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共13篇)
1.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一
静脉留置针在磁共振增强中的应用
2009-05-24 来源:作者:刘春林 李俊荣 杨素娟
【关键词】 血管成像
【摘要】 目的 探讨上肢静脉留置针手推注射法在磁共振增强扫描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脑肿瘤行动态对比剂增强灌注成像,10例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选择上肢静脉用18号留置针静脉手推注射,能快速大剂量团注,以每2~3ml/s均匀推注。结果 在50例留置针病人中胶质瘤21例、脑膜瘤12例、垂体瘤7例、动静脉畸形6例、血管瘤2例、动脉瘤2例。增强图像均获诊断标准。结论 静脉留置针手推注射法能保持快速团注,灌注成像曲线稳定,并确保对比剂的有效浓度,从而提高了灌注成像和三维动态血管成像的质量和诊断效果。
用18号静脉留置针手推注射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在磁共振增强扫描中解决了没有高压注射器设备的情况下,保证了对比剂注射的速度、流量、容量等,诊断标准及图像质量,从而提高了诊断效果。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收集了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我院磁共振扫描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增强扫描病例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脑灌注检查40例,增强血管造影检查10例。
1.2 设备药品 设备为Siemens Harmony1.0T超导MR仪,对比剂为上海奈可明制药公司出厂的欧乃影,另备0.9百分比NaCl、18号静脉留置针、20ml注射器、无菌贴膜、消毒剂等。
1.3 方法 对50例磁共振增强患者用18号静脉留置针于扫描前10min在治疗室进行静脉穿刺(上肢桡静脉或手背静脉),并加以固定,欧乃影用量依据检查目的而定,脑灌注成像注射量为0.2mmol/kg。血管成像注射量为0.2~0.3mmol/kg。以每2~3ml/s推注对比剂后再以同样的速度推入0.9百分比NaCl20ml为缓冲液。结果
用18号留置针快速手推注射脑灌注成像40例,其中21例为胶质瘤,12例为脑膜瘤,7例为垂体瘤。10例血管成像中6例为动静脉畸形,2例为血管瘤,2例为动脉瘤。经手推注射脑灌注图像曲线稳定,血管成像的图像显示、血管细小分支显示明显增多,血管结构行走及侧支循环清晰可见。见图1,2。
图1 不同ROI区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 略
图2 1例颞叶胶质瘤的灌注图像;略 讨论 [1,2]
3.1 静脉留置针手推注射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安全、有效。在没有高压注射器设备的条件下同样可以每2~3ml/s注射速度达到预期效果,保证了磁共振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和效率,使病变区域灌注曲线稳定,血管成像显示清晰,能为分析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3.2 用0.9百分比NaCl,在注射对比剂后用20ml生理盐水为缓冲液静脉推入冲净残留药液,以保证对比剂有效浓度,用生理盐水封管无血液凝固,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了感染机率,减轻了静脉损伤。
3.3 静脉留置针起到了持续保留生命通道的作用,对于过敏时抢救可快速有效用药,减少了病人思想顾虑,增加了安全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方便于病人搬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留置针已日益受到了临床各科的普遍重视。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4.1 在留置针穿刺前对患者及家属宣教检查的必要性和相关的医学知识,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及家属能够理解地配合检查的全过程。注射前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并签字方可注射。4.2 穿刺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力求穿刺一次成功,减少对皮肤神经末梢的刺激,保持静脉通畅,妥善固定针头,防止滑脱或穿破血管,造成药液外漏而损伤周围组织。
4.3 操作前严格三查七对,详细询问过敏史,合理使用对比剂,注射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反应情况,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注射,吸氧、保暖、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并且对症处理,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参考文献 马月琴,高静.普通头皮针短暂留置的临床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43.2 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19-220.作者单位:730030甘肃省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2.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将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应用于360例急诊患者, 其中男198例, 女162例, 最小1岁5个月, 最大98岁, 心跳呼吸骤停15例, 宫外孕患者56例, 前置胎盘患者16例, 高热抽搐102例, 溺水患者9例, 车祸、刀伤33例, 心肌梗死38例, 脑血管意外68例, 其他23例。
1.2 操作方法
1.2.1 选择穿刺部位
遵循能扎上肢不扎下肢, 能扎健侧不扎患侧的原则, 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 避免在关节部位、瘢痕硬结、不完整的皮肤上穿刺, 尽量选择前臂掌侧中间部位。
1.2.2 准备物品
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公司生产的20、22、24等型号安全式型留置针及透明敷料, 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 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的导管[2], 一般成人选择20GA和22GA、小儿选择24GA。其他物品同一般头皮钢针静脉输液法。
1.2.3 穿刺方法
患者取舒适卧位, 在穿刺点的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8cmx8cm。应先旋转针芯, 以避免无法将针芯抽出, 用溶液将导管内空气驱出, 去除针套, 检视导管完整性。右手持针柄, 使其针尖斜面朝上, 并检视斜面及针尖至软管的部分, 开始执行静脉穿刺技术, 见到回血后, 将导管送入静脉中, 固定针柄, 并轻压延长管之前端, 轻巧地将针芯一次抽出, 不可用力, 具有保护的安全装置保护套自动锁住针尖, 将取出之针芯丢入尖锐物品收集器中, 连接输液管, 检查输液情况, 滴入顺畅无渗漏用3M透明敷料固定, 按需调节滴速, 注明穿刺时间, 操作者姓名[3]。
2 结果
360例急诊患者,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穿刺成功率98.6%,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为零, 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其中入院时有明显休克症状的124例患者, 均在5min内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有效补充血容量和使用各种抢救药物, 及时纠正休克, 为进一步治疗和手术赢得时间。
3 体会
3.1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内径较大, 滴速可大于30m L/min, 能能及时、准确、快速地按需给药。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可保留性及随时可使用状态, 便于随时抢救和治疗, 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 使护理人员能利用时间做其他抢救工作,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负荷, 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3.2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可有效提高输液安全性
急诊患者常躁动不安, 院前急救上、下救护车及转运途中极易引起针头外脱, 刺破静脉, 液体外渗、堵管, 导致输液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因此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韧性大, 无论患者怎样躁动, 均不易刺破血管壁或滑出血管外, 保证用药的顺利进行, 保证输液的安全性。
3.3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可有效保障护理职业安全
随着国家卫生部对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 职业损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日益受到重视。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在为急危重患者静脉注射时, 时间紧、工作量大, 在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 更容易造成针刺伤及直接遭受血液污染。使用带有针头保护系统的安全式静脉留置针, 拔出时安全夹立即锁闭针尖, 并无法复原, 表面不留残血, 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血液接触, 同时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 保障了护理职业的安全性。
3.4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应严格操作规程
牢固树立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情况[2]。在创伤、失血、疼痛、个体循环不良等造成的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况下, 可采用穿刺前扎止血带, 用手轻轻摩擦皮肤, 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 使充盈不佳血管局部恢复充盈, 送管后再松止血带, 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和渗漏情况, 如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 应拔除留置针, 并酌情处理;导管阻塞时, 应拔管, 不得用注射器推注或挤捏输液器, 以免将凝固的血液推进血管内, 防止阻塞。在进行封管时要采取正压封管手法, 正确使用封管液的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封管液一般为10~100U/m L浓度的肝素稀释液, 每次2~5m L;有出血倾向者, 封管可用0.9%氯化钠溶液, 每次5~10m L[4]。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d, 最好少于或等于7d。每次接补液时观察留置针处皮肤有无红肿、条索状;通管不畅时, 观察有无小血栓阻塞, 或有无脱管、折叠;观察固定的胶带、3M贴膜有无浮起、卷边、松脱, 夹板四周皮肤有无破损或压疮, 如有异常及时处置;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 (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情况) 随时更换[5]。
3.5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要加强心理护理
置管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消除患者顾虑和紧张、恐惧感, 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告诉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 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
总之:急诊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大多病情危急较重, 现使用安全型留置针便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 患者在躁动时及转运途中针头不易脱出, 便于肢体活动, 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有利于顺利抢救患者, 提高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60例急诊患者进行安全式静脉留置针穿刺, 观察效果。结果 安全式静脉留置针为救治急诊患者赢得时间, 提高输液安全性,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零。结论 应用安全式静脉留置针, 能减少重复穿刺, 保护静脉,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针刺伤, 提高护理职业的安全性。
关键词:安全式静脉留置针,院前急救,临床应用,体会
参考文献
[1]陈桂莲.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3) :107-108.
[2]米莉, 刘凤英.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8 (8) :114.
[3]于书卷, 王书会, 邓钰, 等.BD静脉留置针在呼吸科的应用及相关护理问题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8 (8) :1022.
[4]古满平, 赵庆华.2018例安全留置针应用的临床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18) :2418-2419.
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应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显著特点;便于及时抢救,保护静脉血管,缓解患儿痛苦及家长担忧情绪,有效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受到儿科护理人员的青睐,被儿科临床广泛应用,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1 ]。但由于儿童活泼多动的天性及生理特性,往往会伴有留置针脱落、堵塞的情况发生,严重者甚至诱发静脉炎等,因此做好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减少潜在危害性因素存在,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2]。在长期的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供大家参考。
1 穿刺部位及留置针的选择
1.1 穿刺部位的选择主要依据患儿的年龄、病情、血管及穿刺用途等情况进行选择。穿刺的血管一般以粗直、柔软、暴露充分、远离关节、便于触及和固定等为宜,例如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等。其中,对于活泼喜动的患儿,为防止留置针脱落,需避开靠近四肢与关节等处的血管。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宜首选上肢血管,其次为下肢血管[3]。
1.2 留置针的选择儿童的皮肤通常比较细嫩,当小号的静脉留置针进入其血管后,可以在血管中漂浮,避免了机械性的摩擦,从而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伤,故患儿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以细、短为宜。这样既能延长置管的时间,又能降低机械性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2 穿刺方法
2.1 确定穿刺的部位与血管后(头皮穿刺者须剃光头发),先旋转留置针外套管, 使其斜面向上,范围大于透明输液贴,再以15°~30°角穿刺静脉待回血后再放低穿刺角度,最后平行前推1~2cm至外套管的斜面完全进入血管即可。其中,应注意进针的速度必须缓慢,以防止穿破血管[4]。
2.2 穿刺患儿的左手血管,护士要先将其头部固定,再以右手拇指、中指固定针芯,最后用食指的背侧面轻轻推送留置针的外套管,直至针头全部进入血管。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患儿的头部保持固定,皮肤绷紧,从而防止因摆动、皮肤松弛等原因引起的送管困难。
3 封管方法与留置时间
3.1 封管方法确保套管针留置成功的关键在于封管方法。而正确的封管不但能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常用的封管措施为:连续地边旋转边推的方式进行封管。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一般用生理盐水封管。其中,生理盐水的用量以20ml为宜。此外,在封管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生理盐水的推注速度,否则容易引起堵管、外渗肿胀、局部静脉炎等并发症[5]。
3.2 留置时间通过研究患儿头皮静脉留置的输液效果发现:留置2~7天的患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均无显著差异。只要给予及时的护理,确保无堵塞、无渗漏,静脉留置7天是切实可行的。也有文献报道:血粘度正常的患儿,其静脉留置时间以2~5天为宜,但输注刺激性药物时,留置时间越短越好[6]。
4 健康宣教
护士必须提前做好患儿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介绍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和优点,使其对静脉留置针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留置针穿刺前,须告知患儿家长关于留置针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其信任和同意,避免交流不畅而引发医疗纠纷。其中,婴幼儿穿刺留针时,要使其肢体处于放松状态,并尽量转移其注意力;年龄大的患儿穿刺留针时,须加强对其家长的健康教育,掌握相关的自我防范措施,避免因护理不当或活动过度而导致置管失败;头皮注射的患儿要防止摩擦和压迫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虽然有助于静脉注射给药,但却会增加临床护理的难度。所以,静脉留置针的选择要十分慎重,特别是对于患有皮肤疾病、皮肤过敏及配合度差的患儿,尽量不要使用静脉留置针。
5 小结
儿科中室用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不仅能有效减轻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多次损伤,保证静脉注射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避免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给患儿穿刺所引起的与家长的冲突,进一步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临床用药和及时抢救;此外,还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缓解其职业压力,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综上所述,儿科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家长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文,周海莲.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3):188.
[2]杜宪彬,王红梅,孙慧玲.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231.
[3]张文娟,张荣书.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09,25(7):1052-1053.
[4]杨仕英.静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时间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58-59.
[5]张蕾.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C].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1.
4.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四
摘要:目的 浅析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为78例老年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留置时间1~9 d,平均留置时间在3~5 d。1~2 d 为8例;2~3 d为25例;3~5 d为32例;5 d以上为13例,无1例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静脉穿插次数,有效地保护血管,还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有利于临床用药及患者的急救。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临床观察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静脉穿插次数,有效地保护血管,还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有利于临床用药及患者的急救[1]。我科为一老年性综合病房,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为78例老年危重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8例中男52例,女16例。年龄60~94岁,平均(78.2±5.7)岁。均为老年危重患者,其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死36例,肺心病、心衰20例,急性脑梗塞、脑出血15例,晚期癌症(未行化疗者)7例。
1.2方法
1.2.1血管的选择 应选择四肢粗、直、弹性好的浅静脉[2],避开静脉瓣处,避开关节处穿刺;常规消毒皮肤(直径>8cm);扎止血带,打开静脉留置针包装袋,检查针尖及套管是否完好。右手持针翼,以15°~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度(5°~15°),减慢进针速度,绷紧血管两端皮肤,右手固定不动,左手借助针芯沿血管走行,缓慢将套管送入静脉内,去除针芯松开止血带,立即连接输液装置。若液体输入通畅,局部无肿胀、渗出、疼痛则证明穿刺成功,即可用无菌透明敷贴行封闭式固定。操作时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心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穿刺处?疤斓饩啤⒁掖枷?毒穿刺部位,盖上无菌敷料。
1.2.2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的正确护理是减少穿刺次数的重要前提,采用肝素液正压封管是此项技术的关键环节。每日在输液完成后经肝素帽缓慢注入3~5 mL肝素稀释液(生理盐水100 mL+肝素12500 U),边注射边退头皮针至针尖部位达肝素帽内,速度宜慢,以保证肝素液充满管腔,以防堵塞。经常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液体有无渗漏、局部有无炎症,如发现异样及时拔除留置针。局部用酒精或50%硫酸镁湿敷,也可用呋喃西林冷敷。
1.2.3再启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的护理 封管后再启用时应检查留置针有无脱出。若滴入不畅可用5 mL注射器抽取75U/mL肝素液2 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连接输液装置。
1.2.4留置针保护 留置针的固定应牢固,可用弹力绷带或纱布妥善固定,以防止置管期间因患者的活动而自行脱落。并指导患者避免碰撞置管局部或用手去按揉局部,置管侧肢体适当限制活动。对于意识不清的老年危重患者,应交代家属注意保护。
2结果
本组病例中留置时间1~9 d,平均留置时间在3~5 d。1~2 d为8例;2~3 d为25例;3~5 d为32例;>5 d为13例。无1例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所占比例见下图。
3讨论
3.1留置针具有操作方便,容易掌握,成功率高,用药快捷。痛苦小。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3]。穿刺一次仅需3~5 min,通常置管可以保留3~5 d。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易形成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患者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4]。静脉炎的发生与留置针留置时间有关。有资料显示,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明显关系,即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规定为3 d,我国尚无统一规定,留置针可留置5~7 d,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及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 d是完全可行的。建议将5 d作为常规留置时间。由于留置针在穿刺时对血管壁造成了一定损伤以及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机械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及管尖端聚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发生静脉炎。
3.2老年人因其年龄、心理上的特点在使用留置针时应做好解释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理解及积极地配合,保证留置针为老年患者的治疗发挥最大效用。
3.3 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可随血管活动,对血管刺激性小,且留置针在血管内有一定的长度,不会因为老年患者的活动及搬动致液体外渗,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末完全送入血管内?崽坠苡胙?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 漏[5]。轻者?缦志植恐渍汀⑻弁吹却碳ぶ⒆矗?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应固定好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做好静脉置管的护理工作,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3.4置管前要耐心、详细地向患者讲明留置针的优点、注意事项、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等。置管对患者的不利影响是影响淋浴、影响睡眠,有异物感,穿脱衣服时要避免把套管拉出。老年危重患者由于生理、疾病因素,皮肤松弛,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血管脆性高,不能像对待健康皮肤的患者自由选择血管。还由于老年危重患者休克期有效血液循环量不足,血管不充盈,皮下水肿明显,有时穿刺只能凭手感寻找静脉,这给静脉置管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为护理人员提出了高标准。护士在为老年患者行留置针穿刺时,应注意几个环节,除合理选择血管外,还要掌握着正确的穿刺方法及送管方法,穿刺时动作要轻,速度需慢;送套管时也要注意动作轻慢,防止损伤血管,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5使用静脉留置针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很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导管,每次输液完毕后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3.6 留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抢救老年危重患者,能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使各种治疗药物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不仅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而且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5.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五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静脉针输液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留置针输液因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而代替了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问题;护理;对策;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还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已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到位也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我科自2015年1月至6月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现将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
1.1 皮下血肿
造成血肿的原因有病人自身血管不明显,血管径细,血管脆,另一种由于选择的血管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等造成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1.2 液体外渗
由于固定不牢,病人活动度过大,躁动不安,使套管滑脱血管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 太大等原因,使液体外渗到血管外,造成局部肿胀疼痛。1.3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用药的种类有关,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及浓度,用量以及推注速度不当,病人自身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有关。1.4 静脉炎
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可分为细菌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和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多因为穿刺点消毒不严格或留置期间护理不当,穿刺点不能保持无菌而引起,化学性静脉炎主要是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引起,一般置管时间为3-5天,时间过长也容易引发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因穿刺不当或导管漂浮在血管中造成。1.5 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的机率要大,所以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2
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护理 2.1 防止皮下血肿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在置管前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相关的护理知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合适的部位及血管进行穿刺,应熟练掌握留置针操作技术,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壁机械损伤,以有效减免或减少皮下血肿,静脉血栓的发生,还要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2.2 防止液体外渗
留置期间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外力牵拉,嘱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避免 导管脱出血管外,造成液体外渗,严密观察导管是否通畅,同时注意穿刺部位衣服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2.3 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在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每次输液的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最好不超过7天,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盐水冲管,预防穿刺部位感染,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4 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穿刺时尽量首选上肢静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2.5 防止导管堵塞
2.5.1 置管期间应嘱患者避免穿刺肢体过度活动,避免因患者体位不当,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内凝血而堵管。
2.5.2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正确的封管技术和方法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脉冲式的封管方法可提高输液速度,有效的降低堵管率和静脉炎的发生。
2.5.3封管液和推注封管液的速度都可直接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目前冲管液有两种,一种是生理盐水,每次用5-10毫升,每隔6-8小时重复冲管一次;一种是稀释的肝素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0-100U,每次用量2-5毫升,肝素钠溶液封管安全可靠不宜堵管,但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易使用生理盐水封管,也有文献报道推注速度慢者堵管率药低于推注速度较快者。3
对策
3.1 严格掌握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对于输液量大,药物刺激性强,输液时间长的患者选择走向直粗大,避开关节处的血管进行穿刺,3.2正确输入药物和液体,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要选择粗大的血管,用药顺序先输入刺激性强的或高渗的药物,后输入刺激性小的或等渗的药物,输化疗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输血浆全血前后也要用生理盐水冲管,以保持套管通畅。
3.3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和封管技术,外周血管容易受体位和重力作用,易发生回血,容易堵塞血管,对外周血管而言,肝素钠溶液较为安全可靠,我院采用的肝素钠溶液浓度为50u/ml,每次用2-5毫升,采用脉冲式封管,可维持12小时,如果回血已堵塞导管,应重新更换留置针,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以免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内导致栓塞等并发症。
3.4留置期间应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肢体过度活动,护士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注意观察留置针通畅情况,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等情况发生,严格床头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7月一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中抽取50例,男28例,女22例。患儿年龄处于1~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7岁。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试验组(28例)。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静脉留置针护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指标接近均衡,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接受静脉穿刺,给予常规护理。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静脉留置针护理。
(1)选择好留置针及血管
进行血管选择时,应该以无静脉瓣、易于针头固定、血流丰富的血管为主。例如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较为粗直的额角分支的血管等。静脉留置针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外套管、针翼、针芯、肝素帽、延长管、接口及小夹子等。型号主要有24G等同5号头皮针、18G等同7号头皮针。我院儿科输血时选择18G,常规选择24G[2]。
1.2.3 固定与穿刺
进行穿刺时,患儿选择平卧位,头部向对侧偏,并准确选择好头部的血管,穿刺之前先用茂康碘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将留置针肝素帽旋紧,拇指、食指将留置针鳍状针座、软管座握住,并将针尖保护套取下。为了避免出现针芯因用力过度而被拔出,应该禁止仅持着鳍状针座。保证静脉与持鳍状针座之间成15°~30°角,直刺,观察血液向软管流入情况,把软管送至静脉之内,接着将针芯抽出,并将其置于防漏、防刺专门的锐利物品放置箱,切忌在软管上重新插上针芯。将输液开关打开,确保滴注处于通畅状态,随后选择猿酝无菌贴膜进行覆盖,使用透气纸胶布环形缠绕两周并固定,根据医嘱来进行滴速合理调整[3]。
1.2.3 封管技术
①封管方法:
要保证针管留置成功,关键是封管方法要正确、科学,这样可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将置管时间延长。一般情况下,正压封管,封管液抽取3~5ml,先将2~3ml往输液针头缓慢推注,再边进行余液推注,便拨动输液头皮针,头皮针在肝素帽内留有少许时,整个管腔应该充满封管液。当剩下0.1~0.2ml的管液剩时,用小夹子将延长管夹住,再将头皮针拔出[4]。然而退针速度受肝素帽致密度高影响,掌握起来并不容易,从而导致凝血堵管、负压封管现象。而将针头向留置针内斜面穿刺,保证封管液的均匀推注,就可以有效避免负压封管现象,使留置时间延长。
②生理盐水封管:
在一般的患儿封管中,可以通过生理盐水封管实现,可以维持6~8h。结合我儿科具体情况和特点,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2次1天。此种封管方式,不仅经济可靠、操作简便,还有效避免了加药这一程序,降低感染的几率。
1.2.4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作出的相关规定,套管针一般留置7天[5],但国内相关研究指出,套管针留置5天可以避免患者发生静脉炎,因此建议留置5天。为了预防血管受到药液长期的刺激及小颗粒血凝块堵塞血管,我院常规留置3~4天[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为P<0.05,则数据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22例患儿中,17例穿刺成功,则穿刺成功率为77.3%,护理满意度为78.7±3.17。而试验组28例患儿中,22例穿刺成功,则穿刺成功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4.7±3.24。对比两组数据,试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儿科患者一般病情都较为紧急,因此,保证静脉通道畅通在生命抢救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患儿血管细、好动等特点,有效利用静脉留置针的弹性和柔韧性,可以避免出现药液外渗现象,从而降低对患儿造成的痛苦,无需进行反复的穿刺,为临床治疗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儿科护理中具体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从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中抽取5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试验组(2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静脉留置针护理。结果:试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具体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并且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瑞玲.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3(14):741-742.
[2]盛敬伊,史国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2(15):197-198.
[3]王丹,冯丽芳.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0,21(18):1996-1998.
[4]翁莉,韩树萍,余章斌,等.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6-68.
[5]成燕.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71-172.
7.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七
[中图分类号]R73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5-51-02
肿瘤病人因反复静脉穿刺,血管弹性差,脆性、硬度增加。又因化疗药物多对静脉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如渗漏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炎。我们采用浅静脉留置针为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穿刺,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
1一般资料
泰安市中心医院自2008年2月-2008年7月共为150例肿瘤患者采用了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实施静脉化疗。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21~78岁。全部使用威海杰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注射化疗药物有:诺维本、择菲、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
2置管方法
2.1血管选择
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穿刺的成功率。且与渗漏、静脉炎的发生有较大的关系。操作者应根据患者的血管特点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强弱选择血管。一般都选择相对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静脉越细小,出现置管反应的机率越高,时间越早。因为静脉越细,血容量越小,滞留在血管内的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加强了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化学刺激。对于强刺激的化疗药如:诺维本,应避免在关节,手背处穿刺。禁忌在皮肤破损、感染、患皮肤疾病处穿刺。尽量保证一次性成功,不要反复在原处进出针。
2.2穿刺方法
选择好血管,在其上方6em处扎好止血带,用2%碘酊消毒穿刺部位。消毒范围应大于8cm,在用75%的酒精脱脂消毒,嘱患者握拳。护士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30度左右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15。继续进针1~2cm松开止血带,右手拔出针芯,向穿刺血管方向推进塑料套管完全进入血管,证实回血后,再次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用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3护理
3.1操作前解释
大多数患者对操作有恐惧感,在为患者静脉穿刺时,要求护士通过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取得患者积极配合。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如穿刺前向患者解释有关留置针穿刺的知识,教会患者在输液过程选择舒适体位等。取得患者信任后,再行静脉穿刺。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如患者血管充盈不良,可先扎止血带1min然后松开止血带,嘱患者下臂下垂30s,再扎止血带。可因血液迅速回流,使血管充盈,便于穿刺一次成功。
3.1.1输液中的观察与护理
输注化疗药物期间,应当专人护理,每半小时巡视病房一次。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并及时给予帮助。观察局部情况,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液体渗漏等反应。在输注化疗药物之前可用0.9%的生理盐水引管,待输液通畅,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再接化疗药物。如输注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护士必须全程观察。如怀疑或发现有化疗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回抽残液后拔出针头,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原则处理。
3.1.2合理使用静脉
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肿瘤患者尤其是已经多次行化疗的患者,血管细弹性差充盈不良。操纵时应技术熟练,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留置针在当天输液完应拔出,可以避免留置针对血管的持续刺激。拔针后,沿穿刺血管长轴按压5—10min,这样按压后不易发生皮下瘀血、青紫、红肿,减轻红肿的痛苦,增加同一血管的使用率,保护血管。增加下一次穿刺成功率。
4讨论
8.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篇八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操作注意要点
1.1合理选择血管
选较粗、直、富有弹性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1.2 操作要熟练
(1)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碘酒、酒精),范围(8cm×8cm以上)。(2)使用前应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以便送套管和拔针芯时顺利进行)。(3)留置针进针的角度以15°~30°角为宜,进针的速度宜慢,应直接刺入血管。(4)注意送管的时机、手法:进针后注意观看回血腔,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将针尾稍抬起,此时是送管的最佳时机,切忌见回血后立即送管,左手拇指与食指持外套管柄将套管缓慢送入静脉,送管时在皮肤外只留3~4mm长,这样既不容易折转,也不易使软管脱出。(5)退针芯的方法。套管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退出针芯,放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滴注良好,针头部位不肿,用专用胶贴固定,调好滴数。
1.3 封管液的选择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采用肝素溶液封管在体内体外均具有强抗凝作用。临床上常用小剂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满意静脉留置用肝素封管液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病人是安全的。饶庆华等采用生理盐水封管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理盐水封管后9~30h的输液针头无血栓形成证明生理盐水可用于一般病种病人的封管但对于特殊病种如病情危重、心力衰竭、酸中毒者由于病人发生了区域性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加使用肝素比生理盐水封管效果好。另外用生理盐水封管免去了加药程序减少感染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人的出血倾向扩大了血液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范围。
1.4 封管的方法
每8h封管1次。输液完毕,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5mm,缓慢推注封管,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快推注完后再拔针,使血管内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起到抗凝作用,避免了堵管发生。封管时若封管针头全部刺入肝素帽内,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封管内,导致凝血堵塞。另外受重力作用,四肢下垂时,远端静脉血流缓慢,血液滞流甚至倒流,也可导致套管尖端血凝而堵塞,影响留置针的留置天数。
1.5 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的研究用适量的液体注入留置针中是防止套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一但用多少剂量的冲洗液效果最佳国内报道不一。有学者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效果研究中发现采用3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明显多于2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由于2ml肝素溶液含肝素量相对较少因此易发生堵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BD公司推荐为3~5d,最有效的期限为3d。另有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研究发现,留置2d与7d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只要注重护理避免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d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超过7d。
2护理
2.1 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性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 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9.肺癌化疗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篇九
1、静脉炎判断标准,i级 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ii级: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iii级: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直径超过1cm,影响肢体功能。
2、盖偌致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2.1合理选择和保护血管可有效降低盖偌所致的静脉炎。最好先用上肢粗直,血流丰富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留置。穿刺时必须以无菌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注入化疗药。联合应用多种化疗药物时,遵循先用刺激小的药物,如果几种药物均有较大刺激性时,其间隔时间应大于20分钟,同时缩短药物在局部血管的停留时间是降低静脉炎的有效途径。2.2静脉应用盖偌化疗的同时,采用冰敷加静滴地塞米松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推迟静脉炎的发生时间,并能明显降低注射侧肢体疼痛的发生程度,有效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地减轻病人的痛苦,促使化疗顺利完成,且方法简便成本低廉。2.3做好使用留置针化疗病人的健康 教育,置管前要告诉病人留置针使用的优点及不良反应起床时稍不注意易引起穿刺部位肿胀,化疗时嘱病人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2.4加强工作责任心,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到发生,使用留置针化疗期间,要加强病人的巡视,一旦发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要立即处理,如果正在输化疗药可先用生理盐水10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后再板针,并给予50%硫酸镁湿敷,禁用热敷。
10.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十
【关键词】外科手术;静脉留置针;应用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127-01
Abstract:
Keywords:
静脉留置针为套针管,套管柔软,操作简单,所以即使在静脉中进行长时间的留置也不会使血管壁穿破,能够避免对患者的反复穿刺,出现较大的痛苦,还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到减小,使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在很多外科手术中都已经采用该项措施,效果较好。本文对13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两种输液方法,观察相应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9例患者,38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5072岁,留置时间:1~6天;对照组67例患者,37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011岁,留置时间:0天。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静脉输液,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相关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使用方法首先要对患者选择有弹性、粗直、血流丰富的血管使用留置针,首选上肢,头静脉、手背静脉、前臂中静脉、手肘静脉都可以[1]。留置针的型号要针对患者血管、年龄和病情进行选择,然后给予相关部位进行穿刺,消毒范围在6×6cm2中,将输液管成功接好,排气后对留置针的外管套进行旋转松动,在15~30°角中给予进针,若有回血情况则调整穿刺角度,并给予1~2mm的进针,待外管套彻底进入到血管后,将止血带松开,将调节器打开,并使用透明的无菌粘贴对留置针给予固定,并对静脉的输注速度进行调整,输液完毕后使用肝素盐水给予封管,6~8h的间隔时间。
122健康教育护理在进行留置管前,要对患者及家属阐述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置管后告知患者减少肢体的过度活动,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保持干燥清洁,置管期间避免淋浴,从而减少堵管、感染和液体渗漏的出现。
123置管期间护理置管期间要对穿刺部位进行观察,并给予碘伏消毒,1天1次,覆盖无菌敷料,对于连续输液的患者每天更换1次输液器,若局部出现红肿和热痛的症状,及时拔管,给予相应处理[2]。对留置针的末端肝素帽进行消毒后,要把头皮针良好插入其中,对输液器的开关进行调节。当液体出现滴入不畅时,禁止对输液器的挤压,避免小血凝块进入到血液,造成栓塞。
124并发症预防护理较长时间使用静脉留置针可能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要采用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在静脉挑选时给予回流畅通和粗大静脉的选择,若给予刺激性较强的液体进行输注,一定要减慢滴速[3]。当出现静脉炎后,及时停止液体的输注,在24h内给予冷敷,超过24h后给予热敷,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不适。若针眼局部有疼痛或者红肿的出现,及时拔管,并使用硫酸镁给予湿敷,当患者出现堵管后,禁止用注射器给予推液,而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正确的回抽,防止凝固血栓进入到血管中而出现并发症。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χ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69例患者中,1例出现外渗情况,发生率为14%;对照组67例患者中,9例出现外渗情况,发生率为134%,两组患者在外渗发生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对浅表静脉给予相应的保护,避免破坏血管,尤其对于多次静脉输液的患者,还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躁动或者活动的情况,会使针头滑出血管,出现药物外渗或者疼痛的不适情况。因为留置针套管的制成材料较为柔软,能够与血管壁进行紧密衔接,能够大大减少液体外渗的现象。而且有些药物或者输血需要快速输入,静脉留置针的管钱较大,能够随意进行输液速度的调整。为了保证对静脉留置针的良好使用,需要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实验组外渗的发生率仅为14%,对照组外渗的发生率为134%。
综上所述,在外科手术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反复穿刺和药物外渗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阎位明,旷鹰,韦群梅.自制镇痛棉在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4(16):156-157.
[2]王惠君,杨晖,马巧灵,等.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采集血标本并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9(18):116-117.
[3]项艳萍,卢晓辉,廖英,等.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入院时行静脉采血和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3(10):177-178.
11.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十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0年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组(A组)40例,年龄27~62岁,平均50岁;前臂静脉穿刺组(B组)40例,年龄30~69岁,平均49岁;颈内静脉置管组(C组)40例,年龄29~65岁,平均48岁。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化疗6个疗程。A组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头偏向对侧约45°,在锁骨上缘中点按压颈外静脉处,颈外静脉上、下1/2交界处进针,边进边回抽与留置针相连接的注射器,见回血再放低角度进1~2 mm,撤出针芯前再回抽,确保已进入静脉血管[1],连接肝素帽、敷贴固定,每天输液结束均用肝素封管,做好护理。B组穿刺时选择较直、粗、弹性比较好的血管,用7-0头皮针消毒穿刺,进针后固定,按要求滴注化疗药。C组选用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套件,患者平卧位,取头低15°~30°屈氏位,肩背部稍抬高,头偏向对侧,使颈伸展,常规消毒、铺巾、麻醉、试穿、置管,回抽血液通畅,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一次,接肝素帽,皮肤固定,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接输液。本组患者留置时间5 d,严格观察颈部、针眼情况,输液结束均封管,3 d更换肝素帽一次,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的情况。严格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的判断标准进行分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A组发生静脉炎1例(2.5%),经外涂药物后好转。B组发生静脉炎12例(30.0%),Ⅰ、Ⅱ级经冰敷、外涂药物后好转,Ⅲ级经过冰敷、外涂药物半个月后局部仍有1~2 cm的硬结,疼痛减轻。C组未发现静脉炎。三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8.460,P<0.01)。见表1。
2.2 三组液体外渗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并发症外渗发生率为2.5%(1/40),B组为17.5%(7/40),C组为0,三组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9.804,P<0.01)。见表1。
2.3 穿刺成本比较
见表2。
3 讨论
综合分析颈外静脉穿刺术优于前臂静脉、颈内静脉穿刺术。临床上化疗药的刺激,反复静脉进针均能使血管内膜损伤出现静脉炎。再则,化疗药使局部渗透压升高内皮细胞脱水,化疗药的化学刺激导致局部缺血、坏死而至化学性静脉炎[2]。本研究中进行颈外静脉穿刺,与其他穿刺组相比有如下优点:(1)穿刺容易[3]。颈外静脉较浅,平卧时其充盈大都在锁骨上缘与下颌角之间的下2/3水平。其管腔大、走形直,易于进针,而前臂血管较深,肥胖患者血管更难暴露,只能靠手感,穿刺困难。颈内静脉置管技术性强,不容易成功。(2)颈外静脉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化疗药进入后很快稀释,而且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及右心室,静脉炎可能性小[4,5]。(3)导管不易脱出。颈外静脉留置针为软管,不易穿破血管,且受活动限制少,头部一般不会脱管,患者较舒适。普通输液头皮针为钢针,稍微运动也可能引起穿破血管,导致液体外渗,长时间输液时体位固定易引起疲劳,颈内静脉置管为软体硅胶管,不易穿透血管,且不受活动限制,但留管长度患者心理比较难接受。(4)颈外静脉穿刺术危险性小,操作简单,护士经培训都能熟练掌握,开展颈静脉置管术应用于静脉化疗、静脉高营养,同样能起到深静脉置管的作用,且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具备深静脉置管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此项技术[6,7]。深静脉置管操作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
本研究通过颈外静脉与前臂静脉、颈内静脉的应用比较发现,颈外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组静脉炎及外渗发生率均较前臂静脉穿刺组低。但颈内静脉穿刺留置技术要求高,护士须经过专门培训,有专业上岗证才能操作,而且颈内静脉穿刺留置时间长,患者出院后必须每周到医院做静脉穿刺护理。另外,穿刺选择的穿刺管价格较贵,因经济条件限制,患者对深静脉穿刺留置的依从性差,并且有导致气胸、血肿等,而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有上述诸多优点,因此颈外静脉留置针是患者最理想的静脉化疗途径。它可以减少强刺激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伤,医疗成本可普遍接收,为妇科肿瘤化疗提供了安全、无痛苦的途径,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保证化疗过程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摘要:目的:通过颈外静脉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及颈内静脉置管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妇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化疗中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节约成本,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对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静脉滴注,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颈外静脉留置组(简称A组)和前臂静脉留置组(简称B组)、颈内静脉置管组(简称C组)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A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5%,B组为30.0%,C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8.460,P<0.01)。A组患者并发症外渗发生率为2.5%,B组为17.5%,C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9.804,P<0.01)。A、C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正常,B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人照顾。结论:在妇科肿瘤患者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时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置管的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但操作的简易程度及操作成本颈外静脉留置针更加优于颈内静脉置管,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外静脉,前臂静脉,颈内静脉,化疗
参考文献
[1]潘爱君.提高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7,6(3):781.
[2]江珉,于丽娜,江咏.化疗患者静脉炎的防护[J].现代护理,2005,11(12):922-923.
[3]陈少明,许秀容.颈外静脉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持续滴注化疗药物中的对比研究[J].现代护理,2005,12(11):905-907.
[4]颜菱,李建芳,李新萍,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5):46-47.
[5]陈友燕,叶斌,于光生,等.颈外静脉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60.
[6]王秀兰,牛萍,惠晓.颈外静脉置管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7):184.
12.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篇十二
BD留置针又叫套管针,美国BD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2、24号的静脉留置针,由生物材料组成,柔韧性好,管壁光滑,对血管刺激性小,保留时间长,可用于小儿、老人输液,也可用于静脉采血,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临床治疗和抢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静脉穿刺
静脉的选择: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易于固定、活动方便的血管。一般选用头静脉、贵要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尽量选用上肢贵要静脉,因其对强刺激性药物不敏感,不容易发生静脉炎)、肘正中静脉、前臂浅表静脉,也可选用手背较粗大的静脉。
穿刺方法:备齐用物,检查留置针包装完整及有效期。打开留置针包装,除去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将头皮针连接输液器插入静脉帽内并排气。常规皮肤消毒,扎止血带。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握住留置针回血腔两侧,针头斜面向上,以15~30度角直刺血管,见血稍退针芯,使针芯尖端回缩到外套管前端0.2cm,继续把外套管连针芯置入静脉2~3cm,拔针芯,按压留置针外套管口顶端,使血管壁紧贴外套口,有效封闭血液外溢通路,松止血带,调节滴速。用无菌3M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在护理本上注明穿刺时间及穿刺者姓名,并定时更换贴膜。
封管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封管液有3种:肝素钠,生理盐水,保养液,它们在临床使用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液结束,取肝素钠3~5ml,接头皮针将药液以<10ml/min推注,当封管液还剩1~2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最后将头皮针头迅速拔出,以确保留置针内全是封管液,从而降低堵管率。用生理盐水替代肝素钠溶液作为留置针封管可以避免加重患者出血倾向,生理盐水价格便宜,操作简便,而且对血管的刺激小,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益。
并发症
渗漏:产生渗漏的原因是穿刺不当,患者躁动,针头固定不牢或组织缺氧,末梢循环不良等。普通的无刺激性药物的渗漏可热敷或抬高肢体。化学药物渗漏可抬高肢体,局部冰敷,必要时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高渗性药物渗漏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脱管:产生脱管的原因是躁动,固定不牢。完全脱管者消毒按压即可。部分脱管消毒后将打折处拉直,重新固定,无菌纱布敷盖,待输液完毕后拔除。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与药物浓度及刺激有关;机械性静脉炎与导管材料,穿刺技术有关;细菌性静脉炎与无菌观念不强,消毒范围小及不彻底有关;拔管后静脉炎与拔针后针眼没有消毒处理造成感染有关。针对以上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旦发现穿刺部位有静脉炎症状出现,应立即拔针,局部消毒、热敷及湿热敷。
导管堵塞:是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另一重要的并发症,通常与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体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选择不当或封管方法不合理,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有关。导管堵塞的预防应针对原因进行:①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体后彻底冲洗管道;②选择合适的封管液,一般用肝素钠封管液3.5ml,对肝素钠过敏者,可用生理盐水封管,生理盐水剂量为20ml;③封管方法正确,封管时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局部皮肤过敏:产生过敏的原因与患者出汗多,胶布不透气及胶布粘胶物质对皮肤刺激有关。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如出现胶布范围红,有渗液,应立即更换胶布,严重者更换穿刺部位,局部涂百多邦软膏。
护理体会
做好宣教:置管前,护士应向病人宣教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识、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问应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置管一般可以保持7天。
13.静脉留置针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篇十三
小儿外科的特点是输液时间长、速度慢、患儿不配合;入院急、病情危重、大手术、急症手术多、不同年龄的患儿都有。禁食禁饮的患儿都需要24h维持输液或是静脉高营养, 特别是危重或大手术的患儿有时需要输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液体;一方面因患儿穿刺有一定难度, 加之躁动不配合;另一方面营养液对血管刺激大, 使大部分的血管受到损伤, 不断更换穿刺部位, 同时也加重了护理工作量, 增加了患儿的恐惧感, 减低了家属的满意度。我科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39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39例患者中, 男151例, 女88例。年龄最大14岁, 最小1h。其中腹腔肿瘤5例, 车祸伤7例, 小儿疝气125例, 阑尾炎49例、肠梗阻5例、高坠伤5例、肌性斜颈7例、先天性巨结肠11例、小儿败血症9例、先天性无肛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7例, 胰腺炎4例, 结石性胆囊炎3例。239例中年龄1h~30d 29例、1~12个月的75例, 1~14岁的135例。留置天数最多6d, 最少1d, 冬天留置平均时间稍长。
2 穿刺
2.1 材料来源
目前, 我科使用的静脉留置针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防逆流Y型静脉留置针。型号:24G (7号) 、26G (5.5号) 。
2.2 穿刺部位
根据患儿实际情况, 选择足背、大隐静脉、手背、前臂静脉、头皮正中静脉、颞浅静脉、颈外静脉及腹壁浅静脉, 走行直、富有弹性、容易穿刺固定的静脉。
2.3 穿刺方法
(1) 向患儿及家属解释, 以取得配合。 (2) 严格“三查八对”, 选择合适静脉。 (3) 检查并准备好留置针, 严格无菌操作, 消毒直径应在5cm以上。 (4) 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 以15°~30°在静脉的正上方穿刺,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cm, 以保证软管也进入静脉。 (5) 左手持V型接口, 右手后撤针芯0.5cm, 持针座将针芯与套管一起全部送入静脉。 (6) 打开输液器, 左手固定针座, 右手缓慢抽出针芯。 (7) 用无菌敷贴作密闭式固定并标明置管时间。 (8) 调节好滴速并做好记录。再次输液时, 常规消毒肝素帽后将头皮针插入即可输液。
3 封管
3.1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
BD预充式导管冲洗器2~5m L (0.9%注射用氯化钠溶液) 。
3.2 等渗盐水封管
用量5~10m L, 停上输液后每间隔6~8h冲管一次稀释。
3.3 肝素溶液封管
每毫升等渗盐水含10~100单位肝素, 即一支肝素 (1.25万单位) 稀释于125m L~1250m L等渗盐水中, 用量为2~5m L, 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输液间隔时间长者, 可选肝素封管, 否则小儿慎用。
3.4 脉冲式正压封管
即一推一顿, 使液体在管壁内形成细小涡流。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 封管液余0.5~1m L时边退针边推药液, 直至针头完全退出, 然后夹管并固定。
4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 消毒范围应直径要>5cm, 穿刺过程注意方法正确并固定好患儿及穿刺部位, 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 每日更换敷帖, 并消毒针眼及周围皮肤, 防止感染。 (3) 固定要牢固, 被汗液或尿液浸湿时应及时消毒并更换敷贴。 (4) 操作完毕要注明置管时间, 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5) 次日输液时要检查局部有无渗血渗液, 血管有无红肿、发硬, 针头有无折叠, 脱出。 (6) 如推注困难, 可用封管液缓慢冲击式抽吸一推注。封管后要经常巡视, 若有回血再次正压封管。如有红肿、血管发硬, 应更换穿刺部位输液, 局部用50%GS或25%硫酸镁湿敷。
5 体会
(1) 留置针成功穿刺, 减少了对静脉管壁造成的损伤, 套管较柔软, 且管腔相对较大, 为抢救急、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 使抢救治疗工作得以有效顺利地进行。 (2) 留置针充分固定好便于患者搬动、转运;避免了患儿在输液过程躁动不配合造成的液体渗漏;同时输液完成后可适当的活动, 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及锻炼。 (3) 改变了以往输液每次穿刺的常规, 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尤其对不配合的婴幼儿患者能保证输液安全顺利完成。减轻了患儿的恐惧及家属不必要的担忧, 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 (4) 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是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儿做好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指导;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以体现人文关怀, 以体现整体护理的实现,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静脉留置针在ICU的应用06-23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07-01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08-19
小儿静脉留置针真空管采血困难研究论文08-31
留置针操作全流程09-03
留置导尿护理业务查房总结11-07
静脉采血技术试题09-25
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09-07
静脉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