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在潮州(共7篇)
1.中国近代史在潮州 篇一
近代中国在西方的他者形象
研究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作品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这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出发,梳理19世纪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在西方思想家、传教士和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可以看出,在大国主义优越感、传教需要和商业利益等现实目的作用下,中国被镀上了一层越来越晦暗的令人害怕与恐惧的色彩,渐渐成为不在场的“他者”.
作 者:周小英 ZHOU Xiao-ying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镇江,212003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8(6) 分类号:G04 关键词:近代中国 他者 中国形象2.中国近代史在潮州 篇二
近年来, 历史教育的边缘化在高职院校愈来愈严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历史教育缺乏知识储备和必要的、战略的长远认识, 涉及历史知识的背景和历史内容的范围狭窄, 历史与现实缺乏密切的关系, 使得本来历史知识匮乏、历史意识欠缺的高职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历史。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基本的历史概念与常识比较模糊, 历史观念淡薄, 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肤浅而流于形式。在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把《中国近代史纲要》列入大学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而高职院校仍然没有开设相关历史课程, 学校和学生重视程度都不够, 大大削弱了蕴含在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效果和作用。即使个别院校开设的《中国近代史》选修课, 也存在着实效性不强、德育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中国近代史教育在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树立高职高专学生民族精神
中国近代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屈辱史, 在清政府统治时期,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土逐渐沦陷, 主权不断丧失,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但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抗争史, 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历史, 一次又一次为拯救中国而做出努力。“五四运动”以后, 在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引领下,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出现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许多革命精神, 这些都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都属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内核建设。中国近代史教育是我们国家的发展之源, 能树立高职高专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 教育高职高专学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当我们了解了中国近代的国情和当时人民的抗争史, 才能理解近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因此, 只有通过中国近代史教育, 才能让高职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纵观历史,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建设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修养与祖国的前途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证明,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建设的主要部分,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把爱国融入其中, 使学生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才能, 把祖国的发展与繁荣与个人的命运和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4. 政治教育
中国近代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政治教育。百年历史证明,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自己探索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繁荣的历史, 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自己努力发现探索和选择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的历史。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使当代高职高专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历史的必然。
三、如何在高职院校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
1. 正面教育
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表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坚持正面教育。需要采取正面、直接、准确、鲜明地向当代大学生讲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先入为主地对当代大学生施加影响。实现德育功能是历史教学的重点,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 能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教他们如何做人。能适应社会新时代的环境、作一个好公民, 知道一个好公民应遵循的一系列公民基本准则, 这种教育需要结合历史学科教育的特点, 在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与观点之中进行正面教育。
2. 情境教学
历史教学中也需要采取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指教师运用丰富的历史材料, 结合鲜明的实物、图像等直观手段去教育学生, 从而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继而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
历史教材中具有无限丰富的德育感性材料是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高校教师要去努力发掘和组织历史教材中的感性材料, 并应用在实践中, 为巩固和强化大学生头脑中已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而服务。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可歌可泣的抗日历史人物事迹,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等。
3. 理论联系实际
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与时俱进, 理论联系实际。我们需要从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历史与现实是统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之间既有区别, 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历史教学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 我们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方面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大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其次, 我们需要从国家、民族兴衰的方面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再次, 我们需要继承历史的优良传统方面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 角色扮演
教师出了可以通过进行课堂讨论、讲历史故事, 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小品等开展历史教育。让学生在进入角色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更深刻的历史教育。对没有参与角色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方式要比教师的讲授更亲切、更让学生接受。具体生动、枯燥乏味是历史教材本身具有的两重性。高职教育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做到扬长避短, 提高历史教材中具体、生动的方面, 从而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继而起到调动高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中国近代史》课程是中国近代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结合, 作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在树立高职高专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掌握新时期的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内涵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国近代史
参考文献
[1]张金俊.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大学生的培养[J].科教纵横, 2009, (8) .
[2]石利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分析[J].世纪桥, 2009, (6) .
3.中国近代史在潮州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国近代史;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领域里的全新观念,是培养新世纪有实际应变能力人才的创新教育。WTO的加入,奥运的成功举办,“神七”的问天,这一切足以说明中国已融入了世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教师肩负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担,更应感到任重而道远。现在仅从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的教学实践中浅谈素质教育理念的运用。
一、培养学生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洞察能力
众所周知,贯穿近代中国历史的主线是西方列强自工业革命后的五次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讲述这些内容时要逐渐启发学生们思考:“列强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答案必须从经济角度去考虑。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是19世纪世界的主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求资产阶级建立对全世界的统治。另一方面从中国来讲,落后的经济、腐败的政治使封建国家危机四伏,为列强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时机。通过中外不同发展轨迹的对比,使学生们懂得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任何民族国家之间,只要存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会产生矛盾乃至引发战争。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的思想会变得更深刻。联系我们当今的时代,使学生明白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培养学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
近代史上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无论他是哪一个阶级,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遭受过何种坎坷的经历,都有着同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他们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当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把毕生都献给了民主革命的孙中山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命运、救民于水火之中而四处奔走呼号,他们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尽管他们提出改造社会的思想、主张不同,但无不渗透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传统美德,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不停息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就是依靠这一点,我们的祖国虽然历尽耻辱和创伤,但终于站立了起来。对此西方列强已有了血的教训。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不策”。历史虽然已成为陈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高尚的人格总是令人敬仰的,受到这种强烈爱国思想洗礼的学生们,他们更懂得热爱祖国,就必须为中华民族新的崛起而读书,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而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三、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创新的品格
21世纪是开放、竞争的世纪,它自然要求我们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也应该具备所有成功人士的优良素质,不拘泥于现实和传统,敢于打破自我封闭的围墙。就以近代史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实践来说,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洋务运动,然而甲午战争的惨败而宣告其自强求富的希望破产。但这并没有阻止住中国人探索、追求的脚步,接下来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各自实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到,不能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应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于是他们先后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理想并付诸实践,然而一幕幕悲剧之后,中国依然如故。但连续不断地打击并没使先进的中国人沉沦下去,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创新。陈独秀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两面旗帜,冲破了封建思想的阴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伴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巨响,李大钊等人又高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由学习西方转向俄国学习。中国人就这样永不停息地开拓、进取和创新,经过长期的斗争和摸索,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真理,使中国革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曙光出现了。通过对上述内容逐渐学习的过程,学生自然认识到任何成功都凝聚着开拓者的泪水和汗水乃至生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学生,问题和矛盾无处不在,但只要有一股热情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实事求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中国近代史在潮州 篇四
1864年鸦片战争的一炮把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中的中国打醒了,中国从世界大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现实令国民逐渐奋起寻找国家的出路。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我们的目光由此投向世界,既然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那么我们该如何求进?为什么我们的探索学习之路如此艰辛?
开眼看世界
从林则徐的《四洲志》到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国家的地理历历史,总结了鸦片战争的经验和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率先打破国人对西方科技“奇技淫巧”的偏见,敲开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大门。
洋务运动
继承了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形成了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通晓洋务的人才,冲破重本抑末的思想。其主要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实际上企图以西方的科技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具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强烈的依赖性;管理上的腐朽性,官吏化严重。这些原因都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早期维新派
以王韬,郑观应等人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其中以大力发展工商业,设议院,“君民共主”这些主张尤为进步,具思想启蒙色彩,但由于只有部分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发起无法付诸实现。
维新派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延续早期维新派主张,将学习层面首次推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冲击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废除了科举制度,并争取到了光绪帝的支持,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改良运动,并在社会风气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革。其依靠力量直接决定了它对封建主义不敢否定的态度,而且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没有获得群众基础等暴露了它的不彻底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
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封建统治。其引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民国,制定了临时约法,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政治体制,提出五权分立,是中国近现代在政治制度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最终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宣告失败。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并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导致封建势力的反复来袭;不能够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只有革命人士了解革命,人民对于改革的认识仍一片空白;未能建立坚强政党;这些弱点由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直接决定。
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在《新青年》这个文化阵营开展了宣传西方先进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封建枷锁,使新文化深入民心。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十月革命带来的马列思想使一大批工农出身的人民意识到中国革命道路的出路所向,人们找到了中国前进的曙光。总结分析
5.中国近代史在潮州 篇五
【摘 要】本文主要阐释了PBL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问题的激发、导向和讨论在PBL教学法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92-02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医学教育,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被中国的众多医科院校所接受和推广,但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却鲜有提之。实际上,PBL教学法特别适合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其课程性质和特点为PBL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基础。
一、PBL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PBL教学法符合“纲要”课的教学大纲。“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既是一门政治课,也是一门历史课。它通过介绍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讲授新中国如何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取得的伟大成果,帮助学生了解国史、了解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两了解”和“三选择”的教育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可能单靠教材的简单的文字表述就能达到的。PBL教学法的的引进,以“问题”为导向,而问题的提出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原有的观点;问题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纠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建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层次和渐进的思维过程,可以更有效地感染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辩证的历史观。
(二)PBL教学法有效解决当前“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矛盾。当前大学阶段开设的“纲要”课在内容上与同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中学阶段开设的历史课有重复之处。但是三门课之间又有不同侧重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侧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角度,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学阶段的历史课侧重从纯历史的角度教给学生近现代历史的基本史实;而“纲要”课则侧重介绍近现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件历史任务,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这种侧重点决定了“纲要”课在内容上不像中学历史课涉及到那么多的具体史实,在体系上又不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那样的理论化。总而言之,“纲要”课既有概要的历史内容,同时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大背景。PBL教学法的引进,以问题为中心,摒弃了与中学历史课重复的那些史实问题,提炼出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历史大背景的问题,从而有效体现“纲要”课历史与政治的双重性质。
(三)PBL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教学低效性的问题。造成低效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不爱学,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纲要”课的现状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将“纲要”课的抽象历史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相结合,从而实现学生对“纲要”课的由接受型到自主型学习的转变,这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先进教育理念,能起到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PBL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辩证思维能力。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和基础的方法,更能够在学习某些重点问题上击中要害,有助于学生在对已有重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提升对该问题的理性分析能力,从简单地认为“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模式提升为“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历史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对“纲要”课中“资本-帝国主义到底给中国带来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常见的回答要么是“指路明灯”,要么是“万物之源”。引入PBL教学法后,通过问题提出――讨论――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能明白资本-帝国主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主观上却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与落后的总根源,在这种双重作用中,更主要的还是后者,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能力。
二、PBL教学法在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应用的可能性
(一)医学专业课中PBL教学法的实践为在“纲要”课中实行PBL教学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BL教学法最早就是应用于医学院校。我校医学的许多专业也都很早进行了PBL教学法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PBL教学法的实践,学生初步适应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初步形成了问题意识,这些为在“纲要”课中实行PBL教学法奠定了基础。
(二)我校“纲要”课之前开展的专题式教学模式改革为PBL教学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目前,我校“纲要”课正在开展的是专题式教学改革,即打破原有教材章节顺序,设立了十个专题,每个专题下设一个主题,这种专题法使得教学更有重点性和针对性。这避免了PBL教学法应用中问题设置的盲目性和空泛性,PBL教学法的问题是围绕各专题下的主题来确立的。
另外,PBL教学的应用也解决了专题教学无论从广度讲还是深度讲对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要求较高与我校目前学生历史知识比较薄弱的矛盾。PBL教学法一方面提前把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可以弥补基础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把专题细化为若干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三)我校目前“纲要”课实行小班型上课的现状适合于开展PBL教学法。PBL教学法的问题解决主要靠课堂的讨论来完成。小班型上课人数少有利于分组和充分讨论。目前,我校的“纲要”课已基本实现小班型上课,每个班型约3-4个班级。这种情况相较于大班型来讲,是更适合于开展PBL教学法的。
三、PBL教学法在我校“纲要”课中实行的几点体会
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几个方面的环节,一是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形成课堂讨论的问题,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准备,然后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再加以总结指导,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概括起来,基本步骤是激发问题――确立问题――讨论――解决问题。PBL教学法在我校“纲要”课中是初次尝试,还不能完全地达到PBL教学法的四个完整步骤,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点重要的体会。
(一)问题的激发是PBL教学法实行的前提和基础。PBL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来开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际中,通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学生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或者心里有问题,但不屑或羞于表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很多,如学生的基础差、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欠缺,甚至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都有可能造成上述情况的出现。这时需要教师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充分利用多样的媒体途径去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现在的学生基本是90后,90后的青年一代的生活是离不开网络的,凡与网络有关的qq、微信、飞信、博客等,90后向来不排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同学生进行沟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去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据调查,在对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者的关注度中,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度高于历史史实,而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度更远远高于历史事件。为什么学生对历史人物如此感兴趣?人物有血有肉,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其人格魅力和特点更易吸引学生。因此可以根据纲要课的特点去充分挖掘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特征,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问题的导向是PBL教学法实行的关键。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旦被激发,问题会接踵而至,纷繁众多。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被拿到课堂上讨论,众多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甄别和引导。对于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即伪问题,应及时摒弃;对于真问题,要区分哪类问题是符合教学目的确实值得讨论?哪类问题是反映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毛病?总体来说,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成长经历、知识背景及个性的不同,对本门课程关注的程度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独立的思考。教师是无法一一了解的。但就总体而言,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历史,对历史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真正的来龙去脉缺乏实质的认识。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第三章辛亥革命的教学中,在学生基本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基础上,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变化?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不结果的花?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继承了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
2.以“三个选择”为线索,符合“纲要”课的科学体系。前已论及,“纲要”课和中学的历史课以及“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不同,它有自身的特点和科学体系。它是以告诉大学生近代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为教学目标,因此所有问题的设立应该是围绕“三个选择”,自成一套体系。例如教材的第二、三章虽然讲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但它的内在规律是通过这些早期探索的失败来讲清中国人民为什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所以在这两个章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围绕探索失败的原因来进行。
(三)问题的讨论是PBL教学法实行的重要步骤。问题产生并确立后,最终要通过讨论来解决。这个过程是通过积极讨论,通过对错误的观点的批判,通过对正确观点的阐释和发挥,来最终确立学生对问题的正确理解。讨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开放性。讨论本身是开放性的。要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即使这些看法偏激、有错误,也要允许他们表达出来。只是教师要给与适当的纠正。
2.有序性。虽说是开放式讨论,可是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很关键。教师事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讨论陷入盲目无序状态,最终冲淡甚至偏离主题。
3.鼓励性。对于参加讨论的同学一定给与充分的鼓励。对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做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且易于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直接地转化为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6.中国近代史在潮州 篇六
一、近代刑罚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近代刑罚体系是指在近代的法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系列的区别于传统奴隶制刑罚和封建制刑罚体系的更加具有文明性和科学性的新的刑名集合体系。这些刑名体系中的刑罚方法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者颁布的刑法典中明文规定并且按照轻重次序进行排列, 轻重幅度相互衔接而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 中国的近代刑罚体系是指在清末刑法改制过程中确立的刑名体系, 这些体系中出现了主刑和从刑的划分, 在程度上由轻到重依次排列, 在执行方式和刑名本身蕴含的社会价值上都体现了文明与进步, 与中国历史上过去的各个朝代的刑罚体系都有所不同的刑名体系。
在特征上, 中国近代刑罚体系由原来传统刑罚当中的以肉刑和劳役刑为核心, 转变为以自由刑为刑罚体系的重心, 通过对罪犯自由的限制与剥夺来达到惩罚、教育与威慑的目的;同时, 在极刑方面, 传统的中华法系中的死刑可谓纷繁复杂, 残酷性和非人道性特征极其明显, 而近代刑罚体系当中死刑的刑名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限制, 死刑的执行方式由原来的多元化逐渐发展为一元化, 这也是中国近代刑罚体系走向近代化的一个明显特征。
二、近代刑罚体系的确立过程
刑罚体系是刑罚的载体与表现形式, 但是刑罚体系的确立却非简单地通过法律对刑名进行规定, 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建立于一定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之上, 从经济基础层面、思想基础层面, 逐渐向政治层面推动发展的过程, 最终体现于法律之上是这些因素推动社会矛盾的发展迫使政治统治者对法律进行变革的过程。清末近代刑罚体系的确立经历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工业的发展, 由物的私有逐渐催生了权利私有的观念的过程, 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社会的改良、变法、工业化运动的探索过程, 最后发展的改革与革命的思潮冲击, 在外强欺凌, 国内革命思潮澎湃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法制改革, 可以说近代刑罚体系的确立是全社会乃至于全球思想、经济和政治运动的结果, 近代刑罚体系的确立就是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进行的。
1.社会基础的发展。清末的中国社会在外强的冲击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以后, 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进步官吏开启了中国的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中通过官办和官民同办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工业企业, 在造船业、兵工业、铁路运输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虽然洋务运动被认为失败了, 但是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文化和经济基础却开始萌芽并且发展壮大, 以盛宣怀、张謇等人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熟起来, 在纺织业、民间教育、金融业等等方面都开始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 外国对清政府的经济侵略也转向了资本输出, 为了能够和外国企业抗衡, 清政府也逐渐放宽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限制。另外, 经历了几次战争的失败, 清政府欠下了大笔的债务, 为了还清债务, 不得不扩大税源, 解决财政危机, 进行军事和政治改革, 到了后期清政府开始出台优惠政策来扶持民族资本主义, 加上民族资本家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 愿意垫赔款, 这在争取政府对资本主义扶持的同时也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清末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地位的提升, 使得私有财产在国家法律中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具有近代性质的法律体系开始发展起来。同时, 清末资产阶级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的西方化, 尤其是在洋务运动中官方派出大量的学生到西方留学, 学习西方的科技和文化知识, 也将西方的思想带入了中国, 西方人权思想、宪政思想逐渐在中国萌芽、发展。
2.思想基础的发展。经济基础是促进近代刑罚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 思想基础则是近代刑罚观念的温床。近代刑罚观念是指将人权思想确定为法律制度的过程在刑罚上体现的一系列的观念, 包括罪行法定的观念、罪责刑相适应的观念以及刑罚的人道主义和有限性的观念。近代刑罚观念在中国的确立表现为刑罚的规范化和人道化。在清末之前, 刑罚实施的正当性来自于封建社会的天命观, 刑罚是皇帝的意志, 皇帝是上天的代表, 因此只要皇帝所要表达的一直就是正当的, 所以不论什么样的刑罚, 只要经过立法的确立就是正当的。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天命观逐渐淡薄, 尤其是西方宗教思想的侵入, 天赋人权的观念也随着物的私有和私权观念的产生而产生, 人们开始对刑罚正当性进行思考。因此, 到了清末改革时期, 宪政思想发展, 动摇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也动摇了刑罚的正当性基础, 新的私有观念成为清末立法的基础, 而且这些私有观念与西方法学当中的刑罚原则是相一致的, 清末的法制改革中就顺应了这一方向, 废除了残酷刑罚, 使刑罚人道化, 维护国民人权, 防止对受刑者滥用国家刑罚权。建立了自由刑为中心, 代替生命刑、身体刑、流放刑等等残酷的刑罚。在执行自由刑时, 一方面要保障受刑者的人权, 另一方面, 在执行自由刑的同时, 要避免刑罚给受刑者带来的肢体痛苦。从刑罚本身到刑罚执行过程都以保护人权作为核心。
3.制度的确立。在制度层面, 近代刑罚体系在中国的确立是在清末修律过程中在《钦定大清刑律》的内容中体现的。首先, 清末修律确定了刑罚适用的平等性。刑罚适用的平等性是近代刑罚的重要表现, 平等适用意味着特权的消失, 意味着人人权利的平等, 这是罪行相适应的前提, 在《钦定大清刑律》第2 条到第8 条中规定“:本律于凡在帝国内犯罪者, 不问何人适用之。其在帝国外之帝国船舰内犯罪者, 亦同。”其次, 清末修律按照刑罚轻重确定了刑名秩序, 《钦定大清刑律》第37 条规定“:刑分为主刑及从刑。主刑之种类及重轻之次序如左:第一, 死刑;第二, 无期徒刑;第三, 有期徒刑; (一) 一等有期徒刑———十五年以下, 十年以上。 (二) 二等有期徒刑———十年未满、五年以上。 (三) 三等有期徒刑———五年未满, 三年以上。 (四) 四等有期徒刑———三年未满, 一年以上。 (五) 五等有期徒刑——一年未满, 二月以上;第四, 拘役:二月未满, 一日以上;第五, 罚金:一元以上。从刑之种类如左:第一, 褫夺公权;第二, 没收。”第三, 清末修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刑罚适用的制度, 比如第五章规定“凡已受刑之执行, 复再犯罪, 此其人习于为恶, 实为社会之大憝。若仍绳以初犯之刑, 有乖刑期无刑之义, 故本章特设规定”。这里规定了累犯制度。同时第51 条规定“:犯罪未发觉而自首于官受审判者, 得减本刑一等。犯亲告罪向有告诉权之人首服, 受官之审判者, 亦同。”这里规定自首的刑罚减轻, 也是近代刑罚体系的重要制度。第63 条规定了缓刑制度, 第66 条规定了假释制度, 第69 条规定了刑罚追诉时效, 第74 条规定了行刑实效等等, 这些近代刑罚制度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的确立意味着近代刑罚体系在中国的正式确立。最后, 从《钦定大清刑律》的整体结构上看, 该法规定了分则三十六章, 各章节的顺序按照犯罪和刑罚的轻重进行一次排列, 这也是近代刑罚体系在立法上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
近代刑罚体系以刑罚的规范化、次序化、人道化为特点, 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发展经历了奴隶制刑罚体系、封建制刑罚体系, 到了清末由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 国内外的压力, 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生长, 私权意识逐渐增强, 加之清政府与资本主义与民族资产阶级的依赖, 最终清末修律在《钦定大清刑律》中系统规范了中国的近代刑罚体系。
摘要:刑罚体系往往生长于一定的民族文化之中, 而近代刑罚体系在中国的确立却是在当时的特殊的社会条件下, 由外而内, 从经济基础的冲击到西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最终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关键词:清末修律,近代刑罚体系,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6.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3]高铭暄.刑法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7.论近代西方兵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篇七
关键词:兵操;军事;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725-03
1清代旧时的兵操之法
清代训练军士,无论京师内外,还是水陆营汛,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或定期训练,或随时训练,因地制宜。
定期训练的有侍卫三期亲军,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每月分期习射二次,习步射四次。八旗骁骑营,每月分期习射六次,由都统以下各官亲临督导。每年春秋二季,穿甲习步射,由本期决定习射时间;穿甲习步射,由部臣定期。春季每月分操两次,合操一次,秋季每月合操两次,预奏操期。八旗汉兵,春秋季每月在卢沟桥试炮,各旗都出炮十位演放,五日而毕。春秋季长操,四旗合操四次,初冬则分遣各旗演习步围。前锋营每月习步射六次,春秋穿甲习骑射两次。护军营训练同前锋营。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每月练习步射六次,春秋习骑射,兼习鸟枪。八旗步兵营习步射,城门骁骑营习鸟枪,均以春秋演操。内府三骑,每月习步射六次,春秋穿甲习射两次,立冬后,内府护军及尚虞处执事等演习步围,另选三骑护军习马射各技。火器营每月习步射、骑射、马上技艺各六次,由统辖鸟枪炮兵护军骁骑各官按日于本期考核测验。健锐营每月习云梯鸟枪技艺六次,骑射步射鞭刀等艺六次,其余时间在本期洗练枪箭。旗营校阅时,从七月开操至次年四月,在九门外设教场,将军、都统、副都统掌校阅骑射枪炮事项,按照优劣礼赏罚。春秋合操与京营同。
陆路绿旗营训练,督、府、提、镇标兵,于每年秋季霜降那天,各营将弁严肃队伍,,开赴教场,设军幕。届时,军事穿甲列阵,军中树大军旗于军中,统率大臣在将台上传令合操,,中军扬旗指挥军士,台下举炮三次,军中鸣角擂鼓,步骑甲士列队行阵,施放大炮,连环无间断,如京营操法。长矛、藤牌、短刀、编刀类兵器操练法都因地制宜,以教练士卒。检阅完毕,依据骑射技术,申明奖罚,犒劳军士,释甲归伍。八旗水师于每年春秋二季,又将军、正负都统率战舰官兵进行训练。奉天、福建、广东水师各赴江面,天津水师赴洋面。每年从四月至八月,于潮平风顺时,张犯启程、列阵出洋江,以次鸣炮练操,其余时间,各率所属讲习水务,绿旗水师营,无论内河水师,江海水师都出洋会哨。每年春秋季,乘舰列阵,扬帆驶风,鸣角发炮,操练都如军律。
随时训练的制度始于清太宗天聪七年(1663年)举行的大阅典礼。当时,八旗护军、汉军马步、满洲步军都集中于京师。分八旗为左右翼,汉军、满洲步兵为二营,四方环立,前射红衣炮三十位。皇帝皮甲上马,诸贝勒率领护军如对严敌,亲军为后盾,听到炮声前进,听到蒙古角声退却。接着是汉军马步,满洲步军进攻炮军。崇德八年(1643),清太宗大阅于沈阳北郊,列是汉军炮手,接着是满洲步兵、蒙古步兵,再在接着是骑兵、守城应援兵,最后是守城炮兵。检阅队伍长达二十里,听炮声合战。皇上亲临检阅,步伐整齐,军容整肃。以后各朝皇帝都要进行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检阅。顺治十一年,清政府规定了阅操赏银制度,骑射各兵演习日期制度,督、府、提、镇奖赏优等弁兵制度。康熙二十八年有规定了演炮制度,三十年有规定了春草制度。五十年又规定了火器营合操阵式。乾隆四年有规定了骑兵合操制度。至此,一整套军事训练制度制度完备建立起来。乾隆前,清统治者对军队训练抓得很严,因而军队战斗力强,为评定全国,建立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较大贡献。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军队所操练的依然是几千年中国传统的陈旧式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外乎是刀、枪、剑、戟、斧、矛、鞭、叉、弓箭、马术等等。但在眼片战争中,中国人遭遇的使用坚船、利炮所武装起来的帝国主义,原来的练兵之法显然无法抵抗这种新式的武器了。为了反侵略,中国封建军队的武器、训练应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魏源提出的养兵、练兵之法,正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2西方兵操思想的启蒙
翻开中国近代的历史,早在清嘉道时期,西方殖民势力就已汹涌东来,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在科技发展水平、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就已经拉开。1840年的鸦片战争,列强的坚船利炮破门而入,使古老的中华帝国遭到了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局。可以说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抢夺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而借鸦片问题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如果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来说,则又可以被理解为是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西方文明,对落后的封建主义东方文明的冲击。这是两种文明不可避免,的冲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正视现实,“睁眼看世界”,并在比较中鉴别和认知西方文化的长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短处,从中寻找出救国救民的道理和途径。于是“救亡图存”,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最强音。
作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注意研究敌情,学习侵略者在军事上的长处,他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的“长技”,“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才能做到“防夷”和“制夷”。并强调:(1)火器生产技术;(2)建立强大战舰;(3)养兵练兵之法。但都没有来得及问世,就遭贬革职。魏源继承了林则徐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提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个完整的、影响百余年,启迪几代人的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1]。该养兵练兵之法,即为后人所称的兵操。
受当时时代的局限,魏源的养兵练兵之法主要是针对海战的水师而言的,但以此推及,仍不失具有普遍之意义。但由于地主阶级顽固分子的坚决反对,魏源的这一整套中西合璧的养兵练兵之法未能用于实际的操作。当时,魏源主要是从战略的意义上去论述养兵练兵之法的极其重要性,对于具体的怎样学习西方养兵练兵之法,也少有论及。可以说,学习西方养兵练兵之法在当时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施。
3西方兵操的在清军军队中的实施过程
在十九世纪50年代,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终于走出个人的视野,朝野形成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风朝。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的宣扬下,使这场改革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推进了这场改革。这样,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开始在中国正式登台亮相。
3.1湘军
早在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进湘鄂,所向披靡,清廷深感绿营和八旗兵已不足用,便饬令各省举办团练,以助‘攻剿’。曾国藩针对绿营兵的流弊,组建了湘军,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薪饷较高,并专配长夫,自带帐篷,以利于加强训练和作战。二是实行募兵制,采用自上而下的办法,三是为追求武器装备不惜重金购求和使用洋枪洋炮新式武器并进行严格演练。首先选定统领,然后由统领挑选营官,由营官挑选哨弁,由哨弁挑选什长,由什长挑选勇丁,以便相互熟悉和层层控制。勇丁挑选的对象主要是年青力壮的农民。应募者须有人具保,并编造清册,填写籍贯、住址和父母、兄弟、妻子姓名。它实际上是把‘连坐法’应用于对军队的统治。这样,在伍时可以防止勇丁逃亡,解散时可以各有所归。此外,曾国藩所选将领除所谓‘诚朴’的读书人外,还从绿营中挑选少数精于武艺的将弁为营官,以便训练水陆兵丁,教会他们掌握洋枪洋炮技艺和阵法。曾国藩还强调‘严刑峻法’,并建立严密的稽查制度,以申军纪,同时,向兵士灌输‘忠勇奋发’、‘尽忠报效’、绝对服从官长等思想,鼓励湘军士卒大肆屠杀起义人民,为封建统治阶级卖命。至1854年初,曾国藩已练成湘军陆师十五营、水师十营,官弁、勇丁、长夫等共一万七千余人。他开创了近代军阀拥兵自重的先例,也表明清王朝已经衰朽到难以维护其统一军权的地步。
3.2淮军李鸿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的一支勇营军队——淮军,在中国近代社会存在近40年,并深为清王朝所倚重。淮军的组建,从当时社会背景来看,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后,清朝统治者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开始惊醒过来。面对西方的武力挑战,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识到刀矛弓箭与枪炮船舰的差距,提出效法西方以求“自强”。咸丰十年,奕盉等人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2]。在奕盉的倡导下,作为洋务运动早期主要内容之一的练兵活动,在沿海地区逐渐开展起来。在近代西方兵操实施的过程中,淮军走在前头,因而成了当时其他清军效法的榜样。同治三年,总理衙门奏请在八旗、京营火器营中选派官兵48名,到江苏李鸿章的淮军中学习外洋炸炮、炸弹及各种军火制器,得到同治帝的谕允。左宗棠也曾请淮军将领郭松林、杨鼎勋派弁勇10余人,到他所率领的湘军中教练开花炮。曾国藩奉命镇压捻军时新招募的3000湘军,也仿淮军组建成洋枪队;并请淮军将领吴长庆到湘军中教练使用洋枪和新式阵法。同治九年清廷发布上谕,“直隶天津、江苏上海及刘铭传军营,均练习枪队、炮队,步伐尚为整齐,号令尚为严肃。其教演之法,著各该省自行咨取章程照办,总期实事求是,变疲弱为精强。”[3]刘铭传部是淮军中的佼佼者,各地练兵,都依刘部的练兵章程组织实施。李鸿章接管直隶的练军后,先后派淮军将领前去任职,并给练军装备洋枪,按淮军操法训练。可见,淮军的近代化对当时清军均有较大影响。但是,作为一支勇营军队,淮军本身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诸如它在士兵招募方面兼收并蓄,军队编制仍很落后,武器装备的繁杂不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限制了它向更全面更系统的近代化方向发展,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3.3新军清末新军的建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淮军的影响。新军中最早采用新式操法训练的,有直隶武毅军、新建陆军、江南自强军和湖北抚标护军。武毅军是淮军将领聂士成就直隶驻防淮军内选练马步30营,仿德国军制编成的;新建陆军是淮军将领袁世凯,在另一淮军将领胡遹盞所编定武军的基础上编成的;湖北抚标护军由张之洞仿直隶武毅军编成的。上述新军均雇德国军官和津、粤武备学堂的学生充当教习,用德国最新操法进行训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下令各省改用新法练兵,各省教官“于北由新建陆军、于南由自强军派往”[4]。至此,清末军队完全成为用新式武器装备和用新式方法训练的近代化军队,结束了数千年来使用弓箭刀矛的历史。
4新式学堂的建立与兵操的传习
兵操不仅在军队上广泛采用,同时在洋务派创办的各新式学堂中也被列为学堂教学内容之一。如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两类学堂。“西文”学堂如同文馆;“西艺”学堂则指一批专门培养科技、军事、医务、矿务等方面的学校。福州的船政学堂,其专门开设的课程为:英文、算学、几何、代数、解析几何、割锥、平面三角、代积微、(代数、微积分)、动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音学、热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学术及洋枪操演[5]。由此可见,洋枪操演已被列为该学堂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洋务派创办新式教育第一次将“兵操”列为教育的范畴。随后创办的各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广泛效仿,使兵操在学堂教育体系中得以广泛采用。笔者认为,兵操引进学堂,是开中国近代化体育教育之先河。
在学习西方兵操中较显著的学校,主要有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和北洋武备学堂。学习中学、西学、文事、武事。其中,“武事”便是兵操的传习。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聘请的是英国教习,因而习练的自然也是英式兵操。北洋武备学堂主要以培养新式陆军人才的。1984年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变法图强的运动,康有为、粱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企图在维持清朝封建统治的原则下,实现君主立宪,变法维新,引进西方“新学”改良社会,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在教育实践中,对兵操的提倡与宣传,促进了西方兵操在中国的传播。
5西方兵操引进对中国体育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没有西方兵操的引入,没有对西式军事人才的迫切需求,就不可能如此地大规模去兴办各种学堂特别是军事学堂,西式的近代教育体制就不可能在该时期在中国确立。西式近代教育体制在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冲突中,始终战而胜之,使中国近代教育体制最终融入世界,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再者,没有来自东瀛兵操的引进与影响,我国的近代化体育教育的发展还不知要滞后多少年。兵操一词,在中国近代化初期,应该说带有较浓的军事训练色彩,尤其带有“洋操”的西式兵操训练特色。我国体操的就是伴随着“学东洋”思潮的兴起由日本引入中国的。自此,人们对体操才有了初步了解。因此可以说,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属于西方兵操的引进、实施、发展阶段或年代,并无体操的概念。直到1903年清政府才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规定了各学堂开设“体操科”[6]。
军国民教育思潮在我国二十世纪初迅速形成。在军国民教育思潮影响下,体操唯一宗旨为“尚武”,使体操带有浓厚的军事准备性质。清末开办学堂的课程,“皆抄袭日本的成法”,“每周令学生习兵式体操2-3小时,以敷衍“立正"、“开步走"、“托枪"等,注重形式整齐的、机械式的、被动的动作,使体操与兵操几乎成了同一语。”[7]学校的体操分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两种,兵式体操尤宜注重。由于此时期军国民主义的盛行,学校又严重缺乏体操课的教师,教师大多数由退役兵士担任体操课教学,使学校体操课教学质量低下,正如徐一冰在1920年的《二十年来体操谈》中所述:“甲午乙已之间,民间革命思想日益膨胀,且鉴于各国海陆军之强盛,全谓非提“军国主义"不足以救亡,于是学校体操一科竞以尚武为唯一目的,以兵式为必要之教材。此风一开,弊窦丛生,一般无知识无道德之营弁之士兵,竞一跃而为学校教师,品类不齐,非驴非马,既不识教授为何物,又不知学校为何地;酗酒狂赌,好勇斗狠,无所不为;不一年,学校之名誉扫地,社会之信仰尽失,学生父兄弟,多仇视体操一科,至今犹有毒也”。[8]由此可见,体操在民国早期的地位是很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视为是“公理”战胜“强权”,而动摇了国人对军国民主义的依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引进,更促使教育界对兴学以来教育宗旨与目标的反思。同时也极大地动摇了体操=尚武=体育=军国民主义教育的观念。
1922年11月1日正式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教育史上称“壬戌学制”)。废除了旧的教育宗旨,提出了新的标准。次年又公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剔除了学校的兵操,使我国学校体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完成了德日体育体制向英美体育体制的过渡。我国学校体育从此在近代化进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结束语
传统的中国养兵、练兵之法,抵挡不住西方的船坚利炮,因而显示了其落后性。“知耻而后勇”,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有向别国学习的勇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给西方兵操的引进以积极评价,它揭开了我国军队近代化的先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从西方兵操引进的整个历史来看,兵操的历史变革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的历史变革及整个社会的历史变革,加速了社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极为深远,兵操的发展促进了体操科的形成,而体操科的发展又促进了体育近代化的发展,正是由于兵操的引进,开学校体育教育之先河,其历史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参考文献:
[1] 巍源.海国图志(卷二),《筹海篇三.议战》.
[2] 奕盉,等.咸丰朝《筹办夷务史末》卷72,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11.
[3] 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12卷):第9597页.
[4] 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03卷):第9512页.
[5]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第378页.
[6] 体育文史,1987(5):13.
【中国近代史在潮州】推荐阅读:
中国近代史习题10-12
中考中国近代史复习08-10
中国近代史爱国教育09-18
中国近代史论文选题09-19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07-19
中国近代史纲要及答案09-26
中国近代史辩论赛10-21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31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题型答案06-19
中国近代史纲要小抄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