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24-08-26

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精选8篇)

1.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一

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管理也逐渐趋于正规化、国际化,更多的新型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重,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成为了各类企业的首要任务。然而人力资源理念由于成型较晚,在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过程中就陆续出现了各类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导致企业管理出现混乱。本文的重点就是在于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真正的发挥实效,保证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HR是近几年的热门职业,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成为一名HR是很多年轻人的就业方向,就连书籍与影视剧中都有专门刻画HR形象的代表,广为熟知的非《杜拉拉升职记》莫属了。剧情精彩,节奏紧凑,无论是原著还是影视,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杜拉拉升职记》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除了剧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外,对于职场的描写更是运用了大篇幅来叙述,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都市白领驰骋职场的必备教材。这本书告诉读者的不仅仅是职场的残酷的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全面介绍了HR这一带着陌生感的身份,也让读者全面的了解到HR的责任和义务,以及HR在企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所谓HR就是人力资源经理,全面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HR的火爆职场也从侧面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板块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也打造着企业的用人核心。企业的管理,更多的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囊括了企业人员所有事物、流程等各类事项的管理,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越完善,对于企业的发展就越有利。但事实往往并不能随人愿,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与漏洞,下面就以人力资源六大板块为蓝本具体阐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生事物的冲击,世

贸组织的成功加入更是让中国的企业走入了国际化,为了配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企业管理业逐步走入正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优势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一)认识误区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

很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清,还停留在旧有的观念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仅仅误认为是劳资、人事等部分模块的管理,以偏概全的片面认识导致人力资源无法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只能是具体事务上的问题,而无法真正的进行系统的管理,无法发挥体系效应。例如在众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是在从事工资发放、考勤记录、缴纳保险等基础业务,甚至于需要兼职人力资源业务范围外的其他不相关工作,使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了一个后勤部门,失去了人力资源的真正意义。人力资源其他模块的缺失也会引起企业内部管理的冲突性混乱,致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损失。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缺乏人力资源规划,这也在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解读还不够明确,尤其是对人力资源规划不了解,认为人力资源规划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种理解是十分错误的,需要企业进一步的加深认识。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篇部分,就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人力资源规划是直接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就会让企业失去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持与源动力,导致企业遭遇“发展瓶颈”,惨遭用工危机、培训危机等。同时也阻碍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发展,不利于员工能力的发挥及提升,进一步加快人员流失,致使企业面临灾难性打击。

(二)培训开发不健全导致整体素质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形态也以同等的速度进行着变革,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转变意味着在当今新形势下,人们的关注点更多的转移到了精神层次上,不再满足于温饱而是更注重是意义,就业工作也同样如此。面对大多数都不曾为温饱发愁过的80后就业者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今天,在个人的职业规划中,稳定、福利、薪资等待遇都只是就业的一项选择,而不是选择就业唯一标准。现在的求职者更看重的是发展、是锻炼。如果企业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培训计划,将直接导致求

职者对企业失去信心,这样与个人职业规划相违背的企业也必定不是求职者的最终选择,即便有人入职,最终也逃脱不了人才流失的结局。并且缺少培训开发力度也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能力的提升,企业中素质偏低的员工比重增多,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最终利益。

除了企业人力资源自身的管理弱势导致培训开发不健全之外,企业本身的认识不清也影响着培训开发的力度。很多企业可以加大招聘、薪酬、绩效等力度,却往往主管忽视培训开发,认为培训开发是一项投入远远大于回收的工作,并且更多的企业认为培训员工是一种资源浪费,是一种给予员工跳槽机会的行为,因此大多数企业并不认同培训开发管理。这就会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最终导致员工价值在企业中得不到实现而离职,造成人员流失。特别是无法满足大中专学生毕业生对于培训开发的渴望,使人才流失严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缺少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

目前在不少企业中都存在激励制度薄弱现象,很多激励制度过于简单化,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于人员的要求,也无法真正意义上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企业往往过于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缺少人性化的激励制度与管理,片面的将激励制度定义为高工资,认为高工资就是留住人才的砝码,忽视了激励制度中的积极成分,让激励制度成为尴尬的存在,员工也因为这些制度的随意性与人为性而对企业失去信心或心生抱怨,失去工作激情,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二、解决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高度

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需要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想匹配,只有合理的规划才能创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首先就要走出认识误区,明确人力资源的整体性,更要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其他模块的基础,具有引导作用。其次就是要有专人负责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将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能够提出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保证企业用人需求及企业人才的培养,只有人才实现持续发展才能够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素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新型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必须配备有高素质人才负责此项

工作,只有在专业管理者的组织运营下,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有序进行,人力资源各模块的具体工作才能够得到完善。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素质,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得到完善,使培训开发、激励制度等薄弱环节得到系统提升,保证企业人才的合理配置与开发,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结语:

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的进一步调控,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直面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方位的寻找解决的办法,是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让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机制,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各企业也要与时俱进的将企业管理侧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相信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必定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人力成本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淑梅.浅析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0,(24).[2]李彦君.论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华章,2010,(14).[3]于丽娜.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1,(4).[4]陈琛.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

2.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二

1 网络监督的现实意义

1.1 网络监督基本可实现全民参与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政治监督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监督,能够行使监督权力的人数非常有限,这导致很多地方监督不到位,监督的力度非常薄弱。而网络监督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开放,它的这一特点使得每个会使用网络的公民都能成为潜在的信息发布者和监督者。而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数以亿计,这么多的网民如果都来进行网络监督,力量是难以想象得强大,监督起来的力度也是非常之强的。那么多双眼睛,只要不法的事情暴露出来,总是会有人发现并进行曝光的。这样全民参与的监督、无可比拟的监督力度是传统政治监督所无法达到的。再者,网络监督门槛很低,只要会使用网络,会发布信息,那么就能实行监督,这使得参与监督的人“从过去的媒体主导、精英霸权到网络上的全民参与”[1],从中可以看出参与监督的人实行了转换——由以前的少数人参与监督变成了现在的普通公民也能参与监督。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样全民的参与,不怕监督不到位了。

1.2 网络监督极大地扩大了监督的范围

中国传统的政治监督一般是自上而下的监督,要是下级对上级进行检举揭发,则很容易受到上级的打压报复,这就导致了上级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而下级没办法对其监督,最终导致上下级一起同流合污。而且这种有限的监督往往具有地域的局限性,监督的人具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中国幅员如此辽阔,要想事事监督到,凭借这有限的几个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网络监督恰恰就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网络监督可以全民参与。让大多数的人去参与监督,扩大监督的范围,这是任何其他权力都比不上的。

1.3 网络监督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

最近几年来,从重庆的雷政富,到黑龙江的孙德江、再到广东的房叔、20亿村官等这一系列的腐败官员和腐败事件,都是以网络形式曝光出来的,虽然不是每一件事件都完美地解决了,但这已足以证明网络监督对于政府的廉政建设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网络就像一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对政府和官员起到监督的作用。就如有篇文章上写的“在互联网时代,一切政府行为和腐败现象都可能暴露在网民面前并诉诸公众,可谓天网恢恢,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想象的,也是任何其他权力监督形式都不可比拟的”。[2]

2 网络监督本身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网络监督有着它积极的方面,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也有自己的弊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革的同时,自身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

2.1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值得推敲

“开展网络监督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真实无误的传播”[3],但是由于网络监督门槛很低,只要会使用网络,就可以进行监督。这导致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信息的源头,使得信息源很难得到编辑控制与审核考证,这意味着很难去辨别这些上传的信息是真实还是虚假。比如有段时间网上疯传某某地方在某某时间将会发生几级的强烈大地震,导致很多不明所以的人担惊受怕,甚至都在外露营,致使社会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也许发布这些信息的人只是为了好玩,抑或只是为了赚点击量,但这样虚假的信息确实给公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还有些网民可能对社会存在着不满,打着反腐的旗号,故意歪曲事实,恶意诽谤,煽动社会中的不满情绪,造成社会的动荡,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这样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碰到过,也对此觉得很反感,但这就是事实,是一个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网络监督者素质稂莠不齐,有时缺乏理性,可能会导致网络暴力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发布)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这么多民众,他们的素质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以微博为例,中国微博用户整体上呈现学历低、年龄低、收入低等特征”。[4]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个人认知水平有限,“更容易被诱导、被煽动、被误导、言行激动、不负责任,肆意在网络中宣泄个人情绪”。[5]可能在看到某一信息之后,想到自己之前也遭遇到类似的事情,这就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于是就在网络上谩骂来泄愤。这就导致网络成了一个泄私愤、谩骂的场所,偏离了网络监督本来的意义。就像有文章说过“网络监督虽然是好事,但这种监督权若行使不当,或是偏离了客观、公正和法律规范,也可能因滥用而走偏”。[6]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样一则消息:北京白领姜岩因第三者的介入而跳楼自杀。这消息在网上发出后,引来了网友的谩骂和不忿。于是网友进行人肉搜索,找到了姜岩的老公和那个小三。他们的所有信息都被公布在了网上,在网络上对他们进行群体围攻,更有激愤的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围追堵截,这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受到严重的损害。他们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但网友们的行为却是对网络道德和伦理准则的破坏,这不利于互联网的发展。由于网络监督很容易就会转化成网络暴力,因此网友们要理性地去看待和处理这些信息,避免网络暴力的出现。

2.3 网络监督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

目前,可以说“我国的网络媒体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承担着很强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实体要实现盈利”。[7]在现阶段,我国的网络监督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的制度规范都还不全面。一些有心的网络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专门钻法律的漏洞,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这就是那些虚假的网络信息、网络暴力的又一个来源。美国扒粪运动的代表林肯·斯蒂芬斯曾经这样说过报纸“一份报纸真的犹如一位女性和政客,当她年轻、诚实、充满理想的时候,她迷人、可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影响的人们看到这一点,看到她的用处,就试图占有她。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获得并保有她,进而利用她,滥用她,最后毁灭了她。”[8]现阶段我国的网络监督就像林肯口中所说的报纸一样,它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它承载着大众对它的期望。相信大众都不会愿意让网络监督的结局和当初的报纸一样,被有心人士利用,辜负大众对它的期望。

3 增强网络监督效果的途径

3.1 政府应该尽早完善法律制度,让网络监督规范化

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法律的制约,那么社会的公民就会为所欲为,这个社会就会乱了套;同样,如果网络监督没有了法律的制约,那么网络中的网民也会为所欲为,就像现在的网络一样。虽然有法律,但是法律不全面,没有形成很好的约束力,导致网络信息不真实,出现网络暴力,甚至被有心人士利用。如果继续放任下去,网络监督只会形同虚设,甚至成为犯罪的温床。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出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如果网络监督不能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运行,它终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更新这样的法律制度,确保公众在有一个自由言论的空间的前提下,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确保所有的网络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网络监督向制度化、正规化、良性化发展。

3.2 政府要想办法增强网民的道德素质,倡导他们理性上网

网络监督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而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网民自己去维护,因而要大力普及公民的网上道德教育。网络的世界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也同样需要。网络上的公民应该自觉地去遵守,不在网络上肆意谩骂,不故意传播虚假的信息,自觉规范网络语言,让我们的网络世界文明一点。同时,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网民,正确引导他们,在遇到感同身受或者气愤的信息时应如何保持理性,如何去正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群起而骂之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其进行暴力。网民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不随大流起哄,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积极维护网络的和谐。

3.3 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其门户网站,实时与网民互动,及时调查并澄清网络上出现的可能引起不良社会反响的虚假信息

很多时候网民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有时无法正确地判断出那些重大的事件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来出面,需要他们去查清楚事情的真相,给网民一个最真实的事实真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有权利去操纵那些信息。有时将信息的事实给捂住,半遮半掩的,更容易引起网民的猜测和怀疑,更甚者会失去政府在公众面前的公信力。抑或事情发生了,政府根本就不公开,不告知民众,突然哪天东窗事发,再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其实政府所要做的仅仅是“采取以信息公开和舆情疏通为主的方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9]就像汶川地震,政府处理的是非常好的。政府将所有的事实全部展现在公众面前,通过各大媒体网络实时报道,让公众媒体网络了解所有的事实真相,了解政府救援的进度,他们会自发地去配合政府,信任政府,与政府共同去完成抗震救灾的工作。公众并不是不可理喻的,只要政府公正,值得信赖,给予双方实时的沟通,事情总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4 结论

虽然网络监督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它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它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只要政府规范网络的有关法律,给予网民正确的引导,相信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监督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监督社会,从而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网络监督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使网络监督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文章从网络监督的现实意义入手,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新媒体形势下网络监督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完善网络监督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监督,现实意义,新媒体,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张淑华.批评监督的网络之变[J].青年记者,2008(7).

[2]胡伟.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N].文汇报,2009-08-22.

[3]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及路径选择[J].新视野,2010(1).

[4]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5.

[5]黄威威.网络监督权力腐败的规范性思考[J].理论探讨,2015(2).

[6]李甘林.公众参与网络监督须防“自伤三千”[J].青年记者,2011(4).

[7]梅煜.我国网络监督的现状以及完善路径[J].人民论坛,2013(14).

[8]Lincoln Steffens耙粪者自述[M].朱晓,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3.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新形势;监督;干部;问题及对策

一、新形势下干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领导人员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首先,有些企业领导人员对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对干部进行监督。有些企业领导并没有负起对干部监督管理的责任,存在重视提拔、轻视培养,重视运用,轻视监督的问题,有些企业领导班子不注重发扬民主,个别领导同志 “一言堂”决策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十分常见,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第二,不敢监督。领导干部掌握着大量实权,有些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反映出来,出现反映同级伤和气、反映上级丢工作、反映下级失选票的思想负担,为腐败积累了土壤。第三,不受监督。有些领导人员很容易染上特权思想,在工作过程中将上级监督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将下级监督认为是要扳倒自己。第四,不信监督。一些企业中普遍存在监督误区,认为反映问题的人往往是想实现其个人目的,是一种削弱对方威信,提升自己职位的手段。

2.员工群众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参与不多

首先,大部分国人都存在强烈的明哲保身思想,在工作过程中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就尽量不参与监督,不愿得罪自己的领导或同事。第二,存在畏惧情绪。领导干部是企业中人事、资金、审批权力的掌握者,群众在监督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枪打出头鸟”的畏惧情绪,害怕在举报之后领导干部的报复,担心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第三,群众监督态度不佳。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员工存在明面上不对上级反映,私地里胡言乱语,甚至散布谣言的现象,监督态度不佳。

3.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覆盖不全

如今企业的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很多干部经常参加跨界性活动,出差、区域性会议等活动较为丰富,大大增加了干部工作的流动性,使得干部监督工作极易出现盲点,很难实现监督工作的全覆盖。其次,如今的沟通交流手段主要是电话、电子邮件等,改变了过去工作面对面交流的状况,虽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为干部监督造成了困难,通过文字符号及语音信息,很难真正察觉干部真正在做什么,监督手段不够。最后,如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在通讯、交通网络日益发达的状况之下,干部很容易组建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其他人很难介入,官官相护、拉帮结派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督难以落实。

4.干部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有些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存在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等问题,执行制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相关责任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有些干部监督偏重表面信息,无法结合其他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管理系统不闭合。以干部事项报告为例,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干部说什么就是什么、干部填什么就是什么的问题,多数干部会自觉实事求是的填写,但也存在不少利欲熏心的干部不据实填报报告的现象,如工资外收入、投资、房产情况填报不全不实等情况。

5.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宣传不够

企业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境地,那就是工作秩序良好,工作态度严谨,但不注重组织内部宣传及社会宣传,信息公开力度不够,不能对领导干部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引以为戒的作用。有些企业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接触机会不多,群众很难真正了解干部的工作内容,对干部管理监督的认知不足,难以实现主动监督、积极监督。在提到对领导干部监督这一问题时,员工群众往往认为这样的行为实际是与领导干部过不去,或者片面将发现廉政作风问题作为监督的全部,对监督范围理解较为狭隘。此外,企业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对干部的监督是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和上级单位的工作,在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群众监督。

二、新形势下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建设闭环可控的监管体系

首先,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各项监督制度,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位,在工作中既要重视干部选拔任用,也要重视干部监督管理,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广泛的干部监管氛围,避免不正之风的滋生。第二,要重点强化干部管理及一把手监督。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将监督工作范围扩大化,不能仅仅在干部考察时才进行干部监督,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大力发扬民主作风,提高干部工作信息透明度,减少违规现象的发生。第三,要实现举报必查。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企业应该真正重视起来,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该处理的就处理,该批评的就批评,保护群众及同级监督的积极性。第四,要严查打击报复。要实现举报人信息的严格保密,对于干部打击报复行为,企业要严厉采取措施,不能让监督力量受到损害,避免由于处理不力引起的不正之风。第五,要严查恶意举报,保障监督的公正性及严肃性。第六,应该鼓励群众参与,积极奖励举报属实的群众。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监督参与水平

首先,企业应该广泛宣传干部监督管理的具体职能。干部监督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过程的监督;二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近年来,企业的干部监督又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因此,在监督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专项监督意识。第二,要加强干部与内部员工及群众的社会接触,避免由于认知不全导致的监督不力。第三,要强化媒体宣传,对于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监督信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从而提升群众对干部监管职能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3.强化日常监管,不断创新拓展监督渠道

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干部监督平台的建设,通过邮箱、电话等方式畅通干部监管渠道。第二,要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干部权力往往让群众监督积极性受到削弱,因此,拓展监督渠道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注重权力制衡的设置,实际工作中应该着重优化岗位设置,加强内控管理,实现平级、上下级监督力度的提升。第三,做好举报受理核查。企业应该规范核查受理流程,加强对干部日常性的管理监督,强化干部讲规矩意识,针对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庸懒散奢,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告诫提醒、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组织调整或党纪政纪处理。第四,充分利用巡视、审计、抽查核实、网上舆论等监督途径,及时获得干部监督的必要信息,在获得线索后,应该实现每件必查、查实必处,实现监督全覆盖、问题全处理。

4.加强分析研判, 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度

制度是规范干部行为的核心和抓手,在提高干部监督管理力度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重视制度建设。首先,要实现制度的闭环建设,既要重视表面信息,也要重视对其他证据的分析,从而真正了解干部问题,避免问题遗漏。第二,要实现制度量化。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语言文字模糊、量化范围过大的问题,避免干部钻漏洞,真正实现制度管理。第三,要规范监管工作,在制度建设中明确监督及问题处理流程,避免不规范处理。

5.严肃组织纪律,狠抓督促干部监督落实到位

目前企业对于干部监督问题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要真正实现从严监督管理干部,企业必须强化制度的落实。首先,要严格执行干部选拔监督制度,认真执行干部考察程序等环节,避免干部配备的随意性,严格杜绝不正常的破格提升,保护干部选拔公正氛围。第二,要实现各类处理的区分,如批评教育、绩效奖惩、停职免职、纪律处分等,实现各类处理工作的严格记录,让干部监督有据可查,使群众及新老干部感受监督的实际效果。此外,在监督工作落实过程中,应该避免权力、人情关系这两大因素对制度落实造成的干扰,及时消灭违规腐败苗头。

参考文献:

[1]韩强. 新形势下从严管理干部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

[2]苟立伟.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3]杨程程,郝峰. 对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办公室业务,2012,05:44-45.

4.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四

企业政工工作能保证企业内部思想战线的统一,而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企业改革日程也逐渐提前,在新的形势之下,我国对于政工队伍应当如何发展,如何才能进一步的确定文化建设对其进行进一步进行剖析。加强文化建设就是对企业内部思想进行整顿,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动力发展,保证企业活力。政工队伍建设是需要强大的政治作为后盾,从而才能扩大动力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之下,需要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队伍来加入工作当中。对此笔者针对政工队伍建设问题进行论述分析,并且对于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者以及实施者是政工干部队伍,这个队伍在新的形势之下需要做的是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以及行为观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在如今的形式之下已经面临着巨大挑战,不得不进行改变,在整个改变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其核心,如果想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企业能够健康顺利地进行发展,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强化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凝聚力,才能真正地做好企业发展。

一、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目前阶段,企业的领导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投放在经济效益问题等方面,尤其是在目前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我国的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就需要将经济利益靠后,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多地去注重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有一部分的企业以及领导者对于政治工作的认为。甚至说是可有可无,仅仅是将政治工作作为形式化主义,除此之外,在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其员工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都会对企业也政治工作进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让企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统一,才能真正地推动企业发展。

(二)企业政工人员组成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组成结构能保证政工团队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结构方面主要是年龄能力以及知识等方面的结构,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政工工作人员不仅是素质,或是在知识水平等相关能力上都有较大的偏差,如果对其进行重组,那么可能会让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而这一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必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让知识更新速度逐渐加快。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这种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其能力,观念以及知识水平等方面都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而知识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工作选择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让政工工作产生了诸多困难,而政工工作的业绩也不能在企业效益上直接进行反应。

(三)政工人员积极性不高

政工工作人员现状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差积极性不高等几个方面,根据目前这个文化,多元经济正值都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阶段,如果企业内部政工人员不能有足够的意识以及足够的创新能力,那么可能导致企业发展出现问题,因此对于政工人员来讲,需要逐渐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收益进一步提高。

(四)企业对政工人员培训程度不够

有诸多企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众多经验,但是也让自己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一个固定相的发展方向,因此很难造成创新以及突破,尤其是部分政工工作人员的学历以及职位大部分都高于自身的领导,因此,在思想方面产生了偏差而导致这种程度的原因。大约有两点,首先就是对政工人员素质的培训问题,忽略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教育,從而导致在专业素养上很难提升,另外就是在培训内容方面,培训内容方面过于单一,造成了没有让培训内容实时更新,缺少了连贯性。这样都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二、强化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现在的形势是一个新的形势需要联系党和群众,而这一方面的关键就是在目前的形势之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具备政工工作能力且带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相关工作人员,同时该类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思想水平,明白熟知政工队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企业的政工建设,首先需要将内部的管理体系以及相关制度做好,将其完善,能准确地满足思想政治工作需求,尤其是按照目前改革方向来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一个优秀的政工团队需要具备勇于探索的能力,在整个企业环境当中,需要对一些问题能快速反应有效的展开工作。对于目前政工工作,应当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将职工的思想以及发展观念,理念等方面达到一个统一性,健全整个工作队伍,在新的形势下让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

另外,如果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风气,在这种提下,才能形成一个具备团结以及工作能力的生产队伍,只有将所有人的思想汇集到一起,才能真正地让企业变得强大。同时还需要注意薪资待遇以及心理辅导问题,在政治方面需要制定专门人员,具备亲和力以及业务能力的政工人员在周边工作,政工队伍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芳香酮,同时也是发展需要。

三、新时期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工建设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国企业如果想要紧紧跟住时代步伐就需要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不仅仅是形式上,还有内容上的创新,并且还需要积极与科学技术配合,让政工工作形式能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需要做到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重叠,在重叠的过程中还需要领导给予员工一定的关心以及肯定,让员工有信心做好政工工作,逐渐提高政工工作自身的娱乐氛围。

(二)制度上的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以及基础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企业制度,逐渐来提高企业内部政治工作教育之教育质量,在新形势的环境之下,需要强化队伍建设,逐渐完善相关制度的制定以及创新,并且要逐渐提高政工人员工作素质,让企业规章制度能与人员素质互相结合,在新的形势之下,需要牢牢把握住政工队伍建设发展方向,并且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制度当中。

(三)科学指导

企业队伍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需要做的就是有一个科学理念作为指导,促进整个队伍发展前进,并且在整个政工队伍当中还需要以科学为主导,如此,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当中稳步前进。并且企业在发展当中还需要有崭新的思维以及想法,让政工队伍逐渐强大,做好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员解决相关问题。

(四)完善机制建设、强化企业政工队伍

政工队伍如果想要建设,就需要具备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正常来讲,在岗位责任制方面是一定要实行的,需要明确的规划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能,尤其是目前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并且需要运用这种手段来提高企业政工工作能力。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中,工作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是在职位上进行提拔,使其形成带头作用来进一步地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也能为日后的工作开展形成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目前的政工人员管理制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定要对其进行完善,才能逐渐强化对政工队伍的管理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政工人事制度,通过公开选拔或是竞争等相关活动来选取优秀的政工工作人员,将整个政工队伍打造成一个高素质高质量的队伍。根据目前的政工工作重大事项等方面来看,需要符合报告制度,尤为需要关注的是,政工工作者,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做的事做到及时批评,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提醒,这样才能让政工工作人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逐渐推动企业的有序发展。

(五)经验交流

政工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有一定的重要性,经常进行工作交流以及理论交流,可以加强知识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能提高政工工作者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工作能力,能有效地强化自身思想政治工作,利用经验交流,才能真正地树立工作典型,研究出合理,科学的工作方法。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取长补短,让整个政工工作能力逐渐提高,理论方面研究政工工作的特征以及工作规律来探索有效的方式,逐渐提高工作积极性时代性以及时效性。

(六)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在政工工作当中

想要铲除腐败的根本,就需要建立一定的反腐工作以及廉政建设工作,通过实践证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工作的事实能清除这些腐败土壤。而这主要体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的廉政思想建设,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政工工作人员在理论上进行武装,需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腐败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规范,保证企业内部的廉洁从政,彻底落实党以及中央下发的相关政策,才能让企业在市场当中以及社会当中长久立足。

(七)企业政工人员教育方式的创新

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能提高职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对于教育方式一定要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员工,让员工在一个合理的学习氛围之内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潜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激发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热情,从而让企业能进一步的完善政工队伍。

(八)重视队伍素质以及树立学习观念

首先就是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让其能逐渐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能从实践当中以及书本儿当中汲取相关知识,同时进行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队伍的业务能力,在其中需要加入一些创新的思想以及创新理念,这样也有利于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工干部需要有一个发展方向,能服从政工工作的主要中心思想,扎实肯干,保证组织决策的严肃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政工队伍的学习观念,让员工能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使学习观念更加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在如今的形势下,政工人员基于时代变化的考虑,需要学习思考學习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从而让员工自身能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逐渐完善自我完善自身为思想政治工作贡献自身的力量。

四、结语

5.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五

中共望树镇委员会

群众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如何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是农村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大课题。

一、目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对目前的乡镇政府发挥的主要职能,比较集中的看法有以下五点:一是搞经济建设,二是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四是应急处置公共卫生和突发危机;五是上传下达和完全上级其他任务。然而,各级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社会管理、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是很不满意的,认为在这些方面乡镇政府并没有下功夫去做。农民对乡镇政府的期盼主要体现为:一盼乡镇政府“多服务少强迫"。目前农民最缺的是市场信息、种养技术和外出务工的技能,他们期盼乡镇政府能够在这些方面多提供公共服务,多提供培训机会。二盼乡镇政府“多给予少索取”。农民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缺资金。饮水难、修路难、基础设施建设难;还有生病就医难、养老保障难;等等,其中有许多事凭农民自己的能力根本难以解决,他们期盼乡镇和上级政府切实关心农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方面多 1 给予、多投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二、当前农村的新特点

如何认识当前农村工作的新特点,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转型时期的特点,二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时期的特点。首先,要认清转型时期的特点,我国正处于历史性的大转型时期,在大的转型背景下,“三农”工作也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时刻,其特点是: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村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转型;农民由单一身份向多种身份(市民、新型农民、亦工亦农)并存转型。

转型时期决定我们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的不确定性。转型时期我们的社会形态、法律制度、政策措施都不稳定,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也在变化,带来了我们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于是大家感到两难,即“不做”也难,“做”也难。二是工作的兼顾性。指我们的工作需要“瞻前顾后”,它给我们的工作带了一个要求——“既要,又要”。为什么“既要,又要”?是因为传统中的好的、优秀的东西,需要继承和发扬,新面临的问题又要研究,因此需要瞻前顾后、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转型时期非常重要。三是工作的创新性。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这个时期需要我们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制定新措施,这个过程就是改革创新的过程。这三个特点是我们在思考农村工作中必须把握的三个特点。

三、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党组织工作层面产生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虽然直接面向广大群众,但其日常承接了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大量事务性工作,可支配的财力、时间、力量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群众不认识干部、干部不了解群众问题的产生;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一定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表现被动应付,上级党组织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不善于结合实际“自选动作”开展群众工作;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载体创新形式,即便是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开展“设岗定责”、党员承诺等活动,但大多是走形式、做样子,不仅没有取得一些实际的效果,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使基层队伍建设缺乏活力。

2、干部层面产生的问题。

一是个别领导干部群众观念差,“官本位”思想严重,二是部分干部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抓群众工作费神费力,不仅不容易出效果,而且处理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故而忽视了群众工作,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一般性事务性工作上;三是部分基层干部由于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服务态度上冷冰生硬,在领会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决策决议上往往出现偏差,从而引起基层群众积怨和不满;四是少数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欠缺,经验不足,对党相关政策知之甚少,尤其是一些年轻刚参加工作的干部,3 在面对复杂性群体事件时往往茫然失措,处理不当,不仅引起群众不满,也造成党组织工作的被动;

3、群众层面产生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存在思想上的误区,总认为矛盾问题的处理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甚至认为只有上级大部门、大领导才能保证自己实现更多的利益,故而层层上访,为得到相应较多的利益而片面寻求上级党组织解决问题的途径,引起了县乡党组织工作的被动;二是个别群众的自私心理。个别群众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背地里诋毁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工作,并利用群众的同情心理造谣中伤,怂恿串联或组织受利益趋动的群众,对党组织的工作进行干扰,以期引起高度重视。甚至个别群众为达到个人目的而制造的事端,给党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不信任。由于素质偏低和观念的狭隘,部分农民群众接受新知识、新科技速度十分缓慢,有些农民甚至对新事物、新技术存在排斥心理。四是一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如部分群众反映涉法涉诉问题时不是寻求司法调解和法律手段解决,而是重重上访或将矛头指向政府,有事没事找领导,有理无理找政府。还有一些群众间发生纠纷,宁愿采用争吵斗殴的方式,也不愿使用法律武器,有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给基层党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

四、望树镇在群众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望树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群众工作大局观念,从全局 4 上精心谋划、周密运筹,竭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1、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新时期群众工作。

一是紧密结合当前群众工作特点,多次召班子成员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群众工作,让新时期群众工作成为核心任务和经常性工作;二是建立并落实乡镇领导干部联系行政村和工作制度,要求乡镇干部紧密结合“联乡驻村入户”活动,定期深入乡村了解群众、指导群众、帮扶群众、关注群众,在群众工作中挖掘总结群众智慧,推进党组织决策贴近民意、科学合理;三是推行集中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确保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

2、转变职能,营创群众工作大格局。

一是乡镇党委组建群众工作站,具体负责及时收集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职能。二是加强群众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对群众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增强机关干部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本领。

3、健全机制,搭建多种形式同群众对话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凡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和敏感事项,坚持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后再决策。二是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除要求乡镇领导每周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外,还结合干部驻村工作,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调查,真正实现由群众上访到干部下访的转变,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有 5 人受理、及时办理。三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要求各级党组织定期深入各自领域内排查矛盾,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到萌芽状态;

五.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胜任任何一种角色任务的先决前提。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任务繁杂、条件艰苦、待遇较差,更应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是创业的动力,有了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向认定的目标进取。责任感是对干部的起码要求,在其位就得谋其政,为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应克服和纠正两种倾向:一是临时观点。现在有些干部害怕农村工作、过不惯农村生活,千方百计想逃离避开,“镀金意识”明显,临时观点偏重。二是出个人风头。有些干部急于标新立异,标榜自己,上任后往往脱离实际,另搞一套,造成浪费。只有本着为当地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辖内的工作长远规划,前赴后继,而自己则甘当铺路石,将个人的升迁得失看得很轻,才能真正干出一番事业。要树立一种干不好工作就是失职的意识,不时反躬自问,自我鞭策。

2、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当前,农村中的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不少,使得一些乡镇干部应接不暇、分身无术。于是难免出现“西瓜、芝麻一把抓”的现象,6 干部疲于奔命,一旦阶段性、突击性工作告一段落,就不知道要干何工作了。一切工作围绕着各种阶段性任务团团转,分不清主抓的重点,虽然忙忙碌碌地奔波,但农村的旧貌改变甚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要害在于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搞不上去,想搞好其他工作难度就更大。在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同时,也搞好计生、教育、综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做到既完成好阶段性任务,又确保经济工作得以长久不懈地狠抓落实;既能抓住重点、突出中心工作,又能分清轻重缓急,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互不偏废。

3、要注重讲究工作方法

能否做好农民工作是衡量乡镇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有些乡镇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脱离群众,人为地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求格格不入,必须要果断纠正。深入联系广大农民,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疾苦,与农民交朋友,这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同时,要注重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一要改硬性命令为教育说服引导为主。乡镇干部不能动辄发号施令,应多做宣传解释,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向群众讲明道理,让群众对每一项工作从了解、理解、支持到自觉参与。二要改一哄而上为典型引路。所以对一些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发推广,要抓好典型,总结成功经验,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要 7 改指手划脚为强化服务。农民需要的是信息咨询、技术传授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四要改官方意志为民意决策。要善纳雅言,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每项决策前要做好充分的论证,顺应民意,切忌想当然,搞瞎指挥。

4、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

村干部是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抓不好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些乡镇干部忽视村级干部的作用,事无巨细,结果却困难重重,工作局面打不开。村干部土生土长,对村情了如指掌,这种非凡的身份是乡镇干部所无法替代的。因此,选好配强村一级班子,真正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乡镇干部要注重发现苗子、选好人才;要顺应村民的意愿,民主选出称职的村干部,并对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和村级自治的职能。对于那些较弱较差的村级班子要及时调整,对于那些不称职的村干部要及时调换。

5、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养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加强学习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不更新知识,反过来就会被知识更新掉,被时代所淘汰。年轻的干部刚步出校门不久,不学习就会荒废原有的知识,久了更会产生惰性。要充分地加以利用乡镇工作空余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品德修养,加强党性锻炼。要树立正 8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甘于奉献、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总之,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群众工作的成效,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在新时期下我们基层干部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6.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六

离休干部是人民的功臣,历史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同时离休干部是老年人群体中人数最少的群体,但却是影响最大的群体。离休干部工作是老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离休干部工作,不但是我们直接管理人员责任,也是各级相关职能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在社会进程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显现,这对离休人员的思想、生活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政策规定、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离休干部工作,使之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相适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与广大离休干部的要求相适应,是党赋予离休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责,离休工作人员责任重大,要经常关注、思考离休干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是离休干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基于此,现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离休干部工作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离休干部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

盾不断显现,加之离休干部队伍人员数量、年龄结构、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不断变化,显现出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主要是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问题,如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报销周期过长,有的离休干部因病情长期服用的药品在定点医院买不到,小伤小病看病不方便,定点医疗机构没有实质性的方便老干部就医的优先制度,住院难、看病难、转院难一直困扰着他们,老干部有意见。

(二)待遇方面的攀比。截止到2013年5月,我处离休人员77人,平均年龄85.6岁。这批离休干部都来自企业,在我管理服务一年多时间里,攀比心理在部分人员身上表现突出。他们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多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法不理解或不满意,还有的老同志对分享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成果有片面的理解。大到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小到单位福利待遇,他们觉得自己享受的待遇低于原国家机关的人,往往就会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平衡。

(三)队伍建设问题

离休干部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影响离休干部工作的关键因素。当前离休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状况与其担负的职能不相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年龄大、专业素质差、培训时间少如何解决?这是我们应予以关注的。

二、新形势下应注重做好的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离休干部工作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尽心尽责和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尤其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涉及离休干部切身利益相关政策的制订和政策规定的落实工作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著名论断对我们仍然适用,仍应成为我们工作的指南。

一是制订政策时,要坚持局部与全局的统一。既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又要充分考虑到广大离休人员的切身利益。

二是落实政策时,要坚持严格执行规定与讲求实际效果的统一。要学好用好政策规定,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具体问题。

三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老干部实际问题。如离休干部房屋拆迁问题、离休老干部看病难问题、心理上的不平衡问题、去世老干部后续问题等。都要尽最大限度给予他们方便。

(二)、尽心尽力,妥善做好老干部医保工作 一是做好医疗保障过渡、衔接工作。通知每一位离休干部,告诉他们新的就医方式,向离休干部宣传就医相关政策; 积极为离休干部办理《合肥市干部保健证》、《门诊专用处方笺》以及换证。

二是集中接收医药票据,及时办理报销手续。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票据接收、报销汇款等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需要手勤、心细、耐心。为此,一年多来,我们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能发生漏报、错报、误报现象,特别是针对有些政策不能给予报销的医药费,我们耐心地向老干部做解释。

三是细致周到,组织离休干部健康体检。

(三)搭建活动平台,延伸工作手臂

将老同志组织起来,按照不同兴趣爱好和要求为老同志搭建活动平台,为老同志提供学习、娱乐、健身、奉献的活动空间,是实现老同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是弥补离休干部工作人员不足的良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做好新形势下离休干部工作的重要方法。因此,要把适合老同志特点的各类活动平台搭建好、利用好,使之在我们的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离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利益的调整、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都会反映到老同志的思想中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离休干部整体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精神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关注时事政治,对党内的腐败和社会的不良现象存有不满情绪;关注生活待遇,产生攀比心理;重视老年保健,关心身体健康;注重生活质量,追求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等是新形势下离休人员思想状况的主要特点。如何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把离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活、做深、做细,是做好新时期

离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课题。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离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除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外,更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增强工作的时代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工作的实效性,注重在以下几方面用气力、下功夫。

一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要主动深入到老同志中间,倾听老同志的呼声,关心老同志的疾苦,做到了解情况全面,开展工作及时。尤其在做关乎老同志切身利益的决策和落实老同志的待遇时,要认真分析研究,理清工作难点,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做到未雨绸缪,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二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坚持面上宣传教育与做好个体思想政治工作并重。针对新时期老同志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十八大文件精神,定期向他们介绍国际、国内的形势,通报本单位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善于发现老同志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存有的疑虑,做到及时弄清情况,及时开展工作,及时解疑释惑。共性问题以组织集体学习教育为主;个性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的原则,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注重解决好老同志的实际困难,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的原则,应注重发挥离休人员群众社团组织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老同志在参加活动中,沟通交流,相互启发,疏通思想,共同受益。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服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老同志的思想状况,结合具体问题,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动之有情,晓之有理。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来提升服务、管理质量;用服务、管理质量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四是充分发挥离休人员党组织的作用。离休人员党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要充分发挥离休人员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科学设臵好党支部,选配好支部一班人,把组织建设好,把活动开展好。真正做到组织健全、设施完善、经费充足、活动经常、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五)着力加强基层离休干部工作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离休干部工作队伍,是新形势下做好离休干部工作的根本要求。笔者认为,离休干部工作队伍的建设应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和完善基层单位离休干部工作机构设臵、人员编配数额法规,使基层在抓组织落实时做

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加强离休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离休干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服务、管理对象文化层次高移化、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三是借鉴外单位经验,走出去,开拓思路。

四是提高待遇。为专职从事离休干部工作人员设臵专门政策,保障离休干部工作人员队伍的基本稳定。

7.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七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对学风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扩招扩建、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现象, 在上基建、上规模、增设备等方面抓得比较紧, 而对学风建设等方面抓得比较松。一些人简单地认为, 学风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堂纪律、学习成绩等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或者说到抓学风, 就习惯地认为是学生管理人员应该做的工作。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2.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态度不端正

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认为进入大学之后不必再像高中时那样努力学习, 缺乏人生的远景规划。部分学生自我要求不高, 自我控制力差, 课堂纪律差, 迟到、旷课现象比较严重, “混日子”的想法比较普遍。

3. 专业思想不稳定, 存在厌学情绪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 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 学习不安心, 成绩不理想, 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不少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兴趣和爱好, 大都迷恋游戏和上网, 严重影响了学习。

4. 教师教风问题

教师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是学风建设的主体。近年, 学生旷课现象愈加普遍, 厌学情绪蔓延, 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到课情况和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个别教师敬业精神不强, 教学投入不足, 讲课马虎草率甚至敷衍。由于部分教师“心”不在岗、“师”不到位, 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得到激发。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充分利用“两课”阵地, 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做好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重视学生学习的全程教育, 如邀请知名专家召开学术报告会、专业座谈会等方式, 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 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

2. 深化教学改革,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的满足是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因此, 学校应在不断改善整体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的前提下, 着重抓好专业、课程、师资、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 以名牌专业吸引学生, 以具备一流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优质课程教育学生, 以一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影响学生, 进而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深化教学改革, 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要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 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强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途径, 使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管理制度上, 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并通过开设选修课、开放实验室, 加强以文学、艺术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 加强师德建设, 规范教学, 以教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 要使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 教师是关键。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 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 建设优良的学风就必须注重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 教师要端正教学工作的态度, 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自觉地把培养优良学风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其次, “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严守教学规范, 以自身的行动为学生做好表率, 以良好、规范的教风带动学风的进步。最后,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到课堂、书本之外全方位育人。教师与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接触交流, 还应进行课堂之外的互动沟通, 教师“良师益友”的角色更有助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4. 抓考风, 促学风

考风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学风好坏的具体体现。要大力开展诚信教育, 努力营造“平时努力学习, 考前认真复习, 考时诚实应答”的良好学风和考风。要严格考风考纪, 加强考试管理, 加大监考力度, 杜绝考试违纪。要严把试卷命题质量关, 确保试题在内容涵盖、难易程度和题量上符合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要加大巡考力度, 建立校、系二级巡考机制, 加大对考试作弊的处理力度, 对违反考试纪律、考试作弊的学生要给予严肃处理。

5. 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骨干作用, 为建设优良的学风提供服务和保障

学风建设离不开学生工作队伍的引导、教育和管理。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因势利导,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从思想感情上为学生服务, 切实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定期深入课堂、宿舍, 教育学生遵守学习纪律和作息规定, 特别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督促和指导。要积极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 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生个体学风抓起, 建设优良的班级、宿舍等群体学风。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对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6.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校风和学风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是发挥师生主导作用, 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具体形式。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如职业规划大赛、学术讲座等, 并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吸引和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新知、投身社会, 从而推动学风建设。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 做到“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整治美化校园环境与提高师生文明素养相结合。在校园环境建设中, 从注重环境清洁、整治转变为注重校园的文化内涵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7. 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观念, 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开阔眼界, 从而使他们的理想更接近社会现实, 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通过就业教育和指导, 促进学生重视学习, 养成优良学风。应从学生入校开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 引导他们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 并围绕这个主题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 加强基础课学习, 提倡文理渗透, 这是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灵魂, 学风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风建设,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毛晓华.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J].中国市场, 2008, (5) .

[2]许彬, 杨荣萍.浅析高校学风建设对策[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7, (2) .

8.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4-0068-03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的有力支撑,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购机热情,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迅猛增加,农机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率大幅上升,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形势日益严峻。如何适应新形势,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保证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已成为昌图县农机监管部门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昌图县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昌图县是全国的农业大县,也是全省农机大县,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实施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兴起,全县农机化事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良好的效果。截至2015年末,全县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已达到29 187台,占铁岭市农机保有量的近二分之一,其中拖拉机26 987台、联合收割机2 200台,拥有各种配套农机具34 160台(套);农机总动力105万kW;综合农机化水平达81%。县委、县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在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同时,也把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到重要工作日程,相继组织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农机驾驶人专项整治,农机“清黑、扫非、治违”行动、“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全县农机大培训等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为全县的农机化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富庶、美丽的新昌图做出突出贡献。

2 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形势的需要,昌图县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相应地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大保有量与小监管的矛盾,造成管理的被动局面

据统计,2015年底昌图县拖拉机保有量29 187台,在农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23 156台,占保有量的79.3%;参加农机安全技术检验的7 100余台,占在籍数的31.0%;有驾驶证的5 280人,持证率仅为22.8%;多数镇(场)农机保有量超过千台,如古于树镇2 389台、三江口镇2 151台,付家镇1 958台,但这些镇(场)挂牌率仅为15%~20%,参检率只有2%~5%。“黑车非驾”普遍存在,这些车辆分布广、数量多、监管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农机安全监管部门虽然实施全方位监管,但由于执法力量薄弱,装备和基础设施不完备,制约了监管工作正常全方位开展。如农机监理所有办公用车只有1台,并且已使用14 a,农机检测车1台,已使用10 a。农机监理部门现有职工35人,老龄化严重,部分职工体弱多病,能够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只有十几个人。另外,昌图县大部分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设备陈旧、维修场地狭窄、修理工技术素质较低,农机监管部门缺少专业的技术检验人员和检测设备,农机维修质量无法保障,为农机安全作业埋下事故隐患。

2.2 覆盖面广与基层组织弱化的矛盾,造成网络断层的混乱局面

昌图县镇(场)机构改革后,基层农机站人、财、物全部归镇(场)政府统管,县农机主管部门只是业务指导,对镇(场)农机部门缺乏相应约束力。有的镇(场)农机监理员身兼数职,业务不娴熟,工作能力差,积极性不高。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使原来一直运行的县、镇(场)、村三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出现断层,工作衔接存在脱节现象。农机监管部门不得不面对方圆4 324 km2的广阔土地,面对量大、面广、作业分散的机械分布现状,采取窗口下延服务,分片下镇(场)逐户检验、宣传和管理。但“下村到户”实际工作中有时得不到当地镇(场)村组织和公安交通部门及农机户的有效配合,工作效率低下,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收效甚微。

2.3 农机户素质偏低与宣传培训形式单一的矛盾,造成两情不悦的心酸局面

宣传法规、教育群众是农机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农机监管部门虽然年年宣传、月月培训,但宣传形式略显单一,宣传手段相应匮乏,加之自身人力和财力的原因,仍有部分偏远镇(场)、村存在宣传死角和盲区,导致部分农机户安全生产法制意识淡薄,不了解农机执法,不认识农机监理,甚至不知道农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要办理牌照等基本知识,对农机监管工作不理解、不接受、不配合,即使发生事故也不向农机监管部门申报;有的机手认为拖拉机是自家的“牛车”,用不着管理,拒办牌照和驾驶证;有的机手认为现在国家都在惠农,农用机车应该取消收费;有的农机户在农机执法人员强制检查和检测的情况下,出现打骂农机执法人员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发生暴力和非暴力抗法事件5起,涉及农机引起的重大事故4 起,其中有3起因无牌无证违规停放发生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2010年发生暴力和非暴力抗法事件2起,农机重大事故2起,其中有1起无牌无证违规驾驶发生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2.4 常规性监管工作与季节性农机作业的矛盾,造成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路检田查是农机安全生产的常规性监管工作,但就目前全县情况来看,路检田查与日益剧增的农机数量不相适应。尽管每年都在加大力度进行路检田查和“清黑扫非”,但受执法手段与执法环境的制约,加之许多农机户存在着侥幸心理,逃避监管,不断形成“前清后黑”的局面,达不到预期执法效果。同时,农机监管执法又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春秋两季是农机车辆集中作业时期,也是农机监管、宣传和安全检验的黄金时期,期间无牌无证行驶、酒后驾驶和非法载人等问题突出。但春秋农业生产往往抢种抢收集中作业,很多农机作业车辆得不到及时参检,农机车辆得不到作业安全保障,农机驾驶人得不到应有教育培训,为常规性农机监管工作增加工作难度,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nlc202309090947

3 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把安全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紧、抓细、抓实。要成立县、镇(场)两级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农机、安监、公安和交通等部门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农机、安监、公安、技术监督、交通等部门全力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村级也要成立组织,县、镇(场)、村三级配备适当数量的专职农机安全员,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中,确实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并把各项管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划定到村组,专人负责。

3.2 进一步营造农机安全宣传氛围

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贵在宣传。要紧紧抓住农机购置补贴、跨区作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农机作业现场会、农机培训班等,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车、发放安全手册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形成一套宣传农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的长效机制。协调农业、人事等部门开展“阳光工程”等培训活动,拓宽教育培训渠道。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取得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农机监管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和机手熟悉农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做到懂法、守法、用法,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3.3 进一步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县委、县政府要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配合农机监管部门大力开展农机“清黑、扫非、治违”行动、“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整治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农机安全生产行动。结合春秋农机作业时机,重点加大对上路拖拉机的监管力度,要在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查处和打击无牌无证、违法载客、人货混装、“黑车非驾”、脱检脱审等违法行为,尤其是对暴力抗法人员要严惩不贷;启动农机安全事故现场处理紧急预案,完善农机安全事故对口处置程序,加大事故现场勘查设备投入;严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年度检验关及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审验关,做好外来车辆的安全状况监管,提高农机手遵守农机安全操作规程意识;在培养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自身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增配检测设备的同时,要加强对辖区内农机维修站点和维修人员维修资格的清查与培训,确保全县农机作业车辆安全运行。

3.4 进一步加大农机监管的建设力度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流农机监管队伍。农机监管部门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工作重心下沉、分片深入村屯服务方式,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和监理队伍规范化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敬业思想和业务素质。二是完善基层农机组织建设,增配基层农机工作人员,落实工资和工作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打造齐抓共管的农机基层服务平台。三是提升农机执法地位,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建议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将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经费、人员经费、牌证费、检验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为农机监管执法解决后顾之忧。

3.5 进一步落实农业机械实地免费安全技术检验制度

为切实减轻农机户的经济负担,充分调动农民养机购机的积极性,尽早实现农业机械免费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按照农业部《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的规定,将安全检验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活动正常开展,从而全面提高昌图县农机“三率”工作水平,不断推动农机化快速向前发展。

3.6 进一步做好“平安农机”示范建设

以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和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契机,以点带面,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平安农机”示范镇(场)、“平安农机”示范村、“平安农机”示范户和“平安农机”合作社,各镇(场)和各村要建立一个固定的农机安全宣传场所,保证必要的活动经费。通过“平安农机”示范建设,达到镇(场)带村组、村组带机户、合作社带农机大户、机户带家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推进昌图县“平安农机”建设步伐,为“平安昌图”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利江.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J].现代农机,2012(2):25-26.

[2] 侯学红.浅谈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山西农机,2011(4):23-25.

[3] 林芳.浅谈我国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机,2010(10):27-28.

[4] 李锋.当前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中国农机监理,2008(2):20-23.

[5] 张汉夫.农机安全监管惠农政策重在落实[J].现代农机,2012(2):24.

[6] 余志寨.浅论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生产[J].福建农机,2011(4):22-24.

上一篇:人力资源岗位面试技巧下一篇:建材销售顾问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