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语言美

2024-08-24

散文语言美(精选8篇)

1.散文语言美 篇一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摘要: 散文作品要感染和打动读者,既离不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更离不开表现内容的语言魅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准确地展示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味,具体可概括为简洁、精练而洒脱;朴素、淡雅而优美;清新自然,富于情韵;素雅恬静,尽显风致。关键词:诗意美 朴素美 口语美 音韵美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按作品的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把情和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寄情于景,寄情于物。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下面就其散文的艺术特色,结合前人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显看法。

一、诗意美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却文中有画,且充满了诗意。著名作家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一种诗意。”

①当然,这流淌在朱自清散文中浓浓的诗意美,与他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不可分的。

1、朱自清的语言清新、自然、形象,注重情景交融,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如画般的诗境。

如:《绿》这篇散文,作者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作者更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和感受,觉得那水花象

② 1 杨花,“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而且那水花似乎分外多情而逗人,“有几点送入我们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她不着。”

似瀑非瀑,似花非花,这是多么富有意趣的生动形象的一幅图啊。那巧夺天工的画笔,把梅雨潭写活了,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作者不仅写出生动的画面,而且还把自己美好的幻想和志趣融入画意,把这个可爱的“绿”化为“有我之境”。“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用手拍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这是多么新鲜别致的名字:“女儿绿”!这名字又包含着作者多少美好善良的愿望!我们从这些描写中不仅叹服作者那生花之笔,也看到了他那如潭水般明澈明净的心。

又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朱自清先生把静态的菏塘写活了。“那田田的叶子中间,花儿有嬝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叶上呈现一道凝碧的波痕,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于是那菏塘‘却更见风致了’”。在作者笔下,花叶含情,流水有意,写真传神,臻于化境。

写到月色时,他写道:“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些地方,场景的移动都反映出作者心中微妙的变化,都是作者郁积于胸中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处处有画意,而时时曲笔写衷肠,怅惆郁闷之情融化于细腻的景物描写之中。

作者在“求静”中 “找”寻到了静,“阴阴的,隐隐约约,没精打采”,作者就不由得想到了《采莲赋》,紧接着又想起了《西洲曲》。其中作者获得了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喧闹中去了。作者不仅写出了月光下荷塘的特有风韵,形容得极美,而且在蝉声与蛙声的衬托下,更突出了清净幽深的气氛,把人引到往古的遐想,从而表现出作者在此特定环境中的心情,真正做到了情与景、诗与画的自然融合。

总之,朱自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景中有情、物中有人,可看到作者是善于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妙手。

2、新奇的想象,形象的比拟,是朱先生散文创造诗意美的另一妙法。朱自清认为,事物的比喻“得新鲜”,“才能增强抒情的感人力量”,而“新鲜”“还得入情入理,这才能让读者消化。”这里,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①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

②黄昏来了,屋子里的东西只剩些轮廓,暂时懒得开灯,也可以点上一支烟,看烟头上的火一闪一闪的,像亲密的低语,只有自己听得出。-------《论抽烟》

③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冬天》

第一句作者用展着翼翅的“苍鹰”比喻踞在岩石上的“梅雨亭”,一个“浮”字,一方面突出了“踞”在岩石上梅雨亭的险峻气势,另一方面又给静态的“梅雨亭”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化“静”为“动”,突出了梅雨亭跃跃欲飞的雄姿;第二句用“亲密的低语”比喻“一闪一闪的烟头上的火”,在新奇想像中,巧妙的表达出作者一种淡淡的愁绪,轻轻的孤寂;第三句首先用“鱼的眼睛”比喻在锅中翻腾的“豆腐”,又用一个“养”字承接前句中的“鱼”,紧接着用“反穿的白狐大衣”比喻“豆腐”嫩而滑的感觉,真给人无尽的回味。

3、朱自清善用女性意象来比喻景物,不但使他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可感,而且使他的文章中弥漫着一种甜美的温馨。

在《绿》中,也有许多女性意象,如:“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用“舞女的裙”、“美人出浴”来比喻出水的“荷花”。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拟人化的手法也用的不少:如:“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也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电灯的光射到水上,婉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睡在摇篮里了,倦了的我们便又入梦了。”

4、朱自清散文的诗意还表现在语言富有表现力,有些话简直就是一篇之警策,自然地点上几笔,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他的语言没有斧凿痕迹,不是刻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具有一种朴素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④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5、通感的运用,使景物形象具有优美动人的风采,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通感”是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沟通起来,共同参与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的修辞手法。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用“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在月光薄雾笼罩下的荷叶和花,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通感手法的运用,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觉器官,因而引起了丰富的联想,使文章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

二、朴素美

朱自清早期写景抒情类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镂细刻的功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在写景抒情中达到了很深的造诣。后来,“年岁大了,经验多了,情感渐渐收敛,理智渐渐开拓„„心平气和,平正通达„„”于是,他也就“改掉了一些向来重视文字修饰的习惯”,“写得快些,随便些,容易些”,(《标准与尺度.自序》)更多的运用白描手法,素淡的色彩,因而使他的散文语言呈现出一种朴素美。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的代表作。且看“送行”这一段: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好”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再如对父亲“买桔子”的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这里,作者通过朴朴素素地记叙,把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是过铁道时,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着真像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文中“朱红的桔子”,与全篇惨淡的情调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家遭不幸、父子离别的凄凉景况。在朴素的文字中,表现出真切的意味。

在《儿女》《给亡妇》诸篇,也在朴素的描述中流露着至情。在《儿女》中他写到:

“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 深深自责中表达了真爱。在《给亡妇》中,通过叙述妻子去世后儿女及自己的境况,以书信体,娓娓道出了对妻子的感怀之情。最后写到:

“你睡在祖父母的下手,想来还不孤单的。只是当年祖父母的坟太小了,你正睡在圹地下,这叫做“抗圹”,在生人看来是很不安心的;等着想办法吧。那时圹上圹下密密地长着青草,朝露浸湿了我的布鞋。你刚埋了半年多,只有圹下多出一块土,别的全然看不出新坟的样子......。我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 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你!谦(亡妻武钟谦),好好放心安睡吧,你。”

在这里,文章没做任何雕琢,一切均是平实而朴素的诉说,但深深的悼念之情如涓涓细流倾注于字里行间,一字一泪,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不灭之情,令人不忍卒读。据说《给亡妇》在《东方杂志》发表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被时人称为“至情人”写的“至文”。

三、口语美

朱自清主张文章语言要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他曾说:“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⑥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正如叶圣陶所说:“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就在于全写口语。试读他《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

“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功夫你就完了”。

这一段文字,全写的是口语,谈的是家常话,倾诉、安慰,好像在灯下和家人喁喁细雨。却是那样的一往情深。文字老老实实,自自然然,绝无一点矫揉之处”。

再如:在《儿女》、《谈抽烟》中的两段文字:

“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儿女》

“一块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还是嚼不完,凭你怎么斯文,那朵颐的样子,总遮掩不住,总有点儿不雅相。这其实不像抽烟,倒像衔橄榄。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 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抽烟可用不着这么费劲;烟卷儿尤其省事,随便一刁上,悠然的就吸起来,谁也不来注意你。”——《谈抽烟》

第一例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一句,用“抹”字和“捧”字,而不用“擦”或“拭”,也不用“拿”或“端”,正是取“抹”和“捧”字作为口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把孩子受大人训斥之后那种不敢放肆、老实就范的情态,•栩栩传神地刻划出来了。•再如第二例中的“•嗞”字,本是口语中的一个象声词,通过特殊的“儿化”之后,再重叠起来使用,就获得了动词的性质,浓化了口语的意味。“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细细吟味,这个词不仅描写出吃橄榄的声响,而且可以想见那种口水流涎、不停咂嘴的动态,具有绘声绘形、声态并作的艺术效果。

不难看出,这两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从口语中来,作者并注意采用口语的句法重新进行组织与安排,赋予这些语汇以特殊的“达意”和“表情”的作用。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因此,读起来像作者与读者对坐,盘膝拉话,亲切有味。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是以口语为主要成分,适当的揉和一些欧化语与文言的分子,故而显得活泼、灵动、朴素。试读《伦敦杂记》里《房东太太》的一段文字:

“歇卜士太太(Mrs.Hibbs)没有来过中国,也并不怎样喜欢中国,可是我们看,他有中国那老味儿。他说人家笑她母女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但她承认她们是的,她不在乎这个。•她爱说话,也会说话,一开口滔滔不绝;押房子,买家具等等,都会告诉你。但只是高高兴兴的告诉你,至少也平平淡淡的告诉你,决不垂头丧气,决不唉声叹气。她说话诗歌趣味,我们听话也是个趣味(在她的话里她死的丈夫和儿子都是活的,她的一些住客也是活的);所以后来听了四个多月,倒并不觉得厌倦”。这些加了工的口语,完全自然的调和在口语之中。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四、朱自清散文的音韵美:

朱自清的散文笔调委婉细腻,语言优美生动,颇具音韵美,如听柔和婉转的轻音乐一样。

首先,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叠字叠词,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一个字重叠后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审美意义,创造出优美的诗情画意,而且在形式上也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故此,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就十分广泛,它或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造成一种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在长期的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也是随处可见。据统计,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

这里,笔者就节录《荷塘月色》中的几处叠字叠词,欣赏他散文语言所营造出的音韵美。

散文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渐渐”,真是“居欢惜夜促,在感怨宵长”。“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悄悄”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再看作者着力写荷塘的第四自然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曲曲折折”表现出荷塘的广度,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田田”的叶子,这是用“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语。此处一方面表现出荷塘的广度,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另一方面,与“曲曲折折”相承,“层层”的荷叶中间,又像“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星星”的荷花。“一粒粒”这是接在数词“一”后的物量重叠,是相当多的意思;“星星”是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近于“一 ⑧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视觉、嗅觉、听觉交织成心头的感觉。

其次,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给人一种灵动、妩媚的感觉。从而构成了朱自清的散文音韵美的特点。

朱自清写作散文,“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话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都要“用心较量”。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样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⑨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亲爱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匆匆》

在这篇散文中,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句中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朱自清的语言朴实、真切,常在明晰的层次中追求一种回还往复的音韵美。“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看花》

这一段,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 的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有形成一种回还往复的音韵美。

纵观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而他的语言则更有极深的造诣:早期,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多用叠字叠词,富有绘画美、音韵美,诗意美;后来他极力提倡文章的“谈话风”,大量吸收口语体的语言,语言呈现出朴素美、口语美的特色。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注释: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M].上海: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第65页

(2)、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名篇》[M].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第32页

(3)、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M].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48.第78页

(4)、晦庵.《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6页

(5)、朱自清.《〈背影〉序》选自《朱自清序跋书评集》[J].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9.第42页

(6)、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1.第86页(7)、扬州师院.《朱自清研究论文集》[M].扬州:扬州师范版社.第79页(8)、李广田.《朱自清先生的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57页(9)、王瑶.《念朱自清先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25页

参考文献: [1]王瑶.《念朱自清先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M].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48.[3]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J].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4]李广田.《朱自清先生的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晦庵.《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朱自清.《〈背影〉序》选自《朱自清序跋书评集》[J].西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9.[7]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M].上海: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8]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名篇》[M].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9]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1.[10]扬州师院.《朱自清研究论文集》[M].扬州:扬州师范版社.

2.散文语言美 篇二

一、感受美的历史

1. 对美的定义

“美丽”连同“优雅”、“漂亮”, 或“崇高”、“奇妙”、“超绝”等措词, 是我们要表示我们喜欢某些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形容词。对“美”的定义, 一切美好的事物会使我们快乐, 令人赏心悦目。综观数千年来人类历史视为美的事物是不胜枚举的。因历史知识包罗万象, 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或美的因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历史的审美教育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来发掘美的因素, 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 个性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净化, 精神得到愉悦, 品质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美的心灵, 创造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生活。因此, 教师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语言推动学生去感受美的历史。

2. 历史教学语言

关于历史教学语言, 就是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由于历史知识包罗万象, 而历史教学语言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艺术, 它可融合多门学科的语言魅力。它是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 培养历史思维方法, 并结合这一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目标的教学语言。它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如果教学语言运用不恰当, 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甚至会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产生错误的认识, 这种现象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 提高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 同时, 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二、如何使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美

历史课堂教学要讲求语言美。在历史教学中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 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1.“准”说历史———真实科学之美

这是关于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问题。历史是一门具有高度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学科, 历史课堂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 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 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例如, 在讲解相关的历史名词或概念时,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准确与严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应该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或者说是结束了“封建帝制”, 而不能说成是推翻了“封建统治”。因为辛亥革命只是把皇帝拉下马,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而当时的社会依然是封建社会,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后来新老军阀的统治, 都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统治的社会本质。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努力做到“言之有史, 言之有据,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毕竟历史课堂教学不是说评书, 更不是演话剧, 而是需要真实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教师应该像史学家那样, 使用直率而朴素的教学语言, 不要因美辞而害意, 不要因卖弄而练饰, 丢了一个“准”字。

2.“精”说历史———言简意赅之美

精炼就是言简意赅,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精炼, 拖泥带水, 废话连篇, 学生是最厌恶的。语言精炼还可腾出时间作为课内读、议、练、实验之用。有的难点特别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讲得越多越糊涂。话不在多, 关键是要抓住要点, 采用适当修辞, 使用精辟语言, 容易讲清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 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 变成口号, 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例如, 在讲到明朝张居正改革中的一条鞭法时, 可把内容与作用联系起来总结:“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简化名目, 防止 (地主和官吏) 逃税, 减轻 (农民) 负担”;“折银 (交纳) ———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促进商品经济发展”;“雇役———使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在教学中, 教师对语言的拿捏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有的放矢,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兴趣。但精练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 历史课堂语言还是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史, 更要言之有据。

3.“活”说历史———直观鲜活之美

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记录。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一味地照本宣科, 就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缺血少肉的讲述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纪连海、易中天以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智慧把人物说活了, 把事件讲透了, 也把节目做火了。可见, 历史课堂的教学应讲出色彩, 讲出声响, 讲出形象。历史教学中, 教师生动地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 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 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 把历史本身的魅力, 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 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 在历史课堂上, 能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吴广“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 看得见万里之外法国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 触摸得到祖国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文物遗产, 感受得到无数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这样, 让历史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深刻难忘的形象, 可使其思想受到熏陶, 心灵受到震撼, 感情得到升华, 人格得到完善。

4.“趣”说历史———幽默机智之美

在历史教学中有较多的知识还是比较枯燥抽象的, 很难被学生理解、接受, 历史教师应化枯燥乏味为通俗易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入幽默、风趣、恰当的语言, 使学生在活泼而轻松的气氛中获得必要的知识, 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且让我们领略易中天先生的连珠妙语吧:“诺, 相当于现在的OK (讲汉朝人为何总说“诺”) ”。“诸葛亮带了两个小孩子, 焚了一炉香, 坐在城上, 搞起了卡拉OK啊!司马懿来到城下大为惊诧, 说这个牛鼻子老道他搞什么搞, 城门大开, 他开party啊, 于是撤军。”“我甚至忽发奇想, 荀彧如果是今人, 临终前也许会对曹操唱一首歌‘千万里, 我追寻着你, 可是你, 却并不在意’。是啊, 荀彧今生注定要独行, 他的热情也早已被曹操耗尽。尽管在梦里, 曹操曾经是他的唯一, 现在, 他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问:你到底好在哪里?”易中天先生把死的历史变成活的现代文化, 深入浅出, 从而使大家在谈笑间了解了历史。德国学者海因兹·雷曼麦也指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是的, 高水平的幽默有利于营造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融洽师生间的关系, 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5.“悟”说历史———深刻隽永之美

要深刻地了解现实, 面向未来, 就应当让学生学好历史, 追溯历史。能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 方能知人论世, 观古今兴衰之变。

对一个教师来说, 单追求“趣说”, 只重外表花哨, 只有花架子, 难免华而不实, 我们更要追求语言的“魂”———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教学语言与其说是语言的力量, 还不如说是思想的力量。易中天、纪连海说史之所以绘声绘色, 令学生入情入境, 欲罢不能,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他们那精彩迭出的教学语言富有宽广的内涵。他们以现代视角对历史进行个性化解读, 品读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 让观众、读者获得现代语境下的古今历史与政治对比的感悟。在“一点思想, 一点启示……”中给我们以思想启迪, 以精神享受, 以人生领悟。

可见,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美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语言修养, 展现历史教学的魅力, 对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历史课堂教学呼唤专家学者型教师

“欲求水流远, 源泉须博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 必须在语言表达上多下功夫。要博览群书, 以掌握丰富的史学知识, 提高文学修养, 在实践中不断琢磨和加强训练, 过好语言关, 不断提高语言素养。毛泽东也说:“语言这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不可”。所以, 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专家学者型教师, 只有专业化和学识素养丰厚, 才能授给学生以“渔”。

运用好语言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毕生研究历史教学, 他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分出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 使学生听了, 也如你所想的那样, 想得清楚, 说得明白, 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 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 表达得活灵活现, 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 如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 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 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 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

综上所述,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 我们应当按照赵恒烈教授这“三个境界”的标准使自己慢慢成长, 明确自己当前的境界, 继续努力去传道、授业、解惑, 时刻警醒自己“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房伟.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04-15.

[2]徐盛梅.浅谈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S1) .

[3]朱佳娴.《百家讲坛》的语言艺术对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语言的启示[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0 (3) .

[4]牛跃辉, 余青兰.锤炼语言艺术, 开启智慧之门——论教学语言艺术[J].大学英语 (学术版) , 2006 (3) .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上、下)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3.语言美则课堂美 篇三

一、规范语言,营造学生语言环境

初中是学生语言习惯的成型时期,学生生活的环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用语习惯有着颇大的影响,例如,我们在学校偶尔会听到有些学生出口成“脏”,不堪入耳之语脱口而出,已经成为习惯性的口头禅,有些学生却是语出斯文、条理清晰,体现出良好的素养,这便是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规范课堂语言,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例如,七年级上册《社戏》一节课,鲁迅的行文本身与当代的行文就有着些微的区别,如果对鲁迅的文风不是特别熟悉,在读的时候便会出现磕绊的现象,甚至在遇到一些生涩词汇的时候,阅读活动就会受阻。这就是一个可以形成学生规范性语言的大好机会。在课堂教学伊始,笔者先让大家默读一遍课文。在学生默读完成之后,笔者给大家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将每个词的表达与发音都发挥好,让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一下鲁迅的行文特点。然后,不让大家各自读,而是直接找几个学生,一人一段,完成《社戏》全篇课文的朗读,并在每一个学生朗读结束后,指出其不足之处。比如,当读到文中“……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身体还康健……”这一段时,学生便根据自己的习惯,将“母家”读作了“娘家”,将“康健”读成了“健康”;在对“……本也不愿意和乌篷的船一起,而况没有空间呢”的阅读中,将“而况”读成“何况”等等。对此,笔者一一纠正,等一轮读完,再次换几个学生,再次完成全文的朗读。这一次,学生们的朗读便注意了很多,只偶尔存在一两处的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规范课堂语言。这样,即使学生在课下的环境并不是很好,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纠正,从而将规范性的语言带到生活中去。

二、美化语言,激发学生效仿氛围

汉字都是一样的,可有些人说出来就是好听,有些人说出来却是泛泛,这便是语言的美化效果所导致的。对初中生而言,美化语言的习惯已经在其学习中初现端倪。但是,因为初中学生的阅读量与文字感知能力尚且有限,所以,往往还不能完成语言的良好美化。还有一些学生,因为面临着一定的难度,便不愿意去尝试美化语言。因此,作为教师,便要学会在课堂上教导学生美化语言,并利用美化后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效仿能力。

例如,有一次作文课,笔者给出的是话题作文“高度”,有同学在作文中举李白的例子,来论证真正的高度是灵魂的高贵,而不是位高权重。他在作文中这样写:李白虽是一个文人,却有侠士的感觉,并且不把权贵放在眼里,热爱着自由。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非常符合语言的规范,但是在语言美化上,显然还不够。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去思维。首先,让学生对他想要表达的几个意思进行全局统筹。学生指出:他是文人,具有很强的侠义心,不畏权贵,崇尚自由。然后笔者又问:在这些特点中,文人和侠义心、不畏权贵和崇尚自由各自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前者是并列关系,后者是因果关系。而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去回忆李白的诗句中,哪些能表现出这些特点。最后,让学生在笔者的提示下,完成了这句话的美化,最终成文为:李白以一介文人之身,却拥有飒沓如流星的侠士风范,不畏权贵,宁愿放浪形骸于江湖之间,也不愿屈了文人的气节而摧眉折腰事权贵。经过美化,文章瞬间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们也纷纷通过类似的分析统筹的方法对自己作文中的语言进行美化,并且气氛越来越热烈。最后,大家的情绪都投入到了这个意境中去。那次的作文,单就行文方面而言,是极为成功的。

美化语言不仅仅是要在一些特定的时刻,而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语言的美化,让学生时时处于优美的课堂语言环境中,从而让学生从根本上养成一个使用优美语言的习惯。

三、创新语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规范,并可以通过各种分析与统筹来实现语言的美化之后,下一步,便是要引导学生去创新语言,从而提升其对语言把握的综合能力。这也是语言价值最终的体现之处——实用性。教师要明确一点:学生能够将语言运用自如,并最终形成一种颇具个性化的文风,这才是学语文的最终目的,而并非只是为了考试时拿高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看似对考试“无用”的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对于课本上的《诵读欣赏》里的那些名篇名段,笔者经常利用它们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语言能力。笔者经常让学生对其反复诵读,充分体会其意境,继而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意境,来创作一篇小短文。

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中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为例,笔者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给大家逐字逐句解释并分析其意境及作者的情怀,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讨论,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诗中的意境。然后,在大家的情感都被调动出来并开始深入研究诗的意境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根据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短文,可以是以作者的身份,也可以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可以进行评析、赏析,而在形式上,也可以随便选用哪一种体裁。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来为完成这项任务,笔者给大家详细地解读了这首诗的意境,并通过音乐来让大家体味诗中的情感。最后,大多数学生的小短文都颇为精彩,对语言、情感、意境三方面的结合与把握十分到位,而且角度也颇多,各自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多样的。这种创新意识,不管是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还是对其生活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秩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要先讲究其规范性,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化能力。在这两点的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在其作文以及日常生活中,最终实现语言学习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4.浅谈语言美与音乐美 篇四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于感染力的。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相应地要生动形象,精确凝练,把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富于感染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相象力,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音种,接受艺术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美育的目的。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完整有序的教学环节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因此,课堂语言组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该环环相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废话连篇、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激发起学生兴趣的。没有语言组织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魅力。

音乐教师虽然并不是专业的朗诵艺术家,但应朝这个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水平,语速、语调的均衡在讲课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做到缓急一致、高低一致、轻重一致,使语言氛围和音乐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音乐的流动是富有韵律的。如何用语言为这韵律增光添彩,也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对音乐作品的韵律感把握的好,应用的恰如其分,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对学生理解作品内涵,表达作品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用眷恋、古典、舒适并充满依恋之情的声音朗读李叔同的《送别》,用坚定、昂扬、自信的声音朗读光未然的《保卫黄河》。让学生们理解“音乐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深刻道理。

幽默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润滑剂,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更是如此。教师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像一只魔法师的妙手,可以春风化雨,点石成金。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例如在讲授完单纯音符及休止符后,可为学生们出一则谜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打一音符名称),同学们对猜谜很感兴趣,总想猜得又快又准。教师可利用他们的这种好胜心理,编一些谜面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唱歌教学时,有的学生情绪急躁,在自己不熟练的情况下,张口乱唱,破坏秩序,与其他同学的声音不同步、不和谐,出现了“先现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粗暴制止,用希望每一位学生的声音都是和谐的、优美的来暗示他们,用幽默的语言以褒代贬。

另外,板书上的文字、图表等都能创造出幽默的效果。如课前在纸上画出“反常”图画和形象,把字故意写得怪诞可笑等。在教唱“地球你好吗”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变形的流着眼泪的地球,旁边又画了一个脱光了毛的小鸟,让学生为这幅漫画取名字。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取了“流泪的地球妈妈”、“救救我吧”、“我要家园、我要飞翔”等题目,并讨论了“地球为何流泪”之后,学唱歌曲便自然而然地情真意切了。

所谓态势语,即形体语言。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是必不可少的。态势语使用恰当,会给音乐课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应该学会的一项本领。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应该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流露出来。当音乐响起时,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教师的眼神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作品起到了一种辅助作用。在控制课堂气氛方面,眼神更有其重要作用,对唱歌走调、分神等课堂不利因素,语言往往会打断教学环节甚至破坏课堂气氛。而一个恰到好处的眼神既能提醒学生,又能保证学生的愉快心情,保持教学过程的延续。

此外,在教唱某些民族歌曲时,教师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表情甚至是舞蹈动作,以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当然,态势语的运用一定要恰当,若是过于夸张或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南辕北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5.古诗语言美 篇五

永昌电厂子弟小学 王亨桂

------------------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通往心灵的桥梁。”是的,美的语言带给人美的享受。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及早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经典之作,是作者在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结晶。例如:低年级课文中所选的古诗儿歌《小池》、《咏柳》、《雪地里的小画家》、《柳树醒了》„„以和谐的音韵美、鲜明的节奏感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语言范例。再如:《匆匆》、《秋天的雨》、《桂林山水》、《荷花》等小美文也以优美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句,散发着语言艺术的瑰丽光彩。而童话、寓言、小说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往往具有一种深沉而含蓄的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到:“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只有认真读、细细想,才能领会出那含蓄、深沉的意境美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语言艺术的潜移默化中,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一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美

1、巧用媒体,品味教材语言美

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我执教《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想想它美在何处。回答时,有学生说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找找美的地方,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下述句子:“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并附上一幅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句子和老师写的句子的比较,得到了这样的感受: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而老师出示的句子则缺乏这种美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的优美形象,进而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2、朗读指导,依靠范文培养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在入情的朗读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这种有声有色的课文,只有朗读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用词之精当。文中第三段写听泉时的美妙感受,作者用了“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一串排比句式,将四中不同的泉声分别比成“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的大提琴声、“磅礴”的铜管乐声。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朗读,积累美的语言,进而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小学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始终以培养学生语言美为教学宗旨,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塑造出儿童美的心灵。

下面结合《古诗三首》的教学,谈谈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美激智的尝试。

一、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借助图画,再现美的情境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再如学习《小池》一诗,诗中初夏秀美的小荷花池,充满生机,引导学生自学,自读几遍,展开想象,画一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用自己的经验去丰富形象,表现诗中优美的意境和活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运用语言,领悟美的境界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想象,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桔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的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在学习“树阴照水爱晴柔”时,组织语言启发学生想象:“让我们想象一下,清清的小池边,新长成的树叶连成片片树荫,树荫映照在水里,好像也非常喜爱这柔美的风光。”随着老师的描绘,学生眼前浮现出初夏小池柔美的景象,领悟初夏生机勃勃的意境。

四、充分地读,感悟美的韵律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指导学生,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反复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小池》可指导学生多读,在学生感受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勃勃生机,进而介绍杨万里的另一首写荷花的诗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分别写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小池,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感悟诗的和谐的韵律。积累消化,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

五、进入角色,体会美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结合简笔画画面说出彩云之间的白帝城,地势高、美,“千里”之遥,“一日”之短用夸张的手法点出穿行速度之快。两岸猿的叫声不间断,轻快的小船已穿过连绵不断地群山,这时,老师接着说:“在这样的画面中,假如你是坐在小船上的诗人,你会怎样来吟诵这首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这时老师播放诗人翘立船头,顺流而下的动画课件,再配上古筝曲的轻松明快的曲调,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带着这种感受练习朗读。凭着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吟诵时就会去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课堂上,学生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品味。每当听一个学生读完,老师针对情况称赞:“真是入情入境了!”“真有些诗人的气质!”鼓励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自主、自悟地学习。

《低年级古诗教学三步骤》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事倍功半;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识字、学词、析句、明理,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加强阅读指导,让他们从中体味古诗的美感。教学过程宜分成“初读感知”“精读体会”“诵读领会”三个步骤。

一、指导初读,体味情境美

初读古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画出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要重视让他们结合观察课文插图初步了解古诗描写的情境,从形象的画面中初步获得整体感知。

二、指导精读,体会语言美

学生通过初读,对全诗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接着再让他们自由读、个别读,此时要求是一句一句读正确,注意词的连贯,按标点停顿,找到朗读古诗的一般节奏,并让学生相互评议,纠正读错的字词。接着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表情朗读,采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学生从中自然地接受了诗歌语言美的熏陶。

三、指导诵读,体味意境美

6.春光美抒情散文 篇六

燕子衔笺,在空中抖翅,报春。

缎色骏马,在田野欢唱,老翁扶犁,黝黑的土壤散发着馨香,挥洒汗水,种植希望,笑,不再隐藏。

白发老妪,在山脚行走,挎着精致的竹筐,仿佛要采摘经年的记忆,一不小心,敛起碎碎的往事,采摘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儿,静嗅香韵,绯红了不再青春的面庞。

邻家的女孩,徘徊岸上,嘴里悠然衔着一枚柳叶,眼眸如水般澄澈,望着远方

希冀有一天能有一身白云缝制的衣裳。

牧羊的少年,甩起长鞭,放牧着梦想

稚气的面孔,荡漾着纯真,低头寻觅,轻盈的脚步踩碎了阳光,慌忙俯身,可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太阳。

岸边垂钓的渔人,不疾不徐洒下一张网,期待有所收获,拭目以待,网内的鱼儿却个个是喜悦的眸光。

我在春的午后醒来,灵感充盈胸膛,展笺,铺宣

7.考场作文语言的修辞美 篇七

一、比喻美

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 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 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广义的比喻即打比方, 它是借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进行类比。考场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 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 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 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好了比喻, 分数一定会高出一个等级。如作文《尝试》, 一位考生是这样开篇的:“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 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 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 风风雨雨。回顾往事, 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 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 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作者开始连用四个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 使人读后精神为之一振。

二、设问美

设问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设问是无疑而问, 自问自答。它的作用是提醒读者注意, 引导读者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使文章有变化, 起波澜。如《转折》一文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转折意味着机遇。有人说:转折预示着挑战。有人说:转折可以使你远离失败。有人说:转折也许会让你距离成功更加遥远。究竟什么是转折?我问那串永不停歇地滴落的水滴, 小水滴欢快地告诉我:‘转折就是那样一滴可以穿透一块坚石的水。’我问山边那一树红梅, 它笑笑说:‘转折就是严寒冰冻下朵朵鲜花绽放的那一刻, 转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满树灿烂。’路边的小草, 你又能告诉我, 什么是转折?枯黄的小草抬起头:‘转折就是我们告别枯黄、重新吐翠的时刻, 就是不久将至的春天。’”作者借助设问, 自问自答, 化抽象为形象, 意蕴深刻, 引人入胜, 令人回味。

三、排比美

8.以“美”为线,学习语言 篇八

关键词:美丽的丹顶鹤   美  学习语言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38

《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丹顶鹤的颜色美、逗人喜爱的体形和姿态的美。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文章篇幅不长,层次清楚,内容生动,语言通俗易懂。在教学中,我紧扣一个“美”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语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品读词句中感悟美

片段1:

师:(出示一群丹顶鹤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好多丹顶鹤在飞来。

生2:我看到了丹顶鹤长得很美。

师: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读第一小节。

生1: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师:是一只丹顶鹤吗?

生1:是一群群。

师:“一群群”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多。

师:那一群丹顶鹤多还是一群群丹顶鹤多?

生:是一群群多,一群群是很多群,一群就是一群。

师:对,你说得真好,一群群就是很多群,这儿一群,那儿一群,这一群群丹顶鹤是怎样飞来的?

生1: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师:是呀,他们飞的时候还唱着歌呢,他们真开心呀!

师:你能用快乐、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吗?

生1:读第一小节。(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真会读书,不但把书读得正确流利,还读出了丹顶鹤高兴、快乐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节, 我们就是这一群群快乐的丹顶鹤。

词句的学习与感悟是小学生阅读教学最基础的训练。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词到句展开品析,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品析感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尤其是低年级更应该引起重视。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思,就能较为深刻地领悟到了课文深层的内涵。本课中,第一小节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察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丹顶鹤的外形及姿态的美,进而过渡到第一小节语言文字,通过一系列的引读,读出了丹顶鹤的多,以及高兴、快乐的心情,品味了“一群群”“唱着嘹亮的歌儿”。还有第二段中“引吭高歌”“展翅飞翔”这两个词,我通过让学生看画面,读句子,做表演等不同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词语,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

二、在感情朗读中再现美

片段2:

师:是啊,这句话写出了丹顶鹤的美,那么你觉得它到底哪儿美呢?

生1:一身洁白的羽毛很美。

生2:脖子和翅膀边却是黑的很美。

生3: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很美。

师:这白、黑、红协调地搭配在丹顶鹤的身上是美的。刚才,同学们从丹顶鹤的颜色看出了它的美,那么你能把它的美给读出来吗?

生1:试读。

师:你真棒!,你的声音告诉我们,丹顶鹤颜色的合理搭配,使它显得如此美丽!老师要给你们组加颗星。谁想和他比一比呢?

生2:再读。

片段3:

师:丹顶鹤的颜色真逗人喜爱,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逗人喜爱的地方呢?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读读第三小节,看看丹顶鹤还有哪些逗人喜爱的地方,用横线画一画。)

生1: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你把这一小节丹顶鹤逗人喜爱的地方都说出来了,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师:再来看看这句话。出示: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谁来读一读?

生1:(试读)

师:出示两幅图片,哪一幅是引吭高歌图?哪一幅是展翅飞翔图?

师: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生:(做动作演示)

师:丹顶鹤不管是引吭高歌,还是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你能把丹顶鹤的高雅的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

生4、5:(试读)

师:真好,你读出了丹顶鹤的高雅,你也是个高雅的孩子。给你们每个小组各加一颗星。其实,关于丹顶鹤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找到了?能将它读好吗?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感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情境,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以上片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有自由练读、指名读、赛读、齐读等方式,把朗读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与课文的文字充分的对话。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形象的美丽,品味积累了语言,读出了感受,读出了美。书声琅琅亦是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三、在想象说话中认识美

师:这样的丹顶鹤你喜欢吗?黄海之滨的人们也很喜欢,他们早早地就为丹顶鹤准备好了家。一起来看一看丹顶鹤在那里的生活。自由读第四小节,思考: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生1:丹顶鹤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他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师:“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说一说它们在那里的生活情况。

生:它们在那里引吭高歌,它们在那里展翅飞翔。

师:你能联系上文来说,你真会读书。

生:他们在那里生活得很高兴,很开心。

生:他们在那里有温暖的家,还在那里下蛋,生儿育女。

……

这一片段的教学,抓住了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学生就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在头脑中产生了丹顶鹤生活的画面,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通路,使学生与自已的生活联系起来,走进了文本的深处,理解其蕴藏的情感。这一想象练说,既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对保护丹顶鹤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在说话中认识了美。真正达到了课标所要求的“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上一篇:新起点小学英语说课稿全英文下一篇:艺术节闭幕式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