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2024-09-16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精选8篇)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篇一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观河中学 阚建平

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从兴趣出发,学生才能真正学好这一门学科。而在农村,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普遍缺少必要的阅读氛围,家庭里面也很少有藏书。在这几年的农村初中教学中,我觉得他们的知识面和见识无疑比城里的孩子要狭窄得多,因而他们更需要阅读,但是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此我针对他们的特殊情况,作了一点初浅的探索。

一、转变观念,创设氛围。

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是无限广泛的,可以说是海阔天空,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注 意多读。而在农村,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而他们本人也缺少必要的阅读兴趣。农村家庭很少有藏书的,也很少有家长会订阅一些报刊杂志来阅读的,他们空余时间更多的用来看电视甚至打牌,因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一种负面的影响。此外,由于农村中学对考试的要求要明显高于城市,因而一些老师也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许多老师都反对学生读课外书。不理解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是在读闲书,因而普遍持反对态度。在农村中学,学校里很少有像样的图书室,有的话里面的藏书也是比较老的,缺少新书,老师也没有能力在学校找到一本好的杂志,更不用说学生的阅览室了。而在这里面发挥主体作用的语文老师又只是不顾学生实际地让学生去读大部头的名著,导制学生本来就不多的阅读兴趣也消失殆尽。我曾经就调查过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虽然在小学时老师就让他们读好多名著,但是真正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几乎没有,普遍的反映是看不懂,有人甚至就开了个头就再也没有看下去过,外国的名著更是只听说过名字,也没有条件找过来读,偶尔有一个能找来的,也觉得读不下去,因而这项所谓的阅读作业就相当于一纸空文,失去了任何的实际意义。我还碰到一个学生说他们老师还让他们去利用课余时间读《史记》,因为课文中出现了《陈涉世家》,我问他读得懂吗,他摇摇头。他还是班上语文成绩不错的,可以想像班上其他同学的情况。可以相信,他们老师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但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确实不值得提倡。

面对这种情景,我在当班主任时就让学生自己在班上办图书角,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一部分书来,我也从家里拿来一部分书,这些主要是比较短小的文章,避免长篇的大部头的作品。此外,为让学生能读到最新的时文,我又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用卖得的钱去订了几份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报刊杂志。这些杂志由班上的专人保管,在午休或自习课上供学生阅读,通过这些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广泛联系,拓展阅读。

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候,而每篇课文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如仅仅拘泥于单篇课文以及枯燥的分析,就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学生的兴趣锐减。这也不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初衷。我认为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应该就是一个个体的范文,应该“以本为纲”,而不是“以本为本”。这样,才能通过语文课本的教学掌握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去。如果死扣了书本,那是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做法。因而,我们就应该以课文为中心,将课文内容辐射开来,就已有的条件,广泛联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讲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篇较深的古文的时候,先将当时的历史情况作为本篇课文的背景知识在课堂上讲一讲,同时鼓励同学课后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有兴趣和能力的同学也可以看原著,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当然这一工作最好放在上一学期结束时布置学生假期完成。课文讲完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蜀相》,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诸葛亮当时临表涕零的心情,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又学到其他内容,同时对课文也加深了理解。理解了课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三、利用条件,自找“食粮”。每年都有许多节日,尤其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的民俗和民情,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更是留下了许多有关的诗词歌赋,这也正是语文这门学科中所必须学习的。而在农村,有很多传统的风俗和习惯保留得比城市要完整得多。有些习俗同学们只是知道,但是不理解。不管他们关注了,或者还没有关注,但他们对这些节日所蕴涵的文化还是很感兴趣的。现在国家将几个传统节日当作法定假日,电视里每到此时也制作了一些节目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作为语文老师,实在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找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来阅读,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苏教版语文书上选了沈从文的《端午日》,中秋诗词更是有好几首,而关于过春节的习俗的也选择了刘绍堂的《本命年的回想》,这些文章都很好的介绍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其中,春节正在寒假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调查。在放假时,我便布置学生找有关春节和元宵节内容的诗词和文章。开学后交流时,有同学找到了有关“年”的传说的文章,有王安石的《元日》诗,还有其它的各种文章。交流后同学们都感到大开眼界,知识大增,兴趣也大增。

另外,各地还有本地特有的人文和历史资源,这也是学生阅读的资源。如我们学校就组织学生去南通本地的啬园(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墓园)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于是,我先让学生去了解本地关于这个园的命名的来历,了解张謇在我们南通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去玩了之后,我又鼓励学生利用星期天去南通找张謇遗迹,同时我自己也找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和文章,推荐给同学们阅读了解。同学们有目标地读了,对南通的历史文化兴趣大增。

四、积极引导,让其表现。

学生在有了许多课内和课外阅读后,都会有一种表现欲,要显示自己知识的 丰富。但农村学生的特点,又使他们羞于表达自己。相信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都有这样体会:学生,特别是男生,大多是很腼腆的。他们想表达又不好意思表达。对此,教师要加以引导,适当地让他们表现,确保他们站起来就有话可说,给他们表现的舞台和空间,满足一下他们小小的虚荣心。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交流的方式,如前面所说的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以组织课外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比,读后感征文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去表现。他们会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记得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一个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的同学,有一种想表现又有点不敢的意思。于是,我就主动请他来回答。他果然是有充分准备的,这次回答得非常好,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以后的课堂上,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成绩也有了一定提高。

正如叶圣陶所说:“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阅读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经常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2.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篇二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所学教材

陈旧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好课,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全盘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直接记笔记,把结果摆给学生,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依赖性和惰性。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把这个顺序倒过来,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文本,进行自主性阅读,并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课。

在中学语文的阅读课上,我们要让学生读懂文本,如文章写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的,文中的哪些语句含义深刻,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还要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本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文中情节,其意图是什么,更高层面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编者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选入本书,又为什么要放到这一单元,经过这样的三重阅读后,相信学生一定会吃透教材,教师再稍微加以引导,就会完成教学任务。

二、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

引导学生合理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合理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激发其阅读兴趣入手,鼓励其主动地去搜集一些好的读物去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知识性大爆炸的到来,各方面的信息特别多,所以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对信息和书籍进行筛选,分清楚哪些需要精读,哪些只需浏览即可。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粗中有细的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最好能写出自己阅读此书的感想。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我来学习,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我以后写作时要避免。最后,对于一些经典的美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大声朗读中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用心体味其中的语言美、韵律美。在这三点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举办一些读书会,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推广个性化阅读。

三、中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创新阅读

中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中,提倡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对文本形成一定的认知,然后进行合作研讨,通过读书会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读书心得,最后让学生自我总结,形成个性的创新的阅读成果。这一阅读方法笔者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收效明显,阅读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个人理解并把握文意的过程,最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边读书边作上标记,最好能写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大家一起研讨同一文本的时候,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深化理解,质疑启发其形成自己的个性阅读成果。教师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扮演的是总导演的作用,不但要安排好整个流程,还要适度地参与讨论,及时纠正一些过激的观点,或者当讨论进入泥沼时,多提供一些讨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该提起注意的是,在整个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讨论会完后,还要让学生把这次的讨论心得形成文字成果。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中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诵读习惯的培养

很多知识都来源于记忆,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课本中的优美词句,都会让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一些优美词句,让他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当以后写作时,这些积累均可以喷涌而出,从而很好地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当然,诵读的内容也不能太过随意化,最好可以参照新课标或国家教育部规定的30本必读名著和70本参考名著读本。

五、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举隅

1. 中学语文教师在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书籍时,一定要注意所选取的书籍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阅读。

如果太简单,那么学生读起来兴趣不大;如果太难的话,学生又读不懂,挫伤其阅读兴趣,以后对读书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我们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尽可能地为其推荐适合其阅读的书籍,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

2. 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每当新接一个班级时,都会给学生上一节鼓励他们的阅读课,并要求学生为自己订好阅读计划。每堂课开课前,我都会让学生来为大家阅读名家名作,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品味,学生在长期坚持之下,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自己的读写能力。

3. 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精读和泛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学生需要大量的精读来培养语感,只有语感培养出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大的增长。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样积累足够了,才能更好地促进理解能力的提升。为了保证学生阅读的量,笔者每天要求学生至少读一篇文章,并从中摘抄到八个左右的好词、两个好句。

综上所述,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也有很重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所学教材,引导学生合理阅读,在阅读中创新,还要提升学生的诵读习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我们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而中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五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篇三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在阅读教学加大“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也就是对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学生能从整体感知文本。

个性化阅读是相对于共性化阅读而言的,所谓个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指“有独特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征的个人特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说明了阅读活动个性化的基本特点。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 语文个性化阅,,要避免原来的对文章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我们要认识到,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一种基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等,不同于作者创作的“二次创造”活动,因此其认识和感受必然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个性得以释放和发展。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首先要选取合适的阅读文本,除了现行的语文教材,也可以选用适合本阶段学生阅读水平的书刊,如选取《读者》《意林》杂志上的相关文章。教学过程可以采用“通览全文-初步感知-局部突破-训练语言-认知提升”的教学步骤。其基本形式如下:

通览全文: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或者默读,熟悉相关文本,获取初步印象,即文章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认知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初步了解作者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发现文本的内在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一环节,学生会形成对作品的初步印象,教师要提倡和鼓励阅读理解的多元化,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理解和体验,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解读结果。为保证学生对文本自由、个性的解读,教师应该多导引,不急于下结论,不必对学生作过多或过细的规定要求。

初步感知: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的主动参与,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和作品进行交流、对话。这一环节,我们要让学生把第一环节已经形成的阅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不同的阅读感悟,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常理,老师都应该应给予热情的肯定或鼓励,消除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紧张心理,推高阅读兴趣和感知能力。

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的异议和重难点,尤其是多元的阅读感受,要抓住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比如学习完《愚公移山》,有的学生认为,“愚公傻,为什么不考虑搬家”;有的学生学完《背影》,提出父亲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展开讨论,对学生认识的偏颇与不足合理引导,在鼓励学生思考的同时,提倡真善美的价值观。既不选择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一棍子打死”,也不应以“阅读就应该多元化”而回避,应该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这既是阅读技巧的指导,也是阅读能力的练兵。训练语言: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词句、精美的细节时强化对学生字词句的能力训练,比如用文中的写作技巧当堂作文或说话;或者进行联想和想象,对课文改写、续写等,以提高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认知提升:教这一环节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与交融,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体会文本的核心内容与人文价值。

4.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篇四

古人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阅读可充粮抵寒,可作良朋益友,可为心声代言,几近生命之全部。可见,阅读能让我们的人生充实、高尚,能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充满发现和欣赏的快乐。正因如此,我们先人以及今人都不忘推崇学子博览群书。如今充斥在语文中考和高考中的阅读题,就在佐证这一点。今天我想就攻克阅读这门学问和我的同仁们谈谈我的一些浅见。

一、巧妙运用趣味阅读。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第一任老师。要想让某人真正从心里接受一样东西,就必须先让他先喜欢它。所以如不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可能主动去读,去品味,去求知。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先行者,是揭开书籍神秘面纱的第一步,是叩开语文大乐章的入门曲。

教育学上说孩子进入中学,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思考问题上、处理问题上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也有了自己的审美情趣。虽然不免有些稚嫩可笑的成分。但此时如果我们教师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即便只是一丁点儿,还能利用这样的尊重合理地诱导他们,那对于阅读能力空间的提高将是无可限量的。那么提高阅读兴趣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最简捷的方式莫过于教师在课堂上多择取一些适合他们青少年口味的作品讲解,譬如故事性较浓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小说)、科普性较强的(《人在地球上能活多久》等),其实说实话,别说是孩子们了,我们大人也喜欢的不行,不是吗?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把自己爱读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说喜欢的.原因,再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教师在内)都参与其评析,做到谁的心里都有醍醐灌顶、满载而归之感。

记得一次有位学生介绍小小说《桥》,故事很简单。一场突来的暴风雨引发了场具有灭顶之灾的山洪。一位老人为了让村民尽快、顺利地穿过唯一的出口--独木桥,脱离险情,毅然带头做出了一项决定:排起长队,鱼贯而出,是共产党员的排在最后。队伍有条不紊地前进。忽然老人从队伍中扯出一位小青年,大声呵斥他有辱党性的行为,并命令他排在群众的后面。后来村民们获救了,可他俩却因未来得及过桥而双双被大浪所吞没……第二日,河边蹒跚来了位老妇,原来她是来祭奠的: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自己的儿子!讲到这里,那个学生已情到深处,潸然泪下,他说之所以喜欢这篇文章,是完全被老人无私的精神给深深打动了。其他同学参与进来,各抒己见。有人肯定,有人赞赏,也有人说老汉太傻,害了自己不说,还搭上了儿子的一条命,让老妇人余生黯淡,孤苦伶仃。此时,我适时诱导学生注意小说中平淡却不乏深情的语言,感受“共产党员”这金子般的四字背后所蕴藏的光辉真谛……

类似几次尝试下来,既让学生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又能实现师生的双边互动,可谓真正融入了教育学家刘国正所描述的“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也应该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的境界。学生不但被激发了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还产生了对书籍深深的“情结”,为下一步阅读层次的拔高做基础。

二、深化整合求知阅读。

当然,第一阶段兴趣阅读的训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知识性范文的阅读同步,只是主次有所不同罢了。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奠基,那么这一阶段则是主心骨,是关键。而学生借着第一阶段打下的阅读基础和兴趣,便可轻松地迈入这一层次的学习。教师适时往他们干涸的心田浇灌知识的“甘霖”,而最理想的也是当仁不让的工具便是课本。因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经典性的、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俱佳的作品。教师可以有所侧重地详细讲解,同时摒弃传统教育法中一贯“蜻蜓点水”,只对琐碎知识进行重点讲解的教法。对精要内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整理概括和综合分析;并对范文中某一突出意象反复阅读训练。

例如在讲解鲁迅的著名小说《故乡》时,可以抓住它非常有特色的叙述手法--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浑然交融,对于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可设置相关习题训练和巩固、消化,如鼓励学生找寻其他记叙类型的作品中存在的叙述手法。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场景忽而在学校,忽而在医院,忽而回到过去,时空的转换,情节的交错,如何合理地出现在一片短小的文章中,不觉突兀,必然涉及到多种叙述手法的杂糅。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理清脉络,展开比较,这样可让学生强化知识点,积累经验,学会运用,以便“百战不殆”!

直接点说,学习一定要讲究思考。孔子不是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吗?这样做的目的也无非如此,即力图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以求给他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吸引他们的理解欲望,直到对阅读中的某一技巧熟练掌握。长此以往,举一反三,阅读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对许多优秀作品也有了感觉,并能理解、欣赏了,可谓受益匪浅。

高尔基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怕是经过范文的“示范”和精神的一番洗礼后,学生已经悄悄跨上了好几级台阶了吧?

三、利用“空白艺术”,推动赏读。

空白艺术,是新兴在教坛流行起来的字眼。它是指作品中作者欲言又未言之处,是作者“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将露未露,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弦外之音。

要让学生准确巧妙地运用作品的空白之美,挖掘作品的内涵,有效地进行赏读,对于教师宜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把自己领悟出的情感传染给学生。

教师要敢于有感情地范读,这能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这样做无异于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感性的种子,它一定会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下发芽,即使只有10%的学生受到触动,那也是一份可喜的收获。记得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寿镜吾先生朗读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让少年鲁迅深以为先生所读的“这是极好的文章”,正是老师将阅读的快乐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有了阅读是快乐的感受,继而以后才会迷恋文字,品味语言。这种影响,有时会长达一辈子。

就拿高中课本中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来说说吧,教师在朗读时语调若渗透进悲愤之情,更易让学生体悟到英雄惨遭屠戮的悲愤和惋惜,感慨时政的黑暗与鲁迅的一腔不平。讲解主题时便因此得心应手了许多。

(二)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自由联想领悟作品真谛。

元曲中有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颇有透入骨髓的凄美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师在着重介绍其中凄凉意境的同时,可辅以画图,配置感伤音乐,或者让学生根据意象绘出相关图画,顺利进入情境,领悟“断肠人”的情思。这情思虽没直言,但“断肠人在天涯”六字所透露出的悲苦已力透纸背。“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怕是这物是人非之哀,天涯游子之苦李清照的“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吧!它就是词作中所蕴含的“空白之美”,也正体现出这首词不朽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学生借助这首词的空白之美,培养语感,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想象能力和创造欲望,更深一层地顿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了这首词的主题。

总而言之,一切以学生为本位,为审美主体,教师只是一枚指南针,为学生指向所要到达的彼岸,但掌舵的依然是学生。所以结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进行教学,科学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发他们的发散思维,教会他们勇敢而自信地“掌起舵”,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诗人海子说他要为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也要为陌生人祝福,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把自己的所有企盼和祝愿都寄予给幽邃迷人的大海,蓦然回首,那一切祝福就犹如春花般灿烂绽放。如果可以,我希望也坚信--经过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与配合,在面对中高考时学生能够多几分沉着和自信,少几分怯懦与茫然;到时我们也会欣喜地说:面对阅读,春暖花开!

5.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篇五

摘要:阅读是人的一种自由的又充满着智慧的享受,人们在阅读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不能靠满堂灌,满堂讲来实现。学生要学会阅读方法,成为阅读的直接者,教师则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平等对话关。本文就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生活、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喜欢语文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阅读一直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语文学习中的关键、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各方面的阅读,了解到古今中外悠久的文化历史,感受生活。然而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仍旧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弊端,学生不能很好地从课堂中获得阅读的知识和能力。传统的语文课堂大多是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亦或者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片面的只专注于课本上的阅读篇目进行讲解,学生即使学到一些方法也得不到很好的实践。因此在新课标下,中学的语文阅读课堂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优化,以达到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一、实现教学角色的互换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整堂课就是老师在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是否理解、是否学会运用不能知晓,学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老师也觉得自己讲课很辛苦却又得不到回馈。因此,首先要转变课堂中学生和老师的相处方式,学生和老师形成平等的关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要让学生在实际教学当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问题、头脑思考问题、知识去解决问题。

新课标反复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个体阅读,而阅读的最初感觉只有学生自己去阅读了才能够感知,是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不能够代替学生。每个学生的看待事物的角度、经历、知识储备和不同,面对同一文本,初次接触的体验也会有不同。从文本解读来说,每个学生都可能会产生创造性独到的见解;从课堂气氛来讲,每个见解都有可能引起课堂的波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关注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体――学生,教者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初感。在尊重的前提下,恰当引导,使学生最终形成完善的文本感悟,在不断地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对文本感悟能力,最终提高鉴赏的水平。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要求统一课内外阅读,不局限于课本中出现的文章。学生要学会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实践,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要做好自主学习。在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阅读,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课后要通过阅读教材外的数目来巩固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学会知识。

首先,在教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们在课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在课堂上减少冗长而琐碎的文本分析,以传授方法和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感悟。

其次,让学生去寻找与所学内容类似的课外阅读篇目,学会自己查找相应的资料、积累资料,学习写摘记、筛选信息等。在阅读的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学会小组交流,尽可能地复述和谈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将在课外阅读的书目带到课堂当中与同学进行分享,或者进行一定的小组演示,自己作为一个施教者来向同学传授自己的方法。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情境教学

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1.激发情感。只有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的良好成材环境。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对于每个学生对文章所做出的合理的理解和认识都予以肯定,鼓励他们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

2.融入情境。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引入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情景式的教学可以将与阅读相关的音乐和表演或者其它艺术形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学会阅读,更学会去欣赏美的艺术。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用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进行语言交流。

(二)多媒体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不单单局限于黑板板书。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可以使声音图像和教材中的文字相结合,全方位解读文本,变抽象文字为可以感知的声音和图像,直观形象的激起学生的感官感受,使学生更快进入阅读情境,体验文本情感。

多媒体可以更多地让学生欣赏与所学文本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加便利的使用网络资源。在日常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使用,一方面给课堂带来了属于课外的声音和画面;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五官的直接感触,让学生更清晰明白的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的能力。

一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堂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但靠老师或者只有学生自主没有老师的指引都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作为教师应当调动一些有利的设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知识,在课外可以加以巩固,真正的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6.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六

语文阅读教学又称讲读教学,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的,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完成的.就乡村普通中学而言,在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的背景下,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用近十年的时间来学习语文,却仍然是实用性不强,学习不管用.这些年来,不断有新的语文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但是效果仍然不太理想,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感受.

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分析轻语体.大多数阅读课基本上是从分析词语、句子到分析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把一篇篇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的分析讲解挤调了学生读书、思考、体悟的时间,学生获得的只是结果,使阅读失去了本有的灵气,也磨灭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二是师生角色的错位.阅读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带有较强的个性差异,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人”地位往往被剥夺,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凭着一本教参、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用单一化的教法代替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只能机械的接受,没思想的辩论,没感情的对话……语文课又何来兴趣,何来情味呢?

<二>.课堂教学中“满堂问”现象严重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相当盛行,近年来来出版的各式各样的中学语文教案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的教案就是这样设计的,应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提问设计”对避免“满堂灌”的现象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教师没能驾驭教材,不是教材“为我所用”,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课文里有什么就教什么,一篇课文提出一大堆问题,在课堂上弄得热热闹闹,并把这种教学看成是启发式教学,使得“提问设计”走入了“满堂问”的误区,其结果不但不能强化学生思考,深刻领会课文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和从文章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指导性,针对性

受错误的习惯思维的阻挠和制约,课外这些阅读遭到部分农村家长的反对,以为课外阅读是“边角料”.另外受自身阅历、见识等水平的局限,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着好坏不分,盲目阅读的情况,还有的是因为课外阅读过宽而感到困惑,哪里是他起步之处,又该如何迅速出发,怎样驶向知识的彼岸……这些免不了会感到茫然和不解,这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是缺乏指导性的,是需要好好指导的.

征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这种现象: <一>尊重个体差异,展开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所以,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中心时可以这样说:“课文的作者为我们虚构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图景的目的是表现他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局限性,同学们认同这些观点吗?”学生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认为他这是以一个文人的方式来唤醒人们早已快对美好生活失去信心的心,还大家一片安宁的土地.”有的说:“我深深为陶渊明的勇气所折服,他不像现实中的某些人只知逃避责任,要知道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啊!”此外,在个性化阅读中还可以采用突击重点的阅读方法,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

<二>.设计中心问题,克服“满堂问”

设计一两个中心问题可以牵动整个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能打破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引出课堂教学的高潮,使课堂教学节奏不在是平平而过而是张驰有致,富于变化.教学目标也会被这一两个关键的问题拎出来,摆在显著的地位,真正把课文激活了.

要设计好一两个中心问题,关键在于“吃透两头”.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现状,研究离学生已有知识最近并能根据已有知识推导、引申出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依据两者的最佳交汇点设计提问就能促成学生已有心理水平与新的学习需要矛盾,形成最有价值的学习心理活动.另一方面,要善于在教材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注意抓住课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

当然,设计一两个中心问题并不意味着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只有一两个提问,其他的提问或诱导、或过渡、或检查……都以各自的作用而存在,但他们都是次要的提问,应该为主要的中心问题服务. <三>、强课外阅读指导,促进课内阅读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大量洋溢着浓厚人文精神的优秀课外作品,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让学生从中吸取充盈的人文精气,以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让学生进行“主体的自由阅读”追求较高的阅读效率.将课外阅读纳入正轨,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

(1)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教师可按年段安排,根据学生年龄、兴趣、理解能力及结合教材编排,制定计划.如七年级可指导学生阅读:

1、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国现当代童话、寓言等,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等;

2、蒲松龄《聊斋》、鲁迅《朝花夕拾》朱自清、老舍、现代作家散文选集;

3、适当安排了解一些古代诗人、诗作的了解学习.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欧阳修、王安石、陆游、李清照、辛弃疾、陶渊明、曹操等;初一暑假: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高尔基《童年》.

(2)指导阅读方法:

①内容指导

阅读长篇名著,要注意书中各个人物、主次要人物分别是哪个人物最精彩,通过哪些故事情节来表现,如看《水浒传》,“武松”这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定是景阳冈打虎,杀嫂祭兄、醉打蒋门神.

②读写结合

读书要做笔记,动手动脑,教师可定时抽查学生的笔记,以督促学生养成习惯.

7.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篇七

一、研读教材, 确定目标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读教材, 把握文本的主旨和写作思路, 围绕教材中可开发利用的文本教学资源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 全靠目标来导航。因此,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确定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春》的教学目标是:1. 抓住景物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 领悟作者喜爱和赞美春天的情感。2. 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目标是:1. 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2. 如何抓住人物个性刻画人物。

二、整体感悟, 领会主旨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句和关键词, 通过整体感悟把握文章主旨, 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写作是讲究气势的, 整体把握课文才能追随作者的气势, 才能深入的理解文章。这一方法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中用的较为成功。我通过速读课文并展开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然后采用抓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梳理了小说的思路: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初步感悟了小说的主旨。

三、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或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化学生, 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师生间出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 我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特定的情境, 进入忘我的艺术境界。教学中, 教师应始终扮演作者或主人公的角色, 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 才能动之以情地感染学生, 使其动之以情地投入到阅读中, 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一方法在我教《心声》一课时实验的较为成功。在教学环节中我在以情感打动学生的基础上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李京京, 在上完示范课后想对老师说什么?假如你是李京京的同学, 你会怎样对待李京京?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此刻学生个个热情高涨, 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了主体活动之中, 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树立问题意识, 实现创新阅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在明确目标, 把握主旨之后认真研读文本, 围绕目标提出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设法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勤于探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在新问题不断提出不断解决的过程中, 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创新。如:《在山的那边》课堂教学中, 学生提出了“山”和“海”指什么?为什么山铁青着脸?怎样理解“信念凝成的海”? 等问题。教师对他们的提问一一鼓励后, 顺水推舟, 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步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 经过十分钟的讨论问题的答案已水落石出。学生已明确了事物的象征意义和关键句的含义, 此刻教师引导学生顺其自然的把握诗歌的主旨后再用启发式提问:“我们还可以赋予那些事物怎样的象征意义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奉献的人生;月光象征光明 ; 手绢象征友谊……”这样在不断探讨中实现了阅读的创新。

五、合作学习, 培养潜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和领悟文本的过程中, 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此时教师要适当调控, 选择与本节阅读课目标吻合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培养其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这种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也使学生在不断合作中养成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提高其阅读能力。

六、类文拓展, 扎实巩固

在课堂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应及时选择与探究的文本类似的文段进行课堂阅读拓展训练, 既利于检测教学效果, 又便于巩固阅读方法。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进而通过拓展训练实现人文因素的熏陶。

七、总结收获, 适时评价

在课堂阅读教学结束时, 教师应指定学生及时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方法, 获得了那些启示, 悟出了什么道理。并说说今后读类似文段应该怎么读。这样不断学习不断总结,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和感悟能力。期间, 无论学生总结是深是浅, 教师都应给予鼓励性评价, 对学生出现的偏差, 教师在巧妙纠错的同时鼓励他敢于总结的勇气。这样能使学生获得自信, 能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使课堂阅读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篇八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

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过于注重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相比,现代化的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但是,目前我国中学逐渐出现了很多具备科学性的教学形式在课程改革的掩盖下发展成为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固定程序。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很多教师过分注重研究课堂教学形式,讲究标新立异,生搬硬套地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新教学形式的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但是对课堂效果进行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课堂效率的严重下降。尤其是现在很多教师主张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教学,表面上给学生一种十分积极热情的感觉,然而实际上却严重忽视了对阅读文本本身的深入探究和学习,从而使得阅读学习停留在一个相对浅显的层面,以至于学生无法学习到深层知识。

1.2 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

在不同的阅读背景下,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感悟,所以,阅读理解是无法通过使用标准答案进行判断,应该注重学生的個性化阅读感悟和自我理解。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文本,其实在一定的正确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具有深刻内涵且层次清晰明了的文章。所以在强调学生发展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文章的深刻内涵和文学意义。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关注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吸收,还要注重文章的人文主义情怀和价值取向。学生与文章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的,具有开放性的,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正确阅读和理解文章。但是目前,我国中学部分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多元解读,导致出现歪曲和偏差,忽视对文章价值取向的积极引导,最终造成文章的真正价值遗落。

1.3 过分注重阅读的自主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中学教师在进行个性化也读教学过程始终存在着一种非常模糊的界定,自认为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和自由化。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直接丢弃了教师使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引导,直接让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性,从而替代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上,可以自由进行讨论,揪住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反复讨论讲述,随着自己的兴趣阅读,最终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就像是一个旁观者,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简单的评价,却严重缺乏合理性和明确性。这种带有偏差性的个性化阅读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形式化歪曲,甚至可以说是对学生的放任。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教师注重课堂氛围,也不是开展民主化的教学课堂,这样的认识偏差,会严重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所谓课内外有机结合就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有利的阅读资料,积极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中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基本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几乎很少认真阅读课内文章,更别说课外阅读。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树立良好的阅读理念,以此督促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还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将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切实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课外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辅助课内文章教学,为个性化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中学语文阅读并不是单纯地需要学生看文章或者是读文章,而是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学会创新思维。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成长,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具有明显差异,这种个性化差异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所凸显。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并根据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想要全面实现个性化阅读教育,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积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和方法,进行自我探究和文章解读,从而真正意义上领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情感。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才是最好,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阅读中,学会和作者进行换位,切身感受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情感,以此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2.3 合理使用课堂评价方式

教师必须积极合理地使用课堂评价方式,以此督促学生学习,完善教师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进行适当地评价,还有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也要进行积极地评价,以此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堂评价方式的而高度重视,巧妙地使用课堂评价方式开展个性化阅读。不仅如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向导性、适时性和过程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整个过程有效监控,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以此激励学生认真阅读,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4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堂对话

课堂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主要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有学生和文章之间相互交流,从而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流露出来,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堂对话应该始终贯穿于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是一种所谓的精神交流,不仅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还能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作者简介

何守森(1990-),男,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渤海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王虹(1990-),女,辽宁省海城市人。现为渤海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作者单位

上一篇: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下一篇:孝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