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有感(精选7篇)
1.公开课有感 篇一
观公开课有感
第一节课是朱老师的美术课《脸谱》,公开课观后感。老师先通过播放《京剧脸谱》给孩子们婷,听候让孩子们说出《京剧脸谱》里有哪些人物,小朋友们都积极举手发言,气氛活跃。接着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观看脸谱光盘,边看边讲述各种颜色脸谱所代表的含义,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最后让孩子们在泡沫板上通过想像画出自己喜欢的脸谱。
这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很有创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绘画技能,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听力和思维能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第二节课是舞蹈课。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伴着音乐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惹得观看的家长在一旁不停地发出赞叹声。孩子们在音乐中放松了身心,塑造了体型,锻炼了身体,增强了艺术气质,不愧为艺术幼儿园。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家长在观看完公开课的所感所想。希望孩子能够在如此优秀的老师及幼儿园提供的优越条件下茁壮成长!
这一节课是室外活动 课, 钱老师和黄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看他们的高兴劲, 就知道多喜欢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玩起了亲子游戏:马兰花。每次老师一说完开了几朵花后, 大人和孩子抱成一团,开始数花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数数的样子,在游戏 中学习,老师的方法真是好啊! 吃完早点后,钱老师的第二节课开始了。
先是通过小刺猬摘苹果的故事,培 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我也被 这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感染了,真想参与到他们中间去,也去举手回答问题。女 儿刚开始举手还很积极,到后来积极性就不那么高了,这个回家要好好的注意一 下,而且女儿的表达能力还要加强。
接着钱老师还教小朋友怎样用橡皮泥做出可爱的小刺猬。分组坐好后,我坐 在女儿的.旁边,和她一起做小刺猬,第一个不太熟练,接着就快多了,很快,女 儿做了可爱的小刺猬一家。 上午的最后一堂课是角色游戏,宇涵选择了去当演员。随着小主持人报出的 节目,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小演出,有歌曲、也有故事表演,看着他们做得有 模有样的,我们家长也是掌声不断。
一转眼,这节课要结束了,钱老师在最后还 对孩子们这节课的表现进行了总结,表扬了做得好的同学,也对一些做得不好的 地方提出了意见。 午饭时间到了,平时以为他们肯定没好好吃,没想到一个个表现都不错,有 的小朋友还吃了两碗。吃完了他们还自觉的去擦嘴、漱口,真是太棒了。 午饭后,两位老师还和家长们进行了交流。
做为家长,和老师们比起来,真 是惭愧。平常在家里,我对孩子不仅没有耐心,而且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经常 利用家长的身份命令她做这做那,有时候烦了还要对她吼几句。 半天的公开课程结束了,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收获颇丰,不仅看到了女儿的 进步,也看到了她的不足。
另外一个感觉就是老师的辛苦,在课程的设计上,结 合幼儿的特点, 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表演, 寓教于乐, 可谓是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态度亲和,富有感染力,让孩子自由的发 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中让孩子学习。今后我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多和老师 交流,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在此,还要感谢老师,钱老师、黄老师还有生 活老师,你们辛苦了! !
2.公开课有感 篇二
坦诚说, 我一直是惧怕上公开课的———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一学年起码开一堂组内观摩的公开课。而我, 每回上公开课都是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感觉很慌张。虽然正式开课临场状态都能貌似镇定, 虽然评课的时候, 同仁们也多有鼓励, 或说这不错, 或说那挺好。虽然这么多年来的公开课, 我总是变着不同题材来开课, 希望能找到一个突破口, 一个让自己喜欢上公开课、观摩课的转机。虽然我认真地准备教案, 安排教学容量, 用心地设计课件, 预想学生的上课反应, 甚至于揣测听课老师的观课角度。但是开完课, 那种完成任务般的松散心和怅然若失的感受总纠结于心。一直到近两次的公开课, 我才有了明显欢喜的体悟。
前一次是在去年, 开的课是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部分之《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对于这仅一课时的探究课, 我设定了几个目标:了解成语来源;认识成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的特点, 比如结构特点、文言现象、修辞作用;调动以往所学, 搜索各个文化领域的一定量的成语词汇等。因为调课的关系, 学生做完课间操几分稀稀落落地回教室。刚巧那天是学生第一次做新的广播体操———五祖拳健身操, 那般不熟练不到位的表演令观者忍俊不禁。于是在开课的时候, 我临时篡改了导入词, 让学生自己用成语来形容一下刚刚的广播操表演。一下子课堂的氛围就激动起来了。“花拳绣腿”“群魔乱舞”“搔首弄姿”……纷纷出炉。在纠正个别词语使用的不恰当后, 我让学生结合以前自己所学, 综述成语的定义和来源。再以看图片猜成语为辅助帮助学生巩固认知。学生的情绪颇为高昂。于是趁势让学生观察分析成语的特点。此时学生的激情有些回落, 但是分析过程多几分冷静是很有必要的, 且于课堂来说, 气氛情绪也该是时起时伏, 有紧有松, 才不会过于透支学生的专注力。再来的环节是“成语之我知比拼”———先由学生自己梳理一下成语大概涉及了哪些文化领域, 再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对应领域的成语掌握量。最后推荐学习成语的相关工具书。
这一节课没有涉及到成语使用常见错误, 这点在评课中被同事们指出来———觉得这堂课虽然气氛热烈, 但是实用性比较缺, 与高考考纲要求有些背离。但我反思后, 还是秉着自己的观点认为, 作为梳理探究课, 整理过去所学, 体验成语的文化魅力, 进而激发对成语积累学习的兴趣, 这也便足够了。毕竟成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主要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积累。而本课题也主要讲“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而非“辨析成语使用”。且我觉得于高一年的学生来说, 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这般早地提及高考这条高压线。因此我也就没有再多花力气去补课, 这算是我第一次上完观摩课再听完评课意见后, 给自己的教学预设做的首回肯定。也许正是因为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热烈且后来又几次找我耍弄成语接龙的表现, 给我增添几分被肯定的心思。也让我深以为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还需要看看学生后坐力的有无、强弱。对观摩课、公开课以及开课老师自我的评介, 确实应该注意加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基础。
再来的一堂便是今年3月校开放周的开放课。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吴老师所提到的, 课件没有按照计划完整应用到, 跳跃性也比较大。这个课题是李商隐的《马嵬》, 按照教学预设, 主要是解读《马嵬》, 还和郑畋的《马嵬坡》做比较阅读。因为月考才刚结束。学生的情绪有些低迷。而我因为学生在考试中诗歌题目得分率偏低, 而将教学重心设定在对文本逐字逐句解读, 意图他们能体会我的“良苦用心”。可惜在第一个班级试讲时, 课堂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的参与兴趣很弱。证明我的纠结点并不能通过这一首诗能得到什么突破。与其如此, 不如还是单纯看待这堂开放课。于是在下一堂课另外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 我及时将导入部分做了修整, 让学生回忆杜牧的《过华清宫》并简括诗人观点, 由此抛出李商隐的观点又是如何的讨论题。于是学生在回忆旧知的情绪带动下很快就进入了就文本分析然后概括观点态度的比较阅读中。这与我准备的教案有出入。但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的情绪很高。甚至我事先准备的幻灯片资料不用一一展现。只需就学生发言中对颔联理解的不足再提出质疑, 然后又引导他们讨论并小结:“虎旅传宵柝”“鸡人报晓筹”这本是两件寻常的事, 然而在特定场合下, 加上“空闻”“无复”的强调, 行军途中的“宵柝”和宫人报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诗人的笔下便带有以小细节来见婉讽的意图:在狼狈的逃亡路上, 往昔看似寻常的生活细节显得安逸奢侈, 而这恰是唐玄宗自酿的苦果。狼狈更显狼狈, 享乐更显不该。
课上到这里, 多少偏离我预设的教学进度, 课件自然也不能按部就班放映下来。于是我索性“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只在学生的各抒己见的时候, 适当引导他们注意立足文本不要跑题。结果学生在合作讨论和互助纠正下最终派出代表做总结, 认为郑畋在《马嵬坡》中对唐玄宗是体谅又讽刺的。缘由立足于诗歌一二句的内容和手法分析, 又扣住“终是”一词的诵读口吻, 以及三四两句的承转。陈词有理有据, 文采飞扬。
在这样的课堂实况下, 我的课件页码如何能再按先前的那般顺序播放, 只能有选择地跳跃放映, 再以学生的观点为主酌情增删将要点板书演示。一堂课下来, 学生主要不是与我的教学预设在对话, 而是与文本在对话, 而我不过是学生对话过程中的一个伙伴罢了。
比较以前, 我会对公开课的实况有别于我的“公开课教案”, 有别于我预定的“教学流程”, 或是完不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惴惴不安。但是近来, 我终于不会再执拗于“老师为主体”的呆板的自我评价指标。
新课程认为课堂应当展现的是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然因为公开课的意义独特, 作为执教者常常预设了流程, 然后让学生跟着剧本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一旦有些变数, 这堂课就又可能被自定为有“败笔”。然学生的创设力正是课堂的一个潜伏的巨大变数。
如果在公开课里, 老师过于把自己当成一个主角, 不去关注学生的具体感受和实际需要, 不允许出现变数, 那么公开课就会演变为表演课。也许展现了老师的知识能力, 组织能力, 但未必能展现老师真正的管理能力, 应变能力;未必能给老师带来教学碰撞后的教学成长。而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部分的多媒体手段, 更不可能是教学实效的决定因素。因为课堂主要不是老师“教”的过程而是学生“学”的过程。
3.公开课有感 篇三
关键词:公开课,常态课,凸现研究性,内容新颖性,课堂真实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常态课到公开课,教师们都在学校关心与课题工作的开展中努力地探索着,切合着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目标。我们的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而我们的公开课又是常规课的拓展和延伸,丰富与升华。一节公开课往往是一个教师团队集体的智慧与结晶,是师生共同进步与提高的媒介,公开课具有展示和研究的双重性质。然而一直以来我感觉我们的公开课存在着问题。
案例1:
在一次乡镇听课活动中连续听了三节英语课,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7 At Christmas (Period 1),结合学校课题“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展了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三位教师有着共同的特点,以当前最流行的“阅读课”课型研究为主,都采用语篇教学贯穿课堂,多媒体中的图片与内容有很多的雷同,而且前阶段刚刚也听过别的学校老师上过,有点象“拿来主义”的性质,因为有位老师个人的驾御能力和个性特征并不适合这一操作环节,“表演”很难到位。
一、抓住主题,凸显研究性
其實刚才几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抓住了一点“英语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前提,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内容”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紧扣主题“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很明显有些东西拿来课堂效果很好,有些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操作。我觉得教师公开课的设计要以学生原有的学习能力为前提,以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为基础,不是感觉好的、花哨的内容拿来就适合自己,相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就听课听到一位乡镇老师的好课,她在公开课中什么花哨的形式也没有用,只是跟自己学生默契配合地使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具和教学形式,多媒体都没有,感觉自然清新、真实朴素,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
公开课的主要功能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和提升教学质量。老师们过多地强调公开课的形式化、表演化和作秀的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凸显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意识,并彰显个性。所以教师应树立“只有平时注重教学智慧和经验的积累,才能上出属于自己的好公开课”。
案例2:
一次我上公开课,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8 Open Day,我刚开始自己独立备课,通过试上教研组老师听课帮我修改,又试上了一遍,感觉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很到位。正巧的是别的学校老师也上这节课,我就去听课取经,回来“移花接木”,把很多本属于自己的观点忍痛割爱删除,。结果上下来感觉还没有自己备课内容来得熟练、精彩。我校一位老师正好也要上这节课,她也是匆匆把我的资源借去,重新包装。她上完这节公开课后告诉我她课的特点就是“萝卜开会”——一盘大杂烩,没有新意。
二、独辟蹊径,选择内容新颖性
当前公开课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有模式化的趋势。创新往往意味着会失败。老师们喜欢开别人开过的课,采用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导致因循守旧,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创新意识不强。那位授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我教案内容不相吻合,虽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课堂不是筐,什么东西往里装”。在材料猛烈堆积过程中,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遭受“狂轰滥炸”,丧失了理应有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公开课的反思让我坚信只有找准新颖性的内容,才更有火花迸发。我记得一位老师公开课选择了无人问津的课文语法知识点作为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回避语言知识的教学。不好操作以及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这位老师大胆尝试,教学中采用语言知识化的教学方式,使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启发很大。教研室领导多次提到这一课改的成功案例,激发了英语老师对课堂语言知识教学的积极思考和激烈辩论。这位老师独辟蹊径,教学内容选择有新意,教学设计有创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3:
一位老师执教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 Shapes ,良好的个人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漂亮的多媒体课件,跌宕起伏的教学环节,滴水不漏,尽善尽美,但是这些看似花哨却不实用的“花拳绣腿”很难被移植到常态教学中去。其中一个环节是学生说饶口令,这内容我都没看清,更没有听清,好奇的我过后就问学生:“你们提前彩排过吗?”他们毫无掩饰地说练过了。我在想:跟我一样的后进生他们会怎样想,是不是不带我玩?也许是我多虑了,但是我也真得是想参与。这节公开课上一些需要机会的孩子没有更多地参与到。除了这点我们拷贝了这位老师的课件回家上课,每位老师都说环节多来不及上,学生被漂亮的课件分散了本应属于学习的注意力,一节课下来等于没学,下节课还要重新教学。究竟怎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
三、求真务实,体现教学本色
公开课的设计与平时的教学差距太大,超出了所有学生常态下接受知识的宽度。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教师不能是演绎现成的“教案剧本”。我们说要多么训练有素的学生才有这样的学习密度,而老师每天要是这样备课、上课该有多累。公开课中的学生是不是每人都象热闹的课堂表现一样,学得到位、扎实。相比常态课,是不是真得优势明显呢?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现在的公开课不够公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真实的课应该更多地还原课堂的本色。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真实操作相结合,真实的课是应该有缺憾的,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唯有真实,课堂教学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琳等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3、《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第7期
4.公开课有感 篇四
观看学校消防安全公开课有感1
通过这次对消防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火灾时我们要往下跑,切勿往上逃生;住在小高层时我们不要慌乱,不要往楼下跳,如果是底层可以取根绳子坠下去;在发生火灾时切忌不要坐电梯,可以取湿布捂住鼻子弯腰往下跑;发生火灾时要把门窗都关闭,煤气泄漏时千万不能打开灯。同时火灾刚开始3分钟时容易扑灭,过了时间段就不容易扑灭,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遇到危险镇定快速的想出解决办法,迅速自救!如何做好预防: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我们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我们的消防意识。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第一是要“抓重点”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同时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幼儿园的各方各面。不仅要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幼儿进行消防演习。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我们要按时对幼儿园进行清理维护,使幼儿园每天都处在安全的环境中。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没关电源的电视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
最重要的是每个家庭或幼儿园一定要配置必备的消防工具!使每个老师和幼儿都会使用消防工具和学会自救!
观看学校消防安全公开课有感2
一、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当前,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轻视消防作用,是不珍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是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如果火热较大,正在燃烧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灾,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7、不能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三、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一旦楼房着火,应当按以下方法逃生:
1、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3、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如果中途防火楼梯被堵死,应立即返回到屋顶平台,并呼救求援。也可以将楼梯间的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
观看学校消防安全公开课有感3
今天x消防知识宣传中心河北宣教处的宣传员,对我们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消防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增添不少的见识和实际性理论知识,就参加本次培训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疏忽大意、侥幸的心理不可有
火灾的发生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因疏忽所引发的,危害的一种灾难之一,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安全消防隐患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彻底贯彻“安全就是效益”、“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的精神,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要警钟长鸣,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确保做到安全为天的理念。
二、引发火灾的几种原因
1、生活火灾。①生活中燃气软管老化;②乱拉电源线路,接线板超负荷使用;③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④用纸张、可燃布料做灯罩;⑤乱扔烟头,躺在床上吸烟;⑥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
2、电气火灾。①电视机、电脑、充电器、电吹风乱接电源线路,造成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②购置的电器设备如果不合格,尤其电热器的使用不当都引发火灾的危险性的因素。
3、自然现象火灾。①雷电,它产生的电弧可成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多样的火灾;②物质的自燃。
4、人为纵火。纵火都带有目的性,一般多发生在晚间夜深人静之时,有较大的危害性。
三、保持镇定冷静的心态
1、当面对火灾时,要保持镇静,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9,要准确汇报时间、地点、火情范围;
2、用被子或者其他绝缘空气物体来自救和帮助别人逃生,了解逃生的方向是否可行。
3、在室内要采取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四、了解消防设备设施并会使用
1、灭火方法①冷却灭火法;②隔离法;③窒息法;④抑制法。
2、家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时刻防范火灾。
在这一个多小时的学习培训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开拓了思维,同时也掌握了许多消防知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时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观看学校消防安全公开课有感4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给自己启迪了消防安全思维,增添不少见识和实际性理论知识,让我们在提高消防安全认识的同时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感和使命感。
火灾的发生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突出、从麻痹和认识不到所引发的、由疏忽而忽视所造成的危害的一种灾难,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大问题,我们要时刻提醒,警惕安全消防隐患与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必须做到位,做到彻底,“安全就是效益”、“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在消防安全中要警长鸣,做到居安思维,防患于未然,防范于隐患。
灾害无情,火更无情,当我们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救助的时间里,如果我们能采取一些自救措施,那是非常必然的。“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处境”。当你面对突然发生的火灾,要保持镇静,冷静,认真客观的对待面前所发生一切。
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不断加强自我消防意识,提高消防安全成效。
观看学校消防安全公开课有感5
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5.观《全国中小学消防公开课》有感 篇五
我呆呆地坐在电脑机前,看着直播,一瞬间出了神。“每个细节的处理,都是火灾的开端。”这句话我想了好久。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吧!某小区发生一起汽车着火事件,现场火势汹汹无人敢走近灭火,不到半小时整个车子已燃烧尽毁,旁边车辆一起遭受重创。据现场的目击证人称:小车的起火原因是小孩点火不小心引起。某汽车在加油站自燃,据了解面包车再加油前几天曾发现线路故障,但未及时维修,加完油后油路出现漏油加上车辆打火后,出现短路,随即引发自燃。从什么开始,由细节引发的火灾“源源不断”了?我们的一个举动,一个微乎其微的举动,火便肆无忌惮地肆意着每一寸土地。你听,多少撕心力竭的哭泣声、尖叫声……
这些故事,不得不让我想起大连7・16油爆火灾。同样是面对燃烧的.熊熊大火,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四处奔逃,而消防员们却义无反顾的逆向使进火场中。大火浓郁的黑烟,笼罩着这座城市,而他们就是唯一的光。面对大火,虽然他们的手和脸被火烤的没有了血色,但都不辱使命。这场火灾,吞噬了太多太多人的生命,却也告诉了我们:它就是邪恶的影子,无处不在,在我们惬意的享乐这繁华尘世之际将我们摧残,毁掉我们活下去的意志。
看完了整场直播,我发现它带给我的收获要比我想象的多得多――火场自救。
(1)及时保命,时刻留意逃生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首先的,就是要熟悉该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逃生路线。其次,认清疏散指示标志也是必要的。
(2)扑灭小火,保障自身安全。在火势蔓延速度较小时,我们可以利用周围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来将火势控制。当然,一定要熟系它们的用法。
(3)迅速撤离,捂住口鼻。在撤离火场时,可用浸湿过的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匍匐前进,以便寻找最佳逃离路线。
(4)善用通道,勿乘电梯。在发生火灾时,电梯便是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我们可以利用楼梯等安全出口逃离。必要时,还可通过附近建筑物的阳台、窗口和天窗来进行逃生。
(5)火急烧身,就地打滚。当火苗溅到衣服上时,切勿来**窜,应及时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6)切勿慌张,镇定自若。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盲目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只有沉着应对,才能想出好方法,及时脱险。
6.公开课有感 篇六
网络公开课作为互联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可。网络公开课平台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了人类对于探索新视界的不懈追求,彰显了人类认知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势必使其成为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然而,任何新事物都是在不断摸索中趋于完善,应当客观理性对待网络公开课平台这一新生事物,合理利用以实现效果最优。本文基于SECI模型的理论基础,以网易公开课为例,对当今公开课平台的知识转移方向进行分析,以实现发布者和学习者双方对学习资源的高效管理与利用,达到双赢效果。
1 网络公开课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的不断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网络公开课的产生和运用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环境等,也在影响和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其中,以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等为代表的在线课程的推出不仅为学生群体提供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世界一流大学课程的机会,而且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了无需去在职培训班就可以免费学习的机会。
1.1 网络公开课定义
网络视频公开课(Open Online Video Course)也叫网络公开课,它是以教育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全球优质资源的公开教育课程,它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相对单一的授课方式[1]。利用新型的网络公开课平台,不但可以激发教师优化自己的授课模式和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实现知识资源的管理与共享。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展十分迅猛,但对“网络公开课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网络公开课最早起源于英国,最初是一种远距离教学方式;我国学者李京京[2]对网络公开课定义如下:网络公开课指“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的公开课,以使更多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全球优质的公开教育课程。”网易公开课平台正式上线于2010年11月,也是目前国内做的相对较为完善的公开课平台,虽然该平应用台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为国内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的跨国跨地学习机会,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
1.2 网络公开课特点
笔者以网易公开课平台为例,在详细浏览其中大部分公开课课程,并对课程内容、资源来源以及学习者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网络公开课特点如下:
(1)课程可重复利用性。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随上随来,上完即走”,这种教学模式使得上课所讲的大部分内容只能通过学生的课堂笔记保存下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跟上的知识点也很难原汁原味地被追回。网络公开课采取视频形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范围搜索“属于自己的课堂”,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定制”。
(2)内容丰富多样化。网易公开课内容涵盖范围十分广泛,用户不仅可以免费在线观看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级名校的网络公开课以及可汗学院、TED等教育性组织的精彩视频,而且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内容包括人文、社会、艺术、科学、金融等领域。并且,网易公开课配有字幕翻译,学习者不用担心听不懂英语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能力。
(3)资源获取便捷性。网易公开课平台具有搜索功能,学习者只要输入课程或学校关键字就可比较精确地查询到自己想听的课程。并且,用户手机登录该平台后,还可以将收藏的课程与电脑端网页版的课程保持同步,满足了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需求。
(4)学习者分布广泛性。网易公开课平台的存在为那些已经毕业或者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却想充实自己的人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机会,通过网络公开课这一形式,世界高等学府的公开课变得唾手可得,负责网易公开课项目的产品经理陈衡鑫指出:“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为传播教育资料和缓解教育不公做些事情”[3]。这样一个公开共享教育资源的课程平台所吸引的学习者数量是庞大的。
2 基于SECI模型的网络公开课知识转移分析
2.1 SECI模型定义
SECI模型的最初原型是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于1995年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提出,野中郁次郎将企业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的、可以用语言和文字等客观形式所描述的有形知识,它可以在学习者之间相互传播和转化;隐性知识是经过个人或组织长期积累、高度内化且难以形式化或沟通,不易与他人共享的非编码知识。这些知识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来表达清楚[4]。在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显、隐性知识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从而实现知识转化过程,该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也即创新的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
(1)社会化:即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在知识转移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个体的隐性知识不断积累和传递的过程,仅仅是一个量变的过程[5]。
(2)外化:即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是将属于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群体的显性知识的过程,该过程的转化是知识的质变过程,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5]。
(3)融合:即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即是若干群体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体产生的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5]。
(4)内化: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5]。
(5)场(Ba):即知识转化平台。野中郁次郎按知识转化的4种形式,将“场”分成原始“场”、系统“场”、对话“场”和练习“场”4个部分。原始“场”是知识创造过程中的起点,在这里学习者相互交流心得、经验、技能,实现个体隐性知识的转化与转移;在“互动场”中,学习者通过小组协作等形式,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实现知识的增值;系统“场”是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显性知识的组合与系统化,以便产生新的显性知识;在练习“场”中,经过练习与实践将知识内化,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6]。
2.2 基于SECI模型的网络公开课知识转移
知识的转化可分为4个过程,对应4种基本模式———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m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即SECI模型[7],这4种基本模式需要在4个不同的“知识场”中进行。本文从知识生成的4个阶段进行分析,得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
(1)潜移默化:个人知识积累和传递。该部分主要发生在原始场,学习者主要通过耳濡目染和不断的练习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增加个人知识储备量。其中,生动灵活的课程演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知识积累和传递。并且,在碎片化学习盛行的时代,相对于其它课程形式而言,短小精悍的微课程更能吸引学习者的眼球,网易公开课平台内大部分公开课时长都不超过3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其它时长略长的课程而言,网易公开课平台具有记忆播放的功能,即下一次打开同一个课程时系统会自动跳到上次播放的地方,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微型学习特点。同时,网络公开课平台上的视频风趣幽默,通俗易懂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此外,网易公开课还具有分享、收藏和记笔记的功能等,为学习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完成个体隐性知识的构建。
(2)外部明示:个人知识记忆与深化。该部分主要发生在系统场,学习者主要通过隐喻、类比和深度会谈等将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是个人知识的记忆与升华。其中,教学内容设计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比如,知识点的成串出现优于分散存在、图画式的描述优于繁杂文字形式、知识点情境化优于单纯填鸭式说教等。因此,将知识点拟人化、情境化、关联化显得尤为重要。网易公开课很大部分科目的课程采用一集一集的形式上传,上下呼应,前后连接,成为一个系列。比如Crash Course———《化学》课程系列共有46集,用户可以像浏览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一样对公开课选集播放,网易公开课内容的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全面地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很好地促进了个人知识的进一步内化,使碎片化的学习变得整体化,增加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时间与深度,促进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进程,加速知识创新过程。但是,部分课程的翻译跟进缺乏及时性,相关工作人员应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
(3)汇总组合:个人知识整合与交流。该部分主要发生在对话场,学习者搜集众多复杂零碎的知识点并将其融合成系统的知识组合,并通过该过程产生新的灵感,得到更多新的知识,其中,清晰明了的知识点网状图将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清楚的知识脉络,并且直观的知识导图也有助于学习者将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分类,从而培养学习者对个人知识调控的技能。网易公开课的分类功能较为强大,为用户提供了十分完善的思维导图,使得众多方向的知识题材变得一目了然,这种设计不光是知识分类这么简单,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处的地位,换言之,它使学习者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被动式接受者转变成了拥有对知识自主选择权的主动一方,提高了学习者发现知识、鉴赏知识和批判知识的勇气与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心理和学习思维上树立自信。学习者还可以在每节课程的视频下评论或者回复其他人的评论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促进了知识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转移。然而,简单的评论与回复功能可能会出现交流上的延迟,并且这种功能只限于一对一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却不尽如意。因此,建议类似平台时可以设置一项类似QQ“讨论圈”的功能,使相同兴趣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讨论组,同时,在每一段学习进程的后面,学习者可以晒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等,供学习者之间交流与讨论。这种辩论式或者讨论式的协作学习促进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移和传递,加速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思维创新进程。
(4)内部升华:个人知识吸收与升华。该部分主要发生在练习场,通过练习、训练等形式,系统化、组合化的知识被个体消化、吸收并升华为自己的隐性知识[5]。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即学习者通过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其中,既符合先进教育理念又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更能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发展。因此,视频发布者应意识到要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必须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网易公开课除了各名校的公开课外,还涵盖了其它多角度深层次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短片,比如《跑步损伤预防与治疗》《网络暴力的失控》《看87年电影特效的变迁》以及名人演讲等。然而,学习者本身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部分学习者会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建议网易公开课平台加入必要的督导功能,比如颜色醒目的具有励志意义的提醒语等,同时也可以在每节课结束时适当加一些合理的提问,结合之前提到的“讨论圈”功能,以促进学习者之间更好的交流,使碎片化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精悍、有意义。
3 结语
本文基于SECI模型的4种知识转换方式分析了网易公开课平台的知识转移过程,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可为网络公开课平台实际建设提供借鉴。知识的有效转移是提高组织创新能力、生产率和技能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显性知识可以交流与共享,隐性知识是个人知识量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显、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深层次记忆和升华。目前,国内网络公开课平台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程资源不全面、数量偏少,宣传手段与力度缺乏,教学形式与教学设计缺乏多样性等。熊丙奇[8]认为“虽然现在网络公开课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但是国内网课真正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当今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认识网络公开课平台在发挥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全民教育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应不懈探索,致力于建设更加优质的网络公开课,并发挥其最大优势,真正促进知识的分享、交流与内化。
参考文献
[1]铁俊.网络公开课对传统教学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157-158.
[2]李京京.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研究[J].教育,2013(2):50-51.
[3]王冠.网易公开课:随时随地学习[J].IT经理世界,2013(15):82-85.
[4]康晓然,舒虹.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263-265.
[5]崔金英,范云欢.SECI模型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12):156-157.
[6]张思明,朱晓康,夏清.基于SECI模型的移动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35-37.
[7]IKUJIRO NONAKA,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7.安全教育公开课 篇七
主要学习任务:帮助宝宝了解安全规则,学习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一课:故事课
排排坐,听妈妈讲故事,增加安全意识
对于好奇心很强的宝宝来说,世界很有趣!不过有趣的世界也有危险暗藏,妈妈需要告诉宝宝在琳琅满目的诱惑中哪些可能会带来伤害?哪些是他们活动的禁区?增强宝宝的安全意识。
漂亮的图画书都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把需要宝宝了解的信息隐藏在简单的故事中,让宝宝更容易接受!妈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宝宝如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如果有几个宝宝一起听故事,不妨让他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亲身经验,同龄小朋友的痛苦经历容易引起感同身受的共鸣。
第二课:讨论课
你一言我一语,说说安全小规则当宝宝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意识之后,现在可以开始为他们设定基本的安全规则了,内容包括饮食、交通、游戏、交往等生活中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
让宝宝参与发言,请他们说说他们知道的YES和NO,比如:触摸家里的电源开关是NO、不随便跟陌生人走是YES、吃饭不大笑说话是YES,等等。当然越小的宝宝对于危险的认识也越少,需要父母指点。
安全规则的内容非常多,它需要父母持续不断地向宝宝讲述。为了便于宝宝掌握,每次讲述的内容不要太繁杂,简单、单一的内容宝宝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与所有的学习过程一样,安全规则的学习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样需要复习,反复重复的过程可以加深宝宝的印象。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性格的宝宝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有区别,学习之前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性格特点寻找不同重点的学习内容,并以孩子的能力制订简单明确的规则。
第三课:游戏课
安全!我有我能力
这肯定是宝宝最喜欢的一堂课,将各种安全规则融合到游戏中,通过模拟情景让宝宝加强对安全规则的了解,增加自我保护能力,父母灵机一动设置的小障碍、意外事件不仅能增加游戏趣味指数,还将考验宝宝的应变能力,宝宝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有效的安全能力训练。
游戏的题材可以根据传统童话改编,也可以使用第一节课中的小故事。
第四课:体验课
安全不安全,试过就知道!
最好的训练来自实践,纸上谈兵不如亲自试试!宝宝的安全课不是美丽的空中花园,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宝宝每天都会有许多体验机会。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尽量让宝宝自己尝试,比如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或者乘车时系上安全带,等等。
对于一些特殊情景,父母也可以创造条件让宝宝拥有实战体验。比如,邀请你的朋友扮演陌生人做诱惑测试,等等。
【公开课有感】推荐阅读:
听优质公开课《找规律》有感08-09
全国中小学消防公开课心得体会_全国中小学消防公开课有感08-19
观看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公开课心得体会_看校园消防安全公开课有感09-08
观最后一课有感07-03
听窦桂梅课有感07-20
听周蕾老师课有感08-17
上网课有感作文400字09-05
听秋天的怀念课有感09-05
教师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07-09
五年级观开学第一课有感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