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通用13篇)
1.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一
重视情感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传授着同样的内容,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许多知识也会逐渐遗忘。作为“授业”和“解惑”者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的学识与所教的内容融会贯通,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轻松自然地获取新的知识。
二、重视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气氛
德国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
教师在教学中,要借用表情、眼神、嗓音等非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友爱。每个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但学生间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浓的师爱,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在情感上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将大大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求知欲。
三、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热情,激励人们去追逐更高的目标。同样,学生对学习总是抱有一定的成功期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看作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师生交流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只有在一种充分交流的民主的氛围中,才能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带着好奇心去研究。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更新教育(www.35d1.com-上
[1][2]
2.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二
一、课前的知识准备
整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 教师在上课之前, 就必须要对整个知识脉络摸熟摸透, 对于一个知识点并不是老师懂了就可以把学生教好, 老师能懂一个知识点也只是代表老师会解决这个问题。要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们学起来更轻松, 更易学, 教师就要深入知识点里面, 把每个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研究透彻, 这样再把知识教给学生的时候才能让学生们掌握, 不然学生只会听得迷迷糊糊的, 影响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把握好一节课, 更容易控制课堂的节奏和各种突发的现象, 比如讲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 教师要先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多媒体技术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等一些内容和知识摸熟摸透, 这样在讲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媒体”类型和特征, 多媒体的关键性技术的几种类型及应用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方面的内容的时候才能更加透彻。
二、课堂的引入
通常来说, 课堂的引入部分是比较短暂的, 但时间短并不代表不重要, 很多老师就没有认识到课堂引入的重要性, 一上来就直接讲新课, 其实课堂的引入部分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上课, 还可以时刻让学生们感受到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在讲述“信息加工”的时候, 在导入阶段, 我们可以先复习前面刚学的因特网, 以及如何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之后, 我们要有效地利用信息, 就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 这样引出“信息加工”的内容。在这里, 课堂的引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因特网的了解到信息的获取, 再到信息的加工, 让知识不断地深入和拓展。
三、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 知识点和学习内容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难度也会逐渐加大。在开始阶段学的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 知识点相对较独立,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践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问题。但越学到后面, 知识点的联系越密切, 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布置给学生们的任务和项目也会越来越繁复, 这个时候, 如果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去完成一个项目, 是很费时间的。这就需要学生们的合作, 几个学生成为一个小组, 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去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这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然趋势。
可能有些老师会觉得每个学生能把知识点掌握了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是不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并不重要。其实学生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学习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讲到的, 而一些学生能够领悟到的, 学生之间多合作多交流才能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加强感情的交流, 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能逐步养成较好的与人合作的习惯。在合作的过程中, 多提倡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向其他同学学习。
四、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在知识水平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而且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水平差异比起其他科目还大。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好, 学习起来也很快, 而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弱, 学起来会慢很多。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在上课期间要面面俱到也是比较难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作业和课后练习方面来补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以适当安排多一点、难度大一点的任务,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 要先注重他们的基础, 先让他们掌握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 在基础扎实之后才进行提高训练。如果不重视他们之间的差异, 所有学生的学业任务都一样的话, 基础好的学生则会容易觉得内容单调, 慢慢失去兴趣;基础弱的学生也会觉得学起来很难, 也很容易失去信心。
像在学习文件的下载的时候, 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学会常用的一些下载方式, 会下载文件就可以了, 如可以直接右键另存为, 也可以用一些常用的下载工具来下载, 像迅雷、电驴或快车等。基础好的学生不但要掌握多种文件下载的方式, 还要了解一些批量下载、断点下载、多线程下载等一些概念的含义, 让他们在学会下载文件的基础上多了解一些知识, 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解决学生之间水平存在差异性的问题。
五、课堂教学评价
3.重视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质量 篇三
一、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破旧立新,这既给“体育与健康”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惑与挑战。课程改革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就有可能误解误读,造成改革的停滞不前。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再认识、再研究的过程,是教师智慧再生成、再碰撞的过程。通过反思可以澄清认识上的误区,形成新的正确认识,从而减少课程改革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可以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专家型”教师与“教书匠式”教师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有无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教师职业不被人们看做专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培养只集中在狭隘的教学行为上。而不是放在任何缜密地反思他们在做些什么上——如果他们必须获得更高的学位,或者展示对课堂事件进行深思熟虑和反思型决策的能力的话。那么,教师的专业特性就一定会提高。”对此,波斯纳曾提出一个公式,即经验十反思=成长,正是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信念、态度、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才能更趋成熟。教师才得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阶段过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许多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实现的。
3教学反思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就本质而言,教学反思的价值追求有两方面。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学会教学是教学反思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才是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学会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各个方面(学生、教材、课堂)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和欠缺,进而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或者调整思路,改变策略,或者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使体育教学活动日趋科学与完善,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这样就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改变体育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实现教学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从而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反思
所谓内容,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参,通常会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指示和规定。这容易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大纲(标准)怎么规定就可以怎么教。教材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前提。“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并不是预先形成并客观呈现于师生面前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内涵成分都是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育教学内容的“预设生成”的过程。预设是准备。体育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会进行精心准备,即通常所说的备课。备课是一个预设的过程,就是对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材料等的了解和分析。确定教学内容,预设教学只是想让它成为教学内容但并非已经是教学内容。再好的预设,再充分的准备,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而也就无法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的复杂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课堂上出现了“意外”时,教师应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及时地调整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转而生成新的更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2.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改革“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积极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更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为本”使“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不可否认,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
问题一,为了“新方法”而“新方法”,把旧的教学方法一概否认。例如原来的讲解、示范教学法。讲解、示范教学法本是体育教师常用、善用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传授知识技能多、掌握快、效果好、达标用时少等诸多优点。对于教师来讲,只要学生学得快,练得好,那就是好方法,可有的教师不敢用。他们对示范讲解教学法有顾虑和怀疑,认为过时了,不想使用了。他们认为每节课必须让学生动脑、动手、讨论、自主的学习。这样才是好方法。从形式上说,学生人人参与了,课堂气氛热烈了,显得很是热闹。这些教师认为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或遭受挫折后得到的知识、技能,才是最有效的,好像这样学生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由于过于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于是课堂教学节奏慢了,节外生枝的事多了,体育教学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深度不够、理性思维欠缺、技术能力粗糙、动作整合不流畅,课堂学习效果远不如以前。
问题二,淡化了技能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体育与健康”课主要是通过以身体锻炼和技能学习为中心来展开。运动技能是实现预定目标的主要载体,离开了运动技能教学也就失去体育学科的存在意义。有的教师认为“技能教学就是竞技体育”。实质上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对提高学生身体活动能力更有效,是体育的生命线,也是体育课同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假如体育课没有了运动技能教学,体育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的本质属性。
4.重视细节教学的作文 篇四
敢于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领导创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于1、2期合刊刊登了这样一道作文材料,请学生和专家一起深思当前的语文教育现象。
“一位台湾作家写道: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大陆评论家赞扬说,这样写得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苦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喜欢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比那个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后反而变愚蠢了。”
决非巧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王培元在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7、8期合刊上撰文,也就相同的话题发出感叹《“小仙女”哪儿去了》。作者先介绍了女儿2岁半时的一名妙语:我是从花里来的,我是小仙女。文章说从女儿一岁多一点开始,爸爸妈妈就经常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给她讲童话、神话故事,女儿就用稚拙的意识和想象力,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想象世界,所以有绝佳“镇”人的表现。作者接着遗憾地对比了女儿今天的表现,“她的作文没有她2岁半的那次那么出色了”,“女儿童稚的才华的光辉,只在孩提时代闪耀了一下,便像闪电一样消失了。”作者指责了现今语文教育的弊端。
也是平心而论,幼儿妙语光辉如流星一般瞬息即逝的现象不是当今时代的特产。收入初中教材的王安石名作《伤仲永》不早就记载并批评过吗?不同的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罪归其父停其教育,仲永的悲剧因辍学而致。而当代无数的仲永虽不落致成常人的地步,但其语文上星光短暂的遗憾却毫无疑问是语文教育造成的。恶劣到遭专家们异口同声的指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该彻底改了!
比较专家之幼儿和台湾作家得出妙句,他们有相同之处,一是抓住了细节,二是运用了修辞。我们不能说前者一出生就会如何修辞,他(她)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细节,用自己简单的词句很直接地说了出来。而台湾作家抓住细节,调用了储藏丰富的词汇,用了创作学上修辞的技巧。前者妙语是无意识行为的结果,后者佳句是有意识创造的成果。在幼儿成长的路上,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无意识行为变成有意识创造?抓细节是创造的基础,我们是怎样把幼儿善抓细节的长处变成不足,把幼儿妙语的灵感变成迟顿的呢?
确实该检讨小学、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从字词句到篇的表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善抓细节,小学、初中巩固并逐渐提升为理性表达,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问题是,教材缺少细节教学的强调和引导,教师把细节巩固当作一般常识而忽视,导致学生淡忘常识并弱化着抓细节的思维能力。丢掉抓细节这个基础,“进行工具性、知识性和政治性的灌输与教训……文学与诗意光辉的暗淡,想象的翅膀的折断,创造的智慧的夭折,几乎是无可避免的。”(王培元)到头来,学生只剩言不由衷的所谓理性表达,有如墙上贴满了标语,那花花绿绿终究是别人的。
且看9月实行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单元共42个,无一篇指导文涉及细节教学。
再看《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3年7、8期合刊。为总结经验,它以专集形式刊登了2000版新教材首轮使用中一线教师摸索出来的“作文教学特色方案”。遗憾的是,合刊上有关细节教学的获奖作仅3篇。在获奖最高、获一等奖最多并刊发的36篇自由设计中,探讨作文立意、选材的达20篇。教材的执行者、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又如何对待细节教学,即可见一斑。
立意深刻,选材广泛是大语文对新中学生的`要求。高立意、广选材本不排斥细节教学。但就是在强调立意与选材中,从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到教材的编写者,从教材编写者到一线教师,又从一线教师的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的研究,这个循环的每个链节都多多少少地轻视或忽视细节教学的延续、细节思维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做着许多舍本求末,建造空中楼阁的无用功:抓不着有力的细节,用修辞装点谁?不以细节和具体内容做支撑,高深的理论如何站得住脚?
把视线投向竞争和淘汰更为激烈、残酷的大社会,笔者曾有幸读到以细节为话题的两篇佳作。《细节决定成败》(余明阳)为企业家的经营行为开药方,结论:“细节是一种动力”,“细节是一种精神”,“细节是一种创造”,“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必定是细节非常成功的企业。未来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向日本人学精细》(《环球时报》10月24日第9版,何崇元)“说到的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生活环境大改观,提高了整个日本社会的生存质量。由此不是可以得出细节教学新的意义吗?
5.哪些细节提高生活质量 篇五
2.硬币一定要统一放在一个盒子里,不能让硬币碰得当当响。
3.给不常看的书定期清理灰尘。
4.每周做一次对自己的测评,以及对下一周的规划。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得过且过。
5.无论男女,每天靠墙站半小时,驼背或者各种姿态问题会让人显得没气质。特别是男士,大多有脊椎侧弯一类的,女士大多是盆骨倾斜。说到底还是坐姿不正规长期影响。想尽快解决可以找正骨医生。
6.一个月除一次毛(全身)男士根据胡子长势定期。
7.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很重要,如有自己固定的发型,建议每两周去理发一次。
8.做好规划,尽量不要选择说走就走的旅行。
9.提前看好第二天的天气预报,避免自己有个被淋成落汤鸡的形象。
10.男士女士都要定期修眉,不太建议纹眉毛。眉毛会提升你的气质。
11.推荐每个月用醋泡清理一次淋浴厨具,你会发现用完之后跟全新的一样。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12.一个季度换一次护肤品和毛巾,长期会有细菌。
13.冰箱有异味怎么办,放一卷纸第二天就会好了。
14.学会列购买计划,避免买完才发现自己买的东西用不了。
15.对自己发朋友圈设有要求,比如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发朋友圈之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这条状态是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如果是,不发。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吗?如果是,不发。)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改变。
16.温柔有礼貌地说话。一定要确定对方理解或者跟上你的思维。学会尊重任何一个群体,无论你是否认同,以不偏见的心态去认知,学会去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
17.公共就餐完毕后收拾好桌上残物。
18.第一次见面会话,一定要微笑,之后说你好,我叫XX,很高兴认识你。说到点,在爸爸去哪儿里poppy夏天的爸爸夏克立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无论是工作人员或者普通人他都会很认真的说你好,我叫夏克立很高兴认识你。这是有修养的体现。
19.关于鼻孔内异物,建议当你觉得鼻内有异物时找个卫生间,用手捧起水,一定要确定鼻腔内已经湿润,然后用擤鼻子的方法,这样既不伤害鼻粘膜也保证了你的优雅,拿纸巾挡住去抠会导致鼻孔越来越大。
关于睡眠你如果是夜猫党或者长期失眠,这些习惯只有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1.吃完的橙子皮不扔掉,放在床头柜。会有助眠的作用。
2.准时上床,准时起床。建议在11点前上床,长时间坚持,你会发现整个人气色和处理事情的效率都会好很多,算起来时间也比你熬夜的时间长。
3.床铺应该舒适、干净、柔软度适中,卧室安静、光线与温度适当。床是用来睡眠的地方,不要在床上读书、使用电脑。建议装上遮光窗帘。
4.如果存在失眠,睡前1小时不要使用电脑,不要听歌,不要看电视,那样只会让你更兴奋。
5.每天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睡眠,但不要在傍晚以后运动,尤其是在睡觉前2小时内,否则反而会影响睡眠。
6.不要在睡前大吃大喝,但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或一小杯红酒(约50毫升)帮助睡眠。
7.睡觉姿势最好是双腿弯屈朝右侧卧。从医学上讲,心脏偏左侧,右侧卧时心脏受压小,有助于血液自由循环,能更好地新陈代谢。但侧卧要注意睡的枕头不宜太低,否则会使颈部感到不适。
8.睡前半小时泡脚,泡脚过程中可以拿一本你平时觉得枯燥的书籍。
9.推荐一些关于睡眠的APP:
Sleep101
倍睡眠:通过音频改善睡觉,不过需要一小时前聆听。
魔法睡眠:用最先进的心理声学音源、物理建模和数字信号处理创造对人类而言最有效、最舒适的睡眠环境。
放松和睡眠,高达70MB的超长高清Dolby数字采集音轨,收录世界各地大自然美丽动听的声音。大海、溪水、瀑布、雨、雪、雷、电、风、鸟、森林的声音让你身临其境。
10.食疗
小米含有大量淀粉,吃后容易让人产生温饱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还具有和胃安眠的功效。
核桃,含有的脂肪和蛋白质是大脑最好的营养物质,有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的作用。
香蕉,含维生素B6、色氨酸,维生素B6和镁可以使人放松,具有镇定、安眠的功效。
葡萄,含有睡眠辅助激素一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物质,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并能治疗失眠。
6.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篇新鲜“出炉”的习作是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习作水平的集中体现和有力证明。如何使学生的习作不令人大失所望,瞠目结舌。我想应该紧紧抓住作文教学中的以下五个环节。
一、说
说为写的基础,说是在为写做充分的准备,说是为了去写,说是写的第一步。在每次教学生之前,我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说,说说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想怎么去写,有什么疑惑等第。比如,我在教习作“写一个值得你尊敬或佩服的人”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去说在生活中哪些人值得你尊敬或佩服?学生们七嘴巴舌,说老师、父母、同学、解放军战士等等。然后我让他们再说这些人为什么值得你尊敬或佩服?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又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有的说父母亲辛苦地养育了我们;老师辛勤地教育了我们;同学热忱地帮助了我,他有着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解放军叔叔日夜保卫着祖国的.边疆,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到……接着,我再让他们用具体的事例说说他们被人尊敬或佩服的原因。学生们信心十足,兴趣盎然,每个人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都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写
写是写作个体内心世界向外界的真实反映,是内心想法的书面表达,是个体个性的张扬和文采的显现,是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的直接体现。因此,写在习作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内容和要求;其次,让学生练习列写作提纲,自己清楚怎样去写;最后还应强调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比如:在教习作“写一个值得你尊敬或佩服的人”时,我先让学生明确此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然后让学生试着列写作提纲,写之前清楚要写几段,每一段分别写什么;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应用什么方法和列举哪些事例,最后强调尊敬和佩服这两个词的词义虽然相近,但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应该根据所选事例确定是尊敬还是佩服。
三、改
改是一种自查、互查行为,是一种补救措施;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是一种不断进取的表现;是同学间互助合作,互相学习,增进友谊,萌生情感的过程;是为了追求完美而做的不懈努力。我们知道,无论那一位作家,他的每一篇文章的完稿或一部大作的诞生都经过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精心的推敲与修改,何况是作为刚刚学习习作的小学生呢?他们更应该去认真学习与思考,并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始终要有一种谦虚、谨慎、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去细心发现并修改习作中的每一个地方,小到标点、字词、句子,大到写作方法、段落层次、文章中心等。因此,在每次学生初次写完作文后,我先让学生自查自己的作文一至三遍,基本上要消除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运用不当的标点符号。然后,我让他们同桌间互相修改,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合理。最后集体评议个别学生的作文,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这样做,一方面修改了作文中的不足,使作文更加趋向完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同学间互相学习好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影响自己,提高自己,达到共同进步。
四、评
评是虚心听取意见的过程,是听取别人意见后进行反思形成新思想、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是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过程;是发现不足、提高自己的过程;是追求进步和完美的过程。在每次学生自改、互改完自己的作文后,我请几位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三名,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将他们的作文在班内宣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后畅所欲言,可以肯定优点,也可以指出不足。我最后做点评。通过师生评议,一方面使学生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给了其他同学一些启示,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定
7.重视朗读训练 提高教学质量 篇七
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也进行朗读训练,但未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仅仅把朗读限制在有声有色的表达程度上,只求学生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或者高昂有力就满足了,这便导致朗读与讲解之间存在裂缝。一方面,教师努力地把文章讲解得透彻全面,使学生深刻地体味其内容、表达方式等;另一方面,由于轻视了朗读对文章讲解分析和文章学习的再现、阐发、感化、补充等特殊作用,从而削弱了应取得的效果。忽视了朗读训练,其后果,小而言之,课堂气氛沉闷松散、死板单一,学生似听非听,朗读流于形式; 大而言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更不用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使朗读训练获得特殊的效果呢?
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可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朗读训练的方法
针对朗读的特点,教师首先要注意把读物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训练过程。朗读的特点是先入眼,再出于口,然后入于耳,最终明于心、 动于情。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必须眼、耳、口、脑并用。教师可按“正确地读—流利地读—理解地读—有感情地读”的程序,循序渐进地训练,同时应强调眼到、口到、心到,通过多种感官的互相协作训练,使本已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那个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但又模糊的艺术形象逐渐明朗地再现出来。
二、要正确处理好朗读与讲析之间的关系
正如朗读不能完全代替讲析一样,讲析也不能完全代替朗读。 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读的比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繁冗的讲解, 使学生通过有指导、有重点、有目的的朗读生情、悟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当学习到邱少云身上的棉衣着了火,“我”心如刀割而又爱莫能助,邱少云一动不动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段时,我发现学生对人物的心理剖析讲解提不起精神来,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再请一些学生来读,读后评议,为什么这样读好?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我读的时候语调沉重,因为作者的心情很悲痛。”有的说:“我这样读是因为作者很担心、焦虑,心情矛盾。”通过这样的评析,再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也逐步透彻深入,达到比单纯的讲解更佳的效果。最后我请学生再读,学生已完全投入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之中,把自己对人物的思想、内心活动的理解在朗读中完整地体现出来。
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朗读的基调
虽说一般的文艺作品和写景、抒情、描写的文章均可作为朗读训练的教材,但这些教材怎样读是需要老师深入钻研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为进行朗读训练而钻研教材主要是钻研如何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感情距离。教师对教材理解正确,研究深透,并在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把握好情感范读点拨,能开启学生审美、想象的大门,使学生的思想豁然开朗,这样学生才会用艺术的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这比细致的讲析难得多、微妙得多,但却能收到讲析不能取得的效果。就其本身而言,范读就是对学生朗读训练直接的指导,是一种高层次的更有效的感情讲析,总体上为学生确立了课文的情感基调。如《林海》一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在范读“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这些句子时以音调、音长的不同去反映岭的高、矮、长、短各不相同及形式多样, 并且把“点儿”处理得短促、轻柔,以突出兴安岭温柔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这样,学生学会了用声音去描绘不同的意境,而且在朗读中一幅连绵不绝、式样众多而孤峰突起的翠岭图便呈现在眼前。
四、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相结合
教师在重视朗读情感的指导外,还要注意朗读训练的多样化。 因此要把课外与课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每天的课外作业都布置学生回家朗读课文。课内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进行朗读,学习课文时组织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选读、齐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对朗读充满兴趣,而且在朗读中受益无穷。
8.重视朗读训练 提高教学质量 篇八
关键词:朗读训练;朗读效果;朗读方式;教学质量
朗读是传统启蒙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朗读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读物思想感情的能力,增强记忆读物内容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也进行朗读训练,但未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仅仅把朗读限制在有声有色的表达程度上,只求学生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或者高昂有力就满足了,这便导致朗读与讲解之间存在裂缝。一方面,教师努力地把文章讲解得透彻全面,使学生深刻地体味其内容、表达方式等;另一方面,由于轻视了朗读对文章讲解分析和文章学习的再现、阐发、感化、补充等特殊作用,从而削弱了应取得的效果。忽视了朗读训练,其后果,小而言之,课堂气氛沉闷松散、死板单一,学生似听非听,朗读流于形式;大而言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更不用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使朗读训练获得特殊的效果呢?
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可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朗读训练的方法
针对朗读的特点,教师首先要注意把读物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训练过程。朗读的特点是先入眼,再出于口,然后入于耳,最终明于心、动于情。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必须眼、耳、口、脑并用。教师可按“正确地读—流利地读—理解地读—有感情地读”的程序,循序渐进地训练,同时应强调眼到、口到、心到,通过多种感官的互相协作训练,使本已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那个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但又模糊的艺术形象逐渐明朗地再现出来。
二、要正确处理好朗读与讲析之间的关系
正如朗读不能完全代替讲析一样,讲析也不能完全代替朗读。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读的比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繁冗的讲解,使学生通过有指导、有重点、有目的的朗读生情、悟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当学习到邱少云身上的棉衣着了火,“我”心如刀割而又爱莫能助,邱少云一动不动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段时,我发现学生对人物的心理剖析讲解提不起精神来,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再请一些学生来读,读后评议,为什么这样读好?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我读的时候语调沉重,因为作者的心情很悲痛。”有的说:“我这样读是因为作者很担心、焦虑,心情矛盾。”通过这样的评析,再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也逐步透彻深入,达到比单纯的讲解更佳的效果。最后我请学生再读,学生已完全投入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之中,把自己对人物的思想、内心活动的理解在朗读中完整地体现出来。
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朗读的基调
虽说一般的文艺作品和写景、抒情、描写的文章均可作为朗读训练的教材,但这些教材怎样读是需要老师深入钻研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为进行朗读训练而钻研教材主要是钻研如何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感情距离。教师对教材理解正确,研究深透,并在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把握好情感范读点拨,能开启学生审美、想象的大门,使学生的思想豁然开朗,这样学生才会用艺术的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这比细致的讲析难得多、微妙得多,但却能收到讲析不能取得的效果。就其本身而言,范读就是对学生朗读训练直接的指导,是一种高层次的更有效的感情讲析,总体上为学生确立了课文的情感基调。如《林海》一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在范读“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这些句子时以音调、音长的不同去反映岭的高、矮、长、短各不相同及形式多样,并且把“点儿”处理得短促、轻柔,以突出兴安岭温柔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这样,学生学会了用声音去描绘不同的意境,而且在朗读中一幅连绵不绝、式样众多而孤峰突起的翠岭图便呈现在眼前。
四、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相结合
教师在重视朗读情感的指导外,还要注意朗读训练的多样化。因此要把课外与课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每天的课外作业都布置学生回家朗读课文。课内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进行朗读,学习课文时组织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选读、齐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对朗读充满兴趣,而且在朗读中受益无穷。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上重视朗读训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鲁景峰.指导小学生朗读技巧几点[J].吉林教育,2012(11).
[2]袁会贤.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2(03).
9.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九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将他们置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数学学习过程的主要承担者的地位,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的学习经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笔动脑,教师对学生作引导、总结、提升,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研讨上,而不是灌输上。也就是要重在提高学生的悟性,启发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而感悟和提高,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探索者。
让学生“动”起来,具有主动参与意识,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无论是数学概念、定理,还是例题教学和解题过程,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动耳、动口、动脑、动手。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作为一个启发者、-1-
引导者,应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内容巧妙设计问题,使学生产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进取状态,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
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
“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明确学习任务,调动学生注意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明确他们学习的任务时。注意力就会有所指向,就会朝着既定目标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及时向学生宣布本节要完成的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所学内容上来。这种指向明确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直达主题,在任务的驱使下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气氛。本节课,我首先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让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而遇到困难时又有些无奈,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活,对接下来的学习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
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取
长补短、互相借鉴、协作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讨论材 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是袖手旁观、无事可做,而应该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指导学生的探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及时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点拨、指导,避免了“华而不实”无效合作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更有效。
五、在探究过程中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知识的学习都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在新知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精心的设问是关键的。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归根到底,学生是课堂教学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能成功。作为教师应打破长期存在的“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沉闷局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突出学习的无限激情,才能提高高效课堂。
10.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
【摘要】数学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重视过程教学,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加以科学引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重视数学过程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过程教学数学素养策略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数学素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能力。因此,重视过程教学,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加以科学引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数学过程教学很精彩,但必须科学的、合理的、自然的,否则,过程教学仅仅是一种花架子,起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的作用。本文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3梯形》的教学活动探究了重视数学过程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一、经历认知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
一、著名的学习理论家奥苏贝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学习二维分类体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以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学生以最后结论的形成直接接受所学的知识,期间不涉及学生的任何独立发现。后者恰恰相反,学习的主要内容要由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而不是以教师已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这要求教学中应该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案例1梯形概念教学过程。
问题:我们在小学学过梯形,给你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纸片剪一刀,你能剪出梯形吗?(学生很快剪好了。)师:请你谈谈为什么你剪出的是梯形?你能说说梯形的定义吗? 学生:三角形剪一条平行线就得到梯形了,因而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的,把矩形,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平行的边剪成不平行就是梯形了。
师生共同归纳出梯形的定义,并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的不同之处及联系,从而明晰梯形概念中的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即梯形的“腰”的意义,在介绍完梯形的概念和基
1本元素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探究梯形的两个性质,在探究中暴露学生的思维,重视过程教学。
案例2探究梯形性质定理的过程
师:你能用老师给你的矩形纸片剪一刀使它成为一个等腰梯形吗?并说出你在剪的等腰梯形的过程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拿起纸来动手探究后,一位学生兴奋的说:老师,我将纸片对折后,剪一刀就剪出来了。他边说边演示,其他同学观察演示过程。
生2:我发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生3:两条对角线相等。
操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认知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尝试,将剪纸问题变成了思维活动的过程,将纸模型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从亲历到感知,从感性到理性,从而发现了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类比、猜想的数学思维能力。
师:如何证明你们猜想?
生1:要证两个角相等有几种常规思路:(1)当两个角在同一个三角形时,只需用等边对等角。(2)当两个角在不同一个三角形里时,用三角形全等。所以我想连接AC,BD证明△ABC≌△DCB,从而证明。
生2:我已想过这里只有两条线段AB=DC,BC=CB,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师:如何通过添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呢?
生3:作AE⊥BC,DF⊥BC,垂足为E、F,图(1)。
E 图(1)F C E 图(2)图(3)C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以上这种方法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都需要通过添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我们已学的知识,在梯形的问题里,我们通常通过添辅助线解决,以上这种转化方法称:作高线。
生4:延长BA,CD交于点E,利用等边对等角。
生5:这里EA、EC不知是否相等,所以不能证明EB=EC,这种方法不行。
生6: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得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图(2)。
师:太好了,这种转化方法我们称:平移一腰,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学习性质定理后,教师及时让学生小结解决梯形问题的常用辅助线作法,体会转化思想。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对思维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整合的过程,若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优化的思维方式和完美的解题过程,则难以体现出教学思维的真实过程,使得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能沿着教师的思路回答,掩盖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真实过程。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生成资源,沿着学生的思路解下去后展开讨论,肯定同学们的想法,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解法。重视过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过程,变传授知识为发现知识过程,展示形成数学概念、定理、规律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关注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过程,提高数学能力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单纯依靠大量练习达到知识技能的熟练的传统教学只是培养“高分低能”,不会培养出具有数学素养创新能力的人才。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质就是将原有知识、新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和运用,从原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过程,通过迁移,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转化为能力。把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对比联想,找出其中隐含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开辟广阔的空间,实现知识及方法的迁移。
案例3探究梯形中位线及性质定理教学过程。
学习梯形中位线概念及探究梯形中位线性质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性质,梯形也有中位线,那么怎样探究梯形中位线及性质呢?学生类比三角形中位线,可能画出图a,任意连接两边中点的线段就是中位线,有四条;也有学生画出图b,连接对边中点的线段就是梯形中位线。纠其原因这是旧知对新知产生的负迁移,关键是没有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结合点,只是通过表象来迁移联想。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考虑,学生回顾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平行的特性再画出了图c。教师再引导学生类比三角形中位线定义结合图形给出梯形中位线的定义,此时学生很自然的给出了准确的梯形中位线定义。
a b c
同样,教师可引导学生类比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去探究梯形中位线与梯形上下底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通过测量、观察,猜想出了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有了类比联想的经验方法,学生思考问题就有方向了,顺利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可利用中点构造三角形全等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来证明。有学生画出了图d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也有学生画出了图e转化为矩形来证明,一学生画出了图f进行证明,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了梯形中位线定理。抓住两者的形式的相似之处,实现方法的类比迁移。
d
e f
在证明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性质的异同点及联系,实际上,把三角形看成上底为零的梯形,两者就可以统一了。把新知纳入了旧知的结构之中,实现了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过程。其中包括对所学内容的迁移,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而迁移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联想、比较等方法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从旧的知识中抽象出可以迁移的知识,运用旧知学习新知,及时反思小结,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过程,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深化知识的理解,应用知识,形成能力。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方法的发生、思考、渗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应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结合数学探究过程的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案例4探究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教学过程。
探究:给你矩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纸片,怎样剪出等腰梯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发现:等腰三角形有两底角相等,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也相等,他们的性质类似,所以等腰三角形可以得到等腰梯形;有的学生提出,把矩形纸片对折,剪下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得到一个等腰梯形;把平行四边形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腰梯形。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证明判定定理: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有了上面的探究,学生的思维活跃开了,很自然想到延长梯形的两腰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图甲),把梯形补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去证明(图乙),从“补法”联想到“分法”,添辅助线把梯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图丙),把梯形分成矩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图丁)去证明等。教师及时点拔、归纳,同学们都很好的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恰当的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问题得以解决。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学生经历了得到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发现了等腰梯形与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运用了“转化”的方法,得出了梯形问题中添加常用辅助线的规律,形成研究梯形问题的基本技能,领悟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于数学知识中,蕴含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此教师不应生硬的教给学生有哪些思想方法,这题我们应当用什么思想方法,更应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思想方法的思路和途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过程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四、寓 “数学美”于过程,提升情操素养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内在美,具有隐蔽性,同时,它又像数学思想方法一样,蕴含在知识教学的始终,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把数学美显化出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解题方法等方面中各种各样的美,充分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审美意识,陶冶其审美情操。
案例5 探究等腰梯形图形美的特性。
首先让学生观察、比较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哪一个最美? 美在那里?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显然是等腰梯形。因为它具有轴对称性,具有轴对称美。正因为它美,所以我们来研究它美所具有的特征:相等和对称,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底角相等,两条对角线也相等,以此为线索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梯形又有不够完美的一面,不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美,但可以从“补美”的观点出发来考虑,把两个梯形拼在一起就是平行四边形了,可以通过平移一腰就可以把梯形补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作辅助线,把等腰梯形分割成更美的平行四边形与等腰三角形,或割成矩形与两个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引导学生从探索实现美好愿望的有效途径出发,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追求数学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把美的元素发掘、揭示出来,实实在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感知数
学美,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寓“数学美”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达到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升华。
总之,重视数学过程教学,在过程教学中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引导和数学美的显化与欣赏,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从美的角度看,这就是数学的“过程美”。与之关联的是,教师的责任更大了,角色更多了。教学仅是教师的很小一部分职能,其角色要从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职能转变为承担多种职能,如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成果的评价者等。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方法途径很多,首先教师必须转变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深入理解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学教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实现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取向[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顾继玲.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关注数学过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0,(4).
[3]周友士.基于认知建构理论的数学命题学习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5).
[4]卢贞霞.重视过程教学 改善数学学习[J].新课程,2010,(11).
11.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一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呢?我的做法是:
一、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努力备好每一堂课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五篇文章,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提出了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这是我们教师进行单元每篇文章教学的依据。依据这个总目标、总要求,在熟悉单元每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确立每篇文章、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讲授和训练的重点。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写好教案。认真备好每节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备课质量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认真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有一点应当提及的是:虽然单元中每篇文章的内容、要求、重点各不相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也有差异,但是,单元中的每篇文章必须贯彻和体现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总要求这一原则是不能改变的。看一看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及本单元五篇文章的训练要求,这一原则就显而易见了。
二、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
上新课前,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然后讲授新课,可以节省课堂大量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总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前预习,一是要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阅读时圈点字词,划出重点语句,最好做点旁批,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试看解答书后训练题,提出疑难问题等等。课前预习最好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使预习要求明确化、具体化。二是要督促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真的预习了,预习得怎么样,要有布置,有检查,决不能流于形式。通过检查,了解情况,心中有数,养成学生课前预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以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动”,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控制;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课堂教学气氛的激发与调控。
学生的“动”,体现在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动脑、动口、动手,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等等。
师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到释放和鼓励,学习欲望得到增强和体现。
除了师生互动,学生间也应互动。比如某一学生提出疑问或在回答有关问题时,答案正确与否,教师不急于表态,而让更多的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参与评判,得出结论。学生间的这种互动热情越高,说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说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要知道,这是比单纯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一种素质的体现。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间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四、课后布置适当作业
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后,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点作业,这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布置的课堂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围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突出训练,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二是有基础方面的题目,也有思维训练的拓展型的题目,以便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三是题目宜精不宜多,以便能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四是照顾到学生不同层次的语文水平,难易适度。
至于一堂课结束后的课外作业,仍以下一节课所学内容的预习为重点,实行“课前预习——上课——再进行下一节课内容的预习。”决不搞繁杂的题海战术,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课外活动。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各种隐含因素,但我认为,主要还是来自扎扎实实的每一堂课,向每一堂课45分钟要质量。因此,我们要花精力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率,使学生每上一堂课,都有一点收获,积沙成塔,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技能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我们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了可靠的保证,才有坚实的基础,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
12.重视学生板演,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二
1 充分暴露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问题。
暴露学生板演中存在的错误与问题, 不是板演的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暴露, 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来对其进行检查、分析、点评, 找出其错误与问题所在并进行更正。这样的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与过程, 既可以帮助参与板演的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不致再犯, 进而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也会给其他有类似错误的同学一个反思、学习与悄然改正的机会。
例如, 在教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 之际, 练习课上, 我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并验算一些题目时, 我让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452÷3=”这一算式。两名同学计算完毕, 回到自己的座位。我请这两名同学及其他学生再次查看二人的计算过程, “看谁的答案做得对?谁的答案有问题?”。结果, 检查发现, 另一名学生的答案相当完美, 而这名学生的计算过程, 错误有三:一、除法算式最后计算出商是150, 余数是2。余数“2”的位置书写有误, 应写在个位处, 这名学生却将其写在了十位处, 好似15-15=2一般;二、通过竖式计算出该算式的商与余数后, 将其写在横式的等号后面时, 只写了商“150”, 而忘记了写上余数“2”;三、验算过程中, 乘法竖式中忘记书写乘号“×”。
这三个错误, 正好是很多学生在做除法的竖式计算时最容易出现的。虽然并没有一个同学一次性全部指出答案中的三个错误点, 而是集中了全班同学的智慧才得以出, 但学生们在仔细察看这名学生的答案过程中展现出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在指出错误点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甚至是激烈的争执和激辩。而正是这份争执和激辩, 使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纠正错误的同时, 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强化了对解题过程、思路与书写范式的认识与理解, 修正了学生各自可能出现的错误,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为提高解答题目的正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展示成绩, 交流解题方法, 充分活跃思维
部分题目的解答思路与方法可能有多种, 或者虽然貌似只有一种, 但因对题目中各数量关系的思考次序有先后差别, 而导致在书写时亦可能呈现一种别样的情形。这种情况下, 如果教师在题目的讲解过程中, 根据事先对学生答题状况的了解, 先由多名学生将各自的答案书写在黑板上, 那么, 在讲解时, 教师即可引领学生对不同的答案进行比较。即使答案全部正确, 也有思维过程是否清晰、答案书写是否简洁、计算过程是否容易之分, 等等。
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7页的第6题是以图画加文字说明的方式呈现的, 若全部以文字呈现, 当作如下表述:
“杨叔叔的商店里, 4天内卖了8箱冰棍, 每箱30根, 每根3元。
问: (1) 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
(2) 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棍?”
讲解时, 我先让两名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甲同学这样写:
(1) 8×30×3=720 (元) 答: (略)
(2) 8×30÷4=60 (根) 答: (略)
乙同学这样写:
(1) 30×3×8=720 (元) 答: (略)
(2) 8÷4×30=60 (根) 答: (略)
两名同学的答案有区别吗?仔细研究, 是有的。甲同学对问题 (1) 的理解是, 已知共8箱冰棍, 每箱30根, 先算出共有的冰棍数量, 再乘以3, 即是杨叔叔4天内所卖钱数;他对问题 (2) 的理解与对问题 (1) 的理解思路是一样的, 即先算出共有的冰棍数量, 再除以4, 就是杨叔叔平均每天所卖的冰棍数量。而乙同学对问题 (1) 的理解是, 已知每箱冰棍30根, 每根3元, 先算出一箱冰棍所卖钱数, 再乘以8, 就是8箱冰棍也就是杨叔叔4天内所卖钱数;她对问题 (2) 的理解则是, 已知4天卖完了8箱冰棍, 先算出一天内卖出几箱, 再乘以30, 就是一天内所卖冰棍数量。
仔细看两名学生各自的答案, 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 无疑都是正确的, 书写与计算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以为, 在三年级这个学段, 乙同学的答案要好于甲同学, 理由在于其计算环节。甲同学所列算式的计算难度明显要高于乙同学。对于某些计算能力不佳的学生来说, 以8×30的积240再去乘3计算其结果, 需要辅以竖式计算, 算式 (2) 亦是如此。这就增加了计算结果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但乙同学的算式明显不用辅以竖式计算, 仅以表内乘法口诀就可以直接得出计算结果。
教学过程中, 我将这一点指出并告诉学生,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以为, 引领学生如此比较, 对于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这一点, 在与其他老师交流时也得到了认可。
总之, 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在对练习课相关题目的讲解过程中, 让学生直接板演, 暴露其演算过程, 无论是通过暴露问题以修正错误, 还是展示成绩交流解题方法,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与发展, 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 教师在挑选板演学生时, 应根据学生实际, 在保持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 尽量使所选择的学生成绩呈现梯次性差别, 即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各有代表。其目的在于, 以优秀生的答案和讲解为大多数学生作示范性书写与思路整理, 以中等生、后进生的错误答案或部分错误答案与讲解来呈现、暴露问题, 以提醒其他学生整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避免再次出错。做好这一工作, 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无疑将大有裨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课时分配中, 用于练习或者检测的课时占很大一部分, 几至三分之二。在这一过程中, 每每遇到难度较大或者解题思路多样、方法较多的题目, 我会尽量创造条件, 让学生亲自板演, 即让几个学生同时到黑板上板书自己的解题过程, 或者仅是将自己的已有答案抄写在黑板上, 让全体学生直接对比, 进行检查、评改、反思、借鉴或学习。大量的教学实践以及相关研究表明, 这样做, 对教师来说, 可以借此获取足够多的课堂教学反馈信息,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而具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来说, 则可借助于教师对板演题目的分析、评价, 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巩固与运用, 降低处理相关题目时的出错率, 提高正确率与质量。
13.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三
论文摘要:图书馆要赢得读者好评,就必须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需,解读者所难,做好各方面,尤其是细节方面的服务工作。
论文关键词:细节,细节服务,图书馆,服务质量
任何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都必须依靠其服务对象来监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也不例外,它也必须依靠读者来监督。高校图书馆要想赢得读者的好评,就必须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从细节着手,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细节服务是一种精神和责任心的体现,它投人的是关怀,产生的是感动,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图书馆的神圣职责,而读者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馆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只有把读者的需求化为工作的动力,视读者的满意为行为准则,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吸引读者,方便读者,才能使服务工作达到至高境界。
1细节与细节服务的内涵
细节是什么?细节就是那些琐碎、繁杂、细小的事,因为我们日常大量的工作就是这些琐碎、繁杂、细小的事的重复。现今社会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各行业只有注意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建立“细节优势”,才能保证基业长青。细节服务是人性化的具体表现,是图书馆读者服务最温柔、最坚硬的武器,它能够穿透人心,夺得人心。深人研究读者的借阅行为,就不难发现读者不仅仅是在图书馆实现借阅图书的的,更是享受那种令人愉悦的感受。而每位读者借阅图书的真实感受和经历就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每一个细节的总和。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到馆率。凭我多年来在流通服务窗口工作的经历,感到一句话、一个举动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增加与读者之间的矛盾,处理得体,就会化险为夷。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我们有必要把服务做到细微处,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同样,多年的读者服务实践证明,细节在图书馆的事业发展中也同等重要,读者更在乎服务细节如果你要问读者,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怎么样,他们大多答不上,或者虽答上了却语意模糊,如“还好”、“可以”、“不错”等之类的言辞。但如果你要问哪些方面表现得不好,他们能够说出很多事例,如“上次预约的书现在还没借到”、“书架上全是旧书”、“某某书市面上早有了,你们这儿还没有”等等,不一而举。他们还会拿我们同别的图书馆进行比较,指出不足。我们不否认他们的言语中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很多图书馆所做的,我们也做到了,但我们也不难从他们的言语中读出:他们更在意我们服务过程中的细节。读者可能没有记住我们所做的一切,但他们却不会忘记我们没有能够做到的一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
2注重流通服务中的细节
图书馆是服务部门,是接待读者的窗口,其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形象。引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后,流通借阅已经变得非常简便,这时细小处的服务就更显重要。
2.1热心引导读者。对新读者,工作人员要引领他们了解书库图书排架的方式,帮助他们找到需要的书刊或推荐相关文献。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要充分体现出热心、耐心和细心。细节服务需全程关注。比如,借出一本畅销书,我们不能一“借”了之,我们还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其阅读走势、做好为下一位读者导读准备等。在新书购进方面,对于图书馆暂未购进,教学、科研又急需的参考书,在征得领导同意的情况下,允许教师个人自购先用,对于已购进尚未整理加工的新书,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在三天之内送到读者的手里。
2.2设立衣包存放处。在图书馆,读者遗忘或丢失物品的情况时有发生。设立了衣包存放箱,读者在进入书库、阅览室之前,将随身携带物品放入寄存箱。这既解决了读者的后顾之忧,也便于图书馆的管理。
2.3及时催还图书。定期催还外借图书是一项充满人性化的服务。我们可以定期打印催还单,提醒读者及时还书。也可以每周由图书馆工作人员用电话提醒图书即将到期的读者,请他们留意还书时间。这样既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又拉近了读者与工作人员距离。
2.4尽量保证无障碍阅读。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借阅制度,但应灵活掌握。如现刊不外借的制度,碰到有急需或紧急任务的读者,可以允许他晚上借出,早上归还。
2.5及时处理一些流通过程中的“小事”。及时更换书库门或书架上的标示;及时更换条码不清的图书索书号;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人性化地解决读者丢书、丢证等“小事”。
2.6图书馆的员工不但要有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灵活创新的应变能力,在碰到任何问题都能够为读者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例如,我在图书归还时,发现一本正是另外一位读者丢失而且正在急于购买的图书,按照常规做法,我会把图书直接入库,这无可非议,但我想到的是,读者可能正在着急地四处寻找,于是,通过辅导员电话的查询,及时地联系这位读者的辅导员,继而联系到那位读者,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让这位读者及辅导员读者倍受感动,并由此对图书馆产生了亲切感。
3.注重环境设置的细节
在流通书库方面,由于书库空间有限,经常有读者“蹲阅”或“靠阅”,因此在书库窗台下设折叠式附墙桌椅。书刊阅览室要干净整洁,书刊摆放整齐,读者的视觉区准备相应的绿色植物,让读者调节眼睛。阅览桌的摆放要注意采光,也要注意桌子间的疏密度。要使用一些腿底端有胶皮类东西桌椅,这样可以减少阅览桌椅挪动发出的声音。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读者较集中的地方,更应注重其环境细节。室内摆放些能吸收辐射线的绿色植物;将一些常用数据库和专业信息量较大的网站的网址,用醒目的广告贴在墙上,并收藏在每个计算机的收藏夹中,方便读者使用;主页设置出图书馆的电子邮箱,读者可将需查资料的范围发到邮箱中,工作人员通过邮箱为其提供资料。电子阅览室还可以定期开展免费知识讲座,向读者传授某些数据库相关信息。为方便读者,书架最低层及最高层不要放置流通量大的图书,以减少读者弯腰和摸高的次数。要加大架与架之间距离,方便体形较大的读者进出。在大厅要有公共检索机,方便读者随时查询,检索。图书馆标识要对各室部局结构有明确的指引。每一层楼要有标识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空调温度的适宜与否,厕所有无异味等等等等都需要我们为读者进行周全而又细致地考虑,为读者提供贴心的服务。
4.注重服务艺术细节
服务艺术是指图书馆员通过高品质的动态服务行为,为读者构建一个兼具知识获取和人文关怀双重功能的软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是工作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短期内获得的收益。下面我就从服饰、语言、行为三方面作略述:
服饰作为人们表现自我的重要手段,与人的心理特征、心理倾向性直接相关。最能展示一个人的修养、职业、身份、性格、气质以及心理状态。馆员的服饰一般提倡职业化的着装,青年馆员在追求时尚的前提下,仍要注意服饰的端庄大方,而中老年馆员的服饰切忌暮气沉沉,拖拉懈怠,过于随便;容貌是人际交往中最先被注意的,馆员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必要的修饰,扬长避短,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注意外表美的同时,馆员更应着力内在气质的培养。得体的举止向读者渗透着亲和力,反之则让读者产生拒绝和厌倦情绪。
语言是沟通的第一步。有效的沟通是通往卓越服务的关键所在。“言为心声”,馆员在服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在拥挤的出纳台旁,馆员说声“请稍等”就能使读者安下心来,即使有怨气也容易消解;对于进流通部借书忘记带代书板的读者要说声“同学,忘带代书板了”,对个别夹带书刊出去的读者说声“你忘办借书手续了”即化解尴尬,给对方留面子,体现一种人格魅力,这也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使读者感到工作人员有一颗诚挚的心。真诚待人,尊重读者是相互理解的基础,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杜绝消极的负面“蝴蝶效应”的有效途径。
高品质的服务仅靠礼貌和微笑是不够的,还要靠馆员的服务行为。在服务中要关注读者的每一点需要,要善于倾听读者的诉说。好的倾听不是一言不发、保持沉默,也不是微笑着听读者说话,而是一个需要积极参与、保持开阔思维和不带主观偏见的接受过程。给读者表述的机会,将其所思、所想、所需甚至是批评或不满都说出来,知道读者的想法和期望。在服务中要充满热情,要去发现而不是由读者告诉你该怎么做,要具有以读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主动服务。例如,在读者还书时,提醒他另一本书也将到期;在读者借书时,推荐其它图书,使读者获得比他们期望的更多的东西。
5细节服务对管理者的要求
5.1细节服务需要责任感
没有责任心,这个人也就没有培养价值,也成就不了什么事业。人们常说,要敬业、乐业、精业,如果离开责任心来谈这些,那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意思是说,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尽心尽力、专心致志。敬业者必然乐业,“工作着是快乐的”,用一种快乐的心情去工作,工作就会有效果,出成绩,上台阶,显辉煌,就会达到精业的目的。高校图书馆不会每天都遇见多少大事,遇见的多是一些所谓的小事,这些小事就需要我们用责任心去发现并善于发现;并用责任心去做并认真做好。除此,别无其他妙方可言。
5.2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它要求工作人员至始至终地为读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以使读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读者第一”“读者是上帝”、“让读者满意”不能只喊口号,要落实到实处,更应落实到行动上。
5.3在读者服务中,“多点引导、多点关怀、多点沟通、多点爱心、多点创意”,才能使图书馆工作不断完善,让读者更便利地在图书馆阅读和研究。
服务就是一个细节,就是一种态度。只有重视与读者的每一点接触、每一个细节,充分理解读者的需求、期盼,保证在任何细小的事情上都能够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付诸于温情关怀之中,去了解、体察、揣摸读者的心理感受,才能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才能在读者心中建立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才能赢得读者的信赖,从而提升图书馆的品牌形象。
1杨涛,冯彩芬,注重服务细节,图书馆杂志,(5),56
2高万郁,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小事”之我见,图书馆建设,(5),94
【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推荐阅读:
重视会计专业技能教学06-26
要重视中年级自然教学08-12
生物课堂教学要重视小结10-28
体育教学应重视非智力因素08-25
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11-08
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06-20
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07-20
英语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探讨10-22
劳动使我重视细节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