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专题读书报告

2024-07-11

02专题读书报告(共6篇)

1.02专题读书报告 篇一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XXX

学号:712086192010 年级: 2012秋

学习中心:象山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政治经济读书报告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本书主要讲的是我国的政治经济问题,书中提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及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等章节。

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是在前苏联基础上实行农村、城市各有全民与集体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各有侧重,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国情,但是,无论是从接下来的1958年“大跃进”,还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来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现实生产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种损失,则是巨大的。邓小平最初在1987年就指出了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提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思想,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实行“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设想,這樣就逐步地为市场经济的形成与确立准备了条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着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富有效率、充满活力、健康运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实践,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和实践平台。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说下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控,也就是宏观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块,但是也有必要地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道德引导等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于实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从经济政策上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来进行调控,其中货币政策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汇率政策;辅以法律和行政监管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的辅助干预和调节;再用“以德治国”以道德规范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矛盾。这几种调节和干预经济行为的手段,相互配合,协调运用,使市场经济有序的运行,发挥它的积极功能,抑制它的消极效应,形成了现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收入和财富分配是经济理论永恒的研究主题之一。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不仅决定着社会各成员的物质福利水平,而且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制度和政策,本身又体现着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同时,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当前,一方面西方国家过高的社会福利成为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公民的平均福利水平仍然偏低而丞待提高。因此,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我们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到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课题中去展开,就此而言,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认为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呈“橄榄球型”的,就是中产阶层占大部分,富裕和贫困阶层各占一小部分。调整收入分配方法有多种,如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不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人力资本参与初次分配的比重;鼓励劳动者以资本、技术、专利和管理等参与分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致富,拓宽经营性收入来源;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积极落实国家税收改革政策,推动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国有土地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控制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等等一系列措施,正在把收入分配调整到健康发展的运行轨道上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新世纪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所要完成的重大课题,那就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一般说来,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和措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建立。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国家一项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制度。一个良好的保障制度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的明显的。主要有这几点:第一,稳定了人民生活,保护了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二,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第三,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了社会安定,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不严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的,即使在城镇,也有不少居民依然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外。到2006年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分别只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66.3%和55.6%。而且,从长远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将承受来自三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是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是我们党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一定能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插上一对翅膀!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政治经济学课后的一些所悟所感,通过学习,我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层次、更加充分的认识,读书报告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予以指导改正。

2.02专题读书报告 篇二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关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认识报告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进与我企图回答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是古典主义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已然渗透进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共同构建的庞大经济学体系。任何只关注劳动价值论问题的企图是注定不能成功的。由于我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把握尚无法达到能够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水平,因而在此篇报告中,我将不去探究劳动价值论在整个政治经济学框架中的基础作用以及这一基础成立的条件,更不会采取批判性的眼光提出对它适用范围与现实意义的质疑。仅希望就我从文献中所了解到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历程和我在阅读文献中所产生的问题作一个粗略的概述。鉴于我的政治经济学水平实在难以胜任系统论述,故而在报告中出现谬误与偏颇是难以避免的。对此,我希望得到导师的悉心纠正,指出认识上的缺陷,以求在未来的学习中尽力弥补,有所提高。

一、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进:

配第在《赋税论》中首次提出“劳动价值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是配第陈述劳动价值论的经典名言,阐发了财富由土地与劳动共同创造的观点。其后的法国重农主义将财富的产生更多地归因于土地,雅克·杜阁(1727—1781)甚至提出:“土地永远是一切财富首要的、唯一的来源。”(《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虽然重农主义者对农业的深入研究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劳动在创造价值方面的作用,但关注土地这一自然要素的研究者们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劳动价值论,这一任务落到了亚当·斯密的肩上。

1776年,亚当·斯密从商品生产的角度考察商品社会,出版《国富论》,奠定了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斯密指出,劳动是产生财富的唯一源泉,“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斯密同时断言:“在资本的积累和土地的占有出现之前的初期野蛮社会里,为了取得不同物品所需付出劳动量间的比例,似乎是这些物品之间交换尺度的唯一依据。”

然而,根据斯密的观点,当利润、地租与工资与劳动者收入并列出现时,商品的价格(斯密所认为的全部交换价值)由以上三者按其各自“自然比例”进入各商品的“自然价格”,成为“三个基本源泉”(《国富论》第一卷)。也就是说,利润、地租与工资“加总”之后,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以我的理解,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倒退。

41年后,大卫·李嘉图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继承了斯密的研究,从而确立了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劳动价值论体系。大卫李嘉图认为产品的价值部分地属于资本家,而又部分地属于劳动者。但这样的分割并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值。对于稀缺商品来说,其价值由“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它所需要付出的劳动量决定。这一虚构的劳动量与生产这些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之差,由地租吸收。而与实际耗费劳动量相对应的这部分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利润。

李嘉图的这一理论,将亚当·斯密的“加总法”转变为“分解法”,从而坚定了劳动在决定价值过程中的绝对作用,同时又试图解释资本利润来源的问题。李嘉图对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作了区分,认为资本属于“过去的劳动”,但它并不创造新价值,只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给生产物。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当李嘉图将国民经济当作整体看待时,他认为资本全部转换生产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即劳动者以工资作为表现形式的购买力。于是,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出现在他的面前,其一,如果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是等价交换,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利润问题;其二,如果等量资本所推动的活劳动不等,从而形成的价值不等,那等量资本怎么可能取得等量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李嘉图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在解决利润问题上的失败。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家的研究者,诸如马尔萨斯等提出了著名的葡萄酒问题,以证明资本的增殖的观点。而这场争论的结果,却是导致种种非人类劳动力因素都被引入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从而将劳动价值论引向庸俗。同时,萨伊提出效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使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更加艰难。其后,十九世纪基于效用价值论的边际主义革命,更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次巨大冲击,使得劳动价值论难以与效用价值论并驾齐驱,改变了十九世纪至今的经济学格局。这一历史事实更加说明,价值论在经济学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明确区分了劳动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从而解决了李嘉图理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通过阐述主要内容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同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剩余价值理论,克服了李嘉图理论的第二个问题,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表明,由于竞争的存在,工人所创造的利润最后要被进行一系列的瓜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然后按资本的不同,依平均利润率的原则,“公平”地分配每个资本家。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生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时代划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等一系列经济、政治理论体系,其后不但震动了经济学领域,更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劳动价值论,虽在边际主义革命之后成为非主流,现今亦受到一定的质疑与修正,但其历史性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究其现实意义究竟多大,已经超出我现今所能够认识的高度。下一部分,将着重阐述在阅读过程中,我所产生的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疑问以及我试图作出的解释。

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疑问和试图作出的解释:

第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是否还存在?

我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是仍然存在的。虽然劳动价值论在探讨实际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不如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适用、实用。但是,正如马克思所作出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划分。劳动价值论探讨的是经济的本质问题,而非经济运行的表面现象。例如,利用边际效应规律和供求关系,经济学可以解释商品价格的波动变化,甚至于能够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到与实际结果相当接近的数据。然而,劳动价值论所探讨的根本问题是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其源头是什么。因此,当边际效用价值论讨论商品价格如何变化时,劳动价值论试图研究商品价值的来源。两者的研究范畴是不同的,必然,两者的研究目标也不尽相同。前者追求稀缺资源的最优化分配方法,后者追求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解释。他们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方法上和目标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第二个问题:劳动价值论是否有失偏颇?

劳动价值论对于商品价值的量化是在交换发生之后才得以衡度的。因而,它似乎也没有办法解决商品价格的产生。而与西方经济学撇开价值来源,仅仅关注价格问题的做法不同,劳动价值论试图解决价值与价格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有可能并不是价值的唯一抽象来源,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自然要素与效应要素的摈弃是有失偏颇的。但同样的,现今也没有一种理论体系能够同时涵盖劳动、效用与自然而不与社会现实和理性逻辑产生矛盾。所以,虽然劳动价值论存在不足,在解释价格问题上力不从心,但解决价值来源问题是不应当被拒于经济学大门之外的。这就如“实在问题”虽然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直至萨特,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它仍然是哲学家们乐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命题。这些根本性的命题关系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未来。所以,在我看来,不能因为劳动价值论存在的局限即全盘否定,应当看到它在价值“质”的方面所作的突出努力。只有将之与“权利”等其他价值来源一同看待,相互结合,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或者逐渐逼近真理的答案。

以上是我对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粗浅看法,由于时间仓促、水平低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老师的指正与帮助。主要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树青顾问 刘伟等主编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征、李建平、金喜在等主编 《经济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丁平淮等编

《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 中国经济出版社 顾海良、顾海兵、郭建青等编译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流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志伟编著

《边际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业良著 《论财富观》 何党生著

3.02专题读书报告 篇三

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不包括()A.大风扬沙 B.交通工具 C.工业生产 D.家庭炉灶

【解析】由材料可知,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说明污染严重。此时为冬季,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但由于四川盆地的北匕部有山脉的阻挡,因此成者受西北风的景响较小,再加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所以大风扬沙天气较少,A不是影响因素,故A正确;大气中的染物质主要来自交通、工业、生活等方面,因此B、C、D是相关因素。排除B、C、D。故选A 【答案】A 2.①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A.0时 B.6时 C.16时 D.20时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从①时开始,成都的污染指数开始下降,这说明此时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物扩散速度加快。晚上,地面气温开始下降,自下到上逆温逐渐形成,大气稳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因此A、D错误;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B错误;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污染指数开始降低,故C正确。【答案】C 3.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 B.暖锋

C.低气压 D.高气压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时期污染指数持续较高,说明大气稳定,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较差,冷锋、暖锋和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时,都能形成利于污染物质扩散的大风天气或对流天气,故A、B、C错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度,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D正确。【答案】D 中央气象台于2017年2月7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为2017年2月7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此时寒潮带来的影响有()A.四川盆地狂风暴雨 B.青藏高原大幅度降温 C.黄河中下游地区天气晴朗

D.内蒙古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5.下图中甲处为昆明准静止锋,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剖面结构的是()

【解析】寒潮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冷气团的特点是厚度较薄。结合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分析,两地受寒潮影响小。结合锋面的特点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多晴朗天气。结合锋面的延伸方向、锋面特征分析,剖面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第4题,此时,四川盆地因北部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位于冷锋锋前,是晴朗天气,A错。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与寒潮影响无关,B错。黄河中游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多雨天气,C错。内蒙古地区受冷气团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D对。第5题,根据锋面的特征,锋面是一个倾斜面,下面是冷气团,上面是暖气团。读图可知,B错。昆明纬度比贵阳低,来自昆明一侧的是气团,C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根据甲处锋面的延伸方向,剖面结构应是西高东低,A对,D错。【答案】4.D 5.A 季风指数是指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回答6~7题。

6.1895 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季风指数,1895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季风指数低,说明夏季风势力弱,对北方影响时间短,南方影响时间长,所以最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现象,A对。B、C、D错。【答案】A 7.20世纪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A.夏季风减弱 B.冬季风减弱

C.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D.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说明冬季风势力弱,其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冬季气温不太低,冷高压势力弱,D对。冬季风减弱是冬季风指数减小的反映,不是原因,B错。与夏季风减弱无关,A错;海陆热力差异一般不会减小,C错。【答案】D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9.形成图乙气候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因素 B.大气环流因素 C.下垫面因素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及其判读。根据所給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其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最冷月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指标确定大致的气候类型。操作步骤分解:A型:最冷月均温在5℃以上的为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中的一种,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萨瓦那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B型:最冷月均温在υ℃~15℃间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的一种。C型: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30℃以上的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最暖月均温在20℃以上,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最暖月均温小于20℃。D型: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判别时要注意:苔原气候夏季均温在0℃以上,冰原气候所谓“暖月”均温仍在0℃以下,依据此法,即可判定具体气候类型。第8题,根据四地的气候资料分析,甲最低月温在0度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①正确;乙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②正确;丙最低月温在0度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③错误;丁地终年高温,夏季降水尤其多,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④错,选C。第9题,结合上题分析,图乙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选B。【答案】8.C 9.B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12.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解析】11选C,12选D。第11题,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风是从谷地沿两侧山坡吹的上升气流,谷地中心是下沉气流,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冷气流沿两侧山坡吹下,谷地中心是上升气流,底层受冷气流影响快速降温,形成下面冷、上面暖的逆温状态,出现浓雾天气。第12题,浓雾天气出现条件,一是有逆温现象,一是静风天气。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暖湿水汽充足对雾形成有影响,但不是浓雾持续几天的主要原因。风力弱,不能吹散浓雾,才是主要原因。读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E点的气压可能是()A.1 006百帕 B.1 010百帕 C.1 018百帕 D.1 022百帕

14.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解析】13选D,14选A。第13题,E最外围附近那条靠近1012的线数值可能等于1012或者1016结合海陆轮廓的实际,E附近是北美洲大陆,亚洲提是高压系统,美洲大陆也应该是高压系统,气压值为1020~024。第14题,分别过甲、乙、丙、丁四点作垂直于四点切线的垂线,垂线即为气压梯度力方向,以垂线为基准北匕半球向右偏30°~45°,即为风向甲位于北半球高压中心东南部,吹西北风乙位于北半球高压中心西南部,吹东北风丙位于南半球高压中心的西北部,吹东南风丁大致位于南半球低压中心的北匕部,吹西北风。读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15~17题。

15.图中所画锋线错误的是()A.Ⅰ、Ⅲ B.Ⅰ、Ⅱ C.Ⅱ、Ⅲ D.Ⅲ、Ⅳ

16.引起此时我国北方与华南沿海均出现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分别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印度低压 B.冷锋,强热带风暴 C.亚洲高压,暖锋 D.冷锋、亚洲低压

17.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Ⅲ附近a、b两地间的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解析】15选D,16选B,17选C。第15题,图示Ⅲ、为高压脊,故不可能出现锋面。第16题,结合图示知,我国北方受藁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冷锋景响而岀现大风夭气我国华南沿海受气旋,即热带风暴景响,出现大风天气。第17题,根据Ⅲ转线穿过的两条等压线数值1020和1015,判断图示Ⅲ为高压脊,故ab之间气压较高,而图中a更接近1010等压线,表示气压较低。

读东亚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形势图,完成18、19题。

18.图示时刻,下列四地平均风浪最大的是()A.辽东半岛西岸 B.台湾岛东岸 C.本州岛西岸 D.半岛东岸

19.图示时刻的天气状况是()A.①地吸热慢,气流冷却下沉形成高压 B.本州岛此时天气状况为阴雨

C.黄海海域气流上升,此时为阴雨天气 D.②地天气晴朗,利于海洋捕捞

【解析】18选C,19选B。第18题,等压线越密,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由风引起的风浪越大,选项中本州岛西岸等压线最密,风浪最大。第19题,图示时刻本州岛位于冷锋锋后,多阴雨天气。

2017年我国入汛早,强降雨过程多,洪水来势猛,南方地区先后出现20多次强降雨过程,为近5年同期最多,全国有22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也是近5年同期最多。据此,完成10、11题。20.2017年我国南方洪灾严重,可能的原因是()A.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B.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强 C.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D.西南风势力较往年强

21.下面所示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位置示意图,则2016年()

A.雨带到达a位置时间提前 B.雨带在a位置徘徊时间长 C.雨带到达b位置时间提前 D.雨带在b位置徘徊时间长

【解析】20选C,21选D。第20题,由于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景响,副高加强、西伸,促使大量的水汽从海上输入我国,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产生大范围的强降雨。如果副高稳定在某一区域,雨带就会在一定范围徘徊,降水更加集中,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第21题,我国雨带北匕进比正常年份滞后,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下图为对某天气系统在我国各地过境的降雨量预报,读图完成22、23题。

22.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23.该天气系统过境,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A.洪涝 B.狂风 C.风暴潮 D.寒潮

【解析】22选B,23选A。第22题,读图,根据图例,该天气系统中心降水量大,向两侧降水量减小,最可能是低压中心带来的降水天气。高压影响区是晴朗天气。锋面影响向不会出现中心降水量大,两侧降水量少的特点。第23题,该天气系统过境,产生大量的降雨,甲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洪涝。狂风、风暴潮主要是低压中心刚登陆时,甲地距登陆地较远,低压中心势力减弱。该天气系统来自较低纬度,不是寒潮。

一般来说,凡主要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主要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气候类型区。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25.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A.③地 B.④地 C.⑤地 D.⑥地

【解析】24选B,25选C。第24题,由图可知,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四地均受来自海洋气流的景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③地为地中海气候,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第25题,由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15℃以上,属于热带: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囹中的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26.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气压数值可知A地气压中心是亚洲高压,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昇的影响,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第(2)题,M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N位于暖锋锋前也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M和N之间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天。第(3)题,图中BC线为晨线,D地1小时后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气温升高。

【答案】(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2)气温: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答逐渐降低)。(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27.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2)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大气环流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3)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沙漠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寒流和地开阻挡有关。第(2)题,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此时北半球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来自低纬海洋,气候湿润。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陆地上气温低形成高压,澳大利亚西北部多受来自陆地上的东南信风景响,气候干燥。第(3)题,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于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季风气候不如上海明显。

【答案】(1)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2)1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7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3)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摩洛哥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的原因。

(2)说明摩洛哥主要农业区的分布,并分析其优势气候条件。

(3)从气候角度,分析摩洛哥筑坝、引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因。

【解析】第(1)题,摩洛哥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地中海,且降水主要受冬季西风的影响向,所以西北部相比东南部,属于迎风坡,降水较多。第(2)题,摩洛哥农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沿海平原及沿岸海域。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温和湿润,有利于越冬作物越冬。第(3)题,摩洛哥筑坝、引水、建设农田排灌蘯系统是针对农业生产中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害的措施。从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作答。【答案】(1)西北部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位于30°~40°N大陆西岸),受西风(湿润气流)影响(或位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且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2)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西北部),沿海平原(和丘陵)及沿岸海域。

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温暖湿润,有利于越冬作物越冬。

4.《有效教学》读书心得02 篇四

读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学》一书,最大的感受是该书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为我们一线教师打开了如何教学的另一扇窗。

本书主要从“什么是教学”入手,为广大教师从一个较为理论角度来理解、分析教学活动、基本问题等,为更好的实践奠定基础;以“怎样教得有效”为重点,从教学设计为主线,如何进行逆向设计更是很好的结合实践、案例,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深入浅出的把内容呈现出来。“怎样教得更好”,则是从教科研的态度、方法及相关论文的标准等角度娓娓道来,把教师关心的问题一一解决,为一线教师能力的提升,指出了很好的方向。

当然,同时,对某一方面也存在了疑惑。如第四章里提到的“课的准备”和“教学设计”似乎是画上了等号。或许是崔教师没有考虑到,或者并不是本书关注的问题。但笔者认为,理清“备课”和“教学设计”两者内涵,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会影响教师相关活动的思维方式。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比较时尚的用语或话题。然而,许多教师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却存在了偏差。如“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取代传统备课”,或“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等观点。不难看出,他们将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等同,只是存在时间维度的先后不同而已。

因此,笔者认为该书要是能将两者概念内涵解释一下或许更好。同时我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查阅相关资料,大致整理了两者的区别。

1、概念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条件、方法、评价等)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2)备课:备课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也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预先计划和准备的过程。

2、性质

1)教学设计:方法论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2)备课:课前的准备活动。

3、作用

1)教学设计:根本目的是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2)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对教学起着制定蓝图,预先谋划的作用。

4、分类或分层

1)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实践的运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媒体设计。2)备课:依据时间和内容范围,学期或学年备课、课题或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教案)。

5、内容和要素

1)教学设计的内容体系:理念(教学设计领域中所特有的对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念)、方法技术(具体的教学技术如分析技术、设计技术和评价技术)和技术组织(灵活、合理的技术过

程步骤,如教学设计模式)。2)备课主要内容: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具、备组织措施等。

6、重点

5.02专题读书报告 篇五

专题16:古诗词赏析

1.(15届甘肃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4分)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

2.(15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九年级10月月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3.(15届广西南宁龙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统考)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蕴含新事物孕育旧事物解体的哲理。

C.《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1页(共7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D.李白的《行路难》表达人生多快意,理想抱负都会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5届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共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2分)5.(15届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泊秦淮(5分)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一句诗中两个“笼”将哪些景物融为一体?这句景物描写有何特点?(2分)第三、四句是仅仅写商女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6.(15届江苏省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回答问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词人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恰遇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的情景和有所感而写下此词。②三五夜:阴历每月十五夜。③尘随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④山城:指密州。⑤社:农村节日祭神之所。当时的密州,因连年蝗旱,民不聊生,村民常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传统节日相同的一项是()(1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描绘的是密州元宵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景象。(2分)请细读全词,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7.(15届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更深:夜深了。②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营造了

的氛围,由“北斗阑干南斗斜”中

”一字可见夜已经很深了。第2页(共7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②④

⑤②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2分)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请简析“透”字的妙处。(3分)8.(15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全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8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①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4分)

两首词都以“浣溪沙”为词牌名,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请分别加以概述。(4分)9.(15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宋诗。(5分)

野 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0.(15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表明春末夏初季节特征的诗句是(1分)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3分)

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1.(15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6分)

溪 〔 唐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石矶 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②洞《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请用优美的语句描述“ 隐隐飞桥隔野烟”的画面,并说说这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第3页(共7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12.(15届江苏省宜兴市屺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4分)

润州听暮角①(唐)李 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分)

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3.(15届江苏省宜兴市屺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4分)

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2分)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分)

14.(15届江苏省张家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面两首古诗词中都描写了“子规啼”,请问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③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左迁:降职。②五溪:今湖南西部。③蕲水:今湖北浠水。

15.(15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5分)

陇西行① 陈

陶②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②陈陶:唐朝诗人。③貂锦:将士。

第4页(共7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从诗歌的一、二句中,你读懂了哪些主要内容?(2分)联系诗歌内容,简析“犹是”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16.(15届山东省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5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杜甫在《春望》中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诗中又出现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你能说说“花伤客心”的主要原因吗?(2分)

17.(15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江城子·密州出猎(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 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8.(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普通班C班)1月联考)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第5页(共7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19.(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实验A班)1月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20.(15届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实验B班)1月联考)(5分)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欸(ǎi)乃:拟声词,摇橹声。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忙碌的渔翁,请逐句品读诗歌,补充下面的句子:(2分)

渔翁夜宿

,晨起汲水,燃烧楚竹,日出

。品读诗歌5.6句,说说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21.(15届浙江省泰顺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的特点。(2分)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2.(15届浙江省泰顺县五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4分)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诗的第二两句中,“喷”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2分)

第6页(共7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①①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三、四两句“忽惊”“却是”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第7页(共7页)

6.02专题读书报告 篇六

一、背景材料

2014年9月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政治生活

公民监督权。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国体决定政体。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豆选”“三三制”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上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人民当家作主一直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

教学课件 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2.生活与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坚持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

坚持辩证否定观。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

三、能力测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回答1-5题。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

①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 ③与生俱来的、一劳永逸的 ④人民民主最高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参与政治生活,公民要

①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

②依法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

教学课件 ③提高自身素养,依法有序参与

④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要求

①党要领导立法、依法行政

②政府要依法执政、依法决策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④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体现在

①人民选举人大代表,代表行使立法权、决定权 ②其它国家机关由人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人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授予地方高度自治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是一致的,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这体现了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确保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 C.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一首质朴的歌谣,唱出了翻身农民的心声。回答6-7题。

6.品豆里乾坤,观民主进程。油画《豆选》反映了

①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②选民文化水平决定选举方式

教学课件 ③最朴素的民主决策方式

④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从“豆选”“三三制”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上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人民当家作主一直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逐步扩大

②人民民主实现程度逐步提高 ③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④人民民主的本质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回答8- 题。

8.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黄炎培先生曾提出一个如何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当时,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这表明各级国家机关

①都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要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启示各级人大要

①领导立法,带头守法

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③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实施

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这表明

A.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12.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这告诉我们

教学课件 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3.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启示我们借鉴政治文明要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

②坚持肯定一切 ③坚持否定一切

④坚持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习近平同志指出:“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这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政治制度在国家和社会中起决定作用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生长于中国土壤,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依据。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如何借鉴外国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⑶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

教学课件

上一篇:灯光下的等待作文下一篇:2008年山东 造价员试题含部分答案 (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