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

2024-08-26

气象知识(通用10篇)

1.气象知识 篇一

今天上午,我们日照日报黄海晨刊小记者一行三十多人,在袁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五莲县气象局进行参观采访活动。

在小记者培训处点完名后,我们就出发了。在路上,小记者们叽叽喳喳,不停地讨论着,猜想气象局里会有什么仪器、气象局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走过繁华的街道,走过阴凉的树阴道,终于来到了一扇伸缩门前,伸缩门的旁边有一根矗立的柱子,柱子上有一块木板,上面写着“五莲县气象局”。

袁老师带领我们进入气象局。五莲县气象局位于光明路8号,属于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现有在职干部职工7人,由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实行以上级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日照市气象局和五莲县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授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刚进入气象局,迎面走来一位阿姨,经介绍,我们得知,这位阿姨是气象局的朱科长,今天就由她带领我们参观观测气象的仪器。

小记者来到放置仪器的草坪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高的“铁架子”,朱科长解说道:“这可不是什么铁架子,而是用来测量风速和风向的,上面那两个不停地转动的风杯,是用来测量风速的,而旁边的像扇子一样的铁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测量出来的数据结果会自动的传送到阿姨的办公室里。”小记者们不时的埋头苦写,生怕漏了一点知识。接着,朱科长又带领我们参观了一个小型蒸发器,蒸发器里有水,放在外面让它蒸发,最后数据要用原先水量减剩下的水量,得数就是一天下来一共蒸发了多少水,最后经过计算,就可以知道今天的空气湿度是多少了。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测量雨量的仪器,这种仪器在以前是手动的,用起来非常麻烦,出来测量时就会淋湿,而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是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的,现在有了一种全自动的测量雨量的仪器,它会自动的把数据传送到朱科长的办公室,这样,下雨天不必出来也能轻轻松松的测量。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日照计,测量地面温度的仪器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离开草坪,我们又来到了防灾减灾指挥中心。我们来到一间办公室,这间办公室的东墙上有很多台电脑,电视,有的电脑是用来观察云的变化的,有的是用来观察地面温度的,还有的是用来观察记录各个观测站点的各种气象变化。一位阿姨为我们播放了一部有关于气象的发展史的视频,我们看的不亦说乎。在气象局里最后合影留念后,我们就打道回府了。

参观气象局,了解气象局,这次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2.气象知识 篇二

气象,用我们平时的话语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主要用来说明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如我们常说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 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等, 但我们不能把这种天气说成是气象。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以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通常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其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气候也是某一时段各种天气的综合表现,而气象要素( 温度、降水等) 的统计量( 均值、极值) 是表现气候的基本依据。例如,我们说“昆明四季如春”; 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炎热,冬季寒冷,我们就可以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了解了“天气”、“气象”、“气候”的差别与关联后,我们不禁会问,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外出必不可少的气象信息又是如何被我们知道的呢? 其实,我们平时听到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的变化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早在1988年9月7日就已经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在这里的“气象卫星”,就是指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通过所承载的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工作站。地面站再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经过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目前,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我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 2002年发生) 和风云二号C星( 2004年发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期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

3.“气象知识星”竞赛题 篇三

A. 3月23日 B. 3月24日

C. 3月25日

2.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由谁提供?( )

A. 政府 B. 电视台 C. 气象台

3.打雷的时候会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

A. 先听到雷声 B. 先看见闪电

C. 二者同时

4.高温天气应该怎样避暑?( )

A. 多吃冷饮 B. 多喝凉开水

C. 午后多做户外活动,多出汗

5.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 )℃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

A. 36 B. 35 C. 37

6.降水量的单位是什么?(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7.一般情况下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城市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城市光效应

8.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 )。

A. 气温急剧下降 B. 气温急剧升高 C. 气温无变化,出现大风降雨

9.短时间内的暴雨在城区易造成( )。

A. 水位下降 B. 马路积水

C. 气温上升

10.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例约为( )。

A. 70% B. 60% C. 90%

11.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 )程度的物理量。

A. 冷热 B. 潮湿 C. 多少

12.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

A. 30毫米 B. 50毫米 C. 100毫米

13.雾霾天气里我们应怎样做?( )

A. 关门窗,净空气 B. 多出门

C. 绝对不出门

14.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中的大量微小( )。

A. 细沙 B. 尘土 C. 水滴

15.一年有多少个节气?( )

A. 20 B. 22 C. 24

16.对同一个物体来说,雷电最喜欢的是( )。

A. 干的物体 B. 湿的物体

C. 不是很干的物体

17.夏天,如果有同学在操场上中暑昏倒,应马上采取( )的措施。

A. 按人中穴让其苏醒

B. 将其转移到阴凉处

C. 用凉水给其降温

18.夏天,在操场上突遇雷雨,应立即将金属材质的标枪、球拍等拿回室内,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不可以扛在肩上 B. 可扛在肩上 C. 扛在肩上或不扛在肩上都行

19.雷雨时,正在看电视的同学较安全的做法是( )。

A. 继续看,消除恐惧 B. 关掉电视机 C. 关掉电视机,打开音乐

20.下暴雨了,如果看到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同学们应该怎样走?( )

A. 从漩涡处跳过去 B. 绕着走

C. 挨着漩涡边上小心走过去

4.《气象知识》阅读练习附答案 篇四

①动物和气象有着密切关系,他们的一举一动向人们揭示着气象的变化。在大气探测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先人留给我们的这些民间看天经验,仍不失为必要的参考资料。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②一是缺氧引起的动物异常。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往往出现天空云量增多、气压降低、

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风力变小等现象。这些

现象容易造成溶解水中的氧气减少,满足不了水生动物的生活需要,致使鱼虾将头浮出水面或跳出水面来呼吸氧气。因此。在群众中有“鱼起浮有雨”和“河里鱼跳,风雨之兆”等经验。同样,由于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等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气减少,会出现“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的现象。

③二是带电粒子变化而引起的动物异常。实验证明,带正、负电的粒子对动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正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烦躁不安、神经兴奋;而负离子则可使动物感到舒适、心情愉快。另外,雷雨、冰雹、大风、风暴、龙卷风、台风等天气都会产生次声波。根据研究得知,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是一种周期为4~8秒、近似正弦的振动。在1 000~2 000千米处,它的声压一般有几百帕。在台风外围的强风区可以产生10赫左右的次声波。这种次声波人们是感觉不到的,但往往被一些动物所感知。

④三是动物本能的反映。例如,生在陆上、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一般都在夜间单独行动,但是大多数甲鱼生蛋的时期和生蛋的位置大体相近。不少地方在群众中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据说,甲鱼生蛋后一般20天左右会出现一场较大降水或河水猛涨的现象。

⑤四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例如,“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大雁、家燕、天鹅等候鸟,每到冬天就飞向温暖的南方去越冬,一到春天再飞回北方。它们每年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数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来地区。这种奇异的行为,有的说是候鸟的本能,有的说是由于候鸟具有适应空中生活的.敏锐视力,并能记忆熟悉的广大范围。据说人类的视野半径为9.6千米,而飞翔在米高空中鸟的视野可达100多千米。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否认,候鸟迁徙时间的迟早是由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利用候鸟的迁徙时间来判别当年天气季节变化的谚语。

⑥五是天气反常的影响。由于某时段天气出现反常可引起动物的行为异常。例如,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着“正月青蛙叫,秧子撒两道”的谚语。它的含义是,在正月上中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时,早稻育秧时期将有寒潮天气。由于青蛙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所以它又叫变温动物。群众的经验就是利用动物的异常行为来分析判断后期天气变化。

⑦可见,动物测天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摘自《气象知识》)

小题1:对全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动物和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一举一动向人们揭示着气象的变化。

B.在今天,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些民间看天经验,仍然不失为必要的参考资料。

C.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行为大致有五种。

D.动物测天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小题2:对全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比较举例子下定义B.列数字作诠释下定义

C.作引用分类别摹状貌D.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④段中划线的“据说”一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后不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

B.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结构形式是“总—分—总”。

C.本文引用了许多谚语进行说明,所以本文属于生动说明文。

D.“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句谚语所表现的是动物因缺氧引起的异常现象。

小题4:下列内容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们感觉不到10赫左右的次声波,但次声波总被一些动物感知。

B.生在陆上、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都在夜间单独行动,但是大多数甲鱼生蛋的时期和生蛋的位置大体相同。

C.第⑤段中划线的“这种奇异的行为”是指“它们每年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数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来地区。

D.青蛙是恒温动物,在正月上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时,就意味着早稻育秧时期将有寒潮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2:试题分析:文章多次运用数字进行说明,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有“例如”等字眼,一看便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 A、语言的严谨;C、平实说明文;D、带电粒子变化而引起的动物异常。

5.气象知识进校园活动 讲话稿 篇五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发生在四川、云南的巨大灾难令我们至今还心有余悸,而在这些灾害中发生的伤亡和损失很多是因为缺乏气象知识造成的,所以在第55个世界气象日即将到来之际,团县委联合县气象局在东风小学开展“气象知识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目的在于加强气象知识普及,让青少年走进气象,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增强青少年减灾防灾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保护和逃生知识。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充分认识气象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仔细听、认真学,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掌握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第二,希望同学们争当科普“宣传员”,不但要自己掌握还要将科普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特别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小手拉大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第三,希望我们各级团、队组织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自己的科普兴趣小组,比如“少年气象站”等,引导青少年加入到气象知识学习中来,在活动中,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实践能力。

最后,感谢县气象局为本次活动所做的努力,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把气象科普教育与传播融入到青少年自护教育之中。

6.气象科普小知识 篇六

世界气象日

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

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氧气会用完了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产生氧、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方面。

浩瀚的林海、草原等各种植物在阳光下,绿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养料化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被人类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永不停歇。据计算,三棵大桉树每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约等于一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个人每天所吐出的二氧化碳。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大约要吸收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

天气预报的由来

很多人在早上出门的时候,往往要了解以下当天的天气情况,于是天气预报便成为他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2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根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开始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枫叶为什么会变红?

历代的文人骚客对枫树的红叶留下了一串串赞美的诗句。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他的《西厢记》里所作的秋景描写:“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其实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枫叶醉。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等色素外,还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份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整个叶片便呈现红色。所以说,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红了它。

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气候不同于天气。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气象上称距平值)表征。

天气气候异常的标准

对于什么样的天气称为异常天气,什么样的气候称为异常气候,人们在使用上往往比较随便,为了避免词类定义上产生混乱,世界气象组织对天气、气候异常,提出了两个定量的判断标准。其一是距平值达到标准差(又称均方差)2倍以上(不管近年是否出现过);其二是在最近完整的30年气象资料中未出现过的情况(不一定距平值超过标准差的2倍)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或称30年以上一遇的罕见天气现象。考虑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气象观测资料尚不满30年,可以稍为放宽条件,一般用25年以上资料来分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天气气候异常”,不过指的是就某个地区来说,出现了30—50年、或者百年之内只有一两次机会的那种罕见天气气候现象罢了。

7.气象知识 篇七

面向中小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需要, 依托“中国知网”先进的知识整合挖掘技术, 开发建设了“中小学电子期刊阅览室”、“CNKI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等数字阅读工具。

由中国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主办的2012年年““中中国国知知网网杯杯””数数字字阅阅读读活活动动, , 引引起起全全国国各各地地教教育育装装备备部部门门、、电化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的强烈反响, 全国22个省市组织2万多所中小学校参加活动, 阅读各科教学、科普、文艺、文化等各类精品文章120多万篇, 撰写校本课程、课件设计征文5800多篇, 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掀起“数字阅读”热潮。

教学参考资料免费赠送火热进行中, 为庆祝教师节来临, 即日起全国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拨打服务电话010-62701063、010-80895056-8425, 免费申请50元由“中国知网”提供的教学资料费, 每个学校限额3名。

8.知识和知识正在相爱 篇八

从《黄帝内经》的编撰可以看到,最经典的著作要经历长时间的累积与打磨,其内容是处在一个生长过程中的。

而今天,互联网在压缩并推动这个知识生长、交配、衰亡与繁殖的过程。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对许多中国人有着深远影响,我自己就获益甚多,我很喜欢读他的原著,比如《旁观者》。

有一天,我用互联网去搜索“德鲁克”三个字时,看到了各种有关“德鲁克”的提问和回答—有的人对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和明茨伯格的管理理念区别不甚清楚,有的人在运用德鲁克的思想中出现了迷惑,而从专业人士到学生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种种回答。各种提问和回答其实是对德鲁克思想进行了重新诠释,做出过解释的人还可以看到他人的解释,并因此不断调整了自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与知识相遇,知识与知识相爱,知识与知识生产出新的知识,聚合成一个庞大知识体系的过程,累积下来构成了另一个全新的有关“德鲁克”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的内容和它的应用领域,可能德鲁克自己都没有想到。

最近,《千里之外》这首歌非常流行。在周杰伦和费玉清合唱《千里之外》之前,《千里之外》可能是一首诗里的一句,也可能是论坛里别人嘲笑某一个人愚蠢程度的一句话,当“千里之外”和流行歌手周杰伦、费玉清以及“中国风”的概念结合,“千里之外”变成了另外一个概念。

而人们对于“千里之外”的音乐风格、文化意义的探讨,形成了一种流行文化体系,这是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同时,这个知识体系的生成过程也被记录在了互联网中。互联网把这个知识的生成过程压缩、放大,并且保留,50年后,人们通过搜索,依然可以看到“千里之外”这个文化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表面上像风一样来得快去得快的流行文化,通过互联网,也能像病毒一样植入社会肌体。

管理上,我们也必须重视知识的生长过程。

有很多人在探讨为什么国美能那么成功,有人认为是因为国美发展战略高明,有人说是因为国美成本很低,所以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它能迅速攻城略地。但我看到有一篇文章,它把国美的成功归功于其内部的操作手册,这些手册可以把开一个店的所有过程都记录下来,包括如何选址,如何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如何进行卖场的陈设。

这本手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多年经营经验的不断丰富,从而日趋完备。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知识管理过程——知识在不断生长,并且以某种形式固化下来的过程。现代企业大都是知识型企业,如果它们能够把日常中遇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好,变成一种法则,形成一本真正务实的操作手册,它们就能推动企业内部知识的生长和传播,建立高效的企业文化。

9.气象法律知识竞赛 篇九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答对的得1分,答错不得分)1.气象台站在确保(C)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A.公益服务B.气象无偿服务C.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D.气象服务 2.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构批准。迁移费用由(C)承担。

A.上级单位B.批准单位C.建设单位D.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 3.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标准由(B)规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ji构B.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C.国务院D.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ji构和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 4.各级气象主管ji构应当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A)。A.决策依据B.气象预报C.救灾物资D.防灾建议

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臵的,由有关气象主管ji构责令改正,给予(B)。A.罚款B.警告C.行政处罚D行政处分

6.各级气象主管ji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由于(C),导致重大漏报、错报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丢失或者毁坏原始气象探测资料、伪造气象资料等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国家利益和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技术原因B.利用职权C.玩忽职守D.不可预见的原因 7.行政机关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B)。A.1人B.2人C.3人D.4人

8.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执法机关不得给予()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A.1次B.2次C.3次D.4次

9.对省气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基层B.中级C.高级D.最高

10.省公安厅的国家赔偿费用由()财政支出。A.公安部B.省人民政府C.省财政厅D.省公安厅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答对的得2分,多答、少答均不得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发展气象事业(ACD)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

A.规范气象工作 B.规范气象活动 C.准确及时的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 D.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 2.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ji构对其气象工作的(A)、(C)和(D)。

A.指导B.协调C.监督D.行业管理

3.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前,应当按照项目相应的审批权限,经(A)或者(D)审批同意。

A.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B.国务院C.各级气象主管ji构D.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ji构 4.国家依法保护气象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A)、(B)或者(D)气象设施。

A.侵占B.损毁C.盗窃D.擅自移动5.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C)、(D)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批准。

A.气象台站B.一般气象台站C.国家基准气候站D.基本气象站

6.各级气象主管ji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发生丢失或者(A)(D)等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毁坏原始气象探测资料B.毁坏原始气象资料C.伪造气象探测信息D.伪造气象资料 7.(A)、(B)、(D)、土地等部门应严格执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和范围的规定,有关建设项目在审批前应征得省气象主管ji构的同意。A.规划B建设C.计划D城管

8.县级以上气象主管ji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负责组织当地雷电灾害的监测、调查、评估、统计、鉴定工作和当地雷电防护工程的(A)、(B)、(C)以及(D)。A.设计审批B.施工监督C.竣工验收D.检测工作 9.对雷电防护工程实行(A)和(C)制度。A.设计审核B.施工监督C.竣工验收D.检测工作

10.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分为()A.简易程序B.一般程序C.听证程序D.执行程序

11.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有()。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C.在边远地区实施处罚,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金融ji构缴纳罚款确有困难而提出请求的D.在水上实施处罚,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金融ji构缴纳罚款确有困难而提出请求的

12.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

A.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B.行政处罚的理由C.行政处罚的依据D.依法享有的权利

1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哪些事项不服的,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A.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B.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D.对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1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

A.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C.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D.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

15.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承担行政赔偿的责任的条件有()。A.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B.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C损害必须是直接的,现实已经产生的D.赔偿是法律已规定的

三、简答题(每10分,共2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规定,禁止哪些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臵障碍物、进行爆破和采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臵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臵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其他影响气象探测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请回答行政处罚的种类?

四、案例分析(20分)2003年11月12日9时许,某县气象站(距县城1公里)观测人员发现约5米长的观测场围栏被人拆走。同日中午,该县气象局执法人员李某根据附近群众提供的线索,在该县气象站附近的马某家院子里发现了被拆的围栏。经询问,马某是为了围自家的羊圈而拆的围栏。于是李某给马某开了罚款额50元罚款单,便回了县气象局。(1)你认为李某的执法行为在程序上存在哪些问题?(8分)(2)李某在这次执法过程中对马某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4分)(3)该罚款应如何收缴?能否当场收缴?(4分)(4)依据法律可以责令马某采取什么补救措施?(4分)

五、论述题(20分)请你谈谈气象行政执法的意义,并对气象行政执法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不少于350字)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A)颁布的。

A.1999年10月3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B),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A.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B.农业生产服务

C.发展区域经济服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C)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A.协调

B.指导

C.领导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C)。

A.给予鼓励

B.予以表彰

C.给予奖励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A)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建费用由(A)承担。

A.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建设单位

B.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当地政府财政

C.国家基本气象站、基准气候站……中央财政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C)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

A.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

B.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C.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7.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的气象灾害的是(B)。

A.暴雨

B.洪水

C.雷电

8.下面哪些内容不属于《气象行政复议办法》所规范的范围(A)

A.对气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B.对不当行政处罚决定进行纠正

C.撤销行政处罚决定

9.按照《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下面哪些不属于中国气象局被保留的项目(A)。

A.从事施放气球、防雷工程专业施工人员的资格

B.防雷装臵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C.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单位资质认定

10.中国气象局在2004年对以下哪一部规章进行了修订(B)。

A.《气象行政复议办法》

B.《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

C.《施放气球管理办法》

11.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商确定。

A.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C.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与人民政府

12.《施放气球管理办法》是根据(B)制定的。

A.《气象法》

B.《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C.《行政许可法》

13.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分为(B)。

A.甲、乙两级

B.甲、乙、丙三级

C.A、B、C三级

A)协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标准由(C)规定。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15.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局现行有效的部门规章共有(C)部。

A.14 B.15 C.16.16.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是指无动力驱动、无人操纵、轻于空气、总质量大于(B)千克自由漂移的充气物体。

A.3 B.4 C.5 17.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现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给予(B)元以下罚款,可以当场收缴。

A.20 B.50 C.100 18.下列不属于《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气象预报范围的为(A)。

A.长期气候预测 B.中短期天气预报 C.灾害性天气警报

19.申请防雷工程甲级资质的单位必须拥有(B)名以上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人员,(B)名以上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以及一定数量的辅助技术人员。

A.3,5 B.3,6 C.2,6 20.《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开展的临时气象观测期限为(B)年。

A.1 B.2 C.3 21.《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规定,外国组织和个人在我国境内设立气象探测站点的站间距不能少于(C)公里。

A.40 B.50 C.60 22.《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的,被许可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A)前,向(A)提出延续申请。

A.六十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三十日,所在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C.六十日,设区的市级气象主管机构

23.按照《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下列不属于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是(C)。

A.国家基准气候站迁建审批

B.防雷工程专业设计甲级资质认定 C.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资格审批

24.按照《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气象主管机构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自受理气象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A)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气象主管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A)。

A.二十日,十日 B.二十日,二十日 C.十日,二十日

2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A)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A.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B.蓝色、黄色、红色和橙色 C.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26.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B)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级气象主管机构

27.按照防御指南,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时,可采取(C)防御措施。

A.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B.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

C.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8.某单位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造成特大安全事故,对该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C)处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9.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进行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时应当编制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并保证报告的(B)。

A.真实性、可靠性 B.真实性、科学性 C.权威性、可靠性

30.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C)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十万元 B.三万元 C.五万元

31.《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规定:从事雷电灾害防护装臵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A)有关防雷减灾管理规定,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A.国家 B.省

C.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32.《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规定: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同意,擅自建设或审批不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规定的项目,由(B)责令建设单位或项目审批部门改正;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人民政府

10.写书信落款知识小小知识 篇十

浅文言在书信中的程式和礼仪程式就是法式。

浅文言书信的程式就是写浅文言书信通常应遵循的法式。关于浅文言书信的程式前人缺少系统、完整的总结只在一些尺牍之类的书籍中偶有零星的说明。如有的尺牍书说“凡称谓之下当先叙久不通问之语略致颂扬之词”“若通常之信可将繁文除去而以‘迳启者’为发端亦可”“凡信札于颂词及‘迳启者’之下即为叙事之处”“凡叙事既毕而尚有所陈述者可于纸末用‘再启者’以备述之”。

根据这些说明再参照书信范例浅文言书信的程式可归结为这样几项

一、称呼

二、起语

三、主体

四、结尾语

五、祝安语

六、落款

七、日期

八、附言。不过附言一项不是每封信的必有项目“凡叙事既毕而尚有所陈述者”可用附言如没有需陈述者当然不必画蛇添足了这就要视情况而定。从一些浅文言书信来看也有对程式中的某项的次序是有所变动的。如有的将称呼不写在开头而移到信末与祝安语合而为一。如下面几例

例一炎热如蒸不能握管嘱书之件秋后报命。此复煦斋先生刻安。刘墉顿首但这仅是些例外一般来说应遵循通常的程式。程式不单单是书面形式问题也体现着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历来都被格外看重。张柽寿先生讲了这样一段自身经历的往事抗日战争时因逃避日本飞机的轰炸他和母亲疏散到外公家给父亲写了封信。他说“在我想来给父亲写信就像平素说话那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可是母亲怕我写得不合规矩有失体统便把我的信稿呈请外公、大舅诸位长辈订正。这一下麻烦就接踵而至。首先指出称谓不对我直书父亲的名字叫做犯讳有大逆不道之嫌得改为‘父亲大人只称‘父亲大人’还不礼貌需要加上‘膝下敬禀者’。究竟‘敬禀者’好还是‘跪禀者’更能显出做儿子的孝心外公和一位宿儒坐在茶座前整整推敲了一个下午。接下来还得依照晨昏叩省的古训恭恭敬敬向父亲请安什么‘叩请大人福体康泰公私迪吉儿为祈为祷……’等等。当然长辈的教诲总是出自对我至诚的关心可是冥顽不灵的我却感到麻烦透顶懊悔自己何必自告奋勇地要给父亲写信呢信虽然照抄寄出了但我依然保留着信稿面呈给父亲看。他看后没有责备我只说‘写家信可以随便点亲切自然。’可是给外人写信呢他认为还是得有‘规矩接着就买了《秋水轩尺牍》、《尺牍大观》一类书让我学。”由此可见一封书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写在过去被视为书信的“大节”被视为“规矩”丝毫也不能马虎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因此叶圣陶先生说“程式不是客套。程式之中实在包含着情分和礼貌不注意程式在情分上礼貌上若有欠缺就将使对方不快。”浅文言书信程式中“称呼”的写法上一节我给大家介绍了浅文言在书信中的程式和礼仪现在我就给大家再讲一讲程式各项的一些写法和要求。程式的各项

都有一定的写法和要求先看下面几封例信例一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男自拜别慈颜不觉几载定省久疏罪与时积。近接训谕跪诵之余知得上苍保佑大小均安男心稍慰。近日身体强健生意极旺但身本重大获利甚微。统计秋令官利有余今寄奉纹银××两祈照数检收。诸事稍获如意即作归计。伏乞温清珍重。禀请金安。男××叩禀×月×日

例二季黻君监手毕自杭州来始知北行令仆益寂。协和未识安在闻其消息否嗟乎今年秋故人分散尽矣仆无所至惟杜海生理府校属教天物之学已允其请所入甚微不足自养靡可聘力故庀足于是尔。前校长姓蒋去如脱兔海生检其文件则凡关于教务者竟无片楮即时间表亦复无有。君试思天下有如此学校不仆意此必范霭农所毁以窘来者耳。斯人状如地总能如是也。北京风物何如暇希见告。致文漱信亦希勿忘。他处有可容足者不仆不愿居越中也留以年梢为度。入秋顿凉幸自摄卫。仆树上七月十一日今至杭为起孟寄月费因寄此书。留二三日便回里矣。树又及根据以上例信谈谈程式各项的写法。1称呼。写信首先要有称呼以便唤起下文同时也注明此信是写给谁的。书信大致可分为给长辈的父母、师长等、给平辈的兄弟、朋友等、给晚辈的子侄等三种因辈分不同称呼上也有分别。

从例一看出给父母写信称呼上包括这样三项内容关系词、尊称、敬词。关系词就是“父亲”、“母亲”或是“父母”尊称就是“大人”敬词就是“膝下”。组成“父亲大人膝下”、“母亲大人膝下”、“父母亲大人膝下”。

从例二看出给朋友写信称呼也包括三项内容但这三项是字号、尊称、敬词组成“××仁兄阁下足下”。在浅文言书信中称呼同事、朋友时不可直呼名字这样是对同事、朋友的不敬要称字或号在过去文化人一般除名字之外都有字或号。如例三鲁迅给许寿裳的信。许寿裳是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的同学字季黻所以鲁迅给他写信时称“季黻”而不称“寿裳”。另外。称呼同事、朋友时无论对方的年龄长于或小于己都一律称“兄”、“仁兄”、“兄台”、“君”等以示尊敬。

从例四看出父母给子女写信就不必客套了直接写“父字示某儿”或“示某儿”。如清代张裕钊给儿子张沆写信就写“示沆儿”。如果给侄子写信称呼要稍客气一些如秋瑾给侄子秋壬林的信“壬林贤侄入青”。侄字前加以“贤”字也不写“示”字。从形式上说称呼的写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就像例

一、例二字号关系词尊称敬词。另外一类就像例三字号尊称监鉴、览。监、鉴、览都是看、阅的意思为表示尊敬还常常在前加“惠”、“赐”、“大”等词写成“惠鉴”、“赐鉴”、“大鉴”等。称呼时或写成“××仁兄阁下”或写成“××仁兄惠鉴”但不要写成“××仁兄阁下惠鉴”。这样把两种形式混合不合法式。称呼中的敬词因收信人的地位、职业、性别等不同使用起来也有分别而且词汇也比较丰富下面分门别类地列出一些常见的以供写信时选用。

1用于父母的膝下、膝前。原指子女幼年。《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之严。”

《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来专用作对父母的敬称。

2用于其他尊亲的尊前、安鉴、安禀、福鉴、尊鉴。

3用于亲友长辈的尊前、尊右、慈鉴、钧鉴、赐鉴、座前。

4用于兄弟姐妹的手足、入览、收览、如晤、如见。

5用于亲友平辈的阁下、足下、执事、尊座、座右、钧右、左右、台前、台下、台右、鉴、览、台鉴、大鉴、英鉴、惠鉴、赐鉴、惠览、赐览。

6用于年幼平辈、晚辈的收鉴、入览、入青、入见、知悉、阅悉、收悉、收读。

7用于长辈妇女的懿鉴、妆前、侍右。

8用于平辈、晚辈妇女的妆次、芳鉴、芳览、雅鉴、雅览。

9用于师长的吾师、函丈、讲席、座前、座右、左右。

10用于政界的台座、钧座、钧鉴、勋鉴。

11用于军界的麾下、勋座。

12用于宗教界的莲座、法鉴、道鉴、清鉴、仙览。

13用于学者的史席、著席。浅文言书信程式中“起语”的写法起语就是书信开头的话。前举尺牍书说“凡称谓之下当先叙久不通问之语略致颂扬之词”“如通常之信可将繁文除去而以‘迳启者’为发端亦可”。这就是说起语有两类一就是以寒暄之语起头二就是直接以“迳启者”之语起头。一般说比较客气的朋友或久不通信时宜用第一类关系较密切或常有书信往还者可用第二类。用寒暄之语便于创造气氛进入角色。有人说这好比接待久别的亲友在谈主题之前往往要延坐敬茶叙阔道安寒暄客气一番。这就相当于信文的开头了。寒喧语要注意见机行事地来借用相应的话题引出主题这好似诗歌创作中的比起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如问起居安福身体康泰表示思念颂扬赞佩等等。

如果是复信常常要写“来札敬悉俱聆一切”“恪诵大教惠我良多”“刻接手毕无任欢欣”“迭展华函如亲旧雨”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寒暄时要真诚、热情、自然不可给对方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如有的信写道“××大人侍右久疏音问驰慕何极优维台候起居万福至切私祷。”既然有那么急切的思念之情为什么“久疏音问”不能自圆其说纯属虚套。起语还要抓住对方至为关切的大事表示慰问或祝贺不可不问不闻。如对方的升迁、乔迁、生子之喜要在起语中提及祝贺使对方得到满足。怀想、问候类的起语一般要写得稍有文采这样会使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之有味。如有的信写“不见颜色遂及六载虽数寄禀函而瞻望山中自云驰念何极”另外还要写得简练点到为止不可枝枝蔓蔓。以上几点都是写作起语应当注意的。第二类写法比较直接开门见山。但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启语如给父母尊亲的一般用

“敬禀者”、“叩禀者”、“跪禀者”、“敬启者”、“跪启者”等其他尊长用“谨启者”、“拜启者”、“谨肃者”、“兹肃者”、“敬复者”、“谨复者”等于晚辈就用“兹者”、“启者”、“兹启者”、“迳启者”、“兹复者”等。浅文言书信程式中“结束语”的写法结尾语是信末的收束之言。浅文言书信在主事叙完之后常常用“肃此”、“专此”、“草此”、“匆此”等为收束语。“肃此”意思是说恭敬地写了上面的话常用于对长辈的书信。“专此”就是说专门写了上面的话可用于对长辈平辈的书信。“草此”、“匆此”就是说草草匆匆地写了上面的话一般用于给晚辈的书信。也有在“肃此”、“专此”后再加有关缀语的如“肃此布陈”、“专此布复”等。还有的为表达感情用“临书布意”、“临池布意”、“言不尽意”或“余容再陈”的。浅文言书信程式中“祝安语”的写法祝安语就是在书信收束语之后向对方的祝愿之语。书信是用文字的形式在交谈“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见面时致以问候分手时互道珍重这是人际交往的应有礼节。所以说祝安语是书信不可缺少的程式。祝安语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前部分为祝语后部分为安语。如“敬请大安”、“敬颂钧安”等。“敬请”、“敬颂”为祝语“大安”、“钧安”为安语。常用的祝词有祝、颂、请、贺、望、问、候、叩、询等。在这些祝词前往往还要加恭、敬、谨、肃、叩、顺等词组成敬祝、敬颂、敬贺、敬问、敬候、恭祝、恭请、恭问、恭候等等。安语常用安、祺、祉、绥等安、绥即平安的意思祉、祺即吉祥、福气的意思。由这四个字派生出大安、台安、金安、钧安、台祺、时祺、近祉、时祉、福绥、春绥等等之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时令使用不同的祝安语。使用起来很有分别不可乱用。如请收信人代向他人问安在祝安语之后可写“并请x×先生某安”“××先生前请安”或写“××均候”“××均此”。如鲁迅的《致许寿裳》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九日“此颂曼福仆树人顿首十二月九日。铭伯先生前乞致意问候不别具。”徐志摩《致蒋慰堂》“即颂文安、利民兄均候。”陈独秀《致杨朋升》一九三九年五月五日“此祝大安夫人均此。”如果是给兄妹写的家书须代向父母请安就写“顺问近好并代为堂上叱名请安。”或“双亲前乞为叱名请安”。叱名即叫着名字浅言文言书信程式中“落款”的写法落款就是写信人自署名字告知对方此信是谁写的。落款处因不同的书信有不同的写法。社交类书信落款包括三项内容自我谦称、姓名、敬词。如“弟×××顿首”、“仆×××谨启”等等。谦称时给师长的一般自称门生、学生等给朋友的一般自称弟、愚弟、仆等。署名时写姓名或名字但不可写字号以免有不敬之嫌。敬词一般有上、启、拜、白、顿首或敬启、敬上、拜启、谨启、谨白等。家书类的落款分别给长辈、平辈和晚辈的而定。给长辈的要署“孙××叩禀”、“男x×叩禀”给父母的、“侄××谨禀”之类的字样。给平辈的署“兄××手启”、“弟××谨启”之类的字样。给晚辈的如父母给儿子的要写“父字”、“母字”、“父示”、“母示”或“父手泐”、“母手泐”之类的字样。有些书信因所谈之事不愿署名或因其他缘故不愿署名常常写“名心具”、“名心肃”受信人见笔迹即

知其为谁心照不宣。也有写“名单具”、“名笺肃”、“名另肃”、“名正肃”、“名另泐”的则系于此信之外另名附帖即名片或另有署名之正函。也有的信件在落款处署“两隐”、“两浑”的即上下款都略去的意思。还有注“阅后付丙”的是希望看完焚去免为人见。在天干中“丙”属火故以“丙”为火的代称此类信件一般都是密信。浅文言书信程式中“日期和附言”的写法日期即写信时的年、月、日。这也是书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一节胡适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见解。他在为陶贞白编辑的《明清名贤百家书札真迹》一书的序中说“信札是传记的原料传记是历史的来源。故保存古人的书札的墨迹即为史记保存最可靠的史料。可惜中国文人学者写信往往不标年月日或但记日不记年月或但记月日而不记年。”他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做法他佩服张叔末每封信都标年月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赞许为值得效法的“风范”。前人写的浅文言书信大多只标月日而不标年。如果我们今天用浅文言写信要把年月日标全。另外为适应浅文言书信的特点年月日都应用小写汉字来写不宜用阿拉伯数字。如写“一九九四年五月十日”不写“1994年5月10日”。附言就是“叙事既毕而尚有所陈述’’的话语。附言的内容很广可以是对书信内容的拾遗补缺可以是告知对方通联的地址、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有关内容。附言常用“又”、“又及”、“又启”、“再启”、“再启者”、“敬附禀者”等领起。如例三鲁迅《致许寿裳》“今至杭为起孟寄月费因寄此书。留二三旧便回里矣。树又及”。书法怎样落款与落款用词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

一、单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三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

上一篇:教师的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职务犯罪讲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