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精选11篇)
1.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一
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方面的应用
就语文课程而言,其是具有人文性质、美育性质等方面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对于学生的发展、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般在语文的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会主动探究、主动创造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情境美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引言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正处在一个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特殊时期,其在各个方面都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而这个阶段也是人的审美能力得以培养、提升的重要时期。而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而言,语文一般都是属于基础性课程的,在这样的基础性中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小学语文课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小学语文的一些课堂教学如作文练习、阅读分析、古诗欣赏等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始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对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类信息、题材的不断整合来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手段,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语言之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相关文献的研读和研究,要上提升小学语文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就需要在语文课中创设出一种“美”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下去引导学生主动脉去体验、感受,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的形成一定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是一门必修的基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汉语综合能力教育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语文课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也是其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去发现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将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其正在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倡情境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全面小学语文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创设情境,以情境引导学生感知
在钻研语文教材的时候,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以此为契机来创设语文教学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到语文文字间的情感。例如,在进行古诗、儿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课本中的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带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选取其中某一个典型场景,让学生去分角色的阅读并最终以学生的语言加以对这些场景的描绘,将这些场景中涵盖的情感特征等鲜明地展现出来。
2.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在孩子的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充满乐趣的,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些课文等制作成角色扮演的游戏。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处于某一场景中的想法、情感从而明确课文的主旨。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生动的人物、事物动态形象。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发现,一般在学生主动地感受与体会的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其记忆是最强的,也是可以明确自己的思想情感的。因此感受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学会体会、发现是一种有效的语境学习和文章人、体会的学习手段。
3.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为了创设出良好的师生、生生对话形式,可以将一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引进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来充分地让学生教师、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互动。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学设计不应该是凭借个人的能力的闭门造车,而是综合多种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方式,结合教研组的集体力量来实行情景化的教学情境,借助集体的力量来解决情境教学中一些问题。当然为了搞好情境教学,任课教师还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和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多对话,了解学生之所想、之所需,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选择教学情境和具体方法的切入点。
四、小结
对于小学的语文任课教师而言,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做好相应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将这些都用最恰当的表述出来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然本身课堂教学是必须要求科学严谨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科学严谨并不意味着是照本宣科,照本宣科是极其枯燥和乏味的。而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师而言,照本宣科的去说教、讲课,课堂的氛围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的、学生当然也很难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提起兴趣。因此,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时刻地注意自身的形象、举止和情绪,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和激励性的语言来上课,让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并被这种热情所感染,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用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例如故事、配乐诗朗诵等手段),进一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与情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情境中,学生和教师的心灵会产生一种共鸣。
参考文献:
[1]王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B版,2014,(2):99.[2]王丽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3,(23):126.[3]吴贵生.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教师,2012,(10):7.[4]宋亚环.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70.
2.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二
一、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简要分析。其一,在语文课堂上构建情境教学之后, 很多教师往往急于将所教内容的重点讲述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的理解。加之,受中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的讲课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互动的机会较少,这就使得情境教学成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不仅失去了主动思维的机会,甚至还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情境教学优势的发挥。其二,语文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语文素养,而且欢快的课堂气氛也将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此外,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课堂讲述内容大都含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在于通过人文性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往往将人文意识忽视,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与考试相关的技术性内容教学,长久以来的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也不利于高中生的思想教育。
二、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分析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受情境教学,不断提高语文课情境教学的质量。 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演、演讲等方式创设情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表演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比如,在进行课文《雷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三十年后的周鲁相遇之后,现场人物的各种动作表情以及两个人的对话,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结束之后, 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避免学生只是把表演当做游戏。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同学们进一步地理解和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课堂表演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课堂语文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营造与课文教学相关的氛围。充分利用图文声像调动高中生的感觉器官,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所学内容,陶冶情操,挖掘潜力。比如,教师在讲述《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先将预先准备好的关于秋天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向同学们展示不同地方的秋天,通过这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逐渐融入课堂教学中。再比如在《荷塘月色》讲述时,教师可以播放月光下的荷塘画面以及相关配乐,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享受中提出疑惑, 这时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得出应有的答案,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最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语文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高中生所学的文章内容往往源于现实生活,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课文中所包含的重要信息,更加吸引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在讲述《米洛斯的维纳斯》,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同学身边身残志坚的人物进行课堂讲述,让学生学会将所学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 , 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 , 激发学生的兴趣 , 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情境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其具体的实施手法有很多种。为此,语文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用情境教学, 而且应该立足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情境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摘要:情境教学是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用的教学手法,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教师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改进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对策,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有益借鉴。
3.关于创建语文教学情境的探究 篇三
关键词:创建情境;课堂;培养;语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只有课堂教学一种,而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发展,现代语文教学情境的创建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外,还有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堂活动教学、课外活动教学等多种方式。
一、课堂教学
这是由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来的课堂教学形式,它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有条理地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作为媒介学习。如教师语言、课本语言等,语言的表现能力十分强大。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学习中,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就已经从中读到了周总理的伟大以及人们对周总理的爱戴,教师可以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也是语文学习中领悟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
二、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教学方式的创新带来了便利。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语言无法直接表达的抽象的事物。同时,在如今的“读图”时代,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帮助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简短的视频,在悲壮澎湃的音乐声中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将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即将到来时的英雄气概一一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发挥联想,情感受到鼓动,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再如,在《宇宙生命之谜》的教学中,仅靠语言是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讲解这一科学性的课题,在学习说明类文章的同时增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
三、课堂活动教学
活动式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例如,在学习《春天的色彩》中,可以组织学生去河边游玩,让学生贴近自然,在春天的环境中,表演诗朗诵,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等,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在《称象》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曹冲的性格特点,交流他们课前自主查找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以及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道具,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游戏或者用聊天讲课的方式,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四、课外活动教学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变化。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听说能力都是来源于寓言故事、童话、图画等形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吸收知识。例如,在教学《猴王出世》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大多数学生是《西游记》的忠实影迷,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必定受到学生的喜爱,也让学生对书中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得更加透彻。
创建课堂情境对于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吸收量有创造性的帮助。教师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究,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情境,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帮助学生轻松地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读书兴趣和探索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多杰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活小学语文课堂[J].大观周刊,2012(43).
[2]陈立钊.开放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庄浪县第二小学)
4.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四
马丽芳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亭趾实验小学)
摘 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特点,提出了结合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并结合课堂学习实例,探讨了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事实表明了结合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其中小学语文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尤为关键。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小学阶段基础教育的重点。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融入学习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由于该阶段学生的认识较为感性,不适合单调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结合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能够将知识具象化和形象化、使得学习过程直观且易于接受,学生在教学环节参与度高且具有互动性,更利于学习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情境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简介
情境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通过构造出形象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手段。借助于各种道具、图声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和角色扮演等模拟再现课文内容,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生动化、形象化,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可以在视觉体验、游戏和情景模拟中完成对知识的获取。情境教学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感染,激发他们的学习趣味,相比起传统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
2.情境教学法优势
小学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如何在此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后续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重点是文字语句的记忆,而小学生多数对此感到单调和枯燥。情境教学法通过图像、音乐等表征课文含义,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情况下进行记忆,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的弊端。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此外,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原本被动的授课方式变换为学生主动接受的互动式授课,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促进作用。
二、情境创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发散思维设置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结合情境创设,需要教师首先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设置合理的情境表现课堂学习内容。情境的设置需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情境设置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从参与情境到理解情境,再引申出课堂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爬山虎的生态,并要求学生写出观察日记,在实际认知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图声文并茂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中创设情境,可以借助于当今发达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资料、音乐等手段带给学生全方位的教学体验,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激发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例如,在学习《赵州桥》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赵州桥等我国古代著名桥梁的纪录片,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和民族自豪感。
3.角色扮演引入情境
在创设情境中,角色扮演是构造情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更好地将学生融入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环节的互动性。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可以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上通过话剧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再现。学生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够反复熟读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角色扮演之后,再由教师揭发寓意,与学生探讨课文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升华。
4.融入情境师生互动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互动一般体现在课堂的提问环节,但传统的课堂提问较为死板和枯燥,学生参与度较低。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如,在教学《孔子拜师》时,可以由教师扮演孔子,由学生扮演老师。孔子作为儒学大家被众人尊为师长,教师在此扮演孔子,一方面可以表现孔子的特点,一方面进行了换位思考,表达出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求学态度,给学生带来更切身的感染。同时学生给“孔子”当老师,也利于反思自身修养和可以师之于人之处,有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
5.延伸情境理性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还应该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和升华。小学阶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还是树立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和监督。引入情境创设,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延伸,如,教学《日月潭》时,通过图文资料介绍日月潭的美景,歌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进而引申出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树立一个中国的价值理念。
结合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不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结合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他们从心底喜欢上语文,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袁卫民,周娜。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情境创设能力[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73-76.
[2]史秀玲。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6):171.
5.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研究与运用 篇五
彭颖娇
教育与人文学院 10初等教育专业
摘 要: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实践,本文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概说、教学过程的设置以及情境教学的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望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实践意义
目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模式过于放羊式,许多教师只作为旁观者或点评者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情景,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在课堂结束总结,教学便结束;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注重形式的丰富多彩,而忽略内容,使课堂毫无练习性和知识性成为单纯的活动课,违背了教学目的和宗旨。此外,有时教学情景设置混乱,不切实际,没有根据学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环境来进行教学,只是照本宣科的在课本内挖掘素材。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情境教学法既要创设得当的情景,又要让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和感悟,然后把所学的知识与情境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努力有很多。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概说
在语文教学领域,一直进行的主要不是学生言语智慧培养的教学,而是思想教育。这种一元化的、同质的思想教育已经与我们的文化向现代化变迁不相适应,与年轻的文化分子生活现实相距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就将情感引进语文课堂, 把生硬的、机械的思想教育训练变成相对来说较为温情、有感染力的思想教育训练。我们可以引用被认为是情境教学代表人物于漪的一段话来印证。她说:“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 让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课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与作者喜怒哀乐发生共鸣, 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教师应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1] 在这里, 思想教育的目的、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思想教育的手段或者方法加进了情感因素。
著名的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李吉林首创的情境教学起始于1978年我国教学改革再度兴起之时,成长发展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之始。
李吉林老师指出:“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致课堂气氛,构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的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主动
发展的目的。情境教学成为儿童主观需求,成为他们情感驱使的主动发展的过程。”[2] 如何使教学法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渴求知识、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带有情绪色彩意向的活动。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是“情境教学法”的精髓所在。[3]“情境教学法”就是依据这个道理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从情境出发构造学科模型,提供学科想象,让学生心理处于惊、奇、疑的状态,产生浓厚的欲望,紧接着安排“自学设疑”的环节,让学生在求知欲支配下自学设疑,围绕疑点尝试探索,最终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使认识兴趣转化为认识动力,接着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最后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这样学生就学得较为主动。
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语文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统一在情景中,并凭借学生进入情景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促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所谓“带入情境”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学语文就会感到“易”、“趣”、“活”。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拉近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审美距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设计一个巧妙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
(二)进入情境激发情感,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文章中包含的情境无一不在学生心中激起长久的情感的回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情感来引导学生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融入情境,诱发学生心中之情。
(三)凭借情境进行思考,进入理性分析阶段
创设情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当学生进入某一情境中去,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理性思考,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与评价。同时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探究、合作、思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由情感的体验而进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识与方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四)想象作画,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
教师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
起“情”,学生也才有可能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一)情境的诱导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就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作自己的动力和需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经验之谈。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兴奋和激动,是提高教学成果的捷径。“创设情境”是小学情境教学法的关键,要进入学习情境,必须进行情境诱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施教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内涵之一。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课上得有味,讲得有趣,让学生以饱满的兴趣在活泼的气氛、愉悦的心境里,在轻松的环境下去学习,去探索,品味到语文课的甘甜与芬芳。如要求背诵古典诗词,每次早读一首,日积月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兴趣,每堂课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住学生。
实践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有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情感、讨论答辩等。这样的方法克服了学生厌倦消极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的天地,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求知的兴趣。2.求学的主动性。
“‘教’不是‘统治’,不能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语文教学应该把立足点‘从教出发’转移到‘从学出发’。”[4]教学过程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充满情感和个性各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教学法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常言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在导入新课时进行。此时或者确定学习重点,让学生有一个目标;或者介绍学习方法,使学生前进有路;或导入有术,令学生进入情境。情境教学法十分讲究和重视这一环节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导语。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悬念式、诗词曲赋式、格言警句式、故事传说式、温故入新式、解题式、练习式、知识式等。
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起后,无论是好奇、新鲜,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都形成一种努力探求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内驱力推动下,学生们为求知而乐,为探求而兴奋、激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成为一种自我需要,使学习动机更为稳定和强化。
(二)情境的应用
具体选用哪种情境应用于课堂,则要根据课堂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情境教学法并不是盲目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它需要遵循如下原则[5]:
1.突出语文课文的特点,展现优美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手段展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播放一段段动听的音乐,使二者与课文内容自然有机地
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
2.在学生情感的接纳中,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另外,学生从各个方面,尤其在情感方面接纳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方式,才能产生参与课堂情景的强烈欲望和学习兴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一切都是悄悄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领悟的。
3.激发情感,把表演引进课堂,开展愉快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性教学,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呀呀学语开始,就和它打交道。但是,要真正地把它学好、学精,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从而在愉快、和谐的友好氛围中开展学习。
4.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习作的语言活起来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面对学生的一些“离经叛道”,只要是合理的,在情景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
四、启示
现代教学法是沿着苦学—乐学—会学的道路发展的。教学过程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思想都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情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创设情境必将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清自身的角色,认真的钻研教材,联系实际,根据教学环境,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真正地切入学生生活;其次虽然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有限,但是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式,也要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的作用,有效地营造一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的气氛,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诚如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舞台上,定能演出有声有色的话剧来。
6.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六
情境教学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不高,但擅长对感性知识的识记。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多运用情景教学来帮助他们充分高效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在重点探索情境教学含义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并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了一堂丰富多彩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以求为广大教师提供范例。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0引言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代课老师必须想方设法把课上活,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就忘了;教我,我就记住了;让我参与,我就学会了。”而情景教学恰好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培养兴趣的基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迎合了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1情境教学法与小学三年级语文和学生特点的分析 1.1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于20世纪30-60年代产生并盛行于英国。70年代后期这种教学法被引入中国,为我国语文教学界所熟知。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
生特点,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激活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情景教学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所提倡的唯智主义的条条框框,其最大特点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
情境教学法中可创设的情景多种多样,可以分为问题情景、真实情景、模拟情景、虚拟情境、协作情景、游戏情境、任务情景和故事情景,具有形真情切、情切意切、意境广远和理寓其中的特点和作用。选用上述哪种情景应用于课堂,要根据课堂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1.2小学三年级语文特点分析
语文作为小学三年级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标:①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②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素养的基石。因为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和提高表达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要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和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1.3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特点包括哪些方面?下面对其特点作如下分析:
1.3.1心理方面
(1)个性差别大。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这个年级的学生在接受别人评价的过程中,能意识和发现自身的价值,易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他们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容易丧失自信。因此,语文老师的因势利导十分重要。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难以释放心理压力,这容易使他们出现恶性循环的情绪。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并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1.3.2学习方面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即使不太认真学习也
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学生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马上下滑。在语文学习中,又出现了一、二年级所没有的作文,难度明显增大。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是每一个家长、孩子和老师深切关注的问题。1.3.3交往方面
三年级学生对友谊的认识相对低年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的择友标准较不成熟,往往把学习的好坏当作衡量人的能力的标志。并且,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也从“听话”的标准上升到“学习好,能力强”,而对他们的照料和关注则比以前要减少许多,因此父子、母女之间的沟通通常被忽视,容易出现矛盾和代沟。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应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 情景教学法并不是盲目地应用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它需要遵循如下原则:2.1突出语文课文的特点,展现优美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手段展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播放一段段动听的音乐,使二者与课文内容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这给学生创造了极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学生的心情也仿佛融人了自然景物之中。虽然在情境中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充满创造的激情,但在展示教学情境的时候,切不可为展示优美的画面而展示画面,一定要根据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的特点,传授基本的文学知识,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让学生乐于表达”的基本观点。
2.2在学生情感的接纳中,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法的应用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和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另外,学生从各个方面,尤其在情感方面接纳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方式,才能产生参与课堂情景的强烈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样,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作用。
2.3激发情感,把表演引进课堂,开展愉快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性教学,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呀呀学语开始,就和它打交道。但是,要真正地把它学好、学精,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从而在愉快、和谐的友好氛围中开展学习。这样,它就可以使学生学得活,减轻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习其它各科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4在情景教学中,让学生习作的语言活起来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学生是天生的“作家”。他们有自己独创的话语系统,他们有自己的儿童文化:超常吸纳语言的本领,非凡的语言创新的能力,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他们要在自己的习作里来一场语言的革命,就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心。”面对学生的一些“离经叛道”,只要是合理的,在情景教学中,老师不仅
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
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情景教学设计示例
笔者已经对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作了分析,那么,如何应用上述原则和情景教学法,设计一堂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呢?下面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第4册第4单元“塞北江南”的一篇讲读课文《葡萄沟》为例,共同探讨情景教学是如何应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的。3.1教学内容
(1)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进行口头表述。
(4)使学生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5)使学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6)学生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3.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学生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3.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准确地朗读长句。
3.4教具、学具
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3.5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3.6教学过程
3.6.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每天坐在这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一定感觉闷了吧?想不想走出学校,看一看外面奇妙而有趣的世界?老师带你们去旅游,你们高兴吗?现在我们组成一个大的旅行团,你们就是旅行团的成员,老师是导游,但是,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幅员辽阔,你们想去哪儿?到底,我们今天要去哪儿呢?下面,听了这首歌你们就知道了。
(播放音乐课件:我们新疆好地方)
老师:刚才听了播放的音乐,谁能告诉我,今天我们要去哪儿旅游?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后,举手回答:新疆的吐鲁番。老师(手里拿着一面小旗,一个小喇叭,一身导游的装束):对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或新,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面积166
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今天,我就带同学们去新疆的吐鲁番,去看看那里非常著名的一个地方———葡萄沟。
老师范读课文第一段后:同学们,你们听懂第一段的意思了吗?那你们说一说,刚才老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介绍第一段的呢? 学生:高兴、赞美、热情。
老师(夸奖):说得很好!你们真棒!3.6.2分类游览,自由朗读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图标):瞧,葡萄沟到了。各位游客,我先来介绍一下今天要去的景点:一是葡萄园,二是去维吾尔族老乡家做客,三是到葡萄沟的阴房去参观,这3个地方,你们最想去哪儿呢?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自由地朗诵。
3.6.3集中汇报,合作练说老师(拿小一喇叭做喊状):同学们,我们要集合了!你们在葡萄园里都看到了什么呢?那么,谁来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结合图片):看到了夏天的葡萄。学生乙:看到了秋天的葡萄。
老师:同学们对葡萄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给“五光十色”换个词,说说自己在葡萄架下的感受。
学生争相谈论自己在葡萄架下的亲身感受。
在场景维吾尔族“老乡家”,教师利用该场景为学生创设交谈的环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再配合多
媒体图片,让学生分组交流,共同探究,了解葡萄干制作特点。3.6.4升华情感,自由练说
老师:这次游览真让人大饱眼福。现在马上就要离开美丽的葡萄沟了,你们是不是舍不得这些新疆老乡啊?内心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呢?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表达出最想表达的真实感情。学生各自签名留言。
老师: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你们这次去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旅游见闻讲给家里的爸爸妈妈听。看一看谁讲得最动听,最能让父母开心快乐,谁就是我们的好榜样。3.6.5教学后记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就是这群三年级孩子探索人生路上的导航者、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课堂有效性的思想:真实中见精彩,平实中显智慧,朴实中含韵味,踏实中求质量。情景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4结束语
由上面的案例可知,小学三年级教师在运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语文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感悟所设计的教学情景,进人角色,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语文的智慧,真正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
7.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七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境教学模式,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发展
伴随着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词汇综合能力的培养, 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需要, 不断调整对写作教学的模式创新, 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应用能力, 以适应新时期的初中语文培养要求。情景教学模式, 通过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大力倡导, 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联系生活实际构建语文写作教学情境, 在为学生建设理想语文写作学习环境的同时, 启迪其运用语文知识描述生活感想, 抒发内心思想的协作应用思维发展, 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质性发展过程中, 所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教学模式改革。
一、初中语文写作情境教学模式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 是提高学生语文写作学习主动性所必需的
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大大刺激了学生参与初中语文写作学习的兴趣, 为提高其初中语文写作学习的主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充分扮演学习引导者的身份, 将初中语文写作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 给予学生鼓励去把握语文应用写作的主动权, 积极调动学生们的写作热情, 在良好写作氛围的影响下, 达到对学生参与初中语文写作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和维持。
(二) 是全面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实效性的保障
通过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 刺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内容的创新, 从而达到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全面且综合的实质性提升。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 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进入, 帮助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转换教学思维, 促使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学生语文写作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 以课堂教学情景的融入, 刺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发展, 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顺应教育的时代性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也会随着情境教学的深入进行深度的自我创新, 促使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更符合当今时代的语文教育发展需要, 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综合提升。
二、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 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历史的限制,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教师仍多采用传统单一的写作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 教师以文体板式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 大大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既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又为其失去学习兴趣埋下了隐患。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 在背离写作教学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同时, 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引向了低质低效的深渊。不仅如此, 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学生对于写作需要掌握的词汇运用、语句规整的基本能力都缺乏相应锻炼, 薄弱的基本功为其日后的写作发展造成了阻碍, 任务式的学习目的, 错误地引导了学生的写作观念, 极大地影响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 教学内容死板枯燥
写作的基础在于阅读的积累和词汇量的丰富,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最主要的问题就在的学生阅读储备的欠缺, 写作课堂的开展应以帮助学生丰富表达能力, 弥补阅读量的不足为主, 而不是概述各种文体的规范格式。在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各种文体的形势要求, 表达重点被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与现实教学需要的重点相违背, 阻碍了写作教学的整体发展。不仅如此, 死板枯燥的文体教学, 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失去对于语文写作的热情, 极大地影响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
三、初中语文写作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应用, 要始终把握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实质性提高的根本要求, 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 在实效性、多样性、创新性的发展目标指导下, 积极推动情境教学的深入, 启迪学生发展语文写作思维, 提升表述写作能力, 满足新时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进步发展。
(一) 多样化教学方法
深入推动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摆脱传统单一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例如, 将结合情境的启发叙述引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中, 通过结合教师提供的场景描述, 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的方式, 刺激其参与写作教学, 并通过反复的联系引导, 培养锻炼他们的词汇语句运用能力, 为其进行作文故事的综合写作奠定基础, 从而全面提升语文写作课堂的授课效率, 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综合能力。不仅如此, 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引入, 丰富写作情景感受, 能更直接的刺激学生进行语文表述, 引导其自主的进行写作基础练习。
(二) 创新化教学内容
全面有效地推动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深入, 不仅要丰富教学方法适应模式变化, 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十分必要。对应用情景教学模式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来说, 贴近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时代性发展需要, 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表达叙述能力和积极、健康、开放、自由的主观思想为创新方向, 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基调。对于教材内容, 要充分结合经典作品与时代文章, 保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新鲜活力和根本基础。对于课件内容, 要充分结合写作教学的发展需要, 结合时下热点和社会生活, 结合丰富的生活场景, 最大程度的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现实性, 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际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 具体化应用途径
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不但是一个概括性的总体变化, 还要具体落实到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情境教学的应用要体现在课堂表述引导、写作任务布置、写作考试检验等诸多方面, 全面的渗透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无形中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和参与初中语文写作情境教学, 全方位的落实情境教学对于学生习作学习主动性、写作思维开放性和写作表述应用能力的培养, 刺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综合提升。比如在写景片断的训练中, 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 看一看, 那就能让学生更贴近自然, 更细致地品味自然, 写出学生自己的切身感受来。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情境教学应用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只要我们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始终把握对情境教学应用的实践, 具体化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向, 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化, 就能有效地实现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应用发展, 推动整体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质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亮.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效[J].语文天地 (初中版) , 2014 (3) .
[2]李延梅.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J].文教资料, 2011 (24) .
[3]赵娜.基于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4]简雍平.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写作之SWOT分析及写作方式浅谈[J].中国科技博览, 2008 (24) .
8.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语文;实施方法
【分类号】G623.2
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不同,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在融洽的范围内展开教学,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更加畅快地流动。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与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无压环境下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启蒙思维,使学生在情境教学的氛围中,充分开发自身的智力、提升思维活跃度。
一、情境教学的优势
情境教学即韵味雷同,能够想象的到,能够懂得其中的意思。但是并不是直接的对某个情境进行复制,比较侧重于暗示手法,呈现出来的场景与当时的事物雷同,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当时的此情此景。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不断触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直接的印象,将创设的场景直接打在学生脑海里,带动学生情绪,推动剧情发展。将抽象的想象变成虚拟的幻想,高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力。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情境创建,选择适合当前课本要求的情境,在不失课本韵味的情况下,展现语文学习的魅力。
二、结合生活经验,创建教学情境
语文学习不比其它学科,比较重视字词背后的意义,而并非单纯的字面意思,所以,语文学习不是光靠识字就能够了解其含义的。生活是所有事物的发源地,尤其是语文课程更是生活的写照,语言文字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其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少年闰土》一课,此篇文章出自鲁迅的作品《故乡》中,鲁迅利用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将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真实的体现了出来,也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下人们的精神麻木和压抑。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抓住《少年闰土》中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出去,了解鲁迅先生撰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少年闰土》是小学六年级的课文,此阶段的学生年龄基本上都在14岁左右,具有独立分辨事物的意识。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想象老师提出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没有提及。朗读结束后要求学生思考一下文中的人物是怎样的生活状态;鲁迅先生撰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最后结合自己当前的生活,想象自己若是在那个年代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文章,感悟文章中心和作者情感,在脑海中再现时代情境,设身处地的将自己融入到文章中,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结合多媒体,创建情境教学
多媒体技术自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以来,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成效,利用图文并茂和动画的形式将课本内容充分的表达出来,能够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引起学生注意,从而促进情境教学的创色。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中,教师若是简单的为学生解析课文,定然会将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沉重,《鹿和狼的故事》本就是近几年新加入到人教版课程中的文章,因此,学生对文章内容并不了解,教师可利用制作动画短片的形式,将鹿和狼的形象刻画出来,加上一些环保和生态平衡的图文,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认识。鹿的形象是温柔、弱小的,狼是凶残、可恶的,但是经过实践结果证明,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具有其自身的使命。教师在播放动画短片时一定要配上轻快的音乐,加上根据课文剧情发展做详细的解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观看短片。将“狼”的灭亡,到“鹿”的衰败用动画短片的形式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真实的看到、听到当时的情景,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生态平衡的主题,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合表演,创建情境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当前的年龄特点设计情境教学方案。将课文中的人物结合学生自身的心理位置,使课文内容由想象演变成表象,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用自己的立场想象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情状态等。朗读课文时,让学生分别朗读课文中不同的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安排适合学生的角色进行朗读。一旦出现负面角色,教师应事先说明,给予学生合适的解释,避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学生可表演小女孩卖火柴的场景,切身体会小女孩在凛冽的寒风中,卖火柴的凄惨。通过真实的表演体验,鼓励学生珍惜眼前,努力学习,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五、结合肢体语言,创建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艺术的结晶,在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用身体和手势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更大。生动的课堂氛围能够创建较好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美谈,部分学生在没有学习课文前就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因此,教师在模仿司马光砸缸的动作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状态活跃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类似这种课堂肢体模仿将书本情境再现情境教学,在目前课堂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
六、结合图画,创建情境教学
文章和图画是相融的,利用图画将课本内容再现,将课文内容更加形象具体的表达出来,实现“一图免千言”的效果。图画是用画笔将人物、背景刻画在纸上呈现的学生面前,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童年时期,所以,将所学内容融汇到图画中,方便学生理解,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以文汇图,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建教学情境。在这一情境教学中,教师的指点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字母时,教师可根据字母的形状创建不同的小动物,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Z就可以变成小天鹅或是鸭子的形象展示出来,再加上少许的背景,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想象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使用是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能夠快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印象。本文主要结合了肢体语言、实物、多媒体、表演和生活经验五种方式将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做了详细解析,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敏.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3(36).
9.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既能快速学会语文知识,又能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就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优美的画面展示、轻松愉快的音乐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通过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淡雅、朦胧、静谧的诗意情境,映衬出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自然地融入教学环境之中。又如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配乐朗诵。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旋律,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朗读背诵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从疑问开始的,巧设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检查《师说》一文的预习情况时,有学生质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受”字的词义。这时教师可以首先肯定学生善疑勤思的良好学习习惯,然后向学生解释:许多注释中说,“受”通“授”,“受业”即“授业”。但是吴小如在《韩文琐札》中说:“盖承首句‘古之学者’言之,言学者求师,所以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而解己之惑也。非谓传道于人,授业于人,解人之惑也。”这也是一种说法。按这种说法,“受业”是指“受古人之业”。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的含义历来就有不同的解释,如果能够深入其中认真思考,可以有许多收获。这样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或者善于发现学生的质疑,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使整个语文课堂活起来。
三、创设生活式体验情境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借助生活情境来学习语文。教师要把课文中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如在学习《祝福》一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人们对她会是什么态度?而文中的人们又是怎样对待祥林嫂的?像祥林嫂如此勤快、能干的人,如果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她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通过联系比较,学生就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祥林嫂的悲剧其实是整个社会制度的悲剧,从而真正理解作者所要反映的思想内容。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其进行观察、交流等活动,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思考。
四、创设表演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表演情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在学习《茶馆》《雷雨》等课文时,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把课本当作剧本,自由合作表演。在表演中,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到情境中去,最终,全体同学都会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进而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一方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创设语言情境,给学生以熏陶感染
语言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语言的技巧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形象化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有意境美和感染力,对教材的讲解要绘声绘色,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昂豪迈的朗诵来描述如画的江山,让学生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在学习《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通过清新质朴的语言来描述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让学生心向往之,进而感受到陶渊明独特的人格。
10.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篇十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引导熏陶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成功的开始。教学情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语文课亦应重视运用教学情境,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感觉。
一、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的指教师依文绘图用线条色彩组成的图画,把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万言,尺幅览千里的效果。俗话说,书画同源。其实,文画亦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文与画之间的联系。当人们用文字来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是有“境”的。胸有成竹“竹”就是“画”。用图画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课文情境,可以傅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面线条、色彩、明暗、浓淡、深浅、主次中迅速地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将课文中所描写的生活运用图画再现出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将会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丰富他们的想象,启迪思维,拓展思想,诱发灵感。同时,对写作也大有裨益,如状物写生、借物抒情等。如教《中国石拱桥》时,我依据课文的介绍,将赵州桥用图画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赵州桥的样貌;然后再画出卢沟桥,两相比较,从而简洁明了地把握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使整个教学轻松自然。
二、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来,营造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明事理、增进实感体验,激发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可分以下几类:
1、实物类。常指自然物、模型、标本等,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实物,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形象感,激发他们的无限情思。
2、实验类。指导学生做实验,在说明文教学中常使用。
3、劳动类。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事某项劳动,然后要求学生写作,如煮饭、炒菜、收割、运转。
4、活动类。指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然后指导学生作文,如打球、跳舞、欣赏音乐、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
5、旅游类。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游览名胜古迹,进行走访调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总之,“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它借助具体可感的形态,使学生迅速感知,获得真切表象,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认识、理解、记忆、联想等,达到教学目标。
三、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雨果认为“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
音乐是非象性的艺术,让人在欣赏时,能产生一系列丰富多变的心理活动。因为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间响为物质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听觉形象,直接抒发感情、反映社会的表演艺术。所以音乐特别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灵魂,用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渲染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因此语文教学中亦毫不例外地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选用一小段小桥流水般的轻缓柔美的古筝乐曲伴学,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感受一种江南春天中的柔和细美的景象,从而为打开篇课文的宝库大门而取得了一把重要的钥匙。
当然,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选不选音乐,选什么音乐,是有讲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音乐要与教学内容统一。因为播放音乐的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乐一乐”,愉快一番,然后便能很认真地学飞语文。如果不注意与教学内容统一,容易适得其反,往往会将学生的情绪和心向误导到学习内容之外去。
四、运用语言美化情境
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不管课堂教学步入怎样的现代化,用语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计划时所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美化,所谓课堂教学语言的美化,所谓课堂教学语言的美化指的是为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精心设计的语言。美化课堂 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美化教学语言,教师不仅要有标准的语音,更应充分运用各种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同时注意语调、语速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在抑扬顿挫间为我们描摹语文中的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及各种“文章”情境,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讲授《雨中登泰山》时,我精心设了一段导言: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它、赞美它!五岳独尊嘛!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五、借助“蒙太奇”联想情境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是构成和装配的意思。后用于电影,意为电影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中,借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复杂多变的教学内容剪辑和组接,加强所教内容的感染力、震撼力。在《白毛女》里,一边是杨白劳一家穷困过年,一边是地主黄世仁家张灯结彩、大酒大肉过年,两相剪、组接,一经对比,更突出地主鱼肉百姓的本质。
11.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情境创设;语文教学;运用
如今,很多语文老师开始在自己的课堂开始有关情境教学的模式,而且很多老师还就此发表了若干的文献。可是有一个问题不可忽略,尽管老师们在尝试对情境教学进行了解,却没有使情景教学在课堂上发挥主要的作用。关于情境教学的问题是多个角度的,不单单有操作上的不足也有认识上的不足。就目前所了解的,关于情境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主要的是实际课堂问题阻碍着老师的教学。而这方面的实践又事关多方面的,小学情境语文教学的效果要是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须研究情境教学的实践问题。
一、应语文课程要求采用情境教学
从学生对生活的趣味、经验以及认知水平入手对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将学生的体验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倡导自我探究型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的重视,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三观”。注意学生认知水平、能力、感情的相互发展;要时刻注意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尽可能的挖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潜力,使学生将热情和兴趣都放在学习上,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也就是实现对现代教育的要求,可是这种实现不是件容易的事。得靠外界的力量来维持。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放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当学生处于束缚的教学环境中,在消极的情况下学生不可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为了解决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逻辑问题才采取了情境教学的方法,把思维当作核心,尽可能的带领学生进行活动,创造语文教学情境,积极运用生活、学习中的教学元素,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时候能够体会它,并且能够积极的完成它。采取情境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待学习更加有动力,完成课堂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表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情境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重大的价值。
二、陷入情境教学误区的语文老师
全国越来越普及新课标的教学,情景教学收到越来越多教师的欢迎是因为其特有的优势。在早先情境刚刚开始运用时,大多数教师是可以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的,所以,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思维得到了发展,情感也得到了陶冶。但是有一点的知道,大多数教师自身的能力与认知水平受到限制,很多时候不清楚情境教学,创设不好教学情境等麻烦,使得很多误区在语文情境教学的课堂上,许多老师呕心沥血创设的情境竟然不能发挥其作用,学生在看热闹的过程中就忘记学习,一堂课根本学不到任何知识,这样就使得教学的实效性和目的性被忽视。
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上以老师为主体的问题到现在依然没能被改变,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老师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但要保证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保证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自觉的探索知识,这样就会提高教学效率,而这就是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
情境教学实际就是老师优化了一个教学环境,是可以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活动的情境。但是并不是随便的创设情境都叫情境教学,而是建立在正确把握教材上,再对人和环境提到一定高度上进行考虑才得来的。
它主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创设学生需要的、充满感情、和饱含知识的情境,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怀着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因为情境创设带有形象性、参与性、深远性、潜在性等特色,所以这些特性极容易的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愿意主动亲近学习,这样学生在只是或是能力的发展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与无聊的传统教学相比,情境教学带有深深的趣味性,可以将学生带到他们所向往的环境里去,情境教学被够被广泛的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必然能够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提高。
其实,课堂情境教学吸引着学生,使得学生对其有着深厚的兴趣,在语文课堂上他们愿意主动的进行语文探究,这样就成为了语文上的乐学者。
四、结束语
根据在实践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得出老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完全的发展。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比较,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学生就会通过情境增添了自己的知识层面,还学会了用逻辑思考,智力也随之得到增长,提升了思维品质,大大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方建.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法在“纲要”课中的运用——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0(5):53-56.
[2]倪姗姗,钱扬义,叶静怡等.中学化学教学中学习情境创设的途径及启示[J].化学教育,2009,30(4):19-22.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推荐阅读:
关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08-2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7-16
浅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06-22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运用07-11
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体会08-23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10-14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情境06-25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分析07-17
语文生态课堂中怎样创设情境教学08-15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感受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