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通用10篇)
1.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一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一、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是在学校就业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全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门工作服务机构。
二、宣传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三、负责制订学校的就业相关政策以及实施意见,结合本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
三、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
1、预测人才需求、把握用人市场发展趋势:
A、注意收集各主要用人区域人才需求的资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预测出当年人才需求的趋势,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B、通过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对学校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计划提出合理的建议。
2、策划就业宣传,突出学校特色,开拓就业市场,广泛收集就业信息,负责建立学校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维护与更新。
A、与教育主管部门、人才交流中心、各类劳务市场和就业咨询机构、各用人单位、各兄弟学校取得广泛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就业信息网络。
B、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展用人单位网点。
3、建立毕业生求职档案,向社会发布生源情况
A、指导学生填写“就业推荐表”整理学生成绩排名以及综合素质测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
B、按专业、班级、准确、全面地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情况。
C、将当年毕业生人数、生源地按要求报送主管部门。
4、认真考查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
A、收集的用工信息,必须认真筛选,将有价值的进行考查,内容为:地理位置、性质、规模、经营内容状况、设备情况、发展前景、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生活条件、企业文化程度等(查找聘用资料内容:必须符合上列内容范围)
B、联系用人单位、确定招聘方式,向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报名应聘。(发布有公开、活动有登记)
三、进行学生就业咨询与指导
1、钻研教学业务,就业指导、内容包括:
A、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纪律的教育。
B、向学生介绍求职知识和技巧,培养其良好的就业心理,提高学生求职技能。
C、分析学生的择业观的变化和就业心理,追求动向、按社会市场需要进行择业指导。
D、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参观、学习,了解社会行业、职业特点和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并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A、按毕业生排名情况及用人单位要求,公开、公平、公正、介绍推荐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充分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要求,当好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与纽带。
B、进行法制纪律的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文明离校、及时报到、按时上岗;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深入悔改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C、协同相关部门,及时办理好毕业生的毕业手续和离校手续,代表学校和用人单位签定合同,保证学生合法权益。
D、认真执行就业政策纪律,抵制不正之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E、跟踪调查、服务、反馈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
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就业学生的困难、要求;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希望和要求,为学校教学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
1、在学校分管以及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中心各工作职能的领导与协调,安排实训、完成本部门的工作任务。
2、组织宣传国家关于学生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与教务部门协同组织就业指导课。
3、组织收集整理供需信息,建立供需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发布供需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4、组织管理学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开展供需信息交流。
5、负责向社会和用人单位介绍专业使用方向,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择业技术和心理咨询。
6、组织开展就业科学研究,交流经验,向有关部门提供反馈信息,培训就业指导人员。
7、组织安排毕业生的就业、体检、办理、护送工作保证学生安全、文明离校到岗。
8、组织安排对毕业学生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
9、负责与上级部门及兄弟学校的沟通交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10、负责组织本部门的人员考评鉴定工作。
二、科员(1)
1、协助部门负责人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关于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解答毕业生关于就业相关事宜的咨询。
2、收集、整理、保管用人单位信息、按要求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绘编信息网络。
3、参与组织学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招聘活动,为招聘活动提供服务。
4、积极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授择业技能,对毕业生进行心理咨询,有效提高学生应聘的成功率。
5、参与就业市场调研、就业方法探讨,参加就业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能力。
6、做好毕业生就业离校的各项服务工作,保证学生安全满意离校。
7、做好毕业生的跟踪管理服务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科员(2)
1、负责毕业生求职档案的整理、分类以及汇编工作。向用人单位招聘及学生应聘提供准确信息资料。
2、按教育厅规定做好核对、编辑录入、拷贝、报送当年毕业生资源信息工作,领取、发放就业合同或协议书。
3、负责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的资讯登录、下载以及维护更新工作。
4、负责本部门日常文件、会议记录及工作文档的记录、整理、打印、复印归类保管等工作。
5、负责本部门工作电话的接转及记录工作
6、负责毕业生就业台帐的录入打印工作。
7、参与用人单位招聘的组织、接转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任务。
2.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二
日前, 宁德市医保中心张鸿主任带领市医保中心行评代表及行评办人员, 深入古田、屏南县等医保中心检查指导行业优质服务指数测评及政风行风评议工作。
检查小组在听取了各县医保中心负责人关于2013年度文明行业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情况汇报后, 对照行业优质服务指数测评标准, 实地察看了窗口的服务环境、服务状态及服务管理等, 并现场征求办事人员对服务窗口的意见和建议。
在现场查看后, 张鸿主任代表检查组对基层服务窗口在文明行业创建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所做的努力, 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并强调目前行评工作已进入查找问题阶段, 各地要以行评转段为契机, 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 继续加强对行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主动开门纳谏, 虚心接受广大参保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政风行风建设取得实效。
3.北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尤为重要 篇三
登录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就业网,各个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非常贴心、细致,让人好奇一个外语类院校为何如此注重网络宣传的作用。就业指导中心的岳洋老师接受了本刊采访,他说今年学校领导非常关注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而他们的工作风格也确实向着“为学生服务”迈进一大步。
过去北外的学生们从来“不愁嫁”,就业指导中心一般只是接待前来招聘的单位和企业,但是在经济危机和就业压力之下,学校主动联系各个用人单位。2009年4月,邀请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社等传统“招聘大户”来北外举行就业论坛,针对北外学生的特点提出职业规划方面的建议,这类活动更多是对现在大二大三的学生产生更大影响。
另外他们还积极促成“外办共建”,与山东、海南、浙江等二三十个省份的外事办公室建立合作关系。 “过去有些学生就愿意留在北京,在京就业还希望能拿户口。现在大家越来越实际,选择范围更广了。”过去北外毕业生参军、报名村官、西部计划的人寥寥无几,岳洋老师介绍:“今年加起来差不多有10个,这表明北外学生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对于暂时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各个系的辅导员担起了“一对一”的帮助模式,利用教师们的资源和人脉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而学生处的心理咨询中心也加强了求职心理指导和危机干预的力度。
岳老师介绍说:“在同性质的院校之间,北外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今年准确的就业率还没有出来,而且签约率也并非最终衡量标准,毕业后3个月至半年间的数字其实更为科学。”
4.创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四
1.中心职责
(1)、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2)、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3)、负责创业指导中心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各种服务;
(4)、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和评审、立项、资金管理工作;
(5)、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优秀项目予以推介、扶持;
(6)、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模拟实训等各类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7)、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登记与指导;(8)、协助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工商、税务、人社等部门注册、登记;
(9)、负责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扶持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
(10)、协助创业孵化项目申请各类创业扶持基金,并对成功孵化的项目向社会予以推介;
(11)、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日常管理、设备采购、维护、保管;
(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主任职责
(1)、负责创业指导中心的全面工作;(2)、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3)、负责制定本中心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督促、检查、考核履行职责情况,确保日常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4)、负责与各级就业、创业等主管部门协调和联系,构建校企、校政合作模式;
(5)、负责创业指导中心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6)、负责牵头做好对院(系)创业工作的考核、评比工作;(7)、完成院、学工处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交付的其他工作。3.其他岗位职责 创业综合服务岗
(1)、负责学院创业网站、新媒体的维护更新,及时发布创业的有关政策、信息、指导等内容;
(2)、编印并发放《创业指导手册》;
(3)、负责学院创业指导系列讲座的计划安排,做好联系和组织协调工作;
(4)、负责院(系)创业季度工作报表的整理归档工作;(5)、负责学院创业指导队伍人员学习培训计划安排,做好联系、组织协调等工作;
(6)、协助主任做好创业工作计划、总结、制度汇编及年终对院系的考核等工作;
(7)、负责创业中心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如报刊杂志、文件信件的收发等;(8)、负责毕业5个以内的学生创业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9)、做好应、往届毕业生创业企业的登记办理和日常咨询等工作;(10)、定期统计毕业生创业情况并及时公布和上报;(11)、建立毕业生创业情况档案,组织院系开展毕业生创业状况的跟踪调查;
(12)、负责创业指导中心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如接听来电,处理电子邮件等;
(13)、负责网络课堂教学,创业实训模拟、SYB等培训的管理协调工作并做好相关档案整理;
(14)、负责大学生创业协会社团日常管理培训,指导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和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竞赛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做好相关的档案整理;
5.就业中心职责 篇五
2、开展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统筹做好城乡各类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
3、协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全市就业服务机构工作服务规范和业务操作程序,并在全市组织实施和推广;
4、在市局指导下,负责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发布和汇总,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
5、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劳动事务代理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等管理服务工作;
6、开展跨地区的劳务输出输入业务,以及本市内跨县(区市)劳动力的交流与合作,并提供相应的跟踪管理服务;
7、办理用人单位就业录用和解(续)聘备案手续,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8、开展求职(失业)登记,核发《就业创业证》等证件,开展用工登记,用人单位空岗申报,全面掌握劳动力供求信息并向社会发布,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和开展再就业援助工作;
9、指导本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就业服务功能的拓展,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6.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六
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贯彻省特殊教育联席会议精神,具体实施跨部门统筹事项,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政策,实现特殊教育的全过程、专业化管理,指导市、县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一)落实省特教联席会议部署。按照省特殊教育联席会议要求,制订相关政策并具体实施。接受联席会议委托,完成省特殊教育发展各类政策制订、专项建设、过程指导、质量评估、专业研究等任务。
(二)指导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指导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包含教育诊断、安置转衔、个别化教育、质量评估等的特殊教育规范管理制度,指导各类学校开展个别化教育。特别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抢救性康复与教育,特别关注特殊少年的生涯规划与职业教育。
(三)区域特殊教育质量管理。会同省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省特殊教育专家资源库,指导各地做好特殊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价工作。协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特殊教育质量管理办法,视导区域内各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教育、送教(康)上门等工作,并将视导结果纳入区域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协助指导残疾人之家、指导普通中小学校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送教(康)上门工作。构建特殊教育教研员团队,通过集体审议提高特殊教育指导和服务能力。
(四)特殊教育研究与师资培训。总结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经验,深入研究一线教育实践问题,形成系统性专业支持框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探索江苏特殊教育发展道路,为政府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科学测算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师资需求,规划特殊师范教育培养规模、课程设置。组织开展系统性全员培训、特教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对特殊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与培养。
(五)特教资源管理与社会服务。建立省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掌握全省适龄特殊儿童少年的数量、分布和残障情况,确保数据安全管理。构建跨行业的省级特殊教育专家资源库和远程协作平台,为全省各地的学校、家长、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借助各类媒体,广泛普及特殊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三、建立市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7.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七
一、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现状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教学[2002]18号) 第二条规定, 所有高职学院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属招分处下设机构, 由招分处副处长兼任中心主任, 独立开展工作。如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还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 分管副院长和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以就业指导中心为其日常办事机构;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院、系两级“一把手”工程来抓, 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分级领导, 分工负责。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高职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服务部门, 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各系部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但从各校实际运行情况看要建设成为多功能与服务型职业指导机构做得还不够, 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具体表现为: (一) 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二) 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 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 (四) 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五) 就业指导的个性化、社会化程度不够。
总的来看, 所有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为迎接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 在学院党委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选择了走多功能、服务型发展的道路, 在功能转变的过程中,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职能定位的选择
(一) 政府规定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哪些职能。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 大学生就业是实行国家高端人力资源首次分配的重要一步, 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 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统包统分的政策,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管理需要依靠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去具体执行落实, 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对就业的管理功能来源于政府管理大学就业问题的需要。
(二) 市场要求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具有哪些职能。高职学院既要按照政府机关的有关管理规定来工作, 如实现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达到一定比例, 又要面向市场, 按照市场要求来推销他的“产品”。为适应市场, 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要实现哪些功能呢?首先是服务功能。学院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连接点, 是产品和市场的连接点, 学院就业中心要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其次, 开发功能。就业指导中心要研究市场, 开发就业市场, 建立就业网络, 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再次, 教育功能。就业市场要求有优秀的毕业生, 这需要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开展职业指导, 做好生涯规划。
(三) “市长”或“市场”的界限与结合。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承担着“市长”赋予和“市场”需求的多项功能。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市长”赋予即代表政府管理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职能, 和“市场”需求结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项:管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服务功能、研究功能。“市长”赋予的功能和“市场”需求的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合。
三、职能定位与就业指导实践
笔者认为, 在功能定位上, 无论是“市长”赋予的功能还是“市场”需求的功能, 就业指导中心都不能缺失, 缺少任何一项功能, 就业指导中心就无法为用人单位, 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 也无法承担国家管理大学生就业的职责。但从目前各高职学院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 就业指导中心难以从自身发展出这些功能来, 这受到机构、人员、经费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只能走“加强服务”和“嫁接功能”的道路。“加强服务”首先要建立两个网络, 即构建就业市场网络和就业服务网络, 如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上海、深圳、昆山设立办事处就是构建市场网络的实践;第二要强化就业指导, 学院就业中心应发动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与就业指导, 加强辅导员的培训, 组建学工队伍和就业指导专职队伍。就业指导应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 让学生“了解我的专业、了解未来职业”;“你该为自己的就业做哪些准备”、“如何确定目标行业和目标企业”;使就业指导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 帮助高职学生客观认识自己, 摆正心态, 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价值观念, 进行生涯规划, 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三要完善就业评价体系, 进行后续性跟踪调查, 反映多元化的调查价值取向, 以期更加真实地反映高职生的就业实际情况, 同时有利于考察工作稳定或变更, 从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变化。“嫁接功能”是利用各种社会因素, 组合出各项需要功能。即充分利用各人才市场及人力公司的丰富资源, 使学生能力和岗位合理匹配, 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并借助国家教育网络及各大机构网络招聘, 借用政府力量搭建信息平台, 及时发布有效的就业信息, 真正解决“有业无人就, 有人无业就”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8.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八
关键词:语言;选材;中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我们品读初中语文课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篇篇短小精焊的美文,它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看到了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我们不妨以文为本,从语言、中心、选材入手来指导学生作文,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写作的天地中增添丰羽,展翅翱翔。
一、从文本精炼语言的分析来启发学生作文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朴素、准确和精炼的语言,指导学生写作是有好处的。
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针对此句,我问学生,为什么要用“往往”和“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学生当然回答不用不行,但具体说到原因,学生却不知所措,目瞪口呆了。准确,是对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我引导学生分析,天气变化异常复杂,影响天气的因素也有很多,使用“往往”“常常”等词语,说明表达的只是事物的一般性规律,而不是事物全部的可能性,用了这些限制性的词语,作者表情达意更客观些,学生听了有所感悟。那么,我们练习写说明文也应该要学习准确地使用词语。
作为师生对课文朴素、准确和精炼的语言要共同赏析,让学生有体会,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体会强加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写作的语言,或将其他同学写的好的语言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要求同学们进行推敲、揣摩,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就是语言。”八年级上册朱自清写的《背影》一文,写“我”和爸爸在分别时,父亲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用了“攀”、“缩”、“微倾”等动词,语言很朴素,这几个词用到这里恰到好处,把父亲的背影全写出来了,父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细心体会,让人深受感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以文本为中心,从文本精炼的语言分析来启发学生作文这是“教”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呢,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语言分析来指导作文。我把学生习作中有代表性的好的语言和用得不够好的语言平时做好日记,并经常打印出来,要求学生鉴别比较其优劣,这也是抓住语言这一要素,增加学生写作词语的做法。我班一名学生写父亲,他父亲是一位拖板车的搬运工,写父亲在夏天拖板车用了“汗流夹背”、“驼背”、“微倾”等词语,父亲回家后,他“扔”苹果父亲吃,我想尽办法给学生以启发,同学们认为有的词用得可以,但有的词用得欠准确,认为他父亲拖板车不是“微倾”,而是呈很大程度倾斜,不是驼背,而是用力劳动而形成的动态,父亲辛苦劳累回到家,儿子关心父亲,给苹果父亲吃,用了一个“扔”字,显然不妥贴,有损文明之嫌,应是将苹果“塞”到父亲手里。学生本身阅读范围较窄,语言平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学生语言,增加词汇,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当然,对文本语言和学生语言的揣摩辨别来引导学生写作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下大力气。
二、以文本的选材为切入点辅导学生写作
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课文中的选材是极具典型性的。如在《散步》一文中,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我要求同学们讨论,家庭散步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吗?这件小事有什么典型性呢?在你们的家庭里,像这样的事不也是很常见的吗?同学们通过讨论,慢慢地体会到这件小事不小,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散步,能表现一个重大的主题,即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紧接着我以《爸爸的犟脾气》为题要同学搜集材料,并将自己写作的材料说出来,同学们一一发言,认为自己写作的选材没有典型性,同学们没有确立一个中心来选材,也就是说漫无边际地选材,缺乏目的性和意义性,这样的选材是不能表现文章主题的。所以,教者引导学生们在练习写文章前就要学习先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试列提纲,接着搜集素材,然后修改素材,看素材是否能表达中心。如果罗列的素材不足以体现主题,那么就需要补充素材或更换素材,或对素材进行筛选,直至素材能恰到好处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宜。以文本的选材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写作,让同学们知道精心选材是为了突出中心思想,没有中心思想的材料是缺乏典型性的。
三、从挖掘文本的中心入手来指导学生写作
一般来说,能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中心思想是鲜明、集中的。如《石壕吏》这篇文言文,是一首叙事诗,诗中表面上是写老妇人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人民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实质上揭露了官吏的横征暴敛。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作者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形象,主要意图是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中心思想深刻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之一。同学们的习作,往往是中心不突出,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对事物的认识缺乏见解,认知能力较差,孩子们的世界观在逐渐形成,对社会现象辨别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为基本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结合课文举出平时同学们写作的题目的例子,由学生来分析他们自己写谋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或学生确立了中心,而中心是否突出,引导学生自己来予以辨别。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让学生揣摩并理解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求同学们根据写作素材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练习写作,同学们通过以文为本,再结合自己平时的写作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主题产生有效的“悟”性,这样就会让学生的思想与文章的思想做到尽量接近,收到以文为本的效果。
以文为本,从文本的语言、选材、中心入手来指导学生写作,是把学习范本和练习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最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基础的最佳途经,教者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如何搭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平台广西南宁新宾中学谢佩华2013年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河北省武安市第八中学李运霞2012年
9.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九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明确就业指导工作总体目标,层层落实就业指导工作责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参考!
2018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计划范文一
性质:创业就业部,是一个为广大同学提供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服务,为同学们提供社会实践锻炼的平台。
宗旨:关注就业、认识职业、成就事业。
目的:通过组织并举行全校性的就业指导、创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宣讲和校内招聘会、就业调研以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就业竞争力。
具体措施:
一。做好纳新阶段新成员的系统培训,让其在部门中以学习带动工作。注重培养和锻炼部门会成员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以期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部门相关工作。
二。与勤工部、外联部等部门合作,积极主动的去银座等一些校外企业与他们建立联系,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多更好的勤工助学和实习的好机会,更好的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定期召开就业创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以“就业创业超市”为依托,深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了解学生想法,深入调研开展工作。
四。定于每周二、四下午在“就业创业超市”进行咨询宣传,每周搜集许多就业创业类信息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困难解答,建立创业就业宣传展板,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成绩。
五。收集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从中获取其各个部门在招聘时最为看重学生哪方面知识和技能,并与同学们分享此成果。多关注各类人才招聘见面会,组织同学们去学习。多做些市场调查,了解市场欠缺哪方面的人才,了解市场的需求。
六。组织社团人员到企业联系,为以后部门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打下基础,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实习机会,真正实现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完美理念。
我们有信心将就业创业部工作做的更好更强!
2018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计划范文二
由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20xx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正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目前趋紧的宏观就业形势已经影响到了高职学生的就业;二是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大,就业压力也随着增大;三是各专业毕业生比例不协调,给就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当然,在不利因素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还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是院领导重视和支持;二是我系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基础,有一支作风过硬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三是我系六个专业毕业生暂时还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四是我系学生有过硬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我们有信心做好20xx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分析就业形势,进行人才需求和产业结构调研,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就业信息,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转变择业观念,加强就业工作研究与宣传,加强就业网络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工作信息化,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力争我系20xx年毕业生就业率在2x年95。32%的基础上不下滑,并实现稳步增长,力争我系的就业指导工作走在我院最前列。
加强我系各专业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到就业的过度,促进我系各专业建设,促进我系就业指导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20xx年拟按专业建立如下15个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
20xx年我系就业指导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三个重点,做实五个关键”。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围绕以服务为中心,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初次就业率,保证初次就业率不下滑,并力争实现稳步增长。
“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就业要立足咸宁,面向武汉城市圈,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立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二是保持就业安全稳定和校园安全稳定;三是做好引导、疏导和指导工作,就是在观念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心理上,疏导就业带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在能力上,指导学生更好的求职择业,提升就业能力。
“做实五个关键”,就是改革、建设、创新、服务、帮扶。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源头上推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主动找市场、跑市场,掌握主动权,主动出击,调动全系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三是拓展渠道,创新模式;四是靠前指挥,强化服务,系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到班,辅导员深入到人,把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五是关心爱护,重点帮扶。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通过 “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愿望。
加强队伍建设,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明确就业指导工作总体目标,层层落实就业指导工作责任。我系就业指导实行主任负责制,由分管就业指导工作的副主任、就业指导办公室、学生科、辅导员和指导老师组成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并层层落实就业指导工作责任,实行就业联系制度。
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择业观念
就业指导办公室、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通过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并邀请企业专家、校友到我系举办就业主题报告会。
拓展市场空间,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到咸宁、武汉乃至全国等地拓展市场,提供就业信息;结合专业特点,邀请知名企业来我系举办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和有关人才机构联合,为学生寻求就业机会。
进行就业调研,服务教学改革
通过走访、交淡及问卷形式,对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和企业合作,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岗位和社会需求状况调研,为我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收集反馈信息,服务专业建设
以专业为单位召开毕业生就业反馈座谈会,并邀请各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听取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并通过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细致和深化。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工作信息化
10.就业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篇十
2011年,对于就业工作而言是接受巨大考验的一年,也是展现优异工作成绩的一年,更是凸显条线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一年。面对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势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经济环境,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方针,统筹推进各项就业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全省就业局势。1-10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22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4%,低于全年控制目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68.67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达45.47亿元,基金累计结余达144.22亿元。全省就业再就业培训64.42万人,完成任务的128.83%,创业培训12.17万人(其中,创业意识培训5.2万人,创业能力培训6.97万人),完成任务的243.42%,培训农村劳动力88.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47.3%,其中转移前技能培训48.42万人,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39.9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61.4%和133.1%。1—9月,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1.9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3.2%;苏南吸纳苏北劳动力11.49万人,其中对口挂钩交流5.13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14.9%和114.0%;截至9月末,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1719.74万人,转移比重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其中,就地转移877.69万人,异地输出842.05万人。总结今年我们开展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一是努力提升就业工作重要地位。新形势下,我们紧紧抓住时机,凸显就业工作重要地位,不断争取省委、省政府对于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省、厅领导要求,我们先后分别以省委、省政府、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联席会议的名义承办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全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现场推进会、全省促进农民创业现场交流会等三次重要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均亲自出席会议并作出重要讲话。省领导对于在不同时期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为全省农民就业创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明确了目标,为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大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针对春节前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的农民工返乡潮,我们及时部署,先后下发《关于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通知》(苏委农办发电〔2008〕25号)、《关于切实做好节后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苏劳社就管〔2011〕4号)和《关于做好春节后农民工就业工作有关问题通知的通知》(苏劳社就管〔2011〕8号)三个指导性文件,在落实部门责任的基础上,从省级层面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专场招聘、强化技能培训、开展南北协作、落实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种措施,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力促农民工返乡不失业、返乡能就业。截止到3月末,我省308.8万返乡农民工中,已有308.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9.8%,其中外出务工256.4万人,本地就业创业51.8万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不仅为维护全省经济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得到了省、部领导的充分肯定,黄莉新副省长更是将其作为今年我省“三农”工作的三大亮点之一。
三是切实加强就业统计数据分析调研。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下就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做好日常城乡就业7大类43张定期报表的数据填报和统计分析工作 的基础上,着重按照建立就业工作应急机制要求,采取周报、旬报、月报、季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情况、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用人单位岗位流失情况、新增失业人员情况等重要就业统计数据进行定期监测,通过数据变化情况及时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并分月、季度形成专题性和综合性统计分析报告,及时报厅和省委、省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也为研究落实下一步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实地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题调研与春季企业用工需求和外出务工农民就业状况调查,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需求状况,及时掌握并发布企业招工的数量、工种、时间、要求等信息,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四是充分发挥资金促就业作用。进一步加强就业资金管理力度,我们联合省财政厅下发了《***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转发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苏财社〔2011〕90号),明确了就业资金的支出渠道和补助办法,规范了资金的使用,最大化的提高了省补资金的使用效率。截止11月末,已下达对市县转移支付资金5.34亿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31亿元,省级财政资金4.03亿元。根据《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苏劳社〔2008〕96号)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地区,认真履行报批审核手续,适当降低失业保险费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联合财政制定下发《关于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基金的使用额度和条件,拓展了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支出的项目;充分运用结余的失业保险基金,更好的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性作用。今年1-10月,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实际减负6.12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支出累计达4.71亿元。
二、认真落实就业政策,着力帮扶困难群体
一是规范全省就失业登记管理。贯彻落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省政府令第53号)》,制定出台《***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苏劳社〔2011〕6号),在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全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的同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把有转移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外来劳动力纳入到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享受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服务,为真正实现我省统筹城乡就业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同时,依据此办法,我们设计并印制了新版《就业失业登记证》,凭证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做到了原《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的两证合一。目前,全省的新证发放和换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是强势推进“双零”家庭就业脱贫。在全省就业形势出现波动的大背景下,我们始终坚持把就业困难人员作为促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没有丝毫放松。一方面,紧抓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不断巩固前段时期的工作成效,以公益性岗位安置为着力点,克服困难,持续26个月保持全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利用省政府53号令出台,就业扶持政策向农村拓展的有利时机,我们适时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零转移家庭就业援助制度的通知》(苏劳社就管〔2011〕22号),通过自主申报、村级受理、乡镇审核、社会公示,对符合条件的零转移家庭成员及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凭证享受城镇就业扶持政策。1—10月,全省共认定农村零转移家庭及劳动力1206户、1776人,及时帮扶1193户、1753人。
三是突出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一方面组织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制定了《***省贯彻落实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实施方案》(苏劳社〔2011〕24号),进一步明确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目标任务,扩大培训范围,完善培训补贴政策,扩大惠及人群,提升培训档次,增强培训带动就业效应。1-9月,全省共对15.24万困难企业职工,47.27
万农民工,37.32万城镇失业人员,22.44万新成长劳动力,15.13万其它人员开展了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把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会同省财政厅、省妇联、团省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下达2011年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和省级补助资金的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的通知》、《关于做好进城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从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补助标准的角度出发,按时按量落实省级培训券补助资金,进一步严格机构认定、规范资金使用、健全台帐管理,在制度上予以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今年1—10月,有33.03万名农村劳动力持券参加了减免费培训,超过去年全年人数。
三、充分运用就业平台,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一是推动城乡基层平台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各级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已成为就业乃至整个劳动保障工作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我们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乡镇”工作为抓手,努力推进基层平台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中心重点结合往年创建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度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申报工作的通知》(苏人社(L)[2011]7号)和《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省充分就业社区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苏人社(L)[2011]38号)两个文件,从统筹创建规划、提升创建质量、强化队伍建设、规范申报程序、建立退出机制5方面对全省的创建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强化了工作基础,扩大了创建成效。四季度对全省2011年新申报的562个社区进行了评估验收。在做好城镇平台建设的同时,我们以“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为目标,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扩展服务内容,不断推进基层乡镇(村)平台建设,努力把解决基层平台人少事
多的矛盾与拓展完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结合起来,充实加强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至9月末,全省16902个行政村中已有9288个村聘请了劳动保障协理员或信息员。
二是凸显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牢固树立就业服务“以人为本”理念,与省各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以举办“就业援助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南北劳务对接招聘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系列活动为重点,结合日常招聘活动,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为稳定全省就业局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莉新副省长、何权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多次亲临大型活动现场视察,对于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认可,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以***省公共就业招聘网为载体,建立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信息周报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扩大了求职者的信息获取量,节约了求职成本。今年1-9月,全省共有339.02万人次城乡劳动者到各级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介绍就业成功143.34万人次。
三是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施全省劳动就业信息系统新版应用软件安装工程,截止目前,新软件已在连云港、镇江、常州、扬州、盐城、宿迁和淮安等七市正式上线运行,在提供便捷、高效信息化就业服务的同时,也为有效整合全省就业信息数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移动公司合作,开展建立全省移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工作,下发了《关于利用移动通信平台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苏劳社就管[2011]30号),制定并完善移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方案,利用移动信息平台开展就业信息发布工作,为劳动者求职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表现出了就业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思想,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开拓了工作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
四、努力开拓就业渠道,建立健全创业机制
一是确立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目标。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劳就管〔2011〕1号),分解落实2011年创业培训目标任务,明确创业促就业主要工作措施,建立创业培训机构授权认定制度、教师培训认证管理制度和培训师与教师教学报告制度,建立创业培训重点联系城市制度,确定苏州、无锡等8个创业培训促就业重点联系城市。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全省创业项目库建设工作,指导创业型城市做好创业项目库建设,建立创业项目征集筛选和跟踪服务制度,逐步形成高效的创业项目开发的推介机制。
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为巩固现有创业培训授权机构力量,加速吸收社会各类优质资源参与创业培训,优化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创业培训质量,下发了《关于印发***省创业培训师资选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人社(L)[2011]76号),规范了师资培训班师资申请、组织和评估的流程和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有计划性的开展创业培训讲师的师资培训和选评工作。今年我省己举办SIYB师资培训班20期,培训SIYB教师550人,规范了创业培训教师队伍,强化了教学力量,提高了创业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是掀起全社会创业新热潮。4月份,召开了全省就业工作暨创业明星表彰会,以省政府名义对近年来在全省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50名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并分别授予“***省十大杰出创业明星”和“***省创业明星”称号,何权副省长亲自到会并做重要讲话。通过表彰活动的开展,为全省有志于创业的劳动者树立了榜样,也发挥了创业成功人员的“传、帮、带”功能,起到了广泛的宣传作用,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创业、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全面体现就业职能,树立维护中心形象
一是省级经办业务成效显著。省职业介绍中心依托省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有利条件,坚持以就业再就业援助为重点、采取固定和特色活动并举的运行方式,进一步做好职业介绍服务工作。截止11月底,共举办现场设摊招聘167场,委托、网上查询招聘2088家次,提供了53574条就业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匹配推荐12227次;为600余家单位提供人事代理和档案托管服务,办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10000余人。省就业培训中心积极发挥省级培训机构排头兵作用,深挖劳动保障内部培训资源,重点开展针对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协理员、社会保险和就业服务机构经办人员、职业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全年累计培训3200多人,全方位、多层次的提升了就业战线上工作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按照“严格审批、完善服务、加强监督”的总体要求,加大外籍、港澳台人员入境就业管理力度,截止9月末,共为26785人次提供入境就业服务。
二是对口就业援助有序推进。根据省委、省政府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抗震救灾工作总体部署及对地震灾区开展对口就业援助工作安排,以***、四川两省第三期对口就业援助的协议为基础,我们积极做好各项具体落实工作。2月11日—13日,我们积极组织全省各地58家用人单位在绵竹市举办了迎新春“2011年***对口就业援助招聘周”活动,提供13847个优质岗位。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我省更应邀作为全国唯一代表在绵竹市体育场共同举办了手牵手就业援助行动专场招聘活动,中央电视台对我省的招聘现场做了详细报道。截止11月30日,全省累计向四川灾区提供有效岗位信息46751个,累计吸纳四川地震灾区劳动者8596人次,超额完成两省政府签订的目标任务。
三是中心内部管理得到深化。中心领导班子坚持中心内部管理不放松,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从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营造了和谐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党政行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多次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七次全会精神活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进一步凸显、党员的表率作用得以进一步体现。就业宣传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我们在做好日常宣传工作之外,精心组织挑选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做法和突出成绩,累计编发《就业动态》16期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简报》15期,并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就业工作的广泛关注,对就业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业工作的开展也获得了各地、各部门的支持和认可。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一年以来,在厅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心的办公条件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中心的工作职责有了多样性的拓宽,中心的工作作风也有了务实性的改善,全体职工也深切感受到了就业工作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全心全意为本职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推荐阅读:
商学院 学生会 就业指导中心 工作计划10-31
就业指导中心总结07-09
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10-15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10-18
迎接挑战,做好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06-18
试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讨教育论文11-02
就业指导讲座07-08
护理就业指导论文09-02
教师就业指导培训心得08-01
就业指导课试题答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