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法教学初探(精选8篇)
1.诱思探究法教学初探 篇一
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诱思探究教学发展历程
“诱思探究教学”的研究,其雏形可以上溯至上个世纪60年代张熊飞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的探索性学生实验,旨在尝试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20多年来,张熊飞和他的研究伙伴始终紧紧抓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本着“边实验、边总结、边概括、边推广”的研究方针,沿着“实践丰富科研,科研形成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的研究途径,进行了不懈努力。
实验经历了18年共四个阶段的探索: 第一阶段(1981年9月至1987年8月),调查体验阶段,主要特征是调查,目的在于掌握教学的现状。从这个阶段调查研究的切身体验中,张熊飞认识到,许多改革成果具有明显的经验性和生硬的技术化色彩;运用时则表现出严重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特征,违背了教学论应该是科学性、伦理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基本观点。同时,绝大部分教改实验仅探索了教学全过程的某一方面,而以点概面,难以反映教学过程的全貌。学科教学论应该形成全方位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由此,诱思探究教学产生了“萌芽”:仅仅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本不行的,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后来发表的《谈谈探索性学生实验的实施》一文成为了“探究教学过程”的雏形。学习老一辈的教学经验“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从而体验到知识、能力、品行间的和谐关系,是对“三维教学目标论”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1987年9月至1990年8月),实验摸索阶段,主要特征是实验,目的在于摸索教学的规律性。张熊飞把前阶段成功的经验运用于实践,在4个学校的10个自然班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了有计划的实验,使教学的规律性逐渐明朗化,开始认识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和谐关系及其实现途径。同时,他还总结了前30年进行的物理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归纳出了某些教学规律,这成为了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雏形。为了改变当时一些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恶果,张熊飞将实验标准确定为:第一,质量标准,即向课堂要教学质量;第二,效率标准,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把后者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明确了实验研究的具体任务是:其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既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进行教学研究的学者型教师。此阶段所形成的初步理论虽然反映了教学系统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但还是片断式的、互不联系的,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结构。第三阶段(1990年9月至1996年8月),筛选深化阶段。主要特征是筛选,目的在于构建学科教学论的演绎结构。在此阶段,原国家教委将诱思探究教学向其他学科推广作为一项任务来抓,开阔了改革的思路。张熊飞一方面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运用已有的理论认识,促进了一批实验基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一批教师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教学理论演绎结构,于1993年出版了《诱思探究教学导论》。其中,在阐述“三维教学目标论”时,明确提出了“学科教学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并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予了理论界定:“大面积”指全体学生,“提高”不是绝对的优秀标准,而是培优促差、在原有基础上的相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指考试成绩。经过了这一阶段,实验探索仍需要进一步定量化、规范化,其理论成果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第四阶段(1996年9月至2001年1月),验证升华阶段。主要特征是验证,目的在于完善和升华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深化研究从实验探索和理论升华两方面展开,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一定实验根据的系统理论。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内涵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模式论和三维教学目标论。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张熊飞分析了教与学的各自职能: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纳为“循循善诱”;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核心特征是独立性,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归纳为“独立思考”。其后,他分析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职能,认识了四条教学规律:
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这就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简言之,就是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自然有一定的运行机制。张熊飞分析了学生学习全过程所内涵的过程与要素后,构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探究性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论中的僵化模式和以偏概全的弊端。这就是探究教学模式论。
基础教育要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具体到教学领域则要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目标。这就是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三维教学目标论。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并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是“三维教学目标”的精华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同时掌握质疑、解疑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科学的精神,以求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诱导、思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励学生创新的目的。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发挥教学职能→启动教学机制→实现教学价值。这一内在逻辑联系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教学系统:思想上是启发式,过程上是探究式,目标上是发展式。
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诱思探究教学立足于更新教学思想来解决具体教法问题,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结合。其核心在于学生的“思”,“思”的前提是教师的“诱”,“思”的结果则是学生的“探究”。因此,从提高学生素质着眼,在教学思想上突出教师的“诱”,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循循善诱”,以引路、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作风。基于这种认识,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体现在“探究”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自主思考,大胆探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诱思探究教学”着意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认知规律,循循善诱,不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被压抑的潜能。
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诱思探究教学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这一要求,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源”的作用,更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尊重:学生不是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研究问题,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策略,并逐渐形成热爱学习、乐于探究的品质。诱思探究教学不仅强调学生的“思”,还注重学生的“练”,提出练有六法,即做、看、听、读、议、写。做、看是基础,听、读是主导,议是交流,写是迁移。诱思探究教学把“练”的规律和方法作了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大大提高了“练”的效能。诚如张熊飞所言,诱思探究教学不是封闭静止的体系,而是处于不断检验与发展的过程之中。尽管它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要充分发挥诱思探究思想,还需要不断努力深化。真正落实诱思探究教学,还有许多困难有待解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周序/文)
2.诱思探究法教学初探 篇二
(一)实施诱思探究教学的前提是备教材和学生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首先考虑的是学生怎样学。不是以教者为中心设计教学进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进程,既把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保证,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新课改要求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树立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理念。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教师课前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困惑,据此确定材料的使用方式。例如在选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材料时,可采用多数学生喜欢的纪实报导的形式来呈现,结果他们看得特别专注。其次,让学生搜集探究需要的材料,在课堂上呈现,师生一起分析探讨。由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赏识,学生上课的情绪就特别高涨。这样,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探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课后教师及时从学生那里反馈信息,修订教案,以便在今后的复习和教学中以更合理的方式进行。师生互相协商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活动的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制度基础。师生共同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和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和深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例如分析“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时,要把握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联系,即我们所讲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我们所讲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显然,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这些实际,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而实际既是全面的,又是变化发展的,要把握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有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由于政治课的时代性强,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剖析社会,解释现实的慢节拍,导致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缺乏深刻的说服力。教师“照本宣科”,必然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新的教材观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进行再创新,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领悟一些基本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选取学生关心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或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把经济常识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学生学会用哲学的观点来考察、分析周围的人和事;把国际国内形势和政治常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所熟悉的现象入手分析,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学生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总是用自己已有的想法、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接受教学中的新知识,理解教师的诱导。因此,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该结构对学生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对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活动极为重要。这会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教学过程才真正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课堂才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学生才会对学习内容的意义理解不断建构与提升。
(二)提高诱思探究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激疑引思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空间无限,时间无限,联系也无限,因此矛盾就无限,问题就无限。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从空间上说,都带有盲人摸象的性质;从时间上说,都带有刻舟求剑的性质。因此教学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诱思探究达到的最佳效果,是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诱思探究的最佳方式,不在于教师提问,而在于教师的讲授本身能激疑引思。诱思探究教学更是一种开拓、批判、创新的活动。因此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知识),更要授人以“渔”(求知识的方法),这就要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创新认识。
诱思探究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愤”是指学生在积极思考,而又遇到了疑难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释疑解难,疏通思路的讲授是“启”。“悱”是指学生在整理思路,准备发言,而又遇到困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加以鲜明、准确、生动的表达的讲授是“发”。可见诱思探究教学中,无论是“启”还是“发”,都要靠教师的精彩讲授。靠讲授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然后靠讲授进行“启”和“发”。使学生进入了“愤悱”状态,就创造了讲授的良好时机。要把学生引入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性的讲授,输入一定的信息,辅以一些设问,以提供学生思考的背景和基础。
以讲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例。如果简单地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括有哪些特点?”那么这种提问很可能只是“启发”出学生照着课本念一遍而已。如果作些铺垫性的讲授,配合一些设问,效果就不一样了。笔者是这样组织探究的: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首先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历史上,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解放了生产力,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解放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更是解放了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呢?而邓小平多次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五句话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没有提公有制。那么,公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呢?其实,上面提到的两个设问,也正是学生从教师铺垫的讲述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然后靠讲授进行“启”和“发”:真理都是具体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很强的针对性。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联系是多方面的,本质就是多方面的,有一级本质、二级本质和更深本质。公有制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是内容。公有制的产生,公有制程度的高低,都要由生产力来决定。剥削的消灭,两极分化的消除,共同富裕的最终达到,要靠发达的生产力和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实现。所以相对于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来说,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更深的本质。抓住了生产力,就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了。这样,通过启发性的讲授,使学生能用所学的唯物史观原理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在这里,教师要真正起一个学习的指导者、顾问的作用,既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是在学生思维出现困难时,提示他正确答案。教师要起的是一个启发诱导,支撑架构的作用,能够对学生己有的看法、思路加以探究来激发新的信息,让学生超越已有的认识;或者在学生错误的回答后,能够提供暗示和线索,让他能够探究到正确答案。也就是说,要求教师的支撑架构触及到学生的最大回答机会区域,即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必须处于或接近学生当前的理解水平,并且能够激励和暗示学主对原先较为粗陋的回答进行加工,提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使课堂充满灵性。
(三)提高诱思探究教学的实效性还要讲究教学策略
1.具体化策略。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能像讲自然科学那样辅以实验,又不能像数学课那样进行公式推导,它主要靠抽象力。科学需要抽象,但科学又最怕抽象。认识的全过程要经由“感性具体一理性抽象一理性具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贯彻,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里重要的是如何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所谓具体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例如说一个人“美”,如果从概念到概念,说某人非常漂亮,貌若天仙,给人的还是个朦胧的印象。如果从头发、眉毛、嘴、牙齿等多方面规定,头发怎么样,眉毛怎么样等等,就能给人一个具体清晰的印象。有古典小说是这样描写的:“云鬓轻拢蝉翼,峨眉淡拂春山,朱唇缀一颗樱桃,皓齿排两行碎玉。”其中没有一个“美”字,却给人一个可感觉的“美”的清晰印象。
譬如哲学课讲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如果教师只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概念中转,从概念到概念,说“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正确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主体对客体歪曲、颠倒、虚幻的反映而己,错误的意识在客观世界中也能找到它的原型”等等。这里教师讲授的知识虽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教师讲的是否能进入学生的头脑就难说了,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未能指向你的讲述。从一定意义上说,最好的教育形式是要使受教育者不感觉到在受教育,这就要讲究教学艺术。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进行思考。学生自己得出有关结论:意识的内容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对世界的反映,不仅取决于被反映的客体,还取决于反映的主体,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知识、经验等决定的认知结构不同,对同一客体会有不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样学生不需要死记,对所学原理却留下了深刻印象。
2.体验性策略。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如探究“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题时,有感于传统教学说教成分太多、联系实际不足、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气氛,大胆进行了诱思探究教学。首先,关于“消费”,学生都有一定生活体验并对此形成了各自的认识,学生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家庭和的社会关系诸方面,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可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并把认识比较一致的同学组成合作组,针对消费观是否是自己,个人的事,对现实生活中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等现象,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是否需要发扬等问题展开讨论,学生有过消费体验,所以个个跃跃欲试。首先让学生自主发言,从自己生活中列举消费实例→分辨消费现象的区别→归纳消费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观(摈弃什么?提倡什么?)→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对家庭消费与生产、家庭消费与社会发展关系等方面的的认识,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对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学生的自述、讨论、交流等环节互相交融,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载体,教师引导、点拨,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加以修正和完善,使学生的认识由浅人深,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了科学正确的认识。最后,进一步提出如何落实正确的消费观,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反思,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是课改的一大亮点,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经济的能力,并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节课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和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和提高。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了,昏昏欲睡的学生动起来了。这堂课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师生一起分享、理解,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的过程,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如调查一些商品的价格,分析自己的消费情况等等,既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又使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了,学习激情得到保持。
政治课有别于其他学科,属于德育范畴,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很难收到实效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导,树立新教材观和学生观,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实践性,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得知识,才能使学生在沟通、争论、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隆辉,孙继儒.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刍议政治课中的诱思探究法运用 篇三
一、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归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当今时代是比较强烈的,但是这种意识尚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不够成熟,缺乏真正的主体意识,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上。
合作,民主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的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进行情感诱惑,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情意因素。
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爱心,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个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创造活泼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自尊,自信,得到尊重,理解和促进,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厚情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强,自律,自立。其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习。
3、激发学生认知的能动性。
思想政治课有其自身的认识价值和特有的魅力,生动感人的显示材料,严禁的逻辑结构,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刻的德育内涵,这些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重要和最强大的诱因。要善于抓住学科的特点,把学生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从学习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扬情激趣
思想政治课强烈的实践性,使我们的教学不可能离开生活实际,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媒体的最大功能,是思想政治课实施诱惑探究教学的一大优势。
1、增强直观性。
通过漫画、图片、文字、音乐等形式,将书本上的相关内容,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印象,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对学生加深知识上的理解打下基础。
2、渗透时代性。
根据需要,适时适量的补充新材料,这些新材料,既可以是最新的时政材料,也可以丰富的寓言故事;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使声像的,通过不同形式的不断转换,经常可以给学生全新的感觉,到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3、发挥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媒体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搜集整理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材料。采用课前“新闻播报”的形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和理论实际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具体是:
1、依据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
课堂上,教学问题的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提问要有全面性和促进性,也就是让学生跳一条能够摘到桃子。教师对问题的设置,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围绕教学任务和设问,一是要适度,设置问题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防止问题太多,学生没有领会思考的时间,陷入问题的困境;二是有梯度,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其次,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注意广度和密度。广度上,面向全体,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密度上,问题设置疏密相间,使学生既能积极参与思考,同时也能让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科学上有句名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做起。首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是引导学生“于疑难处质疑”,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及时质疑,二是“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拨开迷雾,在看似无疑的地方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三是引导学生“于核心处质疑”,就是让学生在教学的关键处寻找疑问。其次注重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寻因问果法,对任何现象都可以追究原因、探究结果;比较异同法,即对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事物、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联系法,即探究不同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逆向思考法、反问法等,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启迪智慧。
3、灵活多样的设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设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是环环相扣的设问,培养思维的连贯性;二是运用变通式回答,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是运用扩展式设问,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四是运用辩证式设问,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五是设置抢答式回答,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4、针对学生差异,设计要有启发性。
4.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篇四
2、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境。那么,必须研究探究情境的内涵、性质、种类、源泉、特别是本学科应突出创设那些探究情境,并结合典型案例加以详细论述。
3、在学生掌握客观规律的整个认知子过程中,学生的每一项学习活动,都应该实施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的主动探究式。因此,应该突出研究创设导向性信息的基本原则、功能、规律、种类等,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诱导学生如何按照导向性信息开展学习活动的做法和感受。撰写的每项内容都要结合本学科典型案例加以论证。
4、探究学习方式中的行为子过程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明显标志,是完成体验性课程的必由之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外显载体。而行为子过程则具体表现为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七动”。那么,“动”的实质是什么?各种“动”是如何组织的?有什么规律可循?具体到本学科应该突出那几个“动”(例如,语文和英语教学应该强化听、说、读、写)?并结合案例阐明本学科如何具体的安排这些课堂学习活动,而又避免“热热闹闹一场空”的形式主义虚假现象。
5、“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实质是把“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单项信息传递,转化为学生主体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的多向信息交流。那么,如何理解课堂学科教学的三种水平,即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思维水平的内涵、实质、特征,以及结合本学科典型案例,具体论述如何实现“思维水平”,把“满堂灌”、“满堂教”变为“满堂学”。
6、依据“三个层次要素”和“三个贯穿要素”的基本功能,结合本学科的典型案例具体论述如何理解与实现探究学习方式的“有规律性”和“更有艺术性”。要具体论证:“有规律性”就是按照三个认知层次来安排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更有艺术性”则是艺术性的运用三个贯穿要素,设计好每个认知层次中学生必要的学习活动。那么,要论证三个认知层次和各项学习活动设计时的性质、规律、特征等,并以本学科的典型案例加以论述
7、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的研究。结合本学科典型案例,论述如何采用多向教学反馈的研究,促使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完成新的认知结构。
8、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基本理念与《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关系的研究。包括:“自主、合作、探究”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当前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等,如何以诱思探究教学去化解。以及对课程理念、教学观念的理解及实践。
9、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性学习,其实质不仅是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互动,突出的表现为“动口议”,也就是学生间的议论、讨论、辩论等学习形式。那么,如何实现学习过程组织形式的合作化。具体研究:各种合作形式中,进行合作的原则、方法,活动的组织,效果的评价等,并以本学科典型案例加以论述。同时,如何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这是合作学习的条件和归宿。
10、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每位教师教学素质的奠基工程。为把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落实,建立在每位教师的备课上,专门研究如何撰写好典型教学设计研究,要总结如何撰写的具体经验。
11、教学系统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教学则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那么,如何从多元智力论的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每一位学生怎样才能符合全面和谐发展,并以特长学生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
5.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篇五
145965 代梦云
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实现现代课程观和现代教学观,真正地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全身心独立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逐步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的各级各类英才。这就需要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从诱思教学和谐论来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景。
化学作为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科学,化学教学的素材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从科学性、趣味性还是实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着重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内涵、类型、案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 探究情景的内涵
探究情景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的背景或场景,为打开探究式学习局面提供导引作用,在情景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创造机会。
探究情景富有真实性、针对性、情感性。探究情景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或以自然界、社会及与其它学科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呈现化学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意义;探究情景必须指向一定的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主体交互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 探究情景的类型
按照情景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问题情境
按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出现的阶段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1.1开始时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作用的问题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课”阶段的问题情景,另一种问题情景虽然出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但它蕴涵的问题实际上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线索,也是教学目标的指向所在。
例如,在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开始这样描述: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得妇女。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会发现她一口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她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从车祸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烦躁,医生搅尽了脑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好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将焦点聚集在那两颗假牙上,猜测金和铁构成了原电池。由此引入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再例如在进行必修2《苯》的教学中,以一个《自传》引入,别人说我笨,其实我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成产逞英豪,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出,根据C6H6这个分子式,推测苯的长相,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种结构;再提出根据结构来指出苯的性格,从而设计实验来验证苯的结构,从而得到苯的性质和结构。苯的长相和性格这个情景贯穿始终,在欢乐的气氛中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
1.2过程中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情景中蕴涵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不仅可以使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应用,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和提出新的问题,促使探究继续向前、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讲述卤代烃的性质时,教师可在讲述完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后提出,所有的卤代烃都能水解吗;在讲述完消去反应后追问,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水解和消去两个反应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景:假如现在有一种卤代烃,那么怎么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其是否含有溴元素呢?提出这样一个新的任务供学生思考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卤素阴离子的检验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反应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转变为卤素阴离子。从而对课程进行升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在这一阶段创设问题情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合起来,强化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能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加深对化学的理解,激发学习化学和热爱化学的热情。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沉淀的溶解平衡以后,给出氢氧化铜、硫化铜、碳酸铜等沉淀的溶度计,并给出处理废水的要求,请学生选择除去废液中的铜离子的沉淀剂。
2.化学史实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发现和发明的情景和过程中,和化学家一起经历矛盾、困惑、惊讶、甚至失败的情感体验,感受猜测、直觉、想象、顿悟的欢乐和为追求真理而运用实验的、理论的研究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品尝到科学研究、探索的乐趣,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的内在兴趣,激发创造的动机,从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研究化学。
例如在讲授元素周期表这一节时,给出门捷列夫在扑克牌中发现周期表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善于发现;在讲授苯环的结构时补充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环结构的故事,学生为科学家对知识的痴迷地探索而感到由衷地赞叹;在讲授氨这节时,引入哈博工业合成氨从而制造出化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的例子,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3.图片、影像情景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 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突现出来,在屏幕上 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想象 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易实现的实验,还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例如在学到磷时,放映影片《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巴斯克维尔的 猎犬”片段:一只大猎狗忽地窜出来,追赶亨利爵士。大猎狗浑身漆 黑,个头很大,眼睛里闪着火光,嘴巴里喷出火舌。亨利一连串地喊 叫着,发出垂死的呼救,那声音几乎是颤抖着的,听了让人心慌意乱---黑狗已经扑倒了亨利,正凶狠地张开大嘴,要咬爵士的咽喉,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福尔摩斯的枪响了,啪、啪、啪、啪、啪一连打出了五颗子弹。大猎狗应声倒下。奇怪的是,死了的狗眼和狗嘴依然在闪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引发探究。
4.新闻报道情景
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化学情景更有真实性、现实性,体现化学与现 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时阅读以下报道:中新社广州七月八日 电。广州市珠江河段上,近两天惊现神秘“水雷”,六个装满金属钠 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有三个发生剧烈爆炸,另外三个被有关部门 成功打捞,期间无人员伤亡。一位目击者说,早上十时多,石溪涌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窜出亮红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 续爆炸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近十米高。由此推测出钠的性质。从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的最新 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资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化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
6.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2 篇六
答:(1)“双主体论”是指,教时,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认识的主体”,没错,因为凡是实践着的人都是认识的主体。然而,即使单纯从认识论来剖析,两者并不能等价齐观:学生的认识是为了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教师的认识是为了培育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是个和谐的矛盾统一体。然而,“双主体论”却把教与学割裂开来,从而造成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试问:当教师讲授时,是不是教师在“教”?同时,是不是学生也在“学”?此过程中,谁是主体呢?两方面都是主体,又怎么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呢?在教师为主体的条件下,又怎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里的要害是,只单纯地看到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没有考虑到:归根结底,学生是获得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因而背离了教学系统的科学发展观,仍然通过“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作“物”去支配。由此陷入了“同而不和”的泥坑。
(2)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是“教学生学”,“学”是中心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完全是为“学”服务的,是为了引导、促进学生的“学”,恰恰遵循了“和而不同”的致和之道。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核心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抓住一个“思”字?
答:(1)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含义是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2)它的基本特征有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基础性。其核心特征是独立性。(3)从抓主要矛盾来看,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即独立思考,这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教学思想。孔子的教学生涯,始终贯穿着“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并且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要求学生从感知、言行、学习、品德诸方面,都要善于独立思考;用毛泽东的话来说,那就是: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三、如何理解教师的引导作用?它有哪些特征?核心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启发教学的纲领?为什么要抓住一个“诱”字?
答:(1)在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乃是使学生真正地学,是促进和优化学生的学。就是说,教师不仅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就是要以平等、开放、合作、民主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引路人,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向着全面和谐发展转化。一句话:教是为了学,这是一切教学策略的第一要务。在学生实现主体地位的全部过程中,时时刻刻凝聚着教师对知识深层次的挖掘,体现着对教学过程独具匠心的设计,闪烁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智慧的火花。因此,教育就是引导。
(2)它的基本特征有情感性、启发性、促进性、反馈性。其核心特征是启发性。(3)发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反映客观教学规律的教学思想。从古到今,不管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名目如何繁多,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何多变,但是,凡是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教学,其灵魂必然是启发教学。
总之,愤启悱发是我国优秀的教学理论,也是我国优秀教学经验的结晶。教师引导作用的精华。归结为一条成语:循循善诱。
一个“诱”字,抓住了教师引导作用的要害。
教贵善诱,教贵善导,这就是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精要。教师引导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集中的表达为一个“诱”字。
四、教学的四大规律是什么?分别怎样理解? 答:教学的四大规律分别是:
(1)为师之道的根本: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大爱无疆,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和独立性:师者,诱也;学者,思也。从图示可以看出:抓住一个“诱”字,抓住一个“思”字,两者的和谐统一关系则形成了“诱思教学和谐论”。
从整体图来看,箭头都是从左指向右的,这充分表明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全面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千方百计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基础性。
(2)为学之道的灵魂: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就学习来说,客观的事实是:人与生俱来就要求学习。就成人成才来看,千百年来的客观实际是,“深造”依赖于“自得”;古今有成就者,或者说,任何人要办好任何事情。既不是“生而知之”,也不是“教而知之”,全部都是“学而知之”;就是“教”的真正成功,也总是通过“学”来实现的。
(3)教学本质的真谛: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和谐,以学为本,这就是教学本质的真谛。教学系统的根本功能,是使学生个性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教学则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只有当诱真正地转化为思时,才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从目的与条件的和谐关系来看,思是目的,诱是条件,二者形相悖而实相辅,它们的和谐统一,则是主体与引导的最佳结合,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证。
从“诱”和“思”的关系来看:诱是思的条件,思是诱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归宿。只有科学地认识并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一代代新人。
(4)启发教学的真谛: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内因为依据;必须创造外因,以激发和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因。显然,诱是外因,思是内因,教师只有把“诱”调节到学生主体“思”的频率上,才能使诱与思频率相等,情意相通,从而使诱与思发生共鸣,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充分发挥教学系统的功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什么?人们一般是怎样思维的?为什么要培养全脑型的人才? 答:(1)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类理性认识中思维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形象思维是用形象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逻辑思维则是用概念采用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2)外界真实事物生动具体的形象,经过人们多次的知觉,在人脑中留下痕迹,当事物不在面前时,这种痕迹将再现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人脑用表象材料进行思维,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正如没有概念就难以进行逻辑思维一样,没有丰富的表象就不能创造出新形象。每一个人进行创造性劳动时的思维过程:首先是右脑的形象思维,然后才是左脑的逻辑思维。
(3)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总是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反馈、相互包容,一种思维形式出现时,必须伴随着另一种思维形式的紧密配合,极少出现单独工作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思维的成对并存规律”。就是以最抽象的数学来说,它也是研究形数结合的科学。华罗庚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列宁更明确地说道:“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为了摆脱教学上的许多困境,有意识地同时加强两种呈现方式,促进整个脑功能的整体发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为什么要把认知信息转化为情化信息?如何促进情化信息转化为情化思维?
答:(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喜、怒、哀、乐、爱、憎、忧、愤等就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情感作为主观的意识经验,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俗话说“天才源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说明了作为认知因素的思维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没有“勤奋”、“积累”这些情感因素的参与是根本不可能的。其实,现代心理学研究确认:情意过程对认知过程具有调节和动力功能。因此,情意与认知的关系,正是教学系统的内部心理关系,有意识地把情和知两个客观过程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2)1.要主动创设学生的客观感受机会
情感体验是大脑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感受状态,就是说,情感的产生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刺激,没有这种刺激,就不会产生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对客观刺激的感受机会。2.要善于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感受,就是说,情感的产生还取决于学生以一定的社会标准为准绳的主观需要。3.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
7.诱思探究法教学初探 篇七
一、“诱思探究” 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1. 按照思维发展的趋势点拨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 要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 引导他们一步步地进行思考, 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根据苏教版的语文课文《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师在讲述课文开头时, 可以像下面这样对课文内容进行设计。
教师: 罗密欧最后为什么要选择死?
学生: 或许是因为他对世界感到绝望了。
教师:请看看课文, 然后再看看你的结论是否有所改变。
在将课文阅读完之后。
学生:我的看法改变了。因为罗密欧在之前吞下了假死药, 再醒来的时候看见朱丽叶死在自己跟前, 这个曾经自己最真爱的人此时此刻冷冰冰的, 罗密欧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伤悲, 所以只好选择服毒自尽。
教师:你的结果是对的。
从上述对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 认识结果的改变并非教师告知学生的, 而是学生带着问题, 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阅读思考所得出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地对课文有所领悟, 使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侧启诱导说明事理
当学生认识上遇到难点, 按照思维发展的趋势点拨也无法使其明白时, 教师能利用事物的共同属性, 启发学生对已知的甲事物进行重温, 以认识未知的乙事物。比如可以运用逻辑类比, 修辞上的讽喻旁敲侧击, 促使学生迅速解决问题。比如, 执教鲁迅的文章《祝福》。
教师: 为什么课文中反复出现“我真儍”这句话呢?
学生: 这句话是一句大白话, 本身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教师: 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是:我真儍, 没有看好阿毛, 最后大自然的狼吃掉了他, 所以……
学生: 她不懂得社会的狼正在吃她。社会的狼代表着封建礼教。这句话反复出现表明, 祥林嫂到死也没有认识到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 这也体现了她的可悲之处。
教师: 根据祥林嫂的性格而言, 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明她被侮辱, 内心却不能觉悟。
从这个简单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利用侧启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刚开始学生思考不够深入, 不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具体是什么, 而只是从表面去揣测作者的意图, 这很显然是不够的。后来经过教师的点拨, 学生将自己融入这篇文章之中, 从里面发现重点部分, 是自己的思维受到启迪。
二、“诱思探究” 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注意点
1.合理选取“诱思点”
在高中语文课堂, 教师会让学生划分段落, 提炼大意, 这些都是诱思点。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 逐步把学生引入正题。“诱思点”在选取上要分清主次, 设计要科学合理。诱思点包括重要内容、难点内容和典型问题等等。比如苏教版中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 关于孟子向梁惠王讲述治国方略, 使人民增多, 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在这样一篇文章中, 诱思点有“梁惠王”“好战”“用心于民”等, 通过这些诱思点, 教师能够更好地展开语文教学。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培养, 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对这些内容产生强烈共鸣, 使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掌握。
2.设计诱导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 对知识产生一种想要学习下去的心理倾向, 使其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师要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使其更加深度形象。
8.浅谈诱思探究课堂的物理教学 篇八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以未来发展的眼光并结合自身教学,阐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校活动的时间大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此,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才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那么如何抓住和抓好课堂教学,成了摆在我们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于是大家总认为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照学校规定的进度……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即可,而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个主体作用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学的任务是否真正落实,对待教师辛辛苦苦地备出的每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主动地去学。但是目前各学校仍然存在着教师苦苦地教,学生被牵着鼻子苦苦地学。试想一下,长此下去,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怎么能不厌倦呢!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此而被禁锢,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一批什么样的人才呢!所以在教改一线几十年的张熊飞教授面对目前教学中师生的苦与累,大胆提出教学要“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的现代启发教学,教学的思想是“我要学,不是要我学”,即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的学,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苦苦逼迫学生去学。张熊飞教授的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1]。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才是真正优良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学习也显得很有兴趣,且很轻松,这样的教师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求知,还会做事,会与人共处,更会做人,是一批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和竞争的强者和胜者。
下面谈谈物理教学中的诱思探究:
一、诱思探究——新课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所以新一节课的导入首先必须得让学生感兴趣,然后还得由兴趣上升到建立学会的信心。所以在静电场的教学中,由于该节内容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此概念在理解起来也很抽象,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单刀直入引出这个概念,学生一定会对本节,甚至这一章失去学会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事先已考虑到这些问题,于是我运用诱思探究导入新课:从哲学上的物质的概念进行入手“什么是物质?”此时全班每个同学地积极性和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大家在想,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呀?这样就把一个抽象地概念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迎刃而解了,同时消除了学生们对本节课的恐惧心理,记忆颇为深刻,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课堂效果好。所以新一节课的引入多运用诱思探究,已经注定本节课成功的一半,因为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真正学,只有真正理解,才能真正学会,符合学生的思维,他们才会主动地学,作为老师也不用课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死记硬背那些他們都不理解的理论、概念、原理等,这种做法无疑是拔苗助长,而且学生对老师的这种“苦心”持厌恶态度,师生关系紧张,不融洽,老师学生互相埋怨,长此下去师生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重创。这样的教师也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诱思探究——实验的分析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地积极性,因此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热闹;然后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这种机械性地做法忽视了学生思维对实验的指导作用,久而久之尽管是很好的直观教具,却没有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物理的理性认识也未真正从物理实验这个感性认识中体会到。如果能运用诱思探究,则课堂效果深刻而持久。比如在<验证机械能首恒定律>对纸带的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由此产生对出现这些现象的疑问,大家展开热烈讨论,结合学过的知识,大家能够顺理成章地分析出导致这个实验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可见这种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由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真正的内在原因并归纳总结结果,要比我们教师直接讲出来,效果好得多。这种教学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和不断探索的能力。尤其在学生对本门儿课的学习兴趣上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对于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包含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符合当前提倡的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要求。实验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书本上规定的实验步骤,可让他们自己设计,教师引导,实验中多设疑点,这时学生的思维肯定处于最活跃时期,师生共同研究和完成他们设计的实验,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与书本上实验做对比,总结利弊,更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中蕴藏的巨大潜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形成对物理学习的持久性。
三、诱思探究——习题的分析
物理习题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精讲精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知识、技能,发展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习题分析中多运用诱思探究,即对每一道题都应要求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侧面地灵活思考,通过独立地自觉运用问题的条件,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同一物理习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解题途径。
【诱思探究法教学初探】推荐阅读:
第二章自测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09-20
诱思探究,高校课堂11-01
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7-12
生物教学模式探究11-16
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探究07-21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08-04
探究性教学的体会论文08-19
物理探究性学习教学实录08-29
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08-30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