卉苗木发家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
建立专业合作社 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创业的成功,并没有让陈德启停下脚步,但他没有忘记乡亲、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刚起步。”带领群众致富成为他迫切的愿望。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与广大农户更紧密地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创出品牌,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住脚、扎住根,广大农户的收益才有更好的保障。从2008年开始,以“做强苗木花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对当地群众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提供种球、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由年收入4000多元增加到现在年收入2万元,走上了小康之路。为使带动作用更加
明显,2010年初,他着手组建灵璧县德海林业专业合作社。一个集生产、经营、初加工、购销于一体的合作社的已经建立起来。第一批入社成员169人,至2011年合作社社员共发展苗木花卉320亩,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苗木花卉480亩。据初步统计,目前通过他带动的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年人均增加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带动当地群众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之路。
小富不骄,富而思进
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他并没有在小富面前止步,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目前,他通过考察、学习,正在大力发展立体高效林业发展之路,在大的苗木下面积植小苗,间作种植中药材。同时,结合秋冬季节,种植时令蔬菜,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大幅度上升,亩年产值达8000元以上。
陈德启经常以自己创业的经历,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向土地要效益。几年来,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和编发小册子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带动当地群众建立种植花卉种植基地,使当地200多户农民共同走上种植花卉的致富之路。
真心奉献,时代楷模
“爱人者人恒爱之”。陈德启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乡邻乡亲。2008年3月,他被
选为大吴村村主任,在全村人的信任和企盼下,开始了带领全村人民走上改变贫困面貌、改善生存环境的发展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他上任为百姓干部的第一件事。要把通村的羊肠小道变为能通车的公路,历任村干部想干而终未干成,难度可想而知。他没有退缩,一年修不通,两年修或三年修,在他的号召下,一方面群众集资、投工投劳,另一方面他跑项目,向上级部门求援,共争取扶贫资金26.9万元,共同修建。在他的带领下,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迎着朝阳,沐浴春风呈现在乡亲们的眼前,大伙儿无不露出舒心的微笑。
有付出必有回报。如今乡亲们一提起陈德启,人人称赞、敬佩,都说他是一个好农民、好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值得我们人人向他学习。陈德启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
6.与林业有关的基础知识 篇六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发布于日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规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
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于,决议规定,用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林地的承包期为并指出,集体林权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五、提到要建设“”,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
六、报告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七、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于下发《大小兴安岭
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__2020年)》,规划范围包括个县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8万人,其中在黑龙江省个市县,包括大兴安岭、伊春国家重点林区和地方国有林区。
八、黑河林区位于小兴安岭
九、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一类清查)于2013年结束,2014年发布清查结果,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亿公顷,森林覆被率达到,蓄积亿立方米。
十、与第七次森林资源结果相比,我国森林资源变化有4个特点:
1、。
2、。
3、。
4、十一、每年的为世界地球日,2014年为第个地球日,我国的纪念主题是。
十二、1997年起,将每年的定为世界湿地日,2014年是第18个湿地日,主题是,口号是
十三、每年的为国际爱鸟日,我国1981年规定要求每年的4月—5月初,各地安排一个星期为爱鸟周,2014年
黑龙江省爱鸟周于4月24日启动,主题是:
十四、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日定为植树节,2014年的主题是。
十五、我国的三大林区是:
1、,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
2、,包括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南坡。
3、十六、、、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森林被称为,湿地被称为
十七、林业三大效益:。
十八、森林五大功能:,,十九、林业的六大工程:1、、4、5、6、。
二十、三北防护林工程:
7.林业基础知识1 篇七
我受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的委托, 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并请各位来宾提出宝贵意见。
一、四年来的工作回顾
四年来,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分会在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的指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会各项工作。在发扬上届学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开拓进取, 学术交流、教育科研、自身建设和咨询服务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为全国林业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开展学术交流, 努力促进全国林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术活动是学会的中心工作, 学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在于学术交流, 因此, 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一直是学会的工作重点。2005年7月,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分会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召开了二届二次年会, 来自黑龙江、吉林延边、内蒙古大兴安岭等国有林区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八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 内蒙古、吉林延边、黑龙江等地的6位代表就宏观的教育改革、中观的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微观的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等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经验介绍和交流。会议还观摩了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牙克石第二小学的两节小学课程改革示范课。为丰富会议内容, 会议还聘请了北京能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李如云博士为会议代表作了一次“能动英语”的学术报告, 系列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使与会代表受益匪浅。此次年会与学术交流活动为全国林区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搭建了新的平台, 有力地推进了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难点热点问题的交流与探究。
(二) 征集优秀论文, 致力推进全国林业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成为科研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呼唤越来越强烈, 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关注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工作不断追求和探寻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作为全国林业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组织——基础教育分会, 应该也必须为林业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探索及发展提供较为宽广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为全国林业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与科研成果转化搭建交流的展示的平台。因此, 顺应林区教育的需求, 基础教育分会积极开展论文征集和评审工作。二届分会以来, 共征集了四次论文, 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 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调动了林区教师的研究热情。分会秘书处组织有关学者专家,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注重创新、注重实效、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评审, 充分发挥了评审的导向和激励作用。2005年申报的论文218篇, 有135篇获奖;2006年267篇, 有173篇获奖;2007年申报302篇, 有198篇获奖;2008年申报346篇, 有214篇获奖。申报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多, 申报论文的质量逐年提高。
优秀论文征集评奖在林区基础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一方面提升了林区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推进林区中小学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纳入到科研轨道, 通过参与研究, 深入到研究的情境中, 亲身体验和理解科研的世界, 在成果获奖的愉悦体验中增进了对科研工作的深层理解, 帮助了教师提高科研素质;另一方面, 许多获奖成果本身就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产物, 是相关会员单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经验、最新思路。因此, 这些成果的汇集、交流与展示, 扩展了对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认识的新视野, 推动了林区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加强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质量, 推进学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学会的组织机构建设, 是保证学会工作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二届学会以来, 为了保证分会工作的连续性, 分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保持了经常性的沟通, 并针对委员会人员变动的情况, 按照学会章程和分会条例, 在请示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同意后, 遵循必要的程序, 对内设机构出现的缺员现象进行了及时调整和补充, 保证了分会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
在团体会员建设上, 分会坚持“结合现实、稳定发展”的原则, 不断发展会员队伍。2000年分会成立时有65个团体会员。到2004年团体会员已经达到了113个, 达到团体会员最多的鼎盛时期。随着林业基础教育体制的深入, 相继有吉林森工集团、延边林管局的基础教育剥离到地方, 团体会员数量减少, 到2008年, 团体会员单位有94个。虽然会员单位的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团体会员质量没有降低, 参与分会活动的热情并没有削减。有些会员单位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各团体会员单位的组织机构不断完善, 主动发挥作用, 为分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四) 加强咨询服务, 为全国林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林业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与全国林业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息息相关, 与国有林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二届分会以来, 分会的常务委员、分会的各团体会员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 为全国林业基础教育的改革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这其中既包含着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 也包含着对林业基础教育管理机制、管理方式改革等宏观决策层面的建议与意见的提出。比如, 对林业基础教育移交地方问题上的研究与建议, 对各省区林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2006年5月, 根据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的指示, 分会就林业基础教育体制问题进行了调研, 在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吉林延边林管局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材料汇总、认真分析撰写了调研报告。以详实的数据阐述了林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如做好整体剥离、加大扶持力度、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等。得到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的肯定。与此同时, 吉林森工集团和延边林管局的团体会员, 从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 积极提合理化建议, 完成了林区基础教育向地方的移交工作, 维护了林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利益。2006年以来,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的团体会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 在教育与企业剥离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办”9号文件精神, 为教育的平稳移交地方作出了贡献。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的团体会员为落实林区教师工资待遇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协助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稳定教师队伍的工作。此外, 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还努力恢复了各林业局的教研室建制, 在加强林业教研队伍建设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可以认为, 分会在为全国林业基础教育改革上的咨询服务和做好参谋等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
回顾四年来的分会工作, 我们体会到:
第一, 基础教育分会是全国林业教育学会的二级分会, 分会要保持健康发展, 必须主动接受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的正确领导, 必须在全国林业教育学会的正确指导与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国林业基础教育改革开展工作, 这是学会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
第二, 基础教育分会挂靠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对分会给予了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重要支持, 这是我们工作所以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 基础教育分会是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 作为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 必须充分依托各会员单位开展工作。分会内部各委员间的亲密合作, 各会员单位的合作支持, 是保证分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四, 基础教育分会的工作重心是按照全国林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工作, 因此必须关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必须把全国林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并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 这是学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年来, 分会工作在全体委员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分会的学术研究水平还需要提高, 对重大改革问题的研究尚有待深入;由于受教育与企业剥离的影响, 使得分会的许多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加上经费不足、行业本身的限制、办学机构升格高职等因素的限制, 使得活动开展受到限定, 影响着学会的一些应有工作内容的展开。这些问题有待于第三届委员会研究解决。
二、今后工作的建议
当前, 全党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国林业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林业, 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是具有全局意义的目标, 各方面都要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中国林业基础教育在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林业基础教育的发展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依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林业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前, 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前,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分会应不断探索、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为全国林业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 不断地开拓进取, 为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现在, 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基础教育分会应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以服务林区教育质量、服务林区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己任, 在生态文明教育、以林区教育改革为重点加强研究, 做好政府相关部门的参谋与助手, 为提高林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早在2004年, 国家林业局就曾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 提出对未成年人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和生态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 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了党的行动纲领。因此, 我们必须结合林业特点, 开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二) 要根据促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维, 不断拓宽分会工作领域, 提升分会工作和服务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为林区基础教育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将学术交流探讨与基础教育的教学研究、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骨干培训、专题培训与专项调查研究、重大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为林区基础教育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现在, 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黑龙江已经出台了《黑龙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标准化建设, 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 更重要的是加强以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建设、学校管理等内涵的“软件实力”建设。分会要通过举办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师资培训班等方式, 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培训中小学教师, 为加快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为推进林区的课程改革做好服务工作。
(三) 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扩展会员的研究视野, 提升会员的研究水平
学会的交流工作, 既包含学术交流、经验交流, 也包含文本交流、资料交流、信息网络交流及考察交流, 进一步加强各团体会员间的沟通与合作, 不断提高会员参与学会工作的自觉意识。通过合作与交流提升会员的研究能力与水平。充分发挥分会在林业教育信息交流、舆论宣传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分会要定期编印《中国林业基础教育通讯》, 及时向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分会各会员单位提供活动信息和相关资料。
(四) 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提升分会的服务功能
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分会内部的管理方式, 探索基于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会员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各会员单位在分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自身建设方面, 根据目前机构改革与各省区企业教育剥离到地方的实际, 应注意充分发挥黑龙江伊春、大兴安岭、牡丹江、松花江、合江各林业管理局等会员单位的作用, 以黑龙江为重心广泛开展各项活动, 同时, 要广泛调动其他各相关省区各会员单位的积极性。要积极地加强会员队伍建设, 要将各林业局局址中小学发展为会员单位, 将林业系统的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发展成为学会的骨干会员, 使学会不断地增添新鲜血液, 从而保证学会在上级指导下持续、健康地发展。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在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即将完成历史使命之际, 我谨代表第二届委员会向为基础教育分会作出贡献的已经退出工作岗位的和正在工作岗位的老同志致以亲切问候!向给予基础教育分会大力支持的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同志和广大林业基础教育工作者, 以及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各省区林业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虽然即将结束, 但分会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 使命也更加光荣, 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再接再厉, 开拓创新, 为不断提升中国林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为促进中国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8.林业基础知识1 篇八
关键词:三门峡市;林业、园林局;基础条件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34-2
1 科技基础条件现状
(1)全市林业和园林系统,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只有三个——市林业工作总站、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各自开展了园林植物引种、林木新品种繁育、林木种苗良种化体系研究、名优品种生产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等等工作。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科研机构拥有了一批苗木繁育基础设施,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观测资料和文献,鉴定、保存了一定数量的林木种质资源和各类标本材料。目前正在搞局域网建设。
(2)科技队伍齐全,全市科技活动机构人员103人,其中拥有高中初级职称技术人员57人,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基本齐全,先后开展完成市级科技成果20多项。
(3)拥有科研室所办公场所约1200m2,办公设施齐全,具备基本的信息化设备,但人均拥有量较低。专业研究室缺乏。
(4)人才队伍面临断层,仪器设备严重缺乏,缺乏必要的试验场圃和专业设备。三门峡市没有组培室,植物标本室、缺乏经济林果树种的采穗圃、良种基地和品种资源圃等等,乡土园林植物的数据库没有,新优经济林果树的科技开发和推广缺乏资金和动力。
(5)很多基础条件的建设由于投入少,一直没有开展。如林业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保存利用,需要低温库收藏或常温库保存树木种质,或者设立采穗圃,优良苗木种子园,并建立相应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在科技文献资源方面,馆藏林业和园林方面的文献资源总量不足1391册,馆藏图书寥寥,缺乏各类数据库。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条块分割、单位所有,行业封闭,缺乏共享机制及政策,利用率低,分散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突出。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导致有地方特色的深度研究课题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科研层次停留在观测、借鉴和实用技术等层面,制约全市林业和园林业的创新和发展水平。
2 规划编制思路
2.1 规划目标
围绕三门峡市建设林业大市、林业和园林强市的目标,引导和支撑林业和园林业的特色优势,提升林业和园林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和比重,形成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中独具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
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要创新发展,要在包括新优植物材料、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节水、集水、雨洪利用等节水技术、园林新技术新材料上有突破,在野生花卉引种栽培和繁殖推广应用上有突破,在核桃产业体系的发展上有系统的突破,在林产品(核桃、大枣、花椒、仁用杏、黄连木、文冠果)深加工、林农复合经营的技术和模式上有突破,在科技信息传播、科技成果市场转化上有突破。
2.2 规划原则
(1)体现特色,突出特点。按照我市资源的特色,依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突出优先构建核桃产业、园林节水技术、新优乡土林木花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等。
(2)突出共享,制度先行。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4)政府主导,多方共建。
2.3 规划实施步骤
(1)宣传试点阶段(2011-2012年)
加大林业和园林科技基础平台的宣传力度,形成共识。选择试点,重点扶持,建立示范性、开放型、服务型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2)整体实施阶段(2012-2015年)
全面实施项目,基本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框架,建成运营通畅、服务规范、高效并与省内院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对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基础平台,形成规范、开放、共享、安全的服务与管理体系,初步锻炼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队伍。
(3)反馈提高阶段(2015年)
对实施结果进行系统的绩效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并协作提高运营水平。
2.4 规划主要任务和内容
2.4.1 规划主要任务
(1)构建和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系统。基于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现有的种子圃、示范园、野生林木花卉资源、观测数据、文献资料等进行数字整合、重组和优化,新建不同类型研究基地,构建网络共享平台,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
(2)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突出共建共享的主旨,制定、完善与平台建设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规则、规范,明确平台建设中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和完善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和平台评估监管办法,推进共享方式的创新,创造资源公平使用的制度环境。
(3)提高专业人才与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专业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充实一批对基础设施能精巧维护、开发、操作,具有共享意识的技术支撑服务人员,关注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和进步,凝聚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建立一支专门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运营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2.4.2 规划内容与投资估算
(1)2011-2012年实施与省市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仪器设备、基地设施、数据库共享及专业协作网建设。
借助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实现省市内高端仪器的成果、数据互联共享、农林科研基地的适地共用,并与国内外网络顺畅连通。建立相应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仓库、地理信息系统、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可视化数据挖掘、工作流管理与多媒体数据库)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同时,制定相应的共建、共享、协作机制的保障制度、措施和办法。
需网络计算机和技术协作费40万元。
(2)2011-2012年实施建设和完善三门峡市林业科技服务信息网,引导林农、林企和科研单位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根据有关的数据分类编码标准、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质量与质量控制标准、数据交换与数据安全标准等五个数据标准规范,建立市级林业和园林科技数据库,对所有数据能够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化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发、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可直接提供或获得便利的信息服务,建成覆盖全市的林业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和知识系统,广泛提供专业化、知识化、一站式信息服务。
需网络计算机和技术协作费20万元。
(3)三门峡市林业生物物种资源主要是树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科学利用(引种、繁育和推广应用)建设。
2012年通过增设以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替代资源研究为主的采穗圃(核桃、黄连木、文冠果、樱桃)、种子圃、树木园、野生花卉园、林业科技示范园等研究试验基地与服务林业生态省建设的繁育推广基地,增装低温库、添置测试检测仪器、健全运营管理体系。2014年全面完成三门峡市主要树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任务,与国家和省种质资源库相通相连,建立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检索查询系统,逐步形成信息共享中心。
同时开展经济林种质资源搜集、保存与利用研究;2011-2014年开展文冠果和黄连木良种快繁技术;2011年-2013年开展黄连木综合开发技术;2012年开展地被类植物优良无性系开发技术;2013年开展新优花卉新品种栽培繁育技术;2014年开展特色花卉产业开发技术;2014年开展速生、优质、高产、抗逆强的林木新品种的试验推广。
以上各項目作为林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首要内容,需资金(包括圃地租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人员工资、标本制作等等)720万元。
(4)三门峡市林业资源数据库、土壤资源数据库。
建立林地土壤标本实物陈列馆及市级土壤资源数据库,整合在研项目数以及最近5年的土壤分析数据及河南省土肥网数据,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
当前重点开展林业动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森林资源动态更新预测模型技术;基于网络技术的林业资源信息共享服务技术。
2015年开始实施,需资金70万元。
(5)豫西地区野生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利用。
在三门峡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调查的基础上,筛选、编制野生植物名录(含野生花卉名录)与视频资料,建立三门峡区野生植物数据库。
2016年开始实施,需资金160万元(含野外台站建设)。
(6)数字化工程建设。
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与国家省市同步实施行业数字化工程建设,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性能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提高数字化水平。
2013年实施,2015完成,主要是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参加国际交流。预算费用150万元
(7)林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建立林业和园林科技信息网络,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基地等设施;推动县乡林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化的覆盖县乡村的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基地;选择有合作共享基础的科研院所,协作开展黄连木、文冠果、黄土半干旱区造林等的开发、测试和实验;逐步形成社会化、网络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的共享。
2011-2012年实施完成县乡标准化林站的建设和人员培训、研究试验与示范基地的选择和建设。需资金180万元(含林站改扩建和信息化设备购置费)。
(8)核桃产业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
调查研究总结卢氏、灵宝发展核桃产业、苹果产业的综合经验和民间技术成果,统合民间技术人才和专家队伍组建核桃产业专家顾问团,搭建市县乡核桃产业技术、管理、科研推广、技术培训等的服务体系和核桃的采穗、嫁接、繁育、生产管理等的服务团队,建设核桃种子圃、采穗圃、核桃科技示范园、核桃加工基地等核桃产业人员培训基地,开展高产丰产核桃的适生良种优选与技术集成示范、核桃精深加工及先进配套装备研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实施品种良种化、良种区域化、区域规模化、规模标准化、加工国际化、销售品牌化,做大做强核桃产业。
2011年开始实施,2013年完成,需资金(主要是会议费、培训费、考察费和多媒体制作费)65万元。
3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实施的保障机制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组织措施。
(2)落实法规体系,强化制度创新。
(3)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实施验收评估。
各个项目的组织实施要设立项目组,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或课题组责任制等方式,严格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主管局委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和评估监测,开展立项评估、预算评估、验收评估,绩效评估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规范化、科学化地顺利实施。
(4)积极争取对科技基础条件的投资。
(5)在行业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林业基础知识1】推荐阅读:
平利县林业基础建设06-15
林业专业知识试题06-28
林业局长林业会议讲话09-17
林业发展现状及我国林业发展趋势论文09-16
精河县林业局2011年林业工作总结07-11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107-14
市林业局2006年上半年林业工作总结08-20
林业技术专业06-16
林业精彩演讲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