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24-06-2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15篇)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一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3)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获取信息,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在传播“低碳”理念的同时,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温室效应,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3)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探究

【教学方法】情景引入、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二

反思型教学是指教学主体 (教育者、学习者) 在教学过程中, 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思考、探究、解决自身与各教学要素诸方面的关系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相统一,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促使教学最优化发展的过程。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 反思型教学更加必不可少。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语文学科充分渗透了人文性与思想性, 在引领学生思考的同时, 作为教师自己则更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同样需要每日“三省吾身”, 这里的“三省”即为语文课前的思考、课上的思考以及课后的思考。以下我想结合苏教版语文《鲜花和星星》一课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思考, 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一、语文课前的思考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上一节课之前, 我认为都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 合理地制订出重、难点, 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突出, 凭借有效的教学设计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我在课前细读了《鲜花和星星》一课的教学目标, 制订了教学重点:让学生走进课文, 与诗人一起欣赏夏天满地的鲜花, 满天的星星, 入情入境地朗读, 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大自然的清新美。于是我开始思考, 这一重点若要得到体现, 就需要创设情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感悟品味、美读吟诵来移情怡性。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于是我思考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童趣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展示多彩的自然世界, 配以教师童趣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另一方面引导孩子把直观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 并且以课文为例, 给学生提供几个大自然的画面, 引导学生进行迁移, 编创诗歌。实践证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明显地被调动起来了, 也较顺利地达到了我制定的教学目标, 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语文课堂的思考

众所周知, 课堂教学充满变数, 因为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所预先设计的模式进行, 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当然, 你可以回避学生的问题, 忽视他们的设想, 但这样的操作同时, 也扼制了学生的好奇心, 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 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 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 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 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 从不可挑战的权威圣坛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指导者,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即必须“以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根本。只有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指导学生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和质疑的勇气,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因此, 以教师为主导来合理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来促进思考是关键。

在本节课上, 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这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孩子们眉飞色舞地朗读着, 一张张笑脸沉浸在诗歌美丽的意境中, 还有的情不自禁伸出小手比划。忽然一个小手举了起来, 她说:“老师, 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是说鲜花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是说星星真比地上的鲜花还多。那到底是地上的鲜花多, 还是天上的星星多?”这个问题我确实在课前没有思考过, 想到这儿, 我抑制住内心的焦急, 微笑着望了望同学们说:“到底是鲜花多还是星星多呢?现在你们来讨论讨论吧!说说你的见解。”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 同学们就急不可待地举手说:“应该是天上的星星多, 因为沙漠和海洋上没有鲜花, 但它们的上空却有数不尽的星星……”“我觉得是一样多!”又有孩子迫不及待地说, “白天看到的是鲜花, 到了晚上, 星星就出来了……”另一个孩子“噌”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老师, 我知道, 白天, 鲜花比星星多;晚上, 星星就比鲜花多!”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 互不相让。

面对孩子们的独到见解, 我认为都说得很有道理。我很高兴, 都给予他们鼓励。在孩子们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之时, 我引导他们:“小朋友们, 这是一首美丽的小诗。鲜花多还是星星多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鲜花多很漂亮, 星星多也很美, 所以作者就把它们写到了一起。现在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好了?”孩子们一个个洋溢着笑脸, 响亮地回答:“能!”孩子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推动。

三、语文课后的思考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 不成器。”那么, 上完一节课后, 如果不去打磨、推敲, 不去进行课后的反思, 教师就不可能在专业上得到提高与发展。我觉得作为一名会思考的教师, 在每节课后都应当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思得, 更应思失。只有存在不足, 才有进步的空间。不足改得越多, 进步才能越大;不足改得越及时, 进步才能越迅速。

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三省”, 实质上就是布鲁巴赫等人从时间的角度来认识反思型教学的一个模型。他们认为反思型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 二是“实践中反思”, 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实践之后, 即语文课后的思考;“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即语文课上的思考;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 也就是“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形成的超前反思, 即语文课前的思考。

不但如此, 我认为这样的“三思而行”还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 并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一次课后的思考即是下一次课前的思考, 而下一次又会迎来新的课后思考。其实, 课堂教学的确需要如此的多思、多磨, 只有这样方能精益求精。

就拿《鲜花和星星》这节课来说, 虽然试上几遍并在赛课中获得成功, 但只要细细推敲还是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如果将画重点词这一环节省略, 以范读等方式直接指导朗读, 可能既节省了时间, 又轻易地降低了学生朗读的难度, 岂不两全其美?要知道, 一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的教学重点就是读书、写字!比如: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的教学虽然对个别句子的朗读指导较多, 但是整首诗歌的朗读不够,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与感知。而加上动作朗读、背诵就更需要读流利、读熟练了。当然, 这节课在这一环节上有所疏忽可能是为了后面拓展部分时间的保证。但是显然, 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需要真正地把“学生本位”的理念落到实处。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三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后续章节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可多得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即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学生收集的与酸雨相关的图片和短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从哪里来的?(2)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和视频的观看,能够激发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也能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了解SO2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点出本节课的主题:SO2的性质和作用。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的物理性质。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问题一:CO2溶于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

1.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教师讲解演示教材P88实验1,由此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教师从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角度引导思考问题二。

问题二: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教师引导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思考下一个问题。

问题三: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是否具有其他的性质?

学生很容易得出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不够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教材P88实验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

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境引入相呼应的效果,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四:SO2的任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那么是否说明SO2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呢?

教师播放食物“化妆品”——S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视频中的解说,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归纳出SO2的特殊性质: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消毒性、毒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P88实验2,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问题

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学生收集图片和有关酸雨危害的实例,实验较大程度上靠学生自发地探究、感悟,培养了兴趣,也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给学生必要的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思维积极,多方互动有效,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2.本节课在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符合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了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能够多方面、多层度地解读、处理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适时进行自主实验、提问、练习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本节课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完美,对课堂的顺利进行可能会有影响。

2.在课堂中进行较多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结论等的陈述不敢大胆,而是将教材所描述的现象和结论呈现给同学。

3.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课堂容量大,时间不易控制,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时间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余文森,郑金洲,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四

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化学实验的讲述中,可以在课件上标出重点和显著符号,不仅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原来相比显得更加直接和直观,有助于教师对于内容的表述,从而不再受约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聚光灯使展示更加随意自如。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用途时,用聚光灯聚焦到一副图片上,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分组合作的探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地位的体现。在讲授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将班级分为四个小组,让学生亲自制取二氧化碳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从中让学生既得到了展示也体验到了实验合作的乐趣。对于二氧化碳和水是否反应的探究,放手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确定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选择优秀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这种立足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例如在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让学生对装有石灰水的瓶子吹气,以及用所学的知识验证雪碧饮料中的气泡是二氧化碳呢等,都体现了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来演绎化学。

4、通过简单且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来教学。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内容,我采用了让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形式进行教学。所做的二氧化碳灭火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化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的展示,对其现象的深入剖析,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性质,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个物理性质,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在分析的时候,充分地让学生讨论,从而使他们的思想火花互相交流、撞击,体现了合作学习、质疑的特点。

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常用技巧。

(2)初步了解一些比较特殊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方法。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通过一些配平技巧、配平的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缺项配平问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技巧。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教学过程] [引入]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些配平的技巧,学会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问题。

第一类:缺项配平问题

例1: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KMnO4+□KNO2+□()—□MnSO4+□K2SO4+□KNO3+□H2O 解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为锰和氮两种元素,则有

Mn+7→Mn+

2化合价降5×2

N+3→N+化合价升2×5 得:2KMnO4+5KNO2+□()—2MnSO4+□K2SO4+5KNO3+□H2O 分析上述式子或得,由于生成物中多出了SO42-和H,则反应物()内为H2SO4,且系数为3,由此推知H2O的系数为3。

所以答案为:2KMnO4+5KNO2+3H2SO4=2MnSO4+K2SO4+5KNO3+3H2O [学生练习] 配平下列两个方程式:

(1)□Mn+□S2O8+□H2O—□SO4+□MnO4+□()(2)□Zn+□H++□NO3-—□Zn2++□NH4++□()2+

2-2--第二类:待定系数法:

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子转移较难弄清的情况下,可用待定化学计量数法解决配平问题。

例1:P4O + Cl2

— POCl

3+ P2Cl5 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某一反应物化学计量定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以a、b、c……等字母表示,待定化学计量数的数目越少越易完成配平。

P4O + aCl

2—(4-2b)POCl

3+ b P2Cl5

第二步

根据相等条件列出等式(设待定化学计量数时已用过的条件不能再用)。可得等式:

2a = 5b +(4-2b)×3(Cl原子总数相等)4-2b=1

(O原子总数相等)

第三步

解出方程组。得a =21421432,b=

32,原化学方程式可写成:

P4O +Cl2

= POCl3

+ P2Cl5

第四步

将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改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4P4O +21Cl2

= 4POCl3

+ 6P2Cl5

[学生练习] 例2:根据反应S2Ox2-+Mn2++H2O → SO42-(6)An+Bx—Bm+Ax

2.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

Fe(OH)3+

ClO

+ OH

FeOn + Cl + H2O 4---(2)已知有3.21g氢氧化铁参加反应,共转移了5.42×10个电子,则n = _________,FeOn 中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4(3)根据(1)(2)推测FeOn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只填序号)_______。422A.氯气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D.氧气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溶液显紫色(Bi3+无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BiO3+□Mn+□H。□Na+□Bi+□()+□()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4.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Fe+bNO3-+cH+==dFe2++fFe3++gNO↑+hN2O↑+kH2O(系数均为自然数)(1)c、g、h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d、f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f、g、h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12,铁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c的取值范围是____。2+++3+参考答案

1.(1)2,16,2,2,5,8(2)3,16,6,2,4,6(3)2,5,3,10,2,1,8(4)2,10,3,2,6,8(5)2,10,16,2,5,8(6)mx,mny,ny,mnx。

2.(1)2Fe(OH)3+(5-n)ClO-

+2n OH-

6.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六

—— 写人记事类教材的教学策略与研究

乐平市双田横路小学 张帆

一、导课谈话(感受树林的美丽与宁静)

1、复习词语。(抽读、齐读)

2、师:在童年的一个清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我和父亲,我们经过一片树林(出示图片:雾气蒙蒙的树林)就是这片雾蒙蒙的树林。你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3-8自然段。(1)引出两词。

师:在我们经过林子时,父亲突然停下来,他朝林子(出示:望了又望),他还用鼻子(闻了又闻),谁来读这两个词。

师:指着黑板上卡片,生齐读两词。师:这两个词中都有什么字?(又)师:两个词都有“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谁能说说这样的词语。(2-3人说一说)(2)读通句子。

师: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句子中去读读。(出示句子:父亲突然站定„„有不少鸟。”)

指导学生读句(强调清晨鸟儿还没醒来,父亲是不会惊醒鸟儿的),以确定整篇课文的朗读基调:轻柔。(3)领会句意。

师:那父亲望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打开课本读第1-8自然段,在书上圈圈划划,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A.生自由读。B.交流。

师:那父亲到底望见了什么?(指名说后,出示相关句子)读读这句话,没有风,树枝却在动,父亲知道这是鸟儿在动。

师:而且他还闻到了鸟味,(出示相关句子)知道了林中有许多鸟。那谁来做做“看了又看”,“闻了又闻”的动作给同学们看一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师:父亲观察得 真仔细,真是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说后出示词语)父亲闻到的鸟的味道是一种怎样的味道?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出示句子)A.了解“热腾腾”的意思,训练贴、读、找、说ABB的词。

B.理解“焐”的意思(用手温暖孩子冰冷的手帮助理解),想象夜里的鸟儿是怎样焐出鸟味来的?

师:多么温馨的场面,让人在寒冷的夜里仍然觉得暖暖的,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暖意,来读读这句话。C.指导朗读。

D.通过 “父亲”和“我”的动作、发现对比,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父亲”知道鸟儿这么多的事,原因就是因为“父亲”爱鸟。

师:正是因为父亲喜欢树林,喜欢小鸟,所以每次父亲经过树林,他总会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让我们回到3-8自然段,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这些句子。(分角色读)

师:父亲呀,每次来到这片树林,都会情不自禁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所以他不光知道林中有没有鸟,连鸟儿什么时候唱歌都知道。(出示相关句子,同时鸟叫声响起)你看,父亲说得多准哪!这欢快、活泼的鸟声,告诉我们这时鸟儿是多么快活呀!(指名3人)

三、学习课文9-12自然段

1、的确,清晨的鸟儿和树林是那么快活,父亲这时也很快活。父亲的快活是因为鸟儿快活,树林快活。看看文中的插图,(出示插图)你感受到了父亲的快活吗?(出示:快活)谁能用“快活”来说说这幅画面的景象?(指名2~3人)父亲为树林和鸟儿那么和谐、那么有生机而快活,(出示句子:父亲又说:“听,„„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那我们就来读读这句话,看谁读得最快活,先练一练。(指名读)

2、理解句子:父亲又对我说:“ 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打中。

师:这时的父亲是多么快活,可是父亲的心情仅仅只有快活吗?还有些什么呢?读读课文13~15自然段吧,找找父亲的心里还有些什么呢? 生自由读。

谁来读一读,说一说。(出示相关句子)

现在我们就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受,一齐来读读这几段话。

四、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

1、师:当小鸟快乐时,父亲就快活,小鸟可能有危险时,父亲就特别担心,这一切都因为父亲爱鸟,就像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的那样,(引读)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

2、“我”会成为猎人吗?从哪里看出?(出示句子:“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读一读)

3、你会成为猎人吗?你想为鸟儿做些什么?

五、写话训练

师:(配乐)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或许是对父亲,或许是对猎人,拿起我们手中的笔,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生自由写,请部分同学展示、交流。

师:这是鸟儿的心声,这是我们美好的心愿,如果世界上能多一些像父亲这样的人,我们人类就能和大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

让我们大声地说出我们的心愿——(出示,朗读:爱鸟吧——爱身边所有的生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课后反思: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有着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在与亲人谈话般的语言中,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多方面地深入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力求让学生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及“我”护鸟的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生字,考虑到第二课时的任务较重,所以将书写生字也放到了这一课时。第二课时:读好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我觉得,这堂课有这些地方比较好:

1、谈话导课,畅谈感受,渲染了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儿童心理,能让儿童更加地去感受,促使儿童更快地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

2、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深入学习课文。以”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文章的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的原因后,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的“知鸟爱鸟”,又引导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抓重点词句朗读,深入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

7.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七

1.能将笔画繁多的字写端正。

2.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等读书方法品读重点句段, 感受搭石所蕴含的美, 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积累语言, 学习运用, 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体会搭石中看不见的美。

【教学流程】

一、指导书写, 质疑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 (指板书, 读课题) 。

1.反馈指导写字。

(1) 昨天你们写了课文生字, 老师批改后发现, 许多同学平衡的“衡”写得不端正。要写好这样笔画繁多的字, 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就是记住这个字压在田字格横中线与竖中线上的笔画, 这样字在格中的位置就正了。来, 举起右手, 现在就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

(2) 师边范写边提示:记住这一竖压在竖中线上, 这一横压在横中线上……

(3) 拿出书写纸, 按这样的方法, 自己练习写两个“衡”, 争取一个比一个有进步。 (生写, 师巡视。提醒写字的姿势)

(4) 写好的可以再写一写与“衡”字结构相同的“涨”字、上中下结构的“暴”字。都写好了, 对比昨天写的这两个字, 是不是写得更好了。付出努力有了收获一定很高兴吧!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而定,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中出现的笔画繁多的字写不端正的问题。

2.质疑引入。

(1) 让我们带着这份收获的喜悦, 再次走到作者刘章爷爷家乡的这条小溪边。 (出示课件, 播放音乐) 你们听, 小溪正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淌, 咦, 这是什么? (指搭石图)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对搭石已有所了解, 关于课文有无新的疑惑、不明白的问题?

(3) 是啊, 这小小的搭石, 这普普通通的搭石, 怎就能成为一道风景呢?搭石除了搭起一条路外还搭起了什么呢?现在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第一课时学完后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既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增强阅读文本的敏感度, 教育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品质, 又是为落实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服务。后面的教学也由学生的疑而展开, 实现以学定教。

二、自读文本, 捕捉镜头

1.翻开课本103页,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

2.大家静静地读了, 也默默地想了, 说说看作者围绕搭石写了哪些人摆搭石、走搭石的特写镜头?

3.会读书的孩子, 会把一段段文字读成一幅幅画, (出示四幅图) 这叫想象画面读书 (板书方法) 。这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蕴藏着秘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并在默读后检查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情况, 从而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三、品读“摆搭石”, 习得读书方法

1.接下来, 我们就抓住这其中的一个镜头、一个画面, 去细细地品味。 (出示摆石图) 这是作者特写的一个镜头, “人们摆搭石画面”也是课文中的插图,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镜头的, 谁找到句子读一读?

2.生读句子 (出示书上原句) 。是这一句话吗?呀, 这句子好长呀, 如果老师把这长长的句子瘦瘦身, 改成像这样 (出示改后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发现搭石不平稳会找来石头搭上, 才离开) 。请你读 (生读句子) 。瞧, 改后的句子变简洁了, 是不是比原句好, (不好) 怎么不好? (生一时语塞)

3.不着急, 咱们对比着读一读, 注意这些红色的文字, 给你什么感觉? (第一轮老师读原句, 生读改句子;第二轮老师读改句子, 学生读原句)

4.孩子们, 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一个个红色文字上时, 你体会到什么? (这是一位一心为他人着想、心系他人、无私奉献) 的搭石人。

6.交流写话的内容。孩子们, 你们笔下的一幕幕都在告诉大家“搭石无声, 搭石人有爱, 这爱不正是家乡的_____ (指板书:一道风景。生读) 。

7.小结学习方法:都说文章不是无情物, 一字一句总关情, 抓关键词反复地读, 用心去想, 就能读出文字背后暗含着的情。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设计在语言文字训练上, 落实“读、说、想、写”;在内容感悟上突显“人们内在的心灵美”, 两者互相融合, 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提升。通过对比读、“抓关键词, 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感悟摆搭石人的善良、纯朴。

四、迁移运用, 合作探究“走搭石”

1.接下来用上“抓关键词, 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从第3、4自然段中选择一段喜欢的内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思考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在这个词语旁边写上批注。

3.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读书体会。

预设交流片段1: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

生1:我们学习的是“一行人走搭石”的内容, 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乡亲们走搭石一种和谐的美。

生2:我们小组也学习这个片段, 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乡亲们走搭石的有序, 不争不抢, 让我感受到一种谦让有序的美。

师:关注到相同的词语, 却有不同的理解, 读书能读出自己的思考, 真可贵, 老师很赞赏。

师:没有人踩脚, 没有人跌入水中, 该是有人指挥吧。 (生摇头) 没有人指挥, 那么默契、那么有序, 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协调有序) 。

师:谁还从这句的哪个词读出了美?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让学生在反复动情入境地读后把优美语段积累下来, 长期坚持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预设交流片段2:交流第四段。

生:我们抓住“总会”、“等”、“让”这几个词体会到家乡人的“谦让的美德”。 (生板书)

师:谁从这句也读出了谦让的美, 请举手的同学读一读。

生1:我们小组从“伏下”这个词体会到年轻人的尊老敬老。 (生板书)

生2:我从“理所当然”读出, 在家乡帮助别人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 人们十分地谦让, 十分地淳朴。 (生板书)

师:体会得多深刻啊!请你们小组读一读家乡人这敬老的情怀。

【设计意图】这里引导学生喜欢哪部分就好好读哪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去读书、感悟, 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感受和独特体会的过程, 同时也让学生养成读书时作批注的良好习惯。

五、升华情感, 回应解疑

1.课文读到现在, 你觉得这搭石还仅仅是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吗?它搭出了什么?作者在课文结尾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搭石不仅联结着___也联结着_____) 。

2.让我们用最美的音, 最真的情, 齐声赞美搭石, 赞美家乡的人们吧!

3.课始提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回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 回归质疑, 搭石上看得见的美与看不见的美都一一尽收学生眼底, 课止疑释。

六、拓展延伸, 抒写美

同学们, 搭石的美, 我们看在眼里;搭石的美, 我们记在心里。其实, 这样的美也在你身边, 就蕴含在那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请你带上发现的慧眼, 学习作者捕捉生活中一个个美的镜头、感人的画面, 完成课后练笔。

8.第8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上) 篇八

A. 2Na2O2+2H2O=4NaOH+O2↑

B. 4Fe(OH)2+O2+2H2O=4Fe(OH)3

C. 3NO2+H2O=2HNO3+NO

D.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亚氨基锂(Li2NH)的储氢原理是Li2NH+H2=LiNH2+LiH。正确的是( )

A. 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 其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 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3. 钢铁生锈过程有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4. 常温下,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 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pH逐渐下降

C. 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减少

D.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5. 已知G、Q、X、Y、Z五种氯的含氧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电解]Q+NaCl;②Q+H2O→X+H2;③Y+NaOH→G+Q+H2O;④Z+NaOH→X+Q+H2O。判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为( )

A. Q、G、Z、Y、X B. G、Y、Q、Z、X

C. G、Y、Z、Q、X D. Z、X、G、Y、Q

6.用25.00 mL 0.049 mol·L-1羟胺(NH2OH,一种还原剂)的酸性溶液与足量Fe2(SO4)3溶液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50 mL 0.020 mol·L-1 KMnO4的酸性溶液完全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5Fe2(SO4)3+K2SO4+8H2O+2MnSO4 ,则NH2OH的氧化产物为( )

A. N2 B. N2O C. NO D. NO2

7. 某处理废水的原理如下:向Cr2O72-的酸性废水中加入FeSO4·7H2O,将Cr2O72-还原为Cr3+,调节pH,使铁、铬元素转化为组成相当于FeⅡFexⅢCr2-xⅢO4(铁氧磁体、罗马数字指价态)的沉淀。处理含1 mol Cr2O72-的废水至少需要加入a mol FeSO4·7H2O。正确的是( )

A. x=0.5,a=8 B. x=0.5,a=10

C. x=1.5,a=8 D. x=1.5,a=10

8.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X。

(1)若KBrO3得电子,则还原剂是 。

(2)若0.2 mol KBrO3得1 mol电子生成X,则X是 。

(3)氧化性:KBrO3 H3AsO4;

还原性:AsH3 X。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横线上,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

9. 下列变化中,E为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省略反应条件)。回答:

[G] [H][C][E][B][①][②] [F][D][A](1)在反应②中,每生成2.24 L气体G(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 mol;

(2)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且C、D是两种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常见的一元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种气体,且B遇盐酸有气体产生,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5)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酸,B是一种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且B的水溶液显碱性,A、B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当A过量时,C及D均易溶于水,则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1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银镜溶解。

【提出假设】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1)甲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

(2)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帮他填表(提示: 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①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3)甲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你是否同意丙的结论,理由: 。

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一、把握教材,会用教材教学生。

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凭借。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达到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找出自己感触较深的或难理解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尊重个性化阅读。

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这篇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从学生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

三、立足课内,联系生活。

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这篇课文中的事情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发生,极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文本”的环节:“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巴迪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可以说巴迪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是童年的巴迪,你们愿意把你们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们大家吗?”学生回忆起身边的相似事例,并愿意去表达,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这节课,感觉也有糟糕的点点滴滴。

一、忽略感情朗读。

这节课,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指导被忽略了。在学生踊跃、激烈地汇报自己独特的见解中,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我,居然被学生牵住了,而忘记了在适当处以读促讲,重要的句子,以指导感情朗读来深化学生的理解。

二、评价激励不够。

本堂课的气氛不够活跃,跟教师的激励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比较随意,缺乏激情,自然学生的情绪也不会高涨。可见,教师的评价激励调控着学生的情绪。

1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十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写秋雨,实写秋景。本文结构严谨,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总”结构,首句以总起句,结构以排比句的形式呈现,作者用充满童心的语言娓娓述说着一幅幅秋天诗意般的画卷: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二、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笔者主要设计以下环节:一是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呈现纷飞的秋雨、各色的秋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二是主次有别,直奔重难点。文章篇幅较长,不可能句句说、段段讲,这篇课文重点段是第二自然段,重点词是“五彩缤纷”,内容是动植物过冬的准备,简单易懂,笔者主要让学生自学,不作重点讲解。三是品词品读,解文悟情。学生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32彩缤纷”,换词辨析、拓展文本、说说写写。

三、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扇、枚、邮、爽、柿、仙、梨、菠、萝、粮、紧、杨"12个生字并会运用,会读“钥、匙、趁、柿、菠、喇、衔、裳”8个字。

2.知道课文是通过颜色、丰收、过冬的准备等描写秋天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课文是通过颜色、丰收、过冬的准备等描写秋天的景色。

2.难点:作者是如何通过修辞手法、被艺术化的语言表达秋天的美景。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观察、收集秋景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播放秋天雨景图)

师:瞧,秋天的雨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板书:秋天的雨

是 一把 钥匙

有 一盒 颜料

藏 许多 气味

吹 金色 小喇叭

(学生复核课文的同时,教师依次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秋雨这把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细细欣赏秋天的颜色、气味、动植物过冬所做的准备。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笔者播放生动直观的秋雨视频把学生带入秋景中,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同时把本课重点内容用板书的形式写下来,有效促进学生怀着强烈的学习兴趣进人课文的学习中。

(二)精读课文,欣赏秋关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五彩缤纷的颜色。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这些颜色分别给了谁?

课件出示:黄黄的——银杏树

红红的——枫叶

金黄色的——田野

橙红色的——果树

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

师:这么多的颜色,课文用了哪个词来表示?

师:表示颜色多的词语还有哪些?

师:课文为什么用“五彩缤纷”,而不用“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呢?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画“——”的动词)

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邮来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田野中的稻谷刚开始是绿色的,秋天来了,慢慢变成淡黄色、黄色、金黄色。有时吹起秋风,田野的稻谷还会翻动,像海洋的波浪一样一层赶着一层。

课件出示秋天里、柿子、橘子、稻田的图片。

师:作者实在太爱秋天了,所以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在他的眼中秋景就像人一样会唱歌、会跳舞,还会欢笑。瞧,枫叶的红色、田野的金黄色、果树的橙红色,所有美丽的颜色都是慢慢变成的,它们是会动的,有的是晃动,有的是扇动,有的是摇动,所以“五彩缤纷”这个词一是表示颜色多,二是颜色生动,颜色是会变化的。

[设计意图]如果说语文是一座高楼,字词则是筑楼的一块块砖,字词教学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笔者抓住关键词“五彩缤纷”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辨析了“五彩缤纷”与“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等词的区别,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三)自读自悟,合作探索

师:这么多种颜色,你最喜爱哪一种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爱它?

(根据学生的回答,全班交流自己喜爱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重点交流:

1.多音字:扇shan(扇动),shan(扇子)。shan扇,表示动词;shan扇子,表示事物的名称。

2.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一边做“扇”的动作,一边读出秋天凉快的感觉。

师:“橙红色是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果树变成橙红色说明果子成熟了,我们就可以吃上甘甜可口的水果了。

师:“你挤我碰”是什么意思?(分发给学生橘子、柿子图片,让他们上黑板贴画,贴出果树“你挤我碰”的丰收秋景)

重点交流:

课件出示: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根据学生的问题,课件依次呈现菊花的紫红、淡黄、雪白)

师:在生活中,你发现菊花还有哪些颜色?(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呈现表示颜色的词语)

师:是啊,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实在太多了,多得写不完,课文用什么符号表示?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采用读、画、想、说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颜色,再细读描写这种颜色的句子,分享喜爱的原因。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的阅读更自由,感悟更深、更真实。

(四)回顾反思,领悟表达方法

1.课件出示:

(1)教师引读,学生跟读,注意与作者说话的语气是否一样。

(2)在“——”处补充一句或是一段话。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邮来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作者用不一样的语气让我们听起来不单调,而且富有情趣,像起伏的音乐,像五彩缤纷的颜料一样。同学们要慢慢读、细细品,你就能品出语文的味道来。

师:除了作者介绍的这些,你发现秋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在‘‘_”处补充。

[设计意图]教学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词至句、从句到段,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首先是填词,引导学生在“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一句中发挥想象,补充表示颜色的词语。其次,把整段话重新排列,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同一个意思,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取得奇妙的效果。

2.师: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好多好闻的气味呢!请浏览第三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课件出示:在( )中填上表示气味的词语。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 ),菠萝( ),还有苹果( )、橘子(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设计意图]一节课由于时间有限,教学内容若是面面俱到,学生所习得的语文知识就不扎实。因此,笔者可以根据本课特点采用补充内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师:伴随着秋雨我们走到了深秋,它告诉大家(老师做吹喇叭的动作):冬天快要来了。(学生朗读后半部分)

师(分别出示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的头饰):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课文介绍得很少,你能告诉同学们吗?(请几名学生戴上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的头饰,分别向同学们介绍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过冬所做的准备)

[设计意图]巧用小学生爱表现、爱模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读出角色应有的感情和表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五)课外积累,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秋的诗句和文章,读一读。

2.观察家乡的秋景写一写。(可选一处场景写—个片段,也可以是几个场景写一篇完整的习作)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文本练习让学生触类旁通,既符合小学中年级习作的规律,体现了习作训练的层次,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消除习作的恐瞑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十一

评价翻转课堂实验,首先要看课前自主学习是否有效,其次要看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最后要看教师是不是走下主宰真理的神坛,着眼于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开发。

王水丽做到了。《第八次》第二课时上课一开始就例行检测,但方法不拘一格,动用了听课教师这一“专家资源”,效果非常好。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进阶”作业,尤其是协作探究、展示质疑,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就感,学习氛围越来越宽松,学生学习越来越投入。毫无疑问,这个结构“翻”过来了!而且,王水丽开始有意识地站到“静观”的“角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结果,学生思维被激发出来,发现问题、动手实践、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四川大学附小东山学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廖旭评价说:两位老师(王水丽和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小周丽)的翻转课堂结构非常合理,资源得到最优化整合,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出来,这样的翻转课堂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王水丽的教学功底给我们的启示是:翻转课堂不是传统教学的断裂,而是传统教学的升华。因为,伴随王水丽成长的悟性和较真的态度,没有“传统”与“翻转”的区别。

其实,最早开始实验时,她和大多数教师一样,仅仅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成功,但是,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方面举步艰难,仍然没有摆脱教师主宰课堂的窠臼。

但是,她谦虚谨慎,刻苦钻研,在学习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每一次都有新的进步,二十来天过去,基本摆脱了教师主宰课堂的面貌,接下来的道路,越走越精彩。

王水丽第一个开始“微课”不讲内容讲方法的尝试,一个技术能力平平的教师做出来的“微课”却被听课教师频频索要。

王水丽第一个观察我怎样评课,研究我怎样带教师走上翻转课堂的成功之路的方法,藉以提升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如今,她已经成功地带出了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教师……

12.二氧化碳制取教学反思 篇十二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就会不知疲倦,约学越爱学。但兴趣的调动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激发,因此,适时的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让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使他们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动力。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上,我采用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例如碳酸钠粉末、粉末状和块状大理石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分析哪个更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反应装置的选择上

也是循循善诱,并且引导分析得出各类装置的优点和缺点。最后经过与实验室制氧气的对比,分析归纳得出实验室制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收集方法的选择和实验仪器的选择依据、检满方法的比较等实验基本操作。

1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三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思考,教师投影有关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表格与学生共同填写。)

2.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学生说出了很多办法。然后教师投影出三个相关实验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兴趣很高。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再接下来,有通过提问回答――设计方案――投影展示等方法重点复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最后,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只有不断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才能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本节课通过备课和上课后的反思。我有几点感受:

一、几点需在教学中继续发扬的方面

1、以实验为载体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本课虽然是一节复习课但涉及到探究内容多,因此根据复习内容我设计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力争对每个实验都经历上述全部环节或主要环节。如探究CO2能溶于水时,提出问题“CO2能溶于水吗”,然后由学生做出猜想能或不能,引导学生“如何证明你的猜想,能否设计实验证明”,学生很自然能想到向矿泉水瓶中加水,再投影实验探究内容,观察现象(矿泉水瓶变瘪),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而得出CO2能溶于水的正确结论。既复习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

2、重视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起引入作用:如讲CO2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时,题问“为什么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有的起过渡作用:如讲授CO2与水反应时,提问“CO2能溶于水,但能与水反应了吗”过渡到CO2与水的反应;有的是起归纳与总结的作用:如讲授CO2的用途时,提问“你能否由CO2的性质来总结一下CO2的用途”。通过这样的一个个小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启迪了他们的思维,使学生整堂课都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思考,提高了课堂效率。

3、知识的介绍上使用了多种方法:本节课教材上的内容较少,需要补充的较多,而单纯的讲授、归纳的复习方法可能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从而对知识漠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处理上,除了利用好探究性实验外,我还是用了“查阅资料”、“知识应用”“中考连接”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避免单调的讲授。如复习CO2的物理性质,在介绍CO2的密度时,引到学生用不同的实验证明了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教师在“顺便”提醒“查阅资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但使学生清楚了CO2的密度,还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几点不足

1、整体把握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本堂课总体还比较顺利,但由于前面的知识处理时占用的时间较多,因此最后在讲授“多识一点”是比较仓促,如果前面在紧凑一些,可能会更好。

2、了解学生,做好知识的衔接也不够。

3、语言还欠精炼:语言如果能够再精炼一点也会提高课堂的效率

1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十四

1临床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0例, 男24例, 女26例, 年龄4~59岁。根据中毒程度分级标准:轻度30例, 中度15例, 重度5例, 昏迷最长时间5d。中毒原因:室内用煤炭取暖42例, 用液化淋浴器不当或液化气泄漏5例, 长时间停车在密闭的汽车内开空调睡觉3例。

1.2 急救原则

(1) 现场急救: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尽快脱离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 取平卧位, 松解衣服, 注意保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 纠正缺氧症状:轻、中度中毒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或高流量8~10L/min, 重度中毒患者尽快给予高压氧治疗, 中毒后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越早, 症状改善和病情恢复越快; (3) 防治脑水肿:严重中毒后, 脑水肿可在24~48h发展到高峰, 应用有效的脱水剂。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1~9周的治疗, 治愈好转44例, 死亡2例, 自动出院4例。

3护理

3.1 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意识、瞳孔的变化,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3.2 加强基础护理

对重度昏迷患者要定时翻身,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防止的发生褥疮。做好口腔护理每天2次预防口腔感染。每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留置尿管者严格无菌操作, 定时行膀胱冲洗, 并保持导尿管通畅。使用脱水剂时, 严密观察输液速度观察针头是否脱落引起皮下水肿和坏死。

3.3 对症处理

出现惊厥及高热时, 遵医嘱给予地西泮 (安定) 静脉或肌内注射, 需要放置开口器时要从磨牙处放入, 预防牙齿断裂及舌咬伤。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 半小时后观察体温变化。

3.4 高压氧治疗护理

治疗前测量生命体温并观察意识、瞳孔是否正常, 严重患者要有医护人员陪同一起经进入舱内进行观察并治疗。

3.5 心理护理

对患者要给予关心体贴并安抚患者, 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尽快恢复。

总之, 一氧化碳中毒会对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病程长易反复。因此, 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脱离、早治疗、早给氧。第一时间给以急救治疗, 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抢救治疗率, 并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十五

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 (在“信念”下面画圈)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联系上下文请大家讨论:问题一:“信念”是什么意思?问题二:谈迁的信念是什么?问题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信念?

相机补充一段资料:(出示)谈迁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不少有关明朝的史书上有错误,于是便决定编写明史,起名为《国榷》,就是对前朝的国家大事进行重新讨论的意思。书中敢于对其他史书中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进行了大胆论述。因为,他要让后人知道明朝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对自己的国家表达爱的方式!

二、 感受“撰写之不易”

1. 自己读一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谈迁第一次编《国榷》的句子,并在引起你注意的词语下画圈。(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

2. 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说后再读一读。

(出示)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 引导学生从“四处、抄写、竟、一点、一百多里路” 体会求书难、生活难、行路难,说明写书不容易和谈迁之认真。讲到“一百多里路”时,相机举例:身强体壮的大人走路,一小时约十里路,一百多里路,要一点都不歇地走十个多小时。

相机补充:写史书先决条件是占有丰富史料。古代无图书馆,全靠个人积累。史料只有大户人家才有,一般不对外人开放。谈迁性格内向,不愿求人。大部分史料只到天启朝,既要增删修订前面的内容,又要增加崇祯皇帝统治时期的史实。

(2)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从“20多年”可以体会到写作时间很长,大约相当于从出生到上完小学、中学、大学,再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时间,这么长时间都能坚持下来,说明他很有毅力。算一算:一篇习作400字的话,400多万字就相当于写了一万多篇内容翔实的习作,难怪书上用了一个词形容它——“鸿篇巨制”。

(3) (指名读)多么平常的数字呀,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谈迁20多年的含辛茹苦,感受到了他治学的严谨,感受到了他坚定的信念!

三、 感受“厄运大,但信念更强”

1.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我们似乎能听到他手捻长须,感慨地说:“我谈迁终于可以对得起后人了!”可谁知,厄运却悄然降临。

2. 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简单说说:谈迁遭到了怎样的厄运?遭受厄运打击的谈迁是什么样?(指名读、集体读)

3. (出示)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1) 透过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一段文字就是一段感人的画面。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家徒四壁,两鬓斑白、面容憔悴、脸庞清瘦的老人身着一袭破衫,对着笔墨,默默无语,只有泪千行。

(2) 饥寒交迫的时候,他没有哭,四处求人,遭人白眼的时候,他没有哭,为什么书稿被盗,他如此痛苦?

(回顾前文,思考,讨论交流)

4. 相机补充:因为这是其一生的志愿,而且是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克服了多重困难,花了20多年的心血写成的巨著,天启元年(1621)始撰写﹐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此时谈迁已经五十五岁,而且体弱多病,家徒四壁,再写几乎不可能。

5. 重点理解下列句段:

(出示)“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这里的“心血”指什么?不用“书稿”而用“心血”,你感受到什么?“体弱多病的老人”说明什么?相机提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小偷偷走的仅仅是《国榷》的书稿吗?(讨论)

相机点评:人生有几个20年,谈迁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26年全都献给了《国榷》。可还没有品味完巨大的喜悦之情,书稿就遭人偷窃,这就像是突然失去了含辛茹苦养了20多年的儿子。这怎能不叫人伤心欲绝呀!

6. 理解“挣脱”背后的信念

(1)面对这带给人沉重的打击、毁灭人的梦想、带给人刀绞般的痛苦的厄运,普通的人会怎样?(绝望)面对厄运,谈迁又是怎样做出选择的?

(出示)“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齐读)

从这句话的那些地方感受到了谈迁的与众不同?“挣脱”可以换成其他词吗?为什么?

(2) 模拟对话:

师:(模拟家人、朋友劝谈迁)算了吧,不要再重写了!你这20多年为了这部书吃了多少苦呀!你已经为后人做了那么多了。你已经快60岁了,身体又不好!你不要命了吗?(生模拟谈迁的答语)

小结:多么坚定的话语,多么坚强的信念呀。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

(3)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谈迁那连厄运都打不垮的信念。

7. 过渡:在百折不回的信念的支撑下,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又踏上了充满艰辛的写书旅程。自读第3自然段,联系前文看一看:他是怎样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的?两次写书有哪些不同?(讨论)

(出示)“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点红: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 奋笔疾书)读一读这些词语。

nlc202309020457

(出示)在一个风沙漫天的清晨……在骄阳似火的日子里……”“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在疾病袭来的日子里……”“在身无分文的日子里……”“ 在过春节的时候……”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时刻,想象具体情景,是什么支撑着老人在北京一待就是几年,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执著的信念)

教师小结:是执著的信念,让谈迁背井离乡,来到京城;是执著的信念,让谈迁与命运抗争,重写《国榷》。

8. (出示齐读)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相机补充资料说明《国榷》的价值:《国榷》是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写了许多其他史书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和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后人编写《明史》极为重要的

参考书。

9. “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名垂青史”的仅仅是谈迁的名字吗?”(提示)谈迁靠的什么,写出了这部流传千古的《国榷》,靠的什么而名垂青史的呢?(多元答案:“谈迁的精神”“谈迁的信念”“谈迁的理想”“谈迁的奋斗”等等)

四、 感受谈迁精神、总结全文

1. 作者蒋光宇写了这个故事后,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出示、齐读)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蒋光宇

2. 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理解吗?

3. 小结:信念是灯,26年来指引谈迁不畏艰难险阻写出鸿篇巨制;信念是拐杖,在谈迁遭遇厄运打击时重新站起;信念是火,重新燃起谈迁斗志,付出更多,超越前人。

4.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觉得信念是什么呢?请仿照格式写一句话,署上姓名。

随机启发指导、学生修改所写内容,展示并连读部分学生写的精彩句子。

5. 总结:只要有勇气,有信念,有意志,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把谈迁带给我们的启示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在漫长……”(练读最后一段)

附:板书设计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乌有。

厄运不改谈迁志,

重写《国榷》美名传。

【教学反思】

上课不是作秀,一定要让课堂有实效,让学生有“真得”。为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必须运用哪些课程资源?如何有效使用这些资源?如何把“话”变成“画”,让简略的文字通过学生的想象变成生动的画面,让情感和思维都悦动起来。带着这样的研究目标,我开始研读文本,研究作者,与谈迁神交。

这篇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坚强信念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本书中最先感动我的,就是谈迁夜不能寐,两行热泪不停往下淌的情景,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是怎样的打击让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老泪纵横呢?又是什么让老人年近花甲之年,重新振作并写出了超越第一次的书稿呢?是信念!是20多年的信念!卢梭说:“信念是抱着坚定不移的希望与信赖,奔赴伟大荣誉之路的热烈感情。” 信念是经过长期努力、经历沟沟坎坎也不改不悔的志向。 信念不仅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信念就是高扬的风帆,帮助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

让学生从一个离他们生活时代久远、陌生的人物身上理解、感受信念的力量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确立了“一条主线、三种体验、五段画面”的教学思路,以谈迁两次编《国榷》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编书之艰辛、厄运打击之大、谈迁信念之强;根据儿童直观思维强的特点,通过留意、品读文字,透过简约的文字,想象五段画面:百里跋涉图、稿成喜悦图、热泪流淌图、四处寻访图、孤灯伴写图,从而通过这些最能拨动人心弦的情节,打动学生,使其感受到谈迁精神。

沿着学生学习思路设计的环节,使学生逐渐走进了文本,走近了谈迁的心灵世界。最后,学生写下读了这个故事后对信念的理解,他们写道:

“信念是船,载着人们驶向成功的彼岸。(吴子轲)//信念是一把火炬,它能最大程度地燃烧一个人潜能,指引他飞向梦想的天空。(徐子苓)//信念是一剂强心针,当人们遭遇厄运时,它会使人坚强,使人走向胜利。(屈啸)//信念是光,它给人希望,让人从黑暗里走出。(卜凡)//信念是翅膀,帮我们飞向成功。(王瑞卿)//信念是太阳,在乌云挡住蔚蓝的天空时,它总能透出光亮,使大地重现光明!(吴一凡)//信念是把雨伞,它能帮你挡住人生中的风风雨雨。(高雨凡)//……”

当我让同学们连起来读它们时,他们的小脸浮现出了惊喜的笑容,他们欣喜地发现:他们集体创作了一首关于“信念”的诗!虽然,它还是一株“小苗”,但它很真实,来自学生的心灵土壤,表达了他们对“信念”的个性化理解。有理由相信,在他们心灵的土壤中,已悄悄种下了“自信”的种子,留下了“信念”的影子。

感谢这样的活动,让我进一步去思考,享受研究的乐趣,让我在集体教研中感受到团队的智慧与温暖,更让我得到这样的启迪: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时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要研究儿童的学习心理和阅读过程,这样每一个环节才可能更符合学段要求、更有效;耐心倾听,宽容对待学生发言的错误,要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古平岗小学)

上一篇:办公室工作需要注重的几个环节下一篇:管理制度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