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炊烟升起散文

2024-10-27

不见炊烟升起散文(共9篇)

1.不见炊烟升起散文 篇一

又见炊烟升起散文欣赏

我的家乡有“大雪“杀猪的乡俗。

又翻过了几座山,我便走进了村头的山地上。停下车,站在家乡的山峰上向北遥望,外婆家就在那天地相连、烟波浩缈的远方。

冬天的陕北高原仿佛卸了妆的女人,素面朝天,朴实真诚。

山村里炊烟袅袅,我仿佛听见云雾缭绕的山尽头,那个记忆中的村头,外婆正站在硷畔上呼唤着我的乳名:“祥儿,快回家吃饭哩!“

那声音带着浓重的陕北味儿,跃下崖畔、穿过山沟,飘到坐在冰车上划冰玩儿的.小小的我的耳朵里。

斜阳余辉里,黄土高坡的窑洞前,外婆穿着深黑色的棉衣,双手交叠于腹前,翘首期待着我的应答。

山脚下河道的冰面上,“呼哧呼哧”吐着热气的我,刹住冰车、拍打着沾在屁股上的冰屑,一边抱起冰车,一边朝着天上喊:“外婆!知道啦!“

清脆的童音在山沟沟里回环撞击,爬上山坡,飘进外婆的耳朵里。

山崖上的烟洞冒着白色的烟柱,外婆说烧着火了,正在给我做饭着哩;我的小肚子便“咕咕噜噜“地直叫唤,不但玩累了,而且也饿到了。

把小小冰车扔到柴草堆上,就像小棉球一样,撒着娇扑进外婆的怀抱,被外婆搂抱着往家里跑……

手机铃声打断了我梦里的儿时回忆。山峰上“呼呼“的寒风刮疼了我的脸,母亲在断断续续地说,她又加了一炉炭,大铁锅里炖上了我最爱吃的“猪肉烩酸菜“。

进村的路上,我把车上的播放器打开,邓丽君小姐深情而舒缓地唱着: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2.炊烟情感散文专题 篇二

那是家的信号,并非古代的烽火狼烟,没有战争弥漫的刺鼻的硝烟,有的是温暖潮湿夹杂着芬芳花香的空气。

遥想西周“烽火戏诸侯”,倾国倾城的褒姒还站在那墙头,微微一笑,看着被戏耍的诸侯,平日里不苟言笑,举止有度,而今却面红耳赤,怒目圆睁。或许褒姒想要的并不是对诸侯的愚弄与戏耍,而是家的信号。炊烟会告诉你家的信息,仿佛在说,一切都好,依旧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寻常百姓家的生活,不因荣华富贵沾沾自喜,不因安贫乐道为郁郁寡欢。昏庸的周幽王不懂得归家人的心思,却还要将国破家亡的罪责归咎到一介女流的身上,实在是有失男子风度,更不要说是一朝天子了。活该应了亡国,众叛亲离的悲惨下场。不得不说这样按自己心意编排历史确乎是有点强人所难,但是翻开历史重重的烟云,其实仔细的轮廓已经模糊,何不如此畅想一番,让生活多一点点真实以外的趣味呢?

炊烟袅袅升起,凝结了记忆。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寒风在窗外呼啸,有时候性情过于猛烈,竟拍打起了窗户。白雪堆到了屋顶山,白茫茫的一片。我还在床上睡着,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我盯着窗户傻傻的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这时,慢慢的,炊烟从烟囱里慢慢冒了出来,先是试探性的出去,还看不太清楚。慢慢的,一点点的,队伍壮大起来了,可以清楚的看见浓浓的白雾结着伴、唱着歌不畏严寒扶摇直上,我甚至可以感受得到它的热度。闻闻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便知道了今天的早餐。

3.炊烟的散文 篇三

已经有十年没有爬过房顶了。站在屋脊上,一下子被眼前的情节弄疼了心扉。午后的北风风势开始减弱,夕阳的脸庞上都是红晕,好像有点疲倦,许是奔跑了一天,累了吧!然而她并没有立刻要走的意思,掏出身体里最后的火,她或许是想让家家户户的日子更红火一点儿吧!身体烧的红彤彤的,心事是透明的,几缕淡淡的忧伤随着风吹的方向慢慢散开,散着散着就绕到一缕炊烟跟前,炊烟小心翼翼的把自己融进去,向东南方向盘过来,这时候庄子上炊烟多了起来,两家,五家,十家,二十家,……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那一缕不紧不慢的烟升冉,再邀了其他家的烟,他们挽着手,轻轻轻轻地盘过烟囱,草垛,树梢……低低的飞翔,顺着风一路向东,跑着跑着就钻进了或许哪一家的草垛子里,你再也找不见了。留给你的永远是猜测,疑惑和怀念。谁又能够不怀念呢?

寻着那炊烟的踪迹,我细细探寻,多年前的一幅幅如画的往事挂在眼前,清晰如昨日。回忆的长线把思绪扯到了从前……二叔家的三个儿子,个个气力茂壮,和我差不多的年龄就高出我半头,二婶生的娇气,妈妈是不怕吃苦的.大嫂,大娘。每年冬天她早早做完了我们姐妹三人过年的新鞋之后,总不忘记给二叔家的哪个小子也捎带着做上一双。那时候的烟囱都是爬到房脊上揭。二叔家的老大人厚实,心眼好,也是攀爬的高手,每次揭开自己家的烟囱盖都不忘把我家的也捎带揭开。他家和我家斜对着门,他家的炊烟每天都等着我家的,两家的烟一冒出来就缠到了一块,不分你我,亲密的跟一家似的。

有一年秋天,妈妈让我到菜地里择菜,我身体瘦弱,经不起磕磕绊绊,田梗上到处是青豆秧,走到二婶家菜田边上,一不留神一个跟头栽倒在她家地里。还好土地酥软我没有受伤。就是把二婶家田梗上的几株青豆秧折坏了,二婶心眼窄,为了不让她说话,我尽力把青豆秧弄好。当我提着菜篮子赶回家时,不知道怎么了,妈妈竟然和二婶骂架,二婶口齿伶俐,说起话来就像麻雀一样,唧唧喳喳让人岔不上嘴。不知道原情我只能站在一边听,二婶一口一声“吃不起的”,妈妈也许是气愤,一把从我手里把篮子夺过,把菜散在巷子口,嘴里说着“你看看,你看看,哪个是你家的我成十倍的给你陪上……” “ 谁养的人谁还不知道了,这个大丫头的脾气又不是那几个,别人的东西根本就不犯眼馋……”可怜的豆荚,香菜被无辜的抛在地上的一刻,我明白了她们吵架的原因,原来二婶在骂我,刚才我摔倒的一幕被二婶看见了,她以为我偷了她家的菜。二婶家的菜地里没有香菜,豆荚又不是扁的。明显菜篮子里没有脏证,她的口气也不再那么硬,就这样一场不大不小的**散了,可是妈妈的心里蒙上了一层灰色,她不允许我们在去二婶家玩,也不让我们再和二婶打招呼。同样二婶也不让她家的小子再来我家,再帮我揭烟囱盖。我不这样想,住在一个巷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又是一个家族,晚辈见了长辈不打招呼那算什么呀!我每次见到二婶二叔依然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自己主动问上一声,二婶也不好意思不说话,二叔更不用说啥。可是我,每次都要遭到妈妈的白眼和训斥“没出息的东西!再啥皮能往人身上搭,贼皮都给你搭上了,你咋还是个没记性上……”我也不说什么,由了妈妈。人有分歧但是烟没有,只要是两家一烧炕,烟就缠在一起了,那种亲密根本就分不清哪是哪家的。爸爸在外扛工,妈妈带我们有很多的不方便。这不,我在一次揭烟囱盖时不小心崴了脚,红肿的脚踝钻心的疼,好几天不能上学去。二婶听到了,就拿她家的珍贵的藏品二锅头来给我洗。自然我家揭烟囱盖的任务又交给二婶家的老大了。两家的大人和好如初。我也暗地里高兴多亏了这脚,高兴着高兴着脚就好了。

4.描写炊烟的散文 篇四

周末的黄昏悄然而至。

难得有这样的好时辰、这样的好心情临窗而坐,听城市轰轰的车流,听心音随着城市的韵律起伏着、流淌着。

刚来这座城市的时候,窗外还是成片的田野,因为城区的不断扩展,一幢幢童话般的建筑仿佛在一夜间神奇地耸起。流动的轰鸣日夜穿透玻璃窗的缝隙飘进室内,昭示着城市的生机。

然而,繁华抹去了几许绿意,几分宁静。我置身在城市的一端,在感觉到城市心跳的同时,起伏着乡间的脉博,一种突然间产生的对滚滚红尘的陌生感觉便满满当当充塞在胸臆之间。

在孩童时代,我渴望来到城市,便揣了这样渺小而又宏大的欲望,不断地努力,终于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实现了千万里追寻的夙愿!但我没有想到城市竟繁华如此,喧嚣如此,浮躁如此。

于是,我开始在喧嚣迷蒙中流浪。流浪,这个充满忧伤充满沧桑感的字眼,往往被少年情怀诠释为潇洒浪漫的举止,而现在,我把这种沉凝厚重的人生体验诗意化、抽象化,一如毕加索的画板,贝多芬的旋律,大海的隆隆涛声……我在流浪中跨过了古老拜占庭文化的时空隧道,在残垣断壁的.卫城中寻觅雅典娜女神的影子;在秋日私语中追寻苏武牧羊时抖响的牧鞭声;梦,时常在“梁祝”的琴旋上走失……

城市的边缘地带不断被蚕食,进而成为中心。我在这个中心处于哪个坐标点?沿着起伏无常的抛物线困惑地跋涉,我却找不到自己的定格点,于是,在升落绵延的线上,静静地飘摇等待,如同等待一定会到来的那轮明月。心随着起伏在坐标纸上疯子似地狂奔。或忙碌或闲适地穿行于城市的白昼与黑夜之间,触目所及充耳所闻,都是流动的形色与音律,铿锵各异。城市因此而日渐生动,同时日渐污浊。

曾几何时,我曾看到了夕阳西下,暮色笼罩时山村暗蓝色的炊烟。那黛青色的炊烟是从奶奶皱纹密布的额头上升起的。在山水相依的某个坡地,父亲选择了一处傍山向阳的坡架木为屋,盖瓦为居。岁月苍老了,也苍老了那瓦屋的颜色,房前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不变的仍旧是袅袅升腾的炊烟。儿时的我每日斜挎书包,歌谣随着我的脚步在山坳中跳跃,远远望见奶奶的炊烟正冉冉升起,心中蓦然溢满欢快。折下路边一树枝,摇舞着往家的方向狂奔,那一定是一桌自以为丰盛美味的佳肴在等着了。或是闲暇,放歌南山,待得夕阳的余辉涌起,呼吸泥土沉淀的芳香,遥望炊烟腾起处,已是满怀温馨,几多思绪和憧憬!

在漫漫逝去的日子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炊烟,这道曾在我梦中多少次燃起的风景竟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我的心头又多了份不可名状的伤感。即便在远山深处突然冒出的一屡炊烟,那种孤零,那种惨淡,那种缺乏生机,飘起的是更多的伤感和惆怅。

液化气、煤气、煤取代了木薪,工业文明正从城市向农村渗透。一百年后,人类还能记得炊烟的形状吗?炊烟,这个丰富了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精灵,终将会被人们遗忘?我,流连那份真,那份我久久飘荡的乡愁!

我在城市中忙忙碌碌,在林立高楼中、在灯红酒绿悄然穿行出入,互联网、电视、电话吞吐着令人窒息的信息。那种闲适、谦让的心境和修行也逐渐被喧嚣所侵蚀、污染和。在这样的氛围中遥想炊烟,炊烟只是一段记忆,是一枚儿是的乡思!

5.写炊烟的优美散文 篇五

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地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赶回家来,还耽误不了去生产队参加劳动。赶集卖掉蔬菜,是为了补给一个个长大的孩子上学的费用。

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增加着冬天的寒冷。喝下一碗葱花和白菜炝锅的面汤,星光砭人的寒夜也会温暖一些。远处村庄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谁家的烟囱也跟着升起了一缕带着火星的炊烟。半路上生产队的牛棚里燃烧的火光,知道今夜又有小牛犊降生了,喂牛的老人又是一夜守护着小牛犊,为这幼小的生命烤火取暖。一边的炉火上烧着沸腾的茶炊,父亲推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经过牛棚前时,打盹儿的老人也惊醒过来,叫住父亲喝上几杯热茶,故乡的炊烟是温馨的。

每当我们儿时撒欢儿玩,常常不知道跑到了哪儿。是去河边捉鱼,还是去树林里捉鸟,还是去场院里玩游戏?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忘情和快乐。只有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会来不及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黑瓷大碗喝着有豆粒的粥,玉米或是地瓜面的贴饼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三五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又到热闹的大街上疯跑疯玩。后来我在外地读中学,有时候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黄昏后,故乡的炊烟都飘到了村外的树林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会悄悄来到有炊烟的树林里沙滩上约会自己心爱的人儿,单身汉大虎叔又在河坝上吹起了那支竹笛,幽怨的笛声迷离,能传到对岸的邻村,增加着夜晚的幽深。我们又在炊烟和月光里玩着百玩不厌的各种游戏,故乡的炊烟是浪漫的。

当兵离开了故乡,最想念的是故乡的炊烟。无论走多远走到哪里,故乡的炊烟总是牵着我的思念。每一次离家前,母亲在低矮的柴火棚里给我煮鸡蛋还是给我炒花生米,我都蹲在母亲的身边,故乡的炊烟飘满了四合院,炊烟的味道是呛人的。此刻,不知道我的泪水和母亲的泪水是被烟火呛出来的,还是用烟火来掩饰心里的离别忧伤……故乡的炊烟是深情的。

一次次离家归家,如今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每一次再回家时,总是怯怯的。离开故乡再回去时,奶奶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乡亲老人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永远不能再和我蹲在墙角下聊天,冬日暖暖的墙根下显得有些落寞。从前那种盼着数着日子回家的心思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了。这时我才体会到唐代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故乡的炊烟又是如此让人揪心。

6.又见炊烟唯美散文 篇六

寒风萧瑟,大地冰封,我从城里回到了农村老家。

小时候经常照顾我的三姨,是我一直挂念的,尽管天快黑了,我还是来到了她家。

远远地就看见了那所小房子,看到那从小房子里飘出的炊烟,一种熟悉的已经很少见了的情景,真实地出现在了面前。还是那上世纪60年代盖的房子,那斑驳脱落的墙皮,那黄泥土坯裸露着,和周围崭新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我对它的情感却是那么的深厚,因为这里是我小时候的乐园,在这间小茅屋里曾经装满了我童年很多快乐的故事。

我迫不及待地推开大门走了进去,看到三姨坐在灶膛前,依然用几十年前人们用过的土坯垒的灶,在烧着玉米秸做饭,红彤彤的火光映红了她那满头白发和粗糙的脸颊,袅袅的白烟从灶膛里冒出,屋里飘出了梁米的浓浓香味。

好亲切、好温馨啊!这久违了的柴草,这久违了的炊烟,这久违了的泥土的清香,这久违了的梁米的喷香!

我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看着忙碌的三姨,看着那缕缕炊烟,不由地浮想联翩,想起了看过的一篇描写炊烟的文章,里面有几句我一直记忆犹新,“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

炊烟袅袅,袅袅炊烟,氤氲着浓浓的亲情,那是一种亲情和温暖,那是温暖的家的方向,那是母亲的一声声呼唤……

看着三姨在锅灶前那么的全神贯注、那么的悠然自得,看着那氤氲升腾的炊烟,那和炊烟相伴的岁月,在眼前渐渐地清晰起来……

我家和三姨家只隔着一条胡同,三姨和我的母亲娘家都是相隔大约5里地的张家庄,虽然不同姓,但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以后又一起嫁到了一个村,因此我出生后就顺理成章喊他“三姨”了,因为她排行老三。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经常在三姨家玩,尤其是三姨烧火的时候,我就找个小马扎在她身旁端坐好,眼巴巴地等待着她把可口的美味烧熟了给我吃。那个时候生活虽然很清苦,可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是丰厚的。三姨经常在灶膛里放上冬天储存好的地瓜、萝卜、大枣,一会儿就从灶膛里飘出了浓浓的香味,三姨就把烧熟了的美味用小铲子端了出来,胡萝卜上冒着热气,地瓜上一层黑黑的灰皮,有的已经裂开露出黄黄的地瓜瓤。面对着这些从灶膛里取出来的飘着诱人味道的香物,我和三姨的女儿桂香不顾一切地每人抓起一块大嚼起来,那个特别的香甜味,无以言表,至今令我难忘。

到了夏天,地里和河里产品就多了起来,鲜美的鱼虾,喷香的野藕,河边以及树上的鸟蛋,都是我往灶膛里填的东西,这些美味,随着炊烟飘出好远,引来了更多的小伙伴们。尤其是夏天的傍晚,当三姨生着火以后,只要在院子里等待着,就会有自己送上门来的美味――刚从地里钻出来的蝉。那个时候家家院子里很多树,都是土泥地,这就给蝉的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到傍晚,那些蝉赶趟儿似的从地里往外爬,有的甚至爬到了我的腿上。这时,我就会抓起这些小生灵顺便填到灶膛里,那香味扑鼻而来,也随着炊烟缓缓飘出,飘上了天空,飘向了远方。

到了冬天,缕缕炊烟,就是心中的太阳,就是心底的温暖。每当进入腊月,乡村的天空总是袅袅炊烟缭绕盘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醇厚的浓香。那个时候,灶前拉风箱烧火这个活儿,是每个小孩子都争先恐后抢着干的,因为它可以驱走寒冷,那红红的火焰,映红了脸庞,烤得小脸儿红彤彤的;那带着暖意的炊烟,在身边缭绕着,身上暖烘烘的,心里也暖烘烘的。在隆冬时节,特别喜欢弥闻那经过炊烟久熏的腊肉的味道,母亲踏着方凳子将挂在屋内横梁上熏制的一大块腊肉取下,一刀刀切开,里面的肉泛出透明的金黄色,有一股浓浓的.炊烟味道,扑鼻而来,直入心扉。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里溢满了炊烟味道,炊烟里盈满了腊肉味道,心里沁满了腊肉炊烟融合的味道……

小时侯,炊烟成了我的精神寄托和美好期冀。每天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在外面疯玩一阵后才回家,直玩得气喘吁吁、饥肠辘辘的,一只脚还没跨进大门槛,第一眼就是瞅瞅屋顶那高耸的烟囱,当看到烟囱冒出的缕缕炊烟,心里马上就会泛起浓浓的暖意来,因为它预示着马上就要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了。那个时候,特别盼望过年了,因为过年就可以大饱口福了,吃上平日难以吃到的丰盛可口的美味佳肴,那随风飘来的炊烟里就会飘满着各种美食的气味,有豆腐的清香,有炸糕的甜香,还有炖猪肉的浓香。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袅袅,是人间烟火;袅袅炊烟,是乡村的灵魂,有了炊烟就有了人家,就有了亲人在召唤。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小时候记忆中的袅袅炊烟的画面,已经渐行渐远了,但那一缕缕炊烟依然在我的心空里氤氲着、缭绕着,如一根根银线,无时无刻不牵引着我的思乡之情。出差坐车途中,常常要经过一个个村庄,就会看见很多农户烟囱里冒出的缕缕炊烟,感觉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馨,那缕缕炊烟不觉间在心空中弥漫开来,幻化出了一副副醉美醉心的家乡画卷。

……

“孩子,你什么时候来的?”是三姨亲切的声音。

7.秋色老炊烟抒情散文 篇七

时间像沙漏里倾泻的沙子,不曾觉察就已经流走了很多。阴冷和轻寒被秋风裹夹微微深入毛孔,马路上小巧鹅黄的银杏叶,东一堆厚厚的,西一撮薄薄的,像一群无家可归的弃儿;硕大枯黄的法国梧桐叶,这一叶蔫蔫的,那一叶抽抽的,像一片片陈旧的干鱼片。碧云天,黄叶地,正是天气晚来秋。

还是乡村的秋天明丽,丰富。远山一圈常青的松树围着一团褐色的橡树,一片仓翠的松树杂着几棵深褐的橡树,像秋姑娘用绣球随意在山坡上蘸上绿与褐色,就让一座平淡无奇的山富有而厚重,背景衬着一壁千里湛蓝湛蓝的高空,是那么澄澈,那么蓬勃,又是那么沁人心脾的清爽。

家家户户都有引以为傲的资本。要么院子里橘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圆圆的小灯,高高地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高傲的落寞的,真可谓秋色老橘柚。要么院子里筑起了粮仓,黄灿灿的`玉米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棒棰整齐有序得堆成了尖,远看象一个个黄黄的小蒙古包。

我乡下的家是农村千家万户中最不起眼的一户,我家最让我难忘也最具特色的景致是黑铁皮房顶的小下屋,这个小下屋,已有上百年历史了,黑铁皮房顶石头黄泥垒成,木制的门窗都开始歪斜脱落,呈现出一幅老态龙钟,所以它坐落在乡村里格外的低矮破旧,格外的蹩脚。它最初承载着出租贴补家用的功能,从我记事起,它就负责堆放旧木板,爸爸的两个蜂箱、电刨等杂物。

小时侯两个妹妹在午后总是顺着石围墙爬上小下屋的铁皮房顶上或睡午觉或疯闹,这时胆小的我吓得腿肚子直哆嗦,总是在下面叫着小心小心,有时她们俩也帮着奶奶摘牛腿瓜。今秋一如旧日年年,铁皮房顶上不仅躺着牛腿瓜倭瓜还有冬瓜,它们的毛刺刺大圆叶,褪去夏天浓浓的鼎盛的绿,变得萎蔫枯黄卷曲着,而此时的冬瓜倭瓜牛腿瓜就显出它们各自硕大的身子来。有的似美人弹奏的琵琶,娇俏俏的;有的似爵士吹奏的萨克斯,雄赳赳的;有的似墨绿色的清朝时期的大枕头,懒洋洋的;有的似仕女头上高高挽起的发髻,直挺挺的。它们各逞风姿为今秋装点,它们也各显回报,占据我家冬天的餐桌,成为主打菜。全家人看着它们,双手捧着它们,心理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别提多么过瘾!

8.又见炊烟的情感散文 篇八

昨晚,和妻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忽听新郎和新娘共同唱起老歌《又见炊烟》,我顿生感动!这首歌应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歌曲,好像由邓丽君原唱的,在我们上大学时就流行得无以言表。

细细地聆听着,品味着,这首久违又熟悉的旋律一下子把我带回了四十多年前的故乡。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故乡?我梦中的故乡?故乡的炊烟?故乡的亲人和朋友?你现在在哪儿呢?优美的旋律中,想起存放在心里已久的故乡,我不禁黯然失落起来!

原来,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故乡的炊烟了!

今年的寒假,匆匆丢下手中的工作,我携着妻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我想再一次看看故乡的山山水水,看看清晨和傍晚那片厚厚浓浓的炊烟。

一路上,联想到要回到故里,不由得让我再一次回忆起儿时生活的甜蜜;联想到我自己要见到故乡的炊烟、我的儿时伙伴和故乡的亲人,要感受老家的温情和久别的乡音,幸福之情一下子填满了我的全部心灵,那种久违的甜蜜,一直占据着我的整个心扉,以至于一路上我的小曲不断,笑声不止。可一到故乡,我和妻便立刻傻了眼,仅仅七年的时间,故乡的变化让我有些眩晕,我怎么也不敢相信我的视觉,怎么会这样呢?如今,户户新楼,家家庭院,还有煤气灶、热水器、电磁炉……多年未见的故乡的炊烟,似乎一下子已从我的记忆中销声匿迹了,失望之余,不免由衷的感叹,故乡的炊烟,你还在吗?到底在哪儿?

现在乡村的炊烟真的少多了,还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们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烟囱,也只有在早晨和傍晚才能看得清楚,那是一种特殊的信号,早晨的炊烟一冒,我们就就该上学了,伯伯们也要去田里做活……傍晚的炊烟升起,在外面玩疯的我们就知道要回家了,在田里干了一天农活的伯伯似乎也闻到家里饭菜的芳香……可如今的炊烟甚少,还和烟囱无关,只是偶尔在人家新店开业、办喜事或丧事时多了些鞭炮的烟雾,可伴随那些烟雾的不是饭菜的芳香和家的吸引力,而是刺鼻的硫磺味道。

没有了炊烟,我无限的惆怅,甚至多了些许伤感。走在村落里,望着家家户户的变化,我依旧感恩今天的生活与美好日子的延续。伤怀中,便走过我家老屋前那几棵高大的香樟树,来到邻居谢家的户外小园,小时候的那片郁郁葱葱的竹园,现今已经变为菜地,望着那一颗颗被白雪覆盖的`青菜和萝卜,心里却没有了醉意,那片记忆中的大竹园呢?小时候,我和我的伙伴砍竹子当鱼竿、做水枪、编战帽、作弓箭……竹园不在了,我的那些伙伴也不知去了何方!在平和宁静的夜晚,我和妻倾听着母亲述说村里的往事,好几位当初抱过我的村邻已经撒手人寰,和我一起摸鱼偷瓜的黑蛋在去年也不幸去世了,村头表哥家的孩子上个月刚刚离婚……等到夜深人静时,我的心里依然保持那份感慨、渴望的姿态,只是这些姿态慢慢在冷风中飘散了,散得无法寻觅。原来,在故乡减少的不仅仅是炊烟,还有竹园,还有老屋,还有我的亲情,还有……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冬天的早晨,我独自披衣外出,寒冷中忽见村头烟雾缭绕,抬头远眺,竟被远处几缕炊烟感动得夺去了眼眸,那是村边鱼家袅袅生起的炊烟,虽然孤独得有点寒意,却锁不住炊烟那份飞扬、飘渺、悠然的美丽与风情。

炊烟是我难以抹去的记忆,更是延续生命的音乐,它谱写的是盘中丰盛的饭菜,歌唱的是农家丰收的喜悦和幸福家庭的预兆。我们小时候的乡村,日日与炊烟相伴,只要炊烟一起,村妇们的双手就忙成了一对对翻飞自如的蝴蝶,采菜,舀米,割肉……或蒸,或煮,或炒,或炖,或炸……那盆、碗、铲、瓢、匙,就亮了清亮的喉,开始不停地演唱,待忙到一桌子饭菜端上来,那摆着的则是家的亲情、父母的慈爱和全家人的幸福。

人的一生,始终与烟和土为伴。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最后归入泥土。人生其实就是那么的简单。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个很著名的实业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带着妻儿去火葬场瞧瞧。有人不解,究其原因。实业家说,只要到了火葬场,看着人生的最后一道炊烟,你浮躁的心就会很快安静下来,就会把名利和财富看得很轻很淡,就会把很多东西统统放下,做到置身于喧嚣浮华的世界,始终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做到宠辱不惊,独善其身;做到面对种种致命的诱惑而心如平镜,凝神专注,心无旁骛。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故乡的炊烟也在减少,可我们这些身在他乡的游子却在时时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小时候拼命想离开、到老了却一心想回去的地方;故乡还始终存在你的梦里,那是你对故乡和故乡的亲情割不断、剪还乱的深深思念。

9.又见炊烟优美散文 篇九

又见炊烟。让我又一次,想起不久前,在青海藏区。看到的炊烟。满坡青青的草,散落的牛羊。洁白方形的藏包,升起袅袅青烟,蹲在草地,挤奶的藏民。安详,宁静。给人一尘不染的感觉。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身在都市,几乎看不到炊烟。看到的只是笼罩的雾霾。汽车尾气的烟雾,烧烤升腾的狼烟。

走了,一路北上。慢骑,漫无目的。累了,歇歇,渴了,喝水。骑到正午,吃饭,小酌,找一片小树林,拉起吊床,小憩,迷糊一阵,小做一美梦。起身,赶路。夕阳落山之前,归窝。假期一天又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虽然,出不了远门,却又总在路上,喜欢在路途的那种感觉,那份逍遥。前面的路,在一点点缩短,身后的路在无限延伸。向前方,已成一种惯性。匀速,才是骑行的一种境界。把握节凑,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喜欢,随心而欲。

又去了,南水北调水渠。一湾碧绿的水,伸向天边。来到堤岸,俯视秋风中碧波涟漪,清澈,漾动。风清浪静,云淡天高。格外柔软的水,充满无限的柔媚,在阳光下,一波波柔顺的闪亮,恨不得俯身亲吻,融化在柔波里。还有什么样的感觉,能有肌肤与水相拥的那种,无穷美妙呢。

一湖水,就是一湖秋波。那场景,能不醉人么?秋初,一切开始了柔软,温度,阳光,风,水,人。要不怎么说“秋波”,很勾魂摄魄。“眼色暗相投,秋波横自流”。只有心底,柔软了,眼睛才水汪汪柔情。

秋初的柔软,还体现在,晨露多了。立秋后,草地的清晨,草丛中挂满银闪闪的露珠,空气中透着湿漉漉的清香。所有清纯的妩媚,都从秋初开始。

秋初的天空,也充满变数。此刻,窗外,天色暗淡,风起,哗哗哗哗,翻动的梧桐树叶,像一波波浪潮涌动。从天边隐约传来,阵阵沉闷的雷声。一场大雨将至。

“不识桃源在何处,但看流水落花来”。

上一篇:煤矿技术员述职报下一篇:房地产分销渠道代理合同