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2024-10-09

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共9篇)

1.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一

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1基本思想简述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同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有其理论产生、形成、发展而趋于成熟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开始对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摘录了近2500年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并且认真研究和比较了这些事件,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这就是马克思对历史学的早期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成果,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与论断,深化了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哲学批判,标志着世界历史理论得以成熟《,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则使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更加完善。简述其基本思想如下:

1.1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论

世界历史的形成,如同其他历史事件一样,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部原因就是资本的不断扩张本性。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和消费由一国走向世界,资本的贪婪、侵略、扩张性又迫使世界市场形成,也就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产生。其外部原因是新大陆的发现和社会化大生产及交通、通讯技术革命的到来,但它们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促进作用。然而,真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这种矛盾激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世界性的联系才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由此可见生产力水平和交往能力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1.2跨越理论“跨越理论”的思想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

究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发展道路上提出的。马克思分析跨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方面,落后民族与资本主义处于同一时代,才有可能汲取其优秀成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是资本的扩张本性,必然加剧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民族矛盾,从而引起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革命。当时落后的俄国具备了实现跨越的条件,从而绕过资本主义这一可怕的波折阶段,直接

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跨越的主体通常包括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两个方面,一旦完成制度上的跨越,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完成生产力上的跨越,进而也是为了更好巩固制度上的跨越。可以说,跨越理论是东方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所选择的具体道路。

1.3世界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及其为了自身发展在全球的不断扩张,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唱主角,迫使人类历史进入的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世界历史的第二阶段将是人类社会在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下,普遍地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世界历史,也就是说,世界历史也必将因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更加完善而转化为“完全的世界历史”。不过,世界历史的两大阶段,在时间规定性上不会是截然分开的。第二阶段的到来是一定要以第一阶段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面到来是不会实现的。

2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有很多启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制度选择的启示是在建国之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分析了国内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中国这个刚刚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建立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国外资本主义列强用血腥暴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行把中国拉入世界市场,他们的目的是想让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材料产地、产品的倾销地,大肆的加速资本积累,他们更不可能,也绝不会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与此同时又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期,对中国最有影响的俄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在制度上的跨越。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后,不断汲取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实现我国生产力上的跨越而奋斗着,更是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启示之一:逐步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形成更加适

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今世界历史背景下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必然的手段”。[3]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们的制度还有待完善。所以说,要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合理的制度保证是非常必要的。启示之二:努力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从而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契机。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可见交往是生产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今全球化大环境下扩大交往程度,也就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从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发展的步伐,这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启示之三: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不但可以利用世界上高科技含量的机器化生产力,更可以利用他们的信息化生产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不但是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新型工业化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是使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最终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新景象。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梦的及早实现更会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的及早到来,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世界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的发展。

2.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二

1 法国Lafarge集团公司

该集团公司成立于1833年,在世界上近70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水泥、混凝土、骨料及石膏制品等生产经营业务。在我国有北京兴发、都江堰、重庆等水泥厂。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促进会(Cement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简称CSI)成员。拉法基(251.25元/吨,0%)作为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业务遍及62个国家,2013年的销售额为152亿美元。

1887年,拉法基建成了全球首个专门从事水泥研究的实验室。此后,该实验室成为建材领域世界领先的实验机构。拉法基研究中心位于法国里昂附近的L'Isle d'Abeau。拉法基每年在科研、产品开发、提高产量和完善流程方面的投资超过1.5亿欧元,远远高于同行业其它公司和企业,具体表现如下:

1)集团科研预算超过1.5亿欧元,占集团销售额的1%。

2)研发队伍由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他们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专家。

3)研究中心是培养技术的中心,来自11个国家的240名专家在此全心致力于基础研究工作。

4)汇聚了各个前沿领域的技术,如:水泥化学,物理学,流变学,显微力学等。

5)拥有各种最新的技术设备,包括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纳米压痕和原子力显微镜。

6)拉法基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数百项专利。这些专利涉及15个重要领域,包括各种创新的配方、产品和工艺流程。

致力于科技创新是拉法基公司保持在建材行业领导地位的关键之所在。在集团范围内,拉法基开发出了Sensium,这种无尘技术水泥产品体现了研发工作在为客户生产日益创新的产品方面所起的作用。拉法基已经开发出便于建筑工地使用并省时省钱的各类混凝土。这些混凝土更耐蚀、耐用也更美观,如Artevia装饰混凝土,Agilia自密实产品,透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这些产品能全面满足从公共工程到工程装饰的施工需要。

2 瑞士Holcim集团公司

该公司原名Holderbank,成立于1912年,是世界领先的水泥和骨料(碎石,砂)的供应商之一,还提供预拌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全球企业员工有80000人。2001年初经重新整合以后才正式改名为Holcim。也是CSI成员。Holcim公司是AASD的成员,目前在我国华新(287.78元/吨,0%)水泥等水泥公司有一定股份。作为全球领先的骨料、水泥生产和销售商,公司控股或参股的企业遍及四大洲的70多个国家。2013年豪瑞的净销售额达到197亿瑞士法郎。2014年4月,两家水泥巨头拉法基集团和豪瑞集团确认将合并新建一家新的水泥巨擘-“拉法基豪瑞集团”。该企业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环保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是:员工的成长;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建筑;能源和气候;生物多样性;水;社会承诺。

该公司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为:新的地坪材料,道路修补;使用新材料和功能表面材料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低碳混凝土和选择性的无机材料;废热回收利用和可再利用的能量;市政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新窑型开发,清洁高效的生产方法。

3 墨西哥Cemex集团公司

该公司初建于1906年,到1990年前后发展成墨西哥最大的水泥企业,开始向国外扩张,几年之内就从一家内向型企业发展成为排名前列的外向型国际水泥生产商。Cemex公司也是CSI成员。

CEMEX公司全球研发中心位于Biel,Switzerland。主要研究领域是:建材产品和工艺开发,IT,能源,CO2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这里有最先进的中央研发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团队,包括研究科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企业研究人员与工业化专家,引领新技术和世界建材市场的解决方案。

研发中心总部有近80人,代表23个国家、顶尖科学家和专家的团队。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和开发,推动全球创新举措并为CEMEX公司业务的所有领域和功能全面的专家支持,是全球研发中心活动的主要焦点。研发活动包括:机会、趋势和建材行业面临的挑战开展先进和创新的产品开发,商业化评估;建筑材料和建筑系统的开发;制造技术和工艺优化等领域。CEMEX公司全球研究实验室,一个世界级的工业实验室,带给下一代建筑解决方案推向市场的CEMEX公司在全球所有业务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开发、管理和CEMEX公司知识产权资产的战略性保护是研发中心的第二重点。在胶凝材料技术、混凝土、骨料和外加剂等领域采取跨学科的方法整合优势迎接挑战,并努力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建筑结构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促进安全。

4 德国Heidelberg集团公司

该公司创建于1873年,目前在世界上拥有2500家工厂,拥有52500名员工,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商之一。海德堡的核心业务包括骨料、水泥,也生产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及混凝土构件,沥青混凝土以及其它相关产品和服务。此外,Heidelberg集团也是CSI成员。

海德堡全球水泥技术中心(HTC),成立于1996年,位于德国Leimen。HTC目标是建立和维护作为一个卓越强大的中心,以领先、产品组合和知识管理创造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海德堡集团公司。口号是:全球研发,全球工程、全球基准与培训、全球地质矿产和原材料监控。高度专业的专家团队保证了强大的内部专业知识转化为竞争优势。海德堡把员工价值观作为重要的资产,并不断投资于他们的能力的发展。HTC提供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水泥和混凝土生产领域的一个全面的培训计划,还通过网络,展开对员工的集体培训和提升计划。目前,在比利时、新加坡和美国有区域技术分中心。

5 意大利Italcementi集团公司

该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水泥生产商,1990年以来一直是世界水泥10强之一。Italcementi公司主要市场过去多集中于欧盟和美国,因为较早的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前景,抢得了向埃及、土耳其、摩洛哥、印度等国并购扩展的先机,使其在欧美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在其他地区获得足够的补偿。该公司经营绩效持续上升,发展势头看好。Italcementi也是CSI成员。2007年6月收购了我国西安地区的陕西富平水泥有限公司。

意大利水泥集团研发中心位于意大利Kilometro Rosso科技园,包括化学家,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研究和创新活动的研究人员约170人,用于科研开发的实验室总面积有23000平方米,研究领域包括所有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实现建筑物从功能到美观的解决方案。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年度预算约13亿欧元;约0.5%的集团营业额投资于创新(0.3%,R&D);创新率———即通过创新项目产生的本集团总销售收入的比例目前为4%,但中期至长期目标是5%。自1992年以来申请92项专利;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新型熟料,水泥或胶凝材料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特别是,研究将集中在利用可再生和可重复使用的原料、特种外加剂和特殊混凝土增强材料。该项目的研究也将通过基于纳米材料和生物技术应用于建材行业的研究和实验推广;

2)特种混凝土、修补砂浆和为新的和现有的建筑提供增值创新绩效的结构加固砂浆料;

3)为水泥工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旨在减少建材行业内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6 日本太平洋集团公司

该公司是1998年10月由“秩父”与另外两大水泥公司合并而成,意欲同舟共济,渡过日本经济连年低靡的难关。鉴于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对外扩展资金紧缺,水泥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由于日本曾连续享誉世界水泥强国有20年之久,也是CSI成员。在我国大连、秦皇岛和南京有水泥和混凝土工厂。

日本太平洋水泥公司中央研究所,位于千叶县佐仓市,研究所占地面积达60179 m2,现有120名研究人员。研究的领域不仅有水泥、混凝土,还涉及到环境、资源、无机有机材料等多个领域。该研究所下辖四个研究室。

第一研究室,主要研究水泥的技术及技术进展。在水泥质量设计和质量控制方面以支持海外的“太平洋公司的产品品质”。此外,从水泥生产过程开始,通过对材料性能的基础研究,获得最大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追求节能。

第二研究室,主要是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撑。产品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为客户提供产品改进措施和具体的解决方案,无论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技术实力足够促进太平洋水泥和混凝土的世界顶级品牌。

第三研究室,研究和开发环保、新能源技术。进一步深化环保技术,同时推动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开发,这是一个新的增长领域,为节能减排、环境恢复和水处理等新的业务领域提高附加值。

智囊研究室,有效利用知识产权来提高太平洋水泥集团的赢利能力。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整合研发战略和太平洋水泥集团的业务策略,然后执行。特别是,利用企业的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管理和旨在集中申请专利,通过构建专利的组合和选择,以及研究和专利信息分析,技术合同和许可证管理,进行广泛的业务开展。

通过对上述几个世界级水泥集团公司研发中心的情况看,研发实力都非常强,主要研究领域也大致相同:水泥工艺及产品创新,节能,环保,CO2减排,混凝土技术,外加剂,建筑功能化,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开发队伍包括了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企业研究人员与工业化专家,专业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化学材料、矿山、环保、建筑及企业管理等专业。国外这几个世界级的水泥集团公司,主要业务也基本相同:矿山开采,骨料,水泥熟料,水泥工厂(含粉磨站),预拌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化学添加剂,物流运输等等,几乎都是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全集团都是几十个水泥工厂,几百家预拌混凝土公司,还有若干骨料基地。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长期管理体制壁垒被打破,水泥与混凝土产业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同样发展产业链是国内水泥集团公司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矿山开采-骨料(机制砂石)-水泥熟料基地-水泥粉磨站-预拌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构件制品-房地产。同时,国内有实力的水泥集团公司,适时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项目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水泥工厂、骨料、预拌混凝土业务的展开,对于提升集团公司国际化形象,争取更多企业利润都是大有裨益的。可喜的是,我国一些大型水泥集团公司如海螺(246.44元/吨,0.34%)水泥、冀东(229元/吨,0.29%)水泥、华新水泥及红狮(250元/吨,0%)水泥等,就已经开始实施产业链战略,并且已经开始走向国外在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办厂。“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期,国内水泥集团公司如果不走出去进军国外市场,就不可能称得上是世界级的一流水泥集团公司,世界级的跨国水泥集团公司,一要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二要靠强大的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三要靠坚定可靠的高素质公司治理人才团队。公司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仅在国内是一流的,而且在国外要与国际先进同类企业看齐,强者与强者在一起会更强。

当前,我国仍然有3000多家水泥企业,整体上看水泥企业数量庞大,年产24亿吨左右的水泥,行业大而不强,又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巨大压力,雾霾天气的形成和众多中小水泥企业(粉磨站)的粉尘治理乏力有一定关系。国家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鼓励支持大水泥集团公司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该重组的重组,该淘汰的小粉磨站和立窑水泥企业坚决关闭,对于2500 T/d以下的各类干法窑也要制定淘汰时间表,力争3-5年内全国水泥行业在产业集中度上有较大提升。国家质监和环境保护部门严格执法,坚决执行最新颁布的GB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标准》和GB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国家层面要下决心,使中国水泥集团公司保持在500家左右,通过市场行为把混凝土产业拉到水泥行业中去,行业整体地位提升不言而喻。希望我国有社会作为和影响力的大水泥集团公司加强自己企业的科技创新,水泥工业首先治理好粉尘污染问题,然后考虑废气的脱硝、脱硫,最后考虑CO2的扑捉收集净化回收利用;加大力度研究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研究特种水泥及应用、研究特种混凝土及工程应用、水泥窑热能回收高效利用及混凝土修补材料等。水泥工业,理应是环境友好型企业,不仅不应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处置消纳工业废渣、废弃危险品、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社会公益行为成为环保产业中的重要成员,水泥工业通过科技创新,完全可以为人类环保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国的水泥工业也完全可以实现强大之梦。

商品预拌混凝土行业,目前国内约有8000~10000家企业,规模化大型化集团化的商品混凝土公司在10%左右,80%以上为民营私营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很小,入行技术门槛很低,资金周转问题是最大障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已经市场饱和,企业利润微薄,面临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笔者认为要做大做强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一是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二是发展产业链战略,进军??砂石骨料行业、发展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利用二手粉磨设备生产混凝土需要的特殊掺合料、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湿拌砂浆直接供应建筑工地,企业自配混凝土外加剂也是一个趋势;三是加强企业环保意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做好重复利用争取零污染;把粉尘问题处理好,封闭管理原料仓、搅拌楼;四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原料状态,生产状态,物流情况,混凝土施工全程监控;五是做好企业产品的科技创新,混凝土产品多样化,高端化,特殊化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六是商品混凝土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会加快。市场饱和产能过剩同样是商品混凝土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相当部分商品混凝土企业会被关停并转,大鱼吃小鱼的行业规则很现实。

3.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三

关键词:汽车工业;竞争力;自主创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我国汽车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汽车工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国内外汽车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对中国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然而,现阶段在国内汽车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分散、自主开发能力弱,在国际上面临着汽车强国的竞争压力。如何更好的发展和壮大我国汽车工业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二、汽车工业现状

(一)企业规模小

我国汽车企业规模小、投资分散。据统计,我国汽车整车企业有130多家,前十大汽车企业2006年的销量占到总量的84%以上。其余的120多家总销量不到120万辆,绝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年销量不到万辆,最少的只有几十辆。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80个,而在汽车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只有47个本土汽车品牌。乘用车制造商美国只有15家,而中国已经达到了50多家。过多的企业参与汽车行业意味着大量的业务重叠。2007年上半年,有16家中国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仅有1%或更少,一些企业的年产销量不足百台。即便是在合资企业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缺乏竞争力,没有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及时跟进。

(二)自主开发能力弱

新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实际价值。新产品创造了新的价值标准,新标准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趋势。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企业技术进步的竞争在企业竞争中占有很大比重。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为企业占领市场提供了条件,所以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大部分体现在新产品推出周期的竞争。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代表汽车工业水平的轿车产品开发能力。与国外高水平汽车开发技术相比,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开发的组织体系和人员、产品开发的组织管理工作、产品开发技术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是研发费用过低,二是企业对开发技术缺乏重视,没有自主开发的动力,长期陷入“引进技术-国产化-再引进技术-再国产化”这种等距离技术追赶的困境中。

(三)零部件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处于低水平、小规模、分散重复的状况。

首先,规模小。从投入的角度看,我国现有的约230家汽车零部件三资企业协议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占4%;从产出的角度看,一是生产集中度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数量为发达国家的5-6倍,而产量只有他们的1/10。二是生产配套率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率为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

其次,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独立开发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差,难以满足汽车更新换代的需要,技术发展缓慢。我国目前的汽车主件多依赖国外进口和外商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生产,真正使用中国自己生产的主要零部件很少。例如,所谓的国产“宝马”真正属于国产的基本上就只有4个轮胎而已,技术、品牌以及零部件都是宝马公司带来的。

(四)合资特征呈现出“外资主导型”

从我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道路看,相对于初期的“以市场换技术”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合资采取的是“中资控股型”模式;到现在的“以股权换技术”阶段开始进入“外资主导型”模式。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基本上被外国的品牌所垄断,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汽车工业的利润80%以上被外方拿走。目前,包括一些大型汽车集团在内的国内汽车企业出于商业考虑,无暇进行本土品牌汽车的白主开发也无力控制外方和企业。以东风、日产合资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例,与“中资控股型”模式相比,通过“以股权换技术”,东风公司虽然在合资企业中保留了50%的股权,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控制力减弱加剧,已由此前的技术层面开始向公司品牌、规划等领域渗透,合资企业的主导权控制在外方手中,呈现出“外资主导型”特征。

三、国外经验教训

(一)丰田汽车产业集群

在全球范围内,丰田在2003年已取代福特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商。现在丰田营运利润率为8%,即使受到日元升值的影响,丰田仍是创纪录地超过10000亿日元,是1999年的两倍,也是日本企业中第一个利润超过10000亿日元的企业。丰田由此成为过去10年中这个星球上赢利能力最强的汽车生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比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者市值的总和还要高。丰田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由于集群能产生集聚效应,能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因而促成了丰田公司今日的辉煌。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具备的特征:

1、丰田汽车产业集群是以轴心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和众多下承包企业共同构成的,是一种轴轮式发展模式,轴轮式发展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模式。

2、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柔性、动态变化的关系。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关系。集群内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行业和机构的支持,大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带动其相关产业彼此相互促进和补充,共同协调发展。

3、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非常明显。丰田汽车公司只进行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组装,下承包企业大多从事初级或中级零部件产品生产。而在下承包企业之间,对零部件生产又进一步细分,甚至出现了一个企业只进行一种零部件生产情况。

4、集群内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质:忠诚、信任、亲和。基于这种文化特质所形成的社会根植性是一切竞争之源,是最不能被他人模仿的。

5、大量团体、机构的存在紧密了企业网络和社会网络,加快了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韩国汽车产业的兴衰

韩国汽车业的真正起步在19世纪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以组装进口零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开始试制汽车,直到1970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仅为2.8万辆。进入7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各汽车公司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技术。现代、大宇等汽车公司与美日企业开展合作,开发生产汽车。随着1990年第一辆自主设计名为“王子”的国产车的推出并在市场获得成功,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1985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为37万辆,1986年达到60万辆。1987年,汽车普及高潮开始,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同时,由于韩国汽车工业出口战略政策导向在80年代末取得成效,逐步实现了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出口汽车的目标,而这又进一步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因此,1987年为其普及轿车起始年。该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110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轿车价格之比为2︰1,全国年销轿车25万辆,平均每千人购买轿车6辆,其中由私人购买的比重占80%。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韩国汽车业在西欧、美洲、东欧、中亚、亚洲和大洋洲建立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生产体系和全球营销网络。1997年韩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80万辆,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第五大生产国。韩国经济的腾飞被视为奇迹,而汽车业的发展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同韩国的其他工业体系一样,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与国家的扶持政策分不开的,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的汽车业遭受了重大打击,原来被飞速发展所掩盖的政企不分、家族式经营日益显露出弊端,企业走到了破产与亏损的边缘。

四、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

(一)组建大汽车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

我国目前汽车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运用地方政策进行保护,阻碍市场规律作用的发挥,企业自由竞争受阻。要废除各级政府对当地企业的各种保护,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通病,使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产生几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汽车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大企业要做大做强,要突出主营业务,通过主辅分离,精于主体,增强竞争优势。而一些小企业要走“专、精、特”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而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应依法破产,让其退出汽车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作用的发挥,我国必将形成少数的几家大汽车集团,就能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形成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

我国汽车工业既要实现技术创新,又要进行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上要推动中国产业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制造更多核心的零部件,一方面搞好对国外先进产品和新产品开发技术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开放的、稳定的联盟合作关系,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在制度创新上,要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机制,汽车企业通过产权多元化,健全内部治理结构,通过经营理念与模式的创新,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达到创新发展模式的目的。坚持自主创新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建设民族品牌,通过自行设计、自行开发、自行生产,生产真正的民族产品,真正形成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制定合理政策措施

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前期的幼稚产业时期,政府要对汽车产业进行保护,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激烈开展,对汽车产业的保护的力度应该不断地降低,使之不断成熟,并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放开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合理的定位,政府要介入的地方主要就是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比如针对现在汽车企业数目过多,要强行关闭一些小企业,加大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同时放宽在汽车产品设计开发方面的政策。政府的政策制定必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做到既能支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又能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四)加快产业配套,形成规模发展

汽车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促使其跃上一个新台阶,要加快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组步伐,强化研究开发能力,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形成零部件工业生产和科研的核心,集中力量扶持重点零部件企业,促其更强、更优,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对重点零部件产品,在政策、资金、管理上要予以重点支持。只有零部件工业发展了,才能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其次还要加快我国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最后要做好企业的配套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力量。

四、结语

改革开放和整个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给汽车工业迈上更高台阶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实践证明,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发展汽车工业这条路走不通。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这些年的引进、消化、模仿、合作创新,己经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也只有走这条道路中国汽车工业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处于重要转折点[Z].安永调查报告.

2、张丽莉.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2005(3).

3、彭连港,薛永昭.论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李垣,方润生.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创新行为选择[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4.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四

世界腈纶工业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各地区的腈纶工业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欧美发达地区的一些大腈纶生产厂家淡出腈纶业,而日本腈纶业仍以产品开发求胜.根据我国腈纶工业的现状,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探讨了我国腈纶业发展的出路.

作 者:张从容 Zhang Congrong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刊 名:当代石油石化英文刊名: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ODAY年,卷(期):9(9)分类号:F4关键词:腈纶 发展趋势 产需 发展战略

5.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五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紧密连结的体系。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首先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组织体系;其次是10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法律法规体系;再次是完善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美国农业产业化走在了世界前列,领导了农业一体化的方向。

(一)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农工综合企业;二是工商企业;三是农业合作社。美国的食品加工业已是各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

1、农工综合企业。农工综合体是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纳入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融合为一个企业。综合体实行统一核算,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在综合体一体化经营的基础上,几个相互连接的生产环节被置于单一所有权下,由同一个指挥中心管理和协调,实行类似流水作业的工作程序。

2、工商企业。由私人工商企业与农场主签订合同,通过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以直接的业务往来向农场主提供服务,通过合同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从而把产供销统一起来,原有的工商企业和农场仍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不变。合同制在战后成为私人公司与农业结合的一种主导类型,在目前实现了一体化经营的农产品的产值里,合同制部分占75%。

3、农业合作社。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单个农民出于自身产销利益的考虑,自发组织起来的互助合作经济组织。美国合作社主要有四

种类型,分别是生产、销售、购买供应和服务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在美国农村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在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美国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农业政策转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通过稳定农产品价格、扩大财政对农业支出、增加对农民补贴等多方面措施,在有效促进美国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增强美国农业竞争力的同时,农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美国农业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

1、生产支持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对多数农产品生产都给予支持,具体支持方式和程度随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法律规定享受政府直接生产补贴和价格支持的农产品,对有些农产品虽没有补贴规定,但如果出现灾害或其他特别情况,也常常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2、对外贸易支持政策。由于美国农产品30%以上都依赖于出口,所以美国农产品出口一开始便着眼于全球市场。2002年的农业法曾要求农业部制订一项农业外贸长期战略,明确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机会,确保不同部门的资源、项目和政策相互协调。

3、农业政策性保险。美国普遍实行国家对农保险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美国是世界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其农业保险制度也相当发达。美国的农业保险是以农作物保险为主,目前,可保作物种类和参与率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美国农业产业化管理体系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职能在农业部,它包括农业行政、农业财政、农业金融、农业计划、农业政策、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农产品商业信息、农产品出口。

1、确立农产品市场交易标准。农产品市场交易标准旨在把各种假冒伪劣商品排除在市场交易之外,使农产品运销加工企业能够更好的经营,为农业生产部

门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同时,为了履行其监督执行的职责,农业部不仅在部机关建立了相应的主管机构,而且在全国各地维持了一支庞大的现场工作队伍。

2、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农场主由于力量分散,经济实力弱小,往往成为垄断行为、不公平竞争行为和其他商业欺诈行为的牺牲品。美国国会先后通过若干法律,对垄断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将非股份制、非盈利性的合作社从反托拉斯法中豁免出来。为农产品运销加工企业确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市场交易环境,为入市交易的经营者规定了经营行为标准,进而保证农产品运销加工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3、提供各种服务。美国农业部是美国政府第一大管理机构,它既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参加者,又是协调者。作为参加者,它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信息传播系统向农场主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作为协调者,它又利用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身份从总体上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除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之外,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供借鉴。

(一)必须形成强大的法律保障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立法和制定保护农业的政策,推进农工商一体化。目前,美国国会已经制定了几百部有关农业的法律,使农业在产、供、销各个环节都得到法律的保护,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化政策体系。二是进行执法监督,联邦政府、州政府、私人企业每年约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农业的执法和监督;三是通过立法稳定农业的投入机制,使对农业的投入有法律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

美国农业立法人员促使美国政府把农业教育、研究、技术推广作为重要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系,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许多国家所效仿。这个体系有三个特点:(1)州农业大学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

广三项任务,使三者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为农业生产服务;(2)推广经费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县政府以及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州政府负担50%左右,教育、推广、科研机构均可申请农业推广经费,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3)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由农业部、州农业推广中心、县农业推广站组成。推广部门每年印发大量的科技资料,免费提供咨询,上门辅导和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

(三)加强市场化的调控机制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几乎都是采取了市场机制,真正做到了用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政府一般不直接对农场主发号施令,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市场解决不了的,如环保、科研、农业生态等涉及全社会共同发展的领域。美国农业的宏观调控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专门的政府调控职能机构,政府农业部门对农业的管理非常专一,种子、农药、植保等等都有专门机构、专门的政府官员去专门管理,通过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来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侵犯;二是有充足的财政支持,政府实行农场主“自愿”的农业计划,并用价格、信贷、补贴等手段予以有力的配合,从而实现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四)实现城乡和谐的发展目标

6.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六

传统伦理观念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条件下正受到猛烈冲击.现代科技发展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着传统伦理观念.在当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现代科技发展与传统的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的`矛盾;高消费与幸福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它启示我们,伦理学研究应由传统伦理学转向现代伦理学;从民族化研究转向国际化研究;科学研究应融入伦理意蕴.

作 者:李承宗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长沙,410079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WEISHI 年,卷(期): “”(2) 分类号:B2 关键词:现代科技   传统伦理   影响   启示  

 

7.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七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

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特别致辞中指出, 这场危机的原因主要是, 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 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 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品风险不断积累和扩散。[3]具体来说起因有5点:

1.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高杠杆运营, 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000年, 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 美联储13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 直至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的历史最低点1%, 这使得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能够以十分低廉的成本进行融资和借贷。房价的持续上涨使美国居民相信, 购买房屋是无风险的投资, 对住房的需求大幅膨胀, 进而促进了债务大量增加、金融机构杠杆率提高, 导致金融市场的资产泡沫迅速膨胀。过高的资产价格引发的“财富效应”, 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过度消费。

除了货币政策, 美国所实施的赤字财政政策和大规模减税计划, 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为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留下了隐患。2001年之后, 美国政府一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减税, 推动居民消费增长;另一方面, 发动了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 政府开支不断扩张。经济增长结构进一步失衡, 直至危机爆发。

2.以自由为核心的监管理念、监督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 是导致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发达金融市场的决策者和监管当局没能充分评估并消除金融市场不断积聚的风险, 未能及时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而采取有效的监管行动。长期以来, 美国奉行自由市场经济, 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能力, 主观上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缺失和松懈。2005年5月, 面对质疑衍生品泛滥、要求美联储介入次贷监管的舆论, 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认为, 金融市场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 坚决反对政府加强金融监管。而2008年10月23日, 格林斯潘在国会就金融危机作证时, 不得不承认当初“假设那些自利的银行等机构, 有意愿也有能力保护其投资者、银行的资产以及银行的生存”而反对监管金融衍生品的做法存在“部分错误”, 承认缺乏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

另外,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存在漏洞, 导致监管的错位和滞后。1999年11月4日《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以来, 美国金融业进入了创新迭出的混业经营阶段, 但金融监管仍沿袭旧有的体制, 没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在金融危机爆发前, 美国金融业的一些领域存在重复监管, 但另一些领域却存在监管真空, 监管机构很难实现有效协调。举例来说, 有多个部门负责银行业的监管, 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却处于监管真空区。

从监管技能和监管手段上来看, 也存在很大缺陷。金融创新导致风险分布日益不透明, 对风险集中程度的识别、分类、评估日趋复杂, 风险测量越来越难。大量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导致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不断增加, 金融机构会计报表的透明度和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场真实价值和因此产生的损益情况。金融监管当局没能及时对多项体系的风险进行正确的判断。

在次贷危机爆发逾半年之后, 美国政府承认了监管上的漏洞, 并努力弥补。2008年3月, 美国财政部拿出了一份金融监管改革蓝图, 其核心是加强美联储在审慎性监管中的主导地位。

3.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漠视风险控制, 追求短期利益, 缺乏制衡机制, 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主要发达金融市场的著名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一些董事会成员由CEO没有任何行业经验和专长的好朋友组成, 不能对这些机构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模式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对管理层缺乏足够的约束能力, 对有效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设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这些金融机构的董事会放任管理层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疏于对风险的适当评估和有效管理, 甚至欺诈性的资产承销和经营行为在追求市场份额、业务增长和短期奖金的驱使下得到纵容甚至鼓励。金融机构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诚信责任更是无从谈起。

这样“绅士俱乐部”般的公司治理, 无法阻止高管层在短期利益刺激下过度扩张有风险的业务。实际上, 在前几年金融机构普遍获利丰厚的压力下, 不敢冒险的经理人就要面临被撤换的风险。风险的积累和爆发实际上来自于管理层或者主动、或者被动的经营行为。

4.风险与收益不均衡的创新产品催生了金融危机, 监管缺失的场外衍生产品加剧了市场动荡。

发起——配售模式下的证券化产品以风险承担和收益的严重不对称为特征, 它催化了次贷业务的产生和迅猛发展, 助推了宽松和欺诈的贷款发放标准。基础资产发起人通过证券化赚取了高收益, 却把基础资产中所有的信用和市场风险通过证券化转移给了遍布全球的债券投资者。次贷资产的迅猛发展、次贷类产品价格的大幅膨胀和破灭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是本轮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原因。

以信用违约掉期 (CDS) 为代表的场外衍生产品, 发展迅猛、规模庞大、CDS市场投机氛围严重, 成为市场做空的重要手段。这个市场透明度低、交易对手风险大、风险不可预测且难以控制, 因其属于场外交易、不受监管, 监管机构对其束手无策。在本轮金融危机过程中, CDS市场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气氛, 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评级机构问题重重, 是引发和恶化全球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发行人付费的评级机构经营模式使评级过程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 评级机构还为结构性产品发行人提供有偿的咨询服务 (如结构化设计服务) 进一步加剧了利益冲突。结构性产品的评级模型存在根本缺陷, 模型的假设参数 (其基础数据往往由发行机构提供) 未经过完整的经济周期检验, 对产品的评级过于乐观。在本轮由次贷引发的危机中, 评级机构不负责任地给予很多产品较高的评级, 并在短期内降低其评级导致金融机构大规模减记资产, 直接助推了资产价格的螺旋式上升和泡沫的积聚, 并加速了资产泡沫的快速破灭。可以说是次贷危机的主要始作俑者之一。

从评级的使用者方面看, 道德风险问题长期存在。在全球范围内, 很多规定都要求投资管理决定和风险管理做法要确保金融产品达到主要评级机构给出的一定水平的评级。这样做使得从业人员可以搭外部评级的顺风车, 只要金融产品满足了门槛评级标准就无需担心其内在风险了。长期以来, 发达金融市场习惯了这种做法, 非常依赖于外部评级并为此感到自满。与感到自满一同滋生的还有投资经理产生惰性和马虎态度, 不去质疑投资组合中投资产品的内在风险。使用评级结果的机构 (基金经理、金融机构高管等) 应该最终对其客户和股东负责, 应对风险做出独立判断, 而不是光把风险评估职能转包给评级结构。使用者对外部评级的过度依赖加重了信用评级的顺周期性, 进一步放大了市场动荡程度。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和微观层面多方面错误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1.对高校财务的影响。

在财务方面,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与国际联系相对并不紧密,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也正因为如此, 我国高等教育所受的财务影响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例如, 我国高校的存款尚未因为银行出现危机而遭到损失或被冻结;我国高校尚未建立大规模的投资体系, 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有限, 因此投资受损也相对较小;我国上市的教育机构较少, 也没有一所普通高校在国内的证券市场上市, 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股价的影响也就无从谈起。

但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加剧, 为了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国务院推出了减税和增加投资的计划, 各地政府也已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 根据对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 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从各个地方的投资计划来看, 交通基础设施是主要的投资方向, 而高等教育不在各投资计划之内。减税和增加投资意味着在将来一段时期内政府财政将更加紧张, 因此除非出现特别的针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计划,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高等教育获得的政府拨款即使不出现下降, 也难以出现大幅上升。

2.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证券和进出口等行业在此次危机中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 这些行业的用人需求明显萎缩, 反映在大学生就业上, 使得不少高校都有了例如“今年来的证券公司明显少了”的体会。更为重要的是, 金融体系内的危机通过向实体经济蔓延, 进一步影响了非金融企业。一些情况已经反映出这种趋势。在2008年11月举行的湖北省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上, 共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余个岗位, 相较去年同一主题的招聘会, 用人单位减少了100余家, 岗位数减少了2万余个。一批企业因经济前景不明而选择观望, 而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招工则明显减少, 一些学校感觉到“来校招聘的企业减少了将近一半”。[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此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可通过三个途径影响我国的就业市场。一是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二是造成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 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此外, 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些新变化, 将对未来一段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而就业形势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实际效应,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应对, 预计金融危机对高校就业的影响在明年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5]

在就业竞争加大的情况下, 自然也就出现了企业调高用人门槛、学生调低就业预期以及学生更加追捧政府机关和国企等就业单位的情况。另外, 由于西方国家就业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更为严重, 加上货币贬值, 可能进一步促使留学生回国就业。

3.对招生和教学的影响。

我国民众对高等教育还有较大的未满足需求, 而金融危机本身也难以降低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我国高校招生和录取人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府的供给数量, 即招生指标。考虑到目前已确定的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方向、公共财政吃紧和上次全国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债务和教学方面的影响, 至少公办高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的扩招。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可能预见的是我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将进一步上升。

在教学方面, 西方国家商学院对道德教育的改革应该会很快传导到我国。金融危机也会对我国的普通和职业高等教育的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例如金融危机已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市场造成较大影响, 不少出口企业将业务重心从承接外国订单转为面向国内市场、将营运模式从简单仿制生产转为自行设计开发, 这都对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4.对学生流出和流入的影响。

国际货币之间汇率的大幅波动也会影响跨国留学的情况。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不少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贬值, 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学生的热门留学目的地的货币, 如美元、欧元、澳元、韩元等, 这些货币的大幅贬值将使得前往这些国家留学的费用大幅下降, 并加强这些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而那些货币坚挺的国家对于留学人员的吸引力将下降。例如, 以2008年11月17日汇率为例, 相比2年前, 也即2006年11月17日, 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14%, 加元对人民币贬值了19%, 澳元对人民币贬值了27%, 英镑对人民币贬值了33%, 韩元对人民币贬值了43%, 也就是说, 在不考虑学费和物价变动的情况下, 前往这些国家留学的费用也已下降了相应的比例。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新的“留学热”。反过来说, 由于人民币对多数其他货币的升值, 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也会相对下降, 例如人民币对韩元的大幅升值已经给不少在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造成了生活上的困难, 这也会影响韩国学生选择前来中国留学的积极性。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1.金融危机是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相对地位的一次契机。西方国家高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 在金融危机影响期内的发展步伐可能放缓, 这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相对地位、吸引国际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考虑到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不利影响大多是短期的, 例如高校存款被冻结、投资受损、政府拨款下降, 都会随着金融危机的结束而缩小直至消除, 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期内主动把握住这次机遇。

2.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背景下, 高等教育应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增加基础建设的投资, 实际上, 发展高等教育也可以促进内需, 尤其是在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增加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和校舍建设等方面, 政府的投入也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拉动内需的效果。另一方面,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将使经济和社会都长期受益, 这是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出台措施“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 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既有利于扩大投资, 又有利拉动消费;既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 又有利于深化各项改革”[6]的精神的。

3.我国应在政策上加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与投资基础建设和增加对公立高校的投入相比, 通过扩大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 政府可以在无需任何财政直接投入的情况下就达到促进国内消费和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因此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在财政紧张背景下促进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应对经济下滑风险的既经济又行之有效的选择。

4.我国高等教育应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和科研结构, 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 本次金融危机中部分加工制造企业的倒闭潮显示, 企业在生产供应链上占的附加值太少, 盈利基础薄弱, 风浪一来就很易倒下。[7]企业的倒闭不但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也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此, 提升产业档次, 促进产业升级应该是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的期望。然而, 产业升级无法一蹴而就, 其需要实质的人才和科研投入。政府和企业的这种需求给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带来了机遇。

5.高校应积极开展学校经营, 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能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是增加高校收入的重要手段。在我国, 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是公立高校的两大收入支柱。而在两项收入都无法预见大幅增长的情况下, 高校应提高从其他渠道筹资的能力以满足自身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摘要:此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 不仅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和经济实体, 也对高等教育造成了深刻影响, 其原因分析了五个方面, 使我们受到的启示有五个方面, 要应对挑战, 转危为机, 抓住机遇,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影响,启示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

[2]胡锦涛.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在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 2008-11-16.

[3]温家宝.坚定信心, 加强合作, 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N].光明日报, 2009-1-29.

[4]刘莉.武汉大学生遭遇“就业寒冬”, 研究生抢本科生饭碗[N].楚天都市报, 2008-11-10.

[5]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N].光明日报, 2008-11-5.

[6]李丽萍.十项措施顾当前利长远[N].人民日报, 2008-11-5,

8.小额信贷技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篇八

关键词:小额信贷 贷款技术 联保贷款 激励制度

一、引言与国际小额信贷的主要技术创新

面向贫困人群和遭受信贷歧视的经济主体开展的“小额信贷”(Microcredit),是信贷市场的一个补充,然而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小额信贷发展的核心因素。一方面是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小额信贷本身也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风险。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额贷款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如联保贷款、正向动态激励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障碍,推动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Aghion和Morduch(2007)1认为:“小额金融与普通金融的区别,不在于其运行的基础,也不在于机构的性质,而在于贷款技术和标准差异。”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信息不对称出发,探讨过去几十年间小额贷款技术创新的主要思路及其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的进展,希望对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起到一些作用。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国际小额信贷技术创新的发展,第三部分简述对小额信贷技术在我国发展,最后一段是对我国小额信贷技术的建议。

(一)联保贷款(group lending)

其基本特征是,人们自愿成立联保小组,并且违约责任由小组共同承担。在联保贷款下,如果某个人出现违约,他将会影响整个小组未来信贷的计划。这种机制,可以让小额金融机构在无需获取任何新信息情况下,有效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Karlan,2005)2。不过,这种方法对借款人而言成本较高,且在效率方面的有些问题,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其主导地位正逐渐被个人信贷所取代。

(二)提供动态激励的个人信贷技术

贷款对象仍为个人,但与传统上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不同,这种贷款技术努力建立一种正向激励,让贷款人信守合约。具体内容包括:

(1)黑名单制度与停止贷款威胁。事先确定规则,一旦借款人违约,将失去未来贷款机会。3

(2)渐进式贷款。把贷款条款与还款记录挂钩,随着借款人履行次数增加,扩大贷款人的借款规模或者降低借款利率或延长贷款期限)。

(3)弹性贷款。这一贷款体系由两种贷款组成,一种是基本贷款(Basic loan),它是一种普通的个人贷款,借款人依照合同规定,按期偿还本息;另一种贷款则为弹性贷款(Flexiable loan),如果贷款者因收入的季节性波动或其他客观因素,使他无法偿还时,借款人可以选择将原有的基本贷款转换为弹性贷款。弹性贷款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有效降低违约风险,还维护了贷款人的“信用”价值,这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都有正面的影响。

(三)引进新的担保、质押机制

1. 拓展的抵押品机制

通常人们认为,小额借款人收入和财富积累的水平都偏低,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抵押品,从而缺乏对借款人的约束。然而,从激励的角度讲,抵押品的价值高低完全取决于其对借款人的重要程度(即借款人的主观评价)。小额借款人持有的生产工具、无产权的土地或者其他财产,虽然市场价值很低,但对维持他们的生活却至关重要。抵押品的丧失可能对借款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而降低他们的主观违约。然而,这种创新虽然有助于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防范道德风险,但却不能降低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客观风险。

2.强制存款制度

格莱珉银行所采用的强制存款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借款人在每一次借款成功后,都需要把借款金额的5%存入一个强制储蓄账户中。强制账户中的金额必须维持在一个最低水平之上(按借款余额的一个比率来确定),超过该金额以上的部分,借款人可以选择将其转入正常储蓄账户(可以获得存款利息)或者借给小组成员使用(Yunus,2002)4,这个强制账户发挥着两个功能:一是提高了贷款的实际利率,能有效规避利率限制;二是能充作一种抵押品,当借款人违约时,强制储蓄账户将用于弥补银行的损失。

3.外部风险分担机制

对于借款人面临的客观风险,小额金融机构还会引入一些外部的风险分担机制,以降低风险。具体的做法有:

(1)由政府或非营利机构提供资金,成立专门的违约补偿基金,对小额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进行补贴;

(2)由政府或非营利机构提供资金,成立专门的保险性机构(或基金),剥离小额贷款的特殊风险,即当发生特殊风险(主要是自然灾害等)造成借款人还款困难时,对小额金融机构进行补偿。

三、国际小额信贷技术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信贷技术的适应性改造

从全球小额信贷技术演变,我们可以得出:信贷技术是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下小额贷款机构开展业务的关键,它的产生与演化是对特定地区小额信贷客户所处的文化、地理、经济、社会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因此,小额贷款的创新,必须要与其所处的国家、地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会具有真正的价值。正如团体贷款技术的產生以及在各地区的复制过程中,均是在考虑地区因素的条件下保持了其核心技术要素,而修正了一些不适应的技术要素。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的信贷技术选择,应该有宽广的视野,从小额信贷技术工具箱中选择适宜的工具,并加以适应性改造。

(二)贷款技术的组合

小额信贷技术的创新,需要重视不同技术要素的组合,从而有效管理贷款风险。尽管大量的小额信贷机构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均主要关注了连带责任合同或者是否具有抵押担保能力,但是绝不能忽视其他贷款技术要素带来的风险管理效果。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各种类型的贷款技术的合理取舍以及有效搭配,对于贷款偿还率的提高以及其他风险的管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给理论研究者提出新的任务,即要评估不同信贷技术组合的风险管理效果,提出小额信贷激励问题的新框架,这将会对小额信贷实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注释:

[1]Karlan Dean. Social Connections and Group Banking[R], Yale University 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no.913,2005

[2]Aghion Beatriz and Jonathan Morduch. The Economincs of Microfinance[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7.

9.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篇九

朝鲜半岛动态及对我国和世界安全的影响

当今世界上这几个大国中我国的周边环境是最复杂的。

美国的周边没有什么会威胁它的安全加拿大、墨西哥这两个邻居对美没威胁南边有个古巴但古巴根本对美国不构成直接威胁。俄罗斯周边的麻烦事也不是很多。苏联解体以后原来苏联的十几个加盟共和国成立了独联体现在这些国家虽然和俄罗斯的关系不一定很融洽但都是些小国对俄罗斯的安全不构成实际威胁。俄罗斯国内有个车臣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战争现在也平息下来了。欧盟由25个国家构成现在欧洲基本稳定。是个岛国与中国、朝鲜、韩国的关系都不是很融洽但三国对的安全不构成威胁。

唯独中国的四周危机四伏。北边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和俄罗斯关系不错但从长远来看两国之间在战略上会有大的矛盾。西边阿富汗现在正在打仗。再往南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巴基斯坦不断地出现动荡;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始终把中国作为它的第一对手。印度在1998年5月份爆炸了原子弹并公开宣称核武器是针对中国的。继续往南到了南海这是我国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很多岛屿被周围的多个国家强占。所以现在国内很多人主张要大力发展海军主要目的就是要保卫我们的南海。再往南是菲律宾我们和菲律宾关系还不错但也有领土争端它占了我们的黄岩岛。再往东边走就到了我国台湾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这里就不说了。再往东北方向就到了朝鲜半岛。目前朝鲜半岛是对我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一个热点地区。然后就是。历史上几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直到今天对侵华战争仍然不认账国内的一些右派不断地发出刺耳的叫嚣声所以国内很多人担心将来中日之间会不会再有一场战争。我认为今后中日之间打仗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由于钓鱼岛问题或一些其他的问题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国的周边环境确实令人担忧这就迫使我们认真地思考为了战略利益为了中国的安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什么样的国家发展战略。

简单介绍周边情况主要就是引出今天我们要讲的朝鲜核问题以此来进一步引起大家对我国安全的深入思考。

朝鲜核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热点。在这个问题上国内无论是上层职能部门还是学术界甚至是一般平民百姓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并且这些看法的对立性很强、很尖锐。这一方面说明朝鲜核问题确实已经触及了我们安全这根神经;另一方面也说明很

多同志特别是一般不做研究的同志对朝鲜问题的确不太了解。由于中朝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国内媒体上很少报道朝鲜半岛的实际情况大家形成的观念是中朝关系似乎从1950年朝鲜战争以来都一成不变中朝之间鲜血凝成的友谊没有任何矛盾。实际上大家对朝鲜究竟怎么样看待中国、看待中朝关系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在对朝鲜发展核武器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判断和推论直接影响了对这个问题的观察和主张甚至影响到政策的制定。

第一个问题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

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形势不断地恶化朝鲜同韩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关系越来越紧张。简单地说今年1月17日朝鲜军方突然宣布同韩国处于全面对抗状态。这是由朝鲜总参谋部的发言人在朝鲜电视台上正式宣布的这在以前少有。1月30日朝鲜突然宣布废除同韩国此前签订的一切停止对抗的各种协议。

大家知道朝鲜半岛原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后来美、苏分割占领以三八线为界建立了两个国家。上世纪50年代初金日成为了用武力统一国家挑起一场战争按照朝鲜的说法叫做祖国解放战争。战争打得不顺利美国在仁川登陆后金日成的部队全部被堵在南朝鲜。金日成只好下令所有的军队就地解散化整为零他带着一部分人往北跑处境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呼吁中国出兵帮助毛主席经过深谋远虑后决定出兵抗美援朝。彭德怀在1950年的10月19日带着志愿军入朝作战先后打了几次战役把美国兵赶回了三八线以南。此后战争处在一种胶着状态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从那时起朝鲜半岛处在一种相对平静状态因为双方通过一场战争明白了用武力来实现一方吞并另一方从而实现国家统一是不可能的并且代价太大特别是在世界分为两个阵营的背景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双方处在发展竞争中就看谁发展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从1971年开始韩国与朝鲜进行对话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两国签订了一系列停止对抗、和平友好或是和平合作、经济合作的协议。

今年1月30日朝鲜正式宣布废除所有停止对抗的协议就意味着朝鲜和韩国又恢复到战争状态。因此韩国非常紧张3月9日到20日和美国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原本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进行演习不过由于朝鲜宣布同韩国处在全面对抗状态韩国和美国就修改、充实了这次演习的内容。美国从本土和海外基地调来航空母舰、宙斯盾驱逐舰以及兵力参加演习。当时形势很紧张演习一开始朝鲜立刻宣布朝鲜

半岛处在一级战备状态如果那时要是走火的话真的就有可能发生战争。后来还好战争演习近平安地结束了。但4月5日按照朝鲜的说法朝鲜发射了一颗卫星--光明星2号据称卫星顺利进入轨道每天都在天上唱《金日成将军之歌》但这歌只有朝鲜人能听到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听到甚至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宇宙技术大国都没有找到这颗卫星;而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到在太空能快速发现几厘米大小的宇宙垃圾。因此美国、断定朝鲜发射的根本不是卫星而是以发射卫星为借口发射了一颗远程导弹从朝鲜东海岸往东打越过领土按照美国的说法是掉进了太平洋射程3200公里。美国认为朝鲜这一举动违背了安理会决议要对朝鲜进行制裁。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违反了国际法。联合国安理会在2006年10月份通过了一个对朝鲜进行制裁的决议即1718号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不允许朝鲜发展导弹技术特别是远程导弹技术。按照美国说法4月5日朝鲜的导弹发射违背1718号决议安理会于4月13日通过了对朝鲜制裁的主席声明。按照美国设想安理会应该通过一个决议但中国说朝鲜发射卫星并不违背1718号决议如果非说是导弹就拿出证据来。美国虽然心知是导弹但不敢拿出证据否则将暴露自己的侦察手段和侦察能力。另外数据要是公布了实际上就等于帮助了朝鲜因为朝鲜的雷达设施太落后只能覆盖一千公里以内的范围它又不能事先把船派到预定的着陆水域观察导弹的飞行轨迹。朝鲜也不知道它的导弹究竟落在哪里。如果美国公布了导弹的相关数据就等于帮助朝鲜掌握了数据当然美国不干。后来双方经过讨论最终达成妥协由安理会主席发表声明。安理会的决议是有法律效力的而主席声明只有表态性质、没有法律作用。然而朝鲜立刻做出激烈反应第二天正式宣布永远退出六方会谈。六方会谈是在中国的主持下为了解决朝鲜核问题进行的一个多边会谈。5月25日朝鲜公然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把世界各国都惹火了世界各国纷纷地发表谴责声明。6月12日安理会正式通过对朝鲜进行新制裁的决议即1874号决议禁止朝鲜出口武器禁止有关国家向朝鲜出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禁止各国向朝鲜输入资金对朝鲜进行严格的金融制裁等一系列的制裁。而后朝鲜立刻宣布从此要进一步加快核武器制造一方面要用钚来做原子弹另一方面要开展浓缩铀计划来推进核武器制作。朝鲜半岛形势越来越紧张。

安理会第1874号决议规定如果发现朝鲜的可能装载

禁运物品的可疑船只联合国成员国有权对船只进行检查、拦截对违禁物品进行没收。6月17日一艘带着违禁物品的船只从朝鲜驶出进入中国水域并沿着中国水域往南走美国立刻派一艘军舰进行跟踪。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船只进入中国境内中国应对其进行检查但中国认为没有掌握装载违禁物品的证据而拒绝去检查。美国并没有对中国施加压力但一直在监视等待这艘船驶出中国水域。朝鲜宣布如果它的船只在海上遭到拦截、检查就等于宣战将会进行无情的军事反击。有人认为船很有可能驶向缅甸有人说驶向中东。由于这船很小根据一般规律来讲它需要加油。现在新加坡声明如果此船进入新加坡水域就会配合美国对该船进行拦截、扣押、检查。缅甸没有表示将配合美国行动但最近发表声明称这艘船不会进入缅甸水域。因此这艘船往哪儿走还是个谜。现在正在进行“神经战”。

坦白地说根据我的观察这艘船是个小计谋是朝鲜搞的小花招。6月12日安理会通过1874号决议规定联合国成员国要对朝鲜的可疑船只进行检查17日朝鲜就把船派出去了并公然进入中国水域。朝鲜的目的意在于:第一要检验中国是否认真执行1874号决议因为中国对1874号决议投了赞同票。第二挑拨中美关系如果中国拒绝检查而美国要求检查双方吵起来了朝鲜在旁边看热闹。现在中国没有检查这艘船朝鲜就摸明白了中国对1874号决议的执行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第三要检验美国会不会在公海上公然地拦截朝鲜船只以此来检验美国执行1874号决议的决心。美国已宣布要跟踪这艘船在海上不进行武力拦截只等该船进入某国水域或港口给那个国家施加压力来检查船只。朝鲜把美国的心思也摸明白了。我预测假使美国登船检查就上了朝鲜的当可以肯定船上什么都没有。在这一点上朝鲜是非常聪明的。它引诱美国去检查美国要是不检查就显示美国胆怯了;要是检查了船上发现不了什么美国也出丑了。但这件事进一步激化了朝鲜半岛的国际关系使问题很复杂。如果美国真的进行检查朝鲜有可能采取武力动作究竟采取什么动作这就很难说了因为朝鲜办事的基本原则就是战争边缘政策有时候可以不顾一切要是处理不好真有可能发生冲突。

第二个问题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近代历史开始以来朝鲜半岛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战争。

一次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发生这场战争?这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有关从秦朝、汉朝开始朝鲜半岛

就进入了中国的势力范围实际上中国和朝鲜和朝鲜半岛就建立了一种宗藩关系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朝鲜是中国的属邦。当时朝鲜的政治地位比中国一个省的自治权稍微大一点内政自治外交和国防由中国负责这种关系到明朝、清朝时已经非常固定了朝鲜的事情实际上是由中国处理的。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急剧没落下去没有能力保护朝鲜半岛。而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国家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显现出对外侵略的基本倾向。于是当时就选定朝鲜半岛为它的第一个侵略目标。因为从地理上看朝鲜半岛正好介乎于和中国之间像是一座桥认为占领了朝鲜半岛就可以进攻中国大陆1868年12月份确定侵略朝鲜计划名字叫“征韩论”。由于当时没有力量施行经过养精蓄锐1894年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先从朝鲜半岛打起中国清政府在朝鲜半岛有驻军进攻中国军营挑起战争。这场战争打了一年清朝陆军节节败退从朝鲜半岛退到辽东半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被迫同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第一条就是中国退出朝鲜半岛承认朝鲜脱离中国独立第二条规定了中国要对割地赔款把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同时还要赔2亿两白银。靠战争赔款发展经济、建立军事空间而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这就是第一次由于朝鲜半岛引起的东北亚大规模战争。

还有一次战争是1904年日俄战争。中国退出了朝鲜半岛以后还没有能力全面控制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出现真空状态的情况下俄国势力进入了朝鲜半岛。俄国地理位置靠北在太平洋沿岸俄国没有好的军港最南端的一个军港就是海参崴原来也是中国的在1860年被俄国割走了。海参崴致命的弱点就是每年的冬天大约有3个月是结冰的当时的技术条件是一结冰军舰就开不动了所以俄国急需占领朝鲜半岛获得不冻港。俄国打算在朝鲜半岛建立一个黄色俄罗斯直接和发生了冲突双方争斗了十年。从1895年到1904年这十年时间里俄国和曾经先后四次密谋以三八线为界瓜分朝鲜半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成一致。1904年双方火并打了一仗这场战争是从中国领土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打了一年俄国战败了退出了朝鲜半岛。整个朝鲜半岛落入了手里。经过五年治理认为完全有能力吞并朝鲜于是在1910年8月份炮制了所谓的《日韩合并条约》宣布和韩国(朝鲜)合并了实际上吞并了朝鲜。从1910

年一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退出朝鲜半岛朝鲜亡国36年。统治朝鲜时非常残酷屠杀并且强迫朝鲜人改姓每人起一个名字并把名字挂在门口。人还强迫朝鲜学校一律用日语讲课。统治中国东北时也是这这样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被迫退出朝鲜半岛。

占领朝鲜后准备了20年把朝鲜半岛变成侵略中国的基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芦沟桥事变后全面打响侵华战争这场战争打了14年。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和牺牲。这与朝鲜半岛也有关朝鲜半岛被占领以后所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前沿阵地、指挥所都设在那里。战败投降后朝鲜恢复独立但很快被美、苏军队分割占领造成朝鲜的分裂。1950年金日成打响祖国解放战争中国被迫地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打了三年我们的牺牲很大死了几十万人耽误了解放台湾的大业。

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安全太重要了每次朝鲜半岛发生战争都要把中国牵扯进去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明朝末年的丰臣秀吉带领20万人入侵朝鲜朝鲜国王就向中国发出请求明神宗派了一支部队进入朝鲜与人打仗打了7年把丰臣秀吉赶走了。虽然赶走了人但明朝就此没落下去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中日甲午战争由朝鲜引起中国战败直接导致满清政府灭亡。抗日战争打了14年直接导致了蒋介石的垮台。解放初期的朝鲜战争也给我们带来了影响好在我们站稳了脚跟。因此、韩国学者都认为在朝鲜半岛每一件事情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安全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对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特别是朝鲜核问题的发展要提高警惕防止出现一场新的战争把中国牵扯进去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

目前朝鲜半岛的情况是这样的: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朝鲜半岛是东北亚一个半岛国家正好是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周围环绕着几个大国--东边是北边是俄罗斯西边是中国隔着太平洋是美国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四个大国集中在这个地方周围。近代历史以来朝鲜半岛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大国之间矛盾的反映。朝鲜半岛分裂后变成两个国家。整个朝鲜半岛面积是22万平方公里从面积上来看北边大一些北边是12万平方公里南边是9.9万平方公里。但从人口上来讲南边远远地多过北边。北边有2200万人口这是以前的统计数字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朝鲜不断发生经济危机、粮食危机饿死了一些人究竟现在的人口是多少没有最新的统计数字。去年年底联

合国曾经提出来出钱帮助朝鲜进行人口统计被朝鲜拒绝了。南边的韩国现有4900万人口比北边多了一倍多。朝鲜半岛上是一个单一民族--朝鲜族说同样的语言使用同样的文字。这就是朝鲜半岛的一般情况。

第三个问题朝鲜核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一开始很多人认为朝鲜那么小的国家经济落后怎么可能花那么多钱发展核武器?发展核武器是假的。直到朝鲜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试验现在各国开始承认朝鲜确实在发展核武器。那么为什么朝鲜要发展核武器?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核武器?我查了一些资料最早表明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资料是1956年在那年2月份朝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核技术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苏联帮助朝鲜培养核科学家于是朝鲜派了几百个大学生到苏联去学习。现在朝鲜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大约有3千人其中的骨干力量都是原苏联培养的。1959年朝鲜和苏联签订了第二个核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向朝鲜提一个实验用的原子反应堆很小只有5兆瓦。朝鲜是个资源很贫乏的国家没有石油我们帮他找石油找了30多年一滴油也没找到。朝鲜说中国技术不行请罗马尼亚帮着找找了好几年也没找着。但朝鲜有丰富的铀矿。三八线往北一点靠西海岸的地方叫黄海道从黄海北道矿脉开始一直往北延续到平安南道铀矿蕴藏量非常丰富。统治朝鲜期间发现了这个铀矿打算用朝鲜的铀矿做原子弹不过动手晚了。投降后这个铀矿就交给了朝鲜金日成有充分的信心利用它做原子弹。60年代朝鲜建了一个非常完备的核研发基地在宁边着手研制核武器80年代时美国间谍卫星发现宁边核设施动作可疑发现朝鲜在秘密研制核武器。1985年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新思维”即用一种新的办法来处理苏联和美国的关系美苏关系缓和。那时美国向苏联提了关于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情报给苏联施加压力说朝鲜背着苏联秘密研制核武器。一开始苏联还不信金日成也保证朝鲜没有发展核武器而是发展核技术因为朝鲜缺少能源。美国和苏联给金日成施加压力要求朝鲜参加核不扩散条约。在苏联和美国的共同压力下1985年12月12日金日成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承诺不搞核武器。

但美国人一开始比较天真认为白纸黑字一签事情就解决了。到了90年代初美国发现自己错了金日成虽然签了字但照样推进他的核计划。1991年在美国进行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期间金日成开始进行导弹试射。美国间谍卫星很快就发现了对其进行计算从导弹的各种参数来看发现朝鲜实

质上在试制一种运载工具。另外经过反复侦查美国确定朝鲜违背核不扩散条约推进他的核计划。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一结束美国立刻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施加压力让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到朝鲜去检查。专家们在朝鲜进行了六次检查后出具一份报告说没有发现朝鲜研制核武器的证据。美国人对此不满意他们确信朝鲜在发展核武器于是就把所掌握的一些情报资料交给了这些专家们在两张照片上画出坐标让专家去检查照片上的指定位置。专家向朝鲜提出要求后朝鲜以两地是军事设施为由拒绝检查并在1993年3月份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美国立刻和朝鲜正式谈判谈判崩溃后克林顿总统决定对朝鲜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并命令美国军方做好一切准备。当时美国的国防部长佩里指示军方做好对朝鲜进行空袭的计划决定在1994年5月份动手形势很紧张。美国在4月份时就把决定告诉了韩国按照美国原来设想对朝鲜进行空中打击后韩国的军方要进行配合。但当时的韩国总统金泳三不同意打仗因为朝鲜的8000门大炮对着汉城汉城离三八线只有48公里而韩国2/3的经济、1/2的人口集中在汉城。同时朝鲜也发现了美国的计划就威胁说一旦遭受到美国的攻击就把汉城变成一片火海。由于韩国不同意克林顿决定推迟计划。

实际上没推迟多长时间美国决定在1994年6月份动手。据资料分析我认为最危险的一天是1994年6月16日。那天克林顿召开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来决定何时动手。然而美国前总统卡特见形势紧张自告奋勇和金日成会谈说朝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冻结核计划而美国会给予大量补偿;二是坚持核计划美国马上就动手。他们谈了六个多小时最终金日成做了让步--冻结核计划。双方关系缓和了下来。

金日成与卡特只是口头协议要形成对双边都有约束力的东西还得双方派政府代表团正式谈判。1994年7月8日美国和朝鲜的代表团在日内瓦正式根据金日成和卡特达成的口头协议来拟定协议。但谈判的第一天出事了金日成突然病故了。两天后金正日宣布金日成活着的时候做的一些承诺都算数。于是美国人才放心地和朝鲜继续进行谈判。11月份双方制定了《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这个协议至今没有公布大致内容是:朝鲜承诺冻结核计划美国承诺朝鲜冻结核计划后美国要用10年的时间为朝鲜修两座清水核电站朝鲜承诺重新回到核不扩散条约里来美国承诺在核电站发电前负责每年为朝鲜提50万吨重油。第一次朝鲜核危机就平息下来了美国也放心了。

事实证明无论是美国还是朝鲜都没有很好地遵守协议以至于引起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美国为什么没有遵守协议呢?这与美国对当时朝鲜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的一个错误判断有关。美国认为苏东剧变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难金正日是一个过渡性人物朝鲜很快就会垮掉朝鲜半岛会实现统一。基于这种判断美国同意用10年的时间给朝鲜修核电站而实际上对修核电站没有进行深入考虑。两个核电站的预算大约要花46亿美美国希望韩国要出大头而韩国的判断和美国一样都认为金正日支撑不了两年韩国同意出35亿美并成立美国、韩国、、欧盟组成的国际组织--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由四家筹资为朝鲜修核电站资金是陆续支付的。

随着时间推移美国发现金正日短时期内倒不了感觉给朝鲜修核电站是绝对的错误。因为核电站运转时燃烧核燃料核燃料燃烧完的废燃料就可以提炼出金属钚大约6公斤钚就可以做一颗原子弹。美国人就想个办法磨洋工。1994年签订的协议到2003年核电站工地基本只有两个大坑一个挖了一半另一个挖了26%。其实朝鲜不傻很快发现美国人在磨洋工从1997年开始朝鲜就秘密恢复了核计划用一种新的办法来研制核武器就是用浓缩铀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浓缩铀。巴基斯坦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卡迪尔汉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核技术走私搞核扩散朝鲜先后13次把这个人请到朝鲜去从他那里了各种浓缩铀的技术、图纸甚至购买了原子弹的图纸很快就让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了。

2002年10月3日美国派特使凯利到平壤指责朝鲜秘密恢复核计划违背框架协议。一开始朝鲜六方会谈代表团团长副外相金贵冠坚决否认第二天换了第一副相姜锡柱来谈判。姜锡柱从来不抛头露面是金正日的亲信他直接承认朝鲜不光有一个浓缩铀计划还要研制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凯利很明白他讲的是原子弹也就不会谈了直接飞回到美国向美国国会汇报。经过核实美国确认朝鲜恢复了核计划十分恼火。但那时美国腾不出手来教训朝鲜因为9·11事件美国在2001年10月份打响了阿富汗战争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推翻了塔利班后立刻就调转枪头对准了萨达姆解决中东问题。2002年一整年美国和萨达姆进行周旋。到了2003年3月份美国打响了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用了20天的时间推翻了萨达姆。

萨达姆一倒台金正日吓了一大跳认为小布什已经把伊朗、伊拉克、朝鲜列为邪恶轴心要一个一个地收拾收拾完了塔利班就收拾萨达姆萨

达姆收拾完了就轮到朝鲜了。所以整个伊拉克战争期间金正日都躲到地下指挥部里密切关注着伊拉克战争。萨达姆一倒台他得出两条结论:第一萨达姆之所以倒台就是因为没有原子弹因此决定加速发展核武器;第二美国看起来是纸老虎把他惹火了就是真老虎要跟他周旋。于是朝鲜在4月12日这一天发表声明同意多边谈判。经过撮合4月底在北京钓鱼台宾馆进行了中国、美国、朝鲜三方会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但朝鲜是有意的通过这次谈判告诉美国他已经制成了原子弹。

既然朝鲜同意多边谈判了中国在2003年8月份促成了六方会谈把朝鲜核问题纳入谈判解决的轨道。六方会谈从2003年8月份开始陆陆续续举行了六年通过了几个决议但现在看起来六方会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唯一的成果就是通过谈判来探索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可能性而实际上探索失败了。朝鲜利用六年的谈判时间抓紧时间推进核计划2006年10月份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核试验后朝鲜担心美国对其进行武力打击就立刻回到六方会谈又进行了两年的周旋当美国对他进行武力打击的可能性消失了后就正式宣布永远退出六方会谈。

朝鲜在六方会谈中通过有限的让步获得了大量的援助比方说其他五国提了100万吨重油还有粮食、机器设备、钢材等获得了不少好处。我一直认为朝鲜玩外交玩得非常明白--鱼与熊掌兼得通过六年谈判谈判对手们全输了朝鲜既发展了核计划成为核国家同时还获得了大量的补偿。

第四个问题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

按照朝鲜的说法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对朝鲜执行敌视政策使朝鲜的安全受到威胁出于自卫朝鲜要发展核武器。平心而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仅把这个看作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唯一动因那可能就把复杂问题想简单了。朝鲜发展核武器有多重原因朝鲜赋予核武器的任务也是多重的。就我分析朝鲜通过核武器至少要达到五个目的。

第一解决国内政治问题。所谓的强盛大国有三项内容:一是政治大国二是军事大国三是经济大国。朝鲜认为政治大国早已实现了有这样伟大的领袖、这样伟大的思想朝鲜已经成为世界的希望、全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地方。至于军事大国朝鲜现有110万用主体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无限忠于领袖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核武器。因此一定要掌握核武器发展核武器是建设强盛大国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要发展核武器这是朝鲜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除

此之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甚至是从70年代开始朝鲜经济一滑坡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没有粮食吃民心涣散社会上有一种对体制、对领袖的幻灭感。这时朝鲜需要像原子弹爆炸这样的重大事件来巩固领袖威望增加社会凝聚力给人们以鼓舞。

第二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韩国和朝鲜都认为国家将来必须统一但由谁来主导统一?双方处在尖锐的对立之中。上世纪50年代的战争使双方认为武力统一难以实现代价太高。双方就出现了发展竞争比谁发展得快谁掌握主动权。一开始韩国处在绝对劣势中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朝鲜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朝鲜在与韩国综合实力的比赛中占绝对上风。到了60年代初情况发生变化。1961年韩国发生军事政变少壮派军人朴正熙政变夺权建立了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他从美国聘请了200多个专家制定国家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并成立了经济企划院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得非常漂亮韩国经济很快起飞创造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到了70年代初韩国和朝鲜综合实力已经持平。1973年3月后韩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把朝鲜抛在了后面。一直到今天韩朝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韩国是现在世界上排名第13位的经济大国。在这种情况下金正日有一种危机感担心朝鲜像东德被西德统一一样被韩国统一他想到新的办法就是发展核武器把韩国的优势抵消掉确立朝鲜在军事上的优势以自保防止被吞并。现在朝鲜对韩国动不动就嚷嚷着要打核战争要把韩国变成一片瓦砾。

第三阻遏美国对他的进攻。这一点朝鲜是有道理的。有了核武器美国不敢轻易打它了。美国不存在担心打坏了或是打不赢的问题关键是如果打得不慎或把朝鲜逼急了朝鲜会自行引爆核武器或者用核武器引起大面积核污染这是谁也承受不了的。1994年克林顿打算袭击朝鲜时曾经命令军方做了一个专门的调研报告中有如果美国对朝鲜核设施发动袭击一个核设施造成的污染的统计数字列表包括半个小时之内死多少人两天之内死多少人两个月之内死多少人半年之内死多少人十年之内会出现什么局面的详细计算。所以现在美国要想对朝鲜进行打击确实要三思而后行投鼠忌器何况朝鲜半岛周边国家也害怕造成大面积污染。

第四减轻经济负担。朝鲜想把核武器当作硬通货使用把核武器当作无定额支票缺什么都从核武器里来因为他知道现在世界各国都怕核扩散特别是美国那么就跟他谈判朝鲜就可以提出条件缺粮食给粮食缺化肥给化肥缺钱给钱

要是不给就以推进核计划进行要挟。朝鲜也确实得到了很多实际利益。而且朝鲜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到核武器研制上影响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肯定提高不上去。另外制成后要保养核武器的安全要花更多的钱发展核武器对朝鲜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负担。1968年核不扩散条约后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反对核扩散朝鲜不顾世界人民的普遍反对执意发展核武器使自己更加孤立想要融入国际社会参加经济全球化就更加困难。现在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募捐希望大家捐钱买粮食援助朝鲜但募捐很困难。朝鲜进行核试验后朝鲜在外交上很孤立。

第五国家更加安全。不过朝鲜作为小国拥有核武器不但不能增加安全系数反而使朝鲜处境更加危险。因为核武器是个势利眼它对大国是一个面孔对小国是另一个面孔。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中国可以拥有核武器就不允许朝鲜拥有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实际上不是这样。大国拥有核武器绝对增加国家安全系数因为大国有战略纵深像中国可以把核武器布置在全国各个地方任何国家想对核大国进行袭击时都不可能一次把所有的反击力量都打掉而袭击者就面临着遭到核报复的危险。正因如此中国、美国、俄国等核大国之间谁也不敢对对方发动袭击这就形成了恐怖的和平。所以50多年来大家都有核武器但谁也不敢轻易动手甚至不敢正面发生冲突。但小国就不一样了小国没有战略纵深几颗原子弹就能把所有核设施摧毁无法保存反击能力因此核武器对小国来说是祸害小国拥有了核武器必然成为先发制人的打击目标这是很危险的。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主动放弃核武器如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南非都曾经有过核武器苏联解体时在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留有很多的核武器他们与美国、俄罗斯签订条约将其销毁成为无核国家。后来利比亚的卡扎非也想明白了主动放弃核计划。但金正日没想明白。如果朝鲜没有核武器美国不喜欢朝鲜但没必要打它。可是朝鲜有了核武器这是美国绝不能容忍的。如果谈判解决不了美国迟早要动手。所以朝鲜真正有了核武器后处境更加危险

第五个问题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危害。

朝鲜拥有核武器对其他国家来讲绝对是坏事。首先朝鲜打破了核不扩散条约挑战了当今的国际法挑战了当今的国际秩序。如果没有及时制止朝鲜制造核武器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积核扩散对世界而言这确实是一个灾难。第二在东亚造成国际关系紧张。如果朝鲜

核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谁也不能阻止、韩国走上有核道。如果我国周边出现一系列有核国家周边环境会急剧恶化所以说朝鲜发展核武器有针对中国的一面。第三朝鲜发展核武器多次进行核试验对中国周边环境即环境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很多人忽视了这个问题。朝鲜第二次进行核试验在我国边境一带特别是延边一带引起了地震使一些居民进行紧急避难。如果朝鲜核试验一旦失手出现核事故会造成大面积污染朝鲜老百姓就无立足之地。一旦造成污染可不是几十年或上百年就可以解决的。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一直到现在那儿还是一片无人区。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个核大国进行核试验多是在无人的大沙漠里进行像英国、法国是在无人小岛上进行的。我们在罗布泊进行核试验一下就划了20万平方公里禁止他人进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而整个朝鲜半岛才22万平方公里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像朝鲜这样在东北亚人口密集区进行核试验的国家一旦造成核污染我国振兴东北的计划就全泡汤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是在东部沿海离朝鲜半岛较近。朝鲜一旦出事故或在紧急情况下引爆核武器对我国的打击是致命性的。对这个问题无论怎么样估计都不过分。因此在朝鲜核问题上我国一直持强硬态度--坚决反对朝鲜用核。

朝鲜拥有核武器对谁都没有好处韩国对此有一个态度转换。起初朝鲜拥有核武器时很多韩国人私下里说金正日是条汉子顶住大国压力推进核武器等将来国家统一我们就自动成为核国家。可是等朝鲜一进行核试验韩国人马上明白了认为金正日确实太冒险了在世世代代生活的这一片不大的领土上进行核试验对韩国来讲就像有人在窗户底下放了一个炸药包。

第六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政策。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政策是明确的有四句话。第一句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第二句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就是不要打仗用谈判解决。第三句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告诉金正日也告诉美国现在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破坏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金正日发展核武器激化了国际矛盾使朝鲜半岛处在战争的边缘。同时告诉美国不要动不动就要对朝鲜动武。第四句对朝鲜的安全给予关切。朝鲜作为一个小国感到不安全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想办法保证朝鲜的安全只有他感到安全了他才能主动地放弃核武器。这四句话是一个整体缺一句话都不行次序也不能颠倒。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可能有争议有人认为朝鲜

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就不要再讲朝鲜半岛无核化了那样会得罪朝鲜、刺激朝鲜不利于中朝友谊。我说不对为了中朝友谊为了中国切身利益为了世界根本利益一定要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要千方百计实现这个目标否则后果太严重了。

第七朝鲜核问题的前景。

朝鲜核问题越来越激化今后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有各种可能性。奥巴马政府对朝鲜的政策越来越强硬韩国、也越来越强硬中国和俄国也在酝酿对朝鲜调整政策。

我考虑了一下前景大体上有五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谈判解决。这是最好的结果。朝鲜回到六方会谈上来主动放弃核武器国际社会给予补偿帮助其发展经济使朝鲜融入国际社会。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坦率地说这也是最难实现的难就难在金正日决心不放弃核武器。5月31日朝鲜还发表声明称绝不放弃核武器。

第二种可能通过武力解决。这是美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他们认为说服朝鲜放弃核武器很困难只能通过联合国对朝鲜进行武力制裁消除核武器。朝鲜两次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和提交的对朝鲜制裁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里就包含着动武的条款。在中国的坚持下最终形成决议时排除了动武的条款。但虽然排除了动武条款但并不表明今后不会采取武力解决朝鲜核问题因为朝鲜核问题长时期内解决不了美国有可能主动挑起事端。如这次朝鲜船只在海上航行要是美国有意刺激朝鲜就去检查船只引诱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美国会借机对朝鲜动武。另一种不能排除的可能是虽然美国通过联合国争取中国同意对朝鲜动武的可能性不大但从过去美国进行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来看美国完全有能力绕过联合国纠集多数国家组成一个国家集团对朝鲜动武。从结果上看武力解决有好处好处就是完全、彻底、迅速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缺点就是要打仗要死人要出现动荡有可能出现大量难民进入中国这是中国不乐意看到的。

第三种可能美国在朝鲜策划政变。如果谈判解决不了动武又办不到美国可能把手伸进朝鲜搞一场政变。在这方面美国是行家里手。举一个例子说美国打伊拉克打得漂亮进入巴格达几乎没有开火就是因为美国前期工作做得好在战争还没有打响时美国就把萨达姆手下最重要的三个干部全收买了分别是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共和国卫队司令所以美国军队到了巴格达城下时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司令立刻命令所有的守

城士兵集合放下武器脱掉军装就地解散他也脱掉军装坐上美国的飞机跑了。有朝一日美国把手伸进朝鲜说实话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

第四种可能谁也不管放任朝鲜成为有核国家。这是很糟糕的结果将会出现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最后一种可能是对中国最不利的也是朝鲜现在所追求的就是朝鲜和美国谈判美国承认朝鲜是一个核国家将其纳入全球战略成为美国的一个小棋子牵制中国。2004年美国兰德公司做过一项研究认为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阳奉阴违表面上反对朝鲜拥有核问题实际上支持朝鲜拥有核武器反对对朝鲜进行制裁。兰德公司报告提出为了惩罚中国美国要直接和朝鲜谈判只要朝鲜答应美国提出的条件美国就承认朝鲜是个核国家把朝鲜纳入到美国的战略轨道。同时美国支持和韩国发展核武器。后来我问一些美国人他们说美国政府不可能接受这种安排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朝鲜核问题并不急于解决并不排除在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对朝鲜动武的情况下美国转变政策直接和朝鲜谈判承认朝鲜是个核国家销毁朝鲜的远程导弹使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成为只对付周边国家、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的单刃剑。对这一点我们要提高警惕这对中国最不利。

上一篇:市场营销麦当劳案例下一篇:11 咏物诗四首_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