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明月几时有》

2024-06-25

初中作文《明月几时有》(13篇)

1.初中作文《明月几时有》 篇一

明月几时有作文600字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桂花缀满枝头,一条条金项链挂在这朴实无华的树枝,夜晚,一轮明月悬挂在黑色的幕布,可能其间还有星光陪伴,人们也在夜空下做伴,不禁让人觉得诗意浓浓。

中秋的景色固然和谐美好,但在那苍天之下的人情世故,才是那中秋佳节美好的真正开端。

“妈!妈!”一大早,我朝着妈妈喊道,“哦,来了。”妈妈说,“马上就陪你去买月饼了。”我和妹妹跺着脚,妈妈也急匆匆地拎着包朝车边跑来。我们很快到了月饼店,店里人山人海,大街上车水马龙,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人们也争着要买月饼。“这个不好,这不好,这个还可以诶!”我把手指向一盒月饼,妈妈付完钱拉着我就回了家。

一眨眼,就到了傍晚,我和家人们坐在阳台边,天边的红霞映衬着满树金桂,这金桂簇成一团,好像一群小孩子,抱团寻求安全感,霞光照下来,金桂瞬间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树也像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一般,让我震惊,视线容不得一丝偏转。一树金桂倒还能睁开眼,但一望向山上那边的桂树林,就睁不开一丝,整座山被镀上了一层金子一般,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金山吗?

晚上,我们一家坐在阳台上吃饭,饭菜的香味飘溢在我们的嘴中,远处飘来的桂花香,跟天上的明月互相衬托,让人沉醉其中,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嫦娥孤身一人在月宫中翩翩起舞,衣袖随手轻轻飘动,各种柔美的动作层出不穷,长发飘飘,美若天仙,但只能一人在这寒冷的月宫中。这月,这桂花,此情此景我只想说:“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在月光下,我们一家人团圆一块儿,就显得更加幸福美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世界上有太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远离故乡,漂泊在外,这样看来,和家人在一起看这明月,难道不是最幸福的事吗?

2.初中作文《明月几时有》 篇二

宋神宗熙宁九年, 苏轼身在密州, 这一时期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因政见不和而自求外放, 辗转各地为官。中秋之夜, 诗人客居异乡, 与胞弟苏辙分别至今, 已经整整七年未得团聚。皓月当空, 苏轼心潮起伏, 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处把酒问天, 呼应了词前小序:“欢饮达旦, 大醉。”苏轼喜欢饮酒, 于其词作中常有表现, 他曾说:“赖我胸中有佳处, 一樽时对画图开。”酒可以起到发酵作用, 让人们能借酒浇心中之块垒。此处的月不是平常之月, 而是月值中秋;人也不是常态之人, 而是醉酒之人。词人开篇就以一种特定的情境展开, 读之, 中秋月夜的浩渺之气和词人举杯问天的不凡气魄, 于字句中迎面袭来。让我们暂时忘掉自己身在何处, 像古人说的那样“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如此美景势必良辰,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此句把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今夕何夕啊, 月宫如此的美丽?有人把这首词比作词中的《天问》, 词人以“问”来描写中秋月明之景, 以“问”来抒发对当空皓月的惊艳赞美之情, 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显示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接下来, 苏轼任由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我欲乘风归去”归往哪里去?苏轼竟然想到要羽化而登仙、乘风而奔月。苏轼做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一岁, 正因避祸而外任密州, 所以“乘风归去”苏轼是要摆脱人世的纷繁。纵观苏轼一生, 在政治的风云中, 他几乎处于颠沛流离、坎坷动荡的状态。王安石当政主持变法时, 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而锒铛入狱、命系游丝,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 后司马光上台废除王安石之法时, 苏轼又因反对尽废新政而遭到旧党的攻击被贬惠州。六十二岁时, 再被贬至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费衮的《梁溪漫志》卷四记载了苏轼这样一件小故事:苏轼有一次问众奴婢:“说说你们看我腹中有何物?”众婢答曰:“都是文章”“都是识见”。苏轼摇摇头不以为然, 其中有一丫鬟名叫朝云的答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从此视这位朝云姑娘为红颜知己, 在其死后坟墓上的云如亭上题诗:“不合时宜, 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亲。”

苏轼的人生如是, 就是因为他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的态度, 而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旷达如苏轼, 很快就从消沉的精神状态中摆脱开来。“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他还是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来得温暖亲切。一旦躲进琼楼玉宇中, 那里虽然安宁没有纷争, 却也寒冷而凄清, 还是潇洒地“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吧。“我欲”、“又恐”、“何似”展示了词人情感的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峰回路转中, 凸显的是苏轼对生活强烈的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是有着“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的。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拼却满腹豪情一腔热血, 换来的虽然是被排斥打击, 虽然是外放冷遇, 但苏轼却能做到毫无狼狈潦倒之意, 他于人间潇洒起舞。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随着皎皎明月光的流泄, 我们眼前仿佛能看到朱阁里绮户下那无眠的人儿, 流动的美感中又烘托出寂静一片, 那轮明月偏偏要挑动灵心善感、愁情满腹的苏轼。“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孤独时依然是豪迈的;“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孤独时是优雅的;而苏轼, 在中秋月圆之时的这份孤独, 是伴随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坎坷半生的感慨的。“想闻散唤声, 虚应空中诺”是思念至极的幻听, 而此时苏轼也只能独语对月, 你有何憾事, 圆圆的要照尽人间离别吗?

苏轼的思想是兼及儒释道三家的, 正是佛家所秉承的“看破、放下”促成了苏轼性格中的旷达一面;也因为道家的“出世、养生”思想才能让苏轼在屡遭贬谪后依然活得雅致清新有声有色;所以他才能于困顿孤寂中“悟”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由“小我”而升华为整个人类的普遍情感, 由此佳句天成, 一语传万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也许我们经常于一无人角落悄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但是最难得的是能够找到一味良药给自己的灵魂, 以便在这个并不够完美的人间好好地活下去。

摘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往今来为人们传唱不已, 本文侧重从苏轼的思想方面来分析、欣赏名篇的艺术美感。

3.明月几时有,追梦到童年 篇三

客观地说,无论何处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人附着在月亮之上的情感。作者不吝笔墨,大事渲染故乡的月光盛宴,缘于对故乡明月的极度喜爱。那场景,简直就是一份作者恩赐给读者的视觉和精神的饕餮大餐,让我们沉醉于温柔的乡情乡恋之中而无法自拔。那明亮皎洁的乡村月亮,那湿漉漉的乡村月光,那诗意淳朴的乡村风俗,无一不撩拨着每一个游子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成为一种心灵的指引和灵魂的寄托,人们对月凝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情结。“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以清新凝练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诗意自然、柔情似水的故乡月夜图,稀释着那团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陶渊明笔下安详宁静的田园景象和诗一般的意境,也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羁绊,一任时光在竹篱茅舍间悄然飞逝”。诗意的乡村,诗意的月亮,诗意的风俗,在作者的笔下,一切有形无形的东西都被赋予了诗一般的神奇妙境,又像一阵阵乡愁雨。淋湿了作者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也淋湿了作者的梦。

而在城里,望月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曾经的繁星皓月遗落在人们步履匆匆的行色里”,村庄的月亮在这里已渐行渐远。而让人难觅它的踪迹,作者为此深感惋惜。“明月几时有,追梦到童年”,身居城市的作者在无奈中只好到梦里去追逐。在这里,作者把城市望月的奢侈与乡村赏月的惬意作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处处泼洒着自然诗意、祥和安康的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从而抒发了自己浓浓的家园之思。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有一篇同名文章《月是故乡明》,叙述了作者虽然见过世界各地的美丽的月亮,尤其是作者所居的燕园朗润园更是适合赏月,景色清妙,但他魂牵梦绕的还是故乡小苇坑上的月亮,以此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本文和季先生的文章虽都是借月亮来表达故园之思,但本文主要写了城乡月亮的差别,在自己故乡月色的恬淡明亮和城里的赏月是奢侈事的对比中阐发主题,不同于季文的在世界各地的月亮和自己家乡小苇坑里的月亮的对比中引发主旨,而没有农村和城市的月亮的差别。

曾经,作者“带着月亮的体温走进了城市”,而如今,“城市里疯长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欲望”,使作者再也感受不到萤光蛙鼓和恬淡的月光盛宴。作者对此深深感慨,自己身居城市,而灵魂却“茫然不知所往”,“久久地徘徊在它的边缘,无法找到入口”。那么,灵魂将安放何处?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呢?唯有故乡才是最真切、最让人安心的,那里才是栖息自己灵魂的唯一场所。文末,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惆怅、哀伤、懷念一并喷涌而出:“一转身,久积于心的乡恋怦然进发——明月几时有,追梦到童年。”好一个追梦到童年!

但我要说,作者又是幸运的,毕竟还有梦可追。回望我们身边的许多城里人,恐怕连梦都没有了追的机会了。

4.遥望明月几时有 篇四

犹记得,儿时听到“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故事是那样的凄美,最后,嫦娥升到了月亮之上,住在广寒宫中,旁边只有玉兔相伴,该是怎样的孤独与寂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时的李白,是有多么的惆怅,抬头望明月,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有多么思念故乡,而此时只能把这些思念寄托给高高在上的明月,又是怎样的无奈呢?

遥望明月,真的感觉到一些哀伤,一些悲凉,一些痛楚,一些寂寞。倚在窗边,双手拖住下巴,看着那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空中,朝我微笑。我猛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还能有多少?这样仰望明月的时光还能有多少?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只有错过了才会懂得他的珍贵。难道我们不应好好的珍惜这小扇轻摇,遥望明月的时光吗?这样安逸,这样闲适。

我们都睡下了,而那轮明月仍然散发着他那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带给我们宁静…….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篇五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1、导语: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2、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二、预习检查。

1、 给红色的字注音。

宫阙(que4) 玉宇(yu3 )

朱阁(ge2) 绮户(qi3 )

无眠(mian2) 婵娟(chan2juan1)

2、范读(点击答案)。

3、学生齐读。

三、朗读训练。

下面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1、播放“配乐朗读”一遍。

2、学生齐读。

四、诗词赏析。

(一) 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请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1、归去:回到天上去。

2、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的仙宫。

3、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 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指作者)。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 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婵娟,即嫦娥,这里指月光。

(二)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1、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明确: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起得奇逸。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人间,幻想、现实,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怀旷达,一片光明。

板书:上阕----望月(写景)

2、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板书:下阕----怀人(抒情)

3、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这首词上片写景,执着人生,下片抒情,善处人生,上下片内容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板书: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 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板书: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宫阙 ――> 琼楼玉宇

明确: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五、能力训练。

1、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1)讲解“联想”的定义。

(2)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提问: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

明确:明亮 。

(3)讲解“想象”的定义。

(4)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提问:人们由“天河现水牛”图艺术地创造出“牛郎织女”图以及由此联系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中间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通过想象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由此及彼。

2、现在,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两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回答。

―― 放映思考题。

(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珍珠、玛瑙、鱼目、地球、圆月、各种球类等等...

6.初中作文《明月几时有》 篇六

2012年3月, 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在市级骨干教师滚动培训中引入了北京的课例研修形式, 其中, 初中语文骨干班研修的课例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录像来源于上一期语文骨干班学员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对光碟的反复观看, 以及网上同课资源的寻找与比较, 笔者觉得, 虽然课例研修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与研究合一的方式, 但是, 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研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是课例研修正式开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高质量课例研修开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 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 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 (1) 文学常识介绍。 (2) 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3) 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4)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5) 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 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 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 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 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 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 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 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 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一角度而言, 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 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 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 在人文类教科书中, 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 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 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 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教师不是政治家, 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 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 只有“通古今之变”, 才能“成一家之言”。

学段的比较就是将本学段中相关内容集中起来, 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所教内容的特别之处。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借月怀人之作。“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典型的美学意象,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月”的意象以丰富的内涵。那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 “月”的意象与同学段中其他诗词中“月”的意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重点之一。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学段六本语文书中, 与“月”有关的古诗词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月下独酌》, 王维的《竹里馆》, 杜牧的《泊秦淮》,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 陆游的《游山西村》,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商隐的《无题》, 李煜的《相见欢》, 刘方平的《月夜》,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在这些诗词中, “月”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时间意义上的“月”。如王维的《竹里馆》“明月来相照”,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带月荷锄归”, 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 李商隐的《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群, 月如钩”,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由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有的美学内涵:相思、离愁、孤寂、清冷, 在一些诗词中, “月”在凸显时间意义的同时, 也成为诗歌内容展开的重要背景, 成为诗歌意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情感意义上的“月”。这样划分并不是说此前归为时间意义上的诗人笔下的“月”就完全不带情感色彩, 事实上像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 “月”就寄托了他们主观感情色彩, 将它们归为“时间意义上的‘月’”, 是因为在诗词中, “月”是他们用来点明时间的重要物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郞西”,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在这些诗歌中, 月亮是诗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时间的意义并不重要, 甚至完全消失。

通过以上梳理, 基本上可以勾画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月”的特别之处。时间意义上的“月”古已有之, 借“月”怀人的抒情方式也古已有之, 那么苏轼词中“月”的独特之处在哪?通过与本学段中涉及“月”的古典诗、词仔细比较, 会发现独特之处是苏轼对“月”描绘的巧妙, 即想象的奇特。许多诗人笔下之“月”是一个外在于抒情主人公的平面意象, 即使是李白《月下独酌》中对“月”有较多的横绘, 但“我”仍是主体, “月”随“我”而动。在苏轼笔下, “月”不仅立体化可感可触“琼楼玉宇”, 而且像人一样拥有细腻的情感。“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词人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无限的情感波澜外化到描绘的对象上, 月亮成为一个活灵活现有着人的丰富情感的形象。正是这些, 构成了苏轼词中独有的意境。诗词的艺术感染力缘于其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描绘所刻画出事的生动意境, 使作品具有强烈而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聚散, 每每牵动着诗人们敏感的神经, 但在对月怀人情感的把握上, 战乱之月与羁旅之月是有区别的。从单独一首诗词很难清楚地看出来, 但如果用同类题材的作品作为旁证,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别。战乱之思源于对死的恐惧。课本编辑者在白居易《望月有感》前提示:“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 他所抒发的骨肉相思之情也更见深切。”“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乱之时, 亲人天各一方, 音讯隔绝, 生死两茫茫, 这时的相思带来的是切骨之痛, 所以诗人所希冀的是太平与安宁。羁旅之思缘于情, 或兄弟夫妻之情, 或知己友好之情, 隔离虽带来刻骨的思念, 但相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是一种看得见希望的痛苦。有希望的痛苦是暂时的, 是由外在物象所引发的, 情至深浓处, 往往产生对现实遭遇的怨愤。

当然, 羁旅之思又可以分为兄弟友人之思和情侣之思, 情侣之思因双方关系的多变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离愁别恨往往更见深切缠绵, 也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喜好。所思不同, “月”所承载的内涵也不同。

单元内容比较是将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不同课文的特点, 努力构建一课一品, 让学生一课一得。

“诗文志”“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任何诗词都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传统的对月怀人之外, 还有自己独到的人生哲理的体悟。这种体悟深邃高远、深刻卓绝, 为后从人古传诵。这是这首词的第二个特别之处。通过课文外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 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宋人词作中,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称为中秋词的双璧。“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两首诗都有中秋明月下个人情感活动的描绘, 都构思巧妙、想象奇特, 但最后的选择却大相径庭。张词面对“玉鉴琼田”“明河素月”, 忘情其中, 超然物外, “扣舷独啸”, 摆脱世间一切俗物拖累, 纵情自然, 物我两忘。而苏词中, 面对中秋明月感悟人世悲欢离合, 表现出一种既超然达观又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种面对人世坎坷乐观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人们喜爱这首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初中阶段非常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珍贵材料。

苏词的这两个特别之处, 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骨干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观摩与研讨, 并不是一次完整的课例研修, 而是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者是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角度设计观察量表, 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观察的。通过对观察量表的整合, 笔者认为,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管理型提问。这是一种为组织教学而进行的提问, 学生一般不需要回答。 (2) 记忆型提问。这是教师为导入新课而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设置的问题, 是新知识学习的有效铺垫。 (3) 知识理解型提问。是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知识而设计的问题。 (4) 探究型提问。这类问题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所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纲领性的关键问题, 学生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或合作探究后才能回答的问题。这类提问设置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答案的寻找,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的尝试。知识的获得不是终极目标, 思维的拓展更为重要。不能说哪种类型的提问层次高, 哪种类型层次低, 关键是根据学情, 结合新知识的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合理控制各种类型提问的数量, 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设置不同类型的提问, 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设置的技巧和方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教知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7.让我们读懂古诗词:明月几时有 篇七

比如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究竟好在哪里呢?我们说,关键是苏东坡在这首词里展现了一个纠结的灵魂。

“我越乘风归去”是要从现实生活中超拔出去的渴望,“又恐琼楼玉宇”则是对于红尘生活的恋恋不舍;“高处不胜寒”,是从许许多多人生顿挫中获得的切身领悟,其实也是为自己不舍红尘寻找到的很好的理由。你们看,东坡就是这样一个迟疑彷徨的中年人。这是我们也会有的人生的感慨,有时被身边的人或者事缠夹得烦恼,狠狠心想,索性抛了一切图个清静,但是随即就有了种种现实的烦恼让你选择向现实妥协,让自己沮丧地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一个男人。这样的人生你可以认为失败,但是却异常真实。我曾经对学生说,好的文学不是“导师式”的,动不动就对读者指手画脚,扮演指路明灯的文字最可厌了;而将自己的内心的彷徨与苦闷袒裎了出来的反而打动人心。说到底,人生都是自己去过的,在苦闷迟疑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指点,而是需要一个能够一起承受的人。伟大的作品就是让每一个读者在人生的黑暗里不再感到孤单的作品。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两股力量的对抗。比如理性的“我”和感性的“我”总是会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发生矛盾冲突,人生的选择便会因此呈现出一种张力,让人们的行为更有内涵、更为动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为何会无眠,因为分别的思念,弄得东坡实在无法入眠,他于是有了非常感性的埋怨:何事长向别时圆!说实在的,月自圆缺,干卿底事,但是这种无理的埋怨又恰恰是深情的流露,甚至因为情之深处,已经顾不得常识和事实了,这叫做无理而有情。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理性的声音却在告诫他:“不应有很”。在这里,我们不妨细细品咂这个“不应”,它真的是一个有意思的词儿,只有面对确然发生、自己又不愿其发生的事情,我们才会说“不应”。所以,“不应有恨”,客观上已经承认了自己有“恨”的情绪,只是自己实在不愿意这样去“恨”,想勉力去从理智上排除这样的情绪。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你的理智越想驱逐的,恰恰是你情感上越是固执地纠缠的。这就是我们真实的心理感受——东坡也不能例外啊。

在这样的理智与情感的斗争中,东坡拼命地为自己的理性寻找现实的理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任何人间的因果都能够找到自然界的暗示,而既然大自然已经暗示了某种必然性,人们自然也应该顺天景命,低眉顺目。不过“此事古难全”中,大家也应该能够听出东坡的无奈与慨叹。这样的表述,字面上是宽慰与坦然,但是隐藏在字面下的却是内心的无奈和寂寞。这样的句子,如饮茶,味道是有层次的,是随着时间化开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全词的结尾。这里“但愿”同样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词。“但愿”往往是不如意时候的期盼;千里共婵娟,似乎美好,但何如“并肩共婵娟”呢?所以这种借助于明月的“共”是对于“千里”相隔这样严酷的现实的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居然还需要加上一个不确定的期待(但愿),这样的无奈与伤感真的是深入骨髓的啊。

8.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篇八

今晚的音乐,我改编了电影《明月几时有》的主题曲《曾经守候》。在这部电影里,华哥饰演的【李锦荣】是一个让人难忘的角色:他有才华,有品位,有追求,浪漫又懂生活。他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他有他的选择他的执着。温柔的钢琴曲,献给李锦荣,也献给在那个动荡年代中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以及,此刻听到这首曲子的你。

祝福大家好梦。

――――

【正文】

我很少看这种题材的电影,所以散场时,与其说有多么大的感慨,不如说我其实有点懵――千言万语在心中,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

几天后,当我弹这首曲子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我就哭了――看来,这片子后劲儿很足,不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品。

我是冲着华哥塑造的李锦荣去看的,但我的收获不只是这个角色。这部影片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方姑、方姑的母亲、刘黑仔、千金地下党、叫不出名的各位情报人员、游击队长、逃难的文人们、甚至是方姑的表姐、媒婆、饭店的老板这些可能就几句台词的人,在战争面前,每个人的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不喜欢那种假大空的舍生取义,因为那不是人性。

拿李锦荣来说,他的本性是浪漫的、有才华的、有品位的。你看他登场的时候背景多好看:明媚的绿色,蜗牛吐着泡泡,肥大的兔子安逸的嚼着草――好生动好可爱,完全联想不到残酷的、压抑的战争。我不禁想,这样的人,如果换成在和平时代,他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呢?李锦荣的魅力,在我看来,恰恰是他的本性,和他所在的现实产生冲突后,他的最终选择。

在观影中,李锦荣离开大佐房间后枪声响起,我的左前方传来一个很稚嫩的童声:“他是被打死了吗?”

只有小孩子才需要用眼睛来确认,对于大人来说,很多事是不需要表达那么直白的。我当时有点伤感,但又不是那么的伤感,因为在那种局势下,这就是李锦荣必然的人生之路――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的。

我想,李锦荣自己也是很清醒的,在战争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在顺势而为。所以,这部影片让我最感慨的,是人的`“命”、“运”和“势”。

大佐爱才,所以李锦荣能够在日本人手下做事,出入自由;大佐有戒心,所以李锦荣察言观色,谨慎小心。李锦荣在摸索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去平衡,去做他该做的事,这就是他的成长――毕竟他所在的地方,凶险异常。

在外人看来,他的行为就是“汉奸”,甚至他自己也表现出沉迷酒色、轻浮风流的模样,可是,眼神是不会骗人的。大佐是心思细腻的人,我不认为他当真察觉不到,因此,烤肉时的“七步诗”,只是他们俩日常相处中很正常的一次正面交锋――暗流涌动,如履薄冰。李锦荣并没有经历战场上的炮火,但他每日,都以他的方式在战斗。

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天命,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他就是理性的。这并不是说他会变得麻木冷漠,相反,他会更懂得顾全大局,更懂得大爱,也更懂得珍惜每一个当下。观影中,可能大家会为送接情报或者日本兵的突然出现而胆战心惊,事实上,李锦荣一直在最危险的地方,随时都可能瞬间毙命――他清楚自己眼前的祥和氛围,只是幻象。

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时事造英雄,英雄亦适时。

9.《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 篇九

《水调歌头》教案

汝城县第四中学 周 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实词,准确理解整首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词的意境与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朗读,在想象与拓展中,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体悟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中体会词的意境和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体会苏轼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词中所表达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说起月亮,大家都喜欢,尤其是古代的文人特别喜欢月亮、赞美月亮。曾经有人说过:“将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无数个月字。”现在我们也对着这一轮明月说出你知道的诗句。

学生回忆有关月的诗句。

是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实在太多太多,于是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首月在手。中国诗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可以让我们诗人的思乡、孤独、寂寞等所有情怀都寄托在那一轮浪漫的月亮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旷世奇才,一生爱月、咏月的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体会他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什么。(板书课题:水调歌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汝城县第四中学 周静

二、预习检查

(一)字音

宫阙()

琼楼()

绮户()婵娟()

不胜寒()

丙辰()

(二)关于苏轼

苏轼,(朝代)文学家,字

,号“东坡居士”,与父亲

、弟弟

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朗读

(一)听:

1、正音;

2、划节奏

(二)悟:

1、语速平缓;

2、节奏;

3、感情

(三)导:朗读古诗词,语速平缓,一边读一边体会,读准节奏,读出诗韵。

(四)自由读

(五)个别读、学生评价

(六)全班配乐读

四、理解全词

(一)重点词理解:旦、兼、把酒、欲、恐、不胜寒、何事、婵娟

(二)合作探究理解全词

要求:

1、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小组讨论,翻译理解全词

2、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全班一起解决

五、体悟情感

(一)小序

这首词写于哪一天呢?你从哪里读出的呢?(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介绍小序,理解重点实词“旦”“兼”,由此总结小序的作用。交代本词写作的时间和缘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汝城县第四中学 周静

(二)怀子由——离愁别恨

1、哪几句词表达出作者“怀子由”?(提示:下阕)重点理解:(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离愁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别恨

2、这一切真的是月亮的错吗?那为什么要对月亮有所怨恨?我们化作月亮为自己辩护,劝劝苏轼吧!

“东坡啊!你不要怨我啊!只是你太想念弟弟了啊!” “东坡啊!你不要怨我啊!只是…….” “东坡啊!你不要怨我啊!只是……”

(三)叹人生——失意矛盾

1、苏轼借月亮仅仅只是“怀子由”吗?你从哪个字得出来的呢?

2、有人说苏轼那天内心很苦闷矛盾,你同意吗?哪里看出来的呢?

重点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矛盾

3、既然矛盾,为什么想要去天上呢?

重点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最终决定去和留了吗?

重点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归”字怎么理解?(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

(四)悟真谛

豁达乐观

1、苏轼一直将自己纠结在“失意矛盾”与“离愁别恨”这两种情绪中吗?从哪些句子理解到的?

重点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人真的能长久吗?那什么能够长久呢? 理解:精神、品质、情感„„

此词之所以为不朽之作,是因为它能引发读者的共鸣。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已成为我们今天失意苦闷时的心灵鸡汤。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汝城县第四中学 周静

当朋友遇到挫折而感到郁闷时,我会说:“

当我们身在他乡,想给予亲人美好祝愿时,我会说:“

” 在你的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还会用到这两句千古名句呢?你来说一说。当

的时候,我六、拓展延伸

好的作品总能让人读出不同的东西。今天,我也带来一首原创诗歌,借它来说说你学完这首词后,都有哪些收获„„

千年之前的你,把酒问月,成就这首千古绝唱,千年之后的我,终于明白了„„

总结:人生是一道风景,快乐是一种心境。月圆是诗,月缺也是画。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许多挫折,这时候,希望大家会记得刚刚我们一同感受到的苏轼的豁达,积极面对将来的风风雨雨。最后,词也是用来歌唱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唱出对自己、对彼此、对所有人最美好的祝愿。(全班齐唱《水调歌头》)

七、作业布置

(一)背诵全文

(二)与家长交流学完这首词后的感悟

八、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轼

怀子由 离愁别恨

叹人生 失意矛盾

10.初中作文《明月几时有》 篇十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作者以超现实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奇幻世界,这一轮明月既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留恋(他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他渴望朝廷的垂青重用),也表达了他超凡脱俗的愿望。这种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在字里行间,文学语言的隐喻性即诗的语言陌生化较为明显,成为该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主题式教学设计”就是从感悟诗歌语言的隐喻性入手,去解读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二、教学步骤

(一)诗歌导入

月亮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月亮”是中国文人骚客心目中的红颜知己。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文?作者借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美读赏析,体会情感之美

皎洁的明月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她已成为文人墨客思想情感的载体。文中诗人举头望月要倾诉一种怎样的情感?

1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中词句说说你的理解。请以“我从___词(句)中品读到___,因此这是一轮倾诉___(之情)的明月”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大醉……兼怀子由”词句中品读到手足分离的痛苦,诗人借酒来麻痹思念的神经,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句中品读到“转”和

“低”表面指月亮的移动,实是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诗人思念亲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的痛苦,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

我从“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难”字品读到人生的艰难,很多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就像别离是难以改变的。诗人认识到自然和人生共有的规律,他由一己之离愁想到天下所有经历离别之苦的人,因此他不再悲观消极,而是宽慰那些陷入离愁的人,虽然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可以共赏明月,心灵是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走到一起的,所以这既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也是一轮推己及人,倾诉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明月。

2作者借这一轮明月要表达的感情很显然不止这些,正如词前小序所说:“兼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这轮明月承载的感情是复杂而丰富的,要走进诗人那时那地的心灵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诗人那时那地的经历。

明确: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

苏轼与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被迫请调杭州,后来又调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3这样一位曾经踌躇满志的失意之人面对月亮又会倾诉些什么?请用前面相同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品读到诗人虽然身在江湖,但仍关心着朝堂上的情况。这是一轮倾诉对朝堂的留恋与向往的明月。

我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欲”字与“恐”字,品读到诗人重回朝廷的渴望,但又有对朝廷党派之争的恐惧,害怕朝廷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这是一轮倾诉进退困惑的明月。

我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何似”一词,品读到诗人身在山野的自由快活。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道理,回到朝廷的愿望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诗人笃定地告诉自己留在地方做官是最好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这是一轮倾诉乐观豁达襟怀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品读到失意之人不才不遇的痛苦。这是一轮倾诉孤独失意的明月。

(三)领悟隐喻义,体会语言之美

1诗人与月亮的对话我们已经心领神会,月亮不再是自然生命体,诗人已把自然人化了。文中的月亮具有怎样的隐喻义?

明确:月亮阴晴圆缺比喻人间的离合,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月亮又隐喻孤独失意的人生处境,皎洁的月亮又会让人联想到诗人豁达乐观的性格。

2文中除了月亮具有隐喻义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具有隐喻义?

明确:“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比喻朝廷;“人人间”比喻诗人为官的地方;“寒”比喻朝廷中的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生活,也指朝廷中的诽谤、中伤。

3在你所接触的有关月亮的诗文中,月亮还具有哪些隐喻义?

明确:李白《静夜思》中的明月隐喻思乡思聚之情;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明月隐喻恋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明月隐喻怀古之情;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明月隐喻孤独失意。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

4中国文学讲究委婉含蓄,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景和物”的隐喻,你能联系所学的古诗词说一说吗?

明确: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隐喻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惶恐滩、零丁洋隐喻危难的处境;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隐喻一种浮华喧嚣的生活……

(四)总结

在文学的天地里,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山水草木,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生命体,而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要想直抵诗人的心灵世界,我们就要用智慧去揭开诗歌隐喻这层朦胧的面纱。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篇十一

水调歌头①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③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④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抵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⑤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⑥

【作者】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⑦婵娟:月色美好。

12.初中作文《明月几时有》 篇十二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层次:

一、读词文谈印象,整体感知;

二、设情形懂意绪,走进词境;

三、读资料解疑惑,读懂词情;

四、展想象问作者,读透词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以故事形式叙述苏轼生平,引出词作《水调歌头》。

(说明:故事形式叙述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可让远古的伟大词人生活化,也更能打动学生,较快走近作者、走近词作。)

二、诵读中对话读词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小序,从“兼”字入手,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与“无眠”的细读;

③赏析上阙,抓住“不知” “归去”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④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说明:诵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让《水调歌头》在诵读中流淌,在对话中显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诵读课型问题,这是对诗词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尊重和理解。)

三、品析词格,感受词美人大写

师: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开个月饼店不成问题。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

中秋词作更是俯拾是。但清代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比照其余的几首中秋词(见资料),能说说理由吗?

[引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试着理解“境界”,理解苏轼历经苦难后那大写的人格及旷达士大夫形象。]

(说明:对词作的阅读仅仅在学生理解了体悟了,会念会背,感觉学生怎么来再怎么走回去。若与其他诗作一些比较,懂得一些评价,会让学生更懂词意更解词心,可能会比来时走得远一些。)

四、延伸拓展

1、在遭遇仕途困顿时,苏轼的自我反省是很深刻的,善于从自然、宇宙中找到处世哲理。下列词句中你更欣赏哪一句,并给个理由: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谪贬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远贬岭南时作《定**》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谪贬黄州作《临江仙》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贬谪黄州时作《定**》

2、我以我心读东坡。(配乐中再次朗读《水调歌头》全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在中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上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围绕新课程改革观念中教师的“指导——自学——引探——应用——评价”体系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反思: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上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学习他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教好它,让学生掌握它,对学生的我国古诗文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在课堂上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联想,仔细体会和揣摩每首诗的意蕴,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能在日后的诗词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拓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展开联想,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在教学中,坚持诵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和内涵美。

在课堂上,特别是诗歌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诗词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诗词知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还应具有随机应变,临场发挥的能力,尽量避免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要用巧妙的方法,灵活设计,这样才能取得课堂的最优效果。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能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程和内容,从学情出发,去粗取精。对于《水调歌头》我的几个班的教学引入都不一样,而是根据各班的学情具体确定。这样的效果比教案中的固化模式要优越得多。

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少废话;多直观少抽象;多启发少替代。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标新立异,允许对诗词内容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情感的基点。对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只要学生阐述有理,就允许提出、探讨、评价。

合理、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材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变平面为立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带学生进入特定情境。

13.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篇十三

周迅影片中去参加婚礼穿的一套旗袍真的好看,与之相配的剧情也同样精彩。霍建华神采飞扬与忧郁隐忍并行,无可挑剔的样貌与演绎。彭于晏戏份最精彩,1940年香港街头的游击队,自行车踩出激动人心的风范。

人物最饱满的却是叶德娴饰演的方妈妈,市侩精明,大是大非却不含糊,爱女如命,自愿抢着要帮女儿做最危险的工作,直至最后牺牲。叶德娴简直不得了,演的入木三分。方妈妈和方姑之间很多应该都能让人想起自己和妈妈,有时候争吵,有时候说笑,没有太肉麻的语言,爱却无比深刻的浸染在每一刻的生活中。

周迅饰演的方姑、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叶德娴饰演的方妈妈……都是活跃在1940年代香港抗日战争前线的人物。故事却是从现在的香港,梁家辉饰演的一位老出租司机的讲述开始。他当年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今老态龙钟,在导演的引导下,慢慢回忆讲述当年的情形。

有人说梁家辉在影片中的演技突出,有人说梁家辉在影片中作用尴尬。

其实这正是许鞍华的特点。上一次《黄金时代》,也是这么来的。中间总要有几个人絮絮叨叨,像接受采访一样说主角的生平。

《黄金时代》比《明月几时有》更繁杂,更漫长,所伴随的也是更沉闷。而《明月几时有》则虽保留了这特点,却变得更精炼,更精彩,更紧凑。

当你沉下心来,就会发现这种手法的妙处。时紧时松,让你有时间去回味刚才的触动,让你自然的过度到影片的下一段落。这是比正常的过场戏要有趣的,当然还是许鞍华用的好,举重若轻,回味无穷。

许鞍华适合一些看电影精彩情节太激动,需要按暂停缓一缓的观众;适合看一幕精彩的戏,就脑洞万千思前想后补了十八出戏想跟人聊聊的自我创作型观众。但不适合习惯了看电视剧逻辑,再简单的事情不说白就觉得跳的莫名其妙的观众。

许鞍华在质感上绝对不会让人失望,但是对于习惯看快节奏爆米花电影的观众来说会闷。就像《桃姐》,像《黄金时代》一样,你知道是好片子,但又怕在电影院打呵欠。

不过小编亲自体验之后,发现看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电影前期尤其主要体现在李灿森、熊欣欣几位精彩的送人头情节上。后期则是悲痛的牺牲戏份。

而青山绿水、砖石街道,方妈妈踩在地板上笃笃响的木屐,拿出去待客一口没吃又收回来的糕饼,方姑和刘黑仔在黑漆漆的天台上分吃的茶粿,马口铁罐头的量米杯……看电影最爽的就是看细节,彷佛真的置身当时。

一部讲抗日故事的电影,用了最平实的表现手法,显得无比真实。没有刻意渲染苦大仇深,没有刻意宣扬沉重历史,却更能引起共鸣与获得接纳。越是生活的,越是真实的残酷。

导演说她“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拍摄的这部电影,希望大家也带着开放的心态来看。”

上一篇:销售总结及计划下一篇:白醋可以美白吗 用醋洗脸可以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