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精选10篇)
1.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一
幼儿园教学触摸一体机的应用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下一代的知识教育,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更为重要。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不仅教学效果远不如从前,而且造成的粉笔灰污染还会对小孩以及老师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可以获得更好的知识教育以及成长发育,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开始应用新一代的教学应用设备——教学触摸一体机。
那么,幼儿园教学触摸一体机的应用优势有哪些呢: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因为幼儿在学习过程过程中,主要都是依靠单纯的机械记忆所学习的,所以所学到的知识不是特别牢固,而且容易失去兴趣。然而,一
旦有新颖的教学形式,幼儿易被新异的事物所吸引,便形成强烈的好奇心,而利用幼儿园一体机教学是激发幼儿学习的有力措施。
2、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在幼儿园一体机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使幼儿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可以充分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其丰富的表现力,可以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表现出事物运动发展的全过程,使幼儿对所学的知识获得充分的感知,对呈现出的事物的许多特征能进行比较、对照、活跃思维过程,让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直观鲜明,易理解的知识。
3、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以往的幼儿教学过程中,遇到难题一般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这类知识比较远离幼儿生活,无法形象化,具体化地使解释去幼儿,这就给幼儿理解带来了很大难度。而幼儿园一体机教学就可以将几幅小小的多媒体动画片,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地讲解给幼儿,这样不仅可以正确地理解,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应用幼儿园教学触摸一体机,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园的整体教学形象,让教学更具时代感、科技感。
2.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二
1 设计理念
基于电机驱动系统, 综合考虑了电子方面的设计, 具体分析了电、磁、力学、热、结构和电力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车用高密度永磁电机的设计原则, 协同多个领域分析和多层面系统仿真优化设计方案,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依据高密度永磁电机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设计理念的优化, 保证电机能力与逆变器容量的协调运行, 从而为电机运行提供了科学方案。同时, 在此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降低驱动系统的成本。在车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 它极力追求高密度、轻量化和小型化的结构, 这样很容易出现畸形运转, 导致电机峰值转矩运行时发生不良状况——磁路高度饱和、温度升高、转子形变和永磁磁钢累积退磁效应进程不断加快等, 造成设计的不合理。因此, 采用现代电机设计理念, 在提高电机整体结构刚度的同时, 要求设计人员要改善输出转矩的质量, 并且要避开共振点。针对永磁电机的设计, 要合理配置电机本体和驱动装置的能力, 同时, 还要加强对电机运行过程中热能管理的分析, 避免发生变形或出现振动、噪声等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从而确保电机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在设计电机时,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追求高密度、轻量化和小型结构。根据电机设计冷却和散热结构, 确保电机结构能够将热量充分排出。同时, 要做好极限值的设置工作, 要合理选择定子槽数、电机极数和永磁电机绕组的型式, 进而保证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另外, 要追求质量功率密度和体积密度指标。 (2) 电机要有足够的空载永磁磁链, 这样才能提高永磁转矩的密度。同时, 要控制好驱动系统的电压, 确保该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3) 保证电机能力与逆变器容量在整个运行区域内匹配合理。
2 启动发电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
目前, 在混合动力汽车用启动发电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中, 采用车用高密度永磁电机多领域协同仿真与系统优化进行具体设计。其主要步骤为以下3个。
2.1 电机概念设计和结构仿真分析
在混合动力汽车用启动发电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中, 电机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基础。根据电机拓扑结构的集中参数磁路系统模型、电磁热路系统模型和电磁机械系统模型, 快速评估了电机的电磁、热学、力学性能, 电机结构的仿真, 最终采用具体的方案加以验证。
2.2 分析电机多物理场
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多物理场中, 基于电机内部的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的精确性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采用电机本体与驱动电路的耦合仿真, 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电机系统电磁性能的准确性。在电机运行过程中, 综合分析了永磁电机转子的电磁应力、离心应力和热应力的性能, 明确了转子结构的可靠性, 找出了相关薄弱环节。另外, 根据热网络和温度场混合模型, 进一步了解电机导热和冷却结构的具体性能、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电机系统运行的热能管理仿真试验, 有效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精确性, 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2.3 多领域仿真系统的计算
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中, 具体内容是针对永磁电机结构的仿真设计, 因此, 必须要根据电机的主要尺寸, 基于Proengineer软件平台进行电机拓扑结构仿真模型分析, 以确保电机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装配性。电磁性能仿真是基于Maxwell2D软件进行电机本体与驱动电路的耦合电磁性能仿真试验, 以此计算出电感参数、磁密分布和磁力线分布, 在优化设计方案中, 不断提高电机性能设计的精确性, 并分析转子结构的力学性能, 计算形变。在分析转子电磁应力、离心应力和热应力等引起电机转子表面发生变形的过程中, 要找出其中的最薄弱环节并完善, 从而提高转子结构的精确性, 有效改善电机振动和噪声方面的内容。根据电机本体在运行中的固有频率, 分析其振动模态, 从而降低噪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基于多领域仿真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启动发电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的现代设计理念、步骤和原则, 在设计中, 不断优化驱动控制装置, 完善电机本体各部分配置的设计, 尽可能地提高电机整体的刚度, 从而降低系统振动和噪声。在设计过程中, 追求轻量化、高密度和小型化的性能指标, 确保整个电机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同时, 要提高电机关键部位温升和热变形处理, 最终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混合动力汽车用启动发电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黄素荣, 林仁杰, 董顶峰.混合动力汽车用启动发电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5 (22) .
[2]郭明臣.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开发[D].长春:吉林大学, 2014.
3.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三
【关键词】中职教育 ; 物理学教学 ; 理实一体化 ;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42-02
进入中职的学生往往存在学习基础差,叛逆性强,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好的问题,而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出于本意选择中职教育,使其存在着极大的厌学心理。由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违纪行为频繁发生,师生关系的矛盾加剧。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死板,在教学问题上难以给予学生实用的知识,与中职的教育职能背道而驰,也使得课堂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
1.传统教育模式对中职物理学教育的影响
物理学作为工程技术的基础学科,在中职教育中尤为重要,作为一门必修学科,首先需要极高的重视并着力于改革。在传统教育模式的背景下,物理学的教学存在巨大阻力。
1.1影响学习兴趣
所有人都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往往对学习存在巨大的抵触心理,加上传统教育内容的死板和一成不变,难以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很难让学生将耐心与毅力放到课本上。
由于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主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导向,以自我为中心,硬抓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
1.2缺乏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理论课教学,但中职需要着力于培养技术型实用型的人才,这需要具体的知识技能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物理学的教学,更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学生都具有自己的判断力,在课程上传统教育难以提供给学生所需的技能,自然也使得学生对学失去了兴趣,课程教学难以展开。同时,教材与专业和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参照,直接影响了知识的实用性。
2.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是指一种全新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是将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种种缺点,迎合了中职教学的目标职能。
2.1激发学习兴趣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动手进行模拟实验,对物理学的理解和感受更加直观和透彻,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不连贯的问题,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更多得关注到学习上。
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改善课堂的参与情况,将教学中心与主题转到学生的位置,淡化师生间的隔膜,实验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应用反映极为优秀。
2.2提高教师水平
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使教师的实际职能增加了,为了满足更高的教学需求,各种实验操作的代入,需要教师不断去钻研和学习,优化教学方案,提高自身实际素质和操作能力,不断建立和研究出新的实验和技术,从各方面上提升了教师的水平,改善了中职的整体教学环境。
2.3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抽象的理论知识得以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得以呈现在学生面前,往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觉得物理这门学科太难,学不会,而放弃了学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学方式本身,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自己动手验证课本中学到的理论,使得认知变得更深刻,也懂得了这门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在巩固了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朝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3.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操作步骤,实验流程和方法是否正确,切实抓好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将实践运用加入到教学中只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部分,由于学生知识层面不高,基础较差,往往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教师需要在这时耐心引导,建立分組,让学生在内部条件下获得优势互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在运用理实一体化进行教学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后,学期考核评价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样,在考核评价中要增加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判断,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这样做不仅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丰富教学的内涵,对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提升,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社会所需的技术实用型人才,迎合了中职的教学职能,十分适合在中职教学环境中运用和推广。
中职学生因为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中职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正确掌握学习的方式,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获得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踏入社会打下基础,让学校的教学在学生将来的道路上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陈伟.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2,(68):140-141.
[2]李培青.创新与回归:基于创业能力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的考量[J].读与写(上,下旬),2014,(18):214-214.
[3]叶英.合理渗透三要素,全面推进中职物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4,(28):134-135.
4.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四
《山中访友》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山中访友》 课时 二课时 设计人 修改人 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清爽、吟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切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 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作者热爱自然,亲切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 2、班级交流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了解课文结构。 四、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学生读课文,思考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五、练习设计、拓展延伸 小练笔:把自己想像成大自然中的一员。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二、生字全解 本课有些生字容易写错,“蕴”的下面不是“温” 三、多音字 “唱和”中的“和”读作“hè” 四、词语全解 1幽径2德高望重3波光明灭4唱和5津津乐道6吟咏 五、近反义词近义词:精致( )奥秘( )纹理( ) 反义词:挺拔( )智慧( )宁静( ) 六、四字词 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七、仿写句子 原句: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活动设计: 1畅谈生活中怎样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引出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圈出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在自己有疑问处做标记。 3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思考:你从什么地方感受作者的好心情?用“满怀”造句 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和山中朋友情谊深。 小组交流本段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谈谈,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等词语的理解并用岁月悠悠造句 5、照样子学习4到7段。 ①读课文思考:作者拜访了山中哪些朋友?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和山中朋友情谊深? (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体会作者和山中朋友情谊深 ②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比喻、排比、拟人、联想,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并仿写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八、句段特点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老桥比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桥的.古老,也突然老桥默默为大众服务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2、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从联想中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深厚的情谊。 3、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这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采用第二人称。 4、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 九、写作特点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 6、小组合作学习最后一段和第一二自然段的关系,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练习设计: 1、组词 度( )侠( )优( )淌( ) 渡( )狭( )悠( )趟(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致( )奥秘( )纹理( )3、仿写句子: ①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②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③掬一捧清泉,我看到 ,挥一袖清风,我听到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老桥 鸟儿 露珠 树 山泉 溪流 瀑布 悬崖 白云 云雀 落花落叶 情谊深 石头 课后反思 优点:1、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2)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探讨,找出答案。学生有了竞争,就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热情高涨。2、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加强对好词好句的品读与学习。文中有大量拟人排比句,除了引导学生多读,并指导学生仿写句子。3、点拨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不足之处:朗读还是不多,导致有的学生不能够完全领悟作者描写的意境、表达的感情。
5.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五
初中数学“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课题 用三种方式表示函数 年级 九年级上 课时 一课时 作者 李红莉 学校 荣成27中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2.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3.经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2.通过对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的特点进行研究,训练大家的求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同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 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教学方法设计 引导探究法: 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原则,采取“激趣、引思、精讲、训练”的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3分) 出示案例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即表格、表达式、图象法,我们都不陌生,比如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这样写着:一种豆子的售价与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x(千克) 0 0.5 1 1.5 2 2.5 3 y(元) 0 1 2 3 4 5 6 这是售货员为了便于计价,常常制作这种表示售价与数量关系的表,即用表格表示函数.用表达式和图象法来表示函数的情形我们更熟悉.这节课我们不仅要掌握三种表示方式,而且要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方式更好? 设置实际问题引出课题,明确目标 二、探究新知 (20分) 三、巩固提高 (10分) 四、能力提升 (5分) 五、自我检测 (5分钟) 六、设置作业 (1分钟) 一、试一试 长方形的周长为20 cm,设它的一边长为xcm,面积为ycm2.y随x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出来吗? (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y= . (2)用表格表示: x 1 2 3 4 5 6 7 8 9 10-x y (3)用图象表示: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1)一边长为x cm,则另一边长为(10-x)cm,所以面积为: y=x(10-x)=-x2+10x (2)表中第二行从左至 右依次填9、8、7、6、5、4、3、2、1;第三行从左至 右依次填9、16、21、24、25、24、21、16、9. (3)图象如右图. [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可是我们知道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可以到达第四象限和第三象限,这是什么原因呢? 注意:不是因为列表中自变量的取值的原因,而是由于实际情况.函数值y是面积,而面积是不能为负值的.如果脱离了实际问题,单纯地画函数y=-x2+10x的图象,就不是在第一象限作图象了. 二、议一议 (1)在上述问题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当x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请你描述一下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生](1)因为x是边长,所以x应取正数,即x>0,又另一边长(10-x)也应大于0,即10-x>0,所以x<10,这两个条件应该同时满足,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06.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六
《再见了,亲人》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再见了,亲人 课时 二课时 设计人 修改人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设计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感悟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课文的表达特点。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初读课文,感受质疑 1、读课题 2、介绍时代背景 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探究课文前三段 1、读课文 2、学生自学,讨论。3、汇报交流 4、思考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 (二)探究课文后三段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2、指名评读。 一、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朗读,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二、生字全解: 本课的生字中,“谊”读 yì,要注意读准字音。“嫂”字右上半部分是“臼”中间加一竖,书写时要注意“竖”要通到下边,与下边的“又”相接。“噩”字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要注意疏密匀称,将字写美观。 三、多音字 “刚强”中的`“强”应读“jiáng”不能读成”jiàng”。 四、词语全解: 1、战役 2、硝烟 3、噩耗 4、捣米谣 五、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忘怀――忘记 分别――分离 刚强――坚强 崎岖――曲折 反义词:崎岖――平坦 噩耗――喜讯 同归于尽―― 相安无事 六、四字词语: 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 活动设计: 1、读课题,谈一谈对“亲人”的理解和认识。 2、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图片和故事资料 3、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为什么要称为“亲人”。 4、再读课文思考: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选择你喜欢的读书的方式,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吗?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5、学生自学,讨论。 6、汇报交流:在文中找出“亲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勾划)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故事? 根据学生的顺序,来安排三个故事的教学顺序。7.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篇七
一直以来, 变电站站用电源包括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 每个系统采用分散设计, 独立组屏, 不同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 各个供电子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管理。这种分散设计与管理, 存在着诸多问题:
1) 站用变电源难以实现网络化系统管理
由于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等设备由不同厂家提供, 所以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 很难实现网络化系统管理, 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没有统一的监控设备对整个站用电源进行管理, 不能实现系统数据共享, 无法进行站用电源协调联动、状态检修等深层次开发应用。
2) 设备管理的可靠性降低
由于占用所有设备的信息不能网络共享, 对于一些设备的故障和报警不能够综合分析和管理, 不同专业的巡检人员分别管理各个电源子系统, 缺乏对系统的综合分析判断,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3) 重复运用、经济性较差
站用变中各系统设备由不同供应商提供, 缺乏综合性考虑, 造成配置重复使用, 一次性投资显著增加。如:直流电源, UPS不间断电源、通讯电源分别配置独立的蓄电池, 浪费严重;交流系统配置电源自动切换设备 (ATS) , 充电模块的交流输入侧又重复配置, 既浪费又影响设备之间协调运行。
4) 设备维护不方便, 增加成本
由于供应商之间利益与管理的差异性比较大, 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 各个厂家到现场处理问题的速度不同, 缺乏统一性的沟通, 使处理问题的效率降低。
站用变的所有设备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 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 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 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 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2 智能一体化电源设计方案及特点
通过上述对站用变设备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提出了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设计思路, 来实现:第一, 建立站用电源统一网络智能平台;第二, 消除站用电源隐患;第三, 提高站用电源管理水平;第四, 进行深层次开发, 提高站用电源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1) 智能交直流一体电源的定义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指: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生产、调试、售后服务, 通过网络通信、设计优化、系统联动方法, 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智能化设计, 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
智能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包括:交流电源子系统、直流电源子系统、逆变电源子系统、通信电源子系统、一体化监控子系统。
2) 技术优势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并不是对交流、直流等子系统的简单拼装, 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
(1) 网络智能化设计:通过一体化监控器对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通信电源进行统一监控,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网络智能化。支持61850通讯规约。
(2) 对交流子系统进行安全、智能化设计: (1) 进线采用ATS自动转化开关、实现电气与机械双闭锁; (2) 馈线采用固定式安装技术; (3) 统一监控管理, 实现“四遥”功能等。
(3) 优化蓄电池配置: (1) 可取消UPS, 使用逆变器直接挂于直流母线代替; (2) 取消通信蓄电池组及充电设备, 使用DC/DC变换器直接挂于直流母线代替。
3)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特点
(1) 实现对站用电源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对站用电源中的交流系统、直流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 能够合理解决原有厂家分散设计造成的通讯规约不兼容等问题, 提高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程度。
(1) 各个子系统智能监控机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一体化总监控, 一体化监控器1个通信口、一种规约接入综自/调度系统;
(2) 在一体化电源的总监控就可以查看各子系统的电压、电流、开关量等数据, 通过修改系统参数、运行方式、遥控开关, 实现站用电源“四遥”功能;
(3) 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可以提高站用电源综合自动化应用水平。
(2) 提高站用电源的安全性、可靠性
所有设备均采用成熟可靠技术, 其本身不存在任何技术风险, 通过一体化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站用电源的安全隐患。
(1) 蓄电池一体化设计, 避免了UPS蓄电池与通信电源蓄电池维护不精细、损坏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2) 对站用变电源出现的某一处故障进行综合分析, 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 提高站用电源管理水平
一体化电源便于集中管理全站电源系统, 提高站用电源的整体管理水平。由固定维护人员同时管理、维护全站电源, 便于统一调配人力资源;将通信电源、UPS等纳入到整个系统当中, 便于对信息的进行综合分析,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摘要:近年来, 变电所站内系统智能化的要求不断地得到重视, 关于智能化的方案也不断地更新。本文针对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
关键词: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智能化
参考文献
[1]直流系统文件汇编[Z].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 2001.
8.高职课程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探讨 篇八
【摘 要】分析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原则,阐述理实一体化教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等,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职课程 理实一体化 教案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14-03
当前,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在以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职业院校中得到了推广。这种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将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加以分解、重新整合,形成学习任务或项目开展技能训练。在实践训练中辅以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不是按照传统的章节顺序进行讲授,不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因此对教师的组织教学而言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尤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专业实际结合较为紧密,而大多数教材为了保证发行量,编写的内容往往具有通用性,不能满足某一特定专业的要求。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工作方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没有合适的一体化教材的情况下,组织好授课内容和教学进程,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原则。理实一体化教案是针对一体化课程的,因此在文本上就应当做到理实一体的整体化设计。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内容组成,以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的实践性职业活动作为教学主线,将理论教材的各个知识点加以分解、整合,作为实践教学的支撑辅以讲解。因此,应将传统教案中的理论型教案和实践型教案进行整合,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理论讲解和技能训练内容统一安排,形成理实一体化教案。
(二)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一体原则。理实一体化教案并不只是关注构建纯粹的工作任务,还要了解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岗位信息以及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情形和环境,为了避免学生“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这种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脱节的现象,需将实际工作的岗位要求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统一设计,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统一,多种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
(三)教与学一体原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因此,教案要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结合,统一安排,在教案中既要把教师的教学要求体现出来,着眼点是教师教什么以及怎么教,又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出来,着眼点是学生学什么以及如何学。教案设计中需考虑教学的探究过程、教学思路,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学生学习的内容展现了教师的教学的内容,从而体现出教师的引导学习的“导做”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思”有机结合。
(四)教学过程和考核一体原则。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一般采用过程性考核,特别是在技能实操考核评价方式大多采用项目过程性考核。教案的设计也应将教学过程和过程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灵活应用,突出学生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和自我评价。
二、理实一体化教案的组成内容
教案一般由以下基本要素组成:授课题目、授课对象、授课方式、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或步骤、作业练习、评价方式、推荐阅读书目、教学后记等。理实一体化教案的基本组成与传统教案基本相同,但由于要体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与传统教案也有所不同。
(一)明确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学目的与要求。编写教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是教师选取整合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的重要标准。理实一体化教学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教学,因此要有理论知识上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也要有实践能力培养上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同时,职业教育除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尤其在具体的实践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协作精神、创新能力、执行力等方面进行培养,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职业能力,端正职业态度。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是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实一体化教案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的实践性职业活动作为教学主线,有别于传统教案以导入、讲授、练习、小结作为教案编写主线。设计教学活动要结合完成某一个工作任务进行,工作任务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内容组成。传统教案的编写主要是按照课题、章节或单位课时进行,因此是把教材目录中的章节作为教案内容。而理实一体化教案在选取教学内容上,不是按照原有的知识体系和顺序,而是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重新梳理整合知识点,不注重理论的体系化以及深度化,按理论“必需、够用”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例如,在食品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中,将考取资格证书实验项目“果汁饮料总酸的测定”作为学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实践性职业活动的主线,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操作技能串接起来,使学生从学会到熟练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同时把所涉及的必要理论渗透到实验中,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首先,设计“天平的称量练习”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的规范操作,理论知识上掌握电子天平的原理和三种基本称量方法。其次,设计“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学习任务,实践内容是进一步熟练使用电子天平,同时学习新的内容——容量瓶的使用;理论内容是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直接法配制溶液及了解基准物质的相关知识。再次,设计“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学习任务,实践内容要求是熟练电子天平、容量瓶的操作,同时学习基本分析仪器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的使用;理论内容是掌握间接法配制溶液、酸碱指示剂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是设计“酸碱标准溶液的相互滴定”学习任务,实践内容是熟练使用电子天平、容量瓶、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同时学习新的分析仪器——吸量管、移液管的使用;理论内容是理解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的知识。最后以“食醋总酸度的测定”作为学习任务,实践内容要求是熟练使用所有的基本分析仪器;理论内容设计是学习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以及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这样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学生学习起来很有成就感,而且对于高职生来说,理论学习也有了兴趣。为了让学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以“果汁饮料总酸的测定”作为实践设计工作任务,分组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最后进行实验答辩。通过设置实训项目重新整合基本操作,达到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运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生不善于抽象思维,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授,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交替进行,尤其在讲授一些必要的理论时,也不宜时间过长。因此,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语言、思维、动作。如通过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让学生听,但应杜绝“满堂灌”;通过演示教学法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通过提问教学法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示范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及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及学习阶段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所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互统一,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演示、视频音像、示教板、虚拟实验等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发挥其信息量大、生动、直观等特点。必要时也要采用传统的板书等教学手段,如在公式推导、数据分析演算的教学中,发挥其直观性、启发性等特点。在教案的设计中,要灵活运用好教学方法与手段,密切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辅助功能作用。
(四)组织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效果进行评价,而且也是对学生“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是教案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通过提问、答辩、作业、测试、讨论、过程考核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获得教学信息,从而全方位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反思,对教案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时进行调整、补充或更新,使教案能更符合教学对象的要求,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的思考
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对理实一体化教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改革探索中进行思考和改进。
(一)教师认识观层面。从设计的理念来说,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教案设计是全方位的,科学化地编排教学内容是最关键的一点,同时辅之以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案中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来确定。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认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对之有所理解,其次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对教材的章节安排和结构体系需清楚明了,并结合教师个人教学思想和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及认识,形成独有见解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对象的基础及认知特点,设计出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教案。同时,编写好一个教案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教师应在上面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将重新编写教案当做一种工作负担。
(二)学生能力层面。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一系列学习任务中,课堂讲授、实验、实训环节均围绕这一个或一系列的任务进行。由于教师授课时不按传统的章节划分,所讲授与本次任务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技能点并不一定能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特别是没有适合本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的情况下,学生不能仅是模仿学习,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学校管理层面。不少学校在教案的编写上有着统一的格式要求,没有将教案编写的标准纳入到教学督导考评体系里,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编写教案的积极性,理实一体化教案打破了传统的教案格式,(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5页)以职业教育为立足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主线进行设计,在教案基本要素必备的情况下,应倡导个性化、创新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案。学校应对教案的编写开展相关的培训,为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手段、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提供便利,才能使理实一体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做好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充分发挥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国红.课业设计方案:一种值得推广的一体化课程教案[J].机械职业教育,2013(7)
[3]邱舒,王凤.《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建设[J].广州化工,2012(10)
[4]郑峻.高校教师教案质量问题与管理[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5]吕爱华.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3(3上)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84)
【作者简介】谢 洁(1972- ),女,广西梧州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教学与研究、就业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9.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时 一课时 设计人 徐玉莲 修改人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书籍、抽屉、恐怖、瞪眼、魔鬼、苦刑、匪徒”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体会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 学 方 法 设 计 朗读点拨法: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李大钊临危不惧、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读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针对课题质疑 2、简介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研读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 2、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四、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言行和神态的句子,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 2、体会前后照应的好处。 3、从被捕前和被捕时两部分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好处。 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交流自己的感想 2、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二、生字全解: “籍、魔、舅”三个字,笔画多且变化多,要提示学生把笔画写正确, “魔鬼”字的最后两笔不要漏写,“舅”字的上部分的两个短横不要连写。这三个字都不要写得太长。 三、多音字 本课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勉强”的“强”的读音是“qiǎng”不读“qiáng”、“待了一会儿”的“待”读“dāi”,不读“dài”、“被难”中的“难”读“nàn”而不读“nán”;“夹衣”中的“夹”读“jiá”而不读“jiā”。 四、词语全解: 1、轻易 2、恐怖3、一拥而入4、严峻5、会意6、沉着 五、近反义词:近义词: 会意――领会 镇静――沉着 恐怖――恐惧 一拥而入――蜂拥而入 反义词: 幼稚――成熟 含糊――清楚 不慌不忙――慌慌张张 六、四字词语: 不慌不忙、一拥而入 七、仿写句子: 原句: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八、句段解析: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父亲含糊的回答同父亲平常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在严重的局势下,李大钊同志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表现 活动设计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学习“被捕前”的内容:(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 自渎课文,思考:李大钊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你能找出原因吗? 3、学习“被捕时”的内容:(课文的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七自然段) “我“与父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4、学习“法庭上”的内容:(课文的第十八自然段至第二十九自然段) 在法庭上,父亲的表现怎样?为什么? 5、学习“被害后”的内容: 从哪里可以看出全家的悲痛? 6、合作学习开头、结尾的内容: 同桌讨论,课文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习设计: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 待会儿(dài dāi) 书籍(jí jì) 含糊(hú hu) 拥入(rōng yōng) 夹袄(jiá jiā) 2、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________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1、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主要回忆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李大钊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②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九、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十、写作特点: 1、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2、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 3、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板 书 设 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对革命高度负责 李大钊 被捕时 临危不惧 法庭上 安定沉着 被害后 无比悲痛 课 后 反 思 优点: 1、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人物形象时,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对话,抓住文本“热点”与“难点”,打造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一系列阅读活动。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了文本的内核,学生在朗读和探究中受到了教育,学习了写作方法。 2、为了更好的感受李大钊这个人物,感受当时的社会,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李大钊的资料和当时社会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走出文本,去了解更多的背后的故事。课后 要求学生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完成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统一。 不足之处: 在小组进行讨论时,发言的只是极个别同学,还有的同学采取等待的态度,等别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堂上有时出现冷场现象,老师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就越俎代庖。另外,在学生的发言之后,评价比较单一,或者是不够及时。10.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 篇十
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人们穿上轻便漂亮的春装,迎着温馨的春风领略着生机勃勃的春意。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去观察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本课旨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天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设计理念:
1.课程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音乐、文学、舞蹈、自然及朗诵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2.在指导学生用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发现美、表现美到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能力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课堂设计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造型表现带来的乐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审美性。
4.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以鼓励为主,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能够了解和感受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2)情感性目标:感受利用各种媒材,大胆表现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识别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能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并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表现方法的运用以及整体色彩的把握及创新表现。
教学资源:
(1)教师:电脑设备、各种颜色彩纸、工具材料、板刷。
(2)学生:彩笔、各色彩纸、水粉色、有关春天色彩的图片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看一看)
⑴教师说: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春天在哪里?》
(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原有的自然界的体验产生回忆,启发学生的想象。)
⑵教师说:我们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教师用媒体展示春天的画面)。
(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感受春天的色彩。)
(3)教师说: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察、体验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建立在民主、自由与浓厚兴趣的学习氛围中是对生活回忆的推进,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并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主动交流,启思联想,(想一想)
(1)教师说: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一下春天。
(教师启发学生除了绘画方法还可以通过音乐、诗歌、舞蹈等多种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春天,体现学科的综合性,让学生体验、感受艺术表现的多元性。)
(2)教师:可以用你的歌声唱出来,也可以把自己听到的有关春天的故事讲给大家。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它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这一环节是对学生体验、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三、观察联想,合作探究。(说一说)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春天景色的画面,(新疆自然风光)并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
教师说: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
(通过观察,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讨论、探究春天的色彩)
2.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
(有粉红色、桃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教师用色块粘贴在黑板上。)
3.教师出示课题:春天的色彩
四、欣赏感受,拓展思维(赏一赏)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用不同方法表现的春天的色彩。
(1)展示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现的春天的画面。你感觉它像什么?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中“线”的艺术魅力,)
(2)展示用不同形状的点,表现的春天的色彩。你看到了什么?猜猜看,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中“点”的艺术魅力,了解其表现方法,还可以用我们的双手来做画。)
(3)展示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现的春天的画面。你能想到什么,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中“面”的艺术魅力,了解其表现方法,用排刷画出来的色块。)
2.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绘画作品中点、线、面是美术的最基本的语言,有了它们,我们的作品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想一想,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春天的色彩。
(让学生讨论,怎样利用现在课桌上的材料来表现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想到的方法。(教师给予随机性评价,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不同表现方法呈现出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中基本元素的感受、认识与理解,进而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创新。
五、愉快表现,合作做画。(画一画)
1.教师:今天,我们4人小组共同合作,根据你们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想一想,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创新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随机展示有闪光点,有创新的作业,对能共同参与,愉快表现的小组进行表扬)
六、成功展示,教学评价。(评一评)
1.学生展示作业,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以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为主。)
2.教师说: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的画面最美丽。
(1)你认为他们的画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
(2)你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吗?
(3)你们喜欢自己的作品吗?
(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成功展示自我,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七、课堂延伸,集体参与。(动一动)
1.教师说: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用这张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做什么呢?
(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教师并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画,装扮自己。)
2.学生共同合作用春天的色彩来装扮同学,并展示给大家看!
(体会个人和集体力量,享受成功的喜悦。)
3.教师放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学生伴随着音乐自由律动。
4.教师:大自然给予我们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她呢?
(渗透保护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并与他人主动参与、共同合作,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评价:主要采取互评、自评,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1.对造型表现活动是否感兴趣,并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2.能否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
3.能否说出春天的色彩有哪些,与他人共同合作,用春天的色彩表现出春天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设计用教案】推荐阅读:
人教新高二教案学案一体化unit 7(人教版高二英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11-07
设计施工一体化自查报告08-2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范文07-22
2、艺术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09-13
电子相册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10-16
人教版高三教学案一体化Unit 12 Education06-27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