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精选9篇)
1.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一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调研报告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我国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将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以来,和田市按照以“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为指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积极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为和田市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
环境提供保证。
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特点
和田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工作创新,把反腐倡廉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特点。
(一)组织领导不断强化,责任进一步明确。和田市始终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体现出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考核。一是突出重点,普遍分解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研究部署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结合和田市实际,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对市委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责任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分解细化,明确了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牢固、周密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二是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经济建设及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三是严格考核,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通过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坚持考核工作程序化管理,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是否安排、部署、检查和落实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将责任追究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相结合,与案件查办和纠风工作相结合,与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相结合,突出责任追究的成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二)注重制度建设,构建惩防体系。和田市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核心和根本途径,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下半年,对和田市1999年以来制定的关于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相关制度进行了梳理,形成《制度汇编》;针对农村工作的实际,编印了《农村纪检小组工作手册》,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基层尤其是村级纪检组织。今年,立足科级领导干部和村级干部的管理,制定了《和田市科级干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田市农村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细则》等19项工作制度,对维护党的纪律、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三)注重监督,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田市切实把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均实行“一岗双责”制,既要接受监督,又要发挥监督的作用。逐步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重大财务申报及廉政述廉等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情况及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为民办15件实事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环节的重点岗位、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三不直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并注重探索建立领导者对工作分级管理的监督机制,继续强化纪检监察部门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尤其是损害群众利益的监督检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加强对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逐年加大,查办案件人员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和田市始终坚持以查促廉,以查促纠,以查促建,防处并举,在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严肃查处了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工作失职、损公肥私等违纪违法案件。,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15件16人。,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18件19人。在治标的同时注重强调治本,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源头治理,堵塞漏洞。为提高办案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田市积极举办纪检监察干部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组织部分业务骨干参加中央纪委、自治区纪委和地区纪委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开展协助办案、上挂办案、办案经验交流等活动,逐步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办案工作能力。
(五)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不断加大,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得到深化,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为民承诺的15件实事,对重点岗位、重点部门加大行业不正之风整顿力度和源头治理腐败力度。仅就查处了10件土地违规违法案件,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79.2万元;取缔非法医疗机构20家,为农民减负611.6万元;纠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8件,清理行政许可证项目7个
2.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二
一、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抓基层党的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 基层党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决定党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当前, 一些领导在抓基层党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存有畏难情绪, 感到领导干部是党委的主要成员, 抓多了管多了, 影响了党委的凝聚力战斗力;有的存有应付思想, 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感到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关键靠自己, 面上抓一抓, 上级强调时抓一抓就行了;有的存有急躁情绪, 感到领导干部在党建工作上能力上应该比一般干部要硬朗, 觉悟比一般群众要自觉, 缺乏长期抓反复治的韧劲和狠劲, 等等。作为一级党委和领导干部, 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自觉强化“四种”意识。
1. 强化“必抓”意识。
坚持把抓好基层党的建设作为党委履职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只要是在基层党的建设上有问题的, 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 都要较真碰硬、一抓到底, 不抓出成效不撒手。坚持把基层党建好不好、自身要求严不严作为考核衡量领导干部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凡党建工作不过硬的必须严明党的纪律, 严格措施, 限期整改。
2. 强化“严抓”意识。
实践证明, 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栽跟头, 一些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失去威信, 多数是因为党的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的。抓基层党的建设, 只能坚持一个标准, 就是全员从严、全面从严、全程从严、全时制从严, 严出战斗力, 严出威慑力。
3. 强化“善抓”意识。
领导干部多数有着一定的政治素养、党的知识、道德水准、是非观念, 对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为此, 抓基层党的建设, 要拓宽视野, 创新思路, 把手段搞多样, 把方法搞灵活, 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防止把问题简单化或把矛盾复杂化。
4. 强化“常抓”意识。
领导干部结构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身处环境的多变性和手中权力的双刃性决定了抓基层党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牢固树立长期抓、反复治的思想, 在不断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把基层党的建设搞坚强。
二、把握原则, 切实增强抓基层党的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认真研究探索特点规律, 科学筹划, 严密组织, 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中, 要注意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1. 自我建设与检查督促相结合。
自我建设带有根本性。抓基层党的建设要注意抓源头、抓根本, 从提高领导干部自身认识问题抓起, 使他们认识到,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形象、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 从而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各项要求作为工作标准、为官做事的自觉行动, 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同时, 要强调他律, 重视外在约束, 通过不间断的检查督促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
2. 齐抓共管。
抓基层党的建设靠哪一级组织、哪一两个人或少数人是肯定不行的。要强化责任, 完善措施, 努力构建上下结合、社会、群众多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形成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良好环境, 使一些不良现象一露头就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抓。
3.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什么都抓, 什么都不见成效。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切实使那些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在此基础上, 要注意统筹兼顾, 整体推进, 扎实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注意解决好那些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问题。
4. 在继承中创新。
基层党的建设具有连续性。对那些我们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要传承下来, 发扬光大。与此同时, 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紧跟时代步伐,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从新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积极培育与时代发展、履行职责使命要求相适应的新方法。
三、抓好教育, 不断夯实抓基层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些基层党的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 与抓思想教育不力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 抓基层党的建设要注意从教育抓起。
1. 抓好“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总开关”。党员干部唯有把“为什么当官、怎样当官、当什么样的官”等人生的基本问题回答好, 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才能自觉形成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良好作风。要坚持把“三观”教育作为党委抓领导干部经常性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全过程, 切实使领导干部自觉按照胡主席的指示要求, 带头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把过硬的作风体现在抓建设谋发展的具体行动中。
2. 抓好宗旨教育。
基层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国家建设为念, 以国家和民族前途为念, 恪尽职守, 不辱使命, 自觉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 当好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排头兵”。
3. 抓好党章和法纪教育。党章和法规制度的每一个条款
都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能够自觉遵守, 就必然会形成良好的作风。要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党章、学法规, 切实把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搞清楚, 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事应该怎么做弄明白。要利用双重组织生活, 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汇报思想、对照检查, 及时查纠认识上的误区和行为上的偏差。
4. 抓好警示教育。
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做到大事敲钟、小事敲锣、没事敲木鱼, 认清作风飘浮、违规违纪甚至违法乱纪的严重危害, 把住“三个底线”, 时刻保持一颗“畏惧”的心, 时常“三省吾身”, 扎实培养优良的作风。
四、完善机制, 促进基层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制度机制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抓基层党的建设要坚持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 克服随意性, 减少盲目性。
1. 完善用人机制。
用人是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导向。要把党建工作好不好、实不实纳入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 对那些勤奋好学、心系群众、真抓实干、厉行节约、顾全大局、团结民主、秉公用权、公道正派的人, 要大胆地提拔使用;而对那些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 作风飘浮、弄虚作假的人, 不顾大局、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以权谋私的人, 要坚决挡在门外, 防止领导干部“带病上岗”。
2. 完善组织生活机制。
组织生活运行不规范是少数基层党的工作不实的重要源头。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 主动参加所在党小组的活动, 定期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 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带头净化“生活圈”、“娱乐圈”和“交往圈”。扎实抓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的落实,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积极构建惩防体系, 始终保持领导干部高尚的思想和道德操守。要围绕用人、花钱、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 把住决策、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 推进制度创新, 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使权力运行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 确保领导干部有权不乱心、有权不乱用。特别是在决策上, 要把议什么、怎么议搞清楚, 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落到实处, 防止出现拍脑袋决策、擅自决策等不良行为。
3. 完善量化考评机制。
缺乏严格的考评机制, 往往使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自身要求。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不同要求, 对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进行细化规范。在此基础上, 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多种途径, 定期进行考核, 切实使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4. 完善监督机制。
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篇三
推动党建工作改革,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认识
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创新来源于日常工作,我们要在做实、做细、做精基础工作同时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寻找出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当下年轻人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思想超前,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更善于创新。那么我们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就要有效地利用这一点,把重点放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通过老一辈党务工作者不断地引导,强化对当下党的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掌握,对党务工作的理解,党的使命的树立,目标的追求上,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把握全局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做出改革和创新,为实现党建工作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推动党建工作改革,要在管理上建新立志
寻求创新的途径
党建工作的重点是在干部的管理。要想实现改革创新,我们就要从干部管理方面着手从严治党。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处入手,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有效地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通过严格管理,促进和监督干部正确履职、秉公用权、认真负责,对不称职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的干部要及时查处呢?关键是对不负责任的干部要及时追究。一是要建立起敢于坚持和敢“较真”的原则,坚持对干部提拔纪律的监督检查,形成一个职权责相一致,人人向党和人民负责,人人忠于职守、守土有责的管理局面,把从严管理的要求贯穿于干部日常管理的全过程。还要根据平时了解、群众反映和巡视中掌握的情况,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严肃批评,防患于未然。二是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提拔重用那些敢于负责、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不干实事的干部,真正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的选用上,重点要考核干部家庭道德。有些单位将“孝敬父母”“忠于配偶”等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称赞和支持。所谓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和国家之本,一个没有家庭道德责任感的人,不会对国家履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尽责。近年来查处曝光的腐败分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男女关系问题,所以强化对干部家庭道德的考核,加强对干部监督这项措施的实施是在党务干部管理上的创新,是以德为先,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的新举措,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在党建工作中把弘扬家庭美德等“私德”作为考核任用条件,注入考核任用的制度之中,结合从严治党干部管理工作,全力推进党建工作,为新发展寻求新的方法。
推动党建工作改革,要在服务群众上解决实际问题
搭建创新的平台
在新形势下,我党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面对广大群众逐渐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工作问题,生活问题,我党将如何解决好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就需要我们党务工作者,不断地深入到基础,走到群众中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广大职工群众要什么,我们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使工作任务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要求更加具体,不断积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实力。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把群众关系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体困难进行分类,把擅长解决某方面问题的工作者进行对应分配,工作要细化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实现问题从根本上的解决,逐渐形成服务群众的良好局面,搭建起创新服务平台。
推动党建工作改革,要在争先创优上突出特色
积累创新的实力
党建工作要借助创先争优的活动为载体,通过亮点和特色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精品。一是强化党员的争先创优意识,突出工作特色,提高工作业绩,来为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再通过争先创优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争先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服务生产、服务群众能力,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党建工作的改革发展,着重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和覆盖面狭窄等问题。二是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建的经常性工作,在经常性工作中长期坚持,不断巩固和拓展,形成长效机制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把握好创先争优的工作特点,积累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推动党建工作发展。
(作者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技一公司)
(责任编辑:崔 晓)
4.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四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制度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要
紧密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探索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及时解决妨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突出问题。当前,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促使党员领导干部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们对全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做了新的改进,理顺了考核执行机构,健全完善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并定期组织对所有直接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社会测评。同时,充分利用考核测评结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对成绩突出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对排名靠后的进行谈话诫勉直至调整,有效地调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紧密围绕源头治理的重点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抓住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建章立制。近年来,我们逐步推进源头治理,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深化“四项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事制度改革,我们率先实行了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和竞争上岗制度,区直各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行“逢进必考”。财政制度改革,我们全面推行了会计集中委派和集中核算制度,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全部取消了机关财务,国库实行集中收付。在区属国有参股企业推行财务总监制度,代表政府对企业的国有资产和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实施审计制度改革,区审计局设立镇街道审计办公室,在各镇街道设立审计所,在村居实现纪检监督小组长与理财小组长兼任,在审计范围上确定“四个必须审”,形成了纪检审计两位一体的审计监督网络。2007年9月底,全国乡镇和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场会在东营区召开。
要紧密围绕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应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办事不公、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近年来,我们从破解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入手,对镇办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药品器械推行了议价采购配送制度,对1034种药品制定了统一零售价,全区药品零售价格平均下降了10%;从破解群众“知情难、监督难”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各镇街道和12个区直单位建成了工作网站,10个村居依托区政府网站进行了村务公开试点;从破解群众 “门难进、事难办”问题入手,深化“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对已命名表彰的30个市级“群众满意站所(窗口单位)”实行了动态管理制度,全区39个部门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全区政风行风大大好转,部门和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民主公开上要有新举措
要进一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人民群众的参与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持。近年来,我们根据群众民主参政意识不断增强的实际,积极整合各类投诉监管部门力量,区纠风办、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信访局及纪委信访室等密切配合,电话投诉、来人投诉、来信投诉、网上投诉、意见箱投诉多管齐下,及时处理群众投诉。让基层和群众反映问题、监督政府部门。2007年,区纪委、监察局通过各类途径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28件次,处结率100%,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群众满意率达100%。
要进一步改进民主公开方式。政务公开是扩大基层民主、增加政务透明度和防腐保廉的重要举措。作为改善政务环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阳光工程”,必须要不断创新形式,在公开内容上要由“公开什么群众就知道什么”变为“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在公开程序上要由事后公开,变为全过程公开。近年来,我们突出重点,抓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事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关键内容和公共权力行使中的关键环节,不断调整规范公开的内容,着力抓了“事权、财权、人事权”三权的公开工作,如项目审批、办证办照、宅基地审批,干部选拔、重要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等,都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5.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五
调研
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调研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真抓好中央《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惩防体系建设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惩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
方针。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惩防体系建设新理念。
一要树立服务发展理念。要把惩防体系建设放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使之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适应,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游移、促进发展不动摇,既发挥服务和促进作用,又推动惩防体系逐步完善,确保惩防体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着力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融入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和各项改革措施之中,体现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中,体现到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有效保
护党员干部之中,使惩防体系建设更好地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三要树立惩防并举理念。惩治与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两者密不可分,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既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又加大预防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要树立统筹兼顾理念。要把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各项措施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使之互相配套、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提高惩防体系建设的整体效果。要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二、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中央《工作规划》,凝聚了全党的智慧,体现了人民的意愿,对到2012年的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是当前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着力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教育侧重于教化,是基础。一要始终把领导干部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切实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二要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
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整合宣传教育资源,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抓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三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营造崇廉敬廉的社会氛围。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着力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制度侧重于规范,是保障。一要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各个方面,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约束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二要加大制度创新。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年”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行“五项制度”,并着重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及关键环节的治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党务政务厂务村务事务公开的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等方面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三要抓好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既要重视制定制度,更要落实好制度。重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强化权力监督,着力增强监督的制衡力。监督侧重于制约,是关键。要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权力运行的轨迹,找准监督的关键环节和薄弱部位,科学配置权力,公开运行权力,依法行使权力。要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要改进监督方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由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由一般性监督向深层次监督转变。要拓展监督视野,加强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改革的推动力。改革侧重于创新,是动力。一要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二要推进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三要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四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五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及相关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规范土地征收和使用权出让制度,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五是加大纠风力度,着力增强纠风工作的遏制力。纠风侧重于遏制,是抓手。一要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重点解决物价、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要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认真治理公共服务行业侵害群众消费权益等问题。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和企业负担,治理公路“三乱”,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三要扎实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坚持评议从基层基础抓起,向基层延伸,突出对有执法权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评议,不断扩大参与面,通过上评
下、下评上,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促进政风行风实现根本好转。
六是严厉惩治腐败,着力增强惩治的威慑力。惩治侧重于处罚,是手段。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手软、决不姑息。一要认真查办案件,严厉惩处腐败行为。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纠,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二要坚持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执法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格办案程序,把握政策界限,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要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宽严相济、区别对待,严格区分一般错误和违纪违法的界限,严格区分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出现的失误和违纪违法的界限,严格区分工作方式方法不规范和违纪违法的界限,保护改革者,支持创业者,挽救失误者,惩治腐败者,为广大党员干部创造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三要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
出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消除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贯彻落实《工作规划》、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协助党委采取得力措施抓好《工作规划》的落实,务求惩防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首先,加大学习宣传力度,为贯彻落实《工作规划》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要把学习《工作规划》列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并采取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理论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学习《工作规划》,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工作规划》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的自觉性。要充分
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解读《工作规划》,形成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的浓厚社会氛围。
其次,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为贯彻落实《工作规划》提供组织保证。要着力促使各级各部门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的建设总体工作之中,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主要领导对贯彻落实《工作规划》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结合实际认真制定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及细则,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人员,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6.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六
项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强调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此,报告提出了今后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这个任务就是: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一个目标,六项任务。
一条主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五个重点”: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四项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一个目标”: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政廉洁、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六项任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
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重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我们知道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在十六大以来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和创新。党的建设作为一项工程包括目标,还要有实现目标的战略方针和布局。今天执政党建设总目标早在十二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来了: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个目标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充实。总目标提出来了,该怎么实现,我们从未停止过探索。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执政党建设战略任务的明确提出就是探索的佐证。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出这个课题首先要立足于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和要求,转变在战争年代和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与此同时还要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和要求,转变在单一经济增长条件下所形成的党的建设的某些观念和做法。要消灭这些观念和做法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现在面临着“历史周期率”的严峻挑战,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整合性,与此同时权力还有利益性和诱惑性,那么要怎样正确把握权力、正确使用权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两重性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呢?首先,要树立权力两重性的理念。权力有正负效应的,不仅有为人民服务掌权的一面,还有被权力腐蚀的一面。其次,要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观念。最后,要构建权力分解制约和监督机制。
从六项任务中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建设不仅从全党整体入手,同时也从党员思想素质和团结意识入手,从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教育入手,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这是从下到上从小到大从外到里的全面立体的建设执政党。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值得实践并最终定能取得成效的伟大工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9级4班
7.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七
关键词:改革创新精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思想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经历新时期的转折过渡, 新时期新形势对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挑战, 要想搞好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就发扬艰苦风斗的传统风格, 致力于冲在中国各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锋, 为其它非国有企业做出表率作用。本文将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困难以及针对各种现存问题提出适当对策的研究这几个内容进行论述。
1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很多国有企业领导层包括职工层都认识不到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或者对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从而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同时, 影响了国有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益, 对企业的长足发展十分不利。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群工作的重要构成要素, 它联系着企业的未来命运和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大局, 搞好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 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综合实力的提升,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先进的政治思想觉悟性, 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主体精神的传达机构, 是国有企业中的党代表。它凝聚着企业的战斗力、向心力、竞争力的综合实力, 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腾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些发展不景气的国有企业, 或者国有企业发展不景气的时期, 我们都会从各种归隐中发现共同的一个现象, 那就是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松懈甚至失效。一旦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在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有企业内部就会出现人心离散, 管理失调, 生产停滞, 职工不满等各种不良现象, 这就是一个国有企业走向衰败走向倒闭的前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何等重要, 必须将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命脉相融合, 让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国有企业的生命力, 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源泉动力, 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展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需要所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部门的共同努力, 积极探索, 加强自身建设, 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自身素质, 使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腾飞的双翼。
2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现存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
当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这个大环境大方向, 但仍然存在不少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部门没有做好积极应对的准备, 没有深化内部体制改革, 使之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造成了这些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体系内部结构复杂, 工作效率低下, 工作方法传统僵化, 没有创新, 相对落后, 在国有企业内部无法树立威信, 无法得到企业和职工的重视, 无法有效的开展工作, 收获的工作效果甚微。
2.2 企业内部重视程度不足, 不愿积极配合
这是相当下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出现问题的外在环境因素。很多国有企业上至领导层下至职工层都认知不到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 甚至于有些国有企业竟然认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应该取消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还将企业某一时期经济效益不高的责任推到国有企业党建部门, 职责他们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方面毫无帮助, 只能耗费开支。这种严重的错误观念都是影响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弊端, 必须予以特别重视和及时纠正[4]。
2.3 工作方向不对, 对企业发展的助力微小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关键性指导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很多改革成功的国有企业已经用实践证明并将有更多的国有企业以成功实践再次证明,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命运的重要性。但为什么有的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力, 始终收获甚微呢?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工作方向错误, 他们没有将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其它重要环节的工作相联系, 没有融入到企业生产发展的总结构中去, 没有明确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大局和外部的总体环境。这类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部门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 深化对企业总战略和国家总局势的思想认识。
2.4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重大决策中没有发挥作用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参与到关系到企业生存命脉的重大决策的商讨制定中, 这是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利, 也是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义务[3]。但是很多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一点上做的十分不到位, 在本企业重大决策讨论会议上没有积极参与, 放弃了发言权和民主决策权, 使得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丧失了对本企业发展命脉的把握, 使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没有体现在关键之处, 最终导致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以毫无建树的沉默而失去效果。
2.5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部门的内部素质有待加强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只有在个人素质、思想觉悟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 才能在指导其他职工工作时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个人素质, 积极参加岗位培训和职业考核, 力争上游决不懈怠, 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而毕生奋斗, 只有在思想文化, 政治觉悟, 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均走在企业前列, 才能使企业信任, 职工信服, 才能发挥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促进作用。
3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研究
3.1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
前文中提到,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建工作本身不受重视, 企业和职工对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那么, 针对这个问题对症下药, 就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使企业和职工明白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党建工作的支持, 国有企业在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的协调上将出现很大的问题, 会动摇企业的生存根基, 对于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宣传的力度要大, 宣传的范围要广, 积极发展“走出去”战略, 不能让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停留于形式, 停留于党建部门内部, 必须要在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面树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2]。
3.2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团队建设, 积极吸纳人才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融合了知识性、能力性、科学性、政治性的综合性质的工作, 这是由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决定的。因此,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 关键在人才, 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 对国有企业党建部门来说意义重大[1]。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为整个企业做出思想和方法论指导的导致工作, 缺乏强大的文化知识后备支持是绝对不了的。所以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已有团队内部工作人员素质的加强提高, 更一方面要积极吸纳社会上的精英人才, 共同组建一支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团队, 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1]。
3.3 积极推进党建部门内部结构优化, 积极参与企业经营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部门的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这是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的, 党建部门一定程度上还遗留着历史时期的工作风格, 风作方法, 内部结构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给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阻碍。对此, 必须要深化党建部门内部优化改革, 创新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组织形式等, 让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另外,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积极致力于对国有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参与, 不能呆在党建部门内部闭门造车, 要及时发现企业问题, 指导企业发展, 在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应该看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烙印, 让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一线, 融入管理高层, 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以此深入人心。
4 结语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的探求在上文中已经论述完毕, 相信会对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定帮助。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还将走得更远, 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也会面临新的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潘国奇.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究[J].经济师, 2012, 08:271+274.
[2]曲贞.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有内涵和共促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03:66~69.
[3]冯琦涛.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才智, 2014, 34:289~290.
8.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八
关键词:党校;教学改革;内容;方式;制度;学风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7—0030—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把握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基础上,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特别是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提了出来,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也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国民教育体系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这一精神,是新时期对党校工作的新要求,对新形势下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二条也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这都表明党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具体来讲就是要发挥理论学习的领头羊、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党性锻炼的大熔炉等优势,强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基层党校承担着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任务,是落实中央和地方党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工作要求的主力军,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决定》精神,主动承担相应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教学工作,精心调研培训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学制,完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在理论武装头脑、科学指导实践、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为培养学习型党员,推动学习型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一、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着力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细化教育培训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是搞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主要的问题。基层党校培训班次多、干部来自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以学员的需求为中心,把握学员的基本特点,了解学员所急、所需、所盼,坚持以用为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的原则,让广大党员干部享受“菜单式”培训,帮助学员在党校获得自己最紧缺的知识、最需要的信息,全面提高能力素质。在抓好公共内容培训的同时,坚持分类施学、因需施教,合理确定各个班次学习的重点,使教育培训更好地适应学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吸引更多的干部参加党校培训,努力使基层党校成为当地培养学习型干部的最高学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权威讲坛和学术中心、成为基层干部向往的地方。要紧紧扣住时代主题,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坚持在突出党校姓党,抓好政治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的同时,注意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和培训对象工作所需,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推进教学内容创新,围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执政能力等为主的教育培训;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的专题辅导培训;围绕基层干部队伍知识所需,开展以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为主的培训;围绕基层思想政治建设需求,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的艰苦创业、务实苦干、廉洁勤政等方面的培训;围绕提高基层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社会舆情研判、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应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通过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二、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着力解决“怎么教” 的问题,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教学方式是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基层党校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以有效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为目标,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使教学工作成为党员干部理论创新课堂、锤炼党性熔炉、充实知识场所、提高技能平台、事业发展论坛、情感交流家园,树立和打响培训品牌。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积极开展干部“菜单”选学,干部免职脱岗培训,党课下基层活动等方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授课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形式,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在教学中,开展以学员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在课堂辅导和答疑中实现学员与教师互动,在班级研讨活动中实现学员之间的互动,在组织高层论坛交流中实现学员与领导互动,在现场体验式教学中实现理论与现实互动,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员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调研、外出考察,引导学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性意见建议,使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党校教学由传授知识向提高素质转变,由知识讲授型向现场调研、研究问题型转变,由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三、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着力解决“怎么管” 的问题,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学习是一种“软文化”,需要借助硬性的制度和机制的力量才能发挥持久的效应,因此,制度和机制建设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只有促进党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党校教育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26条指出:“党校要切实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教学实施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考勤、交流、通报等要求,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这要求党校要以推动党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始终坚持从严治校,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基层党校,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把这一原则贯穿到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从严治校保证党校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在学员管理方面,要本着对党负责、对学员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学员管理,不断完善学习、组织、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学员在校期间始终能感受到制度的约束、组织的管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员转换角色,遵守校纪校规,严格按照党校的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特别要继续坚持考核公布制,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和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向组织人事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进行通报,并记入干部学习档案,作为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对培训不合格的由组织人事部门重新调训。在内部管理方面,要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关行政、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提高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着力解决“学习为了什么” 的问题,加强教育培训学风建设
学习只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绝不是终极目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各级党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转化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使党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必须树立“问题学习”意识,倡导“行动学习”方式,打造“知行统一”平台,追求“学以致用”效应,坚持以学促用、以用促学,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基层党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员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研究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研究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掌握规律性的认识,坚持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把学习收获转化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为实践中拓展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促进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当地党委和政府决策中,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基层党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中心,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的作用,不断推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工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3]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09-11-17.
[4]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R].中共中央办公厅,2010-
02-08.
[5]李源潮.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N].学习时报,2010-
03-30.
[6]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R],2008-10-29.
9.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 篇九
晋城市城区党校李成慧
【提要】因为有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和红军的被迫长征,才有延安整风运动,才有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这就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因为有了十年文革的磨难,才有真理标准大讨论,才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这同样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武装,有了新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这都是我们的优势。然而,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在我们党内和党的的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的事项,阻碍着这一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 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
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党的建设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中国问题的解决、中国事业的完成,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正如邓小平讲的: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党的领导。而党能否担任起这一历史重任,则在于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亦即党的自身素质。自身素质如何,又来自于党的建设。因此,党的建设对党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从党的历史来看,党的建设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三大法宝的核心。不仅如此,其实,党的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中,同样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可以说在我国不同时期、面对的不同环境、要完成的不同任务,党的建设都是一大法宝和核心法宝。
当今,形势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面对的已不是原来封闭、半封闭的计划经济下的中国,而是在全球一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所从事的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就是这一背景下党要完成的伟大事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向和发展水平。但是,要成功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配合和协调。其中,党的领导是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要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下,党的建设状况究竟如何、党能否适应这一变化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值得思考。
二、党的建设状况分析
分析和研究党的建设状况,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就对党的建
1设状况作了一个总体表述,《决定》认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这一总体判断是对目前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科学判断,这一总体判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党的建设总体上和我们的新形势、新任务是适应的。总体适应是应该肯定的,否则无法解释我们党为什么能够领导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并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二是总体适应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这些“不适应、不符合”就是我们党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是要我们认真而努力的去研究、去克服、去解决的。它是党的建设所面对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一)“不适应”、“不符合”的表现
1、“不适应、不符合”,二者所指含义是不一样的。这种“不适应、不符合”主要是指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情况。“不适应”主要是指我们的方式、方法落后了,没能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变化,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比如《决定》讲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现实中,有的是地方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不适应,比如我们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但在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这一事件,你怎么解决,怎么依法行事、怎么民主执政。我们发现这一事件经常成为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有的是工作方式不适应,常常以权力的姿态进行活动,以权力的姿态让大家干这个干那个。其实在今天的环境里,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在权力不能到达的范围内,靠党的政策的魅力,靠政策的正确,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靠以人为本的精神吸引大家,靠着这样的方式来运行。
而“不符合”主要是指它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相悖的,是必须彻底取缔的。比如《决定》讲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人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现实中,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现象也时常出现。比如,在社会利益协调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注重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放弃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忽略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是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因为我们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我的决策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符合,那就要彻底的改变,这不是一般的渐进式改革的问题。
当然,现实中也存在一些属于既“不适应”又“不符合”的情况。比如《决定》讲的“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等。对于这些,有的是需要改的,有的是需要去掉的问题,它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
2、这种“不适应”、“不符合”可能表现在局部地区。即从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总体部署的整体上看,是“适应”的和“符合”的;但是,也
确实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状况,亦即确实有一些地方存在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状况。这种情况虽然很少,但确实存在。它不仅不能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无法完成党的事业,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这种情况不解决,党的事业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也一定不能实现。现实中,对全国来讲,那些发展落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民愤强烈的地区,就是“不适应、不符合”的表现,它可能表现在一个省,也可能表现在一个市或一个县。这种“不适应、不符合”在局部地区的表现,说明了这些地区党的建设是乏力的,甚至是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这里,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是指因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或者脱离了这一指导思想而使党的事业在整体上偏离正确轨道的状况)。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一旦普遍化,将是党和国家以及人们的灾难。
3、这种“不适应”、“不符合”也可能表现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事业的具体事项上。比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不负责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弄虚作假、言行不
一、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或者是党的信念、宗旨意识不强,对党的事业和前途信心不够或失去信心等。现实中具体表现,如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里没有党、没有人民、没有事业,甚至于走向堕落、腐败。
(二)“不适应、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的现象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其实,在党的整个历史中它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只是有时不严重,有时严重吧了。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发现有两次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与此对应的是两次思想路线的确立。
两次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一次发生在革命时期,三十年代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一次是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年文革**。两次思想路线的确立:一次是在延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首次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再次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首先觉醒的毛泽东领导了这场运动。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内各种错误倾向基本得到了肃清,实现了党的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解决了革命党面临的中心问题,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因此提出并初步实践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取得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但是,他未能解决执政党的中心任务问题。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进行的,这场大讨论梳理了党内各种思想、意识,尤其是“左”的、僵化的思想和意识,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再次实现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党的面貌重新焕发青春。也因此解决了执政党的中心任务问题,领导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提出并实践了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并开始实践,但还是未能彻底解决。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即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身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就是在这一环境下的实践活动。
那么,两次严重“不适应、不符合”的根源在哪里呢?上面的分析可以给出答案,根源在于思想路线的缺失和脱离。第一次是未能确立科学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是已经有了科学的思想路线,但是脱离了。那么,为什么有了思想路线又会脱离呢?这也是我们要分析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建国以后的不长时间里我们党就开始脱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原因:一是,从根本上讲是制度建设不够。有了思想路线并使其得到贯彻落实,需要党的制度来保证;二是,党和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当“不适应、不符合”在党内占据主导时,再加上缺乏制度约束,就会导致集权与专制;三是,改革创新的精神不够。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就表现为改革创新,当制度和自身素质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僵化,改革创新的精神就会丧失。那么,为什么我们党又能够两次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呢?这又是一个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讲,我们党对其性质和宗旨总体上还是适应的、符合的。也就是从党所体现的“三个代表”来看,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上,总体是适应的、符合的;只是在先进性方面,即“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方面,因党的自身素质问题,在形势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下,难以应对而蒙受磨难。一旦三个代表都基本适应和符合,党的生命力就会体现出来。
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要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党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作出的科学论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实现转型,这一转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有经济体制的转型,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有经济发展阶段和层次的转型,等等;而且这一转型不同于西方国家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而必须是一条新型的工业化之路;这一转型又是发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形势和环境变化之快、矛盾和冲突纷繁复杂令人难以应对;这一转型又发生在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这一转型又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作为这一转型可谓艰难多多,转型,怎么转,向哪转,实施的主体是谁,利益怎么协调和调整等等,都是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但从我们上面的分析来看,党还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不符合”事项,虽然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总体上是适应的、符合的,“不适应、不符合”只是局部上的。但是如果党的建设在局部上的“不适应、不符合”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就会影响党在总体上的适应和符合;如果这种“不适应、不符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使党在总体上的适应和符合变为“不适应、不符合”。因此党要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必须解决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状况。
目前的情况看,解决这一状况必须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其实,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就表现为改革创新。亦即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对我们自身素质改变的要求就是“洗心革面”的、“脱胎换骨”的。正因为有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
和红军的被迫长征,才有延安整风运动,才有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这就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正因为有了十年文革的磨难,才有真理标准大讨论,才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这同样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武装,有了新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这都是我们的优势。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些优势还需要贯彻落实。而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就是我们贯彻落实这一优势的巨大障碍。这一障碍可谓“根深蒂固”,正在侵蚀着党的机体。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对其进行“脱胎换骨”式的解决,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彻底改变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状况。
(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1、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和建设为基础。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也是改革创新精神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首先是学习,包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学习。它不仅仅是看看书、读读报等,主要是对历史的学习,能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同时又要学习现代知识、树立现代意识。另外,就是对实践的学习,要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精神;其次是学习能力,这是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重点要求,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要有主动适应形势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具有极强的探索、开拓、创新精神。这里,主动性至关重要。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建国初期党的工作重心能够成功实现由夺取政权向经济建设转变,都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动性。如果没有学习能力,或者学习能力不强,则党就只能被动地适应,事业就不可能成功。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两个阶级开始淡化,多个阶层不断涌现,利益多元化,权力和权利不断分化,有政治权利的要求、经济权利的要求、人权的要求,有生存权利的要求、发展权利的要求等等。这些变化对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提出了挑战,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能够辨别真理、掌握规律,也能够认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转型跨越发展大势,遇到问题可以成功地化解。
2、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党的制度建设为核心。
党的建设涉及诸多内容,比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其中思想建设是基础,决定着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组织建设是保障,决定着党的活力和战斗力;作风建设决定着党的形象和党的工作方式方法;制度建设是核心、是根本,也是保证,决定着整个党的运作、走向,它与党的思想路线、改革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要敢于树正气、压邪气,要敢于清除、否定和改进那些“不适应、不符合”事项,包括现实中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制度建设劣质的政党,是一个国家的灾难和不幸;一个制度建设优良的政党,是一个国家的幸事。延安整风后,虽然我们有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后来还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后,虽然我们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还是出现了那么多的“不适应、不符合”事项。今天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科学发展观,但是如果没有党的制度建设来保证,也会走向歧途。因此我们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补齐党的建设这块“短板”。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
作者:晋城市城区党校李成慧
联系电话:0356-3039069(办公室)
(手机)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讲话稿】推荐阅读: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协工作09-28
以改革创新精神稳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10-17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08-22
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09-16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08-11
大学生怎样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1-03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奋力推进11-09
改革创新时代精神10-16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改革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