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剪字了得

2024-11-03

怎一个剪字了得(共14篇)

1.怎一个剪字了得 篇一

自从被一群恶女占领之后,男生没一天好日子过。 星期一,她们给我们吃“馒头”,星期二给我们吃“鹰爪”,星期三给我们吃“猪蹄”,星期四给我们吃“大饼”。星期五,更惨,什么都得吃。

星期一,女生用的是“馒头”。“馒头”就是拳头,“预备!开始,扁!”这是恶女老大的声音。女生把我们绑起来,左打一拳,右打一拳。如果谁敢反抗,就要被打一天。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馒头也吃够了,更确切的说是女生打累了,我们被打得“鼻青脸肿” ,见不得人,苦啊!

星期二,女生用的是“鹰爪”。“鹰爪”就是女生的爪子。“开始!”女生已经发起进攻,抓来抓去,抓得我们“皮开肉绽”。两个小时过去了,女生气喘吁吁,休息了,男生还要帮她们干这干那。天,还让不让人活啊!

星期三:恶女用的是“猪蹄”,那就是腿啊。动腿了,踢得男生哇哇直叫。女生们就要把我们弄死,才开心。可不是,打了三个小时,再去干活。 惨吧,苦啊,比走长征还苦!

星期四:用的是“大饼”,也就是巴掌。这可是女生的大绝技,多用多用再多用,足足半天过去了,男生已是“死”的“死”,“伤”的“伤”!整个跟二战似的。

星期五,降龙十八掌第十八式是前十七招杂揉,女生用的前四天的杂揉, 时间久了,估计女生也可创出“打男五招”之类的拳术出来。

惨!惨惨!惨惨惨!怎一个“惨”字了得啊!

2.怎一个剪字了得 篇二

一、培养学习兴趣

在口语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说的兴趣, 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课堂上创设良好语言交际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和胆量。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 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生活。

1. 课堂引导

课堂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渠道, 也是语言实践和知识应用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 使学生乐学。俗话说“亲其师, 而信其道”, 教师优美铿锵的语音、语调会让学生产生对语言美的遐想和追求;教师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设计会打动、感染他们。如:每节课利用Free talk, 围绕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给出一个“topic”学生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有组织的有目的的交流。在教学6B第五单元有关天气与季节时, 利用书本上的一个表格, 进行“采访”小游戏, 让学生利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来了解学生的喜好, 而且允许学生“采访”本组后再去采访邻组, 看一分钟内谁“采访”的人最多。这种活动十分新鲜且有挑战性, 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快速巩固、练习了句型。再如让课后仿照书上一些句型写一个简短的描述, 课堂上让学生各组派一个写得最好的同学到讲台上演讲, 教师当堂给予各个小组适当的带有激励性的评价, 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培养说英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平时教学中, 要常常买一些教具, 制作图片、卡片或与之相关的教学实物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巧妙地运用这些教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 教文具类词语时, 可以运用表达借东西的句子“May I have…”“Sure, Here you are.”教表示颜色类的单词是可让学生谈论各自的服装和文具等物品, 这样的对话与交流, 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表演激情皆油然而生, 使学习过程成了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2. 课外延伸

教师尽可能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口语训练,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英语。如: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张贴英语的日常交际用语;3至6年级的学生与老师或同学见面时都要坚持使用英语问候语;创造机会让学生使用英语,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 支持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英语, 开设学校英语专题广播;每天都有与课本同步的口语作业;在学完故事、对话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其中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 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让孩子在学英语用英语中体验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小学生好动, 表现欲强, 平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活动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如, 自编短剧、讲故事比赛、小记者采访等丰富多彩的时间活动。教师提前一两个星期布置任务, 给学生提供一些短片通话或是动画片的基本情节及道具, 让学生自行组合, 确定情节, 分配角色。教师辅助学生, 尽可能地帮助, 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幕短剧。一开始学生会有些顾虑, 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不要怕出错, 不要怕说“废话”, 并相机让学生知道在台词中要尽量加入已学过的内容。如询问物品、颜色、天气、谈论家人、职业等, 要及时表扬那些敢于创新的同学, 哪怕内容有所欠缺, 也应给予相应的鼓励, 并予以正确的指导。此法主要是其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并通过模仿, 测评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掌握, 通过表演克服一些难以开口的、腼腆的学生的羞怯心理, 让学生从根本上摆脱对口语的恐惧心理, 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好英语确实有用武之地。

二、加强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上使用较广, 是以“合作”思想为灵魂, 以“小组活动”为重要组织形式, 通过小组内成员的互相帮助、无私协作, 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 学生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分享个人的成就、发挥群体的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教学流程。如学习家庭成员类单词时, 教师安排一次小组合作形式的学习活动, 将一组学生看成是一个小家庭, 有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son、daughter、friend等。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 大家分别戴上表示家庭成员的头饰, 在一个更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对话操练。各组成员之间还可以自愿调换, 尝试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家庭”中畅所欲言, 毫不拘束地进行语言表达, 有困难就会马上得到大家的帮助, 一起学习, 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帮助学困生消除心理障碍, 能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组织优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 组成一帮一学习小组, 消除他们口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怎一个“禁”字了得 篇三

对网上视频内容进行管理,不是一个“禁”字就能简单处理的。要解决网络视频内容的版权问题,宜疏不宜堵。

4月初,看到《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宣布传播的影视剧要依法取得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或《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马上到论坛上走一圈,剧迷们砸开了锅。回贴者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觉得丧失了看片的自由; 另一类则抱着“没有美剧、日剧、韩剧,日子咋过”的心态。无论哪类,都忿忿难平。

再看各大媒体的报道,焦点集中在两类话题上: 一是国外影视剧的版权问题; 二是视频分享类网站的生存问题。

说起来,《通知》的出台本是集保护知识产权和提高内容审查合法性为一身,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规范各个视频网站,减少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可一旦施行,也必定是视频分享网站的生死劫。

不过,最让我关心的是,这法子真的管用吗?

3年前看《越狱》,第一季时还买DVD; 到了第二季,网络已经成为最核心的传播渠道。因为有了中文字幕的版本,《越狱》在中国“粉丝”多得冒泡。BT下载、电驴下载、FTP、校园网、局域网、美剧论坛、在线影院,种种渠道都能找到片源。当然,还有盗版DVD。

其实,在《越狱》的传播轨迹中,依稀可以看到海外影视剧在中国互联网上形成的完整生态链。从片源提供、字幕制作到平台上传,都有专门的团队。随之而来的,是无数的视频分享网站、海外剧论坛就像雨后春笋般成长。

现在,《通知》说游戏不能玩了,这就像一辆时速超过200公里的车,突然前面有了红灯。它停得下来吗?

时至今日,对互联网的整治,无论是去年的“发牌”还是现在的“发证”,实质都是以“禁令”这种强制的管控手段来解决。这让我想起了“打假”行动,批文下了不少,工商部门人马来了很多。但成果呢?以前是豆腐里和石灰粉,现在是奶粉里掺三聚氰胺。

为解决泛滥的盗版问题,对节目进行管理,这本身没有错。但是有句话叫“法不责众”,“禁”只能解决表象,而非本质。要打互联网的“假”,不能只管这卖“假”的,还得顾上买“假”的。有网友的感慨让我感觉特别深刻: 没有引进正版,只得看盗版,没有盗版只能看样板戏了。

所谓堵不如疏,广电总局如果希望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恐怕不能继续重复这种单一的强制性管理途径,更需要的是找到国内视频网站引进境外影视剧的合法接口,正视网民和网站的利益诉求,从根源下手解决国产影视剧质量问题,解决境外影视剧版权问题。

另外,在电视与互联网的播放管理上,应该给互联网更多的空间。现在,要在网上播放“有证”的影视剧,得等到电视上播完两个月后,这些沉片,谁有兴趣看?

4.怎一个错了得作文 篇四

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吾答题之过便扬名于全班。每每思及,犹如骨鲠在喉,不能下咽。但细细想来,此过亦令吾受益匪浅,时时谨言慎行,不敢松懈。欲知细节如何,且听吾慢慢道来。

某日,语文课上,习《故乡》一文。师问:“诸君见成年闰土语言描写处,其语速应如何变化?何也?”少时,一生答曰:“宜放慢语速……”师又问:“为何?”其抓耳挠腮,不能答。吾浏览片刻,自以为略得其意,复观师神色,似此生答错,心下窃喜。贸然举手,答曰:“吾认为此处宜加快语速。”

俄顷,全班哄然,其声甚烈。师亦挑眉笑问:“竟要加快语速?”吾尚以为答案对矣,陶陶然曰:“人紧张时,其语速自然加快……且语句中有诸多省略号,应是闰土话语过多,语速过快,固作家攫片段录之……”滔滔不绝,其声振振,自以为然也。

然话音未落,笑声再次暴起,张嘴不能合者,捧腹顿足者,击桌呜呼者,比比皆是,无一寂者。师亦吃吃笑。吾乃悟其错矣,面颊遂由红转紫,由紫转黑,犹如黑包公。师复问:“果真如此?闰土之见鲁迅竟感紧张?君且看六十四段……”吾乃阅下文,终见:“他大约只觉得苦,却说不出来……只默默抽起了烟。”此“默默”二字,着实令吾心淌血,又觉有晴天霹雳直击脑门,令吾全身如泼猪血,狼狈坐下。然无可奈何矣,如今局面已覆水难收,终只卧案强忍,有钻地缝之心。呜呼!吾之一世英名尽输于此矣。

所幸吾之面皮已练就护体神功,神经强韧,尚未失态甚久。听师娓娓道来,吾心中有如拨开云雾见月明。细思之,惊觉吾答案中竟无一处正解,遂心内赧然。但以阿Q精神自我安慰曰:“此过亦为一反面教材,同窗皆可引以为戒,吾之荣也!”如此这般,复觉此过实令人啼笑皆非矣。

复思之,若吾当时细读下文,深思熟虑后再举手,亦不会闹出这般笑话。皆因吾胆大有余,心细不足,此般教训深刻,定当终身难忘,今必改之。吾真不会答矣?吾实乃太过莽撞矣。然吾之“勇于发言”,岂非一益乎?后亦需保其精华,去其糟粕,遂可复立吾之英名。

5.怎一个等字了得 篇五

也许是昨晚没有睡好,今天早上又起的太早,而导致我在上课时想打瞌睡的欲望。

是在上课吗?但是为什么感觉老师矮了不少?老师在讲什么?这节课是什么课?然后,打自己一拳,我就在瞌睡中醒了过来,我就不会在犯困了。可是,我的大脑清醒了,眼睛又开起了小差,还让不让人活了,我的心里想。

我的两个眼皮像磁铁一样,不停的互相吸引着,我用手把两个眼皮撑开,可是它们就是不听使唤,我撑开,它合上,我撑开,它合上,我这个无处安放的眼皮啊!

终于,在这瞌睡中度过了一节课。我心想:下节课一定不能再犯困了。等到了第二节课,我的睡意更浓了呀!

我困得脑袋摇摇晃晃,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坠入底谷,一会儿爬上高峰,一会儿来了个急转弯儿,一会儿就到了平坦的路。最后,我终于安静地进入了梦乡。梦里,我在一棵大树下,静静的乘凉,天上有大雁在飞翔,地上有小狗在玩。突然,我的头磕到了墙上,便从梦中惊醒……我心想:我是谁?我在哪?

6.怎一个等字了得 篇六

我从天窗探出头去,只见巨龙般的“车队”望不到边。灰蒙蒙的天空下都是无奈停着的一辆辆车和不停抱怨的行人。我沮丧极了,整个身体彻底软了。这一条条“巨龙”,就像一颗颗焦急的心,串在一起,冒着愤怒的浓烟,仿佛下一秒即将爆发。

“可以往前走了,前面有点通啦!”一个激动又急促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传进我的耳朵,我立马高兴起来,笑眯眯地哼着小曲儿。车流向前移动,终于通了!我心中的石头刚落地,“车队”又慢慢停下来。心情刚放晴,顷刻又好像有一阵暴风雨铺天盖地地从我头上浇下,我耷拉下脑袋,捏紧了拳头,咬着牙吐出了三个字――又堵了!我多希望所有的车子长出翅膀,这样就不会堵车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去,车里非常安静,我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真希望下一秒就能畅通啊!我一会儿玩玩手机,一会儿把脑袋探到窗外去,一会儿百无聊赖地打盹儿……就这样,我郁闷地在车里呆了近两个小时。睡,睡不着;手机,没电了。唉……怎一个“堵”字了得啊!

7.政治教学——怎一个“情”字了得 篇七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新课程中要求的教学目标已升级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因此, 结合情感进行高中政治的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结合教学内容链接情感进行教学。而如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有效落实情感教学这一目标呢?接下来, 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从联系生活、组织实践以及融入网络这三个方面入手, 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 融入情感开展教学活动。

一、联系生活, 加强体验

生活是教育的来源, 也是教育最终的升华。而脱离了生活的教学不仅是纸上谈兵, 更是抽象化、冲动化的理想说教。因此, 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融入生活实践进行教学, 以实际生活体验情感融入,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政治概念, 从而使得生活教学成为检验知识、升华知识的重要手段。

比如, 我在给学生讲解《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课的内容时, 没有单纯地为学生们讲解空洞的政治概念, 而是结合生活实际, 为学生形象生动地讲解了其中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涉及天气、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往往会引起生活中的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 也就是改变了供求关系, 从而引起了商品价格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 我给学生讲解了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蔬菜价格”这个例子。大家都知道, 冬天蔬菜的价格相较于秋天的价格就非常高, 这并非是蔬菜本身的价值有所提高, 而是由于冬天蔬菜的供应量非常少, 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在人们同等需求量的情况下, 蔬菜的价格自然而然就有所提高。讲解了这一个例子后, 我又提问学生, 生活中是否存在相似的例子, 并要求学生列举出来, 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探讨。有的学生提到了当前比较热门的小米手机的抢购, 当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时, 手机的价格就有所提高;而当需求量降低时, 手机的价格就下降了。

将政治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从学生相关概念的亲身体验入手,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引导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使得高中政治的课堂融入情感教学的色彩。

二、组织实践, 有效升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调剂学生的日常学习, 提升学生学习相关政治知识的兴趣, 以情带学、以情入学, 有效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政治概念的理解记忆。

比如, 在讲解《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这一部分的内容时, 我为学生讲解了其中涉及的公民在什么时候可以行使监督权、怎样行使监督权等内容。学生大致了解了这部分内容后, 我又结合这部分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实践活动。我让学生走进各自的社区, 为社区服务, 并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实践过程中, 有位城管打翻了卖香瓜的老大爷的摊子, 老大爷的香瓜碎了一地, 十分伤心。这时, 学生就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 行使了自己的监督权, 监督城管的执法过程, 进而明确了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深化了自身意识。

高中政治教师通过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 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还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融入网络, 激发共鸣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采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了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高中政治中有诸多概念, 学生记忆时非常吃力, 有效地融入网络技术就能够使得学生记忆起来简单、扎实。学生结合图片、视频等一系列的事例进行相关概念的记忆, 从而增强学生政治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渲染力, 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政治概念。

比如, 我在为学生讲解《美好生活的向导》这一部分时, 就有效地运用了网络技术。这部分包含“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教学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充分体悟这一内容, 我在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的课堂之余, 让学生关注了我的新浪微博, 观看其中的生活哲学小故事的内容, 并结合政治教材的内容, 融入自身真情实感的表达与探讨。除此之外, 我还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关注, 通过新浪微博进行社会热点的点评与讨论, 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

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融入网络技术,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政治概念的兴趣, 还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相关内容的交流与探讨, 将自身的一些情感与学生共享, 并在共享的过程中,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有效展示, 兼收并蓄

学生学习了政治概念后, 若是不通过有效展示的方式检验自己的接受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就不能有一个有效的把控, 也不利于后续政治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 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中,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尤其是对教材内容中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 就更需要学生通过展示来进一步检查自己。

比如, 我在为学生讲解《文化与生活》这一部分的内容时, 先引导学生学习了“文化”对个人以及对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了解学习“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的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关注教学中的“校园文化”、饮食中的“饮食文化”以及出门时的“旅游文化”等, 并要求学生将自己在课余时间了解到的知识在课堂中加以展示, 分享给其他学生, 感受文化形式的丰富多彩, 加深自己的理解记忆。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为大家展示了自身总结的“旅游文化”中所涉及的四大著名佛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皆山景秀丽、气势恢宏, 令人十分向往。

政治教师在教学时, 通过引导学生将课余总结学习的知识与其他学生分享,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升学生自主探究钻研的信心, 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外延, 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相关知识, 对于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 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课程中渗透情感教学,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政治知识, 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概念的兴趣。除此之外, 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中融入情感教学, 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更加乐于、易于接受相关知识概念, 促进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希望笔者的以上见解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王奇.浅谈高中政治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效达成的策略[J].文理导航, 2012 (07) .

[2]张洪萍.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3 (97) .

8.怎一个“棒”字了得? 篇八

一、“情动而辞发”,注重评价的真诚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话“你说得真好!”,都能远远胜过一次次机械重复的“你真棒!”

在教学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次公开课上,请学生读一句挺简单的话,看到一名学生畏畏缩缩地举了手,眼里流露出一丝渴望,我便叫了他。结果,他读错了许多字,同学们的埋怨声让他自惭地低下了头。我走到他身边,拍着他的肩膀亲切地说:“别灰心,让老师来帮你吧!”通过一次次正音,他终于能比较准确地读出这句话了。为重树他的信心,在我一遍遍的鼓励下,到了第五遍,他终于能准确流利地读出来了。当我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好样的!你成功了!”我发现他的眼睛里突然变得亮晶晶的。之后,他对这门课投入了百分百的热情。老师真诚的评价、耐心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关注着、喜欢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老师的话不在多,有“心”则灵!

二、“润物细无声”,坚持评价的激励性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生成性活动。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导向等多种功能。现行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采用。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而且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性的评价宗旨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也要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针对学生的错误,尤其是认知上的错误,必须给予准确中肯的评价。那么,当学生出现错误信息时,教师该如何进行否定、引导呢?这就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摸索,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接纳,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他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然后寓“贬”于“褒”,因势利导,更多地给予鼓励,委婉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一定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2.导向性的评价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评价就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引导方法,因为它具有肯定和示范双重功能。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两方面的“引导”。第一,预设导向生成。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通过具体的课堂评价体现出来,如教学生读“笋芽儿”这个词,要解决“笋”和儿化音这两个读音难点,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就可以这样引出“笋字这个平舌音,你念得真准!”“笋芽儿的‘儿’字念得又轻又短,真好听!谁也来试试?”这样的评价,是及时的肯定,也是对其他学生的具体指导和示范。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个词的读音要领,预设的目标也就完成了。第二,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要不断通过示范性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逐步形成自觉、准确的价值判断能力。

3.详实的评价内容

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也应该注重内容的详实,有根有据,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乏力,如:“你读得很有感情。”可以更具体地说:“你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躺’这个字,让我感受到小水珠躺在摇篮里很舒服。”(《荷叶圆圆》)“这株笋芽儿钻得这么辛苦,却一刻也不停,真是株勇敢的笋芽儿!”(《笋芽儿》)。

4.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包括语言(口语和书面语)评价、情感评价和动作行为评价,除了语言激励,点头微笑、极其专心地侧耳倾听等形体语言也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因为这些就是在明确地告诉学生:“我喜欢你!我很关注你!请接着往下说。”

三、因材施教,贯彻评价的全面性和差异性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教师应根据各阶段课程目标,在“课堂评价”中全过程、全方位地落实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总包含着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像以往那样关注知识技能等显性因素的评价,更要关注情感态度、方法价值观等更多隐性因素的评价。如学习的方式方法、自觉性、大胆发言的勇气、认真改错的态度、与别人交往的能力等,多方兼顾,全面提高。如评价小组合作时,不仅要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合作过程中各成员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注意评价的全体性和差异性

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个别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对学得快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带动其他人;对学得慢的学生要适当调整标准,以“昨天的自己”、“刚才的自己”作为参照对比,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使评价发挥真正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获得发展,受到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学定教,循学而导”,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她有待于我们每位老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努力地进行探索,积极地加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更好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9.怎一个真了得高二作文 篇九

夜深了,四处冷冷清清,显得格外的静谧。而我,却喜欢这样的世界。

一个人的感觉真好,没有嘈杂声,没有任何的食物可以打乱我此时此刻的思绪,我也可以尽情地在回忆里漫游。都说,我是一个念旧的人。曾经也有人对我说这样不好,这是对过去的放不下,也对不起现在。而我却感觉这没什么不好的。我喜欢回味我过去的点点滴滴,因为我羡慕曾经的自己拥有的一切,拥有你们,包括关于你们的回忆。回味我们的真情。

前两天,骑了两个多钟头的赛车,去了那个关于我们的故事的城市,为的就是寻找那过去的味道。我到了我们常去的那家早餐店,还是老样子,两年没有来了,可这儿却没什么变化,还是那间简陋的小店,还有那对管店的老夫妻。却做出了让我们日思夜想的千层饼和八宝粥,味道还是一样,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离开早餐店后,沿着往日漫步那条街,虽然不是很热闹,但却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还记得那次我们为了帮追回陌生人的`手机而迷路了吗?呵呵,走过那个路口,似乎还能望见往日那群嘻嘻哈哈的背影。

走着走着,来到了工作的地方,也许,就数这的回忆最多了。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那时候,我们就到天台上聚在一起谈谈心事,说说话,我们都知道彼此的内心在想什么,但却没有直接去捅破,只是默默地。夜空会诠释这一切。我们在一起,那就是一群活宝,每天不论如何都不忘笑的,从睁开眼睛开口说话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直到进入梦境都是笑着的。

我们都很在乎对方,这些,特别在生病的时候,便显而易见。记得那一次,我肚子疼到受不了,你们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送我去宿舍,喂我吃药,喝水,伴着我,替我洗衣服。你们那份焦急,我从你们的眼中可以感受得出。看到你们如此关心我,嘴角不由自主的扬起,此时的痛已经像是遇到了克它的天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还笑,急死我了。”你说。接下来的暑假生活,我们相依相伴,无论遇到什么坎,我们都能挺过去。而靠的,或许只是彼此的信念与真情罢了。

10.怎一个烦字了得作文 篇十

星期天的早晨,在我睡的正香的时候,妈妈走进我的房间,用她特有的女高音叫到:“刘一默,快点起床,去跑步啦!”我瞟了一眼闹钟,天啊!才5点半,于是我又马上翻身,准备睡去,妈妈便一把掀开我的被子,像一只发怒的狮子一样,吼道:“你要再不起,我就动手了!”看到妈妈真的大发雷霆了,我连忙跳起来,连滚带爬的穿衣服,来到了职大的操场上,跑了起来。

我们吃完早饭,妈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时在于晨’,所以快去背书。”边说边拿出一篇高深莫测的文章,说:“把这文章背会吧!”于是,一个上午,我们家里都回荡着我的读书声。

吃过午饭,我刚想休息一会,妈妈说:“该上英语课了。”等我迷迷糊糊的走进英语班,双眼皮已经像装着十吨铁皮的卡车一样重。这时,老师问我:“这题为什么选A?”我回了一句:“Why(为什么)?”逗得全班哄堂大笑。

当我从英语班出来时,便一眼看见了妈妈的笑容,我有一种不祥

的预感。果然,妈妈又把我送到了作文班。

吃过晚饭,听着楼下小朋友的欢声笑语。可我只可以趴在书桌上练字。

这就是我的周末,真让人烦恼啊!

11.怎一个“问”字了得 篇十一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之前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说说与其他的现代文有何区别?②文章写了几件童年趣事?为什么会产生这几件趣事?③在你的童年生活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学生有的唉声叹气,极不情愿地朗读课文;有的只读一半就停下;有的甚至不读,急于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特级教师胡明道执教《童趣》片段】

师:有两幅画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一幅画面中有一个小孩在蚊帐中对着蚊子慢慢地喷烟,看蚊子在烟中怎么办?另一幅画面中,一个小孩对着墙角的乱砖乱草愣愣地看了一个多小时……怎么?感到很奇怪吗?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就问吧!

生1: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对着砖头发愣,他是不是有毛病?

生2:他对蚊子喷烟干什么?

生3:蚊子被烟熏了,有什么反应?

生4:这是不是真事?是发生在什么年代的事?

生5:这两幅画有何联系?

师:哎呀!大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太强了,提了这么多问题,让我们整理一下:1. 这个孩子为什么要熏蚊子?他看到了什么?2. 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对着墙角发愣?他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这两幅画面有何联系……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有问题找我。

(学生跃跃欲试,兴致盎然,马上进入情绪激昂的朗读之中,而后师生合作,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片段一:属于典型的教师提问,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模式。现在的语文课,教师热衷于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我们暂且抛开教师所提出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光是问题的重压,就把学生诵读课文、与文本对话的兴致无情地扼杀了。学生在教师强行戴上的“问题镣铐”之下,难怪会出现唉声叹气的尴尬局面!

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文质兼美、贴近生活的作品,非读难能揣摩其中深意,非读无以感受其中深情。学生遭受问题的狂轰乱炸,朗读兴趣大打折扣,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怎能很好地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怎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感悟?怎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又怎能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片段二:胡明道老师则充当了“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初始,教师口述两幅画面,创设了富有情趣、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以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选取的教学策略得当,真诚地面对学生的发问,机智地处理学生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整合为有序的“资源”,纳入到整节课中。由于是情不自禁的发问,这样学生就会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地融入文本,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加上这些问题具有共性,很能代表其他学生的疑问,因此显得更加亲切,学生更愿意进行合作与探究。

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问题的设计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追求一定的价值。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同伴的思维一起跃动;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这样的问题设计将是一种有效的“资源”。

首先,以读促问。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指出:要以朗读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启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这里所说的朗读就是美读。学生光靠自由朗读难以回答教师所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读准字音、节奏、重音,读出感情,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领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自由读、范读等,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用声音演绎文章的情感。学生在美读的基础上,在无教师施加问题的压力下才能美问,教师才能美教。

其次,问由生出。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延伸的纽带。但问题由谁提出呢?我们不妨把发问的权利让给学生,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所提的问题才是他们真正不懂的问题,是经过独立思考的问题,是能引起共鸣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提出与本文联系甚紧、有价值的问题,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并加以整合,使这样一些问题成为点燃学生激情的火花。同时,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问氛围,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气势吓住学生,也不能限时逼着学生提问。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中学)

编辑/李莉

12.怎一个剪字了得 篇十二

方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 立就”, 并“自为其名”, 且“文理皆有可观者”, 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 才气渐减“, 令作诗, 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 竟“泯然众人矣”。故事至此已让读者感慨万千, 如此神童, 竟落得如此地步。谁之错?

也许错在父亲, 有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 却被他的贪财心给毁了。仲永的父亲, 目光短浅, 岂不知却毁了孩子的光辉前程。如果这位父亲以孩子的前程为重, 改“不使学”为“使学”, 即使倾家荡产, 也在所不惜, 恐怕历史上, 又一位英才诞生了。可见, 不是父之错又是谁之错!

也许错在仲永, 仲永本性聪慧, 却也看不透孰重孰轻, 只图一时快乐, 随波逐流, 整日“环谒邑人”, 由于他“不受之人”, 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可谓悲哉。令后人扼腕叹息, 只能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仲永之错能怪别人吗?

也许错在社会, 仲永偏偏生长在如此的环境中, 看重人才是可取的, 但仲永只是一个孩子, 在一片鲜花掌声中, 在吹捧中, 有什么人能耐心寒窗苦读, 奋发读书呢?此时, 人们恰恰忘记了如何育才。试想:真有慧眼识金的伯乐, 神童怎会“泯然众人矣”?可叹, 空有非凡天资只是被包裹在糖衣中, 不能长大。

临川先生对此确实想了很多, 一个“伤”字, 作者的感情已跃然纸上。“伤”字何意呢?首先是表层的, 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 是感慨仲永虽有天赋, 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文中对其父以仲永为获利之资的叙写, 就含有对泯灭天才的人为环境的批评。更进一层, 从仲永的具体事例生发开来, 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不去努力学习提高, 以至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这样, 作者所“伤”的就不再局限于仲永个人, 而是许许多多不“受之天”又 “不受之人”的众人。然而对于人才, 又怎一个“伤”字了得呢?

临川先生在感伤仲永“为众人”的同时, 已经告诉我们仲永如此的原因———“受于人者不至”。也许我们从中会领会出:要想成才, 必须接受后天的教育。只有接受教育不断努力, 才能提高自身素质, 最终成为社会可用之人。当仲永的父亲, 看到孩子“泯然众人矣”的时候, 他是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呢?

现在生活中的“神童”毕竟是少数, 能成才者又有多少呢?多少个方仲永, 被社会吞没。此时感伤又有何用, 如何挽救才是当务之急。神童如此, 普通人自是不言而喻, 相信脚下的路只有一条, 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在拼搏中完善自己, 才会在社会中有自己一方立足之地。否则, 茫茫人海, 平庸度过, 徒有感伤, 无可奈何。也许临川先生意在如此。“受之人”才能成为“人”。

13.怎一个剪字了得 篇十三

合肥市庐东学校

叶维取

每年6月份的高中考之后,一篇小小的作文,牵动着整个社会十几亿人的神经,这恐怕也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绝无仅有的事情了。

作文历来在高中考中以所谓大题而引人瞩目,由于占分比重大(一般为60分),对考试结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每当高中考之后,必成广泛议论的话题,举县举市,基至举省举国予以关注,特别是家有考生的父母家长更为关注。更有好事者在高中考阅卷结束后还要弄出所谓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来给难分高下的争论添柴加火,推波助澜。虽然用满分或零分的极端小概率事件来为各自的立场作证,但都不足以服众,也更难以和无助于改变作文不争气的客观事实。还有一些作家和写作爱好者也纷纷写出同题作文,前来参与助兴;各路媒体也不甘落后,邀请名家名师点评作文,更是各说各理,精彩纷呈。

每年高考之后,有人因作文得高分而跃登龙门,甚至一夜成名,但更多的人因作文偏题、跑题而痛失高分,从而与重点名校失之交臂,扼腕长叹,直至抱憾终身。真乃成亦作文,败亦作文!就这样,小小的一篇作文,承载着国人太多的喜怒哀乐与人生沉浮,牵动着社会和老百姓太多的敏感神经。

那么,这样天字号的第一件大事,其真实状况到底如何呢?一位网友是这样调侃的:出卷的老师秀一下,做题的学生赌一回,改卷的老师胡一次。说的虽然有些偏激,但细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先来看出题。每年高中考的作文出题,一是为了防止猜题押题,二是为了显示独具匠心的创新,都要让出题者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语不惊人死不休,题不惊世誓不休,于是各种出题秀便粉墨登场了。

有“文学秀”。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年高考上海卷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高考辽宁作文题目:《肩膀》;200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以“季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提蓝春光看妈妈》、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还有今年的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江西卷:《你拥有什么》等等,文学味太浓,文艺腔太重,一个个的,似乎不把咱中国所有的孩子都整成空头文学家决不善罢甘休!

有“哲学秀”。如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还有就是“辩证法”扎堆现象。如2010年北京卷: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有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虽然有所收敛,但《科技的利与弊》、《想着拥有还是想着没有》等辩证题目仍然不少。似乎我们中国孩子都是天生的辩证法家、哲学家,可正是这些“辩证法”问题、哲学问题把中国的孩子坑苦了、毁掉了。

也有“生活秀”。如2008年重庆命题作文:《生活在自然中》;2009年安徽语文卷作文题:《生活给我智慧》; 广东省2009年高考作文题:《谈“常识”》;湖南省2009年高考作文题:《踮起脚尖„„》;四川省语文卷作文题:《熟悉》;2010年天津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江苏卷: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密切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湖南卷: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今年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这些题目,貌似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学生真要写起来又有“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无力感和“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无奈感。

还有“深沉秀”,即出题者故作深沉。如20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要求:①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福建卷:根据冯骥才的一段话:“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天津卷: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字以上。你让我们这些既没有受过严格逻辑思维训练,又没有太多生活常识和人生经验而平时只知道拼命做题的孩子如何去面对这些深层次的成人世界甚至是超验世界的问题?

这些无法自由发挥的作秀题,出题秀们似乎还要把荒诞的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每个题目后面几乎都有一段众口一词的提示:“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种貌似微言大义,可以自由发挥,其实没有限制的不确定性是写作的大敌,不仅让人无所适从,还成了写作者最大的思维束缚和心理障碍;而欧美国家的写作训练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看似规定较多,范围狭窄,但写起来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更无顾忌。这就是一种悖论:貌似自由的却最不自由,貌似不自由的却最自由。

总之,这些作秀的高考作文题,空得不能再空,虚得不能再虚,悬得不能再悬,飘得不能再飘,可以用四个词语加以概括:空洞无物,故弄玄虚,不知所云,让人脑残。难怪有网友这样告诫自己的孩子:“只要是书你就得看,而且多看,你现在才小学二年级,到你考大学时,就怕题目古怪得字都不认识了„„” 再来看做题。面对这些貌似自由而又最不自由的作文题,做题的学生又是怎样应对的呢?就是一个“赌”字,是死是活,赌一把结束,谁都对最后的结果没有把握。就以今年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为例。先赌立意:有学生从要关注细节的角度立意,有学生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立意,还有学生从关心他人和社会责任心的角度来立意,也有学生从要立即行动的角度立意,更有学生从要提倡文明礼貌用语角度立意,因为题目中有一个“请”字,当然还有更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立马傻眼了,不知所云,脑袋变成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和写起,更遑论立意了。因为他们有的从来就没见过或者没有注意过梯子,压根儿就没有梯子的概念,你叫他如何去写?或者有人对梯子是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本身就存有疑惑,因为他们家的梯子从来都是竖着放的,不占空间。所以这是一只令人怀疑的梯子,也是让人纠结的梯子,因此被外界讥评为今年最离谱、最“坑爹”的作文题。表面上看是立意自定,其实是立意已定。比如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你敢写一篇与其相反的竖着放的立意文章吗?立马判你离题,甚至零分。这不是公然扼杀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吗?其立意自定不也完全就是忽悠人的鬼话吗?

立意是关键,如果立意赌输了,就将满盘皆输。那么立意正确之后又将会怎样呢?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吗?也未必是。因为以我们现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他是肯定无法进一步论述这样一个问题的,所以都是说一些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正确废话,毫无价值和新意可言,你要考察他们什么能力?你能考察他们什么能力? 最后再来看改题情况。以前也曾听说高中考评阅一篇作文平均也就几十秒的时间,我还半信半疑。直到今天看了新华网转载的青岛《半岛都市报》今年6月15日的报道:“探访高考阅卷现场:评阅一篇作文最快40秒”,我才信以为真。按照平均一分钟 600字的阅读速度,一篇800字的作文还没有读完,就已经评出分数了,这怎一个“胡”字了得,简直就是“草菅人命”呢!你让广大久等久盼、辛辛苦苦十二载的考生情何以堪?面对如此神速的阅卷,如何能保证作文的阅卷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最多是看一下开头结尾,再看一下字迹是否工整,就判出分数了,这跟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什么区别?

鉴于如此不堪而又涉及千家万户和数以千万计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的作文现状,我曾大声疾呼要取消作文和作文教学。有人因此讥讽说是因为我不会教作文才想出这样的馊主意。如果仅仅是针对我个人,也许我能承认:是的,可能真的是因为我的能力和水平问题,而不会教作文。但面对目前作文教学及高中考作文的普遍惨状,说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不会教作文我是绝对不能认同的。即便如此,作文教学更应该反思:确实已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试问:一个让绝大多数学生和语文老师都成为失败者的教学活动,还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吗?我们还要继续陪着少数所谓会教的老师一起玩、一起练下去吗?这个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

不是会不会教的问题,而是作文自身的问题。要像废除八股考试一样废除作文这种陈腐的教学模式和考试内容。有人会说这太困难了!但困难再大,难道我们还不如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吗?清政府不就是在1905年果断废除延续14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和有着700年历史的八股文了吗?天不也没有塌下来吗?

14.初一,怎一个累字了得?作文 篇十四

初一,怎一个累字了得?

“叮叮叮。”这该死的闹钟,我一把把它扔到地上。懒洋洋得爬了起来。

“啊啊啊啊~~~~~~”我呆住了。天呐!7:15了?赶忙洗漱。终于,突破了我的最快记录,6分钟。 我飞的一般在路上狂跑。(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淑女形象了。要是迟到,我就死翘翘了。)从我家到学校,平时走路去都要个40多分钟,该死的老师偏偏又规定在7:40就必须到校。一边走一边埋怨那该死的闹钟,这么晚才叫我,我回去一定要把它拆了不可。哼哼!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位凶神恶煞的老师,板着个面孔,很严肃的问我怎么又迟到了。我无语。(总不可能说我起晚了吧?……)老师让我站到后面墙边去。当时,我真的很恨他。“还有十分钟,八分钟,五分钟,三分钟,哦耶!下课咯!”我自言自语的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确定是我吗?我向四周望了望,果然是我。没办法,跟着老师慢慢走,慢慢走,终于到达目的地--办公室。“你知不知道,你总是在迟到,你一点都没有集体荣誉感。你知道,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漫长听教,我终于逃脱了。

离开老师办公室,我反省了一下自己,虽然成绩不错,但几乎总是迟到。(都怪那闹钟,没准时把我叫起来。回去一定砸了它!)因为考到前120名以内,学校有规定120名以内的同学必须留下来参加补习。意思就是说,比别人多留下来一小时。为了我的成绩,我留下来了。因为每天的作业量很大很大,其次我比别人多留一个小时,回到家里差不多就到7点了,又开始做作业 ,每天都作到深更半夜,第二天早晨总是不愿起来。迟到是避免不了的,从参加补习开始,我几乎都没什么精神,总感觉星星在我眼前转啊转啊转。最可恶的是,每个星期六也要补课,而且是全天候的`补啊!精神崩溃。真的好累!

初一,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么?不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么?不应该是活力万倍的吗?答案是,不应该。现在的我们。几乎每天都爬在作业堆里,奋笔疾书的写写写,似乎有写也写不完的作业……

上一篇: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办班补课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初一作文这就是我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