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信息简报

2024-08-29

调研信息简报(精选8篇)

1.调研信息简报 篇一

“合同执行与司法改革”课题组

文件编号:J-1

台州温州调研简报

“合同执行与司法改革”调研小组于2005年10月13日至10月15日调研了台州市和温州市的七个企业,一个基层法院,调研小组成员包括黄少卿、李寿初、陈代娣。调研小组行程如下:

10月13日下午,抵达台州,10月13日下午,访谈台州市椒江区法院钱国强副院长等人,10月13日晚上,访谈浙江肯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朱宣东董事长等人,10月14日上午,访谈浙江三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周文华董事长,10月14日下午,访谈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清等人,10月15日上午,访谈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蒋孟有,10月15日下午,访谈人民电器集团温州新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新明等人,10月15日晚上,访谈浙江利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胜利,10月16日上午,访谈中国金龙控股集团董事长金绍平,10月16日晚上,离开温州。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强调此项调研纯粹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希望被访企业和法院能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除了法院在访谈中顾虑较多,和企业的访谈在比较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展开,企业都比较真实地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通过与企业和法院的深度访谈,调研小组总结出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1、企业的市场地位决定了企业在信用关系中的地位。一是当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企业在信用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如现在原材料紧缺的时候,肯得、三鸥、通宇都反映公司购买原材料时需要预付款,利生在1993年打火机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也是客户先付款后交货。由于大部分制造业产品是供大于求,所以制造业企业对客户一般采取的是先发货后付款,导致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应收款项大于应付款项。第二、影响企业在信用关系中的地位的因素还有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三鸥谈到由于国内的整机厂必须使用三鸥的产品,所以有些公司欠了其他公司许多款,但不会拖欠三鸥的款项。第三,市场环境的恶化会使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恶化。金龙的董事长反映,国内客户在手机行业处于上升阶段时信用比较好,公司没有进行信用控制,现在手机行业处于调整期,经营风险增加,国内客户的违约事件迅速增加,公司要求业务员注意监控这些客户,控制其供货。

2、民营企业之间的交易十分重视企业家的人品,企业家的人品被认为企业信用的重要保证。如肯得对圈里人的人品评价高于产品质量,三鸥如果听说某个老板有赌博、酗酒的习惯,就不和这些老板的企业合作,利生的老板说温州人做生意开始时可以没有本钱,朋友可以带着做,只要这个人讲诚信就可以做起来,通宇的董事长说以前认为国有企业有政府背景,可以信任,现在更愿意和民营企业做生意,因为民营企业责任可以落实到个人,民营企业家个人就有品牌效应,是信用的保证。

3、一些企业内部建立了信用管理机制。金龙对国内客户进行ABC的信用管理,对国内客户做信用评级;东经建立了信用管理系统,如果客户在60天内不支付货款,系统会自动停止对该客户下订单;肯得形成了几个作业流程,对要签订的合同进行评审,只要客户满足了几个作业流程的相关条件,一般不会有信用问题;通宇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对客户进行打分。另外,在法律人员的配备上,一些企业从外部聘请了法律顾问,但所有被访企业内部都还没有懂法律的专业人才。三鸥公司分别外请了专利、经济、证券三方面的顾问,公司自己的员工具备初级的法律知识,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向顾问咨询;肯“合同执行与司法改革”课题组

文件编号:J-1 得前几年聘请一个南大法律系的学生担任总经理助理,提供法律咨询;通宇也聘请了法律顾问做上市辅导。

4、在交易过程中采取口头交易形式的情况不少,从椒江区基层法院了解到,90%以上发生纠纷的买卖合同采取的是口头交易的形式。从交易范围看,公司采取口头交易的对象以本市的客户为主,如东经、新华物流的客户都是在温州市内,打电话通知的形式就比较普遍。公司与距离较远的客户通常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与国外的交易都有正式的书面合同。从交易的频率看,做第一笔生意时企业倾向于签正式合同,当双方重复交易的次数较多后,手续会变得简化一些。

5、被访公司一致对法院在解决合同纠纷中的作用评价较低。原因之一是企业认为法院在判案过程中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间,对法院的公正性产生怀疑。二是打官司耗时耗精力,成本太高。三是法院对判决结果的执行不力,尤其是异地执行的力度更差。因此企业对大部分的纠纷采取了私下协商解决的形式,有的企业用打官司吓唬欠款方,但企业真正考虑打官司的情形很少。

6、访谈中有的公司谈到了讨债公司的作用,一个案例涉及的是跨国讨债,一个涉及的是跨省讨债,讨债公司的效率高,但收费也高,是讨债金额的30%。

7、七家企业中除了1家物流企业以外,有4家企业有向产业内利润高的环节转移的意图,有2家企业有整个行业转型的意图,因此被访企业对研发活动比较重视,有3家企业谈到了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这3家企业的研发费用都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企业采取的研发形式除了公司内部设立研发部门以外,有3家企业与高校展开合作,有2家企业到上海、杭州等地设立研发机构,有2家企业到国外设立了研发机构。但是企业掌握的关键性的自主知识产权还很少。

8、对专利被侵犯的事件,有的企业采取了主动的防范措施,如机器被拆开时数据会自动消失,大部分企业表现出无能为力,由于对法院不信任,大部分企业不考虑打官司。

9、各个行业协会的表现良莠不齐。有两家企业对其所在的行业协会评价较高,其他五家企业认为行业协会几乎没有起作用。另外,起作用的这两家协会都是国家级的行业协会,省、市级的行业协会作用不大。

10、企业的融资一是靠内部积累,二是靠银行借贷,银行借贷采取朋友间相互担保或抵押的形式,但银行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可依靠但不可依赖”,另有两家企业正在做上市的准备。企业在面临产业转型时仍然缺乏资金支持,利生想投资生产高级镜片,金龙想转型生产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的零部件,两家企业都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都采取了筹集资金的间接路线,即投资到认为利润较高的行业希望在短时期能够赚一笔,利生投资到数码相机,金龙投资到房地产,这种想赚一把的心态反而使企业陷入困境。

11、企业对政府的态度比较消极。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政绩,每年会给辖区里的重点企业下业绩指标。企业的普遍心态是一方面要理顺与政府的关系,让政府少找自己的麻烦,另一方面是自己做自己的事,与政府保持适当的距离。

12、被访法院认为自己的自由裁量的空间并不大。法院反映在判案过程中,遇到权力干扰很多。涉及到异地执行的案件时,法院之间缺乏较好的沟通机制。

2.调研信息简报 篇二

现在大多数钢铁企业都有自己的市场营销调研部门,他们每天定期向营销管理层提供最新的钢铁市场变化、营销分析和一些非经常性的调研报告。但是决策管理层对其提供的信息,常常感到不满意,觉得可供利用的信息太少,而不能利用的信息太多,或者重要的信息来得太迟。使营销决策者很难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往往错失良好的市场时机,失去赢得市场的大好机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钢铁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拥有一支精明、能干的调研队伍,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钢铁市场信息,能使营销决策者超过他的竞争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利用他的目标市场,开发出适合钢铁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拓宽营销渠道,占领新市场,以及可以更好地制定履行营销计划。

1 确定钢铁市场调研问题,找准市场调研目标

营销决策层对调研的问题往往是根据市场状况、供求关系和企业自身需要来确定的。经常是市场上热点和难点问题,调研人员根据决策层的意愿确定调研问题,有时也可根据调研人员需要。调研问题确定后,准备决定立项和专题调研,找准市场调研目标。

2 根据市场调研目标,制定详细地调研计划

市场调研的第二阶段是要求制定一个收集所需信息的最有效计划。作为一名调研者,在设计调研计划时要考虑本企业的成本,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以最少的时间和金钱获取最大效果。调研计划主要对钢铁市场的资料来源、调研方法、调研工具制定详细地调研计划。

2.1 资料来源

调研计划一般要求收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调研人员首先收集第二手资料,通过媒体网络对调研的问题有个初步了解。根据收集的第二手资料和调研问题,分析、判断第二手资料欠缺和准确程度,再决定收集第一手资料。收集第一手资料需要制定一个正式的调研方法,去实地调查。

2.2 调研方法

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大致有两种:实地考察和小组座谈。

2.2.1 实地考察

派调研人员到当地钢材市场收集最新的市场变动情况、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社会库存等。与有经验的经销商分析、预测市场变化,采取什么营销策略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等。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和市场调研计划,到当地有实力生产相同或相关钢铁企业调研,交流市场信息,保持友好关系,经过多次交流后决定可否作为市场信息的采集点。

2.2.2 小组座谈

经常有选择性地邀请对钢铁产品有需求、有经验的客户组织起来,召开小组座谈会,分析、讨论钢铁产品价格形势和需求变化、服务方式等,认真听取客户反馈的市场信息、营销策略等,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对谈话记录的研究,可以真实了解客户对钢铁产品的态度和行为,使调研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充实。

2.3 调研工具

钢铁企业营销调研人员在收集所需信息获取资料时,最可选择采用的工具是调查表。营销管理部门组织有丰富经验的调研人员,对本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认真挑选,反复思考,通过书面形式发送给所要调查的单位。通常我们把调查表分为简单式和复杂式。简单式采用选择题型,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答案,这种题型一般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快捷,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复杂式调查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提出的问题采取逐步深入的方式,有选择题和问答题,这样可以了解更多信息,便于解决问题。

3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用信息

收集有用信息是钢铁企业市场调研中最重要和最容易出错的一环。在进行市场调研时,被调研者敷衍的态度和不诚实回答,都会使收集的信息不真实,丧失可以利用的价值。我们时常利用借助走访客户,对现有客户进行调查,仔细询问其产品的营销状况、产品价格,以及本公司的服务水平等,达到收集所需信息的目的。对竞争对手的调查,采用同相关行业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把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设备、产品、价格等提供给对方,对方把本单位的营销策略、营销网络等提供给自己,得到信息的交流。

同时要十分关注钢铁产品上、下游产品的市场。对上游产品主要收集原、燃料的价格、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对下游产品重点是需求数量、需求种类、市场价格和社会库存。当上游产品价格稳定时,下游产品社会库存相对大时,下游产品的价格就要下降,我们生产的产品价格就要下滑。反之亦然。此外,利用现代网络手段,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国际、国内钢铁市场行情,以及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投资、贸易政策等。

4 根据调研来的各种钢铁信息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

市场调研者把调研来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分类,经常把被调研者分为竞争者、潜在竞争者和客户三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把所有竞争者的产品、价格、材质、数量、地区、产量、地区、成本、库存等情况以表格的形式逐一列举出来,同本单位相同或相关产品对比、分析。对上、下游产品每月绘制价格曲线图,直观地表现出价格变化。把客户反映的市场状况,结合调研来的情况,进行鉴别、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剔出不真实的信息。

5 写出准确的市场调研报告为营销决策层提供合理依据

3.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新探 篇三

【关键词】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决策;发展

调研信息这一概念,是在1990年1月中央召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秘书长座谈会上首先提出来的,其特点是文章简短,内容平实,时效性强。1995年4月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调研信息工作的意见》,对调研信息的性质、形式和特点又作了明确全面阐述,并对做好调研信息工作提出要求。

长期以来,中央企业高度重视并卓有成效地开展调研信息工作,为推动企业发展改革、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为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了解情况、进行决策和推动工作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在企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开展好调研信息工作已经成为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一、中央企业开展调研信息工作必要性

调研信息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前沿哨兵”,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狠抓落实的手段,更是交流工作的重要桥梁。一个正确的信息能促成科学决策,赢得效益,推动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中央企业全面深化改革之际,更加需要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动态,更加需要掌握大量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高质量信息。

1.抓好调研信息工作是中央企业科学决策的客观需要

在转型发展、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央企业针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做出具体决策,提出新的措施。这些都离不开调研信息工作的基础作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灵敏地捕捉信息,从而对客观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确定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特别是中央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更加需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作为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考和依据。调研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影响中央企业决策以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

2.抓好调研信息工作是中央企业推动工作落实的现实要求

调研信息工作不仅能传递各种信号,而且具有督查促进工作落实的功能。目前,中央企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压力和问题相互交织、挑战和机遇相互转化,多重矛盾叠加呈现,特别是如何推进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化竞争;如何做强做优,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任务十分艰巨。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就需要中央企业信息工作要有新作为,不仅要发挥参谋作用,及时总结工作实践中新举措,取得的新经验,涌现的新典型,供领导掌握和基层单位参考;还要跟踪反馈广大干部员工在一线具体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化解矛盾的新思路,发现事关员工利益、关系工作全局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灵敏快速作出反应,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难题出谋献策。尤其需要时刻关注中央企业中心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反映情况,督促政策落实,促进工作深入。

二、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实践-以神华集团为例

神华集团是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经销商。近年来,神华集团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探索,持续改进,以提高调研信息质量为目标,以强化“三个服务”(为上级、同级和下级服务)为重点,健全调研信息网络体系,建立有效的流程控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大力推进调研信息工作信息化,逐步构建起运转顺畅、激励有效、作用有力的调研信息长效机制,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展现了作为。有多篇调研信息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连续多年荣获“中央企业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煤炭企业工业协会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主要实践有:

1.构建调研信息工作长效机制

神华集团调研信息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办公厅是全集团调研及信息工作的主管机构,各子分公司公室及各厂矿、车间、班组配备专兼职调研信息员,负责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调研信息工作的具体落实,形成了覆盖全集团调研信息网络体系和“快速准确、沟通及时、上下联动”的调研信息传递工作机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建立完善《神华集团调研信息工作办法》,对调研信息工作的主要职责、工作内容、检查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形成了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管理考核到位的调研信息工作机制。以开展调研信息评比表彰活动为载体,定期对各单位信息上报和采用情况进行通报。

2.明晰调研信息工作重心

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集团战略转型升级等中央、国资委及集团等领导同志关注的热点开展调研信息,为高层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情况。从能源行业领军企业角度、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高度,深入调研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外能源变化、中央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等情况,为行业机构和集团高层提供战略情报。围绕神华集团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煤化工一体化经营的特点,对企业在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精益管理、成本管控、项目管理、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信访维稳等企业发展运营重点开展调研信息,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或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有效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3.丰富调研信息工作载体

神华集团参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资委调研信息载体,坚持不断探索新时期调研信息工作路径,改进方式,搭建平台,不断丰富了调研信息工作载体。先后创建《神华信息》、《神华要情》、《神华调研》三个载体。《神华信息》每周一刊,面向全集团发布,包括一周视点、领导工作动态、基层经验、子分公司动态、简讯等栏目,主要反映集团上下一周来主要重要信息,成为集团领导、基层单位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神华要情》每日一刊,主要面向集团领导、各部门及各子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发布,主要包括集团领导动态、基层信息、情况反映、基层单位领导动态等栏目,主要反映一天内集团重要信息反映,是基层第一时间反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集团决策层掌握第一手信息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集团决策层每天必读刊物。《神华调研》每月一刊,主要面向集团领导、各部门、各子分公司管理层发布,主要刊登涉及集团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的难点、重点及集团决策层的关注点等方面的调研报告,成为集团决策层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重要载体。

4.创新调研信息信息化手段

2012年4月,神华集团开始建设“神华企业调研信息报送系统”,2012年10月正式运行。该系统目前是基层企业向集团报送非涉密调研信息的唯一渠道,具备信息报送、采编、刊物发布和统计评价的主体功能以及公告、短消息、论坛等延伸功能,已成为神华集团开展调研信息工作的业务平台、交流共享的信息平台、争创一流办公厅(室)的评价平台。该系统的建立,全面提高调研信息报送工作的效率,实现调研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5.强化调研信息队伍建设

在调研信息队伍建设上。一是选配精兵。把素质过硬、写作能力突出人员选编到专职调研信息队伍中。为改变办公系统在调研信息工作上孤军作战的局面,在部门和基层企业都确定一名文字基础好、业务精通、事业心强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调研信息员,组成一支遍布全局各个岗位的调研信息工作队伍,确保了调研信息工作的全面性、时效性。二是强化培训。通过上下交流轮训,内外部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调研信息员的能力素质,全面提升三种能力,即:观察鉴别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三是政策激励。积极探索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调动各单位参与调研信息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年终考核时,以报送数量、采用数量为依据予以奖励。同时对该项工作完成出色的人员及时提拔重用,培养出一批“勤思考、善质疑、肯钻研、文功好”的调研信息工作队伍。

三、浅析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对调研信息工作思想认识还不够

从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现状看,少数单位和领导对抓好调研信息意识不强,视野还不够开阔,特别是对抓好深化改革新形势下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一些重要调研信息缺乏敏感性,仅仅把调研信息工作看作是向上级汇报情况的一种手段,而不善于也不习惯利用信息和调研成果进行决策、指导工作。

2.“中转站”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通过调研发现,还有部分央企调研信息工作很大一部分依赖基层单位上报,“是菜就往篮子里装”的现象依然存在,“中转站”现象还比较普遍。从基层调研信息中遴选的多,深入调研的少,粗加工的多,精雕细琢的少,“参考资料”还没有完全变成“决策依据”,还没有从“二传手”向“分析师”转变,还没有从“中转站”向“加工厂”转型。这样,调研信息的质量打了折扣,调研信息工作与企业发展合不上拍,与领导关注点产生不了共振,参谋助手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3.调研信息成果转化率还不高

从国资委反馈的情况看,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中,反映具体工作动态、经验类调研信息效果较好。但真正根据当前形势重点工作要求,及时跟进总结的信息不多;反映中央企业工作特点、问题和规律,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信息少,报喜不报忧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导致指导中央企业的优秀成果还不是很多,能够进入中央领导决策层面的调研信息材料就更少了,对调研成果转化产生了影响。

4.调研信息工作岗位人员流动性大

大多数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人员都配备了专职人员。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从事调研信息的工作人员大都是本单位“笔杆子”,不但能负责调研信息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各类文件的上呈下达任务,又能承担内刊的编辑任务、理论研究及材料撰写任务,很容易被抽调或者转岗从事其他文字工作,岗位异动频繁。新手上来后,经验欠缺,短时间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直接影响了调研信息工作整体开展。

四、中央企业调研信息工作展望和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员参与”调研信息工作体制

当前复杂形势下,中央企需要业进一步增强做好调研信息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对调研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创造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一是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对调研信息工作的领导。明确调研信息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要求,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保障调研信息工作的组织到位、职责到位和人员到位。二是建立“全员参与”的调研信息体制。构建完善“总部横向到边、基层纵向到底”的调研信息工作网络,积极利用信息渠道报告情况、反映问题、推动工作,实现调研信息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2.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调研信息工作成果转化

一是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以“保增长”和深化改革为重点,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决策部署和企业中心工作,围绕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组建“两类公司”、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生产经营等重点问题,及时收集、提供工作部署、措施、成效,以及有关问题建议。二是突出报送的时效性。抓准脉搏、踏准鼓点,紧扣领导同志和上级部门决策的关键环节、时间节点开展调研、提供决策参考,努力做到“参到关键处、谋到点子上”,切实发挥调研信息效用。三是突出信息的引导性。充分发挥调研信息工作的引导、鼓劲作用,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积极促进调研信息成果转化。

3.夯实基础管理,完善健全调研信息工作机制

把建立完善调研信息工作机制作为提升调研信息工作水平的切入点。一是建立健全调研信息工作制度。建立完善覆盖信息编报、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载体、通报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实现信息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加大考核评价力度,优化信息工作考评的方式方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信息工作更好地开展。三是建立优化调研信息报送系统。提高信息报送和采编效率,提升信息编报的信息化水平。

4.强化学习培训,创造一流信息工作队伍

4.领导调研简报 篇四

简报

第X期

XX局“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XXXX年XX月XX日

XX局“五字”扎实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

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和县委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XX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动员部署,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按照“下基层、情,结帮扶、办实事,谋发展、促和谐”的工作思路,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为着力点,以了解社情民意为切入点,以保稳定、促发展为落脚点,从“五字”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下基层帮群众各项工作。

深入基层突出一个“实”字。

一是成立机构,及时动员。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和相关工作职责,组建工作组,由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开展动员工作,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宣讲就业、社保、医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及各种惠农政策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政策。

二是采取召开村组党员干部座谈会、群众大会和入户走访等方式,真正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具体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三是加强工作调度,推进工作落实。

按照“下基层人数不低于单位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要求,安排派驻下基层人员名单,明确一帮一帮扶对象和责任;要求工作组每月驻乡、村不低于XX天,每天要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当天工作情况,向局办公室汇报驻村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搞好工作记录,不搞形式主义,不能闭门造车,每周进行一次分析,每月进行一次小结。

XX月份以来,财政局领导干部下基层累计XX余人次,召开座谈会、群众会XX次,走访农户XX户、走访群众XX多人,宣讲各类法律法规、惠农政策XX余条。

体察民情强调一个“细”字。

帮促工作组通过深入基层一线,重点走访老党员、老干部、种养殖大户、计生困难户、二女结扎户等,细心倾听群众声音,真心感受群众疾苦,摸透村情民意,掌握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

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情况详细记录,及时汇总梳理,千方百计寻找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的方法和措施,民情日记和工作台账的内容主要体现进村日期、进驻村(组)、下基层人数、走访哪些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拟发展项目、拟采取措施、完成时限、主要责任人等内容。

活动开展以来,财政局领导干部共撰写民情

日记XX篇,收集到需解决事项XX件,群众拟发展项目XX个。

倾听民声做到一个“诚”字。

群众工作无小事,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是搞好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

结合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的开展,XX局在如何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方便群众反映问题上下功夫,采取灵活措施切实做到便民利民,局领导把工作重心下移,变群众来访为领导下访,变基层上访为部门下访;下基层的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畅所欲言共话家常,共谋发展,增进了解、拉近距离、贴近民心,虚心听取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向群众公开联系村部门领导及联络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让群众何时何地都能反映问题,让群众更快找到反映问题的干部,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地方,畅通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和困难及化解矛盾纠纷的渠道,使基层群众感到满意、感到放心。

解决问题讲求一个“真”字。

财政局定点联系郊纳乡关寨、水秧、高寨和油亭四个村,为更好更快推动村级发展,结合基层实际,全局上下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思想观念,在扎扎实实开展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村级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责任制,逐个帮助解决。

如帮助制定、完善和实施农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总结和推广农村致富门道,培育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方面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一些物质帮助,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项目支持,引

导基层群众要敢于战胜自然灾难、克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拓宽致富门路,早日脱贫致富。

据统计,20**年XX月份以来财政局通过向上级申报,为联系村解决了项目资金XX万元,先后为联系村解决救灾水管XX米,还为困难群众送去大米XX袋、棉被XX床、化肥XX吨、食用油XX斤。

帮促成效注重一个“评”字。

财政局领导时刻教育本单位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执政为民、勤政廉政、服务人民,努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的尺子,把老百姓最真实的评价作为帮扶工作是否有成效,是否能成功的准绳。

5.调研工作简报模版 篇五

三明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形成了很多可供借鉴的`典型经验。在尤溪县总医院,王贺胜深入全民健康管理部、远程会诊中心、综合楼大厅和心内科病房区,仔细询问总医院医改工作开展情况。他说尤溪县总医院在深化医改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朝着健康目标再出发,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迈进作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值得各公立医院学习借鉴。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贺胜看展板、听介绍,详细了解医院特色专科建设、人才队伍管理、医疗服务收费等情况,鼓励医院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明市持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貌焕然一新。在洋中镇梅峰村卫生所,王贺胜认真听取卫生所“1633”管理模式介绍,仔细询问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应急救治服务等情况,对卫生所创新管理模式,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做法给予肯定。在西城镇卫生院,王贺胜走进远程放射会诊室、远程医疗会诊室和全民健康管理站,深入了解乡镇卫生院第二轮改革情况,希望当地积极探索,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6.调研禁毒工作简报 篇六

4月6日下午,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杜航伟带领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西安市调研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工作。

杜航伟一行先后到西安市公安监管传染病治疗中心和安康医院调研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工作开展情况。在听取西安市工作汇报后,他对西安市禁毒工作特别是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禁毒形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持之以恒抓好禁毒工作,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作为禁毒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和提升工作水平。西安市要站在维护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高度,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努力推出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禁毒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当好全省的标杆,力争走在全国前列。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加快推进收戒收治场所建设,确保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有效解决病残吸毒人员送戒难、收治难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7.调研信息简报 篇七

一、邯钢概况

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邯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邯郸。邯钢于1958年建厂,现有总资产858亿元,职工2.4万人,具备了年产1300万吨优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河北钢铁集团的核心企业。

上世纪90年代,邯钢通过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邯钢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近年来,邯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相继建成投产了以2250 mm热轧生产线、2180 mm冷轧生产线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装备,整体装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产品结构实现了向深加工精品的转变。总资产、年销售收入、人均年产值比“十一五”初分别增长189%、195%、116%,五年再造了一个新邯钢。

二、邯钢信息调研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信息调研工作机制。邯钢坚持把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作为企业的一件大事来抓,调研信息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邯钢公司办公室是全公司调研及信息工作的主管机构,各二级单位、部室办公室、车间、班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调研信息工作的具体落实,形成了覆盖全公司的信息调研网络体系和“快速准确、沟通及时、上下联动”的信息传递工作机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修订完善《邯钢信息调研工作考核评比办法》《邯钢信息调研工作竞赛办法》等规章制度,对信息工作的主要职责、工作内容、检查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形成了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管理考核到位的信息调研工作机制。以开展信息竞赛活动为载体,定期对各单位信息上报和采用情况进行通报。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围绕企业全年中心任务和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注重从大局上、大事上、工作重点上,为领导当参谋、出主意,提出对策建议。力争站得高一点、看得宽一点、想得深一点,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揭示本质,预测趋势,努力形成具有思想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前瞻性的服务。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组织,超前谋划,整合力量,全面地、多角度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分析、有对策、切合实际的调研报告。两年来,累计完成各类专题调研报告20篇,内容涉及降本增效、节能减排、人才强企、自主创新、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部分调研成果直接转化成了领导决策依据,实现了由执行决策向服务决策和影响决策的转变。

三是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努力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信息在辅助领导决策、指导工作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邯钢结合工作总体部署、工作思路和重大决策,树立“大信息”思维,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及时准确地为公司领导和上级部门反映企业主要工作动态,实现了“大事不漏报、不瞒报、不误报”,重要信息上报率达到100%。邯钢办公室创办了《要情周报》《一周动态》《邯钢简报》《决策参考》等刊物,反映邯钢生产经营、建设发展、管理创新等方面重点工作的新成绩、新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强化学习培训,打造高素质信息员队伍。公司严格信息调研员选拔标准,把具有一定写作水平、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同志选拔到信息工作岗位上,形成了一支由公司专职信息员、部室兼职信息员和基层特约信息员组成的信息员队伍。结合公司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不断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举办业务培训班、定期召开座谈会、选派信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明确了抓实质、抓重点、抓亮点的针对性,使信息调研工作全面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方面,促使信息员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培养了一支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信息员队伍。

三、做好信息调研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要领导重视。邯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息调研工作,对信息调研工作多次作出批示,要求不断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信息调研工作水平,确保信息工作在行业和河北钢铁集团保持前列。二是要深入基层。企业建设发展的实践,为做好信息调研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经验。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掌握企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对做好信息工作尤为重要。要勤于动手,多加实践,切实做到信息写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写作水平。三是要善于总结。注重总结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及时上报。四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做好信息工作,数量是前提,质量是关键。要着重抓好信息的质量和水平,不必一味追求信息数量的增长。但对一些工作尚未有效开展的单位来说,还必须把提高信息数量放在突出的位置。

8.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培训;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40-03

一、背景

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阶段,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结合新技术的教育管理创新及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索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支撑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

基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的现状做了一次调研。

1.调研目的

(1)了解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对国内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其他机构组织的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相关的活动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获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开展情况的真实信息。

(2)挖掘培训的真实需求。期望通过对这次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培训对象结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真实需求。

2.调研对象

有全国43家电大院校系统提供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00家中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20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和企业开展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

3.调研方式

通过对调查对象公开网站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信息、招生简章、通告通知以及学员公开发表的培训心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全国44家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近三年来开展过各种级别和类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

4.调研内容

调研信息内容涉及培训的主办单位、培训规模、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

5.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涉及了43所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调研了20多家教育服务类企业,获得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培训共153期,其中以师范院校和电大开办为主,高职院校有不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而中职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训。

(1)在开办规模上,根据培训班类别的不同会有两种较大的差别,一种是对外的招生培训,影响力较大。一般由电大和部分师范院校举办,诸如面向全省或全市的集体培训,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但规模都相对较大。另一种是对内的培训,影响面也较窄。主要是面向校内的教师或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培训规模基本在几十人以内。

(2)在培训方式上,除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过为数不多的在线学习及视频会议方式的培训之外,其他院校和机构进行的均是线下的课堂面授培训,并且一般是一至两天的短期培训。

(3)在培训对象上,主体可以分为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三类。这里培训对象是按照培训机构开设课程针对的目标人群进行的分类,其中,管理人员针对的是各院校校长、教务处领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包括教务教学系统管理人员、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等,还有其他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社会上信息技术爱好者。在此次调研获得的153期培训中,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有88期,面向技术人员的有63期,而面向管理人员的只有7期。

(4)在培训课程内容上,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内容也会呈现明显的偏向性,但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理念类培训、技能类培训及应用类培训。就目前的开展情况来说,以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培训居多,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面向管理人员的统筹规划与实践应用类的培训还比较少。

(5)对于培训内容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内容的三个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并得到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关注热点的转移情况。

A.理论理念类培训

从2011年到2013年,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转变,从一开始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认知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理念和思考,仅仅一年后的2013年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行业便开始关注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管理的反思与改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原则的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及在线学习、终身教育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知识领域。

B.技能类培训

技能类的培训也经历了从计算机基础、网络软硬件知识、多媒体制作技术、教育管理及教学信息化平台操作、网站设计与开发培训转向课程开发技术、互联网资源的高效获取与利用技能、课件制作与课程建设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智能交互教学方式、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培训内容。

C.应用类培训

应用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平台的应用和管理培训较多,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上的培训还比较欠缺。

6.调研的不足之处

此次调研主要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没有进行培训主体的直接探访。只对公开发表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对于没有在网站或其他公共渠道上发布消息的培训并未作统计,因此所搜集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但这只作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总体上的把握,而各院校培训开展的情况和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endprint

三、调研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呈现以下特点:

1.培训项目缺乏长期稳定性

由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短期的培训课程较多,定期的培训项目较少,缺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培训的机构和组织。各级各类院校举办培训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外派培训对于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随机性,不能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

2.培训覆盖面较窄

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培训活动主要是面向学科教师,针对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还比较欠缺。

3.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在调研得到的培训信息中发现,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集中在网络化信息化软硬件的操作使用等新技能的培训上,缺乏涉及学校信息化统筹规划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训。

4.缺乏科学的培训教材

纵观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学院学习的教材大都来自培训讲师个人制作的PPT,没有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的统一学习资料,在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上难以得到保证。

5.培训方式没能与时俱进

虽然现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但从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培训绝大部分是短期的面授课程,很少有通过线上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的引申和延续。

四、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建议

不管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部署,还是时代科技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教育管理和辅助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都呈现出极大的需求,根据对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方式调研得知,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参加培训(59.61%)、团体协作(16.94%)、专家讲座(13.68%),这与实际方式自学(56.68%)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形成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兼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渠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需求。

1.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体系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规模庞大,所需求的教育管理、教学指导与应用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工作者当时所接受教育的能力范畴。应急性、零散的随机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这一长期性的需求,必须建造能够满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的规范性培训体系,不仅要有传统的面授课堂培训,还应有与面授课程相关联的在线学习资源做培训的引申和后续应用及反馈,教育信息化培训现阶段亟需专门性的培训渠道来提供长期稳定的培训服务。

2.开发针对具体岗位和人员的专门性培训教材

教育信息化能力需求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工作岗位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职责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有效性,就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不光要考虑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同时也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自身的特点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另外,在教材审核上,应将能否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作为衡量标准,同时,由于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培训内容也要跟上持续更新的节奏。

3.线上与线下结合

目前来说,市场上具有良好学习体验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还没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学习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门户网站上的招生通告和报名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培训内容是不是所需要的知识,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个人的预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圈子方便共同讨论困惑的难题,以及培训结束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能不能依托线上的学习通道反馈给讲师和更多的学院,进行持续性的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因此,在筹备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之初,就将培训的延续性作为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4.培训资源共享

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是极其耗时耗力的事情,但大部分培训班在面授课程结束后便束之高阁,利用率与开发成本严重不相符,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课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机会也比较小,也造成了培训费用昂贵的现状。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历教育如网易公开课等已经开始引进各种优秀资源,充分发挥学习平台的作用为学习者服务,作为教育信息化本身内容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线上的网络渠道将开发的课程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同时也将培训课程本身曝露于公众的审核与评判之下,大浪淘沙,优质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推广,更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进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涛,吴青青.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吕艳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个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1(30).

[3]曹佩德,马林妹.创新教师发展之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4]杨渊云,周航.始终把教师培训贯穿于广西教育的全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5]王海燕.教师培训的意义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11(12).

[6]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J].青海教育,2011(Z3).

[7]曹志国.教师培训,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

[8]侯晓红.探析当前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的信息化[J].河南教育(下旬),2012(2) .

[9]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11).

[10]瞿凡.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途径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

[11]王晶.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5).

[12]王明高.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13]张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J].科技信息,2010(36).

[14]涂云海.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15]粟艳玲.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

[16]唐丽萍.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建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

[17]邹娅玲,王艳,邹艳梅.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经济师,2010(11).

[18]马宪平.经受考验 防范危险 开创首都干部教师培训事业新局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5).

上一篇:党建报告素材下一篇:语文中心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