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试验

2024-10-24

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试验

1.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试验 篇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6年在固原市一般干旱区的大堡试验场进行。土壤为耕种黑垆土, 肥力中等, 前茬小麦。前作收后机深耕1次, 秋旋耕1次。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8个, 分别为合作88 (云南省会泽县农技中心) 、新大平 (甘肃省定西市农技中心) 、04-02-01、04-02-02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蓝紫口 (云南省国际马铃薯会议提供) 、会—2 (云南省会泽县农技中心) 、金坑白 (河北坝上农科所) 、晋薯7号 (当地推广良种) 。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作为1个处理, 以晋薯7号作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2.6m2 (6.0 m×2.1 m) 。排距70 cm, 行距70 cm, 株距30 cm, 每小区种植60株。

1.4 试验方法

播前基施农家肥22.5 t/hm2、油渣750 kg/hm2、复合肥 (11-8-6) 600 kg/hm2、生物有机肥375 kg/hm2、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 以旋耕机旋入。播种时施磷酸二铵225 kg/hm2、尿素225 kg/hm2[9]。苗期中耕1次, 现蕾前进行第2次中耕, 并在第2次中耕时进行培土, 其他管理同大田一致。

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样15株, 进行经济性状分析, 小区实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田间调查表明, 参试各品种从出苗到成熟为79~106 d不等, 其中晋薯7号、合作88、04-02-01、04-02-02、蓝紫口生育期较长, 为晚熟品种, 会—2、金坑白、新大平生育期较短, 为中熟品种。

2.2 抗逆性

据苗期观察, 金坑白生长势弱, 抗旱性差, 在高温干旱时植株萎蔫, 其他品种抗旱性均强。在整个生育期间, 各参试品种均未发生花叶病、卷叶病及晚疫病。

2.3 农艺性状

由表1可以看出, 参试品种薯形较好, 多为椭圆或扁圆, 芽眼较浅, 薯皮白或淡黄, 薯肉多为白色, 结薯集中, 适合生产加工。同时表明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商品率均与生育天数有密切关系。中熟品种株型较低, 单株结薯少, 单株薯重、商品率高;晚熟品种株型高大, 单株结薯多, 但单株薯重、商品率较低, 这是由于中熟品种生长发育阶段正值干旱, 土壤水分亏缺严重, 因而植株矮小, 单株结薯少。但在薯块膨大期正遇降水, 9月9日早霜来临之时均已成熟, 故大薯比率增多, 单株薯重提高。晚熟品种生育期长, 对后期降水利用率高, 生长发育较好, 株型高大, 单株桔薯数多, 然而在薯块膨大期突遭霜害, 植株干枯, 生长发育停止, 未能成熟, 致使小薯增多, 单株产量降低。

2.4 产量

由表2可以看出, 各参试品种的产量为6507.94~20555.56kg/hm2, 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除合作88、蓝紫口产量较低, 分别较CK减产30.4%、54.7%, 其他品种均比CK增产, 增幅达4.4%~43.1%。尤以会—2、金坑白、新大平产量最高, 分别比CK增产43.1%、33.7%和27.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各参试品种结薯集中, 薯形较好, 均适宜作商品生产。会—2、金坑白、新大平等中熟品种单株结薯少, 但薯块大、产量高, 较晋薯7号增产27.1%~43.1%, 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晚熟品种单株结薯较多, 但薯块小、产量低, 仅04-02-02、04-02-01较晋薯7号增产, 但无显著差异;合作88、蓝紫口均较晋薯7号减产, 且差异明显。

摘要:进行宁南山区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结薯集中, 薯形较好, 均适宜用作商品生产。会—2、金坑白、新大平等中熟品种单株结薯少, 但薯块大、产量高, 较晋薯7号增产27.1%~43.1%, 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晚熟品种单株结薯较多, 但薯块小、产量低, 仅04-02-02、04-02-01较晋薯7号增产, 但无显著差异;合作88、蓝紫口均较晋薯7号减产, 且差异明显。

关键词: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宁南山区

参考文献

[1]谢春霞, 杨雄, 尹明芳, 等.大理州大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 2012 (5) :268-273.

[2]彭慧元, 邓宽平, 周从福, 等.马铃薯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 2012, 31 (10) :110-111.

[3]曹成, 曹永胜, 曹辉.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J].新农业, 2012 (7) :25.

[4]李瑾, 董淑英, 崔潇, 等.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 (6) :29-31.

[5]李善才, 汪奎, 方玉川, 等.榆林市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9) :139-140.

[6]赵和梅.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6) :66.

[7]朱树国, 郑元红, 金玲.威宁县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2) :122-123.

[8]胡松, 吴正凯, 郑晓峰.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4) :37-38.

上一篇:小学端午节作文400字下一篇:学习十八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