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2024-07-21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通用9篇)

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一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唐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3—65页“确定位置”。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确定位置。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欲

导入课题

1、出示学校附近建筑物的平面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说说各物体的位置。

2、播放国庆节阅兵式场景 片段,然后定格某一方阵 画面。问:这是哪个场景的片段?看完这个片段后你有什么印象?(整齐)

3、还能用前面的知识说出每个人的位置吗?尽管这么多人,但每个战士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怎样才能准确而简洁地表述他们各自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情景体验 探究新知

(一)建立列、行的概念

1、仔细的观看方阵图,说说李强的位置。(1)同学们试着介绍一下李强的位置。(2)生用自己的语言、方法进行介绍

2、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大家有不同的介绍方式呢?(角度不同)

3、归纳:在生活中,我们观察的方位、角度不一样,那么对一个具体位置的描述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在数学中往往对这一种现象要做出一些规定。(出示: 李强自己的介绍“第4列第2行”)

4、你怎么理解这里的“列和行”(板书:列,行)

5、在日常生活中,“列”和“行”都是从什么方向开始的?演示课件“ 列、行”(板书:从左到右

从前到后)

6、形成性练习:(1)第5列的同学起立(2)第3行的同学举手(3)第2列的同学拍拍手(4)第1行的同学点点头

7、说说李强的位置在哪里?(板书:第4列第2行)

(二)教学 “数对”

1、每个同学说说自己坐的位置。(学生交流时板书:第几列第几行)

2、学生自主探究试着用一种简洁的方法表示自己所坐的位置

3、汇报交流,优化方法、(1)学生汇报,上台板演。

(2)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有2个数)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来确定位置?而不用一个数字呢?

4、播放知识链接:大家真了不起!想到了可以简单的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写作:(4,2)。(板书)

下面我们来看看数学家是怎么表示的。

数学家和同学们想到的方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们把这种形式的表示方法称为数对,(板书:数对)

5、归纳方法

(1)数对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理解的?)

(2)小结:数对用2个数来确定位置,前面的这个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中间用“,”把两个数隔开,板书:(列,行)用括号把2个数括起来,这样的一对数我们给它取名字为“数对”(板书),学生齐读。

6、练一练:

(1)谁来说一说(3,4)在班内是指得谁的位置,3和4分别是代表什么?(2)同学互相用数对说说自己的位置

(三)抽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1、我们在教室里的位置还可以画在图上,用一个点来表示。(课件出示座位图)

在这样一幅图里,一列就可以用一条竖线来表示,这是第一列,一行就可以用一条横线来表示,这是第一行,把每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一个点来表示,全班同学就可以用不同的交叉点来表示。

2、你能在方格纸上试一试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同学们在方格纸上标明自己的位置。

3、反馈信息,找2名学生上台在电脑上标明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学校附近建筑物平面图(用竖线和横线表示行列)。

(1)用数对指明学校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对说出其他建筑物的位置?(2)添加数对(1,3)和(3,3),仔细的观察:图中数对(1,1)、(1,2)、(1,3)和(2,3)、(3,3)、(4,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5,4)和(4,5)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2)(4,2)和(4,3)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

3、游戏(智慧星:根据数对连线成为一颗星)

4、拓展训练

四年级某班每组人数相等,李明坐在最后 一个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7),这个班有多少人?

四、课堂评价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探究和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知道了数对表示的意义,并能利用数对准确的说出我们每个人在教室的的位置,像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说(课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宇航员飞天后返回地球,导弹远射位置都是通过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测出的经度和纬度来准确定位的。(出示中国地图)同样,在地图上,也是利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某个城市的位置,像首都北京的位置就是北纬40°,东经116°(课件演示)。今天的学习大家表现都不错,老师把这颗智慧星奖给四()班全体同学,希望大家不断探究,做学习的小主人。

2.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二

师:你们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你的位置吗?

生:我在第二列第七行

生:我在第四列第五行。

师:请你们来说说你好朋友的位置。

生1:我的好朋友在第五列第一行。

生2:我的好朋友在第二列第二行。

学习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位置。

过渡:知道了我们班同学的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确定图上的位置。

1、学习数图上位置列和行的方法。

师:这是小红班同学的位置, 你能找到第一列同学在哪里吗? (指名同学指) 第二列呢?你是按什么方向来数的?

生:我是从左往右数的。

师:请伸出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

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和作图的能力、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四个新的方位词,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海上、空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2. 出示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的相关新闻视频。

谈话:听说过索马里海盗吗?他们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船只的犯罪者。在去年的11月,我国的一艘货轮就不幸被他们劫持,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具体看看事发地的位置。

3.学生根据图示描述事发地的位置: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东北方向。

4.引发冲突:看来,用我们原来的方位知识:光说一个东北方向,不能准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那要精确地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提炼建模

1.小组交流

尝试寻找确定位置所需的条件,并尝试用这些条件再次描述事发地的位置。

2.明确确定位置的几要素

(1)出示正确描述事发地位置的方法: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东30°方向2000千米处。

(2)借助手势理解“北偏东”方向:从正北慢慢偏向正西方向,这个区域就是北偏东。

(3)交流:北偏东30°,你是怎么理解的? 北偏东30°方向,是偏离哪个方向的30°?

(4)追问:如果只说在北偏东30度方向,能确定事发地的位置吗?(明确:说清了方向,只能确定事发地在这样一条射线上,要精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还需要距离。)

(5)小结:要精确地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必须说清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3.认识“北偏西”、“南偏西”、“南偏北”

(1)借助手势帮助理解 “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三个方向。

(2)介绍为什么通常会说“北偏东”而不是“东偏北”,强调以南北为基准。

4.练一练

(1)要求学生完整地说说俄罗斯护航舰队的具体位置。(俄罗斯护航舰队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西55°方向3000千米处。)

(2)进一步明确:北偏东30°、北偏西55°都是以正北方向为基准的。

5.小结

(1)回顾刚才两个位置的确定,我们发现,要给一个物体精确定位,必须得说清哪几个要素?

(2)只说在 “北偏东”或“北偏西”这个方向,只能确定物体在这样一个“面”上,角度确定的是这样一条“线”,只有再确定距离后,才能准确的确定物体所在的那个“点”。

这就是从“面”到“线”再到“点”的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多层练习,巩固内化

★情境:寻宝游戏

1.基本练习

(1)准确描述四个寻宝点的位置。

①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

冰峰:在营地的(北偏东75°)方向(15千米)处,(直接描述);

骆驼峰:在营地的(南偏西)30度方向(6千米)处,(角度没有直接给出);

紫云洞:在营地的(正西或北偏西90°或南偏西90°)方向(9千米)处,(多种描述的方法)。

白云塔:在营地的(南偏东40°)方向(9千米)处,(需要测量角度)。

②集体交流:你想去哪个地方探险,就来描述它的位置。

重点讨论:

骆驼峰为什么不是在南偏西60°方向?

白云塔所在位置的角度的测量:测量前,首先得搞清楚要量的是哪个角的度数,然后把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0刻度线一般与南北线重合,这样就能很快读出所要量的这个角的度数了。

(2)根据提示寻找宝盒5的位置。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2.综合练习

(1) “确定位置”在雷达上的应用。

思考:飞机怎样飞和飞机场的方向(角度)不变,怎样飞与飞机场的距离不变?

(2)在宝盒5的北偏东20°方向6千米处是宝盒6,请找一找。

教师组织学生研究:和刚才比什么发生了变化?(观测点)

小结:看来,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除了看清方向、距离以外,还得注意观测点。

四、反思小结,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反思课堂

2.完善知识体系

4.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四

1.在自主探索、互相讨论、同伴之间批判与辩驳的基础上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具体过程。

2.能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位置,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对话、积极质疑的意识。重点: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方格图的建立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可能:如何确定位置?确定谁的位置?确定位置有什么用?)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确定。出示数轴:

这几个点的位置怎么表示? 2.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表示方法。自主探究:

出示数轴:这个点的位置怎么表示?你会吗?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生可能:4来表示;4的上面;4的背面;4+来表示;4,1来表示)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说出来后归类。集体讨论:

看来,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还真多,这样吧,请分别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听听有没有道理。如果你有想法和不同的声音,或是想对他们做出评价,你尽管大胆地和他们交流。学生上台说理由,同学质疑交流。建立模型: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其他人一看就知道这个点的位置?请你试着再想一想?画一画。出示课堂小研究。

根据学生的画法进行讨论,探究,探究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出示课件。3.探究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感受有序的必要性。(1,4)和(4,1)都可以表示A点吗? 4.感受生活

课件出示座位图,列和行与横轴纵轴的对应。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课件习题。

5.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教材80-81页内容。【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直观形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概括出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获取知识。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

(一)”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空间的新视角。本节课内容是由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和试一试三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确定位置和表示位置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列举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座位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互动

课件以动画形式出示情景“找朋友”,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找朋友》。【激发兴趣,做好情境创设铺垫】

二、活动引入,认识数对

1、明确列、组排列规则

(1)随机发放卡片,学生分别按卡片上的要求找朋友。卡片标注:第 *组,第 *个(卡片标注位置不能重复)学生可能会出现: A、找不到朋友。

B、两人找到了同一个朋友。C、按要求找到了朋友。

(2)请学生说说找到朋友的方法,明确列(组)与行(个)的数法。我们把竖排叫做列,也就是座位中的组,确定第几组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也就是座位中的个,确定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3)重新找自己的朋友。

(4)班长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同时板书)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切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应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激发他们获取新知的欲望。】

2、体会学习数对的必要,认识数对

(1)用自己喜欢的简洁的方法表示班长的位置,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符号。(学生板演表示的多种形式,并自述想法)

这么多的方法都对不对呢?你有什么意见?

(2)引导:在数学上有一种可以既清楚又简便的表示位置的方法。班长的位置第3组第2个可以用(3,2)来表示。

(3)在这里我们用一个括号表示一个位置。括号中第一个数表示第几组,第二个数表示第几个,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这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4)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组第几个?用数对怎样表示?(小组交流)

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展现学生不同的确定位置的表示方式,引导学生对头脑中粗浅的、零碎的经验进行整理、提升,并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获取有关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三、引导探究,形成共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的情境图。

(1)仔细观察小青班上的座位表,说一说小青的座位在哪里。

A:小青在第3组第2个位置。B:小青的位置为(3,2)。

(2)第一种说法是用语言的方法来表示小青的位置,第二种采用的是“数对”表示法。

(3)(3,2)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2、课件出示第80页“说一说”,引导学生完成练习。A、小敏的位置是(,),小华的位置是(,)B、的位置是(1,4),的位置是(4,3)。C、(3,2)和(2,3)是同一个位置吗?为什么?

3、引导小结:

A、一个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而且数对中的两个数的顺序不能任意颠倒。第一个数表示第几组,第二个数表示第几个。

B、同一组的同学,数对的第1个数相同;同一排的同学,数对的第2个数相同;

4、课件出示第80页情景图,依此抽象出方格图。

(1)将第80页小青班上的座位图(情境图)抽象为格子图。

课件展示具体步骤:先把小青班上的每一个同学看做一个点,再把同组和同排的用线连起来就形成了方格图。最后把横方向上的一组、二组、三组等等简略为1、2、3、4、5„„,把纵方向上的第一个、第二个等等简略为1、2、3、4、5„„。

(2)通过格子图,引导发现第几组就是横方向上所对应的数,第几个就是纵方向上所对应的数。

(3)小结:用数对表示格子图上的位置,先横着数,看在第几组,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数,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借助多媒体技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教材上的学生位置实物图逐步抽象出坐标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坐标图的形成过程】

四、巩固应用,深入认识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2题。【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2、游戏:找位置看电影(1)游戏规则:

A、根据发放的“电影票”(即好朋友座位卡片),在音乐停止前找到自己看电影的位置。

B、帮助三位分别手持(4,?)(?,4)(?,?)“电影票”的同学找到位置。

【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新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观看“小电影”:介绍有关数对的发明相关知识小短片。(课件展示)

数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数对的发明却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笛卡尔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有一天,笛卡尔生病卧床,但他头脑一直没有休息,还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呢?突然,他看见屋角上的一只蜘蛛在上边左右拉丝。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蜘蛛的每个位置就能用一组数确定下来。于是在蜘蛛的启示下,笛卡尔用一对有顺序的数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创建了数对与直角坐标系。他本人也受到了人们永远的尊敬。

思考: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拓展延伸: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不仅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确定位置,而且在模拟情境中也能用数对确定位置,同时还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运用,很会学习。那请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哪里需要确定位置。

(1)在电影院找位置(电影票几排几号)、乘坐火车(火车票几车厢几号)„„

神州7号着陆地点、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例如5.12大地震中每次地震地点确定等。

(2)介绍数对在棋类中的运用。

【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反思提问,总结评价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数对这个新朋友,你有什么想对它说的吗?

2、你们还有哪些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历程,鼓励其积极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六、课后作业 棋子连线游戏。比赛规则:

1、每2人一个小组,第一个学生先掷两次骰子。假如第一次是2,第二次是4,就将自己的棋子放在(2,4)的位置上(说明:棋子用一点来表示)。

2、第二个学生接着同样的操作,按所掷的点数放棋子。如果位置被其他棋子占了,可以重新再掷。

3、一人扔另一人则负责记录。每放对一个棋子得1分。如果你将两个棋子连在一起就得3分,3个棋子连在一起就得5分,依此类推,将俩人得分记录在一张纸上。每人放5个棋子,谁的得分高谁就赢了。

6.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六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北京版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确定位置”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图形与坐标”的重要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学习从学生十分熟悉的座位图着手,通过说座位,引出第几列第几行的话题,接着再从第几列第几行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这一从学生的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本节课内容是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直观形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概括出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获取知识。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如:课间操站排、教室的座位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练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由杨老师给大家上节课,能告诉我你们是哪个班的吗?(三1班)

2、是三年级1班,那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告诉我“三年级1班”,而只说“三1班”呢?

(这么说简单;说三1,人家也知道是三年级1班……)板书:简洁

3、既然这样,那我觉得还能再简单点,人家问我哪班的,我就说1班,行不行?

(不行,不知道是哪个年级的)那说三就行了吧?(不行,是三年级还是三班?)

4、看来生活中,不能因为简洁而省略重要的字,还得注意准确。板书:准确

二、合作探究

(一)明确行、列

1、其实数学也是这样。以前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行和列的知识了,怎样叫一列?(竖着看,这一组也就是一列。)一行呢?(横着看,这一排也就是一行。)

2、这是红星小学四3班同学的座位图,你能用行和列猜猜李红的位置吗?(生随便猜)怎么样?(太难了,这么多人……)

3、那给点提示吧,李红在第4列。板书:第4列第4列在哪呢?(有人指着这边,有人指那边)数列时都从观察者的左边数起。现在,谁是观察者?(我们)哪是第一列?(指一指)依次出现列数

4、现在你猜吧,李红在哪?(生猜)这回好猜吗?(还是不行,第4列有好几个女生呢)那怎么办?看来光说列还不能确定李红的位置,还得需要知道第几行。

5、补充板书:第3行再来看看,李红在哪呢?(指一指)有不同意见吗?(我认为是这个女生呢。)那到底是哪一个?(从前往后数……)哪是前边?数行的时候,从离观察者最近的一行数起,图中就是从下往上数。依次出现行数。

6、现在,能确定李红的位置了吗?她在哪?(从左边数第4列,从下边数第3行)看来,通过第几列第几行就能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了。

7、看图出示(课件)的同学,能说出他们的位置吗,老师板书。

(二)认识数对

1、学生一起说位置,老师板书。停,不能再写了,你们说得太快,我都跟不上你们的速度了,这么写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洁明了的方法表示第几列第几行呢?

2、以李红的位置“第4列第3行”为例,四人小组,看看能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创造出一种更简洁,同时也很准确的方法。别忘了,把研究出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如能找到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记录下来。(小组合作)

3、投影展示,说说自己的想法。(①4列3行②43③4.3④4-3⑤↑4→3……)

这些方法似乎都挺简洁,到底该选哪一种呢?还是请大家来作评判吧。(生自由评说)难道,刚才被批评的方法,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都没有吗?(它们都比原来要简洁一些)这就是一种进步!不过,除了简洁,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都有4和3这两个数)多善于观察!那剩下的几种方法呢?(也都有这两个数)既然每一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了这两个数,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缺一不可)

4、4表示?3表示?没有了这两个数就不能表示第4列第3行了。

大家真是了不起!想到了可以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来确定位置。其实,你们的方法已经很接近数学家的方法了,他们也是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只不过是用 “,”把两个数隔开,再加上小括号。板书:(4,3)这种表示方法叫数对。

读的时候要读“谁的位置是数对四三”,他表示的意思是“第4列第3行”。

5、你知道黑板上的这几个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了吗?在你的纸上写一写。

(指名几人板书,写出位置所在的名字和数对,反馈订正。)

6、现在,站在老师的角度观察能说说你在咱们班里的位置吗?哪是第一列第一行?

亲自找一人上前来指一指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其他人也可上前来)

(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2)看来,自我介绍并不难。能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吗?让我猜猜他是谁?

(我的好朋友的位置是数对(5,3))

让我也来认识一下你的朋友,第5行,第3列。认识你很高兴。

(质疑:不对,我说的是……,您说的是……,不是一个人)

不都是5和3这两个数吗?怎么不对了?

(5表示第5列,3表示第3行,先说列,再说行,不能前后颠倒……)

看来,只剩下数字时,必须规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否则就乱了。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说第几列后说第几行。

(3)让我重新认识你的好朋友,是这个同学吧,真高兴认识你。

(三)认识网格图

1、如果把咱们班每个座位都看成是行和列相交的点,这些点用线连起来,我们的座位图会变成什么样呢?出示网格图

2、哪是第一列第一行?指出,依次出现。你手中也有一张这样的网格图,找到哪是列,哪是行。标注,快在网格图上找到你的位置,描出点,投影展示位置,大家猜是谁。

3、在网格纸上根据数对找到以下几名同学的位置,描点。(3,1)(3,2)(3,3)(3,4)(3,5)

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同一列同学,数对中第一个数字都相同)

那数对中第2个数字相同呢?(表示同一行同学)

比如,出示(6,1)(5,1)(4,1)(3,1)(2,1)(1,1)图,谈发现。

4、《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分成测试卡第54页第2题;巩固练习:分层测试卡第55页第1题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北京奥运会上的击缶而歌,如果某一个人的动作需要改进,怎样快速找到他的位置呢?就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快速确定位置。

2、象棋、围棋的棋盘,要想描述某一个棋子的位置,可以用数对的形式。

3、航天飞机和地球经纬线看,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知识。

四、总结收获

1、翻牌游戏

7.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七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多媒体教室看一场《美伊战争》片段,大家拿好手中的座位票找到自己的位置。

(同学们欢呼雀跃,情绪高涨。但很多同学找不到位置。)

生1:老师,我找不到位置。我不知道哪一排是第一排,哪个位置是第一号。

生2:老师,我也找不到位置,因为我的票没有排。

生3:我的票没有号。

生4:我的排号跟XX的一样。

师:那大家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找到位置。

(让学生自己规定排号,大家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

师:大家结合生2、生3找位置的过程,说说确定自己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怎样的几个数据?

生:两个,并且是有序实数对来确定。

师:结合生4找位置的过程说说座位与票(有序实数对与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一一对应关系。

师:请同学们归纳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方法之一是什么?

生:有序数对定位法。

师:人们就想,能不能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呢?于是,大家都采用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如:(2, 3)来表示排与号。

……

课堂案例剖析:

本案例采用学生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创设情境,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亲历数学概念的发生过程,自然地得出数学规律,在本质上改变了以往那种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部分学生是配角,大部分学生是听众、观众,甚至是旁观者的说教式教学。采用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师是真正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玩中学,在玩后思考、探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对体验教学的一些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获取数学知识,而且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体验教学可以锻炼右脑,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根据罗杰斯的理论,数学不能仅重视逻辑思维,更要关注数学的直观性。

过去人们认为数学是抽象逻辑思维,是属于左脑功能,而忽视了右脑功能在数学中的应用。其实我们在数学学习、分析、计算等时,不只使用的是左脑,右脑也有参与。如果遇到更复杂、难度更大的数学问题时,更需要右脑的图像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的参与,有些时候单纯依靠左脑的逻辑推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直棱柱》中判断由六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是否为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比其他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辨认更为困难,因此在教学时应运用多种手段。首先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即剪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图,把它沿线折叠起来,由于折叠的方法有多种,因此需要多次的尝试方能成功。折叠成功后,找出展开图中的各个正方形与立体图中各个面对应。然后要求学生不用实验的方法,单凭空间想象把各个平面图沿线折叠起来,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完成数学教学的目标。而且右脑能力若发展不足,必将阻碍学生未来数学能力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数学还挺好的,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成绩就开始下降。这主要是跟当前老师、家长在数学教育上,基本都是偏向单纯的左脑抽象逻辑思考训练,与没有充分利用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初中数学一般涉及符号、概念、规则、原理等的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大都为已被抽象、概括形成语言、符号表征的静态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困难,不能单靠讲授、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应以具体感性的活动设计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经验、情感才能被激活、调动,学生才能充分体验、感悟,继而外在的知识才能得以自主内化和占有,从而达成对抽象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活动—体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已有情绪情感、认识体验的唤起和激活,注重对学生的新情绪情感、新认识体验的积极构建,在实施过程中力争做到不断丰富、深入、融合与升华学生的体验。为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体验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体验状态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中。

一、设计体验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探究之前的准备。

在探究之始,必须明确本次探究的目标,所需要掌握的关键性经验,和探究材料,继而设计相应的活动。如果缺失这些关键性的活动经验,将很难使学生获得关键性的概念,从而影响探究的深入。例如本文案例设计了在探究之前的目标就是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探究材料是引起和帮助学生进行探究的工具,是探究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对象,又可以说是帮助探究活动的“脚手架”,利于学生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探究活动的效果和成败。例如:在设计《事件的可能性》时,先准备一定数量的蓝球与红球,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如何理解“在一定条件下”。先用两个蓝球与三个红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放在不透明的袋中进行摸球活动,问题:摸一个球是红球或蓝球的事件;摸三个球是蓝球的事件。摸一个球再放回、摇匀,这样先后摸得的两球有几种不同的可能。然后改变条件:四个蓝球与两个红球进行摸球活动。这样设计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后思考。

(二)创设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

创设活动情境,引发体验活动情境要么立足于创设学生直观感受的认知性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产生认知体验兴趣;要么创设具有情感渲染功能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情感,渲染课堂的情感氛围。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一步是体验教学实施的基础。例如:本文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的情境创设,也可以呈现一个富有挑战性、使人产生困惑的情境。只有这样的问题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使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引发内驱力,激活经验,激起探索行为并持续支持学生完成探究任务。例如在《平行线》一章复习时,这样设计:用两支笔代表两条直线在桌子上摆一摆,有几种位置情况?三支笔呢?它们共构成多少个角?这些角在位置和大小上各有什么关系?三支笔有互相平行,两两相交,交于一点,或两条平行被第三条所截。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设计一种自主体验积极感悟的课堂活动。

活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体验、感悟有了依托,从而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可以全身心投入,激起情感共鸣,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看、听、动手操作、游戏扮演、动脑思考、动情感受,引领学生凭借情境展现的生动形象,带着与作者共鸣的真切情意,全身心进入角色亲历体验,忘我感悟,不仅仅是感悟外在的活动情境,更重要的是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进入实质性的学习过程中。例如:我在教《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确定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和根据坐标在平面内确定点的位置,以及坐标平面内点的特征,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首先将班级的座位摆成整齐的长方形,然后以第四行所在的同学为X轴,第四列所在的同学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 (1) 第三象限的同学在哪里? (2) 第四象限的同学请举手。 (3) X轴上的同学在哪里? (4) Y轴上的同学站起来。 (5) 站了两次的同学是谁?你在什么位置? (6) 横坐标与纵坐标符号相同的同学拍两下手。 (7) 横坐标与纵坐标符号相反的同学拍三下手。 (8) 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同学站起来,这些同学所在的直线有什么特征? (9) 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同学站起来,这些同学所在的直线有什么特征? (10) 横坐标是2的同学拍两下手。这些同学所在的直线有什么特征? (11) 纵坐标是-3的同学拍三下手,这些同学所在的直线有什么特征? (12) 坐标是(-2, 3)的同学在哪里?在听这些问题的时候,全班鸦雀无声,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自己听错了,闹出笑话。连平时最不想听课的捣蛋鬼手都举得高高的。要是谁反应慢了,同伴就互相提醒。这一堂课比预想的效果好。

二、体验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活动过程中情感与知识的生成。

活动过程是学生在主体感悟基础上知识、情感的形成过程。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知识、情感的生成过程,注意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如根据学生的体验状况,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通过交流促使体验主体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反思自己的情感,使内化进一步深入。例如:我在教《有理数的加法》时设计这样的游戏:同桌同学一付扑克牌,两人各出一张,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两数相加和为正数则甲赢,和为负数,则乙赢。游戏进行到二十题左右,我及时叫停,抛出问题,请学生总结两数相加的规律。

(二)关注体验活动的实质,避免活动设计的泛化。

在活动和情境中,通过体验来学习的确具有传统学习方式所没有的优点,然而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如果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高或学习内容较容易,基本上没有认知上的冲突和障碍,过多的活动体验只会带来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消耗。同时也不能认为只要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习,就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因而松懈教师的责任。实际上,体验的过程仍然需要教师的参与,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需要教师对知识的有意义讲解。例如,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测量问题时,我首先准备好测角仪、皮尺,找好位置较好的树或旗杆,然后给全班同学分组,确定司线员、测角员、记录员,制订测量计划。最后由小组表达探究的结果与方法。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方法,其间不免有争论:有的认为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方法好,它使用工具少,操作又方便。有的认为利用标杆方法好,这种方法在不出太阳的情况下也能操作。有的认为利用镜子的反射方法好,它可以把科学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还有的认为气球升空的方法最简单……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这过程中我始终参与其中,帮助答疑解惑。

(三)实现体验的有效内化,避免有活动而无体验。

有时虽然创设了体验活动,但活动设计要么与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要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导致课堂上常常是教师声嘶力竭,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只有成人的体验,而学生的有意义体验却无从产生;有时虽然学生有了自身的体验,但教师却无视学生的真实情感和独特体验,往往以自己主观的臆断来评定学生的情感实际,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的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向着教师引领的方向齐步迈进,这样的教学仍然蜕变为一种授受式教学,是一种情感的单向灌输和教化。以上种种贴标签似的体验活动,都是只有貌似体验的活动,而没有实质。

8.《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八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用“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表达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现实场景为题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猜一猜、说一说、找一找、摆一摆等丰富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相应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2. 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活动中,经历有序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 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的亲切感。

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谈话: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开家长会。开会時,家长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为了方便家长找位置,你该怎样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

同桌互说后,指名回答。

大家讨论确定统一标准,老师小结:我们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必须说清楚是第几组第几个。(揭示课题)

为了方便,我们把左边第一组定为第一组,左边正数第一个同学定为第一组第一个,好吗?现在统一了标准,谁来说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

请你说说好朋友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设计怎样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这一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里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

二、体会感悟,建构方法

(一)认识第几排第几个

1.巧妙设疑,激发认知矛盾

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做操,小动物们也不例外(课件出示动物做操图)

设疑:这里有一个小动物是老师最喜欢的,你能一下猜出它是谁吗?如果我告诉你,它在第4个,你能一下猜中吗?那我告诉你,它们第2排第4个,它是谁?

质疑:为什么我告诉你们这个小动物的位置了,大家的意见还不统一呢?

小结:大家都有自己找位置的方法,但要确定这些动物们的位置,还得来用一个统一标准,听听小动物们是怎样确定位置的。

【设计说明:“质疑”这一过程设计,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确定位置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细读信息,学会确定位置

小猴说:“我在第一排第1个”,小熊说:“我在第2排第3个”。

提问:根据这两个小动物的对话,你知道第几排是怎么确定的?第几个又是如何确定的?

小结:我们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一般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

提问:现在你能确定第2排第4个是什么小动物了吗?

3.初步应用感知

⑴谈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请用“第几排第几个”说出它的位置。

⑵游戏,猜一猜,同桌一人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另一人猜是什么小动物。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1. 楼房图

谈话:小动物们做完了操,回到了它们的宿舍(出示楼房图),我们一起来拜访它们。

“嗨,大家好!我是小猴,欢迎大家来做客!我住在第2层第3号房间。”

提问:听了小猴的话,你知道它是怎样确定第几层,又是怎样确定第几号房间的?(小组交流:你想去拜访哪个小动物?它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拓展:老师今天捡到了一把动物宿舍的钥匙,上面写着402室,你们说该还给谁?让学生给小动物宿舍编号,并说说自家的门牌号码。

【设计说明:通过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

2. 书架图

谈话:拜访完了小动物,我们又来到了动物学校的图书室(出示书架图)

提问:你想看哪本书?这本书的位置在哪儿?

提问:你是怎样数第几层、第几本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3.电影院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确定位置,想一想,有哪些地方也要确定位置?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要找位置。(出示电影院场景图)

提问:你能帮助他们很快找到座位吗?

明确:找位置的时候,要先确定是第几排,再找第几号。

出示三张票:二排4号、二排5号、、二排6号这3张电影票的位置一定是坐在一起的吗?

(出示电影院场景图)提问:要想坐在一起,应选哪两张票?

提问:这两个电影院的座位排法有什么不同?找位置的方法一样吗?

4. 方格图

小组合作做一个游戏,比比哪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四、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各种方法确定位置,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比比谁最爱动脑筋。

要求:老师说一个位置,请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同学起立。

内容:第2组第2个;第一排第5个。

倒数第1排第1个;第1组第3个后面的一个;

第4排第1个左边的一个;第3组倒数第4个。

9.《确定位置》教学分析 篇九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方向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不仅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也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置的问题,如:做操要按顺序排队;每年开学换新老师时,老师所写的座次表;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诉家长,方便家长找到„„。学生们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并非难事,但是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所以在利用统一、正确的方法表示位置对后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教学环境分析

我校的教学环境与铁南的一些大学校的差别很大,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运用网络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只能运用FLASH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在课前在网络中查到的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知识,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运用课件完成所学知识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的表格”的过程。实现数学学科与计算机的整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及集体向心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数对、明确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准确运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感知数对的应用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学生在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某一同学的位置时,目的是呈现学生多种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了为班级劳动是极为光荣的一件事情。

(二)教学环节说明

1.情境导入 2.探究新知 3.练习巩固 4.结束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听课老师做的板凳是我们班一个愿意为班级奉献的大力士搬来的,听课的老师想要认识认识他,我想请你们帮忙把他介绍给所有听课的老师,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表述出班长所坐的位置,让听课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同学好吗?(学生独立书写在练习本上)

展示汇报(学生书写内容略)

师:为什么同学们写的都不一样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及繁琐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明确确定好统一的列与行的标准的重要性,学生感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为实际生活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数对产生的必要性。】

(生答略)

师:为了能表述的更清楚简洁一些,把老师面对的左边第一竖行为第一组,依次是第二组,一直到第八组,清楚自己是第几组了吧?下面请第一、三、五、七组的同学起立,请面向客人,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请坐下,请第二、四、六、八组的同学起立,请面向客人,用掌声向参加我们活动的客人问好!请坐下!横着的为排,最前面的是第一排。我要请第三排的同学举手,请第五排的同学跳一跳,第七排的同学挥挥手!【设计意图:明确列与行的表达方式,为下在下一环节中学习“数对”,并能用正确方法表示“数对”打好基础】好,现在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下我们班大力士所在的位置吗?越简洁越好。

教师巡视。

(学生有写第二列,第五排的;有写二列,五排的;还有写2,5的等等)展示汇报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并请学生解说 2.探究新知(在本环节中将要突破重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竟然想到了用2,5表示位置,你们知道吗有一位数学家也想到了这种方法,只不过比你们多了一个小括号。像这种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排,中间用一个逗号隔开,外面用一个小括号括起来的表示方法我们叫“数对”。我们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班长在(4,3)这个位置上,他是谁?你们知道发明数对的数学家是谁吗?(展示课件,阅读“你知道吗?”)

师:数对只有一个数行吗?怎么样才能叫做数对呢?(学生回答略)展示例题

(1)老师有个朋友叫小青,他们班的座位表老师已经写在了黑板上,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青的位置吗?小明的位置呢?

(2)他们班的所有同学都能用数对表示吗?(展示FLASH课件)用数对表示其中一个你喜欢的小朋友的位置。(学生独立完成后用课件检验对错)好,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展示FLASH课件)

(3)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老师找几个学生写的数对(投影仪展示),请其他同学判断这个位置上是哪个同学。

(再次观察课件)老师用一条竖线表示表示列,数字1表示第一列,依次用什么数字表示其他的列(2、3、4、);老师用一条横线表示第一排,用数字1

表示,那么第二排,第三排依次用什么表示排?(2、3、4)一个座位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那么全班的学生就可以用许许多多的点来表示(课件将座位图浓缩成一个个小点)形成坐标图(利用课件完成数学知识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我们班的同学的座位也可以用列和排的交叉点来表示,比如这个点(教师随意在坐标上找一点按下鼠标,对应的点显示出数对)可以表示哪个同学的位置呢?(对应位置的学生起立)这个点呢?(再随意找一点课件上显示出数对)【设计意图: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的表格”是一次较大的跨越,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具体的情境中逐步演示抽象出方格图(即:坐标图),既直观又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地概念。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教学目标。】(2,3)和(3,2)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吗? 3.练习巩固

你能用方格纸表示你自己的位置吗?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出来。学生互评。再表示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投影仪演示)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找一找自己的位置、找一找好朋友的位置。既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又能够有效达到对学生训练的目的。】

请对应电脑上老师出示的几组数对位置的同学起立,用鼠标在电脑上在老师准备好的方格上点出你的位置。(课件显示数对)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完成情况,一起观察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是一个心形。4.结束

上一篇:八年级音乐的教学计划下一篇:全世界最搞笑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