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精选8篇)
1.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篇一
多问一个“为什么”-数学教学不应忽视对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问题的探讨
数学发端于古代人们计数与度量的实际需要。现代的许多数学理论尽管具有非常抽象的形式,但它同时也是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深刻反映,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部门,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课,被赋予大量的课时。在大学,不仅理工科的学生要学习高等数学,许多文科专业也开设了高等数学。这是数学重要性的体现。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按部就班地讲述教科书上现有的数学定义和数学命题,介绍各种计算题和证明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却忽视了与数学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说明和讨论,特别是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问题。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10套的一档节目中,嘉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理数多还是无理数多?”有三个答案供在场的学生选择:(A)有理数多,(B)无理数多,(C)一样多。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B,嘉宾表示了肯定。
这一问题看似浅显,但要真正理解它提出的知识背景,并作较深入的阐述,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它与某些数学概念、数学理论赖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有关,涉及了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限观”,即应该如何看待数学中出现的无限多的对象(如无限多的自然数、有理数、无理数)的问题。
在数学的研究中,有两种“无限观”。当学生们作“无理数多”的解答时,是根据学过的集合论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的。集合论是一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的,这种理论建立在一种“无限观”――“实无限”的基础上。所谓“实无限”,即把“无限”作为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观念实体来看待。在集合论中用N={(n:n是自然数}表示全体自然数的集合就是如此。
然而,集合论之前的几千年的数学发展史中,数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另一种无限观――“潜无限”的观念,即把“无限”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又永远无法完成的过程来看待。把自然数看成一个不断延伸的无穷无尽的序列1,2,3,…,n,…,就是如此。如果采用“潜无限”的观念,“有理数多,还是无理数多?”这一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有理数和无理数都为数无穷,而“无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又永远无法完成的过程,不能加以比较。正如伽利略所说:“‘等于’、‘大于’和‘小于’诸性质不能用于无限,而只能用于有限的数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现在集合论已进入中学和大学的数学教科书,成为全部经典数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它并非无懈可击。人们已先后发现了一系列的“集合论悖论”,这说明集合论隐含着逻辑矛盾,使用集合论和采用“实无限”观念来研究数学,可能会出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数学理论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学习数学理论如此,对数学方法同样要多思考。初中学习习近平面几何,学生就接触了公理方法,这种常用的数学方法源于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它具有严格、高度概括的特点。然而,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公理而不选另一些呢?公理方法有没有什么限度呢?正是对《几何原本》中公
[1][2]
2.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篇二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区域经济
一、陕西产业集群的现状
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 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 (关联生产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 和相关法人机构 (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 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提升资源配置, 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能够增强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助于增加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已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4大领域发展形成了20多个产业集群的雏形, 呈现出以大企业为核心、主要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主导产品优势不断提升、产业主体向园区集聚的特征。截至2008年底, 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盐化工、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重型装备、电子、软件、有色、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等20多个产业集群, 工业总产值达6 500多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近2 700亿元, 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 电子、汽车等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园区为载体的企业集群, 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 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陕西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产业规模不大, 难以产生聚集效用
产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才能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陕西产业内的企业数量明显少于东部发达省份, 尤其是规模大、技术高、实力强的企业数量更少, 产业集群规模与发达地区省份相比, 有相当大的差距 (见下表) 。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二)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前后关联性不强、经济技术上无协作、自我服务、到外地采购等, 与本地企业联系不够密切, 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由此影响了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和整个产业集群的壮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提高。比较典型的是西安纺织城。在西安纺织城内聚集着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西北一印等一批纺织印染企业。从产业链上来看, 该产业上游链是完整的, 纺纱、织布、印染一应俱全, 甚至连培养纺织人才的大学都有 (西北纺织学院, 现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 但是, 下游产业链的服装设计、制造以及营销链缺乏, 使得整体产业链难以形成, 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互相难以吸收和利用。同时在上游产业中, 由于缺乏龙头骨干企业, 集群又难以体现, 整个产业竞争力相当有限。
(三) 聚集产业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在陕西产业发展过程中, 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简单易掌握的技术。这些技术科技含量普遍不高, 并且很多技术是通过模仿或者引进方式获得的, 很少有企业自己的自主创新。以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企业技术大都从外国技术引进, 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外国跨国公司手中, 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 整个行业仍然属于“组装性”行业。尽管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但素质不高, 基本还停留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低端。
(四) 企业简单“堆积”, 难以形成集群效益
集群效益只有在同一产业链上具有内在联系、协同效应的企业按一定规模聚集在一定地点才能获得。以广东东莞的清溪镇为例, 该地聚集了30多家世界著名的电脑生产企业和数以千计的配套企业, 生产的电脑机箱已占全球市场的30%, 电脑主板、扫描仪、显像管等占全球市场的15%-40%。而陕西很多具有集群雏形的产业, 仍处于企业的简单“堆积”阶段, 只是生产不同产品的同类企业在空间地域的简单集中, 而不是产业价值链上的集中, 企业之间在生产上互相独立, 缺乏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 没有形成本地化网络。
(五) 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弱
集群内企业布局需要一定的层次性, 龙头企业的确立, 有利于合理分工, 减少无序竞争, 对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而陕西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竞争实力薄弱, 品牌影响力小。2006年, 全国各类龙头企业为71 691家, 陕西为1 454家, 仅占全国龙头企业总数的2.02%。其中, 全国销售收入过亿的龙头企业为4779家, 陕西仅有66家, 占全国亿元龙头企业总数的1.38%。全国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80家, 各省评定的省级龙头企业4 800多家, 陕西分别为14家和100家, 仅分别占2.41%和2.08%。此外, 全国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为3373.92万元、净利润222.76万元、上缴税金为108.10万元, 而陕西相应的指标为2 342.76万元、17.99万元和3.58万元, 仅分别相当于全国相应指标的69.44%、8.08%和3.31%。
(六) 工业园区内存在无序招商引资
陕西经济实力比较薄弱, 筹融资是十分迫切的问题。为了加速经济发展, 各地政府掀起了招商引资热潮, 将大量企业引入产业园区。但是, 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对落户园区内的企业缺乏相应的甄别机制, 导致园区内无序招商引资, 引进的企业质量和项目质量难以保证, 很难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培育陕西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是一个地方长期发展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产业集群发展也往往得益于特色产业。因此, 要因地制宜, 依托当地产业、地理资源、社会人文等, 培育特色产业, 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陕西省特色产业主要有:1、旅游业。旅游业是陕西的资源优势产业, 也是典型的环境负荷小、市场需求强劲的产业。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 为陕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装备制造业。三线建设时期, 国家在陕西布局了大量的国防装备制造工业, 应该加强其与当地经济的对接,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3、能源化工业。陕西省在能源、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 发展功能完善的产业集群。4、高新技术产业。西安高校云集, 科研院所很多, 人才优势突出, 政府大力的支持, 加之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具有集聚特征。近年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发展很快, 这为陕西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 注重创新, 防止生搬硬套
虽然在集群内部, 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具有可行性, 但是发展产业集群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经验可以照搬照用, 必须有所创新。从国内产业集群充分发展的地区来看,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模式。为此, 陕西的产业集群发展不能套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而应当找准自己的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 主要发展发达地区没有发展或者发展不起来的产业群, 扬长避短, 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应鼓励现有企业通过联合、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 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集群, 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形成大、中、小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格局, 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培育龙头企业的过程中, 首先应在明确产业定位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各个产业中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 找出每个产业集群中的关键性龙头企业, 有的放矢地引进和培育, 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聚集和促进创新作用。
(四) 加快建立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网络
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为使园区内企业协同利益最大化, 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分工和协作网络, 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依附。对新进园区的企业要以产业集群为导向进行引进, 不能孤立引进。对已有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设, 努力形成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同时, 积极为进入园区的跨区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与相关服务, 增加这类企业在当地的植根性, 促进其迅速、持续地发展。
(五) 加强工业园区的产业规划
3.语文课不应忽视写字教学 篇三
薛忠铃 发表于 10/6/2006 PM 9:35:00
语文课不应忽视写字教学
薛忠铃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语文课中的写字教学一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今,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有人认为练字没有必要了。然而,《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了写字的要求,“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始终。因此,作为承载着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具备育德、益智、养心、健体、求美功能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奠基——写字教学日显必要了。
一、重视写字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的三个学段均对汉字的书写提出不同的要求,抓好汉字书写,能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写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通过写字,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益处的。
2、写字有利于发展健康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主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写字教学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模仿走向创新的过程。通过写字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一切的创新都始于模仿。所以,书法中的临摹只是学习和继承的手段,这种继承与借鉴就是为了创新。通过临摹,我们在大脑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材料,为今后的创作做大量的铺垫。每一次创作都是由量到质的飞跃。不管创作成功与否,多多少少都隐蕴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3、写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其实,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都在培养和发展着这三种能力。比如,在新教材的写字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横的基本写法后,为了丰富字的表现手法,教师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横与基本横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怎样表达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纵观写字教学的过程就是“观察──分析──书写” 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必定会得到发展。
二、突出语文课中的写字教学
1、把握教材特点。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写字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了“两线结合、由易到难”。两线结合,即:从横向上看,一、二年级重点是练习写铅笔字,三年级开始过渡到钢笔字,并学习写毛笔字,直到小学毕业;从纵向上看,从练习描红到临写,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落实了:①、加强笔顺规则训练,教材做到与生字教学同步,突出每个生字的笔顺规则,为以后规范和书写速度的形成打下基础;②、强调笔画的书写,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训练书写的同时,渗透笔画的书写规律,如:笔画间的匀称、穿插、变化等;③、突出汉字结构训练,以笔画书写指导尤为明显,用汉字偏旁的组合归类,带出生字,进行书写指导,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规律。
2、加强书写指导与训练。
首先,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个别辅导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
其次,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语文教材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这 方面的指导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反复的训练,根据字形的难点,坚持训练下去,学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终离开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结构。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画写,也就是手到。字要写得规范、准确,并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还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在这方面也可以讲一些书法家的心得体会,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内心深处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第三,要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书写是记忆的手段之一,在识字过程中加强书写练习有助于识字巩固。比如,“
十、木、禾”的教学,我们将“十”当作字根,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记住“木”;在“木”的基础上再记住“禾”。又如,“口、日、中”的教学,我们将“口”作为字根,中间加一横是“日”;中间加一竖是“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口”在不同字中的形状变化。由于教材的编排暗蕴这一意图,所以通过写字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悟一些识字的方法。
第四,开展多样化的竞赛活动。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如: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动物”;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举办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动物”。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三、严格学校写字教学的过程管理
1、写字课程的落实: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周上一节40分钟写字指导课,每天再安排20分钟练习课,并做到专课专用,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时间。学校领导加强监督,做到全员参与,各学科渗透,建立、健全评比、奖惩制度。
2、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语文老师要肩负起指导学生写字的重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要配备具有一定书写技能的书法老师,负责学生的提高工作,特别对部分书写水平较高的要培养成书法特长生。
3、抓教科研课题研究:针对学校具体情况和实际制定相关的教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和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学校要定期组织、及时总结,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4、全方位结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竞赛、义务书写活动等,从校内走向校外,共同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写字教育氛围,让写字走出校园、让书法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并逐步取得家长和社会的认识。
4.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篇四
我们将这些“小”误区一一揭开虽然都是看似小小的问题,却可能帮助海归考生们较好地准备考试。
误区一:公务员招录中的优惠政策,使分数低的“海归”也可被录用。
在往届的国家公务员招录工作中,部分省市为了吸引更多高素质海外归国人才,参与本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对海归们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北京在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5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时,提出在同等条件下,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将优先考虑。而为了招(聘)高素质海外留学人员到区级机关工作,广州天河区也开出优厚条件:对于海归被录用为天河区公务员的,取得硕士学位的可补助10万元安家费,博士可获得15万元安家费,其子女和配偶还可享受就学、入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在河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凡在国(境)外取得全日制博士学位的海归,进省直党政机关不受编制、职数限制,依据德才条件,可享受相应待遇,等等。
诸多的优惠政策似乎为海归们的“仕途”点亮了数盏明灯,让人觉得:即使笔试的分数不高,海归们也有可能择优录取。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国家人事部公务员考试录用考务咨询处得知: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考试中,对待所有考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对海归的倾斜政策,也没有对海归人员的特定录用比例。
所以,海归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罩在海外文凭和留学的光环下,要与其他考生一样以重视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考试,就是凭实力和考试成绩说话。
误区二:国家公务员考试没有专门的指定教材,考前什么也不用准备。
公务员考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比如心理应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题化简的能力等等。的确针对考试的复习,没有相应的辅导用书,也没有制订专门的教材。此举的目的是能够比较客观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公务员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并不是以短时间学习就可具备的,它需要考生从学习和生活磨练得来。
也正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指定教材,部分考生尤其是在海外的留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判断:“什么都不用准备,也不用复习,到时候去考就好了”。这些考生最后往往因为对习题温习不够,考不出理想的成绩。
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也要多看相关的教材,多熟悉相关的题型,提高应试能力。在考试中遇到不熟悉的题型时,要避免乱了阵脚。
其实大部分的题型都可以通过提前的温习掌握。所以在临近考试的阶段,复习时应以总结解题方法为主,做题为辅,可以多了解一些典型题目的解答方法。另外,临近考试时不要天天抱着类似“考前冲刺”之类的书看,一般来讲,每年的考试试题不可能重复,做这些题对考公务员没有太大的作用。
这些复习方法和技巧对大家参加11月下旬的笔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误区三:“海归”考不过国内大学生。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一直在逐步升温,参加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就超过了55万人,而220个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招录的国家公务员还不到10000人。在报名时,更是出现了4000人争一职位的“惨烈”局面。因此国家公务员考试也被列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这样的局势,对于从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国内大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或许心态更为平和。他们自然也就成了海归们的第一竞争对手。许多海归对这一激烈的竞争既期盼又怯场。
在我们的采访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孙柏瑛指出:刚刚回国的留学生面对公务员考试,最初可能会有一点不适应。但因为这主要还是一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验,和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是有不同的。“我们有一些学行政管理的学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同时,公务员考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在什么情况下能得高分,什么情况下就得不到高分等等,这些都是和应试教育有所不同的。
所以说,海归和国内大学生面对的是同样一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验。
在这座竞争激烈的“独木桥”上,海归们唯有打破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全力备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也在此衷心祝愿即将参加考试的海归们顺利过关。
★ 人性化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应忽视的教育理念论文
★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 英语词汇教学论
★ 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 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课件
★ 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 英语词汇教学与巩固
★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反思
5.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篇五
一、对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相关分析
对于产业集群来说, 它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较为重要的经济现象, 在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模式下, 我们可以有效的实现产业经济的发展, 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谋求新的增长点, 从而形成区域联动和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 环渤海以及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地带都是重要的体现, 它们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 进而通过协作与整合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并不断地完善相关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 在规模和层次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那么, 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呢?对此, 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其中发现, 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的交易, 进而形成一种有机的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产业区域的生产效率, 推动各个区域和整体产业带的共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有效实现更多产业的积聚, 就像滚雪球一样衍生出更多的产业带, 进而实现良好的协作和发展。一般来说, 我们强调地区经济的发展, 那么就要建立起良好的产销体系, 为区域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资源和条件, 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就为其提供了各种专业化的服务, 例如科研机构、技术支持和企业的合作等。由此可见, 实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持, 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协作则为集群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根据我们对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和分析, 我们了解到集群状态下所呈现的必然的会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也会形成相应的区域经济循环系统。这种经济循环系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影响并改变以往的环境、出现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一般来说, 这种空间的组织形式通常会表现在地理位置上不断靠近, 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关联性加大, 与此同时也会有不同的分工与合作。整个区域的机构和功能性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改变, 进而变的更加完善、相互沟通更加的容易, 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加。那么, 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呢?
1、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做好定位, 从本区域的特色出发实现共同的发展。
我们强调产业的集群, 那么作为集群带的每一个区域, 就要在整体集群发展规划的前提下, 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地域资源实现发展, 进而构成整体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 政府的政策也是比较重要的, 甚至会直接的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区域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效。而政府在区域集群上的职责并不是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制度和政策的供给, 进而努力的改善集群的发展环境, 最终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2、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作, 而不是单项式的索取。
所以, 区域产业的集群以及经济循环系统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组合, 它还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集群, 绝不是强调空间上、区域上的聚拢。集群状态下的生态呈现是一个更加多元化、多样化集群。各个区域之间不能只希望共享, 而不愿意共建。强化集群的创新意识, 发展区域内产业的紧密合作机制, 构建高质量的资源共建共享服务, 才能有效地整体提升各区域的资源共享水平和合作竞争优势。
3、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朝着专业化和节约化的发展道路迈进, 为产业集群作出积极的贡献。
良好的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区域间的有效协作和互助, 同时也需要我们积极做好各项建设工作, 形成区域的特色, 并提高区域的专业化程度, 这是我们实现集群化发展所应该注意的重大问题。没有区域专业化发展的支持, 那么不仅会降低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也会造成区域发展的局限, 甚至是区域发展间的隔断, 这些都需要优化的区域组合和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的加强。只有这样, 我们的产业发展才会取得实际的效果, 并实现整体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走上良性发展和科学循环的道路。
4、科学处理产业集群发展所带来的优缺点。
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优势,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是它也有着不可被忽视的缺点。具体表现为当产业集群有效在区域内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 给该区域虽然带来经济水平上的提升, 但一同带来的发展后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也将逐步呈现出来。这些问题也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约束的作用, 这就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产业群集区域的规划上入手, 全过程地对产业群集区域进行有效设计规划,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以减少因这些问题给城市整体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5、对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合理规划。
这个阶段对于建立一个合理的区域产业集群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对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初步设计时, 首先要注意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 要通过组织相关专家与研究人员进行设计理论上的论证, 同时通过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统计, 使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章可循, 其次在设计上要充分地对集群企业特色与其相应的衍生行业进行考虑, 具体来说, 就是在规划产业集群的同时, 将与其相关的衍生产业链也考量在内, 从而减少企业因供应链、原材料等各方面的原因使产业集群所应起到的效果受到影响, 最后就是在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上要加以重视, 可以预见在经过区域产业集群以后, 该区域的产业群集企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继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区域将受到极大的压力, 包括人员数量、交通运输压力等各方面。如此一来, 就必须在规划时, 就对该区域的后续发展有一个预判性质的容量预留, 从而为形成规模的产业群集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区域, 避免因区域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作用。
6、政府要对自身职能进行充分发挥。
在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上,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的支持力度与引导效果直接决定了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上述两方面的工作时要注意:首先必须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于产业群集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 并对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档次要相应提高, 从而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承载力;其次在建设产业集群区域的指导与规划方面, 必须依据现代化的环保节能要求, 尽量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减少因产业集群化而可能引起的排放等污染问题;第三则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 对审批、职能等机制进行深层次、合理化的改革, 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需要;最后是在完善体制的同时, 发展出现代信息化管理制度, 从而使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朝着先进科学技术方向发展。同时要设立相关的职能监督队伍, 进行专职化的相关协调管理工作,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要亲自挂帅, 领导工作小组, 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与承担重要的协调工作。
7、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类网络信息化管理也开始逐步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 由此可以看出, 未来区域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也必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 政府职能部门能够依据先进的GPS、GIS等技术对区域的设计进行统筹的安排规划, 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集群区域的规划, 充分考虑到区域的扩张与发展, 同时利用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使规划手段与方法更加多样化, 更具科学权威性与严谨性。另一个方面则是要注意区域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性, 因为只有集群企业的不断创新, 才能够使企业有着蓬勃的生机, 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使整个产业集群的区域内充满良好的创新技术氛围, 为良好实现这个目标, 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特点, 同时利用区域业集群的聚集性的优势, 组织相关技术创新、改革的讲座、研讨会等等。从而使区域内的集群企业在良性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快速、全面地发展。最后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应该根据各自企业的特点, 有选择性、互补性地进行区域内、集群内的企业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彼此优缺点的充分认识, 使企业自身在发展上克服一些行业领域内的通病, 在互相学习与合作中一起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间有着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与特点。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对于产业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同时集群企业的发展也为区域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同时对于城市整体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同时对于区域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合理将产业群集区域进行规划, 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的发展加以引导, 从而使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企业最大化地发挥出集群的特点, 形成集中优势, 使得企业立足市场得到更大的发展, 也使城市整体发展更为科学、有序。最后通过先进的科技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竞争合作机制, 使区域内产业集群企业的整体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以区域促进企业发展, 以企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 使两者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和谐统一。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发展过程中我们就要积极的寻求有效策略,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整合。在这种情况下, 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是一大重要的方式。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 其中结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 2005 (5)
[2]王缉慈.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J].经济经纬, 2006 (2)
[3]徐兴余, 黄汝伦, 朱贵云等.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产业建设, 2007 (1)
[4]黄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2, (1)
[5]邓宏兵, 李俊杰, 李彦军.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投资环境创新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 (2)
6.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篇六
辽宁物联网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物联网教育与科研有待加强
对于物联网产业, 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知识和技术等智力因素, 因此科学研究与教育的开展程度与深度直接决定了物联网生产要素的质量。
1. 物联网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
辽宁拥有高校70余所, 其中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近20所, 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其中不乏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11”、“985”名校。2011年, 全国共有59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相继开设了物联网专业课程, 但从其开设的专业领域来看, 其培养目标主要以物联网技术应用、技术研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物联网应用人才为主。从物联网产业的特点来看, 其发展需要三类人才的支撑, 分别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物联网人才质量对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关键的支撑与促进作用,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 辽宁高校和物联网人才培养以技术应用和技术研发为主, 从事物联网的政策研究及行业标准制定的研究型人才匮乏, 而围绕物联网发展面向企业、社会进行推广和普及的应用型人才也显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2. 科学研究开展广度与深度不足
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高校共资助开设了19项有关物联网的项目;2014年, 共资助开设了31项有关物联网的项目。2013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共有来自10个省 (直辖市) 的19项涉及物联网的项目。2014年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共有来自14个省 (直辖市) 的31项物联网项目。在2013获批的19个项目中, 大连海事大学审报的《语义物联网的语义协同机理及其应用模式研究》获得资助金额80万, 成为单项获批金额位列第4的项目;在2014年获批的31个项目中, 东北大学申报的《分布式智能协同控制与优化理论及其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不仅在单项课题中获得的金额位居第一, 而且辽宁省在各省 (直辖市) 的加总金额中位列第一, 占该类项目资助金额的21%, 说明辽宁高校在物联网科研项目的研究领域和科技含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不足之处在于科研项目数量较少, 仅限于少数高校, 研发涉及的高校广度不足。
(二) 物联网需求未得到有效的激发
1. 与支柱产业的对接应用有待开发
物联网是为其他行业提供物物连接、为客户提高附加值的应用服务, 只有与具体产业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出其应用价值。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物流由于行业特点与物联网有着较好的接入点, 但在技术与重大突破、服务无重大改进的情况下, 其市场利润并无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由于行业先行者拥有了规模经济及知名度效应, 行业跟随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超。辽宁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集中于当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交通、社区、医疗和旅游领域, 辽宁从事物联网下游的企业从数量和规模上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在这些相对成熟的领域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2. 个人开发领域不足
辽宁物联网在智能社区、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水产、智能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应用领域, 但在个人应用领域起步较缓。随着互联网用户普及率的增长, 个人消费将成为物联网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14年辽宁GDP在全国位居第7, 全社会消费总额位列第8, 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第11, 虽然GDP增长率仅为5.8%, 相对于其他省份增长缓慢, 但全社会消费品总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1%和9.6%, 这些都为辽宁物联网在个人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从事物联网的企业, 应积极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 找出业务流程中与物联网衔接的环节, 为与个人消费领域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三) 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与示范
国内物联网龙头企业主要集中于环渤海 (辽宁、山东、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 (上海、浙江、江苏) 、珠江三角洲 (广东、福建) 三个地区。从物联网的省际发展来看, 环渤海地区主要以北京为主,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普遍发展较快, 珠江三角洲以广东深圳为核心发展区。中西部地区则以湖南为核心发展区域。长江三角洲的物联网发展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 江苏浙江上海均有多家上市公司, 环渤海物联网发展区域以北京为核心, 辽宁目前只有东软股份一家具有物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系统集成与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其业务领域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 从业务规模和利润环节角度较难产生对物联网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除东软股份有限公司外, 辽宁物联网企业普遍规模小、知名度低, 对区域内的物联网产业集群促进作用不明显。
(四) 物联网产业园区作用发挥不明显
产业园区在创造聚集力, 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 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成立了多家物联网产业园区, 典型的物联网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四川和广东等地区。物联网产业园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物联网产业园区是实现对外交流合作的一个良好平台, 产业园区在帮助园区内的优秀企业引进资金、管理和技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沈阳物联网产业园区于2014年9月开园, 总占地500亩, 建筑规划面积60万平方米, 项目一期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目前一期正在建设当中。辽宁物联网产业园主要体现在对研发及人才培养的政策优势上, 而对于统一的物联网终端管理、精细化的物联网交换服务、电信级的物联网信息监管、物联网网络系统测试和验证检测、物联网共性技术工具库和解决方案库的提供方面没有太多的涉足, 因此很难产生物联网产业园低成本、高复制性的优势。
(五) 政策前瞻与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
2011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从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形势、主要任务, 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该规划的框架下,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从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 制定了适合当地发展、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物联网发展规划。辽宁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物联网的规划, 2008年出台的《大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与物联网产业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但物联网产业涉及的相关领域更广、产业链更长;另一方面, 这些扶持政策更多的是倾向于一些规模较大、拥有较强实力的“精英”企业, 所扶持的企业为“员工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 年员工数量增长超过20%”、“年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由于政府的扶持门槛较高而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六) 缺少致力于物联网安全性的公司
物联网相较于传统网络, 其感知节点大都部署在无人监控的环境, 具有能力脆弱、资源受限等特点, 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从而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辽宁在网络安全方面有突出市场表现的企业是东软集团。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东软在中国网络安全防火墙市场连续8年品牌排名第一, 信息安全主流产品FW、SOC、IDS市场占有率全部进入前三名的安全品牌。2012年度, 东软签约国家财政部、国家工信部、国家电网等多家客户, 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有率。但是, 从物联网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而言, 该领域还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未被满足, 辽宁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公司数量、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这也意味着辽宁物联网相关企业可以信息安全方面获得较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辽宁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
(一) 加强物联网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投入
1. 加强物联网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对于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 也应该遵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律, 根据人才需求类型, 分层建立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专业建设方向。根据国内通行的大学分为类形式, 理工类大学可分为“中国研究型”、“行业特色研究型”、“区域研究专业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五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211、985学院拥有良好的计算机与通信基础, 是辽宁培养研究型人才、服务于自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大连工业大学等院是培养物联网应用型的主要基地;此外, 辽宁还拥有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北软信息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 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物联网辅助型人才的培养。
2. 加强对物联网科研的投入
辽宁对获得国家物联网资助课题的金额方面居全国前列, 但科研项目数量并不占优势, 应增加省、市级科研立项, 设立物联网研究课题, 形成物联网研究团队, 加大物联网R&D支出, 围绕辽宁经济发展特点与物联网的切入点进行重点科学研究。建立辽宁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尤其是针对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对辽宁省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创新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给予资金支持,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二) 有效地激发物联网应用需求
1. 开拓物联网在支柱产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产物, 可实现智能化的实时管理和控制,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 物联网只有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效的融合, 才能不断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基于辽宁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不可能将其应用到所有领域, 而是选择辽宁重点的产业领域进行渗透。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农业是辽宁的四大支柱性产业, 其中装备制造业和农业与物联网具有较好的融合点, 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农业与农产业品加工历年的增长率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
2. 促进物联网技术在个人领域的应用
2010-2014年辽宁服装产业基本上保持10%左右的增长, 从2011年逐年有回落的趋势, 餐饮企业增长率维持在8%~14%的范围内, 建筑装潢业在2012年高创下了高达69%的增长率, 但在2013-2014年度维持在10%的左右, 旅游产业增长相对平稳。从事物联网的企业, 应积极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 找出业务流程中与物联网衔接的环节, 为与个人消费领域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从而有效地促进消费升级, 提高用户的附加价值。
(三) 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
1. 提高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政府应选择在RFID、传感品、软件及电子信息制造领域拥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进行资金的扶持, 对于企业潜力的界定可以通过技术、人员规模及产品竞争性进行界定。另一方面, 对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具备一定上市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扶持。因此, 资金支持范围可分为专项资金和上市扶持资金。专项资助应选择资质良好、银行信用等级高、科技开发能力强的企业进行资助, 而对于上市资助, 可根据上市不同阶段 (改制阶段、辅导阶段、申报阶段、股票发行及上市阶段) 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
(四) 强化物联网产业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
辽宁的重点建设好省级孵化器、加强重点服务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 依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智能平台, 实现共性支撑、国际认证的各项服务, 形成支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 从而促进产业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在发展规划上, 应依托沈阳和大连在软件信息产业方面的优势, 构建服务于物联网嵌入式平台、系统集成的特色物联网园区, 着力发展物联网先进设备制造业和高端软件业, 培育壮大物联网信息服务和平台运营业, 打造物联网高端新兴产业集聚区。同时加快辽东、辽西、辽北三大信息产业带发展, 发挥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 壮大物联网配套产业、应用产业和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物联网信息服务业。
(五) 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辽宁在物联网发展上, 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 沈阳在传感器、电子产品和软件、系统集成方面有良好的基础, 大连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方面, 而以鞍山、抚顺为代表的城市在工业应用方面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 辽宁物联网的产业布局不仅要在空间上进行规划还要在时间上进行合理规划。从产业链角度, 上游RFID的市场需求潜力最大, 但由于其技术含量较低, 在位企业较多, 珠江三角洲的大批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已经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辽宁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超。因此, 针对辽宁物联网已有的产业基础, 在重视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 产业园区应着重发展物联网中游的嵌入式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 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
(六) 加强物联网安全产品的开发
7.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篇七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 国内中小企业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都开始迈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综合竞争力, 并推进区域经济增长, 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给企业提升综合实力的作用己经越来越明显。
但是,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至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即便是产业集群的背景下, 国内中小企业还是存在着某些融资上的困境, 相应的解决措施亟待提出。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指处在某个区域中带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的企业, 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种空间聚合体, 这种聚合体往往具备组织特性。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推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 中小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中小企业和其相同或相仿行业的大企业相比, 无论是员工数量还是数额、经营产品与业务的数量上, 都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 企业的组成和运营相对简易, 资金链也相对简单脆弱, 经营活动几乎由总负责人直接进行管理, 很少接受到外界联系。
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适应性强, 灵活机动、经营范围个性化、推动科技创新、资金薄弱等方面。
(三)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
从内源和外源两个角度来看:
1. 内源影响。
按照“优序融资理论”, 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 内源融资是最为保险的第一选择。但中小企业受其规模限制, 很难在几年经营中获得高额资本积累, 而产业集群可以弥补中小企业内部资金少的缺点, 或节省中小企业的内源资金, 用于投资其他更有价值的行业。
2. 外源影响。
企业进行外源融资大多依靠发行债券或股票。然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过小不够上市, 或信誉过低难以在一级市场上发行债券进行筹资, 所以时常遇到融资困难。产业集群可通过关联体系内的资金运行, 帮助中小企业节省外源融资的发行成本、代理成本和诉讼成本。
三、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问题
1. 融资环境复杂。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技术、资本密集型大工业, 对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 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久而久之, 我国市场上许多劳动力不能得到合理的任务分配, 最后形成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疲软, 导致现今复杂而又缺少活力的企业融资环境。
2. 企业多, 资金少。
由于企业自身的逐利性和企业领导人的从众心理, 很多蓝海产业一经出现, 就带来了大批企业家进行投资建厂、开办实业, 因此,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特别是处于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中, 企业数量多, 但社会提供的资金是有限的, 所以, “企业多, 资金少”成为困扰很多企业的现实问题。
3. 融资额度受限。
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配给”的现象。由于金融系统的高风险性和传染性, 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按照企业的自身实力进行资金额度配给。而目前企业数量与日俱增, 资金需求巨大, 银行为保证自己的资产处于安全边界, 对还款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极其少。
4. 地区发展不平衡。
国内众多资源都集聚在东部沿海城市, 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 而内部甚至中部企业的发展资金则相当受限, 中小企业集聚地分布及其不平衡。
(二) 原因分析
1. 规模不经济。
由于市场上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且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 因此, 对于任何一笔贷款来说, 都意味着一份资金合同和严格的审核程序。如果机构把资金分散地贷给多个中小企业, 结果会导致对每一个公司, 同样或者相似的合同和程序都要重复进行, 从而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即“规模不经济”现象。
2. 企业经营风险大。
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比较缺少自己的产品品牌战略, 某些中小企业主营业务也尚不清楚, 因此, 中小企业基本都存在经营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而大多数投资者希望自己投资的是一个稳定的企业,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有大批量外部投资人给小企业进行资金注入。
3. 信息不透明。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任何上市企业都必须进行信息披露, 把自己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时告知投资者。但中小企业并不具备这个强制性义务, 即中小企业信息更加不透明。投资者很难通过相关数据判断企业的内部状况, 包括经营好坏, 盈利多少等。
4. 信用缺失。
市场主体进行信贷申请的前提条件是要进行自身的资信状况评级, 但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建立时间比较短, 没有足够进行资信状况评价的历史资料, 因此银行没有足够的依据对该类企业进行资信状况评判, 贷款自然很难发放。
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在产业集群背景下, 为了能够更好适应市场环境, 可以参考如下措施进行措施上的改进:
(一) 企业角度
企业一方面要树立信用意识, 完善内部控制, 恪守诚信;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建立信用评级体系, 把自身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诚信记录等归集成档案, 作为贷款发放部门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
(二) 银行角度
银行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 积极促进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保证自己能够在客户违约的情况下保证自身资金链安全。另外, 银行还应不断开展更多的中间业务, 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比例, 从而有能力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三) 政府角度
政府应尽量多出台促进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规范产业集群的运行, 把现今市场上的大、中、小企业集群关系网构建严密, 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和其他企业进行交流、互通的机会。另外, 多做市场“减法”,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市场起到调节作用, 把更多力量放给市场去发挥, 让企业自由竞争, 发挥市场的潜力。
五、结语
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 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 他的动向代表着最基层企业家的经济行为, 时刻影响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乃至社会稳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资金就是血液, 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状况中, 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行为都受到各种方面的限制。然而,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推进,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可以日臻完善, 相信整个中小企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会愈发凸显。
参考文献
[1]刘婷.产业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2]张艳婷.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2.
[3]朱冰心.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4.
[4]甘秀文.产业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0.
8.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篇八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 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 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Porter, 1998)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的重要性重新被发现, 以企业的网络组织为特征之一的地方产业集群正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福建省已在重要行业形成了60多个产业集群, 其余比较知名的产业集群有晋江鞋业、石狮服装、福安电机、德化陶瓷、青口东南汽车等,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泉州、福州、厦门和漳州4个市, 其中以泉州为突出。这些产业集群已为进一步的集群升级、把福建建成先进性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具有比其它地区较大的发展优势, 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引擎, 也正对其它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借鉴作用。
然而, Graber曾经警告过, “经济专业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战略”, 会落入“僵化的专业化”陷阱。[2]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 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以及集群发展时面临的各种风险, 福建产业集群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挑战。一些集群已开始落入路径依赖式发展陷阱, 区域产业不能突破已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集群发展陷入停滞, 产业结构得不到升级。为了增强福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集群需要通过放弃低附加价值的活动转向高附加价值的活动而达到升级, 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产业集群升级问题。
目前, 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主要有生命周期视角和全球价值链视角两种分析框架;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通过加强集群网络的内生生长因素促进集群升级, 和强调全球产业网络, 结合全球价值链分析区域经济现象和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这些研究都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 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和运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国情, 目前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还缺乏一个系统的生产性服务业视角。在论述产业集群升级发展和竞争策略时, 也仅就制造业本身而规划和升级我们现在的产业集群。本文将专门从生产性服务业这个视角, 针对目前福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 运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理论, 来探索福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的选择,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升级办法和政策。
1 福建产业集群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
目前福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大部分产业集群是制造业主导型, 以加工型企业为主, 集群层次低, 价值获取能力缺乏。
为什么福建那么多产业集群在发展十多年后, 经济总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但是人均产出、收入等水平和竞争力水平基本都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呢?例如, 笔者在2007年底对晋江石狮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实地调研时, 就发现那里的服装企业虽然量上扩展速度很快, 但无论是员工素质, 还是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明显滞后。从集群的整体水平上看, 福建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 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大部分产业集群主要是加工型的企业集聚, 企业还停留在模仿、低质跑量经营为主的竞争阶段, 多数产品档次比较低, 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不强。集群内一些企业满足于OEM方式的接单生产, 失去了主动朝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的动力, 他们在价值链中定位于价值量很低的生产环节, 从而导致产品低价恶性竞争, 价值实现空间越来越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少, 产业集群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较低, 三大支柱产业的比重总和还不到20%, 电器电气行业集群比重仅为4%。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持久性堪忧。
(2) 集群企业之间高层次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机制缺失, 企业同构现象严重, 市场细分和差异性不强。
福建的产业集群多属横向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许多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相同环节上, 拥有基本相似的生产技能、原材料和市场需求, 常会做出相似甚至相同的生产经营决策。同行业企业之间容易成为“冤家”, 一旦产品需求减少或成本上升, 就会陷入过度竞争。地理上的临近会加剧企业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进入一种恶性的循环。这种恶性竞争行为在集群内部迅速蔓延, 最终会损害整个集群的信誉, 增加产业集群的脆弱性, 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目前石狮染整布就大都在低端徘徊,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相互低价竞争, 大多数企业在创新产品、创品牌上很难有突破。再加上用水用电、节能降耗方面的压力, 因而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石狮出口服装已不止一次“栽”在布料化检不合格上。2006年曾有两批出口服装在欧盟受阻, 其原因也是某种化学成份超标。2008年, 欧盟已通过实施的REACH制度将成为横在出口道上更高的“门槛”。染整质量下降导致不少布料客户外移。
(3) 创新能力不足,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第一, 创新的意愿不强, 陷入“模仿陷阱”。许多产业网络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产业, 产业的进入壁垒低, 对企业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目前, 大多数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他们不重视创新, 把低质量、低价格视为竞争的制胜法宝。
第二, 承担创新成本能力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 低价竞争的微薄利润无法进行创新活动, 使产业集群始终依赖低级生产要素和低级竞争优势。
第三, 创新人才缺乏。福建省产业集群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技术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才都比较欠缺, 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 平均每个企业办科技机构拥有博士0.4人、硕士不足2人。[3]同时, 在福建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 尽管涌现了很多的创业者, 他们中也不乏优秀的企业家, 但多数难以算得上真正的企业家, 真正管理型的企业家还较少, 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 管理人员素质低、思路窄、管理经验缺乏, 企业的运作手段雷同、创新能力缺乏。
第四, 创新投入少。2006年, 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仅为0.57%, 低水平的R&D投入强度, 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维持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上。[4]
第五, 研发投入配置不当。过多集中在集群价值链某环节, 而对基于集群价值链整体效益研发较少。
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从而实现福建产业集群的升级, 许多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富有成就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角度来进行探索的。
2 产业集群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本文着重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表明,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已不是一种简单的分工关系, 在制造业结构变革给生产性服务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制约或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关系在产业集群内尤为突出, 以下本文首先运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 通过建立生产性服务投入和制造业产出之间的生产函数, 从理论上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然后再联系福建省产业集群的实践来深入分析上述福建产业集群升级的制约因素。需注意的是, 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市场化的中间服务, 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 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的特点, 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
2.1 理论模型分析
首先建立以下前提假设:
(1) 制造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2) 制造业仅包含劳动和生产性服务两种投入要素;
(3) 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垄断竞争状态, 并且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σ>1;
(4) 在这里, 笔者并不关注因生产性服务投入之间存在差别而产生的问题;因此, 假定它们对最终制成品的贡献都是对称的。
在以上条件下, 我们可采用CES生产函数, 应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 建立如下的生产性服务投入与制造业产出的生产函数:
其中:A≡[r/ (1-r) ]1-r+[ (1-r) /r) ]r, 通过公式可以发现, 随着生产性服务厂商数目n的增加, 规模收益递增。这就意味着平均产出是生产性服务厂商数目n的增函数。如果我们用Ω表示生产中所使用的所有生产性服务厂商的总数, 即Ω≡nz (i) , 用Z表示生产中所有生产性服务的投入综合量, 既然假定所有生产性服务对最终制成品的贡献都是对称的, 那么平均产出可以表示为:Z/Ω=n1/ (σ-1) 。因为σ>1, 所以平均产出随着n的增大而递增。对此结论的一般解释是因为专业化或劳动分工所导致的。
与生产函数所对应的单位成本函数为:
式中:w为劳动成本;p为生产性服务的价格指数。由于生产性服务投入具有对称性, 所以其价格指数可表示为:
式中:pz为生产性服务业代表性厂商的投入价格;n为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厂商数目或种类。既然σ>1,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我们可以推导出, 如果制造业中可获得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组合越大, 制造商的单位成本就越低。也即制造商的平均成本会随着生产性服务投入的数目或种类的增加而下降, 因此, 制造业的产品价格也会随着下降, 又因为制造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产品价格会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通过以上推理可以看出, 即使单个生产性服务厂商的价格pz保持不变, 生产性服务的价格指数p也会随着n的增加而递减, 会进一步导致平均成本递减, 导致制造业产品的价格下降, 产生报酬递增。生产性服务的价格指数P的下降效应可以表示如图1。
当p下降时, 等成本线会向外旋转由B点到达B′, 从而与更高的等产量线相切, 从而达到更高的产出水平, 从I上升到I′。这也表示了制造业的成本随着生产性服务投入的数目或种类增加而下降的效应。此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替代弹性σ和生产性服务投入比例1-r两个因素。可以进一步看出, 效应的大小与σ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即当σ接近于1时, 生产性服务投入之间更具有互补性;而σ越大, 生产性服务投入之间的替代性也就越大。效应的大小与投入比例1-r是呈正方向关系。
以上简单推理过程中一个明显的不足是缺乏对生产性服务厂商数目的约束。为了避免生产性服务厂商的数目无限的增长, 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在生产性服务生产中引入固定劳动投入和变动劳动投入。 (RiberaBatiz, 1988和Matsuyama, 1995) 由此生产性服务厂商的数目就是固定和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我们的分析框架尽管缺乏此约束条件, 但是已经基本合理的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2.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促进作用的实践分析
以上通过理论推理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产出有巨大促进效应。在现实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有何具体促进作用, 以下主要分三方面来阐述。
(1)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和关键支撑。
第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服务化理论”, 认为生产将“软化”, 制造业会呈现“服务化”的趋势, 其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 而不是加工制造。更直观地展示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打造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贡献的是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 (Smiling Curve) ”。它最初是用来描述生产个人计算机的各个工序的附加价值特征。因其表示制造工序流程中的附加价值的曲线, 就好像微笑的嘴型, 所以被称为“微笑曲线”, 后来被引申用来指制造业价值链上的价值分布, 如图2所示。在图2产品的附加价值链中, 两边都属于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服务业。中间底部则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制造业务, 附加值较低。很明显, 制造企业只有选择向附加值较高的两端, 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才能获取较高的利润, 也才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图2“微笑曲线”告诉我们, 福建产业集群难以摆脱目前单纯依靠劳动力密集形成数量和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局面, 难以取得更高层次发展, 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第二, 由于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需求被拉平, 技术和产品特征优势越来越短命, 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会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 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成为制约或促进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 依赖于服务附加值的投入。制造业产品中追加服务价值的大小, 决定了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支撑制造业的循环架构, 帮助制造业增强作业连续性, 提高生产率, 降低可变成本, 促进规模化生产”。[5]制造业的相对落后, 其实质是制造业的科技水平、人才层次、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以及资本组合能力等的相对滞后, 根本原因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瓶颈制约。因此, 要建立能够与发达国家相竞争的产业层次, 就必须建立与发达国家相一致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层次供给。
(2) 生产性服务业能有效促进产业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制造业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的结果, 同时又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 随着对提高生产率的要求使得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产品的制造过程被分解成为若干个专业化的节点, 大量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独立出来, 需要一些满足这些中间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活动将这些节点连接起来, 形成紧密连接的分工网络, 这些中间需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部分。
同时, 分工的扩展还将原本内置于企业的服务活动外置, 即企业由于成本、技术等原因将原属于企业内部的一些服务性业务或职能部门转移出去, 转向由外部专业化的服务性企业提供。这样,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集群企业将生产过程中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企业, 每个企业只专注自己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 可将资源禀赋潜力发挥到最大, 并使企业获得不可模仿的、差异化的核心竞争能力。
(3) 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内生机制的核心。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福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主要是因为目前的产业集群缺乏创新网络。创新网络系统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有着的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 生产性服务业嵌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 改变了传统产业集群从辅助部分开始向系统内渗透的创新模式, 产业集群可以通过自身研发或同水平企业间的合作实现创新, 即创新在内核部分达成, 创新速度更快、成本更低。[6]
第二, 生产性服务业能吸引众多创新型资本加入产业集群, 成为集群内企业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 打破“路径依赖”, 促进新技术扩散, 推动创新。
第三, 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善和创新特别是风险投资制度的完善可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建设。风险投资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 它结合了资金、技术、管理与创新精神于一体, 为支持创新活动形成一种新型投资模式, 而且在风险投资运作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创新, 这有利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升级。[7]
3 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福建产业集群升级的建议
由以上可以看出,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完善对产业集群的升级是至关重要的。为此, 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政策时, 应该确立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思路, 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大力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 实现福建产业集群的升级。
3.1 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层面构建设计生产性服务业的系统发展规划体系
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体系、优惠政策、基地或园区、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政府应该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机制运转顺畅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大力推进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 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及项目、财政、税收等优惠, 承担起启动、引导、激励、推动和保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2 有选择地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的具体行业较多,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征, 其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研究开发、科技支持服务等有利于增强的创新环境, 而信息、物流等服务有利于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 对于不同的地区, 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状况等有选择地鼓励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阶段, 要把培育商务、研发设计服务业作为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任务。
3.3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发展
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个地区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首先要加快和完善交通、通讯、信息和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方面, 通过改善地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外包, 吸引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 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 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地理集聚, 进而通过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促进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这里尤其强调, 要加速建设专业服务中心、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以产业集群为依托, 大力支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融资担保机构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从而形成行业的生产、贸易、价格、研发、信息、检测和标准制定制度体系。
3.4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
只有较高层次的人才, 才能促进服务业的升级换代, 才能发挥服务业的无限活力。目前我省保险、证券、律师、会计等领域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专业知识层次低, 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要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 包括对关键性人才的引进力度, 积极培养、引进高技能、高知识的专业化人才,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5 吸引外资投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先进服务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根据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及特点, 应积极鼓励外资投向商业、交通、金融保险业等领域, 同时逐步放开其他领域如通信、会计、法律咨询和航空运输、代理服务等。为保证外资流向的合理性, 可以根据我省行业发展状况, 对不同行业采取差别税率、差别利率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国内制造企业通过外商提供的更有效率和高端的中间服务, 能够提高我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国内服务企业也可以通过外资服务企业的技术扩散, 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Boston;Nov/Dec 1998 (6) :77-90.
[2]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三联书店, 1993:253-277。
[3]谢鸿飞:《大力推进福建产业集群发展》[J];《发展研究》2005 (12) :66-68。
[4]2006年福建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状况分析[EB/OL].http://www.stats-fj.gov.cn/tjfx/0200706260047.htm.
[5]郑吉昌、夏晴:《服务业发展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以浙江产业集群发展为例》[J];《财贸经济》2005 (7) :82-83。
[6]魏江、申军:《产业集群学习模式和演进路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 (2) :44-48。
【产业集群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推荐阅读:
培育产业集群区域性技术转移10-02
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福州区域品牌09-20
陕西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07-15
集群发展08-08
行业战略集群分析10-14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10-01
企业集群化发展解析11-04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集群调度指挥系统方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