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故事会》 “在路上” 观后感

2024-09-21

《财富故事会》 “在路上” 观后感(共11篇)

1.《财富故事会》 “在路上” 观后感 篇一

在路上----学科教研助成长荣成28中 孙月洁水木年华的一曲《在路上》唱出了无数有志之士的坚持与坚强,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路探索前行呢?我校的研究性学习也一直处于探索中前进的状态,我仅就我们实践过程中的培训与教研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再学习中的成长最初,当我得知要担任初二全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的任课教师时,心里真的是五味陈杂,因为我也有困惑,我也有无数的问题,我甚至为此掉过泪。但是为了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孩子们对研究的期盼,我咬咬牙开始了我新的学习之旅。因为当时全校只有我一个人全程参加了教育部的综合实践的远程培训,可是为了让学校的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流程、授课方式,保证新学期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课程的顺利进行,又必须对新教师进行集中的培训,所以给新教师培训的工作自然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最初的半个月,每天,我目送学生全部离校、安顿好一家老小的衣食、检查好女儿的幼儿园作业之后的夜深人静之时,正是我学习的开始之时,我重新对自己学过的综合实践课程再学习、再理解。因为我不但要把自己学过的知识消化理解,还要让每个担任研究性学习的任课教师了然于胸。我把学过的内容重新复习了无数次,好让自己在新教师问时不至于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然后再把这些材料归纳成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用最快的时间把握学习和授课的流程,随时都能学习。这样,我们一起走上了带领茫然的学生走进新的课程之旅的探索之路。一路走来,我也在和学生研究,和老师的研讨中渐渐成长,得到了无数我不曾预料的收获。

(二)军令状下的集中教研 “哪怕我们一学期只进行一个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只能完成一小部分的研究,也要把研究进行到底,决不能流于形式”。开学之初,学校分管领导就给我们立下了军令状。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能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主管领导一再强调,哪怕我们一学期只进行一个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只能完成一小部分的研究,也要把研究进行到底,决不能流于形式。如何让教师带领孩子在研究中成长,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集中培训,我觉得,各位教师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我们每周的集中教研。课程的开展和教研活动与各考试科目一样走上正轨,并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1、教研时间固定不变青埂校长和我们的分管主任孙胜波主任直接负责我们进行的教研活动。我们每周三下午在校长室,利用学术沙龙活动时间,进行集中教研。

2、教研内容积极有序每次教研,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三个步骤是“必修课”: A对自己上一个周的活动开展进行简单地总结,并与大家交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阐述时间,其他老师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还记下他人之长,以备将来我们的活动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之需。记得那天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怎样落实学生实践研究中的自我管理。在各位教师进行自己活动的陈述中,有老师提到了现在独生子女已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并对它过度依赖,甚至对自己的行为不以为然,还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对此我们畅所欲言,在交流中,我们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及不良影响,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这样效果肯定比对孩子简单直接地说教要好的多。于是孙艺老师的《引导学生合理消费》一课就这样被提炼出来了。我们一致认为,如果孩子们通过研究能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活动中的学生自我管理

也就更好引导了。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经历了这次主题活动,各年级孩子们的自我管理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尤其高年级的自我管理效果显著。学术沙龙的活动时,我们每个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笔记。也许,笔记记得潦草,也许笔记仅用的是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但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它最实用。B针对自己开展的活动和老师交流自己学生的个案。如果说总结自己的活动还算容易,那交流活动中个案这个过程应该是比较难的。因为此过程不但要求教师会带领学生开展活动,更要会研究学生。这周谁的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生研究活动有什么年龄特征和规律、具体开展活动过程又发现了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这一切都是我们分析个案时关注的重点。孙艺老师在进行《引导学生合理消费》一课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她在安排学生假期进行采访调查时,遇到了不配合的家长,结果这组学生周六周日什么也没干成。我们马上对此进行了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取得各方支持,顺利开展活动?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交流研讨中,我们每个人都发言,并都掌握了最基本的引导学生取得支持顺利开展活动的方法。后来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徜徉青山绿水 寻访尘封古城》的活动中,果然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我们集中教研讨论的方法,问题根本就不算问题。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采访小队,用了周六一个下午就顺利完成了采访和对古城的拍摄、对采访老人过程的剪接。孩子们顺利活动的背后是我们教研组最积极的“智囊团”的大脑联网,在教研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我们难免遇到的问题。在教研中的这个环节是我们每个教师受益最多、成长最快的途径。C对下一周的工作进行计划和部署根据本次教研中的学习,先自己谈谈下周工作安排,其他教师给出更合理地开展活动的建议。最初,我上《和老师交朋友》这课之前,我本来打算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教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教研中,有老师给我建议,直接对学生说我们应该干什么,你们应该干什么,不如换个方式,进行正面的引导。有了合适的定位,学生自然就会理解老师,给老师合理、适当、正确、公正的评价。听了这番话,我顿时茅塞顿开,是啊,为什么不先让学生和老师做朋友呢?有了这个前提,学生自然就会换位思考,自然就会作出公正客观的判断,怎么还用我们费劲口舌、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老师这是为你好呢?结果,我的《和老师交朋友》的课还没有进行完,学生们就又生出了新的更值得期待的主题活动。这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研究的结果吗----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经历这样的三步,每次教研都是我们教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也为每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学科骨干的积极引领开始我们每个年级除任课教师还设了一名学科骨干,对同年级的新教师进行指导,以保证研究活动正常而有序地进行。去年,我自己任教的《和老师交朋友》主题生成与计划制定课给老师打开了课程思路。孙艺、王青、马荣老师都成功展示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课,并且做到一个教师,一种风格,让学生在不同风格骨干教师教学中各有收获。我们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由去年的一名骨干教师带全年级的大课发展到今年的一名骨干教师带1名新教师,除了集体教研还指导新教师上课。这样不但骨干教师可以全程跟踪学生的实践进度,还能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

(三)主题活动后孩子们的满足笑脸我们常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测

试。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主题活动,让学生实践能力在学校主题活动的大树下充分发挥出来。当时,我校刚刚申报成功了《走进古城 感受家乡文化》这一课题,于是领导决定让课题实施伴随研究一同进行,让全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题实施,在参与面上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内容上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段的不同锻炼孩子们不同的能力,并争取使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研究、实践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和提高。在我校开展的“庆三八我为妈妈送祝福”、“五一我和家长换角色”“国庆特搜走进社区”“我们的家乡多么美”“寻访尘封古城”“我的学校我做主”等主题活动中,平时在研究课上积极活跃的同学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成功的满足。在这些活动中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水平得到提高,看到每次主题活动后孩子们满足的笑脸是我一天工作疲惫之时最幸福的事。现在,每每遇到学生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知道,这是实践的结果,每每遇到学生大声问:老师这周我们干什么?我知道,这是探索的热情。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让学生们的每一次尝试与探索能化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愉悦记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自己,让我在教学中提升自己,在素质教育悄然而至的春天,我知道我一定会一直在研究的道路上与学生一路同行。

2.让最美的花绽放在财富路上 篇二

回家后,看到路边的各种花草,我的手就开始痒痒,干脆跑到野外去采花,又买回来陶陶罐罐。每插出一件作品,我就喜滋滋地拍照片,发到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臭美。大家居然很感兴趣,有些工作伙伴甚至不相信这些插花作品出自我手。我当然不服气,说:“以后每周送一份到您府上!”

听者无意,说者有心。我还真送出去十多件插花作品。我还附送一小瓶营养液,并用漂亮的彩纸写上花的养护方法。没想到,我的“朋友圈”和微博上沸腾了,索花的人越来越多。平素和我关系好的一位陈女士留言说:“颖颖,花不要白送。大家诚心订花,每月300元,每周换两次花。大家都是熟人,放心!”我呵呵一笑,调皮地说:“得令。”

我本是开玩笑,竟然真有人往我微信上发红包。最先发红包的就是陈女士,还有一位美容店老板娘。

既然人家相信我,那就认真做吧。我到附近的花卉种植园逛了一圈,想起陈女士的办公桌上有个玻璃花瓶。她喜欢富贵风格,我就买了几枝粉色的玫瑰,还买了几朵半盛开的洁白的绣球花。我给美容院老板娘买了郁金香,再来点深山樱和兰叶做点缀。回家后,我精心插好两束花,送花上门。两位女士都特别开心,在“朋友圈”晒了又晒。随后的一段时间,我给她们分别送去了荷花、蒲公英、蜀葵、玉簪、木芙蓉,还有大捧的雏菊。先生还帮我送过一次,回来时很自豪地说,他去送花的路上招来的全是艳羡的眼光。

两位女士又定了第二月的花,而我又增加了14位客户,他们有的是给太太订花,有的是给自己订花。我真是惊喜!为了让大家满意,我要他们拍下家中的花瓶发给我,我好根据各家的花瓶进行“量身定制”。

所需的花量多了一些,我去种植园时便试着还价,又和老板聊云南昆明的花的品种。老板觉得是我是圏中人,很便宜就把花给了我,还白送一些装饰性的花花草草。

有的订户提出来喜欢野花,有的人甚至想要童年时接触的狗尾草,大概是身在都市,看到我之前的插花作品,突然勾起了回忆,希望得到满足,这些我都尽量满足。

一位网名“青梅”的企业女高管说她一直想找一种花,她小时候总和小伙伴一起去河边采,火红火红,大片大片的,花瓣像凤尾菊。我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彼岸花。她的家乡在离省城并不远的一个县城,有条小河蜿蜒而过。于是,我特意去找了那条河,并拍下视频。花已不在,河流依旧。我在河畔割下各种颜色的芦花,回家精心搭配,并送到她手中。我把那段视频做成唯美短片,配上关于彼岸花的一些图片和一首小诗,发到了她的微信。晚上,她打来电话说很感动。又过了些日子,女高管说他们公司30多个办公室以后都想用我的花,问我能不能接。我有些犹豫,但在先生和家人的鼓励下,我接下了这笔业务。

也许这是一份我真正热爱的事,所以我不会敷衍。客户们都说,现在,每周等待我的花已成为她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觉得轻松又很享受。

今年2月,在我这里订花的客户已经上升到126位,还有一部分是季订甚至年订。所需花量大了很多,我开始托那名的闺蜜快递些比较独特的花卉,给大家一些惊喜。我又招了两位心性好的女孩,手把手教她们。她们可以帮我送货,我则腾出些时间加强对花艺的研究。

我很开心能在工作之余拥有了这样一份美丽的事业,我一定要把它做得越来越好,像花束那般绚烂生姿。

3.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 篇三

------初中语文课改故事与反思

泰和三中刘良驹

反思之一

回望自己的课改之路,历数自己留下的足迹,我信心满怀。看来,思想滞后,教法呆板,只能让人固步自封,造成“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的恶果。自从走上语文课改的道路后,我更新了观念,大胆创新,力争做一名“善学者”,我终于又寻回了失落的自信和失去的快乐,教学成绩一路攀升。我的课堂越来越和谐,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已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欣喜地收到了“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学记》)的效果。行走在语文课改的路上,我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我坚信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去收获语文教学的万紫千红,守望幸福的教育人生!

课改经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然而现实却是那样的残酷,无悔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学生反而越来越害怕语文,越来越厌恶语文,成绩越来越低。二十多年来,我就像一个摆渡人一般,送走一届届的毕业生,自己却仍在原点与终点之间重复,重复着同样的路程,重复着自己一成不变的风景和没有幸福感的教育人生。

灰暗的天空终于在2006年的初冬绽放出了暖暖的阳光。那年的12月,泰和三中分六批次将所有初中老师派往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学习。于是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改革,我很幸运成为第一批改革者,心中颇感喜悦。考察、培训、反思、聆听,教学再次忙碌起来,我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早已习惯的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上我是一个绝对的领导者,学生们是我的士兵,听凭我的调遣,无条件地服从我的指挥。这样的课堂是否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呢?是不是我扼杀了学生们对语文的热爱呢?是不是我用自己的“爱心”理所当然地虐杀了学生的信心呢?

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后,我决定脱离传统课堂的束缚,探求高效课堂的灵魂与主旨。我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个性,努力创设质疑、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形成一种灵性化、情感化的课堂。我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让学生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

我改变了以往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枯燥乏味地学的状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尊重的环境里一起学习,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①给学生创造机会。比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课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朋友介绍高邮的风俗。学生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说,自主地演。②虚心向学生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我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 1

为别人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③教会学生合作学习。我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

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想展示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我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心得体会;善于言辞的同学可进行辩论。

从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时而疾步如飞,时而徐徐前行,时而驻足细品,时而静坐回顾„„学生们正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文字的风景中,他们在我的引导下会有所思考,有所启发,甚至会让思维和情感向文字的更深处漫溯。师生间彼此引导,彼此发现,彼此合作,彼此分享,彼此悦纳,彼此感动。这是一桩多么有意思的事啊!

反思之二

原来不是学生们不行,是我们老师一直不敢放手。现在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我们都在充分享受着这种幸福和快乐。回首过去,我总结出上好一节展示课,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展示要紧扣学习目标;展示要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的能力;给学生自我纠正的时间;指导学生展示时适当站位;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等。

课改故事

通过自主学习,转变了学生们坐等老师讲解的固有观念,解放了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展示课做好了铺垫。

那么又如何上好展示课呢?曾经也有失败的经历。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上那节《苏州园林》展示课,学生们生硬地按照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展示,无论是文章内容的感悟品析、还是情感的抒发总是有做作的感觉。而且学生们的站位、讲解、抒怀、流程的组织衔接、小组成员的合作、课堂的评价等等都是那么的滞涩,紧张不快乐、忙碌又减效。听课同事面部表情僵硬,摇头,不满的心绪我都察觉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没少指导,可就是没有杜郎口中学学生们展示的原汁原味的感觉。一堂展示课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了,千头万绪,而学生们对于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展示暂时不太适应。

真正走进高效课堂以后,我才切实认识到展示课实际上是高效课堂模式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所在。在这里,每名学生都有演讲家、作家、政治家、哲学家等的风范,他们争先恐后、侃侃而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名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快乐享受着四十五分钟。原来预习课和展示课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老师平时的备课和授课一样,预习课是学生搜集信息、提炼知识点、理解感悟、领会掌握、发现问题的阶段,而展示课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延续,是对预习课上已掌握内容的巩固和提升,也是学生之间交流、质疑和感悟升华的过程,他们在思维火花的撞击中,自信快乐地完成了所学知识的全部目标。

后来,在《与朱元思书》一课中,我不过多的牵制同学们的思维,而是围绕两个问题让他们展示。一个是:请你根据对本文的思想情感的理解来朗读课文,形式不限;一个是:请说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受,请用你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们有了展示的空间,他们兴奋地小组内交流着,并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着,有的用笔画出心中的富春江,有的用诗歌表达着对富春

江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有的则自编歌词套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抒怀等等。课堂成了百花园,学生们成了飞舞的蜂蝶,而我则成了那片花园里的园丁。我记得在那节课有一位写作尖子在黑板上也用诗歌的形式书写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们分享:“云淡风净画意浓,拔篙站立泛舟头。富阳山水扑面来,意境唯美属第一。水碧清幽无碍视,急湍猛浪甚箭奔。夹岸寒树直指天,山高负势相轩邈。山泉之乐无所闻,鸟禽之声不绝耳。利禄功名忘于胸,怀抱闲适淡泊志。横柯疏条有见日,全系江山妩媚在。随君游罢富春江,兴致勃发忘归路。感念作者笔力劲,言简意丰韵律长。情景交融翩翩想,美文佳篇千古传。”

反思之三

创意是什么?创意是把冰冷的文字变成温热的朗读,创意是把普通的纸片剪成通灵的萤火虫,创意是把朴素的文本变成生动的表演。创意来自哪里?将文本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课堂,学生作主。学生从来不缺少创意,只要我们愿意放手,只要我们愿意欣赏,只要我们相信,创意就像那幸福的纸片,能随着我们的心灵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课改故事

我正在办公室忙着,语文科代表郭佳敏兴冲冲地进来了。

“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教室窗帘全拉上并且不开灯。”

“啊?„„”我纳闷。

“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

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

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组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

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

伍钧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康翔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

表扬进行中,组长谢启龙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

我们的目光都被这张纸片吸引了。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萤火虫的模样,它被学生赋予了生命,化身为了光明的使者。

这是一张幸福的纸片!如果没有孩子们对语言的揣摩,没有孩子们对文字的玩味,它或许已和其他废纸一道,静静躺在某个阴暗角落里。

而现在,她变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里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

外学生们的慧心。

掌声中,组员意犹未尽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来的点评就指向他们的创意。

“他们组的朗读富有创意,不仅声情并茂,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动作,制作了道具”。

“我觉得他们组的朗读方式与以往的不同,他们不仅是读,而且还有演的成分。这样能吸引人。”

“下一次我们组也要尝试尝试,每天创意多一点。”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涌动着欣慰。

反思之四

听见了,忘记了;告诉我,知道了;体验过,懂得了。这是新课改“学习即经历”的诠释。走出课堂,走向郊外,走进生活,亲眼见到春天的景色,亲耳听到了春天的声音,亲身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因为我参与,因为我在场,因为我生活,所以,这次体验式作文成功了!把课堂搬到公园,把生活带进课堂,教师,就是使生活和课堂天堑变通途的大桥。

课改故事

我们县城的学生平时难得走向野外,公园春光灿烂,但是学生却难得去游玩。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是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属于体验式作文。几经思索,一个创意在我的心里慢慢成型——把课堂搬到公园去,把生活写进作文中,把春天留在文字里。

(寻觅春的踪迹)

出了学校的大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下子投入到泰和公园的怀抱中。有的小组同学蹲在地上,认真观察地上的小草小花小蚂蚁;有的小组划着小船和水亲密接触;有的小组聚在一起,为满树的桃花拍照录相;还有的嘟着嘴和树上的小鸟和鸣。一个小组还另辟蹊径采访在公园里锻炼的老人,老年人的健朗和小孩子们的活泼相映成趣,是春光里最灿烂的一束。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给我始料未及的惊喜和感动。

(展示活动成果)

采风结束,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学校,还没等我宣布展示,已有很多同学走上了讲台,争先恐后地展示起来。照片、摄像、诗歌、写生、现场采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独特的观察视角,高超的摄影技术,流畅的讲解语言,各种创造性思维真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禁为自己的这次行动激动起来。

(写出真情实感)

4.《财富故事会》 “在路上” 观后感 篇四

腐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利剑高悬

反腐永远在路上

最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央视联合制作的八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央视热播,迅速掀起了全民观看的热潮。在茶余饭后无不在谈论在朋友圈的竞相转发,无不表明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关注和期盼。作风建设是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绝不能输的新时代长征。

反腐之路悠久而又漫长。我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伴随着历史发展历朝历代都有反腐工作者的身影。腐败基本上是每个朝代没落的根本原因。每一个王朝的覆灭无不伴随着腐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可以说反腐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客观地讲,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具有了还算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也很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对官员的监督,但是历朝历代还是没能走出从王朝初年的狠抓反腐,到王朝中叶反腐的有名无实,再到王朝末年的贪腐成风直至王朝灭亡的历史轮回,这也深刻说明了古代的反腐败并不成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些经验,还有更多的是教训。

所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尽管古代的反腐败本质上是一种以皇权为核心,实行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自上而下开展的反腐败,有的朝代反腐力度之大,惩治贪污官吏用刑之重皆比我国现在更为严厉,但是一直没有获得成功。都没有彻底解决腐败问题。与我们当前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是具有本质上差别的。

首先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紧密团结在习总书记周围,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零容忍”态度彻底反腐败,不断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其次要切实加强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着力解决执法办案不文明、不规范问题,严肃查处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执纪执法权依法规范行使,违纪必惩、违法必究,权益得到保护,正义得到伸张。

增强惩治腐败的必然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管什么人,“出笼”必受惩,“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增强惩治腐败的及时性,对“出笼”行为露头就打,快速处理,及时纠正。

片中多个案例,如谷春立、万庆良之类口口声声为了协调工作、沟通感情,暗地里却贪图享受,结交不洁干着钱权勾当,最终由不注重小节酿成大错,身陷牢狱。个人以为,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必须坚持以上率下,树立标杆意识,并着重在“率”字上下功夫。总书记就是这么做的。从参观考察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倡导短实新文风新会风,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彰显出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5.《财富故事会》 “在路上” 观后感 篇五

中国扶贫在路上学习心得_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1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按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的责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完成党赋予的艰巨任务,不但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也体现各级党组织能不能大胆任用善于打硬仗、善于吃亏、善于扎堆的“老实人”,让“老实人”在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大显身手,在决战决胜任务中体现“老实人”才是群众最需要的实在人。

善于打硬仗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信号。能不能把好钢放到刀刃上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选人用人,能不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也关键在于能不能信任善于打硬仗的老实人。在一些单位,存在这样的老实人,不善于与领导套近乎,工作中任劳任怨,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情,但在提拔重用上往往又被“边缘化”。在脱贫攻坚任务中,也是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能不能把领导眼中的“边缘”人放到脱贫攻坚任务中去大显身手,让这些只做实事不耍嘴皮子的老实人到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强有力信息,增强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决战决胜信心。

善于吃亏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功成有我”的信号。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上级机关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为了群众的脱贫攻坚需要,舍“小家”远赴异乡为“大家”,他们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地干好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责任的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只要能为贫困的群众多做一些实事,个人吃点亏也没什么。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有所处的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就要发动群众向贫困“宣战”,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靠自己的努力也能战胜贫困,也能在如期脱贫中感受到战胜贫困“功成有我”的自豪感。

善于扎堆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号。善于在群众中扎堆的党员干部,他们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想得更多的是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今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间只有9个月,他们会扎根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跟人民群众一起想办法、出点子、齐动手为脱贫而奋战。在党员干部带头干的影响下,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让群众在脱贫攻坚的任务中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同时,也感受到脱贫攻坚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把群众想脱贫能脱贫的思想统一到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来,就能齐心协力为脱贫而战,定能完成决战决胜任务。

中国扶贫在路上学习心得_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2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我们常说: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这也鼓励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融入城市,改变贫困的命运。教育好一个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让很多人有着读书无用论的说话。毕业意味着失业,这让很多农村孩子对教育的功能失去了原有的判断。教育扶贫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去上大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适龄的孩子读书,接受完整的、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在我国贫困人口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或受很少的教育,生产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底下导致他们没有获得社会平均收入职业的机会。因此,要解决这部分人口的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发展教育。通过给每个人提供取得收入所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技术,提高其劳动技能、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改变他们额劳动形态,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扶贫,不仅要为广大贫困地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要带给这些山里孩子崭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熏陶。有了更多的见识和渴望,或许更能让他们憧憬未来人生的幸福与向往以后美好的道路。尽管这样的过程会很漫长,而且艰辛,但是因为有了希望,我们才会有和贫困不断对抗的动力和支撑。这,就是教育扶贫的治本功能。

所以,工作中,我关注并关爱着每一位同学。课下,我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他们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帮助;课上,我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情,当有人面露疑惑,我会马上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表扬他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不管有多累,我都精神抖擞地面对我的学生,带动他们充满信心地面对每一天.抓住任何一个契机鼓励他们.爱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的多疑、自卑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师生间谈笑风生,平等互助,在校长和所有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呵护下,_级二班的孩子们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快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感冒了,那天,我感觉四肢又疼又冷,只能抱着常备的暖水袋扒在办公桌上,这一幕被课代表发现了,没想到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班长和班主任,等我到了班里,同学们端端正正坐着,一杯装满热水的太空杯放在讲桌上,“老师,您抱着它可能会好点”,看到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眶湿润了,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了,一天天地长大了

我相信在我的手中,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爱,是我的全部财富。那么让我继续播下这种子吧,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的是更加丰硕的果实。我一定会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教学中,实践在教育教学上,努力将他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上,表现在家长、社会的满意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光荣的党员教师,面对着那面鲜红的党旗,我要用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中国扶贫在路上学习心得_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3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

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3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

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找出路。

以科技助奋斗,好风凭借力。目前,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科技扶贫有了更多的硬件支持。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应运而生的蔬菜大礼包按需投放对口地区、微信助力花农卖花、餐厅歇业时期的服务员转岗成为临时外送员、网上招聘会面试会、空中学生课堂,信息的交流、需求的交换,让虚拟世界的云产业蓬勃地发展在现实世界中。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不受地区限制、能更敏锐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寻找脱贫的路子,精准施策、定向脱贫,产业、产品、技术有了去处,外界的需求尽快得到了满足,两相欢喜。科技扶贫,因为对知识的需求,也使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

以宣传感民心,万众一心共进退。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常见的载体,做好防疫宣传,稳定民心;而在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的阶段,线上线下宣传依然要发挥传达领袖指令,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民心所向,对标对表,统一步调,复工复产,才会在今年剩下的10个月里让奋斗之花越开越艳,既定目标不偏不倚,所有愿景一一实现,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中国扶贫在路上学习心得_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4

初次接触扶贫,是去年春天。怀着满心的兴奋和憧憬来单位报道,感叹自己终于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几天后,单位同事要去下乡扶贫,叫我一同去。

一直听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现在就要去接触贫困群众,内心莫名的激动和振奋。我们驱车四十分钟,来到了长武县西塬村。这是一个已经脱贫的村子,村址建的很阔气,广场也足够大,村容村貌甚是整洁。我几乎没有想到,这里还有未脱贫的群众。

跟着同事去入户,同事亲切询问帮扶户近况,和他们交流讨论了日后日和发展产业,帮扶户告诉我们,自己每年种植苹果、小麦等农作物,都会有一定的补贴,而且还免费发放果树苗,免费医疗体检,家里大小人生病了,还能享受合疗看病绿色通道,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很好,自己也正通过勤劳的双手,尽快脱离贫困。农忙时节全家都回来干农活,农闲时全家则出去打工,现在生活很满足。

在村里,我看到了年迈无依的老人住进新建的幸福院,异地搬迁的群众搬进了新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无忧无虑去上学还享受到了各种教育扶贫政策,从先乡亲们的言语之间,笑容之中,我仿佛看到千千万万已脱贫的、未脱贫的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事实证明,党和国家做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惠意义极其深远。目前中国已累计脱贫八千多万人,而贫困人民也一直让习近平总书记挂念。今年4月习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说到,“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这就是他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

习总书记说,“扶贫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他告诫我们谨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七年之间,他走遍全国贫困地区,用脚步丈量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历程,每一次,都奔着问题来,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国家主席尚且如此,作为普通干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我们要下足“绣花”功夫,才能保证群众高质量高水平脱贫。

中国扶贫在路上学习心得_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始终聚焦的战略目标,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方面差异巨大,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短板明显。如何缩小差距、补齐短板,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到了最关键一程。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要防范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和底线任务,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热切期盼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增强对发展的认同感。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最后冲刺期,3年时间虽短,但收官之战十分重要。结合我们甲路镇实际,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一是坚持生态优镇战略,加快绿色发展,构筑生态环境新优势。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我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严控秸秆焚烧、违法建房、农村“滥建乱葬”等行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处处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二是坚持旅游重镇战略,加快项目推进,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未来我镇发展的重点是旅游。发挥宁绩高速青龙湾度假区交通主入口优势,大力发展“道口”经济,以集镇拓展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青龙湾度假区游客接转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场,将旅游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以点串线,以线连片,进一步打造青龙湾“汤口”、建成青龙湾“门户”,逐步将我镇建设成为青龙湾度假区的“观光驿站”和“休闲后花园”。

三是坚持经济强镇战略,加快调整步伐,推动综合实力新提升。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调转促”,支持鑫马公司转型升级、庄村矿业公司复工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储备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为我镇未来发展积蓄能量。持续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飞地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积极发展新型业态,不断优化我镇产业结构,推动我镇“三产结构合理、两化深度融合”。

四是坚持和谐新镇战略,加快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社会新风貌。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有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农村保障水平,推动我镇“社会和谐、干群融洽、人民幸福”。

6.《财富故事会》 “在路上” 观后感 篇六

莲山《永远在路上》第二集观后感:以上率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单位组织观看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看到习主席一系列亲民、简洁作风,深深震撼了党员干部的内心。

作风建设是一件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尤其是八项规定出台后,更是将其放在重中之重。

因此,党员干部要将为官贞节视为重中之重,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契机,扎实推动作风建设。

树立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不变信仰。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正因为有了信仰,才有了奋斗的绿洲,朝着心之所向竭力奔跑。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信仰是党和国家赋予的。

对党忠诚,廉洁自律是入党之日立下的铮铮誓言,是历经春秋冬夏,承受风吹雨打依旧不改的最初信仰。

如今,社会发展愈发多元,林林总总的信息灌入思想,这其中不乏有迷人心智的糖果。

诱惑风暴前,党性是唯一的护林屏障。

党员干部要将党性修养和信念坚定视为内功心法,随时学、随地练,修成泰然处之的沉稳性格,练就宠辱不惊的过硬素质。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忠于信仰需要始终如一的坚持,要和自己内心私利意识做顽强斗争,以意志为土壤,滋养廉洁之花绚丽绽放。

强化官风不正,则民风必颓的为民情怀。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箴言一句,深刻阐明了权力和人民的藕丝关联,道出了为官一任的必须理念。

纵观历史长河,民风朴素的朝代,政治环境必然风清气正;落魄衰败的时代,社会风气也必定紊乱不正。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为官之要,要将为民观念牢牢圈在政治思维中。

有的干部嘴边挂着为民服务,却和人民保持一定距离,不近不远、不冷不热。

这样的形式主义不乏少数,其根源在于为民理念不深。

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干群之间的鱼水情谊,坚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为公用权、依法用权、履责用权、刚直用权、阳光用权,领悟字权力真谛,聚其精髓,堆积成一座巍巍正向的权力丰碑。

注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细节把控。

细节决定成败。

成功的实现是无数细节汇聚而成的。

忽略细节,病症必然出现。

单纯把控宏观是不符实际的为官论。

在新形势下、新常态中,把握环节的连贯和细节的拿捏尤其关键。

在自律中,少数党员干部往往忽视了细节,得过且过,对小错误不进脑、不入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蚁穴的忽视可能引发百里大坝瞬时坍塌。

在收礼这件事上,有些干部的确掌握了分寸,对于价值昂贵的礼品拒收门外,但价格平平的礼品却欣然接受,有人说这是礼尚往来,这样的说辞颇为可笑,如此的往来频繁了,昂贵的礼品估计也会笑纳。

因此,党员干部勿以恶小而为之,让贪婪触角提早退化。

7.《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七

2016年10月17-25日,我观看了由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看到因贪污腐败、违反乱纪而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在镜头面前忏悔和反思,我感触很深,感觉他们的悔恨和愧疚,更加感受到我们党对腐败、作风问题的严惩的决心,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个省部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周本顺、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他们的腐败是惊人的,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应该严惩不贷。专题片教育我们党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未来生活中要引以为鉴,理想信念不能迷失方向,时刻谨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这些活生生的实例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的决心,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以来党风作风改进的重大成果。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到我党的生死存亡,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如果党的作风出现了问题,那势必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那后果会是很严重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说道“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攀比之心,人之本性,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我们应该时刻提干警惕,提醒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能踏入权利的深渊,方要知道我们党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我们的,我们就要用我们的权利为人民服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员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上要不忘初心,作风建设修炼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入党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人民维护公平的初心。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我们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所以要不忘初心,对触碰底线的事坚决不能做,时刻警钟长鸣,更要争当表率,主动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员,以群众利益为重,对人民群众怀有炽热的感情,他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十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无法达到或超越的,这源于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和真心付出。纪检战线上的干部就是要以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群众,对工作的那份真挚感情,一方面把服务人民群众和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党员干部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汲取开展工作的激情和源泉,以更好的工作业绩回报老百姓,回馈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8.《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八

工管1307 xxx

在党支部的要求下,我观看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这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

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事实证明,抓好警示教育,无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还是对党组织、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抓好警示教育,能够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毕玉玺等人之所以堕落为腐败分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注意改造自己的思想,不注意廉洁自律,以至思想蜕化变质,大搞权钱交易,最终倒在了金钱和美色上。凡是看过毕玉玺的犯罪

事实和他在法庭上声泪俱下忏悔那一幕的,无不感到震惊和惋惜,无不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领导干部只有吸取教训,在要求别人的同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

9.《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九

2016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连续6天观看了反腐倡廉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真是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该片共分8集,分别是《人心向背》、《以上率下》、《踏石留印》、《利剑出鞘》、《把纪律挺在前面》、《拍蝇惩贪》、《天网追逃》、《标本兼治》。从受访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到落马官员的典型案例剖析,将为观众全景式呈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四年来不平凡的历程。每集都是“镜”,每案更是“鉴”。每一集都以落马贪官的具体贪腐细节、惊人的犯罪事实和直白的认罪反思,令观众触目惊心、感慨万千,生动形象地传递出强烈的反腐信号,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和了解。

《永远在路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事实证明,抓好警示教育,无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还是对党组织、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抓好警示教育,能够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毕玉玺等人之所以堕落为腐败分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注意改造自己的思想,不注意廉洁自律,以至思想蜕化变质,大搞权钱交易,最终倒在了金钱和美色上。凡是看过毕玉玺的犯罪事实和他在法庭上声泪俱下忏悔那一幕的,无不感到震惊和惋惜,无不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领导干部只有吸取教训,在要求别人的同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

其次,抓好警示教育,能够促使党组织进一步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毕玉玺等人之所以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除了自身的原因外,监督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领导干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要抓紧研究制定解决办法。信任并不能代替监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是要加强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二是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听不进去的,要及时采取组织措施,这也是对干部的爱护。

第三,抓好警示教育,能够促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通过对警示教育中典型案件的分析,使人们看到,腐败分子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腐败可耻,贪官可恨。从古到今,凡是贪官,没有一个好下场的。只有那些为百姓、为人民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从政者,才能彪炳青史,永远为世人所传颂。

10.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十

记录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构成。

看了《人心向背》,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党中央的决心和信心,以及群众的拥护与期盼,同时感到肩上的职责沉甸甸的,我们必须不负群众的信任和重托,把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作风传承好、发扬好。整体的印象就是‘实’,以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三人现身说法,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令人震撼。

11.《财富故事会》 “在路上” 观后感 篇十一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在农村成长的干部,近年来振兴乡村,使得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历在目

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农村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抓好农村党建工作要集中在“聚民心、促发展、管长远”上下功夫因此,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新政策、新思想的宣传力度,想方设法解放群众思想,同时,一定努力让村集体有经济收入,以增强凝聚力利于推进工作。

一方面让新型职业农民留得住。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通过后期努力获得丰富的种养知识;也可以是高学历人才,从事着与农业有关的职业,在农业实战中掌握一技之长,得到公众认可,使得他们受人尊重并愿意留下来为农村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让跳出农门的人才回得来。不仅要落实好关于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等政策,而且要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从而促使以前跳出农门的村民、大学生等知晓农民将可以进行职称评定,职业农民将成为有前途的职业,带着技术、资金返乡创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全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共建美丽乡村,决胜脱贫攻坚。树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纯正党风、敦化民风、注重家风、培育新风,把文明乡风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村庄资源禀赋打好“组合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同时,要发展好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人,不仅将文化作为产业项目,如我县已将广灵剪纸打造成为一流品牌,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更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就优良的广灵民风进一步发扬广大,动员全体农民共建美丽乡村。

三、借助“互联网+”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决胜脱贫攻坚。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农村有丰富的小杂粮等优质农副产品资源,在促进、挖掘和扩大这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同时,必须广开销路,促进优质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从特色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电商人才培训、物流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努力发掘本地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运用现代互联网思维,培育创建品牌,严把产品质量关,实现诚信经营。同时要加快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2

一是认为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积极向脱贫攻坚先进组织和个人学习。实现全区全面脱贫、销号、摘帽是是黔江区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黔江区进一步开拓向前的关键战、攻坚战,也是背水一战。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正仰赖于千万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同志。正是他们的辛劳和奉献,让我们各个领域的脱贫工作进展显著,他们的贡献我们必须学习和铭记。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平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向为扶贫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学习。用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经验武装自己,推动黔江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

二是认为要进一步总结先进扶贫典型的经验,将他们的经验落实,将我们的工作抓实。当前黔江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形势复杂,不但要深入学习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更要不断反思,不断梳理,定期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将先进经验应用于黔江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将脱贫攻坚工作和黔江区三大发展战略、功能区定位紧密结合起来。将经验细化到乡镇、到村组,将工作落实到每一项建设、每一种产业、每一项到户措施。落实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坚决打赢今年脱贫攻坚战。

三是认为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戒骄戒躁,学习先进,强化担当,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氛围。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工作是党的历史责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义不容辞担当起脱贫攻坚“冲锋队”的角色,要学习先进典型的牺牲精神和担当精神,强化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团结带动全体干部群众,实现黔江区今年“脱贫、摘帽、销号”的总体目标。同时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结合实际,提高脱贫攻坚的聚合力和精准度,保证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真脱贫,脱贫成果真实为广大群众共享。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3

2月28日,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对2020年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部署。此次会议,明确了全省接下来一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方向与重点,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了方向指引。

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干部使命感。随着最后一批17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山西的5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实现了整体脱贫。但是我们看到,有的基层干部产生了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面对脱贫出列后的工作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有激情了,针对乡村治理的薄弱环节也没有了预防性措施,究其根本,还是在思想认识上对脱贫摘帽后的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缺乏了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为脱贫摘帽后可以“一走了之”。深化思想认识是关键,从长远看,脱贫攻坚结束后需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既巩固脱贫成果,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就需要广大扶贫干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扶贫干部对基层更加熟悉,对农村现状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乡村振兴的途中,扶贫干部将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对乡村振兴发展至关重要。

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政策稳落地。此次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为接下来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坚持防疫生产两不误。在农村基层,防疫任务艰巨,基层群众对新冠疫情认识不足,这就需要广大驻村干部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在疫情得到缓解时,还需要引导群众做好春耕事宜,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二是巩固拓展两促进。广大驻村干部要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找出脱贫攻坚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进一步深化细化就业、产业,社会、政策帮扶,做好巩固跟踪工作;同时对目前取得的成果进行拓展,扩大成果受益面。

挖掘特色产业,提高农村自生力。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提高农村脱贫致富的自生力,就必须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须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抓手。挖掘特色产业需要综合推进,发挥好区域优势,把当地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推进乡风的转变,推进农村的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的完胜不仅仅体现在脱贫摘帽,更体现在政策帮扶的延续性,体现在农村产业的兴旺发展,体现在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为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正确指引,让我们运用好“三大举措”,完胜脱贫攻坚!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仅要扶贫,更要“频”扶,要在民生谋事、精准扶贫、创新取经三方面持续“频”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民生谋事”上要“频”俯身。“俯身问民需,事事总关情。”为民谋事不是一时之事,要形成“频”谋事、多做事、解难事的为民准则,把扶贫工作中的民需作为“频”谋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贫困群众的“大事小情”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点任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事,不应怕繁琐、反复,只有“频”俯下身子“不耐其烦”地为其解决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其燃眉之急,除其后顾之忧,不惧“频烦”,真正用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的心头上“温暖如春”,努力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真挚感情打动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群众基础。

在“精准帮扶”上,要“频”动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形势逼人、时间紧迫,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要压榨推进,保证时间,“频”动脑想对策,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首先,精准帮扶要把转变群众思想作为基础,在精准识别、实时掌握贫困户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掌握贫困群众第一手资料后,还要做到精确式指导、精准式帮扶,对哪个贫困村、哪个贫困户,该走什么样的脱贫路,做到“私人订制”“对号入座”,还要“频”动脑结合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新举措,用“最强大脑”“频”发力,做到把脉诊断、循因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高帮扶实效。

在“创新取经”上,要“频”抬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在脱贫攻坚中,要把创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依托,“频”抬眼、望八方,不断地向各地的好经验、新做法取经,并依靠资源禀赋,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积极探索创新“旅游+扶贫”“农家乐+扶贫”“电商+扶贫”等脱贫新模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真正让困难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近来,县长直播卖农产品、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各地纷纷“频”抬眼,借鉴成功好经验,大力推进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不断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盘活已有的产业资源,又给后续脱贫带来更多的支撑和力量,更有利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双赢目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让所有中华儿女兴奋的重要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为了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这一历史性伟大目标,我们必定在民生谋事、精准帮扶、创新取经三方面“频”俯身、“频”动脑、“频”抬眼,久久为功、“频频”发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综合大考”中,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5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督查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利剑之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要督在实处,察在要害,使脱贫路上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实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盯紧“时间表”,严督脱贫“进度条”,防止脱贫路上“慢作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清零战”任务艰巨、压力重大、时间紧迫,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倒计时”,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后,各级党委政府根据脱贫目标任务要求,排出了攻坚“时间表”,挂图作战。各督查部门要严格对照预期目标,对标时间节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推诿拖沓的“慢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立说立行,紧锣密鼓推进脱贫攻坚“进度条”。

瞄准“任务书”,深督脱贫“责任链”,杜绝脱贫路上“乱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的脱贫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前,部分未脱贫地区和未脱贫人口面临着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出行难等不少急需解决的难题,部分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人口存在着就业不稳定、产业不持续、返贫风险高等问题。“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党员干部越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各督查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对照责任清单,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弄虚作假的“乱作为”,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务实笃行,苦干实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扣紧脱贫攻坚“责任链”。

聚焦“硬杠杠”,实督脱贫“成果表”,整治脱贫路上“不作为”。“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脱贫攻坚的底线目标任务,也是评判脱贫攻坚战是否全面打赢的硬指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指标,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清除最后的“拦路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各督查部门要全面对标脱贫底线标准,紧盯核心指标,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敷衍塞责的“不作为”,以“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责任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上一篇:创建文明城市的手抄报精美又好看素材下一篇:树立榜样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