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2024-08-27

身体力行,营造良好工作环境(通用12篇)

1.身体力行,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篇一

为青年职工营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

总医院团委以入驻新大楼为契机,在青年职工中继续深入开展“五新”主题教育,用新大楼、新设备、新环境鼓励青年职工再显新干劲,再立新形象,再做新贡献,把入驻新大楼的喜悦之情化为服务患者的激情热情,在服务患者的同时展现总医院新的良好形象。号召团员青年为总医院“大医精诚 爱撒人间”迎新春文艺晚会建言献策,并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多个节目的编排,而且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认真观看文艺演出,感受总医院发展的辉煌成果。在新春来临之际,召开“激扬青春活力 绽放青春魅力”迎新春主题座谈会,倾听团员青年心声。为照顾过年值班或家远而不能回家青年职工情绪,院团委组织了“迎新春联谊会”,和大家一起贴福字、包饺子,提请过了一个欢乐年。结合上级团委工作安排和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准备并参与“我与冀中能源共成长”主题教育。认真做好每年的“为青年知识分子搭鹊桥、当红娘”活动,切实解决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激发青年职工建功企业的激情、动力和活力。同时,为陶冶广大职工情操、提高青年职工书法水平,院团委正积极筹划开设总医院书画社,目前已现雏形。(牛丽申)

2.身体力行,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篇二

关键词:学校人事工作,重要性,方法,育才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人事工作作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一环,是学校教育、科研、党政、后勤等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和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组织保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学校人事工作已成为各地学校和人事专干关注的课题。

一、学校人事工作的重要性

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在管理中人被称为“人力资源”,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无从谈起。学校人事工作,就是协助校领导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落实相关规定,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运用管理学知识使人力资源与规章制度优化配置,形成人与人相协调、人与事相衔接的理想状态,以实现一定目标的管理行为。

学校人事工作是维系学校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纽带,是架设在各部门之间的桥梁,是服务于全体教职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学校人事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①在宏观方面,加强学校人事工作,是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人事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此项工作做得好、做到位,才能使学校改革、教育改革等重要工作落到实处,得以顺利进行。②在微观方面,加强学校人事工作是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实践表明,做好学校人事工作,有利于学校领导管理,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工作开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人事专干,只有深刻认识到学校人事工作的重要意义,才会激发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正确处理各项工作和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创建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氛围、和谐校园环境。

二、做好学校人事工作的可行途径

学校人事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灵活性很强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更要注重服务的人性化与亲情化。学校人事工作要以教学改革为导向,以和谐校园为目标,通过以人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创建,配合校领导做好人员的发掘,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潜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1)坚持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互信和支持。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最高的管理宗旨。学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教育教学的承载体,教职员工的能力发挥得如何,关系到教学工作业绩的好坏,乃至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注重发挥人事管理部门的参与监督作用,有效发挥学校人事专干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坚持因人制宜,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满足每个教职工的合理需求,以此调动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人事干部要始终牢固树立“六心”服务意识,正确看待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实现由行政管理到人事服务的思想转换和角色转型。通过一个主动的问候,一个真诚的握手,在工作中和细节中体现对教师的尊重,激起教师心中的热情。这种人格的尊重会良性地转化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尊重与爱护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学校人事管理氛围。

(2)加强专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的体能、知识、技能、特长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具有周期性、可塑性、有限性。加强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是做好学校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随着知识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人事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常抓不懈,常搞常新。一是制订培训计划,二是建立推选机制,三是培养管理型人才。

(3)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激励,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法宝,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效方式。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大需求。应结合不同层级的需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激励手段,使其合理的需求都能得到相应满足。做好学校人事工作,必须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不断健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①建立科学的调配机制。②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③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学校人事管理应以目标考核为引导,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实行差别激励和动态管理,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营造人才创先争优、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④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精神激励是人事干部调动教职工自觉、主动、热情工作的有效方式。学校人事专干要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善于发现每个教职工长处和亮点,通过问候、谈心、表扬、培训、考核、晋级等激励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上进心和凝聚力。

(4)注重文化建设,构建文明校园。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园地。学校教职工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相对较高,这就决定了学校人事工作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使人力资源策略与组织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产生“叠加效应”。所谓的学校组织文化,即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综合体现。作为学校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必不可少,也是行之有效的人事工作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坚持制度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统一。学校管理制度在维持工作秩序、提高管理效率、调节人际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行学校制度管理时,应最大限度地放大全体教职工的共性目标,同时兼顾教职工的个性目标,增强他们对学校组织目标的认同感,自觉将个人目标融入学校目标,履职尽责,协调统一,以此实现各自的岗位目标。②坚持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日趋复杂,千头万绪,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目标化管理。然而,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目标的实现靠人,如果一味采取制度进行管理,难免教条化、程式化、机械化,导致学校管理的情感失调。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必须注重情感管理,在工作中理解人,在相处时尊重人,在生活中关心人,以情感弥补制度不足。③坚持制度约束与自我约束相协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制度约束强调用制度来约束人,用纪律来规范人,是一种“刚性”管理手段。但是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单位,教职工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受教程度和主体意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用制度来引导人,用纪律来教育人,用目标来激励人,实现以“事”为本的行政约束向以“人”为本的自我约束的转变,构建人格化自我约束管理机制。

3.身体力行,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篇三

[摘 要]推进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营造良好的群众工作环境。营造这一良好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努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群众工作;党内民主;作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2-0042-03

当前,推进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构建党的群众工作的良好的宏观环境,包括党建科学化水平、社会事业发展程度、民主政治建设状况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

一、进一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不断发展党内民主。要逐步推行和完善党务公开,不断拓宽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渠道。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党务公开为党员、群众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推动各级党组织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要不断完善地方党委换届选举程序,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要积极探索扩大干部工作中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在推荐提名环节,在完善以往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方式基础上增加二次会议推荐、民意调查等新方法,使提名过程更加民主;在组织考察环节,注意综合运用民主测评、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使群众公认原则得到有力贯彻;在选举环节,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比例,使代表选择权进一步落实。

(二)不断推进干部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在注重广泛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代表性、知情度和相关性,科学界定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

要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积极完善考察标准、优化考察办法、强化考察结果运用等重点难点问题,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要完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锻炼,增长才干,加大年轻干部跨地区、跨行业交流力度。

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大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不正之风的力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促检查制度;强化公开监督,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用人行为。

(三)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当前,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促进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党和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更多新生劳动力和困难群众就业。

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公平。要坚持把关心好、帮扶好困难群众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构建帮扶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要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着力改善和提高特殊群体的供养水平。要建立困难群众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增强致富本领。其一是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由“输血型”帮困向“造血型”帮扶转变。其二是帮助困难群众更新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其三是抓好困难群众的培训。依托各种培训机构对困难群众进行就业和创业培训。其四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群众就业创业。

建立健全关心困难群众保障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将关心困难群众工作作为考核各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关心困难群众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三、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一)不断增强人大依法履职能力。要发挥人大的监管职能,加强对“三重一大”的监督。改进计划预算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了切实搞好计划、预算监督,使其取得应有的效果,逐步由程序性审查向实质性审查过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监督与支持,促进项目质量效益提高。

要弘扬法治,有效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各地人大要加强执法检查,确保法律法规贯彻实施。要在依法治国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为中心,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目前,我国协商民主制度有多种载体和实现形式。新形势下,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要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三)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新型城乡自治组织。要把创新社会管理和新型城乡自治组织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要大力推进“四个民主”实践,推进城乡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广泛深入开展。

(四)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深化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职能转换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要深化政府绩效改革。深化我国政府行政绩效改革,首先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推行行政效率、效果、质量、成本、公平、责任等方面考核;其次要实行严格的政府绩效管理;第三要建立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的政府绩效管理监督体系。

要深化公共治理改革。首先要强化政府行政的公共服务责任;其次要努力发挥公民在公共治理中的主体性;第三要努力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第四要努力创新政府行政绩效考核标准方法;第五要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管理服务目标体系。

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和路径。要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目标。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包含着两个基本目标: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加快社会的自我发育,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扩大社会自我管理的范围。

要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目前,尤其需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

要大力促进社会自治,实现公民自我管理。以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为主体的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机制,是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和公民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扩大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空间,是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二)丰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要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要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要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

要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

(三)社会管理创新提出的新要求。要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必须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运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体现社会主义人文关怀。

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要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政府的职责和功能限定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合理边界。政府应加快从传统的“经济管理为主”向“社会管理为主”转变,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积极完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人们在政治、法律、机会、权利和分配上的平等地位,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平等地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社会管理创新要实现五大转变。第一,社会管理要从单一到全面。努力解决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气力推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社会管理要从管理到服务。中央强调“创新”社会管理,传递的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战略,需要实现从“管理管控”到“寓管理于服务”的转变。

第三,社会管理要从一元到多元。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可以适应多元的社会现实,可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四,社会管理要从控制到协商。我们不仅要抓住、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处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又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表达、化解矛盾和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

第五,社会管理要从简单到综合。社会管理创新,要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法律介入、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更多运用服务手段,保护各方的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8).

[2]陈家钢.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肖立辉.中国基层民主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江荣斌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副校长,常俊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辛建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副教授。

4.身体力行,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篇四

——2008年以来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综述之一

为了全面展示我省检察机关运用反贪办案职能,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的做法与成效,增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职务犯罪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良好社会环境,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出“甘肃检察机关反贪工作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查处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

2008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运用反贪职能,着眼于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积极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反贪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政法工作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求的具体体现。“办案服务发展”理念的培养和树立,全省检察机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2008年是我省“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省经济指数连续6个月梯级下滑。省委、省政府在竭力谋划和全力推进全省经济复苏的同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定信念,共度时艰,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经济尽快摆脱困境。当此之际,省检察院党组坚决响应省委号召,迅速调整工作部署,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反贪办案工作中,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为推动全省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省经济发展对国有企业有着较高的依存度。反贪工作服务经济发展,首先是保障企业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护和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转,成为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008年11月,省检察院组织人员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查办国有企业案件一要注重克服就案办案思想,坚持深挖余罪、扩大战果;二要注重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和改制,避免和减少企业波动;三要注重堵塞资金管理漏洞,加大追缴涉案资金的力度,全力挽回国有资产损失。“三个注重”成为日后各级检察机关查办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所遵循的工作原则,并使之在办案实践中逐步规范化。在办案中,检察机关对涉及企业高管、技术骨干的非重大举报线索,从维护企业正常运营的角度出发暂缓初查;对涉及企业改制、案件性质不清的问题,不轻易立案;对大型企业的主管人员、业务骨干慎用强制措施,不轻易查封企业帐目;在案件办理中,尤其注意加强与发案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既注重敦促行为人积极悔改,又切实加大追赃力度,尽力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保护市场正常交易和竞争秩序,先后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在市场经济中以权谋私 的腐败分子,有效整肃了商业投资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省检察院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强化大局意识,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全省检察机关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2008年当年查处的商业贿赂领域犯罪案件数比2007年上升了25.7%,其中查处五万元以上大案比例同比上升14.3%;县处级以上要案比例上升36.4%。全部案件侦结认定涉案金额964.46万元,是2007年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涉案金额的近两倍。在医疗卫生系统,瞄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问题,组织查办了12家医疗单位在医院基建和药品、医疗器材采购以及医疗审批等方面14起行受贿案件;挖出金融系统商业贿赂犯罪分子34人。此后的几年,全省检察机关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一年一个台阶:从2008到2011年,各级检察机关每年查处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数年均增长23.3 %。

2009年9月,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全省检察机关全力投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国家公共基础支出大幅增加、政府投资向西部倾斜的形势,省检察院组织调研组到省上相关部门了解、掌握全省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投资项目情况及政策措施、工作分工和资金投向、运作流程等情况,组织全省检察机关围绕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职务犯罪高发环节和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工作。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11年底,全省检察机关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职务犯罪276件322人,其中五万元以上大案213件,占到77.2%。几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工程建设领域先后查办了甘肃联合大学基建处原处长董会瑾受贿120万元案,甘肃省粮油购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谭宏伟受贿90万元等一批大案、要案,特别是2010年查处了肃北县原县长曼曼利用职务之便,独揽工程建设、矿山证照办理、矿产资源开发、矿山企业管理等权力,收受、索取贿赂近千万元的案件,并一举挖出该县国土、交通、水务、科技等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贪污贿赂犯罪,立案17件18人,其中正处级干部2人、副处级干部1人、正科级实职干部11人。这些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窝串案的查处,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对净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年来,全省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先后立案查处各类贪污贿赂案件780件,近千名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

5.加强环境创优营造良好氛围 篇五

近年来,唐家乡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区要求将唐家乡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大现场、大示范、大基地的目标要求。通过抓环境创优,按照“对上增强执行力,对下增强服务力”的要求,狠抓制度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压力大、干部人员少,多线做战的情况下,全体干部淡忘节假日,不休星期天,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加班加点,以超强的执行力按时、按量圆满完成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创造了上级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实现了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提高、乡村环境大改善、群众收入大增长的和谐可喜局面。乡党委、政府连续四年被区委评为“四好班子”。

一、加大宣传、强化认识不放松。环境创优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和群众关注。我们按照崔保华书记在全市“环境创优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环境创优再宣传、再发动、再讨论。克服干部松懈意识、打运动战意识。把环境创优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常抓不懈,引入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由专门的班子、专门的干部来抓环境创优建设,在全乡再次宣起环境创优的大热潮,将和谐唐家的理念植入每个干部心中。

二、抓制度建设、确保执行政令不走样。环境创优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是“改善民生、富民惠民”,前提就是要我们政令畅通、政府服务办事流程快捷、简便。我们以完善服务流程、增强强执行力和服务力为目标,建好便民服务中心,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代办制、公示制等24项制度,在干部中继续实行“5+2”“白+黑”工作制,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确保涉及群众服务事项不过夜,落实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在推动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中锤炼干部执行力,增强干部服务力。

三、抓正、反典型,解决突出问题不手软。我们重点围绕整治不思进取,办事拖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对群众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查处整治力度,对涉及的人和事坚决曝光、严肃处理,以铁的纪律建设铁的队伍,为唐家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

6.加大普法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篇六

加大普法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07-12-12 14:24:3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大普法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大普法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随着我国普法教育活动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而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的理念,更是对法律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较高的法律意识为基础。因此对法院而言,不仅是公正的司法机关,更应当成为法律的传播媒介。总结我院以往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的经验,深刻认识到,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建立良好的雨花法治环境,必须从提高法官自身水平和促进群众的法律意识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法官自身水平,努力实现司法公正作为一名司法者,在普法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

中,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工作目标,其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好法、用好法。

1、深刻认识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统一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国家“四五”普法规划精神,进一步认识法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做好司法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大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辖区内的民主法制建设,促使全区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加强培训力度,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法律工作者是普法队伍的先锋,必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具有比常人更专精的法律知识和高超的把握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学习和培训,规范学法、用法制度是关键。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官业务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既鼓励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又注重加强对干警的专业培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底有考核,先后组织干警参加本院和上级法院组织的证券法、票据法等法律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警的法律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审判监督体系。采取庭审考核、文书评比、卷宗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进行监督,还完善了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督察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以保证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3、用好法律武器,实现司法公正。作为司法者,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用好用足法律武器。如在刑事审判中,严格执行法律和刑事政策,坚决贯彻“严打”方针,坚持依法从重从快。做到严之有据、严之有理、严之适度,真正发挥震慑犯罪和教育人民的作用。在民事、行政审判中,既维护社会的稳定,更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认真审理好当地矛盾突出的民事、行政案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调

整利益关系,减少和防范犯罪的发生。通过“机场高速公路案”、“性权利保护案”、“解除收养关系案”等一批有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增强了群众以法维权的意识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较好的普法效果。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辖区内良好司法环境的形成与群众法律意识提高息息相关,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将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导、咨询和服务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是建立司法救助体系。努力做到审判工作既要保证弱势群体得到司法救助,也要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通过走访,掌握辖区内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失业人员和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等人的第一手资料,建立起司法救助体系,确保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在取得较好社会效果的同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使他们对法律、对司法者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网。我院在对辖区各基层组织调研的基础

上,建立起了法律服务联系网,31名庭室长以上领导干部分别与10个街道、40个村、20个居委会结成帮扶“对子”,与基层和群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对其提出的问题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同时,我们坚持上门走访联系点的制度,征求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上的指导,对居民之间的矛盾,协助社区进行调解。我们将通过审判工作,不断促进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良好局面。三是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我们结合有关节假日,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铁心桥农民物资交流会等,不定期地开展专题法律咨询活动。深入基层、街道、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咨询、院长接待、现场立案、接受投诉、发放宣传资料等,以面对面的形式给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宣传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三、关于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工作的建议自我国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来,逐步实现了从法律

知识启蒙教育到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跨越,从单一普法到全方位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跨越,提高了全民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普法工作已开展多年,难免会存在麻痹思想,工作上往往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推进“四五”普法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开辟创新之路。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树立起长期“作战”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四五”普法的实际工作中,要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既要汲取以往普法工作的先进经验

7.营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 篇七

一、精心导入, 操练有法

我们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它, 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检测我们对语言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将英语这一语言运用生活化会使我们把说英语当成一种习惯,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创设适当的语言情景能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学习英语, 教师的真情投入和精心设计的情景语境会感染学生, 从而使之正确运用和体会这一语言。

例如:这是一节4A Unit6 At the snack bar的语篇教学课, 围绕“点餐”展开, 相关句型有What would you like?及其回答I’d like a hamburger/a sandwich/a glass of milk/a cup of coffee/some noodles/…, please.Anything else?

(首先, 老师通过已学过的食物引出主题snack, 然后设计了Mr.Tiger’s dinner这一情景导入。)

Mr.Tiger:I’m hungry.I want to have dinner. (老师表演)

Boys&Girls:What would you like?

Mr.Tiger:I’d like you.Let me eat you.

Boys&Girls:Don’t eat us, Mr.Tiger!Would you like some noodles? (新授noodles)

Mr.Tiger:Yes.I’d like some noodles and you.Let me eat you.Boys&Girls:Don’t eat us.Would you like a sandwich? (新授sandwich)

Mr.Tiger:Yes.I’d like a sandwich and you.Let me eat you.

Boys&Girls:Don’t eat us, Mr.Tiger!What would you like?

Mr.Tiger:I’d like…

(面和三明治对老虎而言都不如孩子们对它的诱惑大, 老师巧妙地用一个天平非常简单的表达了老虎想要的晚餐是孩子们, 而孩子们当然不愿当老虎的晚餐, 所以得想法子满足老虎的食量, 由此引出下一环节。)

听录音并回答问题:What would the tiger like?

Anything else? (此为新授句型)

上述案例中老师设计了两个角色, 一个是高大凶猛的老虎, 另一个是弱小的孩子们, 孩子们为了求生想方设法询问老虎想吃什么并满足它。引人的话题、老师夸张的表演, 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氛围。通过以情传情,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 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轻松学习。

二、角色扮演, 调动参与

角色扮演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不同情景扮演具体角色进行对话或表演, 它给学生说和做的机会, 把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场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可使学生产生课堂主人的意识, 表演是调动参与的一种趣味形式, 学生在表演中不仅能强化认知, 而且情感能受到熏陶, 教学气氛也会活跃起来。这也是很多老师在语篇教学中作为操练口语表达能力和巩固的重点句型的方式。

上述第一个例子中在老师表演示范后, 学生也会乐于模仿老师进行角色扮演, 男生们都喜爱扮演高大凶猛的老虎, 而女生恰巧适合扮演弱小的角色, 他们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尽情地展现出来。

每个单元的Cartoon time都是个短小又有趣的故事, 学生对于这部分的角色扮演更感兴趣。每次教授这个部分我都会让学生认真听录音, 然后跟读模仿, 这通常需要跟读2遍后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接下来让学生的模仿跟动画同步, 学生跟随动画的播放边说边做动作。最后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让他们带上人物头套表演故事。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表演得更为积极和有效, 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自然融入所扮演的角色之中, 在“动”与“乐”中培养了他们创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适当补充, 贴近生活

全日制小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这样的内容尤为有效。

1B Unit2 How are you?主要教学内容是“问候”。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各种场景, 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运用How are you?及其三种答语I’m fine/well/good, thank you.而根据实际生活中人们会出现身体不太舒服的情况, 因此我在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句型的基础上渗透了Not so good.及Not bad, thank you.等答语, 让学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将语言生活化。

8.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 篇八

一、亲子阅读是儿童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亲子阅读的实质和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

亲子阅读的行动者是父母和孩子。父母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是主导者,掌握着阅读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控制着阅读的过程,负责调节孩子的阅读情绪。父母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阅读素养、耐心和毅力等直接决定亲子阅读的质量。

亲子阅读的主体关系是亲缘关系,这种关系只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辈之间不是直接的亲子关系,没有抚育、培养孙辈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职业道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再亲密,也不能取代亲子关系。父母在亲子阅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亲子阅读是父母应尽的家庭责任和义务。

亲子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家是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地方,能真正保证孩子心灵的宁静。亲子阅读具有私密性和家庭化,只有在家庭这个温馨的场所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亲子阅读的主要资源是儿童文学类图书。儿童文学包含了儿歌、童话、散文、生活故事和图画书等多种文体,也具备着一切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如趣味、审美性、教育性、启蒙性等。有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把儿童文学比作“艺术的妈妈语”“美德的种子”“母亲给孩子说的悄悄话”等等,足见儿童文学的适用性。其他的知识性读物,包括手工类、益智类和动漫类的图书也可以在亲子阅读中使用。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亲子阅读可以大体定义为:在家庭场景里,在亲情关系的牵引下,为了儿童的心智成长,父母进行的,以儿童文学阅读为主的教育实践。

二、亲子阅读,让书香滋养孩子一生

亲子阅读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育实践,却对孩子有着一生的影响,需要父母用心思考、积极投入。

第一,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人了解外部世界和感悟人生的最有效率的途径,父母应该重视亲子阅读的奠基性作用,领悟其“给孩子的精神打底子”的意义。父母给幼年、童年期的孩子读书,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对文字的亲近感。读得越多,孩子的知识越丰富;读得越多,孩子的理解力越强;读得越多,孩子的语言水平越高;读得越多,孩子对音韵节奏越敏感;读得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

第二,阅读是情感的基础。一些父母错误地认为亲子阅读主要是为了教孩子识字、学知识。其实,亲子阅读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还是接受情感熏陶和感染的过程。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者父母为孩子大声朗读,能拉近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能带来家庭的欢乐、亲情的温馨,更能让孩子满足好奇心、树立自信心。一个从小热爱读书、亲近书籍、爱好思考的孩子,会变得情感丰富,更有韧性和毅力。

第三,阅读是童年的快乐。蒙台梭利曾说过,成人后的幸福与儿童时代的生活紧密相关。就是告诉我们,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会让人一生快乐和幸福。父母给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阅读,其实也是一起做文字的游戏,是让孩子体验阅读之乐,这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幸福的种子,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开出快乐的花朵,并结出美德的果实。

三、营造亲子阅读环境的硬件和软件

为亲子阅读营造书香家庭,既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

如果孩子有单独的房间,房间里应该有儿童书架、书桌,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放上专门给他购买的图画书、童谣、儿歌、桥梁书、和童话和儿童小说。一来是向孩子表明,父母很希望你爱书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二来也是暗示孩子,要珍惜图书,爱护图书。没有条件给孩子单独准备房间的家庭,起码也要为孩子准备一个装书的箱子,哪怕就是一个纸箱,只要里面装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都会为孩子打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书香家庭的软件主要是指父母的阅读意识、阅读技能和文学素养。父母不阅读,就不会挑选好的童书,更谈不上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的阅读就是一句空话。前面已经强调过,早期亲子教育是做父母的责任,不能把这个责任推给祖辈,不能以“隔代教育”来取代“亲子教育”;也不能把早期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不能以学校教育来取代家庭教育;更不能把亲子阅读交给保姆,他们都无法替代父母饱含爱意的目光和深情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比如玩耍、散步或锻炼等活动,和孩子一起编小故事,回家后再做好记录和整理。要尽可能地让孩子体会到:读书不仅是学习,也是消遣、好玩。等到孩子对书籍如对玩具一样兴趣盎然,他便开始乐于与书为伴了。

四、亲子阅读的一些方法

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分享阅读乐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树立榜样,让孩子从小就看到父母的生活离不开好书。亲子阅读并不需要父母是文学专业出身,关键在于行动。如果父母一天到晚要孩子读书,自己却不读书,就缺乏说服力。

第二,预先教育。如果父母想在亲子阅读中成为合格的引领性角色,并充分满足孩子的期待,就得多阅读童书,学习一些阅读儿歌、童诗、童话和图画书的技巧,掌握孩子的心理。这样就知道如何选择好的图书或选择好的时机,就知道如何把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把儿歌朗诵得富有美感。

第三,长期坚持。无论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果父母仅凭一时兴趣而断断续续地参与亲子阅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很难养成,对故事乐趣的获得也就仅仅是一时的,不是长久期待并留恋的。

第四,重复阅读。一个童话故事,或一本童话书,或者一本图画书,并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一个好的童话故事,只要父母愿意费一点心,即使连讲十遍,孩子也会很喜欢。一首动听的儿歌,只要父母有耐心,即使天天朗诵,孩子也会爱听。这时候的童话故事和儿歌,是孩子体验和父母在一起的亲情的媒介。

第五,启发讨论。亲子阅读后,孩子很可能会迫不及待地问父母问题。这时,父母需要耐心倾听,并尽力做出有趣的回答,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第六,转述故事。给孩子读了简短的童话故事后,最好教孩子转述,这样有助于发展孩子连贯的讲故事的能力。前苏联幼儿研究专家通过研究认为,4岁的儿童几乎能够逐字逐句地背诵民间童话的全文。在儿童学会了转述童话后,可以让他转述情节简单的短小故事。现在国内不少作家创作了言简意赅的儿童故事,就是很好的材料。

第七,集体阅读。孩子们在一起读书,不算亲子阅读,但它可以对亲子阅读起到正面作用。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我和我的爱人经常带着女儿和小朋友一起读书,有时候是在我们家里,有时候是在学校的小花园里。我们也亲自参与一些社区里的读书活动,和其他一些爱好读书的父母一起交流亲子阅读心得,互相推荐好书,收获也很大。

今天,我们的孩子处在一个电子媒介时代,各种新媒体对儿童教育和亲子阅读的负面影响很大。如何抵消这些负面影响,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加良性,不但需要有好的书籍,好的教育,还需要父母切实做好亲子阅读,让孩子“最初的阅读”变得纯正,让孩子的情感和人格得到培育和提升。

9.优化执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篇九

“高效服务、高效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推动“高效服务、高效落实年”活动深入开展,庆云县安监局召开了专门会议,传达学习“高效服务、高效落实年”会议精神,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人员分工,落实责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成立组织机构:

县安监局成立了“高效服务、高效落实年”活动实施小组,副局长姚卫东任组长,韩锋、杨红东、孙翠为组员,专门负责“高效服务、高效落实年”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工作。

二、服务承诺:

经县安监局“高效服务、高效落实年”活动实施小组讨论研究,局领导批准同意,县安监局结合工作实际作出以下承诺:

(一)尽快帮助企业建档立制,完善相关安全生产准入手续。

(二)从大局出发,树立服务意识,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三)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对需上级部门办理的,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尽快办理。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较大隐患,如企业一时难以整改,积极帮助企业采取措施,避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如企业认识不到位,整改不积极,措施不得力,有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可能的,需依法关停或行政处罚的,报县领导批准后实行。

三、落实举措:

县安监局结合自身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落实“高效服务、高效落实年”活动,加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政府、部门、企业三个层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着重加强乡镇(街办、工业园区)、村居、社区的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车间、班组、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积极推行网格化安全管理。

(二)深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出台并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意见,规范基层基础建设的各项工作。积极争创“安全社区”、“安全标准化示范园区”先进单位。抓好安监执法队伍建设,根本性地解决好有人干事、有能力干事、有条件干事的问题。继续深化安监中队建设“345”制度,突破乡镇监管薄弱环节,继续推进乡镇政府安全监管职责落实。进一步明晰安监机构和执法队伍执法监

察责任,强化执法监察行为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企业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落实到位。加快推进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险试点和扩面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与责任保险良性互动机制。落实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并保证专款专用、足额使用。适应安全生产形势需要,配齐监管执法装备。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13号),严把安全审查(许可)关,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强化源头管理。建立“谁审查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的安全审查(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审批规程。

(三)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要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法定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百分之百,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扩大和延伸到部门机构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突破和推动非高危领域行业企业的安全培训。大力开展全员安全应知应会培训工作,促进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能力和一线职工的安全技术技能的提高。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设,培育一批具备先进安全文化的企业。严格执行培训和考试考核标准,分行业统一编制培训教材或读本,提高培训质量。

(四)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执法监察。扎实推进“打非、治违、抓责任”工作,按照“严、细、实”的工

作要求,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着重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安全管控,强化人防、技防安全措施落实。突出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落实企业隐患排查工作责任追究制,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建立“企业自查、行业内互查、中介机构跟踪检查、部门督查”的隐患排查治理网络体系,对技术力量差的企业,落实自聘专家查隐患的要求。建立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报告、销号制度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积极探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确保隐患及时查出和治理。坚持强势执法监察,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规范执法处罚程序,提高执法质量,坚决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现象,严格治理违章违规行为。

(五)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必须长抓不懈,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检查、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深入分析行业(领域)特点,制定符合行业(领域)规律的监管细则和规范。建立行业(领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考核通报制度、联合执法机制,促进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六)规范重要时期时段安全监管。根据各个时期的安全形势和特点,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集中行动。紧紧围绕“两节”和“两会”、高温高湿和汛期、国庆节和世界太阳能大会以及冬季四个重要时期时段,制定相关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实行有计划有规律的季节性、阶段性预警提示,监督指导企业有的放矢地做好安全监管。

(七)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安全生产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网络,推行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台帐,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执法监察等情况及时通报,检查企业安全投入、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开展等相关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监管效能。二是加快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三是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能力。以预案建设为抓手,强化演练工作,提高一线职工避险自救和逃生能力。四是探索建立监督警示机制。充分发挥举报投诉、考核奖惩、事故警示的推动作用,并建立长效机制,不间断地敲警钟、提警示,推动政府和企业时刻保持警示高悬、警钟常鸣、警言常训。

10.身体力行,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篇十

凤凰小学 陈振强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头等大事,学校安全教育与每一位同学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安全要求,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保卫措施,制定了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防震逃生预案、预防传染病预案等多种应急预案,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机构健全,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已落实“一岗双责”为要求,层层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校上下形成了校长负总责,政教处、大队委、教导处、总务处具体分工组织实施,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安全直接管理、具体负责,全体教师对学生直接管理、具体负责,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制度保障措施到位

学校完善各种安全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各科室安全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传染病预防制度》《值班制度》《保卫制度》等。校长、分管校长、各科室、年级组长、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责任书;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校园行走注意事项》《错时就餐规定》《凤凰小学学生值勤注意事项》。教育学生等候接送车辆及上下车要严格遵守纪律,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规定》的学习。制定《致家长一封信》《凤凰小学学生文明乘车规定》和家长一同管理好学生。做好三个“三”保障措施到位

(一)筑牢三道防线

1、协调交警四大队、龙泉派出所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积极与交警联系不定期的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查处,主动与龙泉派出所民警沟通,加派干警巡逻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2、加强门卫值勤管理。学校聘有四名保安,实行24小时值班护卫,学校安装有九个监控摄像头,能全方位的监控到校园的角角落落;配备棍棒、钢叉、安全警示牌、针形锥,严格落实校门出入登记制度,防范各种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滋扰侵害,学生外出实行路条放行制度;,切实增强学校自身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勤与教师值勤制度。校领导带头值勤,选派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在校门值勤,加强校内巡查和安全护导工作,密切注意校内外动态,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二)把好三道关口

1、严格控制学生到离校时间。教育学生尽量不提前较长时间到校,队提前到校的学生引导他们及时进入校园,不在校门口聚集等待。下午放学后20分钟静校,不允许教师随意利用放学后时间留学生进行辅导或做其他事情。

2、上课期间原则上不接待任何来访。如确需接访,应接访人同意,保安人员办理登记手续,方可进入校内。上课期间禁止家长给孩子送东西,如学生有特殊情况离校,需家长和班主任办理好出门手续,方可离开。

3、禁止教师以任何理由带领学生集体外出搞活动,如确需外出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向年级组长汇报,年级组长向校长汇报,校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批准后才可执行。

(三)做好三个宣传

1、向师生宣传。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学校引发《凤凰小学安全管理规定》,使师生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站、墙报、讲座、班会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聘请派出所、消防干警开展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向家长宣传。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办好教育的催化剂,是做好安全教育的保证。学校经常印制《致家长一封信》,根据不同的安全形势宣传不同的内容;学校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通过这些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状况及安全管理方面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遵纪守规的方面的情况。动员全校教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排查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误解,硬的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3、向社会各界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社区及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让大家共同关注,大力支持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

三、加强教育,注重实效

学校规定每年的3月和9月为安全教育月,每月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设有专职教师讲授安全课,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确定为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站、升旗仪式、墙报、讲座、班队会,定期举行安全疏散演练,安全征文与手抄报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1、加强法制教育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的特点,学校定期邀请龙泉派出所干警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派出所干警把法律知识以生动的案例、有趣的互动方式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之中,师生受益匪浅。

2、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我校学生较多,邀请交警到学校为孩子们上安全课,讲述“交通安全知识”,观看交通安全的录像;利用生动的交通案件,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大家重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学校针对学生多的情况采取了有力的防范措施:楼内上下楼的楼梯、走廊都画上了黄色分界线,在墙壁上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学生靠右边走,避免拥挤;学校大门口画上警示线、放置锥形桶提醒师生家长进出校门注意安全。

关于学生乘车安全,认真落实好前期社会事业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并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等工作外,通过“四个一”的措施加强学生乘车安全工作:

上好一堂课。即交通知识进校园、课堂,在交通安全常识课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学生认识到乘坐违规车辆以及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害,明确安全乘车的基本要求,能自觉拒绝乘坐违规车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开好一次会。即召开一次家长会。召集全体家长来校,召开一次乘车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通过这个会议,广大家长进一步明确责任,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安全乘车,并积极与学校及交通部门配合,保证孩子高兴出门,安全回家。

办好一个培训班。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专项学习培训,要求全体教职工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认真履行职责,将学生安全乘车教育与学科教学及有关教育活动相结合,经常讲,经常抓,确保自己所教的孩子乘车不出问题。

发好一张明白纸。学校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把学生乘车安全的警示案例、严峻形势、法规要求、各自责任以及有关建议等告知家长,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乘车教育宣传效果。

3、开展国防知识教育 邀请高新区消防大队的干警们到学校来为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定期举行安全逃生演练和灭火演习,提高全体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

4、开展丰富的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2)各中队开展“安全伴我快乐成长”的主题班会。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安全知识,用安全事例生动形象的给学生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找出自扃很扁一些不安全因素,制定出详细的预防措施。

(3)开展“安全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全体同学参与,同学们把自己通过学习了解到的安全知识及对“安全”的理解以文字或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深化了“安全第一”的精神,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自护”的意识。

(4)定期举行安全自救练习

针对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救能力差的特点,安排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自救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习急救的措施,让师生掌握急救的方法。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关键在于防范于未然。每学期开始,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并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每月对学校每个角落进行细致的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特别是教室的门窗、学校围墙、用电线路、学校重点部位(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运动场、体育器械)定期检查,对陈旧的电气设备、电线、灭火设施等进行更换,杜绝隐患。

11.营造社区良好的安养环境 篇十一

社区建设要考虑社会关系

社区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要求,更好地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按照社会学理论研究结论,现代人最主要的社会联系是在职业行为过程中、与社会各种因素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的。而老年人离开了原有工作岗位,割断了与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其心灵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弱化而愈发增强。在社区建设中要积极创造条件,维系其必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亲缘关系,与子孙、亲友等保持生活接触与亲情交流;地缘关系,与街坊、邻里保持生活接触和感情交流。这样才能有助于其消除失落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于安养是十分有利的。

社区建设要体现养老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群体规模构成的变化,养老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由原来的单一家庭养老,逐步发展为家庭、集体、社会相结合的安养体系。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客观地呼唤政府在规划建设社区时,要考虑安养老年人的实际和老年人心理需求,构筑多层次的安养网络体系。

适应在家安养需要,为“与子偕老”创造条件。政府在社区住宅的产业政策中,应为“与子偕老”创造条件。首先,在住宅设计的“硬件”上,要为“与子偕老”创造新的住宅类型,在保证足够的居住面积前提下,创造老年人与子女可分可合的住宅类型,既保证老年人与子女生活的私密性和自由度,又不切断他们之间的亲情联系。在房产开发经营政策的“软件”上,制定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的优惠政策,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适应在家安养需要,积极为“老人住老房”提供配套服务措施。“老人住老房”是指老年人养老不离开原有的住宅和环境,保持其居住环境的一贯性,保持其地缘关系的延续。因此,在未来的社区建设中,要引入社区照顾的服务模式,既可以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又可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适应老年群体特点,以社区安养为补充,完善配套建设。根据老人的年龄、衰老程度设立不同的安养设施:

——托老所。托老所的运作模式类似于托儿所,可分为日托或常托,是在家安养的延伸。城市管理部门在规划社区建设时,应尽早着手对托老所的布点、规模、规划布置等进行研究,为未来社区养老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

——老年公寓。老年公寓最好将其视为居住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规模和分布值得认真研究。

——临终关怀医院。按照老年人年龄增长的轨迹,以及心理、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将老龄者的安养由在家养老到托老所,再到老年公寓,再到临终关怀医院,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网络体系,力争使老龄者的晚年生活有所依托和保障,提升安养的品质。

依托社区办好养老事业

在未来,城镇将逐步变成血缘养老与社会化服务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城镇的养老事业社会化需要以社区为依托,家庭养老与社区为老服务相结合,是我国老年事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社区在养老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求其功能要适应这种需要,在为老服务的组织、设施、人员、项目等方面,纳入社区开发建设的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和提升档次。

在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在社区设立老年服务中心,或者是老年服务站。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包括:服务中心(站)工作场所、社区、饮食、文娱活动、教育场所等。

社区为老服务人员基本分为三类:一是有少量的专职人员,负责组织、指导、管理、协调社区养老事业和产业,以及联络社区老年人,安排和创建养老服务项目等。二是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员工,如:保姆、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和钟点计时服务人员等。三是志愿者。

根据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开展生动活泼的服务,其项目有:文化项目——老年大学、社交娱乐活动、文化交流、旅游等。社会参与项目——再就业返聘的职业介绍与指导,以及志愿无偿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区。精神健康项目——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婚姻服务项目——为丧偶、离异的孤独老年人介绍配偶,帮助老人操办婚庆事宜。保健项目——健身活动、体检、宣传保健知识、传播保健技能、进行保健指导。日常生活料理项目——饮食、洗澡、理发、室内卫生、采购等。其形式可分为全日雇工、计时钟点工等。特殊护理项目——为残疾人、重病人或临终老人提供家庭医务护理和生活照顾服务。送终服务——安排老人后事、传递丧事信息、组织悼念活动等。

笔者把这种模式归纳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老人既可以在自己的小巢安度晚年,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又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状况选择社区提供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有偿或无偿服务。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李万全)

12.如何有效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篇十二

探讨媒介和舆论的关系, 首先应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舆论, 什么样的舆论对我们正常的生活、成长以及正确观点的形成、思想的成熟是有利的。也就是标题中所提到的所谓“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认为, 良好的舆论环境, 首先应该拥有正确的立场, 因为代表了人民的意愿, 所以具有潜在、永恒的正义性, 往往代表着共同价值和真理。良好的舆论环境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进行着正确的监督和制约, 对公众行为进行着必要的鼓舞和合理的约束。要使舆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其强大的监督、促进功能, 就要努力提高舆论质量, 同时还有必要强化正确舆论引导, 培育良好舆论环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新闻媒介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媒介都能正确地行使舆论引导功能, 有时候, 传播过程中的不严谨致使错误百出, 直接导致了负面舆论的产生。

2013年5月27日, 一个剪辑过的新闻在各门户网站和微博如潮水涌动般流传:湖北恩施巴东, 农民摔伤垂危, 院方全力抢救, 转诊途中油竭, 油站员工漠视, 伤者殒身路上。当地媒体的讲述, 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在农民摔伤生命垂危之际, 医院方面已经做到了完美地及时抢救, 然而却在转院并前往加油站加油的途中, 遭遇到了市侩自私卑劣凉薄的加油员夫妻不给加油的情况, 反复沟通无果, 最终导致伤者因贻误治疗而死亡。通篇新闻采访对象只有患者家属、救护车司机还有院长, 于是救护车司机的一句话最终为整起事件定性:“如果加油站及时加油的话, 救护车完全可以在病人死亡前到达州中心医院。”

然而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调查结果显示:高山孤站, 夜黑雨大, 两辆车冲过警示带, 多人捶门砸窗, 老实胆小的夫妻俩因担心安全而不敢出门。一扇门隔绝了交流, 误解就在焦急和恐惧中发酵。而且事件中, 院方真的做得完美吗?急救四个多小时却让伤者危重中转院, 不能说完美;急救车出车连40多分钟路程的油都不准备, 可真的有点糟。剪辑掉的失误中, 我们可以搜索到医院过硬的办院水平, 却百度不到他们勇于承认过失的诚意。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类似这样以讹传讹的事例很多, 这点在网络世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前不久, 某地政府官员派警察铐住小女孩游街, 某医院护士扇婴儿耳光等等, 这些事件最终均被证明为谣言, 要么就是与事实有很大出入, 并不是人们开始所听到的恶性十足的案例。但此时, 影响已经造成, 并在微博等公众平台上不断发酵, 给当事人和机关单位带来很大的困扰。更可悲的是, 一些不明就里的媒体账号, 怀揣从众心理为博眼球也不断转发评论, 这些消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短短几天, 转发量就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条, 再加上人们口口相传, 社会反响可以说极为恶劣。从事件中, 我们不难得到教训:以微博为例, 在一条信息传播之初, 短短140字的内容只是描述出简单的信息, 有的连新闻的六要素尚不具备, 但恰恰这些信息的内容往往极为重大, 人们极其渴望辨明事件的真伪。此时, 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媒体平台, 所要做的应是积极介入事件当中, 摸清真相, 辨明真伪, 第一时间给公众以交代。有时, 权威媒体的一条转发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并不亚于成千上万博友的转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志倾向的表达, 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 这种集中立场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某些情况下, 真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所谓“千人之喏喏, 不及一人之谔谔”, 这时舆论就可能代表着错误倾向, 甚至会有扼杀真理的危险。

综上, 舆论需要引导, 但是引导舆论并非制造舆论, 而是需要媒介将反映百姓朴素愿望和真理的舆论放大、传播, 让正能量来影响社会。那么, 新闻媒介如何正确引导舆论,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呢?

首先, 要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制造假新闻, 不能信马由缰, 捕风捉影, 也不能断章取义, 哗众取宠。这是新闻本质的内在要求, 也是考量媒体公信力和媒体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准。新闻人在业务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也充满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干扰, 在此不一赘述。总之一点, 作为记者, 你只是一个记录者, 忠实记录客观, 仅此而已。

其次, 要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尤其在宣传解释政策、报道政策贯彻执行时,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政策信息意义要解释得充分、深入, 帮助不同利益群体正确把握政策, 明确自己的处境和利弊得失, 以进行适当的决策和行动。

第三, 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弘扬正气, 引导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日常报道和评论中, 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鲜明坚定, 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就是要大力褒奖和宣扬, 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贪污腐化、滥用职权等行为必须大声指斥。

最后, 坚守新闻“三贴近”原则, 尤其是注意贴近群众, 发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我们曾经报道的渭河沙“变”黄河沙、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打折扣以及地沟油、假牛肉、黑作坊等食品安全问题, 其实都是根植于基层百姓生活, 从而发现了惠民政策的“绊脚石”。媒体所要做的就是将这样的案例及时曝光, 维护百姓和国家的利益, 同时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新闻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 导向作用明显并且力度很大, 但它不是万能的。以为媒介在舆论引导中无所不能, 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舆论”, 起哄、人为炒作, 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媒介引导失败的教训也是不胜枚举, 这都是需要认真总结的。

摘要:舆论无影无踪, 但在生活中, 人们却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力量。它是一种公开表达的社会评价, 作为社会公众共同的意见和态度, 传达着多数人的信念、意志和要求。自古到今, 无论中外, “公众”和“意见”都是“舆论”的关键组词。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美术人美版下一篇:当老师不在教室时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