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典故

2024-11-01

文学典故(精选9篇)

1.文学典故 篇一

1、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3、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4、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5、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6、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7、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8、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9、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10、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11、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12、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13、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14、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15、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2.文学典故 篇二

关键词:典故,物理教学,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又不会”,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通过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解题过程的比较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信息源产生不同的设想,一旦一种思维方式受阻,他们便能立刻转换思维方式。而后进生从同一信息源产生的设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常说要使这些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道题设计一些发散式的问题,讲解一些一题多解或多变的习题,并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些此类题目,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并培养学生的知识交叉运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能力呈几何级数分化,学校教育无法穷尽知识与能力;社会生活愈加纷繁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学校教育无法培养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超人”。因此,学校教育应专注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挖掘和运用典故的教学功能,不仅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物理教学中典故教学功能的挖掘与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典故的运用

1. 利用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北宋名相司马光小的时候,看见同伴掉进大水缸里,急中生智拾起石头使劲砸缸,结果砸破水缸,使掉进缸里的伙伴获救。我们知道,要从水中救人,一般是使人离开水,即把落水者拉出水面,这对还是儿童的司马光来说是很难的。那么,能否让水离开人呢?往问题的反面一想,于是就有了砸缸救人的千古佳话。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正是物理解题中逆向求解的生动一例。通过这个事例,教师可启发学生:解题时,如果从正面出发,不易求解,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把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的方向思考分析。这样,很有可能获得新的认识、好的想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例1】用刻度尺测量如图1所示的瓶子的容积。问如何操作?需要测出什么?

分析与解:对多数学生来说,瓶子的下部是容易测量计算的,而对瓶子上部的体积,却想不出恰当的办法来进行计算。若将瓶口盖好,倒置,多数学生则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出相应的测量方法:先量出瓶中液体高度h1,封口倒置,再量出瓶子空出部分的高度h2,最后量出瓶子的半径r,则瓶子的容积可表示为V=πr2(h1+h2)。这里利用了液体倒置前后体积不变的道理,使不易测量的量变成易于测量的量。

2. 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三国时,曹操要称大象的质量(当时还没有能称大象质量的秤),身边的大臣们一筹莫展,但曹操的儿子曹冲却想出了一个称大象的绝妙方法:把大象牵到船上,记下船的吃水深度,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装石头,当船的吃水深度与前次相同时,再称出船上石头的质量,这些石头的总质量,即为大象的质量。曹冲运用的妙计,就是物理中的借代思维、等量变换的巧用。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启发学生:解题时,应注意运用静与动的变换,数形结合及局部与整体的转换,使自己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2】把R1=3Ω,R2=4Ω,R3=12Ω的三个电阻并联,其总电阻是____Ω。

分析与解:若按并联电阻公式先求出R1和R2的合电阻,然后再求与R3并联的合电阻,这样做能顺利求解,但比较麻烦。能否简化一些?我们可以退一步,先把R1=3Ω看成是四个12Ω电阻的并联的结果,R2=4Ω看成是三个12Ω的电阻并联的结果,连同R3算在一起,可以认为这三个电阻的并联与八个12Ω的电阻并联效果一样,则12/8Ω=1.5Ω。

这种等量变换求解的方法,其要点是:不直接用公式求解,而是先找出R1、R2、R3电阻值的最小公倍数R0,再分别求出R0与各电阻之比,如R0/R1=a,R0/R2=b,R0/R3=c,则可以认为R1、R2、R3分别是a个、b个、c个R0并联的等效电阻,其合电阻可以用R0/(a+b+c)求出。用这种方法求几个并联电阻的合电阻,不需要运算过程,对相关填空题的解答显得尤其方便、快捷。

3. 利用鲁班造锯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鲁班上山伐木,手攀杂草时,被一种带齿的茅草割出了血。鲁班想,既然带齿的茅草能割破手掌,那么带齿的铁条不是能割断树木吗?受此启发,他发明了锯子。鲁班造锯的思考方法,就是物理中类比联想的方法,在物理解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这种解题策略就是从要解决的问题,联想到类似而熟悉的另一个问题,通过两个问题的类似之处的比较,由其中一个问题的性质、结论和解决方法,猜想另一个问题也有类似的性质、结论和解决方法。

【例3】用细绳悬挂一根粗细不匀的直棒,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若从棒上绳子悬挂处A把棒截成两段,设左段为G1,右段为G2,可以肯定,G1与G2重力大小关系是G1___G2。(填“>”、“<”或“=”)

分析与解:此题可以这样分析,如图3,假定一段均匀的直导线,从中点悬挂,必然平衡。当右端向中心O弯折后,由于右端的重心向O点移动,力臂变短,若仍是悬于中心O,则右端必逆时针转动,若要重新平衡,悬点向左移到O′才行。把弯折的右端与上题中粗端类比,岂不是说,从新的平衡点O′处截断,其粗端G2较大。所以应填“<”,即G1<G2。

4. 利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齐王和田忌赛马,齐王的上、中、下三种马都比田忌的马快,第一局比赛田忌三战三败,这是必然结果。第二局比赛孙膑运用了重组思维的方法,将田忌的上、中、下三种马分别对齐王的中、下、上三种马进行比赛,取得了两胜一败的好成绩。他的成功主要是打破了习惯性思维,进行了发散思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说过:“凡有发散性加工和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地多向思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再经过筛选、重组,就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最佳设想。“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一个问题,通常会有几种方法。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不拘泥于现有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学生转换角度,多方思考,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4】将一只小灯泡与阻值为4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8V的电源上,恰能正常发光,这时灯泡的电功率为4W,求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从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压分配规律着手,本题有四种解题方法。不少学生都能找出三种或四种。

三、扫除障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扫除创新思维的种种障碍。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是习惯性思维、心理障碍以及环境因素造成的思维障碍。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比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点,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小圆点。”其实,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是线段的断面,或是线段的无限缩小,或是一个物体的无限缩小,等等。大家只认定一个答案,这就是习惯性思维的弊病。它禁锢了人的思维,束缚了人的想象,扼杀了人的创新意识。

克服习惯性思维的最佳途径是进行变通思维训练。我们常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等,这些词语实际上都表达了一种思维方式,叫变通思维。变通思维是指不同分类、不同形式思维的转换运用,即从这个思维角度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角度。比如说,废弃的饮料瓶,大部分人都把它当废品扔了,而有人却把它制成精美的工艺品,非常漂亮(曾盛行一时)。根雕艺术产生前,大多数人可能会把树根当柴烧,偏偏又是变通思维使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足见变通思维的重要。

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它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解惑,而且还包括对学生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逻辑能力的综合培养。我国古代文学中足智多谋的人物举不胜举,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多是发散的,有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果我们的教师平时注意收集智慧的事例,遵循针对性、渗透性、有机性和合理性原则,有的放矢地穿插讲述一些典故,就可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思维的“热度”和“强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质,从而变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理性思维和快乐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纲论[J].教育研究,1999(8).

[2]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文学典故 篇三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学 圣经典故 影响

《圣经》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础,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时至今日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还是无法不提及对《圣经》语言的学习,这是因为英语语言中的部分专有名词,抽象名词以及生活用语皆来源于《圣经》。同时,《圣经》典故被大量的引入到了英语文学作品之中,对于英语语言文学的演变及发展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1.圣经的历史起源

《圣经》主要分为新约和旧约两个部分,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宗教经典。但如果再进行细致划分,犹太民族和基督教遵行的经典部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前者主要是将《圣经》的旧约部分作为宗教的经典,而后者则是将整部《圣经》都奉为宗教经典。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当耶稣被钉死上十字架之后,耶稣的门徒和信徒们就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基督教义,《圣经》也由此产生。《圣经》是基督教宗教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基督教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著作。其对于西方文明和文化的影响伴随基督教教义的传播范围以及基督教教徒的数量增加也在不断的扩大。传承至今的基督教洗礼便是源自《圣经》的影响。在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婴儿满100天,便参加洗礼仪式,亦称“圣洗”。基督教认为洗礼是耶稣基督亲自设立的圣事,不仅是信徒正式入教的仪式,而且象征着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得到赦免,为其接受圣灵和恩典的证明。由此可见,《圣经》典故中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已经贯穿于整个西方国家中,并在西方世界形成了十分浓厚的宗教氛围。

2.《圣经》影响英语语言文学的原因

相比其他文学著作和宗教作品对西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圣经》典故的影响尤为显著。《圣经》典故之所以对西方社会文明、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学等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四方面:第一,《圣经》中大多数的典故其语言的运用和思想的表达都带有十分明显的赞扬或者是批判的社会态度,使用此类型的典故语言,可以让人们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内心期望等鲜活的表示出来,这使得人们十分愿意引用圣经中的词语和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二,《圣经》典故中语言的运用十分的生动活泼、便于理解和记忆、蕴含着一定的比喻意义,并且,其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是很好的避免了其他文学著作和西方作品中语言沉重、单调、冗长的缺点,因此受到了西方人的喜爱[1]。第三,《圣经》典故中对一些生活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批判,对日常生活行为的评价标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与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所以更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第四,通过对西方文学著作的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西方文学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习惯引用《圣经》中的典故,并以此作为凸显作品中任务特性、深化作品主题的主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圣经》典故对于英语语言的文学创作和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感受英语文学的魅力。

3.圣经典故对英语文学的影响

1.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圣经》作为西方文学素材的宝库,极大地丰富西方民族的语言。以英语为例,大量的生活习语、成语、常用人名、动物名等,很多来自于《圣经》。诸如在生活习语上西方人用来表达诸如震惊、讶异,或愤怒的感情词“My God!”或是“Jesus”,表达日常的“breakfast”“restaurant”,甚至人们在分手时最常说的“goodbye”也出自于圣经“God be with you”,原义是“神与你同在”。在成语影响上,例如“A little bird told me”(一只小鸟告诉我)源自:The Book of Ecclesiastes《传道书》,此言喻指“有人(私下)告诉我,消息不胫而走;“The leopard won't change its spots”(豹子不会改变身上的斑点)源自:The Book of Jeremiah《邱利亚书》,此言喻指:本性难改。这些成语都出自于圣经。此外,以《圣经》典故中的动物、人名、言行和地名等作为代表,也成为了一些家喻户晓的语言。比如“Balaam's donkey”(巴兰的驴)源自:The Book of Numbers《民数记》,此言喻指“平素沉默驯服而突然提出抗议的人”;“Adam and Eve”亚当和夏娃,喻指祖先,人类始祖“Lot's wife”罗德的妻子源自:The Book of Genesis《创世纪》,喻指过分好奇的人“Moses”;摩西源自:The Book of Exadus《出埃及记》喻指领导者,领袖,“Tower of Babel”巴别塔源自:The Book of Genesis《创世纪》,喻指空想、空中楼阁等[2]。

2.对英语文学的影响

《圣经》中部分典故表达的思想主题、创作的形式和手法、情节和人物的设定以及语言风格等,都对大部分西方文学作品的内容以及西方文学家的创作思想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文学起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圣经》典故的影子。首先,《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为英语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西方作家通过直接引用《圣经》中的人名、故事作为创作素材;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把《圣经》典故寓意融汇到作品情节或人物性格,发挥有力的陪衬作用,让《圣经》能穿越时空的限制,从而发挥隐含的参照作用等等。因此,了解圣经,才能更透彻的领悟英语文学创作的精髓;其次,《圣经》典故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基督教的教义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创作主题,例如,莎士比亚的很多戏剧都是宣扬了圣经中的仁慈、宽恕和博爱的基督教思想,而且很多场景都暗含《圣经》典故。其中著名的悲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彰显的就是圣经中的“博爱”精神[3];再次,诸多西方文豪通过借鉴《圣经》传说和故事等,创作出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弥尔顿的《失乐园》、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但丁的《神曲》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圣经》典故与英语文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对学习英语文学的影响

整体来看,《圣经》典故中不仅包含了英语文学的相关内容,还涉及到了罗马法律、古希腊哲学和犹太民族的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这使得英语文学在通过引用圣经典故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于圣经内部的巨大影响。例如,“潘多拉的盒子”等,在学习英语文学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的名词,就是从《圣经》典故中衍生出来的英语语言,而后又被西方国家广泛且深入的应用到了自己的语言文学之中[4]。基于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文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加深对圣经中部分典故的理解和学习,以此来培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的兴趣,领悟英语语言文学的精髓和理解西方文化的能力。

总而言之,《圣经》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除了英语文学这一个层面,还包括了经济和政治等层面。在英语语言文学中,圣经中的典故、习惯用语和格言等产生的影响是十分稳定的,这种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演变而改变或者是消逝。因此,对《圣经》典故对当前英语语言文学具体的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英语文学的相关内容,使其更加能够体现出西方的特色,还能够为西方文学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丰富西方文学作品的种类。此外,分析《圣经》典故影响英语语言文学的类型和方式,对于帮助人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英语文学,了解西方文化等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桃红.分析《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J].参花(下),2014,07(07):106.

[2]王凡.《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论述[J].经营管理者,2015,19(07):348-349.

[3]李娟,王丽,王旭琴.浅析《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J].环球人文地理,2014,04(04):291.

[4]李紫瑶.《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5,15(05):127.

4.5个唯美文学典故背后的故事 篇四

01破镜重圆

相传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于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德言在约定的日期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02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这便是“倾国倾城”的由来。

03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别后不复再见,从而追念旧事的惆怅心情。

04两小无猜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情状。又以“两小无猜”比喻幼you男幼you女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如《聊斋志异·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

05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南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明代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后人多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5.画龙点睛的典故释义及历史典故 篇五

有一次,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白龙,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奇怪的是,这四条白龙都没有点上眼睛。许多观看者对此不解,问他:“先生画龙,为什么不点上眼睛呢?是否点眼睛很难?”张僧繇郑重地回答:“眼睛是龙的精髓所在。点睛很容易,但一点上,龙就会破壁乘云飞去。”大家都不相信他的回答,纷纷要求他点睛,看看龙是否会飞跃而去。

张僧繇一再解释,龙点了眼睛要飞走,但大家执意要他点睛。于是他提起画笔,运足气力,刚点了其中两条龙的眼睛,就乌云翻滚,雷电大作,暴雨倾盆而下。两条刚点上眼睛的白龙腾空而起,乘着云雾飞跃到空中去了,而那两条未点睛的白龙,仍留在墙壁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眼了。

【成长心语】

6.典故 篇六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

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5、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

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7、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8、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9、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

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10、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11、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12、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

名士。

1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14、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15、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三、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1、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精彩推荐

7.“阿娇”典故源流研究 篇七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皇帝之一, 在他统治西汉时期, 将西汉王朝推到了鼎盛时期。本文重点选择了他的原配皇后陈阿娇作为研究对象, 期望通过对“阿娇”典故的研究, 还原一个立体、鲜活的阿娇, 使人们更加了解阿娇。

关于“阿娇”的诗歌文章不多见, 最多应该在唐代, 如李白的《妾薄命》, 最著名的应该是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开启了宫怨诗的先河。但笔者通过对“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第四版) ”检索, “阿娇”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武故事》:“胶东王 (武帝刘彻) 数岁, 公主抱置膝上, 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 皆云‘不用’。指其女, ‘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 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 乃苦要上, 遂成婚焉。”另外《中国典故大词典》、《历代典故辞典》等辞书也都把《汉武故事》当作“阿娇”的典源。综合这些证据, 我们有理由认为, “阿娇”典故是单一典源, 的确源自《汉武故事》。

二、“阿娇”典故释义

汉武帝幼时, 他的姑母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 问他:让阿娇给你作媳妇好吗?武帝回答说:“好。若得阿娇作妇, 当作金屋贮之。”因此“阿娇”典故的本义是很美好的。长公主指走左右百人, 汉武帝都说不用, 却只要阿娇, 说明了当时汉武帝弱水三千, 独取阿娇的决心;后又说“当作金屋贮之”, 更说明他对阿娇宠爱至极。汉武帝登基至他亲政时期, 两人确实度过了一段琴瑟和谐、相敬如宾的日子。

三、“阿娇”典故变体形式及其使用情况

“阿娇”典故最初发展的比较缓慢, 典形也比较单一, 随着时间的发展典形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对“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第四版) 进行检索, 共查到17种变体形式, 按结构进行如下分类。

1.主谓式:金屋贮, 金屋贵, 金屋娇, 金屋宠, 金屋之选, 金屋更衣, 金屋贮娇, 金屋藏娇。

2.动宾式:藏娇。

3.偏正式:阿娇屋, 黄金屋, 藏娇金屋, 陈娇金屋, 金屋娇娘, 汉妃金屋。

4.同位式:阿娇金屋, 金屋阿娇。

南北朝第一次出现了“阿娇”典故的变体形式“金屋贮娇”, 出现于费昶的《长门怨》中, 但是被使用的次数很少。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高峰期, 而诗对韵律有着极高的要求, 诗人为了使诗更押韵, 在引用“阿娇”这一典故时对它进行了改编, 因此出现了“金屋贮、金屋贵、金屋更衣、藏娇、黄金屋、黄金屋”等变体形式。

宋词相较于唐诗更自由, 在韵律上的限制比唐诗小, 而宋代词人中多风流才子, 喜欢吟唱歌颂美人, 因此产生了“阿娇”典故使用最广的变体形式“金屋藏娇”, 也出现了“金屋宠、阿娇金屋、金屋阿娇、陈娇金屋”等变体形式。

元曲和明清时期的小说因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在大量引用旧的典形的基础上, 也产生了“金屋娇、金屋之选、阿娇屋、藏娇金屋、金屋娇娘”等变体形式。

四、“阿娇”典故意义的演变

“阿娇”典故的本义是指汉武帝对原配皇后陈阿娇“金屋贮之”, 形容男子对女子的宠爱至极, 成为宠妃、爱姬或美女的别称。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人墨客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阿娇”典故的意义随之发生了变化。典故词语的意义与典故原义的关系有三种, 一是同义关系, 二是转义关系, 三是反义关系。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一) 同义关系

同义关系就是典故词语的意义与典故本义相同。

1. 泛指宠妃、爱姬或美女。

唐·梁锽《名姝咏》:阿娇年未多, 体弱性能和。

这里以“阿娇”借指所咏名姝。

宋·彭子翔《贺新郎》:金屋阿娇元共贮, 待玄霜、杵就方成偶。

这里用“金屋阿娇”指代美女。

2. 妓女或外宠。

唐·孙棨《题妓王福娘墙》:寒绣衣裳饷阿娇, 新团香兽不禁烧。

这里用“阿娇”指妓女。

宋·贺铸《问歌顰》:宝子余妍, 阿娇余韵, 独步秋娘后。

这里以阿娇比拟所咏美妓。

3. 歌女。

宋·张可久[双调·折桂令]《王一山席上题壁》:锦树围香, 花灯夺昼, 金屋藏娇。

这里的“娇”指王一山家中的歌女。

4. 宫人。

唐·崔颢《邯郸宫人怨》:母兄怜爱无俦侣, 五岁名为阿娇女。

这里以“阿娇”借指童年的邯郸宫人, 谓其受父母娇爱。

(二) 转义关系

转义关系就是典故词语的意义是对典故本义加以引申而得。具体来说, 指典故词语通过比喻、借代等途径, 从典故原义生发出引申义, 然后再引申义上使用该典故。“阿娇”一般泛指美女, 通过引申产生了其他意义, 既可以指代人, 也可指代物, 甚至是地点。

1. 对儿女的爱称。

清·梁章鉅《称谓录·方言称女》, 《辍耕录》:“关中以儿女为阿娇。”在关中地区的有些方言中称儿女为“阿娇”。

2.“阿娇”及其变体本义一般泛指美人, 并指特定的人。

经过引申, 可指代特定的美人。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大、小乔。

宋·秦观《蝶恋花·题二乔观书图》:闺阁风流谁可续, 沈想清标, 合贮黄金屋。

“黄金屋”指阿娇, 这里暗以陈阿娇比二乔, 赞叹她们人物清美, 独擅风流, 诗人喜爱至极。

除了指代人以外, 还可以指物, 如桂花、碧莲和木樨。

宋·吴文英《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拟唤阿娇来小隐, 金屋底, 乱香飞。

此处“金屋”既指美人, 也指桂花。

宋·刘清夫《沁园春·咏刘篁·碧莲, 时内子将诞》:浅碧芙蓉, 素艳亭亭, 前身阿娇。

这里说“阿娇”是所咏碧莲的前身。

宋·郭应祥《更漏子》:月蟠根, 天雨粟。宜贮阿娇金屋。

诗人用“阿娇金屋”来喻木樨, 足见诗人对木樨的喜爱之情。

3. 地点, 如指代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住所, 泛指娇妻爱妾的住处。

宋·柳永《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 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 阿娇金屋, 应也消得。

柳永笔下的人物都是充满了聪明才智的。宋代歌女, 聪明美丽, 不仅能歌善舞, 还能吟诗作对, 甚至还能和柳永和词。上句诗表达的意思是在盛大的歌舞宴席上, 他认识了一位姑娘, 她的肌肤如美玉般艳丽, 衣着打扮新颖别致。如果让她佩戴上南齐东昏侯妃玉儿那价值连城的琥珀宝钏, 住进汉武帝为阿娇准备的金屋, 是完全应当配得上的吧。由此可知柳永对此“阿娇”的喜爱。

(三) 反义关系

反义关系就是典故词语意义与典故本义相反。“阿娇”典故指的是男子对女子的喜爱之情, 在使用“阿娇”典故及其变体形式时, 诗人也会反用。因陈阿娇最终的结局是被废, 并孤独终老, 因此, 诗人会借此来感慨阿娇的被废, 后宫的冷酷无情。

1. 咏叹宠妃的失宠。

宋·游次公《贺新郎·宫词》:阿娇正好金屋贮, 甚西风、易得萧疏, 扇鸾尘土。

诗人在这里用“阿娇”、“金屋贮”来咏叹宠妃的失宠。

2. 感叹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唐·李白《白头吟》:此时阿娇正娇妒, 独坐长门愁日暮。

在诗中, 诗人将阿娇和卓文君两者联系起来。诗的中心意思是皇后阿娇正因失宠而妒嫉独坐在长门宫, 日愁夜涕, 后来阿娇母亲馆陶长公主花重金请司马相如做赋, 司马相如做的《长门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司马相如本来与卓文君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但司马相如在有钱了之后, 喜新厌旧, 抛弃了卓文君, 迎娶了一个茂陵美女。李白在诗中借陈皇阿娇因娇妒失宠被废的事件, 引出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吟咏, 为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扼腕。

李白的另一首诗中也引用了这一典故, 并表达了相似的意义。

唐·李白《妾薄命》:汉帝宠阿娇, 贮之黄金屋。

这是诗的前两句, 这里表现的是汉武帝对阿娇的宠爱, 但全诗的基奠确也是表达对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扼腕。诗中用“黄金屋”和后句的“断根草”对举, 通过对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的描写, 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 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

3. 对不愿金屋承恩的赞美。

宋·赵以夫《贺新郎》:学得汉宫娇姊妹, 便承恩、贮向黄金屋。终不似, 在空谷。

词人在此谓兰花纵美似赵飞燕姊妹, 亦不愿金屋承恩。表达了词人对兰花的赞美之情。

4. 伤叹元军入临安挟皇后北去。

宋·陈以庄《水龙吟·记钱塘之恨》:金屋难成, 阿娇已远, 不堪春暮。

词中的“阿娇”是当时统治者的皇后, “已远”是皇后被元军掳去, 词人借“阿娇”表达了国弱被欺的悲愤。

五、结语

典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积淀, 对我们进行古代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有关“阿娇”典故的研究可以说少之又少, 对“阿娇”典故的研究不仅具有文字学、词汇学的价值, 而且具有传承我国历史文化的价值。但是由于笔者所学和所普查资料的限制, 本文只对“阿娇”及其变体形式做了一个很浅显的分析, 以后还需不断加工改进。

摘要:中国文化与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文称汉语, 人数最多民族的为汉族。因此笔者选取了与汉文化密切相关的“阿娇”典故作为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使用“阿娇”、“金屋藏娇”等, 但大多数人对“阿娇”典故的来源不是很清楚。为此笔者从典形、典义为脉络, 对“阿娇”典故进行追根溯源。

关键词:阿娇,典故,典形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汉籍全文检索系统[M].第四版.2007.

[2]方福仁.典故大辞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3]陆尊梧, 李志江.历代典故辞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2.

[4]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天津:南开大学, 2010.

[5]海因.“金屋藏娇”何时有[J].新语文学习 (教师版) , 2012, (15) .

8.三字典故探源 篇八

1.三不知。《左传》记载,鲁哀公二十一年,晋荀瑶带领军队攻打郑国。荀文子认为不了解敌情不可以贸然轻进,他说:“君子的谋略,开始、发展、结局,都要全面了解,然后才可以作战。现在,我三不知就要作战,不也太难了吗?”“三不知”,原指“开始”、“发展”、“结局”这三者都不知道。后来泛指什么也不知道。

2.穿小鞋。《中国民间掌故精选》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北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娘也没有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恰逢有一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后母却在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人们非常惋惜。“穿小鞋”原指穿小的鞋子。后来,比喻受人(多为有职权者)暗中刁难、约束或限制。

3.眼中钉。据《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赵在礼在唐明宗时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在任期间,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百姓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当他被罢免时,宋州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高兴地说:“眼中拔钉,岂不乐哉!”从此,“眼中钉”这一词便逐代流传下来。“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4.孺子牛。据《左传》记载,春秋时,齐景公非常宠爱小儿子荼,不论荼想玩什么,景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的要求。宫中的各种游戏都玩腻了。一天,荼要扮牧童牵牛玩。景公想,如果让儿子牵真牛玩,可能出事,不放心。于是,景公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牛绳”的一端,在地上爬着;荼握着“牛绳”的另一端,在前面牵着。荼牵着“牛”走着,走着,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中的“牛绳”又忘了放松,这样,景公的牙齿就被“牛绳”拉掉了几颗。后来,人们就把甘心为儿子作“牛”的父亲称为“孺子牛”,孺子为小孩的统称。“孺子牛”后来就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5.抱佛脚。宋朝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据传,在云南的南边,有一个国家,无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非常崇尚佛教。如果有人犯了罪,本应处死,只要临急跑到寺庙里,抱住佛脚忏悔过错,官府便会赦免他的罪行。因此有人就说“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句俗语,就是由那个国家的和尚到我国传经时传过来的。“抱佛脚”后来比喻平时不作好准备,紧急时候才仓皇补救,很难来得及。

6.戴高帽。唐代李延寿所著的《北史·熊安生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位名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头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上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高等级官员到来,他都要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从这以后人们便把吹捧、恭维别人的行为叫做“给人戴高帽”,如果喜欢别人对自己吹牛拍马,夸赞自己,就叫做“喜欢戴高帽”。

7.执牛耳。据《左传》记载,当时各国诸侯订立盟约,必须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先将牛耳割下取血,并将牛耳放在珠盘上,由主盟者执盘,当时便称主盟者为“执牛耳”。主盟者率先将祭拜过天地神灵的牛血涂在口上,与盟者接着相继歃血,表示彼此之间有天地神灵为鉴,要坚守盟约,要言而有信。倘若有违约者,必将遭受神灵的惩罚,最终将像牛一样死亡。这种“歃血为盟”的仪式在古代是很隆重的。因此,“执牛耳”原本是一种仪式,后来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之人,也用当作“第一”的代名词。

8.黄粱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记载,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叫卢生的少年,在邯郸旅店中遇见了一个名叫吕翁的道士。言谈期间,卢生自叹穷困,吕翁见这位少年情志不畅,目昏思寐,便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个两端有孔的青瓷枕头送给卢生。当晚,卢生睡下后即做了如下一个美梦:自己返家数月后,娶了本县望族崔氏的漂亮女儿为妻。第二年,又考中了进士,后来由县尉步步高升,还当了十余年宰相。期间,他还统率大军,出征外族,开疆辟土,立下赫赫奇功。自己所生的5个儿子,个个功成名就,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后来,自己又被劾贬谪,历尽曲折,后来皇帝察知冤情,从此更受皇上宠信。执政十余年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直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卢生一觉醒来,只见自己仍躺在旅店里,店主人在他睡觉前所蒸的黄粱米饭还未熟,卢生这才明白,自己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竟然是短暂的一场梦。以后,人们就把“黄粱梦”喻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欲望,只是一场空欢喜而已。

9.邯郸成语典故 篇九

(一)邯郸学步

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在邯郸市区中心地带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后代,广场还刻立了许多碑文,讲述着邯郸的历史,还有一个不规则雕塑上面刻了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条目,寓教于乐,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流传的很广的故事。流传的广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个邯郸成语典故在今天的启示意义。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倾向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结果学得不伦不类。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这是大家在谈到这个成语时首先应该想到的,只有结合自己的长处发展才是根本。

(二)负荆请罪

在邯郸市区距离火车站不远的街道里,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邯郸成语典故。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认识到自己心胸太狭隘。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这个成语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有蔺相如和廉颇的这种胸怀,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今人还有什么不能想开的呢?

(三)完璧归赵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也是我们小学课本里学过的。我给大家再简单说一说。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议论纷纷,一时也没有个好主意。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的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臣倒愿意前往一试。秦国如果守信把城给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食言,不把城给赵国,我一定负责将原璧归还赵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见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见到璧玉后,高兴地不得了。不断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细欣赏,又把它传给左右的侍臣和嫔妃们看,却都不提起十五个城池交换的事。蔺相如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向前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玉虽然是稀世珍宝,但仍有些微的瑕玭,请让我指引给大王看看!」

秦王一听:「有瑕玭?快指给我看!」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把璧玉接过来以后,马上向后退了好几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声说:「这块璧玉根本没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宝玉以后,根本就没有把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的意思。所以我说了个谎话把璧玉骗回来,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璧玉的话,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头,一起去撞柱子,砸个粉碎。」蔺相如说完,就摆出一付要撞墙的样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会把璧玉撞破,连忙笑着说:「你先别生气,来人呀!去把地图拿过来,划出十五个城市给赵国。现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给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骗秦王说:「这块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送到秦国来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呀!」。秦王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沐浴的这五天内,叫人将那块璧玉从小路送回赵国。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一见秦王便说:「大王,秦国自秦缪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骗,已差人将璧玉送回赵国!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楚和氏璧,就请先割让十五个城池给赵国,赵王一当遵守誓约将玉璧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 秦昭王一听璧玉已经被送回赵国,心里虽然很生气,却也佩服蔺相如的英勇,不但没有杀他,还以礼相待,送他回赵国。

后来,大家就用“完璧归赵”来形容将别人的东西完整的归还给别人的意思。这则成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机智果敢,不畏强暴的品格,不愧为战国有名的儒相。

(四)胡服骑射

春秋至战国前期,华夏传统服装是长袍宽袖,不便于骑马射箭。为此,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易服令,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长裤。这一举措对重服饰礼义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重大冲击,众多臣属惊呼这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赵武灵王却从作战需要出发,反对法古不变,以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推广服饰改革。他还亲自骑马弯弓并露宿草原,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推广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很快培训出1万名装备精良且射术高超的骑兵,其他列国的步、车兵和北方零散部落在其狂飙般的攻击下,一时均非对手。经过短短十几年,便由一个小小中山国都敢侵犯的弱邦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相抗衡的强国。

“胡服骑射”虽然是一场军服改革,但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勇于革新的思想得到树立,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服饰上的。首行它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强化了其实用功能。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

(五)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六)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壁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这就是另一则有名的邯郸成语典故“负荆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七)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没有先生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现在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的意思。

(八)纸上谈兵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自以为是,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切为二,赵国的军队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从而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我认为这则邯郸成语典故对现在的商场和职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刚出校门还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只是在学校学了一些最基本的应用技能,只有慢慢积累经验,虚心请教老员工,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本职工作,才能防止纸上谈兵。

(九)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十)因人成事

平原君一行到楚国后,平原君马上求见楚王,要求楚王迅速派出援军,和赵国联合抗秦。可是楚王惧怕秦国,不肯答允。两个人从清早谈判到中午,也没谈出结果。毛遂等三十人,在殿前阶下,等得焦急起来。那十九人就对毛遂开玩笑说:“毛先生,上殿去露露锥尖吧!”毛遂二话不说,提剑登阶,从容上殿,对平原君说:“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说了这么半天还决定不下来呢?”楚王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平原君说:“是我的家臣,也是我的随员。”楚王便转向毛遂呵斥道:“还不快给我下去!我正在同你们君主谈话,你算个什么?”毛遂按剑而前,对楚王说:“你仗着楚国是个大国,就这样随意呵斥人?你要知道,眼前在这十步之内,大国也没有,你的性命全在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楚王不作声了。毛遂接着说:“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地方取得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的地方臣服了诸侯,难道他兵多吗?只不过能发挥他的优势,振奋他的威力罢了。现在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雄兵百万,这是称霸天下的本钱。象楚国这样盛强,天下各国都不能对抗。白起,小娃娃罢了,带了几万兵来和楚国打仗,一战就夺去了你们的鄢、郢等地;再战就烧掉了夷陵的楚先王墓;三战干脆俘虏了大王你的先人,这是百辈的仇恨啊,连赵国都感到羞耻,而大王却不知道好歹!军事联盟是为了楚国,不是为赵国。在我主人面前,你叫嚷什么?!”楚王又害怕又惭愧,连连称是,满口应承说,“确实象先生说的,愿意把全国的兵力参加同盟。”毛遂又逼问:“联合抗秦的事定了吧?”楚王忙说:“定了。”毛遂就招呼楚王的左右说:“快拿鸡、狗、马的血来!”血来了,毛遂捧着铜盘跪献给楚王说:“请大王先用手指蘸血涂在唇边,这是定盟的仪式;接着是我的主人,最后是我。”涂完血,毛遂左手拿着血盘子,用右手招唤殿外的十九个人说:“喂!你们接着在堂下涂血吧。你们这些老爷碌碌无能,就象所说的依靠别人成事的!”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可以参看毛遂自荐和一言九鼎。

这件外交大事,就这样靠着毛遂的口才而终于取得了成功。平原君因此很称赞毛遂,其余十九人也更信服他了。

平原君定盟后回到邯郸,感慨地说:“我不敢再鉴别人才了!毛先生到了楚国一次,就使赵国的声望提高了百倍。毛先生的三寸长的舌头,比百万雄兵还强啊!”后把毛遂奉为上等门客。

上一篇:学生家长给老师感谢信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