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2024-08-24

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通用12篇)

1.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一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复习课 中原区伊河路小学 张朝旭

一、学习内容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二、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口算复习12-9=

11-7= 13-6=

17-9=

12-6=

15-8=

15-7=

15-6=

13-5=

11-3=

16-8= 13-9= 14-7= 12-4= 11-9=

18-9=

师: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课前准备20以内所有退位减法的算式卡片。

师:把课前准备好的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自己进行整理,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独立整理排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竖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2)师:横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生: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师:得数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会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另外,在找数学信息时,还要注意图文结合,找到图中的有用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在本上画一画来帮助理解。

预设: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同桌互相说,全班齐说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4.结合梳理过程,完成思维导图

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个这样的知识图(出示下图),这样的知识地图能把我们学过的单一知识点串起来,便于我们发现知识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典型题目: 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小结: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回顾。

(三)精心设计习题,检测学习效果。(1)口算

【知识点】巩固和熟练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答案】 略

【解析】要求全部做对,而且注意把握时间。(2)画一画

①画☆比□多5个。□□□ ②画△比○少3个。○○○○○○○○○

【知识点】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比少”。

【答案】略

【解析】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上下对齐。(3)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知识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否能辨别出信息中的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

【答案】 14-8=6(只)

【解析】解决“小月折了几只?”这个问题,与“其中黄色的有6只”这个信息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个多余信息,圈起来排除。

2.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复习题)

1. 看图列算式。

2. 填一填。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 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目的是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情境引入,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这是游园会上的大熊猫在卖风车, 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一共有12个风车, 小朋友要买8个。还剩几个?

三、自主探究, 内化算法

1. 列出算式, 大胆猜测。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 教师板书:12-8=比较算式, 引入课题并板书。

教师 (追问) :你觉得会剩下几个风车呢?

课件出示12个风车图:

2. 动手操作, 验证结果。

学生之间互动, 同桌 (小组) 交流, 教师观察巡视, 把握情况。

3. 过程演示, 内化算理。

教师预设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方法, 出示课件:

摆一摆:“破十法”。把12分成2和10;10去掉8个, 剩下2个与2合起来是4个。“平十法连减”。从12 (圆片) 根小棒中先去掉2根, 再去掉6根, 还剩4根, 根据学生操作过程, 教师列出算式, 把8分成2和6, 12-2-6=4。

想一想:想加算减法。要计算12-8=□, 可以这样想, 我知道“8+□=12, 根据进位加法, 8+4=12, 那么4就是12-8的差, 所以还剩4个”。

数一数: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小棒 (圆片) 摆出12根, 拿走8根, 还剩4根。

把思考过程课件一步一步演示, 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对旧知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回忆和复习题2的练习, 对结果进行猜测, 再通过学具操作演示、过程归纳、算式演示, 逐一将思考过程表现出来,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 直观演示, 重点理解“想加算减法”和熟练掌握“破十法”。

(1) 借助操作, 分析“想加算减法”思考过程。

因为8+4=12, 所以12-8=4, 如图:

(2) 演示“破十法”思考过程。

①摆出12个风车, 分成左边10个, 右边2个。

课件出示:

②把左边10个风车中圈出8个, 还剩2个, 如上左图。

③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试着摆一摆, 边摆边说出整个过程。

④结合学生摆的过程, 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板书, 如上右图。

设计意图:借助操作, 诱发学生思考,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述、符号体现、直观演示, 来领会“破十法”的算理过程, 体现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新知, 巩固算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

1. 圈一圈, 算一算。 (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2. 计算。 (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小结:引导学生从算法上比较:如果用“破十法”计算, 都是先算10-8=2, 十几减8, 就再算2加几;如果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被减数增加几 (或减少几) , 减数不变, 差也随着增加几 (或减少几) 。

结合算式中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样变化规律, 纯数字概念对一年级学生较抽象难以理解。

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算式。

8+( )=15 15-8=( )

2.填一填。

8+( )=13 8+( )=16

8+( )=14 ( )+8=11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目的是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这是游园会上的大熊猫在卖风车,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共有12个风车,小朋友要买8个。还剩几个?

三、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1.列出算式,大胆猜测。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2-8= 比较算式,引入课题并板书。

教师(追问):你觉得会剩下几个风车呢?

课件出示12个风车图:

2.动手操作,验证结果。

学生之间互动,同桌(小组)交流,教师观察巡视,把握情况。

3.过程演示,内化算理。

教师预设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方法,出示课件:

摆一摆:“破十法”。把12分成2和10;10去掉8个,剩下2个与2合起来是4个。“平十法连减”。从12(圆片)根小棒中先去掉2根,再去掉6根,还剩4根,根据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列出算式,把8分成2和6,12-2-6=4。

想一想:想加算减法。要计算12-8=□,可以这样想,我知道“8+□=12,根据进位加法,8+4=12,那么4就是12-8的差,所以还剩4个”。

数一数: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小棒(圆片)摆出12根,拿走8根,还剩4根。

把思考过程课件一步一步演示,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对旧知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回忆和复习题2的练习,对结果进行猜测,再通过学具操作演示、过程归纳、算式演示,逐一将思考过程表现出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直观演示,重点理解“想加算减法”和熟练掌握“破十法”。

(1)借助操作,分析“想加算减法”思考过程。

因为8+4=12,所以12-8=4,如图:

(2)演示“破十法”思考过程。

①摆出12个风车,分成左边10个,右边2个。

课件出示:

②把左边10个风车中圈出8个,还剩2个,如上左图。

③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出整个过程。

④结合学生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师板书,如上右图。

设计意图:借助操作,诱发学生思考,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述、符号体现、直观演示,来领会“破十法”的算理过程,体现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圈一圈,算一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2.计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主练习,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小结:引导学生从算法上比较:如果用“破十法”计算,都是先算10-8=2,十几减8,就再算2加几;如果用“想加算减法”计算,被减数增加几(或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随着增加几(或减少几)。

结合算式中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样变化规律,纯数字概念对一年级学生较抽象难以理解。

4.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四

苏武乡中沟教学点 张爱琴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现在,我根据自己教“20以内退位减法”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而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只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记住的不是40%,而是6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逆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 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认知心理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或重新组织。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

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所以我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我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我又出示14-

6、12-7这两道题,学生也顺利地计算出来了。既然十几减9的方法掌握了,以后的减8、7、6等题,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所以我用一节课就解决了计算方法问题。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比较是人在大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区分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我上了“找规律速算”这节课。上课前学生做了一个练习,练习中有八组题。第一组题是11-

9、12-9……18-9;第二组题是11-

8、12-8……17-8;第三组题是11-

5.20以内退位减法的和复习教案 篇五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 揭示课题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6.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六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班级:52班 授课教师:陈玉翠

授课时间:3月14日周一(第三节)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课时十几减9用数学。

2、教材简析:用数学对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看懂图意并根据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同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初步学会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点: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5、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二、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即用数学)。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学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好的方法。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

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㈠激趣定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具体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导入课题。㈡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学习例5,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选取图中和问题有关的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多余的信息就去掉。

4、列式计算,理解算理和算法

5、适时点拨。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㈢测评训练。课本20页“做一做”和22页第3、4题。通过由浅

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7.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七

解决问题

体育东路小学 刘伟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情景图,能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能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教学难点:

能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直接说得数。

8+9=

12-4=

16-9=

6+9=

15-7=

13-6= 11-2=

13-8=

17-9=

12-7=

16-5=

14-6=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图。

T:同学们去春游,他们在草地上开心的玩。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观察后,个别发言。)

2、情境图1:捉迷藏。

T:有的同学在玩捉迷藏。(独立呈现)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T:你会列式计算吗?把算式写在堂练本上。(独立完成)

T:为什么用减法计算?13表示什么?6呢?

3、情境图2:丢手绢。

T:有的同学在玩丢手绢。(独立呈现)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有数学问题吗?谁能根据刚才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T:你会列式计算吗?把算式写在堂练本上。(独立完成)

T:为什么用加法计算?8表示什么?6呢?(或许有减法问题: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个?)小结:如果只有信息,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情境图3:踢足球。

T:有的同学在踢足球。(独立呈现)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吗?四人小组讨论。

要求:根据信息,说出你的数学问题?再说出你的算式。T:小组汇报。

T:为什么用减法计算?16表示什么?9呢?

小结:如果只有信息,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做一做情境图。

T: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很高兴。(课件:第20页的小动物图)T:看看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越多越好。(小组讨论。)

1、学生汇报问题,逐一板书。

a.树上还有几只小鸟?b.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鹿?c.还有几条小鱼?d.飞走了几只小鸟?f.游走了几条小鱼?

2、学生逐一解决(在预定的练习纸上列式)。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信息和问题。e.跑

8.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地点 班级

教学内容 P23

教学课时 第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进行多纬度的观察找出规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2、加强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点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

2、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并总结规律,加深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体认识。

教学

难点 自主探索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并能创造性地重新进行排列。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课前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这节课我们一起将它们进行整理,有没有信心完成?

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出示口算练习卡,要求口算得数。

11-912-811-713-714-911-812-713-812-913-9

2、课件出示一个4×4的方格。

11-9

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现在我们要把刚才的那些算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放到这张表格里。如果将11-9这个算式排到第一行、第一列,(老师示范排11-9)那么其他算式可以怎样排放呢?分小组进行讨论,尝试着进行排列,对排列的结果在4×4的方格纸上进行记录。

3、组织汇报各个小组的整理结果。并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把自己的小组的方格纸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出来)

可以出现的情况有:

①我们是这样排的。

11-911-811-7

12-912-812-7

13-913-813-7

14-9

我们是看减数的,把减9的排在第一列,减8的排在第二列,减7的排在第三列,从上往下看它们的差从小到大排列……

②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12-913-914-9

11-812-813-8

11-712-713-7

我们是看被减数和减数的,竖着看一列列的被减数是一样的,横着看一排排的减数也是一样的……

③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

11-812-9

11-712-813-9

12-713-814-9

13-7

我们是看差的,差相同的排一行……

还有可能出现其它情况。

4、收集反馈意见。

及时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排列。

5、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大表格,要求每个小组根据第①种发现的排列规律继续写下剩余的算式,将20以内退位减法表填写完整。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6、完整概括减法表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呈现以下三种规律)

横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竖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斜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全面概括减法表的规律。

三、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它们在减法表的什么位置?

2、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都能说出来吗?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www.xkb1.com

3、抢答。师随便指着一道算式,要求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四、综合练习

1、口算(开火车)。

2+()=117+()=139+()=156+()=14

3+()=116+()=138+()=157+()=14

4+()=115+()=137+()=158+()=14

2、看不见的数字。

小明把得数相等的算式卡片放在一起,可是有的数字被遮住了,你知道被遮住的数字都是几吗?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作业。

1、请大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再做一次整理,并制成一个美观而有创意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

第一部分是对学习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没有直接出示已整理好的减法表。而是让学生通过口算观察发现,出示课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把板书上的算式按规律填到老师发下的表格里。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当中学会整理已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9.《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篇九

新课程强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这无异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教师应通过对话、比照、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最优的解决策略上来,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有效性相统一。我们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求新求异,但什么样的思考最有价值,什么样的求异更有成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纷繁的感性经验中得出求同的科学真谛,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因为教师的一个总结,使大部分学生的方法被归为另类,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一颗幼小的心灵是经不起这等风霜的,这样的总结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这种认识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究竟什么是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入思考的习惯,背诵记忆的能力,承受挫折的毅力,面对失败的勇气,同样是重要的情感与态度,这些品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对立中寻找平衡。

10.《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篇十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习,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_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习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习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习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习,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习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11.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篇十一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材简析

本内容是学习十几减9、8、7、6之后一课时,是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练习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时学生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由观题到心算,不再直观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学的方法自主迁移、类推到本课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较熟练的方法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想加算减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通过几个层次的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数字卡片;学具:自制数字卡片。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孕伏探究的基础(课件动态出示)复习题:

(一)开火车。

9+3= 15-8= 17-9= 13-7= 12-6= 4+7= 12-9= 11-8= 13-9= 14-9=

请一个小组轮流进行口算报答案,其余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方法。

(二)填数。9+()=12 6+()=11 8+()=12 7+()=12 7+()=11 9+()=11 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答案。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汇报。教师:你能说说,你的同桌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同伴汇报,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练习引入,自主探究(课件出示)例4计算题。12-5=□ 11-4=□ 12-4=□ 11-3=□ 12-3=□ 11-2=□(一)尝试计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各列,记录在本上。

(二)汇报思考过程

1.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汇报,个别提问计算时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根据学生语言表征,教师可相应板书算式;

“想加算减法”:学生说出会算加法算式的加数,利用减法的关系,得出结果; “熟练直接背出答案”:看到这个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就能直接说出差是多少; “一个一个数”:从总数里一个一个减,得到结果。

2.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算法,对于“直接背出答案”和“想加算减法”两种方法有相同点,在加法算式中会求一个加数,转化成减法算式就能就能想到要求的加数现在变成了减数,利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这样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体现简捷。

(三)算式比较,引入课题 教师:这两列算式与什么特点?与之前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针对每列算式中减法的变化,减数分别是是5、4、3、2,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引入课题并板书。

(四)尝试出题,同伴互查 1.教师:你能出这样的算式吗?

请每位学生尝试在本上出2题,让同桌计算,同伴互查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各自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出题,教师可以在每列原题基础上补充算式。如:12-6=、12-7=、12-

8、12-9=

(五)题组比较,渗透思想

教师:比较例4中的两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来说,无论学生从什么角度观察,教师适当给于肯定。

【设计意图:学生的计算方法已经形成,本课中没有借助操作活动直观呈现,思考过程的表征图没有体现,只是增加抽象性,以说的方式提高思维水平,注重计算方法择优快捷熟练,注重算式资源中数学思想渗透,培养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 抓住联系 课件出示

(一)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自主完成“做一做”的填数。

全班汇报,指名回答。教师追问:大家填数的速度都很快,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分析关系,创造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把上下两个算式为一组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突出体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在计算时多以“想加算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熟练程度,使学生逐步达到由加法算式直接想出减法得数的要求。

(三)快速抢答,内化提升 根据学生对“做一做”题组的理解,加强学生用“想加算减法”的练习训练,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教师增加类似题组,让学生快速抢答。小组间相互出题,轮流抢答,掌握减法计算如何简捷。

【设计意图:此题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多组练习后,让学生逐步喜欢“想加算减法”并加以熟练,分析关系,发现规律,创造算式等方式是对学生应知应会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的提高。】

四、数学游戏,应用理解

(一)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游戏:送信(课件出示)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定学生计算,根据得数把算式放在相应答案的集合圈里。

(二)分类整理,渗透思想

(三)算式重组,思维提升

1. 在进行分类整理以后,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观察,如15-6=17-8,引导学生发现两个算式中除了十位上是1,其他几个数都不相同,这样的算式还有吗?

课件出示教材17页的“思考题”。

2.引导学生对集合圈里的算式进行观察,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算式,填写在书上。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可能会出现集合圈里已有算式进行的重组: 17-9=13-5 11-7=13-6 12-6=11-5

可能还有学生自己想到如类似“12-4=14-6”这样的算式,请学生判断这个算式出现2个4是否符合要求,应如何修改。

【设计意图:数学游戏与“思考题”进行题型整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组织学生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关系,对所学算式进行整理。同时巧妙地设计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发展,有效渗透集合思想。】

五、全课总结

12.一年数学下《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教学设计 篇十二

1、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回顾整理是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

2、通过回顾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想到了加减法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

3、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科书、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你们学得不错。这节课老师准备领小朋友作一下回顾整理。相信你肯定能做得很好。

二、复习整理。

1、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我们先来看蓝旗区: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也来做游戏好吗?

学生两人一组反复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

3、黄旗区:他们在做什么?四位小朋友与老师在做抽读卡片游戏。由一位小朋友说得数,其他人抽取相应的算式卡片。请找出得数是11、1218的算式。

4、绿旗区:是找算是规律的练习。教学时要应加以扩展,扩大练习量和灵活性。

5、把减法算式按得数分组。每人一套算式卡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组找规律记得数。

6、红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表,根据横着看第一行的书都是11,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的提示,教会观察的方法。学习时,小组分工合作,按找规律、选卡片、填位置的程序进行。

7、紫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整理程序同红旗区。

三、拓展练习。

上一篇:干混砂浆管理制度下一篇:小学值周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