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4-08-20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共8篇)

1.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一

改革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黎东升1,刘大集1,2 ,祁春节

2(1.湖北农学院经济贸易系 湖北荆州 430025;2.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作为WTO正式成员,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多地来自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不断加强。这就要求作为流动枢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能在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促进作用。在考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变迁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变迁;现状;对策

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作为加工业和工业的基础的农业的再生产,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农产品流通也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传统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供过于求,以至出现了卖难现象。我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后,面临国外农产品进口的冲击。因此,加快农产品流通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批发市场,如何变革和发展,以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值得思考。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历史演进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交易制度创新的产物,是随着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应运而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由1986年的892家、成交额28.35亿元,发展到1999年的4249家、成交额2715.01亿元,其发展经历了民间自发形成到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规范的过程.在批发市场发展的基础上,还有选择性地试办了部分期货市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见表1)。

1.1自发萌芽阶段(1978~1984)

改革初期,政府在构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主要农产品虽仍由政府统购统销,但调整并提高了购销价格,并适当地削减购销的品种和数量,逐步放开农产品集贸市场。政策的实施刺激了农产品集贸市场的恢复。数量有限的专业户和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诱发了农产品贩运和流通,从而诞生了首批非主要农产品的批发市场。从全国整体考察,由于国家政策限制,无论就市场数目和交易的品种、数量、金额以及价格的放开程度而言,均处于萌芽状态。这一时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虽未触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为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初步基础。

1.2较快发展阶段(1985~1991)

从1985年开始,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全面启动。1985年国家宣布废止业已实施30余年的农产品统派购政策。统购统销的种类和规模进一步下降,统购统销方式被合同订购和议价销售所取代,市场调节的种类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了农产品流通的”双轨制”。自由产销的新兴批发市场取代国营、合作社商业批发网络而成为主要流通渠道。无论就市场数目和交易的品种、数量、金额以及价格的放开程度而论,除极少数个别产品(如粮食、棉花)外,发展速度都较快,初步形成批发市场的雏形。“双轨制”在相当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拉开了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并为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奠定了更进一步基础。

1.3快速过热发展阶段(1992~1995)

1992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农产品流动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启动。改革的核心是“并轨”。除粮食、棉花等极少数农产品外,其他农产品的购销都基本实现了由市场调节的新体制。在这一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逐步从购销方式的改革转向市场体系的构造。针对1988年以来我国出现的连续几年的通货膨胀,国家提倡“菜篮子”工程,很多地方政府出台“谁投资谁受益”政策,批发市场尤其是销售地批发市场的建设出现盲目发展的局面。* 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2B00006)

1.4规范化发展阶段(1996~现在)

1996年前后,一些长期供应紧张的少数传统农产品由供不应求逐渐变为供求基本平衡、进而供过于求。随着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过剩的品种日益增多,最终形成传统农产品全面性的供过于求。由于流通体制未理顺和渠道不畅,农产品过剩激发了地方保护主义蔓延。人为的市场封锁和分割,严重阻碍了批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批发市场进行规范化和整顿,以促进批发市场规范化发展。

表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情况

1市场年 份

数目

比上年增长率%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892 1095 1224 1313 1340 1509 1858 2081 2471 3517 3844 4038 4243 4249

--22.8 11.8 7.3 2.1 12.6 23.1 12.0 18.7 42.3 9.3 5.0 5.1 0.1

累计平均--22.8 17.1 13.8 10.7 11.1 13.0 12.9 13.6 16.5 15.7 14.7 13.9 12.8

阶段平均11.123.64.8

28.35 50.34 70.59 95.28 115.79 153.09 223.57 347.32 682.09 1422.41 1906.04 2333.40 2869.33 2715.01

--77.6 40.2 34.9 21.6 32.2 46.0 55.4 96.4 108.5 34.0 22.4 23.0-5.4平均增长率%

成交额 亿元

比上年增率%

累计平均--77.6 57.8 49.8 42.2 40.1 41.1 43.0 48.8 54.5 52.3 49.3 46.9 42.0

阶段平均40.174.617.5317.8 459.7 576.7 725.3 864.1 1014.5 1203.3 1669.0 2760.4 4044.4 4958.4 5778.6 6762.5 6389.8

--44.7 25.5 25.8 19.1 17.4 18.6 38.7 65.4 46.5 22.6 16.5 17.0-5.5

平均增长率%

平均每市成交额万元

比上年增率%

平均增长率% 累计平均--44.7 34.7 31.7 28.4 26.1 24.8 26.7 31.0 32.7 31.6 30.2 29.0 25.6

26.141.312.1 阶段平均

1资料来源:《中国工商管理年鉴》历年各卷;1993年以前数据引自徐柏园、李蓉《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第14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表中各增长率指标由笔者计算。平均增长率指标中的“累计平均”增长率的计算以1986年的数据为基期。

2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交易规模过小,批零兼营,流通效率低,规模不经济

造成平均每市成交额过小的原因有三:一是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滞后;二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局部利益导致市场分割而盲目无序扩建、新建批发市场,造成过度竞争;三是农户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由于农产品加工增值转换率低,批零差价没有适当拉开,批零兼营,缺乏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作规范和高效性。

2.2经营设施简陋,交易手段落后,不符合国际惯例

绝大多数批发市场的经营设施简陋且不配套,尤其缺乏储藏、保鲜设施。交易方式以即期现货交易为主,大多采用一对一的对手交易。拍卖成交甚少,远期合约交易更少。仓单交易仅限于期货市场且非常有限。由于有关期货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风险事故频出,国家于1994年和1998年两次进行治理整顿,期货品种大为减少,农产品期货市场日益萎缩。因此,必须探索规范且符合国际惯例的交易方式。2.3经营管理理念滞后,服务功能单一

批发市场管理者的“管理就是服务”经营理念淡薄,缺乏品牌观念。规范化的现代批发市场应

具有物质集散、价格生成、信息发布、标准化建设、服务引导、产品促销、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我国目前的服务功能仍停留在大集贸市场的初级阶段。即使引进诸如运输、银行、保险等服务机构,但并不具备较为完善的配套功能。根本原因还是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形成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有效需求。

2.4地区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论证和统一规划

主要表现在东部与西部、产地批发市场与销地批发市场的建设布局差异上。2.5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滞后,信息传播渠道不畅

由于信息网络隶属于不同的地区和部门,资源不能共享,远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信息网络的农业部信息网存在的明显缺陷有二:一是信息的采集面不广,大量的信息收集不上来;二是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2.6经营服务价值链和产业链有待加长

由于经营观念滞后,大部分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未将经营服务的链条向批发市场的两头延伸,未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导致农产品的加工转换增值率低,经营效益低。

3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特别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体系建设

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的历史经验(如日本),并结合我国批发市场发展现状和特点,尽快制定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向国际惯例过度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对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开办、规模、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软硬件设施、交易者限制条件、交易规则、批发市场的公益性等作出明确规定,将市场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根据市场发展的日臻成熟,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法规。批发市场实行企业化运作。将销地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根据可能的辐射范围、物流量大小与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布局;对产地批发市场,必须采取与销地批发市场有所区别的政策,应由地方政府直接主持建设,并将其作为农业的主要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从政策上予以扶持。加强对交易主体交易行为的管理,使市场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3.2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对批发市场进行股份制改造,从而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产权组织。只有明晰的产权,才能实现产权的保障,激励和促成交易的功能。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创建的“布吉模式”——即运作“企业办市场”进行组织创新;推行“企业管市场”进行管理创新;推进“市场企业化”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值得借鉴并加以完善。3.3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农产品经纪人制度,提高农户入市的组织化程度

培育和塑造成熟的市场主体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键。首先,要使农户尽快成长为成熟的市场主体,使其生产经营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其次,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户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重点发展属于农民自己的能真正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的流通组织(如农产品联合销售社、农民协会等)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构建农产品经纪人制度。政府要在政治上鼓励、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优惠,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再次,进一步深化与“三农”有密切联系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加快其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变,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的企业实体,增强其与农民利益的联系程度,使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真正成为代表农民进入市场的代理人,发挥其为“三农”服务的中介、桥梁作用,并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只有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才能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实力,从根本上克服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从而保护农民利益并降低交易成本。3.4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

完善市场配套设施,改善市场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推进农产品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是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营运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加快市场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应该在市场内建立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残留检验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同时,在软件设施方面,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化的交易系统,采用先进的电脑系统进行管理和运作,实现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各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形成高度集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发展网上农产品在线拍卖、订货和其他交易服务。要注意采取措施,确保信息的客观、准确、权威,并且不断完善农产品分级整理、加工包装、质量检验、结算服务、委托购销、代理储运、信息提供、代办保险等配套服务功能。3.5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参照国际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有利于WTO框架下农业和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国家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首段,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规范以及规范市场的技术标准。农业标准化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府制定食品安全、工作条件、动植物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政策法规;二是行业组织或独立机构制定大部分技术、生产、加工、质量等标准;三是农产品质量分级、包装等标准大多由拍卖市场、出口商或批发商根据产品特性及消费者需求制定。只有建立在标准化体系基础之上的市场信息,才具有可比性、客观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可以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先制定过度性标准试行。待时机成熟,再制定和实施符合WTO规则的农业标准化体系。3.6创新交易方式,实行拍卖交易,大力发展远期远程合约交易

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能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价格,提高经营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和体现社会供求关系。远期合约和期货交易都具有发现未来价格、回避价格风险的独特功能。鉴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利用期货交易回避风险较困难的现实,发展远期远程合约交易尤为重要,鲜货农产品和具有特殊需要的农产品更应普遍采用。稳步发展期货交易对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远期远程合约交易方式的发展、推进国有粮食及棉花等企业的更为深入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完善有关期货监管法律法规制度。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农业部的农产品信息网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电子拍卖、网上在线交易等方式的电子商务服务。3.7试行会员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一是对申请入市交易的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贩运大户、中介组织、经纪人等,由批发市场的管理机构(如交易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认定,发展成为批发市场会员。会员按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入市登记,才能进行交易(非会员一律不准入市交易);二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对入市的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对信誉好的会员,可以发放免检证;对销售严重不合格产品的会员,提出黄牌警告并给予销毁产品和一定罚金处罚;对多次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会员,取消会员资格,并且将检测实施结果在市场公告栏定期张榜公告。3.8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与指导,建立和完善政府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社会效益高、企业效益低,具有社会公益事业性质和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因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农产品市场流通活动的风险性特别高,农产品的产与销、供与求之间往往不一致,由此引起一系列价格波动和市场风险。政府应在新时期的公共财政制度下建立和完善政府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并在运用该基金时,通过规范和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增强和提升制度约束力,使政府农场品风险基金制度发挥其调节市场波动、促进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发展农产品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应有的作用。3.9延伸批发市场企业经营服务价值链和产业链,拓展批发市场内涵和外延

不断加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不仅提供集散场所,而且开展农产品包装、储藏、运输以及信息传递、代理结算等功能的配套服务,并进一步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配送中心,开

办连锁经营网点,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面对作为WTO成员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批发市场应不失时机地全方位拓展自身的业务:一是向农村延伸,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通过与农民联合兴办商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稳定掌握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货源。也可通过土地流转途径,以租赁方式经营农场或者成片土地发展种植与养殖实业,以实现其经营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二是在开发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与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和便利店等现代商业业态实行联合,为其配送商品;或者批发市场企业组织自己发展连锁超市,以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三是积极发展仓储和加工业,实现产品的保鲜和加工增值;四是积极开拓进取,利用中国作为WTO成员的契机,通过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接轨的“平台”,有效实现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有机结合,拓展农产品国际贸易,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农产品流通问题。这样可促进我国具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吸引国外土地集约化程度高的价廉质优的农产品进入中国,从而实现农场品批发市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3.10以资本运作方式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塑造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企业品牌

根据WTO规则,作为成员国的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逐步全面开放,对外国公司实行国民待遇。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应该在健全管理制度、营造竞争有序的公平交易环境、提升管理层次、运作手段全面现代化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购并产业关联性强、资产状况优良的批发企业,以较少的存量资本与外部资本进行整合,从而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乃至建立全国性的巨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集团,塑造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的品牌,实现超常规发展,从而为迎接外国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和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抢夺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的新挑战作好充分准备。参考文献:

[1]李泽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2,(6):36--42 [2]毕家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37--

41[3]周颖,井森.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1,(10):38--39 [4]陈少群,江华.“布吉模式”应对入世挑战创新探析[J].南方农村,2002,(2):18--20 [5]温思美,罗必良.论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制度创新[J].学术研究,2001,(1):42--46 [6]王秀杰.我国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J].中国农村观察,2001,(5):14--21

The Changes, Status Quo 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ofChina’sProduceWholesaleMarketplacesLiu Daji1,2,Li Dongsheng1,Qi Chunjie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Hubei Agricultural College, Jingzhou, Hubei 434025,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As an official member country of WTO,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s agriculture has to face will increasingly come from produce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industries.The guidance and restraint on agriculture from the market will progressively strengthen.It is required that the produce wholesale marketplaces play a critically accelerating role as the distributive pivot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dustrilization of agriculture.The furthe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fter the probe into the changes and status quo of the produce wholesale marketplace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produce wholesale marketplaces;changes;status quo;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联系:

电话:***(黎东升)

E-MAIL:dongsli@x263.net

2.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二

一、我国退休年龄制度的现状

(一) 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

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指在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原则通过的现在仍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中对退休年龄的规定。这也是相应的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在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 这一规定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 农民合同制工人, 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等。这些规定主要将退休年龄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男年满60周岁, 女年满50周岁, 连续工龄满10年的;二是从事各种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连续工龄满10年的;三是男年满50周岁, 女年满45周岁, 由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是因工致残, 由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 退休年龄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

退休年龄制度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初就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多年的实践发展中, 国家也相应地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 初步规范了我国的退休年龄制度。早在1951年新中国成立初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就明确规定了退休时间、退休待遇等, 之后于1953年、1956年又相应地进行了修改, 到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 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的退休年龄制度, 一直沿用至今。

从2006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四章中明确规定了公务员退休时应具备的各种条件以及退休后的待遇等。这不仅在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法律中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也为我国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减轻财政支出的压力。

众所周知, 我国的养老基金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压力显得越来越大。据我国研究养老金方面的权威专家测算, 退休年龄每推迟一个计算周期, 就有大约40亿的养老统筹基金的增长, 与此同时, 还能减少160亿的养老金支出, 这一增一减就有200亿的财政缓解空间, 这无疑为我国的退休年龄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 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随着二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人逐渐成为现在老年人口的主力大军, 我国的人口红利期也将结束。同时, 各种老年人的医疗、健康、关爱问题乃至空巢老人问题也将越来越凸显, 延迟退休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那些依然有精力、有经验的准老人做他们力所能及并且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 同时也可以凭借他们的经验、技能解决和规范好返聘以及提前退休等社会问题。

(三) 有利于保证养老金的有效发放。

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都默许员工提前退休, 因为如此便可以将企业应当承担的部分养老金推给社会。这种做法, 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讲, 无疑是有利的, 但是这会蚕食我国正常的养老基金, 加重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如果建立有效的退休年龄制度, 将提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较少的比例发放或者提高延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比例, 这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普遍出现的提前退休现象。

(四) 有利于对人类生命周期的尊重。

当前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较改革开放前已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是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却没有遵循这一发展规律, 这显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

三、当前我国退休年龄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男女间存在较大的退休年龄差距。

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就明确规定, 享受养老待遇的法定年龄男工人与男职工年满六十岁, 女工人与女职工年满五十岁。在特殊工作环境下, 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五十五岁, 女工人与女职工年满四十五岁。1978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中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明确规定了国家男干部年满六十周岁为法定退休年龄, 女干部则是年满五十五周岁为法定年龄, 年满六十周岁的企业职工可正式退休, 女职工则规定为年满五十周岁, 特殊工作种类的男职工年满五十五周岁可正式退休, 女职工则是年满四十五周岁。当初国家对男女退休年龄的规定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女性。但是时至今日, 我国处在知识经济时代, 脑力劳动已经成为了绝对的时代特征, 体力劳动已经没有新中国成立初期或者改革开放前要求那样高, 所以当初法规基于照顾女性的考虑在当今已不太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

(二) 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1978年颁布实施的退休年龄制度依据的是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国家发展状况而制定的, 然而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我国的GDP总量早在2010年底就成功超越日本, 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1978年至2007年, GDP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8%, 这不仅明显高于我国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发展速度, 同时还大大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发展速度。

(三) 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深入发展, 养老金支付压力持续加大, 其中就包括了赡养率的不断变化。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的人口赡养率将会从21世纪初的四个在职职工赡养一名离退休人员转变为两名在职职工赡养一名离退休人员, 养老统筹基金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我国也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缓压力。

(四)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发展趋势, 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由于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 他们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在国际上, 一般是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0%或者是有7%比重的65岁及其以上人口, 那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2010年, 我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当时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接近2亿。有专家据此推算, 到2020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2亿, 并且那时会有接近2, 500万的人口达到80岁及其以上, 而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6, 000万。这一紧迫的人口形势必将对我国经济形势造成很大的压力, 同时也倒逼我国必须进行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

(五) 人力资源的功能难以充分彰显。

当前, 国民的受教育环境、受教育时间以及教育质量等都得到了巨大发展, 客观上导致我国公民的劳动初始年龄提高了许多, 如果继续沿袭1978年时的退休年龄, 势必造成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调, 浪费丰富的人力资源。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当中所受教育程度显示的数据看, 我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达到了8.93%,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达到了14.6%, 同时受教育时间也有了明显的增长。因此, 初始劳动年龄也明显增加, 所以延迟退休年龄制度也是大势所趋。

(六) 不符合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事实。1951年我国颁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时, 由于经济落后、生存条件艰苦, 我国人均寿命只有不到50岁, 如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口预期寿命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就已经达到了74.83岁, 比建国初提高了大约25岁, 比2000年的时候也提高了3.43岁。其中女性的人口预期寿命达到了77.37岁, 比2000年提高了4.04岁, 而男性的人口预期寿命也达到了72.38岁, 比2000年提高了2.75岁。此时世界人口预期寿命的平均水平为69.6岁。虽然我国比高收入国家的79.8岁低了近5岁, 但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并且这一趋势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还会继续上升。

四、改革退休年龄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拉近男女间退休年龄。

国家最初由于多进行的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活动, 考虑到女性在体力方面与男性存在一定差距, 195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中规定男女退休年龄差距为五岁。这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决定的, 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现在的生产活动逐渐以智力劳动为主。女性在体力方面的不足的劣势被缩小, 以往基于对女性的照顾逐渐演变为女性在职场前进中的阻碍。一些地方政府把诸如“女干部五十岁不提名, 五十二岁不再提名”等写进政策中, 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我国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拉近乃至拉平男女间的退休年龄。

(二) 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还是比较低的,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美国从罗斯福政府时期就十分重视对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 将国家养老与个人养老结合起来, 形成了有利于抵抗社会风险的体系。美国的退休年龄制度也越发变得有弹性, 按照人口和出生时间段组成了美国的弹性退休年龄制度。我国也应根据目前的人口预期寿命等条件适当提高法定的退休年龄。

(三) 进行差别化的调整。

我国退休年龄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体现在性别的差异和身份的差异上。一方面, 男性比女性的退休年龄晚了五岁, 这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差距;另一方面, 由于干部和工人两种身份, 也导致了退休年龄的不协调差距。这就是当前我国在延迟退休年龄制度中遇到重大阻碍的原因。调查显示, 支持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往往是那些高技术人员、干部或者专家学者, 而不支持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一般是企业的普通职工或者是中低收入者, 这样就产生了专家学者们支持的改革建议与大多数的民意调查不相符的现象。因此, 在实际改革的操作中, 一定要将这种差异体现出来, 实行浮动的退休年龄制度。

(四) 推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后一二十年里, 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成为了普遍现象, 这为我国退休年龄制度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据我国一份调查显示, 女性公务员同意推迟退休占调查人数的78.2%, 男性公务员同意延迟退休的只占调查人数的59.1%, 但是当选择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时, 女性公务员中同意的比例达到了81.8%, 而男性的支持率也上升到了72.7%。由此可见, 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是符合大多数民意的举措, 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也会大大减小我国改革的阻力。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 建议按照人口年龄段来确定不同的退休年龄:1946年以前出生的人口, 男性统一执行60岁的退休年龄, 女性统一执行55岁的退休年龄;1947~1952年出生的人口, 女性执行每年等距延长4个月的递增年龄, 男性执行每年等距延长2个月的递增退休年龄;1953~1964年出生的人口, 男性统一执行61岁的退休年龄, 女性统一执行57岁的退休年龄;1965~1969年出生的人口, 男性仍然执行每年等距延长2个月的递增退休年龄, 女性仍然执行每年等距延长4个月的递增年龄;1970年以后出生的人口, 男性统一执行62岁的退休年龄, 女性则统一执行59岁的退休年龄。届时, 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 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就业形势, 人均预期寿命等条件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又可进行下一步的退休年龄制度改革。

(五) 严格控制提前退休现象。

尽管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上严格规定了提前退休的条件和要求, 但是仍然抑制不住提前退休现象的发生。对于提前退休, 国家在《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中就给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对于特殊工种的职工也应该达到一定年限才能提前退休;若因意外事故致残的, 还需要医院的相关证明手续以及劳动委员会的证实。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提前退休不仅会给我国压力巨大的养老金体系造成极大冲击, 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严格遏制提前退休的现象, 严格把关提前退休的审批手续, 将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同时将一些特殊工种进行严格分类和整合。

参考文献

[1]刘明辉.走出退休年龄制度中的误区[J].中国社会保障, 2010, 3

[2]赵志泉.后危机时代年龄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 2012, 5

[3]梁燕.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1, 11

[4]易代阳.老龄化社会我国职工退休年龄问题探析[J].湘潮, 2011, 7

3.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三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改革;对策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的就是对企业的内部进行管理控制,从字面上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的是一种管理模式,从内涵上看,事业单位的内控控制是指一个事业单位利用自身内部结构组成的各个不同分工的部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完整的、严密的有序管理体系,从而对事业单位内部大多数资源的完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护,这样既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又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得到有效合理的协调和控制,有效地减少负面效应的出现,从而能够保证一个事业单位经营目的的实现。但是,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力的现状,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够有力地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保障这个企业发展中的安全性、加大事业单位对外的影响力,能够有保障的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这也是事业单位之所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目的。但是,就当前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而言,现代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涉及的方面更加广泛,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改革,也就是说企业对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是提高事业单位的价值和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还有加大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二、对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实现其目标的选择。针对现代化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对有关的内部控制环境越来越合理完善是现在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的最基本的目标。然而,在面临了许多风险的事业单位,想要真正的实现长期的稳健的发展,并且实现利益的有效最大化,构建起完善的、时效性强的事业单位内控控制,这做法毫无疑问是有效实现这些期望目标的最好保障。

(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其对市场进行监管的基本要求。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我国事业单位同其他的同盟国一样要接受国际金融法的条理。这就要求我国的事业单位必须遵照国际条例中的规定,建立起一套相应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体系。

(三)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的需

求。根据上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定义来说,可以知道,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之所以构建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有序化和规范化的实施,并且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完整,财务数据的安全得到保证,以便实现更优化的管理,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其内部控制还不够重视。就目前我国的社会实际情况而言,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提供的环境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能否顺利的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这样,当下形势不容乐观,事业单位高层对这项体制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够。但是要知道,事业单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最主要的参与者,提高经济的效益是其最根本的目的,正是因为这样,事业单位高层把重心都放在了对新市场的开拓、对社会资源的争夺、对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相比之下,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来说,由于其不能快速、显著地体现效益,而且还需要使用一部分的资源。如此一来,成为了事业单位的鸡肋项目,因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劳动力的不均匀积极浪费,作用点小,会计容易出错等等严重的状况的出现。

(二)事业单位对内控控制的执行不到位。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还存在责权不明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变成了一只空文,这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仅不能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反而让人有空可钻,滋生更对更加严重的问题。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配置人员的岗位时也存在不合理等问题,进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很多的业务混乱现象。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不强。在进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之中,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最行之有效地一种手段之一就是加强对其的监督,在事业单位中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出事业单位变化趋势。但是在不少的事业单位,对于事业单位对其内部的员工审核要求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事业单位的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最终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管成为空谈。

四、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不足,他们一般会认为内部控制并不是很重要。同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只与事业单位的领导有关,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根本不关心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关工作。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只重视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忽视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非常重要。只有提高他们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认识,才能让事业单位的管理阶层加强对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全面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确实落实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建立长效有力的内部控制监督体制的重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才能以此为契机,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展开。

(二)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作为一个执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员工,必须要每时每刻记住自己手上的权利和责任是为何进行,应当根据事业单位内部规定办事,一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活动无法真正开展,就会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贪赃枉法、腐败等现象,使得事业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来说,这个过程首先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同时,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管也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越来越差。因此,事业单位更加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而且不应只着眼于内部,外部的监管同样重要。

(四)完善信息系统,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网络化。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网络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系统,有助于事业单位运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运用高科技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段,能进一步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安全性。

结语:总而言之,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控制的改革对于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高效运转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阶级需要对此高度重视,并且在各方面入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内控制控制创造优良的环境,从而使得事业单位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现阶段研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改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志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控与审计,2013(12):50-51.

4.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四

摘要:二级教代会是指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代会下设的二级单位,教代会的拓展。二级教代会的职能主要是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它促进了高校的民主发展进程,但是,二级教代会同样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虽然二级教代会的现状不容乐观,只要高校、政府同时努力,做好相应的改革政策,二级教代会将会促进高校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校;二级教代会;民主

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学校暂行管理条例》的颁布,二级教代会制度也逐渐的在高校建立起来。从1985年到现在,也已有快30年的历史了,在这将近30年的时间了,二级教代会制度不断地加强高校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促进了高校的民主政治。早前在高校规模较小的时候,二级教代会制度的重要作用还不能更好的体现主来,但现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建,师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二级教代会制度在高校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起来。虽然二级教代会制度正在不断地普及和运用,但其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二级教代会存在的必要性

二级教代会是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二级单位(学院)民主管理的制度,是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组织形式,在高校,各学院的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办学的依靠和基础。二级教代会是学校教代会的延伸和发展,是学校教代会的分支机构,它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下放到个学院。使学校教代会的意志和各学院教职工的意见、建议能够得到更好地沟通,加强学校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一)二级教代会推进了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二级教代会是高校教代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院(系)教职工广泛和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实现自己民主权力的组织保障。相对于校教代会,二级教代会更加贴近广大教职工的实际,能更好的体现高校民主管理的本质,是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二级教代会有利于提升教职工民主法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高校通过二级教代会这一桥梁,能够引领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到学院建设管理中来,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主人问意识,也提高了,参政的水平,增强院校的办学质量。学院凡是有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通过二级教代会来解决,是学院的规章制度能更好的体现教职工的意志,这样,有利于减轻学院领导的工作压力,还有利于增强学院的名距离和向心力。

二、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现状

二级教代会制度在这存在的近30年时间里,对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近年来高校的发展状况来看,二级教代会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成功的,它不仅挺高了高校民主制度,更是提升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是全体教职工更加乐于去参与教学与管理学校中去,提升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二级教代会制度至今还是没有很好的得到运用和普及,许多学校的二级教代会制度如同虚设,发挥不了其真正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二级教代会制度在其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二级教代会制度认识并不到位

虽然二级教代会制度已存在这么些年,但是许多学校的教职工和领导对其并不是很了解,首先就是学校领导对二级教代会制度不了解,有时依然“专制独裁”、“一意独行”并不是十分在意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任然无法从以前独权的制度中完全的走出来,以前我行我素的作风很难改正过来。对于学校的一些重要决定并不按照二级教代会的制度去进行研究讨论。再者,他们认为,我们已经有了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院务会议和教授委员会议,没有必要再有二级教代会,二级教代会的存在就是多余的,因此,其并不按照二级教代会行事。

其次,教职工的民主意识还是不够,突然地放权让教职工也有些一时适应不了,再加上许多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十分薄弱,在学校里他们也没有任何主人翁的意识。即使召开二级教代会,他们也只是敷衍了事,并不回去主动行使他们的权利。因而,他们也不可能做到去监督学校的事务,对于一些不合规定或者错误的决策决定也只能放任,只要不有损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只会忍气吞声。

最后,二级教代会的召开并没有固定的时间,由于校领导和校教职工对二级教代会制度的认识存在着不足,因此,二级教代会的召开也是时有时无的,并无固定时间。更有甚者,学校根本就不去召开二级教代会,而二级教代会的存在,也只是个形式,并无实在的作用。

(二)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法律保障不够充足

目前,我国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法律保障就只有1985年的《高等教育学校暂行管理条例》,二级教代会制度的存在也仅仅只有30年的时间,并且由于为正真的落实过,其一直处于不断的完善中,还并未完全的成熟起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二级教代会制度既要做到完善自我,又要做到跟随时代变化,因此很难去适应高校的现状。由于二级教代会的立法依据只有一个,许多学校无法根据法律的有效规定和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二级教代会制度。

(三)制度执行缺少评估与奖励机制

尽管各省都对各高校都下达了实行二级教代会的规定,但是对于各高校的实行情况并不去进行实质的检查与评估,各高校对二级教代会也就不会去重视和落实,这也就造成了各高校二级教代会成为虚设的现象。奖励和评估的缺乏,也没有明确的表扬与批评,好坏都一样,虽然高校属于素质较高的机构,但是如果没有努力的动力,各高校也不会去尽力做好。

三、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改革对策

面对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存在的以上问题,各高校应该重视起来。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我国高校民主管理的形式,在高校有着重要的作用。二级教代会制度不仅加强了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利于教职工参与高校制度建设,由于教职工属于高校一线职员,他们更加了解高校、了解学生,二级教代会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改革。

(一)充分认识二级教代会制度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级教代会制度在高校之所以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与发展,正是由于学校对于二级教代会的不重视和不了解。首先,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起二级教代会不能敷衍了事,在许多高校教导会只是作为工会一样的存在,学校领导不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二级教代会是民主制度的体现。在这一点上,校领导应该将校代会当做学校的一个重要的组织机构,真正从思想上提升对二级教代会的认识水平,从学校建设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二级教代会,给予二级教代会充分的支持和关注。同时,校领导要加强“三个代表”的思想观念,切实认识到二级教代会制度是对“三个代表”思想的体现,是国家民主意识在高校的体现,认识到二级教代会是落实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各高校教职工要加强民主意识,教职工是高校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教职工提升自己的之人翁意识,切实加入到高校建设中,高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搞笑奋斗的主力军,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才是高校建设发展最有效的建议,虽然领导的意见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职工建设性的意见才是切实可行的。二级教代会期间,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不能因为迎合领导口味而提一些毫无意义的意见。

(二)加强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所有的制度要想真正的得到运作,就必须要加强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在我国法律的强制性是保证一切制度正常运行保障,缺少这些法律保障,很多制度都很难的到正常的运作,甚至有些都难以存续长远或者是形同虚设。

(三)各政府加强评估仆固和奖励机制

没有政府的充分重视、没有正常的评估和奖励,对于高校来说校代会的存在似乎毫无意义。即使表现的再不堪,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批评,因此,校方也就不会再把校代会当做是学校的一项管理机制。只有政府也加入二级教代会的管理中,表扬好的批评不足的,校方才会真正的落实校代会制度。

结论

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做为我国高校一项新起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由于没有得到校方领导、教职工和政府的充分重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一项民主制度,能体现出教职工的意志,对于高校的民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障其正常运行应成为高校建设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吴学松;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科学经济市场;2012-1(15);55-57

[2]张崇岐;高等学校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实践与思考;经济与管理;2009-(10);114-115

[3]刘威;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作用及改进措施;学校工作交流;2009-6(128);196-197

作者简介:

5.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五

0.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 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新时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农业发展的基石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正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方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设施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材料、电子、能源、机械、生物、建筑、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速度很快。

1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1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较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400万hm²。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荷兰、以色列、美国和日本。另外,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等国家的设施农业也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上述这些国家,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环境综合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具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农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上市。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由多学

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有的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2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目前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的趋势:①温室建筑面积呈扩大化趋势。大型化扩大每栋温室的面积,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采光率和提高栽培效益。国外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每栋温室的面积基本上都在0.5 hm²以上,连栋温室得到普遍发展,室高一般在4.5m以上,最高的有6m左右。这种大空间可进行立体栽培,便于机械化作业。②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设施内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一氧化碳浓度等)的调控由过去单因子控制向利用环境计算机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发展。发达国家的温室作物栽培,实现了播种、育苗、定植、管理、收获、包装、运输等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荷兰Petson花木公司的8000m²盆花栽培从播种、育苗到定植、管理等作业只用了3个工人,年产30万盆花,产值达180万美元。美国开发了移苗作业机器人,可将作物幼苗从穴盘中转栽到苗床上。③向无土栽培发展。在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设施栽培的传统种植方法,成为当今世界栽培学领域里飞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轻土壤污染、防止连作障碍、减轻土壤传播病虫害等多方面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无土栽培温室的发展在国外发展较快,荷兰超过70%,加拿大超过50%,比利时达50%。美、日、英、法的无土栽培面积达到250—400hm²。日本无土栽培作物占温室总产量比例是:草莓66 %、青椒52%、黄瓜37 %、西红柿27 %。已成功开发计算机控制的营养液配制和供给的闭路循环系统。④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塑料板(多制成波浪板)透光好、耐冲击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双层或多层聚碳酸中空板(PC板),重量轻、保温好,价格比较便宜。国外还研制了多利,缀铝遮阳膜,具有不同的遮光率和保温性能,可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⑤发展温室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量,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开发生物防治技术,使荷兰温室青椒生物防治率达到80%—90 %,日本从1993年也开始发展温室生物防治。⑥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2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继“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列入国家

重大产业工程项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进行产业化开发推广后,“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也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也被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这都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可谓简易的设施农业,然而受制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难成规模。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²,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设施园艺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要求。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 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某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超越早先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及林果生产等农业的诸多领域。

2.2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种带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地膜覆盖,到单栋塑料大棚产生,发展到今天的温室连栋大棚、智能温室节能温室,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已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国的设施农业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⑴ 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 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⑵ 设施水平低下。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⑶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⑷ 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的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等诸多问题。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是要靠现代工业管理和生产手段才能充分得以展示。3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⑴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应从一个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既不能盲目引进、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对设施农业无动于衷。因此,各地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列入应有的位置,积极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和企业集团起步发展设施农业;

⑵ 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国外的现代设施农业确有独到之处,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我国应适当引进,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 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不相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模式。必须重视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⑶ 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

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

⑷ 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国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⑸ 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祝华军,田志宏等.农业技术的要素替代特性及我国工厂化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1

[2] 赵冬梅.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2.5

[3] 魏文铎等.工厂化高效农业,[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3—57

[4]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研究课题组.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调研报告,[R].2002年10月

[5] 李云伏.几个重要农业基础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06.1

[6] 叶全宝,李华,霍中洋等.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J]农机化研究,2004(5):36—38

[7] 安国民,徐世艳,赵化春.国外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化农业,2004,(12):34—36

6.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六

我国的网络营销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节约了大部分人的时间,而且目前已进入网络营销时代,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是必然的,出现问题就需要解决,这就需要发挥大家的力量共同实现一个轻松安全的网络营销时代。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描述,指出了现在国内网络营销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符合我国网络营销国情的发展对策。

关 键 词: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对策前景展望

网络营销是利用当前的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达成网络过程上的销售,是与市场的变革、市场竞争以及营销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的一门新学科。网络营销比传统的市场营销有明显的优势,带来了一场营销观念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对企业改善销售环境、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营销的产生有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技术基础、观念基础和现实基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信息社会的网络市场上蕴藏着无限的商机,网络营销将帮助企业发掘出在网络上的无限商机。

一、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现状的分析

当前阶段,我国的网络营销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处于低端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方面

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商品交易中,企业不讲信用、失信于顾客的事件经常发生,而且现在的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疯狂,人们更不敢轻易涉足网上虚拟市场中购买物品。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公平竞争,讲究自己的长远发展,逐渐积累自己的信誉,培养自己的目标客户与潜在客户。

(二)社会大众方面

社会大众也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构成市场的主体,消费者面对网络虚拟市场,并没有很好的维权措施,目前来说消费者只能找相关机构投诉,或者买到不符合的产品要求退款。

(三)政府政策方面

网络营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虚拟的市场面前,政府也要做好工作,要合理的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障网络市场,对网络市场进行一定的辅助,但是目前来说政府还没有很有效的措施来维护网络市场。

(四)物流方面

网络营销缩小了企业之间信息虚拟市场上的竞争差距,但是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水平与能力,然而,我国拥有全国物流能力的企业很少,特别是中小企业,物流能力不够好。

(五)人才方面

科技时代就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但是目前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营销人才并不是很多,对

企业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尽力培养与网络相适应的高素质精英人才。

三、企业网络营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和消费者对网络营销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特别是这些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只是在形式上接受了网络营销这种新营销方式,但是并没有改变以往的经营理念,导致企业网络营销流于表面。消费者同样因为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上自己的一些限制性因素,认为网络营销不适合自己,网络购物不切实际。

(二)网络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来说,网络在国内并没有完全普及,像一些小的城镇和农村,网络建设并不是很好,这就限制了城镇人们的网上需求的实现。

(三)我国网络营销策略水平普遍不高

我国网络营销脚步刚刚迈出,总体水平比较低,并没有很好地网络营销意识,与方法。企业也就不敢实施太大的变动。而且网络营销的开展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许多中间商的利益,所以冲突不可避免,许多企业在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往往容易退却,更不用说对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进行创新。

(四)网络诚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企业物流与产品上的不注重,网上消费虽然势在必行,但是商家的产品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法律的规定与保障,消费者无法放宽心。而且资金的运作也没有很严格的机构与完善的法律共同扶持,同时网上黑客有可能危害到商家与消费者的利益。

四、对企业网络营销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网络营销是新经济形式下的产物,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在网络营销发展的过程中,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当然,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再认识和调整:

(一)树立企业网络营销观念和意识。

(二)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三)大力提高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水平。

(四)网络诚信体系的建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五)企业网络营销要建立客户关系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

2. 瞿彭志,《网络营销》,2001

3. 张伟年,《网络营销及其策略组合分析》,2004

4. 赵广兴,《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研究》,2005

7.我国医疗市场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七

一、我国医疗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 健康观念变化,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 以及医疗服务消费支付能力提高, 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 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 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了机遇, 为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之一, 就是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 提高素质和竞争力, 丰富医疗服务的层次性, 进而降低医疗成本和消费价格,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竞争力。

与之同时, 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 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 尽快与国际接轨, 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关税税率将比原来降低一半, 进口许可证将逐步取消。这意味着:一批价格比原来低的先进医疗器械和药品涌入我国的医疗市场, 使我们的医疗成本不断降低。在物质购置方面, 将与国际惯例接轨, 进一步规范操作, 减少流通环节, 使医疗用品的价格逐步降低。随着各种限制的取消, 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以不同形式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 与我方合资合作举办医疗机构, 使外资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这些都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了巨大压力。另外, 我国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 经过多年的改革, 至今仍然留有旧体制的烙印。我国的医疗市场, 目前还属于“原始市场”。公立医院基本上还是政府的附属物, 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独立的决策权, 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市场主体。

二、对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与改革的思路

1. 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专家预见,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医疗改革的深化, 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改变之强烈将让人耳目一新。下面是专家预见的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的变革趋势:

(1) 随着医院步步推向市场, 财政统包的局面将逐步退出, 而医院企业化运作的趋势将成为现实。由此, 引发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 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 将出现医院院长职业化的趋势, 职业经理人进入医院高层管理队伍将成为可能。多年以来, 我国医院推行国有化管理模式, 财政统包的经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院业务的经营和拓展, 而且医院院长的职业模式, 无法激发管理者的开拓进取的积极性, 普遍怀着一种“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意识。随着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社会化和民营机制的进一步渗透, 医院院长职业化成为未来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趋势。

(2) 医疗竞争将比想象的来得还要快。数量居于少数的民营医院和老百姓所谓的“洋医院”将率先从服务理念入手, 抢占医疗卫生市场;同时, 我国人口众多, 医疗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现在逐步成熟的医疗市场已成为国外资本觊觎之源, 符合要求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在其竞争力上不可忽视, 现有的公有制医疗机构将苦恼地面临着内外夹击、不得不变的竞争局面。

(3) 医院院长由职业经理人出任, 董事会管理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可能会出现在非公有制医院中。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 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连锁医疗管理集团将不限于目前的几个, 新的医院管理集团将出现, 旧的管理集团则将尽全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和领域;医院作为企业运作、MBA出现在医院管理队伍中将不足为奇。医院管理者将注意到医院流程的科学和简便, 医院将设立品质管理、企业策划、危机公关等部门, 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4) 卫生机构将出现倒闭现象。由于激烈的竞争, 一些技术力量、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跟不上要求的医院会不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意志为转移, 被患者无情地淘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区域卫生规划, 将从原来的政府导向和学术导向, 更多地向市场和民众需求导向倾斜。

(5) 争夺出色卫生技术人员的竞争趋向白热化, 高水平者被人抢、低能力者无饭吃的局面将出现。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民办医院等将以高薪、住房、国外进修机会等吸引骨干人才,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本土化趋向明显, 国外医生、护士谋求中国国内就业机会。中国传统医药将吸引大批留学生来华学习, 传统医药机构将试图走出国门, 在境外开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卫生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 现在在岗的不合格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也将面临下岗局面。

(6) 医院服务将向五星级饭店及航空公司服务靠拢。医院将改变潜意识中服务低人一等观念, 大胆地承认自己就是服务部门, 病人就是消费者, 是医院的衣食父母。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将成为主导, 人的感情、隐私将被尊重。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 医院将会抛弃“老子”的传统架子, 从自己做起, 跳出医患沟通渠道的传统框框, 纷纷转向“以患者为轴心”的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 将服务水准提升为星级标准,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轴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将成为主导, 人性化管理意识将更为突出。

(7) 医疗行业的职业培训将盛行, 医院的职业化管理将成为管理者的必修之课, 另一方面的培训将针对于医院的硬件、软件不相配现象, 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气味难闻的厕所比邻而居的局面将被视为管理者的失职。

(8) 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的介入将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 很可能出现上午腹腔镜手术下午出院的情况。医院将把眼睛从单纯的疑难杂症治疗放大至对老百姓延年益寿需求的重视上, 由此, 医院将盯住住院前和出院后潜在医疗人群, 延伸视点, 进行多元化医疗服务。

2. 我国医疗市场改革的思路

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面对国际竞争日益加强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既要在宏观层面清除各种障碍, 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还要重视微观搞活, 改革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 提高效率和质量, 使我国医疗服务业走上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轨道。首先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要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自主权, 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把医院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 用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 并在任期结束时, 由有关部门审计、检验。在医院内部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医院技术服务标准, 规范医疗行为, 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其次要改革医疗机构分配制度。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 脑力与体力结合, 高风险等特点, 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 根据按劳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 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要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 增强自我发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 优化医院队伍素质。第一, 我们应结合当前主流, 实行聘用制。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 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聘用办法, 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第二, 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 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第三, 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工勤人员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提高素质的基础上, 根据其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 采用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等办法, 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第四, 加强聘后管理, 建立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 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加强宏观调控,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 要尽快转变职能, 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 在对存量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 加强对增量资源 (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床位及大型设备) 运行有效的控制, 促使卫生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 制定医疗工作规范、工作考核标准, 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全行业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卫生法律、法规, 尽快把对医疗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 对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的合作条件, 审批与登记, 变更、延期和终止, 执业和监督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肖玮.美企入侵中国医疗信息产业[N].北京商报, 2007-02-28 (第4版) .

8.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八

【摘要】矿产资源开采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烛光,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却造成了矿山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部分省、区露天煤矿的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目前,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积极开展了一些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急需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治理。

【关键词】矿产资源;矿山环境;问题;破坏;对策

【Abstract】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gnite the candlelight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and bring economic and social prosperity, has resulted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ine environment, open pit coal mine is part of the province, district mining serious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deterioration of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riggeringa seri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bound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min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more prominent performance in five areas, namely mining activities destroyed much farm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mining-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s; mining destruction of the mine water balance,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water environmental issues; mining emissions dust, waste emissions,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acid rain; mining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affect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e entire region.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mining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work. At present, all over the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re active in the mine environment projects,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in a rapid, sustained and stable stage, the need for mineral resource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 growing problem caused mine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ine environment is urgent, urgent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ine environment.

【Key words】Mineral resources;Mine environment;Problems;Damage;Countermeasures

矿产资源开采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烛光,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却造成了矿山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部分省、区露天煤矿的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透视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问题,旨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循环经济原理,指导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实现固体、液体和气体废气物的零排放,通过长期的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进而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整治双赢的目的。

矿山环境问题,是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相伴而生的大量矿山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安全。

1. 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2004年度《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显示,全国各类矿山年采掘量达60多亿吨,采矿破坏土地面积累计达500万公顷,而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仅为12%。矿山开发中“三废”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矿山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环境;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水平衡系统遭受破坏。结论认为: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形式十分严峻!

1.1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在矿山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矿体表层土壤,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加之新产生的废石、废渣、尾煤等松散废气物也易发生流失,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岩石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据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104Km2,且平均每年还增加水土流失面积1×104Km2;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0×104Km2,并且每年还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

1.2 侵占土地和水均衡遭受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来修筑道路、固定井架、建立贮煤场及建设必须的生活设施,以保障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每个煤矿井口占地面积大约0.2Km2,甚至更多。除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外,采煤排出的矸石、废渣、尾煤也侵占了大量土地。矿山建设免不了要征用土地、砍伐森林,直接破坏植被、农作物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导致绿地面积缩减。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矿坑需要疏干排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破坏了整个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以及河水流断、地表水入渗塌陷坑灌入地下等问题,影响矿山生态环境平衡。

1.3 废水、废气、废渣污染。

这是全国矿山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地。由于现在的地方煤矿处于暴利时期,业主多数建有焦化厂生产焦炭,产生的气体全部排放。炼焦、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不仅排放大量CO、CO2和H2S气体,而且还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危害生命。

1.4 影响矿山景观环境。

(1)矿产资源开采直接导致矿山景观环境的破坏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等。其产生的原因是剥土、采煤、爆破、弃土等。例如由于剥弃土直接造成矿山景观环境恶化,土地荒芜,地形地貌发生变化,改变原有景观,基岩煤渣裸露,房屋倒塌,路断桥裂,洼地积水,煤粉尘飞扬,煤矿区呈现一片荒凉景象。

(2)矿山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近些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矿业长期以来实行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以牺牲矿山环境为代价进行大规模超强度矿产资源开采。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进行矿山环境治理,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可以恢复土地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人地矛盾;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可以缓解工农矛盾、增加就业机会,而有利于安定团结;可以实现矿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矿山环境治理可谓建设我国和谐矿山的重要手段。

2. 矿山环境治理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上指出:“积极探索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新机制。”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明确批示,要求加快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国家计委发布的《“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中,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列为重点工程内容。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3年12月23日发表《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指出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体措施是要建立多元化的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确保矿山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和治理。对废弃矿山和老矿山,国家将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加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力度,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对生产矿山,建立以矿山企业为主的环境治理投资机制;对新建矿山,由企业负担治理资金。同时,努力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开展矿山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和制度建设,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础研究。近年来,江苏、浙江、湖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相继出台了《矿山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江苏、浙江两省在推进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3)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和技术部于2005年10月联合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要“提高矿山废物(尾矿、煤矸石、废石、煤矿瓦斯、废水等)资源化利用水平及矿山废弃地复垦水平,发展矿山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废弃地复垦的产业化”,并对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10年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20%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75%以上;到2015年,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

3. 治理矿山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积极开展了一些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础资料还很欠缺。由于我国的矿山种类比较齐全,矿点分布广,采矿企业众多。针对同一矿种,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成分的采矿企业在采矿水平和采矿方式上相差很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调查难度极大,从而导致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基础资料还不完善。

(2)第二,矿山恢复治理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但投资主体仍然还是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社会资金的投入还有待加强。

(3)第三,在治理项目管理上,除了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外,还无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出台,给项目的组织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由于缺乏一套成熟、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一套适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治理项目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项目技术工程手段与费用定额还亟待规范。

4. 进一步加强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历史遗留下的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直接破坏与侵占大量土地;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有增无减;采矿疏排水破坏了地下水系统,井泉干枯,人畜饮水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也使得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繁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治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和科技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矿山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努力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水平。同时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基本原则,“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2)第二,加快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鉴于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和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必须着手开展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要根据确定的目标,按轻重缓急提出与治理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包括:对矿山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矿山土地复垦、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及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

(3)第三,明确重点。在目前国家财礼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施重点突破以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进来。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一大特点是历史欠账太多,治理工作要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为重点,提出具体的包括矿区损毁土地复垦,矿产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位下降、边坡失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防治,矿山废石、矿渣、尾矿等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矿山环境监测等在内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

(4)第四,加快全国范围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努力摸清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家底”。

(5)第五,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和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进一步拓宽矿山恢复治理产业化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

(6)第六,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的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各个恢复治理项目的工程质量。

解决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必须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延伸相对资源产业链;全天实行矿山生态经济管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矿产品综合开发;要把矿山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最终实现矿山废渣、废气、废水的零排放;积极进行矿山环境整治,高标准立体式复垦、恢貌、绿化、美化被破坏污染矿山,达到资源开发效益明显和矿山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1] 《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

[2] 西部资源“2005年第四期、”西部资源“2006年第五期”.

上一篇: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下一篇:狡猾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